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礎工程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12 17:14: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基基礎工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地基基礎工程

篇(1)

一、前言

在建筑結構的建造的使用過程中,由于地基和基礎工程的質量問題,使建筑物墻體和樓蓋開裂影響使用的,有礙觀瞻并使人有不安全感覺的,更有甚者使建筑物倒塌的事故,近幾年有上升的趨勢,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其中地基和基礎工程的質量問題,占總事故的確21%。在建筑結構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人們普遍認為最難駕馭的并不是上部結構,而是該工程的地基和基礎工程的問題,建筑物的上部結構盡管千變萬最化,復雜萬分,但是在電子計算機得普遍應用,今天,它們基本上都是在設計和施工中可以被預知和掌握。而對于建筑群所在場地的地下土層分布則不然,一般地說,人們只能在設計前通過幾個鉆孔的土樣的試驗得知其少數信息,也只能在施工后,槽底的釬探結果了解其表層信息,至于更深層更全面的情況卻不能全面的掌握,往往憑經驗加以處理,這就產生誤差,甚至錯誤造成對建筑物建成后的損壞,而且,地基基礎都是地下隱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難以檢查,使用期間出現事故的苗頭也不易察覺,一旦發生事故難以補救,甚至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地基基礎工程事故發生可能是因勘測、設計、構造、制造、安裝與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而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引起突發事故。另一些因素可能導致消耗性逐漸發生的事故,從安全上講,突發事故是危險的。所以,研究并探討地基基礎工程事故發生的原因,更具有普遍性。地方性和經驗性,對它的分析后得到的經驗教訓,更是建筑工程技術人員需要不斷積累的知識財富。并對地基基礎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二、地基與基礎的工程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因工程地質勘查中的錯誤而產生的事故

工程勘察報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預防地基與基礎的工程事故,首先對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全面正確的了解,要做到這一點關鍵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據建筑物場地的特點,建筑物情況合理確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務,勘查工作是設計的重要稱序,決不能忽視而不做,也不能隨便做而不考慮是否適用。特別是對復雜的、軟弱的地基,更應慎重對待。即使對單層的一般性建筑,也不能不做勘查。

事故實例:某市修建的一座庫房樓,該庫房為兩層樓房,平面呈一字型,東西向長47.28m,南北向寬10.68m,高7.50m。庫房正中為樓梯間,東西各兩大間,每間長10.89m、寬10.20m。中部有兩個獨立柱基。內外墻均為條形基礎。此樓在使用一年后。庫房西側二樓墻上既發現有裂縫。此后裂縫數量增多,裂縫寬度展擴。據詳細調查統計,大裂縫已有33條,有的裂縫長度超過1.80m,寬度達10~30mm,且地面多處開裂。6年之后,再度調查,發現裂縫長達3.20m,裂縫寬為8~10mm,且內外貫通。說明6年多來庫房的沉降一直都在發展。

事故原因分析:原勘查失誤是事故的主因,原勘查報告雖有償個鉆孔資料但僅有庫房對角線的41#、46#孔分別深5.10m、5.35m,其余5個孔只有2m多,遠不及基礎受壓層深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有2個孔已穿過有機土和泥碳層,但卻未做記錄,在報告中未說明,只是簡單地建議地基計算強度為fk=100KN/M2。這是該庫房發生嚴重質量問題的根源;設計人員對這份粗糙的勘查報告,并未提出補做勘查的要求。此外按規范規定對于三層和三層以上的房屋,其長高比L/H宜小于或等于2.5;本例雖為二層砌體結構,但長高比L/H=47.28/7.5=6.3,次值》25,導致房屋的整體剛度過小,對地基過大不均勻沉降的調整能力太弱。設計人員又未采取加強上部結構剛度的有力結構措施,也是導致墻體開裂的重要原因。

應吸取的教訓:第一,工程勘查工作做的粗糙;第二,地基的選擇和處理方法不當,未能使房屋坐落在比較均勻的天然或人工地基上;第三,上部結構整體剛度弱。這三點教訓也就是平時常說的“情況不明,決心不大,方法不好”。

此外,在勘查時要重視對鉆孔深度的選擇。由于鉆孔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果不符合設計上對壓縮厚度的需要,或者大不到樁所坐落的土層時,那就不可能正確計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樁的正確承載力,也就達不到基礎設計要求。因此必須按設計要求確定合適鉆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量不足,鉆孔和探坑布點少,再加上鉆孔深度不夠,以致不能表達出土的不均勻性和層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的翹曲和彎折而出現裂縫,造成危害和浪費。。

(二)因建筑物基礎底面土壓力過大超過地基承載力造成的事故

地基承載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中的一個關鍵指標。各類地基承受基礎傳來荷載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一限度,首先發生的是建筑物具有較大的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開裂;如果超越這一限度過多,則可能因地基土發生剪切破壞而整體滑動或急劇下沉,造成房屋的傾倒或嚴重受損,下面列舉全世界聞名的實例

事故實例:加拿大特斯康谷倉,平面呈距形,長度59.44m,高度為31.00m,寬度為23.47m。容積為圓筒倉,每排 13個倉,5排,總計65個圓筒倉組成,谷倉的基礎為整塊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基礎厚度61cm,基礎埋深為3.66m。1911年該倉開始施工,1913年秋完工。谷倉自重20000t,相當于裝滿谷物后總重量的42.5%。1913年底月起此谷倉裝谷物,仔細裝載,分布均勻。10月當谷倉裝了31822m2谷物時,發現谷倉下沉,一小時沉降達31.5cm,結構物向西傾斜,并在24小時內,整個谷倉傾倒,傾倒度達26.53。谷倉西端下沉7.32m,東端上抬1.52m。

事故原因分析:經檢查,谷倉工程未做勘察。設計根據鄰近工程基槽開挖實驗結果,計算地基承載力為352KPa,應用到這個谷倉。谷倉場地位于冰川湖的盆地中,地基表層為近代沉積層,厚度3m;表層下面為冰川沉積粘土層,厚度122m。1952年在離谷倉18.3m處打了一些鉆孔,從鉆孔的粘土原狀式樣測的:粘土層的平均含水率隨深度而增加,從40%到60%;無側限抗壓強度從118.4 KPa減少到70.0 Kpa,平均為100 KPa;平均液限ωl=105%,塑限ωp=35%,塑性指數高達IP=70。由試驗可知這層土是高膠體、高塑性的。按太沙基公式計算地基承載力f,如采用粘土層無側限抗壓強度平均值100 Kpa,則地基承載力f為278.6 KPa,小于谷倉地基破壞時的基礎底面壓力329.4 KPa,若用qumin=70.0 KPa計算,則f=193.5 KPa,更遠小于谷倉基礎滑動時的實際基底力.

事故主要原因:加拿大特斯康谷倉破壞的是因為谷倉事先未做勘察,設計盲目進行,采取設計荷載遠超過地基土的承載力,導致谷倉發生地基整體滑動破壞的嚴重事故。

應吸取的教訓:地基整體剪切破壞事故,它造成的工程事故災害很嚴重,必須引起土建工程技術人員的極度重視。設計人員應慎重對待工程勘查 告提供的地基承載力建議值,嚴格計算基礎的實際土壓力,若對勘察告的建議值有懷疑,可以在做載荷試驗驗證。施工人員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時,應復核設計地基承載力的合理性。一旦發生地基產生較大的沉降或傾斜,必須立即停工,會同勘查、設計和使用單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發生災難性破壞。

(三)因地基中暗溝、古墓等舊構筑物影響造成的事故

建筑物地基槽開挖后,可能遇到許多局部異常的情況,例如:在地基土中存在有暗溝、古墓、古井、舊基礎等已廢除了的構筑物,其中在暗溝、古井內往往填充疏松的建筑垃圾或淤泥軟土,形成局部的松軟部位,可能引起基礎局部嚴重下沉。導致上部墻體或結構開裂;如遇古墓、防空洞等中空構筑物,則可能引起塌陷事故;至于遇到舊基礎、廢化糞池等構筑物,它們往往比周圍天然地基堅實得多,形成軟硬突變,也會造成上部結構開裂。因此在刨槽驗槽過程中查明局部異常情況是十分重要的。

事故實例:某廠鑄鋼車間廠房長度66.75m,寬度39m,為三跨等高排架,柱基為鋼筋混凝土杯形基礎,基礎一般埋置深度為2m。基礎夯實干密度》ρd≥16g/cm3,夯實影響深度0.3~0.4m。廠房主體結構完工。安裝吊車前發現結構開裂事故:房屋東側地面開裂,裂縫長達15m,裂縫最大寬50~60mm,。南墻東側開裂,裂縫最大寬20mm,鋼筋混凝土圈梁亦被拉裂,裂縫多達20余條。廠房東南角向外偏移20mm。廠房東南6個基礎下沉。下沉速度平均每月約3~4mm。

事故原因分析:第一,未按設計要求探墓深度6~7m。實際探墓深度只有2m,事故發生后進行補探,在東南角10個柱基范圍內,就探出木棺11個,位于基礎下或旁邊。木棺頂距基礎底面約1.5~2.0m,木棺有的為空穴,有的充填淤泥。第二,廠房未經詳細勘察,據初勘階段臨近廠房探坑資料,按地基土的承載力150KPa盲目設計,實際地基土非天然沉積土,而是填土,地基土的承載力僅為100~120KPa。

一點經驗:在地基基礎施工中,遇到暗溝、古墓等舊構筑物是經常發生的。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設法弄清情況,除進行必要的勘測、挖掘之外,虛心向當地人和工人請教,進行細微的調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然后才能作出符合實際的處理方法。

(四)因建筑地基發生溶蝕與管涌造成的事故

1.當建筑地基中存在地下水,并有下列條件時,則可能發生溶蝕與管涌事故:

(1)石灰巖地區經長期地下水的作用,可能發生溶洞。溶洞發育地區,將發生地基溶蝕。

(2)山區殘積土或披積土顆粒大小相差懸殊時。在地下水流動作用下,可能發生溶蝕或管涌。

(3)如地基土質級配不良,地下水流速大,則地基中土的細顆粒可能被沖走,而產生管涌。

凡在上述地區建造的工程都應仔細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如果認為地基中存在上述溶蝕問題,應另選場地,因為上述溶蝕事故的措施相當不容易,并且費用很高。

事故實例:美國東南部亞拉巴馬洲凈水廠建在一座小山旁,基槽開挖6m深,以建造沉淀池和過濾建筑物,工廠完工并使用一個月后。一天早上,操作人員聽到很響的咕咕聲,隨著一連串的隆隆聲,像遠距離開大炮一樣,過濾建筑物發生嚴重搖動并開裂,從頂部一直開裂到底部,同時建筑物一半發生傾斜。

事故原因分析:凈水廠的地基土為殘積土,基巖為石灰巖,裂縫發育。建筑物施工其間,施工單位不慎打破直徑457的自來水總管,結果將容量為226的大水箱放空,使得大量水滲入地下,當地基受水浸泡后,由于殘積土顆粒大小懸殊,細顆粒被水沖走,發生溶蝕與管涌造成的事故,導致沉淀池底部出現大的洞穴,沉淀池基礎與地基之間多處產生很大的缺口,寬達15~30。由于地基嚴重溶蝕與管涌結果。凈水廠完全遭到破壞,無法使用。

應吸取的教訓:土建工程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地下水對工程的設計方案、施工方法和工期、建筑工程的投資和使用都有密切關系。如果對地下水處理不當,可能發生工程事故。

2.地下水的主要影響有:

(1)基礎埋深——基礎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凍土層厚度以下,后者與土中的毛細水有關。

(2)施工排水——當基礎埋置地下水位以下時,基槽開挖和基礎施工必須排水。如果排水不好或基槽遭踩踏都會造成隱患。

(3)地下水升降——下降會使建筑物產生不均勻沉降,而上升會使粘土層軟花、濕陷性黃土下沉、膨脹土層吸水膨脹。

(4)溶蝕與管涌——在石灰巖地區地下水存在會造成溶蝕,在有承壓水地區,如基槽挖除承壓水以上隔水層,則可能出現大量涌水浸泡地基。

(5)空心結構浮起——水池、油罐、空曠地下工程埋深超越地下水位教多時,可能上浮,影響使用。

三、結語

當發生一次重大的地基基礎事故后,最關鍵的事對這次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只有正確的分析,才能發現事故的原發癥結。進行公正的仲裁,明確事故(下轉第28頁)(上接第26頁)的責任;只有正確的分析,才能找到今后應吸取的教訓,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也只有正確的分析,才能制定出適宜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對于結構設計,施工技術和使用中的錯誤引起的,其中大部分是主觀性的錯誤。而當嚴格遵守勘查、設計與施工的標準文件的規定和相應要求,則錯誤是可以避免的。工程設計人員在進行地基基礎的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地基基礎的設計應當根據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結構型式和工地的土質條件,并結合現場具體情況,在適用與經濟的前提下,要保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結構在正常使用過程中不發生裂縫或損壞。

第二,地基基礎工程事故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出現得較多的問題。為防患于未然,有關人員應針對地基情況,“對癥下藥”認真細致地做好勘查、總體布置,選取基礎類型和設計計算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有關人員不僅要研究已出現的工程事故作為“前車之鑒”,同時也應學習已有的成功經驗與方法,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確保工程質量。

第四,在地震區中,對已發生的消耗性地基基礎事故,不應忽視而應及時修好,否則在地震作用下可能轉變為災難性的工程事故。

第五,建議編制有關防止地基基礎工程事故的法規,以使有關方面重視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崔干祥.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M].科學出版社,2002.

[2]羅福干.建筑結構缺陷事故的分析及防治[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篇(2)

《地基基礎工程》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崗位核心課程之一,是培養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與工程管理職業能力的課程。通過對建筑企業調研,與建筑企業實踐專家、同行學者明確課程培養目標,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突出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地基基礎工程課程標準》,使課程標準更加適應專業知識、職業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目標要求,并通過隨堂聽課、教學過程隨機檢查等方式檢查課程標準執行情況[2]。

(二)根據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崗位的職業要求,更新、調整課程的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就業的工程施工與工程管理崗位的需要,結合行業和工程實際,以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調整課程的教學內容,做到“兩個銜接、兩個突出”,即:“理論教學與前、后續課程相銜接,實踐教學與職業崗位實際需求相銜接;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突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1.教學內容與前后續課程銜接,突出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

《地基基礎工程》課程涉及的相關領域較廣,與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等課程之間重復、交叉的知識點較多,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教學內容的取舍標準,注意與前、后續課程的銜接,盡量避免、減少與已學課程內容的重復,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并幫助學生學會尋找各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融會貫通地掌握專業知識,突出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3]。

2.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突出教學的規范性和專業性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高層建筑的興建,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地基基礎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也使得在地基基礎工程中不斷出現亟需解決的新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吸收前沿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更新課程教學內容,將建筑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引入貫穿到日常教學中,并注重現行的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或行業技術標準的應用,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三)構建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著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實驗項目的優化整合,增加設計型和工程應用型實驗

對土工實驗內容進行優化與整合。如地基土的重度試驗、含水量等實驗不再單獨開出,而是結合在地基土的液塑限實驗、壓縮實驗、直接剪切等實驗中進行。適當增加設計型和工程應用型實驗,讓學生掌握工程實驗技術,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及嚴謹的工作態度[4]。如在地基土工程性質的評價實驗中,選取某一實際工程項目的地基土,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與實驗方法,自行制定相關實驗項目和實驗方案,獨立進行實驗資料和實驗數據的分析整理,最后提交基礎工程設計所需土性參數。

2.構建專項技能實訓項目,強化學生專項職業技能訓練

專項技能實訓項目有:淺基礎課程設計、基礎施工圖識讀、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識讀和使用等。如在淺基礎課程設計中,提供某典型實際工程的建筑施工圖、地質勘察報告和上部結構荷載等條件,真題習做,要求學生進行該實際工程的淺基礎設計計算。此舉既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進行崗位綜合技能實訓,加強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

崗位綜合技能實訓是在工程項目施工的真實職業環境中,“教、學、做”合一,學生全過程參與基礎工程施工實踐,要求學生逐步掌握常見淺基礎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的編制,熟悉基礎施工質量標準、安全要求,逐步具有分析處理基礎施工技術問題和進行施工質量檢查驗收的技術應用能力。

(四)實施多元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針對本課程理論與工程實際聯系緊密而學生感覺抽象、難學的特點,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施工現場教學、工程錄像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施工現場教學

地基基礎工程的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如關于淺基礎和樁基礎的構造要求、基礎的施工等內容,課堂講述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針對這些實踐知識可采用施工現場教學法,即選用正在進行基礎施工的工程項目,帶學生到施工現場,邊觀看工人施工過程,邊結合實際進行基礎構造、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易出現的質量問題等的講解,并讓學生根據施工圖紙進行現場的對照和觀察,使學生能更直觀、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實踐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來自于《重慶三峽學院學報》雜志。《重慶三峽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2.工程錄像教學

該課程具有注重實踐、依賴實際經驗的特點,在教學過程將不同基礎類型的施工工藝和施工過程的錄像適時地插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課堂上對工程實踐有了感性認識,以前難以講清的問題通過影像、圖片、動畫直觀清晰地展示,變得通俗易懂,也使得課堂教學生動、輕松,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動力。

(五)完善課程的考核評價方法,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

課程的考核評價不僅檢查教學效果,也是促進學生學習、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手段。傳統的課程考核不僅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制約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應根據地基基礎工程課程的特點與課程教學目標,將考核貫穿于課程教學全過程,把學習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有機結合,即課程考核=平時考核+階段考核+期末考核+實踐考核[5]。平時考核主要包括學習態度、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等;階段考核則根據各章節教學要求,采用單元測驗、撰寫小論文等方式進行;期末考核即采用試題庫或命題試卷進行考試,主要考核學生課程主要知識的掌握情況;實踐考核主要包括實驗操作、實驗實訓報告等,主要考核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考核內容也不局限于教材,不偏重于知識的記憶,而是延伸到課外知識、前沿信息上,全面考核學生的知識結構、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教學改革保障條件的建設

(一)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專業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執教能力強、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教學團隊。目前承擔本課程教學和實訓指導的團隊教師共8名,專任教師中副教授2名,講師2名,4名兼職教師均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團隊教師通過進修培訓、企業掛職鍛煉等途徑,熟悉和掌握基礎工程新技術、新工藝等,不斷學習和更新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通過教學研討和教學觀摩,提高兼職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教材建設

根據課程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的要求,依據國家已頒布的現行新規范和新標準,結合近幾年土木工程中的“四新”技術及在工程中的實際應用,編寫的《地基基礎工程》教材已于2012年8月由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目前該教材已在相關院校和專業使用,經對使用師生進行調查,該教材使用效果好,可作為土木工程技術、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和工程管理等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參考書和廣大土建類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參考書。此外,還編寫了土工實驗指導書和土工實驗報告、地基基礎工程實踐教學大綱和實訓指導書等,滿足了實踐教學需要。

(三)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

課程教學團隊從2010年開始就不斷進行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目前,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已基本完成,課程標準、授課計劃、多媒體課件、試題庫、學習指導、習題及解答等已陸續在校園網上,實現了資源共享。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條件,方便教師課后為學生進行網上答疑,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效果,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篇(3)

中圖分類號:[TU761.4]文獻標識碼:A

前言:為了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在進行樁基礎施工時必須做好樁基的檢測工作。樁基的檢測工作時建筑工程地基基礎設計時確保參數的準確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經濟學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帶動了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高層、超高層建筑、鐵路、橋梁、公路、隧道工程都高速發展開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建筑層高日益加大,建筑高度越大對地基承載能力的要求也就越大,因此樁基檢測對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其發展前景也日益廣闊。

一、樁基檢測的新技術---基樁鉆芯檢測鉆孔成像技術

基樁鉆芯檢測鉆孔成像技術是一種成像分析技術,是通過使用鉆孔成像儀來進行樁基檢測的,借助鉆孔成像儀來對樁基的鉆心孔進行分析。電纜、成像探頭以及主機是鉆孔成像儀的組成部分,具有下面的幾個特點:第一,可以直接反應出樁基的鉆孔芯內的混凝土的溝槽、混凝土;離析現象以及蜂窩麻面等的準確的位置以及出現這些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第二,基樁鉆芯檢測鉆孔成像技術可以對樁底的沉渣厚度進行準確的測量,并且對其方位進行精確的判斷;第三,基樁鉆芯檢測鉆孔成像技術可以作為鉆空芯孔偏出樁外的方向判斷的輔助方法;第四,基樁鉆芯檢測鉆孔成像技術可以用來觀測巖石結構、裂

隙、巖溶地層巖性、斷層以及夾層等。

二、新型樁基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

樁基和土之間關系非常復雜,兩者之間互相聯系互相作用,影響樁基和土之間關系的因素又具有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并且樁基的形狀各式各樣又存在不確定關系以及非線性關系,導致樁基的檢測難度加大,準確性和安全性難以保障。因此樁基檢測未來的發展方向會逐步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來進行樁基檢驗,目前國內外的許多學者已經開始使用神經網絡算法、遺傳算法以及小白分析等智能方法進行樁基檢測的相關研究,人工智能理論的應用將是樁基檢測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2.1、神經網絡在樁基檢測安全性和準確性中的發展和應用

神經網絡模型建立以來在許多領域進行了推廣使用并取得來了顯著效果。目前已經有學者將神經網絡模型應用到樁基的檢測中,神經網絡模型可以用來預測樁基的承載能力。還可以根據裝的入土深度、標貫擊數、土體應力、土體特征等來進行樁基橫向承載力的預測,并且預測結果準確的極高。除此之外,回歸神經網絡模型可以與用到多種類型的樁基的承載力預測中,之后將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發現,在進行樁基的豎向承載力的預測時使用通用的神經網絡模型效果更為顯著。神經網絡模型在樁基檢測中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對樁基承載力的預測準確度,進而提高樁基檢測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將是樁基檢測未來的發展方向。

2.2、小波分析在樁基檢測安全性和準確性中的發展和應用

隨著神經網絡的發展,小波分析同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飛躍。小波分析在進行樁基檢測時有著先天的優勢,這是因為小波分析的優點和樁基動測信號的特點相匹配,可以很好地運用到基樁的動測信號的分析中,效果顯著。小波分析法還可以應用大哦哦基樁的數值模擬基樁的動測信號以及現場信號的測試等方面。除此之外,小波分析法還可以和神經網絡模型結合起來運用到樁基的檢測中,進一步提高檢測的準確度。使用神經網絡模型了訓練樁基,將樁基進行智能化的分類,同時小波分析法為樁基的完整性檢測提供堅實的基礎。小波分析法及其與神經網絡模型的結合在樁基檢測中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對樁基承載力的預測準確度,進而提高樁基檢測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將是樁基檢測未來的發展方向。

2.3、遺傳算法在樁基檢測安全性和準確性中的發展和應用

遺傳算法在樁基檢測過程中可以應用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遺傳算法可以和神經網絡模型以及支持向量機等模型有機結合起來使用,可以用來彌補神經網絡模型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算法容易震蕩以及收斂速度慢的缺陷,將遺傳算法和神經網絡模型結合起來運用到樁基檢測中可以很好的預測樁基的豎向承載力。第二個方面的應用是在基樁的參數反演分析以及基樁的損傷識別中直接運用遺傳算法,該算法可以擬合預測到的樁基的時程響應曲線,之后進行樁基完整性預測,并將樁基檢驗的結構量化。遺傳算法及其與神經網絡模型的結合在樁基檢測中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對樁基承載力的預測準確度,進而提高樁基檢測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將是樁基檢測未來的發展方向。

結束語:文章中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對樁基檢測新技術進行了分析介紹,并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分析介紹。目前我國的樁基檢測技術使用的都是高應變、低應變等檢測方法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有效檢測深度、第二缺陷判斷、應力比反射法的尺寸等問題。各種數學算法、數學模型的發展和應用為樁基檢測打開了一扇門,可以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并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目前樁基檢測的未來發展方向主要有兩個方向,其一就是不斷的研發新的硬件設施,來提高檢測儀器的準確度;其二就是軟件的開發,這是基于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將各種數學模型運用的樁基的檢測中來提高檢測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神經網絡模型、小波分析、遺傳算法等在樁基檢測時可以有效提高樁基檢測的安全性和準確性,但是目前這是在研究解決還沒有應用到樁基檢測中,將是樁基檢測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反應在下面的四個方面:

(1)遺傳算法和神經網絡模型以及小波神經分析法的結合使用在進行樁基檢驗室可以進行樁基承載力的預測以及樁基的損傷識別,有效提高樁基檢測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2)遺傳算法和神經網絡模型以及小波神經分析法的結合使用實現了樁基檢測的智能化識別,是樁基檢測未來的發展方向。

(3)可以使用小波系統和神經網絡來制定一個系統進行基樁的職能測試。可以借助Matlab軟件進行二次開發。

(4)數學方法的使用可以幫助建立資料數據庫,保證資料的完整性,也方便不同地區不同工程之間的經驗積累,為樁基檢測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俠.淺析建筑工程地基基礎造價超預算的原因及控制對策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2:256.

[2]張光輝,王鵬.關于建設工程地基基礎巖土試驗檢測技術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3,17:158.

[3]熊啟東,李成芳,孔凡林.《建筑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規范》DBJ50/T-136-2012編制背景及主要內容[J].重慶建筑,2012,09:1-4.

[4]李石夫.岳陽市高層建筑工程地質勘察與地基基礎設計探討[J].岳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1:82-84.

篇(4)

前言: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難度大、施工技術含量較高、占用資金較大的特點,地基基礎作為地下隱蔽工程,很難得到人們的重視,隱藏工程的造價控制相對來說比較薄弱,因此在工程項目管理和成本的控制中,地基基礎工程造價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加強對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的管理,從而確保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本文通過對地基基礎建設工程的研究,對地基基礎工程造價進行介紹,分析了工程造價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控制管理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的有效措施。

一、我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控制管理的現狀

體制問題和技術問題是目前我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中常出現的問題,從體制問題方面來看,我國當前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對審核工程造價過于重視,忽略了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在目前現行的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中,在業務咨詢和中介組織名稱中都缺乏專業性、統一性、一致性。從技術問題方面來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嚴重缺乏完整性和具體性,工程施工定額不細致相對比較粗糙,缺乏技術工藝的創新在工程施工中,建筑地基整體施工對象的不同要求,預算定額不能達到標準要求。

二、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

1、管理的系統性。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系統是若干個組成要素,通過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結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具有特定的功能,對于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來說,各個方向都具備系統的特點,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的橫向中,每一個階段都可以組成一個系統,通過系統工程的方法、觀點、原理來實施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有效的管理要實施在工程的整體上,這樣才能實現最大的效益。設計預算、工程結算、投資估算、標底報價、竣工結算等各個方面,組成了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的縱向系統。

2、管理的多主體性。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是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的客體,而主體卻不僅僅是一個有很多,比如:政府主管部門、各大基礎工程公司的項目法人、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造價咨詢機構都可以作為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的主體。監理單位對工程造價實施的技術指導,由政府部門推行的法律條例和法規,中介為承發包方提供的技術服務,承發包雙方對造價實施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圍繞工程造價所展開的,因此,多主體性是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的一個顯著特點。

3、管理的動態性。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表現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的動態性,一方面是造價本身具有動態性,地基基礎工程建設中,物價水平、自然條件、社會因素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都具有動態性。還有一方面是造價管理的重點和內容在整個項目的不同階段是有變化的是動態的。在工程項目招標投標的階段,標底和報價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充分的發揮技術水平。在工程項目決策階段,造價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編制一個有效的投資估算,進一步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在工程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目標是,控制造價來提高投資效益,但是前提是確保工程的進度和質量。

三、地基基礎工程造價控制措施

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前的控制。

在施工前的階段,我們要技術、經濟兩方面進行,設計階段對整個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占總體的四分之三。因此我們要充分的分析實際情況,通過技術與經濟有效的結合來優化方案,做好基礎工程造價預算,地基基礎工程的預算要合理的控制,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要重視技術還要重視經濟,逐漸完善和加強設計部門的責任,是每一名設計人員都能有經濟意識,主動的控制工程的造價,在評估各個階段可能有影響因素發生時,要積極主動的選擇最適合的優質方案,在設計階段主要是做到合理控制工程的造價。在施工前對工程進行控制可以從三方面入手,技術標和商務標的編制方面、總承包合同的簽訂方面、工程成本的合理預測方面。嚴格把控工程成本的預算,堅決杜絕成本失控的現象發生,對工程施工前的控制,有利于工程成本的壓價,減輕資金使用成本,資金的周轉向良性方向發展。

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的控制。

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造價的控制主要是由監理和業主來主要負責的,地基基礎工程這部分在施工中屬于隱蔽的工程,監理和業主對這部分的造價控制任務更加艱巨。通過對一些工程施工過程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一般突破投資限額的主要原因是簽證費用、工程的變更等造成的。所以,為了避免投資限額的突破,控制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造價,我們要嚴格的按照下面三點去做,首先,如果有可能變更或簽證費用的情況出現時,經濟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要對實際情況認真的分析,不但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盡可能的節省投資,避免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生工程變更的情況。其次,當遇到不能避免的工程變更的情況出現時,要對招標文件的相關條款和施工的合同進行認真仔細的研究討論,找出合理的依據,確定合理的變更價款在變更發生的同時,避免事情過后無法控制。最后,地基基礎工程屬于隱蔽工程,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做好實量、實測、整理、歸檔資料、確認等工作,工程費用的實際情況要及時的掌控。做好會審的相關工作,對工程質量和成本給予相應的確定,對施工過程的組織設計進行優化和完善。

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后的控制。

在做好了施工前、施工中的投資控制后,在很大程度上地基基礎工程的造價得到了控制,但是在竣工以后的結算時,有些影響投資的情況還有可能會出現,比如索賠是常出現的一種情況,當事人在施工的過程中,按照合同規定,并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由合同對方承擔責任的情況造成的,產生了一定的損失,要求對方給予一定的補償。健康開展工程索賠,可以推進雙方按照實際情況和合同,真實有效地商討并調整工程的工期和造價,對雙方加強內部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還可以把原本打入工程報價的未預見費用,調整為實際損失支出,這樣能夠使工程造價更加合理,有利于降低工程報價。

四、結束語:

在我國目前的地基基礎工程中,對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造價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力加強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控制和有效的管理,對建筑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來說,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有效的保障工程施工質量、縮短工程施工工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作用,推動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新洪、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造價管理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6(24):145-145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some factors and causes offoundation engineering accident,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gives examples to illustrate.

[keywor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ccident; engineering geology;

中圖分類號:TU47地基基礎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一、前言

在建筑結構的建造的使用過程中,由于地基和基礎工程的質量問題,使建筑物墻體和樓蓋開裂影響使用的,有礙觀瞻并使人有不安全感覺的,更有甚者使建筑物倒塌的事故,近幾年有上升的趨勢,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其中地基和基礎工程的質量問題,占總事故的確 21%。在建筑結構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人們普遍認為最難駕馭的并不是上部結構,而是該工程的地基和基礎工程的問題,建筑物的上部結構盡管千變萬最化,復雜萬分,但是在電子計算機得普遍應用,今天,它們基本上都是在設計和施工中可以被預知和掌握。而對于建筑群所在場地的地下土層分布則不然,一般地說,人們只能在設計前通過幾個鉆孔的土樣的試驗得知其少數信息,也只能在施工后,槽底的釬探結果了解其表層信息,至于更深層更全面的情況卻不能全面的掌握,往往憑經驗加以處理,這就產生誤差,甚至錯誤造成對建筑物建成后的損壞,而且,地基基礎都是地下隱蔽工程, 建筑工程竣工后, 難以檢查, 使用期間出現事故的苗頭也不易察覺, 一旦發生事故難以補救, 甚至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地基基礎工程事故發生可能是因勘測、設計、構造、制造、安裝與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而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引起突發事故。另一些因素可能導致消耗性逐漸發生的事故,從安全上講, 突發事故是危險的。所以,研究并探討地基基礎工程事故發生的原因, 更具有普遍性。地方性和經驗性, 對它的分析后得到的經驗教訓, 更是建筑工程技術人員需要不斷積累的知識財富。并對地基基礎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二、地基與基礎的工程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 因工程地質勘查中的錯誤而產生的事故

工程勘察報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 預防地基與基礎的工程事故,首先對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全面正確的了解,要做到這一點關鍵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據建筑物場地的特點,建筑物情況合理確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務,勘查工作是設計的重要稱序,決不能忽視而不做,也不能隨便做而不考慮是否適用。特別是對復雜的、軟弱的地基,更應慎重對待。即使對單層的一般性建筑,也不能不做勘查。

事故實例: 某市修建的一座庫房樓,該庫房為兩層樓房,平面呈一字型,東西向長 47.28m,南北向寬 10.68m,高 7.50m。庫 房 正 中為樓梯 間 ,東西各兩大間,每 間 長 10.89m、寬10.20m。中部有兩個獨立柱基。內外墻均為條形基礎。此樓在使用一年后。庫房西側二樓墻上既發現有裂縫。此后裂縫數量增多,裂縫寬度展擴。據詳細調查統計,大裂縫已有 33 條,有的裂縫長度超過 1.80m,寬度達 10~30mm,且地面多處開裂。6年之后,再度調查,發現裂縫長達 3.20m, 裂縫寬為 8~10mm,且內外貫通。說明 6 年多來庫房的沉降一直都在發展。

事故原因分析: 原勘查失誤是事故的主因, 原勘查報告雖有 償 個鉆孔資料但僅有庫房對角線的41#、46#孔分別深5.10m、5.35m,其余5個孔只有2m 多,遠不及基礎受壓層深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有2個孔已穿過有機土和泥碳層, 但卻未做記錄,在報告中未說明,只是簡單地建議地基計算強度為fk=100KN/M2。這是該庫房發生嚴重質量問題的根源; 設計人員對這份粗糙的勘查報告, 并未提出補做勘查的要求。此外按規范規定對于三層和三層以上的房屋, 其長高比 L/H 宜小于或等于 2.5;本例雖為二層砌體結構,但長高比 L/H=47.28/7.5=6.3,次值》25, 導致房屋的整體剛度過小, 對地基過大不均勻沉降的調整能力太弱。設計人員又未采取加強上部結構剛度的有力結構措施,也是導致墻體開裂的重要原因。

應吸取的教訓: 第一,工程勘查工作做的粗糙;第二,地基的選擇和處理方法不當,未能使房屋坐落在比較均勻的天然或人工地基上;第三,上部結構整體剛度弱。這三點教訓也就是平時常說的“情況不明,決心不大,方法不好。

此外,在勘查時要重視對鉆孔深度的選擇。由于鉆孔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果不符合設計上對壓縮厚度的需要,或者大不到樁所坐落的土層時,那就不可能正確計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樁的正確承載力,也就達不到基礎設計要求。因此必須按設計要求確定合適鉆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量不足,鉆孔和探坑布點少,再加上鉆孔深度不夠, 以致不能表達出土的不均勻性和層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的翹曲和彎折而出現裂縫,造成危害和浪費。

(二) 因建筑物基礎底面土壓力過大超過地基承載力造成的事故

地基承載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中的一個關鍵指標。各類地基承受基礎傳來荷載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超過這一限度, 首先發生的是建筑物具有較大的不均勻沉降, 引起房屋開裂; 如果超越這一限度過多, 則可能因地基土發生剪切破壞而整體滑動或急劇下沉, 造成房屋的傾倒或嚴重受損,下面列舉全世界聞名的實例

事故實例: 加拿大特斯康谷倉,平面呈距形,長度 59.44m, 高度為 31.00m, 寬度為 23.47m。容積為圓筒倉, 每排13個倉,5 排, 總計 65 個圓筒倉組成, 谷倉的基礎為整塊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 基礎厚度 61cm, 基礎埋深為 3.66m。1911 年該倉開始施工, 1913 年秋完工。谷倉自重20000t,相當于裝滿谷物后總重量的 42.5%。1913 年底月起此谷倉裝谷物,仔細裝載,分布均勻。10月當谷倉裝了 31822m2谷物時,發現谷倉下沉,一小時沉降達 31.5cm,結構物向西傾斜,并在 24小時內, 整個谷倉傾倒,傾倒度達 26.53。谷倉西端下沉 7.32m,東端上抬 1.52m。

事故原因分析: 經檢查,谷倉工程未做勘察。設計根據鄰近工程基槽開挖實驗結果,計算地基承載力為 352KPa,應用到這個谷倉。谷倉場地位于冰川湖的盆地中,地基表層為近代沉積層,厚度3m; 表層下面為冰川沉積粘土層,厚度 122m。1952 年在離谷倉 18.3m 處打了一些鉆孔, 從鉆孔的粘土原狀式樣測的: 粘土層的平均含水率隨深度而增加,從 40%到60%; 無側限抗壓強度從 118.4 KPa 減少到 70.0 Kpa,平均為100 KPa;平均液限 ωl=105%, 塑限 ωp=35%, 塑性指數高達IP=70。由試驗可知這層土是高膠體、高塑性的。按太沙基公式計算地基承載力 f,如采用粘土層無側限抗壓強度平均值 100Kpa, 則地基承載力 f 為278.6 KPa, 小于谷倉地基破壞時的基礎底面壓力 329.4 KPa,若用qumin=70.0 KPa 計算, 則 f=193.5KPa, 更遠小于谷倉基礎滑動時的實際基底力。事故主要原因: 加拿大特斯康谷倉破壞的是因為谷倉事先未做勘察,設計盲目進行,采取設計荷載遠超過地基土的承載力,導致谷倉發生地基整體滑動破壞的嚴重事故。

應吸取的教訓: 地基整體剪切破壞事故, 它造成的工程事故災害很嚴重,必須引起土建工程技術人員的極度重視。設計人員應慎重對待工程勘查報告提供的地基承載力建議值,嚴格計算基礎的實際土壓力,若對勘察告的建議值有懷疑,可以在做載荷試驗驗證。施工人員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時,應復核設計地基承載力的合理性。一旦發生地基產生較大的沉降或傾斜,必須立即停工,會同勘查、設計和使用單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發生災難性破壞。

( 三) 因地基中暗溝、古墓等舊構筑物影響造成的事故

建筑物地基槽開挖后, 可能遇到許多局部異常的情況,例如: 在地基土中存在有暗溝、古墓、古井、舊基礎等已廢除了的構筑物,其中在暗溝、古井內往往填充疏松的建筑垃圾或淤泥軟土,形成局部的松軟部位, 可能引起基礎局部嚴重下沉。導致上部墻體或結構開裂;如遇古墓、防空洞等中空構筑物,則可能引起塌陷事故;至于遇到舊基礎、廢化糞池等構筑物,它們往往比周圍天然地基堅實得多,形成軟硬突變,會造成上部結構開裂。因此在刨槽驗槽過程中查明局部異常情況是十分重要的。

事故實例: 某廠鑄鋼車間廠房長度 66.75m,寬度 39m,為三跨等高排架,柱基為鋼筋混凝土杯形基礎,基礎一般埋置深度為 2m。基礎夯實干密度ρd≥16g/cm3, 夯實影響深度 0.3~0.4m。廠房主體結構完工。安裝吊車前發現結構開裂事故: 房屋東側地面開裂, 裂縫長達 15m,裂縫最大寬 50~60mm,南墻東側開裂,裂縫最大寬 20mm,鋼筋混凝土圈梁亦被拉裂,裂縫多達 20 余條。廠房東南角向外偏移 20mm。廠房東南 6個基礎下沉。下沉速度平均每月約 3~4mm。

事故原因分析: 第一,未按設計要求探墓深度 6~7m。實際探墓深度只有 2m,事故發生后進行補探,在東南角 10 個柱基范圍內, 就探出木棺 11 個, 位于基礎下或旁邊。木棺頂距基礎底面約 1.5~2.0m, 木棺有的為空穴, 有的充填淤泥。第二, 廠房未經詳細勘察,據初勘階段臨近廠房探坑資料,按地基土的承載力 150KPa 盲目設計,實際地基土非天然沉積土,而是填土,地基土的承載力僅為 100~120KPa。

一點經驗: 在地基基礎施工中,遇到暗溝、古墓等舊構筑物是經常發生的。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設法弄清情況,除進行必要的勘測、挖掘之外,虛心向當地人和工人請教,進行細微的調查研究, 是十分必要的。然后才能作出符合實際的處理方法。

( 四) 因建筑地基發生溶蝕與管涌造成的事故

1.當建筑地基中存在地下水,并有下列條件時,則可能發生溶蝕與管涌事故:

(1) 石灰巖地區經長期地下水的作用,可能發生溶洞。溶洞發育地區,將發生地基溶蝕。

(2) 山區殘積土或披積土顆粒大小相差懸殊時。在地下水流動作用下,可能發生溶蝕或管涌。

(3) 如地基土質級配不良,地下水流速大, 則地基中土的細顆粒可能被沖走,而產生管涌。

凡在上述地區建造的工程都應仔細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如果認為地基中存在上述溶蝕問題,應另選場地,因為上述溶蝕事故的措施相當不容易,并且費用很高。

事故實例: 美國東南部亞拉巴馬洲凈水廠建在一座小山旁,基槽開挖 6m 深,以建造沉淀池和過濾建筑物,工廠完工并使用一個月后。一天早上,操作人員聽到很響的咕咕聲,隨著一連串的隆隆聲,像遠距離開大炮一樣, 過濾建筑物發生嚴重搖動并開裂,從頂部一直開裂到底部,同時建筑物一半發生傾斜。

事故原因分析: 凈水廠的地基土為殘積土,基巖為石灰巖, 裂縫發育。建筑物施工其間, 施工單位不慎打破直徑 457的自來水總管, 結果將容量為 226 的大水箱放空, 使得大量水滲入地下, 當地基受水浸泡后,由于殘積土顆粒大小懸殊, 細顆粒被水沖走, 發生溶蝕與管涌造成的事故,導致沉淀池底部出現大的洞穴, 沉淀池基礎與地基之間多處產生很大的缺口,寬達 15~30。由于地基嚴重溶蝕與管涌結果。凈水廠完全遭到破壞, 無法使用。

應吸取的教訓: 土建工程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地下水對工程的設計方案、施工方法和工期、建筑工程的投資和使用都有密切關系。如果對地下水處理不當, 可能發生工程事故。

2.地下水的主要影響有:

(1) 基礎埋深———基礎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凍土層厚度以下, 后者與土中的毛細水有關。

(2) 施工排水———當基礎埋置地下水位以下時, 基槽開挖和基礎施工必須排水。如果排水不好或基槽遭踩踏都會造成隱患。

(3) 地下水升降———下降會使建筑物產生不均勻沉降, 而上升會使粘土層軟花、濕陷性黃土下沉、膨脹土層吸水膨脹。

(4) 溶蝕與管涌———在石灰巖地區地下水存在會造成溶蝕, 在有承壓水地區, 如基槽挖除承壓水以上隔水層, 則可能出現大量涌水浸泡地基。

(5) 空心結構浮起———水池、油罐、空曠地下工程埋深超越地下水位教多時, 可能上浮, 影響使用。

三、結語

當發生一次重大的地基基礎事故后, 最關鍵的事對這次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只有正確的分析, 才能發現事故的原發癥結。進行公正的仲裁, 明確事故的責任; 只有正確的分析, 才能找到今后應吸取的教訓, 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也只有正確的分析, 才能制定出適宜的防治措施, 防患于未然。對于結構設計, 施工技術和使用中的錯誤引起的, 其中大部分是主觀性的錯誤。而當嚴格遵守勘查、設計與施工的標準文件的規定和相應要求, 則錯誤是可以避免的。工程設計人員在進行地基基礎的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地基基礎的設計應當根據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結構型式和工地的土質條件, 并結合現場具體情況, 在適用與經濟的前提下, 要保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結構在正常使用過程中不發生裂縫或損壞。

第二, 地基基礎工程事故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出現得較多的問題。為防患于未然, 有關人員應針對地基情況,“對癥下藥”認真細致地做好勘查、總體布置, 選取基礎類型和設計計算等方面的工作。

篇(6)

1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有效措施

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當中,存在很多對其施工開展產生阻礙的因素,因此,本章節主要是針對地基基礎中的重點工程部位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闡述。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首先要做好地基基礎施工的準確勘察,合理的選擇地基基礎類型,才能夠科學、合理地進行地基基礎施工。1.1準確勘察工程地基基礎施工作為對施工技術要求較強的工程,房屋建筑應該先進行工程的勘察。為了將建筑施工選址的水文地質情況準確、全面的反應出來,就應該提供詳細的工程勘察報告,另外,也需要有效地預防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礎質量缺陷,首先要對施工現場的水文地質與現場地形等進行詳細的了解,同時做好地質勘察。在施工期間,也需要結合建筑物結構特點,做好具體功能分析,科學地、合理地進行工程勘察。在整體建筑施工中,勘察工作時不可替代的,因為它是為施工提供可靠的參考資料,所以,一定要保持其準確性。此外,在開展任何一項具體的工程時,在地質勘察當中,首先需要做好鉆孔深度的恰當選擇,確保深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如果設計深度不足,壓縮厚度無法達到樁基礎施工的土層要求,就會對房屋建筑地基基礎的沉降計算產生影響,一旦數據不準確,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地基基礎的施工設計。所以,在地基勘察工作得以保證的同時,還需要保證鉆孔的深度,才能夠避免在施工期間遇到重大的質量事故,出現不必要的經濟損失。1.2合理選擇地基基礎類型作為與地籍連接的結構,房屋工程施工的地基基礎需要承載較大的壓力,其中包含了上部建筑施工的壓力與地基基礎壓力。并且,在建筑物的豎向體系想著地基進行傳遞中,一旦地基基礎的承載能力無法達到標準,就必須采取獨立性的地基基礎,如果地基基礎腳軟,而上部建筑又較高,就可以選擇筏形地基基礎。如此,不僅可以將地基的接觸面積擴大,并且這一種地基基礎也比獨立性地基基礎更加穩定。另外,如果地基所在區域是粘土等較好的土質,就可以在地基連接時采取一些支撐用的鋼筋混凝土人工灌注樁。但是如果地基屬于松軟型,在施工中就需要做好地基基礎處理,做好承載能力的準確計算,再配合上沉井和樁基等方式開展地基基礎施工。1.3地基基礎施工技術與措施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時,遇到淤泥,并且上層的土層相對較薄,在施工中就應該避免對淤泥分布的影響。在地基處理方式選擇上,應該對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并且增強建筑實體對于不均勻地基的適應能力,如果地基處理方式確定,還需要對其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行多次重復的檢驗。在處理完地基基礎后,建筑地基的變形要嚴格遵守目前的建筑工程的各項數據,并且對于施工中的沉降量也要做到實時觀測。房屋建筑地基基礎處理的施工方案應該根據工程所在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荷載分布與大小、相鄰建筑物的基礎情況等綜合因素進行驗證,以此來選擇基礎地形。比如:對于地基基礎較差、荷載較大的情況,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將整體性增強,減少不均勻沉降,盡可能滿足沉降與地基的實際要求,可以在施工中通過人工處理或者是樁基礎的方式,而人工挖孔樁適合地下水位較深的地質,并且在持力層之上沒有流動性的淤泥質土。所以,采取樁基礎能夠滿足這一地質條件下的地基基礎施工。此外,在施工方案確定后,我們也要考慮到超長會給結構帶來何種影響,一旦伸縮縫不設置或者是結構伸縮縫的間距增大,就需要采取相應的錯誤,來避免結構出現開裂,在伸縮最大間隙適當增大等各項措施當中,在結構施工階段使用防裂措施是最有效的減少混凝土收縮不利影響的一種哦哦那個方式,一般來說,施工中都會采取施工后澆帶的設置。另外,如果建筑物本身的高差較大,那么在結構設計中就需要考慮到實際的情況,不進行永久變形縫的設置。如果地下室結構超長較多,僅僅依靠后澆帶的設置還無法將混凝土的溫度變化和混凝土的收縮問題解決,這是,可以考慮到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方式,將膨脹加強帶適當地設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并且做好技術的保證,確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滿足要求,把握好微膨脹劑的配合比的準確性,結構設計應對地下室結構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采取措施。在施工期間,在高層建筑主體與裙房之間需要進行永久變形縫的設置,并且在施工階段還需要沉降后澆帶,根據地基持力層土質的實際情況,基礎形式上部結構的布置等等條件來進行合理的確定。在天然基礎利用時,埋深一般都應該比裙房基礎深2m之上,如果沒有滿足要求,就需要做好高層建筑穩定性的計算,并且與高層建筑的架空層之間也要做貫通,在期間設置沉降縫,基礎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縫可以選擇硬質的材料進行填充,如果不發妥善處理,就可能出現高層建筑層與地下架空層互質的問題,等待建筑投入使用后,就會出現沉降縫兩側墻開裂的現象,造成滲漏現象。近年來,由于復合地基在提高地基持續承載力并控制建筑實體沉降上效果明顯,被廣泛的應用。不過,無論是在建筑施工當中使用哪一種技術,除了重視施工工序,材料和管理外,首先還要保證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這是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的關鍵。

2結語

在建筑施工中有這樣一句話:百年大計,質量為本。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日常的生活、生產的安全性,作為房屋建筑施工當中的地基基礎施工技術,不僅關系到房屋建筑工程技術的進步性,同時,也影響著整體化建筑工程施工。所以,加大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技術的科技投入,才有利于地基基礎施工質量的提高,這樣不僅有利于推動建筑事業整體的發展,同時,也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達到和諧社會構建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劉文立 單位:山東華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篇(7)

1 建筑工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房屋建筑的基礎性施工,也是最為關鍵的施工環節。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作為萬丈高樓的重要支撐,控制好地基基礎施工質量是建筑工程項目順利完工并保證建筑工程結構穩定性的前提條件。但建筑地基在建筑學領域所指的是工程建筑的基礎持力層和下臥層,可能會受到地質因素等影響給施工帶來一定的難度,比如地震頻發地區,對建筑地基的施工則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技術標準,確保每一個施工環節都要符合相關的技術標準要求。一旦因為建筑地基基礎施工中出現問題而沒有及時的通過技術措施給予改進和解決,而是遺留在后期工程,將對建筑工程的后期投入使用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有可能因為建筑物地基問題遭受地震災害而導致建筑物倒塌,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我們要將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的重要性重視起來,細化施工過程中每一施工環節的技術措施,使施工中的各個環節的技術都滿足國家規定的建筑施工技術規范標準。但對我國目前的建筑工程房屋質量水平來講,同國外發達國家的建筑物質量水平相比還存在諸多差距,尤其是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技術還存在許多亟需改進的問題,所以為了提升我國的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水平,對地基基礎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和探討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下文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來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實踐經驗,對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技術要點進行淺顯的分析。

2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技術要點

2.1 地基基礎的勘察技術

不管是任何工程建設,對于建筑地基基礎進行勘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環節。其中,地基基礎勘察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收集建筑工程設計的總平面圖,分析建筑物建筑地形及平面圖坐標,根據建筑物的性質、規模、構造及基礎的形式來分析建筑的荷載力,根據荷載力來確定地基的埋置深度及地基允許變形范圍。

2) 建筑物地基基礎勘察后,對建筑物地基基礎的地質類型、分布情況及工程特性進行查明,繼而分析評價地基的穩定性能和均勻性,找出施工中可能會出現的因地質情況,如軟土層、砂石層地質等對施工造成的影響因素,進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治處理方案。

3) 對于單棟高層的建筑物,一般勘探點要設置四個以上,并且勘探點要均勻地分布在勘探現場;對于密集型的高層建筑群,其中每棟建筑物至少要設置一個關鍵的勘探點。

4) 詳實地勘探深度進行勘察。從基礎的地面算起,勘探深度主要控制在地基的受力層上,地基的地面寬度不得小于五米,同時設置地下室或者裙房的抗浮樁和錨桿,確保勘探孔的深度符合抗拔承載力的評價要求。

5) 在進行地基土取樣測試時,要根據地層結構和地基土的均勻性來合理確定勘探點數量;如果地基土質性質不均與,可采取原位測試的方式進行取樣測試。

2.2 支護設計與土方開挖

針對建筑物地基基礎的支護設計,可采用小放坡、水泥砂漿護坡等支護設計技術,具體設計方案如下:

1) 將待要開挖的建筑物地基現場的雜物清理干凈,同時對地基下面的排水管道及電纜等供水供電設施搬遷,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勘察繪制出施工現場平面圖,平面圖內容包括確定開挖的路線、邊坡坡度、排水管及集水井位置等。設置測量控制網,找準并控制好基線、軸線和水準點,經反復審核后確定施工的控制方案。值得提出的是臨時性排水設施的排水溝方向不得小于0.002,以免造成場地積水,對施工造成影響。此外,對于進場的機械設備,要進行必要的維護檢查工作,以免因機械設備故障影響施工進度和施工精度。

2) 施工過程中首先要用反鏟挖掘機挖除較硬的土質,遇到巖石層要通過巖石粉碎機進行粉碎處理。其中,反鏟挖掘機在進行分層挖掘土層時或者挖掘較深區域時,運載基坑土的汽車要停靠在反鏟挖掘機的一側,減少反鏟挖掘機回轉角度,提高工作效率。對于基坑的邊角位置,難以通過挖掘機來完成開挖時,可通過人工對其開挖,確保基坑開挖的各項要求都符合設計標準。

3) 待基坑開完施工完成后,要加強對基坑的保護工作,可在基坑周圍設置防護裝置,以免施工現場的挖掘機碰壞基坑邊緣或者是其它施工運輸設備破壞基坑。在基坑周邊設置排水渠和集水井,并對場地設置一定的坡度,以防因下雨天氣場地積水或者是水侵入基坑,基坑遭水浸泡后破壞土層強度,待基坑回填后發生沉降影響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2.3 地下水的控制

地下水是影響地基基礎施工有效進行的重要因素,為了控制好因地下水位過高而破壞地基影響施工可通過管井降水法來處理。

1) 承壓的含水層滲透系數通常是自上而下呈遞增變化,降幅相同,降水井越深,單井出水量也越大。但是如果井深超標則會消弱出水量對水位降幅的正面影響,一般情況下管井的井深要比基坑挖深深六米左右。

2) 地基含水層的土質一般分為粉質粘土、粉土及粉砂交互層,土質滲透性差,影響管井出水。所以管井井深要穿透含水層至基巖底部。通過地基底部的砂層、卵石層等提高滲透系數,形成完整井,便于出水。

3) 假如建筑開挖基坑較大并符合基坑內甚至管井的條件,可在基坑內設置管井排水,可有效地減少管井數量和對基坑周邊環境的影響。基坑開挖面積較小的情況,可考慮基坑內外設置管井的方式,通過控制降幅來減少對周邊環境影響。

參考文獻:

[1] 樊桂花.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 J] . 江西建材, 2011( 4) : 107- 108.

篇(8)

在建筑的施工中,地理環境和施工技術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地基基礎施工又是整個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基基礎的施工是工程開展的基礎,也是為今后建筑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整個工程質量和安全的保證。現代房屋建筑的發展趨向于更大更高,這就對地基的堅實可靠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礎施工承擔著整個建筑的所有重量,關系到整個建筑的穩固與安全。在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按照國家規定標準進行施工,才能確保房屋建筑的正式竣工和安全使用。本文將對地基施工技術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地基基礎施工水平。

1、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的地基是一項隱蔽性工程,是指的基礎持力層和下臥層,地基基礎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的穩固與安全,尤其是在一些地質條件不是很好的地區,更需要注意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質量。比如聞名世界的意大利比薩斜塔,該塔高55m,始建于十二世紀,但是中間因為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導致該塔發生傾斜而暫停施工,直至十八世紀竣工后,塔身還是不斷向南傾斜,經過多吃處理與加固之后才得以穩定。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地基基礎施工的重要性。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地的地質條件各異,地質情況復雜,加之諸多地質災害頻發,這就對我國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整個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地基必須達到承載整個上部結構荷載的水平,否則上面的房屋建筑就會收到很大的影響,甚至發生工程事故。

2、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特點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有如下特點:復雜性,我國國土寬廣,地域遼闊,地質條件復雜多變,有較大差異,加之地質災害頻發,這就使得我國房屋建設的地基基礎工程有一定的復雜性;多發性,近些年的房屋質量檢測數據表面,我國的房屋整體質量較低,坍塌事件時有發生,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和威脅;潛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諸多工序是依次進行、環環相扣的,有些潛在性的問題沒能在施工過程中被發現或者被選擇性的忽略掉,以后發現時再進行補救就會比較麻煩;嚴重性,地基是整個房屋建筑的基礎,如果地基基礎施工質量不過關的話,那么就無法保證后期施工的正常進行,將會有重大的不可調整的安全患,而且地基的局部問題往往是不易被察覺的,但是可能會在后期的施工中逐漸的顯現出來;困難性,地基基礎是地下作業,其特殊位置加大了施工的難度,也加大了事故發生的概率,因此其施工質量的保證需要提高施工技術水平。

3、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技術要點

3.1 地基基礎的勘察技術

在進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前,必須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進行相關的勘察。

(1)收集建筑總平面圖,分析平面圖的坐標和地形,依圖并結合實際工程中房屋建筑的性質、結構形式、基礎形式等判斷建筑的荷載力,以此確定地基的埋深和允許的變形范圍。

(2)通過勘察工作,確定工程項目的地質類型、工程特性等,科學合理的分析及評價該地基的穩定性和均勻性,進而大致判斷出不良地質的類型、成因及分布情況,以便于為之后制定整治方案提供數據資料。

(3)勘探點的布置,對于單棟高層建筑來說,要盡量滿足地基均勻性的要求,因此要布置四個以上的勘探點;而對于密集型的高層建筑群,可以適當的減少勘探點的數量,但是要保證每棟建筑至少要有一個控制性勘探點。

(4)從房屋建筑地基基礎的地面算起,要嚴格控制勘察勘探的深度,一般情況下都會將勘探深度控制在地基的主要受力層上。如果地基的底面寬度不小于五米,則要設置地下室或者裙房的抗浮樁和錨桿,要保證勘探孔的深度能夠達到抗拔承載力的評價需求。

(5)在進行取樣和測試工作時,要考慮地層結構和地基土的均勻性,合理確定勘探點的數量。如果地質條件不均勻性較差,則可以考慮選用原位測試的技術。

3.2 支護設計和土方開挖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的的支護設計,可以采用小放坡、水泥砂漿護坡支護等形式,具體的設計技術有:

(1)清除挖方區域的障礙物,將該區域內的地下電纜和排水管道等進行搬遷,與此同時還要繪制施工現場場地的平面圖,在繪圖時注意確定開挖的路線、邊坡坡度以及集水井位置等信息。然后設置測量控制網,反復多次的分析,把握控制的基線、軸線和水準點等,以確定其是否可以作為施工控制的主要依據。這其中為了保證場地內不會積水,臨時性排水溝的方向要不小于0.002。另外,在機械設備進場之后,要加強維護、檢查和試運轉工作,以確保這些設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順利完成施工。

(2)土方開挖成型成基坑之后,要加強對成品的保護工作。加強對測量控制樁的保護,防止被挖掘機撞壞基坑;為防止積水浸泡基坑和場地,要保持場地適當的坡度,并在基坑的周圍設置集水井和排水渠道;在夜間施工時,要確保有足夠的照明設施以防止地基和邊坡超挖。

3.3 地下水的控制

地下水對地基基礎有著較大的影響,地下水位過高就會腐蝕地基基礎,引發地下沉陷,為了有效控制地下水,可采用管井降水法。

(1)從上至下,承壓含水層的滲透系數是會逐漸變大的,因此,如果降幅相同的情況下,則降水井越深,單井的出水量就越大;而井深一旦超標,則會削弱出水量對水位降幅的正面影響。一般情況下,管井的井深是要比基坑的挖深大6米左右。

(2)含水層的土質通常為滲透性較差的粉質粘土和粉砂交互層,這種情況下可講井深打至基巖底部,利用底部的砂層提高滲透系數。

(3)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可以在坑內布井,減少管井的數量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當基坑的面積較小時,可在基坑內外布井,控制降幅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3.4 基坑監測技術

使用基坑監測技術,主要是為了防止工程施工發生意外,確保工程安全性。

(1)詳細觀測基坑邊坡變形情況,了解基坑支護的變化狀態,根據觀測數據,并結合實際施工情況,適當調整支護參數,確保工程安全性。若發生異常現象,則可以采用支撐或回填方法提高邊坡安全系數。

(2)在進行監測時,除了要量測基層位移情況和觀察地表開裂位置,還要觀察基坑的滲、漏水情況。

(3)在布置監測點時,點位要選在基坑支護變化最大的地段,或者局部地質條件最不利的地段。

4、結語

綜上,房屋建筑的地基是一項隱蔽性工程,包含基礎持力層和下臥層,可以將房屋建筑的荷載力傳遞到地基的下部結構,起到了支撐荷載的作用。百年大計,質量為本,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質量關系到人們的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掌握高水平施工技術,加強質量監督和管理,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確保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樊桂花.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 J] .江西建材, 2011( 4) : 107- 108.

[2]黃玉興.試析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基礎處理方案[ J] .科技資訊, 2006( 20) : 63- 64.

篇(9)

Pick to: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s econom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s infrastruc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the phase of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quantity and scale, people began to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more, the founda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building,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s a whole, s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goo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Foundati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地基基礎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地基作為每一座建筑的根基,在工程建設當中,都是作為頭一道工序來進行施工的,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受很多因素影響,但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施工技術的高低,所以在地基基礎施工中,保證施工技術的質量水平也是保證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基礎。我國是一個大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在工程建設當中,由于位置不同,所面臨的地質情況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地域的地質情況會有較大的差別,所以對地基施工技術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但在當前很多的建筑工程當中,人們對地基工程的施工重視的程度還不夠,在施工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所以,為了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得以保證,我們需要不斷的在地基基礎施工中對施工技術加以提高和完善,從而保證工程的質量;當前工程建設地基基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雖然地基作為整個建筑工程的基礎,對建筑的整體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一個工程項目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很多工程建設中,對地基基礎的施工還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在施工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急需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2、當前工程建設地基基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2.1地基建設中的塌方問題

目前在地基施工中,塌方是較為嚴重的一個問題,地基施工時需要進行基坑的開挖,在開挖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土層采取不同的施工技術,進行坡度控制或是采取必要的支護方法等,這樣就會保證基坑在外力作用下維持穩定性,不會發生大的變形,從而避免塌方的產生,因為一旦在地基施工中發生塌方,不僅會對地基工程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同時危及到施工人員的生命,造成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另外,如果地基在施工中發生塌方,對周圍建筑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2.2地基缺乏保護

地基在施工時由于要進行較深的基坑開挖工作,這樣地下水較為豐富,特別在多雨地區進行施工時,充足的雨水對地基的施工會帶來較嚴重的影響,所以在雨水充沛時進行地基施工時,需要做好防水和排水設施,如果沒有采取科學的保護措施,使地基進水,這樣不僅無法使施工正常進行,同時也會對地基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在地基施工中要對基坑內的積水進行清除,保證無積水,同時被水泡過的松軟的土也要及時進行清理。

3、加強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

3.1地基基礎的選型

基礎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間的連接體,基礎把建筑物豎向體系傳來的荷載傳給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載力足夠,基礎的分布方式與豎向結構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獨立基礎;如果地基非常軟弱,建筑物很高的情況下,則需要采用筏形基礎,筏形基礎有較大地基接觸面的優點,它與獨立基礎相比,穩定性更高,造價也較高 如果基礎土質較好,地下水位較低的粘土,亞粘土,則可采用作支承的鋼筋混凝土人工挖孔灌注樁。

假設地基承載力不足,屬于軟土地基,必須采取措施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軟弱地基系由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或其它土質等構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時應查明軟弱土層的均勻性組成,分布范圍和土質泥沙,為采用的地基處理方案提供相應參數。

3.2地基基礎施工技術與措施

當地基土為淤泥,上層土層又較薄時,應采取避免施工中對淤泥和淤泥土擾動的措施;如果是沖填土建筑物垃圾廢料,當均勻性和密實度較好時均可利用作為持力層,對于有機質含量較多的生活垃圾和對基礎有侵蝕性的工業廢料等雜填土,未經處理不能作為持力層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法時,應綜合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物對地基要求,建筑結構類型和基礎型式,施工現場周圍環境條件材料供應情況施工條件等因素,經過技術經濟指標比較分析后擇優采用。

地基處理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局部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以增加建筑物對地基不均勻變形的適應能力,對已確定的地基處理方法,進行必要的測試,同時為施工質量提供相關依據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對其進行變形觀測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 地基處理后,建筑地基變形應滿足現行有關規范要求(建筑變形測量規程),并在施工期間及工程完工后根據規程要求進行定期沉降觀測,對建筑物的有效監測,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出沉降規律。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填基層法強夯法、沙石樁法、振沖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漿法、預壓法、夯實水泥土、樁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石灰樁法、灰土擠壓樁法和土擠密樁法等。

建筑基礎處理方案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物形式與功能要求荷載大小和分布情況相鄰建筑基礎情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應以及地區抗震裂度等綜合考慮,選擇合理的基礎形式有地下室時,當地下室結構超長過多,單靠設置后澆帶不足以解決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問題時,可以考慮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在適當位置設置膨脹加強帶,并制定嚴格的技術保障措施,保證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和微膨脹劑的配合比準確,結構設計應對地下室結構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采取措施在施工中建筑主體與裙房之間是設置永久變形縫,還是在施工階段沉降后澆帶,應根據場地地基持力層土質情況,基礎形式上部結構布置等條件綜合確定。

隨著地基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復合地基開始應用于地基施工當中,對地基承載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建筑的沉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對一些建筑沉降問題的解決起到積極的作用 所以在建筑物地基施工當中,需要做好基礎施工方案,同時保證施工的質量材料和工序都符合工程規定的標準,這樣才能確保建筑物的質量,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得以保證。

結束語

總之,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建筑工程的質量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是關鍵和核心,只有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才能造出更多的優質工程,從而保障建筑的耐久性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圖分類號: TU47 文獻標識碼: A

任何事情根基打牢固,之后才能更好的發展。建筑工程也一樣。其中地基是建筑物的主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投資的大小。地基工程又是基礎工程的前提條件,是基礎的基礎。基礎的質量對建筑物的質量和安全起決定作用。因此,了解建筑地基的類型及常見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才能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

1.工程建筑地基類型

工程建筑地基類型多種多樣,在建筑地基中可對其基本分為深基礎型和淺基礎型。前者――深基礎的基本表現形式有:樁基礎,即為地基上不軟弱而下部不深入埋藏到有堅硬地層的情況下,最為恰當的方法便是樁基。不同種類的施工方法對樁基的處理形式不同,通常施工情況下將樁基分為灌注樁和預制樁兩個類別,前者是直接在所設計的裝未出開孔,在其孔內放鋼筋籠(部分施工過程將此步驟省略),再以混凝土澆灌而成,以此來確保灌注樁的承載力在關鍵情況下對施工所用樁身的成形以及混凝土的質量相互協調。灌注樁的品種類型較多,分為鉆(沖、磨)孔灌注樁和挖土灌注樁,目前樁基的應用程度最為廣泛。在預制樁方面,其特有的采用鋼筋混凝土、鋼材或木材在現場預制或工廠制作的工序完成后進行錘擊、振動打入、靜壓或旋入,以此方式來設置。在后者――淺基礎類型中又可按照難易程度對其進行劃分:淺基礎與連續基礎(包括柱下條形基礎、筏板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若從常規設計淺基礎的角度上講,則會出現擴展基礎、聯合基礎和獨立基礎這樣的分類。

深井基礎中主要是指深井作為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的一個井筒結構物,在建筑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先就地的制作來進行井筒的擱置,用適當的方式在井筒內挖土令井在自重的作用力下克服泥土阻力不斷隨著井筒下沉,在高井筒的不斷加深過程中沉淀到設計標的最后,在井筒下端澆鑄混凝土封底。在地下連續墻方面可完全利用專門的成槽機械對其進行(挖或沖)進,利用膨脹土泥漿護壁的原理在途中開辟出狹長的深槽。若在深槽中安放鋼筋籠或鋼筋網,在導管內發澆灌水下混凝土,一次形成墻段。順序來完成的以特定方式接連而成的完整的現澆地下連續墻。

在軟土地基加荷施工設計中,一定不要忽視對于挖土施工的組織設計。深軟土地基加荷施工普遍要在地下幾十到幾百米的空間中進行操作,在施工中存在技術要求高,以及危險系數也相對較大等問題,如果沒有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施工組織設計,必然難以保證軟土地基加荷施工的順利進行與完成。在國內建筑行業中,隨著建筑用地的銳減,以及工程項目建設地區的逐漸推移,將會面臨更多軟土地基施工中的困難與問題。在軟土地基加荷施工中,國內建筑行業專業人士及政府職能部門、研究機構都要堅持科學發展積極創新的技術研究理念,逐步利用現代建筑學理論及最新的技術模式,解決加荷施工中控制指標強化管理的措施與方法,進而推進國內建筑行業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與進步。

2.地基基礎施工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

2.1地基基礎施工的重要性

作為工程建設的第一步重要工序,地基基礎施工的質量是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同時也是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整個工程建設的質量往往就是由地基基礎施工的質量來決定的,特別是我國作為一個土地面積遼闊的國家,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情況往往會隨著地域條件的不同而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對工程建設中的地基施工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對地基基礎施工的質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我國的工程施工特別是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礎施工問題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被很好的解決。總體而言,我國工程建設中地基基礎施工的質量控制任重而道遠,只有加強了工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的管理,才能切實的提高工程建設的質量。要想建設高質量的工程項目,地基基礎施工的質量控制是核心。

2.2當前我國工程建設地基基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地基基礎施工對于整個工程項目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們目前的工程建設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2.2.1地基建設中的塌方問題

在工程項目的地基建設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地基的塌方。在工程的地基建設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塌方問題,必然會使地基土受到擾動,進而影響到地基的整體承載力,不僅會對自身的工程建設造成危害,同時還會嚴重影響周圍建筑物的安全,甚至會造成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特別是在基坑開挖深度較深并穿過不同的土層時,施工方如果不去根據不同土層的工程特性(地基土的內摩擦角,粘聚力、濕度、重度等)來確定地基基坑的邊坡開挖坡度和支護方法,就會使得邊坡頂部受到堆載或外力的振動產生變形, 由此引發塌方問題。或者是因為工程施工方在開挖土方時施工不當,在應該作支護的時候沒有去做應有的保護,也會造成塌方。

2.2.2地基缺乏保護

工程項目的地基建設中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地基缺乏足夠的保護,特別是在長江以南多雨地區進行工程施工,如果不能解決好地下水的問題,就會對地基建設帶來嚴重的危害。如果地基的基礎缺乏足夠的保護,或者是防水、排水措施不到位,就可能會造成地基進水,這樣就不僅會造成地基基礎施工困難,同時對于地基的質量也會造成損害。特別是在多雨季節,一定要保證地基建設的基坑沒有積水,對于被水浸泡的地基表層土要將其松軟部分清除。

2.2.3地基建設中的管理不善

在地基建設中,由于管理方的疏忽也可能會對地基質量造成影響。如果管理人員管理疏忽造成基坑開挖與設計不符,就會引起基坑的抗剪切力度不夠,從而造成基坑的變形,影響地基建設的質量。

3.建筑地基施工方法分析

3.1強夯法的質量控制

首先,測量定位。這是關系到強夯處理的整體效果的關鍵環節,在具體操作上,應由施工單位根據試夯確定的夯點布置圖,逐一測放夯點位置。其次。強夯前要用推上機預壓二遍,場地平整后,測量場地,夯點布置是否符合測量放線確定點。如果地下水位較高,應在表面鋪0.5―2.0m中(粗)砂或砂石墊層,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體按照現場確定方案),以防設備下陷和消散強夯產生的孔隙水壓。再次,分段進行施工,從邊緣夯向中央,從一邊向另一邊進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機整平場地,放線定位即可接著進行下一遍夯擊。強夯法的加固順序是:先深后淺,即先加固深層土,再加固中層土,最后加固表層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滿夯一遍,有條件以采用小夯錘擊為佳。最后,夯擊時應按試驗確定的強夯參數進行,落錘應保持平衡,夯位應準確,夯擊坑內積水應及時排除。夯擊地段遇上含水量過大時,可鋪砂石后再進行夯擊。在每一遍夯擊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圍的土將夯擊坑填平,再進行下一遍夯擊。

3.2注漿法質量控制點分析

首先,現場鉆孔情況應安排專人如實地記錄在鉆孔記錄表上:其次,硅化加固的土層以上應保留lm厚的不加固土層,以防漿液上冒,必要時須夯填素土或打灰土層;再次,灌注漿液的壓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0.8―1.0MPa(終)范圍。再次,土的加固程序,一般自上而下進行,如土的滲透系數隨深度而增大時,則應自下而上進行。如相鄰涂層的上質不同時,滲透系數較大的土層應先進行加固;再次,應經常抽查漿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標、注漿順序、注漿孔位、孔徑、孔深以及注漿過程的壓力值是否滿足要求,并將自己的檢查結果與現在記錄人員的記錄相核對(可通過量測注漿管的長度的方法來檢查注漿孔的孔深);再次,及時在編好號的孔位平面圖上對已注漿孔進行標記并注明鉆孔日期,避免漏孔情況出現;最后,如出現地面或附近建筑物變形的情況,應立即停止注漿,分析原因,調整注漿參數。

4.結語

地基基礎在建筑工程中,對上層建筑具有承載、支撐性,因而起著決定性作用;一棟合格的建筑物都是從地基開始抓起的,只有運用好合理的地基工程施工技術,才能建造出一棟合格的建筑物,否則就是失敗品,在給人們帶來安全隱患的同時,也是對財力物力的一種損失。因此,在實際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因分清主次因素,對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在科學的層面上予以準確的診斷,對癥下藥,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 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下一篇: 大學生黨員自我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丝袜美腿国产综合久久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 | 亚洲性爱在线网站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dvd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