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1-29 03:27: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青少年心理健康論文

篇(1)

二、情緒的穩定性與協調性

兒童青少年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穩定、協調的情緒,良好的心理狀態,可使整個心身處于積極向上的狀態。從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發揮自身的內在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成績。如果經常出現緊張、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會影響潛能的發揮,勢必影響學習效果。

三、較好的社會適應性

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標志著心理健康水平,一個心理健康的兒童青少年能夠較快地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包括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自然環境及人際環境等。既使突然發生意外變化或身處惡劣環境中,也能較快地順應環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獨生子女由于早期社會化的嬌生慣養,形成了他們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處理與現實環境的關系,往往導致適應。

四、和諧的人際關系

心理健康的兒童青少年能夠與同齡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處的伙伴關系。

如果早期社會交往被剝奪,家庭不和睦、接受較多消極影響,易形成孤僻、敵意、敏感、過度警覺、自我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個性,而導致人際關系的不協調。

五、反應能力適度與行為協調

健康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模式和諧統一。對外部刺激反應適度,表現既不異常敏感也不異常遲鈍,并具有一定應變、應對能力。

六、心理年齡符合實際年齡

心理健康的兒童青少年具有與其實際年齡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征,并形成與年齡階段相適應的心理、行為模式。如果心理、行為嚴重偏離相應的年齡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發育問題。表現為發展嚴重滯后或超前,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七、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動自控能力強的兒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記憶和意識活動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難集中,缺乏專注性,其記憶和意識活動有效水平低,往往導致學習困難。

八、健全的個性特征

個性(人格)是每一個人獨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為模式,具有相對的傾向性和穩定性。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和后天環境的長期影響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總和。自幼培養兒童青少年客觀而積極的自我意識,能適度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使其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形成良好、健全的個性是個體適應環境的重要保證。

九、自信心

自信心是對自我的客觀評價,實質上是一種自我認知和思維的分析綜合能力。如果自我評價過高、自命不凡,會因盲目自信導致意外失敗而沮喪,產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緒;若自我評價過低,會產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氣不能充分發揮自

篇(2)

 

0.前沿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心理不穩定時期,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并且,學習負擔的日益加重,父母對孩子們的過高期望,都讓青少年學生身心疲憊,諸多的壓力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很多內外部因素都決定了心理健康應從青少年開始抓起。國內外眾多專家已論證了體育活動有助于心理健康。但具體從各個體育活動情況等多角度進行研究的,可謂鳳毛麟角。本文正是從這些角度出發進行研究的。

1. 研究對象

浙江省杭州、麗水、嘉興、舟山、溫州、金華、紹興、臺州8個地區的青少年。

2. 研究方法

自制參與體育活動情況問卷。根據國內外通用的心理衛生調查問卷SCL-90量表,自制心理健康調查問卷。自制調查問卷根據這10個因子共設35小題,評分均采用5級評分制,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對上述地區15所中學共發放問卷1000份(采用無記名問卷式調查),回收問卷942份,回收率為94.2%,其中有效問卷912份,有效率為97%。男445份,女467份。最后將數據用SPSS軟件處理完成,P<0.05(*)為顯著水平,P<0.01(**)為非常顯著水平。論文參考網。論文參考網。

3.結果與分析

3.1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SCL-90因子分與國內常模比較(見表1)。浙江省城市青少年SCL-90因子分均略高于國內常模。

3.2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統計與分析(見表2、3)。 根據表2、3顯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的青少年占到了總樣本的一半以上,并且意愿強烈的相對因子分偏低。

3.3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項目統計與分析(見表4)。表4顯示,參與球類運動的人數達到了60%以上,同時因子分也相對偏低。論文參考網。

4.結論與建議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略高于國內常模,說明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與心理健康顯著相關,非常愿意參加的青少年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學生,差異顯著。選擇球類運動的青少年在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6項因子上與其他選項有差異性,并且得分在全量表中最低,即選擇球類運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浙江省8個地區間,臺州地區各因子得分最高,并且與嘉興、金華、紹興地區有顯著差異。

篇(3)

社區青少年是指16歲到25歲之間,沒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沒有進一步就學的青少年。社區青少年群體具有青年群體的普遍特征,但他們由于家庭教育的失當,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教育出現盲區以及社區組織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他們不參加全日制學校的學習,沒有固定工作和穩定收入,也不受任何一級組織的管理,游離于學校和工作單位之外。

現階段我國社區工作與管理體系還未建立、完善,對他們的身心發展狀況還只是停留在主觀意識的判斷上,很少有過專門針對社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嚴格的調查統計,而有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得到解決,將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本課題基于對社區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關心,及時準確把握青少年心理動向,建立和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提供第一手的資料進行了此次的調查研究。

一、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對200名16-25歲的南昌市社區青少年隨機抽樣。共回收有效問卷191份(其中男130人,女61人)。認為樣本在誤差范圍內可以代表總體。

(二)方法

調查過程中采用的是華東師范大學的桑標編制的《社區青少年心理現狀調查問卷》。問卷共分人格特征,情緒和行為發展,認知發展,與人交往和行為表現五個部分,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題目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客觀題有單項選擇和不定項選擇。主觀題需要自行填寫。

(三)統計方法

采用Epidata302雙份輸入、糾錯、建立數據庫,進行SPSS160統計分析。

二、結果

(一)人格特征與人格障礙方面

社區青少年所處的環境要比一般青少年更加不穩定,其人格特征較一般青少年來說更容易偏離正常的文化期望范圍,形成不良的個人傾向和行為反應模式。據上海市一項社區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社區青少年在敵意,妄想,焦慮,強迫,抑郁等方面都要比一般的青少年更嚴重,人格問題較為普遍。

從數據看出社區青少年在人格上存在的一些問題:1、回避型人格障礙,占所調查人群的1941%。主要體現在人際交往能力差,自卑感很嚴重;2、依賴性人格障礙:有7859%的人承認自己仍靠家人供養,沒有獨立性,其中男生占16%,女生84%。他們雖然渴望能夠獨立出來,但是認為自己沒有自立的能力,還有一部分的人非常滿意現在的情況,不愿意參加工作,承擔責任。

(二)情緒和行為發展特征方面

與同齡人相比,情緒困擾從高到低的排列是:挫折無助,自卑感,壓抑憂郁,自負,焦慮不安,敵對怨恨和悲觀絕望。

1、自卑:有3541%的人報告自己存在著自卑情緒,尤其為女生。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面臨急劇轉變的關鍵時期,極易產生自卑心理且走向極端。

2、孤獨:有477%的社區青少年表示通過網絡交友排解現實生活中的孤獨,他們感覺生活無聊,需要與別人溝通,但是又由于網絡使青少年接觸社會的機會更少,更加加深了他們的孤獨感。

3、焦慮:有30%的人報告自己因升學,就業感到壓力很大,人際交往,生理方面等問題也是焦慮感的來源。

4、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感是指個體在不斷的受到挫折后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喪失信心的一種心理狀態。數據分析中有176%的人自己有習得性無助的感覺。

5、壓抑苦悶:有2340%的人是壓抑苦悶的。對于社區青少年來說,周圍的情感支持往往相對處于弱勢,父母不太關注其情緒狀況,對社區青少年的理解和幫助不足,導致社區青少年的壓抑失去最安全的釋放口。

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困擾他們最大的情緒問題主要是挫折無助,但男生與女生困擾不同的地方是,男生為自負情緒所困擾,而女生較多的是自卑情緒,檢出率為06%,男408%,女031%,男高于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317,P=0028)。而隨著學歷的升高,他們在就業,生活方面的要求要比低學歷的人要求高,所受到的壓力也越大,越容易產生挫折感。

(三)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對于青少年來說,父母是他們人際交往的重要對象。報告說有6749%的人認為自己與父親的關系好,8756%的人認為自己與母親的關系好。

較之于家庭關系,同伴關系,社區工作者和青少年的關系更類似于服務與被服務,指導與被指導之間的關系。2536%的人表示與他們的關系好。

網絡人際交往關系在之前也有提到,它對于社區青少年的成長既有正面效應也有一定的負面效應。社區青少年作為一個閑散于社會的未成年人群體,為了減輕心理壓力,需要尋找友誼,尋找心理支持。

(四)行為特征與行為適應問題

在各種壓力源下,青少年出現了一系列的行為問題,最突出的一個就是網絡成癮問題,絕大部分的青少年報告自己曾經去過網吧,有5840%的人報告自己在網吧停留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

社區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普遍具有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感情用事,自我監控力弱等特點。另外,由于社區青少年的特殊生活狀態,極其容易用上網來發放時間,填補空虛的生活。3240%的人說靠玩電子游戲以打發時間,逃避壓力源帶來的壓力。

(五)認知特征與認知偏差

認知方面主要有對自己的認知和對社會的認知。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的社區青少年對自己的評價是正性的,他們在用三個詞來描述自己時,發現使用比較多的有積極,樂觀,自信的人,較少的人使用如自卑,憂郁等負性評價。

出現這種評價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歸因偏差。有5551%的認為是事情的成功與否在與運氣,在韋伯的三維度歸因理論中,運氣歸結為不穩定的,外在的,不能控制的維度,當個體將成功歸因于運氣時,他就很可能成為一個守株待兔的人,什么都不做而期待著運氣的到來。

篇(4)

實現民族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千千萬萬、各行各業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所以人們更重視教育問題,家長更希望孩子成才。

一、心理健康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是對人才的首要要求

近幾年來,心理學界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的觀點:對一個人的成功來說,智商影響只占20%,而情商因素則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將成為21世紀衡量一個人素質的首要因素。智商是人的智力水平的指標,用來比較人的聰明程度。情商指人認識、控制和調節自身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認識自身情緒、管理自身情緒、自我激勵能力、認知他人情緒及人際關系管理五個方面。情商教育注重堅強的意志、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樂觀進取的性格等對人的影響。情商教育讓青少年學會情緒管理,學會為人處世,讓他們更加快樂、自信、受歡迎、有愛心和意志力,學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情商是人心理健康標準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是對人才的首要要求。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

(1)現實地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這是指要有正確的自我觀念,現實地接受自己。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與自己的實際情況越相符,就越有利于適應環境,表明其心理處于正常健康的狀態。

(2)對現實合乎常理地認識與反應,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觀念與行為,情緒反應適度。所謂合乎常理地認識客觀現實,是指對一些人人皆知的常識性東西的認識不要悖于常理。心理健康者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合乎常理的,適度的,該大喜則大喜,該小慍則小慍。

(3)對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機制。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將由于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內心緊張情緒消除掉,從而表現出對挫折有較好的耐受力。

(4)行為方式與社會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規。社會對各種角色有相應的要求或規范。個體的行為與其充當的角色的規范基本一致,是其心理處在健康正常狀態的表現。

(5)正常健康的交往。能夠以正常的方式與周圍的人交往,沒有諸如社交恐懼癥和極端的自我中心之類不正常的交往行為。

(6)統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續性。健康的人格是統一的,因此它表現出一貫性與統一性。

二、當前家庭教育中的誤區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自覺地有意識地按照社會培養人才的要求,通過自身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實施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意義深遠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第一要素。

然而當前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著誤區,主要表現:

1.認為教育孩子就是對孩子進行智的教育

家長很舍得教育投資。家長想方設法讓孩子上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除了正常在校學習之外,家長還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特長班,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以后就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自己為人父母的任務就完成了。在他們看來,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智力教育。而這樣做完全忽視了孩子愛玩的天性,使孩子覺得學習不快樂,生活沒意思,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和對父母的逆反心理,甚至逃離家庭,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2.家長言傳多于身教

有些家長對孩子說教不斷,整天對孩子嘮叨做人的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不厭其煩。而他們自己在實際生活中卻按不同的原則處理問題。如此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經常使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人做事和立足社會。

3.對孩子物質要求的滿足超過對孩子精神需求的關注

家長普遍認為再苦不能苦孩子。對孩子的物質要求,家長大都有求必應。如果孩子學習進步,成績提高了,家長更樂于滿足孩子的要求。而當孩子情緒低落時,家長很少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和負面情緒,多表現平淡,只一味督促孩子不要胡思亂想,好好學習,否則會影響成績。雖然豐衣足食,但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關心和愛護,覺得孤獨無助。在家庭中孩子與父母的有效交流很少,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和心理的健康成長。

長期以來,家長只重視青少年身體的健康、知識的進步,嚴重忽視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長,忽視了要教給孩子如何與人交流、溝通、合作,如何為人處世……而這些才是讓青少年受益終生的。

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長在與子女朝夕相處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言談舉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環境氛圍,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子女施以影響的活動。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對他們的個性、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良好的榜樣作用

家長要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心理健康發展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起關鍵作用。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心理學家班杜拉曾做過攻擊反應試驗,結果發現孩子傾向于模仿成人動作。這一實驗向人們證明了榜樣行為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的品德修養,一言一行,甚至神態表情,動作細節,無不對青少年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示范行為會起到重要的榜樣作用。

2.良好的教養方式的作用

(1)教養方式一般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溺愛型。家長以孩子為中心,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造就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溺愛使孩子自私,任性,驕橫,自我中心,缺乏責任心,不懂得尊重、關心和感謝。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家庭,走向社會,會處處碰壁,無所適從。家長的愛恰恰害了孩子。

第二種,專斷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過于嚴格苛刻,粗暴生硬,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辦事。家長的簡單粗暴使孩子自卑、懦弱、冷漠、逆反,沒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或唯唯諾諾,或冷漠麻木,或無所畏懼,很難與別人友好相處,使孩子身心都受到嚴重傷害。

第三種,放任型。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家長對孩子不關心,使孩子冷漠、自私,不懂愛和關心,行為放縱,沒有責任感和同情心。這樣的孩子一旦受外界刺激,容易產生偏激行為,導致違法犯罪。

第四種,民主型。家長對孩子關心、尊重、理解、信任,愛而不慣,嚴而不苛。對孩子多鼓勵和引導。家長的關心和尊重使孩子真誠、自信、自尊,積極進取,有責任感,人際關系融洽,社會適應良好。顯然四種教養方式中只有民主型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是最有益的。

有研究表明,家長教養方式對青少年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對生活事件應對方式都有重要影響。家長良好的教養方式使孩子情緒穩定,輕松興奮,自信開朗,能促進青少年人格特征健康發展和形成,使青少年形成解決問題、求助的積極應對方式。不良的家長教養方式讓

孩子或自我中心、驕橫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無情,人際關系差,適應能力差,主觀幸福感缺失,導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青少年形成自責、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極應對方式。

(2)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身體的健康,智力的培養,更要關注孩子情商的教育和心理的健康發展。父母要關心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這些都有助于孩子學習如何表達自己,如何關心幫助他人,如何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會很好地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為孩子的日后成功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礎。

3.良好家庭氛圍的重要作用

家庭氛圍主要指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所形成的氣氛。夫妻關系、親子關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這里只討論夫妻關系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時刻感染著孩子,夫妻關系是否融洽對孩子成長有重大意義。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樂園。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

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為了他們的快樂成長和一生幸福,父母應保持和諧的夫妻關系,這是家庭氛圍良好的基礎。夫妻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給孩子創造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使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健康快樂成長。夫妻間有矛盾分歧,應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即使夫妻離異,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要讓孩子感到父母仍然愛著自己。在愛的氛圍中長大,孩子也懂得了愛,學會了愛,變得活潑開朗,積極向上,豁達大度,善解人意。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擔負著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青少年健康成長有賴于國家和社會的關心與愛護,更離不開家庭環境的熏陶與滋養。

參考文獻:

[1]王楠.現代青少年親子關系產生沖突的原因及解決策略[J].時代教育,2009(1).

[2]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俄大學生價值取向對比研究”課題組.中俄大學生價值取向對比調研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08(12).

篇(5)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7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emotional quotient and emotional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Methods a psychological test was adopted to select 500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an positively predict emotional efficacy, and explained 21.8% of the variance. The total sco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efficacy of long-term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that in sedentary group. Conclusion: individuals with hig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ir emotional self regulation efficacy is high; long-term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of young people,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self regulati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sedentary young.

Key words sports; adolescents; emotional quotient; emotional performance

1 研究背景

青少年作為社會的后備力量,肩負著建設祖國和造福社會的重任,而這些重任要基于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青少年的情商水平和其情緒效能的高低,是心理健康狀態的特征之一。高情商的青少年其情緒效能高,她們對情緒的管理和調控能力更好。青少年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也會更及時和有效。情商的水平和情緒的管理能力已成為評價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重要指標(黃雙權,2011)。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情商,提高其管理情緒的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研究者關注的課題。

2 問題提出

有研究發現,體育運動的過程可以鍛煉青少年堅持、忍耐等品質,體育運動項目的魅力可以讓青少年體驗到享受、喜愛、興趣等積極情感;體育項目比賽中的合作或交流可以提高青少年情緒的表達能力、思維的條理性、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和品質的提高會進而促進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緒管理能力。因此,長期堅持進行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促進作用。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來說,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緒效能的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緒效能的影響。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情商與應對情緒效能的關系,并進一步探討體育運動對兩者的影響。本研究具有的理論意義是,豐富了有關情商和情緒效能的理論研究,其實踐意義在于,為青少年學生提高自身情商和提高情緒效能的調節能力提供理論依據。

情商又稱情緒智力,對情商和情緒效能的研究,國內外并不鮮見。多項研究發現,情緒智力(即情商)不足會導致個體焦慮,處理人際關系緊張,缺乏自信,易退縮。體育運動對情商和情緒效能的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但是卻有多項研究發現,體育活動可以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幸福感,塑造積極的自我觀念,可以改善并治療消極的心理狀態,如降低并緩解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

由上述,本研究假設:情緒智力與情緒調節效能兩者密切相關,情緒智力越高的個體,其情緒調節效能越高。長期參與體育運動的個體與久坐少動的個體相比較,其情緒智力和情緒調節效能均會更好。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參與者

選取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和濟南大學的大學生500人參與本項橫斷研究,其中200名為久坐少動者,300名為長期參與體育運動者。所有研究參與者均為自愿參與。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33份(久坐少動者188份,MageSD=20.53?.268;體育運動者245份,MageSD=19.83?.376),回收率為86.6%。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實證研究,主要采取心理測驗法。橫斷研究設計,選取兩組青少年,一組為久坐少動組,一組為經常鍛煉組,發放心理測驗量表。

3.3 研究材料

《體育活動等級量表》(PARS-3),該量表已經經過多項研究的檢驗,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為做進一步檢驗。

《情緒智力量表》,該量表選用王才康修訂的梅耶和沙洛維的EIS自陳問卷,該自陳問卷的內容包括4個維度共33道題目,問卷內容包括:(A)情緒的知覺、評估和表達能力,(B)情緒對思維的促進能力,(C)個體對情緒理解、分析的能力,(D)對情緒的掌控能力。問卷采取李克特量表5點計分法,如“我知道何時向別人說出自己的問題,數字1表示非常不同意,數字5表示非常同意”,整個量表可以計總分,也可以獨立維度計分,得分越高表示。為分析問題方便,后續文中均用維度A、B、C、D代表4個維度,本研究情緒智力量表的科隆巴赫系數 為0.889。

《情緒調節自我效能量表》,該量表選用田學英(2012)修訂的適用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中文量表,其結構包括感受正性情緒效能感、調節正性情緒效能感、調節沮喪/痛苦情緒效能感和調節生氣/憤怒情緒效能感4個維度。4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771、0.783、0.762、0.785,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44。

3.4 統計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使用回歸和獨立樣本t檢驗的統計方法進行結果計算。

3.5 實施方案

(1)選取研究參與者自愿填寫量表。(2)解釋研究目的,要求研究參與者據實填寫(3)發放并回收量表。(4)發放小禮品。

4 研究結果

4.1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本研究中,情緒智力量表和情緒調節自我效能量表的各維度及總分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

表1的結果顯示,就情緒智力各分量表的得分和總分以及情緒自我調節效能各分量表的得分和總分來說,長期運動組均要高于久坐少動組。情緒智力與情緒自我調節效能的關系以及久坐少動組和長期運動組的差異,尚需繼續檢驗。

4.2 情緒智力與情緒自我效能的關系

以情緒智力為自變量,以情緒自我調節效能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回歸系數顯著(P

4.3 久坐少動組與長期運動組的差異

對久坐少動組和長期運動組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結果顯示,情緒智力分量表B、情緒自我效能1、情緒自我效能調節效能2的得分,在久坐少動組和長期運動之間未顯示顯著的組間差異(P>0.05)。

情緒智力總分和情緒自我調節效能總分及其他分量表之間顯示出了顯著的組間差異(P

上述結果說明,長期的體育運動有助于個體提高自身的情緒智力水平,并有助于提高情緒自我調節效能感。

本研究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研究,以《情緒智力量表》和《情緒效能量表》為研究材料,探討了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緒效能的關系,并進一步考察了體育運動對青少年情商和情緒效能的影響。研究為體育運動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5 結論與建議

(1)情緒智力高的個體,其情緒自我調節效能也高。(2)長期參與體育運動的青少年,其情緒智力和情緒自我調節效能要優于久坐少動青少年。

建議在青少年群體中大力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以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完善。由于本研究是橫斷研究,對因果關系的解釋缺乏力度,后續研究應關注長期縱向的追蹤研究,可能在對因果關系的解釋更為有利;后續研究應探討體育運動對更多心理變量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毛志雄,倫藻妮.有氧健身舞改善鍛煉者心境狀態效能的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09.32(6):112-117.

[2] 王才康.情緒智力與大學生焦慮、抑郁和心境的關系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4):228-229.

[3] 許遠理.情緒智力組合理論的建構及實證研究.博士學位論文.首都師范大學,2004.

篇(6)

一、常見的青少年心理障礙

(1)人際交往障礙。在二胎政策尚未開放之時,00后子女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在父母和長輩寵溺的環境中長大。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沉浸在以“我”為核心的世界里,習慣了索取,卻不懂得與他人分享。這樣的一種唯我獨尊的心理,使當今青少年在班級、學校乃至社會這個大集體中只知道維護個人利益而漠視集體利益。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歸屬需求,可得出: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需要與周圍的人交往以獲得親情、友情、愛情。而如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封閉起來,導致人際交往障礙。

(2)情緒障礙。學者吳錫改認為情緒障礙引起情感發生強烈沖突而出現低落、消沉、絕望、激怒等反常情緒表現等。青少年個性尚在發展,三觀還未穩定,思想不成熟,看問題比較理想化,這樣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容易產生挫敗感,如果不及時排解這種負面情緒,長時間會變得煩躁、精神敏感、悲觀失望、對生活缺乏熱情,甚至精神頹靡不振等情緒波動大的反常行為。

(3)行為障礙。隨著社會上不良風氣以及危險因素的存在,如:不健康網絡、、暴力等,這些危險因素無疑滋生青少年行為障礙,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大眾傳媒的發達,給青少年帶來健康的社會信息,使他們豐富知識,開闊視野。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不健康的社會信息,嚴重影響著尚不能正確辨別是非的青少年。主要表現在:說謊、搞鬼、報復、多動癥、強迫癥、注意力不集中、癡迷網絡、抽煙、飲酒、斗毆等脫離社會行為準則的行為。

二、青少年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

(1)個人原因。青春期的個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巨大的轉變。有些青少年因對生理上的變化如體型和外貌的不滿意,而導致心理上的波動起伏,產生自卑心理,形成不良心理適應障礙。青少年正處于人格形成期,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健全,同時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但又缺乏社會經歷,處理問題能力弱,社會認知能力低,面對困難和挫折無法解決時,容易采取極端方法解決問題,從而引起心理障礙。

(2)家庭原因。家庭對青少年的身體成長、人格形成、社會認知、心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良好、家庭完整、父母關系和諧、父母與子女能有效溝通,這些都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長;反之,則會使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礙。單親或者離異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從而使其缺乏安全感,內心脆弱敏感,對周圍人持有不信任的態度,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擅長人際交往。甚至父母之間的吵架會影響青少年今后的愛情觀、婚姻觀。一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特長,并且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這種比較來給他們增加壓力。孩子的內心苦楚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使他們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一旦情緒難以控制,就會產生敵對父母的行為,甚至會出現行為。

(3)學校原因。在當今這個“成績”當道的社會,學校過于關注學生的學業發展而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品格素質的培養。有些教師甚至戴有“有色眼鏡”,以學生成績為指標,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看待,對成績好的同學關注,對“差生”置之不理。這種做法會使學生心理產生不平衡感,失去學習樂趣,同時對學生不好品格的形成間接地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不良的校園環境使學生出現不良行為偏差,近墨者黑,最終導致校園環境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長。

(4)社會原因。當今中國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舊制度已經解體,而新制度尚不健全,這使得我國的制度處于一個“真空”階段。隨著經濟的發達,家庭條件的改善以及父母對獨生子女經濟上的放縱,使得青少年的資金過于豐厚,形成用物質基礎滿足精神需求,一旦經濟難以滿足時,他們容易做出不計后果的反常行為。如今,社會上的媒體宣傳、網絡文化和社會輿論成為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不良網站、視頻、網絡用語侵蝕著青少年心靈,扭曲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一些暴力視頻會使青少年盲目模仿,引發校園暴力事件,嚴重危害自己及他人身心健康。

三、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礙的對策

(1)個人層面的對策。社會工作是一種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職業,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系,幫助有需要解決問題的個人和集體。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接納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向他們表達同理心,讓其愿意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同時運用優勢視角,相信每個青少年都有解除心理障礙的能力,積極發現青少年的優點并給予鼓勵和引導,使其擺脫錯誤的行為,完善自己。社會工作者要加強青少年正確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識教育。青少年時期的大多數問題是由于他們對生理和心理的轉變沒有正確的認識,導致出現各種不適應。

(2)家庭、學校層面的對策。不良的家庭環境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所以社會工作者在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礙問題時,還要考慮整個家庭結構,促進父母與子女雙方找到一種新的溝通和交流方式,增加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鼓勵父母多關心、愛護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于學校應該建立一個青少年心理咨詢教育中心,對于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及時做出治療對策,以及預防青少年心理障礙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工作者應該與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合作,運用更專業的心理治療方法去治療及預防青少年心理發生障礙。同時,社會工作者也應該多宣傳心理障礙的危害,組織學校進行心理教育講座。

(3)社區層面的對策。社區是青少年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對青少年的身心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社會工作者可以聯合社區居委會組織家庭親子活動,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家長更多的了解子女的真實想法;另外,還可以舉辦社區青少年游戲活動,既可以緩解青少年學習壓力,又可以促進青少年與朋輩群體的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社會工作者帶領青少年參加社區服務,如去養老院、福利院獻愛心,植樹綠化社區環境等活動,讓在實踐中學會愛與尊重,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樹立社會責任感。社會工作者調動社區積極因素,營造一個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良好社區環境。(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參考文獻:

篇(7)

健康不僅僅指健康的身軀,還應包括健康的心理狀態和社會環境良好的適應能力,即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內容。足球運動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文化,越來越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和熱愛,其獨特的魅力和精神內涵對青少年身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根據撰寫論文需要,查閱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庫大量有關足球運動對青少年影響的優秀學術論文,對其進行篩選引用。

1.2邏輯分析法

通過研究文獻了解足球運動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針對現狀采取措施對足球運動的普及推廣提出合理的建議。

2.結果與分析

2.1身心健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柔韌性、耐力素質、肺活量等指標近十年來出現呈下降或停滯的趨勢;肥胖兒童比率明顯增加,肥胖正逐步取代嚴重的營養不良,成為青少年的主要健康問題之一。

有人曾就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衛生狀況做過調查研究,在這時期容易出現幾個問題:一是這個時期的生理發育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很大的沖擊;二是沖動性、易變性的情緒導致問題的產生和心理抑郁的出現;三是自我意識雖然增強,易導致逆反心理的出現,但自我評價能力有限。所以,重視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預防青少年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的產生,是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鍵。

那么面對這樣一群新時代的年輕人,足球運動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而且青少年普遍比較喜歡這項運動,因此可以以足球運動為切入點地開展對青少年身心的教育。

2.2足球運動的特點

開展條件靈活,規則簡易,足球運動規則簡便易行,有利于青少年健身、游戲和競賽。它與其他任何球類相比,足球運動不受場地的限制,人數、年齡、性別不限,既可男女混搭,又可以家庭為單位等,組織形式多樣。

2.3足球運動對青少年的培養

2.3.1足球運動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培養

足球運動在鍛煉青少年的耐力方面、肺活量方面有很高的鍛煉價值。在足球比賽中,每名青少年在做突然加速、變速過人時都可以鍛煉青少年的爆發力,并且在足球場上爭搶高空球的時候鍛煉青少年的彈跳力,在做變向時對青少年的柔韌性有所提高。

2.3.2足球運動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培養

踢球有助于塑造孩子的情商,培養青少年的意志力、自制力、責任感及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堅忍不拔、克服困難等品德情操和協作共贏、密切配合的集體精神。

2.3.3足球運動對青少年良好的品質意志培養

足球運動對抗性較強,足球運動員在比賽時經常地在強烈的對抗中必須運用各種戰術進行強烈對抗,這種需要具有勇猛頑強的戰斗作風中有利于培養青少年勇猛、機智、靈活果斷的意志和精神。足球訓練、教學過程因長期面對失敗、面對競爭,在比賽時為追逐進球的挑戰和艱難困苦,因遵守競賽規則而受到限制和約束,為了最終獲勝利而需堅忍不拔、意志堅定的努力奮斗等,有助于培養人的精神與人的全面的和諧發展,為人生的奮斗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其實是一個美育的過程。

2.3.4足球運動對團隊精神的培養

現代足球的顯著特點是攻守雙方各十一人在足球場上進行爭奪,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以射門得分為中心的一項集體性項目,為了取得勝利,它要球隊每個隊員必須密切配合,同心協力。只有以個人為集體,才能為個人技術的發揮創造機會。青少年時期好勝心非常強,常常為勝利而自豪、激動,為失敗而懊悔、惋惜。為了爭取勝利,他們會相互學習,相互鼓勵,爭取讓技術發揮得更好,以爭取競技場上的勝利。

3.結論與建議

3.1總結

足球運動的開展能培養青少年的興趣愛好,提高青少年各方面的素質,使參與鍛煉青少年的內臟器官、神經系統等都得到良好的刺激和鍛煉,從而促進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同時,通過開展足球運動,能夠積極地調適青少年心理健康,促使青少年宣泄不良情緒,緩解平時學習生活中的心理壓力,使青少年從運動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快樂。因此,足球運動不僅能夠增強青少年體質,還能夠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增進學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陶冶青少年的良好情操,培養青少年完善的人格,使青少年更自信自強,促進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個性。

3.2建議

加大青少年足球場地活動設施建設的投入,在社區陸地中大力托建青少年足球活動場地,免費為青少年開發。建立以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統一的青少年足球注冊系統,注冊的青少年可以參加體育系統或教育系統組織的比賽,競賽成績互相承認,并要嚴格要求注冊學生學習成績達到良好標準,以達到竟教結合的目的;可以建立足球活動的保障體制和獎勵體制,即鼓勵省、市教育與部門制定足球特長生升學加分政策;對足球比賽中獲得好成績的學校給予獎勵,教練員獎勵;可利用課余時間聘請退役球員擔任教練組織足球夏令營,以提升青少年足球競技水平,豐富青少年的課余生活,達到鍛煉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B844,G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841(2012)03-0069-06

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須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標準是心理健康含義的具體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診斷、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內容體系構建及促進臨床心理治療的基礎,不僅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論問題,也是一個亟待回答的實踐問題。關于心理健康標準,國內外心理學界數十年來發生了曠日持久的爭論,可以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來形容。有研究者對1987—2006年間我國心理健康標準研究的論文進行計量學分析后發現,討論心理健康標準的論文數量逐年增長。但迄今為止,學者們仍沒有形成一個共識。本文通過對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的深入探討,系統分析兩者的關系,澄清兩者的混淆,為心理健康標準及心理素質標準的制定及相關測量工具編制提供科學依據,促進該領域研究的深化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有效開展。

一、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關系探討的現實價值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2年9月)要求“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2002年4月)強調:“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林崇德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而不要過多地強調學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們一直強調“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徑是培養其健全的心理素質”。科學探討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關系對于從根本上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弄清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本質區別及其關系對于科學創建中國本土健康心理學和有效指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關重要。從心理健康教育實際需要角度看,可為心理健康指標的確定及量表的編制提供理論基礎,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標準和心理素質標準的眾說紛紜,從而改善目前研究者們將心理健康標準的心理狀態與心理素質標準的心理品質混為一體的現狀,建立在正確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的本質內涵結構的基礎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測量指標和評價標準。從學科建設需要角度看,可以進一步從實證的角度開展相關問卷調查、追蹤和實驗研究,從而闡明兩者的關系機制,“從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質發展的動態過程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歸因分析”,為維護心理健康,預防和緩解心理健康問題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促進學科發展。

心理健康的標準各異,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確定的依據不同、對“標準”把握的寬嚴尺度不同,而實際上這種方法論層面的差異可能隱含著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及其關系缺乏科學的分析和明確的認識。“長期以來,學者們就心理健康標準本身的研究較多,對心理健康內涵與實質的探討較少。心理素質研究領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雖然編制了不少心理素質問卷、對心理素質進行了許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問卷、其研究往往沒對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梳理,內涵結構混淆不清,兩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標來測量心理素質,或用心理素質的一些指標來測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則直接用心理健康的問卷來測試心理素質,只是將心理健康的概念換成了心理素質。這些均嚴重制約了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相關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實踐的效益。為此,有學者就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標準問題爭論不休的一個根源就是沒有區分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可見,對心理健康、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及其兩種關系的正確認識,是解決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標準問題的重要理論前提,對于該領域及其相關研究也至關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結構

(一)健康的內涵結構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結合而成的復合概念,因此要從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內涵結構,有必要分析其屬概念健康及其本質。

關于健康這一概念,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中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且是一種在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狀態”,這是至今為止應用最普遍的、認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該定義認為:健康不僅包括個體健康,還包含群體健康(社會健康),并從生物、心理和社會三個基本側面形成了三維立體的健康觀,SRHMS等國內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從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三個方面對健康概念進行操作化處理的。此外,我國學者在國外四維健康新概念的基礎上也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身體不虛弱的狀態,而是包含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狀態”,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外還包括道德健康。實際上道德健康也是社會健康的重要方面。

從上述關于健康的概念中我們不難看出,健康的本質是一種狀態,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等基本方面。作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體健康狀態的必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質上也應是一種狀態,即一種完全的心理狀態。

篇(9)

教育上,本人自*年8月擔任政教主任來,積極組織年級組長、班主任加強年級組、班集體建設,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狠抓學生的養成教育。堅持“熱情教育,積極引導,嚴格管理”三者并舉,學生行為規范低起點,嚴要求,勤檢查,切實做到管理時間無空隙,管理空間無空缺,管理環節無空檔,管理職責無空位,學校校風班風明顯好轉,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在本人積極組織下,學校有效開展了“感恩**”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每年一屆的文化藝術節,積極邀請專家學者前來為學生或家長進行專題講座,計有:“知心姐姐”雜志社作了《關注孩子心靈健康》、*市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王翠華教授作了《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南京大學教育研究所徐新民教授作了《超級學習法講座》等主題講座。20*年,本人負責組織的第二屆中小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競賽獲省教育廳“優秀組織獎”,03年度、*年度學校獲江陰市安全文明先進單位。20*年度,學校被評為“*市德育先進學校”,20*—20*年連續四年獲得“全國中小學讀寫大賽優秀組織獎”。精心組織每年一次的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學生屢屢獲獎,為學校贏得較好榮譽。

篇(10)

1青少年網絡道德問題凸顯

互聯網在給人類帶來幸福、享樂、希翼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憂愁、痛苦、危機和失望;在給人們帶來物質飲食、信息豐富、交往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情感危機、道德滑坡、人性異化等網絡道德失范行為,網絡環境中人的生存面臨種種尷尬和矛盾。網絡正撞擊著人類苦苦營造的傳統倫理壁壘。對涉世不深的中小學生的沖擊尤其嚴重。由于他們正處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躍,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而辨別能力較差,容易被“絢麗多彩”的網絡世界所迷惑。大體說來,青少年受網絡影響導致的問題主要有道德情感冷漠化;學習方向迷失化;失犯現象嚴重化。

2青少年網絡道德問題的形成原因

造成青少年網絡道德問題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既有學校教育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和社會網絡環境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2.1學校對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存在的誤區

面對網絡給青少年道德教育帶來的諸多難題,許多老師對學生上網采取的不是主動出擊、科學引導的做法,而是采取消極防范,盲目禁止的做法。在觀念上,片面強調網絡的弊端,排斥網絡對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利的一面。一部分教師以“上網荒廢學業,日益使人學壞”為由竭力阻止學生“觸網”。

2,2家庭原因

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家庭教育中缺失親情的撫慰與關心,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不到父母及時有效地糾正,從而導致孩子缺少安全感而變得壓抑、孤僻等。孩子體會不到家的溫暖,找不到歸宿感,這是問題兒童、不良少年產生的主要原因。

3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途徑

虛擬的網絡世界誘惑著少男少女,“沉溺網吧、厭學逃學、夜不歸宿”,甚至欺詐、斗毆、搶劫等現象并不少見。青少年“觸網”需要引導和幫助。只有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利用網絡,才能讓他們在健康的網絡環境中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加強對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應有效發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及青少年主體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多管齊一下,有機協調,共同促進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挺立與培塑。

3,1規范網絡.引導青少年健康發展

互聯網作為網絡時代影響青少年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徑,要擔負起凈化社會環境的責任。

3.2學校道德教育: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學校應轉變觀念,辯證地認識網絡之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深入分析青少年迷戀上網的原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使用網絡、駕馭網絡的能力,構建適應網絡時代需要的道德教育模式。學校教育要發揮對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探索適合網絡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育措施,以回應網絡對既有道德教育的挑戰。

轉變現有德育工作者的觀念,變單向教授為雙向互動傳授,利用網絡實現師生共同學習,引一導學生辨別信息之良蕎,增加思想免疫力。要把傳統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把青少年帶入網絡圖書館、博物館等神圣殿堂,讓他們閱讀有益的書刊,促進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發展;最后,要注重教師自身的道德人格培養,力求成為學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楷模。 發揮網絡資源共享優勢,開辟學校虛擬德育陣地。

利用網絡媒體,改革學校德育主渠道的教育方法。將傳統的灌輸式德育轉變為參與式或交互式德育。教師進行教育時,應將與受教者之間的關系置于平等地位,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促使青少年自覺踐行網絡道德規范。

強化青少年心理調試,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學校教育要結合網絡時代的特點,針對日益凸顯的青少年心理向題,進行心理素質的強化訓練。要把青少年思想問題與心理問題結合起來,將現實的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德育之中,改善其個性品質及心理素質,增強其適應能力。還要加強有意義的網上思想交流,開設網上咨詢熱線,利用媒體優勢,及時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狀況,解決他們的現實問題。

3 .3家庭教育:青少年網絡道德教一育的重要補充

家庭承擔著道德示范和道德啟蒙教育的任務。父母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僅反映了自身素質,而且通過家庭中的親子互動及潛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響孩子的道德人格培養。開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家長,開發親子互動的活動項目和各類家庭培訓項目,發揮在促進兒童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引一導、示范和輻射作用,成為他們合格的第一任教師。

家長不要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將孩子作為實現自己未酬理想的人。一味強調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表現為理想目標追求的短期庸俗性,急功進利,忽略了對孩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

3.4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網絡道德教育的根本點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人能進行自醒,面對自己的良心進行自白,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類財富中找到自己榜樣的人才有希望達到這個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講,網絡道德教育的過程主要是一個道德內化的過程。網絡道德教育要真正發揮作用,最終必須落實到青少年自身的道德發展和自我教育上來,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在網絡道德教育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能動性。

3.5社會教育: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社會環境

上一篇: 餐飲年度總結 下一篇: 設計師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另类 | 亚洲精品国产五月综合网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十精品 中文字幕视频综合网 | 新国产九九视频精品 | 亚洲午夜精品高潮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