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沈陽故宮博物院
主辦單位:沈陽故宮博物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3年
綜合影響因子:--
《沈陽故宮學刊》雜志創刊于(1983)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一直致力于沈陽故宮及其相關文化遺產的研究與推廣。該刊以年刊的形式出版,每輯集中展示過去一年內關于沈陽故宮歷史、文物、古建筑以及清朝歷史、滿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它不僅是沈陽故宮博物院對外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也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促進了對沈陽故宮以及更廣泛文化遺產的理解與保護。
期刊的主要欄目內容豐富多樣,其中,“滿風清韻”側重于滿族歷史文化的研究;“文博擷英”則選取了文物考古、博物館學等相關領域的優質文章;“典藏拾珍”部分則著重介紹了沈陽故宮珍貴藏品的故事及其背后的文化意義。此外,沈陽故宮學刊還涵蓋了清前史、清史、清宮史、藝術品文物、東北地方史、盛京城及其歷史文化等廣泛主題,反映了其跨學科的研究特色。總的來說,沈陽故宮學刊不僅記錄和傳播了沈陽故宮豐富的文化遺產,也為推進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它通過高質量的文章和深入的研究,為人們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源。
(1)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2)來稿一經刊登,即認為作者同意將文章版權(包括各種介質、媒體的版權)轉至《司法智庫》編輯部,使用時不再征詢作者意見。
(3)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邏輯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
(4)所投稿件必須是本人原創,且尚未公開發表。若為與他人合作作品,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并予以注明。因稿件著作權引發的糾紛,由作者自行負責。
(5)來稿一律采用電子郵件投稿。文中的計量單位一律以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數字按《關于出版物上的數字用法的規定》書寫。
(6)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7)投稿論文應以司法及相關領域為主題,論文字數一般以15000字以上為宜。本輯刊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刪修,不同意刪修的請在來稿中注明。
(8)論文作者保證該論文沒有一稿多投。若編輯部發現論文作者將該論文一稿多投,編輯部有權追補論文作者由此給編輯部造成的損失。
(9)標題用小二號宋體,居中書寫。如果來稿屬于基金項目資助范圍內的研究成果,應在標題右上角用*號引出說明論文資助背景的頁下腳注,腳注應含有以下信息:基金項目的類別、名稱、批準號。
(10)論文須列出摘要與關鍵詞。在正文之前引出摘要(中文),不超過400字,5號楷體,前加“摘要”兩字。在中文摘要后單獨一行分別列出3~5個關鍵詞,5號楷體,前加“關鍵詞:”。
沈陽故宮學刊是一本由沈陽故宮博物院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安定門外安華里504號,郵編:1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