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河南大學
主辦單位:河南大學出版社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41-1380/G4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5年
綜合影響因子:--
《中學政史地·高二》雜志創刊于1985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每期都包括多個專題,涵蓋政治、歷史和地理三個學科的重要內容。雜志的編輯團隊由資深教育工作者和學科專家組成,確保內容的學術性和教育價值。雜志深入解析國家政治制度、政黨體系、國際關系等重要議題。通過詳細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幫助學生理解政治理論的實際應用和現實意義。
在歷史學科方面,該雜志涵蓋了全球歷史、中國歷史及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文章結合了文獻資料、歷史文化解讀和歷史學方法論,向學生展示歷史事件的發展脈絡和影響。雜志關注全球地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交叉點。通過圖表、地圖和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雜志還定期推出高考政治、歷史和地理的專題復習和應試技巧。這些內容不僅幫助學生在學術上更進一步,還為他們的高考備考提供了寶貴的輔導資料。
(1)務必提供第一作者的情況簡介。作者簡介一般包括工作單位、專業職稱、郵政編碼和聯系方式(電子信箱和電話)等。
(2)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盡董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要一致。
(3)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4)所有參考文獻按照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做實引,在引用處用上角標的形式標注,如“[1]”“[2]”等。
(5)得到各類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在論文首頁標注(基金名稱、編號),并請提供有關批準文件的復印件一份。
(6)中文摘要為150-300字。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和結論;綜述性、評論性文章可寫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應出現“本文、我們、作者”之類的詞語。
(7)論文必須有:中英文題名、作者、作者工作單位及所在地和郵編、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圖分類號,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學位、職稱)。
(8)數字用法: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9)注釋要完整規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10)本刊已許可與其合作的多媒體平臺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如不同意在多媒體平臺刊登,請在來稿時注明。
中學政史地·高二是一本由河南大學出版社主辦的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開封市明倫街85號河南大學出版社,郵編:47500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