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長春大學網絡安全學院
主辦單位:長春大學網絡安全學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20年
綜合影響因子:--
《網絡文化研究》雜志創刊于2020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作為一本專注于網絡文化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自創刊以來,便致力于探索網絡文化的深層次內涵、發展規律及其對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通過發表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該雜志為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成為了推動網絡文化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的重要平臺。
在理論支持方面,雜志匯聚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專家的智慧與洞見。他們從不同學科視角出發,對網絡文化的本質、特征、功能及其演變規律進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討。這些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網絡文化的理論體系,也為人們理解和把握網絡文化的內在邏輯提供了科學依據。例如,對網絡文化中的符號學、傳播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網絡文化如何塑造人們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模式。
在實踐指導方面,雜志的研究成果緊密貼合網絡文化發展的實際需求,為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和規范管理提供了有益參考。雜志不僅關注網絡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如創新、開放、共享等,還深入剖析了網絡文化中的負面現象,如網絡暴力、虛假信息、低俗內容等,并提出了相應的治理策略和建議。這些研究成果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提供了科學、合理的決策依據,有助于推動網絡文化的健康、有序發展。
(1)論文要求觀點明確、選題新穎、資料翔實、數據可靠、論證嚴密、行文規范,字數一般在8000字-12000字左右。
(2)來稿正文均要求提供中文的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全稱)、所在省、市、郵編、摘要(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以空格相隔)。以及英文篇名、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以分號相隔)。基金項目的論文應標明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其中,英文摘要務必與中文摘要對應。
(3)正文序號層次不宜過多,可依次按一、(一)、1、(1)次序排序。
(4)本刊維護首發權,不受理一稿多投稿件。對稿件的審理實行同行專家匿名評審制度。
(5)如發至我編輯部郵箱的電子文稿或紙質打印稿件寄出3個月內未接到采用通知者,請與編輯部聯系,確認不采用后,可自行處理。
(6)本刊對采用稿件有權作文字刪改,凡不愿改動者,請來稿時予以說明。
(7)正文采用宋體五號。凡另起一行的整段引文用五號楷體,前(左)面縮進四格,后 (右)面不縮進。
(8)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9)本刊對于所有稿件,無論選用與否,將奉上審稿意見。對于沒有采用的文章,歡迎作者在認真修改后再投,本刊將在同等質量下保證優先刊發。
(10)關鍵詞,一般以3-5個為宜,用分號相隔,應緊扣文章主題,盡量采用《漢語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
網絡文化研究是一本由長春大學網絡安全學院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