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6 21:28: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體育碩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TF576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3-007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3.040
對于航空事業的發展現狀而言,安全性是整個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內容。而在我國航空事業發展之初,由于生產技術的限制,基本的科學技術相對較為落后,從而使飛機設計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安全性因素。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相關的設計水平逐漸提高,在飛機設計的過程中其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對于航空器維修工作的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差異性。因此,在現階段的技術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提高飛機安全設計的因素,還要重視維修工程的建立與管理,從而為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 航空維修生產中存在的人為因素
1.1 維修人員存在技能差錯
在航空維修工作的發展過程中,相關的技術維修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掌握熟練的技術形式,在維修過程中冷靜分析問題所產生的原因。而其中的技能差錯主要是指相關的技術維修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由于主觀原因的限制,對于相關的維修事項沒有及時處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航空維修工作造成了影響。
1.2 知識技能中存在的問題
在航空維修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知識錯誤是維修人員所面臨的新型維修狀況。相關技術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由于缺乏正確性的指導,在工作中參考資料存在著不全面的現象,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對維修工作造成了影響,而當維修技術出現錯誤時,維修人員并沒有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及時的改正。與此同時,由于維修人員在技術施工的過程中對于相關法規的認識出現錯誤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相關的維修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其意識不足,從而為整個維修工作留下了安全隱患。
1.3 維修過程中存在的綜合性錯誤
在航空維修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綜合性的錯誤主要是指相關維修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由于知識掌握得不全面、技能存在不足以及對相關的法規認識不完善所造成的錯誤。而這種錯誤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在維修過程中,技術人員對于維修狀況認識不足。例如,在航空設備的維修過程中,由于相關的維修人員對維修技術不熟悉,對于錯誤的判定處于基礎的認知過程中,從而在技術完善的過程中出現了技術錯誤的現象。
2 航空維修生產中存在的人為因素分析
對于航空設備的整個維修工作而言,在整個過程中一定會發生人為因素的風險。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會出現這種現象,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要將這種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在維修過程中通過對飛機的內外環境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發現,飛機中的內外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有相關的聯系性,因此,全面性的控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而在整個維修工作的建立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現象就是人為因素,因此,在航空設備的維修過程中要避免人為因素,就應該做到:首先,在維修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對專業判斷造成干擾;其次,要避免由于長時間缺乏相關工作經驗而產生人為因素;最后,要全面性地避免操作不當而產生的原因。所以在維修過程中,維修人員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避免由于狀態不佳而造成的人為因素。
3 航空維修生產過程中人為因素的防范措施
3.1 提高航空維修工作的地位
航空維修工作在航空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對飛機的安全性可以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要減少由于維修過程中人為因素對整個過程造成的影響,應該讓相關的工作人員充分地認識到維修工作的重要地位,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與此同時,在整個工作過程中要增強資源的投入,改善原有的工作狀況,從而使維修人員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充分展現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維修人員的凝聚力。而且,在技術維修的過程中可以實行按勞分配的工作模式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3.2 營造安全性的企業文化氛圍
在航空事業的發展過程中,要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從而使相關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可以通過文化的感知,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良好的企業文化建立過程中,可以使航空維修中的維修人員在平等的競爭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的實力,也會形成一種和諧的工作環境,促進員工之間的團結合作,提高人們之間的信任度,從而為整個維修工作的發展提供充分的保證。與此同時,在企業文化的建立過程中,要積極的宣傳安全文化,企業領導在工作過程中要以安全發展為基本的指導理念,并要以身作則,為員工的發展樹立正確的方向,從而使員工在維修工作的進行過程中會以安全為基本原則,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為整個行業的安全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3 建立規范化的人員維修制度
通過標準化制度模式的建立,可以將安全性的發展因素作為維修過程中的基本準則。與此同時,在嚴格化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可以促進航空企業全面性的發展。對于相關的維修人員而言,在其工作之前一定要熟讀《飛機維修手冊》和《工作程序手冊》,在維修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關規范進行,從而保證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發展。在工作過程中得到規范的同時要及時提升工作人員道德思想,從而將規范化的行為模式變為主動、自覺的工作模式,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人為因素不足而產生的風險損失。
3.4 提高維修人員的綜合素質
前言
統計方法是科學與實踐中一種很有價值的定量分析工具,在近幾年的推廣普及中,將其用于體育科研、教學、訓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功應用統計方法的范例,不勝枚舉。但縱觀統計方法的應用,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研究。本文將對“碩士生論文中統計方法的不合理應用”,通過實例剖析,找出癥結,以供借鑒。
1、碩士論文中統計方法面臨的困難
隨著體育運動不斷向現代化和科學化深入發展,體育統計已日益普及,滲透到體育教學、訓練、科研、管理等各個方面,并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體育統計以統計理論研究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體育管理,是現代體育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F階段,體育統計在方法應用上較為薄弱,難以適應和滿足體育運動實踐,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需要。
2、統計資料的分析
2.1計量的
例如:人的身高、體重、血壓、肩寬、大腿圍,所有田徑、游泳項目的運動成績,等等。這一類資料的特點是:原則上它的取值可以是在某一區間內的任一實數。通常稱這類資料是連續的,或考察的指標是連續的。它的統計分析是與具有密度的連續隨機變量的分布有關。
2.2計數的
例如:人的每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1分鐘仰臥起坐的個數、引體向上的個數等等。這一類資料的特點是:它們取值的范圍是整數,大部分還只在非負整數范圍內取值。通常稱這一類資料是計數的,或考察的指標是計數的。它的統計分析是與離散的隨機變量的分布有關。
2.3有序的
有些資料既不能計量,也不能計數。例如《國家體育鍛煉標準》中的達標等級、排球比賽中的進攻戰術效果、學生體質的好壞等等。這一類資料的特點是只能評出優劣順序,而無法量化。通常稱這一類指標和資料是有序的。
2.4名義的
有些資料不是計量的、計數的,也不是有序的,它僅僅是一個名義值。例如城鎮、鄉村……中國隊、日本隊……,吸煙、不吸煙……。
3、統計方法的應用現狀
3.1樣本代表性不高,樣本量的大小確定不當
樣本是隨機地從總體中抽出的,所以它對總體具有代表性。實際研究中有時根本不可能完全得到總體,所以按照隨機原則抽取適當的樣本來對總體進行研究,才能保證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在實際應用中常常發現有的研究者不按隨機原則抽取樣本,而是按主觀需要隨意確定樣本研究對象。
3.2配對比較未能堅持樣本組間的條件齊同
配對比較適用的范圍一是同一批實驗對象前后結果的比較,即同體比較;二是將基本條件相同的實驗對象配成對,然后隨機地將每對中各一人分在實驗組和對照組,嚴格地實施只有實驗條件不同而其他條件均同的實驗。實驗后,比較兩組的結果差異是否有顯著意義。
3.3對比資料的可比性
統計顯著性檢驗的基礎是對比資料應具有可比性。在探索某些事物的內在規律時,經常要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求排除一些表面的、偶然的現象,而有的研究者卻未注意到要控制其他的條件,將多因素資料進行單因素的對比。
3.4統計結論描述不確切
有些研究者在假設檢驗中僅憑計算結果P≤0.05或P≤0.01就輕易做出結論,且肯定結論的科學性是欠嚴謹的。因為影響統計結果科學性的因素很多,不是計算唯一能決定的。統計計算也是有局限性的,其結論是從概率角度描述的,不是的肯定和否定,故對計算結果一定要用專業知識加以定性分析。
3.5小樣本的均值檢驗
在小樣本(n≤30或n≤50)的均值差異顯著性檢驗中,若方差齊性(σ12=σ22)可用“t”檢驗,而方差不齊性(σ12≠σ22),則要用“t”檢驗。不少的研究者在小樣本的均值檢驗中基本上采用的是“t”檢驗,但文中又未作說明方差是否齊性。這種錯誤源于對抽樣分布理論上的認識不足。
4、正確選擇統計學方法
4.1對統計資料進行分類
研究中的統計資料大體可分為計數資料、計量資料、有序資料和名義資料4大類。計數資料指的是可以命名而不可能作順序大小來排列的資料,如性別、專項、職業等;計量資料指的是資料具有連續定量分布性質,例如身高、年齡、心率、血壓、肩寬、大腿圍,所有田徑、游泳項目的運動成績等;有序資料是指資料既不能計數也不能計量,其特點是只能評出優劣、好壞順序等,而無法量化;名義資料是指資料既不是計數的、計量的,也不是有序的,它僅僅是一個名義值,只起著一個名義的作用。
4.2資料的組間比較
研究資料中經常遇到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問題,例如體育訓練過程中對運動員進行心理暗示和不進行心理暗示是否有顯著意義,這時的比較只進行兩組間比較。如果資料中有兩組以上,比較量就會隨組數的增加而增加,在做多組間統計學分析時,一定先做整體的顯著性檢驗 。
4.3單側或雙側檢驗的選用
如果根據專業知識和經驗可以判斷檢驗結果只有一種可能性,那么就選用單側檢驗。如果結果不能確定,就選用雙側檢驗。尤其在一些運動中生理指標的明顯提高,可以肯定和根據常識確定需要運用單側檢驗。
4.4顯著性檢驗
(1)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可以檢驗兩組或兩組以上的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2)有序資料中的等級資料唯一的顯著性檢驗方法是非參數檢驗。
(3)計量資料如果只有兩組資料,可采用t檢驗,兩組以上的資料則選擇方差分析。
4.5多元統計分析
多元分析在體育研究中被廣泛用于,對運動員選材、體質因素分析、不同手段對訓練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對體育成績的預測分析等方面,與單因素分析比較,分析更為全面深入。多因素分析的變量很多,計算復雜、工作量大,用手工計算是不可想象的,目前的SPSS統計軟件可以減少它的運算量。
5、選用統計方法應注意的問題
(1)課題設計應與研究的目的、統計分析方法結合起來考慮。
(2)要熟悉被選用方法的統計分析思想,明確數學模型中各參數的統計意義。這樣,可結合專業知識給分析結果一個合理的解釋。
(3)研究樣本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個基本概念就是隨機性,就是總體中每一成員都平等地包括在入選范圍中。樣本的大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多元分析中,一般認為適宜的樣本至少是指標個數的5~10倍,指標越少其倍數越多。取樣時間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參考文獻:
農業高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技術和人才支持,積極培養應用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參與本地區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產學研相結合、理論提升實踐應用的優勢,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2005年教育部吳啟迪副部長提出大辦發展專業學位教育,是我們今后學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以及發展專業學位教育,要認真研究專業學位教育規律,把專業學位教育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 ] 。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就是為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各行各業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而設立的,是因應了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而發展的[ 2 ] 。10多年來,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立足于緊密結合社會需求和職業背景,有效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密切學校與農業、社會有關部門的合作,建立聯合培養基地。
攻讀專業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通過以應用型、著眼于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為主線的教育后,他們的研究課題成果又很快投入到社會需求中去,在農村、農業建設中發揮顯著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的持續發展。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已被實踐證明是一條源于實踐,深化理論,創新發展,應用提高的有效高層次人才培養之路。
一、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學業中最重要的環節。
1981年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對碩士、博士學位的授予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在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方面,碩士要求堅實地掌握理論知識,且專門知識是成系統的;博士則要求具有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在知識上呈現了逐級遞進的要求。在工作能力方面,碩士除具備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外,還強調具有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博士不僅要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且要作出創造性的成果,突出了層層提升的能力要求。而研究型學位與應用型專業學位對論文的要求又突出了理論深化和應用轉化的區別。推薦閱讀:中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畢業論文
學位授予條件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在對學位論文的要求中。研究生學位論文以選題、開題、研究、分析、總結,到修改成文答辯的全過程也是對該生理論與技能、知識與分析理解的全面檢驗,也是綜合能力培養與提升的過程。所以,撰寫學位論文需要涉及的因素很多,它必須有前沿性、創新性,又必須要有應用性和前瞻性,要有技術性又要有條件利用性等因素[ 3 ]。
一以《教育技術研究方法》為例
學科專業:教育技術學
研究方向:網絡教育資源開發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21世紀,人類社會己由工業時代步入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迅猛普及,深刻地影響著人類傳統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技術對教育的革新作用顯著,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被納入到傳統的課堂教學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中,探討如何利用各種先進的多媒體手段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已在教育教學領域轟轟烈烈地展開。為深化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的效果,一方面要求我們應熟練掌握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及其教育教學應用方式,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學生在運用多媒體進行學習時,認知能力、認知風格、學習方式等方面發生的變化,運用知識的交互發生機制來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能輕松掌握所學知識,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認知負荷,提高學習效果。
微視頻教學資源的研究依托于華中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實驗教學資源建設項目,也是適應目前教學資源微型化、個性化、交互性的發展趨勢。結合視頻學習特點,筆者通過Adobe captivate4屏幕錄像軟件,以SPSS中數據初步分析和數據高級統計為例,開發SPSS微視頻教學資源并上傳至網絡平臺,供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便于其自主建構數據統計知識,并靈活運用到相關課題的數據分析中。文章以華中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2010級50名本科生為實驗對象,進行分組實驗。結果表明,基于微視頻教學資源的學習,對學習者而言,能促進他們知識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拓寬其知識視角,深化知識建構的層次。
具體來講,該研究的價值主要在于:
(1)明確微視頻教學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促進學生的學習
基于多媒體的微視頻教學資源使復雜的知識變得更形象、直觀,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生興趣,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首先,單一的文字教材呈現方式易使學習者感覺枯燥,產生疲勞,繼而影響其對知識的理解?;诙嗝襟w的微視頻教學資源,將畫面與教師的講解配音融為一體,學習者可以邊學習邊操作,便于他們進行持續的探索。其次,微視頻獨特的播放方式,可以供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對于難度較大的學習內容可以反復演示觀看,達到化難為易的目的。尤其是對于操作性知識而言,微視頻教學資源的效果顯著。
(2)探討微視頻教學資源應用于教學的方式,方便教師的利用 將微視頻教學資源融入傳統的課堂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微視頻的多媒體技術優勢。與此同時一,教師可對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進行引導,解決學生在利用微視頻教學資源進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兩者結合,既發揮了微視頻輔助教學的優勢,也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本研究以華中師范大學信息技術系教育技術學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學習者的學習狀況前后測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傳統模式與借助多媒體視頻片段進行輔助教學的模式的教學效果,進而發現傳統學習中的不足。至于教師應該在課前或者課后將微視頻教學資源呈現給學習者,文章在后文的結論中也給予明確的解答。
二、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2. 1微視頻相關概念
一般認為,視頻是相對于文字、圖片等單媒體而言,集圖像、聲音、文本于一身的綜合性媒體,具有表現力強、蘊含信息量豐富、形象生動等優點。隨著3G網絡的普及、計算技術的逐漸成熟,移動互聯時代已全面到來,它全方位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對于視頻而言,更是在逐步進入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微視頻時代。[}l微視頻的出現及其“普眾化[z]”的趨勢,意味著我們真正進入了“超視像”的新媒體時代。
對于微視頻的概念,整個網絡視頻行業乃至學術界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甚至其名稱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從開始的短片、短電影,到后來的數字短片以及現在的微視頻、短視頻、微電影、短電影等。[3]其中,數字短片是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電影電視藝術的發展,借助網絡、手機、移動電視等多種播放媒介盛行起來的,在短時間內播放結束的數字影視內容。[4]根據其定義及相關的網絡釋義,微視頻與數字短片、微電影、短電影等,并無本質區別,只是稱謂的差異。
學界對微視頻的定義,大多采用優酷網總裁古永鏘的表述:“微視頻是指個體通過PC、手機、攝像頭、DV, 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上傳至互聯網進而播放共享的30秒至20分鐘左右的,內容廣泛的,視頻形態多樣,涵蓋小電影、記錄短片、DV短片、視頻剪輯、廣告片段等的視頻短片的統稱。”[5]短精快、用戶參與、操作便捷是微視頻的最大特點。[6]
本文主要探討微視頻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結合前述學者對微視頻的相關研究,筆者界定的微視頻教學資源是多以3-5分鐘的長度呈現,依據教學規律制作的供學習者自控學習步調,自主的去實踐,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視頻片段,它是一種可以讓學者通過手機,電腦,MP4等視頻終端隨時隨地反復播放的視頻資源。
2. 2微學習理論
移動設備的普及與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了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微型學習的到來。[']2004年微型學習的概念第一次提出,隨著媒介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情境的改變以及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廣泛深入,微型學習已然成為教一育技術研究的前沿和熱點。[g]
國內學者大多采用微型學習來代指微學習,兩者都來自Micro-Learning這一概念。微型學習是一種利用移動通信技術實現的雙向互動交流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習者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學習。奧地利學習專家林德納(Lindner )把微型學習定義為一種存在于新媒介的生態系統中,基于微內容和微媒體的新型學習方式。[9]具體來講,微學習是一種“以多媒體、跨平臺、小容量的網絡微內容為學習單元的個人學習方式”。[10]從實踐層面來講,“微學習”欲處理的是規模相對比較小的學習單元及時間相對比較短的學習活動;從研究層面來講,“微學習”指的是在多樣化的教育境脈情境下對學習研究采取的一種微觀視角。[川
微媒體承載的微學習內容,是指以實用短小的內容組塊來呈現學習內容,并由此組織起來的一種學習活動,它強調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相對短小、松散連接和自包含的知識內容或模塊,常以移動終端作為終端載體,如便捷式終端(手機、PDA等手持設備)。[12]大多數學者認為微型學習和移動學習密不可分。移動微型學習是微型學習與移動學習融合后的結果,是運用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進行的微型化學習方式。[13]微型學習由于其具有的移動性、片段性的特點,能夠幫助學習者達到一種實用的學習目的,從而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14]李娟等從學習理論和情境創設兩方面出發,對基于微型移動終端的非正式學習研究總體構架進行了分析。[IS]微型學習作為非正式學習的有效形式,應發揮廣大學習者的智慧與熱情共建微型學習資源。[ 16]
微型學習以其具有的短時間、小片段、個性化、多媒介等特征,在未來的非正式學習及混合學習等的普及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我們把微視頻引入教學過程中來,利用微視頻時間短,播放內容精確等特點與傳統教學相互融合,讓學習者更加充分的利用數字媒體資源進行有效的學習。文章研究微視頻教學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將進一步豐富微學習的相關理論。
2. 3程序教學理論
程序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1954年,斯金納針對當時傳統教學存在的種種弊端造成的學習效率低下問題,提出以操作性條件和強化的原則來重新安排教學程序,注重學生的自我強化,使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_民學習的每一步驟都得到強化。‘’‘,斯金納認為學習過程是作用于學習者的刺激和學習者對它做出的反應之間的連接的形成過程。其基本圖式是:刺激~反應一強化。一種復雜的行為,可用逐步接近、積累的辦法,用簡單的行為連接而成。
1、總述
2、提綱
3、要求
4、范例
二、論文
1、論文內容
1) 引論
2) 理論概述
3) 研究方法
4) 個案研究
5) 分析討論
6) 結論
2、論文形式
1) 語言
2) 論文各部分的順序
3) 引文形式
4) 字數要求
5) 定義
6) 圖表
3、排版格式
1) 封面
2) 格式
三、附錄
附錄1- 開題報告范例
附錄2- 引文范例
附錄3- 參考文獻范例
附錄4- 封面范例
一. 簡述
設計計劃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證設計的優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導設計的展開。在設計需要科學計劃這一概念已成為現代設計界共識的情況下,我國業界內部對設計計劃學的認識與研究,還沒有跟上設計發展需要的步伐。針對我國設計教育現狀,本書將就該學科的教學方面,提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設計計劃方法。以期為設計類學生深入理解設計,更好地掌握設計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導。
二.學術價值分析
1. 選題依據
計劃在今天已逐漸成為一門顯學,大至國家事務,小至個人日常生活,社會各個領域都離不開計劃,各類大大小小的成功項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導入,實施了相應的計劃活動。計劃學的興起是知識經濟時代資源整合化的大勢所趨。而反映到藝術設計學的領域,我們可以發現,計劃同樣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如何設計,如何保證優良的設計,這都需要科學的調查研究,需要精準的分析定位,需要詳實的設計依據,需要合理的組織安排,這些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形式,風格的賦予層面的設計相異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設計計劃的內容。而如何正確進行設計計劃,存在著一個方法論的問題。在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成為當前學術主流的大環境下,設計計劃應該可以打通各設計專業間的藩籬,為取得成功的設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設計先進國家,對設計計劃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設計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較成熟的結果,出現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術預測法,科學類比法,系統分析設計法,創造性設計法,邏輯設計法,信號分析法,相似設計法,模擬設計法,有限元法,優化設計法,可靠性設計法,動態分析設計法,模糊設計法等。這些方法側重于不同的專業設計方向,而設計計劃面臨不同設計專業,更需要的是一種整合的靈活的解決問題的計劃方法。這就需要我們針對計劃自身的學科特點,從現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進行提煉,總結出一套適應現在情況的設計計劃方法來。
2. 創新性及難度
本文將參考管理決策方法與相關設計方法研究的成果, 試圖尋找一套對于我國設計師來說,明確可行的跨專業設計計劃的方法體系。
本文致力于從簡明實效的角度,為設計計劃人員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個專業設計師進行溝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該方法不僅對專業設計團隊的計劃環節有用,對個體設計人員的的設計工作也應具有指導作用。這就需要針對我國設計現狀,從國內外各學科領域名目眾多的相關方法中進行精心挑選,合理安排,科學綜合的處理,創造出一套高效的計劃方法來。雖然國外的相關成果業已成熟,但如何在眾多不同側重角度的方法中總結出理想的計劃方法,需要我們對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認識和理解,同時明了我們設計各專業的工作規律,以期做到跨專業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在對計劃的理論性分析與研究中,需要樹立對計劃的正確理解與認識,進而廓清設計計劃的概念。接著將在設計計劃方法論層面的研究上,對設計計劃及其方法論進一步闡述。鑒于國內現在并沒有對設計計劃有深入的的系統的研究,該書內容基本上屬此方面問題的首次討論,面臨著缺乏大量相關經驗及理論借鑒的景況,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積累的實踐性資料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總結與深化。
本文最大的難度在于資料的搜集上,國內相關資料匱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氣候,而由于我院互聯網情報系統的不完善和出于對技術保密的考慮,也很難從互聯網上得到理想的資料。作者只能從書店,圖書館和其他專業的老師和同學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當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從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方法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課題,也需要從很多領域進行比較分,探索總結。而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的跳躍性研究,需要迅速轉換思維及反復調整視點,這也對作者的思維技能,思考方式,學術視野及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國際設計交流間的局限和我國設計界的特殊情況,尤其是國內設計教育上的某種封閉性和滯后性,我國業界對設計計劃方法的認知尚不夠深入,還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學和實踐中簡明且易于操作的設計計劃方法。經初步調查,當前學界內僅有的幾本相關著作,也僅限于對西方某些設計方法與程序的簡單的介紹,沒有很專業地從計劃的層面進行系統闡述,而市場上連篇累牘的相關書籍主要是從市場營銷和工商管理方面著手,對設計類諸專業的設計計劃,并不具備現實指導作用。所以亟待有這么一套專業性較強的設計計劃方法及其論著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本書的出現將對設計計劃這一門新興學科,起到填補教學用書空白的作用。而從技術的角度而言,本書的完成也有相當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幾年來的設計策劃課程的教學中,已為之積累了大量新鮮的實踐性,經驗性資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構,亦為這個跨專業的研究項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資源上的準備。
4.預期成果
本書預期字數為12萬字,分為理論與方法兩大版,僅闡述設計計劃的相關內容,更重要是推出設計計劃的概念與方法。所涉及范圍主要包括管理學,決策學,認識論,方法論,創造學,心理學,行為組織學,人類學,社會學,設計學,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最終將完成一本集科學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動案例及實際操作指導于一身的,具有教學指導作用的專業書籍?,F在本書工作已大致完成資料收集階段任務,在下階段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將就所收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書基本構架
設計有序---設計計劃學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維的奧秘
1. 神奇教練的解決之道
2. 全腦運動---人腦思維的奧秘
3. 理性思維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程序
二.設計有序
1. 系統設計系統---淺析設計
2. 設計有序---設計計劃學的興起
a. 設計計劃學的需要
b. 設計計劃學的發展與前景
c. 設計計劃學的角色
3. 設計計劃方法論
4. Step to step---計劃的展開(全書之重)
應該說,論文的開題報告,把論文中主要的東西進行了高度概括,讓人通過開題報告基本能了解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大致輪廓,開題如能通過基本上論文已經完成一半,接下來就是一些細節處理了。開題報告包含“寫作提綱”或“論文結構”,但它又不等于“寫作提綱”或“論文結構”,而是把其內容分別進行介紹和說明。寫論文開題報告,是為了通過這種介紹和說明,來論證論文選題、論據、意義、寫作、創新等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達到通過論文開題報告和最后完成畢業論文寫作的目的。
2、注意教育碩士論文與其它論文的區別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研究生培養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和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學及管理部門所面臨的共同任務。研究生畢業論文是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體現,是衡量其能否獲得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其質量是衡量一所學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經濟法律的學習和研究,特別是畢業論文的寫作,最重要的是選題。論文選題就是文章將要闡述的主題,是經過挑選確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內容和途徑。要做好論文,提高論文質量,首先要有好的選題。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往往是學生學術生涯的起點。因此,重視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對學生的論文選題給予適當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一、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特征
1.學術性與現實性相結合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管理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對現實經濟問題的及時反映,經濟法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普遍關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學術性、先進性、獨創性是學術論文的基本特點,學術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證畢業論文中學術性和現實性相結合,既可以是直接對一些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學理探討,也可以是在宏觀的現實背景下對一些純學術問題的新發現、新探討和新拓展??紤]到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與學科專業論文的區別,其對現實的關注和聯系并不是直接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答案,而是通過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探討推進理論創新和學科發展,或是對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從學理上探尋對策和給出一個較為理性的思路。經濟法專業碩士生在選擇畢業論文研究方向時,一方面要敏感認知現實經濟關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論文的理論水平高度。
2.專業基礎與法學前沿問題相結合
作為經濟法專業碩士的畢業論文相較本科生論文而言,對論文的學術性要求更高。碩士畢業論文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檢測,但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總結和復述,是以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基礎研究并且探討學科發展中的學術問題,或是為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理論支撐。一句話,作為學術論文,它旨在考查學生初步的學術研究能力。畢業論文實質上是學位論文,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應當與學生所學專業和所要申請的學位掛鉤,要在本專業領域內選擇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論題。因此,經濟法碩士畢業論文選題不僅要立足于專業基礎這一根本,而且要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研究動態來確定研究方向和課題,把對法學前沿問題的把握與所具備的專業基礎相結合。
二、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中的主要困惑
畢業論文的選題過程是一個發現和提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真正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在一定意義上,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困難得多。論文選題并不是憑一時的興趣、湊熱鬧、趕時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認真地思考和論證,以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有無能力、基礎如何。
1.不能正確理解創新標準
有些碩士研究生考慮到寫作時間有限和自身的理論基礎,在短時期內往往很難形成新的理論,為符合畢業論文創新的要求,于是在選題是一味求創新,選擇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經濟法前沿問題,結果在實際寫作中無法把握選題,也很難找到相關資料作為幫助,最后只能放棄選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對論文創新標準的理解不準確。其實,創新從根本上講就是人們對某些問題的認識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并非只有推翻現有學說,另創一個新的學說或體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有推動、有幫助,對人們的認識有啟發、有拓展,能對學科發展增添“一磚一瓦”,都稱得上創新。因此,創新不僅是推陳出新,提出新學說、新觀點,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發現和補充新材料,開啟新視角,做出新論證,引進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語言表述。即使能較為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一個未被注意的新問題,一時又未能解決,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在當前這個利益多元化的時代,經濟關系紛繁復雜,經濟法所涉內容也十分廣泛。經濟法碩士研究生在選擇論文選題時,有時很難判斷所涉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有學生因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計劃寫“企業工商登記法律問題研究”。這個選題表明上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是個可行的選題。但仔細推敲,在這個制度中如果是探討工商登記的內容,則成為具體的經濟技術規范的推敲,容易寫成工作報告:如果從工商登記的程序探討,則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與經濟法研究內容有所偏離:如果從企業行為角度分析,則偏向于律師實務研究。很難從理論高度進行發揮,提出有學術價值的觀點。只有從企業的市場準入一般規則角度探討企業工商登記的相關問題,才是比較好的選題。但這樣的話,論文選題變成了“市場準入一般規則研究”。因此,經濟法研究生在做畢業論文選題時,首先應該注意考慮選題的理論基礎,能否有適當的理論可以用來分析該問題;其次再考慮選題的現實意義,是否值得花時間去深入研究來滿足現實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三、對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幾點建議
1.選定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
選題,就是選擇什么樣的專題作為自己學習、研究的具體方向。經濟法所涉內容比較繁雜,學科之間差異性也較大。例如:市場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點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異,而每個人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確定自己的選題,首先要對幾年學習所積累的知識作簡要的整理,總結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長,對哪些只是一般了解,從而將注意力凝聚到最能體現和發揮自己知識特長的某一點上,以此為基點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動態,找到合適的研究課題。
2.結合學界研究主流方向來判斷選題
不同時期學術研究的注意力、側重點等總會不同,相應地在法律研究過程中會有一些相對研究集中的熱點問題。畢業論文要合理選題,應盡可能全面了解和把 握學術動態,對經濟法領域所討論的各種問題及其代表性觀點、學說均應有基本了解,同時又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基礎和興趣有所側重,突出重點。這樣能夠保證自己的論文有足夠的資料來分析論證。經濟法學術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存同求異”的過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統一平臺。對經濟法碩士研究生來說,先準確理解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本學說,才有可能正確運用理論解釋現實經濟問題;而“求異”是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這樣才能體現自己論文研究的價值,才能推動學術發展。特別是對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不必要一味跟風作為選題,因為如果是熱點問題,許多學者都從多方面對該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全面的探討,對碩士研究生而言,選擇這樣的題目風險比較大,很難發現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觀點,容易造成最后寫作的困難。
3.選擇合適的角度建立選題
論文選題是對平時所學知識的一個梳理過程,也是對平時所思考的問題的梳理和總結過程以及二者的綜合過程。經濟法研究領域中許多問題都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和討論,學生可以在對所學課程有了基本了解和興趣的基礎上,從自身的角度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來進行選題。例如:在財政制度領域,長于理論抽象思維的學生可以考慮研究財政法的本質、財政法的基本原則、財政法律制度在經濟法中的法律地位等問題;偏愛實證研究的學生可以分析具體財政制度,如轉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預算法的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等等問題:擅長比較研究的學生可以通過歷史分析中國財政法律制度變遷、結合其他國家財政法律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無論在經濟法的哪個領域選題,都存在一個怎么思考和總結的問題。需要綜合運用同向思維和逆向思維、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等各種方法,以明確自己的知識儲備與能力、興趣與所長,以及當前學術動態中的定論、爭論、未論所在,并從中找到需要研究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查閱大量文獻,提煉選題,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訓練和基本功的培養。
4.查閱相關文獻來輔助選題
選題的判斷必須建立在大量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特別是在確定研究方案時,需要考慮論題是不是有相關資料來加以鋪墊?!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大量文獻資料的參考很難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在經濟法研究中確實有一些領域研究學者很少,這樣導致相關的文獻資料也很少。例如:對我國特殊形態的一些企業的現狀以及法律調整,如集體所有制企業、建設兵團等方面研究資料就非常少。由于畢業設計環節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設在畢業前夕,很多同學將絕大部分時間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學都很難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原始資料現場調查和研究,只能進行二手文獻的查閱。因此,在選題時應該考慮現有文獻的基礎,對文獻進行初步的查閱,這樣可避免最后寫作過程中因資料來源的單一而削弱了畢業論文的說服力。
2、論文選題應與研究方向一致,論文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或較好的實踐價值,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應遵循的原則是:
(1)選題的著眼點應從本門學科出發,著重選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課題;
(2)課題應具有先進性,使研究生有可能在論文中提出新見解;
(3)課題的份量和難易程度要適當,應能在1年至1年半時間內完成;要考慮完成論文的條件是否具備;
(4)選題應盡量結合研究生所在學科的研究方向或導師的科研任務;
(5)選題應考慮研究生本人的基礎和實際能力,結合研究生本人的特長。
3、論文選題可在第二學期開始,不應遲于第三學期。
二、論文開題
(一)開題時間
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可在第三學期開始,開題報告完成時間不應遲于第四學期。
(二)開題報告內容
1、題目的來源及意義。
2、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現狀。
3、課題研究主題及主要內容。
4、課題研究方法。
5、工作量和工作進度安排(包括文獻閱讀、方案設計、論文撰寫等)。
6、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三)論文開題工作程序
1、論文題目選定后,研究生應填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一份,經導師簽署意見后報學科組。
2、研究生的開題報告通過學科組初審后,由學科組邀請有關教師、專家作為評議人參加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會,報告會具體組織工作由研究生所在系(部、所)負責。報告會上由研究生匯報所選論文課題的目的和意義、當前國內外該課題的研究動態和研究成果、研究方案、論文內容及安排、完成論文的時間和預期結果、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等方面的情況。研究生報告后,指導教師可以作必要的補充和說明。然后,評議人就選題的意義,方案是否正確和完善,研究成果的學術水平、科學意義、經濟或社會效益等進行審核和評議。
3、根據研究生的開題報告和對問題的回答,評議人對研究生的開題報告進行評議。評議人的評議意見分為“同意”、“棄權”和“不同意”三種。獲評議人2/3(含)同意的開題報告為通過;未獲評議人2/3同意的開題報告為不通過。未通過開題報告的研究生應在指定時間內對論文開題報告作進一步修改、補充,重新參加論文開題報告會。
4、《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經導師、學科負責人批準簽字后,連同《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評議表》報研究生處備案。
(四)開題報告考評依據:
1、成績合格的依據:
(1)具有獨立搜集和綜合分析資料的基本能力;選題合理,能掌握與本選題有關研究方向的國內外動態,學術思想清晰。
(2)研究方案可行,基本掌握關鍵問題;對可能遇到的主要問題,分析思路基本正確;開題條件基本具備。
(3)研究工作計劃安排合理。
2、成績不合格的依據:
一、問題的提出
通用技術課程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個新課程,其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但通過對文獻及實時對一線通用技術教師的訪談我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F在很多通用技術的老師都是從其他的學科臨時調過來的,大部分都是在學校擔任化學、物理、生物、數學、信息技術、勞技教學工作的教師及近年從非師范類專業招進來工科類大學生等經過短期學科培訓轉型而來,很少從校外有一定的技術實踐經歷的人員中聘請的。這樣任課教師本身對于通用技術課程里面的很多知識自己理解也不夠,更不用說對技術課程中的教材教法深入掌握了,俗話說老師有一桶水,才能倒給學生半桶水,而且教師的轉型也困難重重。這樣的觀點在很多的文獻都提到過,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此外,在我們對西安某所重點高中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師訪談時,老師說道:“我們學?,F在有6位通用技術教師,分別來自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有兩個原來是化學老師、一個是語文老師、還有我是計算機老師,現在想引進一至兩位教師,專業一點的,但不知道該從哪所學校什么專業去找,因為現階段好像沒人搞這些問題。”我們還從一些服務于通用技術課程的公司了解到,“他們的培訓人員有很多次都被臨時請去做通用技術教師?!彪m然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到了通用技術教師的培養存在問題,但都沒有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所以現階段要促進通用技術課程有效實施與發展,解決通用技術教師的培養問題才是關鍵。
二、問題的解決
1通用技術教師的基本要求
通用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它有別于以往傳統的學科課程,那么對通用技術任課教師的條件要求有哪些呢?《普通高中技術課程(實驗)》指出:普通高中技術課程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是對學科體系的超越,它強調各學科、各方面知識的聯系與綜合運用。要求通用技術教師具有數學、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和文學、技術等人文知識。具備相當水平的有關當代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礎知識,這也是通用技術教師維護正常教學和不斷自我學習的基本前提}s]。所以對通用技術教師應具備以下的基本條件:
(1)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現代的教學觀念
這些基本觀念包括:終身教育的思想、終身學習思想、大眾教育的思想、學習化社會的思想、主體教育的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論、后現代主義課程觀、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團隊學習理念等。各種思想理論的發展都有相應的心理學作為基礎,教學過程教師只有在掌握學生學習心理情況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實施有效性的教學。
(2)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
從通用技術的課程性質來看,它強調各學科、各方面知識的聯系與綜合運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綜合運用已有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社會、藝術等學科的知識,還要融合經濟、法律、倫理、心理、環保、審美等方面的意識。學生的技術學習活動不僅是己有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俗話說:只有擁有100分能力的老師才能帶出90分的學生,你讓一名本身只具備60分能力的教師去帶出90分的學生,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
(3)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合理選擇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以及衛星傳輸技術的發展,比較成熟的現代傳媒技術被應用于教育教學,推進了包括多媒體教室、電子板書、電子習題、投影演示等現代教學方式的豐富和發展。而其對教學的優化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教學設備可以降低學習技術的難度,提高學習技術的效率。
(4)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首先,對于通用技術教師來說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是順利開展教學的基礎。通用技術課程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設計、制作、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其次,高中學生正處在創造力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精神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這就要求我們通用技術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要經常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通用技術課程教材培訓、教學研究活動,還有校本培訓和研究等,不斷獲取、擴充新知識新技能、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思想體系。以一個新的視角,進行和完成教學工作,啟發學生創造性的學習和動手實踐,引導學生學會創新。通用技術教師作為課程的引導者,學生學習過程的協助者,由此看來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是必不可少的。
(5)通用技術教師要有教科研意識,應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教育教學研究能力是專業化教師的必備素質。通用技術教師應該依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立足于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通過討論、聽課、公開教學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課程的教學研究,開發課程資源做一名“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
2教育技術學的優勢
回過頭來看看始終致力于以優化教學為最終目的教育技術學。教育技術學專業在這方面有哪些優勢,對應與上文所說到的對通用技術教師的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觀念方面
教育技術學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跟隨不同教學觀念發展的歷史。教育技術學科開設的大量課程都涉及到有關理念的學習,例如:《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研究》(李克東、桑新民)、《學與教的基本理論》等。教育技術學從最早的行為主義提倡的程序化教學,到認知主義再到建構主義提倡的學生的學習是基于以有原有知識的認知,再到終生學習的學習觀,各方面都有研究。通過四年的學習,其畢業生不僅掌握了相關教學理念發展歷史優缺點而且懂的其適應的應用情景。
(2)廣博的知識
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知識涉及面非常的廣博。教育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大致有:攝影、攝像、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高級語言、網站設計、平面設計、基本的物理電路知識、視音頻的采集與處理、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導論(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及相關理念的學習)、學與教的理論、遠程教育等。從內容上涉及到了計算機、物理、教育學、心理學、文學等多方面的知識。
(3)對現代教學設備的應用
首先,教學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其實質之一即研究如何合理選擇教學設備以優化教學。其次,教育技術學畢業生掌握了現代教學設備的功能操作,理解其優缺點及適應情景。這無疑能保證教學設備在教學中有效的應用,所以教育技術學定能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合理充分而且有效地應用現代媒體教學設備。
(4)科研創新及動手能力
首先,教育技術學是一門正在發展的學科,他要求學生具備創新思維能力。隨著學習的深入和新知識體系的更新,要求學生善于學習善于思考,迅速掌握新知識體系,并且勇于探索發現新體系中的問題。其次,教育技術學學科要求學生熟悉國家關于教育,教育技術方面的政策、法規,了解教育的一般規律,具有較好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事教育教學的能力,教育研究和科學研究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協作溝通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美學修養。最后,教育技術學學科很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課程中大量的實驗學生都必須通過實踐才能掌握。如攝影攝像技術、專業音視頻制作、網站制作、電路基礎實驗、機器人搭建編程、教學實踐等。
3教育技術學指導下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的建議
在具體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育技術學的畢業生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科優勢,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結合現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
①結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學習環境以學生為中心。通用技術課程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其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當然還可以適時結合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化學生的學習成果。②結合教學系統設計理論分析教學過程。首先要分析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現狀,看如何安排教學順序,了解學習者的原有知識水平,以決定教學深度及廣度。促進學生有意義的學習而非死記硬背。其次,根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結合不同的學習理論安排相應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生主動性強時主要結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啟發式的教學形式為主;而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時,我們可以結合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幫助學生設定小目標,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學習方式多樣化、評價方式多樣化
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分析學習內容難易度、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決定如何組織教學。當完成一些比較簡單的項目時,同學們可以通過個人努力完成,但隨著項目難度的增加,學生們不可能單獨完成時,教師可以讓他們以團隊的形式完成學習項目。例如:在滅火機器人完成過程中,由于牽扯的知識很多,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學生無法單獨完成。這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團隊,讓他們共同努力完成項目。這樣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較容易地完成學習項目,維持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學習,并在潛意識里掌握團隊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從而為他們的掌握團隊學習理念奠定基礎,服務于他們的長遠發展。此外由于每個學生的喜好特長不同,單一的評價手段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教學的開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種評價手段相互結合,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習內容難易度對學習者進行合理的評價。
(3)合理選用現代教學設備優化教學
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教學設備可以降低學習技術的難度,提高學習技術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壞境,結合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優缺點及適用情景,合理選擇現代化教學設備,讓技術充滿整個學習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技術類課程的興趣。例如在搭建滅火機器人課程開始時,我們通過視頻向同學們展示最終要完成的任務,讓他們看到最終所要完成的功能,激發他們學習興趣或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現代教學設備展示操作過程,維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是教育技術學學科畢業生的特長,建議在過程中教師可以自己做flash課件、視音頻等,輔助學生的學習。
(4)培養專業技能,做善于動手有創新意識的研究型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反思,發現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聯系教學系統設計理論、學與教的理論及時地解決問題,并且要有科研意識及時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通用技術教師。做一名優秀的“研究型”、“專家型”的通用技術教師。
(5)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