保險公司的管理模式匯總十篇

時間:2023-11-20 10:10: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保險公司的管理模式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保險公司的管理模式

篇(1)

現今,在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下,保險行業在市場經濟中占有的份額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發展勢頭下,保險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其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現今市場的發展環境,采用集團化管理的模式逐漸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流思想。保險公司在不斷擴大自身發展規模下,分支機構和公司的數量逐漸增多,這對保險公司自身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較高要求。保險公司紛紛應用了集中化的財務管理模式,經過統一、科學、標準、合理、規范的集中管理模式后,能實現對資金更好的管控,這樣提高了保險公司在財務方面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基層保險公司綜合競爭力。

一、財務集中管理內涵及應用的必要性

(一)財務集中管理概念

財務管理中的集中管理主要闡述的是財務一體化形式的管理,在實際的管理中以網絡環境為依托,將信息管理方面的技術和該企業相應的財務實際管理工作進行充分的結合,對企業或公司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和改進。在企業或公司內部施行集中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現代企業自身財務管理標準化,并通過適當的剪裁財務管理當中原有的層次機構設置,來實現現代企業或公司內部信息與資金使用之間的統一,其真正意義是對現代企業的會計核算、財務信息、資金管理、預算管理等業務活動進行整合,并最終實現統一管理。

(二)財務集中管理在基層保險公司實施的意義

在經濟的迅速發展下,市場中各個行業的財務管理方式應做出適當的調整,其中在基層保險公司內部,采用集中管理應用到財務管理當中,最大的作用是提升其財務風險防控的能力,從而降低基層保險公司實際財務方面的運行成本。另外,在集中管理的作用下,逐步改善基層保險公自身財務管理系統的建設與完善,進而建設出具有收支平衡特點的財務管理模式,以此來實現保險公司財務資金集約化的管理,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資金使用率。最重要的是,實行集中化的財務管理模式,還能加強保險公司自身的全面預算和費用的控制,以此來提升保險公司財務控制能力和管理的效率。

二、財務集中管理模式下優化基層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策略

(一)強化財務管理制度的修訂

財務方面管理對現代企業的穩定經營和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現今基層保險公司在實際的工作中,^為注重財務方面的管理,在采用集中式的管理之后,使得基層公司的財務管理與管理指導歸為總公司的財務部,管理模式發生這樣的變化,一方面實現了財務的集中管理,但是更重要的是對相關的制度的制定迫在眉睫。基于這樣的狀況,為了保障集中式財務管理具有較高的管理效率,基層保險公司應強化財務管理制度的修訂。在實際的操作中,應針對基層保險公司相對薄弱的環節,注重對工作流程標準化的建設,對潛在的財務風險予以適當的防范,其中的包含出臺公司制度建設與管理指引,進而明確公司的不同層級機構的職能,統一定制財務工作流程與崗位的職責,以此來實現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二)嚴格按照預算控制制度執行

對財務方面進行管理,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日常不必要的財務支出,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逐步強化對基層公司費用預算管控,對相關的財務支出指標予以明確,規范的開支的范圍,注重大額度費用的核實和分析,重要的是對基層保險夠公司上報的預算額度執行狀況的跟蹤和分析,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對財務支出金額進行合理的控制。在實際的工作中,應嚴格地按照預算控制制度進行執行,進而提升財務預算管理的規范化。

(三)注重內部審計職能的提升

內部審計主要的職能是對公司內部的財務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將集中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實行的過程中,為了保障管理和制度執行的力度,應通過內部審計來進行管理。這是由于內部審計的設定,能增強依法合規的意識與責任意識,這樣的狀況能促進的基層公司強化財務管理,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對基層保險公司保費預收的管理,并能檢查出是否存在挪用和貪污的現象發生,在每日賬目核下,提升了財務管理的安全性。

結論

通過本文的論述得知,現代企業在對自身財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較為注重科學化與合理化,其中財務集中式的管理方式能對分公司的財務狀況予以充分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針對基層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提出了三點優化應用策略:強化財務管理制度的修訂、嚴格按照預算控制制度執行、注重內部審計職能的提升。望此次研究的內容和結果,能為保險公司以及市場經濟中其他形式公司的財務管理提供相應的優化策略和建議,進而增強其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篇(2)

一、保險公司管理

(一)公司管理一般架構

當前公司管理的一般架構是建立在因分散的所有權結構而引致的所有權與控制權相分離的基礎上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經理人員的機會主義行為及其它問題,以實現公司價值(尤其是股東財富)的最大化。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公司管理理論強調對經理人員進行監督、約束和激勵,并由此構建了以董事會建設為核心的內部管理機制和以產品市場、資本市場、并購市場、經理市場為主要內容的外部管理機制,二者共同構筑完整的公司管理體系,使經理人員在內部制度的約束和激勵與外部市場的威脅和壓力下,為股東利益最大化努力工作,從而實現有效解決所有者——管理者問題的最終目標。

(二)保險公司管理的特殊性

1.風險的集中性。沒有風險就沒有保險。保險業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其產品和服務本身就是社會和經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物質和利益損失風險。保險公司通過承保活動,集聚了大量風險,這就需要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技術手段,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合理的分散化處理。同時,保險公司通過建立保險基金的形式,積聚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在保值增值的運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資金管理和運用風險。這就對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成本的后發性。除了管理費用之外,保險業經營的最大成本是保險賠款。保險公司產品和服務據以收費的價格(費率),是根據大數法則,由保險標的過去的損失概率作為基本依據(即純費率),加上一定的趨勢修正系數、營業費用率和預期利潤率(即附加費率)確定的。采取的是收費在先、賠款在后的經營方式。因此,建立在歷史統計分析基礎上的定價,與保險責任期滿之后的實際損失賠款成本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一特點,客觀上既要求保險公司具備較高的精算(損失率成本預測)管理水平,也要求保險公司具有良好的承保風險標的的同質性選擇管理水平。

3.產品和服務的同質性。保險產品和服務就其形式而言,不具有核心技術的獨占性,也不受專利保護,極易模仿。任何一個新的產品和服務舉措,只要競爭對手愿意,都可以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引進、移植或改造。因此,由產品的差異化入手打造公司的差異化,在保險行業是極其困難的。保險公司之間的差異化特征,更多的要依靠管理的差異化形成法人行為的差異化,進而通過其理念傳播、組織效率、員工行為等方面綜合表現出來。

4.經營的廣泛社會性。有風險就有保險。保險公司的客戶遍及社會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其經營也隨之帶有較為廣泛的社會性。客戶類型和客戶需求的多元化,既要求保險公司的客戶服務具有更加廣泛的適應性,同時又要求保險公司在經營上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顯然,這一特殊要求不但是對公司綜合管理能力的一個巨大挑戰,而且也是對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經營和服務素質的巨大挑戰。

5.經營管理活動的較大彈性。由于保險服務對象的情況千差萬別,風險事故損失情況各不相同,加之我國現行監管政策要求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只能在注冊地的行政區域內開展經營活動,因此,在其經營管理活動中,保險標的承保前的風險評估、發生保險事故后損失金額鑒定等主要環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彈性,使得保險公司在定價管理、成本管理、人員管理和服務管理等具體管理工作上難以全面實現標準化。同時,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點多面廣,管理幅度大,管理層次多,客戶及其風險分布存在很多地域差異,這也拉大了保險公司管理的彈性。

二、國外保險公司管理

(一)保險發達國家的公司管理模式

當前存在三種主流的公司管理模式,即以英美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模式、以德日為代表的銀行導向管理模式和以韓國及東南亞為代表的家族控制型模式。

1.以英美發達國家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公司管理模式

市場主導型公司管理模式強調股東,以股東利益最大化作為衡量公司管理效率的標準。它以發達的金融市場、廣泛分散的股權所有權以及活躍的公司控制權市場為基礎,利用市場手段間接控制公司,形成對經理人員強有力的激勵和持續性約束,從而保證了公司管理的有效性。其設置一般為:股東大會;董事會;首席執行官(CEO);外部審計制度的導入。

2. 銀行控制公司管理模式

銀行控制主導型公司管理模式下,銀行、法人股東、內部人在公司管理中起著主要作用。這種模式在德國、瑞士、奧地利、荷蘭等歐洲大陸國家及東亞的日本盛行,尤其是德國和日本發展最好,所以又稱為“日德模式”。其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嚴密的股東監控機制。這是一種“主動性”或“積極性”的模式,即公司股東主要通過一個能信賴的中介組織或股東當中有行使股東權利的人組織,通常是一家銀行來代替他們控制與監督公司經理的行為,從而達到參與公司控制與監督的目的。如果股東對公司經理不滿意,不像英美兩國公司那樣只是“用腳投票”,而是直接“用手發言”。

3.家族控制型公司管理模式

家族控制型是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沒有實現分離,公司與家族合二為一,公司的主要控制權在家族成員中培植的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企業的創立家族通過復雜的交叉持股取得對公司的控制權,國家則通過控制金融系統在微觀經濟運行中發揮重要作用。特點是“一股獨大”,經理人易串通大股東控制公司的重要決策,侵犯小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人的利益,形成“內部人控制”。這種模式在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盛行。

(二)國外保險公司的管理重點

1.董事會建設是公司管理的核心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國不斷的積累經驗修改法案以期完善保險公司的管理,從各國法案看,無一不強調了董事會在公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加重了股東、董事和管理層等相關方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公司董事、審計師和法律顧問等在公司的監督管理、制約管理層方面發揮更大、更直接、更積極的作用。

對于公司董事會,現代公司管理主要強調其義務和職責,以及董事的獨立性。要求董事會應盡到謹慎、忠誠、披露和監督等義務。對董事獨立性,紐約證交所和倫敦證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董事會的一半成員為獨立董事,而香港證交所則要求上市公司三分之一的董事為獨立董事。董事長和CEO不應由同一人擔任。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在于董事與公司之間不存在實質性的聯系。同時還要求董事會下設:

審計委員會:其目的是協助董事會對公司的財務報表、合規性、獨立審計師的資格和獨立性以及公司的內部審計職能部門進行監督;

公司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提名合格董事會成員的程序,選出或者向董事會推薦能夠使董事會的相關知識和能力更加平衡的董事人選,制定或推薦公司管理原則,制定選擇新董事的標準,并監督董事會和管理層的評估;

薪酬委員會:美國法規規定其大部分成員必須具有獨立性,負責履行董事會關于管理層薪酬方面的責任,負責出具管理層薪酬的年報,制定其他管理層官員的薪酬水平,并就薪酬方面的激勵計劃和期權計劃等向董事會提出建議;制定薪酬方面的政策包括退休金政策等。

風險管理委員會: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2004年頒布了《保險公司管理核心原則》。在基本標準中,要求保險公司的董事會建立風險管理職能、審計職能與精算職能;在高級標準中,建議保險公司的董事會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

保險公司管理不但要保護公司股東的利益;更要保護投保人的利益。同時還要加強對獨立董事的規范和管理。

2.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是公司管理的關鍵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公司管理原則》明確規定,“公司管理框架應當確保及時、準確地披露公司所有的重大事項,包括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所有權和管理狀況。”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IAIS)頒布的保險監管核心原則和方法(ICP)中的第26條專門對保險公司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作出了要求:保險公司應披露的財務狀況和面臨風險的信息;披露包括財務狀況、財務表現等定量和定性的信息;面臨的風險和如何管理風險的情況及公司管理及管理;至少每年提供一次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并對外公布;監管機構對保險公司披露的信息進行監控,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證披露符合要求。

由于財務再保險業務的復雜性和保險公司濫用該項業務的趨勢日漸明顯,各國保險監管機構目前正在思考如何采取措施進一步嚴格財務再保險業務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美國和歐盟目前對相關保險公司財務再保險交易進行的深入調查將有助于加強對此類業務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規范,相信不久的將來國際上有關的最新法律規定會陸續出臺。

三、我國保險公司的管理

我國保險業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了國有股、法人股、個人股、外資股并存的混合股權機構,多種股權性質并存的公司結構促進了保險市場的競爭,推動了公司管理的改進和優化。近年來,保險公司管理結構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主要取得了以下幾點進步:

(一)股權結構逐步優化,公司管理結構框架初步建立。

國內幾家大型保險公司相繼實現規范上市,一些保險公司吸收民營資本參股,一些公司引進了境外著名金融保險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還有一些公司實施了員工參股計劃,這些舉措在保險公司股權結構優化上作出了積極的探索。目前多數保險公司按照《保險法》和《公司法》要求建立起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組織機構,初步形成了公司管理結構的基本框架,一些公司還設計了全新的管理結構和組織結構。

(二)董事會制度逐步完善,制度規則逐步規范。

部分保險公司在董事會下設置了專門委員會,還有一部分保險公司開始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探索。大部分保險公司制定了較為規范的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議事規則,對各機構的主要職能、議事和決策程序作出了具體規定,初步形成了分權制衡機制。

(三)內控和風險防范得到加強。

有的保險公司通過實施業務流程再造,強化內控制度;有的公司按照政權交易所的要求,指定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內控制度;有的公司借鑒戰略投資者的模式,從制度入手,加強后援集中,使風險防范工作得到了明顯加強,出現了一些例如首席合規官、首席風險官等新的崗位。

四、相比國外,我國保險公司的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雖然從整體上看,我國保險公司管理結構建設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由于業務規模、股東背景和發展基礎不同等多種因素,各公司之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相比較國外的公司,我國一些公司仍存在不少問題。

(一)國有控股保險公司管理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國有股比例仍然比較高。目前,國有控股的保險公司中,國有股仍舊占有很高比例,帶有較濃的行政色彩。

2.董事會職能尚未落實到位。公司董事會在選聘高管人員、戰略決策、監督和評估經理層的績效等方面的主要職能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很難看出董事會對公司經營管理的指導和監督。

3.高管人員業績考核體系不健全。目前國有控股的保險公司都在推行人力資源改革,還聘請了國際著名的人力資源咨詢管理公司設計了業績考核和薪酬體系,但對國有保險集團(控股)公司高管人員還缺乏科學的業績考核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

(二)股份制保險公司管理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股東行為亟待引導和規范。一些股東對保險經營的特點認識不充分,存在投資理念不成熟的問題。

2.董事會和監事會制度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嚴格。一些公司的董事會在經營管理中沒有發揮核心作用,決策機制不健全,對董事的責任追究機制沒有普遍建立起來。

3.董事專業化程度低。目前,許多股份制保險公司董事由股東單位派出,缺少保險經營管理知識和從業經歷,對其承擔的責任、權利和行為規范的認識也比較模糊,決策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4.關聯交易管理制度不健全。許多保險公司沒有指定關聯交易的內部審查和批準程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5.外部干預過多。由于多方面因素,個別保險公司仍然受到地方行政部門的干預,還不能做到自主經營。

參考文獻:

[1]中國保險學會,中國保險報.中國保險業二百年(1805-2005)[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149.

[2]許瑾良.保險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19-23.

[3]劉平.保險學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55.

篇(3)

一、創新盈利模式對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一)緊跟不斷變化的市場節奏

時代在進步,市場環境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這不僅僅是指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人們也對財產保險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但是不管市場如何變化,只有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提供更加貼心和高質量的服務,才能更好的把握住老客戶和吸引新客戶,因而,財產保險公司必須全面分析市場、把握市場環境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分析哪兒些事客戶最迫切需要的服務,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的良性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家財產保險公司的市場策略并不完全相同,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也就導致各個財產保險公司的綜合費用率以及綜合賠付率都不完全相同。綜合成本率是綜合賠付率與綜合費用率之和,不管其他數據的差異如何大,市場的細化調節讓每一個財產保險公司的總體綜合成本率都大體相當,保持在百分之百左右。因而,必須建立相應的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會計模式來更好的分析把握盈利點,增加財產保險公司的利潤。

(二)簡單介紹財產保險公司盈利內容

所有的單位企業創建和運營的根本目都是為了盈利,對財產保險公司進行盈利分析可以促使公司加快市場分析的節奏感和緊迫感,緊跟市場前進的步伐和發現市場的變化,更好的評估市場細化的業績,對不同類型的客戶以及產品類型進行歸類區分,為公司的銷售、市場開拓以及戰略企業部門等提供理論依據和市場情況分析,為公司制定正確的決策奠定基礎的同時,還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設計不同的方案,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分析盈利模式以及創新盈利點,要明確銷售政策與核保政策之間的互動關系,保證銷售政策在系統中的跟單核算情況,建立更加完善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更好的改變原有的在費用預算執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弊端。研究不同險種類型以及客戶經濟承受能力,尋找更加恰當和銷售方式和途徑,更好的降低成本,實現盈利最大化。

二、簡單介紹費用分攤的起源與變化

構建新型的盈利分析模式,不僅需要對時間、險種類型、銷售渠道等方面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外,還需要進行合理的歸納分類,于是,這便產生了費用分攤的問題。

2006年公布的《保險公司費用分攤指引》讓費用分攤更加明確化、合理化與科學化,它明確指出,財產保險公司所指的費用包含它正常運轉和提供售后服務等方方面面所產生的一切費用,包括賠款支出、退保金、手續費等等,這些費用的支出會減少所有者的經濟權益,在這種情況下,提出費用分攤可以更好的確定險種類型的價格、各部門業績考核以及經營管理情況分析等外,還可以更好的推動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模式和制度的創新,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此外,它還表明,它的出現和制定可以更好的為財產保險公司改善分攤程序和標準提供依據,在它的指引下,保險公司可以實事求是,根據本公司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更加科學,更加高效的費用分攤模式以及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等等,但是,這一切需要報送中國保監會來審核通過后才能實行。

目前,大多數的保險公司的費用分攤管理方式已經獲得中國保監會的審批,但是除了業務部門的職責界定以及分攤標準不一樣外,其余的內容大多相似或者一樣,很少有保險公司可以創新費用分攤管理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司的快速健康發展。

目前保險公司的費用分攤管理模式不夠精細,相關的數據也不夠準確,無法適應日益完善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因而,財產保險公司的分攤模式迫切需要改進,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和內容,推動費用分攤模式精細化發展的速度。

三、促M費用合理分攤進程來更好的推動盈利分析模型的構建

(一)費用分攤的特點

有的費用可以分攤到各個機構、產品以及銷售渠道,比如綜合賠款、綜合費用、手續費等等,但是,也有一些費用是無法分攤到各個機構、產品和銷售渠道的,比如投資收益、匯兌損益、業務以及管理費用等等。

(二)盡可能的推動費用分攤管理辦法的改革

社會在進步,費用分攤的模式也應不斷得改善和進步,這就需要人們仔細研究《保險公司費用分攤指引》的內容,并尋找其中可以進一步完善的條例和管理方法。比如:

1、進一步提高核算精細化管理的標準和緯度,比如基金以及機構歸屬等內容,提升專屬費用的比例,降低共同費用的開支。

2、科學合理細分各項費用,制定合理高效的費用分攤流程和恰當的費用分攤標準。比如將原先有些繁瑣的人力成本、設施折舊以及其他費用等三類費用改為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每一類費用再根據自身包含方面的特點進行細化。

3、明確市場的重要性,依據市場來更好的區分險種類型以及銷售渠道、客戶群體等等,優化險種的組合,增加分機構數量以及分渠道的費用分攤效率等等。

4、把作業成本法融入到費用分攤模式中,合理歸納各類費用的開支,并以此作為部門職能調整的重要依據和內容,促使分攤結果的科學化和準確化。

總結: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市場細分對提升保險公司管理水平和增加盈利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市場細分可以推動盈利模式的創新,推動完善費用合理分攤的進程。只有明確費用分攤在財產保險公司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才能創新費用分攤方式,降低開支,增加盈利,推動財產保險公司的良性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一、前言

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公司通過理財活動所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它是評價保險公司財務理財活動合格的標準。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運行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軌道決定了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效率和目標方向,合理的財務管理理念是公司財務運行的原動力,公司之間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會形成不同的財務管理系統,不同的財務管理體系也就會決定不同的企業方向。所以財務管理工作總的來說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它與保險公司運行的各個方面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正因為這樣,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的財務管理狀況。在保險公司中,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決定了保險公司的發展前景,而且對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結構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因為保險公司相對于其他的工商類企業來說具有更大的風險性和不穩定性。正因為如此,財務管理體系的健全和發揮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只有合理有效的控制資金,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來進行創新和改革,才能實現公司資產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二、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結構

(1)“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現階段,保險公司各種經濟管理決策都要匯報給總公司,由總公司來進行決斷和分配,總公司控制企業的經營和預算等等,對于子公司來說必須嚴格執行,由于總公司控制著財務管理的經營模式和財務預算,所以財務管理決策權都集中在總公司,相對應子公司只擁有部分的表決權。(2)“分權式”模式。由于總公司確定正確決策的方向,使總公司和子公司相互獨立起來,這種分權式的管理模式對財務管理結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種模式有利于子公司發揮其靈活性從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另外也可以減輕總公司帶來的壓力。缺點是很難協調指揮子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總公司的財務管理能力,造成公司的內部壟斷狀況,挫傷子公司的工作積極性。

三、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優缺點

(1)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結構的優點。一是整個公司有了一個核心力量,總公司在財務管理方面統一調配發展方向,實現統一決策的目標;二是更加有效地調用公司固有資金,發揮各自潛能,充分利用固有資金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三是總公司整體決策,下屬子公司必須嚴格執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降低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風險率;四是財務管理活動在平時的活動中必須由總公司進行決策,客觀上降低公司的成本投資,進而節約公司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資源。(2)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結構的缺點。總公司的決策會嚴重挫傷子公司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子公司只知道嚴格執行決策,而無法發揮子公司的潛能,從而削弱了子公司的發揮和創造,如果總公司的決策一旦出現誤差,眼看不錯的機遇將要抓住而因為總公司的決策而沒有實現,所造成的巨大損失會嚴重涉及子公司的經濟利益,產生不必要的成本損失,打擊了子公司的工作積極性。

四、構建完善和諧的財務管理體系

近幾年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加大了財務管理工作的壓力,面對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完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迫在眉睫,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部分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體系已經完全不適合現代財務管理工作的運營和發展,并與之逐漸脫節,面臨這種壓力,構建完善和諧的財務管理體系是保險公司當前的主要任務,也是展開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是整個保險公司正常運作的核心,所以必須建立健全適應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財務管理新體系。(1)弘揚全新的經營觀念。在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必須樹立市場經濟理念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以經濟效益為目標來弘揚新的經營理念,結合公司內外經濟的最新動態,以經營理念為中心,從最新的市場經濟角度出發,合理科學的進行宏觀調控,以市場為主體,來發揚公司資源合理配置理念。密切關注公司內外經濟信息,在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降低成本管理。努力做到公司的各種經濟因素與全新的經營理念密切配合,實現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爭取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2)借鑒先進的經驗和管理模式。要使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利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吸取國外國內的先進經營理念,建立起最新的資金優化和資金確立體系,根本上促進財務管理的自我發展。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保險公司財務管理傳統的管理方式。目前財務管理中出現了信息流、資金流、單證流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涌現了以資金管理為核心,信息技術為手段,單證管理為保證的三位一體財務管理體系,使財務管理工作更注重實際效率的發展。另外,保險公司作為面向社會群體的金融機構,無論是規模還是結構在很大程度上都不遜于其他行業,基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決定性,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經驗和新穎的財務管理模式,來促進保險公司的正常發展和運行,因此,先進的管理經驗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重中之重,完善的管理模式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礎。(3)建立健全信息、資金、單證管理合為一體的財務管理體系。由于保險公司的規模較大,在很大程度上,財務管理卻較為放松。尤其是資金管理方面,由于國內的保險公司沒有形成有效的資金調配系統,保險公司的業務無法健康發展,針對這一現狀,保險公司必須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的現代信息系統。保證信息、資金、單證管理相結合,實行三位一體的財務管理體系,另外,新的信息處理技術和新的管理理念的的出現,對保險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合理的優化配置,信息、資金和單證管理理念三位一體的財務管理體系是保險公司穩健發展的依據。

五、信息、資金、單證管理系統的功能及重要性

相對于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系統來說,信息管理、資金管理和單證管理機制三者既緊密結合,又相互獨立,這三種綜合體系成為保險公司整體的財務管理體系。全面有效地建立三位一體的財務管理體系是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也是現代信息技術較為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這三種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公司經濟的最大效益,也可以鼓勵員工積極貢獻的激勵體系。有效的進行財務處理工作和財務成本控制工作在整個保險公司體系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它對整個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及時的為公司提供準確、合理的財務管理信息,合理控制資金成本,節約有效資源,把固有的資金合理的運用到整個財務管理體系中去。隨著財務管理系統的逐漸完善,信息、資金和單證管理系統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廣泛的得到應用,由于這三者具有獨立、開放的特點,更能及時的處理財務管理問題和財務成本的控制。隨著新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這三個管理體系也達到的普遍的認可并相應發展,因此,對于保險財務管理體系來說,這三種體系的建立更好的加大了財務管理工作的力度。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作為保險公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因此,需要我們要不斷的總結財務管理經驗,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系,使財務管理體系真正地發揮巨大作用,并為保險公司的長期財務管理鋪平道路,實現保險公司最終經濟效益的目標。

參 考 文 獻

篇(5)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24-000-01

財務管理往往是結合企業理財的活動,將最終的想要達到的結果實現的目的。財務管理同樣也是企業理財活動的重要評價標準,在財務的目標管理過程,不僅僅和企業運行的特質有著直接的關聯,同時和企業發展方向有著直接的關聯,在企業財務的運行發展中,同樣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一、保險公司保險財務管理體系模式

現階段財務管理體系模式,在將企業最大化價值實現的同時,更加注重企業長遠目標的發展。關于保險公司保險財務管理體系模式,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模式。

(一)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對于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而言,在企業的經濟財務狀況下,結合企業的發展,通過母公司進行判斷,并對企業實際經營和企業預算進行控制,子公司存在部分的決策權。這一模式,在企業的發展中,企業有著核心主干的力量,而母公司可以對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行統一性的調配,并實現統一目標的過程。這一模式更是實現了公司有限資金的有效調動,可以將企業價值充分發揮。對于母公司決策的制定過程,子公司有著執行的過程,將行政上的資金風險逐漸降低。但是這一模式的發展,往往將子公司的積極性逐漸降低,使得子公司不僅僅缺乏有效的創造性,同時也缺乏一定的靈動性。在母公司的決策過程,一旦存在偏差上的決策,將會殃及子公司,進而有著更大的經濟損失。

(二)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所謂的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相對而言主要是做好企業管理決策的一種科學分割過程,母公司對正確發展方向進行確定,在子公司的發展中,對市場動態進行把握,進而將更大的企業價值創造。這一模式可以將母公司管理領導的壓力逐漸降低,并做好子公司的有效發展。但是這一模式的發展,往往將母公司的一種財務調控逐漸削弱,以至于子公司發展中的風險難以及時的發現,并難以實現子公司領導的根本約束,企業內部的壟斷將會逐步形成。

二、保險公司保險財務管理體系的創建和完善

現代化經濟的發展,保險公司保險財務管理體系更要結合企業發展的目標,在發展運營階段,實現現代化社會經濟模式下的一種財務管理過程。關于保險公司保險財務管理體系的完善,就要做好經營管理理念的更新,將預算管理加強,做好成本的合理控制。

(一)更新經營理念

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體系的創建和完善,就要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理論基礎,對企業經營理念及時的更新,在最優效益理念和資源合理配置理念的分析過程,注重市場發展的基本導向過程,注重企業內外經濟動態的密切關注,實現經濟利益的直接保障,將成本逐漸降低。在企業經濟要素的結合下,注重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根本分析,并做好財務管理體系的協調性應用。

(二)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

當前保險公司保險財務管理體系的創建過程,就要結合國外的先進發展模式,在全面預算控制過程,注重成本的有效管理,將企業最大化的價值充分發揮,注重財務運行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在企業全面預算的控制過程,結合營業預算的過程,做好資本的預算和財務上的預算,對各個預算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保證有著相對簡單的關系。企業的發展,更要結合長期市場的一種發展過程,正確評估企業的生產能力,進而對企業資金的支出預算進行控制。關于企業全面預算的控制過程,做好企業的一種規劃系統控制,實現企業成本的有效管理。而企業成本的管理過程,更要結合一定的高度,對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及時的吸收,對資金優化資源資金進行保護,實現企業的自我發展過程。

總而言之,保險公司保險財務管理過程,就要將員工的綜合素質能力不斷加強,對企業領導者的風險意識進行培養,在企業內外市場發展動態的分析過程,健全財務管理的激勵機制,并將預算的監督管理加強,做好預算的合理分析和評估,實現財務管理和經濟發展的全面推動。

三、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保險公司保險財務管理中同樣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而保險公司的財務控制和經營管理過程,更要不斷的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將財務管理體系的作用充分發揮。關于財務管理體系的創建完善過程,更要做好員工素質的培養,對經營管理理念進行更新,將風險管理手段不斷加強,實現保險公司利益的最大化獲取,將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保險業網絡財務新模式

財務管理是對企業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評價,是監督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有效工具,更是企業進行預測、決策,實施戰略管理的基礎和依據。隨著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傳統的保險業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都將發生變化,有形作業將逐步被無形的數字化作業模式所取代。保險業面臨著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以顧客為中心,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對顧客的要求快速響應等一系列要求迫使企業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和組織變革。保險業財務體制要適應企業管理體制的變革而進行變革,如何設計財務管理體制才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求,探索適應網絡經濟下財務管理體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網絡財務管理模式是將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有機融合,提高公司財務和業務的綜合管理水平,對公司資源實行有效配置、管理、控制和優化,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一種財務管理新模式。那么利用信息技術優勢,構建信息技術下保險公司的集中式網絡財務管理模式,實施動態預算控制和資金管理,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強化高層對公司的財務控制,有助于高層及時做出科學準確的管理決策,網絡財務管理模式也為保險公司邁向電子商務階段打下良好基礎。

筆者認為,網絡財務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一、傳統財務管理往往是事后的、靜態的,網絡財務管理突破了傳統財務管理的速度和動態核算問題,使財務管理變得即時和迅速,消除了財務、業務活動運作上的時間差,實現了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化,使得財務資源和業務直接掛鉤,能最大程度的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

第二、實行網絡財務管理使管理者能基于動態會計信息對經營活動進行方便、快捷、準確的在線管理和遠程管理,強化主管單位對下屬單位的財務監控。

第三、實行網絡財務管理使會計信息的利用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保證財務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實現信息共享,為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提供全面、及時、完整、個性化的財務信息。

第四、全面促進電子商務進程,豐富和發展了數字化管理思想,為進一步實現數字化管理奠定基礎。

橫觀國內保險公司組織機構形式和職能,多數是實行總、分、支公司管理模式。保險公司分支機構作為最基層經營單位,其主要職能是銷售保險產品、提供保險服務,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是保險公司運營系統的終端和服務窗口。是保險公司微觀經營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險公司業務收入和利潤的直接來源,其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保險公司的整體經營狀況,直接反映保險公司的社會形象和發展水平。然而,當今保險業在管理制度和模式上,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首先,基層公司內控制度不健全,統一法人制度執行不力,貫徹落實上級公司要求不到位;

其次,部分基層公司對管理工作重視不夠,沒有根據形勢的變化健全和完善內控管理制度,部分制度缺乏現實操作性,形同虛設,使管理工作無章可循而出現混亂的局面;

再者,部分基層公司統一法人意識不強,對上級公司制定的承保理賠、規范經營、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要求,越權行為和違規行為時有發生;這些不合理的因素,會導致管理技術落后,部分基層公司電子化水平較低,運用電子化管理的認識和措施也有差距,給管理工作的精細化造成障礙。綜上所述,在新的形勢下,加強保險業的層層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提高基層公司業務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根據保險行業特殊性,也要求對保險公司的管理實現精細化,加強內部控制,實行網絡財務管理

實施網絡財務管理后,會計核算工作從效率到質量會有本質提升。會計核算的時間將大大縮短,會計核算的差錯率明顯降低。會計核算的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會大幅提高,有助于保險公司及時做出相應的管理決策。由于會計核算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和改善,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管理決策信息范圍也大大擴展。

使用網絡財務管理后,保險公司執行的各項財務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得到固化,有效地規范了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組織行為和管理者的操作準則,使科學管理落到實處,大大提高整個保險公司的理財水平和控制財務風險能力。

篇(7)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9-0290-03

一、相關文獻與概念分析

哈羅德?孔茨等(1982)認為,經營模式是企業根據企業的經營宗旨,為實現企業所確認的價值定位所采取某一類方式方法的總稱,其中包括企業為實現價值定位所規定的業務范圍,企業在產業鏈的位置,以及在這樣的定位下實現價值的方式方法[1]。錢顏文、孫林巖(2003)根據企業在產業鏈的位置,把企業經營模式劃分為生產代工型、設計+銷售型、生產+銷售型、設計+生產+銷售型、信息服務性等;根據企業的業務范圍,把企業經營模式劃分為單一化型、多元化型;根據企業實現價值的方式,把企業經營模式劃分為成本領先型、差別化型、目標集聚型等[2]。

宋娟(2007)認為,我國保險業的市場集中度高,存在規模不經濟現象,保險公司的整體運營效率較低,而這與分業經營模式、分業管理模式等體制性原因密切相關,因此,只有實行混業經營模式和全能經營模式,我國保險業才能持續發展[3]。孫祁祥、鄭偉等(2008)把保險公司經營模式分為專業經營模式、單一經營模式、保險集團經營模式、金融控股公司經營模式等四種類型,并從規模經濟效應、范圍經濟效應、風險分散效應、利益沖突風險等方面對不同經營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從規模邊界、能力邊界、經營邊界等角度探討了保險公司不同經營模式的選擇與變動,還根據有關數據從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償付能力等角度對四種經營模式下的我國保險公司進行了經營績效評價[4]。郭宏宇(2010)認為,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主要包括產品模式、銷售模式、盈利模式、風險管理模式,其中,產品模式主要涉及兼業、混業與分業經營問題,銷售模式主要涉及銷售載體、工具問題,盈利模式主要涉及盈利渠道及虧損問題,風險管理模式主要涉及保險公司風險分散及保險監管問題[5]。

綜合來看,盡管已有研究幾乎涉及了保險公司經營模式的各個方面,但對于非壽險公司經營模式的研究仍有很大不足之處。一是國內對于非壽險公司經營模式的概念仍莫衷一是;二是若干理論分析對現實運營中的非壽險公司缺乏實際指導意義;三是關于非壽險公司經營模式的研究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四是對于這些經營模式分支如何統一到非壽險公司的經營模式之中,目前的文獻也鮮有涉及。

筆者認為:經營模式是企業配置資源并藉此持續不斷地獲取利潤的方法集合,一般表現為企業提品或服務等的方式與途徑;經營模式是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有機統一體;非壽險公司經營模式是指非壽險公司配置各種資源并藉此持續不斷地獲取利潤的方法集合,一般表現為提品或服務、營運銷售、盈虧衡量、風險管理等。

二、國外非壽險公司的經營模式比較與發展趨勢

(一)多元化綜合經營模式

美國國際集團(AIG) 之所以由原來一家小型保險機構發展到全球最大保險服務機構之一,并購、重組式的資本運作是其爆炸式成長的主要方式。AIG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選擇資本擴張的戰略。在資本擴展初期,AIG紅利(企業利潤)增長幅度是低于資產規模(市值)擴張速度的。隨著多次大舉開展并購活動及多元化綜合經營,AIG的資產規模越來越大,而其規模效應也逐漸顯現,出現了紅利增長速度快于資產規模的增長速度。

(二)專業化經營模式

美國Erie Insurance Group(以下簡稱Erie)成立于1925年,是一家保險賠償與風險管理服務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美國的中西部地區、大西洋沿岸中部和東南部地區,主要提供財產、意外保險產品及相關保險服務,并通過獨立保險人銷售其產品。Erie著力建設良好的營銷渠道和開發創新型產品,追求穩定的業績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而在資產規模上并不追求做大。截至2008年9月底,Erie市值19.1億美元,凈資產利潤率 10.92%,資產收益率4.38%,營業收入11.3億美元,凈利潤1.08億美元。盡管Erie資產規模并不大,尚未進入美國產險企業前五十大,但其業務收入與資產規模之比較高(Erie該比例為33%,而AIG該比例僅為10%),資產收益率較高且變化幅度非常小(波動區間在10%~12%之間),市值與紅利也穩定增長。

(三)連鎖門店經營模式

美國State Farm是一家相互保險公司,其利用連鎖銷售模式實現了較好的經營績效。State Farm 將目標市場定位于鄉村和小鎮的機動車車主,并在美國率先針對區域、駕駛員的歷史以及其他風險因素采取差別費率,從而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這類群體出險概率較低,賠付較少,因而承保成本也較低。State Farm實行獨特的會員制度,對其客戶收取終身會員費以彌補新保單費用和人的傭金。這種一次性繳清并不返還的費用不僅使會員的保費較低,而且有效促成公司早期發展時期的資本積累。State farm建立了獨特的力量,充分利用公司的分支機構、農場分社和當地的一些機構組織扎根于社區的居民作為商,而State Farm 的中心辦公室全權負責后援支持系統,使得商能夠有大量的時間專注于銷售。State Farm樹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半年、每月支付一次保單紅利,使公司與客戶雙方受益,即客戶可以較早領到資金,State Farm 自身的會計核算也較為方便。

(四)電子商務經營模式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外保險公司大多已經開始采用電子商務經營模式,主要表現為利用網絡營銷保險產品等,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強。例如,據調查,美國約80%的保險消費者通過因特網查詢機動車輛保險費率,40%以上的用戶愿意在網上購買保單,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國非壽險公司利用網絡營銷保險產品的普遍性。

三、我國非壽險公司經營管理模式現狀與利弊分析

(一)盈利模式

1.以現金流為主的盈利模式。以現金流為主的盈利模式目前廣泛存在于非壽險公司中。該種盈利模式實質是將在承保業務上獲取的現金流,作為投資資金,主要投入到股票、證券等市場上獲取投資利潤。如果承保業務盈利,則公司的利潤是承保利潤加投資利潤。如果承保業務是虧損的,則用投資利潤來彌補,多余的利潤就是公司的經營利潤。

從理論上說,根據資金的時間價值要求,保險公司利用沉淀的資金獲取投資收益是合理的、必須的,但是,認可公司的承保利潤虧損,而完全依賴于投資收益,則顯然具有很大的風險,因為期望用較高的投資收益來彌補承保虧損實現盈利并不一定能實現。2008年保險投資虧損引發的總業績虧損就是一個沉重的教訓。就非壽險公司而言,由于保險資金的規模和沉淀期限及未來流入與壽險公司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在高綜合成本率的壓力下,非壽險公司的資金受到很大的限制,采用上述理念經營非壽險就具有更大的風險。

2.靠專業化經營來降低成本的盈利模式。靠專業化經營來降低銷售成本和生產成本的盈利模式是中小保險公司主要選擇的盈利模式。專業化經營是指集中公司主要資源和能力用于所擅長的核心業務,以此帶動公司的成長。這種盈利方式更有助于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建立穩固的競爭優勢,并且減少因為由于規模鋪陳大而導致的銷售成本和機構成本的增加,從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實現承保利潤,因而它所帶來的增長與盈利也會更加健康、更加穩定、更加長久。

3.以增加機構、擴大保費規模為主的盈利模式。從中國非壽險公司的成長過程可以看出,多數保險公司在開業之初即通過增設機構來擴大市場規模和保費規模,短時間內將公司機構擴展到全國各地,以期通過保費規模的擴大來擴大市場份額,長期下來也能夠實現規模效益。該種盈利模式的特點是在公司經營的前幾年實現盈利比較困難,基本處于虧損狀態,但在公司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進入盈利期,再通過加強經營管理等措施,就可以實現長遠盈利。該種盈利模式也是目前中資非壽險公司主要選擇的盈利方式之一,但這對許多中小公司而言效果并不明顯,過分增設分支機構耗盡資本金而相應的保費規模卻沒有達到,后期管理也沒有跟上,反而導致了公司的經營困難,這也是粗放式經營的主要體現。

4.優化價值鏈管理的盈利模式。保險公司價值鏈包括展業、營銷、承保、理賠、人力資源,直到價值實現等一系列價值增值活動和相應的流程。價值鏈管理的意義就是優化核心業務流程,降低保險公司組織和經營成本,提升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歸結到根本上就是實現承保利潤,這是針對當前中國非壽險市場上普遍存在的承保虧損的較好的解決辦法。這種模式雖然要求較高,但卻能保證公司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在價值鏈管理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并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該種盈利模式通過價值鏈的管理能夠找到公司經營的利潤點,進而形成利潤源,即實現承保利潤,從根本上扭轉目前非壽險公司承保虧損的現狀,因此,伴隨著保險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及保險經營理念和監管的不斷完善,該種盈利模式將會成為越來越多保險公司的選擇[6]。

(二)管理模式

1.高度授權型管理模式。該種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弱總部、強機構”,總公司管理人員較少,對分公司日常管控較少;總公司對分公司授權較為充分,分公司可以在授權范圍內自主決定與經營相關的事項,總公司只對經營結果進行考核。

該種模式的優點是責權利分明,應對市場反映快,有利于業務發展;但由于總公司對分公司的管控較少,容易產生逆選擇,損害整個公司利益,不利于公司整體戰略目標的達成。

2.職能型管理模式。該種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分公司的相關職能部門在行政上由分公司管理,但在業務上必須接受總公司職能部門的管理。該種模式屬于牽制性的管理模式,總公司對分公司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授權,分公司是一個標準的利潤中心,但總公司職級部門從專業的角度指導分公司職能部門,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過程管理。

該種模式的優點是總公司通過職能管理,實現了核心風險的集中管理,理論上防止了核心風險的出現。但是,分公司職能部門行政上屬于分公司管理,同時工資等相關利益仍在分公司,盡管有總公司職能部門的管理,但由于利益關系,政策執行過程中偏差較為明顯,執行力較弱,很難實現總公司的意圖。目前,大部分非壽險公司采用這種模式。

3.后臺管理型模式。該種模式屬于高度集中型管理模式,業務管理、財務管理權限都集中在總公司,相關人員由總公司委派,人事管理權、工資定價權屬于總公司,分公司及下屬機構主要職能是拓展業務,風險控制職能弱化利潤中心的地位不明顯。

該種管理模式對管理的要求較高,突出特點是:專業部門實現了人事權和政策制定權的高度集中,核保核賠的集中,風險管控的集中,保證了政策的執行力,防止了風險的產生和逆選擇。但是,由于相關專業人員與分支機構聯系不緊密,難免產生服務不到位的情況,可能影響客戶關系的維護,進而影響公司的市場形象。目前,非壽險公司實行后臺管理的有平安保險和安邦保險等。

四、非壽險公司經營模式的核心盈利模式

(一)堅持兩個輪子走路

非壽險公司的業務基礎是風險,承保是主業,其從兩個方面決定了非壽險公司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承保是現金流來源的基礎和前提,沒有承保業務,產險公司就沒有可持續的現金流貢獻,企業將失去生存的根基,保險投資也基本無從談起。另一方面,承保盈利的情況可以看成是保險公司向社會籌借現金流的融資成本,對投資盈利的安全邊際會有大幅度的改善。如果承保虧損,甚至長期嚴重虧損,就是通過提高成本向社會融資。

AIG集團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虧損嚴重,主要是因為一味地追求高投資回報率,忽視了保險資金的安全性,也暴露出現代保險機構過分倚重投資業務的潛在風險。而ACE(美國安達保險集團)受金融海嘯影響較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從來不偏離主業,清楚地知道自身最擅長做的事情。財產險、意外及健康險和壽險是ACE的主要業務。ACE的承保原則是:了解風險,只有當風險價格適當之時,才去承保;不單純追求市場份額,也不會因為任何原因降低其承保標準或是放松承保的紀律。

盡管保險投資對提升盈利能力有重要意義,但如果承保業務長期虧損,單純依賴投資盈利的經營模式并不能持久。非壽險公司應根據自身承保業務的盈利能力確定資產配置戰略,努力在承保業務與投資業務間尋求平衡,兩者并重。

(二)實現對價值鏈環節的有力控制

目前,國內非壽險公司可持續盈利能力不強,與非壽險公司失去價值鏈關鍵環節的控制力有直接關系。在銷售環節,當前客戶資源個人化、渠道中介化的現象很普遍,對非壽險公司對客戶和渠道的控制力帶來巨大沖擊。而當前新型直銷,如電話銷售、網絡銷售等方式的興起,以及監管部門對中介的整頓,則有利于加強非壽險公司對客戶和渠道的控制力。在理賠環節,非壽險公司當前一般只能核實損失和價格,外部中介機構對理賠環節的控制也在強化,修理廠等對客戶的控制力短時間內依然存在,代索賠現象也很難控制。目前客戶對保險公司理賠服務的滿意度普遍不高,主要是由于保險公司自身服務資源比較分散,沒有成體系有效整合,自身資源往往被其他機構整合。另外,保險資金在基金、股市、債市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但在其他一些新興投資領域則有待提高。

五、我國非壽公司經營模式的創新之路

(一)非壽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創新

我國非壽險產品與保險公司的市場占有能力、經營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之間具有密切聯系。當前我國非壽險公司的產品創新存在很多問題,并有其多種原因,如產品總數少、種類單一、同構現象嚴重,產品核心層粗糙、附加層簡陋,費率水平和責任保障不對等,傳統產品經營挖掘不夠、新產品推廣管理不力,等等。我國非壽險產品創新的方向,應是由同構向細分發展,由單一險種保障轉向一攬子保險保障,由大一統向專為某類客戶設計的個性化保單轉變,由純保險合同轉向保障及服務相結合的合同,由提供風險保障向資產管理方面轉變,突出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等等。

(二)非壽險公司的營銷模式創新

當前我國非壽險營銷存在很多亟待解決問題,如公司管理與營銷員脫節、營銷員與客戶脫節等。從成本節約、與客戶聯系密切程度等方面,可以比較分析電話營銷、網絡營銷、門店式連鎖營銷等非壽險新興營銷模式的特點及適用性。可以門店式連鎖營銷為例,探索論述該種新型營銷模式的運作與管理方式。

(三)非壽險公司的保險資金運用強化

當前我國非壽險公司的保險資金運用存在一些問題,如運用渠道不寬、穩定性不高、投資行為短期化、投資結構不合理等。當前還存在復雜的影響非壽險公司的保險資金運用的國際國內環境因素。今后我國非壽險公司強化保險資金運用的方式,應是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加強專業投資管理團隊建設,加強內部貨幣管理、加強應收保費管理等。

(四)非壽險公司的中間業務創新

非壽險公司可以現有營銷場所、營銷關系為基礎,銷售規定范圍內的其他保險公司等企業的產品,或為其他保險公司等企業提供服務,也可以委托規定范圍內的其他保險公司代為銷售自己的產品,或提供某種服務。從實際情況看,中間業務有利于非壽險公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哈羅德?孔茨等.管理學[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

[2] 錢顏文,孫林巖.對經營模式的分類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9).

[3] 宋娟.對我國保險業經營模式的思考[J].學術論壇,2007,(1).

篇(8)

關鍵詞 商業保險 新農合 模式探討

我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是在二零零三年開始在全國農村范圍推廣的,它是在政府的帶動和有力支持下,根據農民自己意愿來參加,通過政府、集體和個人多種渠道進行集資的一種新型農村醫療制度。它讓農民基本衛生服務得到保障,從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農民有病看不起的現象。自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開展以來,參保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幾。但是,在開展具體工作過程中也會遇到了許多問題。

一、新農合的現狀及問題

近幾年來我國新農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農民的熱心參與下,已經取得可喜的成績。農民體會到了新農合給他們帶來的方便和好處,每年的參保率都在不斷增長,已經在農村的大部分地區得到廣泛推廣。

新農合的實施一般可以通過下面三種方式來進行:(1)可以通過本地的勞動保障部門下屬的社保中心經辦處理;(2)可以通過本地的衛生部門的下屬合作醫療單位經辦處理;(3)也可以通過社保公司自己獨立經辦。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地區都采用由衛生部門經辦的方式來進行。但是,由于新農合推行時間不長,還欠缺比較有專業的人員來進行管理,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而且也經常出現人力不足的現象。而且,基于當前的狀況,衛生醫療部門在新農合建設中,既擔負著監督的重任,還要對其進行管理。因此,不能真正體現出公正公平的原則和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農村醫療保險的運行是個關聯到許多學科的復雜系統工程,從對它的基礎數據進行搜集并且分析,到對它的保障范圍和設計標準都必須要有一套專業的保險知識和掌握準確精算的技能。當前我國的新農合的經辦都是以衛生部門和保障部門來共同完成的,費用成本非常高,而且沒有專業的知識技能和管理方法,以上這些技術管理水平卻是衛生部門和保險部門缺少的,而且管理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商業保險參與新農合的重要意義

(一)把公共物品轉換為私人生產可以提高生產率

我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體系還不完善,因此要依賴于社會保障市場機制的參與。打個比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從客觀上講是屬于公共產品類型,公共產品主要由政府負責,那么卻要依靠市場來完成生產的過程。換個角度來說,商業保險參與到新農合中來,也是屬于公共產品由私人企業進行生產的方式。公共產品通過私人生產可以根據不同的區域進行隨意調整,能最大限度改善逐漸上升的成本問題。

(二)政府職責和保險公司的職責要明確

從當前形勢來看,政府部門在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中不僅起著監督的作用,還執行管理的職能,存在著職能分工不明確的現象。讓商業保險參與到新農合中來,目的就是為了轉變這種不良局面,對衛生部門的管理、保險部門機構的運作以及讓其他部門也參與到監督中來的運行模式都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從對這項資金進行管理方面來講,政府部門不能代替金融機構,在對新農合資金管理上沒有專業的知識,對資金不能合理地分配和運用,必須專門托付其他專門的機構來進行管理。只有委托專業金融機構來管理資金,才能降低成本,讓資金恰到好處地合理運用,避免資源無端浪費。商業保險公司具備良好的資金管理能力,政府職能部門通過嚴格地比較和篩選,最后選擇了擁有較強的實力、良好方案、以及所耗費費用比較低而且又有良好信譽度的商業保險公司來進行資金管理,以保證新農合的運行順利進行。

(三)針對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讓保險公司參與到新農合來是正確的選擇

我國現階段的人口老齡化增長速度在世界排名首位,而且在未來幾十年,老齡化人口也會持續增長,將會給社會醫療保險的支付帶來了危機,醫療保險資金也會造成嚴重短缺,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資金收入和支出無法達到平衡,也會加重保險公司的資金負擔。針對這種現象,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就必須讓保險公司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在原有的醫療制度上做更進一步的完善。

三、對商業保險參與新農合的幾種模式進行對比研究

(一)基本模式介紹

商業保險參與新農合一般運用三種模式來進行:基金管理模式、保險合同模式和混合模式。1.基金管理模式是政府對保險公司支付一定的管理費用,由保險公司負責經辦處理。當然,保險公司并非從合作醫療基金里邊直接提取費用,它只是按照政府部門的規定,在報銷、結算和審核方面提供服務,合作醫療的基金出現空白或者透支等風險都和商業保險無關,全部責任由政府承擔,如果基金有剩余就轉到下一年使用,這種方式既簡便又能降低成本費用。

2.保險合同模式是政府部門把在新農合中集資到的資金投保到農民醫療保險中,政府和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賠付限額和比例中進行商量并達成共識,然后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保險公司按照規定為參保農民提供醫療保險。當然,運用這種模式保險公司必須承擔新農合基金透支風險。

3.混合模式是處在前面提到的基金模式和保險合同模式之間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比較復雜。由保險公司對合作醫療基金進行管理,通過收取一定費用的方式,如果當年的基金出現赤字或透支則由政府部門和保險公司共同承擔,如果基金有剩余直接轉到第二年使用。當然,如果合作醫療基金盈利,保險公司依然可以從中得到適當的利潤。

(二)對以上三種模式進行對比

1.基金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的應用是保險公司參與到新農合中最普遍也最實用的模式。這種模式是依靠保險公司的專業技能和基金管理經驗來對合作醫療基金進行管理,讓保險公司的在實力、品牌、網點、技術和方法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體現。從實踐結果證明,這種模式的應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醫療通過繳費的方式作為最初始的成本,還有參加或管束計劃的人員也會產生間接成本。如果這些基金運作都由保險公司來安排,可以有效降低這些間接成本的費用,從而讓基金能夠得到合理運用。

從另一方面來講,現在農村合作醫療機構都是區域性單獨運作,農村很多外出打工的流動人口異地報銷非常困難,導致農村流動人口無法參加新農合中來。如果通過保險公司采用基金管理模式,發揮保險公司異地賠付的功能,這樣就可以為流動人口異地報銷提供方便,讓流動人口也可以積極參保。當然,基金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點,它無法徹底地解決新農合集資困難的處境,它僅僅負責新農合的基金管理,只是為政府分擔這方面的壓力,基金管理模式還不能提供分擔風險、防止災害和損失發生的功能,無法為新農合提供更好的服務。

2.保險合同模式

這種模式是由商業保險公司承擔全部的風險,而且要面對很多的困難的管理模式,保險公司按照商業保險的模式進行操作運行。這樣政府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費用,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承擔較小的風險。基金管理模式不能獲得很大利潤,沒有很大積極性,而保險合同模式雖然要承擔部分風險,但如果運營順利,可以帶來比較多的利潤。讓保險公司直接參與到新農合中,還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3.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既采用了基金管理模式的科學管理方法,又體現了主動性強和分擔風險的特點。但是,由于政府和保險公司他們之間的責任還不夠明確,要花費很大的談判成本,尤其到了后期,經常會出現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很多保險公司不為政府承擔風險又想分到利潤。因此,這種混合模式的運用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四、結束語

讓商業保險公司參與到新農合中來,社會資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保險公司還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各方面職能,讓新農合在開展過程中,提高良好的工作效率,并降低費用成本。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是必由之路,它可以實現我國農村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為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金彩虹.“中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設計缺陷的理論分析”.上海經濟研究.2006(9).

篇(9)

財務管理作為公司理財的普遍方式,對公司實現其使命和目標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在財務管理的運行過程中,事前預測、事中監督和事后評價對財務管理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與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運轉有著緊密聯系,同時也說明公司在前進的道路上少不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支持。

1保險的財務管理體系模式

現階段,財務管理模式不單單集中于公司的發展戰略上,也逐步滲透于追求公司利益更大化。而在保險這一領域的財務管理,是以普遍的兩種管理模式結合起來加以運用。

1.1管理模式中的“集權式管理”

對于集權式管理,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保險公司現有的財政政策和計劃,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并借助總公司的大力支持,靈活將公司的制度運行起來。在管理過程中,保險公司高層有最重要的決策權力,即集權可以使企業高層人員相對容易控制和協調公司的經營活動,并適時提出合理化的建設建議,從而完成公司訂立的目標。高層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設建議應反映公司資金的合理分配,并能在有限的渠道中得到有利的價值。總公司下達的命令或決定,分公司一定要服從并及時執行,同時要保證資金的安全。然而集權式管理存在一個很明顯的弊端,就是分公司會缺乏工作積極性,這會大大影響公司整體的創造性和靈動性。在決策執行中,如果出現失誤,就會讓分公司的經濟蒙受很大的損失。

1.2管理模式的“分權式管理”

對于分權式管理,一個是總公司要把權力分配好,把握好決策管理,然后在總體趨勢上是對總公司的發展有有利的影響,另一個是針對分公司發展,要求其掌握市場動態,為創造更大的價值而努力。在分權管理模式中,總公司管理者身上的擔子稍微輕點,這也為分公司創造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此模式的一個缺點在于,沒有了集權模式下的風險把控,很容易削減總公司的財務調控功能,從而導致對風險的延遲反應,這樣就失去了約束力,保險公司將會不可避免的處于劣勢。

2保險財務管理體系的合理建設建議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中,要匹配對應公司目標的財務管理體系,這需要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前進。針對保險財務管理體系,在確保經營模式已更深程度完善的基礎上,要做到資金合理支配和成本妥善把控。

2.1針對經營計劃的合理改進

建立和完善保險的財務管理體系,要聯系當前市場經濟的潮流趨勢,同時公司的經營計劃要與時俱進。在經營計劃的實施管理過程中,通過把公司利益更大化的理念和有限渠道創造價值的思維傳達給公司員工,獲得廣大員工的支持和積極的行動力,以此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從而更好的實現公司利益更大化的目標。將公司財務管理各要素緊密聯系起來,并對保險的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可行性分析,同時還要將保險財務管理體系與其他體系進行融合。

2.2針對績效評價的建立與完善

績效考評是對保險財務管理體系的實施成果予以反饋。為更好的建立與完善績效評價體系,保險公司不應墨守成規,應將經理人與高層決策管理人的行為與績效考核有效結合起來,使得績效考核更具說服力;不應只關注結果而忽略過程,應加強對類似財務信息等需經歷較長時間整理的資料的重視。保險公司應采取措施,設立有效的激勵與監督機制以促進經理人的工作高效運行,并使經理人與公司目標達到一致,促成經理人、財務人員和所有人在利益上的意見統一,從而得到想要的效果。

2.3針對體系建設的加強與財務制度的優化

制度建設作為保險公司的一大核心亮點,對企業的運轉與管理也是有著很有效的作用的。新的會計準則出臺后,保險企業首當其沖的就是與國家保持一致的步伐,以此督促內部財務制度的管理和優化。在績效考核的完善后,企業對職工的管理,必須要采用公平公正的管理模式,絕對不能搞特殊化。對于保險行業特有的單證,管理時要區分對財務是否有價值,并將單證的領、銷、管合理管控。保險行業不同于銀行,其資金的打理,應設專人專職,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總出納,這個崗位要對整個企業資金的流動進行合理把控,并在工作過程中對資金的流動提出優化意見。在預留好公司正常的賠償款后,公司資金安排和內部管理應符合公司制度,同時要對財務基礎工作有所規范,制定專屬于企業內部的制度與流程,保證數據的暢通運行。為使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能得到有效運行,還需提升員工的學習能力,讓公司高層對風險有敏感意識,并結合公司內外部的進展情況,形成完善、監督、分析與評估這樣一整套流程的體系觀念,從而全面推動經濟發展與財務管理。

篇(10)

一、進一步提高我國保險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意義

我國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一般為國有獨資,國企粗放型管理的通病在這些公司中也表現得較為突出,從信息化管理的角度來看,這些企業大多沒有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系統,不僅無法通過銀行的電子支付系統擴展業務,甚至不能實現對各營業網點的網絡化管理。同時,基層公司也大多存在著財務工作標準化不足的現象,致使各項業務不得不依靠人為操作的模式來完成,進而造成了數據失真、信息傳遞慢、弄虛作假等情況。

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我國保險業整體市場競爭力的低下,在面對外資企業先進的運營及管理模式的沖擊時節節敗退,如果我們不能積極地對現有經營及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那么國有保險公司僅存的多網點優勢就會逐漸淪為一個耗資大、效益低的沉重包袱。因此,中國的保險業必須加快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改造公司的業務及財務處理程序,盡快將各營業網點連接到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先進的財務管理系統,最終促使我國保險業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

二、如何做好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

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主要由信息管理、資金管理和單證管理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內容既彼此獨立,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信息管理

我國保險公司一個比較鮮明的特點就是營業網點遍布全國各地,保險業務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要做好這些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與銀行電子支付系統相連接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這樣不僅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的便利,還有利于企業的管理者更加快速、準確地掌握各下屬機構的財務信息,使財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準確、高效。

在實行信息化管理之后,客戶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直接進行繳費,公司也可以通過直接進行賠償款的劃撥,這些行為會通過公司業務處理中心反映給財務管理中心,并生成各類財務報表。所以一定要注意建立一套統一的、規范的財務管理模式,確保各類財務報表的標準及內容的統一性,以便于企業的管理者對財務統計資料進行監控。

2.資金管理

由于營業網點比較分散,因此在利用銀行的支付系統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使資金收付變得更加分散,因此必須要將經營活動中一切涉及到資金的管理工作納入到統一的財務管理工作來,以便在確保資金安全性的同時保證其增值性。

對于資金的管理必須要從源頭開始,通過對美國次貸危機的分析可知,對于信譽的管理是資金管理的七點,所以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要對客戶的信用度進行統計和跟蹤,對于那些未及時交費的用戶要及時解除相關的保險責任,確保資金的回收。

另外,有關財務管理人員還要根據有關規定做好對資金收付的管理工作,確保資金的安全性的流動性。各下屬公司要及時將保費存入收入基本戶,余額則存入公共基本戶,在總公司的統籌管理下,根據相關制度將公共基本戶的資金上劃或投入到國家政策允許的領域,以便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3.單證管理

單證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與資金管理的紐帶,它不僅能夠使這兩者在資金和數據的交換上能夠銜接的更加緊密,也能對其進行更好的制約。在進行與資金的流轉或收付有關數據的錄入時,必須要有相關的單證以及單證制度作為依據。另外,由于在實際工作中,單證的流失往往是造成資金流失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須要建立完善的保管制度并由專人負責單證的搜集、整理和保存,以更好的確保資金安全。以外,有關單證的印刷、領取、流轉以及相關財務數據的錄入也必須要有統一的流程,最終形成一個科學、合理、高效的單證管理系統。

除了財務單證之外,保險公司還有一種業務單證,這種業務單證有些與財務不發生任何關系,有些則直接影響著財務管理的有效進行,是公司財務活動的重要依據,所以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切忌不可忽略這部分內容,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三、結語

以信息化管理為基礎,以資金管理和單證管理為主要內容的財務管理及核算體系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的一種較為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是保險行業實現向企業化經營轉變的重要措施。由于保險公司具有數據龐大、資金和單證較為分散、信息交流頻繁的特點,因此盡早實現三位一體的財務管理模式無疑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所以,有關部門和負責人應盡快建立信息化財務管理體系的規劃設計,制定出科學、完善的信息、資金和數據的采集、整理及保管制度,將這三者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使其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魏巧秦.保險公司經營管理[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1

[2]劉漢民.保險公司財務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9

上一篇: 工程建設設計管理 下一篇: 酒店管理相關知識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欧美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