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3 10:57: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組學習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組織文化是維持企業競爭優勢的一個必要條件,對企業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企業文化的生產力性質大大加強,組織文化成為維持組織績效的重要因素。企業學習能力是提升績效的重要途徑。企業學習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戰略性的工程,企業認清了這一點,就會在創新方面有所作為,對提升企業績效和競爭優勢是很必要的。
一、組織文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一)組織文化的概念
組織文化是指組織成員的共同價值觀體系它使組織獨具特色,是一個組織內各種由員工所認同及接受的信念、期望、理想、價值觀、態度、行為、以及思想方法、辦事準則的總和。
(二)組織文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組織文化會影響員工對知識及學習的價值和態,因此是促進組織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動力,會對組織績效產生影響。
1.凝聚和激勵功能。組織文化像紐帶將企業的員工緊緊聯系在一起,使每個員工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文化的激勵作用能誘發企業產生一種積極進取的形象。將企業成員的意志和行為引向同一方向,從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績效。
2.約束功能。文化作為一種意義形成和控制機制,能夠引導和塑造員工的態度和行為,正如T.E.迪爾和A.A.肯尼迪所指出的,組織文化決定了游戲規則。
3.具有塑造企業形象的功能。優秀的企業文化為企業塑造良好的形象,樹立信譽,擴大影響。
企業文化要將不斷創新作為企業永恒發展的價值觀,就像達爾文所說的:那些能夠生存下來的,并不是最有智慧的,而是最善于應變的。樹立企業文化還應做到以人為本,以市場為導向。通過組織文化的培養使企業同社會環境時刻進行信息的交換,獲得不斷創造未來的潛能,培養決策者與員工的前瞻、開闊的思維方式,為企業的組織創新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績效。
二、組織學習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一)組織學習理論
組織學習的概念由來已久,但是直到1978年Argyris和Senge的《組織學習》一書出版以來,學術界對組織學習的研究日漸增多,1990年Senge的《第五項修煉》更是為組織學習的研究推波助瀾,組織學習便成為了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
但對于組織學習,很難下一個規范的定義,但是本文認同的觀點是:組織學習反映了組織適應環境的改變,因此反過來環境變化勢必會對組織學習行為、能力產生影響;組織學習的結果反映在能夠獲取新的知識和洞察力,如組織創新能力、組織的獲利能力上,并且進一步積累了組織的學習能力??傊?,組織學習是企業為適應環境改變而不斷獲取新知識的過程,組織學習的目的在于創新,從而提高組織績效。而組織學習重要的是體現在組織的學習能力上。
有學者指出,企業能夠識別、評估和發掘市場機會,是企業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并取得巨大的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說,企業可以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并提高企業績效依賴于企業在競爭中通過不斷學習所積累的一種特質,企業擁有知識的差異是這種特質的突出表現,被稱為企業的異質性,企業競爭優勢就來源于企業的異質性。企業依靠擁有的知識,發揮杠桿的作用,進而實現技術差異化、識別市場機會、實施更有效的生產過程??傊挥心切┙M織學習能力強的企業才會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
(二)組織學習過程
Argyris和Schon(1978)的簡單線性組織學習過程模型是最早對組織學習進行描述的模型。他們認為組織學習的過程包括發現、發明、執行和推廣四個階段。Slater和Narver在前人的基礎上,給出一個更加復雜的組織學習過程。他們將組織學習過程分為信息獲取、信息傳播、分享解釋和組織記憶四個階段。這個學習過程模型揭示了學習循環的特點。
(三)組織學習與環境動態性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并沒有促使更多的企業真正獲得有別于其他組織的學習能力,并將這種能力貫徹到實踐中。究其原因,企業把組織學習看成了一個靜態的被動的問題解決行為,而忽略了環境的適應性。
顯然外部環境能夠影響組織學習,現代科技的進步、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市場需求的變動都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威脅。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環境變化影響企業績效,并且越強的環境動態性,對企業績效的影響越大。實際上,對于市場導向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一些學者認為他們之間的聯系需要一個紐帶,通過這個紐帶,市場導向與企業績效的邏輯關系才得以建立起來,也就是說市場導向會影響學習能力,而學習能力的改變勢必會影響企業績效。
三、結束語
組織文化是管理學中的一個變量,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組織文化作為一種文化手段,從樹立企業核心價值觀入手,為企業績效管理提供了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組織文化已經成為企業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另一方面,通過組織不斷學習,企業不僅可以發現組織策略和組織行為的錯誤,還可以對它們進行修正和重構,來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強化企業的競爭優勢。組織學習能力會影響企業績效的各個方面,如顧客滿意度、銷售增長率、新產品研發、利潤率、市場份額等等,從而會影響企業績效。
參考文獻;
1 “學什么,怎么學”――學講計劃的前提
學講計劃,“學”是“講”的前提。那么“講什么”是“怎么講”的基礎。只有知道和明確“講什么”才可能“怎么講”如果說講什么是內容,怎么講是方式、形式,那么,形式要以內容為基礎,沒有內容,形式也是空洞的形式,毫無意義之說。因此,“講什么”為“講”落到實處。
1.1學什么――目標清晰
學講計劃關鍵在于“學”和“講”。很明顯,學生學什么是講什么的前提和基礎。“學什么”的問題,關鍵在于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布置學習任務和學習預案。學案的設計應體現本節課所要學習的重點、難點和考點。
如,對于《中心對稱圖形》的“平行四邊形”這一課時,學習任務的布置可以通過學案或任務單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利于學生課前預習、課上交流。
1.2怎么學――方式明確
對于教師課前設計的預習學案,最好能明確哪些題是獨立思考題,哪些需要小組合作,也就是說,在學案上體現出來怎么學,是自學、對學(兩人一組)還是小組合作。如預習學案中的思考題:在小學時,我們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了平行四邊形、長方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那么,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是什么、平行四邊形是否中心對稱圖形等,讓學生圍繞這幾個問題展開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討論。
對于平行四邊形是不是中心對稱圖形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實驗、嘗試而動手做一做,看一看。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做,在做中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如O是平行四邊形ABCD對角線AC的中點,用透明紙蓋在圖形的上方,描出平行四邊形的圖形,以及對角線AC,用大頭針定在O處,將ABCD旋轉180°,結果會發現什么?這個環節應該兩人一組合作完成。
2 “講什么,怎么講”――學講計劃的重心
在學生明確了學什么、怎么學,也經歷了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后,對所學的知識有所了解。在“學”的過程中,一定有學生學不會的,那么,“講”就顯得尤為重要。也就是說,對于“講”的問題,也就是“講什么”、“怎么講”的問題,講什么、怎么講是學講計劃的重心和關鍵,通過“講”,讓學生有所得、有所獲。
2.1講什么――講到實處
眾所周知,學講計劃關鍵是讓學生學進去,然后再講出來。通過自學、互學、小組學習等方式,把所要學的知識自主構建,然后再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給同伴、小組其他成員或班級全體學生講出來,以達到互學互助、相互質疑、共同提高的目的。那么,“學什么,怎么學”是學講計劃的前提和基礎。
(1)講疑點。在開展學講計劃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走形式、走過場的現象,隨意拋出問題互相說幾句也就是學和講了,明顯流于形式,學講沒意義。在自主學習和互學中,對于學困生的疑難問題,首先是“講”的主要內容。如對于上文提到的平行四邊形還有哪些性質,有的學生可能不會,那么,學生給別的學生“講”,讓其他同學在接受他的觀點時,不斷提出質疑、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對于鞏固練習環節,讓學生講出來也是必要的;再者,對于課之伊始的課前預習交流,“講”更見其必要性;在課之即將結束,“講”出自己的所學、所得也是不可忽略的環節。
(2))講方法。講學習方法是“講”的核心。如對于平行四邊形是否是中心對稱圖形的問題,判定出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那么判定的方法是什么,將觀察、實驗的具體操作方法和過程講出來,“利用旋轉法而得出”,可以讓學生感受知識內容形成的過程,對于其他學生也是促進,給他們以借鑒和點撥。
對于,旋轉平行四邊形后,發現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那么,平行四邊形還有哪些特點的問題,講出來更有意義,因為是這節課的重點。平行四邊形ABCD沿著AC的中點O旋轉180°后,A和C重合,C與A重合;B與D重合,D與B重合等。方法應點到實處、講到關鍵點處。
2.2怎么講――講到關鍵處
(1)使用數學語言。對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出思維的過程,也是講什么的重中之重。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B=DC, BC=AD,∠ABC=∠ADC, ∠BAD=∠BCD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A=OC, OB=OD
開展“導學達標”課改活動以來,按照學校部署,我很快將同學們分成了10個小組,但是結合自己以往小組教學的體會,小組內必須形成較強的凝聚力,若沒有凝聚力作支撐,小組競爭就無法實現,沒有了競爭,合作探究也就沒有了動力,時間一長,課堂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如何加強小組凝聚力?我從學校的課改實施方案上得到了啟示,那就是加大班級和小組文化氛圍,落實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文化建設。當然,這不能靠班主任自己去完成,必須要激發同學們自主參與的的積極性。
我以班訓“抬頭靠實力,低頭靠勇氣”為題,在班會上進行了一次專題演講,請同學說出對這句話的理解,同時,我也加入其中,詳細闡述自己喜歡這句話的原因和意圖,渲染出濃厚的氛圍之后,我提出要求:我們各小組也需要自己的文化,所以每個小組也應當有自己的組名,組規和組訓,我們班是一個大家庭,就都以水果為名,希望各小組能群策群力,起一個成員們都喜歡,又能充分體現小組個性的組名。
結果超出我的想象,同學們對起“組名”非常上心,僅僅一天功夫,十個水果小組就確定了下來。更沒想到,他們能將給自己的組名詮釋的如此精彩!在為此召開的主題班會上,各小組發言人的演講精彩不斷,讓我這個英語老師對這些七年級的孩子刮目相看! “芒果”是神圣果,芒果組的成員是不可戰勝的,因此把To be No.1!作為組訓;藍莓與天空一樣的顏色,藍莓組同學要胸懷寬廣,不對小事斤斤計較;榴蓮那么臭竟然還有人喜歡,說明他一定有過人之處,榴蓮小組決定要注重內在品質修養;荔枝組同學欣賞荔枝外形不美但內心高貴;山楂組希望八位同學能串成糖葫蘆,精誠團結;班內倒數第一名在菠蘿組,幾位成員決定把“克服屢戰屢敗的唯一方法是屢敗屢戰”作為組訓…,雖然言語有些稚嫩,但想想出自七年級小孩之口,讓人不由得刮目相看!
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多了,組長分工設計,組員們各顯本領,第一期“小組墻報”很快就張貼完畢,其中包括了組名詮釋,組訓組規,小組分工,以及部分組員的作品展示,香橙小組還創造性地設計出了自己的組徽,得到了廣泛好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071-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改革,單一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發展需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從小具有團隊合作的能力,是現代老師們努力的方向。學習小組中學生互動合作的學習模式對學生的這些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形式的獎勵機制更是推動學習小組健康、有效、持久發展的原動力。
一、學習小組的闡述
張玉彬[1]在《理想課堂構建與實施》中指出: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條件下的學習的一種組織形式,也是一種體現學生自我協調,同伴間優勢互補的高效學習方式。它立足于課堂,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通過組內對所遇問題的討論與交流,形成組內對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或方案的共識,再在組內及班級內進行交流或在黑板上展示的學習形式。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積極進取、善于表達的優良品質,也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因而,構建學習小組模式勢在必行。
二、激勵在教學中的作用
如何推進學習小組,是值得探究的問題。俗話說得好:“沒糧就留不住人”。在學習小組的運行中如果沒有推動力,學生只是配合老師做形式的工作,既“老師要我學”,那學習小組只是形同虛設。雷夫?艾斯奎斯[2]指出“老師可以帶班級,但決定這個班級優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學生?!弊寣W生自己重視、自己動起來,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小組才能真正落到實處,而獎勵制度就是一種激發學生“我要學”的催化劑。
三、學習小組的激勵方法
學習小組的激勵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對學習小組的運行有幫助的,那就是好方法。
(一)積分激勵法
推行這種激勵方法,首先應建立完整的積分制度。例如各小組得分制度可以分預習跟課后完成作業情況不同斟酌給分,一次任務的最高分為5分,完成情況不同進行相應的加減。課堂上回答一個問題加一分,整體表現加適量的表揚分。小組組員的得分可以由小組長評定,比如在一次任務中解決了一個問題給1~2分,課堂上幫小組贏得分數后就獎勵相應或加倍的分數,為小組做出了貢獻則根據影響的大小給予相應的獎勵。其次要在班里選舉一位記分員,用于記錄各小組的得分情況。各學習小組也自行推選一位組內的記分員,用于記錄本小組成員在課堂上或課余時間表現所得到的分數。通過各小組、各小組成員得到的分數分周或學月做總體評選。選舉本周或本學月的優秀小組、進步最大的小組、有待進步的小組等。組員也可通過個人的表現及得到的分數,推選最優秀的小組長、進步最大的組員、奉獻最大的組員,等等。不過在這個問題上老師一定要做好調整,因為一個班級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很多時候分數都被成績較好的同學得去了,要有能讓層次較低的學生得分的機會,那么老師就要跟小組長商量處理好各成員分工上的問題。還要精選習題,要有深淺度不同的題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作答的機會,這樣才能激起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激情。否則一些學困生本來對學習就沒有興趣,或許剛開始的時候對化學有點好奇,對這種學習模式感到好玩,會積極參與。隨著知識的增多,不懂的問題堆積,他就容易故態復然,興趣缺失,慢慢就提不起勁了,開始放棄了,需要完成任務時就依賴同組的成績較好的學生完成。這樣的后果就只能是忙的更忙,閑的更閑,成績也提不上去。但如果能處理好這個問題,對學困生的轉化就有很大的幫助。積分制是學習小組推行中常見的模式,一般有兩種積分的形式。
1.課堂上的積分制。課堂上根據各小組的表現情況記分,課后總結表揚表現突出的小組。這種獎勵方式的特點是有利于課堂氣氛的營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動起來。例如:在一節關于復習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的公開課中,我就利用了這種學習小組自主學習的模式,課前我讓他們每個小組針對這個課題做好復結,將氣體制取中的藥品、原理、發生裝置、收集方法及裝置、檢驗方法、驗滿方法等做一小結,以圖解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的時候讓一兩個總結較好的小組用展示臺將他們的成果分別展示出來,并派代表解說自己的構想,根據各小組的完成質量評比打分,全體同學做評委,由記分員記好他們得到的分數。同學們都很緊張,稍微落后的小組在后面的答題環節很賣力,都希望自己的小組能急起直追,獲得勝利。整節課真的是迭起,氣氛活躍,得到聽課老師的好評。
2.課余時間的積分制。化學是一門跟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課堂上的知識可以通過課余時間的探究延伸知識。在課余時間進行課題探究時經常會用到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或需要在網絡上搜索。例如講到凈水的方法時,可以讓各學習小組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制作自制凈水器,根據各小組作品的精美程度評分。制作凈水器的過程需要有設計思路,準備材料及具體的操作,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有分可拿。這種激勵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愿意參與到這種學習方式中,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我班的一位叫李銘的同學,他是一位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同學,但他很活潑,跟同學的關系很好,而且他的電腦技術不錯,中午可以回家吃飯,他組內如果需要什么資料要上網查閱的,大多數是他回家上網找來的,這樣他就可以得到很多分數,經常被他的組員們評為貢獻最大的成員、進步最大的成員。因此他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學習興趣提高了,成績進步很大,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化學得了61分,不但擺脫了低分層還及格了,而且這科的成績還是他所有學科中的最高分。第一次讓他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做到別人不一定做到的事情。由此可見這種激勵方法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價值,了解自己的優點,從而更有上進心,更努力。
(二)精神鼓勵法
斯霍姆林斯基[3]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成功者。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這種需要更加強烈。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期盼,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表揚。精神上的獎勵就可以讓學生的這種需求得到滿足,令他們更積極地投入這種學習狀態。
1.老師給予的鼓勵。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平時跟學生的相處上,老師的言行舉止無疑對學生的影響巨大,老師給予的鼓勵很多時候都可以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例如老師如果能保持微笑面對學生,學生就會覺得輕松愉快,沒有壓力,敢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對小組的表現或組員的表現及時表揚。如:“大理石組今天表現得太出色了”或“小李今天太棒了”之類肯定性的語言,就可以讓他們高興一整天。老師的肢體語言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如小組合作解決了一個問題,老師可以隨時隨地給他們豎起大拇指,說聲“真棒”,可以令他們的自信心更高,更努力地表現自己。老師還可以在每個學月評選完后給各學習小組寫幾句評語,如“你們的小組就如你們的隊名,既靈活也細心,成功在你們的腳下,努力奮進吧”或“一時的失利不代表永恒,只要努力,相信成功就會回到你們的身邊”,“你們身上的太陽能就等著你們去利用了”,等等,這些評語對小組成員的鼓動力還是很大的。所以老師就是學生們前進的力量源泉,不要惜字如金,哪怕你不加修飾的一句話,不經意的一個動作都可能成為學生一輩子的精神支柱。
2.同學們給予的鼓勵。在一個團體中,各成員之間的影響也是學生個體進步的一個推動力。同學們相互激勵的作用也不容低估,不管是同一學習小組還是不同學習小組間真誠的贊許猶和風細雨滋潤心田。比如組員表現出色要鼓掌,失利時要說:“不要緊”、“慢慢來”、“繼續努力”等鼓勵語言。組員們每學月寫感想,互相評價優缺點,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互相溝通中,就會明白團隊的重要性,學會取長補短,促進自己更進一步。每個學月評選優秀組員、進步最大組員、有待進步的組員等。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讓同學們監督自己,爭取一起進步。
3.實質獎勵法。為了獎勵學習小組,不少老師都會用經濟刺激方法,如給優秀的學習小組發放獎勵的小物件,像硬皮本或簽字筆等。這在建立學習小組初期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長此以往,用禮物或金錢換取學生的良好行為的做法確實欠妥。所以跟學習有關的實質性獎勵好像要好得多。例如像我們學校一樣設備設施不是很完善的學校,學生自己做實驗的機會很少,你就可以獎勵表現最好的兩三個學習小組,可以去實驗室做自己想做的實驗,不過老師一定要在現場監督。有時候你也可以獎勵學生向你提出一兩個幫助他的要求,比如幫他們補課,或跟他們一起運動之類的。通過這些獎勵也可以讓你跟學生更貼近,感情更深,也讓他們知道老師這樣做的原委,知道老師想要他們成長得更好,而不是搞形式主義。表現優秀的小組還可以出自己的組報,介紹成功的經驗,貼在班級的宣傳欄里。班會課上還可以讓表現優秀的、有進步的小組總結他們的團隊運作有什么過人之處,有哪些可以讓其他有待進步的組借鑒。各小組中的獲獎組員也上講臺發表感言,鼓動同學們一起進步。
四、結語
總的來說,學習小組的建立對學生的學習百利而無一害,既能讓同學們主動學習,增強他們的表達能力。對他們往后的學習生涯也是影響巨大,更能讓他們從小培養起集體精神,知道團隊的力量,同時讓同學們之間的交往更密切,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激勵的方法是否得當有效,就是這種學習模式是否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8-0018-02
1 計算機類專業采用基于小班化及小組協作學習模式概述
開展小班化計算機類專業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分成小班開展教學,而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進行了改革,其中采用“小組協作學習”開展教學便是一項有益的嘗試。將一個班級按每組3~4人進行分組,每個班的分組數一般不超過6個,每個小組安排一名自學能力、自我管理及約束能力相對較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分組后對小組成員進行簡單的團隊溝通、協作和工作方法的培訓,幫助他們進行小組分工,明確各小組的工作職責,同時制定團隊考核和評價方式,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協作精神。上課前,通過召集小組長一起備課或進行課前專業技能培訓等方式,先讓小組長初步掌握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能要求,以便在課堂教學和實訓中協助專業教師進行小組輔導。小組之間經常開展技能操作競賽,教師在教學中及時將學生的優秀作品或正確的操作技能進行展示。
2 “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闡釋
“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在職業院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這種方法采用的是“拋錨式”教學法,是實現師生互動的一種有效方法。
近年來“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類專業教學中被普遍采用,它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3 開展小班化教學及小組協作學習人才培養模式實踐分析
3.1 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作為主要手段
首先,教師根椐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精心設計、規劃、組合課程教學內容,將本課程教學分解成若干個大的模塊(稱為一級模塊),再將每個大的模塊分解為次大模塊(稱為二級模塊),最后將次大模塊分解成適合一個個單位課堂教學的小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針對一個IT行業或工業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認識到實際問題的理論來源,如“火車訂票系統”、“銀行自動存取款系統”、“企業管理系統”等。這些實際問題貼近學生生活,學生了解這些系統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這樣就很容易給學生營造一個IT軟件開發的氛圍,隨后教師采取演示或講解等方式,進行需求分析并給出完成該任務的思路、方法和任務實現細節。并在此基礎上以任務方式引導學生邊學邊練(做),繼而獨立或協作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從而實現“學中做”、“做中學”,以達到真正掌握知識與技能的目的?!叭蝿镇寗咏虒W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揮。
3.2 小班化及小組協作學習教學模式有利于工學結合的開展
近年來,職業院校高度重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得到了很好的推進。由于采取小班化教學,班級人數較少,在實訓內容、管理組織、交通出行、安全保障等方面,非常有利于校企之間工學結合的實施與開展。學生在學校掌握了必要的知識與技能,并了解完整項目實施過程后,可以進入企業開展真實項目自主實施過程。企業技術經理分配項目任務并提出相關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根據要求自主完成項目任務,開展項目調研,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制定實施項目計劃、步驟,明確小組各成員的項目分工,文檔編寫,組織項目實施,交換進行檢查評估。最后企業對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評價和展示。
經過工學結合、頂崗實踐這一環節后,學生不但鞏固了知識和技能,獲得了崗位需求的專業技能,同時學生也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增強了就業自信心,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高了專業技能學習的興趣,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專業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4 計算機類專業實施小班化及小組協助學習的幾點思考
4.1 如何有效解決學校師資設備現狀與教學效果之間的矛盾
不可否認,小班化計算機專業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但無疑增加了學校教育教學成本,加劇了職業學校專業師資嚴重匱乏的現狀,在目前的師資和設備狀況下,全面實施小班化開展計算機類專業教學還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應選擇專業操作技能要求相對較高、與企業崗位聯系較密切的專業骨干課程開展小班化教學。
4.2 改革教學考核評價機制,讓企業技術骨干對部分專業骨干課程教學目標達成情況進行鑒定。
我院多年一直實行邀請企業技術骨干對部分專業骨干課程教學目標達成情況進行鑒定的方式,成立了考核鑒定小組,系主任任組長,各教研室主任和企業專家為鑒定工作組成員??己髓b定小組精心組織,認真設計,結合市場主流技術設計課程制定考核方案。一是要求企業技術骨干正確把握命題依據,根據課程授課計劃、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合理設計考核項目,考核項目既要盡可能覆蓋課程所有授課內容,又要兼顧到企業用人需求。采取實踐技能考核方式。二是規范評分標準,由企業依據行業上知識點的重要性和項目考核的知識點予以制定。三是嚴格監考,企業人員作為主考,任課教師作為副主考,任課教師全程參與學生考核過程,學生考試結束,由企業人員現場根據評分標準給出考核成績,并告知學生失分的原因,做到成績的評判公開、公平、公正。四是參照企業員工完成該項目需要的時間,合理設置考核時間,以鑒定學生對技能知識點掌握的熟練程度。這種考核方式的實施有力推進了我系教育教學質量的大幅提升。
4.3 如何有效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教學
首先要明確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教學,其次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設計是關鍵,如何有效應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在實施“項目教學法”時,應重視項目的選擇,應選擇與就業崗位聯系密切的項目作為實踐項目,部分操作技能要求較難,理論深度大,學生一時難以掌握和理解的課程,可能引起學生學習的恐懼感和挫折感。同時應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要重視成果展示及正面的評價,以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計算機類專業推行小班化及小組協作學習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大班教學中的許多不足,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充分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要求,而在目前資源特別是計算機專業師資不足的情況下,合理應用“小組協作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是實現小班化教學效果的關鍵。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經貿分院,江蘇 徐州 221004)
參考文獻:
進入初中后,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厭學或者小學數學不好,而不愿意學習數學,沒有信心學好數學甚至懼怕數學。還有一部分學生往往數學成績較好,由于假期在外面補課,提前學了這部分內容而產生倦怠感。如何調動這些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成為初中數學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如何通過小組量化評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謂量化評比就是將評比項目賦予分值,然后根據得分進行評比。
我在教學中經常看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學困生的表現,只是坐著看組里同學是如何操作的;聽同學是怎樣發言的。但自始至終一句話也不說,什么也不做,好像小組活動與自己無關。所以,在制定小組量化評比表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給他們能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每個學生都是有集體榮譽感的。課堂發言時,對于同一題目,學困生回答要比一般的學生回答加分多。所以,學困生上課就更注意聽講,爭取回答問題,為小組加更多的分。而同組其他學生也會因為多加分,主動給學困生講題。這樣不僅學困生學會了知識,好學生也在講題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小考中,學困生只要同自己比有進步,即使不得滿分,也能獲得小組加分。這樣學困生也有機會為小組加分甚至多加分,讓學困生得到同組學生的認同,從而增強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對于成績一般或者優秀的學生,往往他們能獲得加分,但是總是獲得加分也會出現倦怠。甚至有的學生認為反正我能為我們組加很多分,所以,即使自己有違紀行為,給小組扣分也無所謂。反而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這時我在平日小考或者作業中分層次,不僅有基礎題目,還要有附加題,做出附加題能得到額外的加分,讓這部分學生有更高的追求目標。在基礎性過關測試中,連續滿分的學生可以免下一次考試,增加基礎測試的挑戰性和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9B-0037-01
分組學習思維對話的模式是指在教學配置和諧基礎上,依靠學生、老師以及文本之間有思考空間的對話實現課堂的理想教學。其中分組學習是模式中的組織形式,提供思維的對話才是教學模式的本質核心,不僅能將課堂的活力展現出來,還能將課堂成色和生態展現出來。教學過程中所有的環節以小組為核心,小組成員需要在合作交流、展示互助中探尋想要知道的知識,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為會交流、會整理收集以及喜歡互相幫助的人才。
一、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是整個教學模式的基礎,組建小組的時候要注意顧及學生的自愿性,根據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組建,通常情況下一個小組4~6人最好,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職位,同時要經常對學生的角色進行交換,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不同角色的感覺。老師要對學生合作的習慣進行培養,讓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主動發言,學會互相尊重和傾聽,集合各個學生想法的優點找到最好的一個方法將問題解決,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要耐心幫助,這樣能夠將學生集體合作的能力和意識培養好。例如,老師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四則運算的問題2+3×4+5= ,有些學生理解起來容易出現錯誤,可能會理解成為(2+3)×4+5,但是實際上正確的運算方式應該是2+(3×4)+5,針對此種情況可以采取競賽的方式,將各個小組編號,采取積分競答形式讓各個小組搶答,能夠將學生之間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形成。
二、提出問題,創立情景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是課堂教學的起點。老師要注意的是將學生的思維動力啟發出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核心問題是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橋梁。思維對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給學生創立出一些情景模式,在情境中讓學生提出一些有關數學的問題。例如,在講到商近似值這一章節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創立這樣的情境:同學們平時都喜歡哪些體育運動?老師在生活中也很喜歡體育運動,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東西?這是老師今天花費17.4元買來的一筒羽毛球,同學們還想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看包裝上面的信息有1打是12個。這是平時生活中非常簡單的常識,老師從學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入手,從生活的情境過渡到數學知識上,保證學生對相關的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和搜集,最終提出數學問題,讓老師和學生之間距離大大縮短,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一些知識。
三、交流討論,解決問題
研討一般問題時不能給學生太長的時間,一定要保證每一個學生在討論的期間充分交流,又不會將學習的時間耽誤。例如,在對梯形面積計算這一章節進行學習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前按照已經有的計算三角形、長方形面積的知識計算一下,由此引入對梯形面積計算的方法研究,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的分析探討找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似點與不同點,這樣能夠使得學生理解起來更加透徹。小組討論結束之后,老師可以安排全班交流討論,討論結果集體交流,取長補短,使得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在討論結束之后老師可以對各個小組進行點評,同時選出最有默契的小組和最具集體智慧的小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小組之間和組員之間良性的競爭,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發展。
四、總結問題,拓展訓練
在全班同學交流互動討論之后,老師與學生要對今天獲取新知識過程中產生的結論和方法進行總結。盡管在對話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對一些問題進行合作討論探究解決,但最終獲得的知識只是片面的,老師在討論結束之后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思考知識的引導,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歸納成為有條理、清晰的知識點,尤其是對一些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進行總結。例如,老師在學生討論交流結束之后,可以讓交流過程中條理較清晰的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并談談感受,在課堂學習之后老師給學生布置一些訓練題,布置的練習題一定要能體現知識點的層次性以及思維方式的開放性和形式多樣性。同時讓學生做練習題的時候,對組員進行評價,一旦提出的問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需要讓全班同學尋找解決的辦法。同時有一些問題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辯論,將遇到的問題解決,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一、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在傳統的教學當中,應試教育是一個十分主要的教育形式,因此在教學當中,往往都是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在數學教學當中,重點應當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同時也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通常還是利用教材和教學大綱,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課堂中缺乏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難以得到發揮。再加上數學知識抽象復雜,因而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心理。而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教學模式則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在這種模式下,能夠對教學活動中學生和教師的關系與地位進行協調,加強師生之間的良好思維對話,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二、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1、互動教學應用
在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注重在課堂中對互動情景的良好創設,從而使學生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合作溝通與交流。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中展示小學生都十分熟悉的鬧鐘,然后教師可以問小學生,早上起床是不是被鬧鐘叫醒的。通過類似這種與小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能夠有效的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主動的與教師進行互動。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教師可以進入課堂教學內容,對鐘表的事件顯示,讀數規則等像小學生傳授,在良好的互動教學氛圍下,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學習,從而更好的掌握鐘表知識。在課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將自己在休息日中的作息時間制作成表格,要求對每一個時間點進行明確的標注,例如每天7:00起床、11:30分吃午飯、20:30睡覺等。這樣,小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實現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效聯系,從而提升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對于小學生來說,通過師生之間良好的思維對話,能夠幫助其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實現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提升。
2、教學情景創設
在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學情景的創設十分重要,應當努力契合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在學習平均分配的過程中,教師應舉出小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夠遇到的實際案例,讓學生實際進行操作。例如拿出6支鉛筆,讓學生將每2支分成1份,一共能夠分成幾份,或是將6支鉛筆品均分成3分,每份有幾支。對于這兩種分法,小學生通常更愿意接受第一種,而在第二種分配當中,時常會有小學生按照第一種分法進行劃分,因而得出了錯誤答案。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還可以采用另一種方法,例如有3個人在打牌,需要將牌平均分為三份,讓小學生嘗試進行分配。在這種方式下,小學生很快就能夠學會第二種分配方法。因此,在為了的學習當中,再遇到平均分配的問題,小學生就能夠想起老師曾經給出的情景,從而能夠正確的進行分配。在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對教學情景的有效創設,能夠更好的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更為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習者特征分析
1.七年級學生雖然已經是以邏輯思維為主,但是水平還比較低,所以在教學中還是應該應用一些形象的視頻畫面來呈現課程內容。
2.七年級學生渴望社會、學校、家庭等能給與他們關注、尊重和信任,所以在課堂上盡量多鼓勵,多肯定。
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學準備:微課視頻、PPT課件
一、“小班化”教學實踐研究的背景
小班化教學是一種班級學生人數較少(初中一般每班36人、高中一般每班40人以內),按照民主性、平等性、充分性、綜合性、個別化等要求,開展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師生之間的充分交流,有利于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和個性的充分彰顯。
二、“小班化”教學實踐理論依據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為依托。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合作性,也抑制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重視實踐,提高信息素養目標為方向。“讀書”是學習,“實踐與提高”是更重要的學習,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引導學生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將學習納入一種以認知內化為基礎的實踐活動的軌道,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讓學生參與大量的實踐體驗,才是優化學習、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
3.以生為本,以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反思我們以往的教學,時時透露出“以師為本”的教育觀念,課堂教學以書本知識為本位,從而使教師對教材、教案的認知過程代替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過程,喪失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三、“小班化”教學實踐的策略
小組合作——讓學生探究性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又稱合作學習)主要是出于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基本做法是將全班學生依其學習方式、能力、興趣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每組3~6人),將班組授課制條件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變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將傳統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
1.高中信息技術小班化合作學習的操作流程
(1)小組成員的組合
在教學中對小班中學生的性別、個性、能力、學習水平或其他因素的差異,進行觀察或書面調查,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在備課或教學操作中根據課的內容分成同質小組、異質小組或按興趣出發臨時組合。如有的組以畫圖特長為組合;有的組以文字輸入為主;有些組以能力強的學生為主,帶幾個操作能力較弱的學生幫助他們。
(2)小組人員的分工
要發揮小組功能,必須每人有任務,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時間,真正做到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學習。如在網頁制作的《學做機器人》中,可以對每個成員進行分工,每人制作一頁網頁,其中能力較強的再負責把大家的網頁合成為一個站點,做上導航欄,在這里大家通過合作,分別掌握了課堂的知識,又能夠利用網絡進行文件的傳輸,有些學生通過網上鄰居傳輸,有些學生通過QQ傳送文件,有些通過電子郵件……
(3)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設計: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材料的提供者,如何選擇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又能為學生提供廣闊思維空間的學習內容,是小組活動質量優劣的前提。比如通過flas設計這課,在設計完成之后,進行課外的延伸拓展,課本使用圓進行變形,那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什么呢,比如方的、正圓的、多變形狀的組合。信息技術最大的特點是知識的拓展性,培養一個學生的信息素養,通過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提高他的創作靈感。
(4)學習效果匯報
匯報小組的學習結果是教學安排的最后環節,不僅是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質量進行檢驗,而且也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做一個反思,為下次地學結經驗,積累方法,起到借鑒的作用。
2.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小班化教學中的作用
(1)互相啟發?!叭齻€臭皮匠,抵過一個諸葛亮”,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商討、切磋,先發散求異,再集中統一,優選出最佳的學習方案,聚眾之長,集眾人之精華。
(2)互相競爭。競爭可以激發學生合作的內在潛能,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Flashmtv制作時,同學們所選的音樂及所制作的場景到一定的局限,如何才能讓自己小組的學習突破局限,脫穎而出,就得比一比哪組的方法最合理巧妙、答案最正確精彩、表現最富有感染力。通過各種形式分別評選“最佳效果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合作獎”……鼓勵班與班、組與組的參與競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