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3 18:58: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一學生自我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數學學習兼具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個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的孩子,更愿意挑戰難題,有的學生描述說:做題像過關斬將一樣充滿樂趣,而對于有些孩子來說,數學學習是最頭疼的事情。他們的區別在于前者對數學充滿興趣并信心十足,后者恰恰相反。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給學生分層分組,讓學生互助學習,分層布置作業,這樣學優生得到提升,學困生也會有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指導掌握預習的方法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么作用,預習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課本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大概。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好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實行分層教學
初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絕對值、有效數學等,對初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太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同時還要重視以下幾點:(1)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聯系舊知識,特別注意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探新的效果。(2)要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初中數學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3)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初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反思解題思路和步驟,反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反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總結。由此培養學生善于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四、重視課后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以至于經常出現講或做過幾次的題過了一段時間又不會做的情形。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像放電影一樣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記憶方法有類比記憶、聯想記憶等)。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初一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教會學生:(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3)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五、轉變思維習慣,培養思維能力
數學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小學數學特別關注的是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用綜合法解題,應用題列綜合算式的較多。初中數學則不然,重點培養的是學生化未知為已知的方程思想,利用順向思維來解題,相對小學的思維方式來說容易得多。這種方法顯然比小學方法優越,利用方程這種方法可以順利地解決小學數學中很多問題,這正是初中代數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擺脫算術思想的束縛,充分領略到方程的優越性。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兩種方法的對比,通過同一個例題來比較兩種思想的優劣,這樣最有說服力。
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
如果在小學階段還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那么進入初中就較難適應初中的學習。初中階段里的數學,每節課的知識容量大、難度大,如果學生還依賴小學原有的學習方法來對待很難掌握所學知識,有部分學生還會出現不理解現象,時間久之,甚至部分學生會出現放棄學數學的念頭。對于這樣情況,初中數學應做到“預習―聽課―復習―做練習”的學習方法,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小學高年級教師就要培養學生逐步掌握“預習―聽課―復習―做練習”的學習方法。由于小學生的自覺性還不強,所以就要教師注意提醒學生每天進行預習,在教學中應做到精講,重在引導、啟發、點撥,多練,給學生留有自主學習和做習題的時間。使學生在課堂內能夠有時間進行自學、自主思維、自主練習的空間,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七、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預習方法的指導
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預習是發現難點的重要環節,也是理解和掌握新知識的前奏。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了什么作用,使預習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書,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學習預習時要求學生做到,先粗略地瀏覽數學教科書的有關章節的內容,掌握本章知識概貌。對重要的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對于難以理解的內容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預習前教師也可先為學生擬定預習提綱,使學生預習有的放矢。養成預習習慣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閱讀能力自學能力的前提和基礎,能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是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橋梁和紐帶。
二、聽課方面的指導
聽課是學生在校學習的關鍵性環節,它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上課聽講是學校學習的根本。聽課的方法對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影響很大,在聽課方法的指導方面要處理好聽、思、記的關系。
1.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學生要在幾十分鐘內接受許多濃縮了的知識精華,確實是一種緊張而又繁重的腦力勞動。應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聽每節課的學習目標要求;聽知識的引入及知識的發生及形成過程;聽教師對重點、難點的剖析(尤其是學習中的疑點);聽例題的思路和數學方法的滲透;聽課堂小結。教師要堅持啟發式教學,防止“填鴨式”、“滿堂灌”,掌握最佳的講授時機,使學生聽之有效。
2.思,是指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生還應該有意追蹤課堂內容,隨老師的思路而進行思維活動。如果在課堂上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老師的講課,而不思考老師講授的內容,不理解這些內容,那么老師的聲音就會變成催眠曲,使學生慢慢進入瞌睡狀態。所以學生不積極思維,就發揮不了其主體作用。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隨聽隨思;②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膽提出問題;③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④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可以說,“聽”是“思”的基礎和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本質和核心,會思考才會學習。
3.記,是指學生記課堂筆記。記筆記可以幫助學生增強注意力,促進信息加工,有助于理解新知識的意義和內在聯系,并加深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所以說,記筆記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技術之一。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地記筆記,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往往以記代聽和思,因此在指導學生記筆記時要求學生:①記筆記應服從聽講,要掌握記錄時機;②記要點,記疑點,記解題思路和方法;③記小結,記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
正確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能使課堂這一數學學習的主要陣地達到較為完美的境界。
三、課后復習鞏固及作業方法的指導
作業是學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一個學生學習質量的好壞,學習策略方法的改進,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業成績的提高等,都與作業完成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有兩位高考狀元對此深有體會,他們認為作業練習是知識的消化和運用,經過練習,使知識記得更牢固,所以,練習也是一種很好的復習。不僅如此,認真做好作業還能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和創造的能力。可見,做好作業是非常重要的。
初一學生課后往往急于完成書面作業,而忽視必要的復習鞏固和記憶,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甚至抄襲,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和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下,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科書,結合筆記以記錄的重點,難點和解題的思維方法,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思想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性質、法則。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格式,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字跡要清晰。
對初中一年級新生來講,環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等,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小學升中考試,有些學生產生“松口氣”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初中數學很難學,初中數學課一開始也確實有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統計初步、方程組、負數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于怵頭無趣的被動局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初中一年級新生的學習質量。
因此在初一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從思想上去引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存在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小學強調算術方法和運算小技巧,缺少嚴密性訓練和系統性的教學,而初中強調數學方法的傳授和數學思想的滲透。讓初中一年級新生對初中數學有個嶄新的認識,使他們減少或消除對初中數學的恐懼,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以適應初中數學的學習。
二、教學內容——注重知識鏈接
針對小學剛升上來的初一學生,教師必不可少的工作是要了解他們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內容,做好教材上的銜接準備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必要的知識銜接。
例如,在學習《負數》的內容時,學生在小學階段認為從整數到分數這樣的知識構建就已經是數的全部,所以對于引出負數要先從思想上進行銜接,讓學生通過觀察客觀事物中存在的正反兩面性,接受負數知識存在的必要性。在引出負數的方法上,可以借鑒小學階段分數引出的方法,進行知識引出方法上的銜接,讓學生從舊知中遷移出新知,有利于學生的接受,使知識的構建更順利。在教學中,學生明白了負數后,及時地引導學生將對數的認識進行擴展,將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分類,構建有理數的系統為整數與分數和正數、零、負數。
可見,在初中與小學數學知識的銜接上,教師對小學數學教學要有必要的了解,從學生的認知經驗出發,防止知識上過大的跳躍而造成學習上的鴻溝,讓小學的基礎成為學生學習新知的正能量。
三、教學方法——遵循認知規律
教學方法的研究表明,十全十美的教學方法幾本上是不具備的,每種方法都既有它的優點,也有其不足之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是幾種教學方法并用以實現最佳的教學目的。所以,教無定法,合適才是最好的方法。對于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階段就不一定適用,因為隨著初中知識量的增加,學生認知的發展,原有的方法必須改進。同理,初中階段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也是不適合的。為此,對于初一階段的數學教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小學、初中階段教學方法的區別,做好必要的銜接工作,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初中數學的學習。
雖然初中的知識比小學要抽象,但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仍然是有效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教師還是要從舊知中引出新知,從學生熟知的事物中抽象出一般規律。
此外,教師還要根據這一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從學生身邊的事例中挖掘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四、學習方法——突出習慣培養
針對教學內容上的變化和教學方法上的不同,學生在自身學習方法上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轉變。初中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更加注重自主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要更多地依靠自主探究、自我激勵、自我總結來學習知識。為此,我讓學生在學習上學會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養成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預習活動,學生能事先了解學習內容,從而在聽課過程中做到抓住重點,提高聽課的效率。對于初中數學的一些概念、定理等,教師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通過布置相應的預習題目,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預習,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學會探究,認真筆記
要做到課堂40分鐘都能集中精力聽講不開小差是很困難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教師設置的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學生只有學會問題探究的方法,專注其中,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要指導學生必要的問題探究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還要學會做聽課筆記,將在聽課中覺得有用的東西記下來,以供后續復習使用。這些有用的東西可以是自己聽課時還是半生不熟的知識,容易犯錯的地方,必須掌握的概念、定理,對自己思維啟發特別大的地方等。學生學會做筆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對于初一學生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他們這樣的習慣。
(三)有計劃地復習
而我的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迎接他們的是全新的學習環境和新同學,新老師,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法等。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從心理上對別人的依賴程度還非常之高,非常需要老師及時而積極的引導。因此,做好初一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是每一個初一班主任必須做好的第一件事,也是關系到整個班集體是否能健康發展的關鍵。以下幾點是本人做班主任工作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盡早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而做的幾點嘗試。
新學期伊始,我著重抓好班級的穩定工作,合理分配和編排學生的座位,挑選優秀而精干的學生擔任班級的班干部。開學初,我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班級,力圖希望班級中的每一個同學都如兄弟姐妹般互助互愛。為此,我在班級的管理中,努力將自己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表現較差的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體中,我總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班級中主人翁的責任感。為此,開學初,我大膽吸收這些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管理中克服自身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在營造溫馨的班級中,對待優等生,我更是嚴格要求,從不寵壞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優等生不單純是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要心胸寬廣,要博愛同學,對他們警鐘常敲,不斷督促他們克服自身的弱點,努力追求更高的進步。
科學、合理的開展初一新生入學的教育工作,能夠讓學生盡快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明確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初一新生入學的教育工作對于形成一個健康成長的班集體,對于教師的教學,學生的進步等多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
新學期伊始,我著重抓好班級的穩定工作,合理分配和編排學生的座位,挑選優秀而精干的學生擔任班級的班干部。開學初,我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班級,力圖希望班級中的每一個同學都如兄弟姐妹般互助互愛。為此,我在班級的管理中,努力將自己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表現較差的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體中,我總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班級中主人翁的責任感。為此,開學初,我大膽吸收這些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管理中克服自身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在營造溫馨的班級中,對待優等生,我更是嚴格要求,從不寵壞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優等生不單純是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要心胸寬廣,要博愛同學,對他們警鐘常敲,不斷督促他們克服自身的弱點,努力追求更高的進步。
在班級的常規管理中,我力圖把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都充分調動起來,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構筑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我想方設法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制,為學生設置多個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施政”,服務同學,表現自己,鍛煉自己,從而達到提高自己的目的。為此,我抓了以下常規管理:1.民主推選班干部。為了使更多的學生有當班干部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時也能時時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取干部定期輪換制的方法,這樣即可以給更多的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又有利于學生擺正個人。2.建立值日班長制。按學號輪流來當值日班長,值日班長負責檢查當天的衛生、紀律,督促每一位同學作好自己份內的事,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才能,班級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強,班集體內部也日趨完善。3.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形成競爭氛圍。讓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長學生才能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更應該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和耐挫力。增強學習的熱情和明辨是非的標準。每個學生都自己找一名水平相當的對手,競爭對手之間比學習、比思想、比體育、比個人競賽等,雙方時時互相激勵,通過競爭班級形成了一種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氛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班風現狀良好。
又送走了一屆學生,所教班級的中考成績都不錯,這個結果在我的意料之中。經過幾年的循環教學,給我體會最深的是:教好初一、初二,到初三就無需太擔心。那么,在這三年里尤其在初一的起始階段我是如何努力的呢?以下是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做法,雖然有些粗淺,但個人感覺效果不錯,在此整理成文與大家共享。
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在初一學生的觀念中只有語、數、外三門主科,其他都是副科,因此,他們只重視語、數、外,對政治的學習態度就可想而知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請班主任幫著強調一下,也可以借助家長的力量對學生進行引導,但這些都是外在的力量,它們的效力持續時間較短,要不了多久學生又恢復原樣。所以我認為要端正學生學習政治的態度,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我們政治老師自己。只要我們政治老師態度端正,用踏實、認真的作風與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科教學,學生自然也不敢馬虎。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做老師的都懂,但事實是有多少學生會對學習天生有興趣呢?更何況是在人們心中非常枯燥的政治。所以,對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只能靠我們慢慢去培養。我主要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的:
1.讓學生體驗成功。經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在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上的差距已經形成,而對于政治,他們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契機去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在政治學習上體驗成功,從而增強自信,產生興趣。
2.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單一的講授型課堂自然是無法長久地吸引學生的興趣,所以要結合教學內容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如討論課、演講課、辯論課等形式都可以經常采用。例如,在教學《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時,結合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們在課堂上開展了“上網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辯論,盡管學生的辯論很稚嫩卻也精彩,而且其產生的效果是遠非教師單純的講授可以比擬的。
3.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一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在教學社會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時,我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生活中的規則,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感悟出社會生活需要規則;通過展示世博會的有關圖片,讓學生一方面了解國家大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明白一個國家的發展也需要大家遵守規則,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認識到遵守規則不僅是自己的事也是國家的事,甚至是世界的事;二是聯系學生自身實際。例如:課堂上我通過展示學生的照片讓學生認識到每個公民有責任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對學生現場調查:你有過闖紅燈的行為嗎?讓學生從自身的行為認識到不遵守公共生活的規則會帶來的危害,從而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4.多和學生交流。很多時候,學生是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某個學科,所以,要想讓學生喜歡我們的學科,我們得想辦法讓學生喜歡自己。在平時課余時間能盡可能地與學生加強交流,拉近與他們的距離,通過交流了解他們的喜好,在學生上活動課時能去參與他們,運動會時為他們加油,下課后在教室里多呆兩分鐘等等,這些小的細節都能提升我們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有助于師生關系的和諧,當然就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端正的學習態度,必須要通過良好學習習慣加以鞏固,否則不會持久,某種程度上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其實最終取決于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我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筆記、作業、復習的習慣與規范。
1.立足于課程標準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教學。七年級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負數、幾何證明等,對七年級新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七年級學生實際出發,采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后變通延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做必要的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做必要的總結及舉例說明。
2.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中小學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有理數、三角形等,到初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小學成立的結論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復習和區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容易出錯易容混淆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以達到溫故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初中數學較小學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徹,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這就要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4.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初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
5.重視專題教學。利用專題教學,集中精力攻克難點,強化重點和彌補弱點,系統歸納總結某一類問題的前后知識、應用形式、解決方法和解題規律。并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有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二、加強學法指導
1.預習方法的指導
七年級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么作用,預習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況。(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做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可以采用每節課預習或單元預習,預習前教師可以先布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聽課方法的指導
在聽課方法的指導方面要處理好“聽”、“思”、“記”的關系。
“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應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①聽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②聽好知識引入及知識形成過程;③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④聽懂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⑤聽好課后小結。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要注意防止“填鴨式”、“滿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講授時間,使學生聽之有效。
“思”是指學生思維。沒有思維,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邊聽邊思考;②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膽提出問題;③善思,由聽到的和觀察到的去聯想、猜想、歸納;④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可以說“聽”是“思”的基礎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
“記”是指學生課堂筆記。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課堂學習指導是學法中最重要的。同時還要結合不同的授課內容進行相應的學法指導。
3.課后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的指導
七年級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記憶方法有類比記憶、聯想記憶、直觀記憶等)。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七年級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
4.小結或總結方法的指導
一般來說,小學和中學英語的課程目標是一致的,但教學要求和層次有所差別,為使英語更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中學教師特別是初一英語教師在教學方面要做適當的調整。通過長期的教學和一線教研工作的實踐,我總結出幾點教學方法。
一、鞏固基礎,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查漏補缺
通過對我市初一英語教學的考察,我們發現初一新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只有部分學生能將小學所學的內容基本掌握,大部分學生對于音素和讀音規則掌握的不好,語音語調掌握的不準,詞匯也只是會說,不會寫,語法模糊,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根本沒有接觸過英語,最基本的英文字母也不能掌握。其原因是各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情況不同,以及小學、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不一,這種情況目前在全國都是普遍現象。因此,在初一第一學期對學生進行英語基礎的摸底就顯得十分重要,其目的是了解學生對小學英語的掌握程度,看是否存在著“該會未會,該記未記”的情況,以便有的放矢的進行“填平補齊”的教學工作。同時,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補缺的內容和形式也有很大差異,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鞏固基礎,從字母抓起。26個字母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應該是熟悉的,但對于一些小學未開設英語課程的學生,這一課必須補。為了兼顧程度較好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加入“字母的分類”這一學習內容,將字母按語音分類,加深學生對字母的了解。
2.提高水平,集中補語音。語音是學生們在小學沒有涉及到的學習內容,只有掌握好發音和讀音規則,才有可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并具有初步的自學能力。對于學生們來說,語音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大概要用一周的課時集中學習語音,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語音的積極性,我們讓學生自制音標卡片,各式各樣的顏色鮮明的卡片使學生不再覺得語音有多么難,而且更愿意去認識各類音標,并能自行將他們分類。
3.按順序鞏固,記憶單詞。中學教材詞匯量大,而且要求更高,給學生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們在教授單詞時,將其分為二級,第一級是小學學過的單詞,要求當堂會說會寫,第二級是新詞匯,要求當堂會認,會寫。這樣,覺得每節課都有收獲,也確定自己課下找齊的方向。為了使學生能將單詞記牢,還可以集中識詞,每次課都留有一定的時間復習,鞏固單詞,我們利用圖片,單詞卡片等進行復習,每次讀不準的詞,教師都在卡片上作好標記,以便下節課再循環記憶。通過讓學生分組比賽,組內比賽看誰記的多,記的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Unit 1,學習人名的時候,我們利用游戲,人名接力賽,看誰記住的名字最多,加強對名字的熟悉和掌握。
總之,記憶單詞要有氣氛,要把枯燥,乏味的死背單詞轉變成一種比,學,趕,超等學習熱潮,使學生擺脫對背單詞的恐懼,抵觸。
4.強化聽力和口語。受年齡的認知特點的影響,小學教材中存在著許多Childish English(兒童英語),如 mum,dad,bye-bye等。同時,小學畢業生都未能達到聽懂聽全英語課的水平,所以我們不斷的創設環境,強化學生的聽力和口語,使之逐步適應初中階段的要求,用貼近真實生活的,純正的日常英語進行全英語授課。具體做法是:首先,我們集中一段時間操練課堂用語,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手勢和語言掌握最常用的課堂用語;其次,教師逐步增加課堂上用英語授課的分量,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去體會,理解老師的意圖。
二、培養興趣,樹立積極健康的學習態度
小學升入初中后,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成功進行中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需要因勢利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要把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教師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充滿情趣。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民主教學原則
學生的天性比較好動,特別是初一新生,還不能完全適應初中嚴謹的教學作風,如果教師表情嚴肅,課堂氣氛沉悶不僅會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首先應努力創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身心愉悅、有安全感,如學生并不一定要起立回答老師的問題,可以讓其坐著回答。再如,可以適時地放一些背景輕音樂,以緩和學生上課時的緊張氣氛,又可以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愉悅氛圍。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遠離對初中英語學習的恐懼,逐漸培養學習興趣。
2.激勵原則
因小學階段英語學習基礎的不同,造成部分初一新生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以為自己英語學習能力不行,從而自暴自棄。對于這部分學生,激勵原則的運用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激勵學生的成就感和進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著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敢于參與課堂活動。為他們設計一些可以回答的淺顯問題,而且在回答不出時應耐心鼓勵 “Try again”、“Don’t worry, Take it easy.”“I think you can do it will next time.”而對于不敢回答的學生,可以說“My questions are quite easy. If you think you can ,I am sure you can.”等等。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身價值,引發學生參與體驗成功的積極性。
3.主體參與原則
為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必須使教與學雙方積極互動,真正形成多向性學習的有利教學條件。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生理特點、心理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可讓學生扮演各種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模擬生活中的各種情景對話,講故事,當小老師,表演短劇節目,充當小記者,聽學英語歌曲和看英語電影等。這些活動都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久而久之,這些興趣就會轉化為強大的內部學習動機,使學生進行自覺、自主、有創造性的學習。
三、加大教研力度,積極組織教師開展研討活動
面對新初一,新教材,各學校英語教師也必須不斷學習提高,掌握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差異,交流教學銜接方面的方式和做法。因此,我市各校教研組每周至少組織一次教研活動,集中研究討論中小學教材的異同及銜接問題,安排中心發言人發言,隨后聽取每位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討論授課方式,堅持每周同頭備課3課時以上,教師間在教學內容上相互補充,把握教學方向。同時,為了更好地、有針對性地解決在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組間堅持互相聽課,大力提倡同伴互助,在課堂上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這大大提高了初一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為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了教科書中設計的活動,同時又增加了適合本地區學生的一些數學活動。可喜的是,老師和學生們都在活動中重新認識了數學,開闊了眼界,培養了數學素養,建立了新的數學觀,提升了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敢于質疑并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案的能力。
在開展活動課之前,不放心學生,總害怕學生在活動中耽誤時間,影響我校的教學成績。但事實證明,通過這些“接地氣”的數學活動,我校學生的數學成績不但沒有下滑,而且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濃了。
重新認識數學,建立正確數學觀
什么是“數學”?有不少人認為數學就是算一算、會做題。在新課標(2011年版)中是這樣解釋的:“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這個概念對十三、四的初中生來說是抽象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數學在現實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但學生們總是認為,對繁瑣的、蘊含大信息量的計算可以用計算器。比如,去市場買菜可以用計算器,而且現在手機和電腦無所不能,為什么我們需要下大力氣學習數學?還有的孩子在小學六年的數學學習中,已對數學產生了畏難情緒。雖然有的孩子數學成績不錯,但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數學并不是很主動,學生學數學都是圍繞著考試展開,是為了將來能考取好學校而認真學習數學的。
針對上面的這種現狀,我們從初一剛入校的學生入手,對初一的學生開展了《我知道的數學趣事》《歷史上有名的數學問題》《我知道的古代數學問題》《我國在數學發展史上的研究》《我所知道的數學名人》等活動。我們發現,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初一學生了解了數學的發展史及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知道數學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著社會的進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以抽象的形式,追求高度的精確。數學以不能比擬的嚴密性和精確性,在培養我們的理性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學生不再認為數學只是聰明人才能學好的學科,對數學這門學科建立了正確的思想觀念,不再懼怕數學、討厭數學。激發了初一學生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主動性。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
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體現。那么,數學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呢?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在過程技術領域中的應用,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在實踐中的應用,我們在初一、初二的數學活動課中開展了《制作漂亮的包裝盒》《通過收集我們家一周使用的塑料袋來調查我們生活中白色污染問題》《節假日走訪本地的各大超市了解產品的促銷問題問題》《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測量學校新建成的教學樓的高度》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數學的價值,它是如此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對我們是如此重要,在內心中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念。
首先,學生認識到數學除了是應用的工具,還教會了我們從數學的角度看問題,學到了數學方式的理性思維,使我們的思考更有條理,表達更加清晰,提升了我們的數學素養,培養了我們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和創新能力。當學生了解到數學確確實實的價值,那么學習數學就不再是一件被動的事,而是充滿了樂趣、探究、挑戰和有用的學習,學習數學就變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
其次,在活動中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態度。比如,學生在制作漂亮的包裝盒的活動中,學生制作的包裝盒形狀多樣。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立體圖形的平面展開圖,知道了不同幾何圖形的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重要的是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建立起了空間觀念,并且在這些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普遍認識到:認真對待學習、勤奮刻苦、積極參與探究、勇于堅持真理、m正錯誤、及時完成作業、有飽滿的學習熱情、敢于質疑、樂于與人合作交流、能合理安排時間等,這些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將使他們終生受益。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在以往的課堂上,老師總是擔心學生在活動中的困難太多。殊不知,在我們一手包辦的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聽著也確實學會了數學知識,能考一個很不錯的成績。可是這樣的數學課還是會讓學生乏味和疲憊的,尤其是當學生離開老師的教,離開了老師的指導,就會比較茫然。
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想起古人的那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經典名句。當我們把更多是學生能完成的任務交給他們的時候,不難發現,活動課的開展無疑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而教師也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活動過程中的組織者、合作者。
在課堂上,在活動中,教師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設計有效的問題,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和學生感受一起成功和挫折。這種角色的轉變,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習的課堂、探究的課堂。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學習,老師不僅“會講授”,而且“會傾聽”。這樣的課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地讓學生學到了有用的數學。這樣的課堂才真正成為展現思維的火花和智慧的課堂,成為學生樂學的課堂。
在活動中感悟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蘊含在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是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與概括。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逐步地、不間斷地滲透數學思想。但是我們知道,一個數學思想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從理解到應用的長期的發展過程,需要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通過提煉、總結、理解、應用等循環往復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學生只有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才能悟出數學知識。在平時教學中,教師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在《商品的打折銷售》活動中,學生體會到了方程建模思想和分類討論的思想,在《有理數大小的比較中》學生初步體會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在學習《函數》的活動中,學生學習了劃歸的思想等等。同時,針對初三年級的學生,由于他們有了比較深厚的基礎。他們在三年的數學活動中,經歷不同的問題情境,在解決各類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體會數學思想的作用,逐步理解到數學思想的精髓,能進行知識的有效遷移,因此我們嘗試讓初三的學生撰寫數學小論文。在這些活動中,關鍵是讓學生經歷和體驗一些數學知識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學會在讀書中理解問題,在疑惑中提出問題,在具體的操作中解決問題,在與同學、老師的合作交流中提升自我,獲得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感悟。
反思如今我們的課堂教學,在“活動單導學”模式的課堂上,似乎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活動,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奔忙,而無暇靜下心來對自己的學習做一個全面細致的深刻反思。原來是我們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那么,在“活動單導學”模式的初中英語課堂上,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新授知識結束后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反思
在每一節新授課上,各個新知識點的呈現都是在一定的具體情境之中,學生容易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對某一知識點的認知、理解僅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情境,不易遷移、運用。因此,在新授課結束后,我通常會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進行學習反思。反思自己對于剛剛所學知識到底掌握得如何了,還有那些地方存在疑問等等。比如在學習一般現在時的時候,我講完之后讓學生們對于我所講的知識點進行認真回顧并反思,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一些問題。就有學生提出對于什么時候要加助動詞“do”和“does”搞不清楚,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總結,有學生就從中發現了規律:當句子當中出現“be”動詞的時候就不要加助動詞,直接用“be”動詞做各種句式轉換,而沒有“be”動詞的情況下就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加助動詞“do”或“does”。就這樣通過學生的反思找出問題,并通過思考解決了問題,而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學到了知識。
二、在檢測反饋后對所涉及的知識進行反思
活動單每一課時結束后都有個檢測反饋部分,學生做完后一般都是交給組長檢查,但就在組長檢查的過程中其他組員就顯得無所事事,這不僅浪費了學習時間,還養成了被動訂正、懶于思考的習慣,這無疑降低了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我建議學生們自己去對練習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反思,然后可以進行集體討論,將涉及到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
在解題過程中總是要涉及一些已獲得的具體的英語知識,那么要反思自己對這些知識的認識是否達到了活動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對知識理解、掌握的程度,這些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相關方面建立聯系的程度,通過這一過程進一步將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也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改正錯誤。
然后引導學生反思,在平時的學習中忽略了哪些方面的知識?有哪些錯誤的認識?通過此題的解答對哪些知識有了新的認識?只有經過這樣的反思,學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補救、自我總結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做詞匯題用動詞的正確形式填空時,有很多學生都無從下手,不知該如何去做這類題目,有很多時候就是跟著感覺走,從而不能正確答題。面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先自己去分析總結這些題目的類型,比如有做固定詞組的,有做時態問題的,有做主謂搭配的,學生通過這樣一種途徑從而找到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正確方法,每次做題時都能從這幾個方面來思考,從而提高了正確率。
三、鞏固提高過程中對解題思路的反思
本課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種體現,有別于以往過于專業的美術基礎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通過對手繪線條圖像知識的介紹,使學生了解手繪線條圖像在敘事、說明、交流以及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視了學科間的綜合,又不失美術學科獨有的特征。
【學情分析】
由于社會、學校、高考制度等影響,大家一直對美術學科有一種消極態度和無法正確認識美術學科課程性質,往往把畫得逼真、畫得像才是美術優秀的學生。帶著這樣的心理再加上這個朦朧年齡有害羞想擁有尊嚴的學生更是重視自己在大家眼里的看法。假如平時畫畫不好的學生,有種膽怯和自卑心理,很難拿起手中筆去大膽表現。面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過程設計上,遵循學生的心理認知一般規律,循序漸進地引導去突破難點。如,先從錯誤思想的認識上引導,再加上一些教學手段,表演、比較等方法增強學生自信,打消顧慮,從而大膽、果斷地表達。七年級學生雖然從小就在用手繪線條作畫,但是大多數對自己的繪畫能力是懷疑的,甚至是否定的,如果很正式地布置手繪線條作業,學生可能會放不開,不敢大膽表達。而如果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運用手繪線條,就會使他們增強自信,放開去畫,并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教學目標】
1.顯性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運用線條大膽、果斷、自信而有個性地表達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隱性目標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終身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發展個性,激發學生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對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意義、功能的理解。體會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樂趣,培養、發展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
【教學難點】
能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膽、果斷、有個性地表達,并能運用豐富的想象和手法對復雜的物象歸納、處理,抓住關鍵,創造性地表達。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圖片若干、多媒體、視頻資料。
學生準備:準備好預設的問題、圖畫本、鉛筆。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欣賞導入
教師做自我介紹:我的愛好――畫畫。
給你們看看我的作品,你能讀懂嗎?
圖例一(看一看,書桌上的靜物都有哪些?)
圖例二(你能記住人物的特征嗎?)
觀看圖片,引起學生興趣。
小結:我總會把周圍的人和物記錄下來,因為記憶會逐漸遺忘,文字在我看來又缺少生動。而這種表達方式能讓我第一時間進入當時的情景。
拋出問題:可不可以說,它是會說話的?
學生回答:可以。
今天我們就來感受這種語言魅力吧,一起來學習第二課《手繪線條圖像表達――會說話的圖畫》。師揭示出課題《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并板書課題。
環節二:引入新課探索――猜想、總結
1.繪畫游戲:我畫你猜,感受樂趣,激發興致
a坐車時的沿途風景;b面具設計草圖
(1)學生觀看圖片并說出感受。
小結:手繪線條圖像具有敘事、說明、交流、抒情、記錄等多種功能,是人類除口語文字以外的“第三語言”。
教師板書:功能――敘事、說明、交流、抒情、記錄
(2)范圖舉例,明確手繪線條圖像的功能性。
《飛機模型組裝圖》《玉米生長的過程》《交通線路說明圖》
2.深入探索,解決問題
有些學生提出新問題,手繪這么麻煩,拍照多方便呢?肯定他們的這種方式思考。
提出問題:照片和手繪有何區別?
師小結:前者照搬原景,后者帶有作者的主觀情感進行表達。但是,值得肯定的一點,前者為后者提供了素材。后者在此基上有新的創新。
現在的手繪線條形式非常多樣了,常見的有:電腦繪圖,如室內效果圖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手繪墻的設計繪制;彩繪等等。
我們今天用手中的畫筆去表現。
環節三:動手實踐:探討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
主題一:表現身邊生活用品:學生分組采用游戲比賽的方式進行表現,看看在規定時間內誰畫的多。
問題:在下筆之前我們都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提出繪畫游戲要求:
1.抓住物象的特征,大膽果斷、自信而有個性地表達物象
2.基礎好的學生根據教師前面所講的大膽表現各類物象
3.基礎稍弱的學生就畫熟悉的日常用品(書、鋼筆、書包、粉筆盒等)
主題二:將圖片內容用手繪線條表現。欣賞、觀察、對比、歸納。
環節四:展示評價
1.師評:推薦好的作品展示
2.自評:各自評價自己的作品給對方聽
3.互評:互相評價對方的作品
請幾組學生上臺進行表演,對表現好的,可以進行張貼,共同賞析。
環節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手繪線條圖像的有關知識,了解了它的廣泛用途,也感受到它的獨特魅力。手繪線條圖像是我們每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技能之一,希望大家能把它運用得更好,為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和樂趣。
【板書設計】
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圖畫
手繪線條圖像的功能:敘事、說明、交流、記錄、抒情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