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案例法學會;清華大學法學院
主辦單位:I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清華大學法學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5年
綜合影響因子:--
《中國案例法評論》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5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案例法理、研究報告、個案研析、辦案札記等。旨在促進案例法學科的發展與研究,為法學研究者、律師、法官、法務人員以及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案例研究、理論探討和實踐交流。雜志的內容主要包括案例法理論、案例分析、案例解讀、司法實踐等。關注案例在法律實踐中的應用,以案例為核心,結合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深入探討法律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創新實踐。
雜志注重案例分析的學術性和實用性,并關注案例在司法實踐中的意義和價值。雜志每期都會刊登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和案例評論,同時還提供案例選登、學術論文、實務經驗分享、法律評論等內容,旨在為法學界和法律從業者提供學術交流和經驗分享的平臺。雜志的讀者包括法學研究者、律師事務所、法院、企事業單位以及法學院校等。該雜志為讀者提供了一個了解案例法學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案例研究經驗、探討案例應用價值的平臺。雜志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和權威性的學術論文,提供參考和指導,為案例法學研究和案例應用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
(1)引征應能體現所援用文獻、資料等的信息特點,能(1)與其他文獻、資料等相區別;(2)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等的相關來源,方便讀者查找。
(2)文章結構:文章應包括題目、摘要、導言、案例分析、評論和結論等部分。摘要部分應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觀點和論證過程。導言部分可以介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案例分析部分應對具體案例進行詳細分析和解讀。評論部分可以對案例法進行理論評述和實踐經驗分享。結論部分應對文章的觀點和分析成果進行總結,并展望相關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
(3)內容要求:投稿內容需要圍繞中國案例法進行研究和評論。可以是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和解讀,也可以是對案例法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與評價。我們鼓勵分享在案例法適用、法官決策、法律指導性案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經驗。
(4)主題:本期征稿主題為“案例法研究與評論”,鼓勵投稿內容涵蓋中國法律體系中的案例法相關研究和評論。我們鼓勵作者分享在案例法適用、案例分析、裁判解釋等方面的經驗和見解,或是對案例法發展、運用和改進的研究和評述。
(5)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
(6)摘要不應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出現過的信息,不需要背景或知識性的介紹,不要把引言和結論中敘述性的內容,以及學科領域內常識性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有自我評價的語句。
(7)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署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單位全稱+處室或二級院系)、所在城市、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8)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對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排在當頁地腳或文末。
(9)正文標題與層次:文內標題力求簡潔、明確,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論文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1.1”,“1.1.1”等。
(10)參考文獻按照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以方括號[1]、 [2]、 [3]連續編碼,統一置于文章末尾。在文中標注時,如果位于句尾,則需要放在句號里面。
中國案例法評論是一本由I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清華大學法學院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清華大學學研大廈A座,郵編:100084。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