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2 05:08: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畜牧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1場址選擇要適宜要符合當地總體規劃,場區布局科學。禁止在水源保護區、城鎮居民區、農民集居點、文化教育等人口集中區域內選址。距鐵路、交通要道、城鎮、居民區、學校、醫院、其他畜禽場等1000m以上。距屠宰場、畜產品加工廠、畜禽交易市場、垃圾及污水處理場所、污染嚴重的廠礦1500m以上。合理布置辦公與生活區、生產區和附屬配套區。清潔道和污染道嚴格分開,互不交叉,利用綠化帶隔離。
1.2飼養品種要優良,飼養規模要適度從事種畜禽生產經營行為的養殖場必須持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畜禽質量必須符合國家、地方或企業標準,國外引進的品種參照供方提供的標準。畜禽養殖場的養殖規模要適度。
1.3生產流程要合理,設施設備要先進要有與飼養規模相配套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場區內人員、畜禽和物品等應采取單一流向。畜禽圈舍配有必需的養殖基礎設施設備,操作方便、整潔、實用。圈舍配備合適的調溫、調濕、通風等設備,配備自動喂料、飲水、清污以及除塵、光照等裝置。
1.4檔案記錄要齊全養殖檔案應記載畜禽的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識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投入品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檢疫、免疫、消毒情況;畜禽發病、死亡和無害化處理情況等。
1.5投入品使用要規范規范使用獸藥,禁止使用法律法規、國家技術規范禁止使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獸藥使用應在動物防疫部門或執業獸醫指導下進行,憑獸醫處方用藥,不擅自改變用法、用量。
1.6防疫措施要嚴格具備有效的《動物防疫合格證》。有完善的免疫制度、休藥期制度、衛生消毒制度、投入品采購使用和管理制度、無害化處理制度。生產區四周應建有圍墻或防疫溝;大門出入口設有值班室、消毒池等;生產區門口應設有更衣換鞋或消毒設施;圈舍入口處應設置消毒池或消毒盆。強制免疫疫病種類的應免密度達100%,免疫標識佩戴率達100%。具有病死畜禽隔離和無害化處理設施。
1.7糞污治理要有效畜禽舍內配備畜禽糞污收集、運輸設施設備;有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堆糞場,不得露天堆放。場區內糞污通道改為暗溝,實行干濕分離、雨污分離。建有對畜禽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沼氣池等設施或其他無害化處理設施。畜禽糞污實行農牧結合,就近就地利用,不直接排放到水體,或經綜合治理后實行達標排放。
2發展生態畜禽養殖的意見和建議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近年來,湟中縣規模養殖步伐加快,如不加以重視和引導,過度、無序發展對人居環境的破壞和影響將會日益嚴重。但不能因為發展畜禽養殖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而否定和限制其發展,必須以超前的眼光、積極審慎的態度去引導畜禽養殖科學發展。
2.1加強生態養殖宣傳力度發展畜牧業生態健康養殖,關系到畜產品的有效供給和公共衛生安全,關系到人居環境保護,關系到畜牧業又好又快健康發展,最終關系到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把這項工作作為發展經濟、關愛民生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要通過各種途徑宣傳發展生態健康養殖的積極意義、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社會形成共識。同時通過農民培訓、農民科技入戶工程等平臺把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送到千家萬戶。
2.2加大生態養殖政策扶持力度為了規范畜禽規模養殖行為,加大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的推進力度,建議各級政府在今后高效農業規模化、設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生豬標準化養殖補助、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治理等項目資金扶持政策落實時,將創建生態健康養殖作為重要內容和必備條件,凡是未達到畜禽生態健康養殖標準的企業不得享受政府扶持政策。
2.3引導已有養殖企業推進生態健康養殖畜禽生態健康養殖企業的標準即是規范畜禽規模養殖行為內容的具體“標桿”,涵蓋了畜牧獸醫技術和畜牧、獸醫、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內容。任務就是要把這些具體內容落實到每個畜禽規模養殖場。從現在開始,要加大推進力度,每年改造創建畜禽生態健康養殖場的比例要達20%以上,爭取用3~5年的時間使80%以上的畜禽規模養殖場達到生態健康養殖企業標準。
2.4加強新建畜禽規模養殖場的規劃和管理根據《畜牧法》要求,畜禽養殖用地列入各鎮村農業用地管理,畜禽養殖場的選址要符合鎮村建設規劃,同時要考慮土地載畜量和環境的承受能力。今后,凡是新建的畜禽規模養殖場用地實行審核備案制,動物防疫條件實行行政許可制,凡達不到生態健康選址要求的一律不辦理相關手續,不得新建畜禽規模養殖場。
推進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搞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繼續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明年全省將全面完成117個縣的縣級動物疫病診斷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完成650個鄉鎮畜牧獸醫中心站建設任務,抓好全省17245個村的3萬名村級防檢員配備工作,開展“動物監督執法年”活動。
1.1概況
武川縣位于中部,是通往北部草原和二連口岸的重要門戶。全縣轄3鎮5鄉,93個行政村,964個自然村,總人口17.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1萬人。全縣轄地面積710萬畝。其中,耕地面積220多萬畝(水澆地占了18萬畝),天然優質草牧場373萬畝。當地農民歷來以種地養畜為生,發展畜牧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條件。改革開放以來,依托優勢,堅持“農牧并舉、農牧結合”的發展思路,重視畜牧業生產,逐步實現由靠天養畜向建設養畜轉變。2006年以來,結合縣域實際,以蒙羊公司為龍頭,建立了山區鄉和遠離公路的丘陵鄉村為基地的肉羊產業鏈。以伊利、蒙牛為龍頭,可鎮和黑色公路沿線的鄉村為基地的奶牛產業鏈初步成型。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格局已具雛型。2011年6月末,全縣家畜存欄達到82.05萬頭(只),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350元。生態畜牧業已成為全縣農村經濟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今后農民增收具有后發優勢的特色產業。
1.2發展生態畜牧業優勢
1.2.1有基礎
1984年以來,縣委、政府就提出農牧結合戰略,重視扶持畜牧業發展,經過努力,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牲畜總量實現了翻番,主要畜禽產品的產量翻了一番,畜牧業生產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1.2.2有潛力
武川縣是以農牧為主體的經濟區,不僅天然草場廣闊,而且耕地面積大,具有退耕種草的條件。此外,糧食和農作物秸稈充足,還有大量的糠、麩、餅、粕、山藥渣等農副產品,這些資源目前還沒有充分利用,如果科學合理開發利用,飼草料有保障。
1.2.3有市場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動物性食品需求量也會逐年增加。特別是加入WTO后,畜產品以其純天然、無污染的品牌具有更加有利的競爭優勢,市場前景廣闊。
1.2.4有政策
保障中央、自治區、呼市均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發展生態畜牧業。同時,縣委、政府也制定了加快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支持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畜牧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有利。
1.3存在問題
生態畜牧業雖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與區域總體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極不適應,在縣域特色經濟中還沒有完全充分發揮其作用,且所面臨的困難和深層次矛盾越來越顯露出來。
1.3.1養殖方式
轉換發展不平衡多數農民對舍飼養殖認識跟不上,仍沿襲傳統養殖、粗放經營,標準化生產程度低。1.3.2養殖技術推廣亟待提高生產方式落后,出欄率低,效益差。肉羊養殖科技含量不高,快速育肥出欄少,產業意識薄弱,導致了出欄率低、周轉慢、效益差。1.3.3草畜矛盾突出現有退耕地、人工草場科學利用程度較差,人工種草規模小,種草力度不強。1.3.4企業加工能力不足,產品生產鏈條短沒有大型肉羊加工企業,只有幾家小型屠宰場,而且其產品以出售整羊為主,深加工落后,羊肉產品單一低檔,尚未實現優質優價和優質品牌肉生產,不具有市場競爭力,大部分出欄羊流向外地,在肉羊生產各個環節(如毛、革、下水)不能實現產品多層次、高附加值。1.3.5資金饋乏肉羊產業融資不暢,規模化肉羊基地生產資金斷鏈現象嚴重,農戶融資更為困難。
2發展策略
2.1發展思路
進一步優化農牧業結構,不斷提高生態畜牧業在大農業中的比重,繼續大力扶持以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養殖為重點的肉羊、絨山羊養殖和特種特色養殖。增加科技含量,改善畜種品質,強化草原建設,提高養殖效益,使養殖業真正走上生態保護與舍飼圈養良性互動的高效、科學發展之路。
2.2發展模式
通過龍頭企業的示范引導帶動及技術支撐,逐步完善以農戶為主的家庭農牧場、中心養殖戶及單元養殖戶、以公司自建的標準化養殖場和以移民區為主的養殖小區5種模式,形成模式化、多層次養殖群,使全縣優質肉羊數量迅速上升,肉羊產業上臺階,建成全國最大的優質肉羊基地。
2.3發展對策
2.3.1堅持以草定畜,著力發展草產業加大種草力度,將產量低、效益差的旱坡地退耕還草,恢復生態植被,逐步打造自己的草原,建成避災型立體網絡式生態畜牧業發展格局。要充分利用人均耕地多這一優勢,堅持“草當糧用,草當糧種”的思路,調整種植結構,大面積種植高產優質的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徹底解決畜草矛盾,理順農牧關系,實現轉化養殖增收。
1.2建立生態畜牧業示范合作社在建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的同時,每個鄉鎮建立一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示范點,優先在政策及資金上扶持示范點的建設,大力宣傳示范點的畜牧業建設工作,加速完成示范點合作社等配套工程的建設,發揮示范點輻射帶頭作用,定期舉行示范點關于生態畜牧業建設的觀摩和培訓會,形成以點帶面的良性發展模式。
1.3建立一批畜牧業生產基地和龍頭企業、加快部分牧民轉產轉業在完成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建設后,由政府牽頭扶持批本地特色產品加工、銷售基地和龍頭企業,引導、鼓勵有能力的合作社進行橫向聯合,組建更大規模的經濟實體,將生產的畜牧業原產品加工成附加值高的特色產品,提高畜牧業產品的專業化、規模化,增加就業崗位和實現農牧民增收。
2果洛州生態畜牧業發展現狀
2.1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按計劃推進截止2012年底,已完成175個純牧業村組建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實現了專業合作社覆蓋全州,入社牧戶18587戶,入社率78%。其中,瑪多縣27個,瑪沁縣32個,達日縣33個,甘德縣36個,久治縣22個,班瑪縣25個,已有130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通過了省級審核,整合草地1915.62km2,牲畜41.28萬頭(只)。
2.2有效整合各畜牧業建設項目結合游牧民定居工程、設施畜牧業、畜禽良種工程等項目,實現了項目資金利用的最大化,為生態畜牧業建設提供了很好的資金支持。據統計,2011年,累計獲得省級補助資金2840萬元,購置割草機、打捆機、貯奶罐等農機具288臺(個),爭取各類補貼資金90多萬元,帶動企業及合作社自籌資金210萬元,下達禁牧、草畜平衡、生產性資料及牧草良種補貼四項補獎資金3.62億元。其中,草原生態建設直接補助資金35831萬元,牧草良種補貼資金335萬元。由項目支持帶動發展了一批特色加工企業,申請注冊了“鬧日崗多宮瓊”、“瑪域冬措”和“雪域依隆”等二十幾枚商標,初步實現了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與企業的有效結合。新建了4個大型種畜繁育場、4個砂石場、4個預制場、8個酥油曲拉小包裝廠,5個奶制品加工廠;創辦了6個土特產品加工營銷、2個運輸隊、4個牛羊育肥點、2個建筑隊、5個經板石刻制點、12個藏服加工店,實現純收入460多萬元,轉移富余勞動力4856人。
3生態畜牧業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軟、硬件建設不協調調研發現,雖然大部分地區已完成了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組建工作,但部分合作社并沒有發揮作用:一是由于合作社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多數合作社只是“擺架子”工程。另外,合作社的發展方向不明確,由于合作社缺乏有效的領導,仍然以經營自己的家庭牧場為主,使得合作社缺乏活力,甚至出現“空殼”合作社的現象。
3.2專業合作社示范點示范效果不明顯多數合作社示范點的示范作用并不明顯:一方面是示范點建設沒有起到示范作用;另外,盡管一部分示范點從合作社的建設、草地畜牧業自然資源的整合方面等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但是由于宣傳力度,與其他合作社的交流還不夠,造成了“點上有典型、面上沒推開”的現象。
3.3草地畜牧業產業升級任務艱巨果洛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氣候惡劣,交通不便,科技落后,因此即使果洛州引進了一批龍頭企業,但由于畜牧業產業集約化程度低、牧民組織化程度低,使得傳統的特色草地、牲畜資源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草地畜牧業產業升級任務艱巨。
3.4資源有限、城鎮規模小、產業結構單一、貧困面大、牧民轉產轉業難度大生態環境脆弱、資源有限、經濟社會發育程度低,產業單一,這尤其體現在工業水平低、規模工業少。據統計,果洛州原煤產量到2010年已開采殆盡,而且牛奶、肉類、羊毛、牛羊絨、糧食產量、油料產量等畜牧產品產量自2000年以來都逐年下降(表1),傳統草地畜牧業的優勢地位下降。城鎮人口少、規模小,城鄉收入差距大、牧民實際購買力不高。2010年全州的城鎮總人口是2.54萬人,僅占總人口的13.98%,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據統計,盡管從2000—2010年,果洛州完成扶貧人口數均大幅增加,但是由于貧困人口基數大,扶貧完成比例較低,如2010年,果洛州完成扶貧人口6800人,而當年還有3.36萬人的貧困人口,扶貧人口比例僅為20.23%。
3.5草地退化嚴重、自然災害頻發由于人口增加,草地資源被過度消耗,使得草地退化,草地載畜量大增,造成了部分地區實際載畜量遠高于理論載畜量。同時,由于草地災害預警設施薄弱、氣候多變,草地畜牧業易受到自然災害的破壞,據統計數據顯示,從1985—2012年,幾乎每年均有雪災發生,如1993年因雪災死亡牲畜113.85萬頭;2008年因雪災死亡牲畜13.8萬頭。除此之外,高原屬兔和高原鼢鼠的危害近年也呈回升的趨勢。
4生態畜牧業建設的思考
4.1加強組織領導,推動生態畜牧業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建設需要多部門的協同合作,有效的組織和領導是生態畜牧有效開展的重要方面,對于合作社“擺架子”的現象,需實行“負責制”,派專人定期下鄉鎮對生態畜牧業工作展開督導和檢查,及時向上級匯報合作社的建設情況。對于現階段果洛州生態畜牧業建設存在的示范村示范效果不高的問題,必須強化政府監督、落實相關政策,完善生態畜牧業科技服務體系。建立州、縣、鄉、村四級科技服務點,而下形成服務網絡。重點是建設鄉、村兩級專業服務隊伍,擴大服務覆蓋面,使合作社、牧民的草地畜牧業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而對于那些基層服務點人員不能解決的問題,必須備案并及時呈交上級直屬部門解決,從而使服務最大化地貼近生產。
4.2發揮政府各級機關服務職能、完善產業發展體系如何建立本地特色畜牧業產業體系,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做大、做強本地畜產品,打造綠色無公害的特色畜牧業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這主要從產品的“質”和“量”上著手,擴大圈窩種草規模,加大飼草種植技術推廣力度,實施“良種工程”,提高適齡母畜比例,加強牦牛、藏羊的本地品種選育和提純復壯,抓好公畜鑒定工作,及時淘汰劣雜公畜,加強良種引進和改良工作,提高本地牲畜品種抗病、抗寒能力;二是高度重視藏羊、牦牛合作社種畜繁育場建設工作,主要打造本地瑪多白藏羊、久治牦牛品種。
0引言
我國的經濟發展對畜牧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還要傳統畜牧業的生產方式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畜牧業的現狀,引入了生態畜牧業這一觀點,并圍繞這一觀點展開了對現階段我國如何發展畜牧業的討論。
1我國畜牧業的現狀及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我國畜牧業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更是給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以前,畜牧業是依附于農業存在的,一個極小的分支產業,而如今,畜牧業已經成為可以獨樹一幟的產業,深刻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來我們可以列舉幾組數據來說明這一狀況:畜牧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在這二十多年來翻了一番,各種肉類產值都以較快的速度發展,有些產量甚至名列世界第一,這無不體現著我國畜牧業發展的喜人成績。雖然我國畜牧業發展取得了令人難以忽視的成績,但仍在許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我國雖然各種肉類總產量較高,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依然與發達國家有著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在畜牧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缺乏對資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對環境有著一定的影響,制約了我國畜牧業的良性發展。
2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必要性
人類的需求是無窮無盡的,但資源卻是有限的。所以對于任何一種產業的發展來說,都要注重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特別是基于畜牧業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更是要求我們合理利用資源。我國人口較多,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少,提及畜牧業的發展,就不得不提我國耕地和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均呈現極為匱乏的狀態。我國目前大規模采取的傳統生產方式,就是通過資源的高消耗來實現產出的提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最大程度上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我國由于片面追求經濟速度,反而忽視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沒有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這造成了生態環境嚴重惡化的現狀。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土地沙化率以及退化率居高不下,各種極端天氣也是層出不窮,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質量。所以,發展生態畜牧業勢在必行。最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并且呈現較快的增長速度,這對畜牧業的生產與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種資源的有效性,所以只能通過發展生態畜牧業,提高畜牧業生產的效率與品質,才能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
3如何發展生態畜牧業
首先,也是最基礎的一點,要提高草原的生產力,大力發展牧草業。對于畜牧業來說,牧草是關乎其發展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要想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從改善和保護草原植被入手,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應當摒棄原有的“重畜輕草”的思想,加大草原環境的保護力度,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可以引進一些新品種,利用好現代科技,對土壤的退化和沙化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可以開發其他的飼料來源。畜牧業的發展,不能只建立在草原牧區的基礎上,應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發新的飼料來源,發展節草型畜牧業。例如將作物的廢棄部分收集起來,進行特殊處理后供畜禽使用,實現保護草原環境的目的。最后,還應當系統的安排畜牧業的發展季節,做到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這意味著相關人員可以在青草期擴大生產規模,培養出肉質好,生長快的生物。而在草資源較為匱乏的季節,要適當地縮小生產規模,以免對草原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除此之外,還應該完善畜牧業的物流系統,健全生態部門的服務體系。畜牧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人員以及衛生部門的支持。我們應當進一步明確各服務部門的職能,正確處理他們之間的關系,實現各部門間的協調發展,共同促進,為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系統。
4結束語
實現畜牧業的生態化建設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定可以早日實現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云波,李長勝.綠色食品與農業生態環境[J].土壤與作物,2003,19(4):307-309.
中圖分類號:F32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8)01-0026-03
1.甘肅省生態畜牧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甘肅畜牧業呈現穩步發展態勢,基本實現了由家庭副業到支柱產業、從短期經濟到買方市場、由傳統經營向產業化經營的重要轉變,畜牧業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
1.1 畜牧業發展的主要成就
作為擁有全國五大草原牧區基地之一的甘肅省,其畜牧業經過20多年的長足發展,基本實現了由家庭副業到支柱產業的歷史性轉變,已成為興省富民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十五”期間,甘肅省畜牧業產值總量接近翻一番,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增長了71.4%,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3%。截止2006年底,全省有45個縣畜牧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的30%,其中13個縣在40%;在21個民族縣(市)中、畜牧業在很大程度上挑起了振興民族經濟的大梁;在20個牧業和半牧業縣中、畜牧業擎起縣域經濟的半邊天,其中有7個縣農牧民達到小康水平。畜牧業生產方式和養殖水平有了新突破,全省畜禽總飼養量增長了40%,養殖小區達到1130個。市場有效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全省肉、蛋、奶產量分別增長53.03%、32.41%、169.80%。在城鄉居民整個“菜籃子”消費支出中,畜產品所占的份額達到三分之二。產業化發展開始提速,全省各類畜牧產業化經營組織達到721個,帶動農戶80萬戶。以草食畜為主的畜牧產業已成為全省重要的支柱產業。
1.2 畜牧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 草原生態惡化嚴重威脅著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甘肅省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由于自然條件變化,濫墾亂采,加上草場承包后,因長期超載放牧、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草原退化、堿化和沙化嚴重。例如甘南州草原的畝均產草量由1980年的374公斤降至2006年的250公斤。草原生產力的大幅下降嚴重威脅著牧區的生態平衡和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1.2.2 畜群結構不合理。牧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加上部分牧區存在“牧民富不富,就看牧畜數”的陳舊意識,造成牲畜出欄率低,生產周期長,成年牲畜、老殘畜比例過大。
1.2.3 管理方式粗放落后。畜牧業靠天養畜、粗放經營的管理方式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部分牧區大牲畜尚無固定棚圈,甚至有些生產母畜也沒有固定棚圈,造成牲畜死亡率較高。
1.2.4 服務體系不完善。甘肅省畜牧業以草畜為主,但目前全省草原水利基礎設施幾乎空白,良種繁育場少,品種改良手段落后,加上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畜牧產品市場體系和信息體系不完善,特別是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十分薄弱,縣鄉兩級畜牧獸醫站經費缺乏、手段落后,很大程度影響了畜牧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2.5 龍頭企業少,畜產品加工緩慢。由于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少,輻射帶動力不強,尤其是省級以下牧業龍頭企業受技術、管理、信息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規模普遍小、效益低、產業鏈銜接不緊密,加工水平低,市場競爭力差。
2.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必要性
2.1 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少,要求畜牧業遵循持續利用的原則
畜牧業資源是直接關系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甘肅省畜牧業資源卻面臨著日益短缺的威脅。首先,可利用土地貧瘠且日趨減少,全省耕地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坡地,大部分可耕地較為貧瘠,墾殖率低,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就占耕地總面積的14.15%。其次,草地退化嚴重,牧草生長季節短,枯草期長。全省天然草地約有90%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達中度以上退化程度的約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33%,在現有天然草地中帶有荒漠化性質的草地比重高達38.5%。全省天然草地“三化”(沙化、退化、堿化)面積達713萬公頃,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積的44.4%。另外,在甘肅省的畜牧業發展模式中,有許多模式仍然是依賴資源的過度消耗來提高食物生產能力的,不少地方因資源耗竭而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制約了畜牧業生產的正常發展。因此,只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充分利用和節約有限的自然資源,實現生態系統內的物質和能量資源的綜合多級利用,才有可能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2.2 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要求畜牧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由于長期重開發輕環境保護,忽視生態平衡,致使畜牧業生態環境破壞日益加劇。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十分嚴重,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城鄉農牧業生產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畜禽傳染病和人畜共患病時有傳播,直接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限制了畜牧業的長足發展。這些生態環境惡化的現實,迫使戰略選擇上,必須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以扼制畜牧業生態環境的繼續惡化。
2.3 人口壓力不斷增加,要求選擇生態畜牧業的發展模式
由于城鎮化等原因,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糧食產量不斷下降,人畜爭糧矛盾日益突出。為了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和增加畜禽產品的有效供給,保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力發展節糧型生態畜牧業,是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4 甘肅省的農牧業產業特征,促使其走生態畜牧業之路
由于甘肅省糧食生產成本特別是主要農產品糧食和棉花成本高、價格高、運輸距離長,與其他產糧、產棉省區相比,缺乏競爭力,利潤率低下;另一方面,甘肅省在畜牧業(牛奶和羊毛除外)特別是牛羊肉生產及其皮毛的深加工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是全國細毛羊戰略重點基地之一,全省細毛羊存欄數,僅次于新疆、內蒙居全國第三位。因此,甘肅省發展生態畜牧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3.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優勢及機遇
3.1 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優勢
3.1.1 具有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優越氣候條件。甘肅省地處西北內陸,地域跨度大,有獨特的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和生態條件,屬農牧交錯地帶。很多地區因農業生產主要以傳統方式為主,工業污染較小,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等優良,是發展綠色畜牧業和生產綠色食品的優勢區域,尤其對于發展以資源、氣候為生產基礎的生態畜牧業提供了優越環境,發展草食畜牧業的潛力巨大。
3.1.2 具有發展生態畜牧業的飼草飼料資源。一方面,截止2005年底,甘肅省共有牧草地1429.94萬公頃,居全國第5位。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場面積2.41億畝、農作物秸稈1200萬噸(利用率僅為25%左右)。僅此兩項,理論載畜量850萬個羊單位(秸稈利用率每提高1%,就可多飼養16萬個羊單位)。2003年全省人工種草保留面積1540萬畝,居全國第一位;人工種草面積年均增長率為11.8%。人工草地生產的優質青干草可飼養2994萬個羊單位,基本實現了種草養畜、草畜平衡、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在甘肅省農區,農民有飼喂草食家畜的傳統。農區和半農半牧區還有大量的天然優質飼料,如玉米秸稈、優質苜蓿、飼用甜菜等,其儲量和質量均遠遠超過東部地區,這也為甘肅省發展牛羊產業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物質基礎。況且農區農作物秸稈利用率很低,如果將農作物秸稈和副產品充分利用起來,農區、半農半牧區的草食牲畜將能增加1倍,所以農區畜牧業發展潛力巨大。
3.1.3 具有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品種資源。甘肅省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多種多樣,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食草家畜種質資源,如隴東的早勝牛、關山紅牛及遺傳性狀豐富的高原黑、白牦牛等。這些優良品種和特色品種為我省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3.1.4 具有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成本優勢。一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牛肉和羊肉市場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分別比國際市場價格低84%和57%,而甘肅省的牛肉、羊肉價格又低于國內市場價格。另一方面,從國內牛羊肉分布狀況看,南方牛羊肉主要從北方調入。充分利用西部地區剩余勞動力,對我省草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近幾年,甘肅省把草畜產業作為一個大產業進行推動,它蘊藏的潛力已經明顯地顯現出來了。
3.1.5 具有發展生態畜牧業較為完善的人才梯隊。截止2005年底,全省擁有畜牧獸醫科研教學單位11所,從事畜牧業科研、教學、推廣的技術人員1.03萬人,另有鄉村防疫員1.4萬人,形成了省、地、縣、鄉四級獸醫防治、動物檢疫和畜牧技術推廣體系,能有效地連接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為生態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3.1.6 中國加入WTO后,國際市場前景更加廣闊。甘肅省作為“亞歐大陸橋”重鎮,是開拓中亞市場、聯系遠東的紐帶,與東部相比,具有一定優勢。與甘肅鄰近的俄羅斯和中東地區是世界畜產品主要進口國之一,尤其是中東地區由于內陸多為沙漠地區,糧食和農副產品長期不能自給,各國每年需進羊1500萬-2500萬只。2001年甘肅省向中東地區出口分割牛肉1000多噸,為甘肅省發展外向型畜牧業帶來了生機與希望。其次,中東各國全民信仰伊斯蘭教,而甘肅省有150多萬穆斯林,在宗教文化、生活習俗各方面都與阿拉伯各國相一致。尤其是素以“東方麥加”著稱的臨夏回族自治州有70多萬穆斯林,2757座清真寺,中東、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臨夏人僑居,可以設想依托“亞歐大陸橋”和空運的便利條件將臨夏回族自治州作為甘肅省向中東、西亞地區出口畜產品的基地是很有市場潛力的[4]。
3.2 畜牧業的發展機遇
3.2.1 西部大開發戰略及退耕還草的實施,增強了畜牧業在甘肅省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物質基礎。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力扶持西部農牧業的發展,集中科研力量對草畜品種進行改良,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動物疫病防治監控體系。國家動用專項資金治理西北地區草場“三化”問題,各地在保護草原資源,維護草原生態平衡的基礎上,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實行“劃區輪牧”、“舍飼圈養”等措施,對于特色養殖給予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這些為甘肅省發展生態畜牧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物質保證。
3.2.2 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得到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更加重視,使發展生態畜牧業具有更加堅實的工作基礎和政治保障。《甘肅省農業科技發展綱要(2001-2010年)》中指出,甘肅省將要實施優質高效草業和畜牧業科技工程,力爭把甘肅建成草業大省和畜牧強省,這將必然會促進生態畜牧業的發展。
4.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思路
4.1 結合甘肅實際,實行農牧結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甘肅是個缺糧的省份,這就決定了單純依靠農業致富是不實際的,同時甘肅特殊的地理環境,又決定了它在畜牧業尤其是食草畜產業的發展上有很大前景。因此,甘肅省要把畜牧業與種植業、林業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規劃,調整結構,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確保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同時,推行三元種植結構,實行農牧、果牧和漁牧相結合,有效配置和利用資源,為畜牧業持續發展奠定可靠的基礎。
在農牧業發展的同時,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綠色環保之路。將控制草原“三化”為主,與治理草地“三化”相結合,堅持退耕還草,保護草地生態環境,提高環保意識,消除畜產品生產和加工中的環境污染。
4.2 調整畜牧業內部結構,走優質高效之路
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只有面向市場,才能提高經濟效益。選擇適合市場的新品種、新技術,控制動物疫病和畜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保證畜產品安全;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業,提高產品檔次,實現畜產品的多次增值,是甘肅省畜牧業得以長足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在畜牧業內部結構中,要結合甘肅實際,優先加快發展生態型草食畜產業。草食畜產業占甘肅省畜牧業的40%,且在國際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使其逐步發展成為甘肅省的強勢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4.3 大力推廣“服務體系+農戶”的產業化模式,走產業化經營之路
畜牧業的創新突破,在于畜牧業生產業的發展。有了服務體系的強大支持,才能改變畜牧業在市場化、國際化環境中的處境。小型規模化種養結合的新型農戶,在市場化環境中,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但同時需要建設社會化的畜牧業服務體系,來解決農民單門獨戶無法解決的問題。沒有服務體系就沒有新型農戶,就沒有畜牧的現代化。“服務體系+農戶”的產業化模式,是以畜牧生產業做支柱的創新型產業組織形式。在服務體系中,有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性組織,也有公益性的非盈利組織。有政府、工廠、個體戶等中介,也有提供資金的信用社等金融機構。這些產業鏈上的成員,構成了社會化的產業服務體系。它們是社會化的,也是專業化的,通過信息化鏈接形成有分有合的網絡體系。“服務體系+農戶”的產業化模式,搭建了一個平臺,讓社會各方面的資源都能投身進來,使其扮演適當角色,促進生態畜牧業的發展。
甘肅的省情決定了本地區目前只能走農戶家庭經營的模式。世界畜牧業強國的國情是地多人少,它們多是土地、資本、技術密集型畜牧業,是以量取勝的大型規模化畜牧業。甘肅省的省情正好相反,是地少人多,在規模上沒有競爭力。因此,甘肅省必須走種養結合的小型規模化農戶的模式,精耕細養,發展種養結合的小型規模化農戶,利用有限的農牧業資源向生產的深度與廣度進軍,生產勞動密集型的有機食品,生產有傳統優勢的美味食品,生產多樣化的特色食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9]。另外,眾所周知,畜牧業生產要經歷養殖、加工、流通三個環節,其中加工、流通收入占70%,可見增值增收的主要環節在加工、流通上。因此,甘肅省只有以創建名優產品為突破口,瞄準國內外市場的多種需求,促進畜產品向深加工轉變,提高畜產品的總體效益。
4.4 實行科教相結合,加強畜牧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走科技興牧之路
現代生物技術的成就已成為人類徹底認識和改造自然,克服自身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可靠手段和工具,它的發展將從根本上改變農牧業的面貌。生物技術在畜牧產業化上的開發和應用,不僅可以推動畜牧生產向更高的層次、更寬廣的領域發展,而且將會使畜牧業生產原有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重大變化,加快畜牧業產業化、生態化的步伐。當前,許多農牧業發達的國家都已從傳統農業向以生物技術為基礎的未來農業轉變,全球畜牧生物技術正在向產業化方面迅猛發展。據美國國會技術評價辦公室估計,今后7年內,美國農牧業因普遍采用生物技術而增加的總產值在1000億美元以上。因此,甘肅省在將應用技術推廣和畜牧管理人才培養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的同時,必須將著眼點放在畜牧生物工程方面,科教相結合,加強畜牧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
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畜牧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甘肅省要立足于省情,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以科技為信托,爭創名牌,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促進生態畜牧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統計年鑒 [G].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384-385。
[2]丁立,胡寶鈞.世界貿易組織基本知識教程[G].甘肅省人事廳組編,2001(149):143
[3]丁法穩,尚杰.耕作制度改革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畜牧雜志,2002(2):41
[4]李占魁.關于甘肅省少數民族同阿拉伯國家經濟往來的幾點設想[J].甘肅統戰理論研究,1991(1):62-70[5]農業部軟科學辦公室.保障糧食安全與提高農產品質量[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324-331
草原是指具有草原生態功能和適用于發展畜牧業生產的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不包括城鎮草地。
寧夏自治區擁有天然草原3665萬畝,占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47.2%。由于長期過度放牧、濫采亂挖亂墾等不合理的生產經營活動,全區草原遭受不同程度地退化。《關于加快中部干旱帶生態建設和草畜業發展的意見》,決定自2003年5月1日起在全區范圍內推行天然草原禁牧封育,長期依賴天然草原放牧的380萬只羊全部實現舍飼圈養,降低了放牧對草原的破壞。《寧夏回族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1994年12月15日通過,2005年11月16日修訂)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將草地生態與畜牧業安全生產建設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
1 寧夏草地畜牧業資源現狀分析
1.1 發展現狀
寧夏土地面積雖然只有5.18萬平方千米,但由于處在東部季風區與西部干旱區、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匯過渡地帶,復雜多變的地形地貌與氣候條件,造就了豐富多樣的天然草原類型。根據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全國第一次草原資源普查結果,寧夏天然草原面積為4521萬畝,占自治區國土總面積的47.2%,2001年新的土地資源普查結果:現存天然草原面積3665萬畝,二十年間草原面積減少了855萬畝;有飼用植物1290種,可利用鮮草產量約26.7億公斤,理論載畜量183.2萬個羊單位。境內天然草原具有明顯的水平分布規律,從南到北依次分布著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等11個草地類和353個草地型。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是寧夏草原植被的主體,分別占草原總面積的24%和55%。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南部黃土高原丘陵區和中部風沙干旱區,是寧夏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黃河中游上段的重要水源涵養與生態保護屏障。
寧夏地處西北農牧交錯帶,是傳統的農牧業經濟區。畜牧業既是優勢產業,又是重要的民族經濟與農村支柱產業。由于其特有的地域特點,畜牧業的發展既具有牧區畜牧業的特點,又有農區畜牧業的優勢,近20年來發展迅速。同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相比,畜牧業生產雖然在總量上占全國的比重不大,但是其中一些產品的增長速度和人均占有量處于全國前列。近年來,寧夏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積極調整農業和畜牧業產業結構,突出發展牛羊產業,穩定發展生豬和禽蛋生產,積極發展草業,把肉羊產業和奶產業確定為區域優勢產業來抓,有力地促進了以牛、羊為主的草畜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逐步走上了一條適合寧夏民族特色的節糧型畜牧業發展道路,對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2 草原畜牧業生態環境評價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前提。草原不僅是國家重要的可更新自然生物資源和草地畜牧業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而且還具有保護環境、防風固沙、蓄水保土、涵養水源、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由于人們對草原在發展持續經濟、維護生態平衡的戰略地位及其在社會、政治、經濟等領域的巨大作用缺乏認識,在開發利用草地過程中,往往只顧眼前利益、亂開濫墾、掠奪式利用而缺乏有效的建設和保護措施,造成草原大面積退化、沙化、植被蓋度不斷下降,草原的生態功能被弱化甚至喪失,造成嚴重生態破壞。西北地區天然草原的破壞在空間上是全尺度的,它不僅發生在溫帶草原,同時發生在高寒草原;不僅發生在干旱地區的荒漠草原或草原化荒漠,同時發生在溫濕與半干旱地區的草甸草原,且退化速度加快。在20世紀90年代初,北方草原退化比例為51%,90年代末發展到62%,西北荒漠草原退化比例達到80%;寧夏退化草原比例則高達97%,其中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積占75.2%,在中部風沙干旱區,沙化草原面積占草原總面積的24.8%。
草原退化沙化對區域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是極為嚴重的。它的經濟影響主要表現為降低了畜牧業生產力。據中國農科院的監測,80年代以來,北方主要牧區的產草量平均下降了17.6%,下降幅度介于10%~40%;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為20%,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和甘肅的草原產草量平均下降了27.6%、25.3%、24.4%和20.2%;而同期草食性家畜飼養量卻增加了34.6%,按理論載畜量計算,天然草原平均超載36.1%,寧夏超載79.8%;與80年代相比,超載量上升了18%。由于草質和單位產草量的下降,使家畜體型變小、掉膘、死亡率增大、個體生產能力降低。草原退化沙化對人類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沙塵暴,它已成為中國的一個跨地區、跨國界的大氣環境問題之源。
寧夏天然草原面積占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53.7%,不僅是發展草原畜牧業的物質基礎,而且其生態質量狀況對整體環境質量的好壞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其中中部干旱帶2590多萬畝荒漠半荒漠草原和干草原是寧夏天然草原植被的主體,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植被組成成分簡單、土壤疏松等自然因素及過度放牧、亂墾濫采挖藥材薪柴等人為因素,造成這一地區草原大面積退化沙化,是西部荒漠區沙塵的重要沉降區和沙塵暴向中東部輸送的重要沙塵源區。加強草地生態建設,對改善和提高寧夏全區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質量以及為黃河涵養水源,減少入河泥沙等具有重大生態意義和社會效益。
2 寧夏草原牧區生態與畜牧業經濟互動途徑
在經濟落后的區域應該強化國家行為,實行生態購買和生態補償,明確國家的生態供給權、地方的生態保護權和居民生態經濟享有權;在經濟發達的區域應該推行更加市場化的方式,推行牧權交易實現生態交易,明確國家、地方和居民的生態權利與生態義務的統一。
2.1 生態購買
通過國家購買生態,牧民實現致富;其初衷是政府收購生態建設的產品,既幫助牧民脫貧致富,又確保生態建設產品的形成、鞏固和轉化利用;它以生態建設成果(生態產品)為投資管理的重點,確保生態產品形成效率和轉化利用速度,使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標志著從生態建設初始和過程要生態(效益)轉為向生態建設結果要生態(效益),從向計劃和項目要生態(效益)轉為向市場要生態(效益),從向工程和技術要生態(效益)轉為向制度和管理要生態(效益)。
2.2 生態補償
牧民既是草原生態環境的破壞者,又是生態環境的直接受害者,如果不改變對草地的這種掠奪式利用的方式,補償不僅不能起到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作用,而且可能招致牧民擴大牲畜的規模,造成更大的草原生態破壞。
2.2.1 草原生態補償與草地的利用方式的改變相結合
改變單純的經濟補償,引導牧民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文明有機結合起來。
2.2.2 以自我補償為主,發展草原循環經濟
發展舍飼牧業、實行禁牧、休牧、輪牧是近年來為達到目標采取的普遍手段,但由于大多牧民經濟上無投資能力,解決不了制約牧業發展的根本問題――草料與飼料的缺乏,這些政策在現實中不但無法得到牧民真正的配合,相反還會遭到牧民的消極抵抗,如牧民偷牧等,因而這種單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已經很難實行,推行草原循環經濟模式,在條件相對優勢的地區發展飼料種植業、飼料加工業、技術服務業等以牧業為核心的相關配套產業,形成以農養牧、以牧帶工、以工補農的自我補償的循環經濟模式。
2.2.3 改無償補償為無償投資
通過委托專業的投資機構或投資管理機構,國家只提供投資方向,具體的管理經營完全依靠企業自主投資經營的方式,通過市場行為刺激各市場主體,通過利益關系的紐帶建立健全草原各市場主體,以增強草原各利益主體的造血功能。
《寧夏回族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因建設征用集體所有的草原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土地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給予補償;因建設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應當交納草原植被恢復費。草原植被恢復費專款專用,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用于恢復草原植被,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七條規定:臨時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占用者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草原承包經營者支付臨時占用草原補償費。
(一)生態畜牧業的概念
生態畜牧業是運用生態系統的生態位原理、食物鏈原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共生原理,采用系統工程方法,吸收現代科學技術,以發展畜牧業為主,農、林、草、牧、副、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以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統一的牧業產業體系,是技術畜牧業的高級階段。生態型畜牧業主要包括生態型動物養殖業、生態型畜產品加工業和廢棄物的無污染處理業[1]。
(二)生態畜牧業的特征
生態畜牧業的特征,一是系統內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如果某個環節和要素受到干擾,就會導致整個系統的波動和變化,失去原來的平衡;系統內部以“食物鏈”的形式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轉化,以保證系統內各個環節上生物群的同化和異化作用的正常進行。二是生態畜牧業是以畜禽養殖為中心,同時因地制宜地配置其他相關產業(種植業、林業、無污染處理業等),形成高效、無污染的配套系統工程體系,把資源的開發與生態平衡有機地結合起來。三是在生態畜牧業系統內,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網絡是完善和配套的,通過這個網絡,系統的經濟值增加,同時廢棄物和污染物不斷減少,以實現增加效益與凈化環境的統一[2]。
二、市畜牧業發展現狀
市是以肉雞、生豬養殖為主體的畜牧大市,2010年全市出欄肉雞3200余萬只,生豬32萬余頭,牛1.5萬頭,羊4.9萬只,畜牧產值14.5億元。全市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941個,其中肉雞規模養殖場539個,民和牧業大型肉雞養殖基地1處,生豬規模養殖場269個,蛋雞規模養殖場104個,奶牛規模養殖場16個,其他規模養殖場12個。540個肉雞規模場中(包括民和牧業肉雞養殖基地),有527個實施了網上養殖,占97.8%;269個生豬規模場中有96個實現了生態養殖,占35.7%;104個蛋雞規模場中有85個達到了標準化飼養,占81.7%;16處奶牛規模場均實現了生態養殖;其余養殖場有9處實施了生態化養殖,占75%。綜上述現狀,通過分析整理,我市畜牧業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特點:
(一)畜牧業實現由分散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的轉變。家家喂豬,戶戶養雞,這是過去的傳統。隨著農業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市的畜牧業已從原來家庭副業的位置逐漸成長為非常富有活力的、相對獨立的產業。畜牧業產銷一體化、產業化經營也帶動和促進了畜牧業生產的規模化。特別是肉雞養殖業更易于規模化、集約化發展,2010年,年出欄萬只以上肉雞養殖場出欄的肉雞已占全市總出欄量的77%以上。規模養殖的發展,使我市的畜牧業走出庭院,建成相對集中的養殖小區,這不但有利于畜禽疾病的防治,而且優化了農民的生活環境。
(二)養殖合作社推動了我市畜牧業的科學化發展。近幾年,我市迅速發展了大批養殖、產銷合作組織,為農戶提供優良種畜、仔畜、飼料、技術指導,采取分頭生產、流通合作的形式,內部有了計劃性,社區性組織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有效地把分散占有的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形成規模生產能力,出現了專業化的生產小區,組織農民進入市場,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整體效益。部分發展比較好的,達到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化經營。
(三)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了我市畜牧業的產業化經營。我市擁有民和牧業、福潤牧業、鳳澤牧業、益生、多利六和等一批龍頭企業,采用“公司+農戶”模式,發揮農戶適度規模飼養的優勢,讓生產者有利可圖,同時靠加工增值和銷售環節的利潤,來扶持生產,極大地帶動了我市畜牧業的發展。
三、市發展生態畜牧業存在的問題
根據調查分析,我市在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發展不均衡。主要表現為畜禽種類生態化發展不均衡,形成了肉雞發展較好,生豬發展稍差的現狀。目前我市年出欄3200萬只肉雞,基本上實現了肉雞網上飼養、糞便堆積發酵,但生豬養殖場目前僅有37.5%采用自然養豬法飼養,雖然近幾年發展迅速,但仍需加快步伐。
(二)特色養殖處于起步階段,未形成品牌效應。我市地處膠東半島北部,地理條件優越,適合多種動物品種的養殖,目前,我市已經擁有了和圣渤海馬場、新港水貂養殖基地等特色養殖產業,但未能根據丘陵地形發展起現代、生態的特設養殖業,我市原有的梅山豬、糝糠雞等土著品種未能實現規模化養殖,沒建立起品牌效應。
(三)實現真正的生態養殖還有很大差距。表面上看,目前實行的糞便堆積發酵、糞便還田等處理方式讓畜禽糞便都派上了用場,但這不是真正的生態畜牧業,未能在實際上實現種養綜合配套,很少形成循環鏈條,不是程序化工藝,離高效、無污染、生態平衡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四)沼氣產業尚未起到應有的生態效應。沼氣的普及面雖然較廣,但與畜禽規模化、生態化養殖不相匹配,大多只能服務農民生活,而不能服務畜牧業發展。特別是部分小規模的沼氣池,產氣夏多冬少,只能夏排冬停,造成了二次污染。
(五)原有小規模養殖場治理難度較大。我市仍有一些養豬場地處村莊內、村邊、溪邊等,大部分是弱勢群體在搞養殖,規模小,生產環境差,資金實力弱,治污不愿投入,養殖污染影響村民生活及生態環境。由于養殖收入已逐漸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關停難度很大。
(六)畜牧業用地的壓力較大。雖然各級黨委、政府一直大力扶持畜牧業的發展,今年4月1日頒布實施的《省畜禽養殖管理辦法》也提到了畜禽養殖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但現實情況是土地流轉、征用、租用難度加大,新增養殖用地的報批在部分村非常困難。
四、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對策
(一)加大宣傳,提高認識。生態畜牧業是按照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把現代科學、生態技術和傳統畜牧業的精華緊密結合,把現代畜牧業與種植業、漁業緊密結合、持續協調發展的一種生產體系,在產出水平上要明顯高于自然畜牧業,在畜禽排泄物利用上明顯優于工廠化畜牧業。要把發展生態畜牧業的認識提高到實踐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通過示范點建設、媒體宣傳等形式加深提高對生態畜牧業發展的認識,從而加快生態畜牧業發展,真正做到畜牧業與種植業、新農村建設協調共進,全面發展現代循環農業。
(二)政策引導,優化布局。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必須優化布局,打好基礎,關鍵是要銜接好四個方面:
1、要與政策扶持相銜接。積極爭取市政府出臺政策措施,重點扶持高效生態養殖項目、創新生態養殖模式;對實施農牧結合的合作組織、養殖場加大扶持力度,對發展生態畜牧業所需的三沼利用管網設施、儲肥池等給予財政補助。要爭取出臺有機肥推廣應用補助政策,鼓勵種植基地(大戶)、農戶使用有機肥。充分發揮生態養殖示范場的示范引導作用,推進農牧結合生態畜牧業的發展。
2、要與種植業布局相銜接。要按照畜禽排泄量和外部消納量相配套的原則,科學規劃種養業布局和規模,實現畜牧業和種植業、農村能源等產業的有機結合。
3、要與標準農田建設相銜接。畜牧場的選址要與標準農田相銜接,盡可能通過農田渠系把畜禽排泄物或沼液、沼渣排到田里,培肥地力。對一些地力水平比較差的農田,要有計劃地在農田渠系上游劃出一些畜禽養殖用地,為農牧結合打下基礎。
4、要與新農村建設相銜接。畜禽養殖場的選址要符合新農村建設規劃,符合環境保護要求,避開人口集聚區和飲用水源保護區。
(三)依托法規,搞好規劃。嚴格執行《省畜禽養殖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立足長遠,對全市畜牧業進行重新規劃。
1、科學劃定養殖區、限養區和禁養區。在養殖區內優先發展畜牧產業,優先規劃養殖用地,推進規模飼養;在禁養區內嚴禁養殖業的發展,并采取積極措施將養殖戶(場)逐步遷至養殖區;在限養區內限制畜牧業的發展,積極推行生態養殖技術,實行無廢物生產和無污染生產。
2、推行備案管理。對規模化養殖場實施備案管理,經備案的養殖場、養殖小區優先享受國家和省相關扶持政策。通過政策傾斜大力推進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現代化的發展。規模小的零散養殖業不能備案,無法享受國家及有關部門的補貼及優惠政策,使其要么上規模,要么退出養殖業。
(四)科學配套,發展三沼。在畜牧業由規模化向生態化轉型的過程中,沼氣池是其中的關鍵,大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沼氣產業的規模和產能,是實現生態畜牧業的關鍵。
1、引導農民自行投入建設或組建農民合作社合股建設沼氣設施。走“一村建一中型沼氣池”或聯戶型沼氣池,方便維護與管理。為使沼氣能科學地發展,增強后勁,加大對大中型沼氣工程的技術創新支持,依靠科技進步,鼓勵科研單位和生產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把大中型沼氣工程技術與種植業、養殖業等適用技術進行優化組合,與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建設進行緊密結合。
2、積極招商引資,提高畜禽糞便利用率。沼氣綜合開發項目是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生態畜牧業發展的高端產業,通過沼氣綜合開發利用,所產的沼氣用于并網發電、沼渣制成有機肥、沼液還田,可以加快實現生態畜牧業的進度。目前,民和牧業的沼氣發電項目可以完全消化其養殖基地產生的糞便,其余規模場、散養戶產生的畜禽糞便仍有大量產能,我們正在積極招商引資,盡早讓沼氣綜合利用項目落戶,以真正實現畜禽糞便的零排放、零污染。
(五)扶持龍頭,帶動農戶。
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滿足市場需求,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同時,草地生態畜牧業是壯大農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有利于加快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既能解決人畜爭糧的矛盾,優化畜牧業內部結構,又可拉動農村相關產業發展,增強農村發展后勁。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扶貧攻堅戰略的實施,特別是畢節實驗區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使威寧縣喀斯特草地生態畜牧業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加快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此,威寧縣結合實際,利用草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同時抓住有利時機,實施退耕還草工程,以項目為載體,走產業化的發展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對該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旨在為威寧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威寧縣基本情況
1.1自然概況
威寧縣屬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氣候特點,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春干旱,秋天多雨,雨熱同季,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0.4℃,極端低溫-15.3℃,極端高溫31℃,年日照時數1800h,≥10℃積溫2486℃,年降水量960~1100mm,無霜期195d。其位于黔西北烏蒙山脈腹地,東經103°36′~104°5′、北緯26°30′~27°25′之間。東接貴州省六盤水市,南、西、西北與云南省的彝良、魯甸、會澤、宣威和昭通相鄰,東北與貴州省赫章縣相連,屬貴州省西北的烏蒙貧困山區;地勢從東南向西北緩平抬升,平緩開闊,有較完整的高原平地,平均海拔2200m,素稱“貴州屋脊”。威寧縣是長江上游烏江支流的發源地,也是長江和珠江的分水嶺。全縣南北長105km,東西寬116km,總面積6295km2,是貴州省面積最大的縣;海拔2300m以上的涼山地區約占全縣總面積的27%,分布有較大的天然草場和人工草地,是全縣畜牧業的主產區;海拔2000~2300m的半涼山地區約占全縣總面積的37%,是全縣馬鈴薯、玉米的主產區;海拔2000m以下的河谷地區約占全縣總面積的36%,這些地區水熱條件好,氣候溫和,但山陡、峽谷深,是全縣玉米主產區。
1.2社會經濟狀況
全縣轄35個鄉(鎮),620個行政村,3872個村民組,總人口12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4萬人,占總人口的95%;全縣居住著漢、彝、回、苗、布依等18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25.2%,為貴州省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全縣耕地面積221.7萬hm2,占總面積的35.2%;林地211.3萬hm2,占總面積的35.1%,畜牧用地117.5萬hm2(國土部門數據),占總面積的18.7%。據統計,全縣2009年農業總產值27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1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2%,農民人均純收入2553元,其中畜牧業人均純收入1207元。威寧縣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基礎設施差,人民生活貧困,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二、威寧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的發展現狀
2.1草地資源狀況
威寧縣天然草地資源豐富,在建國初期草山草坡面積36萬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56.98%;1959年由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草山草坡面積減少到30.7萬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48.53%;1985年經縣土壤普查資料統計,草山草坡面積20.9萬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33.22%。到目前為止,全縣天然草地面積為19.1萬hm2,主要分布在涼山和半涼山地區。全縣境內牧草種類繁多,常見的有35個科,150多種牧草品種;有豐富的玉米、蕎麥、豆類等農作物飼料;灌叢放牧地4.3萬hm2。威寧縣天然草地和灌叢放牧地平均鮮草產量為4.5~6.0t/hm2;人工草地平均鮮草產量45~75t/hm2;天然草地上的主要牧草有多年生黑麥草、白三葉、羊茅、細葉苔草、西南委陵菜、畫眉草、早熟禾等,而人工草地種植的牧草品種有多年生黑麥草、一年生黑麥草、白三葉、紅三葉、紫花苜蓿、聚合草、鴨茅等。全縣人工草地保苗面積達1.877萬hm2。多種類型的草地資源與獨特的氣候特點,形成了威寧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潛在優勢。
2.2草地生態畜牧業生產狀況
威寧縣畜牧業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享有“畜牧之鄉”的美譽;“威寧火腿”享有盛譽;威寧四堡黑山羊,肉質細嫩且無膻味,廣受歡迎;威寧黃牛是貴州省的優質地方品種;威寧還是貴州半細毛羊的主產區。畜牧業是農村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也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在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威寧縣把草地生態畜牧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來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據統計,2009年全縣各種牲畜存欄206.6萬(頭、匹、只),其中,大牲畜存欄36萬頭,出欄6.5萬頭;豬存欄92.7萬頭,出欄65.9萬頭;羊存欄47.9萬只,出欄29.3萬只;家禽存欄202萬只,出欄168萬只;肉類總產量7.97萬t;禽蛋產量0.24萬t。
2.3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狀況
威寧縣受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影響,糧食生產受到一定程度地制約。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草地生態畜牧業的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逐步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來源,農民對草場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及種草養畜先進的管理技術已有初步認識,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有良好的社會基礎。
“六五”期間,國家農業部在威寧灼甫飛播牧草取得成功,此后連續5年飛播牧草達0.7萬hm2,威寧縣承擔了國家“南方草山草坡建設和發展畜牧業”的有關項目。國家科學院院士任繼周教授、甘肅蘭州草原生態研究所蔣文蘭博士等在威寧灼甫進行了國家“六五”、“七五”、“八五”草地畜牧業發展的多個科技攻關課題研究,并創建了南方種草養畜的著名“灼甫模式”,將科研、示范、推廣有機結合,建立以專業戶為主,實行獨立自主經營、分戶核算、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模式;在威寧實施“糧—經—草”三元結構種植,使“以草定畜、劃區輪牧、刈割飼養、綿羊宿營改良草地”等先進的種草養畜技術深深扎根于農戶中。“七五”以來,先后引進國際凱爾組織、香港樂施會的發展項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新西蘭政府援華的草地綿羊生態農業系統項目。近年來,“天然草原恢復與建設”項目、“國家科技扶貧草地生態畜牧業”項目、“巖溶地區草地治理試點”項目、“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項目、“優質肉羊”項目、“貴州黑山羊保種”項目、“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優質家禽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等重大項目先后實施。在這些項目的拉動下,通過人工種草、天然草地改良、以草定畜等技術,使草畜配置更加合理。全縣草地生態畜牧業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更進一步促進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三、威寧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制約因素
3.1規模化程度低
威寧縣屬典型的喀斯特山區,農戶居住分散,長期以來形成的小而全、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仍沒有根本改變,散戶飼養較為普遍。全縣規模養殖場(大戶)牲畜飼養量占全縣牲畜飼養量比重很小,效益較低。
3.2養殖水平不高
養殖農戶文化素質低,接受能力差,良種良法普及率和工業飼料入戶率低;飼養方式落后,深坑圈比例大,牲畜商品率低,畜禽個體生產性能不高。
3.3產業化發展緩慢
一是規模養殖比例小,集約化程度低,生產基地發展緩慢,存欄量不足,生產能力弱;二是畜產品加工發展滯后,龍頭企業少。創品牌、帶農戶、闖市場的能力弱;三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市場體系不健全;四是缺少品牌,市場競爭力弱,產業鏈短,制約了產業的發展壯大。
3.4基礎設施薄弱
良繁體系設施設備簡陋、陳舊;動物防疫體系裝備不齊,設施不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設備短缺;飼草飼料基礎設施不配套。
四、威寧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對策
威寧縣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要深入推進草地生態畜牧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立足全局看待草地生態畜牧業,用扎實的工作推進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方針政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發展原則,以解決“三農”問題為根本,努力提高草地生態畜牧業競爭能力,進一步優化草地生態畜牧業結構,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強化支撐服務體系建設,轉變監管服務方式方法,在畜牧業產量增長的同時,不斷提高質量,增進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4.1制訂草地生態畜牧業產業帶發展規劃
①肉牛產業帶:主要在草地資源豐富、土地寬廣、農民養牛經驗豐富、積極性高、經濟意識強的鄉(鎮)開展。積極推廣凍精輸配、胚胎移植等技術,以西門塔爾、安格斯等肉牛養殖和短期育肥為主,提高肉牛出欄率和商品率,使肉牛生產形成集約化、規模化,進而帶動全縣肉牛養殖的發展。②肉羊產業帶:在地勢開闊、氣候涼爽、灌木林和宜牧草地較多、群眾養羊經驗豐富、養殖水平較高、羊存欄較大的鄉鎮)開展。要搞好品種選育,利用優質肉羊品種波爾山羊,有選擇、有計劃地對本地山羊進行改良,增強個體生產性能,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加強貴州黑山羊品種選育,建立核心繁殖場,保存優良基因,保持貴州黑山羊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無膻味的特點;加強飼養管理,提高出欄率和商品率。③貴州半細毛羊產業帶:主要規劃在涼山地區,重點是加快貴州半細毛羊的發展步伐,爭取國家資金投入,擴大縣種羊場種羊核心群的數量,增加種群體系,進一步加快對全縣綿羊的改良程度,提高個體生產性能。④商品豬產業帶:大力推廣混合飼料,以飼養瘦肉型品種為主,力推以杜洛克為父本,生產“杜×可”二元雜交母豬,再以長白或約克為父本生產三元雜交商品仔豬,滿足全縣河谷地帶育肥的需要;同時進一步抓好本地可樂豬的保種與擴繁,擴大內三元生豬養殖面。
4.2抓實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基礎
①夯實優質飼草飼料基礎。首先要抓好人工種草和加大對已退化的天然草場的改良力度,實行林草間作、糧草間作及“糧—經—草”三元結構種植;其次,充分利用冬閑田土種植優質飼草小黑麥、綠肥及地方優良牧草品種洋蘿卜,以解決冬春季節草料短缺問題;另外,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的青貯、氨化、微貯等,提高農作物秸稈的科學利用力度。②實施優良畜禽品種工程:堅持自繁和外引相結合,積極培育良種繁育體系,鼓勵農村養殖大戶、民營企業興辦良繁場,開展有償服務,業務部門加強品種改良步伐,逐步形成縣有良種場,鄉有良繁場,農戶有核心群的良種繁育體系格局。③建立或引進龍頭企業:以建立基地為重點,因地制宜推行“市場+業務部門+協會+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確保發展資金到位,達到種畜“放得好、管得住、收得回、滾得動、做得大、致富快”的目標。在優勢產區培植一批大規模、高水平的龍頭加工企業,按照國際通行標準要求組織畜產品深加工,生產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真正把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④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在全縣動物疫病疫情防治網絡、防疫隊伍建設、動物防疫責任制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治等方面加強管理。⑤增強投資拉動: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招商引資等,積極加大對草地生態畜牧業的投入。創新投資機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資為引導,金融貸款、社會投資、農民和企業投資相結合的多元化的融資體制。⑥抓好項目示范: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建立示范基地,借助項目實施,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體現項目的帶動輻射效應,增強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后勁。
五、小結
草地生態畜牧業不僅是威寧縣大農業生產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整個農業結構調整的熱門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亮點產業,發達的畜牧業體現了農業的完整性。威寧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由于受地理環境的制約,經濟相對落后,縣委、縣政府提出由畜牧業大縣向畜牧業強縣的發展戰略目標,充分發展畜牧業在全縣的支柱產業作用。“十一五”期間,威寧縣草地生態畜牧業以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村、畜牧強村建設、扶貧養殖等項目為載體,著力抓龍頭,建基地,抓大戶,積極實施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一體化服務,努力實現草地生態畜牧業的大轉變、大發展、大提升,進而促進全縣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加快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
六、參考文獻
[1]崔關苑,周明秀,張生慶.果洛牧區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的思考及對策[J].青海草業,2003(2):19-21.
1.養殖結構
內蒙古草食牲畜的養殖結構,1990年中的大牲畜和羊的養殖結構為17:83,到2011年中其養殖結構變為12:88,大牲畜的養殖比例在下降,羊的養殖比例逐漸增加。大牲畜中,牛的養殖規模逐年遞增,驢的養殖規模基本維持不變,而馬、騾和駱駝的養殖規模逐年遞減,牛、馬、驢、騾和駱駝的養殖結構由1990年的56:22:12:7:3,變為2011年的81:7:9:2:1。羊的養殖規模逐年遞增,但其綿羊和山羊的養殖結構變動幅度不大,由1990年的69:31,變為2011年的71:29。
2.養殖方式
內蒙古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通過大力推行舍飼、半舍飼生產模式,以生態保護為主線,加大禁牧、休牧等措施力度,把草地資源的保護、建設、合理利用與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內蒙古草食牲畜主要在農區和牧區進行養殖,農區畜牧業與牧區畜牧業是按畜牧業資源、牲畜構成和畜牧業經營方式等地區差異劃分的。農區畜牧業主要是利用種植業生產的大量作物秸稈、糧食以及飼料植物,采用舍飼、半舍飼經營方式,以飼養家禽、耕役畜和育肥牛羊為主的畜牧業。
3.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畜牧業的迅猛發展也帶來了畜產品加工企業的增加,2008—2012年間全區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數量和就業人員數呈現先遞增后遞減的變動趨勢,但企業產值和利潤逐年遞增,2012年產值和利潤分別為2926.13萬元和200.93萬元,較2008年相比增長了79.25%和195.33%。
(二)草食畜牧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對草原生態環境的影響
長期以來,隨著內蒙古農村牧區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對草食畜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加之當地農牧民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不斷地增加對牛、羊、馬飼養數量,使草場載畜量加大,超載過牧及草場過度開墾現象嚴重,進而導致草地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草地退化嚴重,使草原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同時,草地的草群種類發生變化,原有優勢種或伴生種植物,在草群中逐步衰退以至消失,而一年生植物和某些雜類草或有毒有害植物相繼侵入,在嚴重退化地段甚至上升為優勢種地位,草群中優良牧草的生長發育因生長環境條件惡化而明顯減弱,覆蓋度降低,加速了草地沙化速度。
2.對自然環境污染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的規模化,有機肥的使用逐漸轉向化肥、無機肥,使大量牲畜糞便等有機肥積壓浪費,畜禽養殖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一個環境污染物的生產場。雖然近年來,內蒙古草食畜牧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方式轉變,但草食畜牧業生產模式仍是千家萬戶的小規模飼養,牲畜產生的糞便及加工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也日趨嚴重。據統計經過科學處理的糞便量不足10%,由于處理能力和貯運能力不足,在每年雨季及非用肥季節,牲畜糞便隨意露天堆放,糞水四溢,直接導致農牧民生產、生活環境的惡化。隨著草食牲畜飼養量的增加,牲畜排泄的糞便總量將不斷增多,環境將難以承載。
二、生態環境保護對草食畜牧業生產發展的影響
(一)生態保護政策對草食畜牧業生產的影響
為扭轉草原地區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恢復草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從2000年開始國家加大了對西部草原保護建設的投入,實施了一系列的草原保護建設項目,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草原退化、草原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使受損的草原生態系統得到了一定的恢復,草原保護建設取得了較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工程包括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生態移民工程及草原生態獎補工程等5大類30個小項的生態保護政策。這些政策不僅讓內蒙古草原重現勃勃生機,也逐漸改變了蒙古族這個“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
(二)對農牧民收入的影響
隨著草原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進一步促進了草原畜牧業的發展,牧民傳統的放牧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利用圍欄建設實行禁牧、休牧、輪牧,這為科學飼養奠定了基礎,改變了單一放牧的經營方式,飼養方式正在向舍飼、半舍飼轉變,促進了以用為主向建、管、用相結合的轉變,發展了集約化的現代畜牧業生產方式。畜種改良和品種選育加強,優良畜種比例明顯提高。配方施喂、分群管理、短期育肥、四季出欄等適用技術全面推廣,畜牧業生產效率也得到提高。在項目帶動和政策扶持下,購買飼草糧加工機械,配套基礎設施,打井、畜舍棚圈建設,草料儲存等進行國家投資,為牧區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整體來看,我區草原牧區現代畜牧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靠天養畜、粗放經營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變,牧業增產、牧民增收仍主要依靠增加牲畜頭數來實現,這必然導致草原超載放牧,并不斷加大草原生態建設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草原生態的保護建設,就要減人、減畜,實行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圍封制度及舍飼禁牧給很多農牧民帶來了困難,原來的放牧經營可以利用天然草原節省很大的飼養成本,舍飼就要用大量的金錢來儲備飼草,致使他們增加了在牲畜養殖上的成本,這又勢必會使草原畜牧業生產成本上升,導致農牧民增收緩慢甚至收入下降。在日益惡化的自然條件下,農牧民意識到不能過度依賴草原進行經濟發展,這樣的草原利用和畜牧業生產經濟回報會很低,紛紛轉向到農業或外出打工來維持生計。
三、草食畜牧業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建議
(一)分區發展,合理布局
由于長期以來對草原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自然條件的限制,目前內蒙古草地資源退化等現象較為嚴重,影響了草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內蒙古草食畜牧業應該分為三個大的區域發展。一是在草原退化普遍較嚴重的地區,嚴格控制草食畜牧業進一步的發展速度,使這些區域的草原退化得到充分控制和治理;二是在草原生態功能相對穩定的地區,嚴格執行草畜平均制度,鞏固和保護現有的草原生態屏障功能;三是在農區或農牧交錯地區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節約使用草地資源,釋放草原的生態功能。
(二)轉變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
在草畜和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由傳統單個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向家庭牧場集約化畜牧業轉變,是內蒙古草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家庭牧場集約化畜牧業更容易對大部分草場,通過季節輪牧、劃區輪牧及對荒漠化草場輕度利用,以減緩退化速度,從而更加促進農牧民增收。家庭牧場和集約化的畜牧業更容易形成配套的生產養殖模式,從而提高各種資源綜合利用的效率,促進環境優化。
(三)大力推廣和應用先進技術,加強人工草地建設
通過提高畜牧業生產的科技含量的辦法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人工草地建設、飼草料開發為中心,各項技術相結合的科技應用體系,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尤其是建立人工草地技術的開發,建立人工草地是減輕草原壓力,治理退化草場,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的必要措施。通過開展人工種草,擴大牧草來源,提高牧草產量,儲備充足的飼草料。最終通過科技進步,強化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靠天養畜、受制于自然的被動狀況,才能使畜牧業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