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3 11:12: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職專業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以《復種》一節為例,不少教師都是這樣進入新課教學的:“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簡單了解了作物布局的相關知識,今天將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一專題,對復種進行研究……”如此導入的目的在于要簡單明了、直奔主題。然而,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后續內容復種、輪種、連種等知識恰恰是以前面耕種制度、作物布局作為基礎的,沒有對已學知識的銜接性進行復習,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新知識時顯得思維緩慢、問題重重,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新知識。由此可見,簡單明了的直接導入法需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來選擇,否則就可能讓學生辛辛苦苦一節課卻收獲無幾。
(二)教學內容設計脫離學生實際,無法與學生產生共鳴
我曾聽一位教師的公開課,內容是《棉花田間管理》,教師在講述“化促化控,以促為主”時忽視了學生《土壤與肥料》課程教學的滯后,使得學生對為何要保持氮肥和磷肥的足量這個問題,聽得似懂非懂。我覺得該教師其他環節的設計還是不錯的,整個教學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設計“化促化控,以促為主”這一部分內容時,沒有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致使學生無法與之產生共鳴。其實,教師只需要將氮肥和磷肥對于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稍加闡述就可使教學更加完美。
(三)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制約教學效果的提升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日益豐富的背景下,不少教師仍然堅持“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式,仍然一味地灌、不停地講,根本不注意學生的反映與變化,教學任務的完成質量可想而知了。比如,有些教師認為《農村社會基礎》內容是固定的,沒必要展開,只要教師劃出條條框框,學生像小學生背古詩一般地背下來即可。于是整節課除了教師自問自答地說,就是學生搖頭晃腦地背,根本見不到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結果學生是這節課的內容記住了,上節課的內容卻又忘記了。如果我們改變教學模式,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視頻,再結合案例深入分析和講解,學生則能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教學效果就會大不一樣了。
(四)教材內容或教學目標脫離學生實際水平
從教學實際來看,所謂的中職農學專業理論課的教材,實際上就是大學農學專業教材的“精編本”,其中的一些內容或教學目標脫離中職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存在嚴重的拔高現象。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
1.教材內容的選擇有待進一步完善。
受多種因素影響,當前的中職農學類專業大多不開設中職化學課程和中職生物課程,中職學生又多是初中的待進生,理化成績較差,但是中職農學專業教材的內容選擇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如《土壤與肥料》整套教材根本就沒有對初中化學教材的復習和提高,結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困難重重,迷惑不斷。對于學習積極的學生還好一些,他們一邊學習專業知識,一邊通過百度或圖書館彌補化學和生物知識的不足。對于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學生則不然,他們懶得學習,聽不懂正好有借口不聽課了。
2.教學目標過度拔高。
有一次我聽一位教師講授遺傳育種的相關知識,教師大篇幅地講解“基因表達學說”,結果由于學生欠缺遺傳學的知識而使學生毫無所獲。
(五)教學評價機制滯后
受當前社會大環境影響,中職農學專業仍然是以升學為主,一切評價指標都最終指向了對口本科的升學人數,所謂的過程性評價只是走過場。這種評價模式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以分數作為評價標準,嚴重違背了中職教育的根本原則,所造就的只是些高分低能、姓“普”不姓“職”的學生。
二、中職農學專業教學的對策
(一)與時俱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教師是教學的實施者,是課程的開發者。當前的時代已經非同以往,我國的用工荒已經不僅僅體現在工業上,涉農產業同樣需要大量諳熟現代高新技術的專門人才。中職學校農學專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倡導因材施教,技能至上,力避唯分是論的錯誤做法。因此,想做好中職農學專業教學,就必須首先要通過各種培訓,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讓教師在勇于實踐和不斷付出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實踐,盡可能多地采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工作導向教學法等具有職教特色的教學方法。
(二)豐富教材體系,使教學內容更具個性化
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個性化、專門化人才是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材體系的豐富和完善顯得尤為重要。而目前中職農學專業的教材多是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并參考各版本教材編寫而成,各課程之間難以做到有效銜接。我認為,教材的編寫應該考慮到學生農學專業素養的成長過程,不同課程在內容選擇上應該做到有序銜接,最好能做到不同課程同步教學,以使學生的專業成長過程更加完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各專業課程教師應該共同參加,對所有教學內容的先后順序做以歸納,制定出確實可行的教學進度,然后再依據教學進度編寫教材或教案。另外,針對中職學生化學基礎差的情況,在必要時可將學習時需要用到的化學知識以“附錄”“愛心小貼士”的形式出現在課本或教室的知識專欄當中。
二、教學方式
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關鍵,對老師來說,好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教學的關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巨大動力,是激發創造性的精神源泉。學生的興趣越濃,求知欲越旺,知識遷移就越快,信息交流量越大,從而達到最佳學習狀態,課堂教學效果當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學方式的選擇、運用,必須做到語言上通俗易懂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建筑規范
教材與建筑規范結合的力度較小,就我們學校而言,一些老師在進行建筑專業課程教學時往往局限在對教材的說教,缺乏和建筑規范的有機結合,導致一些學生對這一塊的思考缺乏邏輯性。如2006年,我們開始實施《住宅建筑規范》,教師在講授“房屋建筑學”這門課時,可以和這個規范相結合,但是一些教師卻按照書本循序漸進,沒有把這一規范穿去。我國建筑專業在建筑規范應用教材方面還處在空白階段,缺乏一些使教師和學生教與學兩個方面都可以直接使用和應用的教程。這使得畢業生盡管進入了建筑單位,但由于對規范不熟,無法盡快進入實際工作,阻礙了綜合能力的提高,往往還要進行建筑規范的學習和培訓。
2.實用的教學內容
在內容上以實用為原則,對日常工作和學習中需要且經常使用的知識和技能重點介紹,著重講解。如:建筑工程測量中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等儀器的基本操作,如何在實際工程中使用是最重要的,應該重點介紹。對于《建筑CAD》這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建筑專業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對將來從事建筑設計,簡單繪圖打好基礎,需要讓學生理解掌握。
3.課堂外教學
網絡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廣闊空間,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一個信息化平臺。如教師可以建立圖文并茂、資源豐富的網咯課程教學網站,把PPT,建筑規范,試題,補充知識放到網站上去,以便學生查閱,為學生提供全面的自主學習資料。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可以讓在校學生參與,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網絡教學資源,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提高教學實效。另外,教師可以利用電子郵件和QQ進行師生溝通與交流,將答疑空間移到校外。
三、實際操作
建筑專業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應以實踐課為重點,實踐題盡量將學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實際應用相貼切的工程任務之中。在課時安排方面實踐課時與理論授課課時為1:1,實踐的考核成績同樣不低于課程總成績的50%,只有真正做到這一點,才有可能提高建筑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為了保障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踐任務,教師應悉心輔導,學生應反復操作,體會通過某個操作所得的結果,尋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終達到能綜合運用的目的。
四、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兩個部分:筆試考核和實踐能力考核。筆試考核主要對理論知識和基本概念進行考試;實踐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以實踐作業作為考核依據,成績為百分制,理論考試占50%,實驗成績考試占50%。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正步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新階段,中職學校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專業型人才的場所,其教育目標的核心就是要使學生具備職業所必需的實際能力。中職學前教育美術專業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我國招生的不斷擴大,中職學前美術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下降,這成為中職美術專業待解決的難題。通過近幾年課程改革,中職學校都在推進“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在美術教學中實踐,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發揮地方經濟資源與特色,進一步完善中職學前美術專業學生培養策略,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提高美術學生的就業能力,讓中職美術學生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社會里立于不敗之地。
一、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1、產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我國發展不平衡
當前,校企合作已經成為我國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人才的主要策略,已經成為中職學校重要辦學模式。但我國具有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域廣闊的特征,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還具有片面性。當前產教結合還不平衡,部分中職學校缺乏主動性。[1]在課程設置上,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忽略了美術職業崗位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使美術學生遠離生產第一線,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理論同實踐相結合,培養出來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學生綜合能力還有待探究。
2、我國對美術行業認識的不夠
首先,從社會角度來看,現在社會及家長對美術教育雖然引起注意,但這種注意使擴招后的中職學校都開設了學前教育美術設計課程,在這樣的條件下倉促上馬新課程,必然會使師資力量缺乏,造成學生成才率下降。加上中職學生越來越多,而幼兒園數量有限,可容納的人數有限,學生居多而教學條件不足,教育資源越來越危機。還有,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的學生文化素質不高,美術設計基本功很不扎實。其次,從學校角度來看,在我國中職學校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職業技術學校很少,很多中職學校對美術相關的其它方面不引起重視,從而影響了我國美術設計教育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3、中職教育的急功近利
我國很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資金不足,課程上還重抓文化兒輕專業,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對實訓基地和設施的投入也非常有限。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學生很難在實訓情境中得到鍛煉,實施以人為本的培養方式較難。當前,中職教育為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要,對專業課程的設置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竟然大規模削減基礎文化課的學習,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培養人文精神,忽略了陶冶情操課程的學習,影響到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培養策略的探究
1、更新中職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觀
職業教育是就業導向的教育,終身教育,以人為本。中職教育不但要使學生在獲取職業技能,還要有在未來適應社會的發展的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首先,要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意識觀念。要樹立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意識觀,增強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意識觀。其次,要提高美術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中職學前教育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靠美術教師來實現,教師對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職學校要大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落實真正的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實現“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2]
2、轉換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課程設置的適應性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以培養在社會職業崗位第一線從事操作、服務或管理的實用型人才為主。筆者通過對職業教育學的學習,認為進一步完善“寬專多能型”學生的培養,整合學科資源,實施模塊教學,實現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課程設置要進行以下幾點改革:首先,要鞏固基礎理論課程設置,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能夠最大限度的適應社會的發展,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文化基礎。其中,基礎論課課程設置具體科目有公共禮儀與就業指導、法律基礎知識、政治經濟學、公關與應用文寫作、數學、應用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等等。其次,要對基礎知識課程進行合理科學的課時分配。對技能知識模塊與實訓知識模塊進行合理配置。
3、努力提升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實效性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必須強調課堂的實效性,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和教師與學生雙主體性,注重啟發誘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我地發現學習,努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中職美術教師必須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參與實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開發學生思維,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團結協作的能力。
4、多渠道開發美術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資源
中等職業學校強調學生專業技能的熟練,強調人才能夠快速適應某一具體工作崗位。新時期職業學校要努力加強校企結合,學校積極和幼兒園聯系,和多家幼兒園建立了合作關系。結合學校各專業優勢和各具體幼兒園的特點,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學校本著面向市場的需要,創造性地開展了訂單式人才培養實踐。
作者:趙琳琳 單位:大連計算機學校
質量和效益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生命線,中等職業學校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尤其是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以質量求生存,靠效益謀發展。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如何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其提供所需的勞動力,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筆者試從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進行探討,并就提高其教育質量提出以下六條措施,以期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健康發展能有所促進。
1中等職業學校在提高教育質量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辦學理念陳舊
職業教育的地位長期被貶低,被看作是“二流教育’、“收破爛”的教育。成績差者、表現不好者、升學無望者讀職業學校,就業時遭歧視,這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學而優則仕’等陳腐觀念有著密切聯系。這不僅脫離了青少年的不同興趣不同愛好的實際,也脫離我國國情和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多樣化的需要。教育質量是中等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而很多學校卻流行一種重當前功利,輕長遠效益的急功近利的發展觀,重數量輕質量、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就是這種發展觀的重要表現。職業教育是培養有綜合素質的、動手及實踐能力強的專業技能人才,而一些學校仍沿襲普通教育的辦學模式,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認為實踐不足可以在工作中彌補,而理論不足不易在工作中彌補,造成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影響了職業教育的質量。
1.2師資力且薄弱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負擔學生數量過多的現象比較普遍,1990年,中等職業學校的生師比為15:1以下,從1993年到2003年,普通中專的生師比由14.6:1上升為25.3:1,職業高中由13:8:1上升為17:7:1。2003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生師比為19:1,而且這個比率還繼續上升,教師人數嚴重不足。按照生師比15:1測算,僅中專學校、職業高中與成人中專學校教師缺額就達14.9萬人,如果按照2007年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為2100萬人計算,生師比按照目前的水平,則缺額超過40萬人,生師比按15:1計算,缺額將超過60萬人。另外一個嚴重向題是教師素質水平有待提高。職教教師在實踐能力上應該比普通教師有更高的要求,因為職業技術教育的實踐性較強,既需要精通于理論又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據有關資料表明,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中,“雙師型”教師5.4萬人,僅占19.8%,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的比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規定,中等職業教育教師需本科學歷以上的教師擔任,目前就全國來看,達到這個標準的職業教育教師不到50%,而且這些教師大多出身于師范院校,未必適合“職業”教育。職教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弱。
1.3投入不足.尤其是財政投入不足
中等職業教育擴招后,職業教育的生均財政撥款卻進一步下降,難以保證教育質量。2001年到2002年,全國教育經費支出增長了18.5%,而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支出僅增長了6%.從財政經費看.中等職業教育占財政預算內教育撥款的比例由7.27%下降為6.35%。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投入更低.2003年全國職業中學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僅為239元,有的地區僅為普通高中的50%左右,甚至比小學還低。各級政府對職業育的財政投入不足.各項職業教育專項經費落不到實處,辦學條件簡陋。還有個別學校領導對改善教學設施缺少緊迫感,專業設施配備無法適應新技術發展的需求,造成學校實習條件差,不能滿足學生實驗,實習教學的需要,專業建設步履緩慢。
1.4教材未能與時偏進
教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嚴重滯后于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教材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令人堪憂,現有教材和題庫數量嚴重不足,跟不上時代的要求,教材和題庫的內容不能——對應,大多數教材形式呆板,沒有特色。
1.5專業設置不合理
很多中職學校不考慮自身實際,盲目開設一些所謂熱門專業,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有些已不能適應新時勢、新時代培養人才要求的傳統舊專業,現在仍然保留,專業設置過于強調理論性,缺乏實用性,專業設置的“窄口徑”無法應對現實的職業變化。
1.6教學實驗、實訓條件落后.實踐水平有待提高
從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具體情況來看,各職業學校雖具備了一些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實驗條件及實訓設備,但遠遠不能滿足實習教學的要求,影響了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2全面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
2.1樹立實際、實用、實效的辦學理念
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改革的先導,發展職業教育也是如此。盡管我國高校有了很大發展,但不可能人人入大學,我們現代化建設需要各種高精尖專門人才,也需要數以億計的初、中層次的專門人才。教育的價值不僅是培養少數和精英”,而在于能否為不同潛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開發自己才能的機會和途徑,把成才之路鋪于每個人的腳下。
周濟部長在談到職業教育時指出,職業教育同樣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促進職業教育內部的協調發展,促進職業教育與其他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大力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中等職業教育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實際,實用,實效”的辦學理念。實際,就是要符合當地發展商品經濟的需要與可能。實用,就是要有能夠學以致用的專業技術。實效,就是要學有成效。樹立這種辦學理念,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生源中個體差異的程度在不斷擴大,職業學校學生較普通高中學生文化基礎較薄弱。我們要以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發現每一個學生智力的優勢領域,并使其得到充分展示,從而使學生個性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教師要變指導者為引導者,變無所不能者為學習者,變唯知教育為情感教育.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像哥白尼把太陽繞著地球轉顛倒過來一樣,把教師與學生的位置顛倒過來。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2.2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1)深化中等職業學校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教師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勤人員的聘用制度,優化教師隊伍。專職教師是中積學校教學的骨干,是提高教學質且的主要依靠力量,應鼓勵他們大膽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實行固定崗位與流動崗位相結合的設崗辦法,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用人辦法,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
(2)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為教師發展提供物質保證。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市場經濟瞬息萬變,教師的知識和技能必須適應變化的要求,不斷更新提高,因此中職業學校應當把教師的培訓作為一項長期的有計劃有目標的工作。學校要認真制定和落實有效的師資培養,培訓計劃,落實師資培養,培訓經費,形成促進教師積極向上,不斷學習的激勵機制,重點選擇和培養專業帶頭人,大力提高師資的整體水平。
(3)完善教師管理制度,確保職教師資隊伍的穩定與發展。中職學校要進一步完善教師工作考核制度和獎勵制度,要切實加強專業帶頭人和骨千教師的培養和使用,積極實施“名師工程”,可以借鑒有關高校的做法,實行“首席教師”、“名優教師”制度,掛牌上崗,優績優酬。積極拓寬職教師資來源渠道,努力擴大“雙師型,教師隊伍規模.營造一個事業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職教辦學氛圍.確保職教師資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2.3加大投入力度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增加財政投入,改革財政性職業教育經費的投人方式,探索按照在校生數劃撥經費的機制,強化經費投入和使用情況的監督評價制度,提高辦學效益。在2005年I1月7日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會議上,總理鄭重宣布“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投入100億發展職業教育。在《國務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到2010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十一五”期間為社會輸送2500多萬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和1100多萬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中央政府在經費上和政策上都給予了大力支持,還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加強統籌管理,為中等職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公共服務和良好的發展環境。中等職業學校要多渠道籌集辦學經費改善辦學條件,一是要爭取加大國家對職業教育投入;二是要多爭取地方政府支持。三是校企聯合辦學,為企業培養專門人才,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讓企業掏錢給學校,四是多方聯系,爭取國內外熱心教育事業人士的捐助,五是學校職能管理部門要厲行節約,杜絕浪費,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
2.4進行教材改革和建設
中等職業學校教材建設必須充分體現.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導向”的指導思想,教材內容要緊密聯系實際職業活動的過程。在內容和體系構架上,要徹底打破傳統教材形式的影響,大膽地進行從形式到實質的改革創新,要從過去大綱規定什么內容就組合什么內容轉到學生宜學什么內容才組合什么內容.從教師會教什么內容寫什么內容轉到學生需要什么內容寫什么內容從學生應學什么內容安排什么內容落實到學生能學好什么內容安排什么內容。
對教材開發建設,要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指導,組織專家學者進行系統的開發工作.可采取招標的形式,面向社會,進行公開競爭,誰編的教材好就用誰的教材內容要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圖文并茂,所有的標準,規范、教材和題庫都定期修訂,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新的知識融入教材中,以緩解矛盾,適應時展的需要.還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國外教材中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為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提供技術支持.
2.5科學合理設置專業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根本指導思想是要依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開設專業.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立足點,絕不能僅以學校學科水平和師資力量來設置專業。專業設置既要考慮教育規律,也要考慮經濟規律。既要遵循市場的發展規則,又要適應人的發展需要。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根本指導思想和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中職教育發展的需求中職教育的專業設置應:
(1)適應社會需要.適應需求是專業設置最基本的原則。發展職業教育既要適應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需求,也要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需求。
(2)保證質量,在規劃中職教育專業設置時,要考慮可能性和可行性。
(3)專業設置要科學規范,體現出科學化和規范化.
(4)專業設置和調整要充分考慮到人才培養的周期性。要適應社會發展與進步,具有適當的超前性,在貓準前沿高科技時,還要注意使學生能掌握較復雜的技術勞動。
(5)專業設置要有相對穩定性。新設專業既要積極,又要穩妥,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盡量有所堆備。
(6)專業設置要有靈活性。長線專業在穩定中求靈活機動,不斷發展主動適應。短線專業強調針對性,力求投人少,辦學成本低。
2.6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實訓基地建設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解決技能人才“瓶頸”的關鍵措施。一般來講,職業學校實訓基地建設要充分體現專業的特色和水平,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為保證學以致用及適應企業實際需求,實訓設備的配置要與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相適應,可充分利用企業設施,以實用為原則,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高質量的實際動手機會。
作為中職學校而言,要搞好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必須:
(1)學校本著自力更生、分步到位、重在利用的原則,逐步添置和更換實驗實習設施。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B-0104-02
近年來,中職教育蓬勃發展,社會對中職教育認可度也逐漸提高,中職教育為社會輸送了眾多的技能型勞動者,不少行業已經成為中職畢業生施展才能的大舞臺,如餐飲行業,中職烹飪專業的學生已挑起行業的大梁,且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然而,不少中職語文教師卻越來越困惑,學生對專業課學習有濃厚興趣,但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培養烹飪專業學生聽的本領、說的功夫、讀的興趣和寫的能力四個方面,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進行專業學習。
一、培養烹飪專業學生聽的本領――記流程
在現行的語文教材中,有針對“聽”的專題訓練,要求學生掌握聽清要點、聽懂言下之意等,能夠通過復述實現教學目標。但由于語文教材中所舉例子一般與學生實際生活有一定距離,學生并不易掌握,往往敷衍了事,實際訓練效果不佳。為此,對于烹飪專業學生,教師應要求他們認真“聽”一節專業課,認真記錄該節課學到的一道中式烹飪家常菜的制作流程,并在語文課上對所記錄內容進行復述,由教師檢驗“聽”的成果,比一比哪位同學“聽”得最認真、復述最清楚,評判專業課教師對烹制中的細節介紹是否到位。要求學生在專業課上做好內容記錄,一是內容都是他們比較熟悉的,學生往往能積極對待;二是他們為專業課的內容復述作準備,這就促使他們課前預習,在專業課上“聽”得認真,記住重點,關注細節,到了語文課的內容復述時才能表述流利、討論熱烈,從而實現了語文課與烹飪專業課的教學目標,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課基礎能力,也強化了學生的專業課學習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鞏固了每道菜的烹制流程。
二、培養烹飪專業學生說的功夫――介紹菜
在語文教學中,很多烹飪專業的學生往往不愿意在課堂上多“說”,不喜歡朗讀課文、發言不積極,不注重口語訓練。過去,在語文課口語考試中,烹飪專業的學生得分往往比其他專業的學生低,他們認為今后的工作環境是在廚房認真做菜,不需要與他人有太多的言語交流,對自己“說”的能力并不重視。對于語文教材上的口語訓練內容如自我介紹、模擬求職面試,對他們來說太大眾化,缺乏實際意義。筆者結合烹飪專業學生的特點,從當今社會對廚師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現實引導學生,一名優秀的廚師不僅要能烹制一道好菜,還應該能將一道佳肴的妙處介紹出來,為食客帶來聽覺的享受,并提高各種菜系的文化聽品味。例如,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中國傳統的美食文化對會學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讓學生明白:好菜也是需要包裝的,能用美麗的詞匯介紹美食的妙處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此時,筆者適時提出要求,好廚師不僅要會做,還要會說。由此一來,就能激發學生在課堂上介紹烹飪流程的興趣了,學生往往會在課前精心準備,學會介紹不同菜系的烹制方法,或介紹不同美食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從不愿說、不屑說,到大聲說、搶著說,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培養烹飪專業學生讀的興趣――取菜名
大多數中職學生對讀書缺乏興趣,烹飪專業的學生更是如此,很難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去閱讀,那就要找到他們的興趣點。筆者在引導烹飪專業學生進行閱讀時,仍然是將語文閱讀能力培養與專業學習相結合,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對現有的一些通用菜名加以改革,取一個新菜名,新菜名或要有文化底蘊,或有時代特點,或有詩情畫意。剛開始,學生覺得很難,但慢慢就在課文中找到靈感,取出一些較有創意的菜名,如將普通野菜湯重新命名為“我愿意是激流”、扣肉雙吃命名為“將相和”、雜糧包命名為“那些年”等,在取菜名的環節上,學生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在天馬行空的取菜名時,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學生要勇于創新,敢于創意,而創新和創意的源泉就在于多學習、多閱讀,古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斷地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多一些知識的積淀對專業學習是極其重要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多讀一些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和美食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的書籍,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
四、培養烹飪專業學生寫的能力――列寫菜譜
中職語文考試的作文部分,學生大多都是寫得很少,甚至空白。用學生的說法就是“語文課最不愿意寫作文”,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對烹飪專業的學生采用練習寫菜譜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剛開始,學生認為列菜譜很簡單,但真正動筆后才發現要寫好一個詳細的菜譜也不容易,因為菜譜的菜名、原料、烹制流程、注意事項等內容要一一寫清楚就有點難度,因此,教師要強調學生在列菜譜的練習中不斷地增加詞匯量,提高其文字表達能力,這樣才能把菜譜寫好,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在語文課進行專業學習,要將培養烹飪專業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與專業學習有機結合,這樣的語文課才會更加精彩,才能提高烹飪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為今后在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潛能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儲德發.試論職業學校語文課的專業滲透――以烹飪專業語文教學為例[J].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 (5)
歡樂是人們的追求,興趣是人們的愛好。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過:“好奇是學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好奇往往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對有關學習內容產生一種愉快的情緒,容易形成活躍的氣氛,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回顧過去,查閱一些舊的教案,深思一下,總覺得課堂教學中“死板”的東西太多,缺少“歡樂”。而當前的教改打開了我們這些年輕老師的思路,給了我們以全新的教學理念。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摸索,收獲頗豐,本人認為在英語課堂上,特別是職業中專的英語課堂上,歡樂的氣氛和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為職業中專的學生的英語基礎在初中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大部分的學生在初中是被老師遺忘的人,他們普遍對英語不感興趣,一上英語課就頭疼,那么如何讓他們重新開始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如何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中來呢?本人認為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就顯得至關重要,下面就本人在英語課堂中展開的多層次愉快英語教學談一談本人的初淺認識:
一、課前的興趣調動
眾所周知,學生如果有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課也就好上了。所以在每節英語課之前,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首先和學生一起唱一首英語歌曲,其中的英語單詞大部分都是他們所熟知的,比如:Goodmorningtoyou、Bingo、Rowtheboat等一些英文歌曲,節奏比較簡單,唱起來也較容易,我先讓他們跟著錄音機唱,然后全班一起唱,這樣學生都興致勃勃,興趣濃厚,大家都覺得職業中專的英語課堂和以前初中的英語課堂大不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而不是以前的那種只有好學生才可以施展才華的天地,當她們知道自己也可以參與到英語課堂中時,自然而然的都會高高興興地打開課本,期待著下一步的學習。這就達到了我的啟發的目的,讓她們帶著濃厚的興趣在自覺不自覺中就進入到英語學習中來,我想這非常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二、課上的歡樂體驗
有了課前的調動興趣的充分準備,上課時學生的表現就會很積極,甚至是熱情高漲。但是如何讓他們一直保持這種興奮狀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呢?我想課堂上如何進行知識的傳授也尤為重要,中專學生面臨的是就業,本著以就業為導向,我校學生畢業之后大部分從事的是服務性的行業,所以我在課堂上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英語的日常口語交際的鍛煉,只要她們在學校學習的英語能夠為她們工作所用就可以了。這就要求她們多說、多練。可是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中國孩子學的都是啞巴英語,更何況進入職業中專的孩子,要讓她們用英語說話真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那么如何在課堂上引導他們張嘴說英語呢?我采用了游戲的方式,讓她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種授課方式產生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在講對自己未來工作的計劃“Plan”這節課時,因為她們將來實習時要面臨用人單位面試這一環節,面試官會問到一些和這節課相關的問題,所以詢問別人的計劃以及如何回答的句型很重要,但是怎么才能讓學生運用自如呢?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這個句型,在課堂上我采用傳球的游戲,從而巧妙地實現了一問一答的形式,例如:
A:Whatisyourplanforthisafternoon?(A把球扔給任意一個學生B)
B:IamgoingtostudyEnglish.
B:Whatisyourplanforyourfuture?(B把球扔給任意一個學生C)
C:Iamgoingtotrymybesttoworkhard!
以此類推再接著往下問,這樣逐個傳遞,學生在傳球時都喊:“給我給我”,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非常好;而且采取這種方式學生做起來簡單易懂,且饒有興趣,整個班級循環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這個句式,而求能夠靈活運用,這要比單純的老師問、學生答這種單一形式有趣得多,讓他們在體會歡樂的同時掌握了知識,讓學生的歡樂貫穿于整堂課,讓學生的笑聲飛揚在整個班級,愉快地掌握了所學知識,充分地利用了學生的無意識來提高教學效果,收效頗豐。:
當前中職學校涉農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是以傳授科學知識為主,而不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知識為主。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忽視了知識結構的層次性和差異性,課程內容沒有突出專業特色,沒有突出側重點。這樣既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也影響了學生的職業認識。據學生們反映,課程中的內容聽起來都對,教師講的頭頭是道。但是,與職業、就業聯系不緊密,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仍覺得用不上。這種與職業就業聯系不緊密的課程,在各學校課程結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
2.教學模式單一
現在許多中職學校教學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為主體的講授法,有的雖然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但由于制作水平限制,變成了文字和圖片的大量堆砌,反而導致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很少,學生以記筆記為主,基本無暇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課程呈現方式呆板,無法使學生感興趣。
3.教學評價落后而單一
長期以來,農業中職教育課程考核的形式是限時筆試,這種考試形式并不能真正檢查和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只能使教師面對考試成績表上的一片“紅燈”和逐年上升的不及格率,發出“學生一屆不如一屆”的嘆息聲,使學生在消極被動的應付考試過程中,對課程的恐懼與日俱增。由此可見改革中職教育考試辦法,比較全面而又比較準確地進行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勢在必行。要找到一種評價機制,光明正大地給學生發放畢業證書,讓學生理直氣壯地畢業,以成功者的姿態走向社會。
二、推進中職學校涉農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
1.轉變對中職學生的傳統認識
從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角度上來看,中職學校學生是應試教育下的“差生”,大多因為學業不良而引發厭學、逆反、麻木、脆弱的問題學生,但從理論上來說,他們只是屬于考試不利群體,是“后進生”,而職業教育是合格教育,不是選拔教育,完全可以擺脫傳統智力觀的束縛,用先進的教育哲學思想開創新思路、新局面。作為新形勢下的中職教育者,要理解個體差異,不為分數而煩惱,重新認識中職學校的學生,準確定位學生的智能類型,從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出發,多給他們鼓勵和引導,啟發他們智慧的潛能,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和創造的熱情,讓他們充滿激情地面對學習,滿懷信心地面對生活,面對未來。
2.積極推進課程改革
2002年,國務院頒發的文件《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要“積極推進課程和教材改革,開發和編寫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具有職業特色的課程與教材。”在科技發達時代,中職教育的理念、制度、內容、方法等必然要發生新的變化。要樹立先進的中職教育課程理念,就必須徹底解構傳統的課程理念,樹立適應中職教育發展的現代課程理念。從根本上改造學科課程,在教材中引進學生能理解的、與現代科學技術息息相關的一般原理和思想,使課程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壓縮舊的內容,充實科技新內容,把現代科學、技術、文化的成果及時反映在學科之中,要把課程與學生的全面發展聯系起來,并用系統的、科學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學校的課程問題。
3.設置完善的課程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擺在我們面前的教材,既不是真正客觀的學科內容的物化,也不是真正客觀的編著者意圖的外化,而是一種既包含學科內容,又包含編著者意圖,也包含其他未定成分的綜合體。隨著社會的進步,中職教育課程內容呈現出多樣化、實用化、個性化、職業化、綜合化的改革趨勢。新形勢下中職教材應囊括教學的目標、做人的道理、知識以及技能,中職教育課程內容的改革必須根植于工作世界的真實生活,也必需傳遞職業角色中的種種扮演活動。
4.改進教學設計與方法
現代教學論不僅要研究教師的傳授及傳授術,更要研究學生的接受及接受法,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主體在接受內容時有怎樣的不同,研究在不同的接受主體面前如何改進傳授。當然,更要研究傳授、接受什么樣的內容。重視設計有效的課程形式來恰當地“轉譯”、“組織”、“傳授”各學科領域內有價值的課程內容,使之既能按學生的思維方式,又不失其知識的實質;既強調知識和學科基本結構在課程中的核心地位,又強調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因此,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應按照工作過程的階段組織實施學習任務。這樣,基于工作過程的授課的設計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完成工作任務過程的基本結構,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意義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在進行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時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主要在于要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從而為以后的工作鍛煉合適的能力,只有掌握會計的知識能力才能使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適應工作,這是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重點。根據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需要科學合理的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掌握會計知識,達到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的目標,提高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優秀的應變能力和職業道德意識,是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興衰成敗的重要性因素。
二、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作用
第一,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有利于學生把握會計理論知識。在種植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學中,以實踐操作為線索,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會計知識的學習,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會計知識,根據中職學校會計實踐教學的要求,會計模擬教學需要學生動手進行實踐操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掌握會計原始憑證填制、編制記賬憑證、復核記賬憑證等理論知識,然后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核算成本、結賬,最后進行會計報表的編制以及財務報告的編寫,通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財務工作流程。第二,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中職學校會計實踐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監督,從會計建賬、編制會計憑證、會計記賬等財務報表的編制,在此基礎上教師會教學生進行財務分析、審計及電算化操作等內容,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掌握綜合的會計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讓學生將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大大提高學生對會計流程中環節的操作能力,增強學生的會計專業判斷能力和應用綜合分析能力。
三、中職學校財會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目標不明確,在教學中沒有制定明確的目標,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教學需要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應用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實踐能力較強的高素質人才,但現在中職學校教學目標不明確,比如實踐教學的層次、教學計劃、課時安排等都需要制定詳細的目標。[1]第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落后。在中職學校會計專業中以“填鴨式”等陳舊的教學方法,較少應用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等方法,不能創設會計教學情境,使學生缺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難培養出綜合性的全面性的會計專業人才。現在有很多中職學校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所學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低,學習積極性不足。[2]第三,師資水平薄弱,教師會計實踐水平不高。師資水平較弱,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現階段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師大多數都是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從教,所以缺乏實踐能力,這樣就導致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無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中職院校沒有把教師培訓加入到教師管理的目標中,使教師的專業知識不能及時更新。[3]
四、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實踐改革的措施
第一,更新教育觀念,強化以能力為本的辦學理念。根據中國會計準則的特點,應當更新教育理念,以培養綜合性的會計專業人才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并且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具備高素質的會計人才,為此中職學校要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會計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會計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多多進行實踐建立會計實踐基地,使學生接觸企業的會計操作實際業務,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得到有效的實踐鍛煉。第二,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課程體系需要隨時更新,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洞察力的創新型人才。在實踐教學中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會計知識講解、示范,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生自主完成實踐項目,促進中職學校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教學模式的轉變,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到會計專業知識,為會計專業學生畢業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第三,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隊伍建設。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能力,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實踐能力,讓教師充分的把握實踐操作能力,豐富教師的教學能力,還需要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管理,讓教師都掌握相應的資格能力,培養高素質“雙師型”會計教學隊伍,學校應當采取措施,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實踐教師隊伍。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需要從多方面加強,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的綜合性會計專業人才,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實踐能力非常重要,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實踐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有利于提高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悅.高等職業教育會計類專業結合“MOOC”模式改革探究[J].會計師,2015(21):74-75.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習慣具有巨大的力量,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語文十分重要。中職烹飪專業學生以男生為主,他們往往對語文、英語之類的學科缺乏足夠的興趣,更無法提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烹飪專業學生的語文基礎在小學與初中沒有打好,因此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稍有困難便會選擇逃避,在這種情況下,興趣難以被激發,還會養成不良學習習慣,學生們在課堂上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各行其是,無法營造安靜、奮進的學習氛圍,即使是想要好好學習語文課程的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也會被影響、感染,最終語文課堂紀律難以維持,老師教學困難。另外,缺乏學習語文興趣與習慣,學生就不能主動地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專業學習與日常生活當中,進而產生“語文無用”的錯誤認識,學習熱情漸消,形成惡性循環,成為語文厭學生。
1.2教材相對較難
當前職教版教材與普高人教版教材對于中職烹飪專業語文教學來說,適用程度低。對絕大部分烹飪專業學生來說,教材難度偏高,并且內容缺乏針對性,學生對教材內容缺乏興趣,難以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語文課堂上學得十分吃力,學習效果不甚理想,自信心受到打擊,同時,老師也難以推進教學進度。改善這種情況不能一味降低教材難度,而是應該根據烹飪專業學科特點,編纂出適合本專業學生智力發展水平與專業技能培養要求相適應的教材。
1.3思想意識方面輕視文化課
思想意識決定學習態度,當前中職烹飪專業學生厭學語文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專業課學習而輕視文化課學習,認為自己到中職的學習目的就是學習一技之長,視野過于狹窄,不能認識到語文學習對專業知識學習與專業素質培養的重要促進作用。除以上原因外,從教育者角度分析,一方面一些中職教育工作者從思想意識層面也重專業輕文化,不能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他們所掌握的語文教學模式僵化,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不能將烹飪專業學科特點融合到語文課堂教學中。
2中職烹飪專業語文教學策略思考
對中職烹飪專業語文教學策略的思考與探討,要綜合考慮學生厭學語文的多方面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將語文學習與專業知識學習、專業素質培養緊密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把握專業脈搏,提高語文課程的工具性,適當將課堂內容進行拓展,加人生活化元素,還要構建起科學、系統、有效的語文課程學習評價體系,不斷改進烹飪專業語文教學。
2.1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中職烹飪專業的學生的學習具相當強的目的性,必然對本專業知識與技能有濃厚興趣,然而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相對薄弱。因此,為促進學生學習語文,首要是激發其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構建起學習自信心,這可以從專業角度來考慮,把語文教材進行改進、創新,將內容與烹飪專業學科知識緊密結合,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多方面、立體化實訓,課堂上少一點知識的灌輸,多一點師生的互動生成;少一點理論性的闡述,多一點鮮活事例的剖析;少一點課堂的坐而論道,多一點實地的情境教學。例如通過“聽”的訓練來使學生記憶烹飪過程中的要點并能夠復述,通過“說”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介紹菜品等,通過“寫”的訓練讓學生寫操作程序報告、自己未來職業規劃、求職信等很切合中職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需要的形式來檢測他們語文的學習情況。
2.2鼓勵積極參與,讓學生體驗快樂
當前基礎教育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中職教育亦當如此。烹飪專業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發展,以多種手段鼓勵學生參與到語文教學中,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設計課堂活動并親身參與,例如創新菜品并取菜名,由全體同學來討論評價,在思想的碰撞中找尋靈感的火花,讓學生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
2.3教師深人專業,共同把握專業脈搏
教師要重視語文學習與專業學習的聯系,通過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更新現有專業知識庫,與學生共同把握專業脈搏,不斷改進語文教學方法與內容,使其更加貼近時代,貼近專業學習。
2.4提高課程工具性,拓展課堂內容
語文實則是我們認識世界、體悟生活的工具,在烹飪專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將課堂延伸到其他領域,例如菜系歷史、營養等方面,通過對學生對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開拓他們的視野。3.5構建科學的語文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建構與更新教學評價體系。應該重過程性評價,輕終結性評價;重發展性評價,輕診斷性評價。規避應試教育的弊端,采取現場演示、即興演說等多種評價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與專業技育旨。
2心肺復蘇術
心肺復蘇術(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簡稱CPR。當心臟脈搏一旦發生驟停,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和搶救復蘇,就會在4~6min內對人體的重要器官組織造成不可逆的嚴重損害,導致死亡。所以心搏驟停后的心肺復蘇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
2.1心搏驟停
心搏驟停(CardiacArrest),簡稱CA。心搏驟停可以由各種原因引起,它對人最大的危害就是在無法預計的情況下心臟突然停止搏動,從而導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環的突然中止。心臟的搏動中止就意味著血液分配的終止,這會導致人體內全身組織細胞的嚴重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如果人體系統在6min內不能夠得到充分的血液循環和氧氣,那么人體的生命體征就會逐漸消失,從而讓人喪失生命。心搏驟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所導致的心臟停搏,它是可逆的。如果在心搏驟停的突發現場能夠得到及時且正確的心肺復蘇措施,病人是有可能恢復正常的。
2.2心肺復蘇術的原理
心搏驟停一旦發生,最好的急救措施就是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術能夠為患者進一步的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當人的心肺功能出現問題時,大多數人都懂得利用人工呼吸來對患者進行施救。由于空氣中含有80%的氮氣,20%的氧氣。其中在20%的氧氣中還含有部分經由人體呼吸再呼出的其他氣體成分,這部分氣體的成分經鑒定分析其中氧氣降到了16%,因為從人體呼出的空氣中有4%是二氧化碳。由于人體呼出的氧氣依然足夠人體本身再呼吸的利用,所以利用人工呼吸所吹送的空氣,會有足夠的氧氣進入患者的肺腔,還要配合相應的心外按摩才能促使血液通過人工壓力進入肺部交換氧氣,再將氧氣循環到腦部和全身系統,從而維持人體系統細胞和器官組織的正常運行。在美國AHA心臟協會,每5年推出一本“國際心肺復蘇指南”。指南中會對心肺復蘇的技術與方法、注意事項、如何識別心臟停搏等專業技術知識進行描述和分析,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人的心肺功能,學會相應的知識用以保護自己的心肺功能和對緊急情況的應對。
3中職旅游專業保健課程中的心肺復蘇教學
3.1中職旅游專業心肺復蘇教學現狀
心肺復蘇是醫學眾多技術中的基礎,作為醫學專業的學者不但要掌握心肺存在各種病癥的理論應對知識,也要擁有實踐操作中解決心肺病癥問題的技能。但是對于中職學校的旅游專業來說,心肺復蘇的學習并沒有那么深入。由于中職旅游專業保健課程的心肺復蘇教學在近些年才剛剛興起,對于心肺復蘇的實際教學還浮于表面,很多時候教師只傳授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很難讓學生理解并接受。另外,中職學校在醫療保健課程中的硬件配置并不到位,所以目前我國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保健課程設置還存在例如實訓課程效果差、實訓設備落后等諸多問題。
3.2中職旅游專業心肺復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心肺復蘇雖然是醫學專業的基礎技能,但是它并不簡單。學校如果開設心肺復蘇教學項目,必須在許多方面做足準備。例如開設急診醫學相關課程、設置實訓課堂、模擬野外環境教學和準備各種涉及心肺復蘇術的模型和道具。
3.2.1課程過于理論化中職旅游專業保健課教學中,無論是心肺復蘇還是其他任何保健方面的教學都過分流于表面。因為心肺復蘇涉及比較深奧的醫學和人體學知識,所以如果以單純講授為主的方法進行教學,很難將大量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從而造成學生對知識難以理解和消化,不能將心肺出現問題時的急癥狀況與搶救要點進行聯系并認識。學生在遇到有人心搏驟停的緊急情況要保持冷靜,做到“聽呼吸、看瞳孔、人工呼吸胸按壓”等幾個步驟,主要做法是先呼叫患者,如果沒有反應立刻查看患者的呼吸狀況和瞳孔,如果患者的瞳孔有散大的趨勢或者呼吸變得極不規律,應該將病人平放在平坦的地方,解開病人的衣領,釋放他的壓力,并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一次吹氣后搶救者應該抬頭做一次深呼吸,然后松開按壓患者鼻孔的手再次循環此操作。而胸外按壓也要同時跟進,利用雙手重疊于患者胸腔部位(胸外擠壓位置)進行均勻規律發力擠壓的過程,目的是使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
3.2.2實訓課程不具說服力在模擬課程中,學生不能對活人進行心肺復蘇術的操作,只能用手比劃,無法確定準確位置和實施心肺復蘇術的力度,更無法判斷操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有的學校可以提供模擬人,但是學生在面對毫無臨床表現的模擬人,沒有現場感和真實感,并且在操作中無法體會到急救的緊迫感。而對于一些急救前的心臟驟停識別,許多學生無法做到識別,他們通常會直接進行呼吸以及胸外心臟按壓等操作訓練,這樣的做法嚴重誤導了學生對于心肺復蘇施救流程的基本認識。
3.2.3開放氣道不完全在開放氣道的練習中,學生經常會因為急救對象是模擬人而忘記了各種細節操作,如對模擬人口腔中的異物進行清理、測量脈搏等等。這就造成了急救時開放氣道的不完全,其結果就是降低搶救成功率。
3.2.4缺乏配合學生在進行團隊急救的訓練課上,缺乏相互之間的配合,對人工通氣和人工循環建立的練習缺乏循環與通氣比例配合的重要性認識,這會導致通氣循環的比例不夠精確,從而加速患者的死亡。
3.2.5無法確認結果因為在實訓中所采用的模擬人道具不能呼吸和心跳,所以學生在完成搶救練習時無法判斷心肺復蘇是否對急救對象產生作用,這也就讓實訓練習沒有可以進行評判的結果,降低了學生學習心肺復蘇術的興趣。
3.2.6學生素質低因為在中職學校開展旅游保健課程并不是旅游專業學生的主要專業,所以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而且在心肺復蘇的教學方面,由于教授對象并不是醫學專業的學生,而是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的中職學生,所以許多深奧的理論不能被學生所接受。在中職課堂上最大的問題就是保健課程開展不力且進度緩慢,而實訓課程的教授也缺乏說服力和課堂氣氛。
3.3心肺復蘇教學方法中職課堂的心肺復蘇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不必像專業醫學教學那樣全面專業,但是為了能夠達到急救目的,其操作還是要求準確規范。
3.3.1理論課學習職業教育中職心肺復蘇理論教學中,教師除了進行口耳相傳的理論知識教學外,還應該適當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通過視頻課件和圖片課件結合理論文字將心肺復蘇的基本步驟和理念以具象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通過一些真實的急救過程視頻和圖片,學生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心肺復蘇知識中的理論要點,為實訓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3.3.2實訓課學習在實訓課教學中,教師應該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實踐考核。在實踐中要求學生掌握心臟驟停的原因、臨床表現和初期心肺復蘇的程序和步驟,判定心肺復蘇的具體指標和標準,在實訓課的模擬教學上,要求學生能夠規范地進行最基本的人工呼吸操作、開放氣道操作和胸外心臟按摩等基本的心肺復蘇療法。
3.3.3醫院實地學習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去醫院對真實的心肺復蘇急救過程進行旁聽。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中職學校沒有條件進行模擬實訓的問題。通過在醫院的旁聽學習,學生可以最直觀地了解到心肺復蘇所涉及的全部真實情況。
4實際案例
1)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心肺復蘇常識,掌握心肺復蘇技術的基本要領。
2)教學環境:野外操場,四周沒有援助可能。
3)教學重點:患者的心臟驟停判斷,心跳和呼吸驟停的急救方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4)教學難點:野外急救方法,急救操作時間的把握與技術的正確運用。
5)患者狀況:由于體力透支而造成的心臟驟停,患者有心臟病史。目前情況脈搏紊亂、血壓降低、左心房有室顫發生,肺部少許積水。
6)病癥表現:心跳停止、意識喪失、面色蒼白和紫紺、頸動脈搏消失、心音消失、全身肌肉松弛。
7)初期急救方式:拍打雙肩,湊近耳邊呼喊患者。結果為無反應,確定為意識完全喪失。
8)由于地處荒郊野外,無法呼救,所以馬上開始心肺復蘇急救。將患者的擺放于地面或者硬板床上。翻身時要為患者提前加上固定頸部的護頸設備,如果沒有要用盡可能的方法保護頸部,翻身要整體轉動。救護人跪在病人右側,將左右手分別放于病人的頸部和腰部,并解開病人的衣服。
9)打開氣道:對病人的口腔進行異物的清理,注意應當將病人的頭部偏向于一側。清理異物后讓患者平躺,將其頸部仰起,保持患者下顎與耳郭連線與地面垂直,使其呼吸道順暢。
10)判斷呼吸:如果患者沒有呼吸聲和胸廓起伏,則可以判斷其已經心臟驟停。這時應該進行口對口,口對鼻的人工呼吸。在呼吸時要同時觀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是否發生變化。
11)胸部按壓:在人工呼吸的同時要對患者進行胸部按壓。按壓的位置在連線中央和胸肋關節上2厘米。用左手的掌根部,右手重疊在左手上,兩手手指翹起,保持雙臂伸直,利用身體的重心向下有規律地按壓。如果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或者醫務人員已經確定患者死亡時,就可以停止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