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3 09:12: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子技術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子技術基礎課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計算機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學習電子技術才能跟上時代的節奏。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有其獨特的學科特點,既要重視理論課,又要重視實訓課,做到兩者兼顧。因此,對于教師來說,也具有較大的挑戰性,電子技術基礎課的講授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同時,還不能循規蹈矩,要靈活地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能夠隨機應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因材施教,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要因材施教,可以將學生的特長進行總結,把學生進行分類,根據學生的優勢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比如有理論理解能力好的學生,有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有創新思維較強的學生,然后再將學生進行搭配,組成各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包括以上三類學生,這樣搭配,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也可以看到別人的優勢,然后,任命一位綜合實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實訓課小組組長,小組組長要有足夠的責任心,由小組長帶著學生共同完成實訓任務。在實訓課上,小組組長要根據每個組員的優勢分配任務,比如,理論理解能力好的學生可以負責電路原理圖,負責元器件的識別等。另外,對于組長來說,我們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技能培訓,提高其能力,擔負起組長的責任,也可以嘗試讓組長充當小教師,這樣一來,和學生交流方便,既幫助較差的同學,又減輕了老師的壓力。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
教學方法是比較重要的,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投入學習中,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方法的創新。學生都是從基礎學起,從一無所知到熟練掌握各種理論知識和實驗過程,這中間跳躍較大,對教師來說,如何教好學生,讓學生完成這質的飛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不斷地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出發,不斷地發現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教師首先要提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帶著疑問走進課堂,心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也就會認真聽教師講課。這樣的啟發式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不斷聯想、不斷假設,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會去思考其他的問題,久而久之,形成慣性思維,學生具有質疑的精神,具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思維,也就能培養其創新的能力,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熱情。對于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有時候會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這時候,教師就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了,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身邊的一切物品,比如黑板、粉筆等,把抽象變具體,把乏味變有趣,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內容。但該方法要運用合理、科學、有效,有針對性,不能牽強,不能一味地跟風,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選擇不同的表述方式。
三、理論結合實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強調實訓課的作用和重要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開設的實訓課要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認識到實訓課的重要性,認真對待實訓課,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理論用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操作中熟練地運用理論知識,熟練地操作。在電子技術基礎實訓課程中,雖然各種電氣設備的工作過程不同,但都遵循一定的規律,都是由簡單的基本控制環節組成。所以,只有通過識圖訓練,才能使學生弄清其信號通道、元件作用、電路功用及一些特殊環節的工作原理,進而根據電路原理圖,畫出電路裝配圖。因此學生識圖畫圖實踐能力非常重要,學校要將其作為重點,對學生進行重點培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識圖畫圖能力有效結合,才能真正理解電路的各種工作原理。另外,實訓課上,也要教給學生解決簡單的電路故障的技能,學生學會排除,學會使用萬用表。
四、及時進行總結
總結工作可以很好地積累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教師要定期讓學生做學結,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自己的經驗教訓,然后,教師再對學生近期的表現和所做總結進行評價,告訴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和表現出來的不足,進行歸納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在下一次實訓課程中,可以讓學生吸取經驗教訓,讓學生記得更牢,有效地鞏固實訓的內容。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
前言微電子技術是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沿領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促進了電子產品設計及制造領域的變革。微電子技術是以半導體工藝為設計載體,通過器件電路或者硬件描述語言描述硬件電路的連接,再利用專業的開發和設計仿真軟件進行工藝仿真、電路仿真和版圖設計,最終完成半導體工藝流程、電路硬件集成。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將學生帶入到工作環境的實景,能夠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微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過程中,利用設計輔助軟件讓學生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通過實訓內容的合理安排,驗證所學的專業知識,掌握設計方法和實現手段,從而達到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目的,實現本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培養的最終目的。
1現階段微電子技術教學模式分析
微電子技術具有抽象、層次化、流程復雜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微電子技術的特點,在器件模型、硬件描述語言、配套軟硬件、實驗內容及課程內容設置等幾個方面進行課程教學的改革。
目前,微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主要圍繞集成電路工藝、硬件描述語言、可編程器件等環節開展。硬件描述語言具有設計靈活、電路設計效率高的特點。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通過編程來實現所需的邏輯功能,與采用專用集成電路設計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設計靈活性、設計周期短、成本低、便于實驗驗證的優勢,在實訓環節得到了廣泛的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能夠提供更高的邏輯密度、最豐富的特性和極高的性能,因此,數字集成電路的實訓內容,主要圍繞FPGA的內部結構以及資源分布做相應介紹。
微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在本科教學中具有極強的實踐特點,尤其是作為電子科學本科教學,對學生的電子設計思維模式的構建有著重要作用。實踐教學離不開大量的實訓反饋。目前大多數高校微電子技術的授課課時數一般安排為48課時,其中實驗課占10課時,實踐課和理論課的課時數比例約為1:3.8,且課程多安排在三年級。從課時安排來看,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容易讓學生產生盲目應試的想法,導致學生只注重考試,而忽略了至關重要的實踐環節。另外,微電子技術課程最好作為專業基礎課程,為學習其它多門課程打下良好基礎。在微電子技術課程開展教學和實訓的時候,最好與學生的其它專業實習的時間錯開,讓學生能夠更加專心對待,避免專業知識和概念的混亂。如果將微電子技術課程課實訓安排在四年級第一學期,非常容易與畢業實習、求職環節發生沖突,導致學生對微電子技術課程和實訓內容認知不足,倉促應付課程和實訓內容,不利于對學生電子設計能力的培養,也會降低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微電子技術的實訓環節對于本科生而言,會給學生產生軟件編程的想法,不能真正將電路設計的理念深化,會造成實驗內容的創新性不夠,教學成果難以達到預期。
2微電子技術實踐環節教學
本課題對現階段微電子技術課程和實訓環節做了深入分析,總結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需求,對未來的微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模式進行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自動化設計軟件是的設計人員可以在計算機上完成很多復雜計算工作。微電子技術軟件通常在服務器或者多線程工作站運行,自動化程度很好,具有很強大的功能和豐富的界面。在高校中開展的微電子設計類實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性課程,既可以由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設計成分工協作的實驗項目。
為了提高學生對微電子技術的理解和設計能力的掌握,微電子實訓由32個課時組成,其中課內實驗分配了16學時、微電子設計實訓分配16學時,重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1課內實驗設計
微電子技術課程的課內實驗包含基礎驗證性實驗和研究型實驗,其目的是掌握基本的硬件描述語言的編程方式及技巧,并能夠采用模擬器件設計模擬集成電路,讓學生能夠具備獨立設計集成電路的能力,熟悉集成電路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結合以往的電子電路知識,完成基本器件的設計和調用。
課內實驗設計以工藝器件仿真、電路設計仿真手段為主,利用準確的工藝和器件模型,準確模擬集成電路工藝的流程和半導體器件的電學特性。軟件仿真已經成為新工藝、新器件、新電路設計的重要支撐手段,可以在短時間內建立實驗環節、調節參數、修改電路結構,彌補實驗室硬件投入不足以及對多種實驗室耗材的依賴,有利于學生建立系統性的知識結構。另外微電子技術的課內實驗也包含綜合性實驗環節,通過調用基本功能模塊,設計一個適當規模的數模混合集成電路,提高整體電路的綜合性能指標,實現良好的信號控制和傳輸,提高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
例如,半導體工藝演示實驗可以快速呈現不同工藝流程和工藝環境對工藝結果的影響,能夠設定不同的偏置條件來研究器件的能帶、電場、載流子濃度分布、伏安特性等內部特征,避免惡劣繁雜的對物理過程的解析建模,具有直觀和形象的特點,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針對成熟工藝,利用仿真軟件進行器件和電路設計。實際過程中,參照經典的器件結構和電路模塊單元,開展新特性、新功能的設計性實驗,鍛煉學生綜合知識的能力,面向工程實踐,對專業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這個過程需要授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已開設課程和知識結構來編寫適宜的實驗輔助教材,對實驗內容進行精巧的設計及和細致地指導。
2.2實訓環節設計
微電子技術實訓環節旨在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掌握集成電路設計開發流程,能夠根據系統的性能指標進行分層分級設計,根據硬件電路的額性能特點來構建規模化電路。在實訓環節中,強調綜合設計能力的培養,利用微電子設計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完成一定規模電路的設計、仿真、版圖設計、版圖檢查等環節。通過微電子技術實訓環節的練習,學生能夠培養獨立設計能力、系統分析能力、電路綜合能力等,為將來進入研發設計類型的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實訓環節的考核,采用大作業或者設計報告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查閱參考文獻進行設計選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參考文獻的參考和綜述,掌握課題的結構和流程設計,充分了解系統的模型,理解各模塊對系統設計的影響。實訓環節是的一次較為系統的設計方法訓練,不僅可以鞏固課堂和教材上的內容,還可以引入實際工程系統的指標要求,鍛煉學生的綜合規劃和設計能力。
3微電子技術教學改革實施效果
通過微電子技術的教學和實訓模式的改革,在實踐中積極總結得失,發現微電子技術的教學該給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微電子設計的專業素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學生對微電子技術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大幅提高,原先學生對課本的知識抱有敬畏的心理,在課程和實踐環節之后,都產生了很大程度的自信。微電子技術課程、實驗、實訓考核成績的優秀率也大大提高,表明通過微電子技術的教學和實踐改革,學生能夠比較好地掌握課程大綱所要求的內容。
2)通過細致地設計實踐環節,能夠調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實驗項目的完成情況比較理想,報告內容的撰寫也更加細致、全面。
3)通過綜合設計實驗和實訓,讓學生勤于動腦,在多種手段和方法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優化設計過程。
(2)目前,部分學校的相關課程基本都按照固有的學科安排課程的相關計劃。同類學校之間相互模仿的開設專業課程,沒有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專業的教學發展是否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專業的課程開設與設置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理論與實際發展相脫節的現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發展缺少了客觀的現實基礎,可謂是舉步維艱。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中的理論課程與實踐情況的發展存在的脫節問題,使應用電子技術的發展無法滿足社會的有效需求。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實訓課程的改革雖是箭在弦上,但是礙于實際情況的制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實訓課程的改革進程的發展一直止步不前。過去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理論教學、實訓教學相分離發展模式還在沿用中,不同教師負責不同的課程,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意識不強,無法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2不斷加強實訓教學及實訓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1)隨著眾多相關學者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實訓課程的改革的深入探究,改變教學模式、進一步打破專業固定學科的相關限制,最大程度的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發展改革的相關事宜成為當務之急。強化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實訓課程的發展觀念應作為一種辦學理念,將其貫穿于整個教學計劃的全過程,并將其改革的力度切實的落實到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安排、教材選擇的方面。進行改革中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實訓課程的相關事項盡量安排得井然有序,這樣才能在實際生活中有條不紊的使改革進行下去。學校以及教師對于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實訓的課程的比重要問題,在充分考慮之后做出適合的規劃。在進行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最好安排同一個教師進行授課,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對于實訓課與理論課在教學內容方面相互脫節的反感。同時,學校應該設立相關的平臺,為相關專業的教師定制學習培訓的計劃。專業的教師在課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并定期參與一定的培訓,提高自身的理論和實踐的教學水平。并時刻明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將模擬型的設備通過創新的做法向著實用型不斷進行轉變,使學生深切體會到實驗的成功與否與現實的關系。
【關鍵詞】
高職院校;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改革
0引言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是高職電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也是所授課程中學生最難掌握的課程之一[1]。加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工電子技術顯得尤為關鍵。因此,如何進行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改革,培養學生更好地掌握電工電子技術相關基礎知識,為學生從事相關工作奠定行業基礎,是高職院校和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根據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的特點,結合高職教育的目標,同時總結個人從教以來的教學經驗,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就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做出思考與探索。
1高職院校中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存在的困難
1.1課程內容多,講完和講透難以兼顧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包含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其中電子技術基礎又包含數電和模電部分。在職業院校機械類等工科非電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因各專業的側重性以及必要性,往往將電工技術基礎和電子技術基礎合并為一門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一般為72課時。但因電工電子知識在各行各業的滲透較深,72課時內要將整個課程的內容講完的同時又能夠講得透徹,較難達到。
1.2學生基礎較差,學生學習興趣欠缺
由于我國現階段高等院校的錄取形式仍以應試教育選拔為主,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學習成績相對較差,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素質,包括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等[2]。在教學中發現,課程開始時,大多數學生聽課非常認真投入,但隨著內容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漸開始聽不懂,學習興趣漸漸喪失,最后索性放棄。
1.3理論與實訓分開教學,教學效果不明顯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實訓教學課程的設置與實施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從而掌握相關專業的操作技能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因為師資配備、教學設計、課程安排等多方面原因,同一門課程的理論與實訓往往分開教學,甚至會出現實訓超前理論課程的情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理論與實訓未能相得益彰,教學效果不明顯。
2高職院校中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的探索
2.1模塊化教學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內容繁多,面對課時有限、學生自學能力稍欠缺的情況,采取模塊化教學,在將此課程劃分為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兩大部分的基礎上,再分別進行細分至不同的模塊,針對不同的專業對各模塊的內容分配不同的學時,這樣可以將本專業相關的電工電子知識講解透徹,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對于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在制定該課程教學進度計劃時,考慮到機械專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訓對象或者工作對象就是機床,而機床是由電動機拖動的,因此,電工技術部分關于異步電動機的控制這個章節就應該作為一個重點模塊予以講解。
2.2演示化教學
面對學生聽課興趣欠缺的現狀,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方法更加不能吸引學生。觀察發現,電工電子技術很多知識都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當在課程中引入生活中的應用時學生相對比較感興趣。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借用實物,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達到了灌輸理論的效果。例如,講授二極管的特性時,可借用數字萬用表歐姆檔,現場測量,分別根據阻值大小的區別來說明二極管的偏置情況,由此進一步講解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
2.3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
基于高職教育的特點,高職教學設計中實訓課所占比例比普通高校要大很多。通常重要課程都有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課時豐富利于鞏固,但存在的理論與實訓脫節的問題也較明顯。因此,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將理論課程安排在實訓課程之前,且盡量安排在同一個學期。當然,如能做到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即在教授某部分理論后有相應的實訓模塊,用實踐驗證理論,對于加深理解、鞏固提高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結論
如何提高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學以致用,是任課教師需要共同思考與探索的問題。現如今在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改革的形式下,只有通過不斷的思考與探索,在教學設置、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上不斷的改革創新,不斷地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才能達到人才培養目標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覃銀紅 單位: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屈文斌.高職院校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研究[J].船舶職業教育,2014,06:17-19.
[2]吳運水.職業院校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問題初探[J].電子世界,2016,03:29-31.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理工科非電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進一步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但普遍課時比較少,學生對這門課程沒有興趣,就盼著期末復習期間老師給復習題,靠死記硬背的方法,應付考試。這樣的現象,是高職教育的失敗。因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討。
一、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由于大學擴招,進入高職學習的學生,文化課基礎相對較差,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上高職就是為了混文憑,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礎不牢靠,知識銜接不上,思維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就較差。而且有些學生缺乏電學概念,認為電工電子技術課程與自己專業無關,重視不夠。
2、教師缺乏針對于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
現在高職學生都是90后新生代,智能手機不離手,接觸的信息比較廣,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如果仍是老一套,老師講,學生記,習題鞏固,作業再鞏固等步驟的話,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結果勢必造成教與學的嚴重脫節,教學效率低下,嚴重挫傷教學雙方的積極性。
3、現有課程設置中課時不足且實訓與理論脫節。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非電類專業拓寬知識面的一門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各專業制定教學計劃時首當其沖的課時壓縮對象。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邏輯連貫性,教師往往是根據課時安排,生硬地刪減課程內容,甚至將實驗內容刪除,勢必造成教學上的不連貫,學生本來基礎薄弱,現在疑惑更多了。另外一點,有的專業把實訓和課程分開安排,在時間上,把實訓項目安排在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在后。知識點沒學到,實訓先做上了,這勢必造成實訓與理論的脫節,學生在實訓時只能一頭霧水的照著老師的步驟做,卻不知為什么;而等到課堂上學習到這個知識點時卻又無法驗證了。這樣根本達不到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
二、《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的思考
《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在授課中應盡量避免繁瑣的數學和理論推導,應力求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理論知識實用化,使學生對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感興趣,有信心學下去,并能培養其動手能力。
1、針對學生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動力的源泉。《電工電子技術》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當學生一開始接觸時會很自然產生興趣,教師應該引導這種興趣,努力在今后的教學中讓學生保持、發展這種興趣。
(1)聯系生活實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涉及的范圍廣泛,包含電路、電工測量、電機與繼電器控制、安全用電、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集成電路等基本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就會接觸到很多的電氣設備和電子產品,如電風扇、臺燈、電子報警器、穩壓器、收音機、音響、智能手機、電腦等。了解這些電器設備和電子產品的原理,并動手安裝和維修,是高職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如可以在報警器的實驗中,在教室的講臺上放上報警器,讓完成實驗的學生直接能聽到報警聲,這對學生是一個激勵,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實驗的積極性。
(2)結合專業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廣泛,是學好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給學生介紹所學專業中要用到的《電工電子技術》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以后從事的專業工作中,與《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知識緊密相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對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學生,可以簡單介紹機車車輛上用到的各種電氣設備,通信信號原理以及高鐵新技術等,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點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方法單一,一本教科書、一只粉筆、一塊黑板走天下的教學模式無法使90后的大學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而《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理論知識多,許多概念抽象,難以理解。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化抽象為具體。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文字、動畫、圖像為一體的圖文并茂的課件,用生動豐富的畫面和音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這種形式的使用,還可以解決在課堂上板書所花的時間多的問題,使學生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2、及時查缺補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要讓學生學好《電工電子技術》,就必須培養和保持學生的自信心。
在教學中,要首先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隨時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弄清學生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發現學生缺少哪些基礎知識,及時補上,使知識的鏈條不脫節,不斷通過反問、啟發、引導、討論,盡量讓學生自己根據已學知識推出新的知識,再進行歸納和總結。并不斷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布置學生到生活中尋找知識的應用事例,或分析有關的現象,盡力給學生正面的積極的鼓勵,這樣學生就有自信。
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高職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以就業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因此,在實驗、實訓課程中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首先,講解一些實驗的共性問題,如測量用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如何處理實驗數據、如何書寫實驗報告等,并舉例示范。通過示范學習,要求學生結合教學內容,課下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操作之前,要求學生分組向老師匯報實驗設計方案,如發現問題和學生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然后學生進行獨立操作,測出實驗數據,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最后寫出完整的實驗報告。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提高學生實際操作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提高《電工電子技術》課堂教學質量是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工電子技術的理論發展也日新月異,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因此電工電子技術的課程改革也會繼續,這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摸清學生的特點,不斷總結經驗,認真探索,勇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適應社會進步和國家建設的人才。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252-02
目前電子技術實訓課現狀,結合職業學校特點,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方面,開展了電子技術實訓教學的實踐教學工作,我們在實訓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僅注重從與教學水平相適應的硬件設施上進行更新完善,更注重從教學方法上改進。提出電子技術實訓課的開設,應在理論聯系實際、學生的動手能力、特別是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創辦開放性實訓室,將我們的學生培養成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社會需要的有用初、中級技術人才。
一、電子技術實訓教學值得思考的一些問題
從教學體制上看:過去電子技術實訓附屬于相應的理論課,課程中大量實訓內容是驗證性的,實訓方式單一,方法陳舊,實訓課一般以驗證定理、定律為主要任務,這種教學模式至今仍在我國中等專業學校實訓教學中擔當著一些重要角色。
從管理體制上看:人員緊張,儀器設備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多數是輔助理論課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方式、內容和課程進度等方面受理論課影響嚴重。實訓室規模小,實訓教學隊伍穩定性差,很難保證有一個相對穩定、能夠深入開展實訓教學的環境。
從教學過程上看:實訓課由教師依據實訓內容配出相應儀器設備,并講解實訓中的問題和注意事項,無所不包。學生做實訓是被動的、依賴的、從眾心理比較嚴重,課前不預習或照書抄應付上課,實訓中走過場,編個實訓結果交報告,實訓課的效果微乎其微。
上述情況反映出的現行實訓教學對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中級專業技術人才極為不相稱,有待開展實訓教學改革,以利于為學生技術和技能形成提供更好地服務。
二、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改革
(1)建立適應技能培養的實訓教學環節。
在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把實訓內容作為實訓教學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將傳統的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局面扭轉到以部分驗證性實訓為基礎,適當增加設計應用性、綜合性實訓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使有限空間能夠發揮更大的效能。其次是選擇好實訓教材,在內容上注重應用部分與實訓部分的有機結合,同時還滿足電子學科不同時期的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使學生在掌握電子技術實訓(包括實訓技術、應用和設計方法等)基本功方面有更寬的途徑,采用應用技術與基本實訓相結合的方式既側重實際設計與操作,又強化電子技術應用所必須掌握的各項基本訓練(如儀器操作,元器件的選用,電路故障的分析,特別強化電子技能訓練)。最后各個章節應用部分中增加“知識拓展訓練”,這些內容可作為課外學時的實踐部分,也可根據情況補充到課內學時中,為提高實訓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能力及創新能力創造一定的條件。
(2)讓學生成為實訓中的主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
轉變實訓教學觀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實訓教學中關鍵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在電子技術教學中,學生能夠應用所學電子技術知識設計一些實用電路,激發學習熱情,在開發、設計中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理論學習更扎實,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肯思考、會思考,并注意學生收斂性和發散性思維同步發展,例如:在指導學生電子技能設計過程中,根據實訓教學大綱及學生考證的要求,讓學生先理解實訓內容,接著設計實訓方案,進而分析可行性、選配實訓器材,最后得出最佳構思及具體電路選型等,從而使學生能夠打開思路、開闊視野、克服思維定勢、培養其創造性思維。教師提出具體的實訓目標和要求,提供一定的實訓條件,對于通過何種途徑如何去實現目標,則由學生自己在實訓之前獨立完成,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實訓,學會分析,討論,確定設計方案等一系列實際工作的經驗,課后還組織分析討論,從而培養學生針對具體問題獨立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這樣的課程學習及課后的分析討論、歸納總結、無疑將大大促進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通過實訓教學讓學生學習和熟悉基本實訓原理,了解科學發展的邏輯與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和掌握電子專業實訓方法與技能;培養和積累從事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初步創新設計能力;逐步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科學的思維方式,良好的個人品德和社會責任感。
(3)建立開放的實訓室管理機制,增強學生實訓創新思維與能力。
開放性實訓室必須具備以下主要設備和儀器:電工電子綜合實訓臺、雙蹤示波器、頻信號發生器、交流毫伏表、萬用表、單相臺鉆電機、各種元器件等。常用電子儀器儀表是生產實際中經常用到,在電子產品制作維修中也是必不可少。開放性實訓室以課余時間為主,學生根據實訓題目的,自己想辦法設計線路,有的學生還自由選題,自由發揮,提高很快。電子技能設計與制作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課外電子科技設計的內容廣泛,涉及電子專業基礎知識及技能。學生通過課外開放性實訓室不僅鞏固了課堂所學理論知識也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開放性實訓室革實踐,使我們更加強烈地意識到:只有改革了原有教學模式中的弊端,才能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因此,電子電路實訓課首先開設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同學們通過實訓學習,能夠掌握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功能。并能用這些儀器儀表進行電子線路的檢測、故障分析和排除。建立科學、規范、獨立、完整的實訓教學體系和實訓考核制度,才能使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更加適應改革發展需要。
(4)成立創新電子興趣小組。
鼓勵學生踴躍參加電子課外科技活動,成立電子興趣小組。讓學生維修、制作電器小產品,如修理半導體收音機、安裝穩壓電源等,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專業教師定期指導和參觀調研的方式,讓學生對市場新技術新產品及時了解,并應用在電子小產品的制作中,激發他們學習電子的興趣。
三、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改革的一些設想
(1)微課、多媒體課件、電子仿真教學進入實訓課堂,開辟了趣味教學的新天地。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將教學所涉及的難以實現或表達的事情、現象、過程再現于課堂教學中,加大了實訓教學的容量,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教師和學生處于主動的人機對話的學習狀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過程更為生動和深刻,并拓寬了學生的認知、想像和思維空間,營造了學習氛圍,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提高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行開放性實訓教學,雙師型教師業務素質相應要求較高,同時要具備有實訓教師和專業教師素質。雙師型教師除了要有必要的理論知識,還必需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較強的創新意識,電子技術發展迅猛,雙師型教師必須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指導學生設計出一個比較好的產品。
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穩定雙師型教師的實訓隊伍要保證電子技術實訓教學能更好地為培養目標服務,雙師型教師就必須有過硬的本領和良好的師德,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
參考文獻:
[1]李哲英等.面向21世紀的電工電子實訓室建設初探. 實訓室科學,天津,1998
[2]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關鍵詞:項目驅動教學法;高頻電子技術;創新;實踐
Key words: project-driven pedagogy;high-frenquency electronic technology;innovation;practice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7-0179-01
1《高頻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和現狀
《高頻電子技術》是應用電子技術、通信工程及其它相近專業重要的應用技術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抽象性、工程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可以使學生達到設計和運用各種高頻電路的能力,為專業課和其它電子信息學科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但由于這門課程電路龐大、數學計算復雜、元器件更新發展快、分析方法特殊、理論性和抽象性都很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難上,學生厭學的實際教學問題。諸多老師通過簡化計算方法、模塊化教學方法、EAD仿真教學方法來改進教學方法,但是收效甚微。
2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的特點和優勢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培養人才的目標是:面向企業一線需要的、實踐動手能力強、良好職業道德、下得去、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筆者在課程中引入項目驅動教學法,項目驅動法是教與學雙方通過一個系統的項目為導向而進行的教學過程,具有以下特征:①項目應有計劃、具體目標;②教學內容應有實用價值;③項目應體現理實一體化;④教學過程應與企業生產過程相聯系;⑤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參與,突出學生為主體;⑥項目工作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效果評估;⑦項目應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3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高頻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
為確實實現“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辦學理念,培養出適合于企業發展需求的“職業人”,實現學校與企業之間崗位“無縫對接”,就必須拋開以教師教授為主體、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傳統教學方法,重新構建以項目工作流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基于崗位群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教學中,采取理論、仿真、實驗、實訓、實習相結合,課堂、實驗室、企業生產車間“三位一體”的授課方式,教學步驟按照項目工作流程,項目提出―項目分解―實物展示―企業參觀―教師引導―學生設計―仿真實驗―電路調試―項目總結。在《高頻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項目驅動教學法主要優勢有:①《高頻電子技術》是銜接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重要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將《高頻電子技術》教學大綱中要求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融合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把分散的教學內容應用到每個子項目中,使整門課程由“獨立的開環體系”變為“統一的閉環體系”。②在《高頻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應用項目驅動教學法,能夠實現教學相長,教學效果良好。在實施項目教學中,邊講授理論、邊作實驗、項目,理論和實踐相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理論知識以學生自學為主,實踐能力以企業生產車間要求為準,選擇的項目貼近于實際生產、實際產品、實際員工,能代表當前電子技術新前沿。③應用項目教學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參與性,培養企業團隊協作精神,增強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揚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強優勢,避高職學生理論功底差的劣勢。
4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高頻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4.1 《高頻電子技術》課程項目設置的原則。
首先,課程項目的設置應符合《高頻電子技術》的教學大綱要求,結合課程的性質,項目的內容應滿足理論和實訓的時間比例為1:1。其次,項目設置應具有實用性、可行性、先進性,《高頻電子技術》項目設置應與實際生產產品和實際生產崗位相結合,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項目設置應結合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設置,難度不宜過深;項目設置中涉及到的產品、技術、工藝應與時俱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進性。最后,項目的設置應該具有差異性和發展性,因學生基礎有差異性,項目的設置可以有選擇性,制定出必選項目和選學項目,對于基礎性的、通用性的項目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完成,選學項目可以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項目設置應考慮學生的后續可持續發展能力,同一個項目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應教會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技術、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藝來完成,不應該是“獨立的開環體系”,而是“統一的閉環體系”。
4.2 《高頻電子技術》課程項目確定及教學計劃。
《高頻電子技術》課程項目設置共四個項目,總計學時數90學時,每個項目實訓時間8~10學時、實驗時間2~3學時,根據每個項目的內容不同可自行合理分配學時數,但實訓的課時應超過了理論課時。
5驅動教學法在《高頻電子技術》課程項目實施過程中軟、硬件的保障
5.1 軟件保障。
編寫規范、合理的《高頻電子技術》教學大綱。大綱的編寫應以專業人才培養評估方案為依據,有市場調研的數據作支撐,經專業指導委員會研究批準后方可實施;編寫《高頻電子技術》項目驅動教材,驅動教材應包括理論講授、實驗、實訓,內容體現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重點突出基本實驗能力和專業實踐技能;具有一批雙肩挑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項目驅動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高尚的職業道德、高超的教學藝術,還要有熟練的動手能力、豐富的企業生產經驗。
5.2 硬件保障。
硬件保障包括實驗、實訓室的建設,資金支持。實驗、實訓的建設應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校中有廠,廠中有校”,主要應包括下列實驗、實訓室:高頻電子技術實驗室、通信技術實驗室、電路安裝、調試實訓室、PCB板制作實訓室、EDA工程技術實訓室、電子產品組裝車間。基于項目驅動教學法的特點,教學的實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可以通過申請為精品專業或精品課程來獲得國家、學院的全面支持。
電工電子技術在機電類學校作為一門基礎課程,是電學相關的各個專業的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但是對于高校類的學生,底子差,物理基礎知識掌握不牢,而本課程主要特點是內容涵蓋面廣、概念多、抽象、難學、難記、難理解。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針對此類學生,需要教師充分對課程理解,消化,通過具體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從學中做,從做中學。大量的學者和專家對高職高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學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方面展開[1]。根據個人授課經驗總結,電工電子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學習,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備學生,講好課,多總結。
明確教材的性質、任務、教學目標、容和要求、研究教材中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很重要,但是研究所授學生的心身發展特點,相關知識面和智力基礎也是同樣的重要的,以前在更多文獻里關于教師如何備好課講的很多,但是如何備好學生也是一門比較復雜的課程,在一個班級里,有反應快點,反應慢的,有自學能力強的,自學能力弱的,要每個人學生做到能懂,無疑對教師是一個考驗,所以備學生就顯得比較重要,尤其是對于高校的學生,基礎比一般本科院校的要差一點,這對教師的要求會更高。
怎么講好課,要求我們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認識,認真的組織;課堂上要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對比性的較強易懂的例子以及結合實物掛圖等形式[2],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趣味化、生活化、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正確評價學習行為,幫助學生體驗成功,要每一個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自豪。例如我們在講授二極管開啟電壓和正向壓降的時候,好多學生容易含糊。首先二極管要導通,導通的前提是正向偏置,電壓達到所需開啟電壓才導通,導通后二極管上才會有一個正向壓降。學生容易把開啟電壓和正向壓降搞混,教師就可以通過舉一些相似的例子來比較記憶。
總結,顧名思義,就是對所做做教學進行總體歸納和全面概括的具體結論。一般情況,在每一章節學習完成以后,學生很難自己把學習的知識系統的連貫起來,這就需要教師給于一個正確的引導。教師在總結中可以利用一些對比、類比的方法,找出異同點。比如在放大電路講授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將分壓式,固定式及射極輸出器的的靜態值,動態值的求法以及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放在一起類比,指出電路的異同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建框架,學概念,打基礎。
好多教師在新學期開始,就一股腦的開始講授新課,至于為什么要學這門課,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知道什么,這門課究竟是講什么的,好多學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開始上課的時候,沒有必要第一堂課就開始講課,教師可以利用一堂課或者更多的時間,把所要學習的知識給學生一個大的框架,就像蓋樓一樣,先把建設大樓所需的圖紙,材料,資金等必須物品準備好,這樣蓋起樓來,就可以得心應手。就像學生學習電工電子技術,教師可以細致的把這門課程先分為電工技術部分和電子技術部分。電工部分我們可以分為電工基礎,電路分析,安全用電;電子技術部分可以分為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新型電子技術部分。每個大的框架,結合具體生活的例子在給學生仔細剖析,使學生一開始就對電工電子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給學生一個整體的框架,要學生知道我們要學什么,需要從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樣去學,怎么樣才能學好,以消除學生在高中時期對物理的恐懼心理,更好的投入到電工電子技術知識的學習,認識到我們學習的知識很實用。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
三、重實驗,多實訓,勤練習。
電工電子技術作為一門實用技術比較強的課程,理實一體化,培養學習聽、看、做、記、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調動和開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徹底變革原來的實驗內容,提升基礎實驗的內涵,在驗證性實驗中滲入“探究型”內容,加強設計性實驗教學內容,完成一定的應用創新設計實驗,使實驗教學變為由理論通向工程實際的橋梁。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設計能力,以及綜合情況的處理能力。為此,可以將電工電子實驗教學規劃為3個模塊。即:基礎訓練模塊、綜合設計模塊、應用創新模塊,然后根據每個模塊分配具體的合理的時間。在每章課程結束后,安排一個小實驗,使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通過采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打破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其中相關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由同一教師主講,教學場所直接安排在實驗室或實訓車間,使“教”,“學”,“做”同時互補,整體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體管簡單測試的試驗中,要用到萬用表,二極管,三極管,電阻器等主要電工電子器件,教師可以要學生要對比二極管,三極管,電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從里到外,從簡單到復雜,要求學生通過萬用表測出各個元件的特點,并作出總結,另外在測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學生驗證二極管,三極管的主要特點。要學生體會到我們講的理論和具體做的實驗是一體的,更促進學生的理解和動手能力,從點到面,從簡單到復雜,從不知到無所不知。
四、結束語
電工電子技術比較抽象,尤其是一些概念,不像其它工學學科,學生通過具體的實驗或者實訓看得到,好多時候只能通過抽象的想象來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靈活的授課方法,更好的增加學生的理解力是教學者的首要工作,本文通過教學中三個方面的分析,希望能給電工電子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使學生能夠熱愛電工電子,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樂趣,使電工電子技術不在枯燥,促使學生從實踐中得到真知,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職業教育中電子技術基礎是電類專業的必修課,是學生普遍認為難學、難懂、難做的“三難“課程。在國家示范校建設中,我們對”教材“和”教法“進行了創新改革,以現階段學生基礎為出發點,研究學生的動、靜特點,把實訓中的”做“置入課程前段,用”做“去引領實訓,構造出完全的一體化電子技術模式,把現有的教材內容中的理論、實驗、實訓部分進行整合,用任務驅動法編排教材,使電子技術的學習能夠完成三個任務:
一、做一個電子產品
讓學生把電子技術融入生活中,使學生明白自己可以做”一個有用的電子產品“。增強自信心,提高成就感,這是非常的開課序幕,達到提高學生興趣的目的。電子技術課程理論知識深奧、抽象,難以掌握,特別是面對職業學校的學生,理論學習難度太大,盡管近年教材的不斷刪改,為一體化教學服務,但仍缺少一個最關鍵的知識“結點”,這就是“做”。實訓課題中的”做“是為理論教學服務的,難以形成一個鏈。學生實訓后的內容是一個電子垃圾,達不到激勵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其關鍵點是”做“不的不是一個產品。我們在教學改革中,采用”先做后學“的倒置式教學模式。在實訓課程中做一個產品。教學實例:
(1)在半導體二極管整流及濾波電路的章節中,我們把它改為成品直流穩壓電源的制作,并將這個電源用在后續的電路中做電源。首先讓學生按照老師的教學要求,對照電路圖進行元件安裝。(這個過程可以是照貓畫虎,只就工藝進行講解,不講工作原理)。安裝完成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調試。通過萬用表、示波器等儀器完成電路的測量。這個過程是教學的重點。在此,學生們看到了交流電和直流電的不同,交流電轉化為直流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整流。在此提出電子技術中的第一個知識點,半導體結構及半導體二極管的作用,使學生在看不到二極管的內部結構特征的情況下,一下子就看到二極管的應用過程。從使用的角度告訴學生二極管、電容的元件參數選擇和代換方法。(這是職校學生應當認真掌握的內容),并可作為知識的拓展,講一下”二極管的家族“。其他的內容是作為知識點提出來,在后續的課程中完成。通過”做“和”調“,學生總結出”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和它的V-A關系。這樣做,學生有”勁“,興趣”高“,不僅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制作了一個成品穩壓電源,獲得了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
(2)我們設計了一個分立元件構成的對講門鈴電路,它采用三級放大,第一級采用固定分壓式偏壓電路構成的基本放大電路,第二級采用電壓并聯負反饋放大電路,第三級采用OTL功率放大電路。這個課題是從學生對語言通話的好奇和關注度入手,印刷電路板由老師設計,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分級安裝和焊接,在“裝“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側重對器件的介紹。安裝完成后,首先是讓電路要能夠”傳聲“,使學生產生興奮感和成就感。然后老師再進行低頻小信號電壓放大電路的分級講解,晶體三極管的作用,性能和特征,靜態工作點的作用,負反饋的作用,功率放大電路的特征。在知識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三極管的特征,理論分析及電路的定性計算方法,在此通過示波器對電路波形進行測量,讓學生真是的看到什么是”放大“。然后當把上偏置電阻去掉后,在無偏置的工作狀態下,三極管又如何工作?在調試的過程和老師的演示中都能夠充分展的展現出靜態工作點設置的重要性。針對這個問題,過去學生很難理解三極管放大電路為什么要設置靜態工作點?什么是交流電路?什么是直流電路?什么是負反饋?功率放大電路的作用等等問題在”做“的過程中一目了然了,學生通過”做“能夠懂其理、悟其性。重要的是這個課題的設計,讓學生收獲了一個電子對講門鈴,是他從學習電子技術的困惑中走出來,可能自己的產品不是那么完美,但每個學生都非常高興,其他專業的學生也十分羨慕,這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教學上的收獲。其實這樣的教學實例很多,我們把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的理論知識都通過”先做后學“的電子實訓模式進行一體化的教學課改。最后通過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比實試,其結果十分滿意。
二、教學實訓課題的設計
這是課改最難的一道題,面對教學大綱,教學內容,都是一章一章連續進行的過程,而先做產品就必須是一個全面的知識和技能的結合,所以在本次課改中,沒有學到的元件怎樣處理需要老師認真地取舍,對于新器件,可以粗講也可作為黑匣子來用,會用就行,以后再講,或者留為作業讓學生上網查閱資料去學習,但是一個產品必須要與教學的內容相結合,為教學服務,還要有用,有用才有趣。
“做“的產品又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有趣。有趣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現在教科書上有很多例子,但都是為理論知識學習服務的,缺少一個“趣”,這對中職學生來說變成了“讀死書”,形成了三難“老師教起來難,學生學不會難,學習方向不明確學習方法不正確更難”。要做到有趣,就必須跟生活相結合,在實際生活中找例子。模擬電路中,“有源功放的制作”非常適合于功率放大器的學習;“無線話筒”和“無線遙控”能夠同振蕩電路配合進行教學;“晶閘管技術應用”在電壓調節和觸摸開關中都能夠很好進行結合;“聲光控樓梯開關”在數字邏輯門電路中是一個很好的綜合課題;“D觸發器組成的電路在家用分級切換開關”很實用;“4017計數器”是一個萬能電路,可以組成彩燈控制器等多種功能,并可以引導學生去創新和開發;“555”“4093”在數字電路中都是多用途的電路,能夠展開學生飛翔的翅膀,讓學生在“做”中體會“創新”的成果和喜悅,但是作為課題的設計還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即難度不能太高,調試過程不能太難,否則電路設計中的缺陷和元件的離散性都會造成“產品”的不成功,這樣會挫傷學生的興趣,事與愿違,適得其反。其二是“有用”,每個實做的課題都能夠是一個電子產品,而不是一個電子垃圾。我們現在有的實訓教材是為練習而實訓,“做”變成了一個過程,這樣學生就缺乏興趣,做的是一個“圖”,做完后又成為了一個電子垃圾,所以“做”要為用服務,使學生通過“用”來產生興趣。其三是“實用“,有用和實用并不矛盾,實用是有用的升級,是配合教學、完成教學內容后設計制作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可以使知識的綜合,技能的提升。把電子一體化教學在“有趣”、“有用”、“實用”的課題中得以融合,這就是職業教育中電子技術課應達到的最大目標,這樣的教學是通過“做”去掌握電路的原理,了解電子元件的性能,完成教學的任務。反過來,電路理論知識在“做”中得到提高,一種電路多種功能,一個功能又可以由多個電路來完成,使學生從中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敢于去創造。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
“先做后學”是教改。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應創新和改革。在“做”前,有條件的話,應當是讓學生進行電子線路仿真,先讓課堂動起來,這時老師可少講或不講仿真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在“做”中,要嚴格工藝要求,按照工廠生產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干凈、整潔的環境,防靜電的保護措施,規范的操作工藝都應做到一個“嚴”字,為今后學生走向崗位而培養一絲不茍的職業素養和敬業愛崗的職業精神。在“做”后要調試,要總結,“做”有成功也有失敗,要通過總結來完善學生的學習,通過調試讓學生掌握儀器儀表的使用,掌握電路的工作狀態,工作波形,使學生看到的不是一塊孤立的電路板,而是在儀器上閃爍著波形的具有生命力的包含著特定功能的產品。這個結果學生看到了,電路就讀懂了,理論知識也就掌握了,甚至還會在“做”和“應用”中獲得更多書本上沒有的新知識。教學方法的改,重點是把知識的傳授變成實訓指導,作業改為總結,分析電路成為解決問題。
四、結束語
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從理論走向實用,是職業教育的中的必有之路。面對生源的減少和變化,只有從做入手,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才能夠使職業教育的電子技術課永遠充滿活力,培養出具有崇高的職業精神,良好的職業素養,有創造能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謝蘭清.數字電路設計與制作課程項目化教學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7).
[2]施迎春.“六階段教學法”在中職電力拖動實訓課程中的探索與應[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7).
[3]劉建華,伍尚勤.電子工藝技術[M].科學出版社,2009.
[4]黃士生.電子專業技能訓練[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5]朱國興.電子技能與訓練[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本課題在“國家職業教育示范校建設”項目(項目編號:HN201007)支持下完成。
近年來,國家對技術工人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一些地方城市的工業現代化建設也急需一大批技術工人。在這種背景下,政府的教育方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地方初中的考核不再是以考上重點高中為唯一標準,而是將一批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送進了重點高中進行重點培養。考不上重點高中的這些學生,則大部分進入了地方職高或者技校進行學習。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就是進入職高或技校的學生,從整體上來講,素質并不是很高,而這些學生恰恰是我們城市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首先得面對學生基礎差這樣一個現實。用最適合這批學生的教法方法來培養。那么我們應如何來教他們并讓他們喜歡上《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呢?
《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是電工電子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從知識面來講,任何一個初學者對它的理解都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采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是很有必要的且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學電的人都知道,電流是一種看不到但確實是存在的一種物質。在對電路分析的過程中,我們要告訴學生電流在電路中的動作過程。如果單靠講授,學生是無論如何也很難理解。如果通過動畫演示,最好能做成動畫游戲的方式,那學生就非常感興趣了。
除了上課要借助多媒體優勢外,我們還必須對教材進行分析,并精選。如有條件的話,最好是自己編寫,因為每個學校的軟硬件條件都不一樣,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適應各個學校的學生的培養。有一體化的教材還不行,還得要有配套的硬件設施即一體化實訓教室。
當然,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人的因素。再好的教材,再好的設備,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教師也是不行的。學校應給專業教師提供各種提升專業技能的平臺。對于專業教師的培養,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模式,這里我們不進行過多探討。
下面我們來探討第二個問題,我們要教給學生什么?
現在我們職業教育的普遍觀念是,我們的學生只要知識夠用就行。在這種背景下,枯燥的《電子技術基礎》理論課就可以大大減少。可以采用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進行實踐操作。具體可以這樣:
(1)教師的準備工作。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要做好課題的設計與器材的準備工作。明確一學期學生要做的實訓課題,達到預期的目標。再根據實訓課題,實訓老師準備好相應的實訓器材。
(2)學生的準備工作。學生主要從思想上進行教育,要讓學生熱愛實訓教學。引入職業標準,將職業標準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覺穿戴好勞保用品,自覺準備好實訓工具。能配合老師,積極參加實訓,同時要注意對實訓安全的教育。
(3)教師巡視指導。在學生進行實訓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每一位實訓的學生進行指導,指出實訓過程中違反行業操作規程的。要嚴格按照行業標準來要求學生,并親自示范,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的操作。
(4)學生調試,教師指導。學生電路板焊好以后,要讓學生自己學會調試,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調試維修的能力。老師堅決不能因為儀器的貴重等原因,幫其調試。教師要做的更多的是鼓勵,在容易出錯的地方,多進行指導。
(5)學生寫總結體會。每完成一個課題,一定要讓學生寫出心得體會,總結實訓過程。讓其找出焊接過程中或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然后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6)教師打分。就是設定一個評分標準,教師按這個評分標準給學生的電路進行打分及評價。
以上是一個一體化教學過程的設計。這只是一個參考,每個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來制定相應的一體化教學過程。如何有效的組織課堂,利用課堂,是我們要討論的一個重要課題。
重視課程設計的指導。《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要學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須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不斷的給他們創造條件,創造機會。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學會查找資料,學會設計電路,學會調試。當然,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指導。
教學方法應該不是單一的,而應是多種形式并存的。何種教學方法更有效,是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肯定會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但不管怎樣,它最終都是為了得到一個更好的教學效果。相信有了教學理論方面的提高,我們一定可以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付植桐主編,尹常永副主編.電子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