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0 00:31: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數字檔案工作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錄音檔案數字化的基本原理是指通過ADC芯片,即Analog(模擬)to Digital(數字)Converter(轉換器),簡稱模數轉換器,將模擬聲音檔案信號轉換為用“0”和“1”表示的數字聲音信號并加以存儲的過程。這個轉換過程中的各個不同的參數直接決定了轉換后的聲音數字信號質量的好壞。從檔案和聲音兩個方面的因素考慮,錄音檔案的數字化過程要遵循以下兩個基本原則:一是錄音檔案數字化必須保證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二是在使用時必須保證數字化數據從存儲介質中正確讀取,并能還原成模擬聲音信號輸出。為了達到這兩個基本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轉換后的數字聲音信息還原成模擬聲音后,聲音的質量要盡量接近原聲帶,至少要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目前錄音檔案數字化通常采用“錄音檔案經采集后,通常不再壓縮,數據類型采用PCM編碼的WAV格式。采樣率不低于44.1kHz,采樣精度在16Bit以上”作為參考依據。
采樣頻率和采樣精度就是決定數字聲音信號質量好壞的兩個主要的技術指標。自然界的聲音都有其不同的聲波。如下圖所示:
模數轉換器以每秒上萬次的速率對聲波進行采樣,每次取樣之間的頻率,就是 “采樣率”。單位時間內采樣次數越多,即采樣頻率越高,數字信號就越接近原聲。根據采樣定理,采樣頻率只要達到信號最高頻率的兩倍,就能精確描述被采樣的信號。一般而言采樣頻率要高過原音源的最高頻率才行, 其單位是以赫茲(Hz)來表示, 1Hz就代表每秒采樣一次,人耳的聽力范圍在20Hz~20kHz之間,因此,只要采樣頻率達到20kHz×2=40kHz時,就可以滿足人們的要求。如下圖所示:
采樣精度是指什么呢?我們知道聲音有輕有響,影響輕響的物理要素是振幅,作為數字錄音,必須也要能精確表示錄音的輕重,所以一定要對波形的振幅有一個精確的描述。經過采樣之后,對振幅進行了切割,采樣點之間就形成了階梯狀,這個類似階梯的度量單位就是分辨率,用來表示采樣精度。“比特”就是表示的采樣精度的一個單位,16Bit就是指把波形的振幅劃為 216即65536個等級,根據模擬信號的輕重把它劃分到某個等級中去,就可以用數字來表示了。所以采樣精度越高,轉化的數字錄音就越飽滿,越有層次感,音質也就越好。
選擇好錄音檔案數字化中必備的硬件設備
錄音檔案數字化前期的工作歸根結底是配置好一套硬件設備,既不過量,也不可缺少,能夠按照預定技術指標完成錄音檔案的模數轉換工作。在硬件設備配置上主要有四點考慮:一是把模擬音頻信息的內容轉換成數字音頻信息,并刻錄到光盤,便于音頻檔案的長期保存;二是對實時的音頻信息進行采集和簡單的編輯;三是根據利用工作需要,可對數字化的錄音檔案信息的格式進行轉換;四是兼容性要高,可以兼容開盤式放音機(大開盤、小開盤)、鋼絲帶放音機等放音設備輸出的模擬信號。
錄音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必備的硬件設備有:放音設備、計算機、模數轉換設備、存儲設備、監聽設備、制作設備等。
1. 播音設備:播音設備必須能正確地將聲音源輸出。播音設備應根據錄音檔案規格型號進行選擇。
2. 計算機配置:選擇高性能、大容量、高可靠性,超靜音設計的臺式計算機。
3. 模數轉換設備:模數轉換設備是錄音檔案數字化加工中的核心部件。好的模數轉換設備有低失真、高信噪比等特點,在后面還要詳細描述。
4. 監聽設備:音頻信息的監聽設備。如監聽音箱、監聽耳機。
5. 制作設備:光盤制作設備。如刻錄機、打印機等。
6. 話筒:實時聲音的輸入設備。
數字化時代,基層檔案工作從傳統的、專人檔案規整、分類、編碼等逐漸轉變為以電子信息技術主導的開放化、共享化,智能化、網絡化。
一、數字化時代基層檔案工作的時代新要求
1.信息化社會大背景下,基層檔案工作要開放化、共享化。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信息交換成為社會交往主要形態,基層檔案工作越來越突現出其信息屬性,人們對于其關注也日漸加強。信息開放化、共享化狀態存在就為基層檔案工作信息提出了杜絕“重藏輕用”的要求。基層檔案工作就要改變過去封閉、僵化的工作模式,實現真正的共享,要求基層檔案信息更好的與社會相融合,要盡可能優化與豐富檔案庫藏,以實現基層檔案物質基礎的充分積累。同時,檔案信息的查閱形式應多樣化,通過完善體制實現電話、傳真及信函查詢等。
2.順應時展,實現基層檔案工作網絡化、自動化 。如今,知識經濟多依靠高新技術為主要發展形態,而網絡技術無疑為當前核心領導技術,對于信息處理的便捷性不可小覷。當前基層檔案工作要做的就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結合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將檔案管理模式轉變為大容量、低勞動強度、高效率性。在@一過程中,計算機技術是實現自動化管理的基礎,在信息存儲、處理方面能力巨大,尤其是在建設紙質檔案數字化模式、大容量、高精確度信息數據庫方面。另外,現代通信技術能夠實現檔案收、發的便捷化,在互聯網日漸普及的大趨勢下,基層檔案信息網絡化成為必然。
二、數字化時代基層檔案工作開展新思路
1.在整體發展規劃中充分納入檔案工作
基層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要實現對于檔案工作的充分優化,制定科學、合理的檔案策劃方案,然后再將目標細化為若干小任務,并逐步落實,有效整合,從而實現基層檔案工作的終極目標。從檔案工作規范化角度來看,計劃的制定非常關鍵,他能保證與基層發展步調一致,通過各個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全體相關人員的有效參與,能夠有效保障檔案資源的全面收集與科學規整,是基層穩步、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
2.有條不紊的落實對于基層檔案目標的管理
在最近幾年,很多基層都開始實施“檔案工作的目標管理”,即將檔案工作具體任務分解,并安排到各相關部門。在這一過程中,檔案工作領導機制的構建十分必要,它建立在檔案館基礎上。其次,通過教育、宣傳及培訓,發展壯大檔案工作責任隊伍,強化相關部門中檔案管理者專業化乃至綜合素質。另外,健全檔案管理制度也是必要項,這一點主要是針對諸如歸檔規范性、統計準確、全面性而言。最后,要采取措施充分調動廣達參與者的工作積極性,例如在進行基層基建項目竣工驗收的檔案工作中,可以將群眾力量充分調動起來,使工作整體質量有效改善。
3.積極推薦基層檔案檔案雙套制管理體系
讓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從根本上融合在一起,從而認真做好檔案雙套制管理的銜接工作。
(1)充分運用數字檔案基本理論考察檔案雙套制管理模式
在當前檔案管理過程中實施雙套制管理模式,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在應用過程中都受到傳統檔案管理基本知識影響。在當前檔案信息自動化的管理過程中,檔案管理的信息內容更加準確可靠。一般情況下,檔案管理強調電子檔案管理體系的原始性,而這里提及的原始性主要是指檔案資料記載內容的原始性,而并不是指管理檔案資料載體的原始性。因此,在當前檔案管理過程中,我們應該緊跟時展的步伐,不斷創新管理理念,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檔案雙套制管理模式,有條不紊的開展基層檔案工作。
(2)結合基層檔案資料管理內容,初步限定雙套制模式管理范圍。為了有效提高基層檔案管理的水平,檔案管理部門負責人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明確規定雙套制檔案管理的范圍,從而確保檔案資料內容能夠永久性保存。一般情況下,針對需要保存時間較長的檔案資料可以不用雙套制管理模式。其中,各個基層可以根據自身檔案資料的實際情況,探究多種載體保管形式,并提出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應該合理的將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有效結合起來,構建完善的管理模式。同時,基層檔案管理部門應該定期整理檔案資料,進行分類處理,對于一些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檔案資料采取掃描措施,實行雙套制保管方式。
(3)對基層檔案“雙套制”模式管理的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在檔案管理過程中,實施雙套制管理模式其主要是針對檔案管理資料的內容而定。根據檔案資料的合理情況,對檔案雙套制模式管理的內容進行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檔案資料的應用水平。在現代化檔案管理過程中,為了有效提高檔案資料的利用效率,需要檔案管理工作者切實轉變工作思路,將檔案資料管理的重點放在檔案資料的利用中。在實行檔案雙套制管理模式的過程中采取循序漸進的模式,制定明確的檔案管理目標以及檔案管理計劃。根據不同檔案資料內容的利用程度,從實際情況出發最大限度提高檔案資料的利用價值。
數字化時代,基層檔案工作新模式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當前基層檔案管理的過程中,積極大膽采用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雙套制管理模式是推動檔案事業發展最為有效的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114-01
企業檔案是企業在科研、生產、經營與管理活動過程中形成并積累的對當前與未來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與借鑒作用的信息記錄,具有原始性、憑證性、權威性、廣泛性、連續性和可擴充性等特點。尤其是科技檔案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不論是科研、設計,還是改建或擴建等都離不開它,并且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社會各界對科技檔案信息的需求與日俱增。
一、庫存檔案進行數字化面臨的問題
隨著社會信息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檔案工作已逐步實現現代化管理,電子檔案成了檔案管理的重要形式。檔案管理電子數字化是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檔案管理和時代接軌的產物,是檔案管理中的一種新型模式。
檔案管理電子數字化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可充分利用和發揮現有微機的潛能,提高利用率;二是檔案管理電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貝,實現網上傳閱,既降低了原文紙質資料的磨損率,還可實現異地查詢。
但將庫存檔案進行數字化還面臨著許多問題:一是檔號不規范,沒有目錄號,一卷多冊現象較多;二是案卷標題不規范,有標題但不能反映主題內容或標題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沒有案卷標題等現象較為普遍;三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內目錄,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標題涵蓋的內容永遠無法檢索而難以利用;四是許多案卷未標頁碼,如果使用中掉頁很難發現;五是組卷混亂現象比較嚴重,如有按時間組的,也有按職能部門管轄權限組的,還有按文種組卷的;六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兩頁紙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頁紙一類一卷。總之,綜合性檔案館建館時間越長、館藏量越大的,存在的類似問題就越嚴重。
只有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的程序和方法,提高檔案管理基礎工作水平,才能保證數字化建設的順利進行。這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開展:一是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二是重新組合案卷實現案卷規范化;三是結合本館實際規范著錄工作;四是統一分類號保證檢索查全率;五是規范題名保證檢索查準率。
二、做好數字化建設中的管控,是取得著錄工作多、快、好的必要條件
(一)精心組織,做好過程管控
為確保檔案數字化工作順利進行,公司應組織人員向完成數字化工作的兄弟單位學習管理經驗,并提前與清華紫光公司溝通,估算工作量,協調工作現場,協商工作方式,合理安排人員配置,部署工作流程。建立檔案出入庫制度,做到出庫有登記,歸還有檢查。做好人員進場前的培訓工作,制定工作計劃,做到出庫、掃描、裝訂、檢查一條龍,保證各個環節無堆積現象。
為保證項目進程科學合理,針對公司實際情況,按照文書檔案——科技檔案——照片檔案的順序合理安排掃描計劃,并做到緊跟進程隨時檢查,將檢查出的問題反饋給項目組及時整改,縮短工作環節。與項目組簽訂保密協議,對項目組人員及時登記備案,做到公司信息不外漏。
為保證回庫紙質檔案齊全完整無損壞,實行領取登記制度,并派專人負責回庫檔案的驗收、檢查、裝訂,對破損檔案進行修補,有效預防檔案遺失損壞問題。
(二)強化驗收管理
對于掃描完成的數字化檔案,執行三級驗收方式。初步驗收,做到隨時錄入隨時跟蹤,進入項目工作現場,檢查錄入數據是否與實際檔案相符,對修整不到位的提出整改要求;掛接驗收,為保證出庫資料完整明確,文書檔案按年度出庫,科技檔案按建設項目出庫,要求紙質檔案資料回庫的同時,必須將相應的電子件掛接到系統上,檔案人員在系統內及時檢驗,不積壓;試運行驗收,項目完成后,及時在公司網頁發通知,開放相關人員使用權限,要求技術人員針對本單位實際情況查找問題,有效防止錯掛漏掛現象。
(三)以檔案數字化工作為契機,全面梳理核對已入庫檔案,提高檔案準確率
檔案數字化工作,是科技信息化提升的一種表現,檢修公司通過本次電子化工作的深入開展,對公司檔案進行了一次全面細致的檢測排查,發現了一些檔案遺留問題,比如條目錄入錯字、頁碼編寫錯誤等進行了改正,公司檔案準確率得到有效提高。
20xx年全市檔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x中全會以及省委、xx和xx市委全會精神,根據上級檔案部門的工作部署,以貫徹落實省“兩辦”《實施意見》和xx市“兩辦”《通知》精神為主線,以堅持“三個走向”為根本要求,以“五檔共建”為主抓手,抓基層、夯基礎、強法治、重人才,力爭為“xx”規劃收好官、為“十三五”規劃謀好篇,努力開創具有xx特色的檔案工作新局面。
一、認真學習、深入貫徹落實省“兩辦” 《實施意見》和xxx市“兩辦”《通知》精神
繼續深入學習省“兩辦”《實施意見》以及xx市“兩辦”《關于認真貫徹落實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結合xx檔案工作實際,提出xx市《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意見方案,提請瑞安市“兩辦”出臺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
二、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檔案服務
1、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和重點工作,繼續做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x商回歸”等檔案工作。
2、圍繞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收集抗戰資料,配合市委宣傳部等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宣傳工作。
三、全面推進“五檔共建”工作
(一)增強法治意識,推進法治檔案建設
1、增強檔案法治意識。各立檔單位要強化檔案法治意識,健全檔案工作組織網絡,確保將本單位檔案收集齊全、整理歸檔、依法移交,切實做到應收盡收、應歸盡歸。圍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建立健全檔案政務事中事后監督制度,推進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的規范運行。
2、加強檔案業務指導和行政管理工作。深入鎮街(社區、村)、機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檔案工作業務督查指導,組織開展重點建設項目檔案專項驗收。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推進《檔案法》在基層貫徹實施,提升基層檔案工作規范化水平。
3、深入開展檔案普法宣傳。以《檔案法》頒布實施28周年和“6.9國際檔案日”為契機,組織開展檔案常識和檔案普法宣傳。
(二)加強館室共建,推進智慧檔案建設
1、加快館藏檔案數字化,積極配合xx市“館際一體化”建設。按照檔案的利用率、重要程度、破損程度等,制定館藏檔案數字化加工進度計劃,今年將完成館藏檔案數字化加工100萬頁。利用新檔案大樓建設之機,推進數字檔案館軟硬件平臺建設,配合xx市局做好xx市“館際一體化”建設。
2、加快推進數字檔案室建設。以省級規范化數字檔案室和xx市級示范數字檔案室創建活動為載體,確定今年我市數字檔案室創建對象,力爭完成10家以上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建成數字檔案室”的目標。
3、開展檔案登記備份、電子檔案的歸檔和移交工作。力爭基本完成進館單位的室藏重要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轉換和備份工作。爭取把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移交接收利用納入本地信息化項目。
(三)整合檔案資源,推進民生檔案建設
1、加大檔案的接收、征集力度。繼續做好鎮街、部門到期檔案的接收,開展“三重一特”檔案征集工作,完善“xx名人”、“xx方言”建檔工作,完善“文化大禮堂”建檔工作。繼續開展瑞安改革開放“口述歷史”的采集和建檔,名鎮名村建檔工作。開展民間檔案征集工作,加強與民間檔案文獻收藏人員的聯系和溝通,做好民間檔案文獻征集和收藏的登記工作,努力征集散存在民間的珍貴檔案資料。
2、加強民生檔案指導管理。開展涉民檔案調研,加強重點涉民檔案規范化建設的監督指導,整理、編寫《xx市民生檔案目錄》,推進民生檔案資源整合。繼續做好勞動人事檔案的指導管理工作,加強出生醫學證明、學籍、宅基地審批等民生檔案的指導管理。
3、加強檔案資源共享利用。優先安排民生檔案數字化加工,提升查檔系統軟硬件設備設施功能,深化“異地查檔,跨館服務”工作,完善檔案利用體系,推動檔案資源共享利用。
(四)強化安全監管,推進平安檔案建設
1、加強檔案館(室)建設。各立檔單位應重視檔案館(室)軟硬件設備設施建設,加強檔案館(室)制度管理,確保檔案實體安全。
2、加強檔案信息安全。做好檔案與電子文件的安全管理、保密管理和應急處置,做好重要檔案異地備份,完成檔案信息系統安全等級測評。相關單位應嚴格規范數字化加工外包管理,確保檔案信息安全。認真做好“平安xx”建設檔案工作考核,加強檔案安全監管。
醫院檔案室工作計劃范文二
一、指導思想
以XX大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社會主義關于“科學發展觀”理論,深入貫徹執行《檔案法》、《江蘇省檔案管理條例》、《8號令》,認真落實上級關于檔案工作的有關精神,緊緊圍繞醫院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檔案服務功能,推動檔案事業的發展,為教育事業及廣大教職工服務。
二、工作目標
加強學校檔案建設,用好“超星”軟件管理系統。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校檔案管理水平,充分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拓展檔案的教育功能、信息功能和服務功能,創建省三星級合格檔案室,使學校檔案工作達到規范化管理的要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工作具體分工,既責任到人,又共同合作,齊心協力,完成工作目標。
2、歸檔文件齊全完整,并按照本校制訂的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準確劃分保管期限。
3、按照常熟市檔案局常檔〔20XX〕8號《關于印發20XX年度檔案執法、業務檢查標準的通知》文件精神認真學習,及早熟悉并掌握“標準”內容,逐條對照,逐項落實,扎扎實實開展好本校的檔案工作。
4、嚴格按照歸檔文件整理辦法操作,強化收集,簡化整理,細化檢索,深化利用,不斷推進歸檔文件整理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現代化。
5.加強業務學習,支持檔案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6.向升級為省二星級、省三星級的檔案室學習取經,通過省級驗收。
7.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做到被服務的對象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四、重點工作安排
1、做好本院20XX年資料的收集工作。貫徹執行新保管期限表( 8號令 ),做好20XX年檔案資料的整理、編目、歸檔工作。7月30日前完成年度文件材料歸檔,并上報歸檔文件整理目錄及歸檔文件整理說明。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檔案管理應運而生,它將各種載體的檔案資源轉化為數字化的檔案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通過網絡連接,利于資源共享,另外它還有方便攜帶與信息交流的優點。數字檔案管理的建立作為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重要標志,被廣泛應用于學校、企事業單位、檔案館中,其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一、檔案管理數字化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數字檔案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
數字檔案缺乏真實性。網絡信息環境的不安全性,對檔案管理的數字化發展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相比于傳統檔案的管理,數字檔案缺乏紙質文件所具有的真實性,在儲存過程中,數字文件受周圍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個人會在某種利益的驅使下對檔案進行改動,并且不易被察覺,造成文件的儲存很困難并且缺乏真實性。
數字檔案缺乏永久性。在真實記錄了檔案文件后,數字檔案的儲存永久性面臨著技術的挑戰,存儲介質易于氧化和受到磁場的影響,極易破壞數字文件的保存內容,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多媒體的普遍應用下,對于圖像、聲音及各類插件的存儲,保存的介質變得復雜化,要求的技術也更高,而全球甚至國內不同地方的技術發展不一致,沒有一致的標準化管理,導致數字檔案的內容不便流通分享。
數字檔案缺乏安全性。在數字時代里,由于計算機病毒、網絡黑客和系統不穩定等因素存在,數字檔案管理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對于一些需要保密的檔案文件,在傳輸的過程中受到病毒的侵蝕或者網絡黑客的攻擊,被他人截取、竊聽以及盜用,致使檔案文件的保密性丟失。
1.2數字檔案的管理工作相對滯后
傳統的檔案管理的只注重保管而不加以充分利用的舊工作意識已經制約了數字檔案管理的發展,管理者對數字文件的管理意識比較淡薄,重視度較低,一些聲像資料往往忽視歸檔,致使資源流失,需要利用時就會采取臨時補錄、補拍的措施,使得檔案喪失真實性。另外,數字檔案在構成、存儲的過程中,缺乏系統規劃的管理標準,所以檔案文件在運用及管理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
二、數學檔案中存在的問題對策探析
2.1完善數字檔案管理的發展弊端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在時間的累積中逐漸修改和完善,由于數字檔案管理是近些年新興起來的,發展時間尚短,相關管理條案都不成熟,所以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所難免,重要的是找到解決辦法,使其更好地發展成熟。建立相關的管理條例顯得十分必要,明確數字檔案同樣具有法律效力,結合現有《檔案法》,頒布更加具體的法律條例,確保數字檔案的法律效力,并且可以借鑒國際上成功的數字檔案管理案例,結合國內具體實情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標準檔案管理執行法則。
2.2運用相關技術確保數字檔案的真實性、永久性和安全性
建立完整全面的規章制度,嚴格要求管理人員在整理數字檔案的過程中認真整理,并嚴格監控周圍環境,確保檔案文件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排除人為因素的情況下,還可合理運用相關的技術措施來解決,比如周期性的鑒別和驗收檔案文件,及時整理,并且使用分組密碼來確保檔案數據的完整,運用不可逆存儲介質來最大程度的防范數據文件被修改,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性。
建立數字檔案信息系統,及時備份新收集、新歸納的數字檔案信息,以方便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有效利用,組織人員定期對檔案數據庫進行必要的維護,防止信息泄露或丟失。另外可以通過建立數字圖書館,方便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同時能夠保證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建立完善的檔案分類標準是保證檔案信息安全永久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據信息內容、收集時間、數據類型等不同對檔案信息進行分類保存,方便查找所需信息,保證數據信息的永久性。
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采用高質量的介質存儲數字檔案,同時對數字檔案管理系統安裝安全防護措施,如建立防火墻。定期清理計算機垃圾,查、殺病毒,定期更新相關系統軟件。及時對數字檔案信息進行備份,定期檢查,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恢復,將儲存數字檔案的介質妥善保管到安全處。及時升級防護軟件,如有需要,將數據格式轉換為不可逆的只讀格式,防止檔案信息被盜用或者篡改,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性。
2.3強化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意識
將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工作計劃中,組織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培養管理人員的職責意識和法律意識。對于一些重要的聲像資料,必須強化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使其正視檔案的儲備價值及利用價值。全面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文化素質,加強其知識儲備量,并制定適宜的獎罰政策,促使管理人員更好地進行管理工作。
1、檔案館遷建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已被列入2013年縣重點實事項目預備類計劃,目前已完成項目選址、項目建議書、設計方案招標、方案評審會等工作。
2、“記憶”工程逐步推進。啟動《記憶2012》、《緱鄉舊影》編印,開展了口述檔案的錄制,繼續開展《緱鄉歲月》的制作。指導縣住建局、縣大活辦等對重大活動進行檔案記錄。其中縣住建局對15個拆遷地塊的原貌及拆遷過程、44個重點項目的工程建設等進行記錄,形成視頻素材80GB,記錄時長10小時,照片5.87GB共計1340張。
3、檔案宣傳形式多樣。首次開展“國際檔案日”紀念活動。舉辦了志愿者為檔案服務啟動暨家庭檔案業務培訓、檔案法制圖片展、廣場咨詢、“檔案在你身邊”微博征文大賽等活動。承擔“徐霞客開游節”相關活動,開展了首屆中國“徐霞客游線”歷史記憶文化作品征集大賽活動,充分挖掘“徐霞客游線”歷史記憶文化內涵,利用檔案歷史資料,助推“徐霞客游線”早日進入世界性文化遺產名錄。
4、檔案館基礎進一步夯實,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全省首個開通了檔案服務百姓語音電話,讓普通百姓不出家門就能方便咨詢查閱相關檔案資料。加快館藏檔案的開放,對中學等80余個單位1981-1983年度5674卷檔案進行開放鑒定,最終解密開放4294卷檔案,館藏開放檔案數量達到21332卷。開展了檔案搶救,將館藏的30余卷清朝同治至宣統年間的縣育嬰堂原始檔案資料,進行檔案搶救修復工作。加大征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征集到清朝縣試試卷、小學畢業證書、知青等照片、資料300余張(份)。上半年,檔案館接待查檔利用2250人次,調卷2494卷次,復印3038張。
5、積極開展登記備份和數字檔案館建設。貫徹落實監察部、人社部、國家檔案局聯合制定的《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的相關措施,將“實施檔案和電子文件登記備份制度,充分發揮檔案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首次列入2013年全縣反腐倡廉建設重點項目。加快數字檔案館進程,完成了數字化加工一期項目抽查和二期項目160萬頁掃描(其中已掛接55萬頁),完成縣數字檔案館三期硬件設備項目,以及館藏檔案數字化加工三期項目招投標方案的制定。
6、加大檔案監管指導力度。加強重點建設項目檔案的監管,與縣發改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2013年重點實事工程檔案的通知,要求所有重點實事工程責任單位開展檔案登記和驗收工作。完成了志清公司等3家企業技改項目檔案專項驗收和縣就業管理處業務檔案達標驗收。配合市檔案局對縣國土局檔案工作進行了執法檢查。指導縣人社局、得力集團開展專業檔案館建設。
7、開展形式多樣的檔案業務培訓。舉辦了一期檔案崗位培訓,147人通過培訓取得了檔案崗位證書。上半年,還根據各單位不同需求舉辦了照片檔案整理、目標管理認定等多種實用操作培訓。
上半年,還召開了全縣檔案員會議,完成了縣檔案學會換屆選舉等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1、繼續做好縣檔案館遷建工作。加強與縣公建中心的溝通,做好縣檔案館新館可行性研究、方案設計細化、建設資金等前期工作,力爭2014年年初開工建設。
2、繼續加強檔案館各項基礎性工作。大力開展檔案資料征集工作,開展赴異地征集;配合全市檔案系統,啟動婚姻等民生檔案異地查檔跨館出證工作。
3、加強機關、企事業檔案工作。8-9月份繼續開展縣級機關、鄉鎮檔案工作年檢,抓好檔案目標管理考核;積極鼓勵開展檔案目標管理認定,10加以上單位達到市級以上標準;抓好2013年縣級重點建設項目檔案登記和驗收,開展檔案執法檢查;繼續開展數字檔案室建設,10%的機關創建省規范化或示范化數字檔案室;全縣鄉鎮、街道和縣直屬部門要完成2007年以來進館檔案數字化加工掃描;完成《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的審批。
二、數字化進程中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現狀
檔案數字化給高校檔案工作帶來了新的生機,數字化檔案信息的網絡傳輸和查詢在為社會提供廣泛信息服務的同時,也給高校檔案的信息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例如:在數字化加工過程中,有的高校利用勤工助學學生或通過外包實現檔案全文數字化,存在對學生培訓不夠和對數字化加工服務機構、加工場地、加工人員和加工成果等方面監管不到位,管理不規范的問題;有的高校檔案管理人員沒有經過正規的機要保密培訓,在工作實踐中,對已觸“紅線”的檔案信息資料繼續以常規方法掛網;有的政府信息安全部門對進行檔案數字化工作的單位指導不到位等等。
1.高校檔案數字化進程中沒有完整的法律法規制度保護信息安全。
目前,各高校全文數字化工作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電子公文歸檔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法規制度分散零亂,缺乏系統的規劃和設計,對于高校檔案信息安全保障法規不成體系,缺少專門的法規。
2.高校檔案數字化沒有統一技術規范標準。
目前,沒有一套具體全面、系統規范、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檔案數字化技術規范,來保證高校檔案數字化工作能夠安全、科學、規范、有序地進行。
3.高校檔案數字化評估、防范少,檔案信息安全缺乏預警能力。
高校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各部分建設仍處于相對獨立的狀態,常將檔案信息安全保障與檔案信息安全保護混為一談。人員崗位職責不明確,業務操作不規范,有越崗代崗現象,有的操作人員在相關計算機上使用與檔案數字化無關的軟件,難免帶來病毒侵襲等隱患,造成數字化系統癱瘓,使得安全保障階段的能力僅僅停留在保護的水平上,不能主動防御和動態保護檔案信息安全。
4.高校檔案專業人才短缺,檔案信息安全保障缺乏發展能力。
在檔案信息開發和利用過程中,人始終參與其中,是檔案信息安全的制造者,也是檔案信息安全的護衛者。隨著檔案信息化的推進和檔案事業的發展,對檔案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中,專業的信息安全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數字化進程中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策略
1.遵循法律制度是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的基礎。
法律制度是高校檔案數字化工作生成、管理、存儲、利用各環節的參與人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的統稱,包括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內部規定等多種形式。連續、有效、健全的制度是科學應對檔案數字化進程安全風險的保障。通過科學的制度建設,約束威脅數字檔案安全的人為因素,調動各方面人員應對安全風險的積極性才是根本。在數字化進程中,要保證高校檔案信息安全,必須加強法制管理,充分運用法律手段,規范檔案管理人員對數字化檔案信息的安全保障。把保障檔案信息安全的各項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進而提高檔案管理部門對檔案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目前,高校檔案數字化進程中應遵循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電子公文歸檔管理辦法》等等。這就要求高校有關部門一方面要依據現有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法,切實起到保障高校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的作用,另一方面針對高校檔案信息安全面臨的復雜問題,上級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盡早出臺有效的專門的法律依據。同時,高校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修訂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管理辦法。
2.制定檔案信息安全標準是高校檔案信息安全的前提。
檔案信息安全標準是一種多學科、綜合性、規范性的標準,其目的在于保證檔案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保證利用者和設備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面對數字化檔案事業的不斷發展,制定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標準對保證高校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與保密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與規范,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具體全面、系統規范、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檔案信息安全標準,保證高校檔案數字化工作科學、規范、有序地進行。檔案信息安全標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網絡基礎標準,主要涉及基礎通信工程建設、網絡平臺建設、網絡互聯互通技術等方面;二是應用標準,基于部分高校檔案數字化信息也會面向公眾,為社會提供必要的服務,所以要制定字符內部編碼標準、數據處理格式標準、信息輸出標準等;三是應用支撐標準,主要涉及信息交換平臺、電子記錄管理和數據庫方面的標準,能給高校檔案數字化提供各種支撐和服務;四是信息安全標準,主要涉及安全級別管理、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加密算法和數字簽名方面的標準;五是管理標準,主要涉及人員管理、制度管理和檔案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3.安全技術保障是高校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的核心。
數字化檔案信息是高科技產物,因此也需要高科技技術來保障檔案數字化信息服務、編研工作和檔案信息安全工作。高校檔案數字化進程中面臨的技術風險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軟硬件配置不當、數字化技術不成熟等等,這些都會對信息安全構成隱患,但只要有防范意識,絕大部分風險都可以規避。目前,高校檔案數字化進程中涉及到的信息安全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防火墻技術。它是設置在被保護網絡和外部網絡之間的一道屏障,在外部網與內部網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從而防止發生不可預測的、潛在破壞性的侵入。它可以通過監測、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墻的數據流,盡可能地對外部屏敝網絡內部的信息、結構和運行狀況,以此來實現網絡的安全保護。二是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一般與防火墻技術配合使用,它是為提高信息系統及數字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機密信息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三是反病毒技術。反病毒技術包括預防病毒、檢測病毒和消除病毒三種技術。四是訪問控制技術。在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系統中規定了訪問控制的權限,如規定文件建立者具有可讀、寫、修改或執行的權限。強制性訪問控制引入了安全管理員的機制,增加了安全保護,可防止用戶無意或有意地使用自主訪問的權利。五是安全審計技術。通過對網絡內發生的各種訪問情況記錄日志,并對日志進行統計分析,進而對資源使用情況進行事后分析,它也是發現和追蹤事件的常用措施。
4.有效的安全管理是高校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的關鍵。
數字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是以數字檔案信息及其載體為對象的安全管理,它的任務是保證高校數字檔案信息的使用安全和信息載體的運行安全。數字檔案信息安全保障的管理體系是指以系統全面科學的安全風險評估為基礎的、體現“防患于未然”為核心的、動態的數字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數字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活動包括建立機構、制定計劃、開展培訓、落實措施、檢查效果和實施改進等過程。學校檔案部門必須成立一個安全管理工作組,負責實施和監控整個檔案數字化信息安全管理活動,對檔案數字化信息及信息處理設施的威脅、影響、脆弱性及三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評估;不定期對人員進行安全策略及安全技術的培訓,有效地遏制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攻擊,增強安全防護能力和隱患發現能力,確保高校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內容和信息載體的安全。
5.高素質的人才是高校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的保證。人員管理是高校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工作中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最難的部分。應對各個時期的安全風險,有效管理參與人員應建立在以下兩個假設之上:一是人人都可能帶來不確定的安全風險因素,人人都肩負著保證信息安全的職責。在對外部非授權用戶制定防護措施時,也要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管理、培訓、監督和審計工作。二是參與人員分工不同,每類人員參與檔案信息安全的工作分工也不同。在保證檔案信息安全工作計劃中,應明確主管領導、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數字檔案形成者和利用者的權利、責任和義務。
當前,我國沿海開放地區正處于工業化中后期向信息社會過渡時期,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也使檔案及檔案工作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檔案的資源種類、載體形式、服務利用方式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檔案館、數字檔案室應運而生。文檔一體化、館室一體化、館際一體化、電子文件與數字檔案登記備份等先進的檔案管理模式和手段推陳出新,廣泛應用。這些模式和手段在推進檔案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又加速了檔案信息資源的集聚和整合,使檔案利用效率成倍增長。
在海量檔案資源中,隱藏著大量個人信息,一個自然人的信息往往雜亂地記錄于不同時期、不同門類、不同形式的檔案載體中,而且因工作關系或社會關系與其他人的信息相互關聯。面對零亂無序的個人信息,我們可以從創新社會管理和服務的需求出發,集聚整合檔案資源,變革傳統檔案管理模式,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對檔案中所有關于人的信息進行梳理、抽取,按照人的身份證號碼為唯一代碼所匯聚的信息的獨立性、排他性、關聯性等特征,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就可以形成記錄公民個人有關從出生到死亡,凡是有檔案記錄的個人生產生活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的所有信息。
由此可見,建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服務和管理平臺,是檔案行政部門對以全宗為管理單位的傳統檔案管理模式的大膽突破。其原理就在于利用現有的全部檔案資源特別是數字檔案資源,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激活所有包含人的信息的檔案,有效采集人口過去的信息,作為一種重要的人口信息參數,強化對人口信息監測研判,有效服務于社會建設和管理。區域人口檔案信息管理和服務總平臺,是連接區域內各級各類綜合檔案館(室)有關人的檔案信息的基本業務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和共享平臺,是有關人的各類檔案和不同電子業務系統間進行信息集聚整合的載體。這個平臺一旦建成,將成為建立國家人口信息庫的基礎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的服務管理新模式的前提和基礎。
建立覆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管理和服務總平臺的重要意義
一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需要。檔案是真實的歷史記錄,在紛繁蕪雜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中,檔案能對一個市場主體的合法地位和權益、對一個公民的政治、經濟、社會地位作出具有權威價值與法律效用的界定。如經濟生活領域中工商檔案對參與市場經營活動的每一個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界定;社會生活領域中個人檔案對每一個公民戶籍、學籍、工作簡歷、職業職稱,以及婚姻狀況、社會關系、財產收入等的記載保存,在規范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立覆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管理和服務總平臺,使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關系脈絡更加清晰,利益邊緣界定更易區分,建設和運用好ig——系統平臺,可以避免自然人的角色和利益的錯位現象,也使偽造年齡、學歷、身份等類似現象不能得逞。
二是建設誠信社會、法治社會、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程。社會矛盾很大程度上需要由檔案部門或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檔案憑證(原始法律憑證)來加以疏導、化解。現實生活中,利用公民戶籍和職工檔案解決社保糾紛,利用地籍、山林檔案解決田地、山林糾紛,利用房產檔案解決城市拆遷補償糾紛等案例,不勝枚舉。而隨著信息化發展,以上關系國計民生的傳統紙質檔案在查閱利用上逐步被電子文件、數碼音像文件、電子業務數據等形式的數字檔案所代替。所以在新世紀新階段,重視和加強涉及所有人的檔案的數字化以及與人的利益密切相關的電子文件(檔案)資源的整合,將涉及民生的各種門類的電子業務系統和數字檔案資源,以人為單元、以居民身份證號為唯一代碼,加以科學管理和有效利用,開發建設覆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綜合管理和查詢服務平臺,是維護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秩序,加強社會服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安定團結,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三是貫徹落實各級黨委《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施意見》的重要工作。在各級黨委的《實施意見》中均強調,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服務體系,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其中很重要的舉措就是要加強人口綜合信息平臺建設。人口基礎信息一般包括出生、性別、血型、指紋、身高、學歷、就業、配偶、戶籍、住址、職業、職稱以及置業購房等。筆者認為,人口基礎信息庫應以公安部門“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以民政、社保、工商、城鄉建設、教育及流動人口管理等有關部門關于人的實時動態信息(各部門電子業務系統)和辦結歸檔信息(歸檔檔案資源)為補充。而有關部門關TA的實時動態信息和辦結歸檔信息,可以通過檔案部門進行整合和提供,檔案部門牽頭建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庫,是人口基礎信息庫的有效補充。
紹興市建立覆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管理和服務總平臺的探索
1.扎實推進“為普通人建檔”,建立覆蓋區域人口的檔案形成和管理體系
2007年以來,我們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將行政村、社區等基層單位檔案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對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年度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采取“兩條腿”走路方法推進“為普通人建檔”工作。
一是以行政村、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為工作對象,加強行政村、社區檔案室規范化建設;以企業、學校檔案室升級達標為載體,突出村民檔案、居民檔案、企業用工檔案、學生檔案這些重點,著力抓好覆蓋自然人基本面的基層單位檔案工作規范化建設,提升人的檔案的形成和管理水平。近幾年我們又進行鞏固和提高,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市行政村、社區檔案規范化建設達標率已達到98%;全市1074所全日制學校100%建有綜合檔案室,202所學校達到縣一級以上認定標準;全市規模以上(營業額和銷售收入一億元以上)企業,建檔率達90.6%。
二是以機關(部門)為工作對象,以貫徹實施國家檔案局8號令為抓手,完成了機關部門(單位)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的編制和審批工作,采取檔案年檢、目標管理認定、數字檔案室建設、重要民生檔案登記備份等途徑,加強涉民機關部門(單位)檔案的行政監管,確保機關部門(單位)依法行政中產生的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檔案的完整齊全與及時歸檔。全面實施《紹興市2008至2010年檔案接收工作計劃》,接收46個單位54760卷(盒)檔案進館。
與此同時,我們積極探索檔案管理體制創新,推動檔案資源向國家綜合檔案館整合和集聚。以全面清理轉制、破產企業檔案為抓手,全面接收市區30多家原國有轉制(破產)企業檔案21.9萬卷,形成了紹興市區國有轉制(破產)企業檔案保管和查詢中心;以全省檔案資源整合和綜合利用試點為契機,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單位采取提前進館、委托保管、數字移交等方式,共整合77個涉民部門(單位)34791卷民生檔案。去年我們接收完成市區退休職工檔案5萬余卷。目前,市檔案館館藏已由2007年的20萬卷(件)提升到42萬卷(件),擁有比較完整的婚姻檔案、計生檔案、勞動就業檔案、二輪土地承包檔案、林權檔案、戶糧檔案、公證檔案、學籍檔案、房產納稅檔案等民生檔案館藏群,檔案資源日趨豐富多元。
2,扎實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著力提升檔案為現實服務能力
紹興市檔案館新館建成后,我們相繼推出三個建設項目提升全市檔案信息化水平。
一是以新館配套設施項目實施為契機,高標準建設軟硬件平臺,全面完成市本級數字檔案館建設,實現“文檔一體化”。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成功實施“區域性電子形式政府文件集成管理的建設與研究”項目,2007年獲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運用業務流程重組理論,研究開發出集“收集、保管、利用”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業務管理系統,2010年獲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在加快推進館藏檔案數字化的同時,實現了在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電子文件從產生到歸檔進館的現代化管理,構建了紹興市電子文件中心,出色完成國家檔案局《全國數字檔案館建設方案制訂及其推廣應用》試點任務,2010年11月國家檔案局數字檔案館建設指南宣貫現場會在紹興市召開。
二是創新檔案信息化和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推進機制。實施《市本級數字檔案館(室)一體化及安全管理項目》,加快推進館室一體化進程。2009年完成調研并立項,2010年6月包括館藏實體檔案在內的市級138個機關部門(單位)共3721萬頁紙質檔案、32312張照片、3110盒錄像(音)帶的檔案數字化項目全面實施,到2012年年底將全面完成。
三是大力推進檔案信息資源市與各縣(市)“館際一體化”。積極組織實施《面向用戶的區域數字檔案館資源集成共享模式研究與平臺設計》項目,先后獲得國家檔案局科技立項和市發改委立項,2012年上半年正式實施,這個項目完成后,紹興地區區域性民生檔案管理和服務總平臺正式形成。
與此同時,我們十分重視和加強電子文件(檔案)管理,積極組織實施數字檔案館內網網建設,將館藏數字檔案資源按密級和可公開的范圍劃分為A、B、C、D四類,區分查閱利用權限,保證檔案信息管理和服務利用的絕對安全。
3.積極實施檔案和電子文件登記備份戰略,強化涉民部門檔案和電子文件的行政監管和資源整合
自2009年以來,紹興市各級檔案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兩辦”《關于開展電子文件和數字檔案登記備份工作的通知》,根據浙江省檔案局統一部署,結合紹興市實際,全面推進檔案登記備份工作。2011年,市財政總投資1725多萬元,分四年投入完成市本級檔案與電子文件登記備份中心平臺建設,并實現市本級27個機關部門(單位)主要涉民電子業務系統的在線式登記備份。年底在完成中心平臺建設后,實施完成了民政、衛生醫療、住房公積金等6個重要民生部門8個電子業務系統的在線式登記備份工作。結合館室一體化項目的實施,同步開展60多個機關部門數字化成果的登記備份,有效整合了320個G的數字檔案資源。通過登記備份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既實現了檔案證據保全、檔案安全保障,又有效地推動了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
鑒于以上這些年的工作積累,我們認為紹興市建立覆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管理和服務總平臺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問題。受傳統檔案館工作事后服務思維的影響,一些同志認為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與檔案部門的工作關系不大,缺乏站到前臺,服務一線的勇氣和信心。
二是資源分散、分割的問題。全市各個民生部門所擁有的檔案資源仍處在系統分割、相互獨立的狀態,信息難以交換和共享。
三是體制機制問題。現行檔案管理體制僅賦予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轄區范圍內檔案和檔案工作的監管權,沒有檔案資源的整合權等。
四是要素投入問題。主要是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和檔案系統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
建立覆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管理和服務總平臺的對策思考
一是要充分認識檔案、檔案工作在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筆者認為,檔案事業是一項基礎性的社會事業,建立覆蓋區域人口檔案信息管理和服務總平臺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對檔案管理體制的新訴求;是責任政府為履行其社會管理職責,規范和維護社會秩序,規范和維護人民群眾利益而建立的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管理舉措。為此,檔案部門應著眼長遠、超前思維,解放思想、順應變革,走出檔案看檔案、跳出檔案發展檔案事業,努力找準服從服務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切入點,積極投身到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這個大局之中。
我國地質結構復雜、東西南北差異明顯,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人口劇增,建筑密度越來越高,無論遭遇自然災害還是恐怖襲擊,城市將成為災害的主要承受體,檔案不能保證“幸免于難”。2008年,四川汶川8級大地震和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災難,建筑坍塌,重要的檔案、資料遭到嚴重破壞。“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檔案部門應加大檔案異地備份保存力度。
2 重要檔案異地備份的作用
重要檔案異地備份,極大增加了檔案保管的安全系數,保護了國家的重要檔案財富;規避了因僅有一套重要檔案帶來的災難風險,提升了重要檔案的風險防范機制。尤其是重要檔案數據異地備份,所占空間小,用網絡傳輸技術備份效率高,靈活性強,從源頭上解決了重要檔案在唯一地點存放產生的安全隱患,也緩解了檔案人員因突發災害對館藏檔案損毀的精神壓力。重要檔案異地備份,有利于進一步開展利用工作,在異地樹立檔案館形象,提升檔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的效率,也有利于與國際檔案安全管理水平接軌。
3 重要檔案異地備份基地的選址原則
以“相距300公里以上,不屬同一江河流域、同一電網、同一地震帶的地方”為宜。備份基地與原檔案館距離相隔越遠,地質構造、水文、氣候等差異越大,面臨自然災害或突發性社會事件,有很好的回避作用。
4 重要檔案異地備份主要的類別
4.1 重要檔案的縮微件。重要檔案經縮微技術處理后,體積大大減小,利于備份異地保存和保護檔案原件。
4.2 檔案數字化文本。檔案數字化加工后,通過移動硬盤、光盤、磁盤陣列等存儲載體進行存儲備份異地保存,檢索快捷。
4.3 重要檔案的重份或復制件。各級檔案館應多接收一些重份檔案,將重要的重份或復制件異地存放。
4.4 建設數字檔案遠程異地容災備份系統。選擇其他省份檔案館,作為數字檔案遠程異地容災備份系統的互存單位進行互存。優點是采用虛擬磁帶異地備份。
5 重要檔案異地備份的準備工作
5.1 檔案部門應提高異地備份意識,制訂本單位檔案異地備份工作計劃,聽取工作匯報,及時解決工作問題。
5.2 加強理論研究,借鑒國內外現有成果;加強人才培養,適應工作需要。建立健全檔案館之間的協調機制,制定規章制度,確保檔案及檔案信息安全,杜絕失、泄密事件發生。
5.3 充分挖掘館藏檔案價值,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用異地備份中心開辦特色展覽,提供利用服務。
6 檔案異地備份基地的建立方式
6.1 檔案館間相互保存對方的備份檔案。經濟、實用,互惠互利,易于操作,需要對方提供相應的檔案庫房。
6.2 租借現有的其他建筑。沒有建立備份基地的,可租借其他部門的工作用房作為檔案備份基地,簡單易行。
【原刊期號】200305
【原刊頁號】44~46
【分 類 號】g7
【分 類 名】檔案學
【復印期號】200401
【 標 題】數字檔案安全應用研究
【 作 者】薛四新/王玉/孫宇華
【作者簡介】薛四新,清華大學檔案館,郵編:100084
【內容提要】數字檔案在其形成、存貯和共享利用等各個環節都會存在各種類型和各種層次的安全問題,本文重點討論網絡環境下數字檔案信息化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并介紹了針對這些問題所采取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手段。
【摘 要 題】數字信息化
【關 鍵 詞】數字檔案/信息安全/互聯網
【 正 文】
1.數字檔案網絡化應用的安全問題
數字檔案的產生、移交、歸檔、管理和利用都是基于互聯網、專用網和局域網環境下進行。系統的應用模式主要采用兩種方式(即基于瀏覽器的browser/server結構和基于客戶服務器模式的client/server結構),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實現網上對檔案信息的轉換、存貯和訪問。在數字檔案的歸檔、管理和服務利用等過程中,檔案數據的安全問題往往表現在多個層面。
1.1 網絡級安全。是指支撐系統運行的物理設備的安全問題,包括網絡基礎建設如網絡布線、網絡聯接、局域網和廣域網環境的構建、設備的選型及其各個環節安全策略的考慮。往往會根據需要采用適當的防火墻設備及網絡管理軟件來確保局域網的內外用戶的訪問權限和網絡上數據包的檢測與過濾;選用可靠的硬件安全設備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如雙機熱備份、磁盤陣列等設備的采用來保證一臺服務器出現故障而不會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問題,等等。網絡級安全策略是整個系統得以安全運行的基本保障,這是需要在系統規劃階段嚴格把關的重要內容之一。
1.2 數據級安全。主要是指涉及到系統存貯的檔案數據的安全問題,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檔案數據存貯、數據備份、數據格式的轉換以及各類電子文件的保管和異地存貯策略等,以防止數據版本的更新、數據格式的轉換、硬件設備的意外損壞、存貯介質的老化、失效、自然災害等造成的數據丟失、數據損壞甚至是計算機系統的破壞和癱瘓。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安全問題雖說主要是取決于軟件供應商所開發的商品化軟件的穩定性和安全的保障問題,但對于建立網絡化檔案管理信息系統,首要考慮的是選擇什么樣的操作系統來確保應用系統的安裝和運行,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統有unix、windows和linix,他們各自有其優越性,安全問題也各有特點,關鍵是如何選擇滿足用戶實際需求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當然考慮檔案元數據的存放規則和保管策略也是本階段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一,如數據庫的分布式或集中式存放模式、數據的異地備份、電子數據格式的定期升級和保存介質的更換等,需要一定的保管制度來約束。這些都是在系統設計和具體實現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的關鍵因素,也是檔案應用系統能夠安全運行的根本保障。
1.3 應用級安全。是指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在實際應用操作的過程中應考慮的基本問題,主要取決于檔案部門所采用的應用系統的用戶模型的定義模型和使用規則。一般情況下,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模型分多個層次、多個角色、多種功能或多種形式混合使用,來分別定義用戶權限。系統常常按功能權限劃分為系統管理、數據操作和數據瀏覽等3大類用戶:每類用戶角色的定義可以按照各業務職能的實際需求,對其操作權限和操作功能進行定義,如單位領導、部門領導、普通業務員等。但不論采用哪種用戶模型,要求應用級的安全至少包括兩項功能,一是對系統中各個功能模塊的操作權限的定義,另一個是對系統數據的分層管理和操作權限的定義。比如,兩個不同的用戶可以操作同一個功能模塊,但所能看到的數據只能是本用戶所在單位的數據,而不應看到另一個用戶所在單位的數據,這是網絡版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操作需求;再如上級領導能夠看到下級人員所操作的數據,而下級人員則無權看到上級領導權限范圍內的數據。
2.網絡基礎環境的安全技術方案
網絡基礎環境的安全建設是防止系統外部非法用戶和不安全數據包侵犯的主要措施,常常采取的主要方法是物理隔離、應用防火墻以及身份認證等安全技術。防火墻技術是實現內外網的隔離與訪問控制的最基本、最流行、最經濟的、也是很有效的措施之一,這里以防火墻為例來討論數字檔案的網絡基礎環境的安全解決方案。
2.1 防火墻安全解決方案。
防火墻是多個網絡之間的安全隔離網,其基本原理是設置安全策略,控制(允許、拒絕、檢測)出入網絡的數據包,它本身具有較強的抗攻擊能力,可以實現以下幾種安全功能:一是限制未被授權的用戶進入內部網絡,過濾掉不安全的數據包;二是防止入侵者接近本系統的防御設施;三是限定內部網絡用戶訪問特殊站點;四是為監視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清華大學檔案館防火墻安全運行結構采用了三臺對外提供服務利用的服務器,都部署在非軍事管轄區(dmz區),服務器通過特定的端口對外提供服務,如web服務的8085端口,數據服務的1528等,避免了外界用戶對服務器其他端口訪問的可能性。如果少數的檔案室需要數據服務器特別指定用戶,可以采用防火墻用戶認證及用戶規則來限制,這樣除了經過已認證的用戶外,所有本局域網以外的用戶在訪問內部網絡時都需要通過防火墻進行過濾和篩選,具體使用時可以通過對客戶端ip地址或者網卡的mac地址進行判斷和識別,以及通過對可疑數據包的檢測進行過濾,以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
這種鏈接方式是采用了防火墻的路由模式來實現的。檔案館內部的辦公pc統一使用內部定義的網址如192.168.x.x,為私有ip,通過防火墻的nat功能訪問互聯網,保證了安全性。外界不能直接訪問到檔案館內部的pc,減少被攻擊的可能性;提高了可管理性,所有pc都可以實現mac地址綁定,可以針對需要控制內部用戶的上網時段和訪問內容。
2.2 網絡安全管理的人文策略。
硬件設備和網絡管理軟件是保證網絡安全運行的基本手段,同樣加強網絡的安全管理,采取科學有序的管理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為因素,往往諸多的不安全因素恰恰反映在組織管理和防范不當等方面,因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系統管理員采用雙人負責制和任期有限的基本原則,防止人員流動或缺崗造成損失,避免職位壟斷或由于時間過長濫用職權。
安全級別確定應根據工作的重要程度來確定,根據確定的安全等級,確定安全管理的范圍。
制定的機房管理制度:對于安全等級要求較高的系統,要實行分區控制,限制工作人員出入與己無關的區域。出入管理可采用證件識別或安裝自動識別登記如門禁系統,采用磁卡、身份卡等手段,對人員進行識別、登記管理。
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操作規程要根據職責分離和多人負責的原則,各負其責,不能超越自己的管轄范圍。
制定完備的系統維護制度,如數據保護,數據備份等工作計劃。重要數據維護時要首先經主管部門批準,并有安全管理人員在場,隨時將出現故障的原因、維護內容和維護前后的情況要詳細記錄。
制定應急措施,保證緊急情況下,如何盡快恢復的應急措施,使損失減至最小。建立人員雇用和解聘制度,對工作調動和離職人員要及時調整相應的授權。
3.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方案
數字檔案信息的錄入和維護主要依靠管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各項功能來完成,由于用戶角色的不同,權限的差異,要求應用系統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用戶安全管理策略,以保證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要采用成熟先進的計算機應用系統運行結構:二是對系統用戶按照工作需要進行角色和等級的區分;三是對檔案數據的安全管理級別如保密、開放等狀態按照檔案法規定和實施細則進行多級安全管理,以區別不同類型用戶的訪問。
3.1 應用系統的體系結構。
三層browser/server體系結構有著多層數據安全機制、日常維護工作量小、對客戶端的運行環境要求也比較低(只要有瀏覽器即可)、客戶端物理位置可以靈活設置等諸多優點,因此采用三層b/s的系統結構無疑是一個先進且明智的選擇。安全防護措施有三級,即防火墻安全措施、應用系統的身份認證安全措施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安全模型,
3.2 應用系統用戶權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