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6 04:55: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專業農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過程中,各級農業部門均成立以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實施方案,狠抓統防統治工作落實。
(2)社會化管理是保障
①運行模式和職責
以“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或“專業合作社+農戶”形式開展工作,建立統防統治示范區,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全程承包防治和一般承包防治以及突發性病蟲害的應急防治,縣級植保部門,鎮鄉服務中心提供技術支撐,組織、引導、協助專業合作社搞好宣傳發動、技術培訓、新農藥試驗示范,防治效果和產量評估工作。公司或合作社具體負責實施地點以及示范點涉及的村組數、農戶數和實施面積情況的統計,并與農戶簽訂服務協議書,合理收取施藥作業費用,負責組織機防手,提供防治農藥,開展承包防治,并在每次防治后要及時通知植保部門開展防效評估。
②規范管理制度
提高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植保部門積極指導和幫助防治組織建立各種規章制度、流程、規程等上墻公示,對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建立登記備案,對服務合同(協議)簽訂、從業人員資質、技術條件、安全用藥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對開展防治區域內的村組、農戶以及開展防治用藥等情況張榜公示。
(3)部門配合是基礎
強化資源整合,集中人力物力、大力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使頻振式殺蟲燈、色板誘殺等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增添了新的活力,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程度。在病蟲害發生達藥劑防治指標時,能快速的通過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三統一”的形式,統一購藥、統一配藥、統一時間集中施藥,確保了防治效果顯著,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4)植保實用技術是著力點
植保部門根據病蟲發生情況,確定防治對象,用藥品種,用藥時間指導開展防治,推廣應用先進實用田間綠色防控技術、新型植保器械和安全施藥技術,提高了防治效果和效益。
(5)企業、合作社參與是推手
目前我市的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主要有三種組織形式:
①專業合作社或協會型
這一類主要是由種植業、農機等專業合作社以及一些協會和小型個體農藥農藥經營戶,在農業部門的扶持下,組建專業化防治隊伍,提供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占總體構成的75%左右。
②企業型
由農藥經營企業購置機動噴霧器、組織專業化防治隊伍(合作社),不僅為農戶提供農藥銷售服務,同時還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點總體構成的15%左右。
③應急防治型
這類主要是應對在大范圍發生的遷飛性、流行性重大病蟲害,由縣植保站組建的專業機防隊,主要開展對公共地帶的公益性防治服務,占總體構成的10%左右。各地在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的服務方式上主要有三種方式:
①代防代治
占總體構成的80%左右,專業化防治組織為服務對象施藥防治病蟲害,收取施藥服務費,一般每畝收取5~10元。農藥由服務對象自行購買或由機手統一提供;專業化防治組織和服務對象之間一般無固定的服務關系。
②階段承包
占總體構成的15%,專業化防治組織與服務對象簽訂服務合同,承包部分或一定時段內病蟲害防治任務。
③全程承包
占總體構成的5%,專業化防治組織根據合同約定,承包作物生長季節所有病蟲害的防治。開展全程承包與階段承包的專業化防治組織均在縣植保部門的指導下,統一購藥、統一配藥、統一時間集中施藥,防治結束后由縣植保部門監督進行防效評估。上述可以看出由于企業、合作社的參與,通過有償的社會化服務方式,開展規模化和規范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的現代農業生產性技術服務,有效解決病蟲綜合防治技術普及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對于提高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現代農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農民增收是目標
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的出現,既解決了農村缺勞力、缺技術的矛盾,又提高了防治效果,防治效益,防治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確保了糧食生產安全,據2013年在余慶、鳳岡、道真、習水4縣實施的水稻、茶葉主要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全程承包和一般承包所涉及的16個鎮42個村調查統計,受益農戶6987戶,戶均受益832.08元,調動了受益農戶的種田各級性,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摘要: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以及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更高要求,現代農業生產對植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為順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我市近幾年在推進和發展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關鍵詞:農業發展;推進植保;專業化防治
(7)專業化統防統治是方向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病蟲害專業化防治較好地解決了因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生產者老齡化和女性化的突出問題,防治病蟲日趨困難等方面的難題。
②專業化統防統治,推行區域統一、快速、高效、準確的防治,極大的避免了“漏治一點,危害一片”的現象出現,最大限度的減少病蟲危害損失。
③推進專業化防治,可以實現安全、科學、合理使用農藥,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殘留污染。
④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的出現,大大降低培訓面,增強培訓效果。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規范化的植保專業化組織數量較少,我市成立的230個防治組織中真正在工商部門登記的只有38個,管理機制不健全,監督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提高。
(2)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面不高,群眾自覺參與意識不夠。
(3)專業化合作社組織服務范圍窄,服務內容單一,總體經濟效益不高、風險大。
(4)以代防代治為主的防治組織,僅能解決勞動力缺乏的問題,無法確保實現安全、科學、合理用藥,談不上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降低防治成本;機手贏利不足,服務愿望不強;不便于技術部門開展培訓、指導和管理。以承包防治為主的防治組織其組織管理較為費事,收費較為困難,容易產生糾紛;機手流動性較大,增加培訓難度。
(5)扶持政策有待加強。目前我市有部分縣、市(區)在此項工作上力度不夠,每年僅靠中央、省、市下撥的專項資金來維持工作運轉,難以滿足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的需要,難以調動農民和服務組織的積極性。
(6)抗風險能力較弱。防治組織在服務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性的病蟲害,以及農資價格變動等不確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成本核算,影響了承包服務收益和服務組織的發展壯大。
3打算和建議
(1)在支持環節上,突出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
(2)在防治模式上,突出發展階段承包、全程承包服務。
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中,專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熟悉機械類常用的英語單詞,能夠掌握機械中常用的英語句型,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翻譯外文資料的能力。在課程開設過程中,根據教學計劃的變化做出了相應調整:2005年至2008年,課程性質為學院任意選修課,1.5學分,30學時,課程開設時間為第七學期;從2009年開始,課程性質調整為專業課模塊(選修),1學分,學時和開設時間保持不變。課程教學模式主要是采用教師課堂講授、提問,課后作業練習以及期末考試。[1]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方面的問題。專業英語教學要求教師既要有深厚的專業功底,又要有很好的外語水平。目前,專業英語任課教師有3人,1名在讀博士學歷,2名碩士學歷,平均年齡為34歲,均為本專業的專業課教師。盡管近年來我校引進的教師基本具有碩士以上學歷,也具備專業水平,但是在英語能力以及教學經驗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使部分教師很難駕馭專業英語課堂。此外,由于課程性質和學時的限制,造成部分教師在心理上不愿承擔專業英語教學任務,教學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專業英語教學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學生方面的問題。該課程開設時間在第七學期后半學期,此時很多學生都忙于準備考研、公務員考試及就業等,請假、缺課現象比較嚴重,即使是來到課堂上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聽課狀態都較差,這表明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最終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3)教材方面的問題。目前在授課過程中,選用施平主編,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的《機械工程專業英語》,該書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力學、機械零件與結構、機械設計、機械制造、管理、現代制造技術、科技寫作等方面。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這是一本全面的教材,但是對于不同的學校,即使是同一專業其側重點也不同,其中的部分內容與我校機械設計專業實際情況不相符。更為重要的是,該教材除了范文、詞匯和部分范文參考譯文之外,并沒有其他的內容,沒有總結歸納,也沒有課后習題。由于工科學生英語水平相對較弱,這給教師講解和學生學習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4)教學方法方面的問題。專業英語與基礎外語相比,專業英語對專業性、實踐性要求較高,因而在教學方法上,二者就要進行區別。在傳統教學中,一般是以課前預習,課上教師教學生認識專業詞匯、閱讀課文、課文翻譯以及課后復習為主的教學模式,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積極性不高,因此進行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改革,將專業知識和外語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外語水平,是專業英語教學整個過程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5)考核方式方面的問題。原有的課程考核方式通常以期末考試為主,平時成績為輔。平時成績分值占總成績的30%,主要包括課堂出勤、作業練習、回答問題及課堂表現等;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采用試卷形式,考試內容主要包括專業詞匯英漢互譯、文章段落英漢互譯、科技論文摘要寫作等。該考核方式突出了期末考試的重要性,而平時成績則相對較弱,這就造成了學生課堂學習專注力不夠,課堂散漫,往往通過考試前突擊復習,強行記憶書本內容達到通過考核的目的,考試過后大多數學生又都忘記了所學內容,課程形同虛設。
二、課程改革目的
按照《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注重引進本學科先進前沿技術,摒棄那些陳舊、不符合時展需要的內容,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為目的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建設。
三、課程改革思路
課程改革建設要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外語基礎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因此必須對課程設置、師資建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材選用、教學方法、成績考核方式等諸多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2]
四、課程改革的內容
1.課程設置
如前所述,專業英語開設時間為第七學期,性質為專業課模塊(選修),這就可能出現部分學生選修課學分已滿足畢業要求,選修該課程學生的人數不能滿足正常開課規模要求而使課程被迫取消的尷尬境地。為此,應對課程進行適當調整,課程性質調整為專業課模塊(必修);將開設時間調整為第六學期后半學期,以避免與其他課程在時間上發生沖突。
2.加強師資建設
專業英語的突出特點是專業性,這也決定了從事專業英語教學工作的一般都是專業教研室的教師。教師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綜合素質外,還要下大力氣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下專業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條件以加強對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例如:組織、參加專門的教學研討與會議交流等;為教師提供去國內其他高校深造學習的機會,為骨干教師提供國外學習平臺等等。
3.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首先,要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專業英語課程性質調整后,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避免在思想上出現懈怠的現象;課程時間重新安排后,避免了與學生考研及就業面試的沖突,大大降低了缺席率,保證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其次,通過各種措施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例如,大力加強專業英語知識的應用性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專業英語知識在今后工作、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再次,在教學內容上選擇本專業前沿的、實用性強的知識,掌握專業的研究進展情況。最后,在考核方式上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指向進行設計,使他們體會到學習專業英語的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將專業英語學習變成一種習慣。[3]4.選擇適合的教材單一的選用某一本專業英語教材會出現內容過多或不足等情況,另外,還存在內容陳舊且知識面較窄、不能滿足需求的現狀,為此,需要對教材進行分析。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和課程學時,選取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在課堂講授,其余內容作為學生課下自學內容;同時,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突出知識的前沿性和時效性,在教材基礎上,還應選取期刊雜志、網絡以及其他書籍和本專業相關文章在課堂上分析講解。
5.豐富教學方法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只能把基本知識塞給學生,而不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毫無創新性,因此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使知識的傳遞由單向變為雙向,師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授課中,采用以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現代教學模式,教師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而學習的主體是學生。
6.強化考核方式
原有的課程考核方式重點強調了期末成績的考核而相對削弱了教學過程中的考核,這就造成了學生們上課時不認真聽講、考試前突擊復習,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根據專業英語課程的特殊性,在考核方式上進行優化改革。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70%,具體考核內容包括:課堂出勤、課堂回答問題、課堂表現。上述三項內容都必須達到考核合格標準后才能獲得最后的總成績,凡有一項不合格,都視為總成績不合格,不給予學分。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30%,考核采用課程設計模式。首先教師為每位學生布置任務,查閱相關英文科技文章;其次將文章翻譯成中文,并撰寫中英文摘要;再次將英文和中文文章以手寫體形式裝訂上交,教師進行審閱;最后組織學生進行“答辯”,教師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給予成績。[4]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我國發展高等教育進程中較早設置的專業,作為農業經濟和農業企業管理相結合的本科專業,為國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的專門人才。從外部條件來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取決于其培養的人才是否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從專業內部來講,培養目標決定了專業的特色與定位,而培養目標的實現又以專業課程體系為依托。所以,課程體系的設置是為專業人才的培養而服務,其合理性最終取決于是否滿足對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基于此,試從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需求的變化來探討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
一、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
近幾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以及國家就業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總體形勢日趨嚴峻,以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畢業生就業單位、畢業生就業率發生了如下變化:
(一)畢業生就業單位的變化
從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來看,本專業培養的人才能在各類農(林)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市場營銷、金融財會、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單位分為四大類型即企業、教育科研單位、行政事業單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創業等)。其近20年就業方向變化情況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企業就業的人數呈上升趨勢,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教育科研單位就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就業的人數呈明顯下降趨勢。這一方面原因在于進入行政事業單位愈加規范,競爭也日趨激烈,行政單位必須參加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也實行統一招考;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畢業生學歷層次日益提高,導致進入教育科研單位的門檻提高,很多用人單位要求必須具有碩士學位甚至是博士學位。而各類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小的企業對畢業生學歷、學位的要求不高,所以,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目前更多就業于各類企業。
(二)畢業生就業率的變化
從1996年開始,國家取消了大學畢業生統一分配制度,實行完全市場化的雙向選擇。由于就業政策和就業領域的變化,沈陽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表2為沈陽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與經管學院近5年就業數據。
從表2可以看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呈一個明顯下降趨勢,尤其是近2年就業率下降明顯。雖然與學校的總體就業率對比處于中游水平,但是對比經管學院平均就業率而言明顯較低。
二、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專業方向及選學課程意愿的調查
學生由于就業壓力的增大,在學習過程中,大多選擇能快速提高就業競爭力、實現畢業就能就業或對就業幫助較大的專業方向和課程。
為了給學生學習和就業更多的自主選擇,沈陽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從2003級開始,讓學生在大三實行明確的專業方向選擇,具體方向為農村發展和企業管理,兩個專業方向分別設置了相應的方向課。近4屆學生專業方向選擇情況如表3。
從學生專業方向選擇的情況來看,除04級學生在兩個專業方向選擇基本持平外,其余幾屆學生大部分選擇了企業管理方向。經過調查了解,學生的選擇專業方向更多考慮的是市場就業需要。
(二)專業課程的選擇意愿
為了了解學生對專業課程的選擇意愿,農林經濟管理教研室對三、四年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來看:
“學生最喜歡的專業課程”這一選項中,排前五位的分別是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包含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農產品國際貿易。其中,管理類課程占到60%,而經濟類課程只占20%。
“在對就業最有用的專業課程”這一項中,排前五位的分別是市場營銷學、管理學原理、會計類課程、農產品國際貿易、經濟法。管理類課程具有明顯的優勢。雖然學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認識,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目前課程設置上的一些漏洞和問題。
三、當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類課程與管理類課程的平衡問題
農林經濟管理是涵蓋農業、經濟、管理三大學科的寬口徑專業,授予學生的學位從早期的農學學士到中期的經濟學學士以及現在的管理學學士,體現了教育界對這一專業認識的不斷變化過程。最初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以農業經濟學為主線,強調對經濟理論的研究,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際上成為農業經濟專業。在大學生就業體制改革前,國家更多需要具備較強經濟學知識的農林經濟管理畢業生,各級政府的農業經濟部門成為農林經濟管理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單位。但隨著大學生就業體制的變革以及政府職能的轉變,企業逐漸成為接納農林經濟管理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領域。對于企業而言,需要的是具備較強微觀管理能力的學生。針對這一市場需求變化,近年來,專業在教學計劃中作了一些調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課程,但與一般的管理專業相比,從課程體系來看,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有較大差距。
(二)“重理論,輕實務”的問題
隨著大學擴招,高等教育由原來的“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在人才培養的層面上,也由原來的宏觀型、理論研究型逐步轉變為通用型、復合型和應用型。培養目標的轉變,必然要對原有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在當前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重理論,輕實務”的現象仍然較為嚴重(這也是全國農林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個通病),具體體現在:(1)在教學方式中,專業課程的講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聽式”,而強調實務操作、學生參與的教學方式較少;(2)在教學計劃中,原有的專業課程實習較少,主要集中在農業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原理三門課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問題,考核的方式較為傳統,很難從鍛煉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出發來進行。
(三)課程體系的“專”和“寬”的問題
由于農林濟管理學科自身的宏觀性和寬泛性,以及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和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包含了較多其它學科或專業的課程:如會計學基礎、財務管理學、審計學等會計類課程;證券投資學、保險學、農業保險學等金融類課程、農產品國際貿易等貿易類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領域,增加了知識面,拓展了知識結構,但受到學時限制,使得這些“寬”與“專”相互競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始終是現行農林經濟管理課程體系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雖然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一直在不斷微調,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現有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要使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適應市場就業的需要,在課程設置、體系構成等方面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路
(一)課程體系應以學生就業需求為導向
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提高民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二是為社會培養人才。學生的目的除上述外還包含著提高自身社會生存能力,社會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就業競爭力。如果大學是“工廠”,培養的學生就是“產品”,評價這個“工廠”好壞的重要指標就是“產品”是否受社會歡迎。社會歡迎就意味著學生就業競爭力強,高校培養學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和調整過程中,應時時把握學生就業需求目標,在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同時,更好的為學生實現就業而服務。
(二)把握好專業的“共性”和“個性”
從“共性”的角度來講,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涵蓋經濟和管理兩大學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學學士學位。因此,在課程設置中,經濟、管理通用型課程應是其主體,這是“共性”問題。但同時,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又有自己的“個性”問題,需要有一部分專業課程來體現這種“個性”,這也是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特色所在。
(三)細化專業方向的劃分
(二)社會效果逐步顯現,破解了制約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瓶頸”問題首先,通過土地流轉,解決了一家一戶想辦而不能辦的事情,農業生產的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故縣鎮馮家塬村連片流轉土地109.7hm2發展煙葉生產,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高標準育苗工廠,極大地降低了農民的勞動生產強度,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其次,通過土地流轉,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蘇村鄉東里村民劉項臻流轉土地后,返包合作社建成的16個大棚,2014年收入達25萬元,同時家里還能騰出1個人外出打工。最后,通過土地流轉,有利于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加快了農業科技進步。靈寶市通過租賃形式流轉尹莊鎮尹莊村、東車村10hm2土地,建成了集農業科技培訓、新品種和新技術引進與示范、科技研發、基地帶動于一體的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其兩大功能區、十大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受小農思想束縛,多數群眾對土地流轉積極性不高靈寶市大多數農民的戀土情結依然很重,認為只要有土地在手,生活就有了保證,所以寧可粗放經營,甚至不惜撂荒棄耕,也不愿土地長期流轉。另外,由于近年來土地征用頻繁等原因,一些農民等待土地征用補償而不愿流轉土地,另一些農民對土地流轉價格的期望值在不斷提高,加大了土地流轉的難度。
(二)缺乏必要的服務引導,土地流轉的組織化程度依然較低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對土地流轉的重要意義缺乏應有的認識,對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認識不足,普遍認為土地流轉是農戶自己的事情,與鄉鎮、村組關系不大,不愿參與管理。加之土地問題涉及千家萬戶,耕種情況又不盡相同,連片流轉往往因為一戶原因造成工作被動。因此,鄉鎮政府和村組對土地流轉的支持、引導和服務工作普遍偏少。
(三)土地流轉的服務管理機制不健全,流轉行為有待規范在管理層面上,普遍沒有建立專門的土地流轉管理工作機構,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以及規范的土地流轉管理制度,土地流轉靈寶市土地流轉現狀與對策靈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王改麗工作還存在著程序不完善、行為不規范等問題。在服務層面上,還沒有形成市場化運作的土地流轉機制,缺乏土地流轉價格評估和糾紛調解機制,缺少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
(四)土地流轉缺乏政策扶持在促進土地流轉方面沒有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具體表現在:推進土地流轉、加快規模經營沒有相應的激勵政策;農村金融服務不足,農業企業融資難、貸款難還普遍存在;農業保險發展滯后,農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農村社保體系不健全,失地農民生活缺乏后續保障。
三、措施及對策
(一)加強政策宣傳,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加強土地流轉政策宣傳,采取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廣大群眾廣泛宣傳中央關于推進土地流轉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始終堅持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能變、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不能變、農戶的土地承包關系不能變、土地的農業用途不能變。通過宣傳發動,讓政府部門、社會各界了解土地流轉的大勢,協調配合,積極支持、投身土地流轉工作。
(二)健全服務體系,搭建土地流轉平臺農業部門牽頭負責,建立全市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負責土地流轉服務及監督管理工作。鄉鎮設立土地流轉服務站,做好信息收集、矛盾調解等工作。同時,市里設立土地流轉法律服務咨詢中心,負責土地承包及流轉糾紛的調解和仲裁,利用政府網站,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庫和服務網絡,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
3.4系統應用網絡化。進一步提高農業專家系統的智能化和本土化程度,通過網絡傳送走向田間將成為一種趨勢。網絡技術無疑可以彌補我國農業的分散與閉塞弱勢。光纖化和寬帶化的國家網絡建設,為農業專家系統應用網絡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條件。因此,未來農業專家系統在設計階段首先要考慮網絡化、數據共享問題。能夠成功地在網上運行的系統才真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實用性,符合農業生產與管理的要求[12,13]。
3.5系統面向多層次設計。專家系統服務的對象并不都在同一個層次上,文化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同對象要求獲取信息的復雜程度不同,所操作的專家系統和輸出的內容復雜程度也不相同,因此開發不同層次的專家系統(如面向灌溉管理專業人員、農村技術人員、農戶的灌溉專家系統)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14]。
3.6系統開發市場化。我國已經成功加入WTO,因此農業專家系統的建造不應忽視國際市場的需求,開發既能滿足我國需求也能適宜國際需求的農業專家系統是必要的[12,13]。
3.7創造良好的農業專家系統應用的外部環境。目前,我國農村計算機的普及(包括上網)雖然初顯端倪,但由于資金、條件和培訓對象文化程度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推廣和普及計算機依然存在著許多實際困難,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相差甚遠,遠遠滯后于其他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更顯不足,從而也影響了農業專家系統的更進一步推廣應用。為此,必須從計算機技術培訓人手,傳播和普及計算機技術,并進一步在現有的有線通信技術體系中,減少農村缺乏網絡服務商的服務及農民文化素質低等重大障礙,改善農民的上網條件。另外,農業企業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之一,只有農業企業積極使用農業專家系統,大力推進電子商務,才能提供全球服務、提升企業形象、開拓潛在市場、增加企業利潤,才能使企業信息化走向實務。由于農業生產具有生產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收益低等特點,我國大部分企業分散經營,環境閉塞,信息不靈,傳遞不便,難以形成競爭優勢。而在市場經濟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我國加入WTO進程的加快,企業信息化能使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內外部信息資源得以充分開發和利用,從而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并最終使農業專家系統更好地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15]。 4結束語
農業專家系統在生產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說,在農作物生產的各個環節中都可以用到專家系統。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日益普及和各地建設信息高速公路設想的提出,建設農業專家系統將成為加快農業科技知識和農業信息傳播的重要手段,成為促進農業快速發展的積極動力。鑒于農業專家系統在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中的重大意義。可以預料,一個以農業專家系統為重要手段的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將在我國迅速發展,并將成為我國2l世紀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美)JosephC.Giarratano,GaryD.Riley印鑒,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
[2]熊范綸.農業專家系統及開發工具.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4-27
[3]熊范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在農業現代化中的應用.農業現代化研究所,1992.13(2):123-126
[4]吳璽,譚宏,夏建國,鄧建良。試論我國農業專家系統的應用及發展。計算機與農業,2000,(8),1-4
[5]李軍,鄒志榮,程瑞鋒,白福萍.農業專家系統及其在園藝業中的研究與應用.陜西農業科學,2002(11),22-24.
[6]柴萍,張保軍,汪志農.農業專家系統在小麥栽培管理中的應用,水土保持研究,2002.(2)
[7]高明亮,王雪珍,吳順章.農業專家系統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21(2):88-90
[8]劉莉,宣洋,李紹穩,房文娟.農業專家系統在作物病蟲害預防中的應用.計算機與農業,2003.(5):11-14
[9]張文龍,周靜,戴保威.農業專家系統研究進展.種子,2004.23(10):
[10]馬文杰,賀立源.專家系統在我國農業中的應用進展.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5.24(4):343-346
[11]楊國強,王雙喜,杜偉.我國農業專家系統的研究進展.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93):303-306
[12]周賢君,鄒冬生.農業專家系統在作物栽培中的應用.農業網絡信息,2004.11,12-15
農業保險需求的增長,對今后政策的制定實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城鎮化將從以下3個方面來影響農業保險需求的增長。
(1)土地流轉。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會使得原先破碎分散的土地逐步集中,進而使未來的農業向規模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然而,農村的土地流轉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農村土地流轉制度下,要完善農業保險范圍和發展路徑,提高農業保險效率,必須進行發展模式和服務等創新。樊帆則認為,在農業發展新時期,土地流轉與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關系密切。一方面,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迫切需要通過土地流轉擴大規模經營;另一方面,土地流轉為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提供了前提條件和廣闊舞臺。湯鵬主則主張土地流轉與農業產業化協同發展。在當今制度下,土地流轉制度必然改變農業的發展方式。因此,土地流轉后形成的規模農業生產主體都將無一例外地迫切需要農業保險。
(2)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化即農業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化必然對農業保險提出新的要求。有學者的研究表明,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保險存在相互作用機制,農業產業化會通過加強農民的風險管理意識和組織兩方面來提高農業需求、降低道德風險。唐瑾認為,農業產業化是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途徑。農業產業化的順利發展,要求構建相應的農業保險體系。石曉軍和郭金龍認為,農業產業化表現為兩種形式:農產品生產與食品加工制造業的產業化和農業的本地產業化,因此,政府有動力推動特色農業的全面保險。農業的產業化是一種必然,對于農業保險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
(3)人力資本意識的喚醒。人力資本意識的逐步喚醒,就是人們對生活品質提出更多的要求。這里指的是“人力資本意識對保險需求的直接影響是認識到要對不確定的人力資本價值進行保障,而更深層次的影響是全面的風險保障意識的喚醒。”這種意識的喚醒進而對于農業保險有著更多的需求。綜上所述,筆者將城鎮化對農業保險需求的影響劃分為土地流轉、農業產業化、人力資本的喚醒三個方面的影響。為此,筆者搜集相關數據,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以各省農業保險需求即各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為因變量,來衡量這3個方面在現階段對于農業保險需求的影響。
2.模型構建根據上述理論分析
可得到以下假說:假設1:土地的集中,農民的收入更多的從工資性收入轉向于經營性收入。土地流轉意愿越強,使得土地的集中趨勢越高,進而使土地用于大型的生產。土地流轉意愿越高,農業保險需求越高。假說2:生活環境的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鎮居民的生活方式轉變。第三產業的發展促使農村勞動力更多地由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催生出多元化農業保險需求的增長。假設3:公共教育的普及,對于現有的生活,人們會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力資本意識的喚醒會促進農業保險需求的快速發展。
(1)土地流轉意愿。參照曹建華等采用的近似方法,土地流轉采用土地流轉意愿來衡量。農戶土地的流轉意愿和行為選擇也有人探討過,可以通過構建一個農戶土地流轉意愿度的指標進行評價。D=(R1/δ1)/(R2/δ2)=(R1/R2)×(δ2/δ1)①式①中,D為流轉意愿度指標,D值越大,土地流轉的意愿就越大;該指標由相對收益比值R1/R2和相對風險比值δ2/δ1共同決定;R1為非農生產經營活動的凈收益和土地的流轉凈收益;δ1為非農生產經營活動的風險;R2為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凈收益;δ2為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風險。根據上述公式,筆者對全國各省、市、區耕地流轉意愿進行分析,以農戶的工資性收入作為農戶非農生產經營活動收益的近似指標,以農戶的經營性收入作為農業生產經營收益的近似指標,以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的波動標準差作為衡量風險的指標。
(2)第三產業值占GDP的比重。農業的工業化、產業化使得第一產業的比重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第二產業保持基本不變。對于各省、市的農業產業化水平,筆者選用各省、市第三產業值占GDP的比重(以下簡稱為第三產業占比)來衡量。即:第三產業值占GDP的比重=第三產業值/GDP
(3)高中以上文化的勞動力占勞動力比重。教育規模的擴大可以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而居民文化素養的提高則是城鎮化的目標和愿景之一。美國經濟學家米凱•吉瑟的研究證明:在農村地區,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將多誘導6%~7%的農民遷出農業。對于人力資本意識的喚醒,則采用各省、市高中以上文化勞動力占勞動力的比重來衡量(以下簡稱為高中以上文化勞動力占比)。
(4)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反映省份農業保險需求水平的指標是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由于先是考察各省的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的時間序列,因此,研究中沒有采用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對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進行量綱化。
二、統計分析
1.數據來源本研究中各省的農業保險收入
來自于2006~2013年《中國保險統計年鑒》。各省城鎮人口的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第三產業值、高中文化以上的勞動力均來自于2003~2013年的《中國統計年鑒》。
2.統計分析
(1)省份的農業保險需求變化。摘自2013年的《中國保險年鑒》,因為數據較多,只選取了由北到南的5個省(市)在2005~2012年間其農業保險保費的收入數據,全國范圍內各省的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都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景況。不同省份的增長速度與增長水平有著較大差異。黑龍江、安徽、湖南省保費增長較快且水平較高,北京市與海南省農險保費收入增長平緩且水平不高。同時,不同省份的農業保險保費收入較早期水平出現了較大的“跳躍”,回歸分析很難去涵蓋不同省份的發展變化,因此,選用相關系數度量農業保險需求與三大因素的關系。
(2)相關性分析。利用皮爾遜相關系數計算農業保險需求與流轉意愿、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和教育水平的相關系數,相關系數越接近于1,相關程度越高,其絕對值可以比較不同現象相關程度的高低。
三、結論與分析
全國各省市農業保險保費收入是逐年增長的。但增長的方式和增長的水平存在著顯著性地差異。從各省(市)的皮爾遜相關系數來看,大多數省(市)的土地流轉意愿與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的相關性并不強,只有黑龍江省、浙江省、湖南省等幾個省份的系數達到了顯著相關的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驗證假設2的猜想;對于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與農業保險需求的相關性有著較大差異,近似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特點,有些省、市的相關性較高,有些省、市的相關性較弱;除廣西、貴州外,其余省份的高中以上文化勞動力占勞動力的比重與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對于以上結論分析如下:
1.原有農業基礎和經濟發展方式
高農業保險保費收入水平的幾個省份,如內蒙古、黑龍江等都有著厚重的農牧業基礎,有著廣泛的種植或牧養面積,且這些省份的經濟發展對于第一產業的依賴較大。
2.土地流轉因素土地流轉因素
對于農業保險需求的影響并沒有假設中的那么大。可能受到以下原因的影響:一是逐漸消失的土地紅利。在土地紅利上,下降了太多。城市中心城區的土地被賣得差不多了。有數據表明,中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已達到33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為37平方米,再過兩年,中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會超過農村人均居住面積,農村的土地資源優勢正在逐漸消失。再者,中國農村的土地紅利價值低微,因為現今農村實行的集體土地制,缺乏基礎設施的農村土地成本非常低廉。二是現今土地流轉的制度并不完善。土地流轉雖然帶來了很多積極的變化,但也存在土地用途改變、保障機制不健全、運作欠規范等問題。三是土地流轉的后續安排欠缺。如土地流轉必然使得土地集中化,大量勞動力被釋放出來。如何解決這部分勞動力亦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3.農業產業化因素
農業產業化表現為第三產業占GDP比重的上升,許多省、市的農業保險需求增長與之存在較高的相關性。山西、江西、河南、福建、貴州、甘肅、新疆等地都表現出較低的系數,除福建省外,其余省、市的發展動力和所依托的產業模式相關,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省、市的第三產業的發展程度并不高,只有0.3%~0.5%。不同省份的工業化水平或者說發展階段不同,因此,第三產業對于經濟發展乃至農業保險的推動就有所差別,這個因素許多學者都有研究。
4.人力資本意識的喚醒
人力資本意識的喚醒與農業保險需求的水平有著高度相關性。人們教育水平的提高對于農業保險需求有著高度相關性,但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教育也具有“遷出效應”。許多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們會對生活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會在學成之際,去大城市尋求更多的工作薪水待遇與深造機會。由此造成大城市人才的聚集和小城市人才的流失,從而拉大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
四、政策建議由以上結論提出如下建議:
1.因地制宜發展
農業保險黑龍江、新疆等農業基礎較好的省、區,土地流轉對農業保險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作用,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土地流轉;現代化程度高的如北京市、上海市和海南省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對于農業保險的發展作用性較強。但教育是一個周期較長回報較慢的育才途徑,應盡早開展教育改革,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教育。
1、切實加強基礎建設疏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基礎建設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建立農技推廣組織機構,形成以省為主渠道,以市為重點,以鄉為骨干,以村為基礎,以民間科技組織為補充的農技推廣網絡和以農業站、畜牧站、園藝特產站、農機站、林業站、經營站、水利站等為主體的橫向網絡的門類廣、功能全、多層次、多成分的上下貫通、縱橫交錯、左右聯系的農技推廣組織體系,全省已擁有縣級推廣站64個,實現了縣縣有站;鄉級站919個,占全部鄉鎮的99.5%。二是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搞好農業成果推廣的全程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轉化的有效性,促進科技成果向規模化、產業化方面發展。例如,為了轉化肉食雞高產綜合配套技術這項科技成果,在養雞的重點鄉成立了科技服務公司,對養雞行業進行全過程服務,做到"七統一到戶",即統一貸款到戶、統一送雛到戶、統一送料到戶、統一培訓到戶、統一防疫到戶、統一回收到戶、統一結算到戶。三是抓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建設、舉辦科技成果展示會、召開成果轉化交流會、大力宣傳科技成果等四個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盡快送到農民那里。四是從3個渠道促進科技人員與農民的結合。其一以農業科技人員為核心建立農業專業研究會和農民技術協會;其二采取"四包一掛"的形式,即包技術、包產量、包效益、包賠嘗實行責權利掛鉤;其三以省內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為骨干組成的科技服務小分隊,在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到農村去搞技術講座,現場傳播技術知識。
2、積極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的輻射源在農業科技示范工作中,重點抓"三區"建設:
一是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993年,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在東部山區、西部農牧區、中部產糧區和城市郊區以鄉、鎮為單位建立了11個有代表性的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完善組織機構,實事求是地制定切實可行的園區建設發展規劃和與之相配套的優惠政策,積極組織對園區的科技培訓,大力轉化推廣先進成熟的科技成果,強化組織、協調、指導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長和發展起來,效果非常明顯。幾年來,11個園區共轉化推廣了67項科技成果,培訓農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為止,重點建設了10個星火技術密集區。這些星火技術密集區已成為科技成果推廣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為全國最大產糧縣之一的梨樹縣,自建立星火技術密集區以來,連續幾年實施了以轉化推廣玉米豐產、耐密型玉米高產、工業應用的良種玉米栽培、米麥間作及長白雜交瘦肉型新豬種、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養豬等農業科技成果的星火計劃項目,產生了巨大的示范效應。三是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范區。全省建立了15個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范區。在示范區的總體布局上,確定了四大生態區、7種區域類型模式和18個技術體系與技術經濟體系,經過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區內農民純收入比輻射圈內的農民同期年平均增長60%;示范區內糧食每年每公頃增長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頃增產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3、精心進行技術組裝,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綜合效益技術組裝重點是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圍繞糧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豬)、水產(中小水面)、優勢特產資源和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進行攻關,使其形成規模效益的項目,并與全省大農業工程配套,與國家計劃項目配套。例如,在農作物新品種方面,圍繞玉米、水稻、大豆三大優勢作物,產前、產中、產后的一些關鍵技術(如耕作方法、病蟲害防治)開展系列攻關,取得像玉米早熟豐產綜合技術、玉米抗旱保苗技術、玉米大面積機械化綜合高產技術、赤眼蜂、黑光燈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盤育、水稻育苗床土調酸綜合技術、鹽堿地種稻技術和大豆綜合豐產技術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與生產條件相適應的耕作栽培及病蟲害防治的配套技術。二是合理組裝,全力組織推廣。把各單項技術組裝起來,有組織、有計劃地加以大力推廣。從1990年開始,把65項組裝配套技術列入省重點科技推廣計劃,選擇基地為推廣計劃項目承擔單位,計劃采取滾動式,每年進行一次調整和補充。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省良種普及率達到97%,推廣面積超過7萬公頃的農作物新品種近20個。鹽堿地種稻以稻治澇、以稻治堿和旱改水配套技術的推廣,使全省水田面積迅速擴大,由20萬公頃增加到66萬公頃,增產稻谷45億公斤。創造出"吉林大米"名牌產品,不僅解決了本省人民吃細糧的問題,還內銷到關內各省。
4、經常開展農技培訓,優化科技成果轉化的受體和載體農技培訓,主要圍繞五個方面展開。
一是加強農技培訓中心建設,全省已建立省級農業技術培訓中心1個,市級農業技術培訓中心1個,縣級培訓中心29個。這些培訓中心已成為培訓農民學習農業科技和文化知識的大學校,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通過農技培訓中心培訓的農村干部和群眾達360多萬人(次)。二是開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師團活動,分別在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利用農閑時間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組織起來,組成科技致富大王講師團到各地進行科技致富宣傳,使農民在親身體驗、現身說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廣綠色證書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獲得了"綠色證書",有6萬人取得了農民技術員職稱。這些農民已經成為全省農業生產的技術骨干,成為轉化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新技術、培育和選用良種、防治病蟲害及技術咨詢的帶頭人,相當一部分綠色證書獲得者被聘為科技副鄉長。四是實行農民職業規范化教育。以農村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廣播學校、實行(3+1)體制的普通中學和各類技術培訓中心為陣地,對農民進行較系統的培訓,使農民職業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五是結合實施星火計劃培訓人才。優先考慮星火計劃的實施,按計劃要求的內容進行專題講座。先后圍繞玉米、人參等十大星火系列開發計劃編寫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錄象帶。
5、有效行使政府職能,加大科技成果轉化行政支撐的力度
二、處理好預算執行與預算調整的關系
由于公益性行業科研項目的執行期較長,為使項目預算能夠更好地與項目任務匹配,主動適應項目執行中科研活動實際變化的需要,財政部、科技部在《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財教[20111434號)中明確了項目預算調整的內容及調整辦法,特別是對于直接費中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燃料動力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其他支出等預算調整,給予了項目單位較大的調整自。今年,國務院在《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ll號)中,又明確了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等三項經費在不突破三項支出預算總額的前提下,相互間支出可以調劑使用。但即便如此,項目單位在進行項目預算調整時,還應充分尊重項目預算的嚴肅性和連續性,強調預算調整應以項目研究任務的微調整作為依據,而不是因為諸如預算申報不準確導致支出困難或其他原因而隨意調整預算。
三、處理好合理與合法合規、原則與突破的關系
農業公益性行業專項預算編制和支出的諸多原則中,任務匹配原則、合法合規原則是其最主要的原則。任務匹配是一項經費開支能否計入項目支出的最主要依據,合法合規則為項目經濟支出內容的范圍和標準劃定了界限。實踐中“合理性”常被課題研究人員以農業科研項目的特殊性和實施的不可預見性作為突破項目管理相關規定的借口。如強調氣候因素對項目實施的影響,為預算進度緩慢和不按預算執行尋找借口;強調實驗條件的復雜和不可控性,為突破預算和違反規定支出尋找理由等等。另外,項目管理辦法對于直接費用各分類支出的內容范圍作了許多“原則上”的限制規定,如材料費中對辦公用品支出和生產性農資購置的限制;國際合作與交流費中對訪問學者、交換學生、長期出國進修支出的限制;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中對研究生學位論文印刷裝訂費支出的限制;設備費中對臺式或便攜式計算機等通用信息產品購置的限制等規定。然而,預算執行中,常會發生科研人員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如為了改善自己的辦公條件,編造各種理由甚至偷換概念,將項目經費用于采購辦公用品或手提電腦;刻意強調項目的田間屬性,大量采購生產性農藥、化肥、農膜等農用物資,實際都是為了變相擠占項目經費。對于上述情況,項目單位、項目負責人和單位財務部門應嚴把“原則”關,從嚴控制相關經費支出,及時糾正上述不規范的行為,保障項目經費支出的合法合規。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今后大學生自主創業將成為就業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歷史很短摘要:1998年清華大學首設創業計劃發起“大學生創業”;2002年教育部確定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方經濟學院、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等九所高校為“創業教育”試點單位;2003年10月和2004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舉辦兩屆“創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循此,教育部于2003年11月在國內各高校正式啟動創業教育并逐步推開。目前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還處于萌芽階段,理論和實踐探究不多,亟待高校通過實踐總結經驗和教訓,構建開展創業教育的有效模式,完善教育系統和內容,提高教育效果。
1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究和實踐
我校的農科專業具有開展創業教育的優勢。探究和加強創業教育,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促進和社會市場接軌,促進農科專業的自身建設和發展;而且,農科專業的學生貧困面較大,開展創業教育探究和創業教育實踐,可促進勤工助學工作。因此,我學院根據教育部的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要求,在試點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基礎上,自2004年2月以來,積極開展“探索農科專業開展創業教育的模式”課題探究,以提高本學院創業教育的實效性;也為學生自主創業或先擇業后創業以及崗位立業等打好基礎,從而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
1.1創業教育探究的主要內容
(1)基本思路摘要:發揮學校、學院的優勢,爭取各方面支持,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練習,組織創業團隊開展具體創業實踐活動,在教學、實踐和管理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和實際能力,不斷總結適合農科專業學生的創業教育模式。
(2)探究方法摘要:根據我們的實際,采取理論結合實際、專業結合創業,教學結合管理的探究方法,組建創業團隊進行創業實踐,探究如何開展創業教育,探索農科專業開展創業教育的有效模式。一是采取授課、講座、討論等的形式傳授創業基本知識和技能,包括創業理論、專業技能、文學修養、理財技能和交際口才、和人溝通等的各方面知識;二是以創業團隊的形式,組成喜好小組,開展“學、研、產”結合的實際創業項目練習。如結合教學基地的生產實踐進行專業練習,結合市場需求進行營銷練習等,培養實際創業能力;三是在創業教育過程中發揮管理功能,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形成健康的做人、做事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擇業心理,培養積極的創業心理。
(3)探究內容摘要:由于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在探究和開展創業教育中,著重于探究如何組建創業團隊開展創業實踐,如何在具體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
1.2探究主要成果
(1)組建創業團隊,開展創業實踐。我們組建了蜜蜂創業團、寵蟲工作室、心月坊等三個創業團隊開展具體的創業實踐。創業團隊由我院提供一定的資助,學院教師牽頭組建并擔任指導老師,團隊成員由學院中積極進取、熱心于創業的學生經個人申請、學院輔導員和老師嚴格篩選確定。創業團隊成員最初僅10余人,至今已發展到40余人,共有100余人在創業團隊里受過鍛煉。
寵蟲工作室由兩個部門組成摘要:一是寵蟲影像制作部,二是寵蟲文印部。寵蟲影像制作部正式成立于2004年2月,主要業務是攝制影像,已承接第十四屆“海嘯杯”演講賽、袁隆平院士報告會等30余項活動的紀念光碟攝制業務,共獲取2.2萬余元的營業額;寵蟲文印部自2004年12月成立,6個月來營業額達到6000余元。目前,寵蟲工作室的固定資產已達3萬余元。
蜜蜂創業團成立于2004年2月,學院提供一定的啟動資金,免費提供0.33hm2土地等資源。團隊下設生產技術部﹑行政管理部﹑財務管理部和產品銷售部。團隊以種植無公害水果蔬菜為主,并根據不同的水果蔬菜產品售給不同的顧客,如摘要:香瓜﹑番茄﹑青瓜等可生食產品,售給在宿舍區內學生;必須熟食的產品則銷往學校食堂、校內快餐店或飯店等,做到定單銷售。
(2)實現創業和勤工助學相結合,發揮創業助困功能。一年來,創業團隊由起初每月能為學生提供10個崗位,發展到現在能夠為20余名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和創業實踐的機會,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困難學生的經濟困難新問題。
(3)通過開展創業教育和實踐,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第一,培養大學生實際動手和解決新問題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創業實踐為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供了有利環境,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提供一個新的場所,促進學生學習市場經營管理知識及提高駕馭市場經濟規律的能力,全面地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第二,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業技能。我們遵循學校教學改革要求,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和高新科技領域,培養良好喜好,努力成為一專多能的社會綜合性人才。開展創業教育、創業實踐為學生培養創業意識、增長創業技能提供了機會和支持。同時,創業教育轉變了傳統的就業觀念,鼓勵學生創業,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第三,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創業教育及實踐促進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團隊合作、協調發展的能力素質。第四,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公益心。大學生創業不只是為了經濟利益,還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心,鼓勵學生為社會奉獻愛心。在愛的接力—我院“關注健康,援助淑芳”募捐晚會中,寵蟲工作室免費為晚會提供全程攝像,并制作成VCD在全校范圍內出售,所得都用于資助謝淑芳。蜜蜂創業團也為謝淑芳捐款近700元。第五,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積極的心態。創業過程中,團隊成員經常會碰到意想不到的技術新問題,需要增強調節情緒能力,培養自信、冷靜等素質,保持積極心態,努力解決新問題。
(4)積極利用和整合社會資源,合作開展創業教育和培養人才。我們積極爭取和社會相關行業成功人士、往屆畢業生中的優秀企業家等聯系,吸納社會資金,為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目標服務。一年來,共邀請2位成功的創業者為學生做報告,并和3家企業談妥資助我院學生創業,和1位《人民日報》駐海南記者建立聯系,對我院學生的自主創業跟蹤報道。
總之,通過探究和實踐,我們基本形成了本學院開展創業教育的基本模式摘要:發揮農科專業的優勢,爭取學校、學院等各方面支持,積極利用和整合社會資源,以組建創業團隊為主要形式,理論結合實際、專業結合創業,創業結合勤工助學,教學結合管理,開展具體的創業實踐活動,重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整體能力。目前,該課題還有許多工作在繼續推進,有待今后進一步實踐和總結,并將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開展創業教育的有效模式。
2存在新問題
經過創業實踐和探究總結,我們認為開展創業教育中存在以下主要新問題摘要:
(1)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和基礎知識學習仍有脫節現象。創業教育教學的體系化程度較低,和實際需要聯系不多、不深,課程的理論性及鮮活性同實際還存在差距。
(2)創業團隊開展創業資金不足,外部資助的力度有限,設備不夠齊全和先進。缺乏有商業前景的創業項目,許多創業點子經不起市場的考驗。
(3)許多大學生缺乏創業意識,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看不起蠅頭小利,往往大談“第一桶金”,不談賺“第一分錢”。
(4)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能力不強,缺乏社會經驗和職業經歷,尤其缺乏人際關系和商業網絡。喜歡紙上談兵,創業設想大,市場猜測普遍過于樂觀。
(5)一些大學生沒有完全形成獨立的健全的人格,缺乏對社會和個人的責任感,許多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碰到挫折輕易放棄。
3開展創業教育的建議
我們開展的創業教育實踐和探究才剛起步,從總結的經驗和教訓看,存在許多的新問題和困難,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優化符合我校、我院等農科專業學生的創業教育途徑和方法,逐步完善創業教育的基本模式,為我院、我校其他農科專業有效開展創業教育提供參考和交流,為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素質、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做出積極的貢獻,才能更好地實現“探索我校農科專業開展創業教育的模式”探究的現實意義。為進一步推進創業教育,我們需要在以下幾方面繼續努力摘要:
3.1爭取學校和學院的重視和支持,加大對創業教育的投入
在前面開展的創業教育探究和實踐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增加資金、加強指導、擴大創業團隊的數量和人數等,從而做到既使更多的同學受益、又使我們的探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逐步完善創業教育的模式,提高創業教育的效果。
3.2科學開設創業教育課程,構建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前面的探究側重于開展創業實踐,在課程的教育環節上有所欠缺。為了更好地開展創業教育,需要進一步探究如何構建實用、有效,并和專業教育和基礎知識結合緊密的創業課程體系,并使創業課程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以達到理論結合實踐的良好效果。
3.3積極推進創業實踐市場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開展創業教育伊始,為鼓勵學生組建團隊、開展創業實踐,學院和教師給予了積極的介入和幫助。但從長遠來看,學生創業還需接受市場的考驗,依靠學院和老師,會影響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感,不利于創業意識的增強和創業能力的提高。因此,以后的創業教育中,我們將積極推進創業實踐市場化的強度,加大經濟效益的考慮,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以此促進學生提高把握市場規律的能力,增強面對市場競爭的勇氣和創新、創業的綜合能力。
農業保險覆蓋地區從2007年試點的內蒙、吉林等6個省區穩步擴大至全國,保險品種覆蓋了農、林、牧、漁業的各個方面。2007-2013年,農業保險承保主要農作物從2.3億畝增加到11.1億畝,占播種面積的45%;承保主要糧食作物從1.7億畝增加到9.35億畝,占播種面積的56%;保費收入從51.8億元增長到306.7億元,年均增速34.5%,參保農戶達2.14億戶次。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農業保險市場。
(二)財政補貼不斷增加,杠桿撬動作用
凸顯2007年以來,國家實施了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將關系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農產品納入補貼目錄。到2013年,補貼品種已經擴大到3大類15個品種,覆蓋了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以及棉花、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畜產品等。各級財政對保費補貼達到75%以上,其中,中央財政承擔35%-50%,個別地方甚至由財政全額負擔。其中,2013年補貼126.88億元,為“三農”提供風險保障1.39萬億元,放大效應近100倍。
(三)農險供給形式多樣,產品與服務不斷創新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各地積極探索農業保險的實現形式。目前,全國有23家保險公司經營農業保險,除上海外,每個省市都有多家保險公司經辦農業保險業務,適度競爭的農業保險市場逐步形成。例如,江蘇省實施了政府與商業保險公司聯辦共保模式;浙江以政府推動為主,實行共保體統一經營形式;中國漁業互保協會通過創新互助共濟的體制與機制,探索了互助農業保險模式。陜西、湖北也在局部開展了農機互助保險。與此同時,在全面推進農作物生產成本保險、滿足農民基本需求基礎上,各地還創新開展了蔬菜和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天氣指數保險、小額信貸保證保險、制種保險以及淡水養殖保險等試點,取得一定成效。
(四)保障水平有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難滿足
目前大部分省農業保險的保額都是參照2007年的直接物化成本確定的,遠遠低于農民的實際成本支出。例如,黑龍江省大豆保險每畝保險金額120元,小麥125元,玉米145元,水稻200元,不足物化成本的1/3。很多省份農業保險設定了高達30%左右的免賠率,導致農業風險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補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種植面積大,生產成本中還要加上每畝幾百元的土地流轉費,資金投入量很大,他們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保險保障。在上海,水稻的保險金額雖然已提至每畝1000元,但是新型經營主體仍感覺保障力度不夠。
二、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業保險發展關系
農村土地流轉在促進農業規模化土地經營的同時,也帶來了比分散經營更為巨大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等農業風險。農業規模經營對于農業保險有更高的要求,發展農業保險有利于促進土地流轉。
(一)農業保險促進土地穩步流轉風險補償和穩定生產是農業保險的基本功能
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已經在基本功能上逐步拓展衍生出防災減損、信貸支持等多種功能。通過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生產穩定功能可以有效轉移和分散風險,保障農業生產過程的持續穩定,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健康發展,有利于增強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進行規模生產的意愿和信心,促進土地流轉。
1.風險補償和穩定生產功能。農業保險在補償損失、幫助農民恢復生產、保障農民收入穩定等方面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2013年黑龍江省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共為46.8萬受災農戶支付賠款21.04億元。2014年遼寧省發生特大旱災,農業保險賠付金額達9.7億元。2014年強臺風“威馬遜”登陸海南,全省農業保險估損2.2億元,已賠付3745.64萬元。農業保險為農業災后恢復再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
2.防災減損功能。農業保險將政府臨時性的被動救災救濟行為,轉化為一種市場機制參與的制度化的主動災害應對,平滑年度間財政支出水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目前,農業保險經營機構采取了必要的防災防損措施,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同時,客觀上起到防災減損的效果。黑龍江農墾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構建了由357門高炮、135部火箭發射裝置、8部氣象雷達、36臺氣象衛星云圖接收機和1200多名作業指揮人員組成的獨具特色的防災減災體系,通過及時開展人工增雨防雹,已累計為農戶減少損失14億多元。安信農業保險股份公司在2012年“海葵”臺風來襲前夕,設立2500萬元獎勵資金,鼓勵投保大棚設施的農民主動割膜,既為農民保住了大棚設施,也為公司避免近2億元預期賠付損失。人保財險江蘇分公司針對2014年小麥赤霉病高發態勢,在農戶實施“一噴三防”基礎上,出資159萬元購置農藥對丹陽市48.5萬畝小麥進行統一防治,遏制了小麥赤霉病的大面積爆發,既減少了農民損失,也大大減輕了災后賠付壓力。
3.信貸擔保增信功能。與分散經營相比,土地流轉后的規模化經營需要金融業提供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服務,特別是信貸資金方面的需求。農業是高風險行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一般會減少對于農業的信貸額度并嚴格信貸流程。農業保險經營機構通過信用保證保險為農業經營主體增加信用,探索和創新農業保險與信貸結合的機制,能夠充分發揮金融業對于土地流轉的驅動作用,解決了困擾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貸款難”、“貸款貴”問題。在上海市“銀保聯合”項目支持下,安信農業保險股份公司從2008年開始開展支農貸款保證保險,農民專業合作社最高可獲得200萬元貸款,家庭農場可獲得不超過50萬元貸款。截至2014年10月底,已累計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無抵押、無擔保、實行基準利率的貸款2247筆,貸款額達到14.4億元。中國人保江蘇省分公司也于2014年9月在徐州、鎮江、宿遷等三市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幫助1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無需擔保和抵押的貸款資金近400萬元。
(二)土地流轉促進農業保險發展
1.提升農業保險發展需求基礎。農業保險需求主體保險意識的增強,有利于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促進農業保險深入發展。在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下,農業生產主體為分散的農戶,生產規模小、投入總量小、受災損失小等特點,加上農戶本身缺乏農業風險分散的意識,導致其對農業風險保障的需求相對較小。農村土地的加速流轉、農業適度規模和專業化經營導致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風險更為集中。加上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大多采取市場化方式決策,固定資產投入多、生產規模大、市場風險被放大,承擔的風險水平更高,因而對農業保險的需求更高。而目前的“保成本”式的農業保險不能滿足農戶對于風險分散的需求,勢必尋求更高的保障水平,這有利于推進農業保險進一步發展。
2.改善農業保險發展的環境。一是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土地經營,有效降低了農業保險的經營成本。隨著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農村土地逐步向少數種糧大戶、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集中,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數量減少,單位承保規模提升,保險機構在展業、查勘、理賠、承保宣傳等業務中的投入減少,降低了農業保險的經營成本。二是提升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主動風險管理意識,降低農業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土地流轉集中后形成的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的產業經營模式,客觀需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提高投入的同時,積極采取防災防損措施,改善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抗風險能力。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注重風險防范、高效收益的理,能夠有效降低農業保險的經營風險。三是農業保險需求主體的轉變,抑制了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有效提高農業保險市場的效率。在傳統的農業保險市場上,存在交易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嚴重。隨著土地流轉的逐步展開以及土地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的增加,農業保險的需求主體由個體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轉變。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保的意愿更加明確,風險管理的意識和交易的約束力更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有效提高了農業保險市場的交易效率。
三、新形勢下改革完善農業保險的建議
(一)提高產品多元化水平,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層次需求
針對農業保險需求主體的轉變,開發符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層次需求的保險產品。鼓勵保險機構根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市場需求開發產量保險、價格保險、信貸保證保險等新型保險產品,可按保物化成本、保完全成本、保基本收益等設計多檔次多樣化保險保單,各級財政應給予適當補貼。
(二)發揮農業保險的金融增信作用,建立銀保互動機制
一要大力推動農業保險和農村金融的深入合作,建立銀保互動機制。探討農業保險和農村金融的多種合作形式,鼓勵銀保互動機制和模式創新,促進農業保險和農村金融的深度融合。二要鼓勵開發銀保合作產品,推廣“生產保險+信貸保證保險+農村信貸”的合作模式。合理設計政府、銀行和保險公司在銀保合作中的權責分配和制約機制,政府對保證保險提供保費補貼,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提供貸款擔保,銀行對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主體提供低利率、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