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7 16:51: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中數學學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強調數學來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更加注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對生活的體驗中學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活中的數學教學本質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與創新能力,因此如何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是教學的關健。
一、理論聯系實際,培養應用數學意識
有的中學生學習興趣低,原因很多怎么辦?如果教學困難來自數學本身缺陷,只有“割肉療傷”對數學進行再創造,必要時將數學變容易些,另外與實際結合訓練應用數學的意識。國際評估表明,我國學生應用能力差,因而《大綱》強調要培養學生應用意識。人們習慣將應用能力誤為另外三大傳統能力,因而效果不好。
1.通過直觀教學激發興趣。生活處處有數學,教學時,在觀察中講理論,從生活中引入概念,增加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興趣。例如生活中的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海拔高度這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就成為我們引入正數、負數的實際背景;計算銀行存款利息等為我們引入方程的模型的實際背景。此法形象生動效果好,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性高。
2.從生活中挖掘教學價值。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常被數學內容的嚴密、抽象性掩蓋,導致學生應用數學意識淡薄,應用能力不強。因此分析教材要挖掘知識在生活實踐及相關學科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思想。有些表面看無法直接聯系的知識,其實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在學了各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和對稱圖形的知識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幫助父母測算裝修住房平鋪地板磚的費用。通過讓學生測量、計算房間的面積,了解市面上地板磚的種類,探討地板磚鑲嵌問題等,使學生了解各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及軸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在實際中的運用。學生在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切實了解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能夠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3.貼近生活設計習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通過解題,讓學生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學中聯系農業科技、生產建設、商品流通等設計一些實際問題。對存在的困難及問題及時糾正,幫助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把本地城區圖放入課堂,讓學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寫出城區有關部門的坐標,再根據有關部門的坐標確定其位置,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用開放教育形式訓練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教育家黃炎培曾提出要“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研究表明大多畢業生在走向社會后存在有知識、少能力的現象,因此在初中義務教育階段我們就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如果把數學教學變成教、學、做緊密結合的特殊課堂,將課內外、主導與主體、知能結合起來,效果就十分顯著。課堂教學要轉換思維,形式上靈活多樣,使之集知識、能力、創造、審美教育于一體,啟迪學生學會生存、學習和創造。
1.開設數學活動課。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觀學習、動手操作、寫調查,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積累經驗。例如,學了解直角三角形后,鼓勵學生說出測量山高、河寬、預測臺風的方法和步驟;學完了“垂線段最短”性質后,利用體育活動時間讓學生跳遠,并測出自己的跳遠成績等等。這樣做,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并加以實踐。學生既理解了知識,又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在活動的過程中使他們明白,其實數學離自己不遠,從而扭轉部分同學的的消極厭學情緒,明確“數學有用,要用數學”的學習目的。
2.數學不但是必需的工具,更是一種文化、思想。數學學習不僅僅在課堂上完成,利用課外、假期、實習見習,引導學生調查、采集生產生活中數學應用實例加以分析求解,指導學生將結果寫成小論文使學生的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在各科中滲透數學思想。物理、化學、地理等其它課程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好課程。可舉辦講座如“數學在工農業中的應用”,既豐富學生知識結構又促其思考新問題。
把數學應用和教學有機結合,加強應用意識的培養,能使學生自覺運用數學去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轉化。實施素質教育應激發學生填補空白的欲望、敢為天下先的膽量和腳踏實地的精神。
三、在問題解決中激發創造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環環相扣,強化教學內容的邏輯性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熟悉教材內容,明確其中內在聯系,注重新舊知識的結合,知識內容要環環相扣,不斷強化教學內容的邏輯性,不僅要鞏固學生的已學知識,還要開拓學生的思維以及聯系舊知識的能力.第一,要幫助學生把最基礎的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等牢記于心,并通過練習掌握規律、方法,使其構成知識網絡,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解決類似問題時游刃有余.第二,在傳授新知識時,注重引導學生與原有的知識基礎聯系起來,并進行結合、整改形成新的知識網絡,以便更好地理解新知識、運用新知識以及鞏固舊知識.第三,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一些實例或者場景模擬來講解一些數學理論知識,指導學生利用理論知識去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問題,這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注重幾何知識的講解,重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邏輯思維能力
幾何知識作為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不僅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還對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的條理性、有序性具有重要影響.幾何知識一般都是通過抽象的邏輯思維來解題,尤其是幾何證明題,幾何知識的條件和結論往往緊密相連,在幾何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從理論上的邏輯性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條理性,使學生清楚明白幾何知識中各種條件與結論的關系,從而解決相應的幾何問題.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對各類數據以及結論要求也相當高,相當精準,因此,加強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至關重要.讓學生在幾何問題的解題過程中獨立思考其中的邏輯關系,逐漸深刻理解其中的關聯,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動態生成為數學教學披上了美麗的外衣
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經常會有學生打斷老師的教學過程,提出一些莫名的問題。這種“意外”并不罕見,它可能是初中學生超出教材范圍的質疑,可能是學生回答問題時出現的錯誤,也可能是教師現場無法招架的問題……但它們都有可能成為我們課堂上的一種資源,一種超越教材的、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生成性資源。課堂教學為我們提供的教學情境如同流淌不息的小河,我們應關注課堂中的生成性資源,善于捕捉各種即時產生的教學信息,抓住稍縱即逝的教學機遇,引領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建構和再創造中去,讓“動態生成”使課堂教學更真實、更美麗。
例如在《圓的周長》教學設計中,對于如何測量圓的周長這一內容,傳統教學通常是這樣安排的:
先由教師演示如何測量圓的周長,而后學生進行模仿。這樣設計,似乎學生也有了動手參與的機會,但是,這種模仿參與只是走過場式的學習,既不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又不能發展他們獨立思維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另辟蹊徑,通過“實踐———觀察———總結”三個步驟展開教學。先由學生在教師不加指點的情況下進行實踐操作,留給學生探索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想、去說、去做。同時,在實踐中有一部分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可以讓他們以合作討論的方式來解決疑難問題,然后教師再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展示規范操作的全過程。教師操作時,有的學生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實踐操作是否正確,有的則想弄懂尚未掌握的操作要點,因此他們觀察操作和聆聽教師講解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教師在此基礎上的“導”也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讓學生總結學習過程中的成功之處,發現和彌補不足之處。這樣的教學設計,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又能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可謂一舉兩得。
二、課內挖掘自主參與潛能教師在教學時要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說、敢想、敢問,促使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學習心態,從而調動其自主參與學習的內驅力;另一方面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好勝、好動的的心理特征,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挖掘學生自主參與的潛能。
然而,有的教師認為,高年級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似乎已進入“休眠”狀態,教師“導”也無用。其實不然,試想,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見識愈廣、思維也愈成熟,“自主”的意識也就更強,他們怎會甘心做學習的傀儡?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他們有交流自己想法的愿望與熱情。只要教師能善加引導,相信星星之火,也可燎原。這一點,我在平時教學中深有體會。例如教學《正比例函數圖像特點》一課時,我在尚未向學生講解正比例函數圖像特點的相關知識之前,故意讓學生先自己敞開思路,通過自學自主繪制正比例函數圖像,并探究正比例函數圖像特點。過了一會兒,學生紛紛舉手質疑問難,此時我順水推舟,讓學生通過觀察大膽說出正比例函數圖像特點,而后我再及時進行糾正和補充。這樣就使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在大腦高度興奮的狀態下,較好地認識和掌握了正比例函數圖像的特點。
二、給數學學困生制定切合實際的數學學習目標
目標是指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制定了目標,就會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力量,努力朝著所定的目標前進。教育學生要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和效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設立非常明確的目標。制定目標要講求實效性,符合學生實際,不應好高騖遠盲目制定,應腳踏實地,并且通過不懈的努力可以達到,建立他們的自信同時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激發潛在的學習動力,并在學習活動中持之以恒,直到長期目標的實現。
三、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激發學困生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在問卷調查和座談中我發現有些學生,特別是某些教師眼中所謂的學困生,存在自卑、膽怯的心理,在課堂上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害怕問題回答錯誤;課下對不會的問題也不敢請教教師,害怕被教師批評;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效率降低,不會的內容越來越多,與優秀生的差距越來越大,所以我們應該激發學困生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
四、給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成功體驗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做到及時“發現優點”“欣賞優點”,尤其是發現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的優點。教師對學生充滿關心和愛心,多與學生交流、溝通,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無論哪個學生,只要我們耐心尋找,就一定能發現他們的優點,即使他做過錯事,我們也可以從他身上找到閃光點,關鍵是要有“愛”。如經常不交作業的學生,如果讓他擔任收發作業的小組長,他的作業立刻按時交,此時教師若進行適當的夸獎、表揚和獎勵,他會漸漸地養成自覺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再如,我們班有位叫小星的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成績一直不好,可他非常懂禮貌,每次見到教師,總是笑瞇瞇地說聲“老師好!”后來我還發現他的體育特別棒,這使我意識到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就立即在班內表揚了他,還推薦他參加學校籃球隊。從那以后,小星同學的自信心增強了,接著我不失時機地進一步引導他努力學習、全方面發展,學期中他的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在學校的籃球隊進行比賽時還取得了優秀成績。
五、優化練習、激勵評價、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優化練習是實施高效教學的著重點。在學生獲取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維加工,將簡單的認識、經歷的學習過程轉換上升為自己的學習經驗。首先,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對于學困生,指導他們進一步理解與鞏固所學新知識中的最基礎的部分,只做基礎題;對于中等學生,教師就要求他們做一般習題;對于優等生,教師就指導他們做難度比中等生更大的習題,提高優等生的自我發展能力。分層練習,使人人都能學到有用的數學,人人在數學上都能有不同的發展。因此,我們應減緩坡度,降低難度,分層次提問,在起初提問時應選用比較簡單的題目,使學困生產生“我也會”的自豪感,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有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課上教師要多關注學困生,多給他們一些發言表現的機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發現學困生發言或板書內是否存在優點,及時鼓勵。如“題抄寫非常認真”“這一步做得很好”“公式用得正確”“書寫很工整”等等。這樣會給學困生帶來自信,以后回答問題時的興趣也就提高了。
六、改善家庭教育氛圍,創設適合學困生的學習環境
多與孩子進行思想和心靈上的交流,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溝通。其次家長要尊重孩子,應富有社會責任感,作為家長,要從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孩子當做私有“財產”,愛之則寵,恨之則打,這種方式可直接導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發生。所以家長要尊重、理解孩子,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多給予鼓勵。這樣孩子在被愛,被尊重的環境中成長,他們才懂得怎樣去愛別人,尊重別人,幫助別人。
在長期的數學教學中,我一直在注意下列問題:1.為什么有大量的初中生對數學不感興趣。2.初一、初二的差生是如何產生的。3.初中生數學學習方法欠缺的原因。而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狀況如何,對學生的心理會產生重大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將隨著學習的狀況而上下波動,許多心理問題源于學習的失敗、挫折。學生的學習活動能順利地進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重大意義。我希望能從研究學生的心理活動對學生學習數學的關系和作用中,去尋求對學生學習有幫助的、積極的心理活動,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行為,從而達到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狀況分析
(一) 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分析
1. 學生的數學學習無目的、無計劃、無標準要求。對學了什么, 應掌握什么,有什么作用是茫然的,有的學生竟說“成績好有什么用,給我多少獎金”,學習具有盲目性。
2. 學生對數學學習不主動、自覺性差, 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是被動消極的, 學習本是自己的事,卻常推委、拖拉或希望同學幫忙,所以同學間常出現抄作業現象,學習具有依賴性。
3. 學生有上進的心理,但缺乏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學習興趣不濃也不愿培養,不作意志努力,學習中思想常常走神或學習時間內干其他事情, 具有學習意志不堅定性。
4. 學生學習有了一知半解就感到滿足,但遇到困難又垂頭傷氣,遇難而退或繞道而行, 得過且過, 致使部分學生學習成績難以提高,甚至下滑,學習缺乏思想性。
5. 學生學習不注重方法,不講求邏輯聯系,分析問題思路雜亂,表達東拼西湊, 思維不嚴謹。 明知這方面過不了關,但也不思改進,學習具有隨意性。
(二) 學生課堂學習的狀況分析
1. 好動,愛講話,課堂注意力難持久,自控能力差。
2. 數學思維簡單; 形象思維難建立,抽象思維無基礎, 針對問題常常沖口而出, 答非所問。
3. 學習的交流、討論往往人云亦云,難樹己見,思維的閃光點往往在不堅持中一錯而過。思維也就在一次次放棄中養成惰性。
4. 觀察分析無耐性,不細心,往往被問題的表面現象或假象所迷惑, 難以撥云見日,難以感受嘗試成功的刺激。
5. 會的嫌簡單, 稍難又嫌煩,總不想動手。對于較繁的式子,較困難的圖形就不于理睬,放置一旁,再遇類似問題,似曾相識,動手就困難。
(三)學生數學學習的思維特征分析
1. 孤立少聯系. 學生學習中常常割裂所學知識,分化所學內容,孤立地認識理解問題,如;多項式計算脫離有理數的計算基礎,導致運算錯誤常在符號上。根式化簡不以分式化簡為前提,在方法上不能有效遷移。同時對問題的認識和知識的理解往往絕限于某一范圍或某個方面,難以拓寬范圍,擴大認識面。如;把—a和—2等同看待, 把式子√a+1看成永遠有意義……
2. 靜止少變化. 學生學習數學在思維上難以形成多變的觀點,常以靜止的方式去認識問題, 如初一學生看到—a就認為是負數, 初二學生能對式子 而完成不了 的因式分解,初三學生對含絕對值符號式子的化簡普遍感到困難,對幾何圖形的換位研究、變形研究更是一籌莫展。他們在長期的1就是1, 2就是2的靜止認識中,在空間環境不變的錯誤意識里,思維形成定勢,對事物的變化認識自然潛在抵觸心理,對問題分析處理的變形轉化難免有對抗情緒,怎樣使學生的認識越過這一道坎,形成新的認識,產生新的觀點,還得有賴于數學教學改革的探索分析。
3. 問題理解停留于具體難以抽象. 初中學生在以前的生活與學習中,認識理解幾乎停留于形象具體,少有抽象的思維訓練,所以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對實際問題怎樣聯系數學研究方法,怎樣構建數學模型較為困難,特別是與實際聯系不大的純數學研究就更困難。 如;方程和不等式同解意義的理解,函數與不等式中變量取值變化時,對變式中待定系數取值范圍的研究,圓一章有關數形結合的研究等都是教學的難點。
4. 思維簡單,盲目崇拜. 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一般停留于認可, 重結論而忽視過程, 更不重視知識產生的背景條件。書上寫的、老師講的就是真理,有時明明發現偶像的錯誤,還總懷疑自己的思路有問題.導致數學學習難樹己見。 我們倡導”要敢于否定自己的偶像,否定教材,不盲目崇拜,要學會學習,學有見地,勇于超越”。
5.不善于聯想比較找規律,多向思維尋根據. 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有聯想比較,但他們通過簡單的聯想,草率的比較,就可能妄加猜測得到結論,而不通過聯想比較,周密地分析推敲,尋找規律獲取正確的認識。如; 一次初一數學公開課有理數乘法的教學中; (—3)+ (—3)+ (-3)+ (-3)= -12,由乘法的意義有(-3)×4=-12,從而引申出算一算; (-3)×3=____, (-3)×2=___ , (-3)×1=____ , (-3)×0= ___ , 然后又猜一猜; (-3)×(-1)= ___ , (-3)×(-2)= ___ , (-3)×(-3)= ___, (-3)×(-4)= ___ .很多學生都能夠猜出后一組運算式子的結果,其猜測的方法是多樣的,但是沒有一個學生能夠觀察比較分析出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逐次減少1時,其積逐次增加3”這一規律。
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簡單,稍難的問題往往無章可循,盲目拼湊,不能通過由果索因、由因索果或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有章有法地思考分析。數學的推理表達也東拼一句,西湊一句,不推敲條件對何而用,結論由何而來。如在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第一個公理“邊角邊”公理的學習中,無論怎樣啟發、引導、訓練,甚至強調: “邊角邊”的敘述順序是體現以公理1為根據,書寫表達的規范作用是體現對應”,但課后作業全班五十多人中,有20人表達的全等順序是“邊邊角”或“角邊邊”或“對應元素不寫在對應的位置”,經了解大多數學生反映“夠條件就行”,他們不重視公理的根據作用和表述規范的對應意義,主要是疏于因果關系和思維不嚴謹。還有學生無論解答代數問題還是幾何問題都把條件一一列出來,然后就得出一個個結論,到底哪一個條件能推出哪一個結論,他自己都不清楚。
針對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的狀況分析,怎樣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有效指導,怎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教學改革中還得進一步探索。
根據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理論思考,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二、初中學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原因。
(一)從教師談起
1.目前數學教學的最明顯的特點是: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不管學生有多差異,每天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學生必須全部掌握,所灌知識量的大小及灌輸方式都必須接受。天長日久,學生接受不了的知識就成為他們學習數學的障礙,即產生認知障礙。
2.在數學教學中,有些教師缺乏對學生情感的投入。講課傳授知識和考試是傳統教學的兩個核心要素。教師對學生缺少信任,缺少愛的表示。我們走進課堂,總會看到學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而受到嚴厲批評的場面。很少有教師對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說你試試看,你一定會答上來的,或錯也沒關系等鼓勵的語句。慢慢地使學生由不喜歡數學教師發展到對數學學科淡漠,出現情緒障礙。
(二)從學生談起
1.身心方面存在某種缺陷。由于缺乏信心,學習不肯努力;或由于多次在數學學習上的失敗而厭惡數學學習。這些都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產生障礙。
2.態度及習慣方面的問題。有不少學生由于怕苦怕累、懶惰、不肯動腦動手,因此產生數學學習障礙。盡管從小學到初中,已學習了六、七年數學,但仍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學好數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數學學習能力不足。相比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導致學習分化。由于對基本概念和基本運算技能掌握得不好,而產生數學學習障礙。
4.社會和家庭方面的問題。由于家庭教育不當或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也會產生數學學習障礙。
(三)從教學中的師生溝通談起
1.教材是師生溝通的中介,由于教材過深過淺,或教學進度過快過慢,都會影響數學教學,使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障礙。
2.師生缺少溝通,產生不了互動的正面效益。一方面,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主觀想象制定學習目標,以致目標太高,學生無法達到。另一方面,學生不了解教師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雙方產生不了碰撞,引不起互動,在情感上更缺乏溝通。大多數數學教師對數學有興趣,從小學一年級直到大專或大學畢業,連續學習數學達14年以上。他們很難體會在數學學習中有障礙的感受。尤其是初中數學教師,經過一兩個小循環,就可把初中數學內容概括起來。由此得到初中數學課并不難的結論。而學生們,從小學一年級直到初中,越學越感覺到數學學科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師生之間在情感上是很難溝通的。由于師生雙方缺少溝通,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產生障礙。
三、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革探索
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興奮,活躍起來,讓學習的主體作用和教學的主導作用得以體現,使數學教學既能孕育學生的良好心理, 培養學生自覺認真的學習習慣,又能在學習上勤于思考,善于探索, 注重方法。針對學生學習狀況分析,本人正進行“參與性數學學習”和“課堂探索學習”的數學教學探索。
(一)參與性數學學習;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與數學內容有關的學習活動,目前已有兩種活動組織形式;“數學輔導學習”和“數學興趣學習”。
1.數學輔導學習,將班上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組織起來,編成幾個學習輔導小組(每組三人),每個輔導小組的同學負責班級一個大組同學的數學學習輔導,(1)當輔導員對本組同學的數學問題不能及時解答時,三人小組共同商議,且將商議的過程分析(若得不出答案或意見有分歧,再與老師共同研究)報經老師審閱后,利用自習課輔導小組的學生在班級面對全班同學講評。(2)是老師定期擬出與階段性數學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問題(即班級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分配給各輔導小組,讓各小組同學共同研究,并將獲得的正確認識通過老師確定后,小組同學利用自習課在班上開講(每周一次), 如此既培養鍛煉了優生,又及時解答了差生的疑問。優生通過探索研究、協調配合、表達嘗試的訓練,數學學習的興趣更濃,更具自信。差生通過優生的行動幫助,行為激勵,也躍躍欲試.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就克服了前面數學學習心理分析中的學習無目的、情緒不穩定、學習意志不堅定、學習具有依賴性以及學生課堂學習狀況分析中不善于思考,交流討論無主見等缺點。
2.數學興趣學習,全班同學三五人一組或六七人一組自由組合,利用課余或雙休日進行與數學學習相關的社會活動,如;調查統計 (生產與銷售、經銷與利潤、產品分配、商品流量、計劃生育等),丈量計算、設計制作、貨運裝載的設計計算、綠化與環保等。他們利用本組同學的條件優勢,選擇一項進行分工合作。作調查統計的有調查統計表、調查分析結果、調查分析報告。作丈量計算的有丈量對象和方法、計算數據與結果、過程分析報告。設計制作的有設計對象與方案、制作過程與作品展示、設計制作的分析報告。類似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配合意識, 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克服學生數學學習狀況分析中的學習盲目性,觀察分析無耐心不細心,不善于動腦動手,遇難而退等缺點。
(二)課堂探索學習,課堂探索學習本人也從兩個方面加以實施:“課堂教學引導探索”和“章節知識分析歸納探索”。
1.課堂教學引導探索, 根據數學課時內容特點:引例——概念——例題——練習,而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探索的三步曲:(1)引導探索,嘗試領悟.(2)引申探索,聯想轉化.(3)發散探索,創新思維。
(1)引導探索,嘗試領悟. 引導學生通過教材引例,探索引出的規律,歸納規律,形成概念.,又通過對概念作用的理解,嘗試解答例題,成功的嘗試,又有新的領悟,隨即進行相關練習。
(2)引申探索,聯想轉化. 引申概念范圍的相似或相近問題,利用已有知識聯想比較,通過已有方法轉化分析,探索問題的求解思路。引申探索中充分暴露教材思想,轉化分析中充分展示概念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發散探索,創新思維. 通過已研究問題的條件發散或結論發散或相似問題的遞進研究,啟發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在知識聯系上探索,在方法轉化上探索。在探索中領悟,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創建新的思想,在探索中擴展認識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2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解決實際問題,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
2.1通過數學故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一天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工作,為了表示他能夠勝任這項工作,自作聰明的他就向老板說:“我還年輕,剛剛參加工作,還處于學徒階段,就少要一點工資,請老板在我上班的第一天給我5角錢,然后以第一天平方的數字遞增作為我的工資。”老板很痛快的答應啦!一個月后,老板給了這位年輕人幾塊錢,說:“這個月你做的很好,我就給你100倍的工資獎勵你!”原來,5角錢就是0.5元,0.5的平方,0.5平方的平方……這樣下去,工資會越來越少,年輕人一時的自作聰明反而被老板得利,主要原因在于沒學好數學,所以大家一定要學好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們會對照定位,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1.闡明意義,誘發興趣
學習目的是產生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的基礎,因此,要使學生對學習數學感就必須使學習明確數學的特點和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意義。使他們懂得:數學不僅是一門自然科學,而且還是自然科學之母,是訓練人們思維的體操,學習數學不僅是為了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數學的學習,接受數學精神、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維能力,鍛煉意志品質,并把它們遷移到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去;是要通過嚴格的數學訓練,養成一種堅定不移而又客觀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種嚴格而精確的思維習慣。使他們清楚:學習數學的人,不管他們將來從事何種職業,嚴謹的數學求真精神、嚴密的數學思維方法,科學的數學研究方法,嚴格的數學推理方法和靈活而精確的數學著眼點,都將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益。
通過對學生闡明學習數學的目的與意義,不僅向學生展示數學的魅力,而且也誘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編講故事,喚起興趣
數學嚴格的推理方法和嚴密的邏輯性容易使數學課的教學陷入枯燥而乏味的境地,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給學生講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我們可以把所要講的數學知識及其相關的背景知識編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給學生,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有滋有味地學習,從而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編制歌訣,增強興趣
數學這門課程的公式與法則相當多,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識記數學公式與法則的技巧,僅僅“靠死記硬背”,不僅難以將公式法則記牢,而且還會使學生產生“數學公式法則過于繁難”的心理而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有關數學公式與法則的特點,盡可能地將它們編成歌訣或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記,以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學習八年級數學平方和(差)公式(X+Y)2=X2±2XY+Y2時,一位女教師教給學生這樣一個口訣:“首平方,尾平方,二倍乘積在中央”,使學生很快就記住了平方和(差)公式。2的平方根是1.41421,教師教學生口訣:意思意思而已(141421)
4.精心設疑,激發興趣
好奇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共性,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理,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精心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恰當的質疑問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讓他們聽數學課猶如聽章回小說評書一般,欲罷而不能,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5.直觀教學,保護興趣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不僅給學生學習數學帶來很大的困難,而且還極大地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幻燈、電影、電視、多媒體電腦等現代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將難以理解的數學概念,如對折、旋轉、平移、軸對稱、中心對稱、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函數圖象、軌跡、圖形間的相互轉化等數學知識變成一副副生動形象的動態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一種賞心悅目、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6.科學歸因,保護興趣
歸因理論的創立者---心理學家韋納等人的研究和和實踐表明:如果把一個人失敗歸因于內部的、穩定的、可控的因素,那么就會使人沮喪,從而降低人的積極性;如果把一個人的失敗歸因于外部的、非穩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就可以催人奮進,從而提高人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當遇到數學方面的學困生時,我們要善于將他們的學困歸因于外部的、非穩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充分肯定他們的潛在能力,保護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始終滿懷信心地迎接挑戰。
二、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是很重要的,只要學生有了探究的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不斷探究,提高自己的認識和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師可以積極地鼓勵學生,當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取得一點進步時,教師就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可以建立一種獎勵機制,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整個班集體都能充滿活力和激情.再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不斷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在多媒體的形象演示過程中,不斷發展自己的探究能力.
三、設置探究性作業,鼓勵學生不斷進行探究活動
作業對于數學學習而言是很重要的,數學離不開作業,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如果不能得到練習和鞏固就很難真正掌握,并且即使學生在課堂上暫時掌握了一些知識,在課下如果不進行練習鞏固,也很容易遺忘.因此,作業環節是很重要的.實施探究性的教學,教師就要能夠為學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業,提升學生的黨探究興趣,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這些探究性的問題,學生能夠加強對直角三角形的三邊的圖形結構和數字結構的認識,學生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解決實際問題,這對于發展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初中數學“共生”教學指的是,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包括師生關系、學生與數學的關系,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知識水平和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下面就初中數學“共生”教學談點體會。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與數學的關系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決定了學生對于該學科的愛好. 比如,常常有這種情況出現,學生因為對某個教師的偏愛,從而學習這位教師所教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格外優秀. 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現象,在學生中建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使學生對自己有更多的好感,與學生保持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同時,學生與數學的關系也決定著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比如,學生如果意識到該門學科比較有趣,就會對它更加好奇,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該門學科的知識水平. 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學生與數學的關系,對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是極為重要的,是情智共生的前提. 例如,在初中數學教學的第一節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對自己的介紹拉近自身與學生的關系,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并在課堂上穿插一些有趣的笑話,提高學生對自己的好感度,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可以利用自身對于該門學科的了解,結合實際生活,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科的閃光點,也可以講解數學概念的來源的小故事,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從而感受到數學比較有趣. 同時,在講解相關典故時,教師表現出來的專業性,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魅力。
二、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數學情境情智共生中的情,不僅表現在師生感情和學生與學科的感情,還包括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產生的對于數學知識的渴望的感情. 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程度的高低,是由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決定的,也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引導的. 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吸引學生的關注,或者根據學生的興趣所在而投其所好,講授數學知識和內容,等等.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產生學習欲望的學習氛圍,并結合相關的知識點建立數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學習數學.例如,在講“走進圓形世界”時,教師可以通過邀請學生在黑板上畫圓的形式或者說明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圓有哪些等形式,使學生對圓進行思考. 由于圓在實際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如鏡子、水杯、花瓶等,因此學生有學習積極性,從而踴躍發言. 通過這種方式,教師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關于圓的特性,包括直徑與面積的關系、圓柱體的面積公式等,建立一個良好的數學情境,使學生融入數學情境中。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圓的特征等問題,使學生深入理解有關圓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對于有些學生而言,初中數學過于枯燥,難度較小學數學而言也更大,因此學習熱情逐漸降低,學習態度也越來越被動和消極. 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是很有必要的. 主要可以通過使學生正確認識到數學的意義和作用、教師耐心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和概念等,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 例如,在講“中心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或者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形式,使學生通過對計算機繪圖軟件的操作繪制出各種圖形的變化,包括圖形的旋轉、圖形的中心對稱,繪制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使學生深入了解圖形的旋轉,中心對稱的原理和形成,各種圖形之間的異同. 傳統的教學形式,教師在黑板上繪畫、講解,而這種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教學形式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形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使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更加熱情,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另外,教師可以通過聯系生活中的數學應用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