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匯總十篇

時間:2022-03-30 10:32: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篇(1)

勤勞,讓她閃亮。在她6歲的時候,爸爸媽媽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含淚把她和比她大5歲的弱智姐姐托付給了年邁的奶奶照顧。奶奶因為年歲大,手也不方便,照顧自己都是問題,更何況還要照顧年幼的她和姐姐。身體瘦小的馬潤茁便開始學著洗衣、做飯、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分擔家庭的重擔。她不怕苦,不怕累,擔起了大部分的家務,洗衣、做飯、洗碗、打掃房間等等對于她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從上小學起,她每天早早起床,一邊做早飯,一邊抓緊時間把家里的雞,鴨,豬等喂飽,料理完了家里的瑣事之后,才趕到學校上課。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有很多同學會去買零食。可是她,卻在撿拾路邊的塑料瓶,一個一個的存起來,換成一毛一毛的錢攢起來。同學們不理解,總會投入異樣的眼光,但當同學們知道她的故事后,都對他敬佩不已!

節儉,讓她閃耀。俗話說:勞動是幸福的左手,節約是幸福的右手。錢對于她的家庭來說不容易。爸爸年齡大了打工掙錢不易。幸運的是現在政策好,奶奶有點低保金。但是當別的孩子都隨意地花錢買零食的時候,她卻把奶奶偶爾給她的零花錢偷偷地存在起來。當書包壞了,就自己學著用針線自己縫好,直到用到不能用為止。衣服,雖然舊但是洗得干干凈凈!在學校,中午打飯,吃多少打多少,從不亂倒飯菜,不浪費一粒糧食。還號召其他同學不要浪費,努力向同學們宣傳糧食的來之不易!

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在4月20日的雅安地震后, 當學校倡議為災區人民獻愛心時,她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積攢很久的積蓄全都捐了出來。當老師問她為什么捐這么多時,她平靜地說:這么長時間來,我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從心底里感激他們。現在,我也要獻愛心,這些錢雖然不多,但它代表著我的心意。 生活給了她太多的不幸,她卻從中磨練出了堅強樂觀,有了這些她不再脆弱,這就是勤勞節儉美德好少年馬潤茁!

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二 張鈺珊,女,11歲,現就讀于景州聯小四(6)班。她是一個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孝敬長輩、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張鈺珊同學家境貧寒,爸爸在外工作,媽媽又患有慢性病,一人在家操持家務,還要照看幼小的妹妹,家庭收入很低,所以她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在家里,從來不亂花錢,不買零食吃,吃飯時,從不亂倒飯菜,決不浪費一粒糧食,如果有什么好吃的東西,她總是給媽媽妹妹留著,讓她們先吃,主動地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在學校學習時,她勤儉節約地使用學習用具,不浪費紙張,不追求時尚學習用品,將用過的紙張用來當草稿紙,并感染著身邊的同學,時常鼓勵他們要勤儉節約。另外,有時她會看到水龍頭沒關上,就馬上過去關上它,以防水資源的浪費。每次下課時,她都會主動關閉電燈、電扇等,不讓資源流失。學習中,一張紙,她都不會隨便丟棄;一塊橡皮,她要用到不能再用為止;教室里,她建議同學們把廢舊紙張扔在一個角落里,收集起來。收集變賣的錢當做班費。

她覺得勤儉節約是一種品質,會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節約是一種高尚,只有做到勤儉節約,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三 他叫李杰垚,龍鳳小學一個普通的少先隊員,出生于一個經濟不怎么寬裕的家庭,生活的困難使他明白上學的重要性,更讓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因此,在學習生活中,他更加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生活中,當李杰垚走過洗手池的時候,他會主動扭緊滴水的開關;當他看到課桌上的剩飯,他會主動邀請小伙伴一起誦讀唐詩《鋤禾》;當他丟垃圾,看見有的同學隨手亂丟,一走了之的時候,他會一邊制止一邊揀起可回收的垃圾。就個人而言,他覺得節約是一種品質,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節約是一種高尚,只有做到節約,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學習中,一塊橡皮,李杰垚要用到不能再用為止;一枝鉛筆,他要用到握不住為止;一張紙,他都不會隨便丟棄。因為他知道,這些點點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卻是來之不易。教室里,他建議同學們把廢舊紙張扔在一個角落里,收集起來。收集變賣的錢,捐給了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在他的帶動下,同學們也都養成不亂丟棄學習用品的習慣。

篇(2)

言傳身教,孝老美德在血脈里鐫刻。X年冬天,X出生在X鎮對山莊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從小,她就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早早在骨子里鐫刻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X年,X懷著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嫁到了X村,勤勞的她總是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條,與公公婆婆和睦相處,四鄰八家沒有不夸她的。很快,夫妻倆迎來了第一個小天使,幸福生活仿若就在眼前。

災難突降,孝老美德在行動上彰顯。但天有不測風云,沒過多久,公公就在去縣城打工的路上遭遇了嚴重車禍,大腿粉碎性骨折、肝臟破裂,生命垂危,即刻被轉到省立醫院治療。此時,X的丈夫在國外打工一時無法趕回,年邁的婆婆經受不住打擊,女兒尚在襁褓中,也離不開她的照顧。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這個年輕姑娘沒有被打倒,而是展現出她性格中堅毅的一面。

她把嗷嗷待哺的女兒背在背上,往返在X兩地之間。在醫院里,她跑前忙后,辦手續、陪床伺候。在家里,她忙著處理事故后續、籌措醫藥費,像顆陀螺一樣,沒有一刻停歇。

公公在省立醫院一住就是一個多月,光醫藥費就花去了X多萬,這對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不啻于一個天文數字。而X夫妻倆將自家全部積蓄拿出后,醫藥費還是差很多,無奈之下,她跑遍了娘家、親戚家,一家一家借,才湊夠了公公的醫藥費。

悉心照料,孝老美德在點滴中展現。公公出院后,她也沒有停下,丈夫要外出打工還債,照顧公公的擔子就落在了她的肩上。每天洗手、洗臉、洗衣服,喂飯喂藥,甚至端屎端尿,這些臟活累活她總是搶著干,公婆總是逢人便夸,自家娶了個好兒媳。

篇(3)

輔導員個人優秀事跡材料一

創新思政教學方式,給學生“全天候在線”的陪伴

“餐會有約”初有成效后,隨著國家、省里都大力支持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操作便捷、互動即時的線上平臺吸引了錢x的注意。

“網絡環境下學生們到底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他們需要些什么?”錢x又開始動腦筋。

錢x把在“餐會有約”中發現的學生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以網文的形式投稿到一些網站和公眾號。20xx年,教育專業出身的錢x,竟研究起了手機APP,面對陌生的領域和周遭的質疑聲,錢x有著一股不服輸的鉆研勁兒。“有‘麻煩’的地方才有可能成為思政工作創新發力的沃土。”錢x告訴記者,她成立的“xx站可以幫助學生報名參與學院組織的各類優質活動,老師、學生、家長也可以通過它直接發起對話,這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家校互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但是無論是網文還是手機app,和學生的即時互動還是不強。20xx年,錢x決定辦一個“青春領航直播工作室”,利用“直播”這種在學生中廣受歡迎的模式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組建團隊、策劃主題、學習設備、布置現場......工作室成立5年來,錢x從一名直播新手開始摸索,到現在已經可以自如地運用直播多媒體加載功能;直播的主題也從女大學生職業選擇、面試中的技巧到“榜樣力量”直播系列,在學生中大受歡迎。

疫情網課期間,很多同學面臨著學習上的焦慮,錢x的直播間里,大家在線拋出一個個問題,原本45分鐘的直播,硬是播了快2個小時才結束。這場主題為“疫情期,如何擁有超強的學習力?”最終收獲了學生上千次的在線點贊,上百條的互動交流。

“我想,這就是輔導員工作最打動我的地方,何時何地何種方式,你總是能陪伴在學生身邊,就像溫暖的一束光。”錢x說。

從線下到線上,時代在變,學生在變,工作方式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那顆赤誠的育人初心。

從首屆浙江省十佳大學生到首屆浙江省十佳輔導員年度人物,再到如今榮獲全國十佳最美高校輔導員,朝著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方向前進,錢x始終在身體力行。

“我只是杭師大眾多優秀輔導員中的代表,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期待著未來有更多的’ 最美‘在師大校園傲然綻放!

輔導員個人優秀事跡材料二

表彰20xx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全國10名輔導員獲此殊榮,杭州師范大學xx學院輔導員錢x榜上有名。

錢x是一名年輕的“資深”輔導員。身為85后,她已經當了11年輔導員。從首屆浙江省十佳大學生,到首屆浙江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再到如今榮獲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時代在變、學生在變、工作方式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那顆赤誠的育人初心。

“20xx年,我從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專業畢業,留校成為一名思政輔導員。”錢x告訴記者,這樣的職業選擇,與自己初入大學時遇到了兩位溫暖的輔導員有著密切關聯。但畢業之初的錢x,年紀比學生大不了幾歲,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找她講心里話。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有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自己,并信任自己,成了她在新工作崗位上的新挑戰。

20xx年,錢x在學生中發起“餐會有約”活動,希望利用早餐、午餐時間,通過在餐桌上的溝通來為學生釋疑解惑。一開始,報名的學生并不多。錢x主動出擊,帶著自己烤的面包邀請學生來吃早餐,這一妙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紛紛主動吐露心聲。

學校搬遷到新校區后,錢x在學生生活區申請到了一間固定活動室,并搭建了一個“外語村”。

為了吸引學生前來,錢x把學生們有可能思考和困惑的話題整理出來,比如轉專業、寢室交往、戀愛、就業等,用“珊言兩語”的方式在年級群里。有時候,學生的問題會涉及到錢x并不特別了解的領域,她就邀請專業老師、學長學姐等加入。

如今,參加“早餐會”已變成杭師大xx學院很多學生的習慣。“大學4年,錢老師的陪伴給了我很多溫暖。”來自新疆的學生小吉說,她如今是一名小學英語老師,也在自己的學生中組織起餐會活動,希望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更難能可貴的是,每次餐會,錢x都會細致地記錄,這一習慣已經堅持了近10年。現在,這些餐會日記已有10萬余字,記錄著她帶的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軌跡。讓錢x欣慰的是,學生普遍反饋,“餐會有約”對學習、就業等很有幫助。

“餐會有約”顯成效后,錢x又給自己制定了新目標——20xx年,她辦起“青春領航直播工作室”,利用“直播”這種在學生中廣受歡迎的模式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成立5年多來,錢x從一名直播新手開始摸索,如今已經成為一名成熟主播。直播的主題十分豐富,從女大學生職業選擇、面試中的技巧,到“榜樣力量”直播系列等,很受學生歡迎。

“我想,這是輔導員工作最打動我的地方,何時何地何種方式,你總是能陪伴在學生身邊,就像溫暖的一束光。”錢x說,她正朝著更專業化、職業化的方向不斷前進。

輔導員個人優秀事跡材料三

做青年學生前行的“開路人”

把愛融入自己的行為中、用愛去傳播信仰,已經成為了高校輔導員們的“工作法寶”。

西南政法大學的簡敏,在擔任輔導員的22年中,堅持平均每天找2-3個學生談心,22年共計談心xx00多人次、500多個小時。她使得多個有厭學自殺傾向、網絡成癮的學生回歸課堂;把有心理疾患嚴重而家長還未接走的學生帶回自己家調養撫慰;因擔心生病返家的學生而每隔一小時與火車列車長的溝通;邀請留校的貧困同學到自己家里共度除夕夜……

沈陽工業大學的李青山是一個愛“串門”愛“嘮嗑”的輔導員,家訪是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飯”。李青山所在的學院農村學生占比較大,困難生問題突出。通過家訪,李青山為80多個困難家庭送去溫暖,幫助30多個“雙困”學生成功“脫困”。他還在“嘮嗑”中聊出了30多名問題學生的“心里話”。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是在很多輔導員看來,對學生有質量的陪伴才是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正如云南大學朱丹所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所以輔導員的工作價值不能僅僅用辛苦去丈量,輔導員這份職業之所以值得被尊敬和被認可是因為它的專業性。”

確實,一群“專家型”的輔導員已經成長起來,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積累,幫助青年大學生們實現夢想,為學生成長成才引路導航。

“劉導,我們奪冠了!”看到學生黃杰在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奪冠后發給自己的七個字時,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輔導員劉鐵激動之余倍感欣慰。

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是業界公認的水下機器人領域的“世界杯”。奪冠的那一刻,對于“后勤部長”、始終與學生一起戰斗的劉鐵來說,“有什么能比學生洋溢幸福的笑臉更讓自己成就感爆棚呢?”

篇(4)

一個小小的農家小院,干凈整潔,樸實無華,這原本是一個快樂、幸福、和諧的大家庭,但所有的一切在2011年10月17日這一天后戛然而止,這一天,伴隨著一場殘酷的車禍,他的母親成了植物人,父親左腿骨折,一個稚嫩年紀的孩子,過早的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你可以不相信,但這是事實!在偏僻的小山村了,就生活著這樣一個家庭。當善良的您聽了他們的故事,在您心中涌動的,絕不僅僅是憐憫,而是心疼,是感動,是敬佩!

故事的主人公叫丁鑫波,今年12歲,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鎮城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小學生。丁鑫波7歲那年,一場車禍突然而至,如萬千不幸的故事一樣,小鑫波在車禍之前,有爸爸的關心,媽媽的疼愛,爺爺奶奶的寵愛,家里養著一輛大汽車,生活也算寬裕,日子過的簡單而平靜。但一切的平靜,在這次車禍后戛然而止。猶如晴天霹靂,所有的平靜不復存在,媽媽成了植物人,不能說話,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洗涮都需要別人來照顧,爸爸的左腿也骨折了,不僅不能照顧母親,連家庭收入也成了問題,因治病不僅將全家的積蓄全部花光,還欠下了數萬元的外債,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年邁的爺爺奶奶身上,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12年秋天,爺爺也因病去世,全家就靠著奶奶來維持。5年過去了,各種巨大的壓力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個本該享受父母關愛的孩子,過早地承擔了家庭的責任。面對困難,當年那個7歲的男孩兒在困境中沒有低落,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堅強,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幫著奶奶和爸爸撐起這個家,用孝心為重病的母親撐起了一片天,用行動來詮釋最美孝心少年。他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媽媽一定會好起來,一定會重新站起來!5年來,小鑫波在悉心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的同時,從沒有耽誤自己的學習。樂觀、堅強的他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譽,自尊、自強的他成為了班里同學學習的榜樣。

在家中,鑫波是父親最好的幫手,帶給母親無限的慰藉,鼓勵母親重燃對生活的希望。雖然他的母親半邊身子處于無意識狀態,語言也無法清楚表達,但只要一個細小的動作,他就能猜出母親想要做什么,什么時候該給母親翻身,什么時候該給喂飯,這些鑫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現在,他能跟奶奶學著怎么給媽媽換尿不濕、怎么給媽媽做按摩。在得知按摩有助于媽媽病情的恢復后,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會給媽媽擦洗身子,進行全身按摩。按摩是個力氣活,對于小學的孩子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每一次,鑫波都會累得氣喘吁吁,但鑫波從未喊過一聲累,從未抱怨過一句,更不曾半途而廢,一邊按摩,鑫波會一邊給媽媽講些學校的事,雖然媽媽根本無法做出回應,但是他覺得媽媽能聽懂他的講話,并且堅信媽媽一定會好起來,一定會重新站起來!像以前一樣,關心他,擁抱他,如一只快樂的小鳥。

鑫波要幫著奶奶照顧母親,還要做家務、寫作業,這些他從來不覺得累;在奶奶的幫助下他開始學著給母親做簡單的飯菜,再一口一口地喂給媽媽吃,當他得知為了治病,已借下數萬元的債務時,他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說:爸,別著急,我是男子漢,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等我考上大學,好好工作,把咱家欠的都錢還上。這哪像一個上小學的學生啊?這完全是一個成年的大人,甚至比一些大人都懂事!

病床上的母親心疼孩子,卻無能為力,每每想到這里,母親的心如刀絞。想著自己的病,念著可憐的孩子,脾氣也越發難以控制,經常用僅能動彈的一只手捶打床沿、扔東西。每當這時候,懂事的鑫波總是默默地陪伴著母親,用稚嫩的小手安慰著母親,告訴母親:媽媽,有您的地方我才有家!媽媽,您要

堅強起來!在鑫波的陪伴下,母親的病也一天天好起來。我曾經問過鑫波:累嗎?他說:不累,習慣了就好了。我問:想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樣,讓爸爸媽媽帶你出去玩?話一出口,我愚蠢地以為我的話肯定深深地刺痛了那顆已經飽受磨難的心,沒想到,孩子坦然的回答更讓我心疼至極,不忍再問,鑫波說:只要有媽媽,我就不怕。有我在,我媽媽就有希望!

7歲,無憂無慮的年紀,可就是一個個頭不大的7歲孩子,當厄運降臨,他逼著自己堅強起來,用稚嫩的肩膀幫著爸爸為母親撐起一個家!堅強、獨立、樂觀的丁鑫波同學,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他,就是我們心中的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他正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憑著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暢游。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小學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范文(二)

姜馨從一出生記事起,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爸爸在她出生前就因肝硬化腹水去世了,媽媽生下她之后因抑郁癥自殺。她沒有吃過媽媽的一口奶,只有爺爺、奶奶的疼愛。她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洗手臉,當別人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鬧脾氣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幫爺爺奶奶擦炕、掃地了。在她五歲的時候,奶奶病倒了,一病就是兩年,小小的年紀,她要為奶奶端水、喂藥,給奶奶換衣服,讓奶奶快些好起來,這樣,才會有家的溫暖,可是她的努力并沒有讓奶奶的病好轉,在一個讓人銘記一生的日子里,奶奶也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她全心全意愛著的小姜馨。

晚上回家她先幫爺爺干活再寫作業,爺爺年紀越來越大了,小姜馨柔弱的身子并不能為爺爺減輕太多負擔,只能盡力而為。爺爺身體不好,這么多年勞心勞力,讓爺爺六十多歲的身體不堪重負:心臟病、高血壓爺爺都有,經常臥倒起不了炕,姜馨為生爐子做飯、收拾家、為爺爺倒水吃藥,就像個小大人一樣忙前忙后。2014年的冬天,爺爺因胃部潰瘍不得不動手術,她在醫院照顧虛弱的爺爺,病房里的人們看著瘦弱的小姜馨為爺爺打飯、擦手腳、倒屎尿,都忍不住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小姜馨連聲說:謝謝叔叔,謝謝阿姨爺爺出院了,大過年的躺在床上心情不好,她怕老人家孤單,把在學校學的歌曲編成節目唱給爺爺聽,自己報幕,自己表演,有時再講個小笑話,把學校學到的新課文讀給爺爺聽,爺爺一見她進屋,總是會發自內心的說:爺爺的開心果回來了!小小的姜馨盡心盡力地照顧爺爺,她知道爺爺是她最后的依靠,為了爺爺她什么苦都可以吃,她最怕爺爺和自己生病,因為一生病,吃藥打針就要花好多錢,這對她這樣的一個家來說,那真是太可怕了!在這個破舊的老礦區的房子里,總有一個小小的忙碌的身影,撮煤、倒爐灰、抹鍋臺、刷碗筷這個堅強的孩子從不喊苦、從不叫累,每天都微笑著面對這一切,她知道自己雖然是孤兒爺爺奶奶愛著她,老師愛著她,叔叔阿姨愛著她,天堂中的爸爸媽媽也愛著她,自己是生活在一片愛的海洋中,自己是幸福的

姜馨同學總以做最好的自己作為自己的座佑銘。她善于學習,上學從不遲到或早退,上課專心聽課,不管是哪一科,他都是認認真真地聽講,主動思考,積極回答問題,把知識牢牢地記在自己的腦子里,她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從不拖欠。她求知欲強,課堂上,她敢于提問,善于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她一直堅信,每天都比別人多跨出一小步,最后就會實現理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她的努力也讓她有了豐厚的回報,在每年每學期的學科考試中總是名列前茅,從而成為全班學生學習的榜樣。作為學生干部,她時時處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鼓勵并帶動大家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熱心幫助身邊的每一位同學解決生活上、學習上以及思想上遇到的問題,是大家的知心朋友。她和同學相處得十分融洽,同學們都很喜歡她,信任她。

她十分熱愛勞動。在學校大掃除中,她一馬當先,卷起袖子、拿起拖把,在死角的地方認真的忙碌著,有的同學嫌臟嫌臭,用手捂著嘴不肯去清理,她卻用手直接去掏那些臟東西,她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臭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同學們的心。每次大掃除在她的帶動下,總是把教室和班級分擔區收拾得干干凈凈,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讓人一進教室,便感覺身心舒暢。

吳俊海同學總是管不住自已,不是昨天晚上的作業沒寫,就是課堂上貪玩,總是有各種完不成任務的借口。班級中學生結對子互相幫助,誰也不愛和他一組,姜馨主動要求和吳俊海一組。不但設法幫他補上缺漏的課程,輔導好作業,并且嚴把質量關。自由活動的時間,她坐在吳俊海的身邊幫他梳理課文的重難點;同學們出去玩了,她和吳俊海一起鞏固數學計算;午休時她早早來到學校,幫他考字詞、補練習冊。他寫字潦草,經常看不清楚,姜馨就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幫他擦掉,讓他改過來,并不停地提醒他要有耐心,認真書寫,在她的幫助下期中測試時,他的語數雙科都提了五、六分,聽著吳俊海靦腆的道謝聲,她綻開了爛漫的笑容。

姜馨沒有多余的錢買新衣服,鄰居們給她送來了穿過的衣服,懂事的小姜馨無以回報,只能給爺爺奶奶們一個勁地鞠躬;學校的黨員教師給她捐款買了文具書包,學校免費給她發了校服。在眾人的關懷下,小姜馨的心里裝滿了身邊人對她的關愛,她也學著去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小小的她見到鄰居家有什么活,她就搶著幫忙去干;放學路上,遇到老爺爺老奶奶們提著重物,她總是主動伸手幫忙,一直幫老人送到家里,她再回家;鄰居王叔叔家里忙,沒有人接送小孩上學,她每天早、中、晚按時接送王俊如上學放學,就在她家寫作業,等王叔叔回來了再給送回去,姜馨就像孩子的親姐姐。一個大雪天里的放學路上,王俊如走路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正好磕在一塊石頭上,腳也崴傷了,不敢走路,姜馨一看,這可咋整,性子倔強的她決定背著小妹妹走,她胸前背著一個自己的書包,胳膊上挎著俊如的書包。她俯下身子,讓王俊如趴到自己的后背上,王俊如一看她那瘦削稚嫩的肩膀,說在原地等著讓姜馨去找家長,路上一個人也沒有,天也快黑了,姜馨怕耽誤時間,愣是背著王俊如回了家,一路上,又摔了好幾跤,爺爺等著急了,今天孩子怎么還沒回來,等她倆歷盡艱辛回到家里,爺爺看著眼前滿頭大汗,渾身是雪的雪人,哈哈大笑。

姜馨這朵路邊的山花是那么平凡、那么渺小,不富麗堂皇,也沒有千姿百態,但她頑強地生長著,野花燦爛地綻放自己的笑臉,努力把大地裝扮得像花園一樣絢麗多彩!

小學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范文(三)

馮**,男,漢族,現年13歲,2002年8月18日出生于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堰門鎮青春村一個貧困農村家庭。母親天生青光眼,父親在馮**6歲那年,水泥灰嗆進眼里,由于沒有及時正規醫治,不久便雙目失明。從此,馮**成了全家唯一的眼睛,也成了全家唯一的生活與精神支柱。

6歲,上幼兒園的年紀。當千萬孩子還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時,馮**已不光是照顧自己和上學,還得照顧雙目失明的爸爸媽媽以及種莊稼、干農活。七年來,他靠著感天動地的孝心、自強不息的毅力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奏響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宏偉樂章,譜寫了一部震徹心靈的時代傳奇。

10月15日,CCTV-13《朝聞天下》欄目以《馮**:我的家不比別人差》為題,用時9分41秒,對嵐皋最美孝心少年馮**感人事跡做了深入報道,引起強烈反響。據最新消息,馮**正式榮獲中央電視臺2015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稱號,是陜西本次唯一獲次殊榮者,另一名好少年吳俊榮獲最佳提名者。兩少年將于10月25日進京參加中央電視臺組織的頒獎典禮。透過馮**感人事跡,可以發現以下光輝精神和閃亮足跡。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他孝感天地

年紀小小的馮**,已能深深感到父母的悲苦,心疼著爸爸媽媽,深愛著爸爸媽媽,卻無法力挽狂瀾,只能用稚嫩的雙手,幫助爸爸媽媽生活起居,照顧爸爸媽媽衣食溫飽。7歲那年,馮**開始上小學。他的家距離集鎮15華里,報名的時候,別的同學都是父母騎車送,他和母親卻是一步步走過去的;別的新生哭哭鬧鬧不讓父母離開,馮**卻默默地找來一根木棍交給媽媽,再三叮嚀媽媽回家一定要靠路里邊走。他知道媽媽看不清,來時的路上有他照應,回家的路,媽媽要一個人走,他生怕媽媽一不小心跌進路邊山溝。

一年冬天,媽媽李興翠給了馮**十塊錢,讓他給自己買雙襪子,免得上學凍著了。周末回家,馮**腳上仍光溜溜的,卻從書包里掏出一雙嶄新的毛絨襪給媽媽穿上。媽媽流下了幸福而難過的淚。馮**幫媽媽擦去淚水,安慰媽媽說:媽媽,家里比學校冷,你身子弱,更需要保暖。我在學校和同學們在一起,天天活動,一點都不冷。

和普通開放式的農家院落不同,馮**家的院子有一個封閉的半截圍墻。馮**的爸爸因為失明看不見,曾多次掉到院子外側兩米多高的水田里。為了父母安全,2015年秋天,馮**和父親在鄰居左宏舉幫助下,一起砌這個圍墻。

說起馮**,鄉親們都贊不絕口,無不感嘆佩服。鄰居左宏舉說:馮**的確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好娃娃,他打零工掙錢給家里買了冰柜和電視,每次周末上學前,他都要做好多好多的菜放在自己冰柜里,讓爸爸媽媽只熱熱就能吃了,還再三請我幫著照看他爸爸媽媽,害怕父母出事。

有了冰柜,上學前就可以多做點菜,讓爸爸媽媽多吃幾天,有了電視,爸爸就不會寂寞,雖然他看不見,但他最喜歡聽新聞。馮**一一介紹為什么要買這兩樣家電。

吃苦耐勞,省吃儉用,他自強不息

面對困境,馮**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雙手去戰勝它,用意志去克服它,把日子過下去。而能夠戰勝這一切困難、讓馮**和他爸爸媽媽幸福平安生活到如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馮**的吃苦耐勞、省吃儉用和自強不息。

每次放學,別人家孩子要么坐車要么家長騎車接,而馮**,卻只能獨自一人走一個半小時泥洼路回家。在家里,他不僅洗衣、做飯、收拾房間,還上坡挖地、種玉米、土豆和蔬菜。并在周末抽空為鄉鄰烤煙戶打零工,拔草、編煙葉,掙點工資,補貼家用。兩年來,他打零工攢下2000多元,給家里添置一臺電冰柜和一臺舊電視。每次領到低保金,馮**都是數了又數,算了又算,恨不得一個錢掰成兩半花,買米、買面、買肉,卻從未給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

2015年暑假,他給鄰居家幫忙摘煙葉、編煙葉,炎炎夏日,身上長滿了痱子,磨破了雙手,可他一直堅持。一個暑假下來,掙了一千多元。馮**家取暖和生活用的蜂窩煤,每一塊也都是馮**從距家500米外的公路上背回家來的。

為父母安全,在砌圍墻那次定木樁時,負責掌握木樁的馮**,被雙目失明的父親不慎砸傷手指,鮮血直流。父親老淚縱橫,讓馮**馬上去醫院包扎。馮**沒有答應,他強忍著疼,堅持不哭出聲來,從媽媽的針線袋里找出些布條和線,上了一點云南白藥,包扎之后繼續干活。父親馮聯許說:十指連心啊,他是怕哭出來我們曉得了難過,還有他是心疼錢說到這里,父親馮聯許早已是淚流滿面。

父母是福,苦難是金,他樂觀自信

在馮**心里,父母是他最大的福氣,而苦難他根本沒放在眼里,甚至他自己都不覺得所走過的路和做過的事是苦是難,除了個別時候害怕外,他始終充滿著樂觀自信。

當記者采訪他問干活兒有沒有害怕過,是否感覺很苦很累時,馮**說:我不覺得苦,也不覺得累山上野豬很多,我一個人在山坡上干活,的確有些害怕,也偷偷哭過多次,真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守在一旁,那樣我就不怕了可是,爸爸媽媽眼睛看不見,上不來可我最害怕的不是這些,是哪一天放學回家后見不到爸爸媽媽,叫爸爸媽媽時沒人答應,一個人做飯,干活,一個人上學還好,爸爸媽媽都在,只要爸爸媽媽在,我就高興我感覺我家不比別人差,我也感覺很幸福,因為爸爸媽媽在在馮**接受采訪時一段不足1分鐘的談話中,竟7次提到爸爸媽媽。

篇(5)

一、大愛是我們中本文轉載自chazidian.com查字典范文華民族的靈魂

中華五千年年的歷史和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儒——儒學;釋——佛學;道——道學)三大教義對于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維起到主要的支配地位。我國古代歷來就有“儒學治國、道學治身、佛學治心”的說法。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教學派創始人老子(約公元前571~公元前471),為后人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道德經中有句流傳至今的名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老子對“道”的闡釋,可解釋為“最美的聲音就是聽起來無聲響,最美的形象就是看不見行跡”。大音若無聲,大象若無形,至美的樂音、至美的形象已經到了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反倒給人以無音、無形的感覺。那也是一種藝術和美的最高境界,美得極致就是進入自然樸素而沒有任何人為痕跡的本真境界。

道家學派的另外一名代表人物——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莊子在他的《逍遙游》秋水篇中,論述到“大音希聲,大愛無痕”。這既是莊子樸素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也是道教仁愛的期待和最高境界。

大愛就像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那種愛。大愛是無私的、是尊重寬容他人的,付出的愛不會帶來任何束縛和壓制,不求給與回報的,不會讓對方感覺到的。——這就是我聽完張xx醫生報告會的最大感受以及個人對張老本文轉載自chazidian.com查字典范文的最大敬仰。

張xx主任在超過半個世紀中,用她崇高的醫德仁心、積極的開拓進取、高昂的敬業愛崗熱情和默默的無私奉獻精神,化做了對這八字古語的最好詮釋。

二、大愛就在人性

人的愛有很多種。我認為大愛就是人性。

從張老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種愛:

1、人民的愛:張老發自內心的愛心,對人民群眾疾患的震撼、痛心、愛心、關懷、悲憫、惻隱;與醫療工作中,張老視患者為親人,人民群眾的疾苦就是自己的疾苦,在不斷鉆研專業技術的同時,不怕累、不怕苦,不怕但風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人民群眾結下的深厚情誼,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

2、事業的愛:熱愛工作,腳踏實地工作,高標準嚴要求,為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奮斗。“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是張老醫療事業最好的寫照。曾多少時,掙錢成為一些醫生的唯一奮斗目標,但是從張老這里,我看到一個普通醫療工作者為自己事業無私風險和積極進取的典范。

3、家庭的愛:舍小家,為人民,但是點滴小事,哪怕生活瑣事,無不閃耀著作為一個女人,對愛人、家庭的愛和牽掛。張老的日志中的一段話:“1997年,歷經病痛折磨的他走完了人生旅程,此后我下班后就沒有必要急切回家,因為沒有令我牽掛的人等著回去看。”言語之平淡,卻能讓我七尺男兒潸然淚下。也許在很多人眼里,張老是一個事業成功的醫療工作者,但是在這里我看到了張老內心中對愛人深厚的愛情,對家庭的熱愛,對美好感情的珍惜,以及一絲淡淡的悲傷和遺憾。

4、無私的愛。張老一生未育,但卻是很多心中敬重的“張媽媽”。不管是上級還是下級,醫生還是患者、來自農村還是城市、無論是在普通患者,還是寧養院正在渡過生命最后時光的貧困晚期癌癥患者,張老一視同仁,全身心投入。拒收紅包,免費做義工,幾十年如一日投入到祖國醫療事業中。

張老的大愛和風險,貫穿自己的一生。如果不是醫院組織這場“張xx先進實際報告會”,我真的不知道在我們粵北人民醫院,有這樣以為德高望重的醫生,在專業上讓我們敬佩,在人格上讓我們敬仰!

人民的愛、事業的愛、家庭的愛,無私的愛——這就是大愛,真正的“大音希聲,大愛無痕”!

三、醫療工作人員的大愛

我認真地看完了張老QQ空間中的70多篇原創文章,張老的感人事跡我想無需重復贅述。我也在思考,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張老的大愛何處而來。

1、愛心。站在醫生的崗位上,自然能看到很多患者的痛苦和悲傷,和我們現在一些年青醫生早就拜托了最初的愛心和責任,變得麻木不仁相比,張老永遠懷揣一顆愛心,是真正的醫者仁心。1976年目睹市區某煤礦發生瓦斯爆炸,十多名大面積燒傷別人短時間陸續趕到,血肉模糊地躺了一地。多名重傷員還沒有等醫生披掛上陣,就相繼停止了呼吸。這一慘烈的場景讓救治組骨干張xx干到萬分的震撼和痛心。事情過去之后,張老開始從燒傷、麻醉、重癥監護室(ICU)不斷進取,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就。我相信瓦斯爆炸時間已經成為張老人生一個重要的起點。如果不是有崇高的愛心,只是做了搶救工作,我相信這不會是。

2、承諾。承諾是最容易許下,同時又是最難實現的。特別是超過半個世紀的承諾,更讓人感嘆和敬仰。針對很多人認為義工工作隨意性比較大,沒有責任的情況,張老在QQ日志中寫道“我認為做義工也是一種承諾,既然承諾了就有一種責任,不能隨意,必須遵守既定的機率”。她說到做到,近三年的義工時光,她嚴格按照排班準時出勤,風雨無阻。——這,是責任的承諾。去年東的一個雨夜,癱瘓在床的小李的導尿管阻塞,以至膀胱急脹、痛苦難忍。家屬打電話到幾家醫院,診所,無人愿意出診。無奈之下,家屬撥通了張老電話。那個漆黑、寒風的夜晚,一個70多歲的老人,打著雨傘,摸黑在城中村轉了好幾圈,大聲呼許久,才找到小李的住處。——這,是愛心的承諾。1968年,在下鄉行醫的一個初冬的夜晚,一個少年由于急性腹膜炎發作,被送到她面前。當時夜也漸深,如果徒步到數十里的坪石鎮,再輾轉火車到市區的醫院,脆弱的生命恐怕就此消失。但是如果在連手術室都沒有的地方,去開腹探查和做手術,治不好怎么辦?出了問題怎么辦?面對鄉親的信任目光,張老不再猶豫,立即鋪開手術,在微弱的手電燈光下,探查出是傷寒引起的腸穿孔!張老立即和助手實行腸切除吻合術,一個年輕的生命保住了!——這,是人性的承諾。

3、進取。在工作上,張老常常提醒自己“生活上要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知識上要永不知足”,并且立下“每年至少開展一項新技術”的工作目標。這些目標,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服務醫療。簡陋的條件、技術水平的限制、同行的不理解……攔路虎一個接一個。如果不是張老愛心的驅動,一般人很難堅持下來去迎接那么多挑戰、挫折和失敗。張老和同事們一起,涉獵普外、麻醉、燒傷、重癥醫療、臨終關懷等多個醫學領域,是粵北地區燒傷、麻醉、ICU專業的開拓者。擔任科主任期間,引領全科開展新技術項目三十多項、科研立項十一項、獲得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近十項、發表學術論文四十多篇。成績后面是張老幾十年如一日的奮斗和進取!

4、奉獻。60多年來,張老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進行奉獻。張老55歲退休,然后繼續返聘,直到72歲被查出有高血壓等老年病,因為擔心在臨床工作中出差錯,出于對患者負責的態度,張老才戀戀不舍地結束了這份寄托畢生愛心與夢想的醫療行業。閑不住的張老很快又在我院“寧養院”做起了義工,分文不取。而且主動鉆研新的崗位所需技能,只要患者有需要,張老第一個出現,無論是何時何地。即使在家,已經有兩年多網齡的她,依然安坐臺燈下,用五筆輸入法,通過QQ與親人、朋友、同事,以及學生晚輩聊天敘舊、砥礪思想,寫隨筆、記日志、談工作、說人生、析難題。每周還會抽半天時間到心內科為出院病人做電話隨訪。對于晚景規劃,張老還有很多設想,但是無不出自他人只需。

愛心已經是張老融入到張老的生活、事業和行為中,張老的自律責任和信守承諾已經成為人生的燈塔,進取讓張老取得輝煌的事業成績,奉獻又成為張老的習慣和自然。在張老身上,讓我們看到大愛,看到人性的光輝!

四、在醫療信息化中實現大愛

現階段,醫療資源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矛盾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優質醫療資源的匱乏和部分醫療工作者“一切向錢看”的思想泛濫,醫患關系緊張。醫療服務質量降低,例如當前,“三長一短”(就診前掛號候診時間長、就診中化驗檢查時間長、就診后收費取藥時間長,而就診時間短)在我國醫院中普遍存在。

我院信息化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院領導提出的“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的思想將是我們信息化發展的中心思路。

雖然我們的工作性質并不直接面向患者,但是我們的工作是直接服務于醫療和管理。在我們的崗位上,我們堅持“四個最”和“三個一切”:

第一、最短的住院日。如何縮短病人住院日,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用最短的住院日來解決病人的痛苦。

第二、最合理的醫療消費。就是讓病人少花錢、花小錢治好病,這是醫生本事和能力的一種體現。

第三,最佳的醫療服務。任何患者從就診、住院、出院到院后康復,都希望得到醫院全方位、全過程的優質服務。優質服務不僅要提供良好的醫療技術服務,還應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病人、關愛病人、方便病人、服務病人的人文精神。

第四,最科學的管理理念。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戰斗力和凝聚力。為建好、管好醫院,我們從抓規章制度入手,以抓數質量、效益為重點,堅持從嚴治院、科技興院、質量建院、勤儉辦院的思路,使醫院一年一個新臺階。

金獎銀獎不如病人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病人的口碑。醫療優質服務永無止境,我們要把“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務病人”的舉措繼續引向深入,使粵北人民醫院這塊“牌子”在醫療行業能真正成為一個令人信賴的品牌,不負我們百年老院的聲譽。

篇(6)

姓名:姜馨

性別:女

所屬地區:白山市江源區萬才小學

簡介:姜馨,女,2019年8月10日出生。今年11歲,擔任萬才小學五年一班的學習委員,她品學兼優、多才多藝,活潑熱情,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她在家孝順爺爺,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能按時認真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同學學習的榜樣。

【孝心故事】

默默綻放的山花

姜馨從一出生記事起,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爸爸在她出生前就因肝硬化腹水去世了,媽媽生下她之后因抑郁癥自殺。她沒有吃過媽媽的一口奶,只有爺爺、奶奶的疼愛。她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洗手臉,當別人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鬧脾氣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幫爺爺奶奶擦炕、掃地了。在她五歲的時候,奶奶病倒了,一病就是兩年,小小的年紀,她要為奶奶端水、喂藥,給奶奶換衣服,讓奶奶快些好起來,這樣,才會有“家”的溫暖,可是她的努力并沒有讓奶奶的病好轉,在一個讓人銘記一生的日子里,奶奶也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她全心全意愛著的小姜馨。

晚上回家她先幫爺爺干活再寫作業,爺爺年紀越來越大了,小姜馨柔弱的身子并不能為爺爺減輕太多負擔,只能盡力而為。爺爺身體不好,這么多年勞心勞力,讓爺爺六十多歲的身體不堪重負:心臟病、高血壓爺爺都有,經常臥倒起不了炕,姜馨為生爐子做飯、收拾家、為爺爺倒水吃藥,就像個小大人一樣忙前忙后。2019年的冬天,爺爺因胃部潰瘍不得不動手術,她在醫院照顧虛弱的爺爺,病房里的人們看著瘦弱的小姜馨為爺爺打飯、擦手腳、倒屎尿,都忍不住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小姜馨連聲說:謝謝叔叔,謝謝阿姨……爺爺出院了,大過年的躺在床上心情不好,她怕老人家孤單,把在學校學的歌曲編成節目唱給爺爺聽,自己報幕,自己表演,有時再講個小笑話,把學校學到的新課文讀給爺爺聽,爺爺一見她進屋,總是會發自內心的說:“爺爺的開心果回來了!”小小的姜馨盡心盡力地照顧爺爺,她知道爺爺是她最后的依靠,為了爺爺她什么苦都可以吃,她最怕爺爺和自己生病,因為一生病,吃藥打針就要花好多錢,這對她這樣的一個家來說,那真是太可怕了!在這個破舊的老礦區的房子里,總有一個小小的忙碌的身影,撮煤、倒爐灰、抹鍋臺、刷碗筷……這個堅強的孩子從不喊苦、從不叫累,每天都微笑著面對這一切,她知道自己雖然是孤兒爺爺奶奶愛著她,老師愛著她,叔叔阿姨愛著她,天堂中的爸爸媽媽也愛著她,自己是生活在一片愛的海洋中,自己是幸福的……

姜馨同學總以“做最好的自己”作為自己的座佑銘。她善于學習,上學從不遲到或早退,上課專心聽課,不管是哪一科,他都是認認真真地聽講,主動思考,積極回答問題,把知識牢牢地記在自己的腦子里,她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從不拖欠。她求知欲強,課堂上,她敢于提問,善于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她一直堅信,每天都比別人多跨出一小步,最后就會實現理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她的努力也讓她有了豐厚的回報,在每年每學期的學科考試中總是名列前茅,從而成為全班學生學習的榜樣。作為學生干部,她時時處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鼓勵并帶動大家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熱心幫助身邊的每一位同學解決生活上、學習上以及思想上遇到的問題,是大家的知心朋友。她和同學相處得十分融洽,同學們都很喜歡她,信任她。

她十分熱愛勞動。在學校大掃除中,她一馬當先,卷起袖子、拿起拖把,在死角的地方認真的忙碌著,有的同學嫌臟嫌臭,用手捂著嘴不肯去清理,她卻用手直接去掏那些臟東西,她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臭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同學們的心。每次大掃除在她的帶動下,總是把教室和班級分擔區收拾得干干凈凈,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讓人一進教室,便感覺身心舒暢。

吳俊海同學總是管不住自已,不是昨天晚上的作業沒寫,就是課堂上貪玩,總是有各種完不成任務的借口。班級中學生“結對子”互相幫助,誰也不愛和他一組,姜馨主動要求和吳俊海一組。不但設法幫他補上缺漏的課程,輔導好作業,并且嚴把質量關。自由活動的時間,她坐在吳俊海的身邊幫他梳理課文的重難點;同學們出去玩了,她和吳俊海一起鞏固數學計算;午休時她早早來到學校,幫他考字詞、補練習冊。他寫字潦草,經常看不清楚,姜馨就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幫他擦掉,讓他改過來,并不停地提醒他要有耐心,認真書寫,在她的幫助下期中測試時,他的語數雙科都提了五、六分,聽著吳俊海靦腆的道謝聲,她綻開了爛漫的笑容。

姜馨沒有多余的錢買新衣服,鄰居們給她送來了穿過的衣服,懂事的小姜馨無以回報,只能給爺爺奶奶們一個勁地鞠躬;學校的黨員教師給她捐款買了文具書包,學校免費給她發了校服。在眾人的關懷下,小姜馨的心里裝滿了身邊人對她的關愛,她也學著去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小小的她見到鄰居家有什么活,她就搶著幫忙去干;放學路上,遇到老爺爺老奶奶們提著重物,她總是主動伸手幫忙,一直幫老人送到家里,她再回家;鄰居王叔叔家里忙,沒有人接送小孩上學,她每天早、中、晚按時接送王俊如上學放學,就在她家寫作業,等王叔叔回來了再給送回去,姜馨就像孩子的親姐姐。一個大雪天里的放學路上,王俊如走路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正好磕在一塊石頭上,腳也崴傷了,不敢走路,姜馨一看,這可咋整,性子倔強的她決定背著小妹妹走,她胸前背著一個自己的書包,胳膊上挎著俊如的書包。她俯下身子,讓王俊如趴到自己的后背上,王俊如一看她那瘦削稚嫩的肩膀,說在原地等著讓姜馨去找家長,路上一個人也沒有,天也快黑了,姜馨怕耽誤時間,愣是背著王俊如回了家,一路上,又摔了好幾跤,爺爺等著急了,今天孩子怎么還沒回來,等她倆歷盡艱辛回到家里,爺爺看著眼前滿頭大汗,渾身是雪的“雪人”,哈哈大笑。

姜馨這朵路邊的山花是那么平凡、那么渺小,不富麗堂皇,也沒有千姿百態,但她頑強地生長著,野花燦爛地綻放自己的笑臉,努力把大地裝扮得像花園一樣絢麗多彩!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二)

姓名:鐘麗婷

性別:女

所屬地區:黃坑中學

簡介:鐘麗婷原本出生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201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卻打破了家中的寧靜幸福的生活。父親在一次煤礦事故中不幸下肢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因巨額的治療費用,家里已是債臺高筑。2019年,母親不得不讓只有9歲、7歲的兩姐妹照顧弟弟和父親,自己到廣東一家服裝廠打工彌補家計。

【孝心故事】

沒傘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黃坑中學八年級的鐘麗婷同學,是眾多留守兒童里的一名,但同時又是生活最艱難的一名,因為她不僅要自理自己的生活,還要擔負起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和年幼弟弟的責任。

鐘麗婷原本出生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201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卻打破了家中的寧靜幸福的生活。父親在一次煤礦事故中不幸下肢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因巨額的治療費用,家里已是債臺高筑。2019年,母親不得不讓只有9歲、7歲的兩姐妹照顧弟弟和父親,自己到廣東一家服裝廠打工彌補家計。

寒門出孝子,貧窮早當家。鐘麗婷讀小學五年級時就學會了做飯、洗衣服,打柴。如今她還學會了在屋前屋后都種蔬菜,以減少些家里的買菜開支。

除了做家里的家務外,她還要照顧父親和弟弟。父親常年癱瘓在床,由于身體長時間未活動,得了癰癥,鐘麗婷就請了村里的中醫給父親看病,常年敷藥打針只能自己做了,鐘麗婷每天早晚要換藥、清洗傷口兩次,每次都要花費大半小時,到了夏天天氣炎熱,父親下不了床,每天晚上鐘麗婷還要給父親擦身子。

生活的貧寒,困苦并沒有使鐘麗婷屈服。升入黃坑中學之后,學習任務也隨之繁重起來,她知道自己比別的同學學習的時間少,因此格外珍惜課堂的寶貴時間,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她總是能迎難而上,虛心請教老師。她曾在班會上真誠的說:“雖然我家比較窮,但我從不認為我會一直窮下去。因為我會好好學習,有知識、有文化就能創造美好的明天。”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三)

姓名:包繼翔

性別:男

所屬地區:宣威市西寧街道靖外明德小學

簡介:母親狠心出走,父親癱瘓,奶奶、爺爺相繼去世,只留下完全不能自理的父親和9歲的兒子包繼翔。原本應有人疼愛、有人呵護的包繼翔,面對無情的打擊,為了讀書和照顧癱瘓的父親,無奈的他用稚嫩的肩膀撐起這個苦難的家,在宣威市西寧街道明德小學附近租一間20余平方米簡易房,帶著癱瘓的父親上學。

【孝心故事】

帶著父親上學

2019年2月,一個嬰兒哇哇落地,降生到西寧街道赤水村委會切卡這個美麗的小山村——他就是包繼翔。他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無比的喜悅與希望。但好景不長,2019年,小繼翔的母親患了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反復住院花光了家里僅有的一點積蓄,但病仍未好轉,關節腫大,周身疼痛無力。經濟上的壓力和身體上的疼痛讓她不堪忍受,為不拖累這個家,她狠心拋下一歲多的孩子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

苦難接踵而來。2019年,小繼翔的父親包其勇在煤礦挖煤時,因坑道塌方致殘,導致高位截癱。出事后,父親長期臥床,照顧癱瘓的兒子和小繼翔的重擔就落到爺爺和奶奶肩上。每天奶奶按時給小繼翔的父親洗臉、倒水、端飯、檫背、排便、排尿時,小繼翔就站在床邊,歪著頭睜大眼睛看著奶奶怎么做。那時,小繼翔想不通,父親這么大的人,為什么老是躺著不起來,還要奶奶照顧。后來,隨著他漸漸長大,他懂了,父親再站不起來了。

2019年至2019年,奶奶、爺爺分別因車禍和病離開了他們,一次次變故,讓原本幸福的家變得支離破碎,只留下不能完全自理生活的小繼翔和癱瘓的父親。從此,小繼翔失去了依靠。原本還應有人疼愛、有人呵護的小繼翔,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只能過早地用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撐起這個苦難的家。為了讀書和照顧癱瘓的父親,在親戚和朋友的幫助下,他們在明德小學的附近租了一間20余平方米的簡易房,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癱瘓的父親。

簡易房里,包其勇頭躺著的床一方,用木方打了一個頂,從頂上的木方上垂吊下三根尼龍繩,左右兩根各栓著一個木把,哪是包其勇翻身時用的;中間打結的尼龍繩,則是他用來上下移動頭部和上身的。靠里便是小繼翔的床鋪,和一輛輪椅、一個簡易沙發、一臺陳舊的電視機。灶臺上,一套簡單的做飯炊具。

“只有我堅強了、開心了,孩子才堅強。我常常鼓勵孩子要戰勝困難,不怕挫折。”包其勇說。在他出事后,他曾想過這樣活著拖累孩子和家人,不如自己早早了斷痛快些,但看到兒子還那么小、那么可憐,還有年邁的父母,包其勇又打消了死的念頭,他要好好活著,留在父母身邊,陪在孩子身邊看著他長大。

為照顧癱瘓的父親,小繼翔要學會買菜、做飯、炒菜等,而父親便是他的老師,每次洗菜或做飯時,父親在一旁指導著他。起初要么菜里鹽放少了,或咸了;要么飯糊了,或稀了,總有不好的時候,時間久了,小繼翔儼然練成了“小廚師”,有時候他會在作文里自夸一下自己的廚藝。每天早晚,小繼翔要幫父親翻兩次身、檫洗兩次背、排兩次尿。每天早上6點半小鬧鐘一響,小繼翔就起床燒好水,幫父親洗臉和翻身,然后帶著餐具到學校上完早操,吃完早點,再給父親帶上一份。父親吃完早點后,小繼翔洗好餐具,把家里收拾打掃干凈,倒上一杯開水讓父親吃上一次藥,才急忙趕到學校上早課。起初,小繼翔每隔兩節課就跑回家看望父親一趟,怕父親想解小便或想喝水,而父親生怕耽誤孩子的學習,每天盡量少喝水或不喝水,一直不讓孩子上課期間回家。每天學校的午餐、晚餐時間,同齡的孩子吃完飯后要么休息,要么邀約幾個同學去玩,而小繼翔卻沒有時間去睡去玩,從學校打完飯回到出租屋,照顧好父親吃好后,他才有時間趕回學校做作業。每年暑假,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外旅游,小繼翔很羨慕,他曾對父親說:“爸爸,你要是好好的該多好!你就可以帶我去很多地方玩了。”

最艱難的事莫過于幫父親翻身、排小便、洗衣服。父親下肢癱瘓使不上力,百來斤體重對孩子來說太過于沉重,每次翻身,小繼翔都面臨著考驗,父親雙手拉緊床頭兩邊繩索上的木把,用力把上身微微撐起,然后由他抬起雙腿。起初,父子倆的力總用不到一塊,抬起、放下、又抬起……弄得父親痛苦不堪,就這樣,一遍遍地重復,直到他熟練地配合父親用巧勁翻身。天氣好的時候,小繼翔把父親挪到輪椅上,推著父親出去曬曬太陽,把一天在學校遇到的新鮮事跟父親分享。排尿時,小繼翔脫掉鞋子,跪在父親的旁邊,用雙掌緊貼父親的小腹上下按壓,直到父親的小便排出。有時,由于他的力氣小,再用力按壓也無法將尿排出,沒奈何,父親只能握緊拳頭,將掌心那面貼緊小腹,讓小繼翔抓住上方的繩子,用一只腳使勁按壓,直至把尿排出。父親的大便非常難解,每次解便,都不要小繼翔幫忙,解大便時,父親常常要用手指輔助才能把大便解出來,可每次小繼翔都事先拿來手紙和端來一盆熱水,放在床邊的木凳上,等父親解完大便,再用肥皂幫父親洗手,把裝著大小便的塑料袋扎好口,放在床下的垃圾桶里。每次檫背,父親打開頭上中間的那條繩結,用勁往上一拉,將上半截身子升起,小繼翔用毛巾抹上香皂,脫掉鞋子,爬到床上,撩起父親的后衣襟,從上至下給父親一遍又一遍檫著,每檫一次,他要漂洗一次毛巾,直到父親舒服為止。每兩三天要給父親洗一次衣服,每次都是五六件。父親長期臥床,上衣的領口、袖口特別臟,小繼翔就用肥皂搽上,用刷子先把這兩處洗干凈,然后再合起來揉。漂洗時,由于他手小、力氣小,父親的衣服大、著水重、擰不動,他就從一頭雙手握著衣服用勁反擰,擰干水一截放在盆里,再擰一截。每件衣服都要漂洗三四次。每次洗完衣服,小繼翔都感到手臂生疼,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小繼翔洗完衣服,刺骨的水把一雙小手凍得發紫,每在這時,小繼翔就想起奶奶幫他洗衣服的情景,要是奶奶還活著的話,一定不要他洗衣服,想著、想著,鼻子一酸,淚水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由于身體的緣故,小繼強和父親一直分開睡,每次給父親檫背時,看著父親下肢漸漸萎縮的肌肉,小繼翔心里十分難過,他含著眼淚說:“爸爸,我想跟你睡一起,哪怕一個晚上。”對于一個10歲的孩子,多么需要父親一份呵護與疼愛,多么需要一個撒嬌而溫暖的懷抱。然而,這些父親心里都知道,但他無法把這份愛給他,因為孩子睡覺時總愛動、愛踹,而他的皮膚一踹就破,踹破了就很麻煩。

小繼翔在家里不但是個堅強的孩子,孝敬父親,而且在學校里與同學們融洽相處,學習成績很好。和他同年級相處較好的朋友沈天云、李浩說:“他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愛舉手發言。他善解人意,從不跟人吵架,即使把他足球弄個洞也不計較,他的學習成績都比我們好。”

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父親從朋友那里領來刺繡的活,每天坐在床上一針一線地繡,繡好后,請朋友銷售。去年12月,父親刺繡的一幅“八駿圖”在昆明航模展上拍賣得4000元。小繼翔則利用假期,跟二叔上山挖何首烏、黃芩等中草藥材,曬干后出賣給藥店。

得知小繼翔的遭遇后,社會各界的人士,紛紛伸出愛心之手,對小繼翔和他的父親進行援助:每逢馬街趕集,老家的親戚和同村的堂叔、堂嬸們經常來看望他們,并給他們捎來雞蛋、洋芋、蔬菜;出租房隔壁的鄰居主動幫小繼翔的父親洗床單和被子;村委會把小繼翔和他的父親納入農村低保,西寧街道黨對小繼翔進行愛心助學。

為讓小繼翔健康成長,安心上課,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和照顧父親,學校免費為父子倆提供三餐。每學期開學和“六一”節,學校要給小繼翔送去新買的衣服、書包,玩具和作業本、課外讀物,逢年過節,學校要派人看望他們,給他們帶來溫暖。

小繼翔說:“感謝有這么多人關心我,希望爸爸健康快樂,即使我今后考上初中、高中或者大學,我也會帶著爸爸上學,讓我天天陪伴他、照顧他,讓他快樂生活。”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四)

姓名:王首啟

性別:男

所屬地區:北正鎮實驗學校

簡介:他三歲那年,母親受不了貧困的生活和父親離婚了,從此一去不復返,斷了聯系。父親從小身患血友病,每年治病都要花很多錢,今年因無力承擔醫療費用去逝。一直以來,他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爺爺身患殘疾,雙腿失去知覺,奶奶腦溢血癱瘓在床。所以,全家人的生活重擔都由王首啟一人扛。

【孝心故事】

每天清晨,在寂靜的鄉村里,忙了一天農活的男女老幼大都沉浸在香甜的睡夢之中,但就在一所破的不能再破的農家小院里,總有一個身材瘦小的身影在忙前忙后,他就是北正鎮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王首啟。今年14歲,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民家庭,家中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和患有先天性甲型血友病及小兒麻痹癥的父親。爺爺、奶奶和爸爸不但沒有固定工作,而且都因為年齡和身體原因,更沒有什么額外的收入,一家人只靠種10余畝耕地為主來維持生活,日子雖苦,但小首啟精神很充實,小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因為他有一個溫暖的家,從他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父母親便細心地照顧他,無微不至地關懷他。他們把更多的愛都傾注在了他的身上,他也是全家的開心果,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寶貝。

可是這樣的幸福的生活并沒有維持太久。在他四歲的時候,母親因為多種原因,經常和父親鬧矛盾,她看這個家是越來越不順眼,后來母親獨自離開了這個家,棄下父親,扔下孩子,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他們。只有父親帶著他艱難度日。他是既當媽媽又當爸爸,一個身有殘疾的父親帶著一個孩子,他的艱難與心酸可想而知。和父親相依為命的日子里,他們的生活變得很艱苦,小首啟還時常想念媽媽,想起媽媽的時候他就大哭不止,嘴里喊著“我要媽媽,我要媽媽……”,據爸爸說,孩子那時做夢都喊著找媽媽,就是在這種單親家庭中,他失去了享受母愛的權利,不懂得人間疾苦和生活艱辛的他,依然在爸爸的關愛下享受著自己小小的快樂。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更大的災難又一次降臨在了他家。在他五歲的時候,年邁的爺爺在田里耕作時不慎摔倒,把腿摔斷,由于家庭困難,沒有錢住院進行系統的治療,摔斷的那一條腿變成了終身的殘疾,永遠失去了知覺,如今只能靠拄雙拐走路,完全失去了下地干活的勞動能力。就連晚上睡覺,有時還把自己穿的鞋帶到了被窩里。由于父親又患有先天性甲型血友病及小兒麻痹癥,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這樣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壓在年邁的奶奶一個人身上。可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2019年的秋收大忙時節,奶奶又突然患上了急性腦出血,多虧搶救及時,才保住了年邁的生命,但是也還是留下了癱瘓在床的后遺癥,現在生活已經不能完全自理。從此年幼笨拙的小首啟開始學生火、做飯。每次當他看到帶病下地干活回來的爸爸,累得一頭栽倒在炕上起不來的時候,懂事的小王首啟便心疼地對爸爸說:“爸爸你歇會兒吧,我給你做飯去。”爸爸累得沒精神頭,也沒理會他,沒想到小小的年紀小首啟真的為爺爺、奶奶和爸爸做起飯來。當爸爸睡醒時發現桌子上多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小王首啟正在那看著他傻笑。于是爸爸問:“是爺爺做的面條吧?”小王首啟說:“不是,爺爺趕集去了,還沒回來呢,是我做的。”爸爸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怎么會做面條呢?”爸爸問。小王首啟說:“是你做面條時我看著啊,看幾次我就會了,怎么樣好吃不?”爸爸吃著孩子做的面條,雖然感覺味道不怎么地,但是爸爸瞬間感覺到王首啟長大了,爸爸一把把小王首啟摟在懷里,他眼睛濕潤了……再大一點,他學會了洗衣服,購買生活必需品,農村都吃自己做的醬,到下醬的季節,他自己騎自行車馱著烀好的黃豆去加工廠磨醬,到秋天的時候,大白菜都下來了,他就腌酸菜,因為家境困難,他在買白菜的時候還都會和人家討價還價,“這哪是個小孩子啊!”賣菜的人都這么說他。為了讓常年在家的爸爸不那么寂寞,他還為爸爸養了一條小狗……他稚嫩的肩膀上承擔的太多太多,所有跟他辦過事的大人都說他是個堅強孝順的男孩。

記得有一次,大概是七八歲的時候吧,他推著自行車去買大米,因為當時他太小,在馱著大米回家的途中,由于米袋太重,車前邊輕,后面重,沒把穩好車把,推著推著自行車就把他拽倒了,自行車和一袋大米都砸在了他的身上,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能有多大力氣啊,況且由于缺少營養,他長得又很瘦弱,車子把他壓得出不來了。他使勁所有的力氣掙扎著,不一會豆子般大小的汗珠從他的臉上順著鬢角流下來。所有的委屈和傷感一起襲來,想著別的同齡孩子都坐在溫暖的屋子里,吃著爸爸、媽媽扒的香蕉,躺在媽媽的懷里撒嬌……而他卻要承受這么多,他就在馬路上大哭起來,直到一個好心的過路人把自行車幫他扶起來,他才爬了出來,他擦干眼淚,咬著牙把這袋米推回了家。

由于他家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到了上學年紀的他,沒有更多的精力既上學又照顧爸爸和這個家,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推遲上學的年紀。直到8歲的時候才報名上了學。家里離學校太遠,他每天要步行往返十余里的路上學、回家。而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來回接送上學,每當他看著村里的大人騎著摩托車馱著孩子們上下學,他心里不是滋味,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爸爸能健健康康地也接送他啊。村里別人家孩子的家長,特別是現在小首啟學校的朱老師每次看到他就要讓他搭車,時常還到小首啟的家去接他上學。但是王首啟始終沒有坐過一次別人的車,剛強的他從不祈求別人的恩賜,那樣會讓他覺得自已是個可憐的孩子。爸爸也不知流過了多少淚,恨自己沒有能耐,沒能給自己的孩子在上學的照顧,爸爸對孩子說:“孩子,來年年頭好的話,我一定給你買輛自行車,你上學就不會那么辛苦了。”可是,王首啟知道年頭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僅有的那么點兒地,一年下來,一家人的吃飯、穿衣,和治病打針,這些錢都不夠。本來家里就捉襟見肘,哪還有閑錢給他買自行車呢。突然有一天,他在放學的路上聽到有人喊收草藥,他尋思這里有什么草藥啊,于是他就和那個人搭訕,問他怎么個情況,收草藥的人告訴他,這山上有很多的草、花都是可以用做藥材的,可以采摘下來賣給他。這時小首啟靈感一閃,“對啊,我可以利用閑暇時間上山挖草藥賣啊,這樣不但減輕了爸爸的負擔,富余的錢就可以買輛自行車。于是,他利用放學時間、節假日自己偷偷的拿著鍬和籃子上山挖草藥,有時出去被爸爸看見問到,他就說出去找同學玩,因為他不希望爸爸知道后為他擔心。所謂“貴在堅持,事在人為”,在他的努力下,他偷偷把賣的草藥錢攢了起來,不但貼補了家用,還買了輛自行車。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小首啟心里樂開了花。而爸爸知道后跟屯鄰說:小首啟現在不是個“孩子”,他在我們家就是個“大人”,就是我們家的頂梁柱。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作為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現實的狀況讓他清楚地知道“知識改變命運”。只有把自己變得強大才能夠完全支撐這個家。他學習刻苦勤奮,善思好問,身上總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學習成績在班級一直名列前茅。課堂上他總能認真聽講,那個最積極舉手發言的準是他;課堂外對于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和學習任務,他總是及時完成。不懂就問是他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為什么這樣做?為什么這么說?為什么這么想”等等,這些語言是他經常掛在他嘴邊上的話,有時老師都被他問得有點煩了,但是一想能有這么多問題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于時老師們還是耐心地給他進行講解,有時老師也會被問到答不上來,只好找資料幫助他解答。他就是這樣一個勤學好問的孩子,所以他的成績在班里是一直名列前茅。他不但自己知道學習,他還經常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同學們都特別喜歡他。

除了“沉甸甸”的生活,周圍的鄰居、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社會上的好心人也讓他體會到了濃濃的親情。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都盡能力的幫助他,雖然小首啟沒有時間、精力、金錢參加興趣班,沒有和同齡人太多的玩耍的時間,但他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愛,所以他的生活也感到很幸福。

可是為什么老天爺對他如此不公,讓他經歷這么多的苦難還不夠嗎?為什么還要奪走他生活下去的希望,幼小孩子心中的頂梁柱——親愛的父親呢?今年三月的一個夜晚,當大家都在睡夢中的時候,他的父親卻因為突發腦出血永遠地離開了他。天性堅韌的他,在親友的幫助下,料理完爸爸的后事后,親友和鄰里都勸小首啟去投奔媽媽,好有一個相對好一點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但孝順的小首啟卻擦干了別人無法理解的眼淚,毅然決然的做出了承擔起了侍候爺爺、奶奶生活起居的決定。在辦完爸爸喪事后第三天,他又背起書包,邁著堅韌的腳步走進了學校的大門,走進了他一直神往的課堂。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準則。在得到這么多人的關愛后,他更加努力刻苦的學習;更加關愛長輩,照顧好年邁的爺爺、奶奶;更加讓他樹立起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讓在天堂的爸爸能夠安心,讓爺爺、奶奶能少操心,讓老師放心,讓身邊的人開心。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五)

姓名:林杰靈

性別:男

所屬地區:廈門市內厝中學

簡介:林杰靈同學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父母雙親都肢體殘疾(父母親均為單臂),但他們身殘志堅,自力更生,經營著一家自選小賣部。正是父母親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力影響著年幼的兒子。在家里,小小年紀的杰靈是一個孝老愛親的好孩子,從沒聽過他講過一句話抱怨父母的話,從沒給父母添任何麻煩,而是主動、默默地包攬了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孝心故事】

林杰靈是廈門市內厝中學的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他熱愛集體,率先垂范,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在2019-2019學年度獲得翔安區“三好生”、2019-2019學年區“美德少年”、2019-2019學年市“美德少年”。在2019-2019學年校“有效識記,經典誦讀”競賽活動中獲得一等獎。擔任年段學生會紀律部長、班長和英語學科代表,帶領全體同學不斷進取,蒸蒸日上。他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然而,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孝老愛親之心。

林杰靈同學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父母雙親都肢體殘疾(父母親均為單臂),但他們身殘志堅,自力更生,經營著一家自選小賣部。正是父母親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力影響著年幼的兒子。在家里,小小年紀的杰靈是一個孝老愛親的好孩子,從沒聽過他講過一句話抱怨父母的話,從沒給父母添任何麻煩,而是主動、默默地包攬了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洗衣、煮飯、打掃房間、幫照顧小妹妹,幫助父母站柜臺賣東西、搬貨。晚飯后,他做完作業后會給父母端上一杯溫水,為他們端來熱水洗腳,為父母揉肩、背,陪他們說心里話……,他把對父母長輩們的感恩和深愛淋漓盡致地表達在日常生活里。去年春季,他的爺爺因病去世,足足讓他傷心了很久。今年春節原本身體羸弱的奶奶病情也越來越嚴重,加上不小心摔了一大跤,本來身體就差,這會兒只能回老家,病躺在床上。杰靈一放寒假便搭車回老家照看病重的奶奶,一呆就是整個寒假。他除了給奶奶做飯,喂飯、熬湯藥,洗衣服,還幫奶奶按肩、揉背。奶奶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病情有了很好轉。他整個寒假都陪在他奶奶身邊,沒有出去過一次游玩,可憐的孩子竟瘦了7、8斤,看到此場景他奶奶不禁流下傷心的淚水。

篇(7)

丁燕,女,12歲,生于2019年6月,家住達州市宣漢縣峰城鎮寨扁村1社,現就讀于宣漢縣峰城鎮寨扁村小學四年級。提起她,腦海中總能浮現出她那瘦弱的身影,浮現出她照顧病重的爺爺的身影,浮現出她在田間地頭勞作的身影。生活給予了她太多的艱辛,而她總是用堅強的眼神笑對生活。她告訴別人:她要像海燕一樣向著夢想飛翔。

堅強微笑挑戰艱難命運

2019年前,憨厚的農村漢子丁長華在田里撿回一個在襁褓中的小嬰兒,取名丁燕,一家人相依為命。早年得過腦膜炎留下后遺癥的丁長華后來病情加重,完全喪失了勞動力;爺爺丁仕明,患嚴重的風濕病,已經病癱在床上;奶奶師仲秀,患嚴重的風濕關節炎,無錢醫治,屋內常常傳來她痛苦的呻呤聲。。。。。。這些在一個大人眼里都相當艱辛的情況,卻要一個僅僅幾歲的小女孩獨自面對。然而,病床上的父親的一句話,給她稚嫩的身軀又增添了一道晴天霹靂:“爸爸必須告訴你,你不是我親生的,我是在路邊……”這個沉重打擊就像重錘一樣擊垮了她瘦弱的身體,但她強忍住了滾滾淚水,笑了笑,拉住父親的手說:“爸,謝謝您,有您這樣的好爸爸,我是幸運的……”。

瘦弱身軀挑起沉重生活

面對坎坷的命運,她無法選擇,就這樣,小丁燕用年僅12歲的生命向命運發起了挑戰。她首先要照顧的是病癱在床的爺爺,怎樣省力地給爺爺翻身,怎樣煎藥,怎樣喂藥,小小的丁燕都熟練于心了。

清晨,當別的孩子還在睡夢中時,她已早早起床,掃地,做飯,料理家務,匆匆吃兩口,便背起書包向學校走去;當別的孩子還在撒嬌時,她卻在叮囑奶奶:“幫我照顧好爺爺……”。

放學后,她要把一家人的衣服洗干凈,還要趕在天黑之前做好晚飯,否則給爺爺喂飯就不方便了。

晚上吃了飯,收拾完碗筷后,是一家人難得的休憩時光。小丁燕會把在學校學的歌曲編成節目唱給爺爺、奶奶聽,自己報幕,自己表演,有時再講個小笑話,有時把學校學到的新課文讀給爺爺、奶奶聽,在簡陋的小房子里,總能傳出老人們歡樂的笑聲。

品學兼優心懷遠大志向

生活的艱辛讓丁燕更懂得了珍惜學習的機會,貪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早熟的小丁燕卻從來舍不得把時間拿來玩耍,她總是擠著時間學習。雖然要照顧爺爺奶奶,做很多家務,但她上學從不遲到或早退,上課專心聽課,主動思考,積極回答問題,老師布置的作業,她每天都按時認真完成,學習一直名列前茅。

她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六一兒童節的舞臺上有她美麗的舞姿,學校大掃除中有她忙碌的身影,演講比賽上總是能傳出她自信的聲音。。。。。。

“不管多難,我都要好好讀書,以后還要讀高中,讀大學”,丁燕說,她以后長大了想當醫生,治療病人,為社會做貢獻。

辛苦勞作種下家的幸福

除了要照顧家里三位病人,丁燕還要到田間地頭勞作。每到周末,別的孩子有的在睡懶覺,有的在爸爸媽媽帶領下到處游玩,而丁燕,必須要早早起床,因為很多農活都在等著她。給爺爺奶奶做好飯后,丁燕就用瘦弱的肩膀扛著農具出到田間。日復一日,鋤草、種玉米、挖地、插秧……這些大人干的活,小小的丁燕早已學會了。她身體瘦弱,力氣小,大人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干完的活,她通常要滿身汗水干到天黑,從未抱怨。在奶奶的幫助下,丁燕還學會了種蔬菜,把自己種的蔬菜做好遞到爺爺面前,成為了她最幸福的事情……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丁燕用瘦小的身軀扛起了一個家,以堅毅不屈的品質倔強地飛翔在大山深處,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簡介(二)

王福祿,男,12歲,天津市靜海區中旺鎮趙齊莊小學六年級學生,他用稚嫩的肩膀承擔孝老愛親的重任。

小福祿原本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金色童年,家境殷實,生活富裕,上有奶奶疼、父母愛,還有個像天使一樣不笑不說話的姐姐帶著他整天歌聲不斷、笑聲不斷。

2019年,小福祿的父親王金鵬在駕車送貨時發生車禍,導致高位截癱,生活無法自理。姐姐正在外地上大學,媽媽在家又要種地又要照顧丈夫,根本無暇顧及年幼的孩子。當時還在讀一年級的小福祿漸漸懂得了擔當,幼小的他知道自己的家和別的孩子家不一樣,于是便開始學著做起了家務。

2019年11月,母親被查出肺癌晚期,而且病情迅速惡化。姐姐在醫院照顧母親,父親全靠年僅11歲的小福祿照顧。母親病故后,雖然有些親戚鄰居都來幫把手,可大部分家務還要靠王福祿來承擔。短短的幾個月,王福祿學會了買菜、做飯、洗衣服,盡管做的菜比較簡單,卻能讓父親吃上熱乎飯。父親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每天插著尿管,還要經常翻身。他學會了很多護理技能,每天早晨早早起床,安頓好父親才去上學。中午、晚上一放學,他就馬上跑回家,生怕爸爸有什么問題。

農村靠火炕取暖,每逢過冬需要大量的柴草。為了保障家里人溫暖過冬,每到秋后,小福祿仿照母親平時捆柴的方法,騎著母親留下的三輪車,在課業之余抽時間去大洼地里割柴草,捆、裝車、拉運全是自己干。高高的一大車柴草,垛起來的是全家人一冬的溫暖。

父親因長期靠引流管導尿,極易引發炎癥,需要隔日對膀胱進行藥物沖洗。為了節省每一分錢的家庭開支,他向大夫悉心請教沖洗膀胱的技術要領,從藥店批發來必備的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漸漸地能夠獨立進行膀胱沖洗,既節約了許多開銷,又減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小福祿用自己辛勤的付出換來臥床父親的平安和放心。80歲高齡的奶奶冠心病和小腦萎縮日益嚴重,也需要有人照顧。期間,姐姐本想輟學,但懂事的弟弟堅持讓姐姐讀書,自己再怎么辛苦,也愿意默默承受。幾年來,小福祿沒有吃過一口零食,沒有買過一件新衣。 2019年榮獲“感動津門十大孝親愛心學子”所得的5000元獎勵資金全部用作父親和奶奶的醫療費用和營養支付。

他被市文明辦、市教委授予“第四屆感動津門十大孝親愛心學子”榮譽稱號。

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簡介(三)

2019年,文敏剛出生不到一個月,養父養母就收養了她,由于養父母不能生育,養父對文敏倍加疼愛。2019年11月,文敏的養父患病去世,留下了一個貧困破敗的家和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養母。養母患有耳聾的毛病、智力有障礙且精神有問題,基本的正常交流都很困難,每天都會出門到處游走,文敏放學如果發現養母沒在家,就立馬到她常去的地方找,有時候還會找鄰居幫忙。為了照顧好養母,文敏放棄住校,每天都要往返學校4趟,每一趟需要半小時的時間。

遇到周末趕集日,她早上起來和養母吃完早餐,就燒水幫養母洗頭。她會買些養母愛吃的餅干,還會挑一件小禮物送給養母。

就在養父病重期間,文敏的親生父母擔心孩子照顧不了養母,多次找上門來,要她回去居住,文敏都婉言拒絕了。“繼父不覺歸西去,養女思情淚傷悲;想父言淚如雨下,寨老情難與報恩。”這是養父去世后,文敏請寨鄰幫她寫的挽聯,如今,這兩幅對聯仍貼在文敏家的門上。

文敏家原本有6、7畝地,養父去世以后,在寨鄰的幫助下,她在家門口種起了蔬菜,今年還種了2畝玉米,這幾天放學以后,她還要忙著收玉米。

文敏在學校學習很努力,學習成績在班上排在前十名,她還喜歡參加各類活動,和同學們在一塊也很陽光。

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簡介(四)

2019年2月,一個嬰兒哇哇落地,降生到西寧街道赤水村委會切卡這個美麗的小山村——他就是包繼翔。他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無比的喜悅與希望。但好景不長,2019年,小繼翔的母親患了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反復住院花光了家里僅有的一點積蓄,但病仍未好轉,關節腫大,周身疼痛無力。經濟上的壓力和身體上的疼痛讓她不堪忍受,為不拖累這個家,她狠心拋下一歲多的孩子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

苦難接踵而來。2019年,小繼翔的父親包其勇在煤礦挖煤時,因坑道塌方致殘,導致高位截癱。出事后,父親長期臥床,照顧癱瘓的兒子和小繼翔的重擔就落到爺爺和奶奶肩上。每天奶奶按時給小繼翔的父親洗臉、倒水、端飯、檫背、排便、排尿時,小繼翔就站在床邊,歪著頭睜大眼睛看著奶奶怎么做。那時,小繼翔想不通,父親這么大的人,為什么老是躺著不起來,還要奶奶照顧。后來,隨著他漸漸長大,他懂了,父親再站不起來了。

2019年至2019年,奶奶、爺爺分別因車禍和病離開了他們,一次次變故,讓原本幸福的家變得支離破碎,只留下不能完全自理生活的小繼翔和癱瘓的父親。從此,小繼翔失去了依靠。原本還應有人疼愛、有人呵護的小繼翔,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只能過早地用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撐起這個苦難的家。為了讀書和照顧癱瘓的父親,在親戚和朋友的幫助下,他們在明德小學的附近租了一間20余平方米的簡易房,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癱瘓的父親。

簡易房里,包其勇頭躺著的床一方,用木方打了一個頂,從頂上的木方上垂吊下三根尼龍繩,左右兩根各栓著一個木把,哪是包其勇翻身時用的;中間打結的尼龍繩,則是他用來上下移動頭部和上身的。靠里便是小繼翔的床鋪,和一輛輪椅、一個簡易沙發、一臺陳舊的電視機。灶臺上,一套簡單的做飯炊具。

“只有我堅強了、開心了,孩子才堅強。我常常鼓勵孩子要戰勝困難,不怕挫折。”包其勇說。在他出事后,他曾想過這樣活著拖累孩子和家人,不如自己早早了斷痛快些,但看到兒子還那么小、那么可憐,還有年邁的父母,包其勇又打消了死的念頭,他要好好活著,留在父母身邊,陪在孩子身邊看著他長大。

為照顧癱瘓的父親,小繼翔要學會買菜、做飯、炒菜等,而父親便是他的老師,每次洗菜或做飯時,父親在一旁指導著他。起初要么菜里鹽放少了,或咸了;要么飯糊了,或稀了,總有不好的時候,時間久了,小繼翔儼然練成了“小廚師”,有時候他會在作文里自夸一下自己的廚藝。每天早晚,小繼翔要幫父親翻兩次身、檫洗兩次背、排兩次尿。每天早上6點半小鬧鐘一響,小繼翔就起床燒好水,幫父親洗臉和翻身,然后帶著餐具到學校上完早操,吃完早點,再給父親帶上一份。父親吃完早點后,小繼翔洗好餐具,把家里收拾打掃干凈,倒上一杯開水讓父親吃上一次藥,才急忙趕到學校上早課。起初,小繼翔每隔兩節課就跑回家看望父親一趟,怕父親想解小便或想喝水,而父親生怕耽誤孩子的學習,每天盡量少喝水或不喝水,一直不讓孩子上課期間回家。每天學校的午餐、晚餐時間,同齡的孩子吃完飯后要么休息,要么邀約幾個同學去玩,而小繼翔卻沒有時間去睡去玩,從學校打完飯回到出租屋,照顧好父親吃好后,他才有時間趕回學校做作業。每年暑假,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外旅游,小繼翔很羨慕,他曾對父親說:“爸爸,你要是好好的該多好!你就可以帶我去很多地方玩了。”

最艱難的事莫過于幫父親翻身、排小便、洗衣服。父親下肢癱瘓使不上力,百來斤體重對孩子來說太過于沉重,每次翻身,小繼翔都面臨著考驗,父親雙手拉緊床頭兩邊繩索上的木把,用力把上身微微撐起,然后由他抬起雙腿。起初,父子倆的力總用不到一塊,抬起、放下、又抬起……弄得父親痛苦不堪,就這樣,一遍遍地重復,直到他熟練地配合父親用巧勁翻身。天氣好的時候,小繼翔把父親挪到輪椅上,推著父親出去曬曬太陽,把一天在學校遇到的新鮮事跟父親分享。排尿時,小繼翔脫掉鞋子,跪在父親的旁邊,用雙掌緊貼父親的小腹上下按壓,直到父親的小便排出。有時,由于他的力氣小,再用力按壓也無法將尿排出,沒奈何,父親只能握緊拳頭,將掌心那面貼緊小腹,讓小繼翔抓住上方的繩子,用一只腳使勁按壓,直至把尿排出。父親的大便非常難解,每次解便,都不要小繼翔幫忙,解大便時,父親常常要用手指輔助才能把大便解出來,可每次小繼翔都事先拿來手紙和端來一盆熱水,放在床邊的木凳上,等父親解完大便,再用肥皂幫父親洗手,把裝著大小便的塑料袋扎好口,放在床下的垃圾桶里。每次檫背,父親打開頭上中間的那條繩結,用勁往上一拉,將上半截身子升起,小繼翔用毛巾抹上香皂,脫掉鞋子,爬到床上,撩起父親的后衣襟,從上至下給父親一遍又一遍檫著,每檫一次,他要漂洗一次毛巾,直到父親舒服為止。每兩三天要給父親洗一次衣服,每次都是五六件。父親長期臥床,上衣的領口、袖口特別臟,小繼翔就用肥皂搽上,用刷子先把這兩處洗干凈,然后再合起來揉。漂洗時,由于他手小、力氣小,父親的衣服大、著水重、擰不動,他就從一頭雙手握著衣服用勁反擰,擰干水一截放在盆里,再擰一截。每件衣服都要漂洗三四次。每次洗完衣服,小繼翔都感到手臂生疼,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小繼翔洗完衣服,刺骨的水把一雙小手凍得發紫,每在這時,小繼翔就想起奶奶幫他洗衣服的情景,要是奶奶還活著的話,一定不要他洗衣服,想著、想著,鼻子一酸,淚水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由于身體的緣故,小繼強和父親一直分開睡,每次給父親檫背時,看著父親下肢漸漸萎縮的肌肉,小繼翔心里十分難過,他含著眼淚說:“爸爸,我想跟你睡一起,哪怕一個晚上。”對于一個10歲的孩子,多么需要父親一份呵護與疼愛,多么需要一個撒嬌而溫暖的懷抱。然而,這些父親心里都知道,但他無法把這份愛給他,因為孩子睡覺時總愛動、愛踹,而他的皮膚一踹就破,踹破了就很麻煩。

小繼翔在家里不但是個堅強的孩子,孝敬父親,而且在學校里與同學們融洽相處,學習成績很好。和他同年級相處較好的朋友沈天云、李浩說:“他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愛舉手發言。他善解人意,從不跟人吵架,即使把他足球弄個洞也不計較,他的學習成績都比我們好。”

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父親從朋友那里領來刺繡的活,每天坐在床上一針一線地繡,繡好后,請朋友銷售。去年12月,父親刺繡的一幅“八駿圖”在昆明航模展上拍賣得4000元。小繼翔則利用假期,跟二叔上山挖何首烏、黃芩等中草藥材,曬干后出賣給藥店。

得知小繼翔的遭遇后,社會各界的人士,紛紛伸出愛心之手,對小繼翔和他的父親進行援助:每逢馬街趕集,老家的親戚和同村的堂叔、堂嬸們經常來看望他們,并給他們捎來雞蛋、洋芋、蔬菜;出租房隔壁的鄰居主動幫小繼翔的父親洗床單和被子;村委會把小繼翔和他的父親納入農村低保,西寧街道黨對小繼翔進行愛心助學。

為讓小繼翔健康成長,安心上課,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和照顧父親,學校免費為父子倆提供三餐。每學期開學和“六一”節,學校要給小繼翔送去新買的衣服、書包,玩具和作業本、課外讀物,逢年過節,學校要派人看望他們,給他們帶來溫暖。

小繼翔說:“感謝有這么多人關心我,希望爸爸健康快樂,即使我今后考上初中、高中或者大學,我也會帶著爸爸上學,讓我天天陪伴他、照顧他,讓他快樂生活。”

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簡介(五)

15歲的寧志軍是河北內丘二中的初二年級學生,面對父親病逝,母親智障,少年寧志軍,咽下無盡的淚水,封存了所有的軟弱,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堅強與擔當。洗衣、做飯、抬水、掃地、打零工、捉蝎子,看似平平淡淡,更不轟轟烈烈,但簡簡單單的行動,詮釋了堅強少年的博大的孝心。都說女孩是父母的小棉襖,但單親少年寧志軍卻是母親的大衣,甚至天和地。

晴天霹靂

寧志軍本來有一個完整的家,父親、母親、哥哥和他。盡管祖祖輩輩居住在丘陵區,坡高地薄,收入有限,日子但也勉強能過得去。父親老實巴交,肯吃苦,到處打點零工,基本能顧住溫飽。時光到了2019年秋天,父親寧良小正在翻蓋家里的房子,突發肝炎,疼痛難忍。但是看著家里的窘況,吃了幾粒止疼藥,忍著痛繼續蓋房子。勞力不好,積勞成疾,病情惡化,撒手人寰。

父親離去,家里的天一下子塌了,這個家徹底垮了。母親五十多歲了,智障,嘴歪眼斜,生活不能自理。見了人只會咕噥咕噥的嘟囔,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成。飯不會做,衣服不會洗。偶爾做做飯,一個人吃一綹掛面就行,她能下兩封。滿滿一大鍋,能吃好幾天,餿了繼續吃。

為了生計,哥哥寧繼軍,要到外地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寧志軍和智障母親,寧志軍突然間長大了,流著眼淚,咬著牙,一字一頓對哥哥說:“咱娘我來管,你放心打工去吧!”那一年,他只有11歲。

旱井汲水

照顧母親,先從打水開始。寧志軍家里沒水管,他要到在村中間水井往上提水。只見他略微低著頭,兩只手輪換著用繩子從井里往上汲水,隨著她的兩手交替著往上拔,一桶晶瑩涼爽的清水,慢慢地露出井口。此時此刻,寧志軍的臉上早已豆大的汗珠,不停往下滴答。身上的背心也溻透了。

他說從家里到井邊,大約有100米的路程。他一人吃力地拎起兩個大鐵桶,氣喘吁吁地爬了五個坡。十幾歲的孩子,除了臉上的汗珠,有的是堅毅和對生活的憧憬。

往水缸里打水,是寧志軍每星期日放學到家必須完成的作業。他上學之前都給娘打一大水缸水,預備好母親一星期做飯洗涮用水。

苦難,能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同樣,苦難,給他的人生增加營養,增添堅強的砝碼。寧志軍在苦難面前,選擇了堅強面對。

拾酸棗,填補家用

對于一個初中學生的暑假來說,大多數人可能在空調屋里玩電腦游戲,或者跟著父母四處游玩,也可能去學鋼琴練書法上各種各類的補習班。寧志軍可沒有這樣的奢望,暑假里他伺候母親,白天摘酸棗,晚上捉蝎子,貼補家用,也換取下學期的飯費。

寧志軍所在的村子,位于丘陵區。盛產酸棗,成熟后加工成棗仁,是貴重的藥材。暑期酸棗進入成熟期。志軍就跟著堂姐,給別人家摘酸棗。烈日炎炎,驕陽似火。在家里坐著不動,也會出一身的汗,更何況是在無遮攔的暴曬下。

他說,盡管很熱,但是一天能夠能摘十幾斤酸棗,一元一斤,一天下來能收入十幾元錢呢。一臉滿足的笑容。

娘在,家就在

寧志軍到縣城上了初中,一周回家一次。一進門就喊:“娘,我回來了!”母親樂呵呵的走出來,沖著兒子傻笑,他就會拉著母親的手,噓寒問暖,講述著學校的故事。

篇(8)

  一、熱愛學生、為人師表

  自工作以來,我始終堅信“沒有愛的教育不能稱之為教育。”愛是源泉,愛是力量,愛是智慧,所以我一直用自己溫暖的心去關愛每個學生,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的每一個小過失,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

  “讓每一片綠葉充分享受到陽光,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這一直都是我的育人準則。古人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一個教師只有處處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表率,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因此,在工作中,我特別重視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和教育學生。課堂上,發現有同學趴在課桌上,我會走到他跟前,摸摸他的頭,善意的提醒他,并關切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發現有同學學習退步了,我會立即找其了解原因,尋找對策。 當然,每一個班里都會有一些調皮搗蛋、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他們常常會遭到冷漠和厭惡,但是在我看來,無微不至的關懷似乎比諷刺和挖苦更能令他們進步。因為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渴望被外界、被他人肯定的需要。所以我用鼓勵和表揚代替了隨意的責備和批評,用談心和交流幫助他們重拾對學習的信心。事實證明,這種做法還是顯有成效的,當時班里的幾個學困生對待學習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成績也有了較明顯的提高。

  除了扮演好教師的角色以外,在班主任工作期間,每天,我都堅持早到班,遲下班,及時的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上有困難就給與幫助,學習上有困難就給與指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于我的耐心教育和真心付出,漸漸地師生間的距離近了,學生對我的信任度也越來越高了。現在雖然他們已經步入了大學的殿堂,但每年的教師節,我的辦公桌上、電子信箱里都會收到許多來自天南海北的祝福,我想,一個老師,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此。

  二、注重學習、勤奮鉆研

  “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從師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學海無涯,業務研究更無限,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都會從教師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來。為了給學生做榜樣,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我們這些教育祖國下一代的年輕教師,一日不學,猶如落隊之雁。必須堅持學習,不斷學習,唯有這樣,才能永遠保持一顆鮮活的心靈,“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池的活水。”每年,我都自費購買許多教育教學的期刊雜志。讀書,是我經常必做的功課!因為熱愛閱讀,所以,閱讀也回報了我。一則則課堂教學實錄與反思給我提供了優秀的教育資源,讓我把課堂經營得風生水起。

  讀別人的文章,但也更應該有自己的想法與感悟。多年來,我既學習業務知識,又閱讀各方面的書籍;既向同行學習,學習同事教材處理方法、駕馭課堂、研究問題的能力,又向專家學習,讀理論著作,聽專家的講座,領悟專家的教育

  思想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我在渴求學習現代教育理論與他人的經驗的同時,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并認真地總結反思,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在教學中,我持之以恒地主動學習課改理論,掌握《新課標》的基本精神,堅持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探索課堂教學新途徑。課堂上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注重把深的講淺、把難的講易、把易的講透,把看似平常的問題講得有意思,富有生命力。久而久之,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另外,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在課前非常重視備課,在備課中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五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學用語、備板書;課中激情投入,處理好教學的各個環節,使課堂具有吸收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課后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分析成功之處或欠缺所在,制訂進一步的改進措施。

  “一個教師,要贏得學生的好感與尊敬,就首先要把課上得既扎實又生動;一個教師要贏得社會的認可和肯定,就首先要拿出一流的教育教學業績。”我堅信:“只要真情付出,用心教學,就會有豐厚的回報”。

  三、恪盡職守、銳意進取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我恪盡職守、任勞任怨、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干滿點,從不遲到早退。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學中我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和教育活動,積極參加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所以在學校舉行的新秀課大賽中自己的表現也得到了領導的一致好評,并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

  不過,在工作期間, 我既教書又育人,還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做人要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為人正直;在學習上要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待人要寬厚,做事要有責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勞節儉,生活儉樸。經常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做一個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

  總之,回首過去,有付出的艱辛,也有收獲的喜悅。我在教育這塊責任田里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獻,逐漸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得到了學校、家長、同事的一致好評。付出就有回報!沉重中有一種充實,奮斗中有一份快樂,作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我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是多么重,要走的路還多么遠,我將繼續憑借毅力與智慧,肩負著更多的關注與責任,在教育這方平凡而神圣的舞臺上努力追尋、前行……

  我愿在教師們的監督、關心、幫助下,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謝老師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假如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會盡快趕上,因為我們是同行者;感謝領導對我的信任、支持、理解和幫助,沒有您們的幫助和支持,我會偏離方向;只有領導、老師、我、我們永遠在一起,我們的事業才會無往而不勝。

關于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精選范文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地區教育特點的方法。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的工資拿出絕大部分來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嗎,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了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她們。

  在觀看張桂梅同志事跡的視頻時,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濕潤的:當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遠山路只為了去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告知家長孩子成績很好,只要考上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高中,就能免學費就讀時;當她夜晚在手腳關節處涂完治療風濕的藥酒,躺在辦公室冰冷堅硬的條椅上時;當她面對鏡頭,說出唯一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兩年,把這些孩子送入大學”時,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同為教師,自問難以到達張桂梅同志這樣的大愛無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獻精神境界。

  我們應該學習張桂梅同志“扶弱濟困大愛無疆”的精神。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投入了這場脫貧攻堅之役。早在我在大學時代,我也有幸參加過一次為貧困山村的貧困群眾獻愛心的公益活動,對貧困有了初步的直觀感受,心中萌發出了自己該為此做點什么的真情實感;而在我畢業之后,來到了農村教書,一晃眼,十五年過去了。身體力行的投入到了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將“所想”變為了“所做”,不僅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還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到了扶貧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張桂梅同志比起來,卻顯得相形見絀了。所以,我們都應以張桂梅同志“扶弱濟困大愛無疆”的精神為指引,再接再厲,努力奮進,讓更多的困難群眾過上好日子,因為我們都知道,消除貧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關于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精選范文   他是08年物理教學全縣第一名的教者,曾以優秀科任教師的身份在全縣教師表彰獎勵大會上做經驗介紹。

  他曾6次被評為模范班主任,5次被評為優秀任課教師,3次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2次被評為全國物理競賽市級優秀指導教師,2014年被評為校級骨干教師。

  而他,2014年8月才步入教壇,至今,參加工作僅僅僅有13年零4個月。從科任教師做起,先后擔任班主任、年級組長、校務委員、政教副主任、教導副主任等職。從教的路上,鮮花鋪徑,光耀渲身。--他就是我校縣級優秀教師、現任政教主任、被同學們親切稱為“也哥”的張也教師。

  張也除了“也哥”這個親昵的稱謂之外,還有很多雅號。他是學校里有名的“帥哥”,個子高挑修直,臉龐勻稱迷人,穿著合體,英俊瀟灑;他是學校里人人皆知的“溫哥”,面色晴朗,靦腆羞澀,很少見他對師生怒氣沖天,暴跳如雷;他更是學校知名的“玩命哥”,說話耿直,雷厲風行,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能俯下身子靜下心,情切切,意濃濃,不知疲倦,做出許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創舉。

  自小理解家庭的良好教育,加之稟賦聰慧,天生一副進取向上、厚重實在的“嚴謹、倔強”品格,張也主任渾身洋溢著很多令人敬佩的光華和氣質:他善思好做,不達目的不罷休,知錯能改,從諫如流;始終遵守著匠心獨具的做事準則:“干一行,愛一行”,“上無愧于天地父母,下無愧于職業學生”,“狀態衍生活力,活力催發行動”等。他是語言的矮子,行動的巨人,認準了的,說到做到,從不含糊,似乎敷衍了任何人和事都會冒天下之大不韙。

  教學一線的行家里手

  人們常說,新手駕車累死牛,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未必如此。2014年8月,風華正茂的張也教師被分配到城關初中任教。他是新手上路,卻似能人亮相。滿懷著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執著和熱愛,他渴望上課,渴望批改作業,渴望與學生交流談心,渴望走進教室為學生“熱剩飯”、“吃偏桌”。每節課前,他都精心鉆研教材,認真書寫教案講義,經常蹲在辦公桌前一猛子就是幾個小時,忘乎所有,專心制作教學道具,謀劃上課的環節語言。他常說:“思路決定出路,方法源于思考,當我把自我的一些想法變為現實,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示時,我的內心充滿著喜悅和幸福感!”無疑,他的課堂是新穎生動的,抽象復雜的物理概念、公式、現象、規律等,不是在他的呵斥下從書本里勾畫出來,誦讀死記,塞進腦子,而是由師生的合作演示、探討、思考、實驗總結得出后會神于心。學生充滿創造的興致和喜悅,樂學、愛學,常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常言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他的班級和教學成績多年來一路飆升,遙遙領先,綴滿榮譽和光環就不難理解了。

  在全校師生的心目中,張也是學校里“最扎實、最匆忙、最較真”的一個人,以往有教師問他:“這樣玩命地工作你不覺得累嗎?”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很充實,很幸福,很歡樂!”是啊,他從踏上教育之途的起點開始,就自覺不自覺地行走在幸福歡樂的教育大道上,實踐著高效、創新的人生價值。

  德育陣地的能工巧匠

  教師是靈魂的雕琢者,教不育人,萬事皆休。

  張也教師是城關初中課堂教學的行家里手,更是學校德育陣地的能工巧匠。他常說,管理出效益,良好的德育管理能夠使教學業績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工作的前八個工作年頭,他一向擔任班主任工作,像鉆研課堂教學一樣,他在班級管理中也善于思考創新。精細化管理、嚴慈相濟是他一貫的作風;重視班風、學風建設是他工作的重頭戲;別出心裁,善于打造健康濃郁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學生的道德品質是他特有的法寶。在他帶過的班級里,大多勵志標語都是學生的感悟體會,雖非名人名言,但其教育功能和價值卻毫不遜色。每學期的第一天,他是第一個走進教室的人。當學生滿懷著新的期望步入教室的一瞬間,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公正書寫的《新學期寄語》映入眼簾,那時,催發的活力和信心不言而喻。“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是他一貫堅守的管理策略,學生被分成若干個小組,都當主人公,都做管理者。經過擔當付出,明白什么是職責和義務,什么是成功的喜悅和工作的艱辛,自覺養成遵守紀律、勤奮上進的好習慣。

  打壓是管理的窮途末路,激勵是育人的靈丹妙藥。每學期,張也都會出資買一些小小的學習用物,作為獎品適時送給學生。每期下來,人人都得到了教師的肯定與贊賞,人人都獲得了成功的喜悅,班級士氣與日俱增。其實,一枚枚小小的獎賞,其作用絕非物質上價值,它饋予學生的,是源源不竭的自信、期望和動力。

  對于張也來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不僅僅得到了蟬聯不斷的榮光和鮮花,也收獲了歡樂永隨的幸福教育人生。

  管理前沿的干練能臣

  2014年,張也教師因為工作創新有為,業績突出,被破格提拔進入校委班子參與管理工作。崗位的變遷并沒有改變他矢志不渝、厚重進取的品格和作風。他暗暗謀劃:“勤勉”才是硬道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貌,見素抱樸,服務于人,潛心鉆研,敢于行動,當好得力助手。

  熟悉教育行業的人都明白學校政教工作最難做。工作千頭萬緒,像學生的心理健康、安全法制、紀律行為、夢想前途教育等,任何環節不給力,都可能影響到全局工作的成敗。并且工作得罪人、遭白眼、遭誤解、背地里被罵娘,這是政教主任經常面臨的尷尬“待遇”。但張也主任從不介意糾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深信,只要問心無愧,就會撥云見日,享受陽光的溫暖。

  學校安全無小事。為此,他進取倡導“教育為重,預防為主”的管理思路,牽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細化管理過程,創新育人手段,逐步構成了安全課、心理健康課,安全報告會、防災演練、安全知識普及宣傳等常規機制。

  育人重在勵品勵志。多年來,他經過推行建立“愛心班”;懸掛班徽、班訓、班主任寄語;張貼勵志標語、桌簽;制作觀看《太空授課》、《弟子規》、《最美孝心少年》視頻等有效手段,點燃學生的學習活力,糾正偏頗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生懂得仁愛、感恩、奉獻和真善美的真諦,取得了極好效果。有聲有色的活動開展贏得了主管領導的重視,相關部門為此向學校投資“道德講堂”教學設備價值近兩萬元,以期再接再厲。

  09年前后,全國開始推行學校陽光體育活動。在學校主要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張也主任帶領當時的八年級率先編排手語舞《跪羊圖》、《學校青春舞》,《青少年初級長拳》等大型群體節目,引發全校響應。隨后,我校陽光體育活動如雨后春筍,勃勃生發,成為引領全縣的窗口,在“兩基”國檢期間,深受國家、省市縣領導專家的好評,同時,也成為縣域內外兄弟學校慕名參觀學習的主題之一。

  張也主任善于勞心動腦,更勇于勞力動手。在他的努力下,學校標準化心理健康輔導室去年建成運行;“兩基”國檢期間,他獨立承擔了科技實驗樓的文化粉飾工作,常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人黑瘦了一大圈。由于學校擴建,歷史遺留下來的實驗桌配件前后搬動了四五次,搬動一次損壞一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毛遂自薦義務安裝了半個多寒假,27臺實驗桌變廢為寶。

  他的故事很多,他的故事很迷人。“仰天可是心無愧,處世何須人盡知!”行走在幸福的教育大道上,年輕的張也主任剛剛上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工作續集會更加生動精彩。

關于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精選范文   本人是...第三中學語文教師,擔任語文教研組組長、八年級(10)班班主任、及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作為第一線的人民教育工作者,我在平凡的崗位上,在忙碌的工作中,耕耘著一份赤誠,播灑著一腔熱血,收獲著一份期望與感動。從參加工作起,敬業愛崗,勤奮踏實,追求上進,努力鉆研,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必須的成績。這次能被大家評選為學校的“優秀教師”感到很幸運。現就在教書育人崗位上所做的工作和表現向大家作如下匯報: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熱愛黨,熱愛人民,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能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報告精神,做好政治學習筆記、寫好學習心得,思想端正,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辦事認真負責;把自我的精力、本事全部用于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并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帶頭與同事研究業務,毫不保留自我的觀點,實話實說,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學水平;能夠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我,以便更快地適應教育發展的形勢。

  二、教育教學工作:

  任現職以來,我一向滿負荷工作,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進取主動,任勞任怨,按質按量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成績顯著,贏得了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2014年...中學優質課比賽榮獲優秀獎,2014年...教學質量總結評比中榮獲二等獎,并多次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作品。

  工作中:首先認真把握教材。把課標、教參與課本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本事為目標,切實落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本事,從而使學生們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不斷提高。第二,能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本事。重視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新、舊知識的聯系,到達幫忙學生學會求知、不斷發展的目的。第三,尊重學生。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培養,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能尊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認知本事,提出與學生自身水平相當的問題,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共同提高。

  三、熱愛班主任工作。

  任職期間,我認真履行班主任的各項工作職責,關心愛護學生,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鍛煉,提高了成績。

  (一)抓好德育工作。我一貫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進取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紀律與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端正學習態度,構成良好的班風。班會課的教育也逐漸擺脫傳統的說教、強制灌輸的模式,而是采取比較靈活的形式,讓學生有更多的主動性和進取性。

  (二)抓好班團干部隊伍建設。班團干部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在班內的影響甚大。對于班團干部隊伍建設我一向十分重視。我認為必須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具體做法是班主任經過了解從學生中指定必須數量的候選人,實行差額選舉,由學生進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記票。對班團干部要異常嚴格要求,對他們的工作既要指導,又要放手讓他們去做,不要限制得太死。對于犯錯誤的班團干部要嚴厲批評,甚至嚴肅處理。

  (三)抓好班團體建設。一個班級的好壞,從班風中能夠體現出來。要使整個班級擰成一股繩,增強凝聚力,就要著重培養他們的團體主義精神、主人翁精神,增強團體榮譽感。在做好自我工作的同時,我還經常無私地幫忙初涉教壇,教學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作為語文組的老教師,我和他們一齊備課,熱心地指導他們上課,幫忙其熟悉教材教法,提高教學本事。在我的幫忙下,他們的教學水平和業務本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教師們的高度評價。

篇(9)

xx長大的xxx和許多女孩子一樣,小的時候就愛上了綠的草、紅的花,心里總編織著一個美好的夢。于是,帶著夢想,她報考了東北林業大學。1993年7月,她從東北林業大學林學專業畢業,帶著五彩斑斕的青春之夢,被分配到家鄉林業局下屬的林木種苗站工作,從此開始了自己為綠色而奮斗的人生旅程。

從事林業工作并沒有她想象得那么浪漫和美妙,雖然看到工作成果時會讓大家感到綠色的美麗,但真干起工作來還真是枯燥和艱苦,但xx通過幾年的學習還是有著充分的思想準備的。一到單位,××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雖然當時大學生在這里還比較少,但她卻沒有大學生常有的那些自視清高。作為市林業局第一位學專業的本科生,她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虛心向老同志學習,認真指導全市育苗。引進了107楊并在全市推廣,廣泛栽植應用于通道綠化、農田林網、退耕還林等綠化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生態效益。幾年來,她還籌建了××省林木采種基地建設項目—××市刺槐采種基地1000余畝,爭取到國家總投資104萬元。

從事林業工作是辛苦的。在1997年全省的滅荒調查中,新婚不久的她一下鄉就是兩個月。那時路況差,交通不便,也沒有交通工具,下鄉全憑兩條腿。正值六七月份,炎炎酷暑,連動物都懶得出來。××作為一個女同志,二十出頭,正值青春年華、梳洗打扮的年齡,可她,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卻得天天穿著球鞋、運動服,戴著草帽,拿著圖紙在烈日下翻山越嶺,調查記錄,任憑汗水流在臉上、背上。一天下來滿身的汗味,嚇得她都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去。為了能弄清整個地形地貌,哪里山高她就往哪里爬,哪里溝深就往哪里下。林密荊深,無路可走,她只得四肢著地,就著荊棘跟部往出去鉆。為了測量更加精確,她背著儀器爬山頭、攀懸崖,在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山頭上,上上下下,反復測量,手上、臂上、腳上甚至臉上都留下了道道被荊棘劃破的血痕;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晚上她就干脆住在群眾家里,在煤油燈下繪圖、設計、記錄,早上5點多就又起床上山。餓了,啃一口干饃,渴了,喝一口泉水。兩個多月下來,臉上、脖子上、胳膊上,凡是暴露在外的皮膚,都被紫外線灼得脫了幾層皮,曬得斑斑點點。調查結束時,她所包的兩個鄉鎮的群眾知道她名字的不多,但都聽說過一個“林黑子”。時隔5年,這兩個鄉鎮的新任林站站長見到李××同志后,還驚訝地說:“原來你就是李××?!光知道李××就是“林黑子”,我們還以為是個男同志呢!”

1998年××省“第四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工作開始了。森林資源清查任務繁重,完成時間又要求緊迫,但林業局技術人員不夠用,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了解到這個情況后,身懷六甲的××又主動請纓。凡是林業人都清楚森林資源清查工作的艱苦性,要求參加調查活動就意味著要付出汗水和艱苦。但××就是有股倔勁,非得攻克這個難關。鉆荊棘,攀懸崖,懷抱儀器,手拉測繩,凡是樣點落到的地方,她都按要求精心測量。人手少,一個人要干幾個人的工作。下山歸來,腿、腳都是腫脹得多高,累得她連爬上床的力氣都沒有;山高路陡,時常面臨著滑下山坡的危險;眼瞅著蛇從面前爬過,嚇得她雙手抱頭卻無能為力;但她從沒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每天依然是精神飽滿地帶著她那個工組奮戰在“戰場”上。她說:“林業工作雖然辛苦,但辛苦是一種磨煉,辛苦中,我體驗到了人生的真趣;辛苦中,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辛苦中,我充實了奉獻的人生。所以工作雖然辛苦,但我的心不苦。我為這份辛苦而驕傲!”

林業工作是光榮的。2000年,××市被列為全省僅有的四家退耕還林試點示范單位之一。由于退耕還林是新生事物,無經驗可循,也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作,系統龐大,牽涉面廣,迫切需要業務精、責任心強、能吃苦耐勞的同志。××同志理所當然作為最佳技術骨干人選,被抽調到市退耕辦工作。為了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每年的計劃指標,她親自到生產一線,走訪農戶,認真調查研究,科學規劃設計,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了做到“退得下,穩得住,不反彈”,她精心而又慎重地幫助群眾選擇林種和樹種,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采取林草、林藥、林苗、林果一體化間作模式,使長遠效益與短期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倍受廣大農戶歡迎。目前全市的五龍口鎮沁河灘區萬畝速生楊基地、克井鎮、坡頭鎮優質核桃基地、大峪鎮東溝村千畝干果基地、下冶鄉朱莊、大嶺千畝優質石榴基地等多處千畝以上精品工程都已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看著辛勤的勞動成果,××的心里又由衷地感到了從事林業工作的光榮和自豪。由于其出色的工作表現,2002年元月,李××同志被正式調入林業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

從事林業工作也需要鐵面無私的情懷。在退耕還林檢查驗收工作中,××從不搞“關系工程”、“人情驗收”,總是實事求是地逐鄉、逐村、逐戶、逐山頭、逐小班、逐地塊進行丈量登記。每年退耕還林的檢查驗收時間基本上都是秋冬季。有時為了趕工期,甚至冒著風雪也不停歇,圖紙展不開,就折成小塊,背過身,用身體擋著風雪勾繪、記錄。在山上,在風雪中,摔了多少跤,崴了多少次腳,她已記不清了。但有時為了三五畝地,她卻要在深山溝中跋涉十幾里。別人勸她說:“不必要那么認真吧?反正兌付是國家拿錢糧,給我們多登記點,也不從你家多拿一個;給我們扣下,你也不能多得一個。你少跑點路,自己少受罪,我們也念你好,豈不兩全其美?”但她總是婉轉地說:“我得上對得起國家,下對得起百姓,中間還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有的退耕戶為了讓多登記些面積,便想通過給一些“實惠”來收買她,但都被她嚴詞拒絕了;有的達不到虛報的目的,便出言不遜,攔著不讓驗收,甚至個別農戶還放出惡狗來要挾……凡此種種,委屈的淚水總在她的眼眶里打轉,真想撂挑子不干!可轉念一想,誰讓咱從事的是林業這份工作呢!擦干眼中的淚水,她又耐心地給群眾講政策,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以至老百姓都交口稱贊“退耕還林真是最認真的工程,最真格的工程,最得民心的工程”。

林業工作需要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幾年來憑著一雙鐵腿,她幾乎踏遍了××的山山水水,一溝一壑。對××退耕還林的地形地貌、立地條件、林種結構、林木生長、套種情況等都了然于胸,被同志們譽為林業局的“活字典”、“活地圖”。然而,誰又知道這贊譽的背后,對一個女人來說隱藏著多少艱辛?多少汗水?多少委屈?多少淚水?××熱愛林業工作,也希望做賢妻良母,這是家庭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然而,在生活的實踐中,她不得不犧牲許多,丟棄許多,工作的投入,使她常常忘了下班和照顧接孩子。她欠孩子和家庭的太多太多。兒子眼睛自幼高度弱視,全由丈夫一人帶著去鄭州、新鄉,給孩子針灸、按摩治療,生活、學習也全由丈夫管著。她基本上沒有好好地盡過做母親的職責;公公癱瘓十多年,也得婆婆全力照顧,她基本不能好好地盡到做兒媳的職責;母親年近80,但她去探望的次數屈指可數,最終還是讓老人在巴望見女兒最后一面的遺憾中逝去,她也沒有盡到做女兒的職責。回想起2001年退耕還林檢查驗收兩個月后回到家里,兩歲的兒子喊她為“阿姨”的情景,現在說起來,××都還是兩眼含淚。作為一個社會人,她盡到了自己所能盡到的一切責任,但作為家庭的一員,她對家庭有太多太多的虧欠,這一切的一切,她只有默默無聞地忍受。天道酬勤,2000年以來,在她的努力下,累計完成退耕還林38.23萬畝,太行山荒山造林20.5萬畝,都順利通過省廳和國家林業局的檢查驗收。到目前,滿山遍野的林木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基本都已成林,有力推動了我市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而且還摸索出了不少先進實用的工作方法和寶貴經驗。這一切,無不浸潤著李××同志滴滴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工作本來也是一種生活,如果一種工作讓人失去太多,那么,擁有這種工作的人就需要一種精神來支撐,這種精神就是:犧牲自己,全心為人。正是寄于這種精神,××的工作才無往而不勝。

作為林業工作人員,還需要她不斷地學習。她總是拿“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來警戒自己、鞭策自己,把別人用在閑聊、“斗地主”上的時間統統用在學習上,不斷向書籍、同事、網絡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內在素質。為了對外樹立良好窗口,2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山川秀美新××”的口號,要求對全市通道進行綠化。××的通道多,地形復雜,這對規劃設計人員來說,是一項較為復雜的技術工作。她帶領技術人員進行認真調查,根據每條公路的功能、區域、沿線地形地貌等特點,翻閱資料,征求各方面意見,提出了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盡可能使每條道路體現出不同的景觀,實現滿目郁郁蔥蔥、一路一景、路移景換的造林效果。為了達到這些效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學習。

上一篇: 檔案管理個人工作計劃 下一篇: 研發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日韩 | 日本性爱本地网站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