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8 11:01: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小學教師履職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對于農村教師特別是年齡偏大的教師來說,教育教學工作一貫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想當然地閉門造車。對于繼續教育中提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予理會。這些新理念和方法畢竟是集大家之探究實踐所得——集思廣益,只有了解了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方能找到不足,知不足才能進步,也才知道有許多理念并不是都需要電子白板、需要投影儀才能用。
2.經費問題
西部地區教師普遍待遇低,尤其是農村教師。最近十幾年,西部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經費幾乎都是由教師自己承擔。雖然近幾年來我縣有部分學校對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費用給予報銷,但除了培訓費外,還要承擔數目不小的住宿費、生活費以及其他開支。由于以上原因,許多教師不愿參加繼續教育學習。
二改善彝良縣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的措施
1.提高培訓教師自身素質
當前有相當數量的培訓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培訓教師自身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參訓教師對待繼續教育的態度:第一,改變以往單一的培訓方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用當前比較新的教學方式、教學技巧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第二,對培訓者進行專門集中培訓。在承擔繼續教育任務的單位抽取一定的人員參加由國家高校和教育科研單位相關專家學者組織的專門培訓。這些專家學者對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有較高認識,參與過課改,了解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方法。通過他們對地方培訓者進行培訓,可以整體提高培訓者素質,更好地為地方繼續教育培訓服務。第三,地方繼續教育培訓脫離實際,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培訓教師不了解中小學教育的原因。因此,培訓教師每年必須對當前的農村中小學進行一定的調研,走入中小學課堂,及時挖掘中小學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結合農村中小學的具體情況來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培訓中解決教師們遇到的困惑,才能真正吸引教師參加繼續教育、重視繼續教育。
2.培訓形式多樣化
第一,校本培訓模式。以教師任教學校為基地,利用學?,F有的教育資源,探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主要學習內容。它注重在探討中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具體問題,總結實踐經驗。第二,專家引領教育方式。讓有一定造詣的專家、學者和中小學教師一起參與到繼續教育中去,通過專家們的示范以及在專家提供的新的理論指導下,使教師整體素質得以提高。第三,集中培訓模式。這種模式是當前采用最多的一種模式。教師利用假期到指定的學校接受一段時間的繼續教育,通過集中培訓,完成培訓科目,最后通過考試而達到目的。第四,送教下鄉模式。由相關部門利用周末或寒暑假讓一些經過培訓的高校教師,定期到農村地區的鄉鎮上對教師進行短期的教育培訓,使當地教師便捷地完成繼續教育培訓。第五,遠程培訓模式。利用網絡教育的便利性,制定教師培訓課程標準,建立一個學習培訓平臺,實現優質教育課程資源的共享。遠程教育培訓對課堂的生成、構建、發展、探索,對新的教育理念的認識、探求,都將是一次革命性的學習方式。
3.增強培訓實效性的改進方案
第一,改進培訓內容,貼近一線教師教育教學實際。將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以典型教學案例為載體,創設真實的課堂教學環境,緊密結合學校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主題鮮明的技能培訓,這樣便于促進培訓成果在教學實踐中的轉化。第二,轉變培訓方式,提升教師參訓實效。針對教師學習特點,強化基于教學現場、走進真實課堂的培訓環節。通過現場診斷和案例教學解決實際問題,采取跟崗培訓和情境體驗改進教學行為,利用行動研究和反思實踐提升教育經驗,確保培訓實效。第三,強化培訓自主性,激發教師參訓動力。嘗試建立教師自主選學機制,為教師創造自主選擇培訓內容、時間、途徑和機構的機會,滿足教師個性化需求。建立試行培訓學分認證制度,學時學分合理轉化。將培訓學分作為教師履職考核的必備條件,激發教師參訓的積極性,促進培訓成果在教學實踐中的轉化。
4.轉變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觀念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教師們的知識、觀念必須更新。無論是老教師或是新教師都必須通過繼續學習來達到教育思想的改變,樹立新的教育觀念。通過繼續教育實現教師自身的專業化。
5.政府應加大繼續教育經費
教研共同體是指在中小學教科室引領中小學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由參與活動的教師、學科教學專家及教研活動的組織者(學校領導或教科室主任),就為解決教育教學中的某些問題或現象,利用相關的理論或資源在彼此間的交流、溝通或分享各自的觀點中,在全體參與人員形成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中所形成的一種交往關系。在教研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參與活動的教師、學科教學專家及教研活動的組織者彼此間只要集中在一個特定的場域(如在教室或教研活動室)就可以進行很好的交流與溝通,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中小學教研活動管理職能部門之一的中小學教科室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
一、中小學教科室管理之“難”
(一)功能不清,運行不暢
在中小學教科室運行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教科室這一機構內涵的認知,導致中小學教科室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未能得以體現。長期以來,受制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大多數教師的意識中認為教科室的功能及作用僅僅停留在對學校課題的管理上,未基于新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重新審視和定義教科室的功能。同時,加之在對課題的實際管理過程中,由于存在“重兩頭,輕過程”的現象,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時間及教學常規之間容易出現“兩張皮”的尷尬狀態,使中小學教科室的運行難以順暢。
(二)機構不全,缺乏引領
在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面對“雙減”的挑戰和新課改的深入推進,由于對中小學教科室的模糊定位及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配備不到位等現象長期存在,這就使原本就尷尬存在的中小學教科室生存顯得舉步維艱。這在很大程度上將中小學教科室的作用僅僅停留在對學校教育科研文件通知的上傳下達、做資料、搞匯報等學校行政工作上,在指導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和專業引領方面自然就顯得力不從心。
(三)力量薄弱,功能受阻
由于中小學教科室的職能和定位不甚明確,機構人員配備不強,導致的嚴重后果是教科室缺乏對學校科研骨干力量的培養。再加上教師淡薄的科研意識、薄弱的科研基礎、欠缺的科研方法、能力的相對不足,使本就力量弱小的中小學教科室發展舉步維艱。此外,由于受制于學校其他因素的干預,教科室的功能定位未能與學校辦學理念、教師發展、課程建設與教育科研等方面有深度的融合,導致中小學教科室功能的發揮嚴重受阻。
二、中小學教科室管理之“困”
(一)角色定位不清
中小學教科室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大腦”,在學校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為學校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動力支撐的同時,在實際的教研活動開展過程中起引領、管理、指導等基本作用。但受到學校行政的強勢干預,中小學教科室的角色定位模糊不清,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極為尷尬。教科室被異化為教(導)務處的一個附屬品和陪襯品,教科室本應當承擔的功能未能得以發揮,反而成為為教務處分憂解難和處理具體教學事務的操作者和實施者。
(二)引領作用難發揮
在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教科室的存在應該在教育科研方面起到良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具體負責好學校課題研究體系建設,指導具體的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及實施情況。同時,要積極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對教師培訓、教師發展、繼續教育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然而,在實際的調研中發現,教科室的尷尬存在和模糊的角色定位,使教科室的自身發展處于尷尬境地,自身應該發揮的作用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很難得以體現。
(三)校本研修走過場
從理論上來講,中小學教科室是學校校本研修工作的組織者和中控臺,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起“中樞”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校本研修工作的開展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檢查和裝點學校門面的噱頭,對于學校教研組、備課組、年級組、班級及任課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優化、學生課后作業的優化及有效管理,教研組及教育科研質量的提升,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甚微,校本研修工作的開展并沒有得到具體的落實,也沒有發揮出應該發揮的作用。
三、中小學教研與科研之概念厘清
(一)從含義上來看
教研指的是借助某一教育或教學理論,對具體的學科教學中產生的某種問題或現象進行探討和分析的活動或過程,其主要目的或功能是要解決教育教學中的某個具體問題。而科研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指導下,以某個教育現象作為研究對象,借助科學的研究方法,按照嚴格的研究程序,遵循科研的范式,以發掘或產生新的某種規律性的知識為目標進行有計劃的創造性活動,其主要目的或功能是服務于教育實踐,提煉經驗,發現新的或更加完善的教育規律知識。
(二)從活動主體來看
中小學教師是開展研究活動的主體,教研活動是學校里的常規活動,也是體現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展現學校文化的重要環節。然而,科研似乎與中小學教育毫無關聯,它與平日所說的教研究竟是否一樣?這需要我們對教研和科研的概念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要摸清和弄明白兩者之間的關系。教研主要是對已有的教育理論或是被普遍接納了的教育規律在具體的實踐中進行的行動研究。教研的主要目的是要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真實且具體的問題;而教育科研主要是針對某一領域中某種教育理論或教育規律進行驗證或探討的創造性活動。具體來說,教育科研側重于理論范疇,主要是發現或探索教育規律的理論,而教學研究偏重于實踐領域,主要是運用和驗證教育教學的規律。
(三)從研究目的和過程、應用范圍上來看
教研是為了搞好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科研的目的是要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實踐意義的重大理論問題。教研主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已經解決但解決得不太好的問題,而科研主要解決的是教育教學中沒有解決但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在研究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研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個體的、分散進行的,不要求有嚴格的連續規程;科研是有目的、有計劃、聯系、系統的研究活動。從二者成果的應用范圍來看,教研的研究成果因受制于研究的對象、目的等,其成果僅限于某一學科、某一教研組或某一學校,惠及范圍狹窄。而科研的成果因研究的目的或對象的不同,其研究成果可以成為某個領域、某個地區或在更大范圍內進行使用和推廣。在中小學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對教研和科研有了明確和清晰的認識的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教研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要參與的,而科研就并不一定要求所有人都參與其中。
四、中小學教科室管理之“策”
良好的教育科研素養是中小學教師進行科學研究活動的前提和保證,教師具備良好的教育科研素養和行動能力,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才能發揮中小學進行教育科研的最大效益。中小學教科室在提升教師教育科研素養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教師專業共同體發展的中小學教科室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培育和造就專業化的中小學教育科研隊伍
專業化的教育科研隊伍是落實和保障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有力支撐,因此,中小學教育科研隊伍必須走專業化的路徑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在中小學教育科研的開展過程中,要積極鼓勵教師申報各級各類教育科研課題,要努力為教師的教育科研搭建良好的平臺。同時,學校也要建立相應的教育科研獎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熱情和積極性,可以將教研科研的實績作為中小學教師履職晉級、評優推先的重要依據。此外,還要對中小學教師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培訓,從如何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展開選題、如何填寫申報書、如何進行研究路徑的撰寫等方面進行;也對教師的教育科研培訓采取定期開展的方式并有相應的培訓考核機制。
(二)努力構建教師教研發展共同體
教師教研發展共同體是教師基于共同的教科研目標或學習發展目標,進一步達成的價值認同和共同發展的集教、研、訓、學于一體的專業組織。在這一組織內,教師通過具體的行動研究,不斷地主動獲取新知識,運用新技術、新理論解決新問題,在促進學生自主成長的同時獲得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中小學教育科研人員發展共同體的建立,不僅可以及時了解不同學??蒲腥藛T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以通過定期召開科研人員聯席會議等方式搭建交流和合作展示的平臺;同時建立定期的考評制度,建立獎懲措施,通過考核評比,不斷提高教育科研人員整體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清晰地認識到,在這一組織內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科研的水平,還可以以此為契機給中小學教師搭建良好的交流和展示平臺,讓教師在交流中產生思想的碰撞,在交流中產生科研的火花,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科研合力,產生并形成一支優秀的具有極強“戰斗力”的教研發展共同體。
(三)著力提升中小學校長的科研領導力
校長的科研領導力是指校長在具備扎實的學術功底的基礎上,在科學、合理的科研觀念指導下,帶領全體教師或科研人員,通過制訂適合本校的科研規劃和推進科研工作的具體實施,并不斷優化或提升學校整體辦學品質和科研品質的能力。一名具有優秀科研領導力的校長,首先一定是一位出色的科研教師。因為中小學的校長不僅是一名學校領導者,還是一名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只有校長在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科研能力的基礎上,才能扎實地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帶著問題聽課、帶著問題搞科研、帶著課題去探究,引領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真正實現科研興校,向科研要質量才有可能得以實現。中小學校長在帶領全體教師借助教育教學理論著力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踐問題,不僅是對教育理論的再次學習和深化,還是教育理論反哺于教育實踐的真實驗證。
(四)建立完備的中小學教育科研制度
學校每一項工作的有效落實都離不開良好的制度作為保障。只有在科學、合理的教育科研制度下,學校的教育科研才能夠有效展開,中小學教科室的功能也才能夠充分發揮。學校教科室應該定期召開校內的教育科研例會或利用和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時,通過總結、研討、微講座等方式結合教育科研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有效的探討,在確定相應課題后,達到立項的可以在校內開展立項,對于已經產生的各種成果可以通過公開發表、區域教研、匯編成冊、交流展示等多種途徑或手段予以交流和展示,提升教師參研的熱情。同時,也要建立完備的教育科研經費保障制度,在經費的投入和管理上給予相應的保障,合理和充分地調動教師參研的主觀能動性,努力為中小學教育科研構建良好的外部環境。
(五)提升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素質
良好的教育科研環境是教研活動開展的外部保障,最根本的是要求中小學教師具備參與教育科研的優秀素質與品質。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師面對教育科研時首先要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不要被所謂的神秘面紗所蒙蔽,要清楚地認識到中小學的教育科研是來自中小學的教育實踐。其次要求中小學教師在進行教育科研時,以甘于寂寞的心態去面對,因為我們教育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中小學的教育科研無法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最后,中小學教師在從事教育科研的過程中一定要具有求實、求真、自律的研究態度,嚴格恪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嚴禁各種科研泡沫的形成或學術垃圾的產生。
(六)切實發揮好中小學教科室的職能
中小學教科室在運行的過程中應積極發揮好各項功能。在積極關注教育教學改革前沿的同時,立足學校發展實際,為學校的教育科研發展提出和制訂教育科研指南,引領和研究課題的開展和管理。通過課題管理,抓牢學校課題申報、立項評審、開題論證、階段考核、結題鑒定、成果推廣及宣傳等工作。同時,也可以利用課題研修的機會,組織教師進行專業的理論學習,教師在校內或校際的交流以各種研討會的形式進行,在同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在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的同時,為學校校本經驗的積累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是中小學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作為一名中小學教師,只有在學校良好的中小學教育科研環境的支撐下,在中小學教師教科室的影響和帶動下,在中小學教育科研隊伍專業化的熏陶下,才能內強科研素質,外加積極投入,努力向專業型、研究型的中小學教師邁進。
參考文獻:
[1]柳翔浩,史利平.中小學教師實用教育科研方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
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在完成小學教師學歷補償教育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已轉入以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為目標的繼續教育的新階段,面臨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挑戰,以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為主體的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在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任務十分艱巨。目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總體看比較薄弱,功能單一,不能適應新時期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需要,不能適應基礎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但無論如何,作為教師繼續教育主陣地的教師進修學校首先有義務和責任在現行繼續教育規定下完成好培訓任務,并且應該在培訓環節中較以往有所突破、有所提高,不斷探索教學的有效性,進而實現高效教學。
一、縣級教師進修學?,F實的尷尬
對石屏縣當地195名小學教師調查顯示:“50.8%的教師不參加或無機會參加縣屬級及以上培訓;認為縣教師進修學校研修班對專業成長幫助很大的僅占29.2%,認為一般的達52.8%,4.7%的認為無作用,13.3%的被調查者沒有參加過培訓。”據統計,當地教師按規定每年至少參加一次的繼續教育培訓(履職晉級培訓),目前教師參培率僅為60%左右。這些數據折射出了師訓部門存在的種種問題,但終究歸結指向一點――“培訓教學效率低,對教師專業化發展成長作用小,教師不屑一顧。”緣何教師會有如此的反映?如何借助教師繼續教育這一平臺,構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培訓體系,提升培訓的有效性,最大可能實現高效教學?這不能不成為各地教師進修學校深思的問題。
二、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窘境產生的原因
問題的出現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且很復雜,但就進修學校教學效率低的情況,主要的原因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管理者導向引領的偏差
當前,教師繼續教育的評價方法依然是考試,而考試中普遍存在比較嚴重的舞弊或變相舞弊問題;更甚者,在考試組織實施中有既為考試者,同時亦為監考者這種低級錯誤的情況發生;按規定,教師每年至少需參加一次繼續教育培訓方可正常晉級,有教師因不參加或少參加晉級時受影響,向學校管理者“求救”,管理者也往往出于對下屬的“關心”想法幫其解決“困難”……如此種種,給教師造成繼續教育僅只為履職晉級中的一個附加,甚至給人一種不得不參與的負擔的感覺。試想,當您面對一個主觀不努力乃至有抵觸情緒的學生時,如何能夠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2、學校教師的專業水平發展不平衡
高尚的職業道德、先進的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教研與培訓一體化、教育科學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突出教學風格等各方面發展不平衡或全面。中小學教育教學中許多熱點和難點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尤其是基礎教育的重大改革更需要深入研究,為中小學教師提供指導幫助。但由于歷史原因,教師進修學校的教師 ,遠離教學一線,對中小學教育實際,教材教法研究較少,知之甚少,教師培訓中實效性和針對性不強,大大降低了教師培訓的效果。
3、教師教育培訓形式單一
培訓模式單一,培訓方法陳舊,培訓手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培訓的質量。近幾年,教師培訓仍基本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層次和模式上,雖然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師資培訓的要求,也采取了一些諸如加強校本培訓,課例評選、講評等形式,但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觀念陳舊,手段落后問題,嚴重影響著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為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管理者必須注重學校師資的整體提升,更好地開展“有效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課題研究,為優秀師資的涌現積聚力量,同時要對 “好苗子”加強培養,加速他們的專業成熟,盡快催生出拔尖人才;師訓部門也應當認真進行反思,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推出適合本縣特點、教師樂于接受、對教師專業發展能起到促進作用的好的專題。
三、如何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1、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促成教師具備終身可持續發展意識
現代社會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表明,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是衡量當今教師是否優秀的關鍵因素之一。新課改所倡導的科學的發展觀即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觀,不僅要求教師要具有自身專業發展的需求,更應具備專業化發展的探索欲望和可持續發展的精神。
盡管教師繼續教育的評價方法依然是考試;盡管考試中普遍存在比較嚴重的舞弊或變相舞弊問題是事實;盡管其評價結果不能說明被評價者的優劣,評價思想也依然停留在選拔和淘汰功能方面;盡管這種評價難以成為改造和促進教育的真正有意義的措施……但在整個大的教育背景下,我們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管理者都應始終秉承正確的教育輿論導向,并付諸所有工作的實踐過程中,不要讓一些被認為是“小事”的不經意想法或不良行為成為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成長中懈怠思想催生的幕后推手。
建立教師專業化成長考評制度。要依據新課程的精神和教學改革的方向,科學制定考評內容和考評標準,努力使考評過程成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為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幫助教師全面了解自己,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逐步養成自我成長意識。
2、有效推進進修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師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課改,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關鍵??h級教師進修學校承載著教師職后教育的重任,只有加快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的建設步伐,解決好存在問題,完善中小學教育繼續教育工程,特別是加快進校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的質量,才能更好地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
實現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改革目標,教師進修學校起到導向作用。教師進修學校的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從高尚的職業道德、先進的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教研與培訓一體化、教育科學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突出教學風格、教師專業水平評價八個方面定位專業化發展方向,以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大力加強師資培訓,堅持“先培訓,再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注重培訓方式多樣化。要在專業知識、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現代技術等多方面進行專業培訓,而且需要長久持續的堅持;要堅持課題帶動課改戰略,調動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認真審視自身教育教學實踐并以其問題為主要研究領域,同時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能力。深入一線了解教師的需求,改變以往照搬書本、簡單重復、低層次重復的講授方式,打造基層教師樂于接受的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808(2010)07-0075-03
縣域教師培訓是指由縣教師培訓機構承擔的對全縣中小學教師實施的非學歷繼續教育,主要是教師崗位培訓。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中小學教師“教材教法過關”培訓開始,筆者就參與師訓工作,迄今已逾25載,在親歷中見證了國家對教師培訓的重視程度可謂“與時俱增”,也見證了培訓對教師素質提升的積極貢獻。但在實踐中,筆者卻感覺到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待增強,特別是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許多教師教育實踐改進意識不強、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能力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促使我們必須深刻反思教師培訓工作。于是,筆者在“十一五”教師培訓期間,在培訓理念、培訓內容、培訓組織、培訓方式、培訓之后的研修方式等方面,系統進行實踐探索,初步形成了“改進實踐、專題深化、訓研一體、聯片研修”的教師培訓新模式,開始顯現出“教師專業成長明顯”的實際效果。
一、培訓理念:提高素質――改進實踐
培訓理念是培訓工作的指導思想,它是對師資培訓的目的意義、任務要求及工作機理的理論概括而內化于培訓者的思想觀念,因此,培訓理念深刻影響著培訓者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決定著師資培訓的方向和培訓成效。長期以來,從教育部到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對師資培訓的目的要求都是“提高素質”。誠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于學生發展、學校發展、教育事業發展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可問題是教師素質提高的平臺在哪兒?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人,改進教育實踐是提高教書育人質量的不二法門,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也是教師成長發展的平臺。教師素質,無論是教育思想、職業道德素質,還是文化知識、能力技術素質,主要都是在教育實踐這個平臺上,在不斷改進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持續地、綜合地提升發展的。因此,教師培訓的關鍵理念,不應該是“先提高素質再改進實踐”,而應該是“在改進實踐中提高素質”。
在“提高素質”培訓理念指導下的培訓實踐中,我們以理想化的教師素質為培訓目標,培訓內容追求整體性綜合化,生怕遺漏教師素質中重要的內容,一次40學時的培訓,內容就要涉及教育思想、職業道德、教學理論、教育心理、素質教育、教材教法、教育技術等諸多方面。這種培訓時間有限、內容龐雜、方式單一,既難以幫助教師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也難以在提高教師素質中產生實際效果,更難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反而造成培訓工作與教師履職兩張皮現象,結果是培訓工作效率低下,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日益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在實踐中我們不得不放棄“提高素質”的培訓理念,轉而確立“改進實踐”的培訓理念。因為教師培訓的核心價值是引領和幫助教師改進教育實踐,教師只有不停地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才能實現專業成長、提升素質,完成好“教書育人”的使命,所以,“改進實踐”理應成為教師培訓的核心價值,也是教師培訓的永恒目標追求。“改進實踐”,首先要弄清當下教師教育教學教研的實踐現狀,分析實踐的性質與水平,明確哪些實踐需要改進以及如何改進,然后,據此設計系統化的針對性強的培訓內容,改進培訓組織、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否則,將會顧此失彼,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產生“撿到芝麻丟了西瓜”的后果。
培訓理念的轉變,必然帶來從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到培訓組織、教學方式等一系列的變革,實質是教師培訓模式的重建。
二、培訓內容:整體全面――專題深化
培訓內容是培訓理念的外化成果之一,在不同培訓理念的制約下,就有不同的內容設計。
在“提高素質”培訓理念指導下的培訓實踐中,由于是以理想化的教師素質為培訓目標,培訓內容追求“整體全面”,設計安排的課程主要有:現代教育思想、教師職業道德、現代教學理論、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教育科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科課程標準解讀、學科教材教法、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基礎等,一次80學時的培訓(陜西省規定,教師晉升職務必須先參加不少于80學時的繼續教育),課程至少有8門,最多時超過10門;教學方式是集中講授單向傳遞;學習成績評定是復述式紙筆考試。這種培訓成本高、收效低,很難滿足教師專業需求,更難幫助教師改進教育實踐,因此“提高教師素質”的目的也難以實現。
2005年以后,隨著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筆者經過調研發現,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能力不足、改進教育實踐的意識不強,在反思以往培訓理念的基礎上,邊實踐邊探索,逐步將教師培訓理念確定為“改進教育實踐,促進專業成長”。筆者秉持“改進實踐”的理念,依據培訓對象,設計實施系統化的針對性強的“板塊化”課程,使培訓內容轉向“專題深化”。旬陽縣小學教師崗位培訓,就按專題設計實施了“公共課”和“專業課”兩大板塊課程。
“專題深化”式的“板塊化”課程內容設計,主要源于對教師教育教學教研的實踐現狀的調研分析和理論概括,同時還要吃透國家對于教師培訓的新要求。在深化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新時期,國家提出教師培訓的內容為“三新一德”,即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師德教育,我們還為學校管理者培訓增加了一項“規范化管理”的內容。在我們的培訓課程內容設計中,國家要求的內容與當地實踐改進的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培訓組織:訓研分司――訓研一體
眾所周知,我國基礎教育教師的崗位培訓(即非學歷繼續教育),實行的是分級培訓制度,即省、市、縣三級培訓機構對應的是高中、初中、小學教師培訓,在三級師訓機構中縣級師資培訓的力量是最薄弱的。20世紀末,旬陽縣雖然還有一支重要力量――縣教研室的教研員,他們熟悉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有能力承擔教師培訓工作,卻因機構分設而沒有教師培訓職責;承擔教師培訓職責的縣教師進修學校的教師,主要精力用于教師學歷教育(先是學歷達標,再是學歷提高),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掌握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在“提高教師素質”的教師培訓理念指導下的培訓,課程主要是書本知識、理論知識,而且追求的是整體全面,培訓者上課時只需按課程進度照本宣科,無需掌握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這時,教師培訓機構只管培訓,教研機構只管教研,兩機構分設,各司其職,即“訓研分司”。長期以來的訓研分離,一線教師覺得
參加培訓與個人的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是互不搭界的兩碼事,實踐中我們也深感“訓而不研則淺,研而不訓則空”。于是在縣機構改革時,旬陽縣將兩機構合并為“旬陽縣師訓教研中心”。合并機構是為了功能的整合,但在還沒確立“改進實踐”的教師培訓理念之前,機構雖然合二為一,可功能仍然是教師培訓與教研兩分離。
2005年之后,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培訓力度的加大,在實踐探索中,我們逐步確立了“改進實踐”的教師培訓理念,讓教師培訓人員與教研人員緊密結合,一起走進課改、走進學校、走進教師、走進課堂,在實踐中提煉培訓專題,深入研究之后實施培訓,培訓之后再深入課堂指導教師通過教研改進實踐。這樣,工作人員的職責是教師培訓與教研一肩挑,培訓者先研后訓、訓后再研,“訓研一體”;參訓者也要培訓之后做研究,在不斷的研究中持續改進實踐,從而增強改進實踐的意識,真正提高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能力,這也表現為“訓研一體”。我們組織的“課程改革”培訓,分為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兩部分,其組織方式就是“訓研一體”。實施這樣的培訓,既不能照本宣科(無本可照),也不能滿堂灌,必須深入研究,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走上培訓講臺,而且必須與參訓者互動共享??梢姡芯渴桥嘤柕幕A,培訓是研究的深化。
“訓研一體”的組織形式,不僅是整合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力量的有效方式,而且深刻影響著培訓目標的確定和培訓內容的選擇,因為教師培訓和教研的工作對象同一,都是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首要目標是提高其研究能力。只有持續“研究”才能持續“改進”,研究水平決定改進水平,實踐改進需要的研究能力,既是培訓應確定的目標,也是培訓內容選擇的依據。實踐證明,
“訓研一體”是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指導教師改進教育實踐,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十分有效的教師培訓組織形式。
四、培訓方式:全縣集中――聯片研修
“全縣集中”式培訓是長期以來縣域教師培訓中普遍使用的也是旬陽縣主要的培訓組織方式,就是將全縣的參訓教師集中于縣教師進修學校,由主講教師進行灌輸式教學;參訓教師忙于筆記應付筆試,沒有互動,沒有經驗的參與;培訓之后的研修應用是以學校為單位各自為政,校際之間沒有交流,校長重視的有一定實效,校長重視不夠的則流于形式或僅限于完成作業任務。究其原因,一是受培訓理念的制約,在“提高素質”培訓理念指導下的課程設置追求“整體全面”,課程門類多而雜,培訓時間有限,全縣集中灌輸式教學的培訓方式,就成為必然選擇。二是受固有的成人教育模式的影響,在培訓者的潛意識里,成人培訓等同于上課,給成人上課就是傳授,于是培訓課堂上就充斥著“填鴨式、滿堂灌”現象;培訓者還有參訓教師就是學生的潛意識,認為學生參加培訓只需帶上紙筆和耳朵,無需使用嘴巴,故而,參訓教師的實踐經驗、主動參與被排斥,培訓課堂上也就沒有了互動共享。三是對參訓教師的需求不了解,片面以為“提高素質”就是教師的第一需求,講授的所有課程都是教師提高素質所必需的,據此誤以為參訓者對門門課程都能專心致志地學習領會,于是培訓之后的研修就純粹是教師個人的事情而與學校發展無關,因而對培訓后的教師研究缺乏管理、指導和支持。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縣集中灌輸式教學”的培訓方式顯然不被看好,產生培訓學習與改進實踐兩張皮的現象就在所難免。
2005年之后,我們改變“全縣集中灌輸式教學”的培訓方式,采用“聯片研修”的培訓方式,實施教師全員崗位培訓,受到教師、校長的普遍歡迎,收到了教師專業成長顯著的實際效果。旬陽縣2009年的“陽光師訓”項目培訓(陜西省實施“農村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方式之一)使用的就是“聯片研修”的培訓方式。這種培訓方式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聯片設點,分期安排。在全縣28個鄉鎮(當年的培訓對象是14個鄉鎮的小學教師),相對集中分設4個培訓基地,在規定的時間內分科分期安排培訓課程。
二是送教下鄉,參與式培訓。從教學一線選拔學科骨干,與教師培訓和教研人員一起,組成師資培訓講師團,送教下鄉,在鄉鎮的培訓基地輪流實施培訓。通過教學展示、觀摩研討、課例輔導、歸類總結等參與式、互動共享式培訓活動,初步構建起“課類教學”的基本模式和“課例研究”的基本方式。
近年來,市教育局、教育工委始終堅持把教育人才建設擺在教育發展的首要位置,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把教育打造成為南京人才的新高地。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積極推進干部公開選拔。我們以探索和完善“公選”制度為重點,擴大用人視野,拓寬選才渠道,競崗舉賢,“賽馬”選能,營造有序競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環境和機制。2002年底,我們采取“三統三分”(市統一方案、統一報名、統一考試,區縣分別組織面試、考察、公示任用)的方式,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市、區(縣)聯動,拿出83個單位的93個職位,面向社會公開選拔處級和校級領導干部。共有1300多人報名參加,通過筆試、面試、考察、公示及錄用等程序,共有279人進入考察,最后71人被錄用。這樣,自1999年我市教育系統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干部以來,全市已有300多人通過“公選”走上教育領導崗位,其中絕大多數“公選”干部成為教育教學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堅持把公選作為干部選拔的重要方式,不僅突破了教育系統傳統的人才管理壁壘,促進了全市教育人才資源的整合,而且進一步疏通系統內部人才流動的渠道,發現、選拔和儲備了一大批優秀教育人才,在全市、全省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2、不斷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我們在區(縣)委及組織部門的支持下,打破傳統的干部管理界限,在更大的范圍內選人,在全系統范圍內推進干部交流。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單位)流動干部交流面達到了68%。為更好地培養、鍛煉青年干部,2001年,我們在全市范圍內推行校長助理制,選拔了48名35歲左右的優秀教師、干部,集中培訓后異校擔任校長助理,并對這批校長助理進行跟蹤培養和考核?,F在,大部分助理已走上校級領導崗位。為使教育行政干部更多地了解、熟悉基層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情況,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與學校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南京教育改革健康、有序、快速發展。2002年以來,市教育局還安排了16位45周歲以下的機關干部分期分批到基層學校掛職鍛煉,收到較好的成效。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為教育系統干部隊伍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3、建立新教師“凡進必考”制度。為了真正建立起一支政治業務良好、結構合理、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需要的教師隊伍,在實行教師人事制度、解決人員能進能出問題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調研和多方聽取意見,2004年我們建立了新教師“凡進必考”制度?!吨袊逃龍蟆穼Υ诉@樣評價:“凡進必考”是南京市在多年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的基礎上實施的,它的意義在于建立了一個民主的選人、用人機制。“凡進必考”拓寬了人才選拔的視野,使那些熱愛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也進一步改善了教師隊伍結構,使有才能的人走上講臺。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說,這種民主的選人、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使靠背景、關系、人情用人的現象沒有了市場。
4、大力加強人才培育工作。2000年,我們啟動“四五園丁工程”,確立了“寧可少蓋一座樓,也要拿出錢來培訓教育人才、提升隊伍素質”的發展理念。建立了省市培訓、區(縣)培訓、校本培訓三級培訓體系。到今年,全市5萬多名專職中小學教師、校長已經完成一輪培訓,培養了113名在全國有一定聲望的名教師、名校長,500余名在全省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帶頭人,5000余名活躍在全市各學校、各學科的教學骨干。2000年起,我們與南師大等高校聯合辦學,委托培養教育碩士,現已有1000多名中小學教師、校長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總人數超過全省其他12個城市的總和,在全國各類城市中名列前茅。我們大力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教師培訓工作,已有3萬多名教師通過了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4萬名教師通過了480學時的新課改培訓。實施“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培育具有國際視野、世界眼光的教育人才。一方面,積極創造條件,先后在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教育學院、美國的猶他大學、加州大學以及加拿大渥太華市英語教育中心等地建立境外教育人才培訓基地,每年挑選100名骨干教師、20名校長和教育行政人員出國進修深造;另一方面,聘請英國、美國教育專家組來寧講課培訓,介紹世界教育發展前沿成果。為培養高層次教育管理人才,去年,我們與中央教科所聯合創辦了“全國校長發展學?!?,被教育部納入“21世紀中國教育家成長計劃”。中央教科所有關專家來我市調研后說:“南京的教師、校長培訓工作,想得早,做得好,基礎實,潛力大?!?/p>
5、積極優化人才激勵措施。我們堅持推進師德建設工作,用教育事業的社會價值感召人,用個人發展的事業前景吸引人,引導教育人才在本職崗位上實現人生的價值。近三年全市涌現出省、市級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90人,其中五里行知小學楊瑞清被評為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中青年教師十杰。我市加強師德建設的經驗和做法,也被教育部向全國推廣。我們堅持績效優先、獎懲分明的評價制度。去年開始,我們教育局機關實行全員工作評價制度,對綜合評價得分排名居前者,進行表彰和獎勵;對排名靠后者則進行警示談話或職位調整。2003年我市評聘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在全省開創了完善中學教師職稱系列之先河,為基礎教育專家學者的成長和脫穎而出創設了新的平臺。我們積極突破體制壁壘,對在課程結構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南師大附中、在提高初中辦學質量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溧水縣東廬中學、在國際學術論壇上獲得較高聲譽的江敏老師課題組以及楊瑞清等,給予了重獎。在進行物質獎勵、榮譽獎勵的同時,對那些忠誠事業、不斷上進的優秀人才,我們還注意給予參加培訓、出國進修等發展機會的獎勵,激勵優秀人才創新創業,展現才華,成就事業。我們堅持把嚴格要求與人文關懷結合起來,切實關心教育人才的生存狀態,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組織的關懷,情感的激勵,凸顯尊重人才理念,體現愛才惜才真情,使許多教育人才激發起更大的工作熱情和強勁的事業動力。
在推進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的實踐中,我們有這樣的體會:一是人才建設必須適度超前。人才建設周期長、顯效遲,只有加強對人才建設的現狀分析、需求預測和對策研究,才能充分把握人才建設的前瞻性,贏得教育發展的主動權。二是人才選拔必須公開透明。公開透明是建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機制的基礎,沒有公開透明,用民主的辦法選拔人才的機制就無法落實。三是人才使用必須注重實績。必須以“做事”為核心構建選人用人的機制和環境,真干實干是德,能干會干是才,在使用人才方面,“做事”應當成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最基本的使用原則和最有效的試金石。
南京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雖然在促進全市教育人才均衡發展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城鄉教育人才梯度發展的局面尚未從根本上改變,在重點學校與一般學校之間也存在明顯差距;高層次、創造性、引領性的教育管理人才、教育教學人才、教育科研人才仍然不足;教育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雖然有了較大提升,但尚未完全轉化為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動力。這些問題和困難,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
二、對下一步推進教育人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認識
推進教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轉變觀念是前提。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克服在人才問題上不合時宜的觀念,方能把“人才興教”、“人才興?!睉鹇赞D變成為自覺的實踐,因此特別需要進一步樹立全面的科學的人才觀。
推進教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統籌規劃是關鍵。規劃是把矛盾對立轉化為和諧統一的有效工具,人才建設因為其基礎性、長周期的特點,進行系統性、前瞻性的統籌規劃就顯得尤為必要。全國、省、市人才工作會議召開以后,我們舉辦了南京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專家論壇,并開始著手“十一·五”期間南京教育人才資源開發戰略的研究,進一步把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到更加科學規范的軌道上來。
推進教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完善機制是根本。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離開了具體制度和務實操作,科學的人才觀必然論為空談。實踐證明,教育系統近年來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的探索是富有成效的,應當對這些好的做法進行認真總結完善,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努力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教育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機制。
我們認為,推進南京教育人才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下一步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堅持和完善:
1、進一步健全以競爭擇優為核心的人才選拔使用機制。
改革的實踐表明,只有打破用人上的職務終身制和人才單位所有制、工資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教職工積極性,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真正建立一支適應素質教育要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質的中小學教師和校長隊伍,促進教育教學質量、辦學水平和效益的提高。今后幾年,一要完善中小學校長負責制。研究探索在推進校本建設和內涵發展目標下的校長職責定位,在完善監督約束制度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學校的辦學自和校長的管理自。二要推行中小學校長任期制。認真總結近年來我市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和推行校長任期制,結合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校長聘任辦法》的有關要求,建立與校長任期制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推動校長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深入進行,為形成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促進優秀校長的脫穎而出,從機制上創造條件。三要探索中小學校長資格證書制度。落實教育部的規定要求,探索實行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定期培訓、定期審核的辦法,建立適應南京教育發展特色的校長資格證書制度。四要完善新教師“凡進必考”制度。通過改進和完善新教師“凡進必考”制度、教師聘任制度,建立充分體現憑能力素質要求的人才錄用標準,健全教師隊伍能進能出的良性循環機制。
2、進一步建立以能力績效為導向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
切實改革和完善教育人才的履職機制、管理機制、考評機制,進一步激活教育管理、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等三支人才隊伍,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教師和校長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挖掘和發揮教育人才資源的內在潛力,把我市教育人才資源轉化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一要建立校長任期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結合中小學校長任期制的推進,研制任期目標責任考核辦法,既要堅持傳統考核工作中注重素質考核的合理要素,又要積極探索績效考核的辦法和措施,認真總結和借鑒普通高中績效評估推進率的成功做法,建立起適用于全市中小學及教育事業單位的校級領導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二要深化職稱評審制度改革。結合教育部、人事部即將頒布的新的教師職務條例,改革“輕教學、重論文”的評審模式,突出對教學能力、教學成果和管理學生的能力的考核評價,探索建立真正反映教師專業水平和貢獻的職稱評審辦法,進一步激發全體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滿腔熱忱。三要完善中小學教師管理考核機制。認真落實南京市中小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手冊要求,研制對教師、教學管理及研究人員更加有效的考核辦法。四要探索校長職級制度。在校長任期制的基礎上開展校長職級制的研究,進一步探索建立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校長成長規律的管理體制。
3、進一步完善以務實有效為要求的人才培養培訓機制。
*----*學年,全縣共有中小學226所,776個教學班,1211名教職員工,25338名在校學生。其中,小學在校生2313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5.46%;初中在校生1943人,高中在校生259人,中學階段適齡生入學率達17.49%;小學一年級計劃招生4300人,實際招生4825人,完成率為112.2%;初中計劃招生850人,實際招生656人,完成率為77.2%;高中計劃招生100人,實際招生86人,完成率為86%;兩類寄宿制學生由6300人增加到6459人,占在校生總數的25.5%。另有幼兒園2所,其中公辦1所,民辦1所,教學班14個,共有在園幼兒592人。
二、主要工作及進展情況
(一)教育整頓。
按照縣委、政府的規劃要求,將*年作為*教育整頓年。我們針對局機關和全縣各中小學校近年來存在的具體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學生組織紀律渙散,行為習慣差,厭學,部分城區學生經常外出喝酒鬧事,打架斗毆,極少數教師參與賭博、吸毒等違法違紀活動,嚴重損壞教師形象和學校聲譽的突出問題,制定了整頓的計劃,采取了嚴厲的整頓措施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活動。
1、通過嚴格的考察考核,對學校領導班子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考核評估。
2、對*中學和*二小的的學風、校風、校紀進行了嚴厲的整頓,教育局主要領導親臨學校召開整頓會、現場辦公會、協調會,落實了在這兩所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的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與公安司法部門密切配合,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行“警校共育”活動。在全縣片區以上學校建立了校園警務室,聘請了法制副校長,定期在學生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對維護學校紀律,確保校園的安全穩定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4、組織了教育局財務內審工作小組,對每一所中小學校的財務管理狀況進行了內審,對學校財務管理中的不規范行為進行了整改和糾正。
5、六月下旬到七月初,經局黨組研究決定,由紀檢組牽頭,人事股、督導室參與,對調整后的學校領導班子進行了一次嚴格的考察考核。通過考察考核,對履職情況較差的校長、副校長進行了誡勉談話,對不能勝任領導工作的,提交局黨組研究,再次進行調整。
通過以上各項工作,今年的教育整頓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基本完成了第二階段的整頓任務。使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都有了明顯的好轉。下一階段將按照整頓計劃的安排,進一步扎實推進。
(二)教育管理。
1、認真貫徹執行*州教育局和*縣委、縣政府有關教育的各項文件和會議精神,認真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任務,認真處理好教育局的日常事務。在全面總結*年教育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年的工作要點,并對*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必要的分解落實,相繼制定出臺了*縣教育局*年1號和2號文件,現正在認真貫徹實施。
2、今年春季開學以后,我們對全縣各中小學校進行了督察指導,對*—*學年下期開學初的學生報表進行了分析研究,對部分輟學打工的學生通過黨政領導和村組干部做了大量的勸返工作,使高段學生輟學打工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3、為了認真搞好“百鄉扶貧”和“對口支教”的協調工作,在元旦春節期間,我們組織回訪了州百鄉扶貧聯鄉單位和對口支教的廣漢市教育局,同時慰問了退休教師。
4、為了早規劃,早安排,全力以赴完成“兩基”目標任務,我們聘請了宜賓規劃設計院的專家對“普九”期間需要重點建設的五十多所中小學進行了規劃設計,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規劃方案。
5、為了進一步摸清情況,了解鄉村學校的實際困難和主要問題,為縣委、政府的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材料,我們協同人大代表考察調研了一批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學校,針對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向縣委、政府提交了調研報告。
6、公務接待方面。一是接待了省教育廳姜副廳長一行關于教育均衡發展重大課題的調研,向調研組一行提交了關于*教育發展狀況的匯報材料;二是接待了州人才建設工作調研組邊副局長一行的人才工作調研,提交了我縣有關教育人才工作狀況的匯報材料;三是接受了州教育局副局長唐波率隊的開學相關工作督察組的督察指導;四是先后接受了*、*兩縣市的教育收費和財務管理交叉大檢查;五是先后接受了州“兩基”攻堅、《十年行動計劃》檢查組和四川省“兩基”攻堅《十年行動計劃》檢查組沈處長一行對大橋、*兩所“兩基”攻堅項目和樹窩、灑庫、柳洪、俄普四個《行動計劃》項目工程的檢查驗收;6月初還接受了四川省重大項目稽查組的嚴格稽查。盡管由于各種特殊原因,在工程進度上有所推遲,但在工程質量、施工管理、資金使用和其它各項工作方面都是嚴格規范的,受到了檢查組和稽查組領導的充分肯定。
7、重大會議的籌辦方面。一是春季開學前召開了全縣校長工作會議,對本學期的工作進行了認真的安排部署;二是開學以后按*州和*縣干部作風整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在全縣教育系統開展了干部作風整頓建設工作,并召開了干部作風整頓建設民主生活會;三是為了爭取縣委政府對教育工作的支持,在3月22日參加了縣委常委專題研究教育工作的匯報會,會上提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13個教育重大問題,絕大部分得到圓滿解決;四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動員全縣各方面的力量,積極投入到分鄉“普九”工作中來,完成十個鄉的普九任務。4月26日協同縣委、政府召開了“工業強縣、‘兩基’攻堅暨綜合治理工作會議”由縣委政府向全縣人民發出了分鄉“兩基”攻堅的動員令,標志著十個鄉的“普九”工作正式啟動。會上縣委政府與各“普九”鄉黨委政府簽訂“兩基”目標責任書,落實了黨委政府包入學和鞏固,學校包管理和質量的工作責任。接著十個“普九”鄉相繼召開動員大會,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普九”工作順利推進。教育局實行局領導包縣城,股室包片區,股員包鄉的三線承包制,局教育股對十個鄉的“普九”業務人員進行了培訓和跟蹤檢查指導。
8、陪同并協助中央電視臺《聚焦三農》節目記者到*、爾其采訪,完成了《遠山的呼喚》的專題報道。5月14日在中央電視臺10頻道播出,使全國人民都了解了我縣貧困山區的教育現狀。
9、邀請了廣漢市教育局李局長所率教育專家組一行12人,來我縣一共舉辦了24場以班級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講座,全縣接受培訓的教師達1200多人次。
10、成功組織了初中體考,初、高中畢業會考,大中專招生考試和成人自考??硷L正,考紀嚴,無任何考場舞弊現象。
11、教育惠民行動方面。一是認真貫徹實施國家“兩免一補”政策,使25079名中小學生享受了免雜費和免費教科書,使6400名中小學寄宿制學生享受生活費補助;二是大力實施“兩基”攻堅和《十年行動計劃》新建了*、大橋兩所鄉初級中學,改擴建了樹窩、灑庫、俄普、柳洪四所鄉中心校。完善并改擴建、新建了塔古村小、板洛村小、齊色村小、馬都村小、阿居曲村小、特波覺村小、基維村小和四立平村小等八所村小;三是與海外基金會協調在柳洪片區和特布覺村資助貧困學生69人,共計10695.00元;四是與*救世軍聯系,在柳洪片區中心校、大橋片區中心校、依波沃村小、俄普片區中心校、覺洛鄉中心校、*中心校、*中學、灑庫鄉中心校、基偉村小等學校為593名貧困學生分兩次共資助現金53280.00元;五是協調州百鄉扶貧的13個單位對口我縣的覺洛、灑庫、農作、柳洪、大橋、九口、拉馬、牛牛壩、新橋、典補、玉龍、峨曲古、龍門等13個鄉,共資助現金97910.00元,物資折合人民幣166591.90元;六是啟動了“中英西南基礎教育*縣教師培訓項目”的各項工作。
12、完成了巴普鎮初級中學和牛牛壩初級中學的選址和土地的協調工作,并在選定的校址上完成了地勘任務。
13、組隊參加*州第十屆中學生籃球、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四名,單項比賽第一名6個,破四項記錄,第二名5個,第三名5個,第四名5個,第五名1個。
14、制定并出臺了《*縣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標準(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全縣寄宿制學校標準化管理全面推行。
15、在俄普中心校組織籌辦了青少年文明禮儀活動啟動儀式。
16、人事師訓方面。組織實施了教育局直屬事業單位和局機關108人的年度考核工作;擬定了*年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并上報了省州有關部門,選派了83名中小學校長和教師接受省、州組織的培訓,組織舉辦了一期中小學校長培訓班,對53名正副校長進行了培訓;組織完成了89名中小學教師的職稱工資進檔,完成了160名教師資格申報人員的教師資格認定;完成了全縣教職工的工資套改和艱苦補貼增資工作;協助人事部門完成了75名鄉村小學教師招考簡章的制定、報名及考生資格審查工作。
17、計財與基建項目方面。繼續加大新機制的宣傳力度,規范健全“兩免一補”的數據表冊。認真核算并按時撥付工資和各項經費,做好每月財務收支賬目,做到資金專款專用,完成了兩次調資和固定資產的清理登記工作。按時上報各種報表,繼續加大財務審計力度,六月中旬,聯合縣財政局對全縣教育系統各核算單位的專項資金等教育經費進行了審計,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確保資金安全,杜絕各種損失和浪費,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今天召開這次會議,既是落實全區“崗位作為”大討論動員會議精神,又是對過去一年全區教育工作的總結和對新的一年工作的部署。剛才,對評選出的全區教學能手頒發了證書。三位教學能手代表作了典型發言。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讓我們倍受教育和啟發,也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這次會議,目的就是為了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突出教學一線的重要性,突出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此營造做優秀教師光榮、向優秀教師學習的濃厚氛圍。
多年來,以在座的各位教學能手為代表的全區優秀教師和教育干部隊伍,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高尚的職業道德、過硬的業務能力,潛心教書、精心育人,默默耕耘、奮斗在教育事業第一線。在你們身上,真正體現了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全心全意愛學生;像培養自己的孩子一樣,盡心盡力培養學生;像重視自己的孩子一樣,真心實意尊重學生;像包容自己的孩子一樣,誠心誠意包容學生;像要求自己的孩子一樣,真情善意嚴格管理學生??梢哉f,全區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比學生的家長更會愛學生,更會教育學生,更能愛到細微處,教到關鍵點,做家長做不到的事情。特別是那些優秀教師、模范教師的代表,有的扎根山區,矢志不渝;有的愛生如子,春風化雨;有的博學善教,潤物無聲,為全區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充分體現了廣大教師勤奮敬業的進取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家長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教師的地位空前提高,教師這個職業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你們才是當今最可愛的人!正是因為有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取得了今天我區教育發展的突出成就;正是因為有以你們為代表的這樣一支優秀教干教師隊伍,全區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才有了保障。
去年一年,特別是學校領導班子調整以來,全區各級各類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全區教育發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教育均衡發展有了新突破。針對城區學校管理層次多,發展不均衡,擇校問題難解決的現狀,創新思路,實施聯合辦學,將原秦樓二中劃歸區直管理,更名為北京路中學,啟動了學校建設工程。實施了文登路小學與市新營小學、天津路中學與新營中學聯合辦學;新建濟南路小學;強化實驗二中龍頭示范學校建設;嚴格實行了劃片招生等。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有了新的突破,城區學校招生擇?,F象有了較大改觀,社會普遍反響良好。大力實施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全年投資8395萬元,新建和維修校舍面積70852平方米。年內為全區小學配備教學儀器235萬元,更新課桌凳10000余套。建立了區教育局網站,接入了日照文秘站 域網,新添微機717臺,裝備多媒體教室210套,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進一步縮小了城鄉差別。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區職教中心順利通過了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驗收。我區被授予“全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區”稱號。教干教師隊伍建設有了新氣象。深入開展“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培養,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主題教育活動,向全區教師發出了倡議書,印發了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召開了師德報告會。全區各學校結合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受到了家長、社會的好評。分期、分批、分科目,對全區5000多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一次系統的全員培訓,廣泛開展了教學能手評選和教科研活動。面向社會公開招考了121名小學教師,優化了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提高。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得到較大提高。高考、中考和高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順利進行,高考取得好成績,本科進線人數居全市各區縣之首,有兩名學生分別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參加全市中學生運動會,包攬了重點高中、普通高中、職業學校、初中學校全部四個組別的團體總分第一名,參加各類競賽成績在全市領先。區教育局先后榮獲“全國實施陽光體育開展冬季長跑工作先進單位”、“全省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第11屆全國運動會日照參賽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第三屆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等稱號。
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我們覺得有以下幾點經驗和啟示:一是必須緊緊依靠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圍繞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開展工作。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各方面的支持。二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抓住教育干部和教師隊伍建設這個關鍵,充分調動廣大教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必須立足人民群眾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愿望與需求,贏得家長與社會的認可與支持。四是必須堅定抓教學質量的信心與決心,任何時候都要相信抓教學質量永遠沒有錯。五是必須帶著感情工作,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培養,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六是必須牢牢抓住安全穩定不放松,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這六條經驗和啟示凝聚著廣大教干教師的智慧與汗水,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是推動 全區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和保障。我們要認真領會,深刻把握,并繼續堅持這些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好經驗,更好的指導今后的工作。
總結經驗找差距,也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問題和不足:新的一輪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區域教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任重道遠;隊伍管理的體制、機制需進一步創新、完善;教干教師培訓需進一步加強;如何正確把握教育規律,提高教育質量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
是落實十一五規劃的關鍵年。區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全年工作重點,這個工作重點體現了量力而行和盡力而為,必須堅持說了算、定了干,確保各項任務目標的完成。這個工作重點沒有套話,也沒有修飾性的語言,就是把今年要干的事羅列出來,希望各單位回去以后根據各自實際,研究落實。
一是著力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擴大市區學校聯合辦學范圍,積極推進日照街道一小與市實驗小學、城北中學與市實驗中學、城西中學與實驗二中、秦樓街道大洼小學與市實驗學校、北京路小學與市金海岸小學聯合辦學,逐步擴大合作共建的范圍,實現市區教育資源共享。推進城區學校重點工程,北京路中學按計劃完成設施建設,如期交付使用。啟動日照六中、天津路中學建設和日照街道一小擴建等。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改造年度任務。抓好農村中小學“211”工程試點工作。推進中小學教育條件裝備標準化,抓好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步加大體衛藝器材和圖書配備力度,努力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
二是著力加強教干教師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培養,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師德標兵等評選活動。進一步完善《關于中小學教職工績效考核工作指導意見》,積極穩妥的實施績效工資。建立和完善教師專業成長檔案制度,有梯次的層層開展培養、培訓和選拔,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一批教育教學的專家。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制訂出臺《教育干部聘任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定期考核、調整、交流、培訓的新機制。
三是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學校管理的重點放在深化養成教育上,通過嚴格的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行為習慣,讓學生終生受益。完善小學、初中、高中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及評先樹優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上好地方課程,建設多樣性、可供學生選擇的校本課程。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和興趣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多動手、多動腦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特長,開發學生智力,挖掘學生潛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普通高中學生走班選課的研究和管理,既充分利用好教學資源,尊重學生選擇,又要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和高水平的教學質量。要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繼續推行單元主題集體備課制度和領導干部集體調研課制度,提高備課的實效性和聽評課的針對性。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推進啟發式、探究式教學。要研究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辦法,引導中小學在規范辦學行為的基礎上,大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高中學校要加強對學業水平考試的指導與管理,提高合格率,加強質量管理,為學生參加高考打下堅實的文化課基礎。
四是著力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重視發展學前教育,強化中心園的管理責任,推進中心園和實驗園標準化建設,不斷規范辦園行為,改善師資水平。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擴大職業學校招生數量,提高職、普比例,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
五是著力營造教育系統平安穩定、文明和諧的良好局面。加強教育系統行風建設,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問責制,加強對教育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潔勤政教育。繼續推行教育內部行評。嚴格財務管理,推行校務、財務公開,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切實加強學校后勤管理和財務審計工作。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亂征訂、亂收費等有損教育形象的行為。深入開展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創建活動,保持教育系統安全穩定、文明和諧的良好局面。
要實現這些任務目標,還需要全區廣大教育干部和教師精誠團結,奮力拼搏,希望在座的各位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促進全區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征程上再立新功。借此機會,我代表局黨委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一要始終堅持質量中心意識不動搖。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提高質量是促進教育科學發展的核心任務,也是每一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無論是實現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增強競爭力,還是滿足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贏得社會聲譽,都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抓教學質量的提高。要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學校管理、后勤服務都要圍繞抓教學、抓質量這個中心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增強教師的務本意識,堅定信心,集中精力,抓教學方法的改進、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抓實評價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抓好教育質量的監測與評估,努力解決標準不完善、監測不到位、保障不得力等不足之處。
二要始終堅持嚴格管理不放松。要轉變管理職能,牢固樹立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發展的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和執行能力。學生階段正處在身體、智力、人格、行為和價值觀成長完善的關鍵時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培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像要求自己的孩子一樣,真情善意的嚴格管理學生上。作為教師,僅僅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培養還是不夠的,要比家長愛孩子更科學、更理智、更全面,做家長不能做、不會做、做不好的工作。在干部管理上,不是一次調整就一勞永逸,而是要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調整、交流, 這就要求每一名教育干部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不懈怠、不懶惰、不自滿,永葆活力,干事創業。在常規管理上,要通過堅持以增加“內驅力”為著力點,盡量減少會議,減少各類檢查,給學校、校長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使廣大教育干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要”為“我要干”。
三要始終堅持崗位作為不懈怠。正月初八,全區隆重召開了“崗位作為”大討論動員會議,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張永霞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動員全區上下唱響“爭先進位謀提升、崗位創優新作為”的主旋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跨越。一個崗位就是一份責任,一個舞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享受著國家和人民給予的政治和物質待遇,就必須在恪守崗位職責上體現出自己的態度,在教好書、育好人上盡到自己的責任。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就是崗位作為,否則就是不作為。開展“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培養,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主題教育活動,就是要求教干教師要從思想上強化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立足崗位,履職盡責。要正確評價一名干部或教師是否作為,能力的高低不是標準,而衡量的尺度主要是看其對工作是否盡了全心、盡了全力。水平再高,不去干事,等于沒水平;能力再強,不去謀事,等于沒能力。要樹立不比基礎比精神,不比條件比干勁,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落后找理由的觀念。要有一種抓不好工作就是失職的責任意識,和干不好工作就寢食難安的使命意識,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這次會上一并印發了全區教育系統“崗位·作為”大討論活動實施方案,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實施,推動大討論活動的深入開展,保障全年工作任務目標的完成。
近年來,不少的教育專家和教師都在談課改、研課改、做課改,我也如此。課改到底如何改?課改為什么越改越難?課改的出路在哪?課改是否與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一樣進入了深水區?諸多問題困惑著我們一線教師。[1]
一、影響課改原因分析
有人說:“學校之美,美在課堂”,我很欣賞也很贊同這種觀點。確實,課堂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主陣地。因此,課改的重點應在課堂,課改的難點也應在課堂。
但是,恕我直言,當下不少的課改示范(優質)課,存在著“作秀”的成分,中看不中用。有不少優質課都是經過長期的個人或集體準備,反復試上而成。試想,我們一線教師(本人是一名在教學一線工作了32年的省級骨干教師)針對每一節課有這么多的備課時間嗎?他們即使有機會觀摩了,也不敢更不能保證每天每節課都大膽地去探索、去實踐,特別在農村學校。對于一線教師而言,即使偶爾進行一節或部分“應付式”、“表演式”的課改教學,也一定不會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課改。這樣,就一定影響課改的推進。
二、現行教師評價體系、基本內容及弊端
1.目前,我國許多學校一般實行獎懲性評價制度。主要是通過檢查和鑒定教師是否履行了工作職責,他們的工作表現和工作績效是否符合校方的期望;二是根據教師以往的工作表現和工作績效,作出獎懲和處罰的判斷。獎懲性評價偏重于“鑒定”、“分等”,屬于一種即通過對教師以往工作的總結,對教師進行評價,進而做出相應的晉級、加薪、降級或解聘等決定。這是一種單純運用利益驅動機制的自上而下的評價,必定不能得到所有教師的認可和積極的反應,更難以從根本上激勵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改進工作的內在動機。
獎懲性評價,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德、能、勤、績。其中在這四個方面還分別設有A級指標、B級指標、C級指標甚至D級指標。而我在具體研究和實踐中,根據這些指標內容,將它們分成了兩類,便于比較和操作。德和能是表現性指標,考核內容以文字條款呈現,勤和績是完成性指標,考核以數據呈現。
2.從表一不難看出,教師評價體系中的表現性指標(德、能、勤三項),屬于最基本的考核條款,對于表現稍好的教師都能滿足條款要求,而這三項所占考核分值比例約為50―70%,評價時這三項很難拉開距離。而評價體系中的完成性指標(績),所占考核分值比例約為50―30%,但這項指標往往又用“數據”來體現,如及格率、優分率、低分率、提高率、升學率、人均分等等。這些“數據”成了評比教師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師間拉開距離和教師獲得好等次的重要砝碼。
3.獎懲性評價雖有其許多合理性,但它的確存在不少弊端。比如:
3.1從評價體系看,德、能、勤、績四個方面的評價指標,沒有涵蓋教師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所承擔的大量隱性工作。它主要關注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忽視了教師自愿做出的與學校教育教學目標相一致的行為,如:奉獻精神、合作精神等。
3.2從評價標準看,所采用的定性語言,對不同程度區分度不大,如“認真”、“積極”、“始終”、“較好”等,這些彈性語言在表述上的模糊,很容易導致參評人員對其內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難以保證價值判斷的客觀性和評價結論的準確性。
3.3從計分標準看,這一評價模式有強行量化的傾向。盡管定量評價能夠大大降低評價標準的模糊性,增大評價結果的區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進行量化,在教師的實際工作中,存在著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例如,對于“師德”這一評價指標,應該怎樣設計具體合理的量化指標呢?指標的絕對量化并不意味著評價活動的科學性,要知道,離開對事物的把握而單純追求可操作的量,恰恰違背了科學的基本精神。
3.4從導向性看,重他評,輕自評;重行政性評價,輕專業性評價;重終極性評價輕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重過去表現輕未來影響。
可見,獎懲性評價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完成性指標中體現在教學成績的“分數”上“數據”,因此分數成了評價的終極性指標。這也使得教師為了一個好的評價等次,不得不整天圍繞“分數”轉。
三、如何構建新型教師評價體系
依作者拙見,課改正進入深水區。如何激發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地、主動地投入到實質性的課改中去,著力構建適應新課改要求、符合新課改精神、體現新課改特色的新型評價體系就勢在必行。
1.我國對中小學教師的評價,至今還沒有形成獨立的、耕植于中國的、系統的教師評價理論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國內教育界多以引進和借鑒國外相對成熟的評價經驗為主。
2.課改是在不斷的探索中推進,我想,不能因為沒有成熟的評價體系,就不去設想,不去構建。因為課改的關健是教師,新課程,新理念,新課準,新教法、新學法……一切都是新的,沒有千千萬萬的一線教師積極的實踐和創造性的工作,課改能成功嗎?還有意義嗎?
3.新型教師評價體系應是多元化的,它的構建,需要一個探索實踐的過程,但處在課改中的現階段,評價的體系中至少應包括表現性評價、自我評價、他人評價、過程性評價、終極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幾個方面。
4.在新型教師評價體系中,要特別重視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因為在這兩項看不見的工作,是教師特別需要得到認可和肯定的地方。對于能夠“定性”不好“定量”的工作(如師德、態度、履職等)可列為基本條件滿足項考評,要弱化以 “考試成績”優劣為主要指標,評定考核等次的影響。
一、全縣教育基本情況
XX年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15所(個)。其中,中學11所、小學8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教學點6個、幼兒園5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高級中學1所、省級示范性成技校1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25503人,其中,普通高中生2457人、職高生544人、初中生6646人、小學生13172人、在園(班)幼兒2684人,少數民族在校生占學生總數的59.8%。全縣在職教職工2266人,其中專任教師2058人。
各級各類學校校舍建筑總面積252359平方米,其中:磚混和框架結構137780平方米、磚木結構94410平方米、土木結構20169平方米。危房面積57489平方米,其中:b級2114平方米、c級4122平方米、d級51253平方米,危房率為23.34%。
二、鞏固提高“兩基”所采取的措施
(一)抓組織領導,為教育均衡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1993年以來,我縣的“兩基”工作按省、市規劃部署實施,在省、市的大力關心指導下,經全縣各級各部門、廣大干部、教育工作者及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于1996年實現了“普六”驗收,XX年順利通過了省人民政府的“普九”驗收,并報國家教育部審批,公布我縣為全國第7批實現“兩基”驗收縣之一?!皟苫睓z查驗收后,縣委、縣人民政府始終把“兩基”鞏固提高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對“兩基”工作的領導,做到機構不撤,人員不減,通過“雙線”考核、教育督導和“兩基”年審等措施,“兩基”各項指標不斷得到鞏固提高,XX年通過了省政府的年審復查XX-XX學年初,有7-12周歲適齡兒童13026人,已入學13014人,入學率達99.9%;有13-15周歲適齡少年6240人,初中階段在校生6646人,初中毛入學率達106.51%;小學、初中輟學率分別為1.60%、2.72%;年內掃除文盲1206人,全縣青壯年非文盲率為99.1%,農業人口中非文盲率為99%。
(二)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及國家優惠政策
1.加強《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各級各類學校積極貫徹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并在每學期開學之前組織學校教師入村入戶對《義務教育法》進行宣傳,動員未入學、輟學學生返校。同時,教育局抽調局領導帶隊深入各鄉(鎮)村進行了專項督察,督促學校進一步加大力度做好未入學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工作。
2.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切實治理教育亂收費。
一是健全工作機制,調整充實規范教育收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單位,層層簽訂責任狀,形成規范中小學收費工作網絡;二是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全面推行“兩免一補”政策。XX年共撥付公用經費570.65萬元(中央456.53萬元、省級114.12萬元),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費561.8萬元(中央280.91萬元、省級224.72萬元、市級28.08萬元、縣級28.09萬元)受益學生8801名,而且從XX年春季學期開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在校生均享受免費教科書政策;三是加強對收費的管理,教育局會同縣發改局、財政局、糾風辦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收費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學校收費項目,健全收費公示制度,把規范學校收費工作作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及中小學政務公開、校務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四是堅持標本兼治、堵疏結合,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積極爭取財政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實施教育均衡發展戰略,有計劃地改造相對基礎薄弱學校,努力縮小校際之間的差距;五是加大檢查和查處工作力度,今年上半年,市糾風辦、教育局、財政局和發改局組成的檢查組到我縣城區四所學校進行全面檢查。這些治本措施的實施,從源頭上有力地保證了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規范教育項目的實施和資金管理,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1.XX年工程建設情況
XX年共排出危房4273平方米,危房率由上年的25.29%下降至23.34%。
(1)XX年全縣危房改造工程3所項目學校,8個單體工程,下達維修改造中央專項資金178.96萬元。目前,開工2個項目學校,完工1個項目學校,未開工1個正在設計圖紙。
(2)“6·3”地震恢復重建項目共5項,建設面積4410平方米,總投資190萬元。其中重建項目4項,建設面積2490平方米,投資170萬元;修繕項目1項,建設面積1920平方米,共投資20萬元。現全部項目已完工,相關資料已匯編成冊報市教育局、縣發展和改革局。
(3)中西部農村初中改造工程3所學校9個單體,投入中央資金658萬元。其中勐大鎮中學學生宿舍、恩樂鎮中學學生宿舍及學生食堂、和平中學學生宿舍已開工建設,勐大鎮中學學生食堂正在招標中。
(4)縣政府、團縣委、扶貧辦積極爭取希望工程款90萬元,涉及3所學校3個單體,其中2個已開工建設,1個建設項目待定。
(5)其他項目。鎮沅四中是我縣實施撤鄉并鎮后政府重點建設項目,目前四中建筑面積為2675㎡的教學樓已竣工投入使用,40套教師宿舍正在建設中;逸夫項目1個,爭取項目資金110萬元;市教育局安排鎮沅職業高級中學學生宿舍樓項目資金70萬元,預計年底開工建設。
2、鞏固“普實”成果
教育局把“普實”年檢復查同“兩基”鞏固提高工作作為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來一同布置,一起抓落實。XX年至XX年初,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專項資金,采購3萬元教學儀器補充到中學,中小學自籌資金6萬元,用于采購教學儀器,基本滿足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為使教育技術裝備管理規范,教育局投入2.3萬元,采購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使用軟件配發到中小學校,并對全縣中小學管理員進行集中培訓。
3.加大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應用
通過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的實施,全縣建成教學光盤播放點31個、衛星教學收視點96個、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教室14個,履蓋全縣各鄉(鎮)中小學。經與電信公司協商,將互聯網接入學校模式三的計算機教室,并使模式二的教學資源與多媒體教室、模式三的計算機教室連成小型局域網。目前,全縣共有14所中小學接入互聯網,充分將網絡資源與現有教育資源進行了整合。
(四)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1.XX年全縣新招聘教師34人,其中公開招考15人、特崗9人、引進招聘10人,解決了部分中小學教師的結構斷層問題。高中、初中、小學(含幼兒教育)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89.5%、98.35%、94.1%。全縣教育系統具有高職職稱的146人、中職職稱1083人、初職817人、未評級的96人。
2.加強學校管理和班子建設,充實學校領導班子,推進干部年輕化進程。通過考察、測評、推薦、競爭上崗,XX年共充實、調整學校中層干部20人。
3.搞好在職短期培訓。通過中小學繼續教育和舉辦各種培訓班等形式,對在職的校長和教師進行培訓。其中,共培訓校長26人次,培訓面達108.33%,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培訓任務;教師的培訓面達100%,人均培訓達97個學時。
4.開展“pie項目頂崗培訓”。4月初,縣人民政府與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商定對我縣進行“pie項目頂崗培訓”,即思茅師專在XX年8月28日至10月30日,對我縣的40名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進行脫崗培訓,同時學校選派40名英語系畢業生赴我縣各鄉鎮頂崗實習。
(五)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教學質量大幅提高
1.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實施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用課題形式來開展教研工作,用科研方法來解決教研工作中的重點、難點,使科研貼近教學、貼近教師、貼近學生,立足實際,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標,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標,以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堅持以“應用性研究”為主,提高研究針對性和實效性。
2.認真抓好教研機構建設。根據《云南省教育廳關于云南省縣級教研機構建設發展評估方案(試行)的通知》(云教研〔XX〕7號)和《普洱市關于縣級教研機構建設發展評估的通知》(普教研〔XX〕3號)要求,我縣積極開展教研機構建設發展評估工作,成立領導機構,認真進行檔案的收集、整理和歸類工作。并于今年10月初通過評估,認定為二級一等教研機構。
3.認真開展新課改教學指導工作。教育系統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圍繞新課程的要求,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積極參加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各項活動,認真開展新課改教學指導工作,組織召開了高考中考質量分析會、高三教師座談會,組織了高考中考復習研討活動,舉行了小學品德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的課堂教學競賽,為及時解決課改中出現的問題,教研人員深入教學第一線,與廣大教師一起開展教研活動,對各類學校課改工作進行分析總結,進一步完善我縣課改評價等工作。通過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等措施,我縣教學質量穩中有升。XX年,全縣高考上線624人,比XX年增加98人,上線人數、上線率居全市綜合排名第三;參加中考600分以上的203人,最高分680分,600分以上人數居全市第四;參加小學畢業檢測1992人,語文平均分83.88分、及格率95.23%,數學平均分77.34分、及格率80.12%,4項指標均名列全市第四。
4.認真抓好教學用書管理。我縣嚴格執行《普洱市中小學教學用書管理規定》,在今年召開的全縣教學用書工作會議,進一步規范教科書的選用、征訂和發行工作,每學期深入學校對教材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形成書面報告上報市教科所。經檢查全縣未出現濫編、濫印教學資料的現象。
三、存在是問題
我縣雖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
1.教育體制上劃管理后,由于歷史欠帳大,加之我縣是典型的農業扶持縣,財政困難,鞏固提高“普九”成果還具有一定的難度。
2.農村校舍危房改造任務重,壓力大。我縣大部門學校建蓋時間比較早、標準不高,雖然每年都有危房改造項目,但是由于自然災害不斷發生,造成舊的危房還未清除,新的危房不斷產生。
3.隨著課改的推進,原有教學儀器和設備長期得不到充實和補充,現已陳舊、老化,不能滿足新課程的要求。
4.教師隊伍年齡整體偏大,知識結構、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與時展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縣政府同意縣教育局向外引進、招聘教師,但是部分專業教師還是緊缺。
5.集中辦學難。由于我縣山區面積大,人口居住分散,居住在山區的基本是少數民族,學校布點布局調整難,教育資源狀況和調合存在矛盾,總體效益差。計劃生育的效應使學生銳減,導致不少村級小學規模不足,教育資源不能發揮應有效益,且不利于教育教學質量提高。
6.信息教育發展緩慢。雖然我縣已建成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項目,但是由于設備有限,各種模式設備開展的課時量不足。部門學校的設備管理情況不盡人意,在設備維護問題上還存在很多問題。
五、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兩基”的高標準、高質量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戰略舉措,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教育和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不平衡,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因此,需要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義務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進一步增強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目標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履行政府公共職能的首要任務,納入當地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總體規劃,研究制定本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和政策措施,辦好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抓好農村義務教育是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
1.要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政策傾斜和扶持力度,推動農村教育更快更好地發展。
2.繼續按照上級部門有關管理和使用義務教育保障經費的要求,規范使用好教育經費,杜絕學校亂收費現象,對違反規定亂收費的學校領導及相關責任人,堅決查處,對情節嚴重者就地撤銷職務。落實貧困生救助政策,建立中小學貧困生檔案,對貧困生實行動態管理,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做好救助工作,讓貧困學生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陽光”的溫暖。
3.進一步推進農村中小學的布局調整,合理配置農村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資源的效能,促進義務教育均衡性發展,推進全縣教育一體化進程,通過布局結構調整,保證農村教育規模辦學。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學校間對口幫扶,增強農村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從而提高整個義務教育的整體質量,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同時,進一步完善師德考核制度,建立完整的師德檔案,按照《關于落實<思茅地區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實施意見》的要求,對所有在職教師進行考核。
5.要加快義務教育標準化、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步伐,提升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要積極推進中小學標準化,辦好每一所學校。要用信息化武裝教育,用教育信息化帶動區域內的薄弱學校實現跨躍式發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互補。要全面推進課改,提高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
6.不斷深化義務教育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教學質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線,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繼續以新課程改革為中心的教育教研活動,讓教師們積極探索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基本情況
2020年由我局承辦明光市十六屆人大第五次會議議案1件,編號為(5號),建議7件,編號為(4、15、19、31、50、84、86);政協明光市十屆第四次會議提案9件和社情民意8件,內容涉及我市教育改革發展的方方面面,主要內容已涉及到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師資力量建設配備、社會心理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提高教育引領者待遇,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校園校舍、學校食堂配備和運動場建設維護等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上。充分體現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對我市教體工作的重視關心,充分反映了他們對我市教體事業改革發展的熱切愿望,同時也反映出了廣大市民對教育和體育的需求。
加強與代表和委員的聯絡溝通,是提高議案建議提案辦理質量和效率的重要環節。我局高度重視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辦理工作,把辦理工作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堅持高度重視、合理分解、依法辦理的原則,創新工作機制,狠抓人大議案、建議和提案、社情民意的答復和落實,提高人大議案、建議和提案、社情民意辦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切實把每一件人大議案、建議和提案、社情民意辦實辦好,讓每一位提案人滿意。2020年,明光市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全部辦結,滿意率100%。
二、辦理工作情況
(一)著力做到“二個確?!?建立辦理工作機制
1.確保思想認識到位。我局把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視為金玉良言、真知灼見和珍貴資源,把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辦理工作作為聯系群眾、溝通感情、聽取意見、爭取民心的重要途徑,作為履行職責、接受監督、改進工作的一項重要手段,辦理人員的責任感明顯增強。
2.確保承辦職責到位。在市政府召開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任務交辦會后,我局立即行動,召開會議,傳達市政府交辦會精神和要求,研究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辦理工作,明確要把人大議案、建議和提案、社情民意辦理作為促進全市教體工作的強大動力,作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作為檢查局機關工作的一面鏡子,認真負責地按時保質完成答復任務。根據“歸口管理、分工負責”的辦理原則,建立局長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落實、相關股室積極承辦的辦理工作機制。將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分解落實到相關股室,強化承辦責任,落實任務到人,明確時間節點,形成了一級抓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保每一個提案、社情民意都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辦”,任務到人,責任到位。
(二)著力做到“三個強化”,提高辦理工作效率
1.強化規范辦理。嚴格按照交辦、承辦、審查、答復、走訪、復查、總結的程序辦理,按照公文處理程序嚴謹答復,將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交辦時間、辦理中的各個環節情況,都一一作詳細記載。這既促進了辦理工作,又為以后究責提供了依據。加強對人大議案、建議和提案、社情民意辦理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做到了有記錄、有制度有措施、有結果、有總結,確保辦理工作的規范性和嚴肅性。
2.強化督查督辦。局分管領導和辦公室采取倒計時的方式督辦工作落實,始終與各承辦股室保持密切聯系,對辦理工作及時進行指導、催辦、督辦、檢查。始終堅持100%滿意的標準,對不合規范的答復全面修改,對不滿意或者基本滿意的辦理件一律退回重新辦理。既催促了進度,又保障了質量。
3.強化意見反饋。為了及時掌握辦理情況,我們在辦理前、辦理中、辦理后的各個環節,都注重聽取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的意見,要求承辦人做到“三溝通”:辦前溝通,了解意圖;辦中溝通,研究方案;辦后溝通,通報結果。即辦前拜訪一一承辦人員對每一份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都必須上門或以電話聯系的方式向代表、委員們詳細了解情況,探討辦理方案;辦中走訪—一及時向代表、委員們匯報進度,征詢辦理措施是否得當,探討改進辦法;辦后回訪如實向其匯報辦理結果,并向他們發送辦理情況意見反饋表,聽候回音和意見。
(三)著力做到“二個結合”,提高辦理工作質量
多年來,我局人大議案、建議和提案、社情民意辦理滿意率一直是百分之百。今年我們著力在提高真正滿意率上下功夫,要求實質性回應、解決代表、委員們提出的問題,實在不能解決的也有理有據耐心詳盡解釋。具體工作中狠抓了“二個結合”,一是將辦理工作與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年相結合。今年,教體局工作任務繁重,局機關全員沒有休息日,全身心投入,超負荷工作,給辦理工作的推進帶來很大困難。為此,我局將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辦理與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相結合,注重增強局機關干部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一方面通過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辦理推動轉變作風、提升形象,另一方面通過機關作風的根本好轉,促進不斷提高辦理質量和辦理水平,使辦理過程成為建設服務型、透明型、作風型機關的過程。從接到任務起,局領導和每一位承辦人都以高度負責的責任感,擠時間,抓間隙,起早帶晩,主動做好辦理答復工作。局領導認真負責地閱批、協調、落實每一件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社情民意,聽取辦理情況匯報,對辦理進度進行統一調度,集中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承辦人抓住利用一切時間的空隙,主動與委員們聯系溝通,深入調查研究,扎實做好中心工作和辦理工作,同時完成目標任務。二是將辦理工作與解決群眾關注的教育體育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為了滿足群眾對教育體育的需求,教體局積極推進城區學校和幼兒園建設,積極推進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職工待遇,認真研究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豐富校園文化,努力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大力開展陽光體育和群眾體育活動,全面提升教育體育質量。
三、下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