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3 12:49: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少年中國說朗誦稿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出好一期專題板報。此活動讓學生通過訪、查、寫、畫等豐富多彩的形式,推進“我的中國夢”主題校園文化建設,著力推動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學生、凝聚學生、激勵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讀一本好書。全校少先隊員通過讀《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讀本,了解到祖國的進步,隊員們深切感受到:曾經,我們的祖國走過了無數風風雨雨;曾經,我們的先輩們在黑暗中艱難探索;曾經,老一輩們為了理想而嘔心瀝血。由此激發隊員的科學夢、創造夢、報國夢。
出一份小畫報。隊員們用一雙雙稚嫩的小手,盡情描繪出心中的美麗中國夢。
折一只“夢想”的彩船。一艘艘彩船載著隊員們的美麗中國夢千帆競發,起航。
承辦一次揚州市級“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現場推進會。全校少先隊員們相聚一堂,共誦千古美文,傳承華夏文明;大家齊話你我未來,樹立人生理想。隊員們心潮澎湃,唱響中國之夢,抒發報國情懷。推進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配樂詩朗誦《理想》,有小品《放飛我們的夢想》,有舞蹈《一雙小小手》,有老少共話中國夢等等。最后整個活動在震撼人心、催人奮進的《少年中國說》的全場齊誦中落下帷幕。少先隊員代表紛紛上臺,將寫有自己夢想的便箋鄭重地貼到了傳遞正能量的夢想牌上。
“六個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隊員們由衷地感受到夢在前方,路在腳下。
輔導員輔導體會:
系列活動的開展,使我深切地體會到在廣大少先隊員中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很有必要。這一系列活動可以讓隊員發自內心地感覺到“我的夢連著祖國夢”,懂得“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道理。培養少先隊員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激發他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麗“中國夢”的豪情壯志!
尤其令人自豪的是在我校舉行的揚州市級“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現場推進會,師、長、生約2500多人參加了活動。臺上臺下,互動頻頻,掌聲不斷!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我校“我的中國夢”“六個一”系列活動成果展,觀摩了我校“樹遠大理想,同圓中國夢”大隊主題活動,活動主題鮮明,儀式規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富有實效。 隊員們通過訪、唱、演、舞、說等豐富多彩的節目“點亮中國夢、 放飛中國夢、 激揚中國夢”。本次活動的蓬勃開展、扎實推進使少先隊員感受到他們是“追夢人”,同時也讓我享受到我們這些星星火炬擎旗者作為“造夢人”的無限快樂與自豪!
隊員體會:
我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女孩,特別喜歡畫畫,經常利用課余時間拿出繪畫本,用蠟筆盡情揮舞!獎狀、獎杯、獎牌放滿了我的書桌,我感到無比自豪!在學校舉行的“樹遠大理想,同圓中國夢”主題活動中,我參加了所有的繪畫類比賽,屢屢獲獎!我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將來要成為一名畫家!
――四(4)中隊 季潔
在“紅領巾相約中國夢”大隊活動中,我參演了小品《放飛我們的夢想》。通過演出,我懂得了每個人都有夢想,只要堅持,就會夢想成真!我的夢想是長大后成為一名出色的流行歌手。夢想,人人都可以追求,只要有一顆永不放棄的心,夢想都可能實現!
――六(2)中隊 張嫻
自從1958年5月1日,中央電視臺(原名北京電視臺)開始試播以來,央視一直就是中國電視行業里的龍頭老大,對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加之電視傳播過程中,口語傳播,尤其是即興口語傳播,越來越受到重視,央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引領著全國電視行業創新的潮流。對央視主持中口語傳播進行研究,總結規律,對電視主持人的口語傳播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而就在最近這幾年中,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聽電視”悄然流行,這就對主持口語傳播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口語傳播是人類傳播活動的第一個發展階段,從人們第一次開口說話起,它就一直在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 人類產生語言之初,就有口語,它一直存在于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自從1837年電子傳播時代開始,廣播電視進入千家萬戶,口語也從來沒有中斷過。各類節目中主持人的口語在傳播信息、娛樂大眾、輿論宣傳、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當今社會,電視節目可謂是數不勝數,就拿中央電視臺來說,就有20個頻道之多,節目類型也是豐富多彩。在這么多節目當中,所有主持人的話語究竟哪些算得上是主持口語,哪些不是呢?
在張頌老師的《中國播音學》中,把語言表達就不同語言材料的運用分成了“有稿播音”和“無稿播音”兩種形式。而林興仁先生在《實用廣播語體學》中把口語語體分成了未加工過的口語語體和加工過的口語語體。前者主要指脫口而出的話語,而后者指充分吸收口語特點,經過編寫后的稿件。
但如果從應用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現存的主持方式中有著三種口頭語體的形式,即:朗讀、談話和闡述 。前者屬于有稿播音,后兩者屬于無稿播音。朗讀,即新聞播讀、文學作品朗讀和詩歌朗誦等,具體欄目如《新聞聯播》、《子午書簡》、《人與自然》等;談話,一般是指雙方或者多方之間的訪談、交談和侃談,具體欄目如《新聞1+1》、《詠樂匯》、《實話實說》、《藝術人生》等;闡述,一般是指對于特定事件或新聞的報道、評述和解說等,如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說新聞節目,具體節目如《朝聞天下》、《今日說法》、《質量報告》、《新聞調查》等。
根據之前我們對于漢語口語的界定,這三種口頭語體的形式中的后兩種,即主持談話和主持闡述應屬于主持口語的范疇。
在傳播學史上,第一位提出傳播過程模式的是美國學者拉斯維爾,他提出了“五W模式” ,即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從這點來看,我們就可以把主持口語傳播,從“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和“效果分析”五個方面來分析,如圖1所示。
但是這只是一個單向的直線的模式,主持口語傳播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雙向的循環模式。傳播學中把社會的傳播活動劃分成三種基本類型,即大眾傳播、群體傳播和人際傳播。主持口語傳播,是以電視為傳播媒介,發揮著廣布天下的社會功能,但是其在傳播過程中,又已經融入了多種傳播形態,是一種獨特的傳播現象。它借助電視這個大眾傳播媒介,把人類傳播的多種形式都融合進去,變成了一種新的傳播現象 ,主要有以下3種組成方式,如圖2。
第一,大眾口語傳播與人際口語交流相融合。比如中央電視臺在1981年創辦的《空中之友》欄目,主持人徐曼就是以通信來往的人際交流手段來進行大眾傳播。再如《東方時空》中的《時空連線》,利用網絡和衛星等技術手段,使得主持人與嘉賓的人際交流跨越時間與空間。這就以人際傳播的方式進行溝通,傳遞信息,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建立多個視窗,形成了人際傳播中面對面的效果,最后以直播的方式來減少編輯干預,最大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的談話狀態。
第二,大眾口語傳播與群體口語傳播相融合。如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對話》,《小崔說事》,《藝術人生》等,都是選用了話題性群體互動的方式,每一個話題對其所選定的群體都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從而能使其群體全方位地來參與討論和辯論。其方式不僅能夠給參與者和受眾帶來思想上的啟迪和情感上的升華,還能給中國社會的民主政治建設一定的示范作用。又如央視的《開心辭典》、《幸運52》、《挑戰主持人》等,因其益智性、趣味性和競技性,使得群體活動可以不拘形式,不拘場合,達到愉悅身心,陶冶性情的作用。
第三,大眾口語傳播、群體口語互動和人際口語交流三方相融合。如中央電視臺的現場報道《嫦娥衛星發射實況》,其運用電話、網絡的方式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嘉賓、觀眾、記者、網友等都聯系起來,實現了多方連線。這樣就能進一步擴展節目的范圍,使遠離和分散的資源重新整合在一起,彼此促動,相互交流。
《三國志·魏志·夏侯玄等傳論》:“ 玄以規格局度,世稱其名,然與 曹爽 中外繾綣;榮位如斯,更未聞匡弼其非,援致良才。”其實“規格”二字可以分而解之,其意為規范和格局。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更可見規格之重要。
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以口語的發展速度最快,書面語是在口語的基礎上產生的。按理說人們應該重視口語,但是現實上社會中卻存在著一種“重文輕語”的現象 。為了寫得一手好文章,人們不惜寒窗苦讀,但是說話是從小自然習得的過程,并沒有太多的人去研究。正是因為長期以來的這種現象,我們才要提高口語的能力。廣播電視節目中的口語對廣大受眾的口語能力的有著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正處于牙牙學語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口語能力的形成有著典范的作用。
中央電視臺節目的覆蓋率達到95.9%,觀眾超過11.88億人(2005年統計數據)。在國內收視市場,中央電視臺的收視份額基本保持在全國收視市場的30%左右。據統計,2005年中央電視臺15個開路頻道總體收視份額達34.14%,創五年新高。觀眾人均每日收看中央電視臺節目的時間為52分鐘(人均每日收看電視時間為154分鐘) 。如此巨大的規模效應,央視主持口語傳播對廣大受眾不僅僅起到的是傳遞信息、文化娛樂、宣傳輿論等作用,更對整個語言文字的發展,尤其是口語的發展起到了垂范的作用,是整個廣播電視系統的領頭羊。央視主持口語傳播有規格,其他電視臺的口語傳播才會有規格,廣大受眾的口語才會有規范,整個語言文字系統才會有良好的發展。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多元文化的融合,信息爆炸的沖擊,高新技術的應用,世界和中國對央視主持口語傳播有更高的要求,央視主持口語傳播也將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央視主持口語傳播將如何適應社會的發展,將如何滿足廣大受眾更高的需求,“聽電視”對其又有怎樣的影響,將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現在的傳播環境是一個越來越開放的國際化的傳媒環境。絕大多數省級以上電視臺都已經上星,越來越多的電視臺也有了自己的門戶網站,并把自己的知名欄目傳送到網上供受眾隨意收看。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央視主持口語傳播就要符合廣大受眾的收視特點,為自己爭奪話語權,要讓自己的話語方式與“國民接軌”,與“國際接軌”。隨著全球化程度地加深,央視也在不斷地創辦國際頻道,開拓國際市場,如CCTV4、CCTV9、CCTV法語、CCTV西班牙語、CCTV阿拉伯語、CCTV俄語。央視主持口語傳播不僅應在漢語上上規格,也應在其他的語言上上規格。
隨著世界各國逐漸頻繁地交流和接觸,跨國傳播在所難免,這就使央視主持口語傳播要面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受眾心理,既要了解和尊重別人的社會習俗和文化傳統,也要傳承和傳播自己的民族文化。央視主持口語傳播應促進多種文化之間的溝通、交流、互動與融合,從而宣傳中華文明,促進世界和諧。再者隨著多種文化的相互碰撞,外來文化對于語言的影響巨大。當今許多電視節目中,借用詞匯、外來語使用泛濫,崇洋,怪腔怪調,錯誤百出,洋相出盡。央視主持口語傳播正要抵制這種不正之風氣,捍衛中華民族語言的純正和規范,振興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當今世界,數字化進程加速,無線電視、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和互聯網正構成一個日益便利和豐富的媒介環境。媒體數字化服務的激增和互聯網迅速的雙向運作模式,一下子給廣大受眾成幾何數字增加的信息選擇,觀眾從之前的被動消費轉變為現在的主動消費。研究表明:“在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流量越大的社會中,人們對信息的篩選性也就越強。”央視主持口語傳播在這樣環境中,就更要突出規格,也要更突出個性,不能落于俗套和雷同,應洞悉社會的發展和走向,做電視口語傳播的引領者。如何在千萬信息中進行選擇和整合,如何選擇有效途徑進行高效的傳播,也必須考慮之內。
中國電視事業進行到今天,近60個年頭中實現了巨大的歷史性跨越,進入到了一個盛況空前的機遇期。隨著傳媒渠道日益增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受眾需求不斷增長,央視主持口語傳播規格既要順應中國廣大電視觀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的文化和信息需求,又要引領中國媒體發展和電視事業的演進,更要緊跟上國際電視媒體變化的發展潮流。央視主持口語傳播,應做好省市級電視臺主持口語傳播學習的典范和樣本,應成為各學校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學習主持口語的良師益友,應推廣五千年中華文明,維護中華民族語言的純正和規范。
參考文獻:
我們民族優秀的音樂文化是任何一種音樂形式所不能比擬的,除在進行正常的音樂教學之外,“把流行音樂引入音樂課堂”——這是音樂課程設置中的一個新的挑戰,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筆者的學生王熳在實習期間對初一年級新生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95%以上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列舉出一大串流行歌手的名字:周杰倫、潘瑋柏……對于他們的代表作品,更是了如指掌;就“你希望老師怎樣上好音樂課”這一問題,很多學生都希望在課堂上能聽到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學校舉行歌詠比賽,學生絕大多數唱流行歌曲,較少有學生記得《大刀進行曲》《松花江上》,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人連《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也不能唱全,這不得不讓人憂慮和反思。筆者認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流行歌曲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學生正確的音樂美學思想,提高音樂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流行歌曲是一種音樂形式,將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長期存在。因此,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非常關鍵的。當審美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會形成相應的免疫力,對流行歌曲進行鑒別,能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比較是最好的教學手段,教師把詞曲俱佳的優秀作品和低俗的毫無價值可言的作品放在一起,和學生共同探討辨別美丑。教師還可以利用適當場合、如課前課后、課外音樂活動、個別交談等,向學生介紹一些審美常識,比如:怎樣鑒賞歌曲、歌詞、歌唱等,指導學生對流行歌曲進行鑒別、分類,讓他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從中選擇適當的歌曲。
音樂教師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學生的基礎音樂教育,讓學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欣賞音樂所具有的常識,多讓學生接觸一些思想性和藝術性較高的音樂作品,以此來蕩滌他們的心靈,使他們的情感通過優秀的作品得到升華,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音樂鑒賞能力。
二、加強電化設備,恰當使用視聽結合的方法激發美的感情
音樂教師平時要做個有心人,經常觀看電視或專業錄相資料帶,并把好節目錄制下來,通過音樂活動課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討論、各抒己見,老師參與學生的評價,教會學生如何欣賞,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并能自覺地做到抵制庸俗的流行音樂。如播放我國最優秀的民族歌唱家之一張也演唱的具有我國濃郁民族風味的《茉莉花》《沙黛》《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還有對大西北懷有深厚感情的青年歌唱家王宏偉演唱的一些歌曲,充分讓學生感受視聽的效果。當然,教師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有些高品位音樂學生欣賞不了,例如美聲唱法、芭蕾舞劇、大型歌劇、交響樂等,這就需要音樂教師本身具有一定專業素養,對學生進行由淺入深地講解、引導,揭去其神秘面紗,時間長了,了解多了,自然就會為其魅力所傾倒。
三、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易懂性、時尚性的音樂形式
校園里經常聽見學生在唱流行歌曲,說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熱愛,但其實學生們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流行音樂大體來說可分成四種:節奏布魯斯(R&B)、說唱(RAP)、搖滾(ROCKROLL)和電子音樂(ELECTRON)。在給學生講流行音樂時,教師盡可能地把較先進的音樂設備帶到課堂上,與教學常用樂器相結合進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立體真實。如:R&B音樂要素構成的分析、RAP的即興創作、電子音樂是通過什么樂器實現的等問題。學生從中可以真正體會到音樂的多元快速發展,大大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使課堂更加富有現代氣息。《yesterday》這首歌曲可以說經常聽,許多學生不知道這首歌曲其實是R&B的形式,在課堂上放這首歌曲,許多學生一定會覺得很新奇:“老師要給我們上什么課?”然后就可以將學生帶入流行歌曲的天地。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哼唱,然后給學生講解R&B產生的時代背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在黑人和紐約市外行政區的青年中間開始流行迪斯科、霹靂舞和說唱樂。街區那些去不起俱樂部的青少年,厭倦了迪斯科音樂,他們演奏更重一些黑人流行音樂,來回重復同一張唱片的內容。當在音樂中加入(開始時是用60年代流行的語言朗誦一些街頭即興詩歌)歌詞,這種音樂開始成為了說唱。對R&B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開始正式上課,學生根據自己的校園生活寫一段歌詞,引導學生用RAP的語感進行說唱,教師和以伴奏。學生一定會感到奇怪:流行歌曲還能這樣來演唱?這就從不同角度了解了流行歌曲的各種形態,由單純的感官欣賞上升為理性的欣賞。
四、引導學生真正認識優秀的流行音樂,適度欣賞好的流行音樂作品
流行音樂之所以被學生所喜愛的原因在于:流行音樂的旋律優美、曲調易于上口、能迎合當代人的心理。但一些流
行歌曲歌詞粗俗不堪,內容低下,容易使分辨能力低的學生迷失在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屬于純偶像派,只要是他的偶像唱的,再難聽他也會覺得好聽。當然相當一部分的流行歌曲寫得很不錯,如歌曲《出塞曲》,歌詞選自我國臺灣著名詩人席慕容的一首詩,表現了對自己故鄉的思念之情。歌曲分上下兩段,第一段將塞外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第二段音樂變得粗獷起來,結構合理,內容豐富多彩。聽時思緒萬千,好像自己就正在黃河岸邊,似乎看到了蘇武牧羊于北海邊。又如歌曲《倆倆相忘》:“拈朵微笑的花,想一段人世變化,到頭來,輸贏有何妨?日與月互消長,富與貴難久長,今早的容顏老于昨晚。”歌詞寫得既有哲理性,又通俗易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真正認識優秀的流行音樂。
總之,當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學生對新生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音樂教師應該很好地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巧妙地“把流行音樂引入音樂課堂”,通過縝密的資料查閱、細致的篩選、嚴謹客觀的講解、極有趣味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簡單地聽流行音樂、哼唱流行歌曲到分析其發展進程,學會多角度、客觀地評價鑒賞流行音樂。
參考文獻:
[1]楊萌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2.
[2]于潤洋著.音樂美學史學論稿.人民音樂出版,1986.
[3]淺談流行歌曲進課堂[J].中國音樂教育.2004.5.
[4]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中國進現代音樂史綱要(1-5編)1959.
甲: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乙:留住一陣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甲:付出一份真誠,打造出溫馨的世界。
乙:帶走一絲煩惱,讓快樂與我們同行。
甲:錦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碰面了!
乙:本次播音由五(6)中隊主持。
甲:我是主持人卓柳潔
乙:我是主持人曾鴻宇
二、明來歷
甲:鴻宇啊,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老人腳步勤,說得還真有理呀。記得上一回我們班主持紅領巾廣播的時候還是學期初呢,現在一眨眼就到期末了。
乙:是啊,時間肯定是一列磁懸浮列車,要不咋的“嗖”的一下就到了年末呢!日歷即將翻開新的一頁,轉眼我們就要揮別20xx年了!
甲:是啊,不知不覺小樹又增加一個年輪,我們又長大了一歲!不過,鴻宇,我一直搞不清楚“元旦”是過新年,“春節”又是過新年,你知道怎么回事嗎?
乙:噢,這個嘛,我還真知道一點。我們現在所說的元旦指的是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也就是我們現在春節這一天,在辛亥(hai)革命以前一直稱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一詞便專用于新年,也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這樣我們就過兩個新年了。
甲:噢,還有這么復雜的來歷呀!你的知識面真廣呀!那我們也應該先為大家拜一個早年了!乙:對!是該拜個早年!
合:祝大家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三、說風俗
乙:咦,說起元旦,你知道各國慶元旦的習俗嗎?
甲:知道一點,但不太清楚,看來你肯定知道,給我大家介紹幾個吧!
乙:好啊!
新的一年,總是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祝福。在這除舊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以其別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著新年的到來。
在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余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有些地方,在新年第一天,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知道嗎?巴西人在元旦這天,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人們爭先恐后地尋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
巴基斯坦的習俗更有趣:在元旦這一天,巴基斯坦的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涂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
……
四、道感謝
甲:哈,各國的風俗還真是有意思,每個國家對元旦都很重視。對我們來說,元旦也非同一般。元旦的到來,代表著舊的一年又過去了,我們都情不自禁地回首這一年的收獲和喜悅,成功和失敗,回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乙:你說得有理,回憶這一年中,給過你溫暖和幸福的人,感激他們曾給予我們的關心和幫助。那柳潔,這一年中你最想感謝的是誰?
甲:我想感謝的人太多了,含辛茹苦養育我們的父母,不辭辛勞培育我們的老師,給我幫助的同學和朋友。在這新年即將之際,讓我借紅領巾廣播向他們道一聲:謝謝。
乙:的確是如此,我們要感謝每一棵草,是他們給了我們濃濃的綠意;感謝每一寸土地,使我們能腳踩大地;感謝藍天白云,給我們想象的空間;感謝太陽和月亮,給我們溫暖和詩意……
甲:其實常懷感激之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不是有一句話叫: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乙:嗯,說得沒錯。因此,我們從小就應該學會感恩,學會感謝。下面,就請欣賞蔡佳容同學給我們帶來的詩朗誦《感謝》。
感謝
爺爺奶奶曾這樣對我說
孩子,你們都是幸福的一代
天天生活在濃濃的關愛里
爸爸媽媽曾這樣對我說
孩子,你們都是幸運的一代
天天生活在溫暖的陽光里
老師也曾這樣對我說
同學們,你們都是快樂的一代
展開理想的翅膀
翱翔在知識的海洋里
我想對爺爺奶奶說:
是呀,這得感謝您,
為我們奉獻了一切
而您的頭上,卻白發蒼蒼
我想對爸爸媽媽說:
是呀,這得感謝您
為我們創造了一切
而您的額頭,卻布滿了皺紋
我想對老師說:
是呀,這得感謝您
為我們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而您年輕的身影,卻刻在了那黑板上、作業里、書本中.
此時此刻,我多想變成一束飄滿芳香的鮮花
開放在爺爺奶奶窗前
讓微笑永遠留在您的臉上
此時此刻,我多想化作一縷不倦的涼風
給爸爸媽媽帶去清涼
不再讓汗水揮灑
此時此刻,我多想化做一杯清茶
讓老師的聲音永遠圓潤,不再嘶啞
此時此刻,我多想緊緊依在您的懷抱里
深深地說一聲:謝謝你們!
甲:一首《感謝》,喚醒了我們的回憶,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其實有一首歌,是我們全體同學想送給所有老師的,那就是《感謝有你,老師》。此刻,就由江迎曦以誦代唱,借錦園之聲將我們的感謝向所有的老師送出。
感謝有你,老師
我像迷途羔羊
每當陷入迷惘
你總是在我身旁
指引正確的方向
曾經無視課堂
曾經惹事生非
你總是在我身旁
照耀永恒的明光
你帶給我喜悅和平安
無限的恩情滿懷溫暖
你帶給我改變和成長
飛越寬廣的門窗
感謝有你日子更有意義
感謝有你生命充滿漣漪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
您就像一座燈塔
照耀著我 指引著我 正確的方向
誤入歧途 這四個字 才沒有出現過
千言萬語 都無法表達我的心意
只有衷心的對你 說一聲
謝謝你 老師
你帶給我喜悅和平安
無限的恩情滿懷溫暖
你帶給我改變和成長
飛越寬廣的門窗
感謝有你日子更有意義
感謝有你生命充滿漣漪
乙:感謝有你,老師!我們如花的歲月離不開你的精心培育,我們如歌的青春更少不了你的悉心呵護。一切,因為有你!
(五)共歡樂
甲:道出了心中的感激之情,相信大家和我們一樣輕松快樂!愿下面幾則笑話帶給大伙兒節日的歡樂!
乙:爸爸:“波比,彩色水筆買回來了嗎?”
波比:“一套都買回來了。”
爸爸:“這筆好使嗎?”
波比:“我在墻上都試過了,只有這支白色的不好使。”
甲:有一位老太太,她不識字,但喜歡聽收音機,氣象預報每天必聽。一天吃飯時問家人:“我有個問題想問問,你們知道局部地區在什么地方嗎?那兒差不多天天有雨。”
乙:湯姆的作業總是漏洞百出,一次,老師發現他的作業全做對了。就把他叫到跟前對他說:“這次你全對了,怎么回事?是你爸爸幫你做的吧,!”“沒有,老師,他晚上很忙,我只好自己做了。”
甲:同學們,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乙:但歡樂的時光也是永恒的
甲:前方有無數寶藏等待我們去挖掘,有無數險峰等待我們去攀登,有無數藍圖等待我們去描繪……
乙:站在年輪的更改站,讓我們共同迎接充滿希望的20xx年!
乙:讓我們在歡樂的歌聲中和錦園之聲說再見!
甲:謝謝大家的收聽!
乙:期待明年在電波中相會。
合:再見!
播放《新年好》歌曲
有關元旦的廣播稿范文二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早上好。今天的紅領巾廣播由我們五(1)班主辦,我是主持人**,我是主持人**
(合):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女:彈指一揮間,我們即將送走碩果累累的20xx年,滿懷喜悅,我們即將迎來充滿希望的20xx年的元旦。
男:也許,元旦是春天,
春姑娘聞風而動,
帶來一場綿綿細雨迎接新年,
男:也許,元旦是冬天,
冬姑娘蠢蠢欲動
準備下一場銀白色的大雪。
女:元旦,好比一個美麗的東西
看
元旦一來到
我們的臉上
便有了最燦爛的笑容
合:在元旦佳節到來之際,我們首先預祝各位老師和同學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男:說起元旦這個傳統佳節,你們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請聽《元旦的由來》: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后,元旦一詞便專用于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女:新一年,總是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祝福。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以其別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著新年的到來。元旦佳節,世界各國將如何歡慶的呢?讓我班隊員來為大家說說吧。
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余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后,朝屋里邁進第一只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德國: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縱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并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以示步步高升
朝鮮: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怪,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里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女:真是不聽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各國的慶祝方式真是多種多樣呀。
男:赤橙黃綠藍紫
五顏六色構成了美麗的世界
女:五彩繽紛烘托了熱烈的氣氛
男:五光十色象征了豐收的喜悅
女:最明快的,莫過于一年一度芳草綠,莫過于傾聽年輪的呼吸。每逢這種時刻,便簇擁著我們共同的夢境,你我總在夢中嫣然笑語——新年快樂!
男:這是快樂分享的時刻,是思念好友你的時刻,是祝福,關懷的時刻,是希望,美夢成真的時刻,祝你:新年快樂,佳節如意!
女:告別這一季,就讓風捎去滿心的祝福,綴滿你甜蜜的夢境。祝同學們擁有一個美麗,燦爛的新年!
男主持:我把祝福和希望,放在將融的雪被下。讓它們,沿著春天的秧苗生長,一節節,浸滿馨香,送給朋友們,滿年的豐碩與芬芳!
有關元旦的廣播稿范文三背景音樂《春節序曲》
男1:戴窯中心小學
女1:戴窯中心小學
女1:這里是
合:紅領巾廣播臺
男1:在這里,我們為您打開一扇窗,展示校園的活力與風采。
女1:在這里有飛揚的夢想,有溫馨的祝福。
女2:敬愛的老師們,
男2:親愛的同學們,
合:新年快樂!
女1:今天是12月31日,星期四,戴窯小學紅領巾廣播臺,又和大家見面了!
男1:我是播音員葛一辰
女1:我是周雅倩
男2:我是朱夏亦
女2:我是孫潘合:“慶元旦,迎新年”走進六(2)班特別節目現在開始。
男1:老師們、同學們,我們現在在六(2)班向你現場直播。
女1:先和全校的老師同學們打個招呼怎么樣?(話筒指向同學們)
全體同學:元旦快樂!新年快樂!耶!
男1:紅梅含苞傲冬雪
女1:綠柳吐絮迎新春
男2:春臨大地百花艷
女2:節至人間萬象新
女1: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時光的車輪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隨著冬日里溫暖的陽光,滿懷著喜悅的心情,20xx年元旦如約而至。
男1:新年拉近了我們成長的距離
女2:新年染紅了我們快樂的生活
男2:新年讓我們截取下四季的片段
女1:新年給了我們人生的暢想
合:在這一刻,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春的氣息
男2: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享受緣分帶給我們的歡樂,享受這段美好時光。
女2: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一起用心來感受真情,用愛來融化冰雪。
男1: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敞開你的心扉,釋放你的激情。
女1: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這里將成為歡樂的海洋,讓快樂響徹云霄。
男1:即將過去的20xx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偉大的祖國剛剛過完60歲的生日,讓我們滿懷最真摯的情感,用我們最優美的語言,為偉大祖國獻上最美的祝福: 背景音樂《我的祖國》
祖國啊 你是我永遠的驕傲
如果我是一朵白云
你就是那碧藍的天空
不管陽光還是陰霾
你永遠給我最溫暖的擁抱
如果我是一條小溪
你就是那浩瀚的海洋
不管路途多么遙遠
我永遠奔向你廣闊的懷抱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
你就是那肥沃的土壤
不管經歷多少風霜
你永遠是我生命的依靠
如果我是一片樹葉
你就那挺拔的大樹
不管經歷多少歲月
我永遠在你心中微笑
如果我是一只風箏
你就是那長長的絲線
不管飛的多高
你永遠把我緊緊抓牢
如果
如果我是孤獨的游子
你就是那輪皎潔的明月
不管走的多遠
你夜夜在我心頭纏繞
你是天空
你是大地
你是明月
你是我全部的尊嚴和信念
祖國啊 祖國
你是我永遠的驕傲
男1:感謝同學們精彩的表演,同時也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女1: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國泰民安。
男2:今天,我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
女2:今天,我們激情滿懷、心潮澎湃
男1:今天,我們為你送上溫馨的祝福
女1:今天,您將滿載祝愿笑迎新的一年
男2:看,陽光燦爛,那是新年絢麗的色彩
女2:聽,金鐘朗朗,這是新年動人的旋律
女1:接下來請欣賞由我們六(2)班袁暢和夏志穎同學合說的相聲《倒順詞》
甲:來,跟你玩個游戲!
乙:什么游戲?
甲:倒順詞!
乙:啥?倒順詞?聽起來挺好玩的。
甲:就是把一個詞倒過來念,變成另一個詞。
乙:懂了,開始吧!
甲:黃金是金黃的。
乙:白銀是銀白的。
甲:我用生字組詞。
乙:我背新的詞組。
甲:小樣兒,對得不錯嘛!
乙:當然!我是誰啊?“聰明的一休”!
甲:我的女兒多可愛!
乙:這算什么?豬有一窩兒女。
甲:來,再來,我就不信贏不了你!
乙:奉陪到底!
甲:我養蜜蜂釀蜂蜜。
乙:我為奶牛擠牛奶。
甲:豬是牲畜。
乙:你是畜牲。
甲:哎?你怎么罵人了?
乙: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甲:算了,君子不計小人過。寒風呼呼地刮著。
乙:刮得你染上了風寒。
甲:咦,你怎么又咒我?
乙:Sorry啦!
甲:我們上街購物。
乙:街上熱鬧非凡。
甲:你別太得意洋洋,出些高難度的,接招吧!
乙:你也別洋洋得意,我一定會不甘示弱的!
甲:聽好了!科學是一門學科。
乙:[哈哈大笑]這有什么難的?給我伴舞的人是我的舞伴。
甲:[開心的樣子]泡水時,我不小心燙了你一腳水泡。
乙:[揚了揚眉毛]你傷害了我,犯罪了,大家都叫你罪犯。
甲:算了,再說下去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次算平手,我們下次再比!
乙:好哇,下次比你也一定是我的手下敗將!
甲:哼,走著瞧!
男1:說得呀還真不錯,我們偉大祖國的語言文字太豐富了。
女1:嗯,今天在直播現場不光是表演節目,我們還給大家準備了豐厚的禮物。
男2:在接下來的《猜猜猜》環節中我們給大家出一些謎語。
女2:答對的同學將獲得我們送出的小禮物。
男1:大家的反應可要快呀,出題了,聽好了。(謎面讀2遍)
女1:世界上什么牛最大? 請舉手!
男2:好的,下面我來出第二道題:
女2: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齊
男2:知道答案的請舉手
男1:第三道題,大家聽好了
女1:小貨郎,不挑擔,背著針,到處竄。 猜一動物。
男2:大家都非常的踴躍,接下來的這2道題我們留給場外的同學。
女2:駝背公公,力大無窮;愛馱什么 ,車水馬龍 猜一建筑物
男2:第二道題,銀行收銀員 猜一動物
女2:同學們,動動腦筋呀。
男1:知道的同學,把答案寫到紙上交給班長。由班長送到廣播室。
女1:請不要涌到廣播室門口,那樣不安全,我們也不接受個人送過來的答案。
男2:再提醒大家,一定要在紙上寫清楚班級、姓名。以便我們及時準確地與你聯系。
女2:我們將從答對的同學中抽取四名幸運聽眾,發給精美的小禮物。
男1:今天是我們紅領巾廣播臺創辦四年以來第一次嘗試深入到班級和同學們聯歡。
女1:紅領巾廣播臺創辦以來得到了校長室以及全體師生的大力支持。
男2:正因為有了你們的支持,我們才走到今天。
女2:我們真心希望紅領巾廣播臺能成為廣大少年兒童的良師益友。
男1:愿它能帶走同學們所有的煩惱,為同學們帶去無盡的歡樂;
女1:愿它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伴隨我們渡過金色的童年。(背景音樂起)
男1:接下來是我們“迎新年,送祝福”的時刻。
女1:現在我們把時間交給現場的同學們:同學們,新年到了,大家一定都很開心,我想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有許多美好的祝福送給我們的親人、朋友、老師們……
(隨機采訪學生2-4人)
同學一:大家好,我是 班 同學,我祝同學們
同學二:大家好,我是 班 同學,祝福我的爸爸媽媽
同學三:大家好,我是 班 同學,祝福我的老師
同學四:大家好,我是 班 同學,祝福我們的學校
女1: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瞬間,20xx已與我們揮手,我們即將迎來嶄新的20xx年。
男1:雖然我們無法阻攔時間的流逝,但是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
女1:美麗的鮮花祝你節日愉快;閃動的燭光祝你平安如意
男2:愿您以微笑迎接青春的歲月和火一般的年華
女2:愿人世間夢幻般的鮮花與綠葉永遠陪伴你溫馨的回憶
男1:愿我的祝福如朵朵小花開放在溫馨的季節里為你點綴歡樂四溢的佳節
女1:愿今天的聯歡把我們的心靈拉得更近
男2:在這里,有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有孜孜以求的莘莘學子
女2:在這里,散發著油墨的清香,跳動著青春的脈搏
男1:在這里,有我們對生活的激情,更有我們對未來的渴望
女1:因為,我們始終相信:
因為有燕園而真實——只有這樣一片響徹過中國最激進最昂揚的聲音的土地才能更好的容納新一代青年的慷慨之音。我是多么渴望在未名湖畔將《少年中國說》讀下去、將《我有一個夢想》讀下去、將屈原陶潛李杜蘇辛讀下去、將中國千百年來的氣象讀下去!而這個夢的載體也越來越明顯——走進北大。
走進北大,我的創作之路便告開始。我不是才子,但酷愛為文寫詩,即使我經常因潦草的字跡受到冷遇,我仍相信一個人的文章到了最后——褪盡了文字的表象和虛張聲勢的詞藻的最后——憑借的是心靈。所以我可以讀到流淚、寫到忘情,可萌綠,亦可枯黃,高中三年,數千字的文章大概也寫了幾十篇,均系遣懷之作,不曾公開。孔慶東先生的“歪詩”甚是有名,“曾經美味難為菜,除卻西施不是人”尤讓我對先生和北大傾倒,故我也常仿其口吻作詩。“風花隨春盡,雪月逐水落。恩怨到頭來,就是比能活。從容為人死,化成墳一垛。
要想賴活著,做仰臥起坐。”這是我為減肥而作。“門開隨意迎朔風,機票何比竹蜻蜓。飛至唐宋尋文炬,驚起一場南柯夢。”這是有感于機器貓而寫。諸如此類,不再列舉。平日里寫作為表正式我常用文言文,高二時還曾以文言書信一封抵作假條以求班主任陳雪梅老師網開一面許假回家,并頗以為得陳寅恪先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三味,其肆意妄為現在想來仍覺汗顏。
畢其一生,我最大的奢求就是在同樣的月夜中和中國最杰出的頭腦一起望著未名湖沉思、與中國最尖銳的筆鋒并肩戰斗——為真理、為自由、為正義。而我的這個夢想依舊只有在這里才找到依托——走進北大。
走進北大,我的人生之路才真正開始。我十分渴望能夠深入人民了解社會進而有利于國家——這當然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我立志于進入北大研習人文科學,而我的身份卻是一個理科生,這不得不說有些矛盾。分文理時我就曾經猶豫過——既然自己愛好文學、好讀歷史,為什么不去學文呢?在我看來,文理科之間本無太多的界限,所有學科的學習都是為了讓人的認識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并能夠在自己的不斷摸索和嘗試中找到更加接近事物本質的規律而傳之后人。只不過著眼點的不同導致了所謂有“天壤之別”的兩門學科。
我選擇理科正是出于考慮到高中階段學習理科對我而言比學習文科更有價值——自然科學能夠用更簡捷的方式將一個相對真實的世界呈現在我的面前,讓我在直面真實中清醒而沉穩——我選擇文理的依據不在于我的長處是什么,而在于我到底需要什么。而現在我非常佩服當時我的勇氣——理科確實磨礪了我的心智、增進了我對世界的認知。
我的人生需要更大限度的實現其價值,無論在什么崗位——從政、從商、科研或著述都胸懷家國天下,以季羨林先生研究吐火羅文的堅持、陳寅恪先生如剝春筍般考據的細謹、傅斯年先生的剛直不阿為模板終其一生,哪怕死時,我也希望吟著馮友蘭先生的“豈止于米,相期以茶”離去——而他們都無一例外是北大人!可以想見,實現我夢想的唯一途徑只有——走進北大。
于是我申請參加北大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試,雖然我沒有十足的把握進入北京大學,也深恨沒有一門名為“朗誦”的考試科目,但是,為了無悔無愧于我十幾年的夢想,我希望專家組的老師能夠理解并支持我的選擇——為一個蠢男子蠢蠢的追尋、為一個然而未燼的青春、為一個屬于北大的靈魂、也為一個追夢人對夢的堅貞。
現在是十二月一日零點,也許再過一個月我就會坐在考場中“冷汗如雨下,棄卷叫媽媽”,就算如此,這也是我因為尊重夢想而生的選擇,也是我活到今天在空間上與北大最近的接觸,我愿意燃盡自己微末的光亮去詮釋孔慶東先生十七歲時寫下的一行:“幾時借得沖霄浪,雖死望峰亦從容。”
而十七歲的XX也立誓于此——
海棠香逝留西府,野徑云飛話未名。
翠枕紅霞京華夢,竹杖芒履雁門冰。
燕歌千載寒易水,寒江氤夢望荊卿。
萬里征途望鄉月,一簑煙雨任晦明。
燕園行,壯士行,王圖霸業何日竟?
龍泉隱篋鋒未減,但將重掌掃青冥。
自誓夜闌無愀色,獨聆蕭瑟燕園行。
我并非把這次考試比作荊軻刺秦王。我只是希望,憑自己的努力在這條希望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路上斬出一條坦途直通燕京。現在我的夢想已經在我的汗水中趨于完整,希望諸位老師胡亂適之,大可不必嚴家炎爾,讓這個夢變成真實。
此致
敬禮!
學生:XX
自主招生自我推薦范文二
尊敬的考官:
您好!
我是一名申請參加北京交通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很榮幸有機會向您呈上我的自薦信。
我出生于一個教師之家,母親是一位優秀的小學教師;父親是也曾經是教師,后來經歷了人生的第二次選擇,考入法院,成了一名法官。父母對
生活的熱情和對人生挫折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形成了我自強不息、不輕言敗的性格。
中考的教訓,讓我懂得了什么叫腳踏實地,什么叫不圖虛榮,什么叫謙虛謹慎,什么叫取長補短……高中三年,我努力夯實學科基礎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操作實踐能力、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廣泛地涉獵大量書籍,不但充實了自己,而且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夷陵中學嚴謹的學風塑造了我樸實、穩重的學習態度,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精英云集的地方,我學會了在競爭中挑戰自我,在合作中欣賞他人。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走來,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成績逐年上升,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蘊藏著的無限潛能,它讓我相信——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也能撬起整個地球!
參加自主招生就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尋找一個“支點”,選擇北京交通大學我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是北京交通大學是一所國家教育部直屬的,擁有研究生院,本科專業涵蓋了理、工、文、經、管、法、教育等學科門類的全國著名綜合性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大學,是一所有著堅實的學術基礎和嚴謹的治學傳統,校園環境優美的大學。在這樣的學習環境里,無論是在知識能力,還是在個人素質修養方面,我會受益匪淺。
二是北京交通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大學,這符合了我的學科興趣,我是一個理科生,尤其以數學、物理學科見長,這次推薦我參加自主招生的就是我的數學老師和物理老師。我喜歡在這樣自主開放的環境里學習,希望可以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是北京交通大學堅持以“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計劃,在教學中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實施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新措施包括:名師上講臺工程、中英文雙語教學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工程、本碩連讀制度等,還有一系列的完善學分制管理的制度,包括主輔修制、彈性學制、第二學位制、優異生培養制度等。
現在有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后面臨就業難的問題,這也將是我今后不能回避的,但我想,這是一個適應社會的問題。大學是一個可以接觸并嘗試眾多領域的獨一無二的場所,是一個溝通社會的平臺。我希望這里掌握生活技能,培養自己的社會角色,使自己能承擔社會責任,權利和義務,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現在的科技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我的學習是要掌握最基本的學習工具和方法,將來利用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學習新的東西。我們不可能靠在大學里學到的知識來維護一生的,以后如果不再學了,照樣會落后,所以,本科讀什么專業不能完全決定畢業后的工作方向。我希望根據我的學科特長,選擇適合我的專業,但是我不會太在意專業的趨向,絕對服從學校根據我的情況進行專業調劑。
無論您是否選擇我,尊敬的領導,希望您能夠接受我誠懇的謝意!自主招生只是一次機會,無論這個機會是否垂青于我,我都不會氣餒,我會全力以赴,備戰高考,去迎接六月的彩虹(我的六月不是黑色)!
此致
敬禮!
學生:XX
自主招生自我推薦范文三
尊敬的廈門大學老師:
您好!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耐心閱讀我的自薦信。我是一名來自江濱小城安慶的學生,就讀于安慶市第一中學。我的名字叫XXX。不知是否是名字的緣故,我從小就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揚子江畔到大海之濱,我帶著夢想一步步奔流前進。
一、一位女生
我是一個善于思考、愛好廣泛、積極進取的女孩,不論是長長的成績單的前列,還是各類社會活動中,總能發現我的身影。我學習成績優異,語文、歷史等學科尤為突出,在各種聯考、學期測試中多次獲得最高分。同時,從小擔任學習委員、語文課代表的經歷幫我練就了良好的口才,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自信大方的風度。
升入高中以后,我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文學才能得到了更好的體現。我擔任著安慶一中向未來文學社社長,在這片熱土上播灑著青春的夢想。這期間,我組織并參與多期校刊的編輯和創作,舉辦文學講座,組織采風活動,《中國校園文學》、《遼寧青年》、《中學生優秀作文》……各種報刊上都留下了我年輕而有朝氣的文字。在校園廣播站中,我依靠較強的編采讀寫能力和親切的嗓音成為人氣頗高的主播,帶大家欣賞窗外的風景。
此外,我還通過選拔,成為學校合唱隊的一員,加入了GLOBE 氣象觀測小組。更為光榮的是,我被選為第一批入黨積極分子,在業余黨校努力學習……在這一系列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提升了自身的素養,也收獲了不少榮譽。2007、2008年連續兩屆獲得“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征文大賽一等獎;2008年獲第七屆“新作文杯”全國中小學生放膽作文大賽高中組一等獎;2007年校“新新文學”征文比賽一等獎,并被評為校優秀團員、三好學生。
二、一次經歷
2008年9月16日是視察安慶一中五十周年紀念日。作為文學社社長,我以此為主題帶頭撰寫了一批稿件。9月15日,我突然接到了校領導的電話,表示欣賞我的文章,并邀請我作為唯一一名學生代表在紀念大會上發言,但必須新擬講稿。進入高三以后學業繁重,當時我也身患感冒,噪音大打折扣,是不是婉拒這次邀請呢?經過了片刻的猶豫之后,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挑戰
的機會。憑著擔任校史講解員所積累的知識,通過查閱相關史料,我很快寫出了講稿《永為國之棟》。
16日早晨,在全校師生、各屆校友和眾多市民的注視下,我從容地走上主席臺,深吸一口氣,朗聲說道:“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今天,當我們翻開安慶一中厚重的史稿,我們不會忘記這樣一個日子……”當我結束發言、鞠躬致謝時,臺下爆發出的熱烈掌聲告訴我;我做到了!校長贊許地拍了拍我的頭,同學們紛紛向我表示祝賀——大家都沒有發現我的噪音的小秘密。當日,我的講稿被選登在《安慶日報》專版上,很多素不相識的師生見到我都說:“你是在大會上發言的吧!講得真好!”
雖然這次經歷只是我多彩的高中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雖然這不是我最光鮮耀眼的榮譽,但它卻最讓我引以為傲;因為我明白了:相信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
三、一個夢想
想成為一名優秀新聞工作者的我,如今站在高三這個人生的十字路口,但步伐卻一如從前,自信堅定。廈門大學就是我始終堅持的方向。她以她“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蘊及一流的教學水平深深地吸引著年輕的我。
2007年夏天,我同父母特地來到祖國的東南明珠廈門,提前感受了廈大那溫暖親切的懷抱。漫步于優雅大方的校園,看著來來往往的哥哥姐姐陽光的臉龐,品嘗著廈大食堂可口的沙茶面,我真切地感受到:就是廈大!這就是我追逐夢想的舞臺!
尊敬的老師,您能給我一個再次在這個美麗校園聽濤聲、品美食的機會嗎?
此致
一、問題的提出
當今的語文教學,古典詩詞只讀不寫,現代新詩只析不練,進行作文指導普遍放棄新詩的寫作訓練,這樣的結果,一方面導致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教學變得十分機械、抽象、片面,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低下;另一方面造成廣大中小學生無法接受優秀詩歌的熏陶,抑制了學生潛在的詩歌靈性,極大地削弱了學生健全的人文精神的養成和創造力的培養。究其原因,一是陳舊的教育觀念作祟,認為少年兒童難以具備新詩的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二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詩歌尤其是新詩不在考試范圍之內;三是教育者自身不具備良好的詩歌鑒賞和創作能力。
為此,我們于2001年9月成立了“‘新詩進課堂’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創辦了培養中小學學生新詩創作能力的“四結合”新詩報刊、“中國新詩課堂”網站和培養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指導中小學生新詩閱讀與創作的“三協同”新詩教育聯盟實驗專刊,把培養少年兒童的新詩學習和中小學語文教師新詩教學能力兩個方面進行有機整合,有目標、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語文教學改革活動。
二、實驗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基本方法
(一)培養中小學教師新詩教學能力的“三協同”
1.“師本”與“生本”的協同
關于師生的角色定位,一直存在“師本”與“生本”的爭論。我們主張“師生雙主體協同”的觀點。教師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將加工處理的新詩教學內容和自身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客體形式展現出來的主導性和主動性等方面;學生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以主體身份對教師展現的信息進行選擇、判斷、接受和內化的自主性、創造性、獨特性等方面。二者的協同關系其實就是“主體—客體—主體”互動的關系。
在新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剛接觸新詩的學生,需要借助具體的心智“原型”,選取適合自己語言情境的組塊,仿照熟悉的言語和思維材料,根據相似、相關等關系去對照、類推、重組,才能完成讀寫新詩的任務。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著力做好“師范”和“生范”工作。首先,教師“下水”與學生“同泳”,寫出讓學生觀摩的范詩,在觀察、構思、立意、語言等方面給學生啟迪、示范。然后,教師從學生習作中挑出富有啟發意義的詩作,供全體學生觀摩、研討。所選內容不僅限于佳作,更注重選取那些反映師生在新詩學習過程中有獨到發現或存在問題與困惑的作品,通過個人質疑、小組討論、集體評議等多種形式確定新詩教學主題。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重新確定教學目標、規劃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序。整個過程師生均發揮了主體的作用。
2.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的協同
第一,更新觀念,讓新詩帶動課堂。語文不是缺乏詩意,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少年兒童天生就是詩人,具有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誠摯的情感,富有獨立個性,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充滿幻想,充滿熱情,懷著藝術化的生活態度。以新詩作為引領語文教學的文本,就是要求教師有目的地為具有先天詩性的學生提供成長的廣闊天地,從新詩的角度對常規語文教學進行詩意的闡釋與建構。①遵循創新性原則,用詩的眼光重新審視語文教材,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詩歌元素,變語文教材為“新詩進課堂”的學材;②遵循相融性原則,整合語文教育系統中多種因素、多個側面、多種矛盾對立的內容,構建新詩知識能力、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三維統一的訓練目標;③遵循適度性原則,按照學生心理特征和實際知識、能力水平確定學習內容,譬如,有的教師將小學二年級的訓練點整理為“以畫悟詩”“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飛翔”“我給小鳥唱首歌”等,就是根據小學二年級學生特點確定的;④遵循形象性原則,無論鑒賞還是創作,無論閱讀還是作文教學,堅持引導學生從對美的事物的形象直觀起步,進而領悟其內在意蘊,盡可能不直接講授不易接受的術語名詞;⑤遵循愉悅性原則,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和學的積極性,讓學生消除壓抑感,體會和諧感。
第二,編寫教材,讓新詩深入課堂。我們編寫了《童詩課堂》《新詩課堂》等新詩教學系列教材,內容設計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指導,以貫通古今、融會中西、繼承借鑒、發展創新為基本原則,以新詩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評價等要素為橫坐標,以小學、初中、高中等層次系統為縱坐標,以知識、能力、態度、情感等語文素養基本指標作為縱橫結合坐標,構建語文教學新體系。單元內容設計,主要根據語文學習的內容,有機地將教學內容整合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人與文化”四個板塊,各板塊又由許多小板塊構成,比如在學習“人與自我”篇時,分別擬出了“親情、友情、愛國情”等小欄目。就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而論,主要根據青少年言語發展的心理規律、語文教學規律,采取“近、小、實、親”的策略將生活寫真性地或功能性地引進新詩課堂。所謂“近”,就是選擇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小”,就是“從小處著眼,從小事入手,從小詩做起”;“實”,就是“講述真實情形,抒發真情實感”;“親”,就是“親切融洽,可親可信,親身踐行”。
第三,改革教法,讓新詩升華課堂。我們將實驗重點放在“注重意會,講究神韻,側重感受和體驗”上。①構建了“營造氣氛、啟迪詩思—體驗過程、感受詩情—品味生活、賦予詩意—自主創作、形成詩語”的新詩教學模式;②創造性地把音樂、美術、戲劇、美育等內容融入新詩教學,讓閃客動畫、CAI課件、閃客實驗電影等現代媒體與新詩教育協同起來;③教師用語散文化、詩歌化;④思維體操日常化,遵循雙腦協同規律,經常在課前、課中、課后,讓學生靜思默想,配合柔和的音樂,營造課堂濃厚的詩情氛圍,誘導、喚醒學生的想象,使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狀態,心馳神往于詩歌所創造的意境;⑤在發揮學生自主品味語言、咀嚼意蘊、體認新詩內在規則的基礎上,開展合作、探究式教學,訓練學生敏捷地把“意”和“境”溝通起來,把語言形象轉化為視覺或聽覺形象。
3.師范院校教師與中小學教師的協同
“新詩進課堂”實驗的前提是“不挑生源,不增課時”。“不挑生源”意味著每個學生都有一顆詩心,都有抒發真情的需要,詩教的責任是實行平等教育,喚醒每個學生潛在的詩歌靈性。“不增課時”就決定了新詩教育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形成的,決定了新詩教學與常規語文教學的協同。這無疑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課題。我們讓師范院校的大學教師深入中小學課堂,和中小學教師協同起來,共同研究。雙方按照實驗方案商定同一實驗課題,各自備課,然后大學教師給中小學語文教師上模擬課,中小學教師給大學教師上實驗課,互相探討,比較研究,去蕪取精,作出概括,然后推廣實驗。這樣一來,誕生了諸如“隨機進入”“問題拋錨”“感悟想象”“自讀自悟”等形式多樣、富有個性的詩歌教學法以及“析詩、誦詩、評詩、賞詩、作詩、改詩”等課型。以下是《詩歌的杯子》這節詩歌課的實錄片段。
老師:這個杯子里裝著什么?(舉著一個普通的裝有水的杯子)
學生:一點兒水。
學生:還有空氣。
老師:還有嗎?
學生:沒有了!(接著沉默)
老師:(沒有說話,打開了日光燈,又關上了。播放音樂,又停止了。提醒學生注意前后的區別)這時,杯子里裝有什么?(接著,老師又用擬人手法,讓學生充分體驗前后的不同)
學生:一杯燈光!一杯音樂!一杯春風!一杯陽光……(課堂活躍起來,學生神采飛揚,妙語連珠……)
課堂上,學生由對“物質杯子”的認識上升到對“生活杯子”的感悟,再到“詩歌杯子”的表達,學生用自己的視角思考問題,品味人生,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達成了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諧發展的目標。師范院校教師和中小學一線語文教師協同起來,為理論和實踐緊密聯系架設了溝通的橋梁。
(二)培養中小學學生新詩學習能力的“四結合”
1.“聽說讀寫”相結合
①“讀”“寫”結合。我們每天選一首詩歌讓學生自由誦讀、集體誦讀,并讓學生自由選擇古今中外的三首詩歌進行背誦。為了配合誦讀工作,我們從名詩人、名作家和中小學生優秀作品集里搜集了大量的材料,除了編輯出版《新詩課堂》《童詩課堂》教材外,還編輯了《古代詩文誦讀文選》供學生閱讀。
②“說”“寫”結合。每堂語文課前五分鐘,按學號順序訓練兩名學生,前一名兩分鐘演說,一分鐘自評,后一名一分鐘評論,教師用一分鐘評定記分。演說內容就是學生自己的讀寫體會,尤其是與同學分享自己發現的生活中的詩意。訓練從易到難。在起始階段,實驗教師一般把中外富有哲理意蘊的詩句事先板書在黑板右上角,供學生個人揣摩,學生為了講好,大都和同學討論,并寫出講稿記熟,有的還和同學結對子練習,這在“說”之前實際上就訓練了“寫”。發展到后來,學生大都樂意將自己的“精彩詩句”以及閱讀寫作的經驗體會和同學們分享。“說”與“寫”巧妙地融合起來。[1]
課堂上,教師致力于挖掘課文中的“詩意點”(其實就是用詩意的眼光審視傳統課堂所謂的“重點”“難點”),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活動,特別要求學生在一分鐘內用富有詩歌韻律的語言快速“寫作”(說或寫)答案。因為師生運用詩意的眼光直接與文本進行對話,他們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妙語往往就是詩。比如,教師提出:“課文里,小燕子希望大江南北都綠遍,咱們的愿望是什么呢?”二年級的學生爭著說:“我愿在大地媽媽手里寫一個愛字,讓世界沒有分離,沒有戰爭。”“我愿意成為藍天,讓飛機從我的肚皮下劃過。”……
“讀、聽”是言語信息的輸入,“說、寫”是言語信息的輸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流淌的是發自內心的聲音,體悟的是真切自然的情感,目光、表情、體姿,聽覺、視覺、動覺,他們全身心沉醉在詩意文化營造的氛圍之中,運用語言符號進行詩意表達,體會到的不再是枯燥、晦澀,而是創造的歡樂和成功的快意。
2.“知”和“行”結合
“新詩進課堂”不只是教學語文的活動,更是一種塑造人的思想靈魂、道德品質的活動。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思想品德素養不僅是教師在課堂上“教”出來的,也不僅是學生在課堂上“學”出來的,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知”“行”結合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師生多元互動的程度和教師激勵評價的水平。
我們信奉“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的學習理念,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換位寫詩”“復調寫詩”“問題式寫詩”“現象題詩”和“即興寫詩”。通過讀詩、議詩、寫詩,達到詩化學生行為、提升德育境界的目的。比如,有的學生提出學校“嚴禁摘花,違者罰款十元”等標牌既不文明,也不文雅。于是,實驗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構建了“世界,我給你命名”的詩歌活動課,學生紛紛提出了“花是一只不會飛的蝴蝶,請不要捉它”“小草青青,足下留情”等修改意見,教師鼓勵學生做成詩意標牌。推而廣之,學生課余用詩意的眼光給老師、同學、家人乃至社會各種現象重新命名,“古井是村民高尚品格的源泉,是哺育村民成長的共同母親”“學校是鮮花,花瓶就是我們自己”,諸如此類,帶動詩意文化的建設,學生浸潤其中,美麗的詩句又進一步促使了學生具體行為的完善。
3.“創作”和“發表”相結合
①創設發表園地。書面發表園地:著力構建多層面的文化舞臺──校報、文學社、廣播站以及相應的詩歌網站(新詩課堂網,網址xskt.com);編輯班級周報《地平線新詩報》。先鼓勵學生在上述園地發表自己的詩作,然后每學期期末將自己的詩文整理成冊。我們每出版一期詩歌報刊,都積極向高等院校、兄弟院校、新聞出版部門推介學生作品,同時鼓勵學生投稿。口頭發表園地:定期組織學生優秀詩歌朗誦會、詩歌評點會、文學沙龍、即席演講等活動。
②組織參賽活動。先是在班內和校內定期舉行一些專題征文競賽活動,然后引導學生參加省、市,乃至全國性的作文大賽。其目的不在于獲獎,而在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
③發揮評價功能。主要以學生個體表現為參照,堅持采取表揚、激勵的策略,寬容地對待學生的缺點與不足,強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的進步,在已獲得成功的基礎上爭取新的成功,讓每個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評價的方式有“自改自評”“同學互評”“小組評”“全班講評”;評價的途徑與手段有口頭面評、書面批改和網絡互評。
4.“課內”和“課外”相結合
①引導學生勤于觀察,寫新詩日記,陶冶“詩情”。②利用課余時間邀請市內外著名詩人及作家開設詩歌創作與欣賞專題講座,或者到戶外舉行采風活動,積淀“詩語”。③開辟詩墻,讓學生把自己的詩作貼上去,供集體評閱,形成“詩思”。④開展“新詩閱讀與創作擂臺賽”,按訓練主題選出“擂主”,讓全班同學挑戰,設立專門的詩歌節,使新詩教育教學綜合化、節日化,培養“詩能”。⑤構建“交互性、連續性和網絡性”的互動平臺。讓師生利用“新詩課堂網”“書香論壇”與社會知名詩人、詩歌愛好者進行網絡互動交流,挖掘“詩源”。
“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實現了課內奠基、課外延伸、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目的。教師、學生得到了詩思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新詩教學也就變成生—生、師—生多元互動的活動,這種交互作用和影響不是一次性的或間斷的,而是一個鏈狀、循環的過程。
三、該實驗研究的成果
三年的時間,實驗班中小學生新舊八股文(模式作文)現象得到較徹底的改觀。在不增加教學時間的條件下,學生讀寫量增加了3—6倍,漢語詞匯積累大大增加,讀寫能力普遍提高;學生養成了廣泛閱讀、及時捕捉信息、主動探究、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新詩課堂成為了學習的樂園,學生把學新詩、寫新詩當做一件快樂事、幸福事;改變了廣大教師對新詩的認識與新詩教育觀念,認識到小學生完全可以寫出文質兼美的詩歌。從第一輪實驗的情況看,所有參與實驗的學校和班級在實驗期的三年中語文學科總成績、其他各學科成績和綜合評估均居年級首位,統考語文人均分明顯高于對比班10個百分點。基本實現實驗班“人人是小詩人”的目的,創造了罕見的“校園新詩現象”:一個只有40人的普通班級,在地市以上30余種期刊發表作品300多首;出版了五本新詩作品集──《最初的聲音》《唱起歌的漢語》《新詩班里的一只蘆笛》《夏日打開溫暖的窗戶》和《微雨的清晨》。同時,實驗教師的“詩意”明顯增強,語文教學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
四、總結
(一)研究的意義
1.我們認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根本在于師資,要教會學生,教師首先要學會創造,學會挖掘語文的、生活的詩意。本實驗以“協同”原理作指導思想,將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教學內容與形式、師范教師與中小學語文教師諸要素協同起來,使語文教學過程與教學環境始終處于一種協調、平衡的狀態,讓教師學會用詩意給閱讀以詩性奠基,給作文以詩意享受,給學生以詩意潤澤,挖掘并培養學生潛在的繆斯靈性,學生得到詩意文化熏陶茁壯成長的同時,教師也得到鍛煉和提高。
2.少年兒童天生就是詩人。在中小學開展“新詩進課堂”“四結合”活動,就是有目的地為具有先天詩性的學生提供成長的廣闊天地。它把學生從“繁”“難”“乏味”的語言學習中解放出來,從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中解放出來,不僅是訓練駕馭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注重激情、想象力的自由馳騁,注意飽含詩意生活的真切感悟,注意啟發、引導他們形成敏銳的詩思,使潛在的創造才能得以激活、勃發、壯大,從而對現實永遠保持一種新鮮活潑的感情體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與對生命意義創造性的感悟,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充滿探究、體驗、實踐、感悟的精神昂揚和升華的過程。
3.本實驗以系統科學方法論為理論依據,“四結合”的八個方面組成四對不同形式的結合,構成一個整體,形成一種合力,作用于培養中小學學生新詩學習能力的實驗活動;“三協同”中的師范教師、中小學語文教師、中小學生三個方面組成三個不同層次的“協同”,構成一個整體,形成一種合力。在實驗的全過程中,既注重夯實語文知識基礎,更注重詩意情感的熏陶和詩意價值觀的滲透;重明示性信息的傳授,更注重民族智慧、民族精神的體悟,將“語文小課堂”“學校中課堂”“社會大課堂”緊密地連成一體。發揮語文教學各要素的優勢,又加強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使各要素之間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獲得了明顯的整體效應,探索并形成了詩化閱讀教學模式、詩化作文教學模式等新課型。
(二)問題探討
1.“新詩進課堂”的目的不在于輔導學生寫幾首小詩,把學生培養成所謂的詩人,(當然不排除學生成為詩人的可能!)而在于“關注心靈、弘揚詩韻、傳承文明、熱愛漢語”。這與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的是一脈相承的。如果我們發揚中華民族的詩教傳統,利用新詩的人文性、現實性和創造性,著力發掘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層意蘊和生命之根,讓學生從小接受詩意文化的熏陶,讓他們在讀詩、寫詩的過程中對現實永遠保持一種新鮮活潑的情感體驗,養成一種純正高雅的審美情趣、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對漢語產生深深的迷戀之情,其語文自然也就具有了典范的、優美的、充滿生命張力的特征。
2.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切問題,歸根結底是語文教師的專業水平問題。“新詩進課堂”,讓語文煥發詩意,關鍵在于教師。當然,語文教師會不會寫詩,這不是必要條件,更為重要的是他應具備開拓進取的精神,具有詩意的情懷和反思性智慧。現在有許多語文教師拘泥于教學參考書、教學案例,不能根據學生的需要、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創造性地處理,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活動。高等院校在語文教師的培養方面,應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尊重師范生的主體地位,變“結果驗證”學習為“過程體驗”學習,讓師范生的專業學習自始至終與中小學教學實踐連成一體;中小學繼續教育應在提高語文教師專業素養上做文章,培訓部門也應該深入課堂,和中小學教師緊密聯系,促進其專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