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開發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3-24 17:10: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開發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開發論文

篇(1)

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來說,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建立了“農業綜合管理和服務信息系統”?!敖疝r工程“的實施和開展,為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目前,全國所有的省級、97%的地市級、近80%的縣級農業部門設置了農業信息管理和服務機構,47%的鄉鎮成立了信息服務站,各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均建立了局域網和農業信息網站,81%的地級和38%的縣級農業部門建立了局域網,83%的地級和45%的縣級農業部門建立了農業信息服務網站。

近年來,我國農業電子商務雖然有一定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上網的農戶少。雖然我國網民總數達到1.11億,但其中絕大部分是城市網民,達到9168.6萬。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的42%,卻占有網民總數的82.6%,普及率達16.9%。農村網民的總規模1931.4萬,占全國58%的人口中卻只有17.4%的網民,普及率僅為2.6%。

從行業分布看,農、林、牧、副、漁業僅占2.3%,從職業分布看,農、林、牧、副、漁業僅占1.21%。由于農戶整體素質偏低,上網農民少使得廣大農民不能從信息時代的主干渠道獲得信息,還停留在傳統的電視、廣播方式上。除此以外,現階段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基礎設施落后雖然我國在農業商務中建立了一些大型數據庫,但真正投入運行的不多,硬件設施投入不足。軟件方面,由于農村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的限制,使得一些相關人員不愿意去農村去,因此導致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短缺,影響其發展。

(二)農產品的屬性、標準化、品牌化障礙農產品具有易腐爛、易變質的自然屬性,鮮活農產品在標準化方面沒有統一標準和要求,導致在農產品交易中摻假、魚目混珠的現象屢見不鮮。

(三)信息開放程度低且有實用價值的少盡管在農業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上面取得一定成績,但大部分網站內容和形式雷同,缺少特色,能夠給農戶提供決策、指導生產的信息就更少。

(四)商務立法滯后電子商務的特性,使其的運行涉及到海關、稅收、知識產權及個人隱私等諸多法律問題。但我國的電子商務標準、法規尚不健全,使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缺少法律保障。

發展新農村電子商務的對策

(一)發揮政府在新農村電子商務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在新農村建設中,政府要帶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要發展,關鍵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只有使農民及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的管理者的觀念轉變了,才能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篇(2)

清代農業生產,就糧食產量而言,雖較宋明時期有明顯增加,但就小農經濟傳統經營方式而言,并沒有根本改變,而清代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則比宋明時期更加嚴峻,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人口大增給糧食供應帶來的壓力。清代統治者雖然采取了一些解決辦法,收到一定效果,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長江流域,作為清代重要財富之區,在農業生產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被破壞的程度十分嚴重,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典型性。本文欲在分析長江流域農業開發問題的基礎上,試對清代農業開發與環境保護問題,做一點探討。

清初,由于長期戰亂影響,土地大量荒蕪,人口稀少。長江流域,經濟遭破壞程度很深。就人口與耕地來說,順治十八年,長江流域四川、云南、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諸省,官方能統計到的僅九百零二萬丁口(如按每丁折五口計算,約四千余萬口)[1],耕地也只有二百七十余萬頃[2]。在農業生產水平不高的社會里,農業生產的發展,主要依賴于勞動力投入的多少與可耕地面積的大小。耕地和勞動力太少,嚴重制約著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從順治元年起,清政府就頒布了一系列鼓勵和發展生產的政策,其中較有成效者,便是招撫流亡和鼓勵墾荒。清政府要求地方官務必廣招流亡,墾荒拓地,并宣稱對無資墾荒的貧民予以資助[3];且頒布了地方官勸墾考成法,將地方官的招墾成績作為其遷降考核標準。在這些政策的促進下,通過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清代農村經濟逐步得到恢復。據統計,從順治初到康熙末,全國主要省區(不包括邊疆地區)共墾荒地四十三萬八千余頃,其中屬長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七省,墾荒約二十七萬二千余頃,占全國總額的62.3%。由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長期于戰爭,農村經濟破壞嚴重,直到三藩之亂平定后,長江流域經濟才轉入全面恢復發展軌道。安徽合肥縣,從順治初即開始逐步墾復拋荒田地,至康熙三十二年,才將“原額荒田俱經墾足”;四川地區,康熙三十一年以前,幾乎沒有墾荒地畝上報。據郭松義先生依據實錄統計,康熙年間四川共墾荒地十萬七千三百五十余頃,皆為康熙三十一年以后陸續墾復清理升科的。從康熙三十一年至雍正二年,長江流域九省區耕地增加了近百萬頃;同期,人丁增加了約五十五萬丁[4]。人口增長,耕地增加,為增加農業勞動力投入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提供了保證,促進了清前期經濟的繁榮。但是,人口增加,耕地擴大,不是經濟發展的唯一前提。人口與耕地是否可能同步增長?如果人口與耕地比例失調,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問題?雖然順康雍時期,清政府無男婦統計,只有人丁統計,但我們仍可推算這段時期人丁與耕地增長狀況。我們發現,到康熙中后期,人丁增長的速度已現出大于耕地增長速度的端倪。在康熙四十九年,玄燁已感到人口壓力。他曾說:歷年來,外無兵革師旅餉饋之煩,內無工役興作之費,但百姓生活卻“未盡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戶口日蕃;地不加增,產不加益。食用不給,理有必然”[5]。但他并沒有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長。五十一年頒布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諭令;雍正時又實行“攤丁入畝”。這些政策雖在削弱農民、工匠等封建人身依附關系,減輕人民負擔方面有進步作用,但它刺激人口增長的消極作用亦不可忽視。安徽《無為州志》即稱:該州“自續生之賦罷,丁有定數,征乃可攤;均攤之例行,丁有定稅,審亦可息。民咸樂生,戶口所以日蕃”[6]。雍正帝自己也曾講到:“國家承平日久,生齒殷繁。土地所出僅可贍給,倘遇荒欠,民食維艱。將來戶口日增,何以為業?”那么,該如何來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呢?在雍正帝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墾荒。雍正五年,“準云南、貴州二省廣行開墾。凡地方招募開墾及官生捐墾者,按戶數多寡議敘”;同時,再定各地人民前往四川墾荒之例,準其入籍、考試。雍正年間,長江流域九省共墾荒約數百萬畝。清代農業,到乾隆中葉以后,已呈下降趨勢,人民生活越來越艱難。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長太快。如:乾隆十八年,長江流域九省人口約九千四、五百萬口,到乾隆三十年前后,該地區人口已突破一億;到乾隆五十一至五十六年,人口達到一億五千六百余萬口;嘉慶十七年達到二億,道光二十至三十年間,人口更猛增至二億四千余萬口。百年之間,人口增加2.5倍以上,同期,該地區耕地則只增加了大約三十分之一[7]。如此懸殊的增長比例,使得長江流域人均耕地占有量從乾隆十八年的3.6畝,下降到道光三十年左右的1.5畝按照當時生產力水平而論,南方地區五口之家,至少需要五、六畝耕地,并“佐以雜作”方可免除兇歲之饑。前述長江流域人均耕地占有量,即便是道光末期,似乎也基本合符這一標準。但這只是就平均數而言,沒有考慮各地人口密度不同,以及地主官僚對土地兼并等情況。清初,承戰亂之后,人口稀少,不少農民成為擁有小塊土地的自耕農。清中葉以后,自耕農大批失去土地,他們或為佃戶,或為庸工,有的只好流落他鄉,生活日益艱難。乾隆中葉時,江南佃戶辛苦一年,“盡所有以供富民之租,猶不能足”,生活十分清苦。乾隆初,湖廣地區已是“田之歸于富戶者,大約十之五、六,舊時有田之人,今俱為佃耕之戶”[8]。土地兼并,加劇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多地少,農村生活困難,一部分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便流入市鎮。富余農業勞動力部分流入市鎮,從事工商業經營并不就是壞事,從市鎮經濟方面看,大批農業剩余勞動力投入工商業經營,可以促進以工商業為主的市鎮經濟的發展,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如湖南巴陵縣(今岳陽縣),乾隆年間“十分其民工商居其四;十分其農而佃種居其六;十分其力而傭力居其五”。四川嘉陵江沿岸,乾隆末以傭力為生,充當工夫水手者不下數萬人。湖北漢口鎮,地處東西交通要沖,南北交匯樞紐,來此開棧設鋪,以庸力為生者頗多。據民國《湖北通志》載:前夕,該鎮“居奇貿化之賈,比廛而居,輸轉搬運者,肩相摩踵”。晏斯盛《清設商社疏》中亦稱:“楚北漢口一鎮,……(乾隆十年時)戶口二十余萬。五方雜處,百藝俱全,人類不一。日消米谷不下數千〔石〕”[9]。江蘇吳江縣盛澤鎮,因“地產綢綾,商販云集,五方雜處,民戶繁多”,乾隆初不得不將吳江縣遷至此鎮,專司安全管理等事務。一部分農民流入城市,促進市鎮經濟的發展,這是合符歷史發展趨勢的。但在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社會里,解決人口大量增加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卻是有限的。在耕地不足,生活日益困難的壓力面前,更多的窮民則涌入山區。他們在那里開荒種地,采礦伐木,摘茶種煙。雍正初,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已有大批窮民涌向山區,他們在那里搭棚居住,以種麻、種靛、開礦煉鐵、造紙、種煙等維持生計,被稱為棚民。川、楚、陜三省交界之地,處于長江中上游,重山峻嶺,地形險要,有所謂南山、巴山老林等地,歷來是貧苦農民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據點。清初曾下令禁止百姓入此山區。乾隆年間,人口猛增,大批失去耕地的窮民,紛紛“襁負而至,佃山結屋,墾土開荒”。平利、洵陽、白河、紫陽、石泉、漢陽六縣,“俱是荒山僻壤,土著無多”,自乾隆三十七、八年至嘉慶初,川楚兩省“窮民就食前來”者頗多;河南、江西、安徽等省“貧民亦多攜帶家室,來此認地開荒,絡繹不絕”,致使當地戶口“驟增至十數余萬”[10]。據《東華續錄》(卷九六)載,乾隆四十七年九月,陜甘總督李侍堯奏稱:“陜省興安州地形險要,戶口較前增至數十倍”,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地遷來的。盡管清政府一再禁令百姓進入山區,但“各省生齒日盛,浸有人滿之虞,無業窮民勢難禁其入山”。為獲得更多而又廉價的土地,以滿足人們生計需要,內地平原,則出現了毀塘、填溝、截河、圍陂的拓地潮流,有的甚至墾種江海沙灘地。長江中游地區地勢平坦,湖泊眾多,明代以來,人們便大規模圍湖造田,清代則更甚于明。僅乾隆初的十一年間,湖廣地區就圍墾洞庭湖達十萬零七千余畝。湖南龍陽一縣,乾隆初即先后圍墾“濱湖積水荒地”共五萬三千七百七十五畝。乾隆五年,清政府頒布準許人們開墾零星邊角地政策之后,湖廣地區遂有“傍湖居民,招徠四方認墾之人,復以湖濱各處筑堤墾田,號曰‘民圍’。數十年來,民圍之多,視官圍不止加倍。約計公私報冊堤塍,不下九萬余丈,積八十萬步,當千里稍贏。往時受水之區,多為今日筑圍之所”[11]。乾隆十年,湖南巡撫楊錫紱在《清嚴池塘改田之禁疏》中云:由于政府采取休養生息政策,“乃自滋生日繁,荒土盡辟。愚民昧于遠計,往往廢水利而圖田工。不獨大江太湖之濱,及數里數頃之湖蕩,日漸筑墾,盡失舊跡,即自己輸糧管業數畝之塘,亦培田。一清之澗,亦裁流種稻”。乾隆十四年,曾下令“官地民業,凡有關水道之蓄泄者,一概不許報墾。倘有自恃己業,私將塘池波澤改墾為田,有礙他處民田者,察出重懲”。無奈人口太多,人們需要更多的耕地來養活自己,因此這道命令未能阻止人們向江湖要地。乾隆十七年,湖南龍陽縣又續墾湖田二萬三千九十畝有奇。乾隆二十九年,江西巡撫明德上報該省墾得“官山、田地、洲塘共一千二百九十四頃五十九畝有奇”。安徽合肥縣,“高田為多,最須防旱,地既不近大江,全賴陂塘以資蓄泄”,然而嘉慶時卻有清明塘、小官塘、大豐塘等近十處塘陂被改造成田。清人汪士鐸曾這樣講道:“人多之害,山頂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開深菁,猶不足養。天地之力窮矣!”。這雖然有些悲觀,卻也道出了清代社會問題的嚴重性。

人與自然爭地,帶來的必然后果,就是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如川、楚、陜邊界地區,乾隆中葉以前,這里山高水秀,古木參天,遮天蔽日,一片原始森林。自從大批窮民涌入該地區后,他們大規模地砍伐森林,刀耕火種,原始森林大面積被毀。嚴如《三省山內風土雜識》載:涌入這里的窮民,開墾新地,必先伐木,“數十人通力合作,樹巔縛長,下繾千鈞巨石,就根斧據并施。樹既放倒,本干聽其霉壞,砍旁干作薪,葉枝曬干,縱火焚之成灰”,借作施肥。由寶雞經草涼驛、黃牛堡,過鳳縣、古陳倉、留壩廳至褒城縣一帶五百里山路中,乾隆初仍“古木叢篁,遮蔽天日”,然至乾隆末嘉慶初,“為川楚棚民開墾,路雖崎嶇而樹木已稀,惟柴關一處,尚有古木數千章”。長江流域山區的森林,就這樣一片一片地被砍伐,變成了耕地或童山!有學者認為:“人類生態系統實際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社會__經濟__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比绨创艘娊?則要求人類必須保持與社會、經濟、自然的有機統一,即保持這個復合生態系統的內部平衡,如果平衡一旦破壞,人類就必然逃脫不了社會與自然所降臨的災難。清代中后期人口過快地增長,本身就已破壞了這一平衡。作為清統治者,本應從發展生產的角度,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長,另一方面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但是,他們沒有也不可能去這樣做,結果造成人們濫墾濫伐,進而破壞生態環境,使已不平衡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災難便不可避免。森林被毀,土松易失,大量泥沙被雨水沖入江中,造成水土流失,增大災害程度。漢水即是有名的“跑沙”河,“當夏秋漲發,(江)中有跑沙突起洪濤之中,出沒無常,舟人步步留心?!绮荒鼙?則沙壅船頭,頃刻之間,人舟均無蹤矣”。江西九江等地,乾隆時期亦聚集了大量棚民,開荒種地,種植薯、麥、菽、粟、高粱等雜糧,至使“林殘石出?!蚨寥浪筛?山多赤露。每逢一雨,沙土兼流。甚則沖塌奔騰,懸崖立潰,溪港淤滯,則溢上高田。濁流入江,而沙洲暴長”[12]。四川巫山縣,僅縣城所依之陽臺山,歷年墾辟,至使水土嚴重流失,“每因驟雨遂至,水石并行,填街塞巷,有時城門不可啟閉”。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使長江逐步變成“黃河”,而且沙石隨水而下,在中下游地區淤積成洲,墊高河床,從而增加了中下游地區洪災的破壞程度。清人阮元指出:長江每年“夏秋間,挾泥載沙渾流而下,幾與黃河無異”;王柏心亦稱:“夫江自岷蜀西塞,吞名山數十,所納山谷溪澗不可勝數。重崖沓嶂,風雨之所摧裂、耕氓之所墾治,沙石雜下,挾漲以行五千里,自彝陵始趨平地”,“十數年來,江心驟高,沙壅為洲,枝分岐出,不可勝數”。同治《枝江縣志》(卷三)“堤防”亦載:“上游秦蜀各處墾山民人日眾,土石掘松,山水沖御,淄挾沙行”,淤于江河之中,在枝江、石首、監利等地形成眾多的洲灘。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相對平坦,地形比較低濕,沿江湖各州縣,幾乎無縣不設堤塍護城捍田,圩田大量存在。安徽無為州,四境之內“圩居強半焉”,僅靠奧龍河及西門附郭圩田即達二千余頃。長江中游之湖廣地區則更多。湖南龍陽縣,至少有濱湖圍田七萬六千八百八十五畝;湖北監利縣,咸豐九年清丈時,有圩田共四百九十一處,其中“上田三千八百七十一頃三十七畝”有奇。同治時,“南堤之內,有田數千頃,俱作堤塍御水”[13]。這些圩田,一方面需要江水灌田,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洪水潰堤造成破壞。圍湖墾田,使湖面縮小,湖泊的抗洪能力減弱;濫伐森林,造成嚴重水土流失,泥沙俱下,淤于江湖之中,使河床抬高,江面變窄,水流增激。加上大面積森林被毀,氣候環境日益惡劣,雨晴不常,暴雨成災,從而給長江中下游人民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災難。自宋至清,長江流域出現過四次特大洪災,清代就占三次,其時間分別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咸豐十年(1860);同治九年(1870)。每次洪災都給沿江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以乾隆五十三年洪水為例,湖北被淹三十六縣,鄂西長陽一帶“平地水深八、九尺至丈余不等”;江陵因萬城堤潰,城垣倒塌無數,水深一丈七、八尺,城廂內外淹死者達一千七百多人,房屋倒塌四萬多間57;武昌“學官水深兩丈,二月不退”;“漢川”舟輯入市,民漂溺無數。據《湖北省自然災害歷史資料》、《湖北省近五百年氣候歷史資料》統計,清代江漢平原出現水災203個年次,旱災98個年次。其中危害較大者,水災117個年次,旱災17個年次。除有一年水旱并存外(康熙五十三年),清代268年間,江漢平原有133年遭災,平均兩年一次。在這些災害中,水患所占比重明顯高于旱災,占87%,平均2.2年一次。又據雍正《湖廣通志》、民國《湖北通志》、《清實錄》、《清史稿》等記載,僅武昌、公安、石首、房縣、谷城、崇陽、沔陽、荊州、竹溪、枝江、宜城、巴東、通山、黃岡、潛江、麻城、建德、天門、羅田、漢川、京山、鐘祥、監利、均州、黃州、松滋等沿長江漢水及其支流沿岸二十七個府、州、縣城的粗略統計,順治至光緒年間,大水入城、城垣被淹或崩壞者,約有五十九次(未入城之大水在外),其中順治一次、康熙六次、雍正七次,乾隆七次,光緒一次??梢?江漢沿岸,水災愈來愈多,對農村經濟的破壞也愈來愈大。生態環境破壞,自然災害增加,給長江流域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困難,制約了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首先,它破壞了當地正常的農業生產秩序。據《楚北江漢宣防備覽》記載:長江、漢水自“乾隆、嘉慶間,連年潰堤,比歲不登,民困斯極”。湖北天門縣,同光時期,“頻年水患,不漬則潰,不潰則漬,顆粒無收”。漢川縣,濱湖渚垸“苦沖決,兼苦漬澇”。監利縣,“人民托命于一堤”,但由于“江身日高,不能溶水”,堤塍常潰。同治時縣令徐兆英曾說:“予考監利之害,莫江水為烈矣。竭民財力起堤以御之,十歲中,少者決二、三,多者決至四、五,甚者頻年決。悲夫!何斯民之不幸也?今江身日高,不能容水,……堤萬萬不支也?!岛?可不懼哉?可不慮哉?”堤潰頻仍,水患連年,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為了筑堤,幾乎耗盡人民血汗。監利縣“版筑之費皆派諸田畝,決與筑相循,征與修無已,民力有盡,江患無窮”。大量人力物力被投放到江防筑堤上去了,哪里還顧得上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呢?更不要說抵御水患所帶來的災害。其次,水患造成人民大量流亡,既影響農業經濟的發展,又造成新的社會問題。道光以前,江漢平原因水旱而逃亡的現象比較少見,雍正時曾有一例。此后,動輒外逃,“幾成習慣”。道光十四年,沔陽州饑民“什佰成群”,逃往順天府密云、三河等縣;道光十五年,沔陽、漢川等洲縣“逃亡甚眾”[14]。道光二十年九月初一至初十日,湖北大雨,漢江漲水一丈七尺余,“以致鐘祥、潛江、天門、沔陽、漢川等縣晚禾被淹浸”,“被水民人,紛紛逃亡他省”,江夏等州縣逃亡在外者達一萬五千余戶”。光緒八年,監利、沔陽“流民在外者,不下數十萬人”。大量勞動力離開土地,反過來必然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第三,每次災害之后,地方必然向清政府請賑告蠲,從而增加政府負擔,加重社會矛盾。據清實錄統計,江漢平原清代蠲恤共計一百一十二次,所及縣份達一千二百七十四縣次,總數在千萬兩以上。由于清初對四川經濟的大力開發,使川省成為長江流域重要的糧食產區,江漢及江南地區,凡遇水旱災害,大多自四川采辦或調撥糧食賑濟。雍正七年,江浙水災,遂遣員赴川采辦糧食。乾隆七年,撥川谷二十萬石分運江南、湖北備賑;乾隆十八年,撥川谷十八萬石于江南備賑;乾隆四十三年,湖北、江南并旱,四川碾米二、三十萬石赴江南;乾隆五十年,為濟湖北、江南旱災,四川又一次碾米三十萬石以待楚販。伴隨災害頻繁的是糧價不斷上漲。雍正年間,湖廣地區糧價尚維持在七錢至一兩一石之間,乾隆十六年則漲到一兩四、五錢至二兩一石。盡管此后川糧大量調運該地區,但該地區糧價仍大體維持在一兩二、三錢至二兩一石之間。糧價上漲,老百姓生活便發生困難,一遇水旱,生活更加困難,于是清政府不得不大量提供錢糧予以賑濟。湖廣地區本為財富之區,清政府依之頗重,蠲賑增多,影響國家財政收入。為了平衡物價,賑濟災民,清政府在各省府州縣設有常平倉,并規定了各府州縣不同級別的貯糧數量,一般大縣一萬石,中縣八千石,小縣六千石。由于水旱時發,長江流域各府州縣倉貯糧食常常不能飽和。乾隆三十五年,湖廣總督吳達善、湖北巡撫梁國治曾奏稱:“湖北省額設常平倉谷一百二十余萬石,近來糶賑兼施,缺額谷五十余萬石”。[15]此外,長江下游地區在清代受到中上游地區濫墾造成的自然災害襲擊也十分嚴重,使這一地區經濟的發展亦遭受重大影響。圩田居其強半的安徽無為州,從明嘉靖、萬歷時起,便逐步長成數洲,清初沙洲迅速增大,至康熙八年止,先后在江邊筑了五道長堤以護州城。康熙六十年以后,“江之南岸,洲灘日長,以致江水北掃日甚。至雍正八年,所修筑之堤,旋被江水沖激崩裂”[16]。該縣人民不得不常常勒腰筑堤,農村經濟受到極大影響。

長江流域,作為清代財富之區,以不足全國一半的耕地,卻要養活超過全國半數的人口,其經濟壓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清政府為緩解人口太多給經濟帶來的壓力,走的是鼓勵小農開荒拓地的老路子,結果導致和放縱了人們對土地的濫墾,造成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增加了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破壞程度,這不但沒有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反而成了農村經濟進步的障礙。事實證明,這條路子是走不通的。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長江流域應當日益發揮其重要作用。但要注意的問題是:如何科學地合理開發長江流域的土地、水利、森林等資源,把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與開發放到同等重要地位來考慮,制訂出綜合開發與綜合治理并舉的戰略,長江流域經濟才有可能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篇(3)

金沙江發源于青海省,全長2308km,在云南省境內河長1560km,流域面積10.91萬km攩2攪,人口1300萬人,占全省人口的34%,現有耕地88.3萬ha,占全省耕地31%,可開墾荒地8.03萬ha。金沙江河谷豐富的光、熱、土地資源,眾多的礦產和優勢的水能資源,被譽為“大西南的聚寶盆”。金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已成為國家和云南省經濟開發的重要區域,從1994年起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已經拉開序幕,尤其是自麗江縣塔城至永善縣黃華鄉,河長1305km,4465km攩2攪內的干熱河谷區(即海拔小于1500m地區)的16個縣市是開發的重點。現就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中有關水土保持問題,提出一些看法,進行討論。

一、自然概況

1、區位與地貌

金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北部,其地理座標為99°00′-105°8′E,24°28′-29°15′N。行政區域有迪慶、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東川、曲靖和昭通八地、州、市的47個縣、區。流域西北部為橫斷山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峰海拔為麗江縣境內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m,最低點為東南的金沙江河谷,海拔1016m,境內高峰林立,以山地為主;流域東北部為云貴高原的北緣,地勢南高北低,以中山山原為主,最高山峰是東川市境內的拱王山,海拔4247m,最低點是水富縣金沙江水面,海拔267m,地勢起伏大,“V”型谷多。流域內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38.9%,地處橫斷山脈的迪慶州、麗江地區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高達62.1%和45.2%;東北部的東川市、昭通地區也分別達到62.5%和43.8%;處于流域中部的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曲靖地區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占21.3─33.6%攩[1]攪,可見本區地形地貌之陡峻。

2、地質構造與巖性

本區地質構造復雜,巖性多變,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有滇藏“歹”字型構造,賓川-殜程海斷裂、元謀--綠汁江斷裂、普渡河斷裂、小江斷裂和巧家一蓮峰斷裂等,境內斷裂廣泛分布活動強烈,地震頻繁而且烈度大,對山體穩定有較大影響攩[2]攪。本區地層古老,古生代、中生代地層均有出露,巖性多為砂巖、頁巖、玄武巖、石灰巖和第四系松散堆積物。砂巖呈紫紅色泥質膠結,極易風化;頁巖具有明顯的薄層理,多為粘土質頁巖和砂質頁巖,透水性小,易風化呈碎片;玄武巖具有氣孔狀結構,裂隙發育,表層易風化;石灰巖具有可溶性;花崗巖具有原生裂隙,易風化;第四系堆積物易被流水侵蝕沖刷,構成泥石流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在地層和巖性組合上,往往又是軟硬相間,抗侵蝕能力弱,在陡峭的地形條件下和森林植被破壞后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并惡化為滑坡和泥石流。

3、干濕季節分明,降水集中

本區雨季一般為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時85%以上,降水量有隨海拔增高而增多的趨勢,山區降水量要比壩區、河谷區多。由于全區地勢高差懸殊,局部地區容易形成控制面積小,歷時短促,降水強度大的單點性暴雨,從而激發滑坡泥石流暴發。

二、水土保持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

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主要是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這些資源的開發將對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開發資源、發展經濟是人類長期執著的要求,通過資源開發,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于流域區內貧困人民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是,任何資源的開發,必須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需要構成危害。這是人類經歷了長期成功與失敗的教訓,從漫長的痛苦中得出的劃時代抉擇攩[3]攪。鑒于金沙江流域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地質地貌因素,在進行農業綜合開發時,一定要把搞好水土保持放在首要地位,這是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原因有三條:

1、流域內土壤侵蝕嚴重

主要表現在侵蝕面積大和潛在危害大這兩方面。據1987年遙感資料表明,本區土壤侵蝕面積達46922.62Km攩2攪,占流域面積42.7%,見表1。尤其是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區及其支流,土壤侵蝕更為嚴重,據16個縣(市)資料表明,土壤侵蝕面積大于土地面積45%以上的有12個縣(市),占75%。元謀縣高達74.4%,見表2。屏山水文站的泥沙有68.1%來自攀枝花市以下河段,河段含沙量呈上升趨勢,見表3。

潛在危害大主要是金沙江流域尤其是目前重點開發的干熱河谷區有效土層的厚度淺薄,土壤母質多為第四紀殘坡積層,侵蝕模數大。加之山高谷深坡陡、降水量少,蒸發量強,年干燥度大于1.5,旱季干燥度4以上。焚風效應明顯。森林植被以稀樹灌木草叢和禾本科草叢為主,覆蓋率低,農村燃料缺乏。斜坡物質穩定性差,一旦某要素被破壞,旱洪災害頻繁。據考察,全流域五十年代,五年一旱,到八十年代變為三年一旱;洪災從8─9年1次,縮短到4─5年1次。地處東川市境內的小江,兩岸泥石流由五十年代的38條,發展到八十年代的107條,1971─1978年共發生泥石流173次,而1979─1985年共發生泥石313次,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每到雨季,山體滑坡、巖體崩塌和溝岸瀉溜等屢見不鮮,堵江斷流現象時有出現。昆明市松花壩水庫,六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5.2萬t/a,七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7.3萬t/a,八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13.2萬t/a,大大縮短了水庫使用壽命。昭通地區的巧家縣,1950年有山泉3020個,到1981年已干涸708個,縣城大龍潭流量六十年代為0.14m攩3攪/s,八十年代已下降為0.097m攩3攪/s。

表1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內)土壤侵蝕強度分級面積表

嚴重的土壤侵蝕,使土地耕作層變薄,肥力下降,地力衰退,農業生產水平低而不穩。農業生產長期處于“大災大減產,小災小減產,風調雨順增點產”的局面。生態環境的惡化,制約著這一區域經濟的發展,是這一區域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地質構造復雜,山地災害嚴重

本區有眾多的斷裂帶,特別是深大斷裂帶及其派生的次一級斷裂帶,常常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的活動區。據方光迪、張信寶調查,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內)分布有滑坡、泥石流災害點999處,其中滑坡、崩塌447處,屬大型滑坡、崩塌有114處,中型294處;發育泥石流溝552條,屬大型中高頻率泥石流溝66條,主要分布在主河道兩岸及支流臘普河、金棉河、黑穗河、龍川江和小江流域,活動頻繁,危害嚴重攩[4]攪。本區新構造運動強烈,地震頻繁,地震降低了巖石強度和山坡穩定性,地震后往往伴隨水土流失。又據云南省氣象局1950─1980年30年資料統計,金沙江流域,發生較大的洪旱澇風等災害1363次,其中水土流失嚴重的昭通地區和東川市,發生災害的次數是其它地區的2.4倍,農田受災面積日趨擴大攩[1]攪。

3、生態環境脆弱

本區是由青藏高原向云貴高原和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是地質環境脆弱帶,也是生態環境脆弱帶。山地垂直自然帶幅窄,遞變急劇,微域差異顯著,使每一個垂直自然的環境容量小,經不住外界沖擊。加之地勢高亢,坡度陡峭,地質結構松散,在這種地質地貌條件下所形成的環境和農業生產對外界干擾的敏感性強,自我調節、自恢復能力差。本區礦產資源的大量開采,將對地表、沉積圈和一些自然地質作用的影響日益增強;礦產資源的采掘、挖空和爆破,使地表靜壓負荷、動壓負荷的產生和變化,導致或誘發構造應力狀態的變化和重新分配攩[5]攪,地質環境受到破壞。

三、水土保持是金沙江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如前所述,由于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蝕嚴重,地質構造復雜,山地災害頻繁和生態環境脆弱,因此,在開發的同時必須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和治理,融開發與保護治理為一體,4_

納入綜合開發的具體內容。地處金沙江中游的迪慶州和麗江地區生態惡化,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金沙江沿岸幾乎全是荒山,雨季頻繁出現的山體滑坡造成大面積泥石流,挾帶泥沙沖入金沙江;著名的瀘沽湖已受到旅游業帶來了污染和沿湖植被破壞導致的大面積水土流失的危害,程海沿湖養殖場污水不加處理直排入內,加速了水體富營養化攩[7]攪。土地資源開發、礦產資源開發和公路、鐵路建設等都一定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并堅決付諸實施,同步進行。提倡開發與治理相結合,以開發促治理,以治理保開發,在治理中求發展。追求經濟效益必須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核心。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認真對待,協調好各方面的因素,將各項開發項目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形成系統的最佳整體。否則,就會顧此失彼或相互制約或被抵消,起不到綜合開發之目的,寓環境保護于資源開發之中,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經濟發展,又以經濟發展帶動環境建設,使兩者達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用持續發展的觀點看,促進社會進步和文明,是人類追求的長遠目標,發展經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而生態環境效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保障,是基礎。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急功近利,而損害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這一區域的經濟增長才能持久;不注意水土保持不僅危及本區域人民利益,而且對長江中下游帶來危害。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使金沙江流域的環境質量得到提高,最終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水土保持主要包括坡地改梯地、興修農田水利、植樹造林、改良土壤等。金沙江流域坡耕地多,土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糧食產量低而不穩。以坡地改為梯地為重點,集中成片地進行坡地改梯地和坡面水系建設,使耕地土層增厚,蓄水能力增強,溝、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護體系,既減少地表徑流使土壤不受沖刷,又攔蓄了水源,減輕了水土流失。興修農田水利,可以促進環境的改善,保障農業穩產高產,又提供了較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改善了人們的生存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植樹造林是確保農業開發持續開發的綠色屏障,是金沙江環境建設的主體。改良土壤主要是實施有機肥耕作法,橫坡聚垅免耕法,充分發揮用地養地的作用,這是山區防止土壤侵蝕和污染的重要方法。在某種意義上講,水土保持就是金沙江流域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主要內容,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較好地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才能做到生態環境好轉,山地災害減少,土地生產力提高,環境容量擴大,整體效益顯著。

四、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道路

農業綜合開發的目的不僅要使流域內廣大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而且要使這一區域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持續發展和不斷好轉,以及不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為宗旨。因此,必須探索資源開發利用更為合理,生態環境更穩定安全的持續發展的方法。最近興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攩[6]攪,可供我們借鑒。

篇(4)

發展農業機械CAD的具體思路

1加大專業農機CAD軟件的開發力度

當前,制約CAD技術在農業機械生產中應用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在該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并且深度和廣度也略顯不足。為此,應當按照農業機械產品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大CAD軟件的開發力度,借此來使CAD技術與農業機械制造緊密結合到一起,并逐步朝著系統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應當開發一些可以輔助農機設計人員進行準確繪圖、精準計算、全面審核的軟件,進而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農機設計方案。與此同時,還應對CAD技術與農機制造相關聯的方面加以關注,多開發出一些適用于農業工程、土地規劃、飼料廠設計、園林設計等方面的軟件系統,并借助計算機網絡實現數據資源共享,進一步促進農業機械CAD的發展。

2構建農業機械CAD通用平臺

篇(5)

生態旅游論文參考文獻:

[1]吳章文.森林旅游區環境資源評價研究[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2]孟憲宇.森林資源與環境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盧云亭,王建軍等.生態旅游學[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4]鄒統釬:旅游景區開發與經營經典案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5]文軍.我國自然保護區旅游開發的生態風險及對策[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3.

[6]DavidA.Fennell.生態旅游[M].張凌云譯.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生態旅游論文參考文獻:

[1]周笑源.生態旅游內涵再論,旅游學刊

[2]楊志平,潘文焰,賴璽婷.我國生態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法制與經濟,

[3]步雪琳.禁建重污染項目治理酸雨污染開展生態監測張家界環境治理為旅游添后勁.中國環境報

[4]萬緒才,朱應皋,丁敏.國外生態旅游研究進展,旅游學刊

[5]張曉,鄭玉歆.中國自然文化遺產資源管理[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張建萍.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中國旅游出版社

[7]王懷宇.生態旅游價值觀的興起與教育的使命---對教育價值觀的反思[J].中國教育學刊

生態旅游論文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河池詞條

[2]關于河池市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措施,,更新時間:2012-9-16作者不詳

[3]廣西年鑒編委會,廣西年鑒2004[M].南寧:廣西年鑒社,2005。

[4]河池市生態旅游魅力,百度文庫,更新于2011-11-29

[5]河池市旅游業現狀及發展對策建議,河池論壇牛頭馬面于2011-9-8更新

[6]郝新娣,劉淑芹。農業生態旅游發展淺析--以定州黃家營葡萄酒莊為例[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6):58-62

[7]郭彩玲。陜西省農業生態旅游資源發展對策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5,19(4):135-140

[8]陳學清。基于綠色營銷觀的農業生態旅游開發研究[J].生態經濟,2007,(6):97-99

[9]李錦宏,周蓓蓓。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模式探討--以共生理論為視角[J].當代經濟,2009,(11):54-55

[10]張金安,張吉立。大慶市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前景探析[J].農業環境與發展,2010,(5):42-45

篇(6)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決定了我國農業、畜牧業的多樣性和地域性。我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業在我省的國民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我省地處西南邊疆,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其特殊的地貌地勢及獨特的“ 體氣候”,具有多種農業資源,形成了以糧食作物為主體的煙、蔗、茶、油、蠶、蔬菜、水果、藥材、橡膠和花卉等為骨干的生產格局。畜牧也具有種類多、數量大等特點。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對農業信息都有著迫切的需求。怎樣從本省實際出發,發揮本省資源優勢,為農業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幾年來我們根據我省農業的特點,通過各種渠道積極開發云南農業地方文獻資源,發掘云南農業地方文獻資源的潛在價值,從而滿足我省農業發展對情報信息的需求。

1、云南農業地方文獻的征訂

首先把冠有“云南”字樣的農業期刊訂齊,如云南農業科技,云南植物研究,云南畜牧獸醫,云南煙草等。對綜合性農業期刊和專業性農業期刊也盡量訂齊,并與全國300多家農業院校、農科院、各地州農科所建立了資料交換關系,這樣我館每年通過郵訂、內訂、交換等渠道征訂的農業科技期刊近600種。通過《全國新書目》、《科技新書目》及新華書店、出版社的征訂目錄訂購有關云南農業的圖書,中國農業年鑒、云南年鑒、云南統計年鑒、云南經濟年鑒等每年必訂,以保持其連續性。對出席有關農業方面學術會議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帶回的各種會議論文以內部資料形式進行收藏。對我校教師、科研人員撰寫的專著、發表的論文進行專門收集。通過多年的努力我館的農業文獻特別是農業地方文獻已初具規模,自成體系,不僅豐富了館藏,而且己成為云南農業文獻的中心,除為我校廣大師生服務外,還為省農科院、林科院、西南林學院,省煙草研究所、省情報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動物所等單位提供了大量的情報信息服務。

2、加強農業地方文獻的科學管理,充分揭示館藏

2.1有針對性的把分散在上百種期刊中的云南農業文獻有效的提供給讀者是我館文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 1979年開始我館定期從新到期刊中搜集農業科技文獻,共編纂館藏農業科技資料目錄21期。

目錄以題錄的形式展現給讀者,主要內容為生物科學和農業科學,農業科學中又分為農業基礎、植保、農作物、園藝、畜牧獸醫。每期報導文獻600余條,共報導文獻近13000條。同時根據云南農業發展的狀況和我校學科專業的設置情況編纂了館藏農業專題科技資料目錄11冊,共報導文獻7758條。專題目錄報導的文獻更具有針對性,如煙草行業是我省的支柱產業,每年我省和我校的科研課題中都有多項以煙草研究為對象的課題。為適應煙草科學的發展,我校成立了煙草研究所,開發了煙草專業,為滿足師生對煙草文獻的需求,我們編寫了煙草專題目錄三期共報導文獻2265條。

2.2為了發揮我館云南農業地方文獻的優勢,更好地為我省農業服務,199l年我們進行了館藏《云南地方農業科技文獻專題目錄》的編纂,本專題共分為中文圖書、農學、植保、園藝、畜牧獸醫5個部分,搜集年代從1979—199l年。中文圖書部分共搜集文獻300余條,分散在近百種圖書中,這些圖書除專業性和綜合性農業圖書外有還有各種年鑒、省情、市情、云南農業地理、氣候統計資料、各地、縣、市農業志,有中國近代農業史,民國時期墾殖資料,還有日本人寫的《始于云南而延及老撾泰國的稻米之路》。這些圖書是研究云南農業的重要歷史資料,其余四部分共報導文獻2889條,其主要文獻源為云南農業大學學報、云南農業科技、云南農業、云南植物研究、云南煙草、云南茶葉、云南畜牧獸醫等。專門云南農業期刊中的文獻占70%,其余30%分散在近百種其他農業期刊、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內部資料中。這套目錄我們除分發到我校各院、系、研究所外,還寄往全省各地州農科所,對到我校成人教育學院學習的我省各級農業領導干部,我們也為他們提供目錄。根據目錄所提供的信息我校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獻,校外讀者也多次來函索取原文。

3、《數據庫》——地方文獻開發的現代化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為了展示我校建校以來教學、科研成果及學校發展概貌,學校決定進行《云南農業大學科技論文、專著、成果、專利數據庫》(以下簡稱《農大庫》)的建庫工作。我校于1938年建校至今已六十周年,經歷了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給學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各頂科研成果的完成、專利的申報,為云南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大量農業專著的出版和科技論文的發表充分反映了我校在云南農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反映了我校教學科研的水平和實力?!掇r大庫》已收集(到目前為止)我校作者在各個時期各種刊物上發表的論文2200多篇,專著(含公開出版的教材及校內自編教材)278部,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交流的論文300余篇,獲各種獎勵的科研成果368項,已被批準專利16項。

《農大庫》設有多個字段,各字段均為檢索入口,同時具有增刪、排序、統計、制表等功能。由于我校的各項科研成果都是以云南農業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和專著也是反映云南農業現狀和科學實驗的,所以《農大庫》也應該是云南農業地方文獻的一種形式。《農大庫》的建立除可以為教師、科研人員提供科研信息外,還可以為學校領導的科學決策和科研部門部署工作提供依據。為人事部門選拔干部、考核晉升教師提供參考。可以發揮我校農業文獻和農業人才的優勢,在支農和扶貧中挑選合適人才為農民解決實際問題,做到人盡其用。同時還可以作為校史的內容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使他們了解學校的發展歷史,樹立起熱愛學校,熱愛專業的思想,是學校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之一。

篇(7)

 

農業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決定了政府必須對農業予以支持與保護,財政對農業投入是建設現代農業、強化農業基礎的迫切需要,財政投入對農業的發展具有長期深遠影響。本文立足圍繞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現狀,著眼于全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結構的現實分析,就建立完善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支農投入的資金使用效率進行相關分析與思考。

一、對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基本判斷

我們可以通過財政支農投入比例的縱向變化以及與周邊相關縣(市、區)的橫向比較,來判斷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情況。

1、從縱向比較,赤壁市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總量呈上升之勢。近些年,赤壁市財政部門努力加大支農力度,農村面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農民人均收入逐年遞增。“九五”、“十五”時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財政支農投入呈增長之勢。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從“九五”期間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農投入絕對值從“九五”期間的924萬元增加到2010年18026萬元,支農投入增長率從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從“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比重與預算內支農支出比上年的增長率兩個指標來看,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處于逐年遞增的態勢。

2、從橫向與其他周邊縣(市、區)比,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偏小。我們選擇了周邊具有較強可比性的咸安、崇陽、通城、通山四縣(市、區),進行了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比較。以2007~2010年四年為例,這四年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0.2%、10.4%、10.6%和11.5%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而四縣(市、區)平均比重達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見,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的規模偏小。

3、從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判斷,赤壁市農業仍處在貢獻地位。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財政支農投入/財政總支出)/(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財政支農投入和農業產值貢獻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越高,說明農業獲得的財政投入支持越大。傾斜指數為1,表明農業獲得了與農業產值地位平等的財政支持度。根據上述公式計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分別為0.53、0.57、0.63、0.64和0.69。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呈逐年上升的變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在進一步加強,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農業經濟還沒有獲得與其在國民經濟中貢獻相等的地位,仍處在貢獻地位,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任務還任重而道遠。

通過對赤壁市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和縱向比較,以及近幾年的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變化,表明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投入能力處在一個穩步上升的階段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過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扶持由原來單一的農業發展項目拓展到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因此,盡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投入絕對規模有所擴大,但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支農投入能力的有限性與新農村發展的巨大需要之間還存在較大缺口,在財政支農投入規模逐步提升的基礎上,如何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資金的結構效率,提升財政支農支出和農業生產發展的密切度,是我們建立完善現代財政支農投入機制的關鍵所在。

二、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赤壁市財政對“三農”投入的總量增長迅速,但市本級財政支農投入結構仍不盡合理。

1、農口系統事業費支出比例偏高。農林水利氣象事業基本支出,主要是維持農口事業單位的“吃飯”問題。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農口事業費支出比例的變化看,盡管財政支出中農口單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農口單位基本支出仍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財政支出中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占農口部門預算總支出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1%和48%,過高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對農業生產的直接作用甚小。

2、農村基礎建設投入不平衡。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實際看,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都占財政支農支出的較大比例,如2008年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達653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5%;2009年投入農村基礎建設投入6791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7%。但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帶有社會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會普遍受益的項目投入比重較大,而對一些農民直接受益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關系農業和農村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公益性項目,如動植物防疫設施建設、農業品種改良、農田水利以及節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所占比重較小,缺乏足夠的投入保障。

3、農業科技、農民教育培訓投入較低。農業科技投入是農業投入的重要

摘要內容。據統計,農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農業產值增加8.43元。當前赤壁市對農民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也明顯不夠,2009年這塊投入只占財政支農總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赤壁市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按照農業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并重的原則,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統籌兼顧、合理配置,不斷優化財政支農投入的規模結構,確保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目標的有效實現。

1、加大投入,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一是確保預算內支農資金穩步增長。堅決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切實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個高于”和“三個主要”的要求,進一步調整財政分配政策,在穩定現有各項農業投入的基礎上,將新增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向“三農”傾斜,努力增加預算內支農資金,確保預算內支農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長。二是廣辟途徑,拓寬財政支農資金的籌資渠道。在加大財政預算內對“三農”投入力度的同時,不斷開拓新的穩定的支農資金籌措渠道,努力做到支農投入多渠道,資金來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籌集力度。加強水利資金、土地開發資金、水資源費等預算外資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確保土地出讓金的支農支出。列入土地開發成本的耕地開墾費、補充耕地成本回收款、農業土地開發出讓金地方財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用于支農支出;從安排給經濟開發區、中心鎮、城市防洪工程、工業功能區及鄉鎮的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農村建設;大幅提高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凈收入用于支農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稅征收標準提高后,新增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用于支農支出。三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農業項目庫,以優勢項目爭取省、咸寧市財政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以及其他各項支農專項資金上對全市新農村建設的支持。

2、科學安排,合理調整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合理配置農業投入,正確處理好生產性與非生產性投入的比例、產業之間的投入比例、長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關系,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各項補貼政策。積極改進補貼方式,加大對農業生產環節的補貼,增強農產品政策性補貼轉作直接補貼資本的能力,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與農業生產的聯系密度。要把農產品政策性補貼一部分轉投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科技上去,進一步擴大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的范圍和規模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在補貼對象和補貼重點的選擇上,目前除重點補貼糧食生產者外,還需注重對農業保險的補貼,支持建立農業災害保障機制。二是適當穩步減少農業事業費支出。在現有財政支農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進一步壓縮財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據各個農口單位的實際情況,努力創新體制機制,開源節流,騰出財力用于增加“三農”投入。三是加大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力度。合理調整農、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本級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30%以上。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重點支持與農業生產、農民增收關系密切的中低產田改造、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配套機械、鄉村道路、山間林道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農業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四是增加農業科研和推廣、質量安全和檢驗檢測、農產品流通設施、農民培訓等方面的投入??萍纪度胧墙鉀Q“三農”問題的關鍵,也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及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財政支農投入總額的2%以上;加大對種子工程、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投入,加快品種引進和改良;加大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的投入,提高農業社會化、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大對農產品認證體系、檢驗檢測體系、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班,不斷提高農民素質。

篇(8)

作者簡介:王麗麗(1978-),女,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科技期刊編輯工作。E-mail:;

郭鳳丹(1987-),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科技期刊編輯工作。E-mail:。*王麗麗、郭鳳丹同為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趙文祥(1966-),男,研究員,主要從事科技期刊編輯工作。E-mail:

摘要:依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的統計數據,對《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影響因子、年載文量、基金論文比、總被引頻次及其它引用指標的變化動態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2008~2012年,《山東農業科學》的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上升明顯,分別由2008年的0.480和938上升至2012年的0.796和2231;引用刊數、學科擴散指標、機構分布數、地區分布數和H指數總體也呈增長趨勢,即年指標、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變化幅度較小,年載文量保持在452~487篇;學科影響指標和基金論文比分別為0.42~0.52和0.504~0.711,平均引文數8.26~10.79,均相對偏低。

關鍵詞:《山東農業科學》;期刊評價指標;動態分析

中圖分類號:Q250.25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12-0095-04

《山東農業科學》創刊于1963年,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農學會、山東農業大學共同主辦,創刊初期為季刊,16開本,56頁,國內外公開發行。1966年由于歷史原因改為內部發行,1979年正式復刊并公開發行。隨著形勢和科技發展的需要,信息量不斷擴大,1986年改為雙月刊,2000年改為大16開本,2008年改為月刊,至2013年,已發展成為辦刊質量較高、社會影響力較大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

創刊50年來,《山東農業科學》始終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提高為主”的辦刊方針,及時報道農業科研的新成果、新進展、新方法、新技術,期刊質量及影響因子逐年提高,2013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最新數據顯示,其影響因子達到0.796,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并在國家和省期刊主管部門組織的期刊質量評比中多次獲獎,為第二屆和第三屆中國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全國農業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山東省優秀期刊。

為了揭示《山東農業科學》各種期刊評價指標的變化動態,選用《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1~5]2008~2012年的統計數據,對《山東農業科學》的主要被引指標和來源指標進行動態分析。

1數據來源及評價指標

以2009~2013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1~5]統計數據為依據,對《山東農業科學》主要被引指標和來源指標2008~2012年的變化動態進行分析。

選用的指標包括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年載文量、基金論文比、引用刊數、學科影響指標、學科擴散指標、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即年指標、H指數、地區分布數、機構分布數、平均引文數。

2結果與分析

2.1影響因子的年際變化動態

某種期刊的影響因子為該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之比。通常,期刊的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5]。 《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影響因子逐年增加,由0.480增加到0.796(見圖1),說明《山東農業科學》的學術影響力正逐年提升。

2.2年載文量與基金論文比的年際變化動態

年載文量是指來源期刊統計當年發表的全部論文數,常被用作學術期刊吸收和傳遞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標[5]。2008年下半年,《山東農業科學》由雙月刊改為月刊,全年僅出版9期,雖頁碼有所增加,但年載文量仍明顯少于其余4年; 2009~2011年,年載文量逐年減少,2012年又明顯上升,明顯多于前3年(見圖2)。在全年期數相同、頁碼相同的情況下,年載文量的多少受作者來稿篇幅的影響較大,篇幅長的來稿較多,則載文量相對較少。

基金論文比是指來源期刊中,各類基金資助的論文占全部論文的比例[5]?;鹳Y助課題立足科學發展的前沿,瞄準科學發展過程中有待解決的重大理論難題,具有理論創新性和深度推進的特點,這類論文的學術水平多比較高[6]。由圖3可見,《山東農業科學》2008年的基金論文比最低,僅0.504;2011年的最高,達0.711;其余3年變化較小,圍繞0.650上下浮動,相對偏低。

2.3總被引頻次、引用刊數的年際變化動態

總被引頻次是指某種期刊自創刊以來所刊登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可以顯示所評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5]。由圖4可以看出,《山東農業科學》的總被引頻次逐年大幅上升,由2008年的938躍升至2012年的2231。

引用刊數是指引用被評價期刊的期刊數,反映被評期刊被使用的范圍[5]。2008~2012年,《山東農業科學》的引用刊數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295上升至2012年的439(見圖4)。

上述結果表明,近年來《山東農業科學》越來越受到作者的重視,被使用范圍越來越廣。

2.4學科影響指標和學科擴散指標的年際變化動態

學科影響指標是指期刊所在學科內,引用該刊的期刊數占全部期刊數量的比例;學科擴散指標是指在統計源期刊范圍內,引用該刊的期刊數量與其所在學科全部期刊數量之比[5]。由圖5可以看出,《山東農業科學》近5年的學科影響指標呈波動變化,2009和2012年較高,為0.52,其余年份均低于0.50;學科擴散指標則持續增長。表明,《山東農業科學》在本學科內的影響基本處于中等水平,而在學科間的影響范圍正逐漸擴大。

2.5地區分布數、機構分布數的年際變化動態

地區分布數是指來源期刊發表的論文所涉及的地區數,按全國31個省市計數(不包括港、澳、臺),是衡量期刊論文覆蓋面和全國影響力大小的指標。機構分布數是指來源期刊論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機構數[5]。由圖6可以看出,《山東農業科學》的地區分布數呈增加趨勢,2008年僅為16,2011、2012年則達到23;機構分布數呈先增后減的趨勢,以2010年最高,達186,2011、2012年分別為162和159,2008和2009年較低。表明,《山東農業科學》在地區間及從事不同工作人員間的影響正逐漸擴大。

2.6其他被引和引用指標的年際變化動態

即年指標為某期刊當年在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期刊當年總數之比,表征的是期刊的即時反應速率,主要描述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情況[5]?!渡綎|農業科學》的即年指標除2008年明顯較低外,2009~2012年的即年指標基本都在0.100左右波動(見表1),說明《山東農業科學》能夠較快地被作者利用。

H指數是指被評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的論文中,至少有h篇論文的被引頻次不低于h次?!渡綎|農業科學》的H指數呈緩慢增長趨勢,由6逐漸增加至8,表明其高頻被引論文數正在增多(見表1)。

被引半衰期是指被評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反映的是期刊的老化速度。由表1可見,《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被引半衰期變化范圍為3.78~4.70,說明《山東農業科學》被引的文獻較新一半多是在3~5年內發表的,時效性比較高。

引用半衰期是指被評期刊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反映的是作者利用文獻的新穎度[5]?!渡綎|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引用半衰期集中在7~8之間,說明來稿中引用的參考文獻較新部分均在最近七八年內發表。

平均引文數是指被評期刊每篇論文平均引用的參考文獻數,可用來衡量該期刊的科學交流和吸收外部信息的能力[5]?!渡綎|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平均引文數在8.26~10.79之間(見表1),與同類其他期刊相比偏少。

3討論與結論

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是兩個最常用的國際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影響因子是由E·加菲爾德于1972年提出的[5],是期刊評估、核心期刊評定及SCI、EI等檢索工具選刊的重要參數[7]?!渡綎|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影響因子逐年提升,2012年達到0.796,與其他省的同級別農業科學期刊相比,僅低于《河南農業科學》(0.947)和《山西農業科學》(0.845),位居第三。

總被引頻次是一個非??陀^實際的評價指標,期刊被引用的頻次高,說明該刊的利用價值高,同時體現出該刊的學術水平也較高[7]。2008年以來,《山東農業科學》的總被引頻次大幅增長,另外,引用刊數和地區分布數也逐年增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山東農業科學》越來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視,影響范圍越來越廣。

年載文量也是鑒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標之一,能夠顯示專題文獻的發文密集程度,載文量大,說明期刊的信息量大[8]。因2008年涉及到《山東農業科學》改為月刊,年載文量無法與其他年份進行比較,所以僅對2009~2012年的年載文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山東農業科學》的年載文量有一定的波動,2011年最少,為452,2012年最多,為487。說明2011年發表的大篇幅論文較多,而2012年相對較少。

基金論文比是衡量期刊學術質量的重要指標。基金論文是受國家政府部門或各級基金組織提供科研經費開展科學研究的項目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科研論文形式表達出來的論文,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其所代表領域的科研進展情況[9]。《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基金論文比為0.504~0.711,相對偏低。

另外,《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學科擴散指標、H指數、平均引文數也基本呈增長趨勢,而學科影響指標、即年指標、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則變幅較小。

綜合分析表明,《山東農業科學》通過改月刊、適度增加頁數、去除廣告、選用學術水平較高的論文等措施使得自身的學術水平逐步提升,在科研人員中的影響力越來越高,影響范圍越來越廣。但同時也看出,《山東農業科學》的基金論文比仍不高,還需加大改進力度,通過與課題組經常聯系并定期約稿,加快期刊的數字化建設等措施,更好地打造刊物的學術氛圍,進一步提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才能受到更多科研人員的青睞,吸引更多的優秀基金論文。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09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09.

[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10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09.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11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09.

[4]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12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12.

[5]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13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09.

[6]陳新平,王志強,王珂,等. 《果樹學報》2001-2006年主要文獻評價指標分析[J]. 果樹學報,2008,25(1):89-92.

篇(9)

(一)專業口徑狹窄

傳統農學專業的學習對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麥、水稻,而北京郊區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三大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甚至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的水稻已經限制生產,小麥亦改為節水種植。有限的農用土地逐漸被籽種農業和設施農業的興起所占領,傳統農學專業人才應用的舞臺日漸縮小。

(二)專業課程老化

傳統農學專業的骨干課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和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和耕作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面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農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生產的機械化、設備的現代化和農業功能的轉化,其學習內容與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漸行漸遠。

(三)實踐教學簡化

學校正向綜合大學轉變,原本在校內的農場、實驗田逐漸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實踐教學遠離教學區,實驗課與理論課在不同場地進行,增大了實驗課的難度和成本,原來每天都要求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教學安排,在成本約束下,變成了一次,投入時間少,學生學農興趣很難形成。

(四)動手能力弱化

在教學改革“厚基礎”的大背景影響下,專業課時逐漸減少,相應的實踐學時也在減少, 在規定的實踐教學時間內,很難培養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實驗課中以驗證性實驗居多,教師無法得到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情況的反饋,學生也以考試能過關的低標準要求自己,導致實驗設計能力差、獨立操作能力差。

二、專業方向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和專業教師的業務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提出了“適合北京需求,培養都市型農業人才”的原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爭創特色專業。

(一)調整專業方向

農學專業的支撐學科以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主,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是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碩士點之一,以農作物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為特色,先后選育出 6 個小麥品種,6 個玉米品種,4 個小豆品種,2 個大豆品種,師資力量在種子科學方面有優勢。其次,根據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籽種農業將成為北京農業的優勢產業。因此,農學專業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時,將專業學習方向調整為“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2006 年,又針對北京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專業領域,借助本院園藝學科和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農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增設了“觀光農業”的學習方向。至此,農學專業包括:“種子科學與工程”和“觀光農業”兩個學習方向,形成了培養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觀光農業兩個核心產業所需人才的新型農學專業,每年兩個專業方向各招收一個本科生班。農學專業的兩個專業方向直接針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的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北京籽種產業發展需要的,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技能;懂得國內外種子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種子管理部門、種子加工與生產、種子營銷企業等領域和部門,從事新品種選育、種子繁殖生產、種子檢驗、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觀光農業”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掌握觀光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觀光園區、農業文化旅游產業、高科技現代農業園區等部門和領域,從事技術指導、規劃設計、項目策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農學專業課優化整合及骨干課程體系的研究”教改項目的支持下,根據專業學習方向和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調整。經過反復修訂,形成了現在的專業課程體系?!胺N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包括:《植物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法規》《種子經營與管理學》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種子營銷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園藝學概論》《植物種質資源學》《國際貿易學》等。專業課程體系以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貯藏、質量檢驗、經營管理為主線,涉及種業產業化方方面面的知識;“觀光農業”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為《農業生態學》《植物種質資源學》《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生產原理與技術》《都市農業發展規劃》《都市型農業評價案例分析》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新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籽種農業》《農業項目投資與評估》《城市園林與綠化》《觀賞植物裝飾與應用》等,形成了以觀光休閑園區、現代高科技園區建設、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面向北京農業生產需求,很多課程沒有現成教材,任課教師就邊學習、邊總結、邊教學。學生感到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有用武之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方向,每個學生都有專業特長。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為加強實踐環節,在教育部“新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改革工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和校內外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02- 2005)教改項目的支持下,將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技能作為農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形成實踐課程《農事學》教學體系?!掇r事學》在 2004 年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其配套教材《農事學實踐教程》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該課程改名為《植物科技技能訓練》,成為植科學院所屬農學、園藝、植保專業的基礎實踐課程,該課程從大學第一學期開課直到第四學期,每周 3 個學時。在農學專業兩個新學習方向形成后,又對專業課學習增加實踐環節。原則是專業課學時不變,調整實驗課時和增加教學實習天數,同時安排一些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F在的專業課都增加或補充了實踐教學,例如,《植物育種學》課程包括 30 學時理論課、10 學時實驗課和 9 天教學實習;《種子加工與貯藏》課程包括 16 學時理論課、16 學時實驗課和 3 天教學實習;《種子檢驗學》課程包括 8 學時理論課、16 學時實驗課和 3 天教學實習等等。在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安排上,第四學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參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農問題調查”和“拓展訓練”,在學習專業課之前了解農村、了解農民、了解農業生產。第六學期以畢業論文為主線,學生自由選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參加導師的科研課題活動,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前答辯。同時組織、鼓勵學生申報市級或校級“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課題,通過參與項目研究的方式激發大學生創新與創業熱情,提高科學研究與創業能力,

篇(10)

來稿要求及注意事項

1.文章要求內容具有新意,且立論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計量單位一律采用國際單位)、文字精練(控制在5 000~8 000字范圍內,含圖表和英文);照片和圖片要規范、清晰,要求用corelDRAW繪圖軟件繪制,用.tif或.jpg文件格式存盤,文字說明要簡潔;表格采用“三線表”。

2.所有論文都要有中文和英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參考文獻(至少10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譯成英文,英文題名的首字母及各個實詞的首字母應大寫,作者姓名附漢語拼音,外文大寫、小寫、正體、斜體、上角標、下角標要分清。作者單位(中外文)用法人單位名稱。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的順序在文后參考文獻表中列出,并在文中相應處標記引用參考文獻的序號;所列參考文獻必須是公開發行的正式出版物。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中外文相同)如下。

1)期刊: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超過3名的在第三名后加“等”).文題[J].期刊名稱,發表年,卷(期):起止頁碼.

2)專著:作者(要求同期刊).專著名稱[M].版次(第一版不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專著或論文集中析出文獻:作者(要求同期刊).文題[A].編者或主編.所編書名或論文集名稱[M]([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作者.文題[D].論文產生地:論文產生單位.論文產生年.

在著錄外文參考文獻時要特別注意:作者一定要姓在前,名在后,姓用全稱,名用縮寫,姓名均大寫;姓名之后表示學位的MD、PhD……應刪去;姓名前的冠詞或介詞,如Mac?熏Mc,O,de,Le,La……不可刪去;父、子、孫共用一個姓名時,為了區別而在姓名后附上的羅馬數字Ⅰ(父)、Ⅱ(子)、Ⅲ(孫)或Jr(子或小)、Sr(父或大)等絕不可刪去。

3.各種基金資助項目產生的論文應在文稿首頁頁腳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重點基金項目產生的論文將優先刊登。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要在文稿首頁頁腳注明出生年份、性別、民族(漢族不注)、籍貫(××省××市、縣)、技術職稱、學位(學歷)、研究方向、聯系電話(為方便快遞樣書,請務必提供手機號碼,如不愿公開,雜志上可以不出現)、電子信箱。

4.投稿請登錄網站htttp://于網上注冊后投稿。審稿時間為15~30天,30天后未收到稿件錄用通知的,稿件可自行處理。若文稿已投寄他刊或另有用途,請及時來電(信)說明。

5.本刊根據有關規定收取版面費(含審稿費、發表費、繪圖費、英文審校費等),一次交清。版面費最好從銀行轉賬并請注明“湖北農業科學雜志版面費”,轉賬不方便的可從郵局匯至本雜志社(請勿匯給個人,以免丟失)。收款后即寄回正式發票。稿酬酌付。

上一篇: 企業標準化 下一篇: 幼兒園交通安全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线久久 |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 亚洲精品素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视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