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5 18:37: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中英語教師見習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好的復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九年級英語教學進入中考復習階段,采取什么樣的復習方法才能費時少、見效快呢?筆者根據多年九年級英語教學經驗,認為“三段七步”式的復習方法既能使中考復習工作有序推進,又能構建知識網絡,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叭纹卟健笔綇土暦椒ㄊ强茖W、合理、有效的中考英語復習應對策略。
那么,什么是“三段七步”式的復習方法呢?
一、專項復習階段
1.過好詞匯關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因此,在中考英語復習中過好詞匯關尤為重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了初中階段學生應掌握的詞匯,筆者認為應在熟記這些詞匯的基礎上,重點應放在詞的活用上,以及常見習慣用語上。在復習過程中,可對初中教材中中考常見詞匯進行分類總結,如,全部同音詞、常見慣用語,以及常見詞形變化、常見構詞法等。在歸類總結的基礎上,選一些詞匯練習題,對詞的活用進行專項練習。這種歸類總結復習法,可使學生對詞匯考點掌握更全面、更有效。
2.過好語法關
英語語法概念不清、不強,就容易受漢語語法規則影響,遣詞造句就會出錯。初中英語語法實際上可分為詞法和句法。對詞法可按照詞性依次復習,逐項練習,重點應該放在動詞上,練習題應多選選擇題以及動詞適當形式填空試題。對于句法應按句子分類,時態、語態、語氣等依次復習,逐項練習,重點應放在句子分類和時態上,練習題應多選句型轉換試題以及時態考查試題。為了提高復習的效率,可采用一些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語法的復習方法,如,圖表法、順口溜法、歸納法等。
3.過好習慣用語關
英語中習慣用語較多,如,tell sb. to do sth, ask sb. to do sth., prefer A to B,make sb. do sth., make sb. adj.,pay for, spend on等都是習慣用語。習慣用語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或固定搭配,掌握了他們就等于掌握了做這類試題的技巧和方法,可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在復習過程中,如果能對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習慣用語進行歸納、總結、應用、練習、強化,將會使中考英語成績迅速提高。
4.過好閱讀關
近年來中考閱讀理解試題題量逐漸增大,所占比分也增大,所以閱讀理解是中考英語復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閱讀是詞匯、習慣用語、語法、句式等各項基礎知識的綜合使用過程。閱讀理解試題考查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外,還必須通過大量閱讀實踐和訓練,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在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文章設問的內容和分類,對不同類型的具體試題,應掌握不同的思維方向和思維重點,采取相應的解題技巧。同時,教師還應提醒學生不要怕生詞。對于生詞一般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根據構詞法或上下文內容來猜。二是只需搞清生詞所屬類別就行,如,人名、地名、食品、運輸工具等。
5.過好書面表達關
書面表達是考查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中考英語書面表達試題較簡單,一般要求根據命題或按材料要求寫80個詞左右的小短文。在寫作訓練中,關鍵是教師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寫作技巧,使學生會寫作,有話可說,能說出有條理性的話。中考作文一般結構是:開頭根據題目給出一個主題句,然后分層展開簡單闡述,最后用一兩個總結性或照應性的句子進行收尾,使短文成為一個整體。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初中教材單元話題,針對中考,選一些典型且適合初中學生寫作的話題,讓學生進行書面表達訓練。就每次的訓練,教師可選幾篇習作作為范文進行講評,對其寫作方法及結構進行簡單分析,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方法及技巧。
二、綜合復習階段
這一階段是在專項復習的基礎上,對各項基礎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是訓練、鞏固、強化的過程,也是梳理總結、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這一階段,可選取8~10份中考英語綜合習題,對專項復習階段所學的知識進行訓練、應用、強化。在訓練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應指導學生應用專項復習階段所學到的知識、做題方法和技巧去解題、去閱讀、去寫作;另一方面教師應幫助學生以本套試題為依據,對初中階段的知識點進行縱橫聯系,梳理總結,如,對初中教材中出現的只能跟動詞ing形式做賓語的全部動詞和只能跟to do形式做賓語的全部動詞進行歸類總結。又如,對相似短語或句子進行歸類總結,像短語give out,give away,give up,give back,give in等,句子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What’s the trouble with you? 等。這種梳理總結的方法可使學生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構建起知識網絡。
三、模擬提高階段
一、外教的課
在這周內,我一共聽了20節課,其中10節外教的口語課,10節是我國英語老師的課。年紀覆蓋初一,初二還有小學一年級,學生包括普通中學生還有國際班學生。在聽過這許多課之后,我逐漸形成了一些教育教學理念。它們不僅轉變了以往我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陳舊觀念,還讓我從實踐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課程改革在中學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為我以后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從3月30日開始,我正式開始我的見習體驗,先前我為見習做了些準備,比如了解普通高級中學的英語課程標準和初一課文內容。不巧的是由于該段時間正好是初一年級處于全面復習的階段,我并沒有聽到自己理想中的課堂教學。前兩天見習的主要外教george roy的初中英語口語課,在口語的課堂上,因為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所以外教采用教學方法主要是與學生對話,即提問---回答。為了能讓每個學生開口說英語,外教與每個學生進行了交流,內容大都與日常生活相關,比如問候,天氣,周末生活,一日三餐等。因此,外教注重的是學生個體的發展,該教學方法的優點是每個學生的口語都有機會得到鍛煉,內容具有實際意義,缺點是時間花費太多,當老師與其中的一名學生交流時,其他學生沒事可做,因此課堂比較亂。另一個外教口語課堂的教學特點是英語是習得的,而不是學得的,因此上課時他會不拘泥于書本,課外知識拓展比較多。外教對課本的知識的要求是開始只是了解,并沒有要求會背誦或者默寫,然后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輸入知識,是一種習得的過程。當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或是需要講解的背景知識時,老師都樂意講解。與中國英語教師不同,外教希望學生提出疑問,講出自己的觀點,他們也非常尊重學生的想法,甚至可以為解答一個問題而打亂自己的教學計劃。當然,這與他們所被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有關。
在這里我們也可以很容易看出中國學生和國際班學生的區別,在中國學生的課堂上,仍然是傳統的大班教學,一般一個班級在50人左右,由中國老師任教,注重的是整體能力的培養。學生與教師的配合比較好,學習氛圍活躍,老師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計劃,同時老師受到學生的愛戴與尊敬,在課堂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國際班的課堂上,課程是由外籍教師任教,中方英語教師協助教學,實行小班化(小學每班18人以內,初中每班24人以內)和個別化、活動式、開放式教學,重視對學習小組開展學習指導,重視對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觀察,我發現國際學生都非常有想法,思維新穎,但課堂氛圍并沒有中國學生那么好,老師也沒有被尊為神圣的傳授者,反而只是一個合作者,學習者。因此,在國際班的課堂上,老師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應對學生各種各樣的提問,教學內容要設計得豐富、有趣、新穎,形式要多樣化,才能勝任國際班教師這個工作。
我們不能評論外教的課還是中國老師的課哪個更好,畢竟語言是由習得還是學得是個頗有爭議、有待研究的問題,還有涉及到哪種更適合中國學生的問題,但我們可以發現外教的課學生自主學習多點,課堂學習內容少些,中國老師的課是課堂學習到的內容多些,我個人認為我們可以綜合這兩種方法,一方面灌輸知識,一方面培養能力,逐步地改變我們的教學,比如,在教課堂知識的同時,我們可以整理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英文原著給學生看,畢竟課本的知識太過局限。教學方法上可以結合多種策略,就如張思中所說的那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有良法?!蔽蚁脒@種能力的培養將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過程,就如我國一直提到的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的過程一樣,但它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教師富有創造性并付出較大的努力。
二、課程改革后的新課堂
第三天,我開始見習我國老師的英語教學,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英語教學不同,課程改革后的課堂重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他們積極實施啟發式教育,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以此有效地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的指導老師帶的是優質班的學生,在我的指導老師的課堂上,老師緊密聯系生活,采用交際法教學,將課本上的知識盡量與實際聯系,使學生將學到的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課堂中心有老師轉移到學生,老師在課堂上扮演指導者,信息提供者,巧妙的提問,讓學生思考,尋找答案;老師時常組織小組討論、分角色表演等多種形式,擴大課堂的參與率,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發揮學生的個性;教學內容豐富,活動形式多樣化,如競賽,游戲等,很好地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老師執行公平,公正原則,把機會平均地分給全班同學,適時表揚,給學生自信,使其保持英語學習的熱情。當然同層次的老師間也會有些差異,我見習的其他班級的課堂上的學習效果、課堂氛圍會較差些,但對于我這個毫無教學經驗的見習生來說,已經是如掘寶藏,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
課后通過總結與反思,我發現該學校的教師的教學也基本達到了中學英語的課程標準的五維目標。語言技能方面,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充分培養;語言知識方面,學生掌握各種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功能和話題;情感態度方面:學生有明確的學習英語目的,有學習英語的愿望與興趣,樂于參加各種各種英語實踐活動,有學好英語的信心,積極與他人合作。學習策略方面,學生能為有效學習和發展而采取各種行動和步驟,如課前預習,上課集中注意力,與他人交流等;文化意識方面,在老師的拓展下,學生逐步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力和鑒別能力,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所以,課程改革大大改變了傳統的英語課堂,給學生一個更逼真,更自主的學習環境。但我也了解到有些學校(特別是比較落后的地區的學校)的一些老教師由于自身的水平,仍然采用些非常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語法翻譯法等,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新性等,我想我們很難去改變它,但我們自己一定要學習科學的教學方法,以后應用到我們今后的教學中,盡最大努力讓學生受益。
三、分層教學
由于采用分層教學,不同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并不相同,不同老師的采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同。在優質生的課堂上,教學過程緊湊,有條不紊,學生積極性高,完成的教學質量也非常高。較其他班的老師,該班的老師總能超額完成教學內容,因為她的學生總能完成課前的預習,在課堂上能思維活躍、積極發言。因此,在此課堂上教師主要采用交際教學法,通過各種活動與練習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口語能力。
在慢班生的課堂上,老師往往會花大量的時間講解課文,教學進度相對較慢。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因此偶爾還需要老師維持課堂紀律。
該分層教學的優點是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織教學內容,確定與其基礎相適應又可以達到的教學目標,從而降低了“學困生”的學習難度,又滿足了“學優生”擴大知識面的需求。
但分層教學也存在些缺點,通過對慢班生的訪問,我發現他們在心理上都會有些陰影:有很大部分學生表現出緊張、焦慮、無助、失望、甚至絕望、抵觸情緒、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漠視他人外界,躁動易怒的課堂行為,這些負面刺激,導致任教慢班的老師同樣緊張、焦慮、煩躁,他們還會因為自己教的是慢班,和學生一樣他們在工作上會出現積極性不高的情況。
而且,在分班上也出現是否科學性的問題,光光以考試成績來分層難免把一些英語水平優秀的但沒發揮好的學生篩選到慢班生的行列。
一、外教的課
在這周內,我一共聽了20節課,其中10節外教的口語課,10節是我國英語老師的課。年紀覆蓋初一,初二還有小學一年級,學生包括普通中學生還有國際班學生。在聽過這許多課之后,我逐漸形成了一些教育教學理念。它們不僅轉變了以往我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陳舊觀念,還讓我從實踐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課程改革在中學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為我以后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從3月30日開始,我正式開始我的見習體驗,先前我為見習做了些準備,比如了解普通高級中學的英語課程標準和初一課文內容。不巧的是由于該段時間正好是初一年級處于全面復習的階段,我并沒有聽到自己理想中的課堂教學。前兩天見習的主要外教GeorgeRoy的初中英語口語課,在口語的課堂上,因為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所以外教采用教學方法主要是與學生對話,即提問---回答。為了能讓每個學生開口說英語,外教與每個學生進行了交流,內容大都與日常生活相關,比如問候,天氣,周末生活,一日三餐等。因此,外教注重的是學生個體的發展,該教學方法的優點是每個學生的口語都有機會得到鍛煉,內容具有實際意義,缺點是時間花費太多,當老師與其中的一名學生交流時,其他學生沒事可做,因此課堂比較亂。另一個外教口語課堂的教學特點是英語是習得的,而不是學得的,因此上課時他會不拘泥于書本,課外知識拓展比較多。外教對課本的知識的要求是開始只是了解,并沒有要求會背誦或者默寫,然后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輸入知識,是一種習得的過程。當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或是需要講解的背景知識時,老師都樂意講解。與中國英語教師不同,外教希望學生提出疑問,講出自己的觀點,他們也非常尊重學生的想法,甚至可以為解答一個問題而打亂自己的教學計劃。當然,這與他們所被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有關。
在這里我們也可以很容易看出中國學生和國際班學生的區別,在中國學生的課堂上,仍然是傳統的大班教學,一般一個班級在50人左右,由中國老師任教,注重的是整體能力的培養。學生與教師的配合比較好,學習氛圍活躍,老師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計劃,同時老師受到學生的愛戴與尊敬,在課堂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國際班的課堂上,課程是由外籍教師任教,中方英語教師協助教學,實行小班化(小學每班18人以內,初中每班24人以內)和個別化、活動式、開放式教學,重視對學習小組開展學習指導,重視對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觀察,我發現國際學生都非常有想法,思維新穎,但課堂氛圍并沒有中國學生那么好,老師也沒有被尊為神圣的傳授者,反而只是一個合作者,學習者。因此,在國際班的課堂上,老師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應對學生各種各樣的提問,教學內容要設計得豐富、有趣、新穎,形式要多樣化,才能勝任國際班教師這個工作。
我們不能評論外教的課還是中國老師的課哪個更好,畢竟語言是由習得還是學得是個頗有爭議、有待研究的問題,還有涉及到哪種更適合中國學生的問題,但我們可以發現外教的課學生自主學習多點,課堂學習內容少些,中國老師的課是課堂學習到的內容多些,我個人認為我們可以綜合這兩種方法,一方面灌輸知識,一方面培養能力,逐步地改變我們的教學,比如,在教課堂知識的同時,我們可以整理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英文原著給學生看,畢竟課本的知識太過局限。教學方法上可以結合多種策略,就如張思中所說的那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有良法?!蔽蚁脒@種能力的培養將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過程,就如我國一直提到的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的過程一樣,但它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教師富有創造性并付出較大的努力。
二、課程改革后的新課堂
第三天,我開始見習我國老師的英語教學,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英語教學不同,課程改革后的課堂重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他們積極實施啟發式教育,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以此有效地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技能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教學理論、運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等,使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它不但有教育、教學理論做基礎,還有實踐的原則和要求,是教師培養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英語專業師范生應該從語言文字基本功、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等三個方面進行教學技能的培養。本文試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一、扎實掌握語言文字基本功
語言是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作為英語專業的師范生,能說標準的普通話、寫規范的漢字是一名合格英語教師的必備條件之一,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威信。盡管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現代教學手段不斷更新,但“三字一畫”技能的培養仍然不容忽視。這里所謂的“三字”指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一畫”指教學簡筆畫,它們是教師教學必備的素質。教師運用“三字一畫”技法進行教學,可以增強學生接受知識的興趣和求知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除了熟練地掌握漢語語言文字基本功外,作為英語專業師范生,應努力培養自己較強的英語口語表達技能,有較強的朗讀、演講和講話能力,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或通過參加校、學院及班級組織的演講賽、辯論賽、英語戲劇等活動進行自我練習,做到口語表達清晰、正確、得體;掌握教育、教學、交談的口語特點,力求做到科學、簡明、生動。
二、靈活運用教學工作技能
教學工作技能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進行教學設計,使用教學媒體和編制教學軟件,組織課內外教學活動和進行教學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簡而言之,教是指教師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和評定成績等教學環節所必備的技能。教學工作技能的培養是在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基本教學技能的培養,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活動。其主要內容包括課前進行教學設計的技能,使用教學媒體和編制教學軟件的技能,課堂教學的技能,設計和批改作業的技能,組織和指導課外教學活動的技能及教學研究的技能。
1.教學設計技能。
教學設計技能是教師通過對教材、學情及“課標”的分析后,針對其所發現的問題或焦點,運用其教學理念、策略和方法,為教學營造環境、構建教學資源、完成其所要進行的學科課程的教學設計方案等一系列教學設計的思維與行為活動。教師對教學設計技能的運用能力,取決于其教學經驗積累。完成教學設計要經過比較復雜的心理過程,因此,我們在對英語專業師范生進行教學設計技能培養時,不僅要培養師范生對教材進行處理和加工的技能,而且要培養其學會為自己的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與資源的能力。所進行的教學行為活動主要包括:課前對教材、教育對象的分析,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情的了解,發現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或焦點,確定好學習目標;認真分析教學條件,充分利用好環境與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選擇所要采用的教學策略、方法,為教學提供支持與挑戰;構建具體的課堂教學結構、管理系統、評價系統等。
2.使用教學媒體技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領域中越來越多地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學校計算機校園網絡建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越來越為學校與教師所重視,大家試圖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改變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教學現狀。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課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英語教學帶來了質的飛躍,它通過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多向發展。有了多媒體,教師可以結合教材,挖掘教材,制作課件,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游戲、競賽、問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聯想等思維,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還能就自己所學的各種知識,結合英語去創造、去探索,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
英語專業師范生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利用學科教學法、計算機基礎課程等自我練習,也可選修《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多媒體CAI》、《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等綜合教育類課程。在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使用教學媒體,如:掛圖、標本、模型、教具、投影、幻燈、錄像、CAI等,充分考慮教學內容與媒體選擇、學生特點與媒體選擇、媒體的教學特性與選擇、媒體的價值與選擇,培養自己的媒體教學技能。
3.課堂教學技能。
(1)導入技能(the skill of leading in)
導入是教師在新的課題或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正確而巧妙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程序之中。導入可發揮以下作用:
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些事物或進行某些活動的傾向。興趣是入門的向導,能促使動機的產生。學生學習有興趣,就能精力集中,積極思考。因此,英語專業師范生在培養自己的課堂教學技能時,決不能忽視導入的作用。在上課伊始就要循循善誘,喚醒學生求知欲望,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意義,激發內部學習動機。
②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激起其對所學內容的關注。
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剛上課時心理處于緊張、消極狀態。生動、新穎的導入可以使學生自然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形成對新的學習內容的“興奮中心”,把學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學習任務中,為完成好新的學習任務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③為整個教學過程定下基調,為課堂教學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開端。
(2)介紹技能(presentation skill)
介紹技能,是指教師通過語言及運用各種教學媒體來創設情境,呈現出新語言知識,使學生初步理解新語言知識的教學行為方式。介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之一。介紹技能要求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創設有意義的語境(situational context),把新語言知識恰當地融入到語言交談的情境中,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有意義的語境中首先獲得對新語言知識的感性認識。然后,通過啟發性的問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思維,引導學生在充分的語言材料中逐步理解新語言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英語專業師范生年輕有活力,思想前衛,在充分理解“新課標”和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可以加強介紹技能的培養。
(3)講解技能(explanation skill)
講解技能是教學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技能,也是文獻中研究較多的一種技能。然而,在我國外語教師職業培訓中給予的注意卻不夠充分。這是一個需要加強的培訓領域,因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用到講解的方面很多,例如講解發音要領、講解詞義、講解語法概念、講解課文、講解文化背景知識等。因此,每個英語教師都要掌握這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在對英語專業師范生進行這方面的技能培養時,可以進行單項訓練后再綜合運用。比如:教師在英語專業的學生上綜合英語課或教學法課時,可利用課上五分鐘給每個學生進行單項訓練,教師針對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總結。每位學生都要進行自評和互評,找到自己的長處和差距,然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綜合訓練。實踐證明,只要能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教學技能就會不斷得到提高。
4.設計和批改作業的技能。
作業是學科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單位時間內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通過作業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據此調節、改善自己的教學。簡言之,它具有以下功能:鞏固與延伸的功能,培養(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發展的功能,反饋與矯正,以及交流的功能。
筆者認為作業的布置應考慮以下“四性”,首先要考慮針對性。將學生的水平層次(個體層次)與知識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練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其次要注意層次性。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同時還要切進重點、降低起點迎學生;深入淺出、設置情境引學生;長期規劃、精心設計練學生;發展能力送學生。通過自己精心設計或選編的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再次,達到時效性。作業不僅是單位時間內教學內容的延伸與補充,而且是對某一階段內重點知識的鞏固和教學效果的評價,因而它應具有時效性(即教師布置的作業應以強化和鞏固當堂或一單元內所授重點、難點知識為主,不宜有過多超前或滯后的知識內容)。若某作業作為課內作業,就不能作為課外練習。這樣學生才能明白每次作業訓練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輕松、愉快、有成效。最后要注意適量性。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主要進行學習方法的探索和知識的系統歸類,而不是進行大量的、毫無針對性的、機械性的練習。教師應把握好這一原則,做到選材有針對性且題量適中,不可把練習變成“題?!?,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業當成學生復習和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
教師在批改作業時也應努力做到“三結合”,即“粗改”與“精批”相結合,學生“自改”與“互改”相結合,“口頭”與“書面”作業相結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對某些作業的處理,可采用讓學生“自改”與“互改”??勺寣W生交換作業,根據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討論中進行)。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對那些學習興趣不濃、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當面輔導批改(這樣還可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掃除學生思想和學習上的障礙,激發求知欲,有利于“轉差防差”,從而避免大面積地兩極分化)。最后再由教師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錯誤,集中評議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產生錯誤的原因并掌握糾正的方法。按照英語學習的規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并經過一定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而書面作業是檢查學生能否將口頭操練的材料用正確的表達形式記錄下來。因此,設計和批改作業決非易事,英語專業師范生在培養自己的技能時,必須從這方面下苦功夫。
5.組織和指導課外教學活動技能。
教學技能培養的“延伸”――組織和開展以教學技能為中心的課外實踐活動。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許多師范院校的外語學院和外語系已初步形成了以自主發展師范生綜合能力素質為中心,以學生社團文化活動、英語文化活動節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依托的具有濃厚教師教育特色的課外實踐活動格局。一是依托學生社團文化活動,如通過青年志愿者協會,學生自主義務到學校周邊的中小學進行義務支教和義務家教,這不僅能拓展師范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培養范圍,還能把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培養與自身興趣愛好有機地結合起來,極大地激發學生自覺提高教學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通過英語文化活動節,如通過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戲劇比賽、英語歌唱比賽、英語辯論賽、英語口譯比賽等,進一步營造濃厚的英語專業師范生能力素質培養氛圍。三是“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師范生提供了加強教學技能培養的實踐環節。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以教學技能為中心的課外實踐活動,使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養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延伸到校園以外的基礎教育領域,為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養和訓練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校園文化活動的導向性和學生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自覺性。
三、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是英語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為合格中等學校英語教師的必備條件之一。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指中學班級管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組織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等方面的技能培養。它是以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為指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活動。
班主任工作技能主要包括:班集體的組建和教育的技能、個體的教育技能、與任課教師和學生家長溝通的技能。
1.班集體的組建和教育技能。
了解建設班集體的幾個重要環節,掌握組建班集體的主要方法;了解在中學開展各種教學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并能組織各種活動;了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基本要求;掌握對其訓練的一般方法。組建班集體的技能:制定班級工作計劃;確立班級奮斗目標;選拔、培養和使用學生干部;協調好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的關系;培養優良班風;組織和指導班會和團隊活動。組織各種活動的技能:組織指導中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訓練的技能。
2.個體的教育技能。
英語專業師范生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利用教學法課程等自我練習,也可通過見習等手段提高或選修相關課程。了解學生個體思想和心理變化的特點,掌握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幾種主要方式方法。如:可通過觀察學生、與學生談話、分析書面材料、調查訪問等形式來培養了解學生的技能,通過加強《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和咨詢相關心理專家來培養對學生心理咨詢的技能,以及培養處理偶發事件和進行操行評定的技能。
3.與教師、學生家長溝通的技能。
英語專業師范生在見習或實習時應努力了解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關系,與家長關系的基本特點和相互配合的教育意義,掌握與其溝通的幾種方法,努力獲得任課教師和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英語專業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養,他們就會更能夠勝任英語教學的任務,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
參考文獻:
[1]劉慧.淺談多媒體與英語教學的結合[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