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0 18:34: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語言課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幾乎所以的計算機語言都是英語,大部分英語單詞不是常用的詞語,造成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程序的過程中,必須先查字典翻譯程序中的詞語,才能理解程序中命令和語句的意思。有的就是查找字典了,也翻譯不準詞語的意思,因為大部分計算機語言中的詞語意思是專業英語,只在計算機中代表特定的意思,而在其他語境中卻代表另外的意思。
1.2計算機程序語法和結構嚴格,不容易掌握
計算機語法和結構比較嚴格,所有的變量必須先聲明,語句結構有嚴格的順序和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個標點就可能會造成錯誤或者程序執行不了。所以學生要記住大量的語法結構和特殊符號,要不然根本理解不了程序,更不可能寫出程序。
1.3計算機程序邏輯性強,程序不容易設計
在編程過程中,往往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要運用很多語句和命令來解決問題。但計算機語言是邏輯性很強的語言,在程設計的過程中學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問題。就算知道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缺少相關命令或者考慮不夠全,造成程序編寫錯誤,或者根本到不到預期效果。
2易語言的特點和易語言用于編程教學的優勢
2.1易語言的特點
易語言是主要以漢語作為命令和程序代碼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由于易語言是全中文支持模式,編程者無需很高的英語水平,就可以學習和掌握易語言。易語言跟其他大部分開發語言一樣,它擁有專門的、可視化的、集成化的開發環境,用戶可以利用它進行程序編寫、界面設計、編譯調試等一體化的操作。漢語命令和代碼的快速錄入與識別是易語言的最大特點,同時易語言的語法結構按照漢語的語義特點進行設計,特別是程序定義模塊采用便于理解的表格形式,用戶無須記住程序的定義方式和使用格式,直接填表即可。利用易語言編程,告別了其他編程語言繁瑣的定義和嚴格的格式,不用在意變量的使用范圍,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特點,使學生更容易明白算法和語句結構,更深層次理解編程的本質。另外易語言提供的參數提示和引導技術,不用用戶記住命令和語法,只需要按照中文的意思輸入拼音即可獲得命令提示和參數引導。對于初學者來說,易語言的學習就是打開編程之門的鑰匙,對學習其他編程語言也是有極大幫助的。
2.2易語言用于計算機編程教學的優勢
2.2.1易語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編程的興趣
目前高校的計算機編程課一般都是國外的開發的語言,學生不僅對語句與命令難以理解,而且要記住大量的語法與結構。許多學生看編程的書籍像是看天書一樣,大部分學生一提起編程課就感覺是乏味和無趣,對其失去了興趣。因此計算機編程課變成了大學中最無聊的課。易語言是以中文為基礎的開發語言,語句和命令按照我們的表達方式來命名,同時,語法結構也按照我們的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來設計,符合我們心理特點。另外它也是可視化的、集成化的編程語言,利于學生理解與操作。所以能提高學生的興趣,使計算機編程的學習變的比較容易。
2.2.2有利于學生培養編程思維意識
程序編寫的本質就是運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要學好編程課程其關鍵點在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意識,使得學生養成一種編程思維和思想。易語言是窗體設計和代碼編寫相結合來實現程序編寫的,支持可視化的操作,窗體和組件的屬性都是中文形式。包括支持庫、程序、編輯菜單欄都是中文語句。用戶可以直接用中文輸入命令和語句,也可以按照命令函數提示格式輸入語句。它獨有的幫助功能能夠提示代碼流程,可以方便用戶理解程序所表達的意思。對沒有接觸編程語言的學生來說,可以快速上手,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開發出小游戲和軟件。
2.2.3易語言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授課壓力
計算機編程不僅對學生來說是枯燥和乏味的,對教師授課來說也是有壓力的。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反復講解才能讓學生了解特有的名詞和語句,但由于學生沒有計算機編程思維,又沒有非常切合生活的實例,所以學生還是一知半解。其結果是教師費了很大的力,學生還沒有學好。講授計算機編程課的教師有很大的壓力,因為不能用常用的語言來解釋特定的命令和結構,同時在課堂上又要給學生講解英文單詞。大部分的程序都是英文,就算有時候講解完也不能讓學生完全明白其中意思,因為單詞的意思往往也不能說明它在程序中的特殊意義。易語言的簡單易學,可以讓學生對程序的執行流程、語句結構等有一定的認識,教師也不用再翻譯英文單詞,降低了教師講課壓力。
3易語言應用于大學計算機編程課程的改革內容
3.1課程設計的改革
3.1.1采用靈活多樣的課程設計形式
作為必修課程開展教學,針對廣大非計算機專業學生,作為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必修課進行開設,由于非專業學生對計算機語言的應用能力不用太強。開設易語言課程,讓其對計算機編程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認識,培養一種計算機編程的意識。作為計算計算選修課開設,由于易語言在現實應用中還不很不廣泛,大部分軟件開發都還是應用的是常用的編程語言。針對計算機專業課的學生,需要利用編程語言來設計軟件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利用語言來開發程序,易語言只能作為一個了解的語言,而不能利用易語言來實際操作和編程,所以可以作為選修課程來學習。也可以作為第二課堂來學習,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利用第二課堂,對易語言有興趣和喜歡編程的學生進行講解。有些學生喜歡編寫小游戲或小軟件,喜歡鉆研計算機編程問題,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學習易語言,并開發相關的軟件和系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1.2分層次、分學科教學
由于易語言簡單易學,可以在學生中開展分層次、分學科的方法進行教學。由于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參差不齊,如果讓有些計算機水平比較好的學生學習易語言,可能有些簡單。易語言應用于實踐的范圍還不廣泛,當前開發軟件的主流還是國外的編程語言。所以對這些同學而言,學習易語言就可能浪費了時間。可以預先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進行測試,然后分層次教學。另外要分學科教學,針對學生學科的不同,來確定是否開始易語言和其他語言,讓課程充分符合學生的水平,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課程開設的科學性。
3.2授課方式的改革
3.2.1以易語言為先其他語言為后的教學方式
易語言中文可視化的環境和編寫程序的特點,可以將其作為編程課程的第一門課,讓學生對計算機編程語言中的程序集、子程序、變量、模塊和定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讓學生明白計算機編程語言的特點和本質;理解計算機編程中循環和判斷的運行規律;掌握軟件開發和系統搭建的基本原理。只有這樣才能對計算機編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為學習其他編程語言打下基礎。要以易語言為先,其他語言為后的教學方式改革計算機編程教學。
3.2.2開展自學與提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特別是計算機編程課。學生對于那些難懂的術語和命令往往一籌莫展,也容易忘記。另外,只講解理論學生從直觀上很難理解,最終結果只會讓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失去興趣,因此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易語言的特點和優點,讓學生自己很容易上手,易語言課程的講授可以直接在機房中開展,可以開展自學與提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再針對重點部分進行講解。
為了能更好地適應學校教育教學類課程改革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根據學校要求修訂了“語文教學論”教學大綱。修訂后的新大綱有了以下變化:
1.新大綱在確定課程目標時,更加關注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課程目標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接軌,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置。改變了以前只重知識傳授的目標指向,更重視教學能力培養和教學方法的訓練目標。
2.教學內容的確定以學生教學能力形成為核心,以傳授最新教育理念為出發點。改變了章節式教學結構,以專題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共設16個理論教學專題和一個教學能力訓練的實踐專題。每個理論專題在1-3次課內完成,實踐專題(20學時)可以集中進行,也可以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適當安排。修改后的大綱將理論教學重點放在中學語文教學的核心——最新語文教學理念、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教學設計、說課與評課等方面,并在學生實踐專題中完成學生講課、說課的實踐和指導。這樣的改變力圖通過“語文教學論”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學會基本的教學設計,能進行不同類型文本的教學,初步形成一定的教學能力。
(二)改革“語文教學論”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論”作為必修課,多年來的教學傳統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教學錄像示范教學,整個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理論學習多,課堂研討和教學實踐少。2013年課程改革后,實行分班授課,教學方法上也有了較大的改變,基本上是三線并行:課前5分鐘練習、教師授課與案例分析、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學實踐。
1.課前5分鐘練習,讓學生初次體驗登臺講課的感覺。每次正式上課前,按照學號每班一個學生講課5分鐘,教師點評。教學內容自選,要求講課內容要有知識性,講課結果作為平時作業成績記錄在案。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在講臺上講課的感覺。
2.教師授課,理論講解與課例觀摩并重。教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講授課程內容,課上注重聯系學生學習語文的經驗,并輔以教學錄像和文字課例觀摩分析,學生觀摩后評課并寫出課評,作為平時作業成績。
3.小組合作學習,由合作探究到真實的教學實踐。在學期后半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課外時間,每周一次在教師能力訓練中心共同備課,學生各自分工合作,最后每組指定兩人分別做講課和說課,所有人的活動按照參與情況賦分,作為平時成績計入期末總分,整個活動過程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在課程結束時,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走上講臺進行短時訓練,每組推薦的優秀者可以模擬授課50分鐘,其余學生觀課、評課。這樣做既能讓學生得到鍛煉,同時也便于教師發現問題,并及時指導。
(四)繼續推行雙導師制
雙導師制是廊坊師范學院師范生培養的特色手段,開始于2011年。學生從一年級第二學期開始,以20人左右為一組,接受由中學優秀教師和校內導師合作進行的教師職業能力訓練。訓練內容按順序有兩個學期的基本功與教師入門、兩個學期的校外見習、兩個學期教學訓練與微格教學。基本功和教師入門訓練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教師職業特點,形成教師最基本的板書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校外見習是對教師教育和教學活動的全面認識和了解,包括教學過程的各環節和班級管理等內容。教學訓練和微格教學則是側重學生的實踐過程,是教學理論的運用,也是教學能力形成的重要環節。從教師素質和教育理念到教育教學見習再到模擬教學,有計劃有步驟地系統培養了學生的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三年來,通過不斷摸索與實踐,師生共同努力,導師制也顯現出較好的效果,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學校對學生參與導師制的要求也有了提高,由自愿參加變為必須參加,并要求校內外導師要加強合作,共同實現培養目標。
二、課程改革效果調查分析
為了能更科學有效地進行課程改革,更好地培養學生教學能力,課題組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范生進行了調研,調研內容包括2010、2011級語文教育類課程的設置與教學調查,2010、2011、2012級導師制輔導調查等,參加調查的學生有558人次。
(一)語文教學類課程調查結果及分析
1.對“語文教學論”課程改革的認可度較高。對于“語文教學論”的教學內容,2011級和2010級有18.4%的學生表示很滿意,有76.9%的學生表示比較滿意,但有5.3%的學生表示不太滿意。不滿意主要表現在課程內容過于理論化、趣味性不足、實用性不夠強幾方面。對于“語文教學論”教學方法表示很滿意的學生是16.8%,比較滿意的學生是69.5%,另有13.7%的學生表示不滿意。不滿意集中體現在理論講授多、學生實踐少、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比較少、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幾個方面。
2.對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強烈的期待與選課結果的背離。調查結果顯示,2011級和2010級學生有66.25%的人表示想選擇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如果把教師教育模塊內的課程作為自由選修課,有81.4%的學生想選修學習。但事實情況是,學生在選擇模塊課程時更多地選擇了文學模塊和語言模塊,而非教師教育模塊。調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學生認為教師教育模塊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相比趣味性和專業性不足。文學類課程因有作品賞析和作者生平經歷而顯得有趣味,語言類課程更是學生心目中當然的專業課,而教學類課程是邊緣性課程,不受重視。第二,學生對教師教育模塊課程缺乏充分的了解。由于是新調整的課程,學生選課時對每門課程的內容不是很了解,擔心這些課程理論性強而實踐性弱,也擔心在能力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鍛煉。所以選課時只有部分有興趣的同學選擇,造成每學期都不夠開課人數的狀況。第三,考研方向影響課程選擇。三年級和四年級是學生考慮考研問題并開始進行準備的時候,他們在選擇課程模塊時,一般會選擇和自己的考研方向一致,這樣有利于積累知識,有助于考研。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考研方向以文學和語言為主,教育教學方向的考生比較少。
3.對課堂教學實踐的渴望。2010級和2011級平均有71.9%的學生認為,實習前非常有必要進行試講。在學生建議的內容中,“實踐”都排在建議的第一位。他們建議:教師教育模塊課程要增加實踐課,要理論聯系實際;“語文教學論”教學內容要增加實踐環節,要多使用案例,聯系語文教學實際,必要時要安排到中學進行試講;“語文教學論”的教學方法要增加學生活動,要在學生講課實踐過程中指導學生,增加師生間的交流互動。這種現象充分體現出學生對教學實踐有非常強烈的渴望。他們對于教學理論沒有什么興趣,而對于教學實踐活動卻非常積極。
(二)導師制調查結果分析
1.參加導師制的目的明確指向獲取教學經驗。2010級95%、2011級97.1%、2012級96.3%的學生都以獲取教學經驗作為參加導師制的目的。另外,最希望得到指導的內容位列前三的是教學方法與技巧(46.2%)、教學經驗(34.23%)、學生管理與溝通(23.05%),還有獲得教學實踐機會也是學生非常看重的方面。這幾方面也都側重于教學與管理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這個結果與語文教學類課程調查結果互相印證,說明學生對教學實踐機會和獲取教學經驗有非常強烈的渴望。
2.學生參與導師制積極性高,但活動主動性差。2010級自愿參加136人,2011級68人,2012級全員參加113人(學校規定)。每次都能按時參加導師組織的活動的比例為67.7%,有時不參加活動的比例為31.06%,只有1%的學生從不參加活動。但是,能主動到中學向校外老師請教的只有19.05%,不去主動請教的有57.8%,偶爾會去請教的有23%。與他們希望獲取教學經驗的愿望相比,獲取鍛煉機會的行動卻顯得非常被動。
3.導師制指導內容設置滿意度較高。對導師制設置的指導內容表示很滿意的三個年級平均是23.5%,比較滿意的平均是59.1%,不滿意的平均是17.56%,這是由于個別教師指導不力造成的。對于輔導收獲的大小,平均有19.18%的同學表示收獲很大,收獲比較大的占39.54%,一般的占33.25%,沒什么收獲的占8.04%。
4.導師制存在的問題相對比較集中。一是學生真正實踐機會很少。在“教學訓練與微格教學”階段,多數指導教師沒能很好地組織小組內的模擬教學活動,學生進行試講的比例只有22.4%。二是部分指導教師沒按要求開展活動,主要表現為活動內容沒有規劃,活動次數不足或沒有活動。三是對學生沒有嚴格管理,學生是否按要求參加活動,教師并沒有嚴格要求,基本憑學生自覺自愿。四是學生對導師制輔導內容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至他們不知道自己每學期應該做什么。
三、改進措施與改革前瞻
(一)改進教師教育模塊選課方式
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對他們教學能力形成的意義,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模塊課選課之前,應該集中對模塊課程進行詳細說明,內容包括課程設置的目的、課程的主要內容、授課的主要方法、學生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授課教師的基本情況等。另外,選修課程的選擇方式不應該是單一的模塊或自由選修,可以嘗試多種方式。
1.模塊選擇與自由選擇相結合。模塊課設置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未來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但現實是學生在三年級選課的時候對自己的未來還比較茫然。考研還是就業?做教師還是考公務員?當這些問題還沒有確定答案的時候,學生的興趣和課程的特點對課程選擇就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模塊課程的缺點是選擇一個模塊就要放棄其他模塊,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可以采用模塊選擇和自由選擇相結合的方式,即學生選定一個模塊之后,其他模塊課程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2.模塊課程與限選課程相結合。教師教育模塊有些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師技能訓練”。因此,無論教師教育模塊是否能正常開課,無論學生選擇哪一個模塊,這門課程都應該作為必選課,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學技能的系統訓練,這也是此次教師教育類課程改革的目標。3.重新組合模塊選修課程。取消模塊限制,在三個模塊課程中任意選修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的課程,每學期每個模塊選修課程不少于1門。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未來需要,又可以兼顧學生學習興趣,無論考研還是就業,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學習內容。
(二)課堂教學增加學生實踐比例
“語文教學論”在原有改革的基礎上,要給學生更多實踐機會。
1.增加小組合作的內容,豐富合作活動的形式。學生按照每7人一組的標準進行小組合作,合作分為三種形式:一是課堂上分組進行中學語文教材分析,學會備課。二是以小組為單位備課講課,小組合作準備1課時的教學內容,推薦本組同學進行說課和模擬講課。三是每個學生另外準備15分鐘課程進行視頻錄制,同組同學模擬中學生配合課堂互動,錄制的教學視頻經過教師評判賦分,作為課程成績的一部分。這個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模擬授課,且大家互為師生,真切體會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角色的不同特點,思考語文教與學的規律。
2.增強教學視頻觀摩后現場評課的力度。結合所講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增加中學語文教學視頻觀摩的次數,并由學生和教師進行現場評課,評課內容結合語文教學理論,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理論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印證。這樣既可以增加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又可以加深學生對語文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體會。
3.學生講授和討論“語文教學論”課程內容。對“語文教學論”中的某些內容,可以讓學生備課講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思考關于語文教學的問題,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開拓自己的視野,也鍛煉講課能力。對于某些新的有爭議的觀點,可以組織學生討論。
(三)進一步加強校內外溝通與合作
雙導師制的實行為師范生教學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平臺,學生受益匪淺,但也存在多種問題。為了能提高導師制的輔導效果,應該進一步加強校內外的溝通與合作。
1.對學生進行導師制宣傳與說明。有些學生對導師制的要求并不明確,更沒有認識到導師制的重要意義。因此,校內導師應對所指導的學生進行導師制的宣傳和說明,介紹每一學期的指導內容、目標和要求,學生可以按照要求評價校外導師指導的質量,以便改進存在的問題。
各大高校為適應社會對外語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并且為了培養綜合性人才,開設了多種復合專業。而這些課程的疊加,更是增加了課程教學的難度,同時又降低了對純語種學習的要求。語言學的學習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際的應用。這種復合專業課程的開設減少了英語語言學的課時,會導致學生無法在規定課時內學到相應的內容,教師在課程的教授上也會缺乏詳細性和系統性。長此以往,教學質量便得不到保障,培養綜合性人才的目的也無法真正實現。
(二)教學理念和內容的缺陷
課程的設置體現高校教學理念。很多高校的教師僅僅把語言當作是交流工具,根本無法深入挖掘語言的魅力。與此同時,高校選擇的英語語言學教材內容多且難度大,這樣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喪失了學習的信心。教師也難以很好地向學生詮釋教材的內容。語言本就是兼具深度和廣度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因此,英語語言學課程難度較大,偏向于理論性、抽象性,內容枯燥。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沒有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教師仍是純粹講授教材,學生被動學習,更是讓英語語言學枯燥乏味。學生會覺得該門課程毫無實用性,不愿意學,進而老師也不愿意教授。如此惡性循環,語言學的發展會越來越緩慢。
(三)教學方法尚有不足
除了上述問題,教學方法也還存在缺陷。現階段,我國的英語教學還是沿襲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授課為主,學生的課堂參與受到限制,課堂顯得枯燥無趣。眾所周知,只有在活躍的語言環境下,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英語教學的作用,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因此,高校英語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結合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與英語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突破傳統英語教學中的瓶頸,改變英語理論知識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脫節的現象。只有從改善教學方法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英語教學目標。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課程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行教學目標的要求,并且一味地灌輸知識會造成學生的厭倦情緒和排斥心理,最終致使教師的辛勤教學失去意義,學生成績得不到提高。
二、針對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的改革設想
(一)更新教學觀念,活躍教學氣氛
教師應該明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協助者。自從開展素質教育以來,我國在教育方面投入巨額資金,就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該更加關注教育理論的動態,及時更新教學方式,拓寬事業,學會換位思考,認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關系,探究能夠最有效地幫助學生學到知識的教學模式。課堂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的主要場所。教師在課堂之上只知道不停地把知識往外拿,卻沒有了解學生接受的情況,沒有交流就沒有了解,不與學生進行互動,就永遠不會知道學生在想些什么。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打破教師拿、學生接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多給學生交流的機會,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第一,可以營造出活躍的教學氛圍,給學生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學生才有可能積極、自覺地參與學習。第二,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發言,對于錯誤的理論和解答要及時采取合理的引導,重點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習慣和思維方式。第三,教師要退居到引導者的地位,積極促成學生間的語言交流,形成以學生為中心、以互動式學習為主要方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模式、以教師教學為輔助動力的英語教學。
(二)慎重選擇教材,創新評估形式
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教材,同時還要考慮到該教材的實用性,選取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教學材料,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英語這門學科的魅力。只有達到以上各項條件的教材,才能承載英語教學實用性和理論性相結合的要求,在傳達教學知識點的基礎之上,提高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通俗化的語言,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另外,還要積極創新評價方式。以往的教學評價方式,主要是以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為出發點,忽略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激勵以及學生學習方法的調整。因此,教師要及時調整課堂評價重心,以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主,增加對學生日常學習表現的評估,包括課后作業、課堂參與情況、課外實踐活動等。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數字設備在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遵循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原則,深入研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方式,為英語教學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以學生的訴求為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主要目標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英語教學課堂提供,生動有趣的教學素材(音頻、視頻、圖片),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實質目標。
1 引言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校專業目錄(1998版)和(2003版),“英語語言學”屬外國語言文學類下英專本科高年級主要課程之一。但自1980年高校英專陸續開設該課程至今已有30余年,卻仍存在教與學效果不甚理想等問題。如潘之欣(2002)選取部分南開大學和上海交大在讀英專碩士研究生,采用問卷形式,對該課程開設情況的調查表明:該課程依然停留在以英語語言為主的語言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實際運用理論知識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學效果不佳;且學生普遍體會不到學習該課程所帶來的樂趣,主要原因有理論性太強、內容枯燥、教學方法不當等。吳格奇(2005)反思該課程時也提到,“教師不滿意教學效果學生學習目的很茫然”是主要問題。本文則從英專學生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角度出發,試圖探討該課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緩解“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尷尬狀況。
2 調查研究
266位2010屆英專本科畢業論文是從湖北某高校外院教學科的電子數據庫中拷貝的。該調查屬于二手資料研究。筆者根據論文題目、摘要、提綱、主要內容按語言學方向、文學方向和翻譯方向進行歸類,其中運用語言學理論分析文學作品,如“The Feminist Power of Discourse in The Scarlet Letter”,分析文學文體語言特色,如“Textual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An Analysis of Vagueness in EnglishAdvertisement”等都被歸納為語言學方向。結論是:58%的論文屬于英語文學方向,25%為語言學方向,17%為翻譯方向。
究其因,首先是作為基礎學科的“英語語言學”未能引起學生太多的關注和興趣;其次,語言學研究方法和內容未能引起師生足夠地注意;再次,教師在課程內容處理和安排中未能很好地將課程學習與畢業論文聯系起來。總之這個數據也從另一方面驗證了該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的描述。這與教學、引導不無關系。
3 對策分析
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2000):“畢業論文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學生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分析,試圖在前人創造的知識的基礎上有自己新的認識與發現,并將這種認識與發現以一種可易時易地的方式與人進行交流。因而撰寫論文是學用結合的大好時機,從英專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來看課程教學具有一定說服力。
3.1課程定位
語言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短短二三十年時間,其研究分類越來越細、分工越來越明確,正如王宗炎(1988:151形象地比喻:過去的語言學只是一家小商店,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百貨公司。對于林林總總的學科分類和研究流派,結合教學大綱和英專學生本科階段知識體系的形成,對該課程定位是必要的。
白郁(2007)認為語言學目標是寬泛的而非具體的,即培養學生的理論修養和對語言的熱愛。而本文則認為既應有寬泛目標,也應有具體目標。“語言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語言及其相關對象的人文科學。它的研究領域分為共時的和歷時的,理論的和應用的,微觀的和宏觀的3個對立方面,其任務是描述語言事實,尋找并解釋語言發展的規律,發掘語言學理論,總結語言研究方法,并將其研究成果應用于語言研究和其他領域(楊自儉,2002)。”因此寬泛目標是培養理性思維,即對理論的理解、背景、歷史貢獻與發展不足及實踐運用。具體目標是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理論的應用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并能提升語言技能。楊教授定義也明確了語言學研究方法和內容。學習理論知識時,學習和應用研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語言學基礎理論,尤其是微觀方面的理論成果,對英專學生語言技能的提高有檢驗作用;在跨學科或橫向方面,將語言學相關理論用到英美文學和英漢翻譯中,提高文學作品鑒賞能力,提升英漢對譯技巧,形成論文即為具體目標。誠然,理論與實踐結合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撰寫論文乃一種嘗試。故在介紹理論時,必要補充對理論的應用與研究,適當拋磚引玉,可有效激發學生探索興趣。故,具體目標使學生看到學習成效,寬泛目標鍛煉了學生理性思維,既調動心靈又提高素質,教學效果也就不同了。
3.2教學內容
傳統課本基本上以微觀語言學為主,按結構語言學思路編排內容,從語音學、音系學、形式學、句法、語義學,一直到語用學和語篇分析。教學內容的改革是大多數學者的主張,如白郁(2007)認為應以語言哲學意義、語言與大腦及認知關系、語言學發展簡史、宏觀把握語言學真正意義等四方面為重。還有學者認為增加課外閱讀材料以改進教學內容,如王揚(2004)和吳格奇(2005)主張選用有助于學生理解基本理論、概念的材料、輔之以拓寬視野的補充材料。還有以宏觀還是微觀語言學內容作為教學重點的爭論:“微觀”派認為語言內部分支是語言學的基礎內容,課時分配比重要大;“宏觀”派認為基礎部分簡單,學生可自學,重點應是宏觀介紹;“中間”派是既注重基礎又考慮涉獵面。
但筆者認為,各高校層次不一,地理位置不同,統一規定教學內容不足取。近5年教學實踐告知以微觀語言學為主,即語言學內部分支的理論、研究、及應用。如在處理詞形學時,適當介紹詞的研究現狀,對象我校這種以師范專業為主的二本院校的英專學生而言,無論是提高職業技能還是英語水平都相當重要。我校地處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適當添加西部少數民族語言的相關研究,如方言特點、語言遷移現象、少數民族文化研究。也應在緒論部分增加語言學史和語言哲學等內容,讓學生了解語言學理論和研究的發展趨勢及語言與哲學的密切關系。此外適當介紹結構、認知和功能語言學這三大學派的相關內容也有必要。總之,就像百貨商場的陳列員,教師將所有商品分門別類、有條有理地展示,學生自然會依據具體情況取舍。教師侍機提供論文命題,使學生的探索與發現隨著課堂內容的進行而深化。著名學者趙鑫珊(2004)在其新作《我是北大留級生》就曾列出了20個作為語言哲學研究對象的話題,且認為是“震撼靈魂”,不可能不為之心動的命題。 轉貼于
3.3教學方法
該課程多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有關研究一致認為必須改進該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建構語言及語言學知識。如潘之欣(2002)用大量生動典型例子,結合歸納法和演繹法講解理論要點和難點;王揚(2004)主張采用傳授型和討論型相結合的方法;鞠玉梅(2007)主張研究型教學模式,“設境”以激發學生興趣和強烈求知欲。
總之,避免教學方法的單一,努力激發學習動力。啟發式和發現式方法講解基礎知識和理論要難點;研究型或探究型方法,布置任務(個人任務和小組任務);大課堂講解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與步驟;小課堂任務分配型方法,使教學達到“魚”、“漁”兼授效果。如語言學緒論之后,成立“Study&Research Group”,提供6個topics:11LanguageChanges;2)Social Dialects;3)Communication Competence;4)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5)Error Analysis;6)PragmaticFailure,2周時間準備15分鐘ppt陳述,5分鐘小組同學共同回答相關問題,并建立QQ群,隨時聯系。教師僅為任務的布置者、監督者、幫助者和評定者,并鼓勵學生撰寫論文,或推薦給學術期刊,或為畢業論文的一部分。如一組學生在講“語用失誤”時,列舉了電影、小說、校園、網絡等許多有趣的例子,如分析不夠透徹,教師可適時適當加以補充、提示和參加討論,既融洽了氣氛和師生關系,又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方法。
讓學生隨時記錄和關注身邊的語言現象和語言事情,并聯系到語言學理論,如,“山寨”、“x客”、“剩女”、“宅男”等新詞新語收集,以討論詞的構詞理據。雖在探索中有難度,可介紹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等資源;也可大膽與相關領域的教授或專家電郵尋找答案。為形成質量較高的論文打下了基礎。這些都說明:語言學課程的終極目的不是講授具體的理論知識,而是讓學生能意識到語言現象的存在,能對之產生興趣,并發表自己一定的見解,使自己作為一名普通人,也能融入到語言研究的大環境中去。
4 結束語
從學科定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三方面,適當有效地聯系到學士畢業論文的選題,既能改善單一知識傳授型教學模式,又能真正做到研究型或探究型學習,也達到了教學大綱能力培養的要求。畢業論文的撰寫就是提供一次培養創新意識、實踐“做學問”的機會。將課程教學與論文寫作聯系起來,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就找到了畢業論文的素材,這也是學習思辨、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具體實踐,相對于借助他人的文章獲得二手資料而完成的畢業論文來講,學生的獲益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也更能體現學生真正的理論與實踐水平。另外,這種踏踏實實做學問的態度更會為學生走向社會,誠信做人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白郁,英語本科語言學教學的重新定位[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7,(1):70—73
2 鞠玉梅,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基礎的語言學導論課程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構建[J],外語電化教學,2007,(8):36
3 潘之欣,關于高校英語專業“語言學導論”類課程設置的調查[J]外語界,2002,(1):47—55
4 王宗炎,語言學:它的歷史、現狀和研究領域[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8,(4):14-24
5 王揚,高校英語專業語言學課程教學初探[J],外語研究,2004,(5):57—60
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和國際形勢發展的多樣化,對非通用語種人才提出了在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上的新要求。對如何提高非通用語教學中語言與文化課程的教學質量,加強課堂教學策略,實現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每位非通用語種教師的責任。本文以廣西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泰語專業為例,探討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課程的教學實踐。
1 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2010年起,廣西民族大學為2007級泰語專業本科生開設了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根據學校本科培養計劃,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屬于專業任選課,課程設置在大學四年級的第一學期。該課程語言與文化并重,要求學生更深入、更系統地了解語言和文化的概念、泰語語言特征、文化特征、泰國語言與文化的內在關系,以及當前語言與文化關系的相關理論。旨在讓學生通過各種實例的研究,探討語言與文化的各種內在及外在關系,學會分析語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課程的開設不僅有利于拓寬、更新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結構,整合四年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在四年級撰寫畢業論文時奠定理論基礎,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提高文化素質。
2 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的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
2.1 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的教學現狀
外語教學中,語言課程總是作為主干內容來進行設置,我校在培養泰語本科專業學生傳統的語言訓練,如聽、說、讀、寫、譯技能方面一直有較好的經驗。但語言教學無法與文化背景相脫離,外語教學中無論采用什么樣的語言教學方法,總會自然地融入相關的文化教學,并形成多種多樣的語言文化教學模式。我校在培養泰語本科人才中一直非常注重對文化的導入,授課教師通常會根據上課內容涉及的主題進行補充介紹,灌輸人文領域的基本知識和經歷見聞,但內容較為零散。在低年級階段,針對泰語專業的學生在國內也開設有專門的文化課程,如:泰國概況和東南亞歷史與文化。課程側重的是橫向的文化知識鋪墊,內容覆蓋面廣而泛。大學第三學年,在學生赴語言對象國學習期間,開設有泰國社會文化課程。雖然我校的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課程尚處于任選課的地位,但對于加深對語言對象國的認識又是不可缺少的課程之一,在高年級專門開設語言與文化兼并的課程對外語學習者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二語言教學是跨文化交際教學,包含了教授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教師在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課堂上的作用就是提出語言現象結合文化因素,把語言放在社會語用背景下教學,提高語言學習者對語言文化的認識。筆者通過關注2010年至今泰國語言與文化課開設的情況看,從教學設計、教學效果和學生反饋等方面發現,其中有值得借鑒的可取經驗,同時也存在許多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
2.2.1 教材問題
針對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這門新開設的課程目前沒有適合的固定教材可供直接使用,暫時給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由于泰國語言與文化課設定為專業任選課,但語言與文化涉及內容范圍廣,教師不可能把包羅萬象的語言文化現象和特征囊括在36個課時內介紹完整。加上可搜集整合的教材資源有限,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教學準備不足使教師沒有完全吃透教學內容,對于語言文化知識不夠深厚,缺乏教學經驗的教師則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如何上好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保證授課質量,是任課教師面臨的棘手問題。
2.2.2 國內外教師教學方法問題
2010年筆者曾教授過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課,之后分別由另外兩位泰籍外教繼續擔任授課教師。毋庸置疑的是,中泰教師由于文化差異,教學經驗各具特點,教學方法也會存在差異,這包括授課內容、手段和側重點不盡相同,教學成效也必然會有所差異。
筆者在正式上課前曾具體調查過學生對課程的期望,讓學生寫下希望從中收獲到些什么,以便及時調整教案和盡量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提前做好教學計劃后,在第一堂課上會先告知學生整個學期的教學計劃及上課內容,讓學生在沒有課本和教材的情況下明確本學期該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筆者從“泰語語言特點”的角度出發,采用主題分類的方式,利用每周3個課時教授一個相關主題的內容,如泰語語言等級、泰語中的外來詞、泰語稱謂詞和泰國姓名文化等。筆者分主題制作課件,并打印分發課件講義作為上課資料。授課過程中先鋪墊基礎理論導出本節知識點,讓學生學習該主題中相關的語言與文化理論,舉例論證,盡可能地把本節中語言和文化的背景關系分析清楚,然后進一步介紹目前現有的相關研究成果與論文。最后,安排全班分組后在下一次課進行小組報告,開展自由討論。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后去查找更多其它的有關理論書籍閱讀,搜集更多的實例來論證,增強理論基礎。筆者還特別強調學生的作業報告中所引用資料的可信度,嚴格要求參考文獻、參考書目的書寫規范。
從與泰國外教交流教學經驗中得知,泰國學生一般是通過民俗學或文學類課程中習得語言文化知識,而授課老師如果是語言學家則會選用歷史紀實、史記類書籍作為教材授課。泰國外教主要從“文化”的角度來設計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的教學內容,例如:泰國農村社會和城市社會中的語言文化、泰國風俗中的語言文化和泰國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文化(以警示詩為例)。同樣采取主題分類和課件的方式授課,重點講解一些實用、優美的詞匯,分析詞匯的含義、詞根、文化背景和現今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詞匯后能夠學以致用。最后,布置相應的練習或完成課后作業,如造句或寫作等進行檢查。
學生一致反饋泰國語言與文化課相比過去所接觸的語言文化知識課難度更深,層次更高。學生對筆者采用先分析后報告的教學方法的評價是,授課內容有深度、有條理,與泰國教學方式相似,對提高泰語專業學生研究水平起到積極作用。而外教身為對象國語言文化的“代言人”語言地道,是可靠的目的語文化信息來源,教學風格具有本土化特色,課堂文化氣氛多元,在闡述泰國語言與文化關系的背景時更駕輕就熟。可以說,聘請外教授課本身就是一種加深學生對對象國語言與文化學習的過程。
雖然國內外教師的教學方式各具優勢,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捉襟見肘。國內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的弊病之一是力求一次講全講透、面面俱到,筆者在初次授課時一直忙碌于閱讀和搜集大量而分散的資料信息制作課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盡可能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但由于準備的材料多,往往會造成對教材不夠熟悉,照本宣科的情況出現。聘請外教教學同樣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外籍教師的流動性大,部分泰國外教是非泰語專業出身,出現教學水平良莠不齊等情況。外教通常對我們國內的教學大綱不熟悉,上課缺乏教學計劃,教學設計不夠規范,授課內容經常與學生在泰國留學期間已學習過的知識重疊。此外,由于缺乏系統教學和理論參與指導,課堂上容易出現跑題,講述漫無邊際,教學效率不高的弊病。外教也反映,因為泰語中不少詞匯是來自巴利文、梵文并且涉及宗教的文化背景,詞匯的含義較深,所以要花大量的時間來講解一兩個詞匯的文化根源,有時需要加快語速或者借助圖片教學,學生雖然最終能夠掌握,但整個學期下來在專業上的收效甚微。
2.2.3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問題
大學本科教育一向都提倡培養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外語專業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依賴于對語言使用文化環境的理解。每個學生掌握語言的水平高低和進度不同,文化接受能力不同,自身對新事物新文化的理解和遇到的障礙也不同。是否能夠準確地領會語言與文化的聯系,取決于個人語言的能力、文化素質和生活經歷。現今社會中不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相對薄弱,甚至對本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優良傳統了解甚少,身為外語專業的學生對語言對象國文化的學習了解遠遠不夠。如果只具備了專業素質,而欠缺人文素質,最終只能成為“單面人”。另外,筆者在布置學生進行課后分組報告中還發現,一些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滯后,獲取、處理及運用信息的能力比較弱,這體現在搜集資料的方法和渠道單一,范圍窄。再則,由于缺乏理論研究的培養,理論基礎薄弱使很多學生不善于分析和綜合歸納問題,在報告的論證中往往缺乏可信的依據,并且出現抄襲的情況,小組報告的信息來源、內容及分析結果雷同,缺乏新意。若能加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觀察的敏銳性,學會分析語言文化差異,對加強大學生專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古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這一課程時間跨度大,內容豐富,長期以來,國內大多數高校的教學主要還是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理念上偏重于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上以教師講授為主,考核方式上以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單一閉卷考試為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本專業人才需求的規格與要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明顯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學模式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自2008年以來,懷化學院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針對傳統古代文學教學存在的弊端,開展了題為“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研究式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的探索”的教學改革,探索出了一種“學生主體、能力本位、問題中心、課堂內外聯動、突出實踐”的全新教學模式。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圍繞問題開展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課堂內外的聯動效果。經過四年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學生的學習效率及綜合能力素質均得到明顯提高。現就本課題的理論研究及教學實踐作一闡述。
一、研究式教學的理論基礎
研究式教學,又稱探究式、發現式教學。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核心,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究,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步驟,研究客觀事物的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及事物的內在聯系,從中找出規律,形成自己的概念與認識。最早提出在教學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的約翰•杜威(1859-1952),他提出,現代科學的發展表明,知識不是某種孤立的自我完善的東西,而是在生命的維持與進化中不斷發展的東西,因此,知識的獲得不是個體“旁觀”的過程,而是“探究”的過程。“探究”是主體在某種不確定的情境中的積極反應,知識是個體主動探索的結果。除了約翰•杜威外,西方還有許多學者也從哲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角度分析研究型教學及學習,如布魯納的認知心理理論、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威特羅克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布魯納認知心理理論,在教學方法上主張發現法。認為僅僅傳遞教材內容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發現式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一是創設問題情境,發現或提出問題;二是針對問題提出解答的假設;三是從理論上或實踐上檢驗假設;四是根據實驗結果,得出最后結論。布魯納的發現式教學,實質上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重新組織或轉換人類已經發現的知識,并獲得新的領悟的過程。羅杰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認為每個人生來就有學習的動機,并能確定自己學習的需要,而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性發展的條件是“自由”。這種“自由”是指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探索和發現,能夠對一切現存結論進行質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發展的方向,而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氣氛,幫助學生安排適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教師只是“學習的促進者”“方便學習的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從皮亞杰有關結構的觀點發展而來的,其主要觀點有四:第一,知識建構的學習觀。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自己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外部信息的意義并不是由信息本身決定的,而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間反復、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而建構成的。第二,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為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第三,注重學習過程。在建構主義學習模式下,學習被視為一個動態過程,即通過學習者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實現同化和順應,來逐步建構有關外部世界知識的內部圖式,從而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得以轉換和發展。這種學習模式把研究性學習分為三個階段:沖突階段、建構階段和應用階段。在沖突階段,教師要積極地創設問題情景,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學生則積極地搜索原有的認知結構,為認知結構的轉換奠定基礎。在建構階段,由于沖突引發學生的研究和探索心態,學生對沖突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推理,借助有效的學習和思維策略解決沖突,實現沖突過程的同化和順應。應用階段,學生通過練習,鞏固和完善新的認知結構,順利實現遷移。第四,強調合作與協商會話。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關注的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二、古代文學教學新模式的主要內容
經過四年的理論探索與教學實踐,我們建構了一種學生主體、能力本位、問題中心、課堂內外聯動、突出實踐的研究式教學模式。探索出了一種符合學生實際、提高學生古代文學素質和專業綜合能力的研究式教學模式。在教學理念上突出了學生主體,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目的上著眼于學生的能力素質的提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圍繞問題來開展教學活動。在考評中,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外輔導也重在指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圍繞著問題教學,我們一方面調整優化了教學內容,對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系統梳理,將知識點分解為以單一知識點為主的問題、以綜合分析為主的問題、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的問題等,然后根據問題的性質特點確立學生自學、課堂討論、教師講解的方案,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環節,突破了傳統滿堂灌式的單一講授方式,采用討論式、報告式、解答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圍繞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開展教學活動;在考評環節上,制定了以檢測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為中心的考核標準,建立了一套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課程考核機制。在課外學習輔導上,建立了學生自學、導師制、專業校園文化活動三位一體的學生課外學習輔導模式。
1.修訂教學大綱,調整教學內容
中國古代文學涉及到上下幾千年的作家作品及文學現象,時間跨度大,內容十分繁富,一般的文學史家均采用的是編年體式的編寫方法。在編寫的過程中,雖然均有所取舍,有所側重,但是因為內容容量太大,即便再精簡的古代文學史也是卷帙浩大的大部頭。而要在260余課時的時間里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的確不容易。因此,課題組根據學生的實際,對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將教材內容分解為以單一知識點的問題,以綜合分析為主的問題,以及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的性質特點確立學生自學、課堂討論、教師講解的方案,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以唐代文學中“杜甫”一章的教學為例,關于杜甫的生平行實的知識,基本上是已經專家學者考據定論的,這些內容沒有太大的變化,可以確定為單一知識點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沒有必要在課堂上再花時間講解,可布置學生在課外預習。而關于杜甫的思想與創作風格之間的關系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則屬于綜合分析類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而一些目前學界尚有爭論且沒有定論的問題則屬于培養學生創新性能力的問題,如《長恨歌》的主題等問題,對于這類問題,可以發動學生去認真思考,廣泛收集資料,在此基礎上,撰寫出具有獨立的研究性報告,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召開課堂報告會。通過以問題為中心來優化教材內容,教師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哪些問題應該精講,哪些問題應該略講,哪些問題應該交給學生來解決,哪些問題應該由教師來引導,均了然一心。如此一改革,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建立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課題組緊緊圍繞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突破了傳統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探索出了討論式、報告式、解答式的課堂教學方法。討論式就是將傳統“課前預習—課堂講授—課后練習”幾個環節改成了“課前準備—課堂討論—教師總結”的課堂結構,學生可以隨機發言,互相啟發思維;報告式主要是針對“以培養創新性能力”的問題,由教師布置論題,發動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撰寫出論文或報告,學生在課堂上以報告的形式交流,學生或教師加以點評;解答式就是要求學生在課前主動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選擇重點問題作深入解答。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枚乘的《七發》時,設計了兩個綜合分析的思考題:(1)楚太子病有何癥狀?根源是什么?在我們這個時代人們的身上是否有楚太子病?癥狀是什么?有何危害?(2)從屈原的《招魂》到枚乘的《七發》,到漢樂府及唐詩、宋詞中的飛蓬、浮萍、游魂,再到《紅樓夢》中的富貴閑人和魯迅筆下的畸零人、零余人,這一系列文學形象之間有什么內在的關聯和相似的本質特征?這兩個問題屬于綜合分析性質的問題,它的特點在于將文學作品的同類人物緊密地聯系起來思考,既緊扣課堂教學的內容,又不拘泥課堂教學的內容,上下溝通,前后映照,給學生留下了廣闊思考的空間。學生對這一問題頗感興趣,討論很熱烈,起到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3.建立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多元化測評體系
我們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多元心智理論為基礎,初步建構了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古代文學課程考核機制:一是建立“知識+能力”的考核目標。在期末考試中,調整試卷結構,增大分析實際問題的內容和專業綜合能力考核的比例;在平時成績考核中,將學生課外的課程活動項目一并納入課程平時成績,如將學生在古典詩文吟誦比賽、古典文學名著讀書報告會、學生研究性課題、發表相關學術論文或作品鑒賞文章等方面的表現都納入課程平時成績。二是建立多樣化的考核方式。調整了期末閉卷考試與平時成績的比例,將期末考試成績降低到50%,平時成績提高到50%,做到期末考試與平時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實由閉卷考試、課程作業、課堂表現、默寫背誦、課外活動項目等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方式。合理設計《平時成績登記表》,將學生平時課堂表現和課外活動項目進行如實記錄,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平時成績登記表》分“課堂表現”“上課出勤”“課程作業”“默寫背誦”“課外活動項目”“其他”等欄目,基本涵蓋了古代文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各方面內容。平時成績的構成,教師可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變化,如課堂表現,有的教師根據上課回答問題、與教師互動情況給分,有的教師還專門設計了課堂回答問題登記表、學生學術報告登記表,對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如實記錄。課程作業,有的是專題小論文,有的是古文翻譯、有的是課堂問題提綱,有的多者兼有。還有一種做法是將古詩文默寫從期末考試中獨立出來,進行強化,每學期快結束時各任課老師都要組織一次全班的默寫,將其記入平時成績。課外活動項目主要登記學生在課外自學與專業活動中的表現,如文學名著讀書活動獲獎、公開發表古典詩詞、古典詩文吟誦活動獲獎等體現古代文學綜合能力的項目,將其作為平時成績的權重分數綜合考慮。
4.建立了學生自學、導師制、校園文化活動三位
一體的課外輔導學習模式學生課外學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既是研究性教學的補充,也是研究性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這一環節基本上處于自然無序狀態,學生的學習效果完全依靠學生的自覺性。而在研究式教學模式中,則通過有明確指向性的自學及教師輔導來規范這一重要的環節,構建了學生自學、導師制與校園文化相結合三位一體的課外輔導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課外學習的自然無序狀態。從學生的自學角度上說,因為我們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前即布置思考題,學生在課堂上需要報告、討論,并且還將上課的表現與成績掛鉤,這就促使學生不得不在課堂之繞教師布置的問題查閱資料,閱讀文獻,形成初步的意見,從而規范了學生的課外自學,使學生課外學習具有明確的指向性,提高了課外學習的效率。導師制目前是許多學校所提倡和采用的一種重要的課外輔導方式,說明這種課堂之外的以小范圍為單位的學習輔導方式已經為社會所廣泛認同。導師制固然不失為一種可取的課外輔導方式,但是,其效率還在于如何去實施。如果僅僅有其形式,而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或者不能堅持落實,所謂的導師制也只能是有名無實。而我們在構建研究式教學模式時,特別注重導師制的落實,將其作為研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為此,我們不僅有制度、有要求,包括指導學生的人數、研究輔導的方向,開展活動的形式及要求,同時還制定了系統的監督評估方案。課題組的成員們積極性很高,不僅按要求積極落實,而且在輔導的方式上各具特色,成效明顯。
如一位教師將文本的閱讀與理解作為課外輔導的重點,并選擇了其比較熟悉的領域中國古代小說戲曲文本的閱讀作為輔導的重點,首先為學生制訂了一個比較科學的輔導計劃,每個學期研讀與討論兩部作品,先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反復閱讀文本,對重點情節以及感受最深的部分做好筆記,然后在此基礎上將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羅列出來(僅限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而其他參考資料以及老師在課堂中曾經涉及到的問題不在此之列)。在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對文本十分熟悉的基礎上,由學生提議召開第一次研討會。研討會由小組長主持。其基本環節是:首先由教師查看筆記,從學生所摘錄的筆記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然后就文本的細節提出一些問題,檢查學生對文本的熟悉程度,如提出一些類似《三國演義》中在潼關棄袍斷須的人物是誰,《儒林外史》中是誰主持了“泰伯祠大祭”等相對生僻的問題。然后,學生將梳理出來的問題公布出來,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清理,篩選出一些比較有意義的問題提交大家討論,學生就這些問題發表意見。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略加點評,然后布置學生將自己的意見撰寫成為小論文,在下一次討論會上宣讀交流,教師給出成績。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提出了許多精辟的問題,如討論《儒林外史》時,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匡超人在大火蔓延、濃煙滾滾之際,情急之間,為什么他首先救的是嫂子而不是父親?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而且在過去也沒有引起學者們的關注,盡管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來,一方面說明這位學生讀書十分認真細致,同時,也說明對文本的思索是很深刻的。再如,討論《金瓶梅》時,有一位學生提出,文本中李瓶兒這一形象在嫁給西門慶前,性格很潑辣,也很不守婦道,而嫁給了西門慶后則變成了一個溫柔守婦道之人,前后性格差異太大,人物塑造出現了明顯的敗筆。這一問題提出來后,在小組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最后形成了明顯不同的兩種意見,一類認為是敗筆,而另一種認為不是敗筆,而是成功的塑造,因為作者在描寫李瓶兒性格變化時,繳足了鋪墊的筆墨。這些討論很精彩。課外導師學習輔導制使學生受益頗多,對文本的反復閱讀與研討,不僅加深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更使他們培養了一種學習的方法,增強了他們從原始文本、原始文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比他們從課堂上聽教師的講授印象會深刻得多。
經歷了導師制輔導的學生,撰寫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幾乎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不用為選題發愁,因為日常的閱讀與研討已經為論文的選題、撰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剛才提到的那位討論《金瓶梅》的同學,其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明清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敗筆描寫》,這一選題就是由閱讀《金瓶梅》生發出來的,很自然。專業性的校園文化活動也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主要選擇古代詩文吟誦比賽及古代詩文默寫比賽兩種形式,開展這兩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它看似與研究式教學關系不大,實際上是密切相關的。古人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作為一名中文系的學生,對文本的正確把握無疑是最重要的。他們通過不斷的吟誦甚至角色的扮演,在投足舉手、顰笑的揣摩之間更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體驗式的研究學習。
三、取得的成效
經過四年的理論探索與教學實踐,我們取得的成效是很明顯的。第一,教師們加深了對研究式教學方法的認識,增強了以改革促發展的意識。第二,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的興趣明顯增強。開展研究式教學以來,學生主動與教師配合,上下互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的興趣增強了,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也明顯提高了。第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專業綜合素質明顯提升。2008年以來,課題組教師指導學生申報主持了“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項目共7項,學生發表古代文學論文8篇,有近200人畢業論文選擇古代文學課題,其中10篇論文獲得懷化學院優秀畢業論文,有26人考取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研究生,以上項目的比例遠遠高于本專業其他課程。
商務英語教學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起步的。20世紀80年代,由于沿海各大城市乃至內陸地區對外經貿業務的快速發展,對會英語、懂商務的人才提供了客觀需求,推動了商英教學的快速發展。各高等院校應時而起,紛紛設立商務英語課程或專業。20世紀90年代,商務英語教學進人全面發展階段,開設的范圍擴大,形式變得多樣,由原來有商務基礎優勢的院校擴展到職業院校、私立學校和中外合作辦學的院校,教學內容也隨之拓寬。在生源爭奪戰中,為吸引優質考生報考本院校,存在不顧本校師資及硬件設備欠缺的情況下,便增加諸如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營銷英語、單證與報關、旅游英語、飯店英語等所謂熱門課程的現象。進人21世紀,商務英語的發展進人積極提升階段,主要表現在理論研究、學術層次開始提高,教學者不只停留在教書階段,而是開始審視教學模式、總結教學方法,對教材的編寫提出見解并總結經驗編寫新教材與此同時,商務英語教學在提升中繼續發展,課程設置者和管理者開始根據社會需求關注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計劃,規范商務英語教學,加強課程建設
商務英語的發展歷程表明,社會的發展和需求支持推動了商務英語教學的發展,為其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提供了發展動力。
一、人才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技能和素質的要求
目前人才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的需求有兩種:一是應聘者進人單位后能獨立處理進出口報關、涉外文秘、涉外營銷等業務;二是以前有過相關L作經驗的人才。社會對英語教育或英語文學專業學生的需求很低,而多達60%的英語類人才需求是針對諸如商務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外語+專業)的關于社會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需求,也有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最急需人才的涉外崗位中,外貿業務員占40%,涉外文秘占20%最重視的崗位索質為職業道德(占80%),然后是發展潛能(占20%)。最重視的職業技能為進出口業務處理能力和人際關系與社交禮儀知識。這表明,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發展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在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方面,應該注意設置文秘課程、禮儀課程、職業道德課程和與外貿相關的業務技能等課程。毛忠霞的調查結果顯示,人才市場對營銷方面人才的需求占60%,這表明用人單位對大部分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要求是熟悉市場營銷業務,具備推銷的技能和策略,具有了解和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
因此,學校應該按需求比例調整人才培養方向。而目前設有商務英語專業的學校大多設置較多的語言基礎課程,使得學生在專業技能及實務方面的知識捉襟見肘,結果是學生的知識結構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相關專家們也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并在多次學術會議上提出了很多調整語言教學與專業教學在課程設置及課時安排_L的修改意見。
二、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為學生構建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及其實現的方式。高校教育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專門教育,所以高校教育應突出服務經濟、講究教學的技術性和實踐性、科技成果的應用性等一系列與生產有關的教育特色。
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能夠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參與和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應用型人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可分解為:英語交際能力、商務溝通能力、商務業務能力、綜合能力(即英語素質、商務素質和綜合素質)。英語素質包括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商務素質包括基本的國際商務知識和業務操作能力、國際貿易實務;綜合素質包括人際溝通、團隊合作、計算機應用、辦公室事務等。
關于人才培養模式,有學者給出比較形象的“寬、厚、活三維能力”模式說法。“寬”是寬基礎能力,即要求學生具有較寬的英語與商務專業知識基礎和人文知識基礎,具有扎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本功,以適應終身教育與學習化社會發展的需要;“厚”是厚專業能力,即拓寬專業口徑,不斷加大經貿、金融、管理等專業主干課程的“浸泡式”教學或“雙語”教學的力度和范圍,從而突出了該專業“英語+商務”的復合型人才的特色;“活”在于增強適應未來崗位的柔性化特征,加大專業選修課的門數,鼓勵學生參加其他專業,如金融、保險、工商管理、經貿等開設的輔修課程。課程教學要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根據社會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在一定時期內調整專業選修課,增強畢業生的擇業能力和競爭能力。根據以上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合理設置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知識和技能課,綜合實踐教學,保證合理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形成,從而適應專業職業崗位要求和個人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因此,為了使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能夠很好地與社會需求接軌,就需要相關高校在課程設置因地制宜的前提下,解決好目前存在的課程設置方面的問題。
三、目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1.目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基本模式。相關學者的調查結果表明,各地開辦的商務英語課程差別很大,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模式:第一種是“英語十商務知識”模式。即在基礎英語課程(聽、說、讀、寫、譯)里加少量的商務英語課程,如經貿英語、外貿函電等。學生完成了英語專業課程,但商科專業知識籠統、零散、缺乏系統的體系,僅能了解某些概念和進行部分具體操作,從事商務工作的能力不足。第二種是“商務英語”模式。即在基礎英語課程之外設置一系列商務英語課程,如商務談判英語、國際貿易實務英語、單證實務英語等,課程的系統性增強。但是此種課程設置的核心是英語,學生對于商務知識因基礎不好,沒有相關經驗,直接用英語來接受商務知識,聽課過程中難度很大;絕大部分教師是英語教師,能說清英語,但不一定能用英語講清楚商務,結果是學生接受和掌握得不太好。第三種是“英語十漢語商科課程”模式。即在英語基礎課程之外列出漢語商科課程,聘請商務專業的教師授課,學生可以學到較為系統的商科知識。但由于基礎英語是英美人生活背景下的英語,英語和商務知識沒有經過在商務背景下的磨合,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第四種是“英語十商科專業方向(英語)”模式。與模式一、模式二不同,為了增加商科課程的系統性和深度,開出專業方向的主干課程,要么是國際貿易,要么是國際金融等,而不是籠統的商務課程,師資是能夠使用英語操作的商科專業教師,讓學生系統地學習商科某一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實質是全英雙專業課程。與模式三不同,商科課程與國際接軌,同時增加英語浸泡量。由于此種模式要兼顧基礎英語和商務兩種專業體系,同時還要在商務背景下錘煉商務英語,對教師和學生的壓力和負擔很重,商科課程也不易深化。
審視這四種模式,會發現:一是四種模式都各有缺點。模式一比較陳舊,已經不能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模式二比較前衛,目前國內具備這種師資的院校較少,不具有廣泛性;模式三中英語和商務知識各自為政,不相融合;模式四體系較為龐大,處理不好英語和商務方向的關系,會造成重點不突出,商務知識得不到深化。二是課程設置在執行人才培養目標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還存在著缺陷。
2.當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四個缺陷0(1)課程的局限性和不系統性。課程設置者或者局限于基礎英語的設置,認為學生英語基礎不好,需要在基礎英語方面補課,因而需要少設商務方面的課程,其結果是學生在升學與本科院校學生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因為這種局限性加之專科學生的學制較短,課時有限,所學商務知識不夠系統,畢業后可塑性和競爭能力不強。(2)課程的殘缺性和重復性。層次較高的商務英語課程,因課時所限,缺乏前期相應的知識儲備做基礎,學生對英語授課的接受存在困難,根本達不到商務英語課程大綱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由于各課程界限模糊,相同內容在不同課程中重復出現的情況屢見不鮮,如信用證部分,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實務和單證與報關都有講述。(3)課程設置不是基于社會需求,而是基于本校的歷史、基礎或教師資源。這樣會出現同稱商務英語,有的學校側重于外貿,有的學校側重于國際經濟法,有的側重于金融等。(4)專業實訓在摸索中無所適從。實訓是高校人才培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書本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起來。但很大一部分院校在實訓項目的內容選擇及實施辦法上缺乏科學有效的機制。
四、針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問題需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決策者在進行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時,往往更多地考慮以往的課程設置內容和現有的教師情況,對社會需求進行全面調查的較少。許多課程設置者為了省事而又能快速地完成任務,往往照抄以前或者別校課程設置的模本。真正的課程設置是一件艱辛的工作,需要處理好以下幾種問題和關系:
1.配備好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課程設置團隊,明確分工,相互合作。主要的工作有:收集整理近兩三年本校畢業生的就業單位和工作方向;走訪、調查和網上收集當年商務英語專業招聘單位的需求情況和預測需求發展趨勢;整理數據,分析研究數據得出社會需求情況;借鑒前沿研究成果、本校和別校課程設置內容;進行新的商務英語課程設置。
2.處理好社會需求和課程體系完整性之間的關系。課程要以社會需求為依據,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建立突出高校特色的商務英語課程體系。過分強調學科的完整性會減少對學生具體專業技能的培養,同樣,過于突出某一具體專業知識或技能也可能破壞學科的完整性。商務英語涉及的內容非常廣,學生不可能全面掌握。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很難培養出具體的實用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設置課程時既要考慮到學科的完整性,又要照顧到市場所需求的具體知識和技能。通過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整體知識和能力構成的分析,確定公共課模塊培養學生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專業基礎課模塊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素質,使學生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專業技能課模塊培養學生的商務知識和技能;專業選修課模塊鞏固和拓展專業知識和技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技能實訓模塊強化和鞏固學生的英語、商務能力和操作能力,為學生就業實現“零”對接。這種模塊式的課程設置框架既突出了社會需求導向,又兼顧了對學生各種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如思想道德素質、英語語言素質、商務能力和實踐能力等,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商務英語課程體系。
3.處理好英語基本技能與商務理論知識、實踐技能之間的關系。商務英語教學,既要培養普通英語技能,即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語言技能,又要傳授商務知識和技能,涉及貿易、管理、法律、金融、會計等眾多方面。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
和其他課程一樣,現行的語文課程在體系上存在一些弊端,過于強調學科本位;過分追求語文學科嚴整的知識系統或訓練系統,把自己孤立起來;過于強調統一、集中,使課程變得凝固、僵化,缺少彈性。要克服這些弊端,就必須在課程的視野下理解語文,搭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育平臺。為此,本文主要從“語文課程資源”、“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及課程資源觀”、“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這三大面進行探討。希望對基層的初中語文教師語文教學觀念的更新、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語文課程資源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越來越引起語文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人們也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資源是新課程實施的重要保障。
<一>語文課程資源的分類
課程資源是一個內涵十分寬泛的范疇,由于課程資源在我國還處于一個剛剛起步階段,所以理論界對此做出的定義并不多.
1:語文課程資源內涵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另外,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由此可見語文課程資源的范疇是較為廣泛的。
2:語文課程資源分類
對課程資源的類型,我國學者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2.1: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
校內課程資源,除了教科書以外,還有教師、學生,師生本身不同的經歷、生活經驗和不同的簡歷、學習方式、教學策略都是非常寶貴的非常直接的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絡資源、鄉土資源、家庭資源等。
2.2: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
素材性課程資源是指學生學習和收獲的對象從哪里來,包括各種知識、技能、經驗、智慧、感受等因素;條件性課程資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學生學習和收獲的直接對象,但卻是學生學習和有所收獲的條件,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等因素。
2.3:顯性課程資源和隱性課程資源
顯性語文課程資源是指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直接運用于語文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隱性課程資源是指學生在學習環境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范和態度。
<二>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十分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是語文課程觀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現代語文教育發展和新世紀語文教學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于全面提高語文教育質量必將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可是,長期以來,教師對語文課程的理解相對來說比較狹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科書”,教師的教學行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學大綱”,執行“教學計劃”,教授“教科書”。
1:語文教師對語文課程資源的認知和開發利用的現狀
總體而言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資源意識淡薄;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初于無序狀態;
1:1校內語文課程資源
廣大教師對校內各種形式的傳統課程資源還是比較重視的,能夠有意識地予以利用。但對除此以外的其他教學參考資料的利用則因人而異,相差就比較大了.
1:2校外語文課程資源
語文教師對校外語文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一定的基礎,但還很不充分,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挖掘。
1:3潛在語文課程資源
語文教師在思想上對隱性課程資源普遍不夠重視。絕大多數教師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他們對成績好、品行好的學生往往格外喜歡,對成績差、習慣差學生總在心理上懷有歧視。
2:學生對語文課程資源的認知與開發利用的現狀
總的來說學生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積極性和具體的方法需要教師給予相應的調動與指導。
2:1校內資源
在校內諸多語文課程資源中,教師是一個重要的資源,對學生語文學習的影響也很大,但教師對于自身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不夠重視,挖掘還很淺顯。同時,學生對教科書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的興趣也不太濃厚,忽視了對文本的反復咀嚼。
2:2校外資源
校外語文課程資源非常豐富,能明顯能夠感到學生對校外語文資源能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但在具體行動上卻不夠重視,忽視了對它的開發與利用。
2:3語文隱性課程資源
學生的語文學習受外界的隱性影響比較大,但由于這些語文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處于無意識狀態,因此對學生學習語文的影響力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二: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原則及課程資源觀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則來規范。這些原則是根據課程資源基本特點和類型及開發條件提出的,對實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操作有很大借鑒作用。
<一>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為了課程目標的有效實現,這種針對性體現在不同課程目標應該開發與利用相應的課程資源。
2、開放性原則
課程資源是豐富的,要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開發與利用。山川河流、城市鄉村、奇花異草、書籍圖片等,都是我們身邊的資源,必須開發與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學活動的一切可能的課程資源。
3、經濟性原則
愛是溝通心靈的橋梁
在學校里,一個班級就是一個群體,教師與這個群體及群體中的個體的交流都是靠“愛”,靠情感來維系的。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知識的傳授也靠情感維系嗎?那么你能否認“愛”在傳授知識過程中的特殊意義嗎?年齡越小,情感在傳授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學生的愛出于“信任”和需要,教師面對這樣的信任與需要別無選擇。教師的職業就是研究人,長期不斷的深入人的復雜的精神世界。建立師生間的相互信任,構建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需要我們用我們的力量、智慧、信念以及人格的魅力去取得學生的敬佩。師生之間構建情感橋梁的“愛”對于雙方而言不啻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愛意味著對個性的尊重。
對學生的尊重要求教師在與學生的精神交往中放下教師的架子,視學生為志同道合的朋友,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隱秘,甚至學會運用他們表達思想與情感的語言,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我們應該承認每一個個體與其他人的不同,不去評價孩子的個性,只評價他的做法。尊重學生還意味著為學生的每一點變化喝彩。愛的藝術正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使他感到在勞動中、在付出中取得成績的喜悅。應該個別面對每一個個體的人,不僅指教師的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時間上的耗費,更主要是指“愛”,每一個學生對“愛”的不同需求教師都應盡力滿足,充滿愛的教育過程才能培養出性格健康的人。
“文化教育的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使人……在美的領域所能擴展的范圍內成為審美的人,因為道德狀態只能從審美狀態發展出來,而不能從自然狀態發展出來。”
——席勒
撒播撒美的種子
做為人民教師,首先要學會在自己的心靈中播撒美的種子,這樣才能收獲更多的種子去開發學生們的心田!這種播撒需要選擇,需要耐心,更需要有辨別真假、善惡的本領和對人類生活的摯愛。為自己播撒美,自己才能成為美的化身。根據長期的理論與實踐,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知識的化身和道德的象征,老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他們的成長,“師如父母”不僅表明了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也說明了老師對學生行為和心靈的導向作用。因而,老師只有自己“美”起來,才能成為美的使者。為學生播撒美是教師職業的追求。一個教師的工作過程就應該是不斷地播撒美,他只有不乏種子,不乏精力,不乏辛苦,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才能使自己美的種子不斷在學生的心田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師德是教師的靈魂,美是師德之魂,只有不斷用美的尺子去度量自己的教師,才能成為“為人師表”的楷模。
擦亮美的眼睛
播撒美的種子固然重要,但若不能發現美之芽、美之花、美之果,就會失去播撒美、養育美的動力。美需要發現,需要閱讀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已有的美,采擷新的美的種子,為播種打下基礎。我們常說老師要有“愛心”,可有的老師為什么總是缺乏愛心呢?原因不是他不愛,而是沒有愛的動力、愛的技巧!而為什么他不會愛,無動力呢?我們常常責怪他們缺乏“愛心”!其實,非也!他們在受到批評時不也是滿腹怨言,心酸委屈嗎!其實,他們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一朵美麗的花,無人舍得毀之,反而常受人澆灌及自覺保護,除非品德極壞、明智故犯之人才會去破壞美好的事物!美是愛的前提,沒有美便談不到愛!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讀過《丑小鴨》后就覺得“丑小鴨”可愛的原因了!我們的學生中有白天鵝,更有丑小鴨,我們只有擦亮美的眼睛去尋找,才能發現他們身上星星點點的美!有了這些美,就有了愛的源泉,有了愛的澆灌,美的種子才可能播撒并茁壯成長,才可能使“灰姑娘”早日煥發出照人的光彩!發現美,不只是變換觀察的角度,降低美的標準,因為“美”沒有原則,美是一種感受,只有我們老師使自己的靈魂充滿美的本質,拓廣心胸,才能擁有透視“美”的目光,去無限貧瘠的荒漠中找出美的金種子!
追求美的身影
美是永恒的嗎?“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青春的美不見了!容顏的美消失了!生理性的美很難永駐,精神的美是否是永恒的呢?美的身影,才能使自己的心田不會荒蕪;因為精神之美如不培育,也會消失殆盡,甚至蛻化變質!歷史是不斷發展的,只有站在時代的前列才能使自己的美永葆青春!試想一下,對新技術視而不見,對新知識充耳不聞的人,其靈魂能不腐朽嗎?而腐朽的東西會是美的嗎?做為老師職業的特殊性,她不僅要求教師要超越自己的同齡人,還要超越自己的學生,因為我們是為未來培養人才的!因此,做為一個教師,要善于更新觀念!“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是觀念的更新,思維的創新,沒有新的思想便不可能有新的行為和結果!沒有人不喜歡美的人,沒有不想追求美的身影的教師,只有追求不到或半途而廢的人,這便是為什么一些人掉隊了,變化了的原因!因為追求"美"需要付出代價,需要持久辛勞。特別在我們中國正飛速發展、快速改革的今天,在這科技浪潮洶涌澎湃、信息技術席卷全球、知識世界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教師若墨守成規,必然受到歷史的嘲弄,從而失去應有的風彩!
升華美的心靈
有些教師外表美了,知識充實,觀念也很新,但仍然不能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難得學生的愛戴,其因何在呢?
美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她是“和諧”、是“簡單”、是“真與善”的完美體現;美是師德之魂,也是師德的組成部分!只有將自己塑造的“美”放到師德的系統中,放到教育大潮中,放到整個社會和時代中去,才能使其發光,去感染別人,教育學生。這有一個美的溶解和升華的過程!只有經過這個過程,我們才會得到辯證的美,而不是機械的美!
只有經過認真的美的實踐,縝密的美的思維,才能將自己支離破碎的機械美,揉成一團,使其變成閃光的美的太陽!!做為老師,我們只有善于總結,才能使自己發現的美與現實中的美及學生中的美互相碰撞,放出燦爛的火花!老師不僅要播撒美、追求美,我們還要培育美的思想,這恐怕也就是我們師德之魂—“愛”與“美”的升華了!
只有“美”才能使老師自發地去“愛‘學生而且“愛”得其法;也只有“美”才能使學生也“愛”自己的老師,使老師的“愛”得到應有的、豐厚的、自然的、永久的回報!如此相互滋潤,焉能沒有師生深厚的情誼、師德永恒的美的青春呢!
我相信,德與美不可分割,愛與美更是相輔相成的。因而只有不斷培育我們美的師德才能培養學生美的品德。只有把我們的愛心化成陽光雨露,才能使學生沐浴其中,茁壯成長。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新課程的召喚下完成我們新的歷史使命,擔負起培養未來社會推進者的職責!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培養集體的方法》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關系是一種人的關系,那么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5-0213-02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各種食品加工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藝,培養學生動手和從事科研的工作能力,強化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綜合設計及創新等方面的能力[1]。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一般是通過實驗獲得實驗數據、完成數據分析、撰寫論文和最終通過論文答辯[1]。通過畢業論文的完成,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為其順利進入社會奠定基礎。目前由于大學嚴重擴招和就業形勢嚴峻,本科畢業論文整體水平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2]。因此,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水平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上海理工大學在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過程中,以“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為載體,對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進行探索和實踐。本文以指導上海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工作為例,現將有關的指導經驗與體會進行介紹,以期為本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論文選題
本科畢業論文學院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但經常與學生就業、考研和公務員面試等相沖突[3],導致很多學生不能保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畢業論文,最終影響畢業論文質量,尤其是實驗性和探索性強的課題影響嚴重。為了避免影響學生就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指導教師會將畢業論文啟動工作提前至第六學期末,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畢業論文工作。畢業論文質量好壞關鍵在選題[4],雖然許多學者提倡本科畢業論文選題要新穎和創新[5],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但筆者認為畢業論文選題應難度適宜,兼顧新穎創新即可。畢業論文主要是考察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素質,所以畢業課題涉及的知識范圍和理論深度要符合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且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所學的知識,使其能夠受到科研能力的基本訓練,通過努力最終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課題研究[5]。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才能保證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消除學生心中“畢業論文隨便做做就能通過”的消極思想,確保畢業論文最終順利完成。因此,筆者根據學生的科研興趣和自身承擔的科研項目,結合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及實驗條件來確定論文題目。例如,干酪乳桿菌是一種具有調節人體腸道菌群、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多種益生功能的乳酸菌[6],廣泛應用在酸奶等食品生產中[7]。學生對干酪乳桿菌研究感興趣,通過對其基因組分析發現,基因組中并不存在膽鹽水解酶基因,造成其對膽鹽的耐受性不強。因此,學生和筆者討論后,選題確定為“在干酪乳桿菌中異源表達植物乳桿菌來源的膽鹽水解酶”,從而提高了干酪乳桿菌的膽鹽耐受性。
二、實驗研究
選題是畢業論文的基礎,實驗研究是畢業論文的核心[8,9]。利用實驗研究,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具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在實驗準備期,應對學生實驗操作和儀器使用進行系統培訓,使學生較為熟練地掌握論文所需的各項實驗和儀器操作技能,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實驗失敗和儀器損壞,以保證畢業論文順利完成[10]。例如,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在進行食品微生物相關課題研究前,都會安排學生進行微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包括培養基的制備和滅菌、微生物接種和培養,以及各種儀器,如搖床、培養箱、分光光度計和顯微鏡的使用等。此外,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課題文獻查閱,了解最新國內外研究進展,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并與指導教師討論,最終確定實驗方案。在實驗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對學生還要反復強調科研是探索性和創新性強的工作,要告誡學生不要怕實驗失敗,要允許實驗失敗,要在失敗中找原因,不斷改進實驗方法和提升自我實驗操作技能[10]。
三、論文撰寫
畢業論文撰寫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并得出結論的能力過程[5]。畢業論文是具有學術規范的科學性和總結性的學術論文,所以撰寫論文時既要嚴謹、通俗易懂又要具有專業性[5]。學生在全部實驗完成后,按照學院相關要求完成畢業論文初稿撰寫,并交由指導教師進行修改。筆者認為目前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對學術性語言和邏輯條理性表述較差,論文口語化非常嚴重,有些段落上下文甚至毫無邏輯。因此,指導教師對論文語言、邏輯條理、數據分析、結果與討論等部分應做出重點修改和指導,并返回給學生繼續修改,反復多次后才能定稿。畢業論文修改過程是一個對整個驗結果提練和升華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對整個畢業論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
四、結論
畢業論文是大學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是全面考核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4]。通過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畢業論文指導與訓練,使學生充分鍛煉了動手能力、科研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最終使學生科研能力等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是高校教師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5],希望本文的指導經驗與體會介紹,能為本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玉邯,陳宇飛,楊柳,張一.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5,(30).
[2]吳仲,李小艷,徐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的探索[J].大學教育,2015,(4):74-75.
[3]游新勇,汪磊,王國澤,呂俊麗.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課程與畢業論文的改革與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34-135.
[4]修江帆,趙文靜,張春林,陳漢彬.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性實驗的初探――以環帶庫蚊ISSR-PCR反應體系建立及優化為例[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30(3):82-84.
[5]張立全.指導生物學科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實踐和體會[J].大學教育,2013,(20):28-29.
[6]Wang G,Yin S,An H,Chen S,Hao Y. Coexpression of bile salt hydrolase gene and catalase gene remarkably improves oxidative stress and bile salt resistance in Lactobacillus casei[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1,38(8):985-990.
[7]Ai L,Guo Q,Ding H,Guo B,Chen W,Cui SW.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obacillus casei LC2W from skim milk[J]. Food Hydrocolloids,2016,(56):1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