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發展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12 21:07: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旅游發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旅游發展論文

篇(1)

綜合關于中國會展旅游中心城市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分析,中國正在逐步走入會展經濟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正因為會展旅游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國內許多城市紛紛瞄上了會展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中小各類城市,提出要把本市辦成“國際會展都市”、“國際會議中心”、“中國會展中心城市”、“中國會展名城”、“中國地域會展中心”的已經超過了30座。本文擬以廣州當前的經濟發展現狀和會展旅游發展的內在規律為基礎,進行會展旅游發展的優勢與前景研究。

關于會展與會展旅游的概念界定

關于會展的含義

會展的定義包含公司業務會議(meeting)、獎勵旅游(incentivetour)、協會或團體組織會議(conferenceorconvention)和展覽(exhibition)四個部分。英文簡作“MICE”。

會議就是圍繞某個主題,通過口頭、書面文字和電話網絡等多種手段,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信息交流活動的臨時組織。

展覽即將物品陳列出來供人們觀看,既具有觀賞教育功能,又具有銷售推廣實效。

關于會展旅游的含義

由于我國會展業還處在形成之中,會展旅游的概念自然也比較模糊。會展旅游是指旅游屬性結合會展活動特點衍生出來的行為,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概念是:會展旅游是以會議和展覽為目的的旅游,屬于公務旅游的范疇,包括會議旅游和展覽旅游等各種出于工作需要的旅游和獎勵旅游。狹義的概念是:為會議和展覽活動的舉辦提供展會場館之外的、且與旅游業相關的服務,并從中獲取一定收益的經濟活動。

中國旅游界將會展旅游界定為狹義的概念。其特點是:旅游主題明確、駐留時間長、經濟效益高、影響作用強等。

由此可見,會展旅游不是讓旅游業去舉辦各種會議和展覽,而是讓旅游業發揮行業功能優勢,為會展的舉行提供相應的服務。會展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和旅游業的六要素形影相隨,而且依賴旅游業的參與程度。會展旅游是依托會議、展覽、文化旅游節、體育賽事等各類會展活動而興起的一項旅游活動。會展旅游以其兼容性強、輻射面廣、組團規模大、消費檔次高和文化氣息濃等特性,得到世界各地的普遍重視,并以此作為提高本地區旅游產業質量、加快旅游產業結構調整和國際化發展的一個新的突破點。

關于會展業和旅游業之間的相互關系

舉辦會議展覽(尤其是國際性的)必然涉及到食、住、行、游、娛、購的旅游六大要素,而各種國內以及國際會展活動的參加者也自然形成了旅游業重要的客源市場。2001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通知》中明確提出“積極探索休閑旅游、會展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這充分說明會展業和旅游業具有密切的聯系

旅游業與會展業之間有著一種天然的耦合關系,兩者之間具有明顯的互動性。會展業和旅游業都為“朝陽產業”,它們與房地產業一起并稱為新世紀“三大無煙產業”。旅游業與會展業的共性表現在:產業性質都是以資源為依托、服務為媒介的“第三產業”;綜合性上都是系統工程、綜合經濟,需要調動廣泛的社會資源,特別是需要便捷的交通運輸和快捷的信息傳播服務;產業關聯上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大;會展地也可以開發為旅游地,而旅游地經常被作為會議、展覽的舉辦地。

廣州會展旅游發展優勢

從外部經濟環境分析

2004年6月舉行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為廣東的經濟發展乃至全國發展格局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和意義。而且《泛珠三角經濟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對廣州市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廣州將借助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在更大的程度上擴展自己發展空間。同時,廣州成為2010年亞運會的舉辦城市,對廣州的服務業的發展也有著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CEPA的簽訂與實施為廣州會展旅游的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契機。《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已在今年初正式實施,其將為廣州和香港的經濟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相比之下,廣州展覽業與香港展覽業差距很大,服務業是香港的強項,而廣州則相對較弱,展覽服務更是需要提高;香港發展會展旅游的經驗、所擁有的專業人才以及拓展國際市場的網絡和渠道,則恰恰是廣州旅游會展所缺乏的。與此同時,相對而言,廣州的辦展成本較低,市場開拓空間較大。所以CEPA的簽署和實施,有利于廣州會展旅游業與香港會展旅游業的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從廣州會展旅游的自身發展分析

舉辦“中國第一展”的廣州進出易會的廣州市,一直被視為南方會展業的代表城市。廣州是華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樞紐,也是國內會展旅游發展最早、會展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展覽的數量、展覽面積、展覽規模和影響,都位居全國前列。據不完全統計,在廣州地區每年舉辦各種展覽會上百個,其中國際性展覽占三分之一。既有“中國第一展”的廣交會,也有后起之秀的廣州博覽會、美容美發博覽會,廣州的會展經濟業可以說初具規模。

另一方面,參展企業和結構進一步優化,提高了國產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據了解,廣州的會展業至今已形成大大小小的專業公司400多家。據統計,2003年秋交會生產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參展比例接近四成,由于這些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強,出口成交占了總成交額的二成七,比上屆提高六個百分點。名優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新產品成交勢頭旺盛,其中,家用電器成為第二大類商品,出口成交比重占總成交額一成多,比上屆增長兩成七,信息及通訊產品成交非常活躍,增長兩成二,擴大出口的潛力巨大。日用消費品中新款式、新面料的服裝日用及工藝陶瓷等頗受客商歡迎。廣交會業內權威人士表示,在亞洲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下,在“非典”的影響下,廣交會到會客商人數和成交量還在持續增長,并屢創歷史最高記錄。以2003年秋交會為例,這次交易會就實現交易額近205億美元,也說明廣交會具有很強的生機和活力,因而對外商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為今后外貿出口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

從廣州的城市競爭力分析

會展旅游城市往往位于大都市和經濟較為發達地區,會展是都市旅游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會展旅游融商貿、交通、餐飲、酒店、廣告、文化娛樂、信息等產業于一體,關聯性強,對城市的基礎設施要求和對城市經濟的貢獻度高。更重要的是,城市可以通過會展的舉辦宣傳自己,樹立形象。在城市發展進程中,一次高規格、影響廣泛的會展的舉辦,可以成為推動整個城市建設、市民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契機。正因為如此,會展旅游已受到眾多城市的廣泛關注,成為一種共識。

廣州具有發展會展旅游雄厚的經濟實力。會展旅游的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經濟實力是會展的重要物質基礎。2003年,廣州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體呈現“速度快,動力強,結構優,質量好”的特點。全年廣州市生產總值達3466.63億元,比上年增加465.15億元,增長15%,增速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為近8年來最好水平,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年經濟增速比全國和全省分別快6.5個和1.4個百分點。據統計,廣州的各項指標都居于全國前列,綜合競爭力指標排名第4,人均收入指標排名第2,市場占有率指標排名第5,就業與綜合生產率水平都是排名第7。廣州綜合競爭力與其他城市相比優勢會持續擴大,因此,廣州具備著發展會展旅游的雄厚經濟實力,經濟的繁榮景況也為會展旅游的相關企業注入強心劑。

廣州具有發展會展旅游的地理優勢

廣州位于中國經濟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腹地,是華南地區的交通樞紐,毗鄰香港、澳門,連接東南亞,素有祖國“南大門”之稱,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對外貿易自秦漢始迄今兩千余年一直繁榮興旺,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貿易口岸角色。同時,廣州華僑眾多,對外聯系密切,其市場輻射能力近至廣東省、華南地區,遠及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廣州這種優越的經濟地理環境,是發展會展旅游的有利條件。廣交會當年在廣州創辦,正是緣于這種地域和人文關系的優勢。

發達的交通網絡和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動脈,也是發展城市會展旅游的一大基本要素。縱觀廣州,其擁有著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港之一的白云國際機場和新白云國際機場;其次,廣州具備廣州港、黃埔港、南沙港、蓮花港四大大型港口;再次,廣州作為珠三角的中心樞紐,有著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最后,廣州亦是華南鐵路網絡的中心,再說,廣州已確定在番禺鐘村鎮建設亞洲最大的鐵路客運站,這將為廣州的鐵路運輸作出重大的貢獻。

同時,廣州具備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據統計,廣州目前具有1,441家旅游住宿設施(含賓館、酒店、旅店、招待所等),其中涉外賓館酒店近200家,星級賓館、酒店有75家;同時,廣州擁有140多家旅行社,其中57家是國際旅行社,這為發展會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接待設施。再者,廣州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就旅游景點而言,全市就有70多家,其中像廣州花卉博覽園、白云山風景名勝區、番禺香江野生動物世界、廣州長隆夜間動物世界、花都芙蓉度假村、廣州動物園、番禺蓮花山旅游區、番禺南沙高爾夫球會等旅游景點也是會展旅客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具備發展會展經濟的展館條件

廣州原已有6個展館,展廳面積共29.4萬平方米。現在新建成與使用的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首期投資40億元人民幣,占地4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9.5萬平方米,該中心擁有30萬平方米展示場,可容納國際標準展位10200個,它將能滿足大型國際級出口商品交易會、大型貿易展覽、大型國際會議等需要,是目前僅次于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的世界第二大會展中心。

會展旅游的發展前景研究

區域經濟與文化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需要發展會展旅游

國際上會展業的產業帶動度為1:9,即會展場所收入為1,則相關的其他收入為9。會展旅游的舉辦和發展帶動了城市旅游、商務旅游、飯店、餐飲、購物、交通等所在區域經濟的發展,會展場所每增加1元營業額,就能使周邊地區產生4-5元的經濟效益。如廣州的一年兩次的廣交會的直接收入和相關收入之比為1:7。廣州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會展旅游的深入開展。只有各區域之間的橫向聯系和相互溝通,才能擴大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才能培養出廣州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才能提升國際化大都市的品位,才能擴大就業領域,才能實現廣州經濟全面提升的經濟目標。

會展旅游業的發展是一個城市是否成為國際化城市的重要標準,政府應該重視會展旅游業在廣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以政府的名義加入國際會展組織,并以政府的名義舉辦一系列重要的國際性會展活動,以提高廣州會展旅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會展旅游也宜結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在中國,文化競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優勢,就難以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捍衛自己的戰略利益,就會處于被動守勢”。魯迅先生曾說過:越民族的東西就是越國際的東西。以城市文化功能的22個影響因素排名,廣州在全國排名第三,在華南地區排名第一,但與排名第二的上海相比,綜合指數相差近4個點,而且存在基礎設施(排名15)和本市文化需求規模(排名13)方面的突出問題。因此,必須通過大力發展會展旅游,加快城市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文化產業,全面提升廣州的文化地位。

依靠科技內涵提升會展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內涵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科技與會展旅游的融合程度與廣度都越來越得到增大和提升。會展旅游這一產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要想進一步和國際會展業接軌,就必須從現在的“勞動密集型”邁進“科技密集型”產業的行列。

在會展旅游的發展歷程中,科技的發展、應用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是關鍵的作用。如上世紀60年代CRS(計算機預定系統)和GBS(全球分配系統)的發明及其在服務行業中的應用被認為是一次革命。以廣州的會展旅游業為例,科技與會展旅游業的整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完善會展旅游管理系統。主要是發展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建設會展旅游行業數據庫。其中辦公自動化系統、遠程行業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是會展旅游主管部門和會展旅游企業的工作重點。

提高會展旅游的場館設計與設備配套系統。未來的會展旅游服務設施和設備將具有高度的智能性,符合消費者便利性和舒適性要求,各種自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設施和電器設備將大量使用。如會展旅游中的會議設施與設備,會展場館的消防系統、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會展廢棄物的處理系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技術和節水型生態廁所的建設系統等方面都有待通過科技進一步研究與解決。

建立會展旅游網。以廣州會展旅游業為例,利用科學技術建立“廣州會展旅游網”、“廣州會展旅游公眾信息網”等網絡,集合廣州會展旅游的展示系統、政策法規系統、網絡營銷系統、質量管理系統等,讓世界了解廣州、了解廣州的會展旅游,這應是廣州會展旅游今后十年的發展重點,逐步實現“數字會展旅游計劃”。

大力培養會展旅游的專門人才隊伍

我國會展旅游業迅猛的發展勢頭在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也造成了人才的巨大缺口。這勢必直接影響我國會展旅游業的發展。

會展旅游業的業內人士都表示他們缺的不是人手,而是高素質的專業會展人才。在人才缺口日益擴大的情況下,會展旅游業的教育培訓應該形成正軌,為順應會展旅游業國際化發展的大趨勢,使會展旅游水平與發達國家與地區的距離盡快縮短,應該開展各式各樣的人才培訓項目,如業界人士的論壇、演講;開設形式多樣的會展經理培訓課程;還應該有權威的會展管理認證培訓機構等等。同時,可以和國際上會展專業開辦較成熟的大學聯合開辦會展旅游培訓。這些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會展從業人員的素質,緩解業界對人才的需求。

高校在會展旅游業人才培養中應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現在國家教育部已把會展列入本科教育的專業目錄中,在會展旅游業的幾大城市中,要大力發展會展教育,第一步培養“復合型”人才,以解決目前會展旅游業人才緊缺的狀況,第二步培養“小而專”的國際型會展人才,以適應國際會展旅游的需要。

參考文獻:

篇(2)

一是組團規模大。由于會展業本身具有的行業性、產業性以及組辦規模大等特點,它勢必將吸引眾多的政府、民間組織的會議團、參觀團、旅行社組織的觀光團,其規模要比單一組織的旅游觀光團隊要大。據統計,2006年春交會有來自211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達19萬多人次。二是消費檔次高。會展活動中由于會議規格高,參會人員均是有強勁消費能力的商務客人、高文化素質客人,其消費檔次、規模均比普通旅游者要高得多。以’99《財富》全球論壇上海年會為例,僅會議期間的廣告、宣傳、旅游收入就達到億元以上。三是客人停留時間長。對于一般旅游團隊或旅游者來說,若在旅游過程中恰逢舉辦會展活動,由于會展活動所帶來的強烈節日般氣氛,使其旅游情趣大增。四是涉及服務行業多。舉辦大型會展活動是對城市綜合實力的全面檢驗,是衡量城市國際化、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在舉辦會展活動的同時,不僅使當地的展覽館、飯店、餐飲服務業受益,而且對相關的電信、交通、購物、旅游服務以及城市市政建設,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五是成本低,利潤豐,見效快。一位美國市長曾說過:“如果在我們城里開國際會議,就好像有一架飛機在我們頭上撒美元。”在澳大利亞,人們把會展比作“金娃娃”。從這些比喻中,足以可見會展活動蘊藏的經濟效益之大。有經驗數據表明,會展旅游的直接經濟收益與綜合社會經濟收益的比例為1∶9。六是文化主題突出、專業性強。展覽會以其獨具的專業性、針對性、直接性的特點逐漸成為國際和國內企業直接面對客戶與展示自己的最好工具。大型展覽會的舉辦,無論展會主題是什么,其舉辦原因都是以一定文化為基礎的。而會展旅游活動往往是會展活動內容的延伸與深化,使會展旅游成為專項旅游產品,專業性很強。

二、貴陽市會展旅游發展的優劣勢分析

1.優勢分析

貴有涼爽的自然氣候、充裕的溫泉旅游資源、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人文景觀優勢,其產業結構也是第二、第三產業占主導地位。復制達沃斯模式,并注入本地特色,貴陽發展會展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體體現如下:

(1)氣候優勢。貴陽市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濕度適中、夜雨較多;年平均氣溫15.3℃,氣溫最熱的7月下旬,平均溫度24℃。“中國避暑之都——貴陽”品牌效應催生“清涼經濟”,加上貴有宜人的氣候、清新的空氣、合適的緯度、適中的海拔、優美的自然風光及良好的生態旅游環境,為發展會展旅游提供了有利條件。尤其在盛夏貴陽是舉辦會展和旅游的最佳目的地。貴陽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4.77%,中心區人均綠地面積5.15平方米,并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

(2)旅游資源優勢。豐富的自然景觀(紅楓湖、長坡嶺國家森林公園、南江大峽谷、花溪、百花湖)、人文景觀(甲秀樓、文昌閣、陽明祠、息烽集中營舊址)、民族風情(苗族跳場、“四月八”和斗牛節,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歌會等),為會展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貴州溫泉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地熱資源在全國排第一,且水質好,水量豐富,溫泉和地熱深井有122處。貴陽市烏當區的保利溫泉、天邑溫泉、御溫泉為貴陽市冬季會議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并延長了冬季旅游時段亦使春季旅游得到提前開發。

(3)區位優勢與交通優勢。貴陽市是貴州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有著良好的地面交通與空中直航的優勢,為會展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

(4)成本優勢。眾所周知,在競爭白熱化的當今社會,會展成本的高低決定了會展展位價格的高低,也決定了參展商數量的多少,從而影響到會展規模經濟和品牌經濟的形成,所以,會展成本因素是會展能否成功舉辦的關鍵之一。貴陽市政府為鼓勵發展會展經濟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具體來說,就是對相關的辦展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使得貴陽市的辦展成本更具競爭優勢。

(5)軟硬件設施的逐步完善。隨著貴州人民大會堂的建成及金陽新區貴陽國際會展中心的開工建設,以及已經建成和準備建設的五星級酒店的開工,貴陽市發展會展旅游業所需的會議、展覽與酒店設施將逐步得到完善,為貴陽市承攬各類大型會議與展覽提供了硬件設施。同時,隨著《多彩貴州·中國原生態攝影展》、《貴州醫藥博覽會》、《第八屆中國經濟論壇》的成功舉辦,為貴陽市舉辦會展提供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2.劣勢分析

(1)展館與商務型賓館數量不足。目前,貴陽市展覽的主要場所是省展覽館,然而,一個城市要發展會展業必須有成熟的大、中、小型展館各一個才行,同時還必須有大量的商務型的賓館、飯店及停車場所,才能滿足會展市場發展的需要。

(2)缺乏上規模與檔次的大型會展公司。盡管貴陽市目前有近20家會展公司,但注冊資金在50萬元以上的,辦展經驗豐富、技術手段先進的會展公司幾乎找不到。

(3)管理機制不健全。會展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綜合行業,但貴陽市尚未建立具有權威性的會展行業協會,缺乏對會展的管理、協調與引導,導致低水平重復辦展現象時有發生。

(4)專業人才匱乏。貴陽市會展旅游從業人員大多由其他行業轉行過來,缺乏具有現代會展旅游理念的專業人才。

3.機遇分析

(1)貴陽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08年10月召開的《貴陽市服務業發展大會》上,確定的發展服務業的七大主攻方向,第一就是打造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第二是實現會展業重大突破。2009年被國家旅游局定為“中國生態旅游年”,其口號是“走進綠色旅游,感受生態文明”,素以“生態良好、景色優美”著稱的貴州,迎來了會展旅游發展的良好機遇。

(2)特色會展為貴陽會展旅游創造了機遇。2008年國慶前夕舉辦《多彩貴州·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作品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31個省市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參展作品12856幅,讓貴州·貴陽紅遍了中國,讓世界知道了貴州·貴陽。

三、貴陽市會展旅游發展對策

1.進一步發揮政府在會展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會展旅游是一項從申辦到招展、展出、旅游的系統工程,進一步加強政府對會展旅游總體上的調控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顯得尤為重要。

(1)轉換政府角色,明晰主要工作職能。政府的職能主要是為會展旅游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同時,市政府應設立貴陽會展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基金主要用于知名品牌會展活動的申辦、宣傳、扶持、獎勵,培養一批與貴陽產業結構和支柱產業相關的品牌展會。通過政策扶持及招商引資逐步完善現有場館的服務配套設施。

(2)組建行業自律性的會展協會。盡快建立起貴陽會展行業協會并制定和完善會展行業法規,以加強行業自律機制的建設,減少低水平重復辦展情況的發生,推動會展業健康、穩定、快速、持續發展。

(3)加強貴陽會展場館的硬件設施的建設。隨著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10萬平方米會展、5萬平方米酒店、4萬平方米會議中心及3萬平方米總部大樓的開工建設,貴陽會展場館硬件設施的建設將逐步完善。

(4)加大規劃、研究、宣傳與營銷力度。會展旅游已經成為眾多國家和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推動力,貴陽市要“實現會展業的重大突破”,就必須對貴陽市會展旅游進行宏觀的規劃和開發研究。建立目的地營銷系統,推行網絡營銷,把城市環境、會展資源和旅游資源整合在一起進行推廣,實現會展業與旅游業的互動式發展。

2.實施貴陽會展旅游人才戰略。人才培養關系到會展旅游發展的實力和后勁。目前,貴陽會展旅游人才緊缺,即使高薪聘請也找不到合適人選。因此,有必要把會展人才的培養上升到一個戰略的層面來對待。就是要盡快制訂會展旅游人才培養規劃,開展多種形式的會展旅游教育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規范會展旅游人才的管理。

3.重點抓好專業會議的舉辦。貴陽在發展會展旅游的過程中應揚長避短,重會輕展。先從會議入手,由于貴陽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以及豐富的會議場館,為貴陽市舉辦各類會議提供了良好的資源保障。因此,貴陽市在夏季應采取各種手段重點爭取獲得國內各行各業專業會議的舉辦權,讓客人在涼爽的貴陽一邊享受著大氧吧、大空調,一邊靜心開會學習與交流工作經驗,同時又能飽覽貴陽優美的自然風光。在冬季則力爭取得各行各業年終總結會的舉辦權,一邊交流學習心得,一邊享受溫泉療養、養生洗肺的快樂。

因此,貴陽市政府應采取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建設會議硬件設施,以提高會議接待設施的檔次。同時,還應加強會議軟件設施的建設,提高會議服務水平,保證各類會議在貴陽市的順利召開。會議服務必須很好地貫徹用戶第一的原則,為會議客人提供完善的策劃方案,開展一條龍服務,從會場布置到會議錄音、錄像、攝影,從出租車輛到出租手提電腦,盡可能地為會議客人提供周到、便利的服務。

4.引進先進會展企業,大力打造品牌會展。加快從國內外引進會展企業,加強會展資源整合。同時,在貴陽市現有會展企業中精心培育2—3家有一定經濟實力和規模的會展經營主體,以增強會展業的整體實力和后勁。大力打造專業品牌會展,創出一批有貴陽自己特色的,像廣州的“廣交會”、深圳的“高交會”、大連的“服裝節”那樣有一定規模和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品牌會展。同時,應加強對知名品牌展會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余明陽.博覽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2]楊詩源.CEPA背景下廈門會展旅游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時代經貿,2008,(6).

[3]李旭,馬耀峰.國外會展旅游研究綜述[J].旅游學刊,2008,(3).

[4]孟鐵鑫.廈門會展旅游發展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篇(3)

滿城縣距保定市有10余公里,距離北京、天津不過150公里,境內有107國道、保淶、保易、保阜公路穿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滿城不僅有著名的漢墓和抱陽山等景區,而且草莓種植特色突出,磨盤柿、蜜桃等林果業發達。山區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民俗文化豐富多彩。自1996年以來,滿城鄉村旅游迅速發展。截至2005年,全縣有農家飯(旅)館70多家,接待床位200余張,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形成了龍潭峽谷、柿子溝和芝蘭溝三個鄉村旅游區,北水峪村、西峪村、龍居村等7個鄉村旅游示范村。

鄉村旅游的發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了滿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但是,滿城縣還存在著一些制約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對此加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滿城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發展規劃。滿城的許多鄉村旅游景區缺乏規劃,重復建設,低層次開發現象比較突出。尤其是龍潭峽谷的漁家樂,絕大分建在漕河邊上,有的甚至建在漕河中,嚴重影響了上游龍門水庫的泄洪。另外,鄉村旅游景區的公共設施,如廁所、道路、停車場等還很不完善,難以滿足旅游的需要。

2.旅游產品單一,效益不高。滿城的各鄉村景區,目前以鄉村觀光和品嘗農家飲食為主,產品結構較為單一,缺乏各自的特色,在挖掘鄉村游的體驗性、參與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還很不夠,使得游客來了以后只是看一看,吃頓飯而已,難以獲得較高的旅游收益。

3.交通條件較差。滿城縣的農村路網等級低,路面破損與路基沉陷等問題突出。除陵山漢墓外,通往柿子溝、木蘭溶洞、龍潭峽谷、玉皇坨等主要鄉村游景區的道路不僅狹窄,而且路面狀況也普遍較差,使得有意至此的游客望而止步。

4.宣傳促銷乏力。目前,滿城的鄉村旅游宣傳不僅資金不足,力度不夠,內容單調、形式陳舊,而且時斷時續,缺乏經常性和長期性,致使滿城鄉村旅游的形象不突出,知名度不高,吸引力有限。

5.環境衛生問題突出。由于缺乏規劃和有效的管理,滿城鄉村旅游的環境衛生問題十分突出。例如龍潭峽谷內沒有垃圾收集設施,各家的漁家樂產生的垃圾隨意堆放,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農家院內的廚房和餐飲工具缺乏防蠅、防塵和消毒設施。院內的廁所多為旱廁,衛生狀況很差。

6.旅游人才缺乏。可以說,滿城縣的鄉村旅游景區大多是個人或小群體自主開發而形成,大部分鄉村旅游從業者是當地的農民,缺少專業的旅游人才。由于缺乏旅游服務意識、經營管理知識和服務技能,導致他們的服務質量不高,游客滿意度較低,服務糾紛時常發生。

二、促進滿城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

1、科學規劃。制定科學的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對于促進滿城鄉村旅游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一是要在實地調查研究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尊重傳統,突出特色”的原則制定滿城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二是要指導幫助各處鄉村旅游景區制定科學的建設方案,使它們各具特色,錯位競爭,優勢互補。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滿城各個鄉村旅游景區今后的發展,應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特色。如陵山應突出登陵山、訪漢墓、賞國寶的優勢。韓佐、楊佐、劉佐、茂山等村應立足草莓優勢,大力發展草莓采摘、田園觀光等活動。龍門水庫和龍潭峽谷應重點開展水上活動,吸引游客前來游泳、劃船、垂釣,品嘗農家飯。臥龍山莊可以開展高山葡萄采摘、戶外探險、野外拓展等。神星柿子溝應以萬畝柿樹為依托,讓游客在金秋時節欣賞萬山紅遍的景色,親手采摘成熟的柿子,體驗豐收的喜悅。

3.加強環境衛生建設與管理。滿城縣應根據《保定市農家旅館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農家(飯)旅館建設標準和驗收細則,促進其軟、硬條件的改善,提高服務質量和經營水平。建議縣旅游局成立一個農家(飯)旅館質量等級評定小組,全面負責農家(飯)旅館的申報和審核工作,并加大對鄉村旅游接待點的安全、衛生、環保、守法經營、誠信服務等工作的監管力度,不斷促進其經營上檔次,服務上水平。

4.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縣、鄉政府應將新農村建設的優惠政策向鄉村旅游傾斜,幫助有旅游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的鄉村改善交通、通信、供電、飲水、衛生等。把鄉村旅游交通納入全縣的交通建設規劃,加快通往柿子溝、龍潭峽谷等地的公路建設。除特殊山區路段可為三級路外,其他應達到二級以上。同時交通、建設部門和有關鄉鎮,要結合“村村通”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對過摬的旅游公路進行綠化,搞好沿途村鎮改造,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

5.加強宣傳促銷。旅游和宣傳、文化部門要密切結合,制定滿城鄉村游整體促銷方案,搞好鄉村游產品的策劃、組織和包裝。通過舉辦龍潭垂釣節、西部賞花節、采摘節、柿子節等一系列活動,將鄉村旅游產品不斷推向市場。同時要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等媒體,加大促銷力度。根據來滿城縣的游客以京津冀居民,尤其是以保定市民為主的特點,促銷應以京津和保定市為重點,適當開拓周邊的山西、山東等客源市場。

6.加強鄉村游人才的培訓。旅游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農民從事旅游業,需要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縣、鄉政府和縣旅游局,應積極為鄉村旅游經營者創造和提供參加旅游培訓的機會和條件。可以請旅游院(系)的老師為他們講解鄉村旅游的有關知識,開展旅游服務技能培訓,或組織他們外出參觀學習等,幫助他們轉變觀念,提高服務意識和水平。同時,一些鄉村旅游的重點示范村,可以結合“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接收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提高鄉村干部的旅游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篇(4)

該縣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始終認為,要做大做強該產業,必須緊緊依托本縣自然資源優勢,突出生態這一品牌,宣傳生態、保護生態,以生態留客,以環境聚財。一是××具有資源優勢。××是××省唯一的國家級示范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旅游區。境內山青水秀,風景如畫,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3%,年均氣溫17攝氏度,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5.7%,空氣質量優良,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15萬個,有全國罕見的無菌區,被譽為“天然氧吧”。境內九嶺山海拔1794米,是贛西北最高點,從其南麓源出的北潦河南北兩支流平行橫貫全境,水資源四季充沛,且無污染、礦物質含量高。二是生態產業鏈初具規模。優良的生態,造就了×ד中國椪柑之鄉”和唯一的“中國娃娃魚之鄉”的美名。以無公害椪柑、綠色大米、珍稀白茶、早熟梨、油光板栗、高山蔬菜等為主的特色種植和加工產業已形成較大規模,產品上市前全部達到了生態和環保的要求。三是生態保護卓有成效。××是全省沼氣工程建設先進縣,全縣沼氣池保有量達7000只,有數萬農民從中受益,年節約薪材3萬多立方米;××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娃娃魚保護,現已成功繁殖娃娃魚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在20xx年頒布了禁伐闊葉林的政府公告,近年來共關閉30多家粗放型的木竹加工企業;嚴令禁止在境內主干河流上游開工建廠。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

二、發展鄉村旅游,傳統文化是內涵

國內鄉村游發展較為先進的地區的經驗說明,傳統文化越豐富的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更紅火。因此,××注重把自身的文化建設融入到鄉村旅游發展思路去,使得該產業形式多樣,內涵豐富。該縣歷史悠久,始建于南唐升元年(公元937年),迄今一千多年,詩詞文化、青天文化、禪宗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輝映。歷史上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有唐代詩人劉慎虛、高僧馬祖道一,宋代詩僧釋善友,明代禮部尚書李叔正、清官況鐘,清代著名詞人舒夢蘭,當代著名導演陳方千。境內座落千年古剎寶峰寺,是佛教禪宗“三大祖庭”之一,南天八祖馬祖舍利歸骨地,全國各地數百高僧在此修性傳佛,享譽東南亞,由全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親任方丈,并在寺內興建××佛學院。××是“中華詩詞之鄉”,鄉鄉有詩社,婦孺皆吟詩,被認為“踏遍山鄉路,詩朋滿××”。通過精心醞釀,科學規劃,該縣在鄉村游的各條線路、各種產品中以不同形式鉻入本縣文化歷史的東西,讓鄉村游注入文化這一元素,使游客在游覽美麗的山水風光的同時,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豐富了鄉村游的內容,提高了鄉村游的品味。

三、發展鄉村旅游,政府主導是保障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賦予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無限生機與希望。一方面,該縣發展旅游的大舉措、大手筆為鄉村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該縣縣委、縣政府本屆班子以來,高度重視旅游工作,把旅游列入縣域經濟工作的重點,提出了“旅游興縣”的戰略目標。四套班子領導帶領縣直單位和鄉鎮的領導相繼外出到四川成都、湖南張家界等地考察學習,對照典型,分析縣情,召開千人大會進行部署和動員,把旅游工作納入三個文明建設考核內容,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全縣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落實全縣旅游工作會議任務分工方案》、《風景旅游區“穿衣戴帽”工程實施方案》、《關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決定》和《關于開發“農家樂”旅游項目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并付諸實施。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另一方面,該縣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鄉村游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經過幾年來的發展,××風景區已形成了由況鐘園林、寶峰、盤龍湖、駱家坪“四大景區”組成的百里風光帶。景區有國家級景點93個,開發出漂流、戶外拓展、滑草、野戰、溜索、水上娛樂、農家樂等20多個項目,有山莊、賓館40多家,床位3500余個,成為一個集休閑度假、避暑療養、觀光娛樂、宗教朝覲、名人瞻仰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休閑旅游勝地 。××是全國著名的“漂流大縣”,境內開發峽谷漂流點4個,有船只3000余只,同時,一支上千人的××漂流大軍在全國20多個漂流點投資興業。正是因為該縣把旅游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扶持,旅游產業逐產翻番,到目前為止,全縣累計實現旅游投入10億元,接待各類游客550萬人次。旅游業的大發展使鄉村游的大發展成為可能,并成為該縣旅游發展的品牌產品和主打產品。

篇(5)

在歐美發達國家,政府把鄉村旅游作為穩定農村、避免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重要手段,鄉村旅游已具相當規模。我國現代鄉村旅游發展較晚,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但對鄉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卻影響深遠。因為隨著現代旅游的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人們回歸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體驗農村生活、進行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實踐證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豐富了旅游活動的內容,擴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了農民脫貧致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解決“三農”問題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二、江西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為充分發揮旅游產業對新農村建設的促進作用,國家旅游局將2006年確定為“中國鄉村旅游年”,以“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為主旋律的鄉村旅游在全國各地異軍突起。早在四、五年以前江西就有一些鄉村搞起了以欣賞田園風光、感受地方風俗、品味特色農家飯菜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活動,如廬山腳下的農家飯莊等。目前,在將江西建設成為“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后花園”的戰略思想主導下,全省各地都在本著“政府主導、農民自主、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突出特色、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把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與推動農業產業化、特色化相結合,積極扶持鄉村旅游發展,使不少偏遠山村初嘗發展旅游的好處。鄉村旅游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1.江西鄉村旅游資源豐富。江西自古以來就是物華天寶、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有風光秀美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更有我們祖先辛勤耕耘留下的寶貴遺產。有世界雙遺產的廬山、革命圣地八百里井岡、道家勝地三清山和龍虎山、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等自然景觀;有千古第一村——流坑、客家文化的象征——贛南圍屋、人間絕境——上堡梯田等著名的人文景觀;有萍鄉儺神舞、興國山歌、贛南采茶戲等民間戲曲歌舞;有南豐蜜桔、信豐臍橙、興國紅鯉魚、樟樹藥材、婺源綠茶、萍鄉臘肉、上饒夏布等品種繁多的土特產;有候鳥之鄉、毛筆之鄉、煙花之鄉、夏布之鄉、客家風情之鄉等特色村鎮;有景德古窯、新干商墓等文化遺產,旅游資源極為豐富。

2.江西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多種多樣。江西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模式大致有4種:(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即以村落民居建筑為憑借和吸引物,開發旅游項目。如以贛南客家圍屋、安義古村、婺源徽派古建筑群等以古民房、古宅為憑借進行開發;南昌郊區則以新農村新風貌為憑借,來展示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2)民俗風情旅游模式,即以農村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憑借和吸引物,充分展現農耕文化、鄉土特色、民俗風情。如萍鄉的上栗儺神節和湘東春鑼、贛南客家文化、興國山歌節、信豐臍橙節、樟樹藥材節等。(3)田園生態旅游模式,即以農村田園生態環境和各種農事活動為憑借和吸引物,“吃農家屋、住農家屋、干農家活、摘農家果、做農家事”,將農村生態和農事風情、旅游與休閑相結合,以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如廬山腳下的農家飯莊、上堡梯田等。(4)綜合型的鄉村旅游模式,即將各類型的鄉村旅游產品集中于一體進行開發。如星子縣開發的溫泉度假村,位于廬山之南的秀峰腳下,交通方便、環境幽雅清靜,就是一個很好的商務會議型鄉村旅游的好去處。

3.江西鄉村旅游消費群體相對集中,多以自助游為主。鄉村旅游是以鄉野農村風光和活動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滿足旅游者娛樂求知和回歸自然等為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旅游者參加鄉村旅游,其動機一般是:(1)對田園風光的向往,尋求回歸大自然的享受;(2)擴大知識面、開拓視野,特別是增加少年兒童對農村、農事和大自然的了解;(3)各種類型的故地重游,如“知青情結”、“尋根情結”的推動;(4)渴望對神秘的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的了解。這就決定了鄉村旅游的主要消費群體就是城市居民,江西也不例外。有關調查顯示,人們正在逐步放棄過去那種集中式的(如黃金周)、拉練式的長途跋涉,而更加鐘情于在城市周邊地區一兩天、兩三日的度假休閑,特別是雙休日的鄉村旅游。因為鄉村旅游時間短、消費水平不高、多以散客為主,旅行社普遍對此興趣不高,游客多以隨心所欲、閑庭信步式的自助游為主。

江西鄉村旅游雖然在近幾年有了長足的發展,如樂安流坑村在港澳地區也小有名氣、婺源甚至贏得了“中國最美的鄉村”的美譽。但是江西鄉村旅游特色化、規范化、規模化水平低,品牌意識差、重開發輕保護,也是不爭的現實。

1.江西鄉村旅游層次較低。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小安將鄉村旅游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農業旅游,主要的表現方式是“農家樂”;第二是農村旅游;第三是農民旅游。江西的鄉村旅游大多還局限于低層次的“農家樂”,以吃農家飯為主,對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實際上,鄉村旅游應該是將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自然與文化遺產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旅游資源,圍繞行、游、住、食、購、娛6大要素,將其精心設計制作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包括:文化探密、休閑度假、康體健身、生態觀光、體驗生活等。

2.江西鄉村旅游配套建設不到位。很多地方由于資金投入不足,一些鄉村的道路、停車場地、公共廁所、垃圾處理、通訊設施、住宿和飲食衛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3.江西鄉村旅游人才匱乏,管理水平低。目前,江西鄉村旅游項目政府投入不足,大多以村民自我管理為主,人才的嚴重匱乏導致管理的不到位。而鄉村旅游經營者知識缺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讓不少游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筆者曾陪幾位慕名而來的遠道朋友前往有“千古第一村”之稱的流坑,流坑村在古代共出了2位狀元、78位進士,可謂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其頗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筑,雖屢經戰亂,仍保持完好,是江西難得的古建筑遺產。然而,其管理水平卻不容樂觀。就是其作為流坑百年滄桑歷史見證的祠堂,里面也是雜物橫存。

4.江西鄉村旅游綜合開發水平低。近幾年,江西鄉村旅游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但大多僅局限于觀光旅游、吃農家飯,而對旅游的延伸產品開發嚴重不足。仍以流坑為例,在整個流坑村居然沒有一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或手工制品的商店。流坑村的道路頗有特色,都是用鵝卵石鋪就而成,有天然按摩器之稱,為行走方便村民都穿用千針萬線手工納就的布鞋,筆者一行聽了導游小姐的講解后,為了旅游更加舒適,也為了更好地融入古樸的小村之中,都想買雙布鞋,卻只能是帶著遺憾而歸。

5.村民生態保護意識亟待提高。村民是鄉村旅游的主要受益者,但小農意識濃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如為建度假村而隨意破壞生態,導致污水橫流、蚊蟲肆虐的現象隨處可見,使旅游者感到是在花錢買罪受。廈門大學旅游人類學教授彭兆榮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要讓當地人認識到,貧瘠的土地、污染的河流、貧寒的生活、骯臟的環境、鳥獸罕至的農村是不會對游客產生吸引力的。只有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態、農村傳統習俗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他們的村寨才能成為游客熱選的旅游目的地”。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勢在必行。

三、精心打造品牌,促進江西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無庸諱言,鄉村旅游的發展關系到江西農民的脫貧致富,關系到江西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也直接影響到江西新農村建設成敗。因此,樹立科學發展觀,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促進江西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政府主導,規劃先行。江西鄉村旅游起步晚,各地發展不平衡,因此各級政府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政府導向性投入。鄉村旅游又是一個系統工程,規劃必須先行。為避免景點建設中一哄而上和雷同建設帶來的弊端,政府必須發揮其主導作用,組織專家為鄉村旅游把脈,對鄉村旅游景點實行區域化布局和差異化規劃設計。同時,任何一種資源的開發都會對原先的狀態造成變化或破壞。變是必然的,不變是相對的,關鍵是要如何在發展中保護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這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因此,在規劃中,我們必須把握幾條原則:(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盡量做到“一村一品”,避免程式化;(2)貼近自然、保持鄉土特色,避免城鎮化;(3)注重人文與自然的和諧融合、傳承傳統民族民俗文化,避免過度現代化;(4)統籌規劃、配套設施到位,避免低檔化。

2.市場定位,創造需求。毫無疑問,鄉村旅游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城市居民。長期生活在高樓林立、喧囂擁擠、空氣污染、景觀呆板的城市,加之快速的生活節奏、激烈的社會競爭,使許多人產生了向往大自然、渴望放松身心、回歸大自然的強烈愿望。針對市場需求,我們必須積極創造優美的環境、便利的交通、優質的服務、特色的項目,做到處處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文化悠遠、民風淳樸,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融合。讓消費者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下榻農家庭院,品嘗山野菜、農家飯;或游走古宅深處,欣賞先人的杰作,感悟歷史的久遠;或圍坐篝火旁,燒烤野炊、享盡人間美食,觀民俗表演、盡享民風鄉土之情;或垂釣于田野池塘,體味鄉村文化;或徜徉田園,采摘時令蔬菜、新鮮水果,分享收獲的喜悅,讓消費者真正得到心靈的放松。

3.挖掘遺產,突出特色。消費者對假日旅游的需求更趨于個性化和多樣化。新西蘭的旅游人類學專家科林·比姆指出,“一個地方的獨特之處就是這個地方的主要財富……如果你們有獨特的建筑,那么就保護它們,并讓它依舊是古雅的模樣;如果你們有獨特的音樂、歌謠或舞蹈,那么你們就保護它們,讓它古色古香;如果你們有獨特的耕作方法,那么你們就保護它們,并教給他人;如果你們有傳統的文化信仰,那么就保護它們,并熏陶他人。千萬不要破壞這些資源!”因此,發展鄉村旅游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不能盲目跟風。保持村寨的原始風貌以及當地居民仍然還有的傳統社會風尚、淳樸厚道的自然秉性,真正體現“人住農家院,享受田園樂”,才是成功的鄉村旅游開發。如開發和完善特色農業游、瓷都文化游、客家文化游、道教文化游等。

4.培育人才,提升素質。在目前難以引進高層次管理人才到鄉村進行鄉村旅游研究與管理的情況下,發現人才、培育人才尤為重要。要把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素質作為“培育新農民”的重要內容。通過培訓,使村民認識到他們是鄉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認識到只有潔凈優美的環境才能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改變那些不講衛生的陋習;通過培訓,使村民充分認識到鄉村旅游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他們對自己文化價值的認識,成為自己文化的主動傳承者和保護者;通過培訓,強化服務意識,改變過去那種散漫、自由、不受約束的壞習慣;通過培訓,提高整體的接待水平;通過培訓,研究開發旅游的延伸產品,提高農特產品的附加值,進而改善當地的產業結構。概而言之,就是要通過培訓,造就一批守法紀、懂技術、會經營、講誠信的鄉村旅游經營人才,進而扶植一批經營水平高、經濟實力強、市場信譽好、發展后勁足的鄉村旅游企業。

5.規范管理,塑造品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必須走內涵式可持續發展之路,使鄉村旅游產品、產業開發從粗放型向精致型轉變。可以實行“旅游接待證制度”,對參與鄉村旅游開發的農戶進行評定考核;實行“上崗證制度”,對接待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并定期檢查;實行“星級評審制度”,目前江西已出臺《江西省農家旅館星級劃分與評定標準》,推行評優活動,對條件較好、服務質量優秀的農戶或單位進行星級評審,并掛星級牌;完善相關法規體系建設,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綱要、鄉村環境保護草案、鄉村旅游開發申請辦法、鄉村旅游經營者上崗管理細則、鄉村旅游質量投訴與責任事故處理條例等。通過采取這些切實有效的舉措,來規范管理、打造精品、塑造品牌,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鄉村旅游才不會是曇花一現。

6.開展合作,謀求共贏。江西鄉村旅游起步較晚,先天不足,因此多方合作、綜合開發尤其重要。(1)謀求政府在基礎設施、道路建設、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提高鄉村旅游景區的可進入性與參觀游覽的安全舒適性;(2)研究機構合作,挖掘整理民俗文化遺產,提升文化品位;(3)與媒體合作,通過媒體搭建信息平臺,強力推介旅游產品,特別是互聯網,網絡營銷具有廉價、速度快、影響面寬、服務功能強、信息全面而又易形成個性特色的優勢,更適宜鄉村旅游的營銷;(4)與大的旅游景區合作,實行資源共享、線路互連、市場互動、客源互送,促進共同發展;(5)與旅行社合作,通過旅行社對旅游資源的整合、包裝,對游客的推介、招攬,實現景點與旅行社雙贏;(6)組建鄉村旅游協會、鄉村旅游研究會等經濟合作組織,制定鄉村旅游企業的經營管理、互助合作規范和行業自律公約,加強行業自律和互助。

參考文獻:

[1]羅明義.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旅游調研,2006,(4).

[2]蔡家成.大視角下的中國鄉村旅游與反貧困[BE/OL].中國鄉村經濟網,2006-02-18.

[3]朱潤勝,李佳明.秦皇島鄉村旅游激活“村旮旯”[N].中國旅游報,2006-01-02.

篇(6)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城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儲蓄存款余額大幅度攀升,居民的旅游消費隨之增長可見,人們休閑度假旅游的經濟條件基本具備,這對于假日的火爆有直接的影響。

2.閑暇時間是假日旅游得以實現的基本條件

旅游資源本身存在的地域性特點,決定了旅游消費的實現必須以旅游者的空間流動為前提,旅游者的空間流動需要閑暇時間來保障。在我國,自1996年開始實行雙休日,國務院又于1999年出臺了法定休假日的決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假期由七天增加到十天。而“春節”、五一”、“十一”這三個節日的休息日均為人們外出旅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假日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3.媒體的介紹是推動假日旅游的直接因素

在每次“黃金周”到來之前,各大報紙、新聞媒介都廣泛宣傳介紹有關假日旅游的信息,詳細地介紹了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景點及相關部門的信息,使人們充分了解到各地、各景區的“旅游大餐”以及相關部門為假日旅游所做的準備工作,從而為假日旅游營造了一種社會氛圍,充分利用人們的趨眾心理,掀起了一陣假日旅游的浪潮。

同時假日經濟極大地促進了消費需求,拉動了內需。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型、消費觀念的改變也是產生假日旅游的內在原因之一。

二、假日旅游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種正處于成長和完善階段的事物,假日旅游在顯示其巨大發展潛力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對待這些問題,若不防微杜漸,將對旅游業健康發展產生負面效應。

1.假日旅游高峰嚴重破壞旅游景區(點)的生態環境

從假日旅游的特征來看,假日旅游的消費活動集中在有限的時段和有限的區域中。因此,時間短、節奏快、人數多的假日旅游,使許多旅游地的客流量遠遠超過旅游地的容量和接待能力,嚴重的破壞了旅游景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破壞了區內的文化民俗傳統,影響了區內的旅游文化環境;同時損壞了社區群眾的利益。

2.交通擁擠,住宿困難也是假日旅游高峰中存在的一大難題

假日旅游大量游客涌向旅游景點,而交通住宿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但由于旅游供給和服務部門一時很難滿足旅游者的要求,因而,形成了諸如飯店,交通等方面的“瓶頸”制約。這就使得假日旅游出行難,回程難。雖然交通部門采取了緊急措施,調集車輛,加開臨客,增添掛車,但各類客票還是異常緊張。同時,浪潮似的假日旅游使得飯店賓館爆滿、擁擠。住宿的困難大大影響了游客的旅游質量及存在的巨大的安全隱患。這些不利因素造成游客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影響了旅游消費的后續行為。

3.旅游服務質量下降,游客投訴增多

假日旅游的熱賣熱銷和主要景點的爆滿,使許多旅游地接待服務匆匆應付,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旅游者合法權益無法保障。一些旅行社或因殺價競爭,導致承諾不兌現,各種標準名不符實或旅游產品品位低,文化味不足。有的旅游飯店,車船公司和商場乘機抬高價格或競相漲價,擅自收費或收費不服務,減少服務、虛假折扣、強買強賣現象十分嚴重。這種擾亂市場危害行業的做法,雖然獲益于一時,但負面影響卻是長久的,深遠的。因此,假日旅游者的滿意率普遍下降,旅游投訴增多。

4.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指導機制欠缺

信息不對稱是指交易雙方擁有的信息數量不等。從消費方面來看,旅游者對信息的了解處于劣勢狀態,對目的地的可承載量及飽和率的了解不充分,從而導致出游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集中性。從旅游企業方面來看,旅游企業所獲得的市場信息也只是局部和不確切的。5.旅游產品存在問題

許多地方旅游產品開發基本上還處于遍地開發的無政府狀態,開發投入不足,開發深度不夠。雖然產品眾多,但缺乏重點,精品不精,產品特色不明顯,各種專項、專題的特種旅游產品的開發較少,成功者更少。久而久之,必然會降低游客心目中的旅游總體形象,降低旅游產品的市場吸引力,進而影響該地旅游的發展。

三、促進假日旅游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必要措施

針對假日經濟中存在的問題采取什么相應措施,怎樣保證假日旅游持續健康發展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1.推行分時、分地帶薪假日旅游模式

帶薪假日旅游一般具有規模大、消費水平較高、停留時間較長、附屬活動較多等特點,現在成為高檔旅游市場的一部分,其規模仍在擴大,世界各國都有一批旅游企業專門經營這一市場。帶薪假日旅游的分時、分地性可對假日旅游熱潮起到分流作用,調節旅游目的地的淡旺差別,緩解假日旅游的負面影響。而我國實行“黃金周”制度后,人為造成的供給設施的常年性、穩定性與“黃金周”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躍性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長此下去將會損傷我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經營和消費基礎,而分時、分地帶薪假日旅游模式是解決此問題的有效途徑。在假日來臨之際,企業可以采取提前或推遲放假,如“五一”節從5月1日~7日為全國節假日,企業可選擇4月22-28日或5月9日~15日這些時段放假,也可以將其他節假日如“三八”、“六一”、中秋節等與雙休日合并,使假日休息時間相對集中,相對增長、增加企業職工帶薪旅游機會,這樣就等于是增加了黃金旅游時間,從而避免在“五一”、“十一”、“春節”等少數幾個旅游時間中發生人流過于集中或交通、住房擁擠,景區超載等問題。另外假日旅游構成多數為“家庭型”、“親朋型”,而帶薪旅游恰好有可帶家人、朋友一起旅游的條件,可以滿足那些需在假日期間帶親人朋友出去旅游的愿望。因此帶薪假日旅游模式是調節旅游假日負面影響的重要對策之一。

2.加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規范旅游市場秩序

在假日旅游熱潮中各旅游景區(點)出現“不見風景凈看人頭”現象的同時,一些景區出現了諸多黑社、野導,欺客宰客等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假日旅游的健康發展。因此,旅游市場秩序的治理整頓亟待加強。為了促進“黃金周”假日旅游健康發展,確保管理部門能及早做好整體部署,應該建立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制度,成立“全國假日旅游調控中心”和“部際協調小組”,定期研究工作,與相關部門加大協調力度,增加應急應變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做好運力組織安排,確保旅游運輸安全;其次,抓好旅游景區景點的擴容疏導工作;最后,加強行業管理,完善監督制度,努力提高服務水平。

3.建立信息指導機制,健全旅游市場信息網絡

假日旅游中多數旅游者不約而同選擇相同的目的地,在空間和時間上集聚。信息不暢是首要問題,信息成為制約假日旅游有序發展的瓶頸之一。因此,旅游者、旅游服務企業和公共機構信息資源的缺乏使信息指導機制的建立非常必要。信息指導機制的建立,則要求健全旅游信息網絡。在一個健全的市場體系中,大量的信息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建立一家全國性的旅游信息網站,利用互聯網的高科技優勢,把全國各地的旅游者事先填出的旅游意見、旅行社的組團信息和當地旅游部門的接待信息輸入互聯網,加以統計,作為信息輸出。同時根據這些信息盡快建立旅客流量的測報制,特別在節日前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站通報全國旅游熱點城市和景區的游客量、交通、住宿等狀況,不但可以疏導游客流向流量,避免過度集中的旅游客流,而且可以避免旅游企業經營操作和旅游者出游的盲目性,實現科學的管理。

4.生產適銷對路的旅游產品

旅游消費的多元化、層次化和多樣化,需要旅游企業不斷開發適應不同需要的旅游產品。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探險旅游、生態旅游之類的旅游產品,增辟新的旅游景點及旅游線路,擴大景區(點)容量。一方面可以滿足旅游者不同層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消費者走出傳統旅游方式,緩解一些旅游熱點的壓力。比如,開放更多的紀念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等,積極發展城市郊區和重點景區周圍的農業旅游和度假休閑旅游。

5.旅游者應提高自身素質成為成熟的游客

旅游者應在法律意識、環保意識、道德修養等幾個方面強化自身,在出游前,應對旅行社的信譽做些調查,同時對旅行社的規模,導游狀況進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在簽定合同時,一定看清旅行社開出的項目,并一一注明,定出相應的違約措施。同時學會及時投訴,讓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提高環保意識,也是我國旅游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愛護景區,保護文物,不隨處攀登刻劃。公民外出應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語言要文明。只有提高個人的自身修養,才能體現出我國這個文明國度應有的風采,做一名合格的高標準的成熟的游客。

“花開江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物晴和人意好,夕陽蕭鼓幾時歸。”宋代徐元杰的這首游湖詩道出了旅游所帶給人們的無限愉悅。今天有了假日黃金周,祖國大好河山才真正成了人民大眾休閑娛樂,陶冶情懷的瑰麗資源。但假日旅游帶給我們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只有因勢利導,積極妥善地處理好其中的矛盾和問題,才能實現假日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使假日黃金周盡顯“黃金”本色。

篇(7)

西方人將旅游當作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社會福利和各項保險健全,沒有存款也要休假外出旅行。中國人則不同,相對于攢錢購房來說,旅游只能算得上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奢侈品”。旅游貸款不象住房貸款那般火爆,是因為后者是為了一家人安居樂業的百年大計,而前者只是為了逍遙一刻的眼前快樂,大多數生活水平尚未步入小康的消費者的眼睛還是雪亮的。

盡管政府大力提倡居民進行信貸消費,但現實的信貸消費形勢并不樂觀。據中國人民銀行最近調查,半數居民并沒有消費信貸意向,與此同時,不同職業不同收入消費群體接受消費信貸的傾向也有所不同,愿意向銀行貸款去旅游的人群比例很低,這多少表明了國人對待生活的務實心態,正是這種心態阻礙著旅游信貸業務的開展。

個人信用制度體系制肘旅游信貸消費

信貸消費的全新理念雖然在某些領域逐步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然而,現實中還存在著制約消費信貸的瓶頸問題。目前的信貸消費中,商業銀行既是消費受理方,又是授信方,獨資承擔了信貸消費的資金壓力和風險,這對信貸消費的進一步發展十分不利。貸款銀行為了減少風險,必然以苛刻的信貸條件要求借款人履行繁雜的貸款手續。

由于旅游的信貸需求是突發性的,短時間內辦理完成并不容易,貸方和借方的積極性都可能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急需有更多的金融機構來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滿足百姓的信貸需求。

銀行的服務質量和營業模式導致旅游信貸曲高和寡

手續繁瑣令人生畏。消費信貸手續非常繁瑣,通常都有十幾道關卡,作為消費信貸家族成員之一,旅游信貸自然也不例外。一般說來,想借旅游貸款的游客需提前二三十天向開辦此項業務的銀行提出申請,其間需要往返銀行多次,并提供銀行所需的各種文件、證明、擔保。也許將來旅游貸款門檻放低之日就是旅游貸款大受歡迎之際。

貸款業務覆蓋面狹窄。旅游貸款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桂林等少數幾個大城市和旅游業發達城市中的商業銀行開辦,而在中小城市里此項業務尚是一片空白,因而相當一部分有實力、講信用也有旅游意愿的潛在游客只因身在中小城市想辦理這項業務也只能望“貸”興嘆了。

貸款方式呆板單一。旅游貸款一般都是由銀行和旅游公司(旅行社)聯合推出,借得貸款的旅客一般是拿不到現金的,只能跟隨銀行指定的旅游公司(旅行社)組成的旅游團隨行。旅游者若不想隨旅游團一起行動而是想單獨自由自在地去飽覽風光、指點江山,銀行通常會婉拒他的貸款申請。這種單一的信貸模式將大批消費者拒之門外。

啟動旅游信貸消費對策與措施

健全管理法規和制度,完善消費信貸體系。有關部門要研究制訂與信貸消費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擔保、評估、保險、公證等一系列制度,使旅游信貸消費逐步走上法制軌道。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積極探索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共享網絡,實行個人信用評估制度,促進信貸消費,規避金融風險。此外,要支持、引導建立個人資信調查和置業擔保等中介機構,盡快全面啟動旅游信貸二級市場,為旅游者實現自己的旅游愿望創造便利條件。

提供優質服務,改善信貸消費環境。凡涉及旅游信貸消費的各有關部門、有關企業都要加強職工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質量。各商業銀行應該建立健全消費信貸機構,為消費者提供多種形式高效、便利的旅游信貸服務;銀行要配備必要的信貸消費營銷人員和管理人員,多與旅行社(旅游公司)和消費者溝通,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健全信貸產品質量保障機制。

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居民轉變消費觀念。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和宣傳媒體要加大信貸消費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宣傳方式,普及信貸消費知識,逐步轉變國人先積累、后消費的傳統習慣,引導其樹立借助信貸工具,適度超前消費的新觀念,以有效增加旅游的即期消費。

加強組織領導,搞好部門協作。發展旅游信貸消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有關部門、有關企業和金融機構都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推進。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協調,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商業、旅游等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把啟動和推進旅游信貸消費作為拉動內需的重要任務,積極采取措施,消除制約癥結,加大信貸消費工作力度。保險公司可以介入信貸消費,開辦履約保險項目,分散信貸風險。

此外,要密切關注旅游信貸消費這一新課題,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指導,引導旅游信貸消費健康發展。旅游信貸市場前景廣闊

旅游消費在我國目前已成為重要的消費熱點,旅游消費市場的啟動對經濟增長會產生巨大的推動力。對旅游消費主體而言,決定旅游消費的兩個基本要素是“一是有錢,二是有閑”。目前對國內市場來說,耐用消費品已趨于飽和狀態,人們的旅游動機和需求日益旺盛,這就要合理地引導人們的消費方向,旅游消費就是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應出臺相應措施鼓勵人們進行旅游消費,對于收入不高、積蓄有限、收入來源穩定、有一定還款能力且有強烈旅游欲望的個體消費者而言,旅游信貸就是一項很好的措施。有專家認為,貸款旅游的前景應該不錯,剛工作或剛成家的青年人將是旅游信貸的主要選擇者。另外,境外旅游花銷較大,隨著出境旅游業務的不斷增長,也使旅游信貸顯露出光明的前景。可以預見,旅游信貸消費在不久的將來也是肯定有前景的,也許旅游信貸消費也必須經過一段寂寞日子以后才會逐漸紅火起來。尤其是中國的入世,受到國外信貸消費觀念的影響,旅游信貸肯定蘊藏著比較大的市場潛力。

市場培育尚需時日

這些年,國人外出旅游的興趣與日俱增,但卻掩蓋不了一個事實:人們的實際收入水平相對于旅游的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的開支來說,懸殊太大。除了極少數高收入者,沒有多少人能在一年內瀟灑地舉家出游幾次。就是一年外出旅游一次的,也多是中高收入階層。真正需要向銀行貸款去旅游的,只能是積蓄不夠、收入較低的人群。在大多數普通百姓心目中,旅游消費還不是生活中必須的支出項目。

不少消費者對貸款出門旅游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但限于貸款手續的繁瑣和貸款期限太短,還貸壓力太大等因素,最終也不得不放棄了選擇貸款出去旅游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很少將旅游貸款直接貸給個人去旅游的貸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消費者申請旅游貸款的興趣。銀行的貸款條款上大多規定貸款只限于支付與貸款人簽訂合作協議的特約旅行社的旅游費用,也即旅游者的旅游只能是跟團,要是為了貸款而放棄了自己的旅游的自由空間的話,有些消費者就不會去考慮辦理旅游貸款了。由此看來,在很多消費者的心理上,對旅游貸款仍然抱著一種不辦要比辦的好的懷疑甚至是否定的態度。

旅行社(旅游公司)作為市場主體,還沒有把“旅游”當作真正的商品在操作,還沒意識到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是拓展市場的有效之舉。例如,婚慶消費是信貸介入的一個契機,現在無論農村、城市,無論年輕人還是長輩,婚慶借貸并不被視為奢侈性消費。在這方面,旅行社就應積極探索。

一些經濟學人士分析認為,國家實行假日休息制度,給國民的出門旅游提供了時間上的較大許可,特別是出境旅游現在已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的首選。但一次支出一筆數額較大的出境旅游費用,也讓一般的家庭在經濟上感到無法承受。因此,旅游貸款應該成為不少家庭出門旅游的一種比較容易接受的消費方式。只是旅游信貸在目前情況下要達到升溫的效果,需要銀行、旅行社(旅游公司)和消費者三者之間進一步的磨合。比如說,現在銀行一般規定借款人必須在半年或一年內還清所有貸款,借款人每月的還貸負擔必然比較重。如果延長還款時間,加之旅游貸款的數額一般不大,那么消費者也就很容易下決心了。只要旅行社(旅游公司)與銀行合作,在技術上解決旅游信貸的細節問題,就不愁沒有旅游者來問津。可見,旅游信貸市場的培育尚需時日,“銀”—“旅”聯手為挖掘未來市場的前期投入是必要的。

“旅游金融”大有可為

旅游業在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銀行應該抓住個人存款實行實名制的有利契機,盡早建立個人信用制度及銀行間個人信用查詢制度,同時簡化貸款程序、拓展貸款方式、擴大貸款覆蓋面,為旅游業的發展助推一臂之力。從假日經濟高峰期看,我國銀行業的旅游金融服務已經落后于方興未艾的假日經濟,“旅游金融”大有可為。

篇(8)

2006年0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會的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在10年內成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經濟強國。報告預測,2006年中國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費投資和政府開支等將實際增長14%,達27703億元,預計2007年至2016年,年均增長8.7%,旅游和旅行經濟的直接、間接貢獻加在一起為國內生產總值13.7%。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實力增強,旅游經濟在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越來越重,旅游經濟作用越來越明顯。而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促進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旅游經濟的幾種形式

(一)利用特色產品舉辦大型慶祝會、商貿會高層論壇來牽線搭橋,吸引游客。例如揚州每年都搞的“煙花三月經貿旅游節”“臺商投資洽談會”“揚州經濟發展高層論壇”等各項活動就吸引了大量投資商和游客同,時也很好地宣傳了揚州。

(二)利用具有特色的風土人情、風景名勝等人文景觀吸引游客,游覽山水,瞻仰前賢,參觀宗教建筑,了解民俗風情。揚州近來挖掘、整理、修建了朱自清故居、八怪紀念館、宗教禪寺平山堂、觀音山等。現在很熱的紅色旅游,也是這種形式,此外還有麗江的東巴文化、瀘沽湖的女兒國等。

(三)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風光吸引游客,回歸自然。例如九寨溝的水、張家界的山、青藏高原的冰雪、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等。此外,還有沙漠訪古、海底探險等形式。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景觀豐富多彩,為風光旅游提供了無盡的資源。

二、發展旅游經濟應該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一)旅游經濟與名城保護的關系。旅游經濟與名城保護應該相得益彰,名城是重要的旅游資源,正因為有了名城,旅游資源才更加豐富。名城又是旅游亮點,有很高的知名度,能吸引四方游客。名城保護得好,能延長旅游資源使用時間,吸引大量游客。旅游經濟靠名城吸引資金、吸引游客;名城又靠旅游經濟發展實力,來裝飾、保護、發展。旅游經濟在名城會得到更大助推力,名城實力增強后又會促進旅游經濟更快發展。

(二)旅游經濟與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的關系。旅游經濟是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的杠桿,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為旅游經濟增加了實力畢業論文,又反過來促進旅游經濟快速發展。但經濟快速增長必須是科學發展、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工農業是服務業的基礎,服務業快速增長才能實現工農業的產值,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所以旅游經濟與社會經濟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

(三)發展旅游經濟與規章制度和法制健全的關系。服務不規范、旅游接待單位規章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嚴密是發展旅游經濟最大的障礙。游客們滿懷熱情而來,卻遭遇住宿、餐飲、游覽收費不合理,衛生未能達到標準,游覽項目打折扣,在正規商店買的珠寶首飾也是假貨等,導游吃回扣更是公開的秘密。要杜絕這些情況的發生,凈化旅游環境,必須健全規章制度,嚴明法紀,為旅游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在法制建設的同時,還應進行道德教育,大力宣傳“八榮、八恥”,在旅游業樹立講道德、知榮辱,游客與導游間、游客與環境間和諧友好的新風氣。

三、旅游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近年來,隨著旅游事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旅游經濟的發展趨勢也有了新的方向,突出表現為生態旅游、文化旅游、農民和大學生旅游、參與互動型旅游。

(一)生態旅游。生態旅游是指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生態環境的和諧關系,確保旅游事業與生態環境協調共存、共贏,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方式;同時也包括到森林、海濱、鄉村這樣一些生態環境好,讓人可以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近年來我國旅游業得到很大發展,但由于缺乏科學指導,我國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護區遭破壞,有十分之一強的旅游景觀出現旅游資源退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青藏鐵路開通帶來的旅游熱潮,向人們打開了我國最大的綠色凈土,若不注意生態環保,這塊凈土終將消失。發展生態旅的關鍵在于節省資源,保護資源保,護自然環境與社會生態平衡。

(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點內涵的歷史、文學、藝術、民俗風情為主要觀賞對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動機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動機之一,旅游活動主要屬于精神文化活動的范疇,歷史文化、名勝古跡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靈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觀,也都在不斷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而大大增強了其審美價值。如果沒有了那些早已融入了它們肌體風骨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詩詞文章,樓臺亭閣、殿堂廟宇、碑刻雕塑、民俗風情等等,那么它們的價值、品位和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發展文化旅游的基礎是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經營,形成特色突出、層次分明的各級各類文化旅游產品。

(三)農民與大學生旅游。隨著國家對農業生產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廣大農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相當一部分農民會成為旅游市場的消費者或潛在的消費者。他們的旅游以城市風光和游樂項目為主,對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求開心、新奇。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們不但是旅游者,還是農業生產的經營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時,還為他們設計一些先進農業生產的觀光,農產品信息的交流,會更受他們的歡迎。大力開發農民旅游市場,設計適合他們需要的線路、項目,為他們提供耐心熱情的服務,我國這樣一個人數最大的群體,會逐漸成為旅游市場最大的顧客群。這不但對發展旅游業,更主要的是對提高農民群體的文化素質,都有極大的意義。

(四)參與互動型旅游。人們旅游動機重要的就是對當下生活狀態的改變和解脫,釋放壓力,放松身心。要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滿足于旅游中單純地看和聽,要求參與互動。同時,現代社會的人即使在休閑場合也不愿作被動者,愿意做各種活動的參與者。世界旅游景點中效益最好的依次是美國的迪斯尼樂園、東京的迪斯尼樂園、香港的海洋公園,三者共同的特點就是參與互動。不分年齡、性別、身份、種族、膚色的人完全被那種歡樂的氣氛感染,毫無保留地投入其中,身心得到完全的釋放。這種游樂項目也許是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們釋放自己最好、也是最為人們樂于接受的方式。多參與這樣的活動,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甚至對一些封閉、刻板、孤僻的性格會起到很好的改變作用,這也許就是人們喜歡參與互動型游樂項目的原因。目前我國本土類似的旅游景點極少,且質量不高,服務不到位,很難滿足國人這方面的需要,也是我國旅游業的一大損失。要開發此類項目,必須經嚴格的規劃,根據我國的國情、民族性格特點,社會習俗進行設計,以求獲得社會、經濟效益雙贏的結果。

篇(9)

關鍵詞:文物;保護;開發利用

文物是中化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支撐推動民族信念和民族進步的基石和動力,是寶貴的文化資源。探古求知的文物旅游自古有之,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文物與旅游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近些年,更是掀起了一股文化旅游潮。人們在欣賞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的同時,也逐漸熱衷于觀賞物質和精神人文景觀。

山西是文物資源大省,擁有眾多的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遺址、遺跡在全省星羅棋布。在山西省的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中,文物承擔著主要角色,發揮著強大優勢和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文物資源的不可再生性,處理好文物利用和保護的關系便顯得尤為重要,這對于山西省文物旅游事業的科學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1文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系

文物是人類文明的凝結物,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資源,具有獨特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等特點。文物本身蘊含著許多無形而真實的歷史信息,使之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山西省文物資源豐富,如能合理開發利用文物資源必將促進山西省旅游業的發展。然而,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受損,很難恢復原樣。文物被破壞后,文物所在旅游點的吸引力必然降低,進而嚴重影響旅游事業的科學發展。可見,文物旅游事業的科學發展必須以文物的保護為前提,在發展文物旅游事業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文物利用和保護的關系。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是貫穿《文物保護法》的基本原則。它全面準確地揭示了文物保護與利用的關系,要求我們既要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又要抓住機遇,發展旅游經濟,對文物合理利用。

1.1保護是前提,利用是目的

文物保護是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文物開發與利用的前提。這是因為:

(1)文物作為一種特殊資源,是人類在長期社會活動中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實物載體,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社會發展水平的代表性實物,它積淀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然而,文物存量非常有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凝聚著前人的智慧與心血,形成于一定的歷史文化環境。各類文物的遺存,不論數量多少,珍貴與否,都不可再生,毀壞一件就少一件,所以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對它加以保護,上無愧于前人,下流芳澤于后世。

(2)由于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資源,一旦受損,很難恢復原樣。文物被破壞后,其利用便無從談起。只有以文物保護為前提,才能談得上文物的多形式合理開發與利用。所以,保護文物是前提,要以“保護為主”。

保護好文物資源,使其免遭自然損壞和人為破壞,目的是要對文物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文物作為一項重要的資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文物有史料、借鑒、教育和旅游四大作用。①史料作用:可以證實文獻的記載,修正其謬談,補充其缺失。對無文字記載的史前社會,則是研究與恢復其社會面貌的實物史料。②借鑒作用:文物是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新的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需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文化遺產,從中不斷吸取營養。割斷歷史,不在前人創造的文化財富的基礎上去創新和發展,是空談發展。③教育作用:文物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以及科普教育的形象與生動的教材。文物的教育作用形式是多方面的,舉辦展覽,豐富觀眾知識就是有效措施。④旅游作用:文物是旅游業的重要資源,文物景點是許多旅游城市發展發展旅游事業的重要支柱,也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如山西平遙利用集古建筑風貌和晉商文化景觀于一體的平遙古城,每年吸引游客100萬人次,提高了平遙的知名度,并使外界了解了晉商文化,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山西其他許多地區,也擁有許多豐富的文物旅游資源,可是由于保護不力,損毀嚴重,只是成為了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料來源,沒有形成著名的旅游景點,使歷史傳承下來的文物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因此,為了發揮文物重要作用,合理挖掘其內在價值,我們必須首先保護好文物。但反過來,文物保護的目的是進行文物利用,單純對文物進行保護,而沒有充分挖掘文物的內在價值,最大化發揮文物效用,與當前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不相適應。

1.2合理利用是對文物的最好保護

在保護好文物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合理利用不但不會造成文物的破壞,相反還會促進文物的保護。“合理利用”是一個內容寬泛、層次豐富的概念。利用文物負載的信息(包括文物的造型、紋飾及其他文化內涵等)發展文化產業是“合理利用”的有效載體,文物的展示、展覽、服務于旅游和地區經濟發展,兼作對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等等是發揮文物“合理利用”的豐富內涵。從根本上說,合理利用是對文物的最好保護,這是因為:

(1)合理利用可以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文物是我們從事科學研究、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珍貴文化資源。對文物的合理利用可以展現文物的價值和功能,并發揚光大,啟迪世人。此類合理利用可以使人們獲得豐富的知識,喚起人們對文物的熱愛,加深對文物價值的理解,認識到文物的重要意義,增強文物保護意識,從而直接或間接地起到有利于文物保護的作用。

(2)合理利用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文物保護經費不足的問題。毋庸置疑,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利用文物資源可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并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山西省的大同、平遙等地,充分發揮文物優勢,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并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不僅提高了文物資源知名度,使相關的旅游景點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的提高,反過來又能更有力地支持文物保護,解決文物保護中常遇到的經費不足的問題。

綜上所述,合理利用文物資源能夠收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無論哪種效益,都是對文物的一種保護措施。這樣,“保護——利用——保護”的良性循環一旦形成,就會形成一種雙贏的局面。合理利用與保護是不矛盾的。對于文物的保護開發,我們既要反對不利用,又要杜絕濫用這兩種極端觀點與舉措。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文物利用和保護的平衡點,這既為文物保護工作搭建平臺,又為文物利用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2文物旅游事業的非科學發展對文物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困擾

正如前文所述,文物資源的合理利用既可以產生社會效益也可以起到文物保護的作用。但是,日益火爆的旅游業對文物資源出現越來越重的依賴,造成了對文物資源的過度利用,加速了文物資源的損耗或破壞,突顯文物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使文物保護工作遭受阻礙。

(1)文物過度利用,給保護帶來緊迫的壓力。一些地方利用文物的時候,沒有保護計劃和措施,對文物只重使用,而不注重保養維護;任由游客對文物隨意碰觸攀折踩踏,而只有當明顯的損壞甚至毀滅性的破壞出現時才加以注意。特別是一些世界文化遺產地或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無限量地接待游客,使有些文物景點游客的接待量超負荷而使文物產生不能承受之壓力,而且一年365天全天候開放,沒有給文物喘息休養的機會。

(2)在文物保護單位附近隨意興建旅游附屬設施,既破壞了文物景點所在地的整體環境,也增大了文物受損的可能性。例如一些地方的使用部門為了增加效益,在文物遺址周圍過分開設旅游附屬設施,有的甚至在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違章建造游覽項目和經商攤點,增加了文物受損的可能性。

(3)文物保護單位的權屬模糊而使文物得不到較好保護。許多文物景點分布在由非文物部門管理經營的旅游景區內,管理權與監護權,使用權與維修權脫節,利益與義務分離,致使文物得不到有效保護。更有一些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權和經營權出租、轉讓或將文物保護單位與旅游企業捆綁上市,致使文物得不到有效保護。如山東曲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府、孔廟等連續發生嚴重的文物毀壞事件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對文物保護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3實現文物旅游事業的科學發展,尋求發展與保護利用的最佳契合點

文物資源開發和旅游經濟發展相結合,已成為保護和利用文物的一個重要途徑。而文物旅游事業科學發展的基礎是文物保護與文物旅游之間的協調發展。文物保護工作做得好,才能為拉動旅游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旅游經濟的良性發展同樣為文物保護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保護與利用相矛盾時,應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推動協調發展,樹立文物旅游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實現文物旅游資源保護與利用的良性循環。

(1)文物旅游事業的開展,要遵循在有保護和加強管理的基礎上實行對文物的合理利用。近幾年隨著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有些縣將文物景點分出來給了旅游部門管理,出現了只注重旅游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文物景點環境的保護。有了文物、古文化遺址資源,才會有文化、文物旅游,才會有地方旅游業的發展和興旺,才能帶動與其相關的地方經濟發展。因此,文物和文物遺址是主源,旅游業和地方經濟是支流,只有正本清源,才能長流不息。以旅游帶動經濟發展是正確的,但發展旅游不能以文物古跡被破壞為代價,否則不僅會造成文物資源的損失,而且也不利于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應根據文物保護法,遵從“五納入”要求,做好文物保護工作。“五納入”主要從5個方面對各級政府文物(或文化遺產)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即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各級領導責任制。

篇(10)

根據重慶溫泉旅游所處的生命周期,應采取相應的策略以縮短旅游產品投入期,阻攔競爭對手搶占商機,具體的措施:整合營銷傳播,用最低費用、最短時間、最快速度,把相關信息大幅度傳播出去,吸引旅游者的注意,激發消費熱情。同時也可可采用緩慢滲透的策略,以低價格和低促銷水平的方式推出溫泉旅游產品。進入成長期,銷售增長,企業利潤增加,競爭對手蜂擁而來。需要采取措施阻礙競爭對手,可采用的方法包括:改善溫泉旅游產品品質,如增加新功能;增加溫泉旅游產品新樣式和延伸產品;尋找新的細分市場;改變信息傳播的重點,把重心從介紹溫泉旅游產品轉移到建立產品形象上。

溫泉旅游產品因為單一性更容易衰退,為避免這樣的結果,應使溫泉旅游產品多樣化以形成生命周期上的互補,遵循完整性、針對性、多樣性、優惠性的原則,進行產品組合。

適用于當前重慶溫泉旅游發展的具體定價策略與方法:

1.對新推出的產品,考慮溫泉旅游市場的特點,較適宜采用滿意定價策略,采取比撇脂價格低但比滲透價格高的適中價格,可保證溫泉旅游經營者獲得一定的初期利潤,又能被旅游消費者接受。

2.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說,可利用這一心理刺激消費者購買溫泉旅游產品或服務。對于中低檔溫泉旅游產品或服務,可采用尾數定價策略,刺激和迎合旅游者的求廉心理。可吸引到中等消費層次的游客;對于中高端溫泉旅游產品可采用整數定價策略,整數價格會提高產品的身價。高端消費群體不在乎價格的昂貴,認為高價格可以顯示他們的社會地位。

3.對大量購買溫泉旅游產品及服務的消費者,可采用一定的折扣價格策略,如累計數量折扣、季節折扣等。4.混合搭售,既銷售單價產品,又銷售包價的“套餐”產品。

直接銷售渠道主要形式:旅游消費者主動上門購買;溫泉旅游經營企業到客流量大的地點直接銷售,如溫泉一日游;旅游消費者借助電話、網絡等工具直接向溫泉旅游企業預定和購買其產品。間接分銷渠道是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旅游中間商向旅游消費者推銷溫泉旅游產品的分銷渠道,有利于溫泉旅游產品市場的擴展。直接銷售渠道的優勢是企業直接與顧客交往,有利于提高溫泉旅游產品的質量、樹立形象。但也存在運營成本高、波動性大的弊端。在間接分銷渠道中適宜采用短渠道和寬渠道。但是單一的渠道選擇會給企業造成風險,需要選擇兩種渠道相輔相成,共同銷售溫泉旅游產品。

在旅游業中,最普遍和重要的促銷手段是廣告宣傳和營業推廣。營業推廣不僅可以使新的溫泉旅游產品快速打入市場,還可以有效抵御競爭對手。溫泉旅游產品在營業推廣中適宜用組合營業推廣,即包括溫泉旅游企業或相關企業的聯合促銷,營業推廣與廣告、公關、事件等組合搭配。對于不同的群體,也應采用不同的推廣方式。

上一篇: 橋梁施工總結 下一篇: 匯報演講稿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 | 午夜电影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 亚洲AV福利无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