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精神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29 03:03: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職業精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職業精神

篇(1)

選擇了教育,就是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執著。“教書匠”“園丁”“孺子牛”“春蠶”“蠟燭”“人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無論哪一種稱號,都不能簡單代替教師對教育的一種癡情。對教育癡情,就是無論是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貧窮的山區,無論物欲橫流、多元價值的影響有多大,也不論是從事高等教育還是基礎教育,教師都能堅守著心中的那份信仰:“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為了生命、通過生命所進行的人類生命事業”,“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對教育癡情的教師,不會在意個人的得失,不會隨波逐流,不會得過且過,更不會在教育這個神圣的領域中“混日子”。他也不會太在意社會和他人的評價,固守清貧,淡泊名利,行為世范,為教育而活,為自己的信仰而活,他在這簡單而又偉大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體驗著人生價值實現的滿足。

二、教師的職業精神就是對教育改革的一種堅信

社會進步需要改革,教育發展也需要改革,沒有改革教育只會停滯不前,教師不支持和參與改革,改革也會流于形式,收不到應有的效果。教育改革是一個巨大的復雜系統,沒有可資借鑒的現成模式可以模仿,我國的教育是在摸索中創新,在改革中“立序”,在一次次的“推倒重來”中逐漸積累屬于我們中國教育改革的經驗和智慧。目前,盡管我國的教育改革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還有許多的困難橫亙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還有數不清的挑戰在等待著我們,但我們要充滿信心,教師要積極參與改革,主動引領改革,在日常化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實現改革。改革的成功需要我們對改革的一種堅守,需要廣大教師群體對教育改革前景的一種堅信:改革能帶來教育的生機,改革能帶來學校的重生,改革能帶來師生的生命提升,改革也能帶來教育本真的價值實現。

三、教師的職業精神就是對教育理想的一種追求

教師應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對教育理想的追求,是當代教師應有的職業精神。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物質享受的關注、對金錢的索取、對消費的過分追求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追逐的目標。作為教師,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也在理想和現實、謀生和事業、生活壓力和信仰之間徘徊著、困惑著。但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它有特殊的任務和價值取向,它要為中國培育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它要為我們中國更能在世界上立于不敗之地而精心“奠基”,它要為我們的未來一代能平等地和世界“對話”而“施肥耕耘”,它更要為年輕一代將來對世界做出我們中國應有的貢獻而積蓄力量。沒有教師的教育理想,就沒有教育的更新和進步,也沒有教育的發展和創造;沒有教師的教育理想,就不能培養出有理想的學生;教師沒有對教育理想的追求,也不會從中體會生命的美好和自身價值的實現。一個沒有理想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一個沒有理想的民族是沒有生命的,教師沒有了教育理想,其實也就失去了“教者”其所蘊含的本真意義。

四、教師的職業精神就是對教師職業的一種尊重

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不僅是社會公眾的外在承認和給予,或來自于家長和學生的肯定和贊同,更是我們教師自己,我們所有從事教育的共同體對教師職業的尊重。這種自尊,是來自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獨立的創造,并以創造性的勞動來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享受因過程本身而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的歡樂;這種自尊,來自于師生“教學相長”、互動提升過程中的“雙向滋養”、和諧共處;這種自尊,還來自于教師愿意并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喜歡學習、享受合作、對教師職業的內在尊嚴和歡樂。尊重自己職業的教師,會非常注重自己的儀表美,因為他知道儀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他會每時每刻通過自己的情態、語言、服飾、行為影響著學生,向他們展現著自己的美,也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尊重自己職業的教師,會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有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他們總是從教育的立場出發,不趨炎附勢,不阿諛奉承,不混天度日,“教書育人”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的“主題曲”,面對外在的不解、非議、紛擾和誘惑,他們總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活中尋求一份心靈的寧靜,享受一份幸福的人生。

五、教師的職業精神就是對學校的一種歸屬

學校是什么?是一個普通的工作場所,一個總想逃離的地方,還是一個溫馨的“家”?不同的選擇表達了教師對學校歸屬感的不同。教師的職業精神就是對學校的一種歸屬,把學校當做另一個“家”。只有把學校當做家,才能把學生當做自家的孩子去愛護、去照顧和教導,把同事當做親人去交往和共處。在家的氛圍中工作和生活,我們不會感到有壓力,不會感到工作的枯燥無味,不會想到“離家出走”。我們愿意把自己的家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溫馨、更加充滿生命的精彩,以便吸引更多的孩子“來家坐坐”,感受另一種“家”的溫暖。對學校的歸屬,要求教師要時常以主人翁的意識參與學校管理和改革,參與學校制度建設,為學校的發展和規劃獻計獻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學會合作,不斷創新,順應時展,為實現學校發展的共同愿景而不斷努力。

篇(2)

談起職業精神,其實并不陌生,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很明白,但是當深入去讀這本書的時候,才發現其實自己對職業精神的理解還差得很多。書里寫到的那些情況,剖析的那些心理,真的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甚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但是發生了就發生了,也沒去考慮過前因后果,沒有去追根就底。工作中也曾經遇到過困惑,也曾經有過牢騷和抱怨,甚至也曾有過“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想法。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明白了當初為什么會有那樣的想法,不是因為工作不好,也不是因為工作環境不好,更不是自己的運氣、命不好,只是因為自己心態沒有調整好。

一個人對于職業的態度決定了他工作時的心情,也決定了他工作的成績,如果對于工作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工作起來就難免出現懈怠,尤其是碰到困難或者自己覺得不公平的時候,更是能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搪塞。所以,要想把工作做好,關鍵的問題是自己發自內心的喜愛,并心甘情愿的付出。但是對于大多數來講,工作似乎只是自己謀生的一種手段,缺少真正發自內心的熱愛,所以工作中碰到一丁點的不順心,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殊不知造成這一切的正是自己的態度。

篇(3)

一個優秀的團隊必然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就如同一個健康的人必須有一顆強健的心臟,才能夠充滿活力,積極進取。作為一名企業的員工,意味著必須與他人合作,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根筷子容易折,千根筷子不易折”。依靠集體的力量,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出色。這種合作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而且這種尊重理解和信任是愉快地進行的,是團隊共同奮斗的橋梁和紐帶。“人”字兩筆是最優美的字形,表示著人需要相互支撐和扶持,身為文明人的我們又怎樣能不懂其中的含意呢?如果能在這個群體中,積極、有效、無私地既幫助于他人,同時又能獲得他人幫助,這樣才能很快進入角色。一個沒有團隊精神,不善于合作,封閉自己,單打獨斗,不能群體奮斗的員工,那就等于喪失了錘煉自我、超越自我、展現自我的機會。

職業精神是手

“天上不會掉餡餅”,我們的幸福生活,企業的美好明天是依靠我們辛勤的勞動,用我們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新時代的工人許振超就認為,愛崗就要敬業,敬業就要精業。他參加工作30多年來,對待工作總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甘于奉獻。他的事跡生動的說明,只要我們在工作中具備敬業精神,就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許振超用他們的事跡給敬業做了很好的詮釋——敬業必須樹立正確的社會職業道德觀,這是我們作為員工的天職。你越熱愛自己的工作,越富有敬業精神,你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一個人是否有所作為,不在于他從事什么職業,首先在于他是否具有敬業精神,是否用心地將本職工作做好。因此,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能朝秦暮楚,見異思遷,得過且過。在我們周圍,也有很多員工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嚴格把好質量關,不論有無管理人員監督,總是把工作做得最好,他們有著崇高的敬業精神,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致力于做好每一項工作。因此,讓我們熱愛自己的工作,讓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奮發努力,為企業的成長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創新精神是腦

“創新是進步的靈魂,是企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潛能會被習慣掩蓋,被時間消磨。只有對“習慣”提出挑戰,對“傳統”提出質疑,運用自己的頭腦認真去思考的人,才能夠富有創造力,才能夠最大的程度上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

人們在談論創新時都提到要“敢于質疑”。有位老師說過,“當學生對他說“教授,你錯了”,是最值得高興的事。”因為他有勇氣去質疑,不迷信權威。電力企業的很多工作要求我們要令行禁止,但這不代表要墨守成規,不能質疑。例如調度令是嚴格執行的,但《安規》中明確要求,如對指令有疑問必須向發令人詢問清楚方可執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創新精神還需要我們自我加壓,以積極的態度對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已,才能夠具備創新的資本,擁有創新的能力。朋友!縱容自己就是毀滅自己,別讓你的怠慢、弱點、安逸和需要毀滅了你的明天。

篇(4)

2013體壇風云人物評選又有重大突破:外國人士第一次當選年度最佳教練。2001年率領中國男足殺入世界杯決賽圈的米盧盡管當時人氣很高但最終仍無緣年度最佳教練,而在當年的頒獎中獲得年度突破獎,12年后,里皮帶領恒大站上亞冠冠軍領獎臺,同時他也征服中國體壇成為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外籍教練,開創了先河。

廣州恒大獲得首個亞冠聯賽冠軍,是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以來的歷史性突破,征戰世俱杯,中超連續稱霸,這令足球項目成為今年體壇風云人物頒獎的有力競爭者,在共計11個獎項(包括評委會大獎)中足球入圍了其中4項的提名。最終恒大足球隊在與中國女子水球隊、中國乒乓球隊、中國跳水隊和中國游泳隊的競爭中勝出,榮獲年度最佳團隊獎,而其主帥里皮則在與郎平、李琰、劉國梁和朱志根的競爭中勝出,獲得年度最佳教練獎。

休假中的里皮沒有來到現場,恒大隊隊長鄭智代為領獎。在談到主帥時,鄭智說:“里皮非常嚴謹,在訓練比賽中對隊員要求很高,對整只隊伍影響巨大,雖然拿過很多榮譽,但依然對每場比賽勝利都很渴望,他能感染到每一名隊員。”不過在談到是否支持里皮兼任國家隊主帥時,鄭智很理性的表態說:“作為我本人來說,當然是希望這樣。但對于國家隊這個層面來說,其實只要能夠帶領中國足球進步,不管是中方還是外籍那就是好教練。”

篇(5)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193

1 引 言

作為與廣大勞動群眾聯系最緊密、服務窗口最直接的行業之一,醫療衛生行業被社會界與輿論界給予較高的行業標準,嚴格、嚴密的醫療衛生職業精神隨之應運而生。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不僅能夠樹立醫療衛生行業的高尚形象,而且對于樹立醫務人員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備受關注,不僅嚴重沖擊醫療衛生服務市場,也逐漸成為社會中不和諧的音符。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因素很多,如社會因素、醫學因素、媒體因素、患方因素、醫方因素,但無可厚非,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樹立對于緩解醫患關系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內涵是什么?醫療衛生職業精神之中與緩解醫患關系直接相互作用的因素是哪些?緩解醫患關系應重點樹立何種職業精神?以上是文章需要重點回答的三個問題。

2 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內涵

醫療界乃至社會輿論界對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內涵理解頗多,但是內涵的理解始終圍繞兩組詞“職業”與“精神”。如:三好一滿意――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五心――責任心、愛心、耐心、細心、上進心;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態度、奉獻的精神等。綜合學者的觀點,加上本文的理解,將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內涵可以細化為以下幾點:

第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群眾是醫療衛生行業的服務對象,解決人民群眾的疾苦是醫療衛生行業的工作重點,只有服務好人民群眾,才能開展并順利實施醫療衛生事業。更為重要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是黨的宗旨,醫療衛生行業作為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全力以赴貫徹這個宗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第二,患者至上的核心理念。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同時,醫務人員需謹記患者至上的核心理念。無論何時,醫療衛生人員應將解決患者的疾苦作為首要任務,關注患者,愛護患者,向每一位患者傳遞良好的醫德醫風,弘揚關愛生命,善待患者的大愛精神,這也是醫療衛生行業最為基本的職業操守。

第三,不斷拓取的職業精神。知識經濟的到來,現代醫學也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醫療領域的未知因素仍很多,加之新病毒出現,病類的增多,醫療行業積極探索的路仍舊很長遠。這就需要醫生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掌握更為先進的醫療技術,為患者服務,為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服務。

第四,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備受關注的國際JCI認證組織(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在認證標準別推崇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強調傾聽患者和家屬的聲音,尊重患者的權益,指出應將患者作為合作伙伴參與到醫療過程中來。此外,多年的醫療工作實踐也表明,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在醫療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第五,和諧的醫療工作氛圍。優良的醫療衛生行業氛圍是醫療衛生行業職業精神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和諧的醫療工作氛圍不僅可以促進醫療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能夠增強醫生職業操守的自律與他律,強化醫療衛生行業的凝聚力,提升醫生敢于奉獻、敢于進取的積極性,提升職業道德。

3 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對于緩解醫患關系的重要性

近年來,頗為緊張的醫患關系在新聞、網站等媒體之中頻頻上演,而究其根源,不外乎醫生與患者、社會、媒體等因素。但緩解醫患關系,作為事件首發地的醫療衛生部門應當首先總結工作之中的不足,力求減少事件發生的可能,樹立其在人民群眾當中白衣天使的形象,營造和諧的氛圍。緩解醫患關系過程中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重要性也備受醫療管理部門關注。最近,全國多個省市積極開展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培養與宣傳工作,以期能夠緩解現階段的醫患矛盾,使之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群眾。

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對于緩解醫患關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點在其內涵之中顯露無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醫患關系的緩解保駕護航;患者至上的核心理念,為醫患關系的緩解提供良藥;不斷拓取的職業精神,為醫患關系的緩解提供技術保障;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為醫患關系的緩解提供有效手段;和諧的醫療衛生氛圍,為醫患關系的緩解培育良好的土壤。綜上所述,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對于緩解醫患關系至關重要,是現階段醫患關系緩解的主要方向、重要手段,也是其他行業疑難問題解決的標桿。

4 如何構建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緩解醫患關系

通過以上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內涵的系統梳理,以及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對于緩解醫患關系的重要性闡述,構建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4. 1 加大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宣傳力度

加大宣傳醫療衛生職業精神應著眼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患者至上兩個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可重點加強對優秀案例學習、對優秀的醫療衛生人物的宣傳,以期能夠達到示范的作用,宣揚行業中標桿,以此為模范,重點培養,集中學習。對于醫患關系處理過程中有卓越成績的個人予以口頭表揚或者獎勵,提高醫療衛生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增強其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4. 2 努力提高醫生行業的職業技能

緩解醫患關系,應對醫療衛生行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行業標準有充分的認識,如此,才能在處理突發醫患事件的過程中,及時掌握問題的核心所在,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的解決醫患事件。而提高醫生行業的職業技能,應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推崇醫療衛生職業技能的傳遞;其次,重視醫療衛生人員的繼續教育與培養;最后,保持對醫療衛生行業前沿信息的敏感度,時刻走在科技發展的前列,知識經濟的前沿。

4. 3 強化重視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

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個道理在醫患溝通過程之中同樣適用。醫療部門在培養醫務人員職業技能的基礎上,也應重點培養起溝通能力。溝通能力如何因人而異,在溝通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溝通能力較強的醫務人員,可組織人員對其進行現場學習,將優良的溝通能力傳承下去;對于溝通能力欠缺的人員,對其進行授課培養之外,還可在工作之余,鼓勵其參加研討會,對于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高難度的案例進行分析,總結經驗,共同學習。

4. 4 積極構建和諧的醫療工作氛圍

溝通積極和諧的醫療工作氛圍,首先應力求使醫療衛生職業精神成為醫療衛生人員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和道德精神;其次,弘揚愛崗敬業的工作理念,使之成為職業操守的主旋律,成為醫療衛生工作者安身立業的精神家園;最后,努力提高醫療衛生人員的團結合作能力,增強凝聚力,共同為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通過以上三個方面,構建和諧醫療衛生氛圍,不僅穩定醫療衛生人員在應對醫患關系時的情緒,增強其信心,同時,也能夠穩定患者對醫療衛生部門的抵觸情緒,使之能夠客觀處理突發事件。

參考文獻:

篇(6)

最先報道,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是教師這個職業群體。譚千秋、嚴蓉、蒲斌……短短十幾天,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普通的姓名曾深深打動并強烈震撼過我們,以至后來由于名單的迅速增加、拉長,可能沖淡了我們先前對每一個具體姓名的印記。但人們不會忘記的畫面是,他(她)們都是教師(包括幼兒園老師),在危難來臨之際,他們毫不猶豫用自己單薄的血肉之軀,搶救、掩護了 1個、2個、3個、4個……甚至更多的孩子,義無反顧地把死亡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這是什么精神?這難道不是職業精神最好、最美的詮釋和升華嗎?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我想,這些老師的靈魂雖去了天國,他們授業解惑的任務由于地震嘎然而止,但他們卻用人生最后一刻的行動,圓滿完成了教師“傳道”的天職。這個“道”,就是為國為民的大愛之道,就是體現教師這份神圣職業最崇高、最光輝的精神之道。

再一個留給我們永不磨滅印象的職業群體就是軍人。他們是抗震救災的突擊隊、主力軍,一想到他們中的大多數竟然是剛離開父母不久的“80后”“90后”,我不禁要發自內心地贊嘆:你們不愧為人民的子弟兵,不愧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軍人的職責通常體現在戰爭條件下,可在這次抗震救災的特殊戰斗中,中央一聲令下,義無反顧,舍生忘死,沖上了同樣充滿著血與火考驗的第一線。哪里有急難險重,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哪里需要犧牲奉獻,哪里就會展現中華兒女的錚錚鐵骨、赤膽忠魂。不是嗎?我們的空降兵冒著極大的危險,在近 5000米的高度,盲投盲降,完成了特種空降偵察任務,在世界空降史上寫下了絕無僅有的篇章;我們的陸航直升機駕駛員,在海拔 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帶,冒著災區異常惡劣的地質、氣象條件,幾乎每天、每時都要為了保障空中生命線而與死神搏斗;我們多少支歷史上立下赫赫戰功的鐵軍部隊,在這次搶救人民生命財產的特殊戰斗中,發揚了老、老八路、老解放的優良傳統,與人民群眾汗灑在一起、淚流在一起、血溶在一起;我們英勇的武警水電部隊在如今聚焦著全國人民目光的唐家山堰塞湖,冒著余震、滑坡、塌方、潰壩的極高風險,不顧自身安危,開動大型工程機械,甚至人工背負炸藥,夜以繼日開挖一條牽動下游數百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導流明渠,他們正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可敬可愛的群體,那就是我們的白衣戰士,是背負著無數人重生與康復希望的生命天使。雖然此次媒體沒有把過多的筆觸與鏡頭瞄準他們,但無數的電視畫面上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每一張病床邊都會展現他們天使般的笑臉。地震發生以來,他們無日無夜、不眠不休,用自己的愛心、意志及醫術,與死神、與病魔展開爭分奪秒的搏斗,搶救出一條條生命,給了許許多多人活下去的可能與希望。無需更多文字與影像的描述,只要看看下面一組數字:截至 6月10日,地震遇難 69142人,受傷 374065人,醫治 95169人……就會知道,地震需要搶救治療的是多么龐大的人群,而我們白衣天使身負的擔子又有多么沉重!

篇(7)

近幾年中職畢業生的職業精神廣受社會各界關注。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在其接受職業教育的幾年對其職業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職業教育的定向性也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中職學校開設職業道德及職業規劃系列課程的最終目的也應當是為了學生職業精神的提升,學校品德教育的內容與職業精神的要求在許多方面是吻合的,學生的品質好壞很大程度上也將會遷移到以后的職業精神中去。中職生多數處于1518歲的年齡段,正是心理和身體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道德品質等形成的關鍵時期,可塑性較強,只要有合適的職業精神培養環境,通過教師正確引導,個人反復實踐、體悟,就能形成一定的職業意識和良好的職業精神。

中職學校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的內容,要依據中職學校的特點及學生將從事的職業角色要求界定。筆者在掌握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多家企業的調查和有關人士的訪談、對畢業生的回訪、與班主任的交流以及本人多年學生管理工作經驗的積累,加以總結,認為中職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職業精神:一、職業態度;二、職業責任;三、職業作風。

一、職業態度

正確的職業態度是從業者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職業態度是被大部分企業最為看重的,企業主們認為,某種程度上職業態度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知識技能可以通過培訓提高,但職業態度很大程度上受個人生活習慣、從小的生活環境、個人性格影響較大,一旦養成,很難改變,正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筆者認為良好的職業態度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在工作中的具體表現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平凡成就大事業”。上海國際紙業總經理楊銘潛先生建議求職者對事業要有耐心,不要一味追求速度,應該多關注今天做好什么,而不是明天會成為什么。托馬斯?卡萊爾曾說過:“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如果沒有身邊每件小事的認真對待,理想對我們而言永遠都不可能實現。把平常的事做得超常好,盡可能為公司主動改善和提高效益。

徐州鍛壓機床廠集團總經理康磊最深的體會就是,人生沒有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去處理,倒是一些瑣碎的、不起眼的小事構成了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他們,就成了是否體現成就的分水嶺,他認為職業院校要加強學生敬業精神的培養,對待艱苦的工作不拒絕,對待繁瑣的小事不馬虎,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體現出敬業,經過基層鍛煉后,經得起平凡,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單調,才有可能擔當更重要的責任。

(二)主動熱情

主動熱情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工作主動。成功不會自動找上門,要養成自動自發工作的習慣,做到即使無人監督也能自覺做好自己的工作。學校要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做事,主動承擔責任。

其次是對工作充滿熱情。熱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一種洋溢的情緒,能激發潛能,同時也會鼓舞和帶動周圍人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感染性。IBM中國臺灣分公司工商事業群總經理黃慧珠在接受采訪時曾說:“熱情是一切的基礎。能進IBM的人都不會是沒有才能的人,區別就是工作的熱情和責任感,有熱情才會負責任”。曾協助發明了雷達和無線電報,并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物理學家愛德華?亞皮爾頓說:“我認為,一個人想在科學研究上有所成就的話,熱忱的態度遠比專業知識來得重要”。

再次是要有主人翁意識。對學生來說,就是要主動積極、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學校和老師交給自己的各項任務,自覺遵守勞動制度,愛護公共設施,關心集體,培養主人翁意識。

中職畢業生最初面對的工作,很少是具有挑戰性的,更多的是簡單機械、重復枯燥的工作,不容易讓人提起興趣,因此,更要端正態度,注入熱情,做到積極的情緒和活力的結合,力爭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海爾總裁張瑞敏說:“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三)服從管理

國有國法,廠有廠規,遵紀守法、服從管理是最基本的職業態度。大到國家,小到企業甚至部門,其興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貫徹服從的觀念。企業制度、戰略的形成都是無數管理者的深刻教訓、寶貴經驗的結晶。某種意義上說,服從是企業的主要生產力。沒有服從觀念的企業是沒有發展前途的。西點軍校提出了“服從是領導之母”這一信條,其第一節課就是教學員如何服從。服從體現出素質,其重要意義在于它對各組織群體的協調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服從也是責任感的一種表現。西點軍校提出:只有具備服從品質的人,才會在接受命令后,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完成任務,即使完成不了也勇于承擔責任,而不是找各種借口推脫責任。

二、職業責任

職業責任是職業精神的重要內容,如果具備了高度的職業責任,即使沒有他人監督,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客觀的職業責任變成自覺義務。

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意味著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工作中,應多些認真、細心,少些馬虎、敷衍,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很多錯誤,包括一些不該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就是因為缺少起碼的責任心。2009年11月,南京市兒童醫院發生一起患兒死亡的嚴重醫療事故,原因之一就是主管醫師和值班醫生對病人缺乏責任心。其實許多的事故、糾紛中,公眾質疑指責的就是當事人最起碼的職業責任和職業道德。在當今這個和平的社會里,不一定總是要通過生死考驗和重大事件來體現我們的責任感,責任感往往恰恰是體現在不起眼的日常工作和小事中。

作為學校,要喚醒學生心中的責任心,須從小事做起。首先,每天的值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大掃除,一定要求學生盡職盡責做好,是不容推卸的。另外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班級管理中來,可以把他們安排到適當的崗位上去,在具體的工作中建立起與班級、集體的密切聯系,使其感受到自己對他人、對班級是有用處的,從而產生自豪感和責任心。只要我們喚醒學生蘊藏在內心深處的這種巨大的熱情,這種熱情既可以外化為學生做事的動力,同時又會使他們逐步認識自己、了解社會,明白將來怎樣融入這個社會的責任心。

三、職業作風

職業作風是職業精神在從業者職業生活中的習慣性表現,具有互相教育、互為榜樣、潛移默化的獨特影響和帶動作用。筆者認為職業作風包括以下內容:

(一)務實

務實就是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珍惜時間,講求效率。務實是成就一切偉大事業的前提。如果工作中偷奸耍滑,表面上看是企業的不幸,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實際上也是個人的致命弱點,會失去很多寶貴的機會甚至失去工作。過去一些唯學歷論或只論資歷不論能力的企業現已開始改變觀點了,因為現實告訴他們,學歷再高,閱歷再豐富,資歷再深,如果沒有務實的工作作風,也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

(二)忠誠

世上并不缺乏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才是企業最渴求的,忠誠于公司、忠誠于老板的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當然,員工忠誠的素質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可估量的收益。員工對企業忠誠,企業才可能成功,員工才能發揮出團隊力量,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正所謂“抱團取暖”。也只有忠誠,才使員工充分發揮自己潛能,各自的崗位上奮發進取,與企業同命運,共呼吸。

忠誠,已越來越為企業所看重,成為了企業用人的基本標準,忠誠不是用話表表決心、立下海誓山盟就能完全概括的,是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的。忠誠是每個組織成員應有的本分。

(三)樂于奉獻

奉獻體現了一個人崇高的境界,即從內心驅使人們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它激勵人們把工作和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不計較個人得失,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生存價值。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說過,不論是砌磚工人,還是作家,不管選擇什么職業,都應有一種獻身精神。

(四)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首先表現在熱愛組織,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事事以組織利益為重;其次表現為能正確處理同事間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致力于形成一個優秀的團隊。許多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都注重考察應聘者是否具備團隊精神,在高科技企業中顯得尤為突出。一個員工的成功肯定與自己的付出及能力分不開,但絕對離不開周圍人的支持,單槍匹馬是行不通的,整個團隊的合作像一個鏈條,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行的,無論企業還是個人發展,都離不開團隊合作,而且必須是很好的合作。

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重點是將職業精神外化為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和個人素質修養,學生如果能做到遵守紀律、做事踏實、認真負責、樂于助人、有奉獻精神、善于合作、有大局意識等,將來遷移到以后的工作崗位中,必定也將會具有良好的職業精神。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品質也都是職業精神在職業行為外化的表現。

【參考文獻】

[1]于反.務實作風――把一切工作落實到位的職業精神[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35.

篇(8)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以來,人們最大化地追求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視了道德品質的培養,導致了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下降,而職業道德是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應遵循的特定的職業思想和行為準則,是正確處理職業內部、職業之間、職業與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關系應遵循的行為規范,是社會一般道德在職業中的具體體現。它不僅關系著個人的名譽和形象,而且還與公司、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聲望和利益密切相關,良好的職業道德會給公司、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使受教育者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是職業教育又一重要內容。

現在社會職業道德水平的下降,大家是深有體會的。有媒體報道:某地一小學,一名男教師在教室里當所有學生的面毆打一名女生,最后導致該女生死亡。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與醫生一起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最高尚的職業。但就是這樣一個受世人崇拜的角色竟然摧毀了一個年幼的生命,這不禁讓我們深思:這個教師的職業道德何在?而在醫院這樣一個救死扶傷的場所,面對一些醫生、護士冷若冰霜的面孔和話語,面對越來越多的醫療事故,我們不由得質問:這些醫護者的職業道德何在?作為教育機構,我們所培養的學生踏出校門即走入社會的服務行業,與人打交道。如何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培養出社會滿意的初級人才。是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職業道德包括職業理想、職業信念、職業態度、職業品質、職業責任、職業良心等多方面。一個人職業道德的缺失體現在對本職工作的不熱心、態度不端正、沒有責任心等。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從學校角度看,因為目前人們對職業學校仍存在偏見,認為文化知識學不好才會進職業學校學技術,而中等職業學校更被人們認為是初中升高中落榜生的收容所,一般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均進入普通高中就讀,期望三年后能進人大學學習,因此中等職業學校從生源上來看與普通高中相比缺乏優勢。另一方面,因為中等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等社會各行各業第一線初級人才,具有明顯的專業技能性,學生能力的培養是職業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學校培養目標的首位。與之相比,道德教育則目標模糊。在道德上要培養怎樣的人,如何培養等存在的不確定的因素較多,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以衡量,因此,學校往往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的教育。從學生角度看,進人中專的學生,均是成績不好、表現不好的,自卑心理很重,對學習、工作喪失熱情,進入工作領域后,對工作不滿意、缺乏職業道德也是自然之事。不過也存在另一種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后,認為以后的工作明確,只要學好技術就能高枕無憂,從而疏忽了自身職業道德水平和素養的提高。

職業道德與一般的社會道德或階級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具有鮮明的專業性和多樣性、有特定的適用范圍、內容具體、相對穩定。職業道德的內容包括:職業認識的提高、職業情感的培養、職業意志的鍛煉、職業理想的樹立、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的養成五方面。對如何培養職業道德,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筆者試做以下建議:

一、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在各行各業的具體實踐。

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要求是:1、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這是職業道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忠于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刻苦鉆研職業技術與業務,在職業活動中發揮創造才能。3、遵紀守法,團結協作,誠實守信,以主人翁精神對待工作。4、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注意增產節約,愛護公共財物,廉潔奉公。由于各行業有自身的特點,所以職業道德規范也不一樣,因此要根據本行業的性質、地位、作用和特點,按照職業活動的客觀要求來制定職業道德規范。如與人打交道的行業,教師、醫生、服務人員,要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不可將個人的主觀情緒帶入到工作中去,能迅速融入角色,同時還要做到舉止文雅、說話和氣。

二、職業道德教育要求職業教師有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

教師的行為對學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師職業行為的示范性和教育性決定了教師必須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熱愛教育工作。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對所學專業的刻苦鉆研的精神,使學生認識到本職業的重要性、趣味性,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所做出的貢獻,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態度和主人翁精神,對本職工作負起道德責任和義務。讓學生認識到職業道德水準提高,是職業崗位的本質屬性和職業工作人員自身素質提高的內在要求,而不是拿出某種版本職業道德規范讀本讀一讀、念一念來隔靴搔癢。

三、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既要強調其職業特性,也要強調培養學生對未來職業崗位變換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

經濟發展了,社會的分工也越來越細,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工作環境和工種,跳槽行為越來越多,學校應該幫助學生對未來的崗位變換做好準備,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或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并且崗位變換也可消除一個人長期從事某項工作的厭煩心理,重新調動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篇(9)

一、引言

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精神,不是在普遍的社會實踐中產生的,而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基礎上形成的。高校輔導員所從事的工作是集思想性、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為一體的工作,是一種專門的職業,故也具有自己特有的、職業內涵所賦予的職業精神。職業精神的產生在一定基礎上存在于職業特征與職業環境對其影響的基礎上,由于輔導員職業特征的獨特性以及職業要求的高質性,易構成輔導員在從事職業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偏差,包括方向感缺失,專業認可度下降等等。

二、輔導員職業精神的構成

關于輔導員職業精神的構成,國內學者已有研究。北京大學劉捷認為職業精神包括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技能、職業紀律、職業良心、職業信譽、職業作風八個方面。

人們的職業活動方式及其對職業利益和義務的認識,對職業精神的形成有著決定性作用。對一定職業的職業特點和職業責任的認識,能夠促進其對于具體社會義務的文化自覺,這種文化自覺,可以逐步形成職業道德,并進而升華為職業精神。

借鑒一般職業精神理論,可以凝練出輔導員職業精神構成的一般過程:輔導員以職業要求作為價值取向,樹立職業理想,經過對職業角色、職業道德的認同,付諸情感,最終以高度的熱情、堅定的信念與堅強的意志,憑借熟練的職業技能采取有效的執業行為來踐行職業責任,履行職業義務,追求事業成功和理想實現,從而構成和升華職業精神。

三、輔導員職業現實分析

(一)輔導員的職業特點。

1.隊伍流動性大。高校的輔導員隊伍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流動性大。有的是通過保研的方式,工作兩三年后繼續讀研究生,有的是學校規定畢業生需要做一年的輔導員才能正式上課等,有的做輔導員兩三年后轉為教學或行政。

2.隊伍年輕化。由于歷來輔導員崗位人員流動性大,因此這一工作崗位有經驗的老輔導員數量很少,加之近些年引進年輕輔導員的數量猛增,因此隊伍普遍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這種年齡結構的優點是隊伍活力強、干勁足,但也致使隊伍欠缺穩定性,缺乏合理的梯隊結構,以致輔導員隊伍的“傳幫帶”作用不明顯。

3.工作繁雜難度大、要求高。隨著輔導員角色的改變,事務性工作增多致使輔導員都必須“精通”所有的工作門類;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越來越大的難度。

(二)輔導員職業活動環境。

1.社會地位較低。近年來,雖然輔導員地位逐漸提升,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根據08年國內某高校開展的一項面向輔導員招聘應聘人員的調查顯示,認為在高校教師中,輔導員與其他教師相比社會地位和受重視程度“較低”和“明顯低”的占了絕大多數。

2.發展空間較窄。從理論上講,輔導員的發展空間比單純的行政人員或教師而言,應該更廣闊些。但從實踐上看,輔導員的晉升卻處于邊緣化的狀況,兩頭發展,兩頭受堵。在職稱評定上,某些高校雖然對輔導員實行評審單列、序列單列和指標單列,但是也僅限于初級和中級職稱評審,導致輔導員的工作實績在職稱評定時無法體現。

3.職業角色模糊。一些學者認為,在組織方面,影響職業精神塑造的顯著因素是角色沖突與角色模糊。角色模糊是指個體由于對其職業的權利、義務等缺乏清晰的、一致的認識而感到對工作無法責任無法理解,這種角色模糊造成輔導員工作“缺位、虛位、錯位”。

四、輔導員職業現實對輔導員職業精神構成的影響

輔導員工作特點的現實影響著職業精神構成的每一個能動因素,制約輔導員按職業的要求作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價值取向,造成輔導員對職業角色、職業道德的認同障礙,最終影響輔導員以高度的熱情、堅定的信念與堅強的意志,采取有效的執業行為來踐行職業責任,體現出高度的職業精神。

(一)狹小的發展空間導致輔導員缺乏方向感和目標。還有相當數量的輔導員并未將輔導員視為一種固定的職業并從思想上打算長期從事,缺乏職業理想實現期望,扭曲了輔導員職業從業人員的職業態度和職業作風,限制了輔導員職業精神塑造的內在動力。

(二)輔導員工作要求高,工作難度大,這就決定了輔導員職業活動的工作方式是藝術性的,需要系統和專業的職業技能,但由于輔導員職業培訓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少,限制了職業技能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會產生職業倦怠,影響職業理想的實現期望。

(三)較低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可度,使輔導員隊伍一直處于比較邊緣、非職業化、非專業化的狀態,不少輔導員很難在自己的崗位上找到職業成就感和職業榮譽,自我價值無法實現所帶來的挫敗感影響了對輔導員職業的熱愛。

因此,針對現有對輔導員職業精神構成過程中形成的負面影響,高校以及輔導員自身都應加強職業精神的塑造,以利于高校輔導員更有效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李衛星.新形勢下高校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理性思考[J].高教論壇,2006.

[2]鐘健雄.論高校輔導員職業精神的內涵與構成[J].科教論叢,2008.

篇(10)

中圖分類號:C6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0-0006-02

校園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加強高職學院校園精神的培育,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一所學校要辦出特色、辦出質量、辦出效益,除了與辦學資金、教學科研條件、師資隊伍等有形的因素有密切的關系外,還離不開校園精神這一無形的因素。培育高職校園精神必須按照高職教育特點和規律,按照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和理想追求,盡可能突出“職業”的特點,融進更多職業特征、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理想、職業人文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培育以職業精神為核心的校園精神,以統帥所有制度的建設、行為規范的確立,使學校的綜合實力與品牌得以提升,并長久保持。

一、高職院校應具備的獨特的校園精神

校園精神是指一所學校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為謀求生存和發展,達到既定的教育目標,在長期的校園文化創造過程中積淀、整合、提煉出來的,反映學校廣大師生員工共同的理想目標、精神信念、文化傳統、學術風范和行為準則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群體意識。高校校園精神的共性有道德精神、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創新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等。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是表征高職學院獨特風格的顯著符號,是支持學院具體教育行為的原則和理念,應具備以下獨特的校園精神。

(一)職業精神

職業精神指的是人們在對職業理性認識基礎上的職業價值取向及其行為表現,是對職業理念和職業責任及職業使命的認識與理解,對職業理想和職業追求及職業榮譽的升華與深化條件下的職業態度及其職業操守。在科學技術和社會事業迅猛發展的今天,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不僅是學生就業求職的前提,也是學校能否適應社會需要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育人基地的職業院校,不僅要把現代化建設的技能傳授給學生,更要針對知識不斷更新、觀念不斷轉換、科技不斷發展和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的新形勢,教育學生樹立和提高具有“統帥”和“靈魂”作用的職業精神。

(二)創業精神

創業精神是一個過程,即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通過有組織的努力,以創新的和獨特的方式追求機會、創造價值和謀求增長,不管這些人手中是否擁有資源。創業精神包括發現機會和調度資源去開發這些機會。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素質, 學校應該開展深入的創業教育, 塑造全體師生的創業精神。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因此,大力開展創業教育, 提高學生創業素質, 營造良好的創業精神氛圍, 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三)區域精神

校園精神在其形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學校所在地域歷史沿革、文化淵源、地理環境的影響。區域性高校與區域社會有著天然聯系。高校應自覺建立健全校園精神信息導向機制, 自覺主動地對地域精神信息進行引導、辨析、篩選、揚棄、消化、吸收。對于其中格調高雅、內容健康、催人奮進、有利于增長學生才干和智慧的區域精神, 應積極主動引進校園。同時, 學校是文化的標志, 從事著整理文化、保存文化、傳播文化、創造文化的神圣事業。高職院校理所當然成為本區域傳統精神與現代文明積淀、傳承、發展創新的基地, 應當提煉出富有特色的區域精神, 使之成為校園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培育以職業精神為核心的高職校園精神的意義

校園精神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沒有了它,學校就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失去了動力和靈氣。校園精神一經形成, 就成了無聲命令、無形法規、激勵上進的動力和規范主體行為的標尺, 成為師生的一種心理定勢, 對每個校園主體的學習、工作、生活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育以職業精神為核心的高職校園精神,對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對高職學生成長、成才,對為社會生產第一線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有著重要意義。

(一)培育以職業精神為核心的校園精神,是有效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高職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崗位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己任,學生拜師求學的直接指向就是職業崗位,所實施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學習模式都是以培養高職生勝任職業崗位所需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工藝等為本位的,其中,又以職業精神為重中之重。

(二)培育以職業精神為核心的校園精神,是促進高職生素質全面提升的需要。鍛造高職生的職業素質,構建高職生的職業價值觀,包括多個方面:一是職業理想與職業信念二是職業榮譽與職業態度;三是職業知識與職業技能;四是職業責任與職業紀律;五是職業績效與職業評價。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培育職業精神,在促進高職生素質全面提升中占據怎樣的位置,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三)培育以職業精神為核心的對接平臺,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需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既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路徑,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也好,工學結合也罷,關鍵在于精神的融通、文化的交匯、理念的投合。因此,要努力培育高職生的職業精神,使他們盡可能多的了解職業需求,加速職業認知,激發職業情感,養成職業意志,踐履職業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企深度融合也才能消弭高職生作

為“準職業者”的心理障礙與情感距離。

三、以職業精神為核心的高職校園精神的培育途徑

校園精神是高職學院校園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內核,是廣大師生的一種精神存在,是一種自覺形成的意志和信念,是學院發展的動力源,是實現高職學院戰略目標的精神支撐。在新的形勢下,高職學院應當如何以職業精神為核心培育校園精神? 筆者認為必須根據校園精神建設的一般要求,結合高職學院的辦學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構建特色物質文化,創新高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載體,塑造校園精神

1.建設具有職業特色的校園環境

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突出職業特色。首先,校園文化建設要做好校園綠化和美化工作,使校園的山、水、園林、路等達到實用、審美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對校徽、校服、校園網、宣傳欄、宣傳標語、指示牌、辦公用品、交通工具的標識都要力求美觀有品味、有特色。其次,高職院校在校園環境建設中要體現高職校園文化職業性特點,強化專業特色。如:數控模具、財經貿易、計算機等專業都可以在校園內顯眼的地方設計幾個相應模型或雕塑,系部宣傳櫥窗展示學生設計和制作的作品,廣場、樓房都可以用人名或企業名來命名等。教學環境的布置,除有名人畫像、格言警句等,還必須有人才市場需求信息、行業與專業的發展趨勢、業內成功人士的資料等與職業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從行業日新月異變化中潛移默化地體驗職業感受和專業思想,切身感受企業文化氛圍,從而加深對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創新創造能力。

2.建立高職特色的教學、實驗設施和實訓基地

高職院校的定位是培養面向基層、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行業、企業、社會區域為依托,高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實踐水平和動手能力上。因此,高職院校不一定要有一流的教學樓、辦公樓,但必須有一流的專業實驗實訓室,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設施建設必須擺在首要的位置,應盡可能將教學樓環境設計為教學工廠模式,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專業教室。將教室、實訓、實驗、技術服務與生產融為一體,使專業教室具有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演練實訓、實驗等多種功能,做到教、學、做合一,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環境。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以職業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氛圍

職業學院的學生處在人生和事業的轉折階段,學校應該千方百計地營造學習氛圍,不遺余力地培養職業精神。要充分利用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等特點,在校內外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職業精神教育活動,引導他們探討、思考問題,激勵他們積極向上、拼搏進取,增強他們的職業使命和榮譽感,進一步強化他們的職業精神素質。例如:組織職業精神講座和演講活動,聘請客座教授或專家結合專業知識和技能對相應職業精神進行詮釋,根據專業特點,以班級或者以系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職業精神演討會、辯論會或演講比賽等;開展專業技能比賽和觀摩活動。利用學生課間見習、畢業實習等機會與企業第一線密切接觸,讓學生們親自感受企業員工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責任感;組織實習生、畢業生現身說法,肯談、交流,這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和再設計活動。通過組織入學新生對自己的人生和計劃從事的職業活動進行規劃設計,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同時也就融入了職業精神教育。

(二)實現校企文化融合,創新高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形態的總和。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的精神支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具有職業性、行業性和技能性等特征決定了高職教育必須突出職業技能的訓練,培養高技能人才,同時還要特別重視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具有行業屬性和職業特點的專業文化。因此,針對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及企業文化的特點,必須將企業文化引入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學習優秀企業文化精神,實現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創新職業學院校園精神,使高職院校校園精神符合職業特征。

(三)構建體現職業特色制度文化,強化高職校園精神

1.加強制度建設,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高職院校制度文化包括與高職院校相關的法律法規、學校管理體制、組織機構及其運行機制。它是校園文化系統的關鍵,只有通過合理的制度文化,才能保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協調發展;也只有通過合理的制度文化,才能保證校園精神內化為具體的校園行為文化。建立和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園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2.實現校企對接教育制

對接教育制要求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就要完成上崗前的職業訓練,實現從學校到企業有效對接,具有獨立從事某種職業崗位工作所必需的職業能力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實現畢業生就業的“零等待”。因此,許多高職院校選擇了職業能力培養與職業資格證書獲得的所謂“對接教育”。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外人才市場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高級實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講究“適用”、“效率”和“效益”,要求應聘者的職業能力要強,上崗要快。我們知道,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不是以培養學科型、研究型人才為己任,而是把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和農村需要的專門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實現與企業對接教育,并逐步形成高職院校特有的一種校園文化。對接教育有望解決“兩證”分離、職業教育辦學機制僵化、高職院校招生困難、就業渠道不暢、辦學效益不好等問題。

(四)提煉特色校訓、校風,輻射校園精神

校風即學校整體的精神面貌,校訓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淀,是展示師生員工精神風貌的重要載體,當師生在校風熏陶下自覺遵循與弘揚校訓精神時,最終便演繹為校園精神。也就是說,校風、校訓如同一個“場”,輻射著校園精神。高職院校要依據歷史傳統、職業教育特色、人才觀和教育理論,提煉具有特色的校訓、校風。

參考文獻

[1]于淑霞、李洪亮.把職業精神教育與培養貫穿于職業教育的始終[J].職業與教育,2008,(7).

上一篇: 個人工作鑒定 下一篇: 復學申請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资源网久久 |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欧美九九久久精品黄 | 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