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8 13:38: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心理成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校園文化大學生心理影響研究
1緒論
1.1研究背景
當今世界處于激烈競爭的時代,所謂競爭,實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教育領域肩負著為21世紀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實踐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標。而心理素質作為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基礎和關鍵一環,其重要性隨著西方思想滲透、傳播媒介增多等社會因素的變化日趨凸顯。高校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技能的課堂,更應該積極地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創造條件,保障其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繼而走向社會為國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實現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呢?在有關學者的研究以及許多高校的實踐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這些研究和實踐大多側重于對大學生心理問題出現后的應對和處理,尤其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以個案的處理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忽視了文化環境對整個群體心理的優化。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表現為“心理學的文化轉向”的理論認為,人類心理是社會文化中的在,是與社會文化相互創生的過程,文化對于心理行為方式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心理學研究也應該是社會、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對于心理行為意義的理解必須以社會文化為參照的語境。那么,我們在研究大學生心理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了校園文化的作用,甚至因為校園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完整性和系統性,其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更為顯著。如果能夠正確分析這種影響的存在,并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這種影響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對于實現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必將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介于此,本文選取了這樣一個題目,希望通過對校園文化影響大學生心理成長的理論依據、作用機制及具體表現的分析,找到對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有益的東西。
1.2研究意義
本文從“文化”的角度出發,研究校園文化影響大學生心理的作用機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出相應的對策,對促進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在理論上,國內外眾多學者對于如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理念,但將校園文化與大學生心理成長相聯結的系統研究幾乎沒有。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往往在具體的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與應對,忽視了大學生心理的成長與發展,忽視了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學的文化轉向”的研究起步較晚,至今仍處于理論綜述階段,在此基礎上形成心理學分支還存在著爭論和對立的地方,所以針對大學生校園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見。但是,作為社會先進文化代表的大學校園文化,對于大學生心理成長顯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其作用不可忽視。本文在綜合有關“心理學文化轉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鎖定大學生這一特殊文化群體,從文化的角度審視大學生理的產生、發展、變化,深入探討了校園文化影響大學生心理成長的理論依據和實現機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在實踐中,長期以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點放在了問題出現后的引導和處理上,即便對校園文化建設有所關注,也往往處于一種自發狀態,缺少針對性和系統性。但介于大學生特殊的心理特點,他們在面對心理問題、處理心理問題上的態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這種“事后處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園文化則能借助其方式隱蔽、作用持久的優勢,對大學生的心理成長產生深遠健康成長的具體對策,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1.3文獻綜述
1.3.1國內
隨著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日益突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的關注。但在眾多的研究中,往往對于大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表現論述較多,而對于如何才一能實現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相對薄弱,主要集中在個體的自我調適、心理咨詢與引導上。例如,魏莉莉發表于《當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對策研究》,介紹了大學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問題即社會適應、人際交往、情緒、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識問題,并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力圖從課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詢和體育運動這四個方面促進和完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些論述,對于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原因的分析較為成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熟,但涉及到應對往往更側重于針對具體心理問題的調適與咨詢、引導等,忽視了非病態的學生心理亦需要成長,需要完善。另外,隨著“校園文化熱”的興起,一些學者開始關注校園文化,提出通過建設校園文化來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但相關的研究往往是點到為止,對于校園文化影響大學生心理的作用機制以及具體的、可操作的應對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陳啟文發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防治對策》,在第四條防治對策中提出“應著重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尤其要凈化網絡文化,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諧的環境”,但為什么要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具體如何優化都沒有論述。李琳發表于《滁州師專學報》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試論校園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闡述了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之后,分析了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勵、調適功能,并提出從優化校園環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發揮學生社團的主體作用、注重個別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等五個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論述雖進了一步,但仍不夠系統,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論支持。
1.3.2國外
在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心理學尤其是技術心理學已經非常成熟,有關的研究與實踐往往更注重技術性的處理方法,以心理咨詢、心理保健為主要手段來解決大學生中出現的心理問題。例如,美國在1940年前后就開始了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現在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都設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詢類機構,并配有專職人員。’由于國外特別是西方對待心理問題遠不像國內那么諱莫如深,心理咨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此外,針對校園文化環境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國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質文化層面的作用,如校園選址、整體布局、建筑風格對學生心理產生的影響。例如,19世紀末,美國著名建筑師歐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園的規劃,主張學校應靠近城市,其環境應是自然的、公園式的,認為這種優美的環境能夠陶冶和培養學生文明的習慣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國東南麻省大學的校園入口被特意設計成聚合性較強的圍合空間,周圍建筑底層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廣場的灰空間,為學生提供了多層次的交往空間。國外這種校園文化建設的偏重,多少與技術心理學在西方國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個性發展有關,對于我國大學校園物質環境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轉貼于 1.4研究思路及創新點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及文獻綜述,并對校園文化的概念進行了界定,這里校園文化指的是課堂教學以外的校園文化現象,涵蓋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和校園精神文化三個層次。第二部分,介紹了“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有關理論,分析了大學生心理的校園文化特性,找到校園文化與大學生心理的契合點。接下來,第三、四、五部分分別從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和校園精神文化三個層次,深入探討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并提出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本文的重點在分析研究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獻搜集法,查閱國內外學者關于心理學文化轉向、校園文化、大學生心理等的相關理論,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很多可資參考和借鑒的東西。
1.4.2創新點
本文的創新之處體現為兩點:第一,以“心理學的文化轉向”為理論背景,將校園文化與大學生心理聯系起來,分析校園文化影響大學生心理成長的作用機制、功能體現及特點;第二,從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校園精神文化等三個層次,分析研究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具體對策。
1.5概念說明
1.5.1校園文化的界定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社會亞文化應當是在“校園”出現時就存在了的,但“校園文化”一詞在中國大陸的提出卻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討與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對校園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實,不同研究者對校園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沒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個人從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個問題的結果。本文認為,首先校園文化是一種社會亞文化,必然具備作為文化組成要素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質文化包括校園主體所處的校園環境、校園的規劃布局、校園主體的消費傾向等;制度文化涵蓋校園主體應當遵從的各種管理、獎懲等的準則;精神文化主要體現為學校的精神、學風、師德教風、人際關系等。三要素之間并不是徑渭分明的,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園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兩者及校園主體的行為表現出來,但歸根結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體現人的思想和精神創造。其次,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特殊載體或背景的文化,這一點決定了校園文化與其他種類社會亞文化的不同,師生員工特別是學生構成了校園文化的主體,內容涵蓋上述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據此,本文對校園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園文化是課堂教學內容以外,師生員工在校園這個特殊環境中進行物質和精神創造的總和。
1.5.2大學生心理成長的特點
隨著高校擴招,當前大學生群體的數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齡段、簡單的社會生活經驗、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呈現出復雜的狀態。高校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把握大學生心理成長的特點,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心理實施積極正面的影響。當前大學生心理成長表現出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認識。
1、特殊年齡段體現出的特點
處于青年期的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一23歲,雖然在生理上已經步入成人行列,但單純的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經驗的缺乏,使他們在心理上還未真正成熟起來。
首先,大學生智力水平進一步發展,但缺乏相應的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經歷過高考步入大學校門的大學生智力發展通常比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問題。而大學期間,由于大腦機能的不斷增強,生活空間的不斷擴大,社會實踐活動的不斷增多,大學生的智力水平更是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獵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別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對缺乏,也讓部分大學生在面對一些新鮮事物時,表現出認知結構和思維的片面、膚淺及單純,對真偽、好壞的識別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時候即便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仍然執迷于錯誤的做法,無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但容易陷入自我為中心或消極情緒中。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大學生隨著知識面的擴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經驗的豐富和個體需要的增長,開始關注自己的內部世界,關注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圖從理想與現實的關系中把握自己、認識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的同時,生活閱歷的有限、社會實踐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學生自我意識在自我認知、自我體驗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體驗方面表現為過強的自尊心和過強的自卑感;在自我認知方面表現為過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絕。過強的自尊心和過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往往表現為自我為中心,排斥他人的幫助、建議等。過強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絕則會導致大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極情緒中,自我放棄。
當代社會瞬息萬變,大學生要應對現實以及未來的挑戰,需要實現自身全面發展,需要心理的健康與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們就能夠學習正確認識自己、接納和管理自己,就能夠努力認識了解周圍環境并與之保持適應,就能夠積極地應對危機并增強能力與勇氣,就能夠做出成熟的、負責任的決定并付諸行動,就能夠有愿望通過探索去追尋積極的人生意義。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1.大學生承受的壓力較大
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高速度、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來就業帶來的壓力、經濟上的壓力以及對于自身經濟貧困等狀況的不正確的看法而產生的心理壓力等,讓大學生處于迷茫困惑中成為主要壓力源,其中,學業困難、經濟貧困、心理困擾尤為突出。
2.大學生承載著過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來自于學生家庭,家庭的過高期望和進人大學之后的現實常常會有強烈反差;二是來自于社會,社會對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現實中優秀人才需求的緊迫性,使得原本滿懷壯志的學子在面對社會的完滿期望前感覺壓抑;三是來自于學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強烈愿望和大學生活現實中的種種不盡如人意會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
社會轉型過程中大學生的過度承載與心理素質形成強烈反差,極易在熟悉的生活發生改變、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變故等情形之下產生心理問題。
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對策分析
1.將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為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德育工作管理體系中,詳細制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細則,從制度上保證工作落到實處;通過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常設機構,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體制,以課堂教學、課外教育指導為主要渠道和基本環節,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網絡和體系。
2.確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建設與發展,為心理健康教育事業提供必要的條件支撐。
配備專職心理咨詢與輔導教師,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合適的心理咨詢與輔導服務。高校學生輔導員應該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隊伍,學生輔導員應該逐步走向專業化、職業化,并在上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的專業培訓,掌握基本的與學生溝通、疏導學生心理問題以及能夠有效地影響學生認知和行為狀態的心理輔導理論與方法。
3.面向全體,全員參與。
健康的心理是人發展的中樞樞紐,是為人一生不斷進取、不斷探索的催化劑。心理健康教育只靠專家和一部分老師遠不能達到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要求,必須面向全體,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通過研討我們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建構學生健康的心理。 轉貼于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實施教師個體心理行為的教育管理
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格和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所表現出的各種心理行為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形成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教師個體心理行為,雖有紀律與制度的約束,但這種約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學校管理必須將教師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轉變為促使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心理動機,進而形成有利于實現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目標的教師個體心理行為。
作為學校管理者,在為教師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的同時,還要建立能促進教師成長的評價機制,滿足教師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師了解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這樣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表現出的各種個體心理行為就能和學生心理成長的生態環境和潛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師個體心理行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為本的學生管理制度
學生管理制度是對學生行為的一種約束,這種約束本身帶有強制性,但這種強制性要體現以人為本,要體現人性化,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我們在制定各種學生管理制度時,要遵循學校組織下學生個體心理行為的規律,不要以破壞學生心理成長的生態環境為代價來尋求維持、就范、整齊、劃一的狀態。在制度實施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學生心理的個體差異。總之,學校的各種學生管理制度要服從于學生心理成長的生態環境,將顯性的制度約束轉變為隱性的學生心理行為。
3.整體規劃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指利用學生自身資源和社會資源開展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各種課外心理咨詢活動,包括由學生自己主導的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團體心理輔導和個體心理咨詢等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于這類活動的管理,須有整體規劃,指定專人負責,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關原則的同時,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參加。
4、科學布局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和實踐,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總結經驗、提升水平、構建卓有成效的教學模式是至關重要的。2010年,在多年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和心理咨詢的基礎上,承擔了省教育廳教改課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經過三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
為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化建設,優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育與發展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探索并建立了適應大學生特點的“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心理輔導與咨詢、心理測評、心理活動為手段”的立體交叉式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統、全面、有效地開展。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構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學中應著力于“1+5”教學模式,即課堂講授+心理游戲+個案分析+心理測試和心理訓練+課堂討論+結課論文。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通過心理游戲,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趣味性;通過心理個案分析,加深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理解,提供切實可行的調節、治療方法;通過心理測試使大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在此基礎上,使自我認識從感性步入理性。通過心理訓練,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通過結課論文,提高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僅靠課堂教學來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夠的,要想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將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起來,全方位、多渠道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提高教學質量。
1.進一步搞好大學生心理普查,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
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將大學生中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篩查出來,并根據其嚴重程度進行分類,形成篩查、干預、跟蹤、控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實現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及時發現、早期干預和有效控制的目的,從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通過開展大規模的心理普查,有效地擴大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生中的影響,同時為制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和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建立班級、學院、學校三級預警網絡,保證預警信息的暢通。對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啟用轉介機制,使學生的心理障礙得到及時的治療。
2.以專業心理網站為平臺,實現面談輔導與網絡咨詢緊密結合
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輔工作,為滿足學生調節心理困惑和自我成長的需要,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網站,既展示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又在第一時間傳遞心理學的最新信息,為咨詢人員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多項心理交流平臺,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要,實現面談輔導與網絡咨詢的有機結合,以實時性、靈活性、隱蔽性的方式很好地彌補面談心理咨詢的薄弱和不足,全天候、全方位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3.以團體心理訓練為突破口,實現咨詢和自助緊密結合
團體心理訓練是一種有利于學生心理成長又受學生普遍歡迎的心理教育方式,它能成功實現心理咨詢與心理自助的有機結合。通過團體心理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自我成長和心理自助能力。對于在訓練中暴露出來的、學生又無法自己解決的問題,不僅可以獲得團體成員的支持,還可以得到及時的專業心理輔導和幫助,使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時的疏導和解決,有效地提高大學生自我成長和心理自助能力。
4.以心理協會成員和學生骨干為支點,實現專業指導與趣味活動緊密結合
大學生心理協會成員和學生骨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的一股強大力量,他們不僅能在學生中很好地傳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還是學生心理動態變化的一線“觀察員”,密切關注和及時通報學生中的心理信息,將有利于形成一個上下聯動的有機整體。因此,要定期對各班心理委員和心理協會成員進行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培訓,使他們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掌握心理咨詢技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積極開展如校園心理劇大賽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寓于活動之中,吸引廣大學生積極關注和熱情參與,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
5.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滲透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的德育工作、教學及日常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各項工作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班主任、兩課教師和黨政工團干部要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確意識,能夠基本掌握有關心理輔導的理論和方法,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能將學生的心理問題與思想問題區分開,及時主動地與學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合作,給予及時的輔導和幫助。學校醫療保健機構與學校心理健康機構相結合,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共青團、學生會和其他學生社團還可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層出不窮,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環境因素,又有學校環境因素,同時還有家庭環境因素。有研究指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父母職業、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結構、父母關系等相關,不良家庭環境可導致大學生抑郁、焦慮等情緒。本文旨在通過家庭背景問卷調查,了解父母文化程度高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以期引起家長及社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高度重視,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1研究方案設計
1.1研究目標一是大學生總體心理健康水平與全國大學生常模的比較;二是父母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與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較;三是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學與父母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較;四是父母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與父母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較。
1.2問卷設計調查問卷分為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家庭狀況問卷,包括性別、家庭住址及父母政治背景、經濟狀況、文化程度、父母關系和家庭結構等,父母文化程度分為大專及以上、中學、小學及以下三個層次;第二部分為心理健康自評(sC 0)問卷,包括10個因子分量表,分別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按1—5個等級評分。
1.3調查樣本的選擇被試為四川某大學學生,實發問卷430份,回收問卷418份,回收率為97.21%,其中有效問卷405份,有效率為96.89%;男生101人,占33.22%;女生304人,占66.78%。問卷采用SPSS11.0社會統計軟件包進行統一數據分析。
2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顯示:其父母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的學生占6.42%,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學的學生占65.93%,父母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學生占27.65%,說明大學生中父母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占的比例較少,絕大多數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學,近三分之一的父母文化程度為小學。
2.1大學生總體SCL——90各因子檢出率
從表1可知,大學生總體SCL——90的10因子陽性檢出率較高的主要為抑郁、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偏執、強迫、其他、敵對和精神病性,軀體化和恐怖檢出率較低。
2.2大學生總體心理健康水平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
從表2可知,大學生總體心理健康水平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二者在人際關系敏感、恐怖、偏執三因子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可能本調查樣本有一定的局限性,限于一所高校取樣,不能從各個方面全方位地考察所研究的問題。
2.3父母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與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較
從表3可知,父母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與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差異,二者在強迫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余9因子差異不顯著。
2.4、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學與父母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較
從表4可知,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學與父母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差異不顯著。二者父母的文化程度差別不大,可能在其成長的過程中,所處的家庭文化氛圍沒有太大的區別。
2.5、父母文化程度為大學與父母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比較
從表5可知,父母文化程度為大學與父母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差異,除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等因子外,二者在強迫和其他二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可能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自身素質也越高,越注重日常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教育方法也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對子女的教育也越好,并對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較好的示范作用。相反,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尤其是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一般處于農村或城市下崗,自身素質不是很高,家庭文化氛圍不濃,對子女的教育方法欠佳,為子女成長創造的條件艱苦,對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極為不利,往往造成子女的心理脆弱而固執,極易使子女形成心理障礙。
3討論與建議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生活空間和文化環境,人的心理與家庭的文化氛圍息息相關。美國學者Lang(1946)曾指出:家庭在中國比在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都更重視,因而獲得了更重要的地位。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所受教育程度以及文化素養,對子女的心理成長影響很大。本研究結果表明,家長文化程度高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影響,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其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越高,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心理發展越健康,此結果與吳敏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根據調查結果,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涵
心理健康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實踐活動,更是一種持續、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與大學生成長成才息息相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計劃性、目的性,實踐性,階段性和綜合性等特點,通過開展心理訓練、心理知識講座、情景角色扮演、心理課程教學、個別心理咨詢和團體咨詢等形式的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心理成長與潛能開發,健全人格,解決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和問題,增強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國范圍內各大高等院校都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負面影響因素逐漸增多且有向大學校園蔓延趨勢的前提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說遇見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大學生進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時代要求,又是學生個人素質提高的需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還能夠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自覺摒棄享樂主義、自我主義、攀比心理等,讓他們知道什么才是一個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所應該做的事情。高等教育不只是要傳授學生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高尚情懷和正確觀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從表面上看屬于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但對于當前的大學生教育而言,兩者需要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共同作用于當代大學生教育工作中。
3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雖然多年來我國教育部門都在積極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從整體上看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還比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但在很多細節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3.1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很多高校特別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普遍都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一項輔工作,大多數都流于形式,片面的認為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各種專業技能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學質量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一門生存或者說就業技能。而一些心理健康知識或者常識,更多的應該是由家庭進行教育,由家長進行監督和批評。很多情況下都是“不出問題時,高高掛起;一出問題,就召開會議緊急研究”。殊不知,一個人生活習慣一旦養成,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上幾次課,聽幾次講座就能夠形成轉變,就能夠重新樹立三觀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高度的心理健康意識是需要在平時生活中經過潛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夠培養出來的。
3.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不盡合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主要內容設計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等多項內容,我們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首先要明確一點是我們想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學到哪些東西,具備哪些基本素質。以往有些高校主要是以心理健康基礎課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種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經難以起到好的效果。現階段我們必須要將其與“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相結合,從把握學生心理變化的角度出發,全面了解學生所需、學生所求,來逐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但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內容上還不夠具體,導向性不夠明確,心理健康教育演化成了心理健康講座。而且在教育教學形式上依然采取傳統灌輸式方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課枯燥無味,無法有效調動大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
3.3大學“以生為本”教育氛圍不夠濃厚生活環境對于一個人性格和思維方式的形成非常重要,想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大學校園環境是關鍵。高校“以生為本”教育氛圍營造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是否能夠獲得期望的效果。但是這種環境的營造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它不僅僅是學校一方的事情,還需要社會、家庭和學生個人的共同參與。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可以明顯發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圍的塑造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干擾。
3.3.1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我們要“尊師重教”、“師道尊嚴”,受這些傳統觀念的影響,學校內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就被定制為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高校在管理工作上并未足夠重視“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其指導思想就是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和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制約,類似于學生應該享有的權益基本沒有過多關注。從現階段發生在高校內的一系列不和諧事件來看,學校的這種做法并沒有起到什么效果,反而表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實質上這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導致學校在學生教育教學模式上出現嚴重錯誤,就像是彈簧,壓力越大其反彈力也就越大。
3.3.2全員育人工作體系不夠完善“以生為本”是教育過程中的一條方向清晰、目標明確的發展主線,學生是教育過程中的學習主體、實踐主體、發展主體,需要一套科學、規范、合理、人性化的全員育人工作體系,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生發展的要求。而從現階段的高校育人模式來看,存在著教職工全員育人意識不強,教學和科研、管理和服務等各類崗位工作育人功能統籌協調不夠的問題,沒有形成互相協作、互相支持、互相促進的良好局面,即教學崗位教師的“教”和非教學崗位工作人員的“管”相脫離,沒有將全員育人的工作落到實處。另外,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下的全員育人工作需要有規范、科學的制度來保障,更需要從組織管理、人力財務方面來提供保障。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做得還是遠遠不夠的。
3.3.3師德建設有待加強《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每一位教師達到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孟子說:“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孟子·盡心上》),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在影響著學生。隨著社會環境的復雜化,高校教師受到了越來越多不良思想的影響,一部分高校教師在價值取向上有偏失,更多的是考慮個人得失,沒有將“學生至上,甘為人梯”的服務意識提到一定高度。在依然主要以科研成果、學歷學位、論文數量和所刊登期刊的等級等硬性指標來考核教師績效的情況下,許多高校教師也無形中出現重科研輕教學的偏向,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只管單純的教書、不管育人,不會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學生身上,更不用說以學生為本,尊重和信任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
3.3.4施教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不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是一個復雜而又多變的有機統一體,它需要很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夠起到實際效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圍的塑造對于大學生心理素養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但目前我國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明顯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很多學校并不太重視該方面工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流于形式,沒有什么實際效果。
4“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下如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4.1構建校園心理健康教育體制,從學生發展角度出發,努力營造更加和諧的校園氛圍
4.1.1組建校園專兼結合心理輔導隊伍學生身心健康是關乎到其個人未來發展,是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高校應該積極組建校園專兼結合心理輔導隊伍,號召學工系統每一個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為學生在學校內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必修和選修課程,從根本上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必要幫助。心理輔導隊伍的構建一定要注意有針對性,畢竟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心理上存在著一定的變化,具體必修和選修課程要根據每一個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及該階段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來設置,能夠讓有心理困擾的學生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和傾訴方式。學校要注重對校園專兼結合心理輔導隊伍的培訓,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心理輔導專家講授心理輔導技術,派遣教師外出學習等方式,全面提高隊伍整體心理教育水平。
4.1.2全面宣傳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園媒體,大力開展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校園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充分利用校園媒體,通過報紙、校園心理健康網站、校園廣播等形式向學校師生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并通過直接“面對面”的形式來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輔導,逐步形成校園內互幫互助的環境。其次是多組織專題講座,全方位、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心理需求服務。校園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不定期的針對學校中某個階段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統計,積極捕捉學生心理變化,了解他們當前最關心和最矛盾的具體問題,然后再針對這些問題有目的性的組織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方面講座。再次是指導組織并鼓勵構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團。學校要指導組織并鼓勵構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團,從根本上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團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學生群體中,掌握更多學生心理變化動向第一手資料。“以生為本”并不是說要對學生所有事物均進行管理,學校要在尊重其個性的前提下去充分調動學生認識和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積極性,通過外部作用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4.2切實調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理念理念是教育的關鍵,理念決定著教育最終能夠取得什么樣的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工作的基本素質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培養任務之一。當代的大學生必須樹立一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學校必須要對大學生進行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
4.2.1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觀念高等教育中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倡導正確看待生活中所遇見的問題,從學生時代開始在其心理上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保證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夠成為一名具有較高心理素質的公民。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應該明確并適時更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論,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三觀。培養大學生自我調節心理問題的能力,任何一種教育方式其最高目標就是讓受教育者養成良好習慣,進而全面提升個人整體素質。
4.2.2注重大學生夢想教育夢想是一個人內心深處最本質的靈魂,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會受到周圍環境的極大影響。作為高等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學校應該重點關注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現階段很多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從教學內容上來看,該課程主要是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傳授,并沒有起到意識引導方面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人對周圍環境的認同態度,使其對自身所生活的環境這一客觀存在具備一定的心理接受程度。所以,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對大學生夢想的培養和引導,逐步的讓學生形成切合實際且有價值的夢想作為最高教學目標。
4.3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4.3.1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內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從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來看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理論教材也是影響最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所以,教學教材必須要與時俱進,能夠集中體現當前大學生心理特征。現階段很多高校所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依據,該教材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進行內容上的改進。雖然說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與國家發展形勢保持同步,但是不同社會背景下對國家當前實際情況的解讀方式也會存在一定的變化。現在的大學生不論是在心理素質還是思維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社會上存在的負面因素也與以往不同,所以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應該增加更多的時代特點,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案例,以滿足現階段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需要。
4.3.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實際上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同屬于一個社會意識形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兩者之間既相互影響又相互滲透。道德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是其做人做事的所遵循的基本準則,但受其主觀意識決定;而心理素質是每一個大學生踏入社會之前都必須要注重培養的。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要特別注重與德育教育的結合。這是因為從很多實際例子可以明顯看出,大學生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壞。
4.4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能力素質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性格成長的重要指導者和引路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對于大學生素質成長比家長更為關鍵。所以教師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影響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現階段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基本都是由思政教育專業教師組成,在心理健康理論基礎上缺乏更為深入的研究。因此學校應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進行更為全面更為專業的心理健康理論基礎培訓,不斷提高該隊伍整體教育教學素質。師資隊伍能力素質提高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才能夠得到根本保證。二是專業教師必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在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主動發揮育人作用,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和引導學生,用高尚的師德修養和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吸引學生、感召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學習。三是各級各類管理和后勤人員要承擔起育人職責,以人性化的管理與較高的服務標準對待每一位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最優良的環境和條件;要積極、主動地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交朋友,要善于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技術,尊重、信任、理解學生,與學生平等地溝通,使學生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和指導;要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條件和設施,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使學生能在學校體會到“家”的感覺。
4.5落實“以生為本”教育管理模式,發揮學生的心理主動性人性關懷應該是“以生為本”教育管理理念中的重要之義,高校應當調整姿態,充分正視、充分研究、正確引導和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從學生的特點出來,在宿舍管理、校園管理、社團管理等方面進行改善以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成長環境。對現代的大學生來說,開拓創新、團結合作、競爭拼搏是時代給他們的新要求,教育的環境都需要進行不斷的完善,學生因學校社團活力不足、勤工儉學崗位不夠、學校與社會脫節、管理制度落后等問題產生的諸多不滿情緒,學校應予以足夠的重視,調整心態與學生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問題。同時,學校應跳出“管”的模式,給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平臺,鼓勵學生建立自主管理的社團,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在參與、組織、管理的過程中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激發潛能,提升心理素質。
很多人都認為大學校園是一個世外桃源、天外凈土,然而就在這一方圣土之內卻隱藏著諸多問題,心理健康問題就是目前困擾著大學生的首要問題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從心理學觀點來看,他們屬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許多特點,如辯證思維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樣群體的形成、價值體系的穩定等等,但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獨特性:1、大學生的智力發展通常比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間;2、考試焦慮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問題;3、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存在光環效應,他們與同齡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經歷,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評價會有偏高的可能;4、大學生的價值準則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顯的離散特征,當他們被個體調用來進行社會行為判斷時,當事者便會表現出明顯的苛求現象或理想化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學生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段,且此年齡段是其心理發展處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階段,即處在心理斷乳期,因此他們在這一時期內最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和困惑:
1、 理想與現實方面。大學生對未來有自己的設想,且一般理想比較高,希望將來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找到實現理想的途徑,有時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沒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學生眼高手低,不喜歡“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鳴驚人,這就必然產生理想與現實的沖突。
2、 自尊與自卑方面。大學生是經過激烈的競爭才進入大學校園的,他們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產生優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學里人才濟濟,許多高中時期的尖子優勢不再明顯,他們失去了往日的榮耀,易產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學因此就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產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慮感。
3、 動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學新生常常在考大學的目標已達到后,很快便失去初進大學的新鮮感,豐富多彩的
大學生活在他們的眼里卻黯淡無光,他們對學習來不了興趣,對活動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學生自我意識缺乏穩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認識和正確評價自己,難以建立自信心,從而缺乏心理發展的動力。
4、 學習和創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學生反映最大的問題是考試焦慮。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動機功利化,學習動力不足,相當多同學是為了應付不得不參加的考試而學習,面對市場人才競爭的壓力,他們內心都有危機感,但真正學起來仍然沒勁。加上大學寬松的學習環境,不少同學個人約束力差,自制力弱,學習成績自然也差了。成績差反過來又影響了學習心理的健康發展,更談不上創造心理的發展了。
5、 人際關系心理方面。大學時代是一個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獨的時代,大學生們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屬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獨,他們常常處在個體心理閉鎖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心理沖突中,不少同學將人際關系不適列為僅次于考試焦慮的影響心理健康的問題。少數同學甚至產生社交恐懼,部分同學則因與其他同學發生爭吵或矛盾,不會處理而十分苦惱。
6、 性心理和戀愛心理方面。大學生已進入性生理成熟和趨向成熟的階段,而他們從校門到校門的學習生活經歷導致了他們社會化過程的后延,致使他們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識的匱乏,他們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夢、性沖動后產生罪錯感,少數同學甚至因此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大學生不能正確處理愛情中的情感糾葛,或失戀后承受不了壓力而輕生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7、 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問題。高校貧困生作為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特定的成長環境以及特殊的成長經歷所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和心理素質的缺陷,給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帶來了負面影響。貧困生的主要心理問題表現在:(1)、自卑與自尊交織;(2)、焦慮與抑郁并存;(3)、敏感與孤僻共生;(4)、無奈與愧疚交錯;(5)、嫉妒與怨恨相伴;(6)、虛榮與依賴互融。
8、 情緒心理和挫折心理方面。大學生的社會情感豐富而強烈,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與內隱性,他們容易受外界和暫時因素的影響,情緒反應很容易被激發且難于控制,因此他們對因考試失敗、交友受挫、失戀、擇業失敗而引起的挫折情緒體驗表現出承受力低的傾向。
9、 擇業心理方面。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十分突出,面對市場經濟的挑戰,他們出現了種種不正常的擇業心態。諸如:擇業恐懼心態,表現在不了解就業政策和社會需求,面對“自主擇業”不知所措、甚至恐懼;盲目攀比心態,表現在擇業期望值過高;急功近利心態,表現在對職業和單位的選擇上過分功利化和經濟化;擇業過程中的心態失衡,如擇業中的自卑、嫉妒、焦慮等。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亞健康狀態是普遍現象,據調查,在校大學生中出現心理障礙傾向的約占20%~30%,有較嚴重的心理障礙者約占10%,有嚴重的心理異常者約占1%,且該比例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因此幫他們解決心理問題勢在必行。
首先應該要從學生自身出發:
1、坦然面對
出現了心理問題不必如臨大敵疑神疑鬼,有些人在情緒上出現一些困擾,或者在身體上出現某些不適就如“驚弓之鳥”,擔心焦慮造成“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其實心理健康也和身體健康一樣,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應該要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坦然面對。
2、別急于“自我診斷”,也別諱疾忌醫。
心理健康本身多種多樣,成因往往復雜,切勿盲目的從一些書籍上斷章取義,而急于對號入座。弄清問題雖然是必要的,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多都是“成長中的困擾或矛盾”,不必杞人憂天,而應該認真審視自己并與同學、朋友、老師或者家長溝通。
3、轉移注意力,調整生活規律。
一、我國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從總體來看,不論是量的絕對性還是質的相對性,主流都是健康的、積極的,絕大多數大學生能很好地適應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順利地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各項心理能力,德智體諸方面和諧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
(一)大學生中存在心理問題者比例不低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各種利益的重新調整和分配,社會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高等學校招生、收費、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均給大學生帶來巨大的壓力。據天津大學高希庚于1999年的資料統計結果(1997年和1998年,天津市對新入學的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自評檢測),1997級24,839%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障礙或疾病;1998級大學生中這一比例上升到28,75%。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應警鐘長嗚
2004年3月發生在云南的大學生馬加爵殺人事件震驚全國,僅僅2個月后的2}r年5月,在江西南昌又發生了一起類似馬加爵、性質惡劣的大學生薛榮華殺人事件,兩次血的教訓再次敲響了加強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鐘。上述觸目驚心的數據和事例警示我們,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十分突出,這不僅與我們的教育宗旨不相適應.長此以往也將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導致大學生整體素質的降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從思想高度重視這項社會系統工程的長期性、嚴肅性、多變性和復雜性。
(三)神經癥、精神疾患成為大學生休學、退學的主要原因
有資料顯示.近幾年北京市對16所高校休學、退學學生情況調查統計說明,精神疾病問題在諸種休學原因中排第一位,比例為39.7%,而在退學原因中更高達國家和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是十分不易的,從神經癥、精神疾患成為大學生休學、退學的主要原因這一點上,足以暴露出我國教育系統以及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薄弱之處。
二.和諧校園的要義
1.和諧校園的內灑
張桂寧認為和諧的大學校園應當是: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誠信友愛、充滿活力、文明高雅、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
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學院的李斌義認為:和諧校園,就是把學校建設成最適宜學生成長發展的“生態系統”,具備民主、科學、人文、開放的育人環境,體現教育對人的終極關懷。在學校教育中,通過和諧去尋求一種秩序。使學校與社會、家庭達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發揮育人的整體效應。
以上觀點分別代表了部分大學校園人對“和諧校園”的理解,體現了和諧的本意。
2.基于和諳校團的當代大學生心理狀態
校園充滿濃厚的團隊合作氛圍。團隊精神是一種文化氛圍,一種心理狀態,一種看得見、感知得到的精神氣息。這種精神和情緒具有相互傳遞、交互感染作用,從而形成一種良性情緒場。讓學生在文化與教化之間相互交融,在課堂和熏染之中互為體會,在意識和意志的轉化中升華。以文化和精神促知識,用質疑促成熟,由理論到倫理,由繼承到創新,進而提升人的境界和品質,陶冶人的性格和靈魂。學生樂學、好學、善學、學有所長,生理與心理和諧發展,知識與能力和諧發展,會與人和睦相處、相互尊重,共同發展。厭學、逃學罕見,自殺、離家出走、暴力事件少有。師生關系民主、平等、融洽;同學關系友愛、誠信、互助;形成教與學的互動和合力。和諧的人氣、人力是構建和諧校園最關鍵的要素。因為大學生是校園的主人。理應成為建設和諧校園的主力軍。而且人也是構建和諧校園中最活躍、最根本的因素。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組成部分,在尊重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會對人的行動及效果有重大影響。積極主動的進取精神,吃苦耐勞的奉獻梢神,百折不饒的堅強意志,孜孜不倦的務實態度等良性心理狀態正是和諧校園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也是和諧校園的表象情緒特征。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和諧校園的關系
大學校園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心理上的和諧,和諧校園是以人為本的校園,因此就不能不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和諧,心理和諧是個體的美好追求,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基礎。大學生心理和諧其實不單純是個體原因,隱匿在背后的社會心理問題以及單位的發展的和諧程度才是其關鍵因素。高校進入了“黃金發展期”與“矛盾凸顯期”并存的特殊發展時期,我們無法拒絕時代的進步,只有適應和趨利避害才是唯一的選擇,那就是重視人的心理和諧。
大學生的和諧心理是構建和諧大學校園的內容。也是過程。更是追求的目的和結果。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和諧是一種價值判斷,更是一種心理感受。從心理和諧的角度看大學和諧可體現為:
和諧校園的精神是一種承認、一種尊重、一種感恩、一種圓融;
和諧校園的內涵是人心和善、相處和睦、上下和順、內外和平;
和諧校園的基礎是相互包容、、共生共存;和諧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校園和美。
四、如何提商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構建和諧校園
1.重視大學生和請心理教育,展務和諧校園建設
心理健康與和諧有著本質的一致性,心理健康離不開心理和諧.心理和諧必然強調心理健康,心理和諧是心理健康的標志,重視心理健康又可以促進心理和諧。愈識到這點并付諸相應的努力對于緩解個體的心理壓力、促進其心理健康與和諧就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努力探索在新的條件下有效提高人們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覺地在教育、心理醫療以及各級各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幾個重要環節之間建立起良性互動的應對機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心理咨詢,建立健全機構,營造心理健康的氛圍,從而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心理環境。
對于每個大學生個體來說,要加強自身調節,回避壓力不如正視壓力,怨天尤人不如調整認知,抱怨環境不如改變心境,默默忍受不如尋求支持,消極等待不如改變自我,以積極的心態應對一切。看問題辯證一點、全面一點、中和一點、站高一點、后退一點,就會更好一點。真正的和諧來源于人們自覺的追求和主動的營造,力求做一個心理適應的我、心理健康的我、心理成熟的我,活出有聲有色的人生,每個個體心理和諧就會促進人學校園的進一步和諧。
2.科學構建和請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體系
和諧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是和諧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它直接為和諧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服務。因此,合理選擇和諧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無疑是高校科學、有效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
要科學而合理地確定、選擇高校和諧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必須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大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水平及當前的形勢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實狀況為依據。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規定以及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筆者認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l)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應反映心理健康的觀念、心理健康的知識和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能三個層次喝面)
①從內容的角度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的觀念,增強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意識;
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向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幫助大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初步掌握異常心理的判別等;
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幫助大學生掌握心理保健常識,使之了解并掌握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逐步提高其心理自助的能力和技能。
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可概括為與學習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生活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生涯發展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三大領域:
①與學習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能力、考試心理的教育與輔導;
②與生活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自我意識、情緒、人際交往、休閑以及性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與輔導;
③與生涯發展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生涯規劃和生涯決策能力、了自我狀況和澄清個人價值觀、升學和就業、開發自我潛能等方面的輔導。
3.注重方法、掌握技巧,靈活開展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
(l)要善于抓住時機
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化解盾,消除事故隱患,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作生活的有心人,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個性特點變化以及學習上的異常行為,要及時進行思想溝通,了解情況,穩定情緒,然后對癥下藥,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中,避免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故發生。
與學生談心教育,要思想早注愈、問題早發現、輔導早進行、事情早解決,而不能等到問題發生、事情鬧大再進行輔導教育。
(2)要有真情實感
與其他社會群體比較,由于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的特殊性,大學生群體可能要經受更多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因而,這一發展時期的心理障礙也會表現得更加突出。有關研究表明,約10%—30%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另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在18—29歲年齡組當中,大學生組(約18—22歲)是出現心理問題最多的一個時期。在大學校園里,為了消除心理苦惱的折磨而尋求心理咨詢和治療的人愈來愈多。特別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精神方面的原因而休學、退學的大學生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心理問題已取代了傳染病而成為學生輟學的首要成因;更為嚴重的是,大學生由于精神壓力長久不除而導致精神失常甚至走向輕生歧路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現代“生物一心理一社會模式”認為,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絕不能用單一的因素來解釋,而必須從生物學因素、心理學因素和社會一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多維度去考慮和認識。基于這種觀點,本文擬分析影響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主要內因和外因,以期為大學生的心理咨詢輔導和心理干預等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一、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內在原因
發展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大學生正好處在一個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時期,而對這一時期既要確立起自我統一性,又要建立起與他人親密的人際關系。所謂自我統一性就是確信我是自我本身而非其他這樣一種心理過程,其中包含著持續性和統一性的因素。前者是一種連續性意識,即認識到現在的自己是長大的過去的自己;后者是一種同一意識,即認識到從自己的身體、精神的特征來看,自己確實是具有相同特質的人。然而,青年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在高速度成長、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常常會感到冒出了一個與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對自我的形象常常會發生懷疑、動搖或迷惑不解,即處于一種自我形象的統一性擴散狀態。造成青年期自我統一性擴散的危機來源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如果說這種危機在中學初期主要是由生理成熟引起的話,那么中學后期和大學時期則更多地由心理上的因素引起。大學生在年齡上已取得了作為成人的資格,但由于他們仍然在接受教育,所以在這一時期內社會依然暫時延緩他們對社會履行義務和責任,艾里克森稱之為心理社會性延緩。對于延緩履行社會義務和責任的“待遇”,大學生的承受能力遠不如中學生強。在大學生看來,自己完全有資格和能力承擔家庭及社會的責任。社會“強迫”他們處于一種只消費而不產出的境地,無疑是對他們自尊心的嚴峻考驗。能否經受住這種考驗,建立起自我統一性,是大學生是否能夠保持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
自我統一性的確立對大學生情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自我統一性確立的大學生,在同現實社會的聯系、協作和重新估價的基礎上獲得了“社會性自我”,自我意識在經歷了理想我與現實我、他我與自我、主觀我與客觀我的對立和沖突之后已經相對穩定了下來。這時,便會當然地處在一個懂得自我的范圍、接受自己、試圖調整和融洽同他人的關系的階段。在這一時期,過去的對價值的各種追求和自我表現活動的成果,終于促使他們掌握了適應環境的手段。他們也肯定了所有的人際關系,把這些關系同所向往的大自然一道作為幸福和熱愛的對象,并能夠沉浸在生命的愉快和內部自由的感情之中。因而,確立了自我統一性,就會使大學生建立起同包括異性在內的他人廣泛又親密的聯系;相反,不確立自我統一性,就會擔心因同他人建立親密關系而喪失自我,從而陷人孤獨。
縱觀心理發展的各個時期,由于大學生正處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階段,有各方面積極與消極的心理特點,其發展也不平衡,所以往往造成各種各樣的內心矛盾。與此同時,青年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到新階段,那種兒童少年時代眼光朝外著重于外部世界的特點,這時已經轉向朝內認識自己,因而往往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所發生的種種矛盾。我國學者張增杰把這些自我矛盾總結為:閉鎖性所導致孤獨感與強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強烈求知欲與識別力低的矛盾、情緒與理智之間的矛盾以及愿望、幻想與當前現實的矛盾。所有這些矛盾并非偶然的,而正是發展過程中正常的現象,它正是迅速走向成熟與尚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集中表現。發展過程中出現這些心理上的矛盾是痛苦的,它即可能成為促進大學生向前發展的動力,也可能成為其健康發展的心理阻力。
二、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外部原因
人的心理本質上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社會文化環境是影響大學生心理正常發展的因素,它同樣也是影響心理異常變化的重要因素。跨文化心理學家馬爾塞拉認為,社會文化之所以能夠引起心理障礙,是通過壓力和個性改變來實現的。在大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中,與文化有關的壓力主要有價值沖突壓力和生活壓力兩種。 在一定社會中,當存在著多種相互沖突的價值時,就會產生價值沖突壓力。由于缺乏某種穩定的參考結構,這些沖突會導致心理不確定性和混亂。當代大學生是在改革開放中生活、成長起來的一代,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具體的社會變革形式,它給大學生所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價值觀念的變遷。傳統的價值觀不斷地與現代價值觀碰撞,新舊價值觀不斷地發生著沖突。在價值觀的這種碰撞和沖突過程中,大學生一方面要適應新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還要對新的價值體系進行整合,增強其開放性和應變能力。由于大學生處于一個自我意識尚未完全成熟,價值選擇和判斷仍缺乏穩定而統一的發展階段,他們在處理價值沖突問題上就會顯得緊張甚至是困惑,也就相應地要產生較多的適應障礙。
價值沖突壓力還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壓力形式—文化移人壓力。文化移人壓力主要是指當不同的文化開始交流時給人們的心理上所帶來的變化。文化心理學家霍蘭威爾等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文化移人壓力對精神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響。這是因為,當一種文化移人另一種文化之中時,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濫,會造成價值體系的重新認知和整合。但這種價值變遷決不意味著是進步的、積極的;相反,它或許是腐朽的、消極的。特別是在東西文化的交流過程中,西方的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人生原理很容易被東方青少年所欣賞、悅納,而一旦接受了這些思想,就會象吸食鴉片一樣明知其毒,欲罷不能。早在}o年代,日本學者加藤就曾指出:“在日本社會中,從生活方式到思想,日本的、東方的、西方的,所有的東西都毫無秩序地混雜在一起。把這些雜亂無章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提供給青少年,并要其從中探索社會的未來形象,發展自己生活方式的統一原理,那是極其困難的。”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文化移人對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所帶來的危害,也能夠進一步理解諸如新加坡、韓國一類的發達國家倡導東方文明的高瞻遠矚。
近年來,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問題日趨顯著,每年因此而退學、休學學生不斷增多,甚至出現了自殺、傷害他人等極端行為。與極端案例相比,一般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心理亞健康問題更值得社會的關注。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讓學生能夠主動適應學習環境、生活環境,成為適應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標準
心理健康標準是心理健康的具體化,國外心理學家曾提出許多心理健康標準,主要有奧爾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者”模式和羅杰斯的“功能充分發揮者”模式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項基本標準:智力正常;善于協調和控制情緒,心境良好;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人際關系和諧;能主動地適應和改善現實環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結合我國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可將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界定為:第一,心理健康應表現為有正確的自我意識,心理健康的大學生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第二,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豁達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善于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獨立,寬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會適應力,思想、信念和行動都能與社會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并付諸行動,有堅強的意志和獨立自主精神。
二、大學生亞健康心理狀態的一般表現
世界衛生組織將機體無器質性病變,但是有一些功能改變的狀態稱為“第三狀態”,我國稱之為“亞健康狀態”。亞健康在臨床上可表現為軀體亞健康、心理亞健康、情感亞健康、思想亞健康和行為亞健康等,對心理亞健康的界定多為描述性的,例如“一種介于心理健康與精神疾病之間的中介狀態,這種狀態未達到CCMD-Ⅲ等精神病學診斷標準,但同樣會給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還可誘發軀體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機”。
心理亞健康狀態多表現為頻繁出現的情緒躁動、興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過分敏感或行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亞健康狀態使人們在家庭生活、人際溝通等方面產生困惑、壓抑、郁悶等心理感受,從而導致家庭生活失調、工作效率低下、人際交往困難等不良現象。大學生心理亞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現:
1.人際交往弱勢心理狀態。表現為在人際交往中退縮、消極、敏感,常常難于與人溝通。由于不善于與人交往,這部分學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際交往時擔心不被別人理解,懷疑別人對自己有意見,產生危機感。此類學生自我封閉,不愿找人傾訴,表面上看起來很正常,但往往會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們在對人處事時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見,不理解其他同學的需要,經常責備別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際關系交往弱勢心理狀態嚴重影響著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學習焦慮心理狀態。主要表現為精神緊張、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感到學習困難,擔心自己成績下滑。還表現為放大自己的心理問題,把問題看的很嚴重。此類學生對外界的反應有極端化傾向:一種是亢奮型,另一種是壓抑型。此類學生往往過去取得過較好的學習成績,對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狀態。表現為情緒低落、苦悶、懈怠、冷漠,對事物缺乏興趣,自卑感強烈,對事物有畏難情緒等。部分學生表現出周期性的情緒波動,情緒高漲時充滿活力,低落時則異常消極。這與大學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確的目標有很大的關系。
4.情愛挫折心理狀態。這類問題在大學生中比較普遍。主要是因愛情不順而產生過分強烈的情緒并走向消極狀態,但又不能自我調節的心理反應。在不同的情況下,情愛挫折心理的心理反應也不盡相同。在情愛問題上最突出的表現是消極情緒,喪失自信,失去對人生價值的正確追求。
三、導致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適當。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義的教育方法,只重視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學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長因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簡單、粗暴的手段,這種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形成抑郁焦慮、敏感多疑、偏執敵對、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質。還有一部分家長在子女進入大學后只重視對其提供經濟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長,導致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態的出現。
2.社會不良現象扭曲了大學生的價值觀。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和功利主義的影響,諸如未通過公平競爭而贏得勝利等一系列社會不良現象亦使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學生面對遇到挫折時,就會產生消極的心理狀態,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學生價值觀。激烈的社會競爭、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學習壓力使人身心疲憊,也容易導致心理疾患。
3.網絡帶來的心理壓力。據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國網民數達到3.84 億,其中學生占31%,是最大的網民群體。網絡生活已成為當代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調查顯示,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瀏覽網站信息,其次是消閑娛樂、與人溝通及閱讀新聞。網絡上信息泛濫,心理活動規律表明,當外界輸入的信息超過人的正常負荷后,容易造成壓力和混亂,妨礙深層思考,而且上網減少了學生與現實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際情感匱乏,進而產生各種情感沖突。而學生一旦沉迷于網絡,就容易喪失自制力,形成對網絡的依賴,從而影響大學生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會角色轉換與適應障礙。大學新生在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過程中,導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現實的大學與他們理想中的大學不一致,由此產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對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新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產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調。另外,很多大學生在高中時都是精英,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然而進入大學后,他們頭頂上的光環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這些學生或自暴自棄,或自我封閉。大學生的社會角色轉換與適應障礙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便會產生失落、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甚至會導致惡性事件的發生。
5.家庭貧困。部分學生由于家庭貧困而產生了沉重的心理負擔,社會的援助也可能會造成貧困大學生心理失衡。此外,現行的就業制度也加劇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他們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沒有金錢做后盾,因而面臨的就業壓力更大,更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心理問題。
四、應對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問題的措施
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不僅要求大學生要掌握豐富的知識,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因此,學校要及時發現大學生的心理亞健康狀態,盡早進行有效干預,具體可采用以下措施: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對心理亞健康最有效的辦法是調動個體自身的積極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在于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把握自己的心理狀態,激發其自我調控的潛能,掌握自我心理調節的基本方法。
前言
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積極心理學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它是以主觀幸福感為根本,以積極的體驗、積極的人格、積極的社會制度為支撐的一套較為科學完善的理論教學體系。我國自2007年引入積極心理學以來,以孟萬金、張維貴為代表的學生心理教學理論專家以此為理論依據,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品質進行了專業和廣泛的問卷調查,并發表了十分具有研究和實踐意義的學術論文。為我國學生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心理品質的培養做出了積極有益的大量工作。他們的諸多研究表明,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可以通過后天來培養的,學生原有家庭和社會以及不同成長經歷留下的消極的和不健康的心理品質完全可以通過學校積極有效的后天引導起到提升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培養正面的心理品質的效果。
一、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品質培養的重要性
1、積極心理學的主要觀點
上個世紀末,由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為首的一大波西方心理學家在已有的比較成熟的心理學基礎上提出,心理學應以積極的引導方式為人們提供更加積極的心理發展方向,引導人們充分發揚自身內心美德的潛在力量,以及更加深層的發現和挖掘人們自身的內心潛能,從而讓人們更加飯邸⒒極、幸福、堅韌,不斷增強自我心理能量,以更好地適應社交、工作、學習,以坦蕩的心胸去接受和面對順境或逆境的來臨。積極心理學主要注重營造和達到以下3個積極的心理狀態。一是樂觀的內心感受,即安然、樂觀、幸福、愉快的人生體驗;二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即心理韌性、智慧和情商水平、探索探險和創造的能力以及人的個性和斗志;三是積極的環境氛圍,即公正的政府政策和法規制度、和諧和社會和家庭關系、較高的國人心理和感情素質以及客觀的判別能力。可以說,積極的心理學有效的展現了它的人本價值,對提高大學生乃至整個國人的思想認識水平和綜合素養能力有著較為積極的意義。
2、積極心理學構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心理健康和思想品質的教育引導不是一個方法簡單一致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一模式,它是完全根據被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現狀及當時的思想狀態和思維特征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和改變來完成的以改變和防治學生的不良心理問題和消極因素,以促進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培養積極正面的心理韌性為目的的教育實踐。積極心理學是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和教育模式的根本改變,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顯著的強化和完善作用,是新時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努力方向。通過教育,有效培育學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以達到讓學生形成正視和坦然的接受過去、樂觀和幸福的感知現在、自信和積極的面對將來的良性心理發展能力的目的。
3、積極心理學關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積極心理學是以培養學生個體層面和集體層面的積極人格為最終目的教育內容。這種教育模式與傳統的學生心理教育在概念和含意上有本質的區別,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進行了再定位,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和適應外界社會。它以強化學生的心理韌性和人格力量以及品格能力為主要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和積極向上的處世能力,讓學生形成做事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和不輕易言敗、不輕言放棄的堅韌品行。通過積極心理學的教育,讓學生達到品、學、情、智全面發展的顯著成效。
二、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品質教育的內在聯系
1、個體能動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個人心理品質,這其中不乏他們內心本能潛在的積極正面的個人品質。而積極心理學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有效的教育引導,將學生固有的積極的潛在心理品質激發出來,以此達到不斷推動個人學習和生活的積極動力的目的。在積極心理學教育中,教師就像一個勤勞的園丁,而課堂就是學生成長的花園,作為一顆種子,大學生內心本身就有著十分強大而積極的生命力,教師要根據幼苗的需要給予適當的澆水施肥,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生命力,茁壯的成長起來。這不是給予生命,而是激發和調動潛能的過程。因為每個大學生都是有著強大的內在能量的個體,而教師要做的正是規正他們的思想、激發他們的潛力,把他們當作一塊尚未成形的璞玉雕琢成器。
2、主觀接受性
正像一塊石頭不易被改變形狀而一塊泥巴則很容易被塑造一樣,受教育者內心的主觀接受程度是心理教育取得成效的首要因素。換言之,教育的成效取決于受教育者是否真心愿意接受教育,這是學生現實的心理需求決定的。他們渴望被認可、被尊重、被保護、被愛和肯定。也只有在真正滿足學生的一定心理需求后,教育本身才能被學生接受,反之就是被抵觸的,教育就是無效的。所以,在心理教育中,教師還要與學生進行較深層次的心靈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知道他們想要什么、期盼什么,學生們主觀上想要得到什么樣的教育,然后才能確定正確有效的教育和交流方式和有針對性的心理給予。所以,教師就應該完全站在積極心理學的視域下,完全摒除傳統的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避免為學生帶來消極的情緒體驗,減少學生的心理抵觸情緒,真正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3、貼近生活性
偉大的哲學家盧梭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所謂無所為,就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浸染和滋潤,是讓學生感受不到那種強大的教育信息的,不會對此產生任何心理防備的教育,它就像人們的衣食住行和吃喝拉撒一樣正常而普通,讓學生看不到、覺不著教育的發生,而教育卻正在有效的進行著,不斷的滋潤著他們的心靈,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積極的心理引導。相反,如果心理品質教育是生硬的、死板的、脫離學生實際內心需求的,或者儀式感太強的教條、空洞的教說,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心理反感。所以心理教育一定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平日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通過教師與學生平等的交流和談心,將理論上的概念和道理無聲無息的傳達給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三、大學院校學生心理品質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國家、社會、個人對心理品質教育的訴求不一致
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家的建設和社會和和諧培養有用的現代化人才,而在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國家、社會的需求與個人對心理品質教育的內容需求則有著一定的不一致性。大學校園對學生的培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和政治意圖,他們更加突出學生的業務技能和科技知識以及自我學習和創新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是必然要重視的,但學校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品質教育。縱觀現今社會,高智商低情商、高學歷低能力的年青人比比皆是,甚至還有一些高材生表面不一、心理陰暗,從而誘發了很多社會問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校積極心理教育和品質引導的缺失。從個人的角度上來看,現階段的大學生一般都是民主意識和主觀意識較強,或思想性格個性武斷的,從他們的心理成長上來說,他們亟需積極的心理品質教育,而學校卻不能給予有效的作為,這是目前大學心理教育的一大問題。
2、目前大學院校學生心理品質教育缺乏活力
心理品質的教育不應是一門單獨的教育課程,它應該有機地融合在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內,所有以教師課堂授課為主要形式的學科都擔負著引導和培養學生塑造積極心理品質的責任。然而,縱觀我國高校各個學科的課堂教育,除了本學科理論基礎的教學外,基本不存在心理引導的內容。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以管理者的姿態居高臨下地俯視學生,表揚和鼓勵少,批評和指責多。以上原因導致一部分大學生對心理品質教育的學習和提高產生了被動應付的思想,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對人生、對社會也缺乏積極和樂觀的認識,個人思想和心態也缺乏應有的活力。
3、學生成長過程中心理教育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中,“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嚴厲和指責式教育方式現如今仍然在很多家長思想認識中根深蒂固的存在著。很多大學生的生活成長條件雖然十分優越,但他們的心理成長卻是十分缺失的。俗話說: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卻很少得到家長的認同和贊美。中國的家長也更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長品質樹立的情況,這是現階段一大批大學生,包括中小學生的成長環境現狀。
四、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構建大學生心理品質培養體系的策略
1、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積極的情緒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包括一切可能讓學生產生積極心理因素的情緒體驗,它是讓學生對一切的事物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和樂觀的視角的徒增主觀幸福感和自信心的一種引導方式,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力知足的評價過去,理性樂觀的認識現在以及積極主動的迎接未來的一種心理態度。俗話說,病是吃出來的,禍是說出來的,健康是走出來的,幸福是感覺出來的。可以說幸福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而是人們主觀的心理體驗。一樣的環境和條件,為什么有的人主觀幸福,而有的人卻覺得自己不夠幸福,這就是不同的情緒體驗帶來主觀認識的不同。所以,學校要努力為學生創設產生積極情緒的環境和教育體驗。
2、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
積極的人格特質包括積極健康的思維模式、個人思想觀念上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以及懂感恩、知冷暖的善良的心理品質。在學校心理教育引導過程中,要有意識、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自主克服和消除消極的心理,而朝著積極樂觀的方向去考慮和努力,就是凡事往好處想。另外,還要努力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人格特質,通過積極的心理文化宣傳教育,形成常態化的引導模式。讓學生不管是在順境還是逆境中都保持一個自信的心態。其次,要利用一些有意義的感恩、幫扶等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善良和感恩的心態。
3、構建積極的心理健康組織系統
要優化學生的心理發展只靠n堂的引導是遠遠不夠的,要充分考慮到家庭、社會、學校內部等方方面面的環境影響因素。這雖然也是一個長期廣泛的工作,但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致力于為學生營造積極的成長環境、引導家長創造家庭的和諧氛圍、呼吁社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發展實踐環境,全方位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及時全面的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導與服務。
4、實施積極的心理干預策略
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的心理治療是一種以強化和加強學生自身心理品格能力的干預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引導和挖掘學生本身潛在的積極心理因素,而達到提升心理韌性和心理承受,從而提升主觀幸福感的策略。學校要成立相應的心理問題預警機制,隨時關注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在心理診療中廣泛運用積極心理治療技術,以表揚、鼓勵、祝福和關注來傳遞幸福的感覺。
5、構建積極的心理學課程體系
通過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采用積極心理品質介紹―典型案例分析―課堂心理活動或體驗―活動或體驗后的交流和討論的課程教學模式,滲透式地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一是應當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安排專業心理輔導教師經常利用課堂教學為學生統一進行心理激勵和咨詢服務。二是心理輔導課程要突出情景的設置和實踐活動的體驗,讓學生在具體的事物中體驗積極心理。三是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促進課程體驗式與合作式的教學改革方式。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課程的實踐性、互動性、體驗性的教學性質,可即時開展討論和互動交流,讓學生們互相促進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維貴.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初探[J].教育與職業,2014.129.
[2]張運紅,馮增俊.中國教育目的觀的轉型[J].現代教育管理,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