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2 01:46: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美工畢業設計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職業技術教育更注重專業實踐能力和技術能力的培養,藝術設計專業本身就具有職業性特點。其實,我國藝術設計教育一直帶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但是在教學內容上多年沿著理論教學的路子發展,對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方面明顯欠缺。我院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在近四年的發展過程中,有經驗更有教訓,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目前,在多種資源渠道的支持下,能夠在教學方法和目標上體現出我們的優勢。加上我們結合現行教育職業的特點,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現教育與社會的真正接軌,以減少、縮短中間環節,從而使學生畢業后能盡快進入角色,強化藝術設計教育的職業性特色。
一、建立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加強設計藝術教育的職業化特征
我院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在設置初期,就實行“畢業證+技能證書”的制度,技能證書包括CEAC平面設計師認證、Adobe平面設計師認證、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師等,然而通過就業市場證明,這些認證考試只是評估了學生的軟件知識的掌握,是基本的職業技能。2006年第二學期我們做了及時地調整,增加了裝飾美工、廣告設計師、室內裝飾設計員、電腦美工等職業技能工種,這些都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的職業技能鑒定,可以說這就是就業前的培訓,以此真正做到教育與社會的無縫接軌。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劉境奇教授在廣東省廣告教育高峰論壇上曾說“專業的培養強調職業應用性。思考不僅用腦,而且可以用手做出來”。本人認為這句話說得很好,突出了高職類院校的目標就是培養高技能人才,使學生有一雙靈巧的工匠之手。
以廣告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為例,談一談我們的具體做法: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我國步入廣告大國的行列,據不完全統計,其中平面設計師約有30多萬人,廣告設計職業從業人員越來越多,對廣告設計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在廣告設計職業中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為廣告從業人員衡量自身水平提供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也是廣告設計師職業準入的通行證,企業選擇人才的衡量標尺。
在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我們和社會各級藝術設計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共同參與就業培訓,通過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進行職業資質認定,形成就業培訓網絡;以勞動力市場需求信息為導向,按照國家藝術設計職業分類和職業標準,確定培訓科目,組織實施針對性強、具有實效的就業培訓;在政府及相關的管理機構支持下,做好教學計劃、課程開發、教研教材、師資培訓等基礎工作,強化實習操作訓練;在職業資格認證教學中推廣多媒體教學手段和仿真模擬設計課題等先進教學技術方法的應用。
二、建立“職業化”師資隊伍,帶動設計藝術教育的職業化
所謂“職業化”師資是指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兼任設計公司設計師或設計顧問。國外設計院校除了像設計學之類的理論課程設有專職教師外,設計類課程是沒有專職教師的,設計課程教師直接聘設計師兼任,這種“職業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最貼近市場的設計,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學習與工作同時進行。一直以來國內的設計教師基本上也都會在社會兼職,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院校限制教師的社會兼職,不鼓勵教師創建設計公司。認為會分散教學精力,實際上兩者并不矛盾,一線的設計師加一線的設計教師,這才是我們需要的真正技能型教師。“我認為學校應該‘低課高教’,好老師去教基礎課,而且要‘高課開門’,也就是專業課請優秀的有經驗的廣告人來教,并且形成工作坊——工作室——實習――游學,這種與課堂學習相輔助的實踐方式。”在廣東省廣告教育高峰論壇上廣東黑馬廣告董事長張小平首開其言,這個既經營廣告公司,處在廣告業界的最前沿,同時,又在廣州美術學院任教,處在教學的最前沿的“雙棲人”,非常清楚業界的需要和學校的培養體系。
三、“工”、“學”結合的職業化道路
“工”是指在企業實習;“學”是指在校學習,“工”、“學”結合比較形象地反映在兩種不同教學環境的理論學習與生產實踐按照某種方式輪換進行。“工”、“學”結合是藝術設計教育職業化必由之路,它有幾種模式,各有利弊,根據院校的不同培養目標采取不同的模式。(1)后期實習模式。后期實習模式是將學生在企業實習的時間安排在最后一學年或一學期,如本專業就把在企業實習放在第六學期,該模式的優點一是學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之后才去企業,能比較好地頂崗實習;二是學生臨近畢業時可以將實習與就業統一起來,實現雙向選擇。但在具體操作中,迫于當下就業形勢,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四處找工作而使企業實習流于形式。(2)前期實習模式。前期實習模式是學生一入學就進入企業實習。前期實習模式又稱為倒實習模式,例如德國的設計專業職業教育在學生入學時不安排上理論課,而是在車間實習,之后根據個人要求轉入專業學習,畢業設計的方向在這時就選定,帶著問題學習,畢業設計的選題直接面向市場。這樣與就業崗位就有了很好的銜接。因此這種模式的最大優點是學生入學前接受“工訓”,有利于他們對所學專業形成感性認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也有利于學生對企業文化的了解與熟悉,提高職業素質。不足之處是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的結合不夠緊密,在理論指導實踐方面不如后實習模式。(3)前、后期實習模式。該模式學生第一和最后一個學期在企業實習,其他學期在學校進行理論知識學習。這種模式既充分彌補了后實習與倒實習兩種模式的不足,又充分體現了各自的優勢。本專業在07年的教學改革中將實行此種模式。(4)中期實習模式。該模式的實施辦法是學生在企業實習安排在第一學期和最后一個學期之間,這種模式的最大優點是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到企業有目的地實習,再回到學校學習理論,十分有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與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很難做到。
四、畢業設計“職業化”
就是將“畢業設計答辯、畢業設計展覽、企業人才招聘”三位一體。在畢業設計階段,一部分學生與企業合作,參與企業的設計項目,甚至已經是企業的試用期員工;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并沒有企業項目,畢業設計為虛擬的課題或是參加設計競賽,但是通過邀請企業人士參加畢業設計答辯、畢業設計展覽的過程,完成企業對人才的選拔,最終使我們所有的畢業設計面向企業。
五、結語
摘要
步入21世紀以后,網絡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于是各種各樣的網站便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在商業網站越來越多的今天,像學校網站、慈善網站等社會公益網站也不能忽視其發展,于是我就以高中校園生活為主題制作了一個學校類的公益性團體網站。
是屬于浙江省平湖市當湖中學高三(5)班的網站。初步設計了這么五大版塊:《98master專欄》《98孵化園》《我貼,我貼,我貼貼貼》《重要新聞》《精彩連接》等5大板塊,通過3個月左右的時間來完成本網站的建設。而且要上傳到/98master成功使用。
這個網站極具創新意義。自主設計模板,留言板程序采用FLASH,ASP語言編寫,操作方便,而且風格新穎,功能強大,使用VBSCRIPT和JAVASCRIPT實現各種特效,特效設計新穎,使得網頁別具一格。版面布局采用統一規劃,協調一致,讓瀏覽者感受到站點獨有的風格,與眾不同。內容上宣傳班級、服務學生,使網站的效果更加突出。
本網站用FrontPage2003,DreamWeaverMX2004,FlashMX2004,PhotoShop7.0,PhotoImpact8.0等工具開發制作。
在網站的總體設計上比較花時間,結合ASP制作留言版,這個板塊又是有很大的技術含量的。而且,首頁、主頁等都要結合VBSCRIPT和JAVASCRIPT等語言編寫,這個不但要技術,還需要很大的耐心。這個網站共包括5大板塊,十幾個專題板塊。這個網站還是比較大的,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考驗,在制作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難題。如程序調試出錯,數據庫連接錯誤等一系列問題,并在不斷地調試,修改中解決這些難題。
本課題的目的是對自己在大學的所學進行一次總結,也可以說是一次挑戰自己的機會,可以認清自己到底學會了多少。
目錄
引言
第1章網站設計準備
1.1班級網站等公益性團體網站的建設的需求分析
1.2班級網站等公益性團體網站的建設的可行性分析
1.2.1可行性分析
1.2.2開發軟件分析
1.3班級網站等公益性團體網站留言板的關鍵技術介紹
第2章網站內容分析
2.1設計思想
2.2網站命名及域名注冊
2.3設計網站形象
2.4主頁設計
2.5網站的內容設計
2.6各版塊的內容分析
2.6.1首頁版面設計
2.6.2主頁設計
2.6.3校園民謠
2.6.4異彩流言
2.6.5語絲
2.6.6班級相冊
2.6.7校友資料
2.6.8班級資料
2.6.9服務專區
2.6.10在線日歷
2.6.11校友錄
2.6.12校友錄(新)
2.6.13旅游經
2.6.14音樂經
2.6.15生活、感悟
第3章網站調試
3.1留言板的使用說明與安裝
3.2網站圖文配合
3.3顏色調配
3.4網站調試
第4章畢業設計的總結與心得
4.1總結
4.1.1網頁內容的選擇要不落俗套
4.1.2網頁命名要簡潔
4.1.3要及時更新網頁
4.1.4注意視覺效果
4.1.5網頁內容要易讀
4.1.6考慮瀏覽器的兼容性
4.1.7不宜多用閃爍文字
4.1.8每個頁面都要有導航按鈕
4.1.9網頁風格要統一
4.1.10善用圖像
4.1.11不能忽視錯別字
4.2創新點
總結
謝辭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1、《網頁標題制作技巧與實例》--呂少華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網頁藝術設計》—顧群業著---山東美術出版社
3、《Web可用性設計》--[美]JakobNielsen著--人民郵電出版社
4、《網站架構與美工黃金組合》--天藍工作室著--人民郵電出版社
5、《網頁設計與網站開發---HTML網頁制作網站開發完全實戰》--伍梵華--航空工業出版社
6、《廣告制作》--樊志育--人民郵電出版社
7、《ASP實例教程》--言金剛彭進展---浦東電子出版社
隨著網絡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游戲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日益發展成一個支柱型朝陽產業。游戲是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集約型產業,根據不同的領域培養高級人才是今后培育和發展游戲產業所必需的核心要素。在各個國家,以大學和學院為中心,新設立了與游戲相關的學科和教學科目,游戲制作人表現出很高的競爭力,將成為21世紀看好的職業,被認為是知識信息時揮最重要作用的專業人才[1]。
本文介紹哈爾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在游戲軟件專業建設過程中探索出的以“學生作品展覽”為主線促進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
1我國游戲產業及游戲教育現狀
1.1游戲產業成為我國朝陽產業
我們國家在政策上給予計算機游戲大力扶持和推動,在全國各地紛紛成立了游戲軟件產業園區[2],許多高校及社會辦學機構也紛紛開設游戲軟件設計專業課程。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國家信息產業部電子教育中心、香港職業訓練局、北京匯眾益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游戲學院。目前,“游戲設計開發課程”已成為最受歡迎的職業培訓項目之一。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一些擁有互動游戲的展館更是受到游客的追捧。許多發達國家館將設立“游戲日”,方便各國游戲行業資深人士與游戲從業者進行交流,對世界游戲現狀進行討論。世博會期間荷蘭館還舉辦了“歡迎與荷蘭游戲大師握手”的會議,參與者在會上學習、討論和交流有關荷蘭游戲的經驗,互相交流一手經驗和創造力想法。荷蘭專家還得出了“游戲玩家是適合現代生活方式的人”的結論。
目前,盡管金融危機陰影未散,但在中國,網絡游戲仍然生氣勃勃。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2009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大型網絡游戲用戶已達到6931萬人,較2008年增長24.8%。
1.2傳統計算機類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全國各地開辦了多家游戲學院,開設游戲設計類課程。很多高校也紛紛開辦相關專業,游戲軟件設計已經成為目前的熱門專業之一。為了達到培養合格游戲人才的目標,各辦學單位也都積極探索,努力實踐。主要是通過校企合作培養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3]。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序上解決了校企之間的鏈接問題,但在高校當中,校企合作通常集中在最后一個學年或者半個學年。而前幾學年對于學生來說正是打牢專業基礎、規劃職業方向的重要時期。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和眾所周知的限制,其傳統的常規教學手段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的需要,文獻[4]中論述了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存在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缺少系統的游戲設計工程的知識;學生不具備關于游戲軟件設計與開發的完整知識體系;目前還沒有一套成熟的游戲軟件工程人才培養體系;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模式使學生缺少實踐訓練、缺乏職業素質的培養;沒有結合工程化、產業化的實踐體系。
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效率低下,從而嚴重影響了游戲軟件專業的辦學水平。導致高校最終培養的是技能單一、缺乏綜合設計能力的準合格甚至不合格人才,學生畢業后入職前往往還要進行專門的專業知識學習和訓練。
2學生作品展覽在游戲軟件專業教學中的實踐
哈爾濱師范大學數字媒體(游戲軟件方向)專業于2006年開始招生,2010年第一屆學生即將畢業。四年來,在學院領導的帶領下,數字媒體教研室教師探索出一條通過學生作品展覽促進教學改革的一條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
2.1制定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計劃
學院在廣泛爭求國內專家及企業高級工程師的意見之后,針對游戲軟件設計專業制訂了專門的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計劃[1]。突出體現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想,對以往相關專業的課程設計進行大刀闊斧的整合與修改,特別在教學中引進了工程實踐思想,把實驗和實踐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首要位置。
2.2大力突出實驗實踐教學地位
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我們把游戲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初步定為游戲美工及游戲策劃編程兩個方向,在課程設置、學時分配上做到了均衡發展。特別是在兩個專業方向上設計了一系統課程設計環節,要求學生在每個環節形成設計作品。最后,通過“學生作品展覽”為主線來主導教學,并貫穿本科四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課程設計設置如表1所示。
1) 課內的課程設計促進課堂教學。在確立了實驗實踐教學的突出地位之后,學院對教學計劃中部分課程特別設計了學期內課程設計環節,基本涵蓋了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
此類課程在制定教學大綱時即明確規定在成績評定標準中,課程設計大作業所占的比重不低于30%,有些課程根據課程性質和實際需要占到50%甚至70%。
課內課程設計可以是大作業、技術報告、綜合性程序設計報告、平面或三維美術作品、策劃文案等。課內課程設計由學生獨立完成。
2) 獨立設置的綜合性課程設計。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我院在游戲軟件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增加了大量獨立設置的綜合性設計課程。
此類課程不設理論考試,學生根據項目大小組成3~5人的研究小組,模擬企業崗位設定規則,每人擔當不同的角色。在共同完成項目設計時,適當引入企業管理機制,項目組內合作、項目組之間競爭。良好的管理模式既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結合,也可以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自律自覺的學習氛圍。不知不覺之間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品質,而這種品質正是企業所需要的,也往往是當代大學生缺乏的。
此類課程要求項目有完整的設計報告、可行性方案、需求分析、市場調查、調研報告、工程實踐報告等文檔,在考核時完全以答辯形式進行,項目組將作品在學院公開公示一段時間后,接受來自同學、老師的質詢。杜絕了以往學生抄襲現象嚴重的問題。
3) 畢業設計。游戲軟件專業實行3+1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學生在前3年的時間里在學校學習,期間有2次共4周的企業專業實習。學生在最后一年的時間里,前半年是企業實訓,后半年完全到企業頂崗實習。所有學生的畢業論文完全由畢業設計代替,實行學校和企業雙導師制,畢業設計的內容必須是學生在企業從事的真實項目。這在制度上保證了畢業設計的真實性,推動了學生、學校企業的無縫鏈接。學生經過長達一年的企業實訓和實習,完全有能力拿出當前時期本專業、本領域的前沿性的作品。
哈爾濱師范大學計算機工程與信息學院與北京、大連、哈爾濱動漫產業園區多家游戲相關企業合作,建立了多家實習實訓基地,目前合作非常成功,由我院學生創意的游戲產品在企業已進入研發階段。實習基地的建立,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實習、就業,以及企業找不到合適人才的難題。目前,我院游戲軟件專業第一屆26名畢業生當中,除1名考取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外,都收到企業的錄用通知,有近10名同學在畢業前已經成為企業正式員工。
3課程設計題目的制定及科學選題
學生課程設計的具體題目可由大綱規定題目、教師指定題目、企業設計題目、學生自定題目幾部分組成,學生根據自己的優勢、愛好及未來職業規劃自由選擇題目,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研究方向、項目目標以及最后作品的驗收標準。學生自主選題、半自主制定設計目標、全程自主設計,教師起到引導、輔助、建議的作用,處處以學生為中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熱情高漲。期末考試再也不是以往的只考理論,“考前突擊背、考后全不會”的現象得到很大的改變。
我院制定了學生自主選題的辦法來激勵學生。實現完全學生自主選題,就要求題目數量多、質量高、貼近企業需求、難度適當。現在學院正在實施一項“基于課程設計主導教學”的教學改革工程,全院教師發揮自己的特長,設計課程設計題目,并且不僅僅局限于自己所教的科目。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行設計課程設計題目。
學院定期舉行課程設計題目討論會,經過院學術委員會討論通過的題目正式進入某一門課程的課程設計題目庫中,以備在實施教學時備選。課程設計題目庫永久保存、實時更新,并把每屆學生優秀作品結集成冊,永久保留。這樣,在后續的教學過程當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足夠資料進行參考,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4學生作品展覽促進教學相長
學院制定了相對完善的以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為主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后,為了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為了讓學校和社會了解學生,讓學生走向學校、走向社會、走向明天,我院特別制定了學生作品展覽制度。
1) 對于課程內的設計類作業,要求學生在學年范圍內展覽,并向全學院師生開放。學院專門提供場地,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設計作品全程公開或階段性公開,接受同學及任課教師的觀摩、檢查,同時與參觀者交流設計經驗、接受同學及老師的指導,及時修正研究方向、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 對于單獨設置的綜合性設計課程,要求學生最終形成完整的作品,在全學院展出,并向全校師生開放。學院有專門場地提供展覽,由學生自行制定主題、設計展區、布置展覽,接受全院師生自由參觀。學院統一指定具體時間,項目組成員到場集中向參觀者講解作品,接受參觀者的提問,互相自由地交流。這一舉措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面對展覽期間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所有學生都表示極大的向往,同時感到有壓力更有動力。
學院每學期都召開學生作品展覽總結會議,對優秀作品的學生及指導教師進行獎勵,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極大地改進了學生的學風。
3) 對于畢業設計,要求學生在企業實習將近一年的時間以后,根據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學校指導教師及企業指導教師的雙重指導下,確定設計題目、內容及要求。由學生在一年時間里,邊工作、邊設計,最后形成作品。畢業設計可由多名同學共同完成一個大的設計作品,但各自要有合理的分工,而且必須與當前企業正在研發的產品相關。
每年5月左右,學生畢業設計作品完成,學院組織在全校范圍內舉辦作品展。2010年5月下旬,我院在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舉行了“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2006級游戲設計專業學生作品展”,此次展覽受到學校領導的設計重視,主管教學副校長在開幕式上講話,勉勵學生。同時還特別邀請企業人士參加,學院全體學生及全校部分師生參加了開幕式。
畢業作品展的舉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院知名度,增強了我院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使學風有了很大轉變。由企業參與的展覽貼近了學生和企業的距離,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使他們提前感受到企業的文化與氛圍。
5結語
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游戲軟件人才,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在這條道路上,哈爾濱師范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始終不斷地探索著。以“作品展覽為主線”促進專業教學改革,是一條切實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模式學生歡迎、教師歡迎、學校歡迎、企業歡迎,最后實現多方共贏,我們認為,這種做法值得在其他院校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文哲. 從客觀地認識電腦游戲談電腦游戲教育的重要性[J]. 計算機教育,2009(6):99-100.
[2] 廖琪男,廖玉,龔秋華,等. 面向應用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 計算機教育,2009(18):103-105.
[3] 于延,王建華. 校企合作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中的思考[J]. 計算機教育,2009(8):47-49.
[4] 于延,王建華. 游戲軟件設計專業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計算機教育,2010(7):104-107.
Reform of Game-software Major Based on Exhibition
ZHANG Jun, YU Yan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我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網站規劃、網站效果圖的設計與制作、網頁設計、網頁動畫設計、網站后期編輯、網站測試及等技能,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如何將高職生培養成合格的網頁設計師,使學生上崗后的能力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這是本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也是課程設計的方向。
一、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過對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網頁設計與制作相關工作崗位的需求調研、畢業生問卷調查、網上企業招聘信息查詢統計、校企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在充分了解行業、企業具有的適合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的前提下,由企事業專家和專、兼職教師組成的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指導委員,通過反復論證,確定本課程相關的職業崗位、崗位能力及崗位所需的綜合
素質。
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1.課程設計的理念
本課程根據高職教育的特征,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和
“行動導向教學”作為課程開發與設計的基本理念。將教學內容設計為5個學習情境,打破傳統網頁教學的條塊界限,將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實際過程作為課程教學主線,這樣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實際順序即是本課程的教學順序。
2.課程設計的思路
本課程的開發設計充分體現了職業崗位要求――職業性(網站策劃崗位、網頁設計崗位、網站建設崗位、網站管理崗位)、豐富多樣的實踐環節――實踐性(課內項目、課外拓展項目、網頁技能展示、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和教學內容的靈活可選性、可拓展性――開放性(網頁設計競賽、網上教學資源、校外專家講座)。
三、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實施
1.教學內容選取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根據網站開發職業崗位要求和相關職業資格標準,適時調整更新教學內容。
(2)以項目能力作為課程培養的主要目標,以真實項目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注重培養項目實施能力。
2.以網站項目為載體,重構和序化教學內容
課程組通過對市場調研、聽取畢業生的反饋信息,與校內外行業專家充分研討分析,確定了課程的職業崗位指向是“網站策劃員”“網頁設計與制作員”“網站管理員”“網頁美工員”“網頁編輯員”和“網站運營員”等,并對這些典型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進行了分析,選取了“武威職業學院校園十佳歌手評選活動宣傳網站建設”“放飛夢想個人網站建設”“武威職業學院信息技術公司網站建設”“武威旅游網站建設”和“佳佳商城網用戶及留言管理系統建設”等5個學習情境作為課程的教學內容,并為每個情境設計了6~10個教學任務,重構和序化教學內容,將真實項目精心分解成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任務,將技能點、知識點合理地融入各個教學任務中,打破了傳統的“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組織方式。
在網站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根據項目來學習,具有很強的學習目的性、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每個項目的教學過程都要遵循:“項目任務內容項目”這樣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項目需求可以對前面學習的內容進行分析、總結、歸納、提高、整合。
3.教學內容的選取與教學實施
依據所確定的職業崗位選取教學內容,在確定網站教學項目時,遵循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將網頁設計基礎知識、網站欣賞、網站規劃與設計、網頁效果圖設計等16個教學模塊進行了重構與序化,以5個網站項目為載體,綜合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為一體。
5個學習情境之間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在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能的同時,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反復強化。通過5個網站項目的學習,學生不但能夠掌握網頁制作與網站設計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能夠全面培養其團隊協作、溝通表達、拓展創新、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求真務實的職業道德與規范等綜合
素質。
4.課程考核
本課程的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項目評價)和期末考評(課程考核)相結合的方法。最終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占20%)、項目考評(占30%)、期末考評(占50%)三個部分組成。具體考核要求見下表。
四、教學效果
學生對該課程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反映良好,對教學中引入企業項目案例設計,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探索感到滿意。良好的實習、實訓條件也使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實現了工學的無縫結合。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和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普遍認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們的授課重點突出,難易適度,在教學中引入前沿知識和實際項目擴展視野,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時,職業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為將來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該課程改革已得到校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我院學生連續多次在甘肅省大學生創新杯計算機應用能力競賽網頁設計項目中獲得各種榮譽,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隨著網絡營銷與電子商務的市場機制日趨完善,網絡營銷逐漸成為企業越來越重要的營銷方式,網絡營銷人才成為企業人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企業在網絡營銷過程中,對網絡營銷的相關崗位職責定位不夠準確,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的職業能力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嚴重偏差,這兩個因素阻礙了網絡營銷的正常發展,對此,將從網絡營銷人才的需求、崗位設置、人才培養對策等方面進行探討。
1 網絡營銷人才需求分析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中國企業對網絡營銷的依賴性不斷加強,近年來企業對互聯網營銷呈現爆發式增長。2012全年企業網絡營銷崗位需求量為116萬左右,全年同比增長約94%,有意從事互聯網營銷崗位的求職者數量約為48-52萬左右,供求比高達1:2.4,2013年預計全年企業網絡營銷崗位需求量218萬左右,未來幾年中網絡營銷人才緊缺的狀況難以緩解。
2013年網絡營銷人才需求之所以強勢增長,原因有很多,首先,2013年國內外經濟不景氣,很多傳統企業面臨生存困境,也難逃陰霾。不得不想方設法推銷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必然會從傳統“高投入、低效率”粗放型廣告投放,向“低投入、高效率”的“精細型”網絡營銷模式過渡,這樣企業就相應的需要大量網絡營銷人才。其次,部分互聯網企業加強了部分業務的推廣力度,比如中華企業信息網的俄貿通、搜狐的搜狗等。最后,部分大學生畢業后選擇網上創業,急需掌握網絡營銷技能的人才。這三方面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網絡營銷人才需求。
2 網絡營銷崗位分類
2.1 銷售類崗位。銷售類崗位人員主要負責企業產品咨詢、銷售及售后服務,崗位名稱包括網絡銷售、網絡貿易、電子商務、客戶服務等。
2.2 營銷策劃類崗位。營銷策劃類崗位人員主要負責企業網絡營銷的管理與推廣工作,崗位名稱包括網絡營銷與策劃、網絡推廣、網絡編輯、網站管理、網站優化等。
2.3 開發設計類崗位。開發設計類崗位的工作側重于網站設計與開發,崗位名稱包括程序員、網頁設計師、網站美工師等。
3 網絡營銷崗位分析
網絡營銷是一項復合型工作,它要求從業人員應具備計算機、網站與商務應用等多方面的能力。依據調研的企業網絡營銷相關崗位職責,文章將網絡營銷人才的崗位能力分為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網站和網店管理能力、網絡營銷應用能力、網站開發設計能力、綜合能力五個方面。
3.1 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企業網絡營銷人員必備的能力之一。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主要包括辦公軟件的使用、打字、網絡營銷相關軟件的安裝與使用、計算機簡單故障處理、小型網絡搭建與維護、簡單網頁設計、常用軟件使用、網絡基本應用、常見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等。
3.2 網站和網店管理能力。目前,企業的網站多由第三方網絡公司開發,部分網店平臺也是使用第三方服務平臺,企業很少招聘專門的網站及網上店鋪管理人員。因此,網絡營銷人員還需要承擔企業網站和網店的運營與管理的責任,需要具備相應的網站和網店管理能力。網站和網店管理主要包括域名管理、網站管理、內容更新、網店裝飾、商品上架等職責,保證企業網站和網店能夠正常訪問。
3.3 網絡營銷應用能力。網絡營銷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營銷應用能力包括網絡商務信息采集能力、信息能力、搜索引擎優化、網絡營銷策劃與實施、網絡營銷效果評估、網絡推廣、網絡市場調研能力、網站策劃和網站欄目策劃能力等內容。
3.4 網站開發能力。網站開發能力主要包括網站開發工具、網頁設計工具、圖片處理工具及數據庫技術的應用。企業對網站開發能力要求并不高,要求對網頁設計應該有初步的知識,對于網頁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有所了解。這些能力在進行企業網站策劃和網站欄目策劃時尤其重要,因為只有了解網頁制作中的一些基本知識,才能知道策劃的方案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可以實現。
3.5 綜合能力。網絡營銷人才是一種典型的復合型人才,需要對技術與商務的結合有良好的把握。網絡營銷是一個新生事物,因此在網絡營銷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需要依靠自己對實踐中發現問題的思考和總結,具備較高的創新、管理及學習能力,具備良好的創新與創業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能力。
4 網絡營銷人才培養對策
4.1 加強理論研究水平,明確專業定位。網絡營銷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理論研究往往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需要從大量的實踐經驗中進行歸納總結,應盡一步提高網絡營銷理論研究水平,盡快完善網絡營銷理論體系,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網絡營銷的本質是商務活動,網絡營銷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掌握了信息技術的現代商務人才,從而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4.2 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設計專業教學體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是教學體系的設計。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是以崗位群應具備的能力分析為依據,建立起一個適合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所以,應結合網絡營銷發展趨勢和當地經濟特點,調查網絡營銷行業的需求情況,明確網絡營銷相關崗位,明確相對應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建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高素質實戰人才。
4.3 形成企業、高校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合作聯盟。在網絡營銷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需要與企業加強聯系,形成更緊密的人才培養合作聯盟,在實習環節企業與高校直接進行合作,認知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均與企業掛鉤,建立具備鮮明網絡營銷特色的,兼顧商務活動和實踐教學應用等多功能的復合型實習基地。與企業形成廣泛的合作,可以及時跟進社會企業對電子商務、網絡營銷人才的需求和趨勢。通過學校教育與實踐銜接,教師能夠參與到企業的網絡營銷項目中去,獲得更多的實戰經驗,推進了學校網絡營銷專業建設、師資建設和職業能力建設,從戰略上滿足日益發展的網絡營銷對實戰型專業人才的需求。
4.4 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該鼓勵學生在校期間自主創業,以小組形式開設網店,銷售家鄉特產、數碼產品等商品,在實踐中進行系統強化與鍛煉,訓練其商業意識和商業技能。學生通過學習才能真正掌握網絡營銷的知識,成為網絡營銷的實戰專業人才。
5 結束語
網絡營銷人才的培養應該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進一步突出實戰特色,遵循“學中做,做中學”的原則,對網絡營銷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改革,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得到網絡營銷工作經驗,提高就業競爭力,推動我國網絡營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宏剛.2013中國網絡營銷趨勢及運用[J].聲屏世界?廣告人,2013(8).
[2]楊麗萍.基于工作崗位的高職《網絡營銷》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外資,2012(22).
中圖分類號:TP393-4
CDIO是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含義是以產品開發生命周期為載體,通過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等環節的工程化運作,引導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CDIO教育模式要求從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系統能力四個層面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和技術能力,并提出了與之配套的一系列教學改革方式方法。CDIO被廣泛地應用在各種專業領域的課程體系改革設計中,我們在研究CDIO教育模式和本專業課程特點的基礎上,決定開展基于CDIO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
1 CDIO課程體系培養目標
計算機專業課程的特點是面向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突出綜合能力、采用工程化教學和產學研辦學等。計算機基礎課程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如程序設計、數據庫、網絡、美工、項目管理等技能的培養是課程的主體,這些技術能力體現了計算機基礎人員的職業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課程改革首先要從工程教育角度出發分析課程改革的能力培養目標。
基于CDIO的課程體系改革,首先要面向綜合能力培養,在專業的應用領域這些能力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現與測試、系統部署與維護、項目管理和團隊溝通等。工程課程改革還要建立在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因為該專業的畢業生一般會直接面向就業,企業對畢業生職業能力的要求也應成為專業課程體系的培養目標。考慮到企業的業務領域、技術領域和應用領域都不盡相同,基礎課程體系改革應該有區別地建立課程體系,并通過校企合作辦學、定向培養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培養職業素養。
2 CDIO課程體系設計
為了突出工程能力培養這一改革核心內容,我們對相關的課程內容和體系結構進行了調整。基于CDIO的課程體系改革根據教學計劃將教學課程體系劃分為文化基礎、專業技術和職業素質三個層次,并采用項目化教學的方式將實踐課程體系劃分為課程實踐、項目實踐和就業實踐三個層次。
基于CDIO的課程體系中,教學體系按照教學目標和能力目標的要求,從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三個方面展開教學,每個階段的課程除了要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外,還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設計等方面體現工程教育思想。實踐體系則是專門針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設計的,從校內的實驗課、課程設計到校外的實訓實習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教學體系和實踐體系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在文化基礎階段和專業技能階段都要安排課后大作業、實驗課程和課程設計等實踐活動,在職業素質階段則要安排技術交流、選修課、校外實訓實習等實踐活動,在最后1-2個學期還要組織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輔導和就業輔導。這種突出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設計充分體現了工程教育思想,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有顯著的作用。
3 CDIO教學體系實施
項目化教學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典型教學方法,CDIO計算機課程體系也使用了項目化教學的方法來強化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計算機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通過模擬真正的軟硬件項目環境,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來設計和完成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體現CDIO工程思想。
3.1 項目組構成
項目組是項目化教學的基本單位,體現了軟硬件項目開發中的團隊合作意識。項目組成員一般包括一個項目組負責人和若干個組員,采用隨機指定的方式來確定項目組成員。為了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項目負責人。項目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組員要在項目負責人的指導下完成限時任務,項目負責人和相關指導教師要在項目完成后組織驗收:實踐項目如課程實驗要有相關的技術說明和可操作演示;課程項目如課程設計要有軟硬件開發各環節的設計文檔和項目展示作品;綜合項目如畢業設計要有階段性的進度驗收報告、最終的成品展示和論文答辯環節。這種項目組構成和責任分工完全模擬企業的辦公模式,達到了提高學生綜合技術能力和職業素養的目的。
3.2 項目的選擇
項目化教學是圍繞一個個具有代表性的項目展開的,項目要能夠體現專業發展的方向,不能偏離主線,又要盡量貼近實際突出工程性。哈師大軟硬件學院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借助校企合作平臺的資源優勢,設計了一系列具有技術代表性的教學項目。教學項目根據領域范圍和項目規模可以分為實踐項目、課程項目和綜合項目三類。
實踐項目是針對某個或多個課程知識點的教學項目,目的在于將課程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提高學生的技術實踐能力。實踐項目的形式一般是課上演示、課后作業和實驗課程,需要教師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的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實踐創新意識。
課程項目是指覆蓋課程群或應用領域的教學項目,目的在于將相關的課程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軟硬件開發的綜合技術能力。課程項目要根據專業領域和企業技能需求劃分為了若干個方向,比如程序設計課程就分為JAVA平臺和.NET平臺,系統開發課程群可以分為web系統開發(網站設計、數據系統、網絡技術等)和嵌入式系統開發(C語言、操作系統、總線技術等)。在具體實踐中我們根據課程群情況來分解合作企業的真實項目,設計出適合的課程項目。
綜合項目是涵蓋所有在校課程和校外培訓的教學項目,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技術實踐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綜合項目也會根據應用領域和就業取向分為若干個方向,學生自由組合團隊來完成一個完整的軟硬件開發項目,完成從軟硬件需求、功能設計、概念設計、系統設計到部署實施的全部軟硬件開發工作。綜合項目要由校內專家和企業專家共同提出,既要滿足真實性又要體現職業素養。綜合項目是最能夠體現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學內容,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技術能力和就業能力,還通過團隊合作來提升學生的創新、協調、溝通和領導能力。
3.3 項目考核體系
基于CDIO的工程課程體系面向綜合素質培養,相關的課程考核體系也要突出工程性。不僅要考核項目的運行結果,更應該關注項目的實施過程。項目考核體系要與項目課程教學緊密聯系,項目各個環節的考核分值都要給出相應的涉及,其中項目的需求分析占10%、項目設計占30%、項目實現占20%、測試占10%、運行結果占20%、答辯情況占10%。項目考核體系注重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的人際交往能力、設計能力、專業技術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體現了考核體系的針對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4 總結
通過實踐證明,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指導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從實施的效果看,學生在個人專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認識到選取合適的項目以及實施過程考核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決定性的作用,在今后的課程體系實施中要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邱欽倫.CDIO與軟件人才培養[J].計算機教育,2010,11.
[2]周衛,趙靜.項目驅動式教學在軟硬件設計課程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2010,9.
3.1.2 對模板進行編程
另存topimgdowntext.htm網頁為topimg-
downtext.ftl后綴文件,用FreeMarKer語言對其進行編程,原則是只對需要變動的數據進行數據替換,比如這一種上方圖片、下方文字新聞,在以后的新聞中會用很多次,那么需要替換的部分就是圖片和文字,而新聞模板的樣式是沒有改變的。簡單實例如下:替換img標簽的${image1},p標簽的${content}。更復雜的需要自己動手編程,對模板進行定義。
3.1.3 設置模板專用庫templates
模板放于工程目錄templates下,這個文件夾專用于存放各類型的網頁模板,動態和靜態方式都需要調用這個目錄下的模板,設置文件夾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工程管理。還可以自定義模板,導入到模板庫,方便新聞者預覽和調用,預覽時候配合原模板的Html文件。
3.2 整合并改進新聞
通過對企業單位的分析,發現在實際的網站訪問中,有一些新聞用戶點擊率相當的高,有一些新聞用戶點擊率不高,于是從服務器承受訪問壓力的角度來看,對于那些訪問不高的新聞采取Servlet動態加載模板輸出新聞網頁來實現;對于那些訪問量特別高的新聞采取新聞時,用模板技術,先在后臺生成靜態的Html新聞網頁,并按日期、分類存放在服務器端(sina,sohu大多采取這種方式),當用戶訪問時候直接調用html靜態網頁就行了,這樣可以減輕因服務器編譯、執行帶來性能上的壓力。
3.2.1 Servlet動態輸出網頁實現
WEB-INF\web.xml中的配置
Hello
logic.freemaker.Hello
Hello
*.to
說明:在配置Servlet的時候,servlet-name名字可以任意起名,url-pattern可以不用設置,這里設置成*.to為為了和項目中用到的Struts中的*.do格式統一,servlet-class是需要手動寫的java代碼。關鍵代碼片段如下:
Configuration cfg=new Configuration();
cfg.
setServletContextForTemplateLoading
(getServletContext(),SystemPara.templatesAddr);設置FreeMarker的模版文件位置
Map root=new HashMap();建立數據模型
root.put("content",News_Content);為新聞內容賦值;
root.put("image1",ImgAddr+imgsName);為新聞圖片賦值;
數據庫設計部分內容如下:
字段說明:News_Content,專門存放新聞的文字,New_Src是新聞圖片存放位置,News_Template在templates模板目錄下,具體調用的模板名。這種方式下對軟件版本的改版、升級和維護比較有利。因為新聞的內容始終保持在數據庫或文件服務器里面,我們只需要對模板進行修改,又可以利用原來數據重新生成新的新聞網頁,缺點就是需要用數據庫存儲新聞的內容和圖片,需要對數據庫進行設計。
3.2.2 靜態輸出網頁Html的實現
定義后臺輸出html文件的java處理類
本系統為例:java處理類的包名目錄是:src\logic\freemaker\html。里面定義了四個常用新聞模板處理的java類:多圖片新聞,文本新聞,上面圖片、下面文字新聞和上面兩張圖片,下方文字的新聞。
舉例MutiImages.java多圖片新聞生成為例,核心代碼如下:
Template temp=cfg.getTemplate(News_Template);加載模板,模板不同樣式。
Map root=new HashMap();
root.put("title",Title);
root.put("content",Content);
root.put("imgslist",ImgAddr);
Writerout=newOutputStreamWriter(new FileOutputStream(OutHtmlAddr),"GBK");
News_Template變量為加載模板的變量,這里引用的是事先在模板庫目錄templates下定義好的模板。
ImgAddr為List變量,然后再以文本輸出流的形式,把文件輸出到工程項目規定的地址,就完成靜態網頁的生成。
3.3 新聞策略分析
新聞網頁的設計中,我們是選擇采取servlet方式輸出,還是先輸出靜態網頁html文件,再提供給用戶訪問呢?這需要額外的設計一個策略選擇器。第一步:開發人員可以對該單位進行初步的調研,對該模塊新聞的預先定義兩種模式中的一個。第二步,對新聞網頁按日,按月等進行用戶訪問量的統計,同時對Web服務器的性能進行同步檢測,對檢測的結果記錄下最高和最低的峰值和出現的時間點,然后和這期間的用戶訪問量做比對,對比對的結果,我們可以加權求一個相對的平均值,超過這個值的這類新聞就按照html靜態生成網頁形式來解析,提供給用戶訪問;低于這個值,也就是用戶訪問比較少的情況下,就采取servlet來訪問。這樣可以相對達到一個平衡。
4.總結
本文用FreeMarKer模板引擎技術,對某單位的新聞系統進行了改造和整合。在這過程中,詳細的把開發技術和流程做了介紹。通過實踐表明,FreeMarKer模板技術配合servlet動態和后臺靜態輸出html兩種方式可以快速對網站的新聞版塊進行升級改造,大大縮短人力和財力。
參考文獻:
[1]屈建明,陳潔.FreeMarker模板引擎動態生成網頁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1(3).
[2]卞坤.公務員在線學習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大連理工大學,2012,6:6-7.
關鍵詞
工業工程;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校企合作
工業工程專業是一門具有經濟管理和工程技術雙重屬性的交叉學科。從工程技術層面來說,IE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1],其許多重要的技術和理論方法均來自于實際,因此工業工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在IE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進行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的技能,同樣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2]。現階段,IE在我國發展年限較短,大多偏重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尚不夠完善,各實踐教學環節獨立,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3];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脫節,缺少相互銜接性;實驗教學模式單一,缺少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模式[4];實驗室建設不夠完善,儀器短缺;教學過程中學生動手操作受到限制,無法最大化挖掘學生潛力以及師資力量不強[5]等等。針對上述問題,從加強和創新IE實踐教學體系方面考慮,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區域經濟建設需要的企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已經成為高等院校同類專業亟待探討和解決的問題。從目前研究現狀來看,學術界對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不同角度層次的研究,如文獻[4]中提出了設立面向各類學生的訓練的實驗類型的工業工程實踐教學新模式;文獻[6]中構建了從點—線—面逐步強化的綜合實踐創新教學體系;文獻[7]中分析了三峽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的辦學特色,確定了專業實踐教學目標,對工業工程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規劃和建設;文獻[8]中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分析了工業工程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文獻[9]中提出通過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實踐教學的建設方案和實驗教學計劃來加強工業工程實踐教學環節;文獻[10]中從點—線—面等創新思維角度,構建了工業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綜合來看,對工業工程實踐教學的探索已經獲得一些成果,但現有的研究都存在實踐操作性不強,校企聯合不強等問題。因此,本文提出并設計工業工程“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加強理論與實踐、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幫助提升工業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實踐教學改革。
1“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模型
1.1“三層協同遞進式”的創新思路
通過對工業工程實踐教學過程中的知識結構體系的深入研究,結合工業工程的學科特點,提出了工業工程專業“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創新體系思路,以“校內強化—校校合作—校企拓展”3個階段層級協同遞進,由校內到校外逐漸遞進,形成一套具備系統性和邏輯性的實踐教學創新思路。“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創新體系中,理論與實踐和實驗與科研有機結合,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不僅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更強調強硬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1.2“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模型
以社會需求作為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準則、以應用能力作為實踐教學體系的價值取向,設計“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所謂“三層”,即從課程的校內實驗室實驗技能強化到其他知名學校的參觀合作到最后企業實訓基地的階段性實訓,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全面,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謂“協同”,即課內實驗教學和課外實踐教學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所謂“遞進式”,即校內實驗與校外實習緊密結合,指導學生開展實習,撰寫崗位實習報告,從而順利完成由學校到企業的角色轉變,真正勝任企業實際工作[11]。
2工業工程專業“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2.1校內實驗室的搭建
目前,國內IE專業校內實驗體系不夠完善,器材缺乏,不具備系統性。校內實驗室的構建是整個體系的龍頭,為了首尾兼顧,讓整個體系更加牢固可靠,校內實驗室的搭建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大量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IE專業首要的任務是完成對基礎工業工程實驗室、人因工程實驗室以及工業工程綜合實驗室的搭建[12]。1)基礎工業工程實驗室:主要用于完成基礎工業工程這門核心專業課程的教學與實踐,培養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的IE技術以及方法,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實踐基礎。2)人因工程實驗室:主要承擔人因工程學理論教學相應的實踐教學任務,加強學生對勞動、生產以及作業環境之間相互影響關系的認識。3)工業工程綜合實驗室:主要用于完成物流設施與規劃、生產運作與管理、質量管理等IE專業的核心課程。
2.2校校合作模式的構建
高校要想高速地全面性發展,建立對外的合作模式是必要的,而高校與高校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正是提高高校自身競爭力的良好途徑之一。通過研究分析得出3種校校合作方式。1)校校聯合培養校校聯合培養是通過兩所及以上的高校聯合對學生進行培養,即學生接受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教學培養。以交換生的教學模式為例,一則加強了學生對環境的適應性;二則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擴展了專業知識面,而且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校校聯合培養,通過建立可行性培養方案拓寬學生知識面,推動教學合作發展。2)校校競賽模式校校競賽模式是以高校之間共同參與競賽為形式,通過其他高校觀摩,提出建議。以江西省沙盤模擬大賽為例,通過賽前準備、案例展示和網絡模擬3個階段,最后根據專家評審打分和軟件模擬比賽得分綜合得出大賽排名結果,該比賽營造了一種強烈的競爭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這種幾乎完全由學生團隊自主完成的比賽,不僅挖掘了學生潛力,而且加強了學校之間的教學交流。3)校校合作項目校校合作項目是通過校校合作投入一定資金或引入外資建立合作項目,由高校之間組織團隊對項目進行考查分析,得出方案。該體系將不同學校的學生組合成團隊,進行合作,大大加強了不同學校間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實踐創新能力。
2.3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
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是一種從學校過渡到企業的良好對外合作方式,通過校企合作實踐基地使學生增加了對企業工作的適應性,可分為認知實習、專業課程設計、實際操作實習、綜合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5大部分。認知實習廣泛涉及企業產、供、銷等多方面,選取典型企業為考查對象,學生通過對比分析,增強認識,提高專業興趣;專業課程設計目的用于加深學生對專業課程的理解,并學會利用專業知識分析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實際操作實習包括金工實習、電子實習和生產實習,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學生完成車、銑、刨、磨、鑄造和鉗工等工種以及電路的實訓,掌握各種機械的操作,通過實訓培養學生對企業生產運作系統中的規劃、設計、評價及創新等問題進行了解、分析的能力以及學生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課程設計是在專業課程設計的基礎上將各大專業課程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就實際案例進行理解分析,得出可行性實施方案;畢業設計是企業實習階段,讓學生到實際的企業工作崗位上對企業有進一步的了解,學會發現和處理企業出現的各種問題。
3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實踐
通過對工業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科特點和課程知識體系結構的研究,筆者總結出一套對大多數學校都適用的工業工程實踐教學改進體系———三層協同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并將其付諸實際,以某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為例,以下為該校的構建實施思路。
3.1校內實驗室的構建
該校將工業工程校內實驗室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建設涵蓋了工業工程專業5門核心主干課程實驗,完成了4大實驗系統,主要服務于相應的專業課程;二期建設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建造中,構建了3大實驗系統,旨在增強學生的創新與實踐動手能力。主要包括航空產品生產線系統,主要以航空產品零部件及飛機模型為實驗對象,模擬實際生產線裝配過程;電子分揀系統,由流力式貨架、安裝在貨架上的電子標簽系統和電子便簽輔助揀選信息管理系統組成,完全按照工業現場使用模式進行設計;3D仿真展示平臺,含航空制造車間流程3D展示、傳統的物流出入庫作業系統仿真、自動分揀系統仿真、倉儲貨架管理系統仿真、包裝及捆扎系統仿真和打包機拆包管理仿真;工業工程規劃設計仿真系統,主要由生產系統規劃設計仿真系統、生產系統分析優化系統、離散、連續和混合制造系統仿真軟件構成的軟件集成平臺建設,將各個軟件集成實現對企業前期規劃設計、企業運營管理和企業外部的配送和營銷管理的全過程;生產制造系統,旨在提升學生創新與動手能力,由布藝縫紉生產系統與日用化工產品生產系統構成;自動立體倉儲系統,新增現代化的自動立體倉儲系統,集成物流設施與設備、物流信息化平臺;航空制造虛擬現實系統,包括制造產品生產的工藝布局虛擬現實系統,可執行客機生產線工藝布局仿真等。
3.2校校合作的構建
2012年,該校完成了首批工業工程學生和清華大學學生在富士康進行聯合實習比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果。此次聯合不僅增強了工業工程專業學生與老師對該校工業工程建設的信心,更讓該校領導看到了該校工業工程發展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方向,校校合作模式的構建對現代工業工程的發展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該校還先后與清華大學、南昌大學和華東交通大學等國內院校建立了校校合作模式,并期望在日后與更多的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推動工業工程甚至于校內相關學科的發展。
3.3校企合作的構建
該校高度重視工業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該校已與恒天動力公司、江西藍海物流科技公司等著名企業簽訂了校外實習基地協議。通過校企合作模式不斷為工業工程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提高工業工程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加強該校工業工程專業的建設。該校工業工程專業學生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在企業實習基地進行工業工程專業實習,并取得了良好的實習效果。
4結束語
工業工程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要求很高的交叉學科,本文以工業工程的實踐應用為背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為目的,從“校內實驗室—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創新思維角度由內到外構建了工業工程專業“三層協同遞進式”的實踐教學創新體系。該體系很好地滿足了實踐教學的要求,為學生工業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也為其他高校工業工程的專業實踐教學提供了范本。
作者:樂承毅 王軍 馮良清 單位:華東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懷珍,李雷.中美工業工程本科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21):132-134.
[3]薛冬娟,潘瀾瀾,潘穎,等.應用型工業工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1(2):183-186.
[4]鄭玉巧,楊萍,趙家黎,等.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6):122-124.
[5]黃少波,李幼平.工科大學生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索[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9,29(4):366-369.
[6]李軍,張學龍,貴文龍.工業工程特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大眾科技,2011(12):203-205.
[7]李浩平,方子帆,王盈.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規劃與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119-120.
[8]丁雯,張愛霞,夏大平.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1(6):147-148.
[9]王曉芳,林亨,張偉.工業工程實踐教學中心的建設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7):97-99.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三、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及資料名稱
四、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與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主要研究內容、需重點研究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思路
六、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所必須具備的工作條件(如工具書、計算機輔助設計、某類市場調研、實驗設備和實驗環境條件等)及解決的辦法
七、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與時間安排
八、開題報告參考文本:中學生缺乏體育興趣原因分析與對策
中學生缺乏體育興趣原因分析與對策
一、題目來源
社會實踐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體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系的意向活動。如果一個人對體育活動感興趣,他就會積極參加,熱心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緒體驗,所以體育興趣是體育參與的基本動力之一。
在體育課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還有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每到上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時間,總會找出種種借口向老師請假不上課或根本不到課堂上課。但如果學生對參加體育活動有了興趣,他們就會把學習與體育鍛煉作為自身的需要,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克服主觀困難,以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本課題的研究能夠為廣大體育教師尋找學生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提供參考,同時對于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調動學生在體育課或體育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性具有一定的意義。
三、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及資料名稱
[1]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蘇梅青,盧勤.淺談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0,4(35)
[3]續志紅.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4,4(18):77-78
[4]謝月芳.關于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調查分析.
[5]顧久賢.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J].機械職業教育.2004年第4期
[6]丁文武.培養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網博雅刊第二期
[7]羅士達,王立沖.如何培養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2(19):107-108
[8]淺議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121學校體育網(理論研究)
[9]繆本海,葉條鳳.我院新生體育課的興趣現狀調查與分析[J].廣東水利電力
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18):77-78
[10]王天惠.體育興趣的培養與激發[J].濟寧師專學報.1999,6(20):52
[11]楊寧宏.淺談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衛洪斌.體育課激趣體會[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18):97-98
[13]楊國紅.體育興趣與培養[J].理論觀察.2004,5
[14]葉鋼.體育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陜西教育.2005,12
[15]尚立文.鼓勵性語言在體育教學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與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來看,國內外研究此課題的很多,如:美國心理學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練習律、效果律、準備律),明確提出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的興趣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這一理論對于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很有價值。在日本,學校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從組織教法和安排上,越來越注重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在美國和北歐一些國家的體育課以學生為主,盡情發揮學生好動的天性激發課堂氣氛,以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這些國家的體育課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注重課上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體育鍛煉。
現在國內對中學生缺乏體育興趣原因和體育興趣的培養相關的研究很多,如:謝月芳在《關于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調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學生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她認為中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兩方面的原因。而關于體育興趣培養的研究比較多比較雜。
五、主要研究內容、需重點研究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思路
本課題的研究,在總結前人經驗基礎上,從中學體育教學實際出發,提出對于中學生缺乏體育興趣原因分析與對策的較新觀點,以便為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推動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參考。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中學生體育興趣的現狀;
2.中學生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
3.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對策。
需重點研究的是中學生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及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并積極主動的去參與體育活動。
六、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所必須具備的工作條件(如工具書、計算機輔助設計、某類市場調研、實驗設備和實驗環境條件等)及解決的辦法
1.查閱相關文獻,要求圖書館對我們開放。
2.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要求學校機房對我們開放,給予我們足夠的時間。
七、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與時間安排
本課題的研究時間期限為五個月左右,2008年5月開題,2008年7月結題。研究進度分為查閱指導教師指定及其它相關文獻資料、總結分析文獻資料、實地考察、資料整理、最后成文四個階段。
2006年5月查閱文獻資料階段。
2006年5月分析文獻資料、實地考察階段。
2006年6月資料整理階段。
2006年7月最后成文階段。
開題報告參考范文:
賞識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開題報告
第一部分課題研究論證報告
一、課題提出背景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我國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中,教育公平問題已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智障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智障教育的不斷改進和完善的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們對智障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程度逐漸加大,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智障兒童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畢業后仍需要人照顧或者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而閑置在家,沒有機會參與社會生活,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自食其力,依然靠父母養活,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智障學生的教育,不在于傳授給學生系統的、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而在于為他們將來順利地回歸主流社會,參與正常的社會生活做準備,最終能夠獲得社會的理解、接納和重視,使之同健全人一樣參與社會、貢獻社會,分享社會的進步成果,體現個人的價值和尊嚴。近十年來,對智障兒童的教育,國際上非常重視“支持——融合”,注重培養智障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目前國內外也研究出了很多課程體系和評量標準、教育方法,但其中的教學方法有的范圍太寬、有的層次太深,不適合我校使用。針對這種情況,結合我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我們提出了《賞識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課題,爭取經過摸索研究,讓賞識教育貫穿在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中,從而促進智障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智障兒童在課堂中愉悅接受知識、找回失去的自信,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圖解決以下問題:以表揚和多元賞識為主,為這些殘缺的孩子找回自信,挖掘出他們內在的潛力為目標,依據智障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智障兒童發展的需要、教育的社會需要,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在生活語文、生活數學、唱游與律動、美工、勞動技能、康復訓練、書法、體育與健康等科目的教學中研究出適合特殊教育課堂的教學方法。
根據培智學校的總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所開設的有教材的課程和自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摸索出的校本課程的課堂中運用賞識教育,充分挖掘智障孩子的潛能,讓他們在老師、家長、同伴的賞識中盡最大的可能找回自信,學會更多的知識,掌握生活技能,以便于以后更好融入社會、適應生活。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和預計的研究突破
(一)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與趨勢分析:
1.國外賞識教育的研究現狀及趨勢
羅杰斯是人本主義學習觀的代表人物,在《學習的自由》一書中,羅杰斯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增強對變化了的環境理解和對自我的了解。教師不應該使用懲罰、強迫和種種要求或約束來促進學生學習,而是要重視他們的意愿、情感和需要;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自己的潛能,可以“自我實現”。這一理念為賞識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賞識教育的主要理論淵源。馬斯洛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最低層的是生理需要,中間層有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層次的是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種需要的基礎,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需要發展的頂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對于賞識教育的啟發在于:第一,學生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教師與家長應首先關注的,滿足學生健康、科學、安全的衣、食、住、行的需要。第二,要大力倡導先進的、和諧的師生觀,盡量滿足學生愛和被尊重的需要。
2.國內賞識教育的研究現狀及趨勢
賞識教育源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四塊糖果”這一經典案例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賞識教育思想。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書中,他主張對兒童實行“六大解放”,解放兒童的大腦、雙手、嘴巴、時間、空間和眼睛。他所倡導的“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一直激勵著許多的教育工作者。
周弘老師所倡導的“賞識教育”,是陶行知研究的一個最新成果。周老師致力于賞識教育的推廣與研究,由最初的家庭教育推廣到學校教育。他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礎上進行了理論的再建構、再提升。得到賞識、被尊重和理解,是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賞識教育是源于愛的教育,是尊重每個生命個體的教育,是促進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孩子共同發展的教育,是充滿了人本理念的教育。周弘老師賞識教育的基本內涵是:賞識教育是一種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教育,奧秘在于承認差異,允許失敗;賞識教育能夠激發孩子潛力的原因,在于滿足了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賞識教育并不是單純的表揚加鼓勵,賞識的概念里也有批評;賞識教育是呼喚善良,讓人學會感恩,啟迪智慧的教育。
3.趨勢分析:通過對國內外研究的了解,我們認為今后智障兒童的教育要以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為主,培養智障孩子自信、樂觀的良好心態,挖掘他們的潛力,促進智障兒童生存能力的提高,在社會支持系統下能夠逐步融入正常社會。
(二)本課題預計的研究突破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預計在培養智障兒童自信、樂觀的健康心態、生活自理、社會適應能力方面有所創新與突破,對于挖掘他們自身的潛力、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三、賞識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一)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一是使我校的智障教育教學水平能再上一個新臺階;二是使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切實得到鍛煉,科研能力、教學水平得到較大提高;三是使參加課題實驗的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得到較快發展,養成自信、樂觀的健康心態,挖掘他們自身的潛力,為他們走向社會,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1C-
0191-02
當前,在Internet上如何解決在復雜、異構、分布式網絡環境下,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數據交互是最主要的問題。是一種建立在通用語言上的程序架構,是一種獨立于瀏覽器的編程模型,使用一臺Web服務器可以建立強大的web應用程序,程序執行時,不同于ASP程序一條一條地進行解釋,而是在服務器上首次運行時進行編譯,進一步提高了程序的執行效率。而Web Service是一種新型的分布式計算模式,是獨立的,松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編程的web的應用程序,可使用開放的XML標準來描述、、發現、協調和配置這些應用程序,用于開發分布式的互操作的應用程序,一旦部署,其他Web Service應用程序可以發現并調用它部署的服務,通過在http/https上接收/傳輸SOAP消息向外界呈現功能,可有效解決日益增長的互操作、企業應用集成等需求,具有良好的跨平臺、開放、簡單、分布式等特點。借助ASP、和Web Service技術,對基礎會計實務課程平臺進行了擴展,使用Dreamweaver工具對頁面進行設計,利用Dll技術對功能函數進行封裝并提供相應的調用接口,搭建了B/S架構的基礎會計實務課程操作平臺,實現數據庫、數據文檔、應用程序分布存儲和集成訪問,實現了從單一的課堂文字教學到多手段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的轉變。
一、Web Service及基本理論
(一)Web Service技術。Web Service是在Internet上進行分布式計算的基本構造塊,采用SOA(面向服務的架構,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模型作為其體系結構,它是一個應用程序,能通過Web進行調用的API,可直接將各種組織、應用程序、服務及設備鏈接起來,實現在不同平臺系統之間以一致的方式交換和描述數據,為實現信息共享、互操作和集成提供新的解決方案。Web Service平臺利用WSDL、XSD、SOAP和XML等協議,溝通不同平臺、編程語言和組件模型中的不同類型系統。其具有自包含,自描述,模塊化,能跨Web、定位和調用,語言中立和互操作,開放和基于標準化,動態,可組合等特點。同時具有內容更加動態,帶寬更加便宜,存儲更加靈活,高兼容性等優勢。
(二)ASP技術及技術。ASP是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運行環境在應用開發過程中與編譯無關。ASP使用了Microsoft的ActiveX技術并且運行在服務器端,客戶端無法看到ASP源代碼,ASP執行后返回標準的HTML頁面,顯示在瀏覽器中,這樣就可以防止別人抄襲程序。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種Internet編程技術,是.NET框架的一部分,并以.NET框架為基礎采用高效、面向對象的方法創建動態WEB應用程序,Microsoft公司了4種與.NET兼容的語言編寫應用程序,即Visual 、C#.net、VC++.net、。
二、基礎會計實務課程平臺的具體設計
利用Web Service和.NET技術開發和設計的基礎會計實務課程平臺,對分散的會計資源進行集成管理和統一訪問。Web用戶將查詢請求通過Internet傳輸后,SOAP請求到達服務器端,并繞過服務器的防火墻,服務器接收到請求后,對SOAP請求進行處理,并將SOAP響應通過Internet網絡再傳回到Web用戶端。
課程設計包括了學習指南、實務操作、教學輔導、視頻教學、課程建設五個方面,從學習使用者的角度考慮,突出引導學習的功能以及會計實訓的操作功能。考慮功能需求、使用范圍、業務流程、用戶界面、輸出要求,以及分析了技術的可行性、經濟的可行性、資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系統的運行環境,包括網絡、硬件、軟件、安全與保密等環境。在對課程平臺實務操作的詳細設計中,在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財務報表等這樣一個會計最基本的操作流程基礎上,使用程序的循環、跳轉等控制條件實現對基礎會計典型業務的在線模擬操作,對特定的腳本程序難以實現的功能,則在Web環境下使用C#語言編譯成Dll(動態鏈接庫),對特定功能的函數程序直接在Web環境下調用封裝的程序接口,并對實訓的結果給出實時的評分標準和成績。
(一)課程學習平臺概要。該平臺的設計和運行環境是Windows Server 2003系統下,結合IIS6.0服務端組件,通過腳本語言編程,使用ADO數據庫訪問技術,實現與后臺SQL2005數據庫之間的數據交互。在前臺頁面設計過程中,利用Dreamweaver開發進行美工。課程學習平臺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學習指南、實務操作、教學輔導和視頻等幾大模塊。其中實務操作模塊是課程最核心的模塊,主要包括實訓練習、實訓測試、理論練習和理論測試四個子模塊。
(二)會計業務操作流程。會計業務實訓開始時,系統先判斷會計業務是否滿足最后一筆業務的條件。如果滿足條件,則已經完成由業務的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的分析和計算。如果不滿足條件,根據本次業務的原始憑證的設置驗證記賬憑證輸入的值是否正確,同時完成日記賬、明細賬的填寫,如果輸入值正確則計入總分;繼續下一筆業務,繼續下一筆業務前,同時判斷業務是否滿足最后一筆業務。依次循環判斷和驗證,進入到科目匯總表的驗證和判斷階段以及進入總賬的登賬,并完成與日記賬和明細賬的對賬后,才能編制報表,完成主要的基礎會計賬務處理業務。
綜合實訓內容要求學生在整個課程學習連續或間斷的時間內(48學時/人)完成實訓課題。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實踐、分析和處理問題能力,并體會科研工作的艱辛與樂趣。
五、對項目實施過程的考核
(一)考核內容。實訓項目的考核內容主要是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分析總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職業素養方面進行考核。
1.專業知識。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沖壓工藝、模具選材、模具制造工藝、模具結構特點等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學生獲取文獻的方法和手段、設計說明書品質、設計分析過程表現來進行考核。
2.模具設計能力。學生模具設計能
力,主要通過模具裝配圖表達是否完整、零件圖標準是否合理、模具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和是否具有創新性等來考核。
3.軟件應用能力。主要考核學生使用CAXA、Pre/E、AutoCAD等繪圖軟件和Deform等有限元分析軟件的水平,從學生操作軟件的熟練程度、設計過程、圖紙質量等方面進行考核。
4.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主要考核學生對模具設計優化分析和數據處理的能力,從模具優化是否合理、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是否準確、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等方面進行考核。
5.職業道德和素養。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工作狀況,從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學習紀律、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等方面進行考核。
(二)考核方法。項目考核成員由學生(即各小組組長)和指導教師組成。首先各項目組按抽簽順序進行答辯,項目考核成員通過聽取答辯匯報、查看過程資料,根據考核內容和評定方法(見表1)進行評審打分,根據得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值,最后按照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確定最終考核成績。
考核方法綜合學生專業技能、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等多個方面,讓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評審,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保證了成績評定的客觀性和公平、公正,提高了實訓教學的質量。
六、項目實施成效與不足
本項目的開發實現了“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課程實踐內容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設計方法由“示范型”、“驗證型”向“參與型”、“開發型”、“研究型”轉變。筆者根據上述思路和內容組織開展了相應的實踐活動,在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應用型專業中,采用自愿報名的形式組織部分學生參加項目實訓,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從學習查閱文獻資料、模具結構設計、有限元軟件的建模與分析、模具結構參數和工藝參數優化,到模具加工工藝編制、制造、裝配、應用整個實訓過程,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能力、知識和軟件應用能力、分析總結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在實訓過程中,學生明確了學習內容,端正了學習態度;通過撰寫項目材料,文字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為畢業設計打下了基礎;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匯報交流,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交流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以后走上社會奠定了基礎。
然而,實踐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實訓過程貫穿于課程學習的整個過程,而且分組進行訓練,要使每一名學生獲得足夠的訓練機會,除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實踐場地、設備和指導實踐的師資隊伍,才更有利于實訓項目的實施,然而這些方面都還有待完善。
【參考文獻】
[1]何柏海.模具專業綜合實訓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模具制造,2010(5)
[2]李光耀,王琥,楊旭靜.板料沖壓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制造中的若干前沿技術[J].機械工程學報,2010(10)
[3]畢大森,李云濤,褚亮.關于本科院校模具專業方向高端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探索[J].模具工業,2012(2)
[4]李昌雪,陸錦明,等.基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改革與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