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
主辦單位: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90年
綜合影響因子:--
《客家研究輯刊》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90年,是一本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客家名人研究、客家傳統聚落文化研究、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客家移民與社會研究、客家文學與藝術研究、海外客家研究、客家史料摘編與介譯、客家方言研究等。該輯刊旨在促進對客家文化與社會的深入研究,為學術界、研究人員和社會大眾提供一個了解和傳播客家文化的重要平臺。
首先,雜志關注客家文化與歷史的研究。該刊發表了眾多涉及客家人物、民俗、宗教、建筑、音樂、戲曲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這些文章通過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的內涵和發展歷程,豐富了對客家族群的認知與理解。該刊還關注宗族研究、移民與遷徙等客家歷史問題,并提供了多個學術視角,致力于揭示客家文化與歷史的內在聯系。
其次,關注客家語言與文學的研究。這一領域涵蓋了客家方言、客家文字和客家文學等方面的學術探討。該刊發表了多篇研究客家語言、方言變異和語言保護的學術論文,為客家語言學習、保護和傳承提供了重要參考。此外,該刊特別關注客家文學創作和批評,推動客家文學的發展和傳播,培養客家文學研究人才。
此外,注重社會科學領域的客家研究。該刊發表了眾多關于客家社會經濟、政治、人口與城市發展等方面的學術論文。這些研究涵蓋了客家社團組織、社會流動、社會變遷等重要議題,為客家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總之,該雜志是一本重要的客家文化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通過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該刊為對客家文化感興趣的學者、研究人員和社會大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和探索客家文化的平臺。該刊的影響力和學術質量將為客家學術研究和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主題范圍:通常關注客家文化、客家歷史、客家社會、客家語言、客家藝術、客家經濟等與客家族群相關的研究領域。你的稿件應與客家文化和客家研究相關。
(2)題名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用標點符號。一般不設副題名,確有必要時,用冒號將副題名與主題名分開。
(3)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4)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項目與格式根據國家現行標準:GB/T7714-2015,信息齊全(作者,標題,出處,年,卷、期、頁碼等)。
(5)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6)關鍵詞應選擇那些最具有檢索意義的術語,通過這些術語反映論文所涉及的內容或領域,以便于讀者檢索到該論文。
(7)務必于稿件文題前注明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最后學位、當前職稱、專業方向、通信地址、聯系電話,E-mail,如為博士生導師或碩士生導師,亦請注明)。通信作者與第一作者簡介相同。
(8)計量單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軋93)量和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其名稱和符號。
(9)注釋中重復引用文獻、資料時,第一次必須引用完整信息,再次引用時可以略寫。若為注釋中次第緊連援用同一文獻、資料等的情形,可使用“同上注”。
(10)文稿要求論述充分有力,研究方法嚴謹創新。請勿一稿多投。本刊實行匿名評審和三審定稿制度,審稿周期大約為1個月,作者可隨時致電咨詢。
客家研究輯刊是一本由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東梅州市梅子崗,郵編:51401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