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7 08:11: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人生哲學故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男孩釘了37根釘子。后面的幾天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的多。終于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的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從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后,釘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了。就象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個傷口,像這個釘子洞一樣。"插一把刀子在一個人的身體里,再,傷口就難以愈合了。無論你怎么道歉,傷口總是在那兒。要知道,身體上的傷口和心靈上的傷口一樣都難以恢復。你的朋友是你寶貴的財產,他們讓你開懷,讓你更勇敢。他們總是隨時傾聽你的憂傷。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支持你,向你敞開心扉。"告訴你的朋友你多么愛他們,告訴所有你認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動可以從郵寄這個小小的故事開始。有一天,當這封信回到你的信箱里時。你會發現你有一個很大的朋友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180-01
成語故事閃爍著哲學思想的光芒,言簡意賅,耐人尋味。借用成語故事講清哲學道理,可以增強哲學教學的通俗性、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 運用成語故事教育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看待人際關系
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關系。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
講聯系的普遍性時,給學生講唇亡齒寒的故事。春秋時晉國鄰近有虢、虞兩小國。晉國想舉兵攻打虢國,晉國大軍就必須經過虞國。晉獻公用美玉和名馬作為禮物,送給虞國國君虞公,請求借道讓晉軍攻打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諫勸虞公不要答應,宮之奇勸諫虞公說:“虢國是虞國依靠呀!虢國和虞國兩國好像嘴唇和牙齒一樣,嘴唇沒有了,牙齒豈能自保?一旦晉國滅掉虢國,虞國定會跟著被滅亡。這‘唇亡齒寒’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請您千萬不要借道讓晉軍征伐虢國。”虞公不聽諫勸。晉獻公輕而易舉地滅掉了虢國。然后又滅掉了虞國。故事中的虞公沒有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割裂了虞國與虢國的關系。
還可以引用“喜鵲叫喜,烏鴉叫喪”“竭澤而漁,殺雞取卵”講清聯系的客觀性。在講聯系的多樣性時,用“一葉障目”“斷章取義”“舍卒保車”說明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成語“竭澤而漁”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守株待兔”指偶然與必然的關系等。
教育中職學生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切忌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系。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待人際關系,學會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二 運用成語故事教育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處理好人生中的順境與逆境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由無數事物構成的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無限發展過程。發展是事物自身性質的突破和飛躍,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前進、上升的運動,這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辦事情要著眼于發展,與時俱進。
“士別三日”出自于《三國志》,呂蒙原是一介武夫,孫權勸他讀書,他一讀起來就“立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魯肅稱之士別三日。現以“士別三日”形容大有長進、煥然一新,即應刮目相待。這個典故說明了發展是普遍性的。能說明發展是普遍性的,還有成語“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物競天擇”等。
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同樣,人生的發展也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順境與逆境是人生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兩種境遇。所以,中職生在順境中要居安思危,要有憂患意識,逆境中要不懈努力,不做命運的奴隸,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挫折和逆境。
三 運用成語故事教育學生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處理矛盾,促進自身發展
事物內部兩個方面之間或事物之間既存在著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關系,又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哲學上把事物包含的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叫矛盾。對立與統一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一花一世界,一色一春秋
初到浙江傳媒學院時,觸目之處皆是黑白。桐鄉校區竟與本校區有如此之大的區別,少了喧囂,多了寂靜;少了靈動,多了沉穩;少了斑斕,多了黑白。校區建筑全是烏瓦白墻的風格,不過如果你去旁邊的景區烏鎮溜達一圈就會明白學校的用意。經典的徽派建筑在夏日的蒸烤下硬是散發出吳越人骨子里的文藝香氣,慢慢滲入到每一個在校園里游走的學子的肌膚里。
春天的清晨,我像往常一樣蘇醒,卻發現浙傳也不乏撞色主義。校園的景物依然是古典筆觸,染料一換就變成了一幅青綠山水畫。大道上的粉色桃花撲面而來,旁邊思鏡湖碧波蕩漾,真像女子對鏡梳妝,酡紅的臉頰映在銅鏡里,眼眸略帶倦意。這不禁讓我想起電視劇《甄執》主題曲里的一句歌詞:“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沒想到幾個月后,還真讓我見到了此劇的締造者――流瀲紫。
流瀲紫靠滿腔的熱情和堅持不懈一舉成名,她的講座讓我受益頗豐。不只是流瀲紫,許多作家都是桐鄉校區鳳鳴大講堂的常客,如《風聲》作者麥家、法國作家菲利普?迪昂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不同作者的頭腦風暴中,我們被斑斕的文學洗禮,而我就這樣坐在座椅間小小的天地里,縱覽無數作家的創作傳奇。在這里,就連文學也不斷上演著撞色主義。
以時光為筆,以經歷為顏料
浙傳似乎很文藝,但實際上它要比許多學校都更具有現代元素。自從加入社團后,我需要經常盯著電腦屏幕,看著上面不斷波動著的綠色線條,沒錯,那是一張頻譜圖。而聲音各具特色的主播們就在我隔壁的房間播報新聞。作為電臺的一名技術導播,枯燥且不易出風頭的技術活也許會讓人感到疲倦,但我喜歡在雜亂的綠色線條里找出不和諧的音律,然后修復它,使得主播的聲音更加完美流暢。
我曾在星期天的晚上淋著暴雨去音樂學院學習技術,曾因為自己粗心導致播出問題而懊悔不已,也曾因為錄節目晚歸,在圖書館快要關閉的時候穿過漆黑的大廳倉皇逃走……有時候,堅持和責任是一種沉靜的藍,當你擁有了,它就會變成支撐你夢想的天空。
現代彩越發使人眼花繚亂,倒不如復古的黑白色有韻味。十界是學校里十分出彩的電影社團,主打微電影,每年十界影展我都會去觀摩,其中不乏惡搞、喜劇等類型的電影。但我偏愛的還是其中那部色調灰白、充滿意識流的微電影,患有強迫癥的主人公無力掙脫心理陰影,最后陷入無盡的痛苦輪回。直到影片結束我走出展廳,那震撼感還一直在我心口隆隆作響,制作者們的創意真是讓人驚嘆不已。
今年夏天,學校無限制播社參與了《中國新歌聲》的錄制,來自電子信息學院廣播電視工程專業的學長學姐們配合老師調試設備,協同老師布置機位,整理光纜,一絲不茍地調試鏡頭,在轉播臺前緊張地忙碌著。在《中國新歌聲》的幕后,他們跟著老師一起奮戰,一個又一個畫面充滿了傳媒人的嚴謹與認真。話說,無限制播社自成立以來,在浙傳電子信息學院和浙江廣電集團電視制作中心轉播部的聯合指導下,社員參與了《奔跑吧,兄弟》《中華好故事》《跨年演唱會》《中國夢想秀》《中國新歌聲》等浙江衛視“中國藍”一系列王牌節目的錄制任務。浙江廣電集團電視制作中心轉播部說:“我們要提升傳媒在校學生的技術水平。”浙傳學子說:“我們要成為廣電技術行業的新鮮血液。”
在浙傳的日子讓我驚異于人生原來可以如此絢爛,離夢想近了,失落遠了,視野高了,抱怨也少了。忙碌充實的生活讓我覺得那些被灰白試卷覆蓋的“鐵窗時光”仿佛就像一場夢,只留下同窗友誼的馨香記憶,酸甜苦辣咸,青黃赤白黑,我在浙傳找到了新的色彩和不一樣的人生。
在這里,我以時光為筆,以經歷為顏料,潑灑出一幅關于未來的人生美景。
來浙傳,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浙江傳媒學院最好的專業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的播音主持和國際文化傳播學院雙語播音,這里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和機會。首先,學校的師資很好,硬件設備完善。學校最高的建筑――傳媒大廈被浙傳學子親切地稱為“變形金剛”,其巨型演播廳是很多人夢想的舞臺,浙江的很多電視節目,如《我愛記歌詞》就是在這里錄制的。
浙江傳媒學院建校30余年來,為中央和地方的電視臺、電臺及社會影視制作單位輸送了大批的專業人才。以傳媒類與藝術類專業為主干,該校擁有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交互媒體技術4個省級重點學科,播音與主持藝術和廣播電視編導2個國家特色專業。
《當代漢語詞典》中就“舍得”一詞,解釋為“愿意割舍,不吝惜”。《馬克思哲學大辭典》中明確表述人生哲學是以人生為研究對象的哲學,其內容包括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人生的理想和道路等。
古今中外,有不少哲學家、倫理學家、教育學家以思考人生哲學為其探討的問題,諸如西方的孟德斯鳩、叔本華、康德,東方的孔孟之道的儒家學派、老子的道家學派、墨家的兼愛非攻、韓非子的法家及其周易之說無不涉及人生普遍規律的探尋,人生意義的求取,人生價值的甄選,由此萌生出不同的學術派別,如幸福主義人生哲學、理想主義人生哲學、功利主義人生哲學及其實用主義人生哲學等。其中,“舍得”的人生哲學實質上不是純粹的哲學,而是沿用哲學的思考方式研究人生的問題,哲學中的絕對與相對、偶然與必然、因果關系等均可解釋人生的“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以舍為得。這看似饒口令的詞句包含著“舍得”人生哲學的大智慧。舍和得,互為因果,其間關系既有絕對定數,又有相對運動變化,既有偶然中的必然,又不乏必然中的偶然。
關于“舍得”的人生哲學本文由收集整理觀較為經典的論述,時至今日仍閃現理性的思想光輝。儒家學派第二代傳人孟子在恩師孔子的“殺身成仁”思想基礎上,提出“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為確保“舍得”之間的人生實踐,倡導“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而道家創始人老子提出“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其中,“不敢為天下先”即“夫唯不爭,故無尤。”反之亦然,“名與身孰親?身與貨熟多?得與亡熟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提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耗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這既是老子倡揚的基本人生態度,也堪稱對“舍得”人生哲學的經典注解。而墨子則己施愛與己被愛來闡釋“舍得”的人生哲學,“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凡夭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面對物欲的滿足與精神的給養,法家的韓非子則提出“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曼理皓齒,說(悅)情而損精。故去甚去泰,身乃無害。”來警示后人對“舍得”的抉擇。
二、“舍得”的正誤甄選
“舍得”是否存在正誤呢?當代年輕人提到“舍得”大多注重到“舍”與“得”之間的關系,而往往疏忽“舍得”自身也存在證偽。時下一些媒體節目為博取收視率,屢屢有年輕的紅男綠女們發表駭人的“舍得”宣言:“我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我聞到了錢的味道。醉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窮過才知錢的重要性。”“除非你多金,否則別理我”。語出驚人,引發當代年輕人關于“舍得”的正誤甄選。世間事物分為陰陽兩面,有其正面必有其反面,“舍得”的甄選亦有正誤兩分,而非單向度地以舍求得,最是關鍵的是為了得到而舍棄,是否知道舍棄后的得到是什么,最怕是不知道自己舍棄的是什么且不明白得到的是什么。
“舍得”的人生哲學并非一味地舍與得,有些底線永遠是不能逾越的,諸如道德底線、法律底線等,一旦逾越,此“舍得”就非彼“舍得”,實則偽舍得,正誤之間的選擇需要真正意義上的舍得。學術造假事件屢見不鮮,尤以井岡山大學教師短短兩年,瘋狂炮制70篇sci論文,被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予以揭發,現出冰山一腳,震驚學界。逾越學術道德底線之時,舍棄是人之為人的起碼尊嚴,暫時得到的是虛弱不堪的名和利。這樣的“舍得”很難茍同是正確的“舍得”,功利主義的陰霾欲蓋彌彰地離合著真正的“舍得”。無獨有偶,時下在當代年輕人中出現了零工資就業現象,這是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緊迫信息,也是千軍萬馬就業大軍中個體的無奈舍棄,可另一方面卻凸顯出對勞動力價值的漠視和對勞動法的背離。中國青年報曾評論零工資就業現象是對勞動力社會價值的踐踏,暴露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不守道德、不守法則。如此舍棄道德、舍棄法則的舍真正能得到工作嗎?這一點需要我們當代年輕人好好思慮。“舍得”是什么?它是承擔、是忍耐、是痛苦、是喜悅,是人生的智慧,更是我們對生活的現實哲學選擇。人生如棋局,落子無悔,人生之難莫過于對舍與得的選擇,而影響我們選擇的最大障礙莫過于名利與世俗。名利影響我們的判斷力,世俗言論擾亂我們的價值觀。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無可厚非地會有太多的欲望。當我們用理智與道德去控制欲望,駕馭欲望的時候,欲望就會成為我們前進的一種動力。但當欲望脫韁而出無法掌控的時候,欲望又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于是便有了太多太多的人生悲劇。有人越是想要獲得,卻越是獲得不了;有人終于獲得了,卻大受其害。有人發覺自己得到了很多很多的時候,懵然回首卻發現自己失去的太多。
三、“舍得”的心語
轉貼于
在我們人類成長的歷史中,愛不斷地給定義,被賦予新的概念,但是它的存在卻永遠是我們無法掌握的。愛是一種能量,關于它的解讀有很多,但是解讀僅僅是了解它的方式之一,體驗愛,獲得愛的能量,能夠在心里去體會它,表達你的愛,這才是最難的。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學會唱一首新的情歌,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愛的復雜與簡單,就是這樣的微妙,需要我們仔細地去體會。
(一)“混沌之死”簡述
《莊子?應帝王》篇有一則“混沌之死”的寓言:
南海之帝為??,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牒鍪畢嚶胗鲇諢煦韁?地,混沌待之甚善。?牒瞿北?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1]
這則寓言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主要敘述了中央之帝混沌因為善意對待?牒觶?引起了?牒齙謀ǘ髦?心。于是?牒鐾ü?幫助混沌開通七竅來表達自己的心意,結果混沌被每日開一竅,七日后七竅通而混沌死。現在看來,這就是一個好心辦壞事的故事。對應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可以很明顯地找到和?牒隼嗨頻娜耍?他們想要用自己的好意來幫助別人,得到的結果卻往往是不盡人意的。
然而莊子不僅僅是想告訴我們好心會辦壞事,而是想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對待其他事物,不要強求一律。這自然要延伸到莊子的“無為”思想,莊子通過?牒齙摹拔?者敗之”的事例,揭示出了有時候我們的“無為”、“無用”,才是真正的有所作為、有所用處。簡單來說,莊子就是要告訴我們“無用乃大用”的道理。
(二)“混沌之死”解析
“混沌之死”是《應帝王》篇的結尾,也是《莊子》整個內篇的結尾。莊子將這個故事放在最后,已經讓這篇寓言處于不簡單的地位。下面筆者將進一步深入探討莊子寄寓在這篇寓言中的深意。
1.“鑿”字的深層寓意
莊子的寫作特色趨于夸張、奇特,但“混沌之死”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語言也比較通俗易懂。在這則寓言中,?牒齠雜諢煦緄母腦焓峭ü?一個字來體現的,那就是“鑿”字。在這個僅有幾十個字的短小的故事中,“鑿”字是比較引人注目的。“我們一方面可以感受到?┖禿齙吶?力,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混沌經歷的痛苦。”[2]很顯然,“鑿”是在善的名義下進行的,是在?牒鱟勻銜?對的前提下進行。對此,筆者認為,莊子在這個“鑿”字中就很明顯地對這種行為進行了批判。在這個故事里,?┖禿鲇米約旱謀曜祭純創?混沌,來定義混沌,甚至用“粗暴”的方式對混沌進行改造。莊子雖然沒有直接說明自己的態度,但是已經在語言的運用中表態。莊子對于“鑿”字的運用,用一個字來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簡單有力。同樣的,莊子沒有在這則寓言中強調自己的“無為”思想,但是他已經變相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牒鲇興?為卻成為了“失敗者”,于是乎,我們都應該明白了,“無為”才是勝利之道。所以,在這個“鑿”字中,莊子是暗藏了自己的想法的,這讓“鑿”字充滿了深意,也讓“混沌之死”充滿寓意。
2.“混沌”形象及藝術手法的表達
首先,我們來說說混沌的原型。“莊子筆下的混沌和《山海經》里的渾敦相似,主要表現在兩點:一則為帝,再則是形象的無面目。”[3]混沌的原型普遍認為是黃帝。但是我們讀“混沌之死”也會發現混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黃帝,不是我們所熟悉的皇帝,這也就是說“文中的原型即是黃帝和帝江。但莊子拋棄了原始神話中原始人類對至高無上的帝神的崇拜意識。在原型基礎上營構了一個無需視聽,無需飲食、呼吸,無為則生,有為則死,蒙昧質樸的自在體--混沌。使得上古神話中的皇帝,帝江形象的原本形態和內蘊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個古老神話傳說被改造成了宣傳順應自然,率任天性的無為主張的具有全新意義的寓言故事。這就是一種變形。”[4]莊子利用變形的神話人物來構建故事的主人公,使混沌形象顯得模糊,顯得沒有明確的定位。而混沌的模糊使混沌人物形象顯得更加的原始、自然。混沌七竅還沒有通,說明混沌還沒有進入到一個更高層次的”文明“狀態,還不知道怎樣擺脫自然的天性。
將上古神話人物進行再創造和重構是莊子在寓言中闡釋自己的思想時擅長運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在這些人物的再創造的過程中,莊子托他人之言來述說自己的哲學,這樣就使得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可信,更加的有說服力。莊子首先提出“寓言”這個概念,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運用寓言故事。對于莊子來說,“寓言”就是寓言于人,首先將人物進行變形,然后注入自己的思想,成為自己預想的人物形象,從而間接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現在看來,“莊子所謂寓言,當作‘寓于言’解之,是其闡釋哲學觀念的特殊的表達方式。”[5]“混沌之死”就是莊子寓言的一個典型代表,混沌重塑變形,七竅不通,在?┖禿穌廡形?者的破壞下死亡,間接地表達了莊子對有為者的批判,從而宣揚了莊子對無為的贊賞。
二.從“混沌之死”到莊子的“混沌”哲學
(一)莊子的“混沌”人生哲學
筆者認為莊子通過“混沌之死”提出了自己的“混沌”哲學。這種“混沌”哲學就是莊子在《天下》篇中所倡導的“混沌之術”。混沌只有在沒有七竅的狀態下才能生存,這就說明混沌還處于一種比較原始的狀態中。這種原始狀態在莊子的眼中就是一種自然的,無所作為的樸素。說到底,莊子的“混沌”哲學就是一種“安時而處順”的思想。那要怎樣才能“安時而處順”呢?就是要遵循自然之理,回歸淳樸的本身,享受自然本身的可愛。
對于莊子來說,現實人生,其內在的根本含義是無為素樸。這樣,人自我的精神、意志、形骸就都可以舍棄社會因素回歸于自然,守道不移了。可以說莊子的“安時而處順”的思想已經達到達觀的境界。莊子追求心靈的平靜,遵守內心自我的抉擇,不為外物所役,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赤子之心。有人說,“得意時是儒家,失意時是道家”,也就是說,失意時適合讀《莊子》,因為在莊子天馬行空的逍遙世界里是比較安逸的,不像現實世界那樣暗藏許多浮躁與不堪。對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社會還處于一個心靈的“亂世”,因為現在的人們少有精神寄托,少有詩意的生活,少有自己的精神家園。所以,我們應該學習莊子,甚至于“模仿”一下莊子的“混沌”哲學,活成最真實的模樣。
(二)莊子對“混沌”哲學的踐行
對于“混沌”這種怪異的思想,我們可以發現莊子有著非比尋常的喜愛。可以說,莊子一直踐行著一種“混沌”的人生哲學。對于人生,莊子好像從來不曾為其感到難過,不曾為其感到遺憾,有時我們會覺得,莊子從來都是活在生活之外的。有人說,莊子很難懂,深奧雋永,給人一種深邃無底洞的感覺。不否認,莊子是一個怪人,讓人難以一眼看透底蘊,卻也讓筆者覺得這正是莊子的魅力所在。莊子對“混沌”哲學的踐行,其中有兩個故事比較明顯地反映莊子對于世俗的摒棄,而堅守著自己內心處順的選擇。
首先,是在《秋水》篇中的莊子。眾所周知,莊子與惠施是“相視而笑,莫逆于心”的朋友,對于惠施的猜忌,莊子也是毫不留情地對他進行了諷刺。尤其是對于宰相之位,莊子更是對此表示蔑視。其實,莊子也是有機會當宰相的,當楚威王派人攜重禮聘莊子為相的時候,莊子以“終身不仕,以快吾志。”嚴詞拒絕。對于莊子來說,為相就是對他的一種束縛,而莊子是不愿將就之人,又如何肯呢?畢竟,莊子認為,人要“適性”才算真正活著。所以莊子自甘清貧,不慕容貴,寧愿在“泥沼”中生存,不愿為名利所累,也不愿失去自己的自由。正是因為莊子向往自由,所以他的心靈也是如此平靜,不為外物所打擾,堅持著做自己。對于莊子來說,處順就是要堅持自己內心無為的抉擇,堅持生命本真的原始感。“也正是因為他擁有一顆自由的心,所以能夠超越實用的功利主義,自由地創作,并且悠然地自得其樂。”[6]
無獨有偶,《至樂》篇中的莊子,同樣的也在踐行著“混沌”哲學:“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7]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通常對于一個人的逝世,人??出于尊敬,都是悲傷哭泣的情態。偏偏莊子是一個怪人,就是要反其道而行。當莊子的妻子死去,莊子沒有嚎啕大哭,卻是鼓盆而歌。如此別致的悼念方式,估計也只有莊子才能想的出來。當我們看到莊子的解釋的時候,我們會明白這只是莊子對于人生的獨到見解。莊子不是不尊重死者,而是明白了生命的過程就是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的。同樣的,當莊子自己將死時,他也是表現得非常的達觀。對于弟子準備厚葬他的想法,莊子是不以為然的。他說道:“吾以天地為棺,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8]于是,莊子從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的逍遙世界。
之所以莊子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不強求,不刻意妄為,過得輕松自在。是因為莊子一直踐行著自己的“混沌”哲學,將生命看淡,從而領悟到了生命的深層含義。要是我們都能像莊子一樣,學會放下一些東西,學會享受生活自由的真諦。也許,現在許多正在忙碌的人,可以活的輕松一點,活的自由一點,活的逍遙一點。
三.莊子“混沌”哲學的啟示意義
相比較于儒家、墨家對現實社會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介入,“莊子常置身事外,冷眼看破。”[9]我們必須承認,莊子的思想里面缺乏關注外部世界的視野,也缺少積極進取的精神。可是,當我們真正懂得莊子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只是莊子在特定時代的無可奈何。真實的莊子雖無出仕的行為,卻也從來不缺乏一顆入世的心。莊子是聰明的,他明白自己無法改變這個世界,所以他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那就是回歸。莊子希望人們可以回歸精神家園,回歸本性。所以,對于莊子來說,消極處世只是一種積極的表達,因為莊子“無可奈何而不為”。很多人覺得應該在失意時讀《莊子》,其實不盡然,莊子的人生哲學在任何時候都值得借鑒。可以說,莊子還是“活著的莊子”。莊子主張返璞歸真,回到自然,回歸道,這在當下的社會是難得可貴的。雖然,莊子主張的是以超世的態度來獲取精神的自由是一種幻想的自由,難以實現,他的徹底無為在當下也屬消極的情緒,但是這種自由也有著其真實的一面,也有值得我們繼續深思的一面。莊子哲學能夠千年不沒,能夠被稱得上智慧,就是因為莊子的思想在尋求一種合理的生存狀態,也是我們現在仍需要尋求的生存狀態。我們可以看到,“他以道的本性來啟示人們,要看開生死,淡泊名利,依照本性做一個自然的人。這對于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仍然是有著很積極的意義的。”[10]
沒法不羨慕嫉妒恨,言情劇里的人怎么都那么會說話呢?少爺小姐們能言善辯出口成章也就罷了,連丫鬟廚子、武夫村婦、江湖賣藝的,街頭賣菜的一開口都頭頭是道,引經據典的。終日以談戀愛為生的男女主角就更不用說了,那臺詞都難為編劇怎么千錘百煉精雕細琢的,能繞三道彎的決不只繞兩道半,能用復句結構的決不用單一結構,能用反問句的決不用陳述句,能用排比句的決不用單句,能哭著說喊著說的決不好好說!
精彩臺詞賞析:
紫薇:她說你們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我都沒有和你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爾康:都是我的錯我的錯,我不該和她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我答應你今后只和你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還珠格格》
紫菱:我不是那種暈車!我是坐著這樣的馬車,走在這樣的林陰大道上,我開心得暈了,陶醉得暈了,享受得暈了,所以,我就暈車了。其實,我自從來到普羅旺斯,就一路暈。我進了夢園,我暈。我看到了有珠簾的新房,我暈。到古堡,我暈。看到種熏衣草的花田,我還是暈。看到山城,我更暈。反正,我就是暈。
――《又見一簾幽夢》
武俠劇強迫癥――先吃苦中苦,后為人上人
看武俠劇的前半段往往胸悶的要死,想不通這個男主角怎么能這么倒霉?原本生在大戶人家養尊處優,也不知沖撞了哪路神仙,突然有一天就禍從天降,一夜之間就手足反目父母遇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了。你以為夠慘了吧?編劇不以為然,還得把他打成重傷,或者讓他身中劇毒,再被冤枉陷害幾個來回,被各大門派追殺,遭千千萬萬人唾罵,看上一個美女居然是同父異母的妹妹……最后被折磨得只剩一口氣了才算差不多了。這時候絕代佳人該登場了,有時候還不止一個,對男主角要用搶的嘛,容貌自是無以倫比,身份當然各種高貴,英雄救美還是美救英雄都不重要了。然后世外高人該登場了,絕世武功是必須傳授的,任督二脈是必須打通的,臨死之前畢生功力也必須輸入主角體內,男主角野外走走三不五時還能馴服個把神獸或撿得個把上古神器之類的。重出江湖后的男主角自然是脫胎換骨揚眉吐氣了,有冤的伸冤,有仇的報仇,黑白兩道統統對他俯首帖耳,大家哭著喊著求他當武林盟主。結局往往是,集千般敬愛于一身的男主角,高風亮節地推諉一番,然后攜一眾美人,愛干嘛就干嘛去了。
代表人物:令狐沖、張無忌、楊過、小魚兒等
韓劇強迫癥――絕癥加車禍,哭不死你不收工
一直不太理解,愛看韓劇的人是不是因為過的太幸福了,所以想給自己找點不自在?要有多么強大包容的人生觀才能接受如此不走尋常路的劇情?小白兔一樣的女一號必是窮困貧寒、身世坎坷的,歷盡苦難也不改其溫良謙恭讓之美德;狐貍精一樣的女二號必是家境富裕、刁蠻任性的,天生壞到骨子里以搞死女一號為人生終極目標;男一號必是百般的優秀可愛但又有千般的理由不能與女一號相愛,更是萬般不情愿屈服于女二號的魔爪之下;男二號必是財貌俱全綜合評分大于等于男一號,苦逼癡情卻總也贏不得女一號的芳心,偶爾得到老天的垂憐也定是離死不遠了。七搞八搞眼看男一女一就要有點眉目了,你別急著放心,“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馬上要來了(這樣的電影名字也只有韓國編劇想得出來!)你聽過沒聽過的絕癥都能從韓劇里進行一次系統的學習,就算躲過了絕癥還有車禍在門口等著,反正不搞到你撕心裂肺肝腸寸斷他們是不會收手的。
代表作品:《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對不起,我愛你》《狼的誘惑》等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2010年的高考作文題,那就是“辯證”。需記住,中國的高考作文盡管有“萬變”,但“不離其宗”――“辯證法”和“正確人生觀”。在總共20道作文題中,有居安與思危的辯證、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辯證、發展與可持續的辯證、點與面的辯證、光明與陰影的辯證、幻想與現實的辯證、舍與得的辯證、內因與外因的辯證等。
北京的《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與湖北的《幻想與現實》實乃雙胞胎,把關鍵詞一換就可以到對方那里交卷。山東的《光明和陰影》、遼寧的《大與小的選擇》,僅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來它們的核心是一樣的。這種現象還可以上溯到早幾年的題目“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人與路”“銘記與忘記”等等。這些命題有兩個意圖:一是要會擺道學面孔,十七八歲的毛孩子得學老人說話,要正兒八經說人生哲學,要像個哲學家,哪怕是穿開襠褲時的事情也可以拿來證明一種人生道理;二是要學會兩面看問題,要知道哪面都有道理,看問題要全面,要中庸,兩方不得罪。
除了考試,平時學生們寫的這類題目也很多。在體裁上,如果是寫議論文,就堆積論據,把自己背過的名人名言往上加;如果寫記敘文,就寫一個能說明主題的經歷。總之,寫出滿篇“辯證法”和“正確人生觀”,把“上意”體現出來就行。所有的血氣之軀與鮮活生命都換作了一副老邁樣子。
這樣就完成了作文考試的一個完整的流程:出題者彎彎繞――主題先設定――學生揣摩圣意――編故事或拿名人名言來證明圣意――培養出會說空話套話的假把式哲學家――作文教育大行其功。其中的價值和意義,我不知道是出題者本來的意圖,還是能力不行,打著關注生活的旗幟卻畫虎不成反類犬。
我不知道于丹等人怎么會把2010年的高考作文題稱贊為“國際性、社會性、開放性”的。開放的是什么?國際性在哪?社會性又如何體現?她可能是講《論語》講得太入神了,希望每個學生都帶著《論語》的面孔,那就是國際性、社會性、開放性了。
這是一個鋒利、粗糙和驚心動魄的時代,即便回望過去的一年,我們也有太多讓人感喟甚至潸然淚下的公共話題,但遺憾的是我們所有的作文題沒有一個觸及了這些驚心動魄的現實。即便像醫療改革、教育改革乃至于凝滯的戶籍改革等等宏大敘事,我們同樣也看不到高考作文有所涉獵。除了假把式的人生思考,正確到了廢話程度的“辯證高腔”,不會有什么可觀處。興許這也就是于丹們最大的安慰。言及其義或者言不及義的假把式正確話一說,在許多人看來,這就是成功的教育。都《論語》中人了啊,又是“一代新人”。
想想很痛心,十七八歲的青年男女學生,真情可以不要,實感可以不要,真知說不上,灼見更枉談,甚至不去關注生活,都被逼著去做人生哲學家了,難道這就是我們希望的教育嗎?
有論者指出,莊子既是一個哲學家,又是一個藝術家,《莊子》是一部寓莊于諧、亦莊亦諧的奇書,其理性思維的脈絡中往往綴以許多情感的花結,其深奧的思想常常通過各種奇特的形象塑造而傳達出來。(《老莊論集》。185~186)莊子其人是同時用理論的方式和藝術的方式掌握世界,《莊子》其書是既用邏輯思維又用形象思維編著的。而且,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兩個方面,莊子都達到了一個人所難及的高度。(同上,227)這些論述精確地指出了《莊子》美學和哲學兩者之間交融統一、不可分離的特點。
莊子哲學思想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無待無累的逍遙境界,即讓自我存在能夠處于絕對自由的至樂天地。在莊子看來,萬象森然的大千世界,說到底,仍然是要以自我生命意識的保持和快樂為歸依的。只有養生保全、逍遙極樂的自我之存在,那隱沒不見的世界的絕對本質――道,才能被照亮并顯現。
“道”在莊子那里,既是最高的哲學范疇,又是最高的審美意象,對道的觀照和體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作為哲學范疇,它繼承了老子的“道”的諸多特性:既為萬物之本,又為萬物之母;既生萬物,又在萬物之中。“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老”。(《大宗師》)但由于莊子同時還接受其他學派思想的影響,這就使得他的道論同老子相比.在含義上有許多新的發揮。概略地說,老子的“道”。本體論與宇宙論的意味較重,而莊子則將它轉化為心靈的境界。此外,老子特別強調“道”的“反”的規律,以及“道”的無為、不爭、柔弱、處后、謙下等特性,莊子則全然揚棄這些概念而求精神境界的超升。(陳鼓應《老莊新論》185)可以說,莊子的哲學就是一種境界的哲學,他所關注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之擴展。莊子人生哲學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體道”的方法――對精神本然狀態的自我體認,而達到一種超脫世俗的、無任何負累的精神自由境界,即逍遙。無論是站在中國的還是世界的哲學舞臺上,莊子的哲學思想都顯示出其獨特的一面。
林語堂先生曾說:“道家及儒家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中國人受儒家的影響,比較講求實際,注重現實人生,積極進取,這是一方面:但同時中國人又具有超越意識、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調,胸襟開闊,向往超邁脫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計較一時一事之得失.生命富有彈性、耐受性和持續性,這些特質不能說不得力于道家,特別是莊子的逍遙理論的影響。顯而易見。道家人生哲學與儒家人生哲學之間,形成了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的關系。所以,生長在中國文化土壤上的士人.皆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心理特征。可以說.莊子的逍遙學說充分體現了古之圣賢的生存智慧和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
在莊子哲學中,他的本體論,即關于“道”的學說。是直接為他的要求個體的無限和自由的人生哲學作論證的,論證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應像宇宙的本體那樣,達到無限和自由。“道”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人類也應這樣.對生活中的一切純任自然,不去有意識地追求實現什么東西,不因得福而特別高興,也不因得禍而特別悲傷,那他就不會為自己的追求能否實現而擔心受累,產生痛苦,他也就像“道”那樣不受其他任何事物的支配而取得無限和自由了。莊子從“道”的無限和自由。推出人的無限和自由,把永恒的大自然的無意識、無目的,卻又合乎規律的運動作為人效法的模范,也就是必然與自由的統一問題。在先秦,莊子哲學第一個最為深刻地提出了這個問題。
由于“道”是宇宙人生的本體,世界萬物從根本上說“道通為一”,因此,最高的人生境界是體道、悟道的境界,能夠體悟“道”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自由,享受人生最大的快樂。莊子在《知北游》中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而理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圣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
可見,他認為“道”是客觀存在的、最高的、絕對的美。莊子以道(自然無為)為美,也就是以個體人格自由的實現為美,這是莊子美學的實質和核心,是我們了解莊子美學的關鍵所在。同時,莊子還認為實現對于“道”的觀照.就能得到“至美至樂”。在《田子方》中他以孔子與老子對話的形式說明了這個道理:“老聃日:‘吾游心于物之初。’孔子日:‘何謂邪?’……孔子日:‘請問游是?’老聃:‘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游乎至樂,謂之至人。’”
《莊子》中那許多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其實也就是把握了道的人,正因為把握了道,他們才能得到人生的大自由,才能身處變故而安然無恙。“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驚”,(《逍遙游》)“古之真人,……登高不溧.入水不濡,人火不熱”。(《大宗師》)他們能“上與造物者游,下與外生死無始終者為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物”。(《天下》)這種境界,其實就是一種審美境界。莊子哲學的一個非常鮮明突出的特點,就是它把人生與審美合而為一,把人生審美化、藝術化,而把審美境界作為人的最高境界,把審美活動作為人生的最有價值和意義的活動。這不僅表現在上述那些“大而無當、往而不返”的論述之中,而且表現在他賦予了實際、平凡的日常生活活動以藝術的光輝,把枯燥單調的操作變成一種藝術創作活動和享受,把簡單的日常勞作過程變成美妙之極的藝術創作過程。莊子在《養生主》《達生》等篇中,通過一系列生動的寓言故事,對于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作了很好的描繪。這些描繪,實際上已經接觸到了創造的自由的概念。來看最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漆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碚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養生主》)
一種非常無詩意、無藝術感的工作在莊子筆下變成了美妙非凡的音樂和舞蹈,而庖丁本身在其中也享受到了巨大的快樂:“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霍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同上)這是怎樣的一種藝術的陶醉。又如梓慶削木為,“鯨成,見者驚猶鬼神”,(《達生》)如鬼斧神工,而非人之作品。此外.還有一大批工匠、游泳者、船夫、射箭手等莫不如此。他們之所以能創造出如此奇跡,是由于他們能夠體道、悟道、把握道,以天道自然去順勢解牛、削木、操船、粘蜩。庖丁“所好者道矣.進乎技矣”;梓慶削木之前,“心齋以靜心”,通過齋戒,把慶賞爵祿、非譽巧拙等顧慮都去掉,進一步把自己也忘掉,化入萬物,然后才進入山林,觀天道, 識天性.“以天合天”,然后就可以做到“器之疑于神”了。莊子的這些寓言故事,表明人們在勞動創作的實踐中所達到的自由的境界就是審美的境界。在中國美學史上第一次接觸到了美和美感的實質,這具有極為深刻的意義。可以說.莊子美學根本的出發點是對于個體人格自由的追求。他主張“無法之法”,揭示審美和藝術創造中存在的種種自然無為的現象,即無規律而合規律的現象,推崇天才.提倡自然美。這就使得莊子的美學發揮出了比“美是物的屬性”這種說法遠為深刻的思想,處處從異化的消除、人與物的和諧統一、生活的自由發展這樣的高度去探求美的本質。
然而,世人往往受各種利害、是非、得失的障蔽而不能體道。比如比賽射箭,“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歹昏”。(《達生》)其實,技術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別,是因為有利害得失的考慮。利害得失考慮多了,便發揮不出技藝了。要體道,就必須去除這些障礙。這個過程就是莊子所說的“心齋”、“坐忘”的過程,也就是人超越現實功利和死生妤惡而達到一種審美境界的過程,也就是人建立審美心胸的過程。莊子特別強調建立超功利、齊物我、忘死生的審美心胸,強調要超越功利。齊物我、去偏見、忘死生,這樣才能保持一個空明澄澈、沒有絲毫雜念、不帶任何偏見的心靈,而有了這樣的心胸,才能真正體道,達到精神上的高度和諧、快樂和心靈的高度自由。為此,莊子提出“游”的概念。“心游”作為一種審美心理活動,超越了現實人間的一切關系、利害.而以一種審美心胸關照事物,以藝術的心態來點化世象。構成中國傳統美學所提倡的審美心理活動的主干。此外,誠如徐復觀先生所說,莊子所用“游”字基本意義乃是無所系縛的“游戲之游”,這與近現代西方美學中的“游戲論”有很多相通之處。而莊子在席勒之前一千多年就提出足以與“游戲論”相當的學說,很值得我們欽佩和自豪。老子“滌除玄鑒”的命題可以看作是中國古典美學關于審美心胸理論的發端;而莊子關于“心齋”、“坐忘”的論述突出強調審美觀照和審美創造的主體必須超脫利害觀念,則可以看作是審美心胸的真正的發現。莊子的這一發現,在中國美學史上有大意義,可以說中國古典美學關于審美心胸的理論,就是由莊子建立起來的。(白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199頁)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意識之所以把精神自由的要求放在首要地位,有一種既不脫離人世生活,又高度凈化了的審美趣味,這都同莊子的深遠影響分不開。
和莊子哲學所提倡的人生態度,以及它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認識相聯系,莊子哲學追求一種所謂“萬物與我為一”的自由境界,并且認為這種境界即是最高的美。這又從另一方面顯示了莊子美學的重要特征,那就是不僅從對象上去考察美,而且從對象和主體之間所構成的某種境界上去考察美,并且追求一種超出有限的狹隘現實范圍的廣闊的美。在中國美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境”說,就其最早的思想淵源來說,主要也發端于莊子美學。
什么是人文精神?我國近期學術界的一種解釋是:“對‘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對‘人’的價值、‘人’的生存意義的關注;是對人類命運、人類的痛苦與解脫的思考與探索。”[1]這種解釋將人文精神歸結為對人自身的關注與思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人文精神的精髓。要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切實可行的人生哲學。文學屬于人文學科,與哲學與史學等一樣是人文精神與人生哲學的重要載體,它們存在的意義與使命就是關注人類個體的生存狀態與生存命運,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所不同的是,文學是運用感性或審美形式來詮釋人文精神或人生哲學的。對當代大學生來說,閱讀與欣賞文學名著的最突出意義莫過于人文精神的培養――亦即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成才觀,以實現人生的價值,放射生命的光華。文學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名言與警句等等,以一種審美的藝術形態給當代大學生提供人文精神或人生哲學的高級食糧。
一.明確人生的意義與態度
人為什么活著?活著的意義在什么地方?人為什么要奮斗?這是老生常談的人生問題。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缺乏人文主義精神的基本熏陶,當代大學生未必弄清了這些人生的基本課題,由此陷入思想的迷茫與混沌,學習與生活上缺乏足夠的動力。閱讀與欣賞文學名著,可以給大學生帶來人生意義與人生目標的啟示。
“人生所有的歡樂是創造的歡樂:愛情,天才,行動,――全靠創造這一團烈火迸射出來的。”這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小說名著《約翰?克里斯多夫》中的一段名言,它不僅是小說主人公約翰?克里斯朵夫一生奮斗、成為享譽歐洲的大音樂家的秘訣,而且精辟地揭示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約翰?克里斯朵夫出生于音樂世家,從小秉負超人的音樂天賦。對他來說,音樂是他的第二生命,人生就是創造的一生。或者說,他在音樂方面展示超人才華,創造卓越成就,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正是這種“創造”,使人的生命顯得充實,使個人有了成就,因此顯示出生命的光華。有了這種創造與成就,也便意味著人可以從容面對死亡,甚至戰勝或消滅了死亡。小說這樣描述到:“創造,不論是肉體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總是脫離軀殼的樊籠,卷入生命的旋風,與神明同壽。創造是消滅死。”如果說,約翰?克里斯多夫運用卓越的音樂成就詮釋了“創造”二字的涵義的話,那么,人類歷史的杰出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以及各種各樣的優秀分子,便以他們各自的非凡成就為“創造”、為人生給出了滿意的答卷。1947年,美國著名思想家、倫理學家弗羅姆在其被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新倫理學扛鼎之作”的《為自己的人》中寫道:“人活著的責任就是成為人自己,就是發展他的潛能,使自己成為獨立的人。”[2]弗羅姆從倫理學或人生哲學層面上闡明了《約翰?克里斯多夫》中的“創造”人生觀,他強調釋放人自身的潛能或才華,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人生的終極價值。
“可是一個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你盡可把他毀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看過美國作家海明威小說經典《老人與海》的大學生都知道,這是小說中的硬漢、打漁人桑地亞哥的人生宣言。桑地亞哥在大海中與鯊魚等搏斗,靠的就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如果說,大海或鯊魚象征著人類不可抗拒的命運的話,那么,以積極的態度選擇對命運的頑強抗爭就是應該采取的態度,因為正是這種態度能夠體現作為主體的人的尊嚴。從哲學意義上說,人的生命總掙脫不了命運的擺布或外力的左右,人生有著很大的局限性乃至無法避免的悲劇性,但面對人生困境,人不能隨便就選擇回避或放棄,而應該采取積極態度迎擊命運的挑戰。這是《老人與海》給讀者的一種啟示。類似的啟示,大學生們還可以從加繆的《西緒弗斯神話》、史鐵生的《命若琴弦》等作品中獲得理解。
二.懂得自立與自強,擔負起對自己的責任
“創造”規劃了人生的主題紅線,但人要活下去卻并不非一件容易的事。對經濟尚未獨立、尚需要父母資助維持生存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生存意識及就業意識也常常是模糊與不自覺的。即使他們感到了生存的壓力,但他們似乎一時也無法找到如何生存的門徑。文學欣賞或閱讀往往也可以在這方面導引大學生的人生之路。
挪威作家易卜生曾創作了一部有名的戲劇《玩偶之家》,作品主人公娜拉以絕然的態度離開了只有金錢與夫權壓迫而沒有幸福的家庭,她追求個性解放或女性人格獨立的舉動受到作者的高度稱贊。為了回答戲劇中“娜拉走后怎樣”的問題,同時考慮到“五四”時期個性解放的復雜艱巨性,魯迅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創作了著名小說《傷逝》。在小說的描述中,女青年子君追求個性解放,沖破封建家庭,自主地與知識青年涓生戀愛、同居。然而,涓生的失業帶來了家庭經濟上難以為繼的困頓――乃至只剩下“鹽、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幾十枚銅元”,二人的愛情也失去了生機,加之子君隨后甘于做家庭主婦,涓生于是表示不再愛子君,子君被父親領回了家,隨后悲傷死去。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演講稿中說:“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3]就結局而言,子君沒有墮落,但卻真是“回來”了――回到了原來的舊家庭。涓生對此的反省是:“回憶從前,這才覺得大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魯迅對二人的愛情故事更是作了這樣的歸結:“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小說故事說明,活著首先必須有經濟基礎,經濟必須要獨立。只有這樣,愛,或者說兩性情感與個性精神的解放,才有可能。經濟條件或金錢對于生存的重要性,對子君與涓生如此,對于娜拉也是如此。這正魯迅所言:“所以為娜拉計,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濟,是最要緊的了。”[4]魯迅的這種生存體驗或人生思考無疑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因為所有的人生下來都面臨著生存的考驗。這也是大學生們閱讀魯迅此作之后應該獲得的思想收獲。
懂得經濟獨立對于人生的重要性,對大學生具有十分迫切、現實的意義。如何實現自立、自強或自救,也自然是大學生必須解決的一個思想問題。盧梭在其小說名著《愛彌兒》中說:“我們首先是要對自己盡我們的責任……我們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為了保持我們的生存和我們的幸福。”[5]易卜生在給他的友人白蘭戴的信中則說:“你要想有益于社會,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武器。”在此,他較早表述了充滿西方文化色彩的個人自立思想。現代啟蒙思想家盛贊易卜生這一思想,認為“這便是最健全的個人主義”,他重申易卜生的話:“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把自己鑄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會。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6]堅持個人特別是青年自立、自救與貢獻社會之間的條件關系,并將這一思想概括為健全的個人主義,作為“五四”時期思想解放的一面旗幟,這也是他啟蒙思想的深刻之處與意義所在。弗羅姆在《為自己的人》中更是大聲疾呼:“我們的道德問題是人對自己的不關心。”[7]受盧梭自愛思想的影響,弗羅姆也提倡人的自愛、自強,認為自愛和自私是不同的。他認為,在生活中,人們常常把自愛等同于自私,也因此錯誤地把自愛當作自私來反對,實際上,生活中的自私者并不十分愛己,相反卻憎恨自己,因為這種人沒有真正發揮自己的潛能,這種人的人生缺乏“生產性”。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當代大學生有責任愛民族,愛國家,愛他人,有義務為自己的民族和國家效力。但作為個體的人,作為有著獨立人格和尊嚴的人,他們同樣有責任和義務發展自己,強大自己,依靠誠實勞動與努力拚搏,做到自強、自立,特別是解決好自已的生存問題――以免畢業后成為父母、家庭與社會的包袱,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如此才能真正為國家、民族、他人、社會作貢獻。如果從認識上明白了這些,當代大學生學習就不愁找不到動力與方向了,他們的就業意識也將大大增強。
三.認清成長與成才的規律和方略
當代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同樣少不了具體而重要的策略與方略,需要懂得成才規律,對此他們也可以從文學名著中得到解惑與提高。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的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這是柳青《創業史》第十五章開頭的一段話,如果拋開小說文本的具體語境,這段話真是一段經典的人生格言。怪不得二十年后另一位陜西作家路遙在創作其小說佳作《人生》時,將其作為作品篇首題詞,而許多當代大學生也深為話中的人生哲理所服膺。這段話,讓許多大學生明白了青年時代選擇人生道路的極端重要性。為此,他們會慎重地考慮未來事業發展的方向與人生道路,全盤考慮人生的規劃,發現專業不當時會重新確立或調整專業學習方向。
“古今之成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原詞為‘驀然回首’,引者注),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這是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人生三大境界的形象論述或點化,詞中的三境分別是宋代大詞人晏殊《蝶戀花》、柳永《鳳棲梧》、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詞句。通過王國維聯結的這些古代絕妙好詞,大學生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優美的意境,而且可以感悟立志、奮斗、收獲等成才與成功的規律,在人生道路上循序漸進、堅忍不拔地去追求、奮斗。
“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這一點。”在《約翰?克里斯多夫》第一部卷三的描述中,當克里斯朵夫與阿達的戀愛失敗后,舅舅這樣教導他。克里斯朵夫舅舅教導他的話表明,英雄與常人的區別表面上很大,其實是很小的。英雄也是平常人,但他們優于平常人的地方常常是能夠克服平常人思想、性格與行為的種種缺陷,比如做事持之以恒。平常人之所以不如英雄,不在于常人與英雄在智力或體質等方面有太大的差距,而主要在于平常人缺乏英雄所具備的毅力、耐力等優秀品質――用現在的話來說即情商。在1937年譯者獻辭中,著名翻譯家傅雷對《約翰?克里斯多夫》中的英雄主題或整個小說主題作出了如下精辟的解讀:“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所以在你要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先得戰勝你內在的敵人;你不必害怕沉淪墮落,只消你能不斷的自拔與更新。”英雄不是沒有缺點,英雄也不是完人,英雄也有卑下的品質與沉淪倒下的時候,但英雄不會永遠的沉淪與倒下,英雄追求的是不斷的自拔與更新。英雄因此超越了平凡與平庸,也與常人有了區別。對包括當代大學生在內的平常人來講,不斷地戰勝自己或克服自身的弱點,勇于在失敗中奮起,哪怕屢遭打擊與挫折也永不放棄,其無疑就是在向英雄靠近,人生的進步在于不斷地超越自己。
從文學閱讀與欣賞中,當代大學生們能夠獲得人文精神多方面的受益。雖然文學并非當代大學生們獲取人文精神的唯一渠道,但無疑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渠道。對充滿求知欲的當代大學生們來說,他們有必要盡可能地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與經典,在感受審美愉悅的同時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畢竟,文學名著與經典是作家寶貴人生經驗的凝結,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文精神催開的燦爛而芬芳的花朵。它們是詩之思,是人類精神的棲居之所。
注釋:
[1]張汝倫等:《人文精神尋蹤》,《讀書》1994年第4期。
[2]弗羅姆:《為自己的人》,孫依依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版,第128頁。
[3]魯迅:《娜拉走后怎樣》,《魯迅全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頁。
[4]魯迅:《娜拉走后怎樣》,《魯迅全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頁。
[5]盧梭:《愛彌兒》,李平漚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