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6 17:33: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家庭農場申報材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支持新街鎮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鎮加快實施在建重大農業項目。力爭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加強、新街兩個省級“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設,加快提升農業園區建設水平,加快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新增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3個。
2、抓好國家和省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改造中低產田1萬畝。
3、為家庭農場和合作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好服務。
4、整合各類項目資金,集中投入,連片打造、整體幫扶。
二、完成情況
1、省級農業園區和“菜籃子”工程建設情況。做好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的提檔升級,2015年上半年新街鎮“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新建蔬菜面積4850畝,其中設施蔬菜面積2450畝,新增“兩網一灌”面積1500畝。鎮“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新建基地795畝,其中建設溫室大棚、露地噴灌、露地滴灌、單體防蟲網室545畝,建設“兩網一灌”新增面積760畝。新街基地主要生產茄果類、瓜類、葉菜類、蘿卜等蔬菜,基地主要生產茄果類、瓜類、葉菜類、甘藍類,今年2個菜籃子工程蔬菜生產基地產銷情況良好,特別是一季度大白菜畝效益在4000元左右,產品在田頭批發的同時,主要銷往蘇錫常和上海市場。
2、省級龍頭企業申報工作。根據省農委統一部署,我市已經啟動省級龍頭企業申報工作,宇辰面粉有限公司、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凱菊面粉有限公司、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正積極準備材料申報省級龍頭企業,7月25日前完成申報工作。
3、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申報工作。根據農委統一要求,7月15日前上報申報材料,目前老區的、等鄉鎮正積極準備申報。
4、中低產田改造項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一般都是跨年度實施,2015年在鎮村村實施的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已完成項目招投標,因目前田間有作物,需使用現有溝渠涵洞,預計8月份中旬進場施工。
5、為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搞好服務。市良富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提前信息服務、產中技術服務和產后銷售信息服務。
6、整合各類項目資金。今年以來,為老區鄉鎮上爭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引導資金、糧食高產創建等各類財政資金3000多萬元。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有種植型、養殖型和種養結合型3種類型。截至2015年6月,在咸寧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有213家,其中種植型68家、養殖型40家、種養結合型105家。為深入了解咸寧市當前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情況,根據不同類型共選取了3家具有代表性的農場進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加快家庭農場的發展提出了幾點看法。
1 三家家庭農場基本情況介紹
1.1 種養結合型――魯強家庭農場
魯強家庭農場位于咸寧市咸安區向陽湖鎮斬關村7組,于2014年7月在工商部門注冊,注冊資金為390萬元。家庭農場主要負責人魯清明,現年47歲,初中文化,當地村民,有豐富的養殖經驗和種植經驗,從 2008年承包斬關村7組3.33 hm2水田開始,通過租賃和承包村民耕地等方式流轉土地,至今已達36.8 hm2,主要從事糧油、蔬菜、湘蓮、苗木種植及魚、雞的養殖。農場現有勞動力為魯清明夫妻及其兒子、兒媳,現有農機具5臺,其中水稻插秧機1臺、旋耕機2臺、收割機1臺、小型播種機1臺。
魯強家庭農場現有稻田14.67 hm2,主要種植模式為早稻+晚稻、中稻+油菜,水稻種植實現了機械化插播、收割,每667 m2年純收益約為500元。水產養殖面積6.67 hm2,養殖四大家魚,兼種湘蓮。林地面積6.67 hm2,內建蔬菜大棚1 hm2,種植樟樹苗5.67 hm2,苗高2.5 m以上,林下放養土雞3 000多只,土雞以每只100元的價格供應給賀勝橋雞湯館。荒山面積8.67 hm2,目前正在開發中。農場年總收益約為50萬元。
1.2 種植型――蘭芳家庭農場
蘭芳家庭農場位于咸寧市崇陽縣天城鎮浮橋村1組,于2014年6月在工商部門注冊,注冊資金為40萬元,2014年被評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家庭農場主要負責人孫蘭芳,現年51歲,初中文化,當地村民,從2009年承包6.67 hm2地開始,逐漸擴大規模,現已有55.33 hm2水田,主要種植水稻和油菜,種植模式為早稻+晚稻、中稻+油菜。農場現有主要勞動力為孫蘭芳夫妻及其兒子、兒媳,現有農機具4臺、旋耕施肥播種一體機2臺、收割機2臺。
蘭芳家庭農場現有早晚稻面積約13.33 hm2,
早稻每667 m2產量400 kg以上,晚稻每667 m2產量450~500 kg。現種植中稻+油菜模式面積約42 hm2,中稻每667 m2產量在550 kg以上,油菜每667 m2產量150 kg左右。農場年總收益約40萬元。
1.3 養殖型――竹海家庭農場
竹海家庭農場位于咸寧市嘉魚縣官橋鎮朱砂村2組,于2014年8月注冊,注冊資金為100萬元,2014年被評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家庭農場主要負責人方文才,現年55歲,高中學歷,50歲從司機轉行開始進行生豬養殖,現已形成年出欄量1 200頭的規模。農場現有家庭勞動力為方文才夫妻、兒子兒媳、妹妹。
竹海家庭農場年出欄量1 200余頭,存欄量500余頭,包括48頭種豬。按2015年上半年生豬平均銷售價格18元/kg,平均每頭豬長至150 kg出欄計算,農場2015年的總收益預計約70萬元。
2 家庭農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少融資服務平臺
農業生產受自身性質影響,投資回報周期長、效益低、見效慢,家庭農場發展也是如此,農場主在經營前期或擴大規模時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量大,資金匱乏往往成為制約家庭農場發展的瓶頸。多數家庭農場實力不強,固定資產也不多,通過銀行貸款不僅手續麻煩,且要求農戶有一定的抵押物,而土地流轉合同和農戶宅基地不能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小額信貸則需要有公務員身份的擔保,這些因素嚴重制約著家庭農場通過金融部門獲得資金的需求,同時銀農信用信息的不對稱,嚴重影響了一些惠農貸款的發放。缺少銀行資金的支持,家庭農場資金的投入主要依靠農場自籌和民間借貸,發展較為緩慢,而民間借貸資金利率較高,不利于家庭農場的健康發展。
2.2 雇工問題
農業用工難、用工貴已成為當前農業生產中的普遍問題,在家庭農場的經營過程中,用工少則收益高,用工多則收益低。家庭農場雖然是規模經營,但是基于經營成本以及經營類型等因素的影響,咸寧市家庭農場尚未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遇到農忙時節,勞動力稀缺問題仍舊存在。通過和3家農場主深入交流,發現種植型和種養結合型在用工方面支出較多,現在農村勞動力短缺,且呈現老齡化趨勢,在農忙季節請工難且貴,據了解,男工大約150元/天,女工大約120元/天,還得提供中餐,因此要提高家庭農場的效益,關鍵要解決用工的問題。
2.3 農業技術和管理水平不高
家庭農場一般是由以前的種養大戶、致富能手發展而來,大多數是土生土長的農民,自身文化素質不高,對于農業生產經營更多的是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他們所掌握的農業新知識以及新技術并不多,尚未達到專業水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到不同的情況難以靈活變通,特別是如今天氣變化異常,遇到災害性天氣,不知如何提前預防或是采取措施進行災后自救。現在提倡較多的輕簡化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都能有效地節約勞動力和生產成本,而農場主對于這些技術尚未完全了解和掌握,造成生產中人力物力的浪費,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農場效益。 2.4 缺乏社會化服務體系
盡管家庭農場的規模比傳統農戶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種子種苗供應、農資采購、農機作業、糧食烘干、農產品物流配送、農產品銷售等環節所需的專業化服務卻嚴重缺失。特別是在農產品的銷售方面,缺乏專業的信息化服務平臺和銷售人才隊伍。家庭農場發展還缺少農業保險服務平臺,農業受氣候和市場波動影響大,養殖型家庭農場受市場波動影響更甚,而我國尚未建立系統和完備的農業保險體系,無法保障農民的基本收入。因此急需專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引導和支持,形成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家庭農場生產經營創造更好的外部條件,使家庭農場 “支出少”而“收入多”,達到節本增效的效果。
3 如何加快家庭農場的發展
家庭農場經營的最終目的是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就家庭農場如何提高效益、加快自身的發展談幾點看法。
3.1 關注各項惠農政策,多渠道籌集家庭農場發展資金
要提高家庭農場的收益,必須解決家庭農場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對于家庭農場發展,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很好,當地政府也很支持,但是真正得到實惠的家庭農場并不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農民對政策不關注、不了解,好的政策出臺后,由于不了解不關注錯失了申報機會。近日,財政部公布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的通知,關于調整和完善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國農辦[2015]52號),政策規定農業大戶也能申請項目,不再要求是獨立法人,取消了資產負債率、銀行信用等申報材料,鼓勵各省實行資金“先建后補”等政策。國家出臺這樣的政策,就是為了鼓勵農業大戶、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積極申報項目。農場主要有申請項目的意愿,積極關注國家、省市的惠農政策,主動和當地農業管理部門聯系,在其幫助下完成項目的申報工作。例如魯強家庭農場在咸安區科技局的幫助下以《發展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新模式示范》項目申請了2015年咸安區科技計劃項目,獲得2萬元項目經費。家庭農場應拓寬融資渠道,采取銀行貸款、財政補助、自籌資金,“三位一體”、貸補結合方式,吸引金融資金投入家庭農場的發展。
3.2 統籌安排,省力省工
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日益減少,勞動力成本日益提高,節約農業用工成了提高家庭農場收益的關鍵。家庭農場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生產,節約了很大一部分農業用工,但是家庭農場的生產還未實現全面機械化運作,在當前的形勢下,農業用工不可或缺。農場主如何統籌安排,達到省力省工、節約開支的效果,顯得尤為重要。在如何減少用工的問題上,農場主魯清明有他自己的經驗和方法。例如在安排水稻直播的時候,他會事先看天氣預報,確定哪天請工,之前他會安排他兒子把地整好,下好底肥,把一些細碎的準備工作都做好,直播那天農工們一次性把種子播完,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勞動力,避免了因天氣原因或準備工作不到位而導致窩工、誤工等現象。
3.3 積極尋求農業技術服務支持,學習優質高效省力化農業技術
與傳統的農戶經營相比,家庭農場主自身素質要求大大提高,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種植養殖專業技術,熟練掌握并運用現代農業機械,還要擁有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這就要求家庭農場主必須不斷學習,積極參加農業相關單位組織的培訓班,如陽光工程培訓等,通過學習掌握優質高效省力化農業技術以及農場經營管理知識,還要積極與當地農業相關部門的專家簽訂技術服務協議,獲得農業技術服務支撐。
3.4 培養農場主經營管理能力
對單一養殖種植企業扶持資金很少,但若種、養、加、餐飲結合起來申報項目就很多,農業投資者應非常清楚良好的經營模式,不但能產生高幾倍的效益,而且能獲得很多的項目資金。
2 申報部門
(1)農業局、農辦、財政局、農綜辦、旅游局、科技局、林業局、發改委。這些部門每年都可報,每個項目在20萬-60萬元范圍的較多,如中央財政項目一般都在幾百萬至上千萬元。
(2)水利局、環保局、老區扶貧辦、經貿局等,但項目資金少些,5萬-20萬居多。
3 申報項目注意事項
(1)每年各省項目都很多,也有競爭,所以每個項目從通知到申蠼刂故奔潿己芏蹋因此平時應和農業局、財政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旅游局、科技局、林業局、發改委等涉農的主管部門,保持每個月有良好溝通。
(2)如果省廳有所溝通則最好,以便第一時間獲得信息而完成申報,而且一定每年都會有較多的項目資金。
(3)要找好一些科研院校并建立良好關系,因為一些項目要與有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掛鉤、合作。
4 企業申報農業項目必備材料
企業在申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時,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經有關部門認定或登記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實力,具備可持續經營能力,有較強的資金能力;
開發的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競爭優勢明顯。這一點主要看企業提供的可研報告;
帶動農民能力強,與農民建立緊密、合理的利益連接機制;
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經營機制;
企業經濟效益好,能夠確保用企業盈利歸還財政有償資金。也就是企業借資金后,能夠獲得盈利并歸還貸款。
5 申報深加工項目補貼所需材料
農產品加工企業項目申報更多,資金也更大,所以有條件的都要搞一些深加工項目,投資可以小些。此項目必須提供這些主要材料,才符合申報要求:
產業化龍頭項目申報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法人、地址、電話、負債表、資產等。
做單個項目的可研報告;
項目的近期審計報告;
項目建設用地批準文件;
必須有環保部門的環境評價意見;
專家對本項目的初步評估意見;
申報產業項目的資金規模。
6 申報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
申報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企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以農產品加工(包括糧、油、果蔬、畜產品、水產品、特色農產品)為主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品的年銷售收入在5 000萬元以上,并占總銷售收入的70 %以上;
近3年內無質量安全衛生事故;
企業具有比較健全的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體系,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或HACCP認證;
企業的總資產報酬率應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企業資產負債率一般低于60 %;企業銀行信用等級在AA級以上;帶動農戶增收作用明顯;
企業從事農產品加工過程中,通過訂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采購的國產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5 %以上(其中大豆國產原料使用比例為50 %以上);
企業產品在同行業中居領先水平,原料綜合利用率高,主管產品產銷率達90 %以上等。
7 申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每個省都有,投資額度一般是100萬元以下(科技部規定80萬元以上屬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由國家科技部審批;80萬元以下是一般項目,由各省科技廳審批即可),且一般為無償投資。資金由科技部管理,各企業通過所在地的縣、市直接報到省,如果省科技廳能夠批準,基本上這個項目就能被批準。
每個省每年還有星火計劃項目,資金在20萬-60萬元,一般企業申報成功率都很高。項目都可以通過當地科技部門直接申請這個資金。
8 申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
企業申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首先要有科技成果資金申報報告,還要有一個可研報告。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科技轉化項目都是變化的,所以如果在所列范圍之外則不支持。如果列在這個范圍內,每年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都有一個編寫要點,企業可以根據編寫要點準備材料,然后逐級申報。
9 申報支持農村合作組織的資金
申報支持農村合作組織的資金基本與產業化資金申報程序一樣,而且逐年增多。先由相關部委下發指南,各地方政府按照指南組織企業進行項目申報,申報以后進行評審。
企業要同時多注冊合作社和其他家庭農場、公司、研究院、民間學校等名稱,便于多申報資金。
10 申報國家項目地方政府配套資金比例?
凡申報國家項目,都要求地方政府給予配套資金,這個配套比例是:比如一個100萬元人民幣的國家項目,要求地方給予的配套資金比例東部地區是1:0.6,中部地區是1:0.5,西部地區是1:0.2。
11 國家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有哪些支持
支持新農村建設,國家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支持主要包括:大宗農產品轉化、農產品加工轉化的研發、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發展綠色農業、出口基地、產業集群和示范企業建設。
12 2016年農業補貼申請變化說明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的《關于調整和完善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對2016年農業補貼變化作出了說明。農業補貼的申請有哪些變化?對農業經營主體有些什么利好?
經有關部門認定或登記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可以納入產業化經營項目的扶持范圍,不再受獨立法人資格條件的限制。
申報材料中取消“70 %以上來自企業注冊地、兩年連續盈利、資產負債率、銀行信用等級、‘三不欠’、固定資產凈值”等規定。
鼓勵部分財政資金的投入,由農民或農民通過合作社,對龍頭企業持股。
為貫徹落實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會精神,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原則,落實財政資金扶持一批謀劃成熟、導向明顯、效益較好的產業園項目,高質量建設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中心和休閑旅游目的地,根據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做好2021—2022年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庫的函》要求,為做好2021-2022年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專項資金項目入庫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產業園規劃范圍
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包括斗門區白蕉海鱸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斗門區休閑農業產業園。斗門區白蕉海鱸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范圍涵蓋白蕉片區、白藤片區(含鶴洲北)和乾務片區;斗門區休閑農業產業園規劃范圍涵蓋蓮洲鎮蓮溪片區。
二、申報對象
(一)斗門區白蕉海鱸現代農業產業園
申報對象為斗門區行政區域內的農牧漁業行政(事業)單位,白蕉鎮政府,白蕉鎮轄區村委會,水產行業協會,農業科研機構,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以及在斗門區市場監管設立且生產基地在該產業園規劃范圍內的農業企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二)斗門區休閑農業產業園
申報對象為斗門區行政區域內的農牧漁業行政(事業)單位,蓮洲鎮政府,蓮洲鎮轄區村委會,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以及在斗門區市場監管設立且生產基地在該產業園規劃范圍內的農業企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三、資金使用原則
1.產業園專項資金使用按照《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執行,非公益類項目采用“先建后補”方式,項目驗收合格后一次性撥付財政扶持資金,項目驗收不合格的取消財政扶持資金。公益類項目一次性全額撥付財政扶持資金。
2.財政扶持資金由申報單位根據自身實際進行申報。非公益類項目實施主體自籌資金與財政扶持資金投入比例不得低于1.5:1,鼓勵投入比例達到或超過2:1。公益性項目以及具有公益功能項目除外。
3.享受過其他財政資金扶持的項目不得再重復申報現代農業產業園財政扶持資金。每個單位最多申報2個非公益類項目。
4.產業園專項資金不得用于樓堂館所、牌坊門樓、亭臺閣樓、停車場、路燈,不得用于企業經營性開支(含農資、生產原料等)和債務等一般性支出,不得用于已有普惠性政策渠道支持的建設內容(如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四好農村路”建設等),對于已有市、區財政資金渠道支持的建設內容,原則上不再納入2021-2022年產業園項目庫計劃。
5.財政專項資金優先安排具有帶動村集體增加收入和帶動農民增加收入的項目。
四、申報項目內容和條件
(一)斗門區白蕉海鱸現代農業產業園
1.農業高質高效示范項目(公益類/非公益類)
(1)項目建設白蕉海鱸生態養殖示范基地,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基地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購置相關養殖設備、快速檢測設備,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統,購置監控設備和溯源標識管理設施設備等。
(2)申報單位為白蕉鎮政府,白蕉鎮轄區村委會,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有較強經濟實力、有健全的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有水域灘涂養殖證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養殖示范基地面積要求在100畝以上。項目須具備較好的帶動作用。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2.農產品加工冷鏈倉儲保鮮項目(非公益類)
(1)項目建設水產品加工車間、冷庫倉儲和冷鏈運輸車,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場地基礎設施建設,購置相關加工設備和制冷設備、冷鏈運輸車等。
(2)申報單位為有較大的生產場地,較強的水產品加工能力,有健全的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產品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注冊商標、有認證、有品牌且帶動能力強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3.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項目(公益類/非公益類)
(1)項目開展白蕉海鱸種苗培育研究、水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發和新產品研發,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包括科研的基礎設施建設,購置相關科研設備等。
(2)申報單位必須是具有較強研發和推廣能力,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和經濟實力的漁業科技研發推廣單位、漁業科技型企業等,項目實施地點在斗門區轄區范圍內,項目須有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對推動白蕉海鱸產業化發展,提高水產品深加工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帶動農民增收有直接推動作用。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4.品牌建設和營銷推介項目(公益類/非公益類)
(1)項目建設農業電商服務平臺,開展特色農產品品牌推介活動,財政資金主要用于農產品展示大廳建設,電商平臺信息化系統建設,購置硬件設備,組織企業參加各級農產品展銷會,統一策劃和宣傳推介重要農產品等。
(2)申報單位為白蕉鎮政府,白蕉鎮轄區村委會,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行業協會,有較強實力、有一定的電商基礎和運營經驗、有健全的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產品有一定的知名度、有較強帶動能力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5.聯農帶農深度合作示范項目(非公益類項目)
(1)項目建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創新示范基地建設,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創新示范基地基礎設施和溯源管理系統建設。
(2)申報單位為有健全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加快土地流轉等方式,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供銷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股份合作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構建聯農帶動深度合作新模式,帶動農民增收。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6.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公益類)
(1)項目開展白蕉海鱸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活動,財政資金主要用于白蕉海鱸文化旅游和創意產業發展,包括舉辦白蕉海鱸文化旅游節、白蕉海鱸文化創意活動、疍家漁業文化休閑帶建設等。
(2)申報單位為白蕉鎮政府、白蕉鎮轄區村委會、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行業協會、農業科研機構。項目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加收入。
7.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公益類)
(1)項目建設產業園農業基礎設施,財政資金主要用于產業園重要區域、重要沿線或重要節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產業園綜合環境。
(2)申報單位為白蕉鎮政府、白蕉鎮轄區村委會、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
8.新型農業人才創業創新項目(公益類)
(1)項目建設白蕉海鱸現代農業產業園“雙創”孵化區,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建設創業見習、創客服務平臺,鼓勵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返鄉進入現代農業產業園創業創新,將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成為新型經營主體“雙創”孵化區。
(2)申報單位為白蕉鎮政府、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項目須具有帶動作用,提高農民的農技水平。
9.農業風險保險項目(公益類)
(1)項目開展白蕉海鱸風險保險,財政資金主要用于白蕉海鱸價格指數風險保險投保,鼓勵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買農業保險,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2)申報單位為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二)斗門區休閑農業產業園
1. 農業高質高效示范項目(公益類/非公益類)
(1)項目建設休閑農業觀光示范園或民宿示范項目,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園區或民宿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包括休閑觀光設施建設,種植(養殖)示范基地建設,民宿裝修改造,購置生產設備等。
(2)申報單位為蓮洲鎮政府,蓮洲鎮轄區村委會,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有較強經濟實力、有健全的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休閑農業觀光示范園或民宿要求有一定的基礎設施。涉及土地的項目建設內容必須符合有關國土的規劃使用要求。休閑農業觀光示范園園區面積須達到100畝以上。項目須具備較好的帶動作用。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2. 農產品加工冷鏈倉儲保鮮項目(非公益類)
(1)項目建設農產品加工車間、冷庫倉儲和冷鏈運輸車,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場地基礎設施建設,購置相關加工設備和制冷設備、冷鏈運輸車等。
(2)申報單位為有較大的生產場地,較強的農產品加工能力,有健全的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產品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注冊商標、有認證、有品牌且帶動能力強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3. 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項目(公益類/非公益類)
(1)項目開展農業新品種培育推廣,財政資金主要用于種植業、水產業、畜牧業等特色產業種苗和新品種培育,包括新品種培育基地、種苗養殖(種植)示范基地、新品種培育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建設,購置相關生產設備和培育設備,新品種宣傳推廣等。
(2)申報單位必須是具有較強種苗和新品種研發培育經驗,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和經濟實力,有一定的宣傳推廣渠道。項目實施地點在斗門區轄區范圍內。項目須有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對推動種業產業化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帶動農民增收有直接推動作用。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4.品牌建設和營銷推介項目(公益類/非公益類)
(1)項目建設農業電商服務平臺,開展特色農產品品牌推介活動,財政資金主要用于農產品展示大廳建設,電商平臺信息化系統建設,購置硬件設備,組織企業參加各級農產品展銷會,統一策劃和宣傳推介重要農產品等。
(2)申報單位為蓮洲鎮政府,蓮洲鎮轄區村委會,斗門區農業農村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行業協會,有較強實力、有一定的電商基礎和運營經驗、有健全的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產品有一定的知名度、有較強帶動能力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5. 聯農帶農深度合作示范項目(非公益類項目)
(1)項目建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創新示范基地建設,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創新示范基地基礎設施和溯源管理系統建設。
(2)申報單位為有健全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加快土地流轉等方式,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供銷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股份合作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構建聯農帶動深度合作新模式,帶動農民增收。
(3)同一申報單位只能申報1個項目。
6.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公益類)
(1)項目開展休閑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活動,財政資金主要用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包括舉辦禾蟲文化旅游節、鄉村旅游文化節等。
(2)申報單位為蓮洲鎮政府、蓮洲鎮轄區村委會、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項目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加收入。
7.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公益類)
(1)項目建設產業園農業基礎設施,財政資金主要用于產業園重要區域、重要沿線或重要節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產業園綜合環境。
(2)申報單位為蓮洲鎮政府、蓮洲鎮轄區村委會、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
8.新型農業人才創業創新項目(公益類)
(1)項目建設休閑農業產業園“雙創”孵化區,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建設創業見習、創客服務平臺,鼓勵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返鄉進入現代農業產業園創業創新,將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成為新型經營主體“雙創”孵化區。
(2)申報單位為蓮洲鎮政府、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業園區管委會。項目須具有帶動作用,提高農民的農技水平。
9.農業風險保險項目(公益類)
(1)項目開展臺風災害風險保險,財政資金主要用于臺風災害風險保險投保,鼓勵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買農業保險,增強抵御自然風險能力,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2)申報單位為斗門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五、申報程序及要求
(一)申報流程
按照《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實行逐級上報。由鎮(街)農業部門出具審核意見,報送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初審后,上報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項目評審。
(二)申報截止時間
2021年5月10日下午6點前,以項目上報簽收時間為準,逾期申報的,概不受理。
(三)項目申報材料要求
1.項目申報資料封面名稱統一為《2021—2022年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專項資金項目入庫申報材料》,用A4紙打印和復印,并按以下順序裝訂成冊(不允許使用文件夾裝訂):
封面(用藍色面紙),在單位名稱上加蓋紅色印章;項目單位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法人代碼證書等材料,并加蓋單位公章;公司年度審計報告或有資質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銷售收入證明;獲得“三品一標”、名牌產品、注冊商標、產品質量、環保、科技成果、專利、龍頭企業、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珠海十大現代農業研發、生產示范基地證明材料;生產農產品的企業必須提供1年以上(含1年),如實記載下列事項:一是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二是動物疫病、植物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三是收獲或者捕撈的日期、收獲量及產品銷售等紀錄,無法提供或提供不全面的實行“一票否決”。
2.膠裝成冊,一式5份上報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斗門區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股),地址:斗門區井岸鎮朝福路442號,聯系電話:2782656,聯系人:羅淑娟,申報材料電子文本發至:dmqnyncjcyg@zhuhai.gov.cn,紙質文件和電子版缺一的申報項目取消資格,對不按文件要求準備申報資料或申報資料錯漏較多的單位,一律視為無效申報。所有與申報相關的文件資料可在斗門區政府網(doumen.gov.cn/)的通知公告欄下載。
3.具體申報材料,請參照模板制定(附件)。
六、其他說明
(一)最終項目立項和項目批復資金分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二)本指南由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件:
2021—2022年斗門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專項資金項目入庫存申報書
(斗門區白蕉海鱸現代農業產業園/斗門區休閑農業產業園)
項目名稱:
項目類型:
項目屬性:公益類 非公益類
項目類別:工程類 采購類 其他
是否含政府采購內容: 是 否
是否納入績效評審: 是 否
申報財政資金額(萬元):
項目申報單位(蓋章):
項目法定代表人(簽字):
申報日期:
一、項目申報書
1、項目名稱
2、項目地點
3、項目實施期限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4、項目申報單位
單位性質
5、聯系人
電話及傳真
6、項目資金籌措
資金籌措渠道
金額(萬元)
項目資金籌措
①申請財政補助資金
②自籌資金(含貸款)
③其它投入
④投資總額合計
7、申報依據及理由
【填寫說明】
1、項目背景:項目區農業及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和重點,政策文件依據。
2、項目意義:對產業發展、農產品安全、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民增收的作用(重點內容)。
3、項目已有的基礎及準備情況。(有可研報告限500字,沒有可研報告600-800字)
8、項目建設主要內容
【填寫說明】項目總投資規模,并分項列出工作(建設)內容及預算金額(限500字)。
二、項目支出預算明細表
項目建設詳細內容
預算金額(萬元)
測算依據及說明
一、財政資金補助內容
1
2
3
4
5
6
二、自籌資金建設內容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項目審核意見表
項目名稱
項目單位申報意見
法人代表簽名: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項目地鎮(街)推薦意見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區農業農村部門意見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市專家評估組意見
(簽 字)
年 月 日
市農業農村局意見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范圍:本縣范圍內新型職業農民的申報認定與管理。
第三條 新型職業農民必須思想理念先進、創業欲望強烈、市場意識超前、務農意愿穩定、社會責任意識較強,具備“以農業為職業、占有一定的資源、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有一定的資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來自農業”五個基本特征。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業科技的活躍受體、農村先進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第二章 認定標準
第四條 新型職業農民的資格認定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嚴格標準,動態管理。我縣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須具備如下標準:
1. 生產經營型:
(1)基本要求:原則上具備中等專業教育基礎或累計不少于150個學時的理論培訓,并獲取相應的專業技能培訓證書資格;男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下、女性年齡在50周歲以下,且穩定從事農業生產3年及以上時間。
(2)生產規模:①種植業以種植水稻、蔬菜、瓜果等作物為主。種植規模符合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流轉土地5年以上,相對集中連片,具有規范的土地流轉合同。種植單一作物,優質稻需達50畝以上;瓜果、蔬菜需達30畝以上;設施栽培(鋼架大棚)需達10畝以上。②畜禽養殖業以養殖生豬、蛋(肉)雞、蛋(肉)鴨等畜禽為主。養殖生豬的豬欄需達300平方米以上,年出欄不少于100頭以上;養殖蛋雞、蛋鴨的雞舍或鴨舍需達500平方米以上,年出欄不少于20000只以上;養殖肉雞、肉鴨的雞舍或鴨舍需達600平方米以上,年出籠25000只以上。從事畜禽養殖的家庭農場還需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③水產養殖業以養殖魚、蝦、螃蟹、黃鱔、烏龜、鱉等水產品為主。承包或流轉養殖水面5年以上,具有規范的承包或流轉合同。標準精養魚池應達50畝以上,普通水面養殖應不少于100畝。同時各產業都應具備相應的農業機械設備。
(3)產出效益及收入水平:產業收益要高于本產業平均水平10%以上。產業收入要同于或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從數值上看,年收入應不低于5萬元。
(4)示范帶動能力:必須是縣農業委員會確認的科技示范戶,在當地示范帶動能力顯著。
2. 專業技能型:具有一定的農機裝備且具備技能資格證書的農機大戶、統防統治專業人員等。
3. 社會化服務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領班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頭人以及其中的為農業生產全程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村級經縣認定的農民技術員、動物防疫員、動物檢疫員等。
第三章 申報與認定
第五條 申報程序:通過個人申報—鎮、村推薦—縣農業委員會審核—組織培訓測試—公示—資格認定六個程序,對符合條件標準的職業農民頒發有縣政府蓋印的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
第六條 申報材料
1. 新型職業農民申報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 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申請及審批意見表;
3. 土地承包合同或經鑒定后的土地流轉合同及公示材料(含土地承包、流轉等情況);
4. 其他需要出具的證明材料。
第七條 認定主體:縣人民政府為認定主體,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受委托機構組織進行認定。
第四章 資格管理
第八條 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建立新型職業農民信息管理系統(包括姓名、性別、身份證編碼、地址、聯系電話、主導產業、資格認定時間、參加培訓情況、考評狀況、從業情況、政策扶持情況及考核情況等),并確定專門機構實行定期考核評估、動態管理,每兩年至少考核一次。對取得資格證書后又不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的,要注銷其資格證書。要將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考核審定結果作為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據,保證認證登記的新型職業農民優先享受優惠扶持政策,提高支持、扶持政策的針對性和效益。
第一條 為加強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工作管理,根據《國務院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0號)及《農業部關于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意見》(農經發〔2011〕3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依托農產品加工、物流等各類農業園區,注重培育龍頭企業集群,創新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集成集約要素資源,拓展產業鏈條,發展區域主導產業,打造區域優勢品牌,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
第三條 建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按照創新、提升、優化、拓展的總體要求,堅持機制創新、增強帶動能力,堅持耕地保護、尊重農民意愿,堅持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堅持部省共建、以縣為主。
第四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申報、評審、認定、考核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五條 各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應當將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總體發展規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制定相應扶持政策,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保障示范基地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章 職責與分工
第六條 農業部負責提出建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意見,制訂認定管理辦法。省級農業產業化部門負責指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建設,完善扶持政策,制定具體管理考核辦法。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示范基地建設任務。
第七條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負責指導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主要職責是:
(一) 提出建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意見;
(二) 制定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認定管理辦法;
(三) 負責組織示范基地申報、評選和公示等工作;
(四) 對示范基地運行情況進行考核和工作指導;
(五) 研究扶持示范基地的政策措施。
農業產業化專家庫的專家負責對示范基地認定和運行情況進行評估、考核,提出審核意見。
第八條 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的職責:
(一) 組織開展本省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篩選、審核、推薦和申報工作;
(二) 對本省示范基地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管;
(三) 對本省示范基地建設與發展進行指導與支持;
(四) 協調解決與示范基地建設發展有關重大問題。
第三章 申報與認定
第九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申報,具體條件是:
(一) 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農產品加工或物流園區。園區有管委會等專門的管理部門,建設主體清晰,內部規章制度健全,組織管理、經營管理和社會化服務比較完善,運行2年以上,經營狀況良好。
(二) 龍頭企業集群集聚。園區集聚了1家(含)以上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家(含)以上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超過15家。東、中、西部地區示范基地內龍頭企業總體年銷售收入分別達到40億元、30億元、20億元以上。
(三) 規劃編制科學合理。示范基地有經當地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建設規劃或建設方案,且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和農業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縣(市、區)人民政府出臺了支持園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有財政專項扶持資金。
(四) 農業組織化程度高,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園區及園區內龍頭企業能有效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或一村一品示范村,帶動農戶范圍廣、數量大,利益聯結關系比較緊密。園區內龍頭企業原料訂單采購比例超過50%,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
(五) 產業鏈條完整,加工轉化增值能力較強。有與園區相配套的高標準原料基地,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程度比較高,倉儲、包裝、運輸等產業配套發展。農產品加工轉化比重大,產品附加值高,園區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原料采購額之比超過2:1。科技創新能力較強。
(六) 農產品品牌發展基礎較好。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或農產品地理標識登記產品數量多,基地內企業產品獲得省級以上各類品牌認證,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七) 公共服務平臺初步建成。園區主管部門或當地科研、質檢等行業主管部門自建或依托龍頭企業,建設了技術創新、質量檢測、物流信息、品牌推介等公共服務平臺不少于1個,為園區內各類經營主體提供便捷優惠的公共服務。
(八) 促進新型城鎮化作用較為明顯。園區所在縣(市、區)或鄉鎮(針對在一個鄉鎮行政區域范圍內的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城鎮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效帶動當地形成支柱產業,引導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人口向園區所在城鎮集聚,推動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綜合服務功能建設完善,加速了城鄉統籌發展步伐。
第十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申報程序:示范基地由現有園區提出書面申請,當地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后擇優向農業部推薦。
第十一條 申報材料主要包括:
(一) 園區申報材料,主要包括園區概況、經濟運行現狀、基地建設情況、帶動農民增收情況、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情況、公共服務平臺打造情況、帶動城鎮化發展情況,以及具體申報理由;
(二) 縣(市、區)人民政府申報文件;
(三) 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的意見和推薦文件;
(四) 園區成立的相關文件或當地政府開具的所申報示范基地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劃定區域內集聚發展的證明材料;
(五) 示范基地建設規劃或建設方案等證明材料。
第十二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認定程序:
(一)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對各地申報的示范基地材料進行初審;
(二)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從農業產業化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申報材料進行評估,提出評審意見;
(三)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根據專家評審意見提出初步名單,報部領導審定,并經公示無異議后,由農業部發文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
第四章 管理與監督
第十三條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和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負責對示范基地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考察和日常監督管理。
第十四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運行一年以上,每年第一季度向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和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報告運行情況,包括主導產業發展、龍頭企業效益、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品牌建設、帶動基地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等情況。
第十五條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適時組織專家對示范基地進行考評,對于考評優秀的,采取適當方式給予表揚或獎勵。加大對優秀示范基地的宣傳力度,提出進一步完善的指導意見。
第十六條 每四年對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進行動態監測,對主要指標不符合標準的園區,取消“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稱號。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申報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有關材料必須客觀真實。如果存在舞弊行為,一經查實,已經認定的示范基地取消其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資格,未經認定的取消其申報資格。
第十八條 對在申報、認定、考評工作中存在行為的人員,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有關黨紀政紀規定予以嚴肅查處。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財政涉農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部分資金安排分散,效益低。到目前為止,涉農補貼已經發展到40多項,每個項目補貼都有特定的標準和目標,各級支持農業發展和農村社會發展的資金也在年年增長,但項目分散,資金分散,實施主體分散,不僅不易發揮資金聚集效應、集中解決“三農”突出問題,而且經常造成重復建設,資金使用效益普遍不高。
(二)資金管理線長面廣,成本高。主要是惠農補貼資金發放工作面廣量大、程序繁多,同一作物多種補貼,如種植雙季水稻,享受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早稻良種補貼、晚稻良種補貼、雙季稻補貼,屬大戶的還享受種糧大戶補助,加重工作負擔,不利于政策落實。據核算,目前綜合成本已經占到整個發放資金的10%,無疑加重了縣鄉政府的負擔。另外,有些專項資金的申報程序復雜,立項申報材料需要專業機構才能做好,有些指定要有資質的中介進行方案編制,無形中增加了項目成本。
(三)專項資金使用存在偏差。按省財政廳要求,為了使補貼真正達到促進糧食生產的目的,對沒有播種糧食的耕地不能發放補貼資金,這部分補貼資金由縣財政實行統籌安排。按要求只能用于發放漏統考漏報面積和產糧大戶獎勵,但我縣有一部分用在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另外,有資金在財政下達到主管部門后,主管部門沒有嚴格按項目方案實施,擅自挪項和調項,也未按程序申報審批,繞開財政部門的監督管理。
三、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進一步整合涉農資金,注重統籌協調。要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以規劃為引導、以產業為平臺、以統籌為核心的資金整合模式,依據各地產業發展實際,搞好項目立項前的調研和評估論證,原則上對同產業、同性質、同用途的涉農專項資金進行調整歸并,對涉農資金實行跨部門、跨級次整合,集中財力、捆綁使用,避免“撒胡椒面”的現象。同時,建立科學規范的分配機制,全面推行專家評審、項目指南、標準文本等制度,對涉農資金的規模、用途、使用方向進行嚴格審核。逐步對財政涉農資金和項目實行相對集中管理,特別是對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公益事業項目,要強化相對集中管理和統籌協調,盡力歸并支出事項,避免多頭審批、重復投資和分散投資。
(二)進一步增加農業投入,改革投資體制。不斷增加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增加對縣級財政一般轉移支付的比重,減小專項資金的規模,以利于增強縣級財力運用的自主性。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權力責任,做到“兩個區分”,即區分不同地區核定配套任務,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能力確定符合實際的配套及自籌資金規模,以使縣級財力更多用于農村公益事業;區分保投入與保運轉的責任,按照“項目投入主要靠上級拿、運轉經費圭要靠地方出”的原則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