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01:00: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以文化為話題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曾經看過一本書,叫《不抱怨的世界》,書上寫道:“人形成一個習慣,需要連續的21天。”書內附送了一個膠質紫色手環,一看就很耐磨的那種。“每當你抱怨一次時,就將手環換一只手戴上,當它一直呆在你的一只手上連續21天,你就成功了。”抱著好玩的心態,我開始了21天的挑戰。
由于學校規定是不能帶手環的,所以我拿一枚硬幣代替。剛剛開始第一天,我就發現,習慣真是太可怕了。自上了初三后,老師們就開始各種慘無人道,于是每天一邊趕作業一邊絮絮叨叨的抱怨上兩句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有時甚至察覺不到自己正在抱怨。一枚硬幣被我不停的在左右荷包之間來回,數都數不清換了多少次了。自從有了這枚硬幣,我覺得自己身上怨氣忒重了,班上同學們怨氣也不輕。
大家已經習慣了充滿怨氣的生活,偶爾憤青一下甚至是議論老師們。習慣之后就很難改變,我每天都在努力的克制自己不要去想,但抱怨就像不受控制似地脫口而出。總而言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改善,換硬幣的次數也勉勉強強的降到了個位數,而我也發現了一些改變。
我開始習慣對某些煩心事忽略不計,也習慣了過濾掉班主任那些像耍脾氣似的惡言惡語,為了減少抱怨,我習慣了在學校寫完作業,車上背書回家好好放松的生活模式,這樣不反輕松了許多,過濾掉那些討厭的東西也讓我心情愉快。
在習慣了這些之后,我再次審視以前的自己,發現“抱怨”是個既費時又費力的事,低效不節能也不環保。
不得不說,在各種環境下,我們已經不知不覺的習慣了很多,有些習慣甚至是無意識的,有的習慣會帶來很重的負擔。如果我們有時間,就應多審視自己的習慣,當你習慣了改變生活,改善自己之后,你會發現生活可以很輕松,很簡單。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德國人,喝醉了酒,搖搖晃晃,為手里的空酒瓶子尋找垃圾箱;找到后還仔細看一下垃圾分類,再把瓶子放進去……一個酒鬼能做出如此的舉動,這就是習慣的巨大力量。
怎樣培養自己的好習慣?首先需要檢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壞習慣。你是否留意到有的同學在樓梯、走廊上追逐打鬧,高聲喧嘩、旁若無人,這種行為既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秩序,又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這種景象與周圍的環境是多么的不和諧,這里面有你的責任嗎?你留意過周圍同學的語言嗎?那脫口而出的臟字是不是很刺耳?這里面有你的聲音嗎?你對老師、長輩禮貌嗎?你對同學友善嗎?你今天讀書了嗎?作業你認真完成了嗎?……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尋常小事,我們的校園里、教室內每天都有很多的老師同學在辛勤地勞動,當你隨手扔下一片紙、塑料袋的時候,想到過他們的辛勞嗎?把紙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里去,只是舉手之勞,說到底這是個習慣問題。如果人人都養成好習慣,校園會是多么清潔、美麗。
我們應當不懈地培養好習慣,用我們的優秀行為感染周圍的人,影響周圍的人。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學習,去讀書、去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地友好待人。當你養成了好習慣,在人們的眼中,你就會顯得很優秀。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祝愿我們每個人都能養成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關于以習慣為話題的議論文3
一個人擁有了一個良好的習慣,會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會使一個人終生受益無窮。我就有一個使我受益的好習慣——早上聽讀英語。
記得三年級剛學英語的時候,我的口語能力很差,我不想讀課文,可一看到班里的同學比著讀課文的時候,我也想與他們比試一下,于是,我在心里暗下決心:我一定要超過他們,從那時起,我便開始了早上聽讀英語。
每天早晨我都起得早早的,先將錄音完整聽一遍,在腦海里有了印象,然后再模仿錄音讀一遍,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在大腦里努力尋找記憶,這樣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我養成了早晨聽讀錄音的好習慣。還記得一個清晨,我發燒了,感到渾身無力,但我一看聽讀英語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我想,我一定要振作起來,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否則英語成績還是會下降,想到這,我艱難地從床上坐起來,又拿起課本讀起來……漸漸地,書本中的內容我都熟記于心,口語能力也提高了,富有了情感,我的信心倍增。
又是一堂英語課,老師踏著輕快的腳步走進教室,只見她把茶杯往講桌上一放,拿起英語書,在我們面前晃晃,親切地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進行一次英語比賽,看誰讀得“let’talk”好,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都歡呼起來,我也勁頭十足,只見同學站起來,就晃著腦袋讀起來,每個字母都是那樣清晰、那樣圓潤,讀完后,大家都為他鼓起掌。
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同學,看著大家這樣高的勁頭,我也舉起了手,老師看見了,眼睛里流露出喜悅的目光,馬上叫起了我,我拿起課本,看了一眼老師,馬上投入到課文中去了,我不緊不慢把每一個字母都清晰地吐出來,遇到不會的詞,就努力想前幾天讀的內容,過了一會,我總算把整篇文章富有感情地讀了下來,老師向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帶頭鼓掌,同學們也隨之熱烈地為我鼓起掌來。在掌聲中我激動極了,我想,能有今天的朗讀水平,完全是靠自己養成了一個聽讀英語的好習慣,今后我一定要堅持下去,讓自己受益更多。
同學們,良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讓我們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自己受益終生吧!
關于以習慣為話題的議論文4
那天中午,我和幾個小伙伴在玩“八仙過海”。班中的肖翰陽,就是那個肖大塊頭,玩起了“單指撐尺”,從左到右,一路炫耀。忽然,“啪”,米尺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飛窗而過,摔碎在附一樓的樓頂。大家靜下來,齊刷刷把頭伸向窗外,聳聳肩,無可奈何。“大塊頭”這時猶如一只被風臘的老鴨,掛在窗口。腸子都悔青了的肖翰陽一臉委屈任由大家嘲笑。唉,我心善良啊,看不得人家難過。中午我跑到文具商店又買了一把和上次一摸一樣的米尺。由于時間不長,老師上課時似乎都沒發現米尺的更換。
但是,你想想啊,我的那些同學,都是“狗肚里盛不了四兩香油”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好習慣需要慢慢養成。
記得那是三年級,我在徐州市青年路小學讀書。“咔!”“呀!班里的教學米尺斷了!”陶同學大喊。同學們紛紛圍攏到講臺前,盯著那位不知所措的同學七嘴八舌起來。“快去告訴路老師!”班長發話了。幾個班干部屁顛屁顛向老師辦公室跑去,后悔的李同學把米尺撿起來,臉紅紅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試著對接,終究不能成功。誰都知道,迎接那位同學的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風雨”,我為李同學捏了一把汗。
下午就有路老師的課,她是一位喜歡用米尺指題、敲擊課桌的嚴厲的班主任。怎么辦?怎么辦?我靈機一動,買一把一摸一樣的不就“瞞天過海”了嗎。說干就干,中午我就花了2塊錢買了一把米尺放在了教桌上。老師就是老師,下午的課上,我們這一切都被老師知道,他表揚我為班級著想的同時,也批評了那位李同學不細心。做好事,受表揚,那個事可比蜜甜吶。
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爸爸媽媽教我要養成的好習慣。
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米尺又遭遇不幸!的家伙。沒隔一天,知道來龍去脈的路老師非常隆重地表揚了俺,說俺幫助別人不惜代價,肖翰陽理應把尺子錢給俺,云云。俺被夸得有點暈暈的。
幫助他人是我的好習慣。好習慣伴我一起成長!
關于以習慣為話題的議論文5
在一次諾貝爾頒獎典禮上,一位記者問一位獲諾貝爾獎的老者:“您認為你在哪所大學,哪個試驗室里獲得的收獲最大?”老者的回答卻出人意料:“在幼兒園里。”原來這位老者在幼兒園的時候,通過老師和小朋友的幫助,養成了樂于助人、誠實勇敢的品質,良好的作息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這些為他將來登上諾貝爾獎領獎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老者一番真摯的話語,使我認識到:好習慣終身受益。
1.旅游者到達目的地對當地文化帶來觸動在國際旅游中,由于這種長距離、大空間的移動,使得兩地在文化氛圍中存在較大的差異。旅游者到達目的地后進行游覽和活動,一方面,對目的地的經濟文化形成一定的認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種消費活動帶動了當地的經濟,但旅游者在當地的無意識性或示效應則對當地文化引起觸動,旅游者在目的地傳播客源地文化的行為一般是無意識的,但旅游者能夠從目的地感受到鮮明的文化差異。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來自于文化強勢的地區,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對弱勢的地區,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為方式就對當地人們形成了一定示范效應。與此同時,隨著當地居民從最初對旅游者的歡迎逐漸變成不滿,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這種就是跨文化傳播障礙的深刻表現。
2.旅游目的地文化對旅游主體文化的影響人們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為地域和文化之間差異的存在,相對于旅游者對目的地文化的影響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見所聞帶回到客源地,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經,馬可波羅行紀等都是對跨國文化進行傳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圍的人講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見所聞,這種行為也是有意識的文化傳播,但這種傳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體現在人們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對目的地的感官及評價不一定是準確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大多數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團的方式去了解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間存在較大的體驗和判斷差異,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當地文化方面會產生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礙。
二、國際旅游中語言在跨文化交際傳播中的應用
在發展國際旅游業務中,以語言為載體的跨文化交際和傳播得到了廣泛應用,語言在國際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礎性角色隨處可見,下面就以泰國旅游業為例進行闡述。泰國的旅游業蓬勃發展,在國際旅游行業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泰國旅游業之所以能如此繁榮,除了其具備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藝術之外,語言在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語言在泰國旅游市場中的細致體現進入泰國,如果你會一口流利的英語,就可以實現在泰國輕松自由行,無須導游,無論是吃住還有游購,對你來說不會有任何困難;同時,對旅游、文化之類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較方便。因為,在泰國,各家賓館、飯店、娛樂場所、學校等都積極使用英語,在英語學習、宣傳方面隨處可見,雜志、地圖冊、名片、旅游宣傳促銷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場所,都會有相應的口譯。泰國整體的語言能力較強,英語在泰國的熟練運用,在發展本國旅游業,實現跨文化交流和傳播方面意義重大,意識強烈,耐人尋味。
2.語言在泰國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體現在泰國,所到之處,各種人員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無論是在泰國什么地方,都能給人一種全民英語素質基礎較好的感覺,普遍反映出泰國百姓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強;與此同時,在泰國,無論是電視頻道,還是綜藝節目,英語類的節目比較多;在很多公眾場合,廣告牌、指示牌都是雙語解釋;在著名的景點中,日語、漢語、泰語等宣傳冊、資料冊都有免費提供。由此可見,在泰國,對跨文化交流和傳播十分重視,泰國民眾在語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較強。
3.泰國對語言文化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發展國際旅游與實現跨文化傳播相輔相成,廣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發展大勢,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戰也是不可避免的,積極重視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讓國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從泰國在語言類課程的設置中,我們可以看到泰國各校將語言教學放在首位,泰國民眾在語言方面的應用能力、交際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漸與其國民、國家的生存相互關聯,并逐漸達成普遍共識。
三、國際旅游中實現以語言為載體的跨文化傳播的建議
1.具備跨文化交流意識發展國際旅游,旅游者是活動的參與者,在旅游者、旅游從業人員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應該具備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在面對異域文化人員時,才能從容應對。隨著世界交流的日益緊密,人們每天都在接觸各種不同的文化,逐漸形成跨文化的意識,但這種意識并不充分。因此,在發展國際旅游中,應該充分具備以語言為載體的跨文化交流意識。
高二以適度為話題的議論文范文1“別為失敗找借口,要為成功尋方法。”對于任何事物都不要特別看重,要知道人生難免不如意。要記得當上帝關了一扇門后便又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不要抱怨,不要沮喪,更不要絕望,也不要自暴自棄。
豬八戒照鏡子看到了他那丑陋的模樣,于是在他急躁、自卑、沖動的一氣之下用釘耙把鏡子打得粉碎,而地上無數個碎鏡片里又映出無數個他自己丑陋的模樣。然而現在那無數個丑陋的模樣已不單單是指他外貌的丑陋了,還有他行為的丑陋,甚至是他內心自卑的丑陋。
也許豬八戒在這之后會無所事事的抱怨,自暴自棄,最終陷入深深的絕望,從而輸給了他自己。只因他太過于注重外貌,而忽視了內在。但是如果一開始他認識到有些事無法改變了,他的結果就不會這樣了。
有些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前面已經沒有路了,卻還固執地往前走,直到自己磕的頭破血流,后悔便也晚了。但這樣子的我們到底是為什么呢?沒錯,就是心中那口氣,不認命又沒有辦法的氣。總想要找些不成借口的借口來壓迫自己或是推卸一系列的煩惱,就是剛才的豬八戒,他之所以要把鏡子打得粉碎,是因為他不相信他自己的相貌會如此的.丑陋,所以他把氣都撒向了鏡子。這次不是豬八戒自卑、急躁、沖動了,而是他的過于自信,不相信現實,要逃避現實——丑陋的自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有失敗、會有成功,會有驕傲自大,會有自以為是。不管是外在的因素還是內在的因素,失敗與成功會使某些人自卑或自負,從而失敗了的人再次走向失敗,成功的人也走向失敗;還有一些失敗的人會一直找借口來掩飾自己內心的絕望等。
如果這些失敗的成功的換種方法是否會更好呢?我想會。失敗者勇敢面對,尋找成功的方法,歸納失敗的原因,重新開始。成功者立下目標,總結成功的方法,再次追求。他們都需要自信和勇氣。
人生難免不如意,一切的一切都要我們盡力。不要太看重失敗與外在,要注重細節與過程,相信自己,成敗與否都別停下腳步。背上背包,帶上適度的自信,向前看。
高二以適度為話題的議論文范文2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游戲產業方興未艾。游戲隊伍之強大,游戲時間之漫長無不讓人瞠目結舌,游戲作為信息化社會的發展標志,其深刻的影響不容忽視。
然而,游戲真的僅是社會信息化發展的標志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即使不可否認的是游戲的確拉動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但世事無絕對,它也一定程度上起著消極的作用。小學生玩射殺網游以致現實中拿刀傷人的現象駭人聽聞,因被家長沒收電腦且批評教育而跳樓自殺的慘劇令人寒心......這些慘痛的后果背后是網絡游戲缺少價值觀指導性,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極易跟風盲目,加上沒有家長的監護,未成年人則易被網絡游戲中出神入化的特效、虛像所迷惑而走上彎路。因此對于游戲開發者而言,這些悲劇也是一警示,游戲的內容和形式理應是健康向上的,莫讓游戲成為毒藥,噬嚙青少年的心靈,摧害祖國未來的棟梁。
游戲的另一缺點是扼殺青年生命與生俱有的創造性和煥然活力。整日玩著別人開發的游戲,享受著他人的成果,日漸創造力便不復生機,這或許是當今現代人多數隨波逐流的緣故之一吧。只懂玩,為何不自己去創造呢?美國青年就從游戲獲得了啟發,他將普通的游戲加上自己的靈感,為游戲加上劇情,吸引玩家。又或將游戲的方向轉向培養學生設計自我的城市、房屋規劃等具有培育性的游戲方向上。而游戲多以電腦為載體,青少年在發育時期,對其身體具有強烈的消極意義。年青一代老氣橫秋,眼睛沒有了活力,高中作文又怎么建設大道國家、又怎么感受世界的美呢?
游戲的時間過度,擠占的只能是思考的時間。人缺少了思考,成長的歷程就缺少了韻味。-曾說:“人應該多思考,眉頭一皺,計上心頭,就是說,多思出智慧。”多思考,才能完善個人,提高素質,促成一個人的成長。而“縱使被關在果核里,我也是無限思想空間的王者。”的豪邁壯言也不也警醒著我們思考之重要性嗎?用思考的時間換游戲的時間,這無疑是一個虧本的交易。蘇格拉底就是在思考中提出“認識你自己”的名言,亞里士多德就是從思考中說出“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定論。思考讓人成熟,使人舉一反三,讓人增加自信。
高二以適度為話題的議論文范文3自由,關鍵在于適度。
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顯現它存在的真正意義。
曾經有一所學校在學生們的強烈要求下,讓學生們體驗一個月“完全自由”的生活,沒有作業,沒有監督,沒有管教,讓學生們隨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于是,有夜不歸宿行蹤不定的,有打架斗毆住進醫院的,也有違法亂紀而被拘留的……這個月的自由體驗,讓許多人認識到:自由,關鍵在于適度。可見,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讓人們真正擁有,才能顯現它存在的真正意義。
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愈加美好。
當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微風輕柔地拂過,我們感到心曠神怡;當陽光溫柔地灑在我們身上,自然無比舒服;當秋葉似蝴蝶翩翩,飛舞于林間,自然無限美麗;當冬雪輕盈飄落,整個世界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但是,我們須知這都是在適度自由的范圍內,我們才能感受到四季的美麗,我們才能體會到自由的深意。適度自由,讓我們的.生活更富有詩意。
而過度的自由,則可能釀成災難。
行星自由地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則相安無事;而若過度自由地運行,不守規則,則一定會釀成相互碰撞的災難。如果小草在莊稼地過度自由地生長,就會成為有害的雜草,就會讓莊稼顆粒無收;如果夏天雨水過度自由地降落,堤壩就會因承載不了太多水量而決堤,田地就會因承受不了太多水分而成澇;如果冬雪過度自由地飄落,冰封世界,那么就會中斷交通,影響各項事業的順利發展。總之,過度自由,讓我們得不到真正的自由,而只會深陷災難。
自由,關鍵在于適度。
因為有適度的自由,風箏才能在線軸的牽引下平穩地飛翔;
因為有適度的自由,溪澗才能在山谷的約束中自在地流尚;
因為有適度的自由,我們才能在法律的保障下幸福地生活。
適度的自由,為我們的生活撐起一方蔚藍的天空。我希望自由似和煦的微風,似淙淙的溪流,因為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讓我們真正地擁有。
高二以適度為話題的議論文范文4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荊棘、坎坷,但是我們在步履蹣跚中應該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就像2014年被稱為最美癌癥女孩李娜所說的一樣:難過也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那我為什么要哭喪著臉呢!雖然病魔帶走了她19歲的花樣年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給這個社會帶來的正能量影響了許許多度的人群,也因此網友稱天妒紅顏。
生活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埋怨生活的不好,社會的不公。比起非洲難民坐在寬敞、明亮教師的我們,應懂得珍惜;比起四肢殘缺的人我們應值得慶幸;比起沒有父母的人我們應該學會關愛。
中國21世紀的經濟處在高速發展中,而我們作為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我們應該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既要深刻領悟前途是光明的、前進的、上升的對未來充滿信心,又要懂得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困難、接受挫折,努力為人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曲折的道路上問鼎事業的輝煌。
在前者思想條件的基礎上,把遠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結合起來。充分做好量的積累,要不失時機促進質的飛躍,更重要的是堅持適度原則,一步步穩打穩拿。
高二以適度為話題的議論文范文5我們稟著”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的思想,一直那么頑固的胡鬧下去。
我們是瘋狂了,卻一點也不青春,像小打小鬧的孩子,該命名為幼稚。青春該是一段為了某份光榮的事業,而用盡全力拼搏的一段永不悔恨的回憶,而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蠻荒歷史。
誠然,我們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艱辛,不知道怎樣的道路會讓自己走得更輕松更快活。不知道該走怎么樣的路更合時務,更對社會的胃口,但是正是因為青春呀!才會有更多更美的夢。夢是理想,而不是一時的歡樂。因為一時的貪玩,因為這就是青春啊,而在電腦前奮戰到凌晨顯然是不可取的。即便我是職業的游戲玩家,夢想是成為一名業內有名的職業打手,也應該勞逸結合,適度休息,注意身體。因為事實證明,出名的永遠是那么幾個,但是,你不一定是其中之一。
因為青春啊!所以有用不完的.精力,可以把自己全身心的投放在一件事情上。但是,不得不說,若一開始便選擇了一條不適合你的路,站上頂峰的,不一定是你。沒有一個人甘愿平庸一輩子,我們的夢,無論取向如何不同,總歸要走到一點上,成為某一方面的成功人士。雖然,《/SPAN>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曾說,全宇宙都會幫助你完成自己的天命,但你又怎知這是否是你的天命?所以,有時你即使背水一戰,也不一定最終獲得勝利,努力的人是有回報,但只有那些努力而又負有天命的人,才會站上頂峰。所以,你可以把全心都投入你的夢想,而全身則不盡然。你要適度的揮霍你的青春,讓它保持在不至于年華未逝而油盡燈枯,也不至于精力過于旺盛的狀態。這樣,即使你敗得一塌涂地,也還有資本從頭再來。
留著這精力和青春沒有用完,不是太過浪費嗎?光陰不等人啊!青春代表著一段青蔥歲月,代表這積極向上,無所畏懼。即使容顏老去,保持著這樣一顆奮進拼搏的心,又有哪一天不是青春呢?哪一天不能奮斗呢?
1.基礎性實驗的整合。本實驗環節占實驗總課時60%,對傳統驗證型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增刪和合并,優化實驗內容,強化學生基本技能訓練。內容包括各種常見劑型(如:片劑、液體制劑、軟膏劑等)的制備工藝。
2.綜合性實驗的設計與示范性教學。本部分內容占實驗總課時的10%,通過選擇典型藥物改進成為綜合性實驗,以“黃芩苷片的制備”實驗為例,從原生植物的認識到成品的質量檢查,共分為7個階段。具體實施情況見表1。本部分內容的開展主要圍繞著實驗設計的主要思路和方法進行講授,并通過教師示范性實驗的方式,使學生對藥學科研思路有清晰的認識,為設計性實驗打基礎。
3.設計性實驗的開展。設計性實驗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舉措,占實驗總課時的30%。設計性實驗由老師每次給出2~3個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內容包括:(1)文獻查閱與綜述撰寫;(2)開展初步試驗方案設計;(3)實驗設計答辯,確定實驗方案;(4)實驗實施;(5)總結與討論;(6)撰寫實驗報告。學生在本實驗環節中均要求分組組合實驗團隊,協作完成相關文獻的查閱并撰寫綜述,在此基礎上提交初步的實驗方案設計書,學生通過PPT匯報實驗方案開展實驗設計答辯,經老師究其可行性方案審核后,最終確定實驗方案,實驗實施過程中,學生在發現問題后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解決不了主動和老師探討解決。設計性實驗的開展,使本科生較早地參與了真正意義上的科研活動,能夠了解本領域較新的研究動向,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今后開展科研打下堅實的基礎。
4.建立《藥劑學》“三維一體化”實驗考核體系。課題組在《藥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具體實踐“三維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夯實基礎性實驗、開發綜合性實驗設計、完善設計性實驗,并制定相應的設計性實驗實施評價考核方法,以檢驗設計性實驗的完成情況及完成水平。設計性實驗效果的評價和傳統的驗證性實驗不同[5]。驗證性實驗更多地關注實驗結果是否和理論教學一致,而設計性實驗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團隊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評價實驗效果時更注重實驗實施的過程及實驗方案的設計等。
現將課題組制定的設計性實驗實施評價考核方法介紹如下:第一部分考核內容為學生選題后,進行文獻調研,撰寫綜述,根據學生綜述撰寫情況打分,本部分分值占15%。第二部分考核內容為文獻調研完成后,每個實驗小組上交初步實驗方案設計書,根據學生實驗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等情況打分,本部分分值占30%。第三部分考核內容為組織每個實驗小組對實驗方案設計書進行PPT匯報答辯。課題組老師聽取匯報后,對其實驗方案中的問題及可行性進行提問,共同優化實驗設計方案,根據實施情況進行打分,本部分分值占15%。第四部分考核內容為開放實驗室,每個實驗小組實施實驗方案及實驗結束后上交實驗報告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打分,本部分分值占40%。
二、“三維一體化”《藥劑學》實驗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及創新性分析
1.教學模式多樣化,重點突出設計性實驗的開發,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和科研實踐能力。在保留傳統實驗教學優勢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思考如何進行科研選題及文獻調研,開展實驗設計、進行實驗自我管理、實驗結果分析匯報及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為關鍵點,重點突出設計性實驗的開發,旨在鞏固傳統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基礎上,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科研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7)1-0051-3
物理D像在物理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它能直接地描述物理過程,直觀地揭示物理規律及物理量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在高考大綱中明確要求考生“必要時能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從高考命題特點來看,圖像問題,尤其是v-t圖像,一直是高考試題的重點和熱點。近年來,一些物理量隨位移x(或位置)變化的圖像問題,在高考中的考查頻率正逐漸增加。
1 隨位移變化圖像上的圖形問題
例1 (2016江蘇)小球從一定高度處由靜止下落,與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復上述運動。取小球的落地點為原點建立坐標系,豎直向上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關系圖像中(如圖1所示),能描述該過程的是( )
點評 首先,勻變速運動的特點是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而速度隨位移不是均勻變化的,圖線呈現相對復雜,這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復雜圖像的分析,應利用勻變速運動的規律,得出相應物理量間的函數關系,從而確定圖線的形狀。其次,對于任意一個運動的質點,由于時間流逝不可逆的特點,在v-t圖像上,某一時刻必對應唯一的速度值。而v-x圖像則有所不同,當質點在空間上出現往復運動時,某一位置處,可能對應有幾個不同的速度值,這類圖像經常在一些空間往復運動的考題中出現。
2 隨位移變化圖像上的斜率問題
2.1 利用斜率大小驗證實驗結果
例2 (2016北京卷)某同學利用帶夾子的重物、紙帶、鐵架臺(含鐵夾)和打點計時器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他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機械能是否守恒,在紙帶上選取多個計數點,測量它們到起始點O的距離h,如圖2所示。計算對應計數點的重物速度v,描繪v2-h圖像,判斷如下:若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重物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請你分析論證該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
2.2 利用斜率的變化情況定性反映力的變化
例3 (2014安徽卷)一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僅受靜電力作用,做初速度為零的直線運動。取該直線為x軸,起始點O為坐標原點,其電勢能EP與位移x的關系如圖3所示。下列圖4所示圖像中合理的是( )
3 隨位移變化圖像上的面積問題
3.1 利用a-x圖像的面積定性反映速度的變化
例4 如圖5所示,一根輕彈簧豎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彈簧的正上方有一個物塊,物塊從高處自由下落到彈簧上端O,將彈簧壓縮,彈簧被壓縮了x0時,物塊的速度變為零。從物塊與彈簧接觸開始,物塊加速度的大小隨下降的位移x變化的圖像(如圖6所示)可能是( )
3.2 利用F-x圖像的面積求解變力功的大小
例5 (2016上海)地面上的物體在變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豎直向上運動,力F隨高度x的變化關系如圖7(甲)所示,物體能上升的最大高為h,h
點評 利用無限微元再求和的方法,同樣可推知速度的倒數關于位移變化的圖像、電場強度關于位置的變化圖像、力關于時間變化的圖像、電流關于時間變化的圖像等一些特殊圖像中,對應“面積”所代表的物理意義。利用圖像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來解決物理問題,有時能起到化繁為簡、出奇制勝的作用。
二、充分發揮實驗功能,開展學生自主實踐活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
觀賞舶來影視作品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大眾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無論是原版字幕還是漢譯字幕,它們都以其異域特色吸引了無數不同知識水平、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目光,外語專業人士以其作為認知外國語言,了解外國文化的文庫,并在不自覺中體驗著其中所蘊含思想的先入為主;電子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以各種復雜的目光和心態關注著以外來語言為媒介傳播的外來語文化,在竭力理解外文電影內涵的過程中被動接受著異域文化背景下的導演所要傳達和表達的并希望到達觀眾心底的創作思想。看似旨在娛樂大眾的外文電影實際上凸顯了外語語言、文化、思想的三位一體性。
一、外語語言、文化、思想的三位一體性
首先,語言表達文化現實(Culture Reality)。人們利用語言來指示普遍經驗,表達事實、思想觀點、事件,與其他人類物種共同分享語言所包含的知識體系。他們選擇各種媒介來交流語言中的意義,語言可以以通訊工具、對面交流、信件書寫、電子郵件、閱讀報紙、解釋圖表、視覺藝術等各種媒介幫助達成傳播文化、交流思想的目的。語言承載著文化,文化孕育著思想。文化的涵義之一即是社會意識形態,文化在構建精神文明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孕育于語言之中,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的載體,文化內涵傳遞著無盡的文化信息。語言的強勢與弱勢常常意味著文化、經濟、政治的強勢與弱勢。
另外,語言象征文化現實。語言自身即是一整套具有文化價值的符號系統。語言的使用者可以通過自身語言的運用來為個人和他人定位身份。語言被看做社會身份的象征。不論是本國語言還是外國語言,特定語言的使用都會使話語人被劃歸到不同的社會階層。如果單純地將外語語言學科看成純粹的語言文字類學科實際割裂了語言文化中所蘊藏的思想。語言也成為了無源之水,無土之木。
作為社會科學的一個分支,語言與文化、思想具有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性。
二、外文電影所凸顯的語言、文化、思想的三位一體性
對于魚龍混雜涌入國內的外文電影,在欣賞其異域風情、風光的同時,也應該時刻對其中凸顯的語言、文化、思想的三位一體性保持自覺意識。經過反復加工的語言固然是優美的,語言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是豐富的,文化內涵中所孕育的思想內涵也許是深刻的,但不必然是積極健康的。以海明威系列作品為例,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肉體可以毀滅,精神永遠不垮)單單從語言層面來看成為永恒的經典,但是其背后的文化內涵與作者身份、人生體驗及所處時代關系密切,因此其中所蘊藏的思想——強調個人脫離集體的孤膽英雄,在很多情境下都未必符合語言信號接收者所處背景,例如在強調集體意識的中國,這句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經典語言中所蘊含的思想就不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下的普適價值。美國電影《偉大的蓋茨比》中情境的鋪排和語言的設計不可謂不美,但是其中所表現的美國人所信奉的“只要個人努力,人人都有成功機會”的“美國夢”思想,不過表現了美國移民對絕對的自由民主的虛幻渴望,而非真理事實,成長于中國國情和文化背景下的國人對此思想尤其要保持清醒意識。
總之,作為社會科學分支的語言,與文化、思想具有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性,對于外文電影中時刻都在凸顯出的這種語言、文化之外的思想,人們在欣賞優美語言,吸收異域文化的同時,對其背后孕育的思想應該進行批判性思考。
參考文獻
[1] Language and Culture, Claire Kramsch,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2000
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11(2009)02-080-03
作者:盛敏,湖南農業大學教師;湖南,長沙,410128
引言
語言與文化的“天然”的關系,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因人的主宰而處在世界撲朔迷離的變化中,世界人民總是越來越接近,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類休戚相關的感覺越來越強;與此同時,中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中國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我們中國人學外語,特別是外國人學習漢語,其意義遠遠超過單純的語言學習,而應當同促進人類的發展,團結與進步聯系起來,同促進各國人民的經貿聯系和文化交流聯系起來。專就外國人學漢語而論,我國有經驗的學校和教師總結出來,要讓外國學生真正學好漢語,光在教學技巧上作文章,還是不行的。必須注重教學內容,必須讓他們了解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的社會風習。同樣,中國人要學好外語,也應該了解外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風習。因此,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一、孿生的兄弟:語言與文化
(一)語言與文化的密切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是天然形成的。
人類從產生開始,語言和文化就被同時創造了出來。世界各民族的發展史告訴我們: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是同齡的,二者宛如一對孿生同胞兄弟姐妹一樣,相依為命,同興衰,共存活。兩者互相影響,又互相促進,民族的乳汁哺育著它們,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凝結的牢固度,真可謂牢不可破。“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類、社會、語言和文化一開始就是四位一體出現的。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生活,都用一種語言進行交際,其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宗教禮俗、思維心理等,無不深深地烙印在歷史的軌跡上。而語言儲存著前人全部的勞動和生活經驗,她記錄著民族的歷史,反映著民族的經濟生活,透視著民族的文化心態,蘊涵著民族的思維方式,標志著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可見,語言和文化這對“孿生兄弟姐妹”始終共同服務于人類、社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結成相輔相成的關系。
觀意志為轉移。正是基于兩者之間有著上述的關系,因此,人們學習第二語言和第二文化時,就必須同步并進。語言學習,不能獨立于文化學習之外:同樣,文化學習,也不能獨立于語言學習之外,人為地先語后文,或先文后語,厚語薄文,或厚文薄語,都是違背語言和文化之間地內在關系的。
二、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
(一)外語教學
根據跨文化交際能力結構體系分析,外語教學至少應包括語言內容、言語技能、交際能力和文化悟力四個方面的內容。
教學內容的范圍和層次問題實際上是教什么的問題,它不僅應當包括語言內容的選擇,編排和講解,而且更應當包括言語技能和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以及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和熏陶,因此它不僅包括怎樣傳授語言內容,而且還必須包括怎樣訓練言語技能和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包括采用何種方法和哪些步驟來傳授文化背景知識,尤其要研究怎樣把四者有機結合起來。語言知識的傳授,言語技能的訓練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氣力,而交際能力的培養合文化悟力的注塑更非一蹴而就之事。他們既有一定的相關性和一致性,又有一定的相互制約性和獨立性。
(二)文化教學
在我國,“文化教學”的正式提法最早見于21世紀90年代初語言與文化研究的相關文獻之中(胡文仲,1992;李潤新,1994)。近20年來學術界和教育界對其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共識。文化教學的內涵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學科有其不同的解釋。近年來,我國外語教學界對文化教學的認識是:在外語教學的語言教學過程中移入所學語言國相關文化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過程,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同時也包括開設與語言教學有關的語言文化專業課程。文化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現為:
1、文化教學可作為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
2、文化教學可作為外語教學的有效手段;
3、文化教學可作為外語教學的重要手段;
4、文化教學可作為外語教學最主要的方法。
文化教學可以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文化教學通常是通過所學語言本身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學生可以通過語言獲取所學語言國的人文、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社會制度、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社會傳統、民族習俗、言語禮節以及民族心理、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傳統觀念等一系列知識,從而使學生的知識結構發生“優化”。
(三)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的關系
根據外語教學的“本體性”和“文化教學”的“輔”特點,兩者之間的關系具有同步性、互補性和兼容性的特點。
所謂同步性,一方面指,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的過程是同步進行的,在第二語言教學的同時進行第二文化教學;另一方面,還指語言學得和習得機制是協調一致的,同時共進的,即我們在學得和習得第二語言的同時,也學得和習得了該語言所包含的文化。
所謂互補性,是指外語教學和文化教學是互為條件,互為補充的。從互為條件上看,離開了語言教學,文化教學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就會成為無米之炊,無本之源;從相互機制看,外語教學是文化教學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而文化教學又能“反作用”于語言教學,拓展語言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有效提高外語教學的質量。
所謂兼容性,是指教學過程的實施和教學目的的達成,必須把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其達到“有機化合”的效果。語言是“符號的文化”,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文化則是包括符號文化在內的“人化”。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兼容,又相互制約,不可分離。國內曾有學者用化學公式形象比喻外語教學和文化教學相互兼容的這種關系:外語+文化+教師(催化劑)=外語交際能力 (有機化合物.李潤新,1994)
三、二語習得與文化習得
(一)二語習得
美國學著Ellis 把第二語言習得概括為: “在自然的或有指導的情況下通過有意識學習或無意識吸收掌握母語以外的一門語言的過程。”(Ellis,1985)具體地說,第二語言習得既包括在第二語言環境下通過和本族語者直接交往而自然學會的第二語言環境下通過老師的傳授而學會的第二語言。
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外語教學研究,長期以來,外語教學的重心基本上都放在教師“如何教”的問題上,外語工作者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教學法問題。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就是對學習者學得和習得以及使用第二語言的內在過程進行分析,使外語老師更多更好地了解學習者,深刻認識外語學習的本質和過程,進而研究學習策略,保障外語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具體地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習得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
2、習得者的語言輸入對習得過程的影響;
3、語言習得的順序;
4、目的語中的社會文化因素對習得過程的影響,它們是如何習得的;
5、習得者個人差異,如年齡、智力、動機等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
6、習得者語言輸出中錯誤的分析。
(二)文化習得
與第二語言習得不同,一般而言,第二文化習得是一個業已存在的系統的擴展,而非發出一個獨立于母語文化之外的新的系統;也就是說,第二文化習得是不斷把新的知識融入一個業已存在的系統的過程。
根據Libben&Lindner(1996)在德裔加拿大人中間所作的一項跟蹤調查,第二文化習得大體上存在以下四種典型的習得方式:
1、習得不存在問題或困難的部分,即習得者往往傾向于把第二文化表層部分或新異方面包容進他們的“文化空間”就像在習得母語時不斷把新的文化知識和經驗包容進來一樣自然;
2、習得者在兩種文化之間進行取舍和選擇(或是“取”第一文化而“舍”第二文化,或是“取”第二文化而“舍”第一文化);
3、習得者將第一文化與第二文化融合,即習得者把第一文化的觀念用于對新的第二文化相關部分的理解中,舊的觀念的一部分與新的觀念的一部分相互交融;
4、“場合化”的習慣方式,即習得者在習得新的文化觀念的同時,仍然保留第一文化的相關觀念,在使用過程中,分別將兩套觀念運用于相應的不同場合,這種“場合化”的習得方式既可見于簡單的文化行為的習得也可見于因與第一文化矛盾而難以融合的文化觀的習得。
(三)二語習得與文化習得的異同與關系
二語習得和文化習得存在著共性:兩者都包含了知識系統的“內化過程”。語言是有系統性的,我們可以清晰地分辨不同國家或民族的語言,并描寫它們的各個系統,諸如語音、詞匯、語法、語義等。文化也是有系統的,我們可以按照地域差異把它分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系統,如“中國文化”、“美國文化”等;也可按照不同的表現形式把它分成“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或是“表層文化”和“深層文化”,或是“公開的文化”和“隱蔽的文化”等。
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差異:首先是由于文化隱蔽層的存在使得文化習得難度更大;其次是因為文化的排他性,第二文化的表層習得容易,深層習得難;“邊緣文化”習得容易,“中心文化”習得難,而外語則通常被人們視為一種對外交流的工具,不易遭到排斥;再次,第二文化習得的外部環境也可能成為導致習得困難的一個因素,第二文化往往是新異的,不少方面都很難被習得者所在的社會認同或接受,文化習得比二語習得面臨的社會阻力要大得多。因此,文化習得比二語習得的難度大得多。
四、構建“外語教學、文化教學、二語習得、文化習得”四位一體的教學體系
戚雨村(1992)曾指出,“外語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人才。”因此,構建語言與文化并重的教學體系,即實行“外語教學、文化教學、二語習得、文化習得”四位一體的模式對于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外語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四位一體教學體系,既要注意體系構建的科學性,又要著眼于這一體系在外語教學實踐中的可操作性。這里,筆者提出以下幾條原則:
1、抓住重點,不應細大不均。要避免簡單羅列中外文化對比的種種細節,而不加以系統的科學考察,要系統歸納影響到外語交際能否有效進行的跨文化因素以利于教學實踐的操作;
2、注意語言體系與文化體系的密切聯系;
3、既要重點對比中外文化的不同之處,也要指出他們的共通之處;
4、構建一個多元開放式體系,盡量少做規定式的構建,以免讓學生形成“文化定勢”的傾向。
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它應涵蓋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1、跨文化交際模式;
2、目的語文化背景知識;
3、目的語的民族心理、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
構建“外語教學、文化教學、二語習得、文化習得”四位一體教學體系盡管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但它不僅可以促使語言和文化研究更具有系統性,而且有利于外語老師和學生對文化進行系統的教學,進而提高學生運用外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這一體系的構建成型,必將促進我國外語教育,特別是對外漢學中文化大綱,文化教科書等方面的制定,消除我國外語教學中的積弊,提高外語教育水平,促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文化交流,建立多元化人類文化,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申.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1
[2]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金惠康. 中國英語.[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6]陸全.論外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4.(5)
[7]林汝昌.外語教學的三個層次與文化導入的三個層次.[J].外語界.1996. (4)
[8]劉潤清.高等英語教學改革筆談之一.[J].外語教學與教學. 2003.(3)
[9]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 問題與對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意思是說,人只有經過逆境,才能成才。
人應該在逆境中得到鍛煉,學會成才,走向成功。卡訥基自小窮困潦倒,常常在小店鋪里當童工,十分艱苦,但他不斷學習,掌握各種手藝,在最底層摸爬滾打,終于成為了一位大企業家。他說過:“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度過難關。”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逆境,是說不出這樣的話的。逆境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在中國也有這樣的人。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巨人,他的英勇與果斷令千代人折服。可他不是從小養尊處優的闊少爺,而是失去雙親的放牛娃,無依無靠,甚至還當過乞丐,在這樣的條件下,他依舊不懈努力地學文習武,了元朝,成為天下景仰的大明天子。如果不是逆境造就了他的個性,他是不會成才的。
逆境是支撐成功果實的高大樹干,想要果實,就得努力爬;逆境是擋在綠洲前的沙漠,想要甘露,就得不停奔跑;逆境是通往世外桃源的森林,想要幸福,就得穿過荊棘,成功不是輕松得來的,逆境是幫助你的最好幫手。
沒有人可以不經歷逆境直接成功,沒有磨練,結果只會是悔恨。李世民去世前為兒子鋪好了一切道路,斬除了所有禍根,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李治舒舒服服當皇帝的時候,朝中大亂,他只得在病痛中郁郁而死。人沒有逆境是不行的,沒有經歷過逆境,遇事就會無經驗可尋,無方法可查,失敗是注定的。
逆境與成功是相依相存的,不經歷逆境,是無法像雄鷹一樣在天空中翱翔的,是無法像勁松一樣堅韌頑強的,是無法像江河一樣盡情奔騰的。逆境永遠是成功的奠基石,人只有經歷逆境才能成功,人應學會在逆境中成才。
關于逆境與成才為話題議論文2
逆境是否有利于人的成長?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只有這樣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見,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長。
逆境雖是不順的境地,是困難和挫折,但逆境亦是一面鏡子,它能使我們清楚全面地認識到自己,并針對自己的情況,采取合適的措施,使得我們成長,為下次成功助力。馬克思曾說過:“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每一次逆境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它勢必會教會我們一些道理,是一次成功的機會,有利于我們成長,有利于塑造好的未來。
俗話說:“逆境出人才。”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事業的,沒有一個不在逆境中成長。劉邦與項羽相爭時,雖多次失敗,但他心中的那口氣,那股勁一直在。正是因為逆境,他才能找到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一次次爬起來再戰,一點點地走向勝利,最終一統天下。華羅庚因為家境貧困,從小就擔起家庭重擔。19歲那年得了傷寒,病好了腿卻殘了。
可是他在追求數學真理的路上卻埋頭苦干。這不是寒門出貴子嗎?海倫凱勒小時候患病,重病奪去了她的聽力和視力。但她身殘志堅,并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頑強地突破逆境,最終成了全世界的榜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早已詮釋了逆境的意義。
作為學生,某次考試沒有取得良好的成績固然難過,但仔細想想,從另一方面講,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失敗乃成功之母,惟有身處逆境,才能有所壓力,從而化為動力。正因為有不足,我們才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去查漏補缺,總結經驗,不斷進步。這不就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長嗎?
“生活就像一張心電圖,一帆風順你就掛了。”人的一生總會經歷逆境,不可能順順利利。但正是因為逆境,才讓我們的生活波瀾起伏,充滿挑戰。也正是因為逆境,才讓我們成長。
關于逆境與成才為話題議論文3
有時候,毀滅一個人的不一定是挫折而是平坦。有時候,失敗的原因不一定是困難而是絲毫無阻。這取決于你面對困境或逆境的心態如何。
在上半學期的時候,我的成績比較差,次次考試都不盡人意。心里免不了沮喪和失望,但我默默告訴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行。可最后總無濟于事,平時感覺知識點鞏固的挺牢固,練習也做了不少,但成績一出總大失所望。我很不甘心,也不想就此放棄,于是我付出的比以前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學習。終于,在我接近絕望的時候,我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我的心情非常的愉快。之后一段時間成績穩步提升,和之前相比可以說很好很好了。
一段時間后,不知道是因為找到了自信還是找對了學習方法還是什么別的原因。我突然發現之前做著很費力的習題,現在看來很簡單了。之前需要很長時間來鞏固的知識點,現在很短時間就能記牢了。我沾沾自喜了好久。
從此,我不在像之前那樣刻苦努力的學習了,但成績沒有下滑的趨勢。這讓我更為之驕傲了,心想:我現在根本不用多努力就可以考出很好的成績。于是開始放縱自己,不那么努力的學習了。這種心理一直維持著,終于,某一次,期末考試中,我的成績再次跌落的原先的水平。我心里非常的懊悔,突然懷念起了從前的那個我。
我默默的反省著:之前那時候,我一次次面對失敗可都還在繼續努力著,可現在一兩次成功就沖昏了我的頭腦。果然是“上山容易下山難”,挫折可能會成為人們努力的動力,成功也可能成為人們失足下滑的原因。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全面的認識順境和逆境,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或失敗而改變自己的決心。
關于逆境與成才為話題議論文4
人們常說:“人生路上,一帆風順:那么一帆風順是否就是真的好呢?古代的方仲永年少時就才思敏捷,天賦過人他就是在許多人的表揚和贊賞中成長起來的,可結果呢?成年后的方仲永江郎才盡也是因為他小時候沒受過挫折,生活太順暢。所以在我看來,順境并不是一味的好,逆境才有利于成長。
逆境能磨煉人的毅力。大量事例表明,一個人如果處于逆境之中,他在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后,他就會越來越堅強,變得比常人更有毅力。美國的海倫·凱勒,她幼年就喪失了視力和聽力,在成長過程中更是遇到了諸多障礙,但她并沒有沒被困難所擊敗,而是在一次次挫折后變得更頑強堅定,最終考上了女子哈佛學院,創作了許許多多優秀的作品,眾所周知的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逆境能使人增長經驗。俗話說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縱觀古今中外的大多數名人,他們的成功都不是簡簡單單地做一次或是做兩次,他們成功的背后往往都會有一段逆境時期,當他們處于那時,他們會從一次次失敗中汲取經驗,最后總結起來取得成功。
曾經有個實驗是這樣的,把一只白鼠放入紛亂復雜的迷宮里,并在終點放上一些食物,白鼠會尋著氣味往那走,但在去的過程中白鼠往往會走向錯誤的路口,找很久才能找到終點。科學家每過一會兒便讓白鼠走一次,而每次用時都會縮短。
最后白鼠竟能暢通無阻地到達終點,這說明了白鼠每進入一次迷宮都從之前的失敗中汲取了經驗。同樣的道理放在人的身上,如果一個人在同一件事上失誤過多次,那他最終還會失誤嗎?我想是不同了,所以經驗、教訓都幾乎都是從逆境中得來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每當我們從逆境中汲取經驗,在逆境中磨煉意志,逆境也會促進我們的成長。
關于逆境與成才為話題議論文5
逆境,不順利的境遇。當我們在一定的環境中無論是維持生存還是成就事業,總感到困難重重時,我們說,這樣的環境是逆境。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一帆風順是無稽之談。但笑對逆境我們就可以把消極的心態變為奮斗的動力,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笑對逆境,就可以使自己變得豁達、偉大。
小平爺爺在澤東時期不被受用,但他用樂觀的心態,樂觀的面對每一天。當主席請他回去時問了鄧爺爺最近都在干什么?鄧爺爺說:思考樂觀主義,等待。這就是偉人的風范。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立和發展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將被歷史留名。一個人的心態影響著整個人,只要調整好心態就會走向成功彼岸。
笑對逆境,就可以使山窮水盡的失意者斗志昂揚。
二戰以來,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的推動下,加上一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金融電子化已經成為當代國際金融發展的基本趨勢。電子化下的國際金融區別于傳統的金融業,因而針對傳統金融業所設計的法律會不能完全適用。國際金融電子化在其發展中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本文將從歷史和比較法的角度簡單的對此問題予以分析。
一、國際金融電子化的發展簡史
各國的金融電子化發展之路是不同的。大體而論,國際金融電子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
第一階段,金融機構間的電子聯網,其標志為1973年美國將以電話、電報手段建立起來的“聯儲電劃系統”改建為電子化的“聯儲電劃系統”。即建立起聯邦儲備銀行間清算服務的電子計算機系統。隨著計算機在銀行間的應用,銀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將現鈔、票據流動而轉化為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流動。這種以電磁信息形式存儲在計算機中并能通過計算機網絡而使用的資金被稱為電子貨幣。電子貨幣的出現使傳統的以有形貨幣為調整對象所建立起來的金融法律規范受到挑戰。
第二階段,金融機構進入國際互聯網(Internet)。1992年國際互聯網協會建立,網上商業活動增多,銀行開始進入國際互聯網增多,在國際互聯網設置網點,進行咨詢服務、促銷宣傳、提供金融市場信息(股票、債券以及其他投資衍生工具市場價格),為用戶進行網上金融證券投資提供便利。
第三階段,網絡虛擬銀行的建立。1995年11月在美國亞特蘭大設立第一家網絡銀行,該銀行在24小時之內提供銀行業服務,包括儲蓄、轉帳、信用卡、證券交易、保險和公司財務管理等業務。 目前,電子化已是西方發達國家金融業務運作的主要方式。
就中國以言,其發展也呈現出類似的過程。[2]所以我們可以從國際金融電子化的三個發展階段中得出以下結論:金融電子化的發展一方面取決于金融業對信息技術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水平。進而,著者認為要加快國際金融電子化進程就必須大力發展以電子計算機為主導的信息技術。
二、電子化的國際金融與傳統國際金融的比較
要認清電子化下的國際金融的性質,有必要對電子化的國際金融與傳統國際金融作一比較分析。
國際金融電子化的實現與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銀行的業務處理和管理的舊體制,建立了以信息為基礎的自動化業務處理和科學管理的新模式:[3]
首先,它用電子貨幣的支付方式逐步代替傳統的現金交易和手工憑證的傳遞與交換,大大加快了資金的周轉速度。
其次,它使金融業從單一的信用中介發展成為一個全開放的、全天候的和多功能的現代化金融體系,可以說,現代的國際金融業,是集金融業務服務和金融信息服務為一身的金融“超級市場”。
再次,金融業的營業網點已從磚墻式建筑向ATM、POS、網絡等系統轉移,提高了金融業的效率,降低了經營成本。
最后,它使銀行業務的重點從存、貸款轉向了提供金融服務和信息服務,從而讓銀行的收入結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銀行以傳統的存、貸款利息作為主要收益來源的局面,將被以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和金融信息作為主要收益來源所代替。
三、國際金融電子化所面臨的幾個重要問題
(一) 安全問題
國際金融電子化意味著金融企業的內部網絡間接或直接接入因特網。任何開立網上交易帳號的人,都有機會利用技術手段獲取內部信息,或者供給金融網絡,從而造成重大的損失乃至產生交易網絡癱瘓的嚴重后果。隨著系統處理能力和網絡速度的不斷提高,網上交易系統的系統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據統計,美國每年因網絡安全而造成的損失高達75億美元。中國的因特網服務提供上、證券公司及銀行業也多次被黑客攻擊。
就目前來看,國際金融電子化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網上委托的技術系統被攻擊、入侵、破壞,導致網上交易無法進行;二是委托指令、客戶資料以及資金數據等被盜或被篡改,甚至造成資金的損失。[4]為有效地防范以上問題的出現,首先需要加強技術控制,另外也要加強立法和司法。
(二)管轄權問題
因特網是面向世界,無處不在的網絡,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按一定的規則加入進來。電子化下的國際金融業的客戶可以根據既定的協議,訪問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的站點,而金融機構也因此可以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服務。國際金融的這種跨國界的運作方式,也跨越的各國的法律和金融法規。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管轄權的確定問題。比如,中國客戶登陸美國的一家銀行,成為美國該家銀行的網上客戶,那該銀行是否要受中國金融法的管制?
目前,各國還未有專門針對網絡銀行的法律法規,對跨國電子金融交易的司法管轄問題也未見一致。[5]
(三)信用問題
國際金融業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欺詐。欺詐人以銀行客戶的名義,向客戶的銀行發出一箱支付命令,指示從客戶的賬戶中劃撥一筆款項到受益人的賬戶。這個受益人就是欺詐人或其同伙。
如何防范金融欺詐,在票據資金劃撥中,核證問題可以簡化為核對簽字蓋章。但在電子資金劃撥中卻無法使用此方法。另外,在沒有找到欺詐人或欺詐人無力賠償時,那應給有誰來承擔這個損失?[6]這也需加以研究。
(四)主體問題
國際金融電子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實現貨幣電子化。從而使銀行從堆積如山的金融紙票(現金、支票和各種憑證)中解放出來。而這種解放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關于電子貨幣的發行主體的范圍界定便是一個。
當下,對此的看法未盡一致。在美國,對于結算服務提供者的范圍是以聯邦EFT法和各州的法律為基礎的。即是在實施一定的條件下,允許廣泛地參與者加入電子貨幣發行主體的行列。在歐洲大陸各國,以加強金融監管為目的,電子貨幣的發行主體原則上限制于金融機構,并將此作為金融監管的對象。在中國,信用卡的發行限定在商業銀行,并要受制于央行的監管。因而一個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協調各國的規定。[7]
(五)其它問題
國際金融電子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上述問題外,國際金融電子化的發展還面臨以下問題;信息技術本身的改進問題,技術人才的培養問題,各國的立法協調問題以及各國的司法協助等問題。[8]
四、有關的建議
由于筆力所限,著者僅從宏觀角度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提出以下建議。
(一) 加強信用法制建設
信用是一個多視角、多范疇的概念,既然它是一個法學概念,就應該在理論和立法上不斷完善它,因此完全有必要加強信用法制的建設。
加強信用法制建設,為國際金融的電子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十分重要。要繼續完善立法,強化執法,對關乎市場經濟建設的法律法規要制定好、執行好。《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專利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市場法。
這里還要提一下的是,要強化電子合同的立法和執法建設。對電子合同的規范是電子商務法最為重要的部分,也是電子商務信用機制建設不可或缺的內容。狹義的電子合同法主要包括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等總則性規定及各類合同的特殊規定,亦涉及少量管轄問題;廣義電子合同法除包括狹義電子合同法的內容外,還應包括電子合同涉外管轄(連結點的確立等)問題、電子簽名與電子認證等。此處所說的電子合同法從狹義。由于虛擬化的操作,電子合同關系的主體通過電子手段來設立、變更、終止合同,因此必須在保證電子手段技術本身安全、準確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終端用戶的收、發、轉行為的標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應當明文規定電子合同要約與承諾的構成要件,對電子錯誤、電子監控等亦應以法律明文規定為宜。電子合同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實體法中包含了少量程序法條款,主要是合同的管轄問題,建議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電子合同交易中的“場所”等問題。通過電子合同,在源頭上保證電子交易行為的信用度是當前的主流思潮。
(二)建立完善電子銀行業務法。
各國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電子銀行業務法。
首先要制定《電子銀行法》。《電子銀行法》作為電子銀行市場發展的核心法律規范,應對電子銀行的性質、監管、市場準入、業務范疇與標準、金融創新、法律責任、市場退出機制等做出明確規定。
其次是《電子簽名法》。電子簽名的問題是目前電子銀行業務發展最大的盲點,因為關于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問題,一些國家現有法律尚未對其做出明確的規范。對此,應借鑒發達國家電子簽名立法的成功經驗,制定符合各國國情的《電子簽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