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統計工作計劃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11 03:31: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就業統計工作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就業統計工作計劃

篇(1)

眾所周知,我國的經濟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社會上的發展,統計工作都尤為重要,這是由統計工作的內容決定的。數據來源于社會,也要應用于社會,國家需要依據統計工作得到的數據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通常情況下,國家在制定或者實施宏觀經濟領域政策以及對重要的經濟領域進行改革和創新時,都要參考已有的統計數據,各級事業單位也要根據統計工作進行有關的工作。然而,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跨區域甚至跨國際的經濟貿易合作越來越常見,企業結構日益完善,在這種情勢下,我國事業單位的統計工作不夠進步,出現了許許多多差強人意的問題,阻礙統計工作的正常進行,急需解決。

一、當前事業單位統計工作中的問題

1.缺乏完善的法規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規制度可以保證公平。在進行統計工作時,必須要保證統計行為的科學與規范化,當然也要具有可靠的執行力度,所以必須要有一套完善可靠的法規制度作為指導,從而實現對統計工作的管理目的。然而,許多單位對統計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并沒有較為深刻的認識,統計工作并沒有完善有效的法規制度,有些單位雖然制定了法規,但是并不能對統計工作形成切實有效的約束甚至指導作用,這是由于這些單位出發點較為單一,僅僅依據自身的工作屬性,造成制定好的法規只是限于自己,局限性尤為顯著,致使許多單位的統計工作不能有效進行。更為糟糕的是,統計工作也沒有可行的管理制度,不同地域和單位不能對統計工作有相似的理解,造成對統計工作開展的步調不協調,阻礙了對統計信息資源的共同利用。

2.缺乏對統計工作意義的認識。目前來說,由于統計工作并沒有完善甚至成文的規定,宣傳工作并不能起到太大的制約作用,致使企業和個人不能意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作用,表現在具體的工作行為上,就是對事業單位執行的統計工作感到厭煩,產生抵觸心理,甚至不配合統計工作的進行。當然,缺乏明文規定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對于統計工作的執行者來說,也沒有清晰的意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而是一味的草草了事,只是按部就班的進行統計和調查工作,沒有意識到經濟發展的關鍵性環節和社會問題,長此以往,統計信息缺乏創新元素,真實度和參考價值也會大打折扣,涉及的范圍局限,具有參考價值和代表性的信息遠遠不足,嚴重阻礙統計工作的進行。

3.缺乏合適的調查程序。統計工作并不是獨立于其它工作的,而是需要其它有關部門的協同配合,所以,在進行統計調查時,不能隨意開展,工作人員和接受調查的人員都要嚴格按照調查程序積極配合工作,如此一來,才能保障統計信息的科學真實性以及完整無缺。然而,目前的事實是,許多單位的統計工作并沒有完善的調查制度,這就造成了在進行統計調查工作時,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工作人員隨意開展工作等,造成信息嚴重失真,統計工作的效率嚴重降低,甚至影響后續工作的進行。

4.統計調查抽象化,調查程序出現瑕疵。統計調查制度并非實際的行政規范,這種抽象的規范明確規定統計機構和調查對象之間具體的權利和義務,只有在面對調查對象的事業單位統計部門時,通過具體的告知行為,才能產生具體的法律關系。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卻并非這么簡單,而是極其復雜的,在進行統計調查時,基層統計機構往往采取抽象行為落實抽象行為,具體解釋如下:普發一個貫徹性文件進行統計調查任務的布置,對于專門制作針對各個具體調查對象的統計調查事物的告知文書沒有依法送達,進而導致統計調查實際上并未具體落實到自然人和法人的頭上,造成了調查執行程序在此環節上存在瑕疵,如果在此過程中出現爭議現象,對調查對象提出的“未曾獲知自己在調查中的具體統計義務”的質疑,統計部門將難以進行強有力地舉證。

二、規范事業單位統計工作的有力途徑

1.加強對于經濟運行的統計調查。由于國家在制定宏觀調控政策時,也會參考現有的統計數據,由此可知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只有統計工作到位,才能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出臺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和數據資源,所以,事業單位在進行統計工作時,必須分清主次,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為核心,圍繞其展開必要的工作,而且要重視信息之源——統計數據的采集工作,信息的真實可靠性也要有所保證。與此同時,要及時有效的分析與研究當今社會的經濟發展趨勢。事業單位的統計部門要意識到統計工作對于單位、社會甚至國家的重要作用,開展調查時,調查問題不能隨意而定,而是要有大局和時代意識,僅僅圍繞地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重要環節,掌握實時數據資源,做到及時有效的分析統計信息,并上報給上級,最大化發揮統計信息的參考依據作用,當然,也要深入研究統計數據體現出來的問題,將可能出現的風險扼殺在苗頭階段,如果不能解決,要上報給同級的黨委政府,如此,才能切實發揮參考作用。

2.拓展和擴大統計信息源。通過研究發現,我國部分事業單位的統計工作,涉及到的統計范圍較小,嚴重局限,統計部門由于多種原因,造成很多有意義的信息資源并沒有及時統計下來,造成信息資源浪費。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統計部門要根據實際,擴大統計信息源,通過分析研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獲取比較有參考價值的信息,比如:與具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合作,借助社會市場和民間的統計力量,提高統計信息數量;運用高科技手段,利用網絡資源,也可以建立信息獲取平臺,使信息資源的獲得更加及時有效、方便快捷、不受時間以及地域的限制。

3.切實加強統計工作人員的培養和選拔。只有參與統計調查工作的從業人員擁有較高的職業和道德素質,才能切實保障統計工作的有效開展。所以,統計部門要選擇較高素質的專業統計人員,統計工作必須要有專人負責,統計人員必須能夠熟練的完成統計調查任務。此外,統計工作人員也要重視后續的學習,統計部門要開展有關的培訓交流學習活動,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和能力,也要完善考評制度,選拔能力突出、踏實能干以及敢于負責的人才,甚至可以大膽任用、破格提拔,如此一來,不但起到聚集人才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統計工作的效率。

4.進一步強化事業單位的運行監督。統計數據有著不可忽視的參考作用,無論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分析,還是國家有關決策的制定,都要依靠統計數據,事業單位行政工作更要依靠統計數據才能進行。如果結果沒有“測量”,就容易盲目行政。所以,各級統計部門要選擇好信息的種類,重點圍繞擴大內需、保持增長、調整結構、改善民生等實質性任務,同時要加強對社會發展和經濟運行的檢測機制,密切檢測經濟運行情況,調查研究切忌假大空,而是要深刻分析,有的放矢,及時掌握有關信息資源,數據信息報送要及時有效,對于具有參考價值的數據,要增加統計次數并及時報送。在分析統計數據時,要深入分析,及時發現數據背后隱藏的問題,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力爭做到提前預測問題,及時預警,甚至可以提出有關應對建議,使統計工作切實發揮參考作用。

作者:薛志偉 單位:煙臺市城市排水管理處

參考文獻:

篇(2)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保障供電可靠性成為電力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對于電力系統本身來說,不停電或者少停電就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持續供電的時間,減少檢修故障停運次數,開展帶電作業,無疑越來越受到電力系統的青睞。所謂帶電作業,就是指在帶電設備上進行不停電的檢測和檢修工作。它對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減少停電時間,提高檢修效率,增加經濟效益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大部分供電單位在帶電作業上還處于人工干預、手工處理的滯后環節,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不便于工作的追蹤和管理,尤其在面對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保障可持續供電方面有所欠缺。標準化作業工作是電力企業吸取了安全生產管理的思想,而構建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其目的是通過規范現場作業的程序和作業人員的行為,防止現場作業的任意性和盲目性實現對現場作業做到可控。

2.系統相關技術

2.1工作流技術

工作流是工作流程的計算模型,即將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組織在一起的邏輯和規則,在計算機中以恰當的模型表示并對其實施計算。它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一個工作群組中,為達到某一共同目的而需要多人協作,以循序漸進或平行工作形式共同完成任務。

工作流的目的是通過將工作分解成定義良好的任務或角色,按照一定規則和過程執行這些任務并對其進行監控,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控制過程、增強對客戶服務、有效管理業務流程等目的。它能夠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定義,執行和管理工作流,協調工作流執行過程中工作之間和群體成員之間的信息交互。工作流需要依靠工作流管理系統實現。工作流管理聯盟定義了一個工作流管理系統組織結構的參考模型,該模型有五個相關應用程序接口:過程定義模型接口;客戶端APIS接口;應用程序調用接口;不同工作流管理系統之間相互作用接口;工作流管理和監控工具接口。

3.標準化帶電作業系統的設計

基于工作流技術的標準化帶電作業系統的設計,主要包括建立標準化帶電作業系統的模型、系統技術架構的設計、數據庫的設計和網絡設計四方面的內容。

3.1建立基于工作流的系統模型

建立基于工作流的帶電作業系統的標準化模型,主要包括組織模型、信息模型與過程模型三部分的建立。下面以帶電作業流程為例進行論述。

3.1.1組織模型

組織模型是用來記錄電力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不僅登記了每個員工的信息,還包括了雇員所處的職位信息、不同職位所承擔的業務,以及雇員和組織單元和崗位間的所屬關系。

應用角色模型(基于結構組織)對組織模型進行建模,組織模型可定義為兩個部分:集合定義,描述在組織模型里不同對象的集合;映射定義,描述模型里的任務分配和角色等。

3.1.1.1集合定義

U,R,OU,T分別指系統里的角色、用戶、單元和任務集合。當中,U={Ui|i=1,2,…n}是組織中全部用戶集合;R={Ri|i=1,2,…n}是組織中全部角色的子集合,這里的各個角色是指企業里的某組織單元;OU={OUi|i=1,2,…n}是指組織單元集合;而T={Ti|i=1,2,…n}是指企業中每一項業務的集合。

3.1.1.2映射定義

RO,URO,TRO三者分別是角色對應組織單元,用戶對應角色,任務對應角色的映射關系。其中,RO表示的是角色集與組織單元之間的相對映射關系。URO則說明用戶集合與組織單元里角色集之間的分配關系,TRO表示業務集合到組織單元中的角色集合的分配關系。

帶電作業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該過程大致分為下達任務、現場勘查、帶電作業版、帶電作業、驗收總結、資料匯總六個任務。按照組織模型的定義,可將帶電作業的組織模型建模為:

U={P1,P2,P3,P4,P5,P6},R={檢查督導員,資料統計員,帶電作業員},OU={電力公司,生產技術部,檢修分公司生產技術部,檢修分部,帶電作業班},T={下達任務,現場勘查,帶電作業班,帶電作業,驗收總結,資料匯總},RO={(檢查督導員,生產技術部),(資料統計員,檢修分公司生產技術部),(帶電作業人員,檢修分部)},

URO={(P1,P2(檢查督導員,生產技術部)),(P3,P4(資料統計員,檢修分公司生產技術部)),(P5,P6(帶電作業人員,檢修分部))},TRO={(下達任務,(帶電作業班,檢修分部)),(現場勘查,(帶電作業班,檢修分部)),(帶電作業班,(帶電作業人員,帶電作業班)),(帶電作業,(帶電作業人員,帶電作業班)),(驗收總結,(帶電作業班,檢修分部)),(資料匯總,(資料匯總人員,生產技術部))}。

3.1.2過程模型

過程建模的關鍵功能是完成了企業的業務流程相關計算機化的業務流程,它可以使用有向圖表示。有向圖中每條邊都是有方向的,其概念是:有向圖G是一個二元組,其中V是頂點集,它的元素稱為結點,V≠?;E是邊集(弧集),是笛卡爾V×V的子集,它的元素又稱為有向邊,簡稱邊,可用有向圖節點表示業務流程中的任務,用邊表示業務流程中的處理邏輯。

標準化帶電作業系統可以用下面的有向圖表示:

E={(下達任務,現場勘查),(現場勘查,帶電作業班),(帶電作業班,帶電作業),(帶電作業,驗收總結),(驗收總結,資料匯總)}。

V={下達任務,現場勘查,執行帶電作業,驗收總結,資料匯總}。

3.1.3信息模型

信息模型定義并維護一個工作流實例運行過程中所需的全部數據,管理這些數據的使用范圍和表示方式。信息模型本身與具體業務流程無關,其內容只和具體流程相關。不同業務流程具有相同信息模型,只是信息模型內容不同。基于工作流的電力企業標準化系統,涉及的表有人員要求表、工器具表、作業內容及標準表、驗收總結表等。

3.2架構設計

結合帶電作業系統的功能需求,在設計方案中,考慮以Web三層架構進行系統方案設計,結合地理空間數據服務,應用MVC的富客戶端技術進行人機界面展示。帶電作業系統的技術架構總體包括應用支撐平臺、設施層、展示層、持久化層、業務邏輯層和對外接口六方面的內容。

3.3數據設計

針對帶電作業系統的數據庫設計方面,考慮其企業系統集成的通用性,在底層采用了企業級應用支撐平臺,對系統中權限、工作流、報表進行組件式調用,從而與監管系統直接相關的數據部分實現松耦合。本部分包括作業項目管理、作業評估管理、基礎信息管理中用到的數據表,以及用于統計分析、系統管理等功能的參考數據。

數據庫設計工作主要是將系統中需要持久化存儲的類轉化成關系型數據表,并對表的屬性進行詳細的定義。核心數據庫包括帶電作業項、作業方案信息、作業審批記錄、作業工器具列表、工作票信息、作業指導書信息、電子文件信息、作業驗收結果、作業結果記錄、方案評估報告、方案評估統計、線路信息、桿塔信息、設備信息、庫房信息、工器具信息、操作日志、設備終端信息等內容。

3.4網絡設計

網路設計包括系統應用層、系統數據層、負載均衡設備或軟件等。系統應用層承擔所有用戶的WEB服務和整個系統的邏輯運算。系統數據層通過關系型數據庫提供數據服務,對于小規模用戶,可以將數據層和應用層部署在一起,也可以分開部署,單獨設置一臺文件服務器,保存通過FTP服務上傳電子文件,確保數據訪問性能的提高。并且,為了合理分配用戶訪問,充分利用系統資源,可采用專用的負載均衡設備,采用多種靜態和動態負載平衡方法,可跟蹤一組服務器的動態性能級別,從而確保可始終選擇最佳資源以改進性能。

3.5帶電作業系統的實現

由于帶電作業系統主要是按照工作流程驅動的,因此在系統實現部分,要以工作流程開發為主,配合工作流平臺,系統中針對前面敘述功能中的帶電作業項目予以設計開發。系統中有10多個流程功能,通過流程定義組件,可以事先定義流程工作環節,并將開發的功能界面綁定到對應的環節處理中,從而通過工作流調度組件,自動進行系統作業流程傳遞,判定使用者后打開相應的業務數據處理,流程環節主要有七種類型:開始環節、結束環節、人工環節、判斷環節、分支環節、合并環節和自動環節。

4.結語

本文根據我國電力企業帶電作業發展的現狀,在借鑒國內外關于帶電作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電力企業實際工作需要,通過對一些信息化技術的詳細研究,提出一種基于工作流程標準化的帶電作業系統。通過對系統進行運行測試,統計與分析實際運行數據,比較與評估系統運行指標,系統運行良好。分析其經濟效益,此系統可有效節省人力、物力,有效減少停電作業時間,給電力企業極大減少運行成本。

參考文獻:

[1]鄧亞亮,田建設,周慶捷.電力標準化作業系統的開發研究[J].電力信息化,2010,08:54-57.

篇(3)

中圖分類號:TN911-4

通信技術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如今即將步入4G時代,在網絡通信為人們帶來方便快捷、人性化服務的同時,社會對通信技術領域的人才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隨著東部地區市場飽和度的增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通信產業逐漸向西部地區轉移,尤其在無線通信、光通信、移動終端等業務領域尤為明顯。中興、華為等國內知名通信公司,紛紛在西安高新區布點,區內現已聚集的幾百家通信企業。急需大批專業的通信產品應用部門的設備管理與維護、通信業務部門的營銷、服務、管理及設備維護、通信網絡和終端的維護與管理、通信產品測試、銷售與售后服務與維修、通信工程公司的工程設計、施工及現場調試等方面的人才。

如今,我國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結構已形成了由高職高專、本科、碩士、博士的完整培養體系,此外,還有相關通信專業培訓機構的加入也更加豐富了培養機制。各個層次的院校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其培養目標,其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目標均有所不同,當前按照市場需求;應用型及實踐型人才是目前社會最急需的。如何根據社會需求培養出大量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通信技術人才,相關培養院校應當在其課程體系上依據崗位需求進行課程設置與改革研究。

1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通信技術專業課程設置

1.1 通信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置原則

對于工作過程化的課程設置,首先應依據充分的市場需求調研,確定本專業的職業崗位群,通過分析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把工作過程中復雜的工作內容結構化,以學生為主體,以從業者所需要的技能、知識和素質為主要目標和要求,開發實踐與理論教學一體化的學習領域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進行教學課程設置。

高職教育要求的“職業能力”本質上是知識、技能、方法、價值觀的綜合發展,體現了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多項要素。其課程標準應對相關“職業行動領域”進行具體描述,同時融入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宗旨,體現工學結合特征,強調工作過程知識的掌握。通過一系列可以操作、學習和傳授的具體工作任務,讓學生獲得與企業發展需要相一致的職業能力,并能拓展更加寬廣的職業發展空間,為學生的終身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1]。

1.2 通信技術專業崗位群分析

對于通信技術專業,結合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了解到,在通信行業的企業中,有很多崗位非常需要具有較強實際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具體崗位群分析如表1所示:

主要就業行業(企業) 主要就業崗位(群)

通信運營企業 電信營業員、用戶通信終端維修員等

通信設備/產品制造企業 測試工程師、維護工程師等

通信工程及代維企業 安裝調試工程師、維護工程師等

通信產品流通企業 市場營銷工程師、售后工程師等

表1 通信技術專業崗位群分析

1.3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通信技術課程業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1.3.1 通信終端生產與維修

主要有專用工具如手機綜測儀等的使用;通信終端(移動終端、固定終端等)設備故障診斷;通信終端(移動終端、固定終端等)設備檢測等工作任務。對應這些工作任務,要求學生有使用測試儀器等專用儀器與工具的能力、診斷通信終端設備故障的能力、檢測通信終端設備的能力以及維修通信終端設備的能力。

1.3.2 通信設備及產品的營銷

主要有通信產品咨詢;通信產品演示;各部門協調;客戶銷售等工作任務。對應這些工作任務,要求學生有掌握通信產品的特點與用途的能力、熟練操作通信產品各項功能的能力、進行良好的計劃、溝通的能力以及進行通信產品銷售的能力[2]。

1.3.3 程控交換運行維護

主要有本局配置;開局出局配置;設備安裝;設備維護;業務管理等工作任務。對應這些工作任務,要求學生有配置程控交換機的能力、能安裝維護程控交換設備的能力、管理程控交換業務的能力和撰寫維護報告的能力。

1.3.4 傳輸設備維護

主要有傳輸設備工程安裝;傳輸設備工程調試;傳輸網日常管理;業務配置與網絡保護等工作任務。對應這些工作任務,要求學生有安裝調試傳輸設備的能力、進行傳輸網日常管理的能力、進行傳輸業務配置的能力和撰寫維護報告的能力。

1.3.5 通信工程監理

主要有通信系統規劃;通信設備安裝指導;通信線纜鋪設指導;監理報告撰寫等工作任務。對應這些工作任務,要求學生有熟悉電信工程實施規范的能力、指導通信設備的安裝的能力、撰寫工程報告的能力以及進行初步的工程概預算的能力。

2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設置

鑒于以上對于通信技術專業工作過程的分析,主要對課程進行兩個體系的設置:

2.1 通信技術專業通識課程體系

通過課程體系開發歸納、總結學生應具備的通用能力,形成了全面提升學生中英文聽、說、讀、寫能力,全面鍛煉學生身心的通識課程體系。通識課程包括基礎應用英語等18門課,通識課程通過知識的基礎性、整體性、綜合性、廣博性,使學生拓寬視野,培養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健全人格。(如圖1所示)

圖1 通識課程體系設置

2.2 通信技術專業

通信技術專業方向按照職業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質,形成了有利于傳授專業知識、培養職業能力、提高職業素養且具有工學結合特色的6門專業核心課程和12門專業支撐課程的專業課程體系。(如圖2所示)

3 通信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化課程的實現與評價

課程實施應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構建知識、提高技能、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必要的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環境,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設計教學過程中,以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

在整個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應圍繞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目標,課程評價注重過程與結果的結合,重視能力的評價。評價方式上采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涵蓋專業能力要點,更應關注學生對工作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等職業素養要點,以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要點等諸多方面。

圖3 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4 結束語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導向設置通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涵蓋了職業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術、能力與知識體系,重視校企合作,很好地實現了課程教學與職業崗位的良好對接,能夠真正實現為社會培養專業通信技術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蔣青泉.通信類高職新課程開發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2008(02)

[2]徐獻靈,李靖,李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5).

篇(4)

一、前言

目前,當代企業和社會已經從傳統的運轉模式走向以過程為向導的新運轉模式,在工作時除專業技能以外,關鍵能力、性格特征、心理素質也是勞動者應該具備的工作條件。現代的教育方式應該圍繞解決綜合問題進行教學,教師的教育理念也應該針對“解決社會工作綜合型問題”進行轉變,這種復雜的教學模式,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其中的社會的因素也不能小視。所以說,教育的模式應該盡快打破傳統模式的種種束縛,科學的把學習過程、工作過程和學生能力進行聯系,所以在開發方法方面應該注意實現后面三點:一是從主觀意義看來,我們應該把工作當中過程進行整體化分析,而不是對那笑細小的工作點進行專研;二是重點培養創造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強調適應能力的好處;三是構建學習過程時,應該看重“工作過程完整”而不是“學習過程完整”。只有這樣,職業教育才可能讓學生獲得綜合的職業能力,并保證這些與職業相關的經驗知識和技能在結構上的系統化。抽象發展過程不是一個人能力發展該有的過程形式,其學習過程是要具備情景化和具體化的,因此,職業學習中必須包含兩個方面的因素分別是“工作過程學習”和“課堂學習”,這兩個方面可以在學生的學習歷程當中化為一個整體。課程開發必須將資格研究(包括職業分析、工作分析、企業生產過程分析),個人發展目標分析與教學分析和教學設計結合在一起,其基礎是整體化的職業分析。

作者有幸到德國進行電子技術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考察,讓我深刻的感受到德國這個工業強國先進的職業教學理念,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方法和基于行動過程方面的課程開發方法作者都可以熟練的運用,并且讓開始計劃好的任務圓滿完成――用電子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課程開發和《電子產品生產工藝與管理》學習領域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作者在北京的回國學術報告會上進行發言,德方和我國教育部門的專家團隊都對作者所表意見深深贊同。

二、總體設計思路

(一)教學目標確定

要確定實際的教學目標,需要考慮的方面有兩個:

1、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國家的產業結構與國家的教育結構息息相關。國家的產業結構和政治要進行科學的分析,選擇符合條件規定的企業(規模中等偏上的企業、企業集團中技術一般的企業)進行調研;根據所選企業中崗位的相應要求,分析崗位上的典型任務模式,結合企業員工的各種要求進行課堂設置。

2、學生個人的需求: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應該了解學生需要什么和學生的學習目標在哪里,從而制定教師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領域確定

當學習目標確定之后,就要進行教學課程的研究和開發了。其課程要極富職業工作方面的特色,在以后的工作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領域進行確定。簡單來說就是解構整個學科的傳統體系,重新構建新的行動體系,同時對國家的職業資格鑒定和規范進行科學集成。

1、工作過程分析:根據相關的工作崗位,進行典型工作的分析,從而了解工作的基本流程。

2、行動領域歸納:崗位典型工作與學校領域的結合,成為實用的綜合領域。

3、學習領域轉換: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遞進,重構行動領域,并轉換為學習領域課程。

(三)學習情境設計

學習情境是組成學習領域課程的結構要素,是課程方案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化。換句話說,學習情境是在職業的工作任務和行動過程背景下,將學習領域的目標描述和學習內容,進行教學論和方法論的轉化,構成在學習領域框架內的“小型”主題學習單元。

實際上,學習領域是課程標準,而學習情境則是實現學習領域能力目標的具體的課程方案。學習情境的載體可以是產品、現象、工藝等等,學習情境因學校 因教師而異,具有范例性、可替代性和遷移性的特征。

(四)教學的實施

教學實施主要強調行動導向的教學及其實施方法,以及教學評價。行動導向教學實施的前提是實踐條件的準備師資的配置以及教學方法選擇。

1、實踐條件:包括校內生產性實訓條件和校外實習基地。校內生產性實訓條件主要的體現是專業“一體化教室”裝備的使用和管理;校外實習基地主要是滿足在企業的教學和頂崗實習的需要。

2、師資配備:實現行動導向的教學,必須處理好校內教師與企業培訓師的分工、協作問題,并需及時進行適應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職教教師主要承擔“教學做一體”的教學任務,而企業兼職教師重點在實踐教學方面發揮優勢,特別是來自企業的訂單項目以及頂崗實習環節的實施等。

3、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的基本意義是: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人,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信息、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估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 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

行動導向的教學強調:學生作為學習的行動主體,要以職業情境中的行動能力為目標,以基于職業情境的學習情境中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獨立地計劃、獨立地實施與獨立地評估即自我調節的行動為方法,以師生之間互動的合作行動為方式,以強調學習中自我構建的行動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動能力為評價標準

(五)教學設計的優化

學生就業后,通過畢業生反饋、專家論證和企業調研等,進行下一輪的學習領域、學習情境修改和改進,進一步優化教學實施方案。

三、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

(一)經濟社會背景

1、產業構架和產業規格。應用電子技術是國家重點看重的教育專業之一。我國的應用電子技術發展規劃是受到國家各部門的重點關注,國家鼓勵全面開發大中小型元件和新式集成電路,從更快的推動信息化技術的發展。

山東省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山東省“十一五”發展綱要明確了著力建設制造業強省的戰略目標,并把電子信息及家電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放在第一位。這就為本專業培養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山東電子產業區域優勢明顯。山東是電子信息產業大省,也是電子電器產品強省,有海爾、海信、浪潮、鴻富泰等全國知名的大型企業。同時山東也是電子電器產品的銷售一級市場,世界及國產品牌都在搶占山東市場,紛紛在山東開店、設廠,形成了明顯的電子行業區域優勢 從全國范圍看,已經形成廣東、山東、江浙、京津唐四大電子產業區域。

2、人才需求。多數企業都需要應用電子技術的人才。從國家產業部和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給出的數據看到,我國的電子信息技術人才并沒有多少,全國從事相關專業的學生只有四十多萬人,但是每年畢業人數只有不到十萬;從山東這個電器大省每年給出的數據來看,全省每年都需要一萬五名應用電子技術的人才,來填充各行業崗位的需求。

就業崗位發生變化。作者在經過了海爾、海信等三百余家大中小型電子企業用人情況調查之后發現,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產品的技術不斷的升級,新型科技的不斷采用,其畢業生進入企業之后的崗位也隨著變化。電子電器技術與銷售崗位、技術服務崗位、產品管理崗位,是企業給應用電子技術畢業生所提供的工作崗位,這些也是比較常見的崗位。電子電器技術銷售及服務崗位:電子產品的市場銷售、維護、電子維護網絡的開發和管理,其中的技術元素特別的多。在這些崗位當中人才更為緊缺的是,高端電子產品的銷售和技術維修崗位,在這個崗位中急缺高素質人才。電子電器產品管理崗位:主要有電子電器生產出來之后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裝配、調試、檢驗、設備維護和生產管理,以及電子電器新產品的開發計劃。最后說到電子電器工藝崗位,這個崗位關系到電子電器生產時的工藝是否到位,所以說高素質的人才在這個崗位當中也是屈指可數。

企業對于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代背景下大多數企業選擇人員,都要求,人員不僅要具備強大的職業能力,例如,職業知識、職業技能等,還要具備較高的情商,如團結精神、人員交際、敬業精神、行業洞察力等,即員工的能力是要多面化、全面化的。

(二)工作任務分析

對于企業來說,企業的整體工作過程是由數個小型工作進程所組成的。企業的這種理念也可以使用到職業教學當中,可以把其轉化為教學式的工作任務,從而在教學中培養崗位人才。從電子技術方面看來,相對于的職業標準國家是有所制定的,所以我們應該把國家所制度的職業資格標準與鑒定指標進行融合理解。

(三)行動領域確定

行動領域的具體解釋是工作生活當中的情景構架,與原本職業緊密相關的職業、生活和社會動態等一些情景結構所合成的任務總和。另外從企業方面看行動領域,是按照企業所指定的計劃進行活動的領域,以達到完成企業工作的目的。

(四)學習領域確定

行動利于教學歸納中包含了學習領域,這種規劃是按照教學流程進行的,對教育領域進行規劃后,用于以后的教學行動領域當中。職業教育當中的職業行動領域存在每一個專業的學習領域當中。能力描述的學習目標、任務陳述的學習內容和目標給定的學習時間這三個基礎因素,是學習領域構件的重要零件。想要表明學習領域的特性就需要目標的具體描述,而任務的學習則讓學習領域更具專業化、精確化。當學生在進行該領域的學習時那么學習目標的描述就是得到的完整學習效果,可以使用職業行動能力進行描述;而任務陳述具有細化課程教學內容的功能;總量給定的學習時間作為基準學時,可靈活安排。

四、結束語

新時代的教育模式,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幫助,讓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大大的提升,保證學生在以后的社會工作中能得心應手,從而讓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生為社會和國家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李佩禹等.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示范性建設方案[R].2012.

[3]田棟.探討創新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中的應用[J].世界家苑,2013(6).

[4]梁超.關于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J].職教論壇,2012(29).

[5]任國燦,汪宋良,邵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20).

篇(5)

在學習了世界各國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基礎上,中國職業教育的前輩進行了多種改革與嘗試,并在模塊化課程、項目化課程等領域取得了很多令人矚目的成果,但這些成果都還在摸索與嘗試階段,不成熟、不系統。姜大源教授提出來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無疑促使中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向前進了一大步。

一、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概述

所謂工作過程,指的是個體“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類似于德國的工作過程導向課程,但又有所區別,它是植根于中國職業教育的土壤成長起來的一棵極具生命力的小樹,它選擇工作過程作為參照系重新構建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結構追求的不是學科架構的系統化,而是工作過程的系統化,旨在培養人的綜合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

二、機電一體化專業(高級工)課程開發過程

(一)工作任務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篩選。淮海技師學院位于宿遷市經濟開發區,對本市及本市周邊地區跟機電一體化專業相關的企業進行調研,主要采取問卷調查、專家訪談、頭腦風暴等方式,采用多種統計方法,對相關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篩選出典型工作任務。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機電一體化專業(高級工)的典型工作任務有:機電一體化設備與系統的簡單設計、機電一體化設備制造、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與調試、機電一體化設備使用、機電一體化設備管理、機電一體化設備維護與修理,機電設備與產品制圖,工廠供配電,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建筑機電使用與管理,ISO質量管理,機電設備營銷等。

(二)行動領域歸納―――典型工作任務整合。即根據能力復雜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務形成綜合能力領域。由于典型工作任務是篩選的結果,還是零散的,這就需要對典型工作任務實施進一步歸納,以形成源于典型工作任務又高于典型工作任務的,符合企業需求的工作領域,稱為行動領域,這是課程體系開發的平臺。機電一體化專業行動領域:普通機電一體化設備行動領域,自動化機電一體化設備行動領域,特殊設備行動領域。

(三)學習領域轉換―――課程體系構建。即根據職業成長及認知規律遞進重構行動領域轉換為課程。作為一種教育,課程設計不能只考慮企業的需求,因為企業的目標是功利性的,功利本身并沒有錯,這是企業發展必需的。但是,教育還必須關注人的一生發展,所以,課程必須融入教育因素。這意味著課程既要遵循職業成長規律,又要遵循認知學習規律。職業成長規律指的是從入門到熟練,從單一到綜合,從新手到專家。使行動領域實施“教育學”的轉換,形成所謂的學習領域體系。在與機電一體化專業相關的行動領域實施“教育學”的轉換,形成10個學習領域:

一是文化基礎學習領域,二是職業素養學習領域,三是機電一體化設備系統功能分析學習領域,四是電子部件制作與檢修學習領域,五是機械部件加工作與設計學習領域,六是電機控制部件制作與檢修學習領域,七是機電設備運行維護與檢修學習領域,八是自動控制系統功能關系分析學習領域,九是常用控制系統制作與檢修學習領域,十是自動生產線運行與維護學習領域載。

(四)學習情境創設―――學習單元設計。即根據職業特征及完整思維細化學習領域為主題學習情境。學習情境的創設,一要關注職業工作過程的特征,工作過程的6要素:工作對象、內容、手段、組織、產品和環境,它們是變化的;二要關注相對固定的思維過程,即個體思維過程的完整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和評價。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每個學習領域都由若干個學習情境組成。具體如下:

1.文化基礎學習領域由6個學習情境組成:(1)思想政治。(2)職業實務寫作。(3)數學。(4)英語。(5)計算機。(6)體育。

2.職業素養學習領域由10個學習情境組成:(1)職業生涯規劃訓練。(2)書寫能力訓練。(3)心理訓練。(4)禮儀訓練。(5)團隊合作訓練。(6)理財能力訓練。(7)口才訓練。(8)“6S”管理訓練。(9)就業指導訓練。(10)模擬員工訓練。

3.機電一體化設備系統功能分析學習領域由3個學習情境組成:(1)解構典型機電一體化系統。(2)解構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功能部件。(3)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技術應用與管理。

4.電子部件制作與檢修學習領域由10個學習情境組成:(1)萬用表的制作、調試與檢修。(2)穩壓電源的制作、調試與檢修。(3)穩壓電源的制作、調試與檢修。(4)智力競賽搶答器的制作、調試與檢修。(5)脈寬調制器的制作、調試與檢修。(6)通用控制器的制作、調試與檢修。(7)數字鐘的制作、調試與檢修。(8)電燈亮度調節器的制作、調試與檢修。(9)聲光控制延時電路的制作、調試與檢修。(10)數顯可調恒溫控制器的制作、調試。

5.機械部件加工作與設計學習領域由7個學習情境組成:(1)識讀組合三視圖。(2)繪制組合軸測圖。(3)識讀零件圖。(4)識讀部件裝配圖。(5)測繪零部件圖。(6)用普通機床加工部件。(7)用數控機床加工零部件。

6.電機控制部件制作與檢修學習領域由12個學習情境組成:(1)交流電機應用與檢修。(2)制作交流電機正反轉控制器。(3)制作交流電機降壓啟動控制器。(4)制作交流電機制動控制器。(5)制作交流電機調速控制器。(6)制作交流電機順序控制器。(7)制作交流電機位置控制器。(8)制作直流電機啟動、正反轉控制器。(9)制作直流電機的調速控制器。10.制作直流電機的制動控制器。(11)自動調速控制系統的運行和調試。(12)交流變頻調速器的操作與調試。

7.機電設備運行維護與檢修學習領域由10個學習情境組成:(1)M1432外圓磨床安裝與運行。(2)X62萬能工作臺臥式銑床安裝與運行。(3)T68臥式鏜床安裝與運行。(4)M1432外圓磨床調試與檢修。(5)X62萬能工作臺臥式銑床調試與檢修。(6)T68臥式鏜床調試與檢修。(7)氣壓、液壓系統電氣控制安裝與運行。(8)氣壓、液壓系統電氣控制故障檢修。(9)復雜機床電氣控制系統的運行與維護。(10)數控機床的維護與一般檢修。

篇(6)

【中圖分類號】G712;TU-4

一、 培養目標

培養思想政治素質良好、職業道德高尚、酒店管理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較高、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教學過程中以酒店服務與管理所涵蓋的基本知識為出發點,以前廳、餐飲、客房的優質服務能力和一線管理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以酒店管理職業素質為核心,成為酒店與餐飲企業高素質高技能型酒店管理職業人才。

二、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以“校企共育”為培養模式:課程體系以道德養成教育為主線,以專業理論為基礎,以職業能力為重點,搭建基礎教育、職業發展、道德養成三個平臺。基礎教育平臺目的是打牢在校生理論知識基礎。職業發展平臺以校企合作為運行原則,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夯實學生的職業發展根基。道德養成平臺促進學生職業道德和價值觀念的總體提升,為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牢思想道德基礎。

三、課程體系設計思路

課程設置以行業工作崗位所需知識能力來定,課程內容由行業專家來定,授課團隊由教師與技師共同組成。培養形式注重工學結合,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能夠從事酒店接待服務工作和管理工作,適應酒店國際化發展的綜合性、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

四、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分析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是餐飲企業,星級飯店及涉外酒店等。主要從事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等部門服務與管理方面工作。面臨的工作崗位主要有:服務員、領班、收銀員、點菜師、企業營銷人員、業務主管、職業經理人。這些崗位要求學生具備語言表達、應用文寫作和人際交往的溝通知識;具備計算機應用知識;具備外語應用知識;具備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管理與服務和調酒及茶藝、食品營養衛生等知識。能夠靈活的運用酒店管理基礎知識、酒店禮儀知識,具有酒店前廳、客房、餐飲服務與管理能力,有能力控制和解決酒店服務質量問題。

五、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以及核心課程

針對以上分析,提出了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以及核心課程,并對核心課程進行了描述,具體課程情況見下表:

參考文獻:

吳琦.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軟件導刊,2013(11)

[1]陳健.高職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05)

[2]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04)

篇(7)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注重工作過程的整體性,遵循職業成長規律,有利于學生工作過程性知識的學習和職業素養的培養。

一、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打破了學科體系的束縛,從實際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出發,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選取教學內容,以實際工作過程安排序化教學體系,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個性能力發展聯系起來,是一種全新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這種課程模式顯著特征是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緊密相連,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為學生提供了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適應高職學生思維特征。

目前全國職業院校課程的開發設計全面展開,但課程開發往往停留在研究層面,真正走進課堂的很少。本研究吸收和借鑒了行動導向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成果,從崗位需求、能力培養、學生未來五年之內的可持續發展和樹立終身教育觀念等方面充分考慮到學生全面發展與職業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課程體系。通過行動導向教學,在訓練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學生對自身發展的要求以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任務有機結合起來,以確保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1.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是以培養酒店行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通過調查研究,我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以酒店服務與管理所涵蓋的基本知識為基礎,以調酒和制作咖啡為特色、以酒店服務與管理能力培養為重點,以酒店管理職業素質為核心,面向酒店及相關行業,具有較強酒店業務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2. 課程體系建設思路

課程體系的構建要注重工學交替,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生產與實習相結合。課程設置依托行業工作崗位所需知識和能力來確定,課程內容根據實際工作過程和任務進行整合與序化。全面促進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的合理化培養,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推動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同步快速發展。

3.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分析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專業酒吧和咖啡廳、星級酒店、國際酒店集團管理公司、自主創業等方面就業。主要從事調酒、制作咖啡等飲品和星級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等部門服務與管理方面工作。

這些崗位要求學生具備人際交往的溝通、外語應用和計算機應用等一般通用知識;具備調酒與咖啡制作和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管理與服務及食品營養衛生等專業知識。

4.專業課程體系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取決于專業課程體系是否科學完善,取決于設置哪些課程,通過什么方式去完成。專業課程體系是高等職業教育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的前提。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下,如何突出特色,把握核心專業課程,明確它們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顯得尤為重要。我校酒店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如下表所示。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導,基于工作過程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使核心課程對應核心技能,按照工作過程的需要來選擇知識,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理論與實踐,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通過課程體系的實施,使各課程銜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琦.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軟件導刊,2013(11).

[2](德)勞耐爾.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手冊[M].歐盟Asia―Link項目“關于課程開發的課程設計”課題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2-0000-03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System Reconstruction Study Based on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Zhou Cuijian

(Guangdong Huizhou Commercial School,Huizhou516003,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y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model,the marketing staff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o break the disciplinary system,knowledge systems framework,making disruptive reform,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of study,to supermarkets and other nine products or marketing services marketing as a carrier for the courses,each course in the four categories of training are repeated in 8-10 items 15 typical tasks.Fiction tex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ew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and 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methods,support systems,teaching tools for the design.

Keywords:Systematic work process;Marketing;Curriculum

所謂工作過程是在企業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運動狀態但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1]。有效的教學離不開有效的課程設計,有效的課程設計離不開有效的課程體系設計,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附焉”,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大前提,是我們教學的重要依據。設計課程體系目前較為前沿的是我國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工作過程系統化模式,姜教授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基礎上,加以吸收和創新。2011年6月11日至6月12日上午,高等院校工作過程系統化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研討會暨全國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東校區隆重召開。意味著職業教育領域包括中高職在營銷專業課程改革尚處于探索階段。

一、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重構營銷專業課程體系思路

(一)體系的選擇

打破學科體系、知識體系的框架,做顛覆性改革。根據前期與企業的共同調研,分析相關崗位職業群,歸納典型工作任務,形成不同的學習領域,每個學習領域相當于課程,每個學習領域里設計若干個典型的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相當于一個學習單元。

(二)要素的選擇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到底須具備哪些要素?筆者認為課程體系包含這幾個方面的要素:課程名稱、課程時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教學做”一體化環境。具體的表現形式有:《專業建設方案》(包括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專業建設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專業建設保障措施、效果評價等),《學習領域設置一覽表》、《實施性教學計劃》、《課程描述》、《課程單元設置匯總表》、《課程考核方案》等。

(三)結構的選擇

過去在學科體系和知識體系為主導的課程體系里,常用的結構可以歸結為混沌結構化。混沌結構化也稱為任意結構化或隨機結構化。這是一種開放式的、根據知識需要隨機組合的一種結構[2]。

重構后的課程體系其實施性教學計劃按工作過程系統化思路,一方面要考慮以工作過程進向序列原則,另一方面要考慮重構后的學習領域之間、學習情境之間有系統化邏輯關系原則。重構后的課程體系可參照姜大源教授總結出課程體系的結構:第一大類課程結構連續一線性結構化形式,包括階梯式課程、螺旋式課程。第二大類課程結構非連續一同心圓結構化形式。這種結構化課程也稱為主題一同心圓結構化或項目或過程型結構化課程,包括非連續性和主題化這二大維度[3]。

重構后的課程體系是以某些主題或某些項目為載體,分層由里及外一圈圈往外擴散基本、中級、高級不同級別不同層次的知識、技能、方法、素養,這種結構更多的是體現主題一同心圓結構化或項目或過程型結構化。混沌結構化為一堆零散的知識,而主題一同心圓結構化或項目或過程型結構化則真正構建“系統觀”和“整體感”。

二、職業教育領域營銷專業課程體系現狀分析

下面我們比較兩張表。表一節選自廣東惠州商業學校營銷專業中專生三年學制實施性教學計劃。表二節選自岳陽市湘北女子職業學校營銷專業中專生三年制實施性教學計劃。

表一

第二平臺課程 專業基礎模塊

10 市場營銷

11 市場調查與預測

12 經濟法

13 基礎會計

14 管理學基礎

第三平臺課程 專業模塊

15 推銷實訓

16 采購管理

17 物流配送

18 商品學

19 超市營銷實務

20 網絡營銷

21 商務談判

22 連鎖店長實務

23 汽車營銷

24 房地產營銷

25 廣告實務

26 店長綜合實務(營銷策劃模塊、公共關系模塊)

27 創業教育

表二

必修專業課 市場營銷學

商品學

財經應用文

消費心理學

營銷基礎

營銷師考證

推銷與談判

營銷策劃

市場分析

物流基礎

物流員考證

電子商務

基礎會計

廣告學

網絡營銷

公共關系學

通過分析廣東省惠州商業學校營銷專業和岳陽市湘北女子職業學校營銷專業這兩份實施性教學計劃,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共性,一定程度反映我國目前營銷專業課程體系的一些現狀和弊端。

現狀一:課程體系仍然是學科體系、知識體系為主線,課程設置仍未能突破學科框架。

在這兩所不同的學校的營銷專業教學,均按三個平臺開展教學。在第一平臺的課程里,設置了德育、語、數、英、計算機、禮儀、體育、音樂等通識性課程,在第二平臺里,主要是專業課程,也根據專業和社會需求,開設了專業基礎模塊包括《市場營銷》、《市場調查與預測》、《經濟法》、《基礎會計》、《管理學基礎》,專業模塊課包括《商品學》、《推銷實訓》、《采購管理》、《物流配送》、《超市營銷實務》、《網絡營銷》、《電子商務》、《商務談判》、《連鎖店長實務》、《汽車營銷》、《房地產營銷》、《廣告實務》、《營銷策劃》、《公共關系》等。為了拓展學生的其他能力,在第二學年一年可選修第三平臺的其中一個模塊課程。這種課程體系正是所謂的“大而全”,貌似涉獵廣泛,給出的一大堆知識,但學生無法建立起一個整體的概念、融合的概念,也就無法運用一大堆支離破碎的知識來解決工作當中面臨的一個又一個綜合、復雜的問題,也無法實現崗位遷移能力。

現狀二:課程目標定位重知識和技能目標,輕方法和素養目標。

原學科體系、知識體系課程傳授的是陳述性知識,目標定位可能更多關注的是知識和技能的本身,而忽略如何立足于行動體系,應用知識,利用所掌握的陳述性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重構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傳授的是過程性知識,重經驗、策略,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設置,明確列示德育目標或素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職業素養。

三、惠州商業學校營銷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設計

(一)課程體系重構思路

專業教師與校企業合作企業、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等組成課程重構團隊,在前期充滿調研的基礎上,分析營銷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將原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模塊18門課程整合成10個學習領域。

1.崗位及崗位群分析

做市場營銷有幾大對應崗位群:市場研究、市場策劃分析、市場調查、市場營銷全過程操作(售前、售中、售后)、銷售。

崗位從低到高,分基層、中層、高層依次為普通營銷崗位或客服崗位、營銷主管(店長)崗位、營銷經理或區域經理崗位、營銷總監崗位。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工作任務由簡入深,可以實現分層教學。

2.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營銷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按營銷4P’S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思路可以歸納為4類15項:銷售產品(分為產品介紹、產品包裝與陳列、禮儀與溝通);設計價格(分為定價、計費);尋找渠道(分為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簽訂、物流與配送、進出庫管理);策劃促銷(分為廣告設計、營銷策劃、推銷實訓、售后服務、危機處理)。

整合思路以不同產品或服務的營銷為載體、為課程,每門課程里均反復訓練4類15項中8-10項典型工作任務,每項作任務至少被重復3次以上。

(二)課程體系框架設計

第一:基礎支持領域。支持工作過程系統化其他專業課程,為順暢開展工作過程系統化,需要學生具備一些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支撐,因此開設《營銷學》、《管理學基礎》、《會計學基礎》作基礎支持。

第二:專業學習領域。以不同產品或服務的營銷為載體設置如下學習領域:超市營銷、汽車營銷、鮮花禮儀營銷、電信產品營銷、電器營銷、房地產營銷、建材營銷、網絡營銷、酒店旅游營銷。

第三:綜合學習領域。第三學年第五學期開設經理實務或店長實務專業實訓課,創設綜合實訓場景和情境8個,綜合4類14項工作任務強化訓練。

課程體系設計以圖表示:

序號 學習領域 學習情境(包含原課程內容)

1 基礎知識領域 《營銷學》、《管理學基礎》、《會計學基礎》

2 專

域 超市營銷 產品介紹、產品包裝與陳列、定價與計費、點鈔與收銀、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簽訂、物流與配送、進出庫管理、POP廣告設計、營銷策劃、沙盤模擬、危機處理

3 汽車營銷 產品介紹、禮儀與溝通、計費、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簽訂、進出庫管理、營銷策劃、推銷實訓、售后服務、危機處理

4 鮮花禮儀營銷 產品介紹、產品包裝與陳列、禮儀與溝通、計費、市場調查、物流與配送、廣告設計、營銷策劃、推銷實訓、售后服務

5 電信產品營銷 產品介紹、產品包裝與陳列、禮儀與溝通、定價、計費、市場調查、進出庫管理、廣告設計、營銷策劃、推銷實訓、危機處理

6 電器營銷 產品介紹、產品包裝與陳列、禮儀與溝通、定價、計費、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簽訂、物流與配送、進出庫管理、廣告設計、營銷策劃、推銷實訓、危機處理

7 房地產營銷 產品介紹、產品包裝與陳列、禮儀與溝通、定價、計費、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簽訂、廣告設計、營銷策劃、推銷實訓、危機處理

8 建材營銷 產品介紹、產品包裝與陳列、禮儀與溝通、定價、計費、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簽訂、物流與配送、進出庫管理、廣告設計、營銷策劃、推銷實訓、危機處理

9 網絡營銷 在線產品介紹、在線產品包裝與展示、定價、計費、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簽訂、物流與配送、進出庫管理、廣告設計、營銷策劃

10 酒店旅游營銷 產品介紹、產品包裝與展示、禮儀與溝通、定價、計費、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簽訂、廣告設計、營銷策劃、推銷實訓、危機處理

11 綜合學習領域 經理實務或店長實務專業實訓,綜合實訓場景和情境8個

(三)課程體系教法與學法設計

1.教法

主要是在工作過程系統化思路下采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案例解析教學法、計算講練強化訓練法、糾錯法等。

2.學法

行動學習法、團隊合作法、項目作業法、團隊作業法、模擬表演法、分組競爭法等。

(四)課程體系支持系統設計

1.班級組織模式

班級實行模擬公司運營模式,班長為總經理,分組為公司內設不同的部門或分組為不同的公司,班級文化按企業文化建設。班級創設公司場景和情境。

2.教室環境設計

設計一體系課室,無線網絡進班級,教室營造公司文化。

3.教學工具

教材內容打破學科體系,重新整合,根據具體的學習情境,整合教材內容,教學工具有《實施性教學計劃》、《課程描述》、校本化教材、實訓設施設備。

4.考證

除了考原有的高級營銷員資格證之外,還可以推薦考電子產品裝配工、助理房地產經紀師、駕駛證、美容師、營養師等技能證書。

參考文獻:

篇(9)

【中圖分類號】G712;F719-4

科研項目:本文系2014年黑龍江省森工總局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研究”階段成果,項目編號:SZY1217

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是根據產品、項目的工作過程系統確定學習領域后,以學生為中心而設計的課程體系。作為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酒店管理專業,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建立了以酒店崗位核心能力為基礎的專業課程體系,但目前與之相對應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完善。

一、評價體系現狀和不足

1、目標和過程脫節

很多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課程名稱和教學方法上,使用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字樣,但是教師在上課或者實踐教學時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得不到充分的鍛煉,沒有突出職業性和實踐性,這就導致課程本身所要達到的培養目標和學生實際能力之間相脫節,同時也無法滿足實際工作崗位能力的需要,缺乏社會適應性。

2、偏重終極考核,忽視過程考核

目前很多院校酒店管理專業都提出了過程考核這一概念,但在執行過程中,總是把期末考核作為主要測評學生掌握知識的依據,雖然也提出了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看上去是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了, 但實際上是為了“過程而過程”,并沒有突出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3、評價考核模式化,無法全面體現職業技能要求

很多院校在期末技能考核的時候,通常擬定了好了考核內容,以餐飲服務員為例,往往考核內容就是:擺臺、斟酒、上菜、點菜等模式化的考核內容,實際上餐廳服務員的服務過程是一個綜合性的服務過程,每個服務環節都是對職業能力有相關要求的,如果簡單的分解過程,簡單的進行操作,就通過考試,這樣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就明顯的與社會對其所需的職業能力有較大偏差,所以學生畢業以后不能盡快適應社會也就不足為奇了。

4、教師主導評價,學生被動接受。

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教學評價體系也應該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這個系統不僅指的是時間上的系統,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年,也因該是空間維度上的系統,評價維度上的系統,傳統考核,老師主導了所有考核內容和考核形式,這樣就造成了學生被動接受的現實,學生個人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掌握沒有發言權利,事實上,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考核評價有一個個人認識,同學對他也有一個客觀評價,加上教師的評價,這才是一個系統評價。而且在評價上,我們不僅僅是把知識的掌握程度,動作的標準程度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更應該把職業道德,職業理念,團隊合作也加入到這個評價體系當中,較為客觀公正的體現一個學生真正能力,但是很可惜,目前很多院校在這方面都是缺失的。

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

1、突出工作過程的系統化評價

以餐飲服務人員為例:從工作準備開始,到客人進入酒店用餐,直至客人離開,后續工作完成,這才是一個服務工作的全過程,在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的時候,這個過程中,我們考核的不僅僅是學生某個服務技能的水平高低,而重點衡量的是客人對整個服務工作的評價。因此,我們建立一個有效評價機制,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的操作技能分解評價,但是綜合能力的評價體系必不可少。

2、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建立維度上的評價體系,根據工作過程的不同,有學生自評,有小組互評,有班級競爭性評價,有期末考核評價等多維度的評價體系,讓學生能夠獨立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優點,缺點,今后努力的方向,這樣才容易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過程,主動提高業務水平的意識,從而真正讓學生學以致用。

3、將職業技能證書的獲得、參加競賽獲獎的成績納入評價體系中來。

職業技能證書、競賽獲獎成績是對某種職業能力的肯定和評價,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這些證書和成績的取得,是代表著學生努力學習的見證,用這些作為考核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也是企業在未來選用人才的一個判定標準,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4、鼓勵學生社會實踐,引入企業評價機制

學以致用,這是教育的根本和宗旨,對于酒店管理專業來說,通過階段實習,真正到企業中工作一段時間,通過企業實踐活動,由企業給出學生的能力評價也是可以作為教學評價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企業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學生與崗位零距離接觸,學生與工作零距離接觸,一方面,解決了課堂教學的模擬操作永遠代替不了真實工作崗位的尷尬,一方面,也能夠讓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真實的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第三方面,企業評價的也相對比較客觀,企業看到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展現,而不是對某個特質的判斷,也就將前面提到的團隊合作,職業道德,職業規劃等綜合素質都展現出來了,這樣在今后學生就業過程中真正實現了學生與企業和社會之間的“無縫”對接。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評價方法不止于上述幾種,以上都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驗證的方法,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方法的應用,真正為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篇(10)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事業觀,并針對當前學生在擇業時出現的高不成低不就,經常跳槽等現象進行了相應的教育指導, 轉化畢業生擇業觀念. 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到艱苦地方就業及擔當志愿者.

二,多渠道開展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1,組織畢業生參加學校開展的就業指導課,就業指導專題講座等,對畢業生進行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和就業技巧的指導. 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端正思想,擺正自身位置,做一行愛一行.進行就業政策的宣傳,通過多種形式幫助畢業生了解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2,成立以系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的就業指導小組,并建章立制;

3,指導畢業生做好畢業生就業推薦材料;

4,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就業信息,在系里上開設 "畢業生就業信息專欄" ,及時各類信息,讓畢業生能及時地了解工作動態;

5,鼓勵畢業生登錄我校就業信息網尋找工作及獲取就業信息;

6, 積極配合我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開展工作,認真收集就業信息并多方聯系各大酒店,公司及學校到我系開展招聘活動,為畢業生就業開辟多條渠道;

7,調動其他教職員工為畢業生收集就業信息,尋找就業機會;

上一篇: 高一必修地理知識點 下一篇: 法官履職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 五月天天天综合久久网 | 一级亚洲αv性爱视频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