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鑒別與評價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11 19:39: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信息的鑒別與評價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信息的鑒別與評價

篇(1)

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在擴大高校招生規模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學質量問題日益受到人們關注。同時,隨著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推進,教師教學工作評價在高校管理中的越發重要,它既直接影響教師個人的發展,又直接影響學校管理的權威性。研究表明,我國目前高校教師教學工作評價在評價功能定位方面存在含糊、片面的問題,在評價內容、評價途徑、評價結果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著簡單化、信度低等問題,嚴重影響評價質髦。

一、基于發展目標的教師教學工作綜合評價命題提出

長期以來,我國教師的教學工作評價,其結果多用于教師聘任與人事升遷決策,發揮的是鑒別功能;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外教師發展性評價理論的興起,評價重在幫助教師發現教學問題,促進教師發展的功能受到廣泛關注,并出現了發展性評價和鑒別性評價在觀念及實踐中的割裂傾向。在此,筆者在區別評價目標與評價功能的基礎上,在協同觀念的指導下提出“基于發展目標的綜合評價”的命題,希望在觀念上有所澄清,為實踐提供較明晰的思路。

1.鑒別與發展:綜合評價協同雙重評價功能

所謂教師教學工作綜合評價,就是通過評價過程的綜合達到評價功能的綜合,使評價既清晰地鑒別教師教學質量,又給教師充分的發展空間,協同鑒別和促進發展雙重評價功能。

綜合評價命題的提出,有利于解決發展性評價和鑒別性評價在觀念及實踐中的割裂問題。無論在理淪上還是實際需要中,評價的鑒別功能和促進發展功能都需要;而且鑒別功能與促進發展并非水火不相容,可以相輔相成地發揮作用。評價,簡單地說就是評定價值。教師教學工作的最大價值是促進學生發展。鑒別性評價通過核定教師教學質量,為學校教師獎懲、聘任提供依據,指向為學生提供優質教學服務;發展性評價,通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最終促進學生發展。因而,無論核定控制取向的評價,還是促進發展取向的評價,是可以殊途同歸,共同促進學生發展的。目前,國內研究強調發展性評價,不應導致對鑒別性評價的全部摒棄,而應認真研究如何科學地組織評價工作,將兩種評功能結合起來。片面發揮鑒別功能的評價是不完全的,片面強調發展功能的評價也是不全面的,教師教學下作評價需要同時承擔兩種功能。

2.促進發展:教師教學評價的目標定位

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的功能有鑒別和發展兩方面,其目標應明確定位于促進教師發展。促進學生發展是學校工作的終極目標,促進教師發展是教師教學評價的本位目標;鑒別只是實現目標的一種功能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

以發展為目標的教師評價是全球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產物。教師評價,應尊重教師的專業地位和尊嚴,相信教師有追求專業價值的愿望,認定教師有責任并有能力對自己的教學作出判斷和思考,在評價中幫助教師獲得足夠的信息與有用的建議,激發教師自我發展的熱情。這樣激發起來的內部動機比獎懲性的外部壓力具有更大的激勵作用,評價活動就能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發力點。

二、基于發展目標的教師教學綜合評價作用機理探微

基于發展目標的教師教學工作綜合評價,堅持促進教師發展的目標,發揮評價的多重功能,其工作機理在于堅持發展為本的指向性、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指標體系的周密性和信息分析的充分性,把握好“發展是目標”與“鑒別是手段”的關系。

1,發展為本的指向性

基于發展目標的教師教學評價,堅持以教師的發展促進學校發展和學生發展的邏輯思路,把教師提高作為學校管理的核心。

基于發展目標的教師教學評價以促進教師發展為目標,通過核定教師教學方案、過程與活動,及時為教師提供診斷反饋信息,切實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積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反對把評教活動直接與教師的利益掛鉤,反對給教師分門別類,貼上不同的“標簽”。評價結果對教師人事管理僅作一定參考,不作唯一參考,不憑某一次的結果下結論,而需借助累積、比較等信息分析和處理方式作判斷。

2.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根據克龍巴赫的定義,教育評價是為了作出關于教育方案的決策而搜集和使用信息的過程。評價主體應該是掌握信息并能夠進行有關價值判斷的人,包括他評人群和教師自我。不同評價主體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各有側重地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某些方面進行評價,相互作用,有利于綜合實現評價的雙重功能。

教師主體參與評價能有效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教師是掌握信息并能夠進行有關價值判斷的人;教師決定理會還是不理會評價信息,決定評價功能能否發揮。在教師自我評價中,教師個人特色和風格能夠得以展現,內在的教學思想能夠得以解說;同時,教師得到尊重信任,自我發展的動力就更大,能自覺地把評價和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在教師的自我評價中,應引導教師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觀察、追問和改進思考,而不僅是打分。近年,美國部分高校采取了一種新型教學評價方法,即“教學文件選輯法”,教師按照學校和學院導向自己制作,選輯的文件包括教師本人的教學思想和理論闡說、優良的教學產出、教學材料、搜集的他人的評價材料等。

3.才旨標體系的周密性

評價指標體系的周密,是評價結果真實和準確的保證,是評價被教師接受從而實現基于發展目標的教師綜合評價功能的保障。

指標的周全性。周全的評價指標一是應全面關涉教師的課程教學和研究兩大方面,課程教學至少包括教案等課前準備、課堂實施以及課后作業輔導、考試考查等環節,而不僅僅是課堂教學。二是在有量性指標的同時要有質性評價,質性評價是不可或缺的,以保證教師獲得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量化結果的評價往往會使教師感到無所適從,它無法為教師提供明確的改進要求。獲得質性評價的途徑有問卷中的開放題、座談等。三是要有評價課程的指標。研究表明,課程開設的必要性、被學生認可的重要程度等不由教師決定,卻影響學生對教學的評價,評價課程的指標與評價教師教學工作的指標都應有,并須有提示語分開,以便分析評價結果。四是教師教學情況評價內容既要有績效(果)評價,又要有勝任力與態度評價(因),以便進行歸因分析。

指標的嚴密性。一是不同類型課程應有不同的評價指標。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和授課特點,將學生評教問卷分為理論類、實踐類和體育類。二是評價等第應有明確描述。評價等第宜采用形容詞—定義式量表,這樣可以較好地減少不同評價人由于對評價等級理解的差異而產生評價誤差。三是指標應盡可能行為化,是教學中可觀察的教學表現,而不是對隱性因素的猜測、推斷。如:“提供或推薦的教學資料有助于學生學習”較“注重引導學生課外學習”具體。四是為盡可能減小評價者的主觀隨意性,應設計評價者對參評情況的自我問責題,如“我的評價是否客觀公正”等。

4。信,息分析的充分性

分析評價信息是得出評價結論、進行歸因分析、提供合理建議的過程。信息分析不應僅是對數據進行簡單加減排序,更要進行各種縱橫比較,幫助教師發現根本問題,提供一些質性的意見和建議,以同時發揮評價的鑒別與促進發展雙重功能。

在教師個體的縱向分析中,要區別不同成長階段的教師情況,對照教師成長的一般階段特征給予恰當的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人事決策,審慎的態度應該是借助累積的信息,而不是某個年度的信息。

在信息分析中傾聽教師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組織教師和專家進行交流,有助于教師對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形成深刻的認識,有利于實現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目標。

三、基于發展目標的教師教學工作綜合評價路徑構建

基于發展目標的教師教學綜合評價以促進教師發展為目標指向,力求實現鑒別與促進發展雙重功能,講究指標的周密性等,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構建清晰的實踐路徑十分重要。筆者以為可以遵循這樣的總體路徑:以評價教師教學績效為切人點,對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勝任力、努力程度以及應用勝任力的能力三方面歸因分析,進而發現關鍵問題,與教師一起制定改進計劃,這樣綜合實現了鑒別與發展雙重評價功能。在此,教師績效鑒別不止于一種管理手段,更是歸因分析的基礎,是為促進教師發展這一評價目標服務的。具體可有這樣四個階段的工作。

1。制定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不同評價主體、不同課程類型制定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各評價指標體系要周密,追求高信度高效度。

2。實施評價

確定評價時機,組織多主體參與評價,注重在實施評價的現場作一定的宣傳與“訓練”。例如,組織學生評教時要使學生能夠對“什么是好的教”有恰當的理解。在量化評價的基礎上,要輔以座談等多種形式的質性評價。

3,得出評價結果

篇(2)

一、實施教學內容改革的必要性

當前,我省許多普通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的課時被壓縮為一周一課時,而所配套的教卻都是按一周兩課時來設計的,面對這一矛盾,教師的普遍做法有兩種:一是用兩個學時的課時去完成一個模塊的教學內容;二是每學期上一模塊,所教內容是挑選性或壓縮式的。方法一能夠很好利用教材進行授課,但與學校壓縮非高考科目課時的實際需求不符。方法二則使得授課很隨意,學生無法全面掌握模塊中要求掌握的知識,不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因此,在課時被壓縮的背景下采用原來教材授課基本上行不通,改革教學內容的必要性就突顯出來了。

二、實施教學內容改革的可行性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強調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而當下社會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已經十分豐富,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家家戶戶都有計算機、智能手機等,學生的信息素養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適當地減少一些課堂課

時,增加一些課外課時,對課程的總目標影響不大。因此,改革教材內容對實現課程的總目標是可行的。

三、實施教學內容改革的方法

我校信息科技組這幾年積極開展在線教學平臺下“導學案”教學實踐研究,在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以《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模塊為例,談一談如何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改革。

1.圍繞課程目標,按每周1課時的要求規劃學期教學主題

《信息技術基礎》模塊是高中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的基礎。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應該掌握信息的獲取、交流、加工、管理與呈現的基本方法;理解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形成與信息化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圍繞該課程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我們制定了18課時的學期課堂教學內容主題和18課時的假期綜合活動任務:

該主題設計體現了《信息技術基礎》模塊的課程要求,以信息的獲取、處理與交流為主線,重點強調了學生在輔助學習與解決自己生活實際方面的信息素養,而簡略了信息的加工,最后通過假期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2.以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為宗旨,編制自主學習型教學導學案

編制的導學案要注重以學習任務為主線,以提升學生素養為宗旨,精選導學任務,各個任務具有層次化、遞進性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設計的學習任務要盡可能地挖掘德育素材,盡量豐富信息技術課堂的人文內涵,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如第7課時《信息的鑒別與評價》導學案的任務設計如下:

【任務一】搜索信息

有一位偉人說了一句話:“打開窗戶,新鮮空氣進來了,蒼蠅蚊子也進來了。”

提問:偉人是誰?這句話的哲理是什么?

【任務二】網絡信息鑒別(要求從信息的來源、價值取向、時效性、真偽等方面進行鑒別,提高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

【任務三】手機信息鑒別(提高手機信息的鑒別能力)

【任務四】信息評價

若你通過某權威媒體獲得了這樣一條信息:“某車主張先生為聲援保釣活動,抵制日貨,自己砸了自己的日系車。”請針對這一信息展開評論。

上述學習任務體現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任務一是復習前面的獲取信息,同時通過哲理分析引入信息鑒別與評價的重要性,任務二是鑒別與評價的實例展示,任務三則是在任務二的基礎上要求又有所提高,任務四是關鍵任務。學生在完成該任務時,由于有了任務二和任務三的鋪墊,有可能會從信息的價值取向或時效性等方面進行評論,至少都能提到理國等內容,實現了一次很好的德育過程。到最后,教師點撥時列舉了車主張先生的三種身份(激進愛國者,非日系車企的托,敵對政治分子),學生的評論一下子就豁然開朗,同時對理國的教育達到了一個十分

篇(3)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B-0087-02

一、教學設計思想

物質的鑒別題在中考中通常出現在選擇題或實驗題中,題型難度系數較高。學生往往對物質鑒別的思路、原則、常用的方法理解不到位,導致失分,繼而產生畏懼心理。

復習課上,通過適當的試題練習幫助學生歸納已有知識,總結常用的解題方法,讓學生動手繪制思維導圖,將知識點、常用的解題思路及方法以導圖的形式呈現,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思想,也是教學的目的所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歸納物質鑒別的解題思路、設計實驗方案的原則及常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適當的題目練習,根據學生討論歸納的過程,將物質鑒別的思路、原則及常用方法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體現出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物質鑒別相關知識的討論,引發學生關注實際鑒別過程中的成本、可行性、環保性等。

三、教案設計

專題:物質的鑒別

學習目標:

1.掌握物質鑒別的解題思路、實驗方案設計的原則及方法。

2.畫出相關的思維導圖。

[活動一]感受鑒別物質的常用方法

現有以下藥品:氨水和BaCO3、NH4NO3、KCl、NaOH、K2CO3、無水CuSO4、NH4HCO3、磷礦粉等固體藥品需鑒別。某同學的鑒別方案如下:

1.通過觀察,鑒別出氨水和磷礦粉。

2.嗅聞其余樣品氣味,可鑒別出NH4HCO3。

思考:該同學依據什么性質辨別?

3.取其余樣品加水溶解:可鑒別出無水CuSO4、BaCO3、NaOH、NH4NO3

思考:該同學依據什么性質辨別?

4.對KCl、K2CO3兩種藥品設計如下實驗進行鑒別:分別取兩種藥品的溶液,滴加稀鹽酸,觀察現象即可區別。

思考:該同學依據什么現象及性質加以辨別?若滴加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無色酚酞試液能否辨別?請說明理由。

組內交流: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對物質進行區分。

[活動二]感悟鑒別物質時設計實驗方案的原則

1.下列對物質進行鑒別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請評價。

方案:點燃,觀察火焰顏色,鑒別出H2和CO兩種氣體。

2.鑒別木炭粉和氧化銅兩種物質有如下方案,哪個更合理?

方案一 取樣分別置于燒杯中,加入稀鹽酸,固體溶解且溶液變成藍色的是氧化銅。

方案二 取樣分別置于試管中,先通CO后加熱,無現象的是木炭粉。

3.某同學為了判別久置于空氣中的NaOH固體是否部分變質,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

取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則部分變質,若無色酚酞不變色則全部變質。請進行評價。

[活動三]根據以上討論及知識的歸納,完善物質鑒別的思維導圖

[活動四]當堂反饋(略)

點評:學案設計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及學習水平。通過學生獨立學習,組內協作,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培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表達、交流的能力。

四、教學實施

引入新課:物質鑒別是初中化學的難點,也是中考的常考點。這類題目的綜合性很強,同學們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往往無從下手,失分較多。如何應對呢?

[活動一]領略物質鑒別的方法

活動方案:小組討論后歸納出對物質進行鑒別常用的方法。

組1:我們認為:首先觀察樣品,根據物質顏色或狀態的不同進行區分;其次聞樣品的氣味,根據物質的不同氣味進行區分;再將物質溶于水,根據所形成的溶液顏色進行區分,或者利用物質溶解性進行區分,其實溶解時溶液溫度的變化也可用來區分物質。

師:很好,還有嗎?

組2:他們歸納的方法是用物理方法對物質鑒別,如此類方法不能鑒別,應考慮化學方法:也可根據物質酸堿性不同,選用酸堿指示劑或pH試紙進行區分;可根據離子的特性,選擇合適的化學試劑,利用生成不溶物、放出氣體以及固體溶解等現象進行區分。

師:剛才兩個小組歸納了物質鑒別常用的方法,歸納得很全面。

點評:通過對活動一的討論和分析,學生掌握物質鑒別的常用方法,強化了從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并在討論中獲得知識,在爭論中加深理解。

過渡:通過剛才的討論大家已經對物質鑒別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在設計實驗方案時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活動二]感悟鑒別物質時設計實驗方案的原則

活動方案:單獨完成第1、2題后,進行評價。

提問:誰對第1題進行評價?

生1:這個方案不合理,由于這兩種氣體燃燒后都能產生藍色火焰,產生的現象相同,不易于區分。

生1剛答完,生2立即站起來大聲說:我不同意他的說法,H2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的火焰,CO燃燒時產生藍色火焰,兩者產生的現象不同但不明顯,所以不便于區分。

師:很好,剛才生2歸納出了物質鑒別時所遵循的原則,即要產生明顯的不同現象。

提問:誰對第2題進行評價?

生3:方案一好,方案一比方案二操作簡單,安全。

師:很好,在設計實驗方案時要考慮實驗操作的簡便與安全。

活動方案:組內討論下一題后進行交流。

提問:誰來展示本組討論結果?

生4:我們小組認為這個方案不合理,Na2CO3溶液也呈堿性,對NaOH的檢驗造成了干擾。

教師追問:在進行鑒別時出現類似的干擾因素怎么辦?

生4:應先將這種干擾因素排除掉,再檢驗。

師:本題中的干擾因素如何排除?又如何再檢驗呢?

生5:我認為要除去Na2CO3的干擾,應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不可加入

Ba(OH)2溶液,防止引入新的雜質OH-而對NaOH的檢驗產生干擾。

師:剛才學生4歸納出了物質鑒別的又一原則,即要排除干擾因素。

過渡:通過前面的討論,你能否歸納出物質鑒別的思路?

生7:根據物質不同性質,選擇合適的化學試劑或方法,產生明顯的不同現象進行區分。

師:很好,下面我們一起感受物質鑒別的思路。

點評:學生獨立思考后展示,其他同學補充回答,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使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并都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從找缺點出發進行思維碰撞激發靈感,深化對物質鑒別原則的理解。

過渡:請根據剛才的討論,獨立思考后完善活動三的思維導圖。

[活動三]根據以上討論及知識的歸納,完善物質鑒別的思維導圖。

活動方案:將思維導圖分發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如何完善思維導圖。

師:根據剛才大家的思考,小組合作完善思維導圖。

活動方案:每小組分發一張大的思維導圖,小組合作進行完善。

(實物投影:展示畫得較好的2個小組的思維導圖)

師:請從版面設計、知識點歸納等方面對各小組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

學生對各小組的導圖進行評價,找出了本組畫的導圖所存在的缺陷。

師:各小組根據剛才的評價進一步完善本組的思維導圖。

點評:小組合作完善思維導圖,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學生間互相啟發,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在導圖中得到體現,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活動四(略)

篇(4)

關鍵字(Keywords):

安全管理、風險、弱點、評估、城域網、IP、AAA、DNS

1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普遍意義上,對信息安全的定義是“保護信息系統和信息,防止其因為偶然或惡意侵犯而導致信息的破壞、更改和泄漏,保證信息系統能夠連續、可靠、正常的運行”。所以說信息安全應該理解為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通過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活動來保證信息和信息系統的安全需求得到持續滿足。這些安全需求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抵賴性”、“可追溯性”和“真實性”等。

信息安全管理的本質,可以看作是動態地對信息安全風險的管理,即要實現對信息和信息系統的風險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標準ISO15408-1(信息安全風險管理和評估規則),給出了一個非常經典的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模型,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模型

既然信息安全是一個管理過程,則對PDCA模型有適用性,結合信息安全管理相關標準BS7799(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過程就是PLAN-DO-CHECK-ACT(計劃-實施與部署-監控與評估-維護和改進)的循環過程。

圖二信息安全體系的“PDCA”管理模型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主要步驟

如圖二所示,在PLAN階段,就需要遵照BS7799等相關標準、結合企業信息系統實際情況,建設適合于自身的ISMS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MS的構建包含以下主要步驟:

(1)確定ISMS的范疇和安全邊界

(2)在范疇內定義信息安全策略、方針和指南

(3)對范疇內的相關信息和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評估

a)Planning(規劃)

b)InformationGathering(信息搜集)

c)RiskAnalysis(風險分析)

uAssetsIdentification&valuation(資產鑒別與資產評估)

uThreatAnalysis(威脅分析)

uVulnerabilityAnalysis(弱點分析)

u資產/威脅/弱點的映射表

uImpact&LikelihoodAssessment(影響和可能性評估)

uRiskResultAnalysis(風險結果分析)

d)Identifying&SelectingSafeguards(鑒別和選擇防護措施)

e)Monitoring&Implementation(監控和實施)

f)Effectestimation(效果檢查與評估)

(4)實施和運營初步的ISMS體系

(5)對ISMS運營的過程和效果進行監控

(6)在運營中對ISMS進行不斷優化

3IP寬帶網絡安全風險管理主要實踐步驟

目前,寬帶IP網絡所接入的客戶對網絡可用性和自身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需求越來越高,且IP寬帶網絡及客戶所處的信息安全環境和所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又在不斷變化。IP寬帶網絡的運營者意識到有必要對IP寬帶網絡進行系統的安全管理,以使得能夠動態的了解、管理和控制各種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由于網絡運營者目前對于信息安全管理還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和人才隊伍,所以一般采用信息安全咨詢外包的方式來建立IP寬帶網絡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此類咨詢項目一般按照以下幾個階段,進行項目實踐:

3.1項目準備階段。

a)主要搜集和分析與項目相關的背景信息;

b)和客戶溝通并明確項目范圍、目標與藍圖;

c)建議并明確項目成員組成和分工;

d)對項目約束條件和風險進行聲明;

e)對客戶領導和項目成員進行意識、知識或工具培訓;

f)匯報項目進度計劃并獲得客戶領導批準等。

3.2項目執行階段。

a)在項目范圍內進行安全域劃分;

b)分安全域進行資料搜集和訪談,包括用戶規模、用戶分布、網絡結構、路由協議與策略、認證協議與策略、DNS服務策略、相關主機和數據庫配置信息、機房和環境安全條件、已有的安全防護措施、曾經發生過的安全事件信息等;

c)在各個安全域進行資產鑒別、價值分析、威脅分析、弱點分析、可能性分析和影響分析,形成資產表、威脅評估表、風險評估表和風險關系映射表;

d)對存在的主要風險進行風險等級綜合評價,并按照重要次序,給出相應的防護措施選擇和風險處置建議。

3.3項目總結階段

a)項目中產生的策略、指南等文檔進行審核和批準;

b)對項目資產鑒別報告、風險分析報告進行審核和批準;

c)對需要進行的相關風險處置建議進行項目安排;

4IP寬帶網絡安全風險管理實踐要點分析

運營商IP寬帶網絡和常見的針對以主機為核心的IT系統的安全風險管理不同,其覆蓋的范圍和影響因素有很大差異性。所以不能直接套用通用的風險管理的方法和資料。在項目執行的不同階段,需要特別注意以下要點:

4.1安全目標

充分保證自身IP寬帶網絡及相關管理支撐系統的安全性、保證客戶的業務可用性和質量。

4.2項目范疇

應該包含寬帶IP骨干網、IP城域網、IP接入網及接入網關設備、管理支撐系統:如網管系統、AAA平臺、DNS等。

4.3項目成員

應該得到運營商高層領導的明確支持,項目組長應該具備管理大型安全咨詢項目經驗的人承擔,且項目成員除了包含一些專業安全評估人員之外,還應該包含與寬帶IP相關的“業務與網絡規劃”、“設備與系統維護”、“業務管理”和“相關系統集成商和軟件開發商”人員。

4.4背景信息搜集:

背景信息搜集之前,應該對信息搜集對象進行分組,即分為IP骨干網小組、IP接入網小組、管理支撐系統小組等。分組搜集的信息應包含:

a)IP寬帶網絡總體架構

b)城域網結構和配置

c)接入網結構和配置

d)AAA平臺系統結構和配置

e)DNS系統結構和配置

f)相關主機和設備的軟硬件信息

g)相關業務操作規范、流程和接口

h)相關業務數據的生成、存儲和安全需求信息

i)已有的安全事故記錄

j)已有的安全產品和已經部署的安全控制措施

k)相關機房的物理環境信息

l)已有的安全管理策略、規定和指南

m)其它相關

4.5資產鑒別

資產鑒別應該自頂向下進行鑒別,必須具備層次性。最頂層可以將資產鑒別為城域網、接入網、AAA平臺、DNS平臺、網管系統等一級資產組;然后可以在一級資產組內,按照功能或地域進行劃分二級資產組,如AAA平臺一級資產組可以劃分為RADIUS組、DB組、計費組、網絡通信設備組等二級資產組;進一步可以針對各個二級資產組的每個設備進行更為細致的資產鑒別,鑒別其設備類型、地址配置、軟硬件配置等信息。

4.6威脅分析

威脅分析應該具有針對性,即按照不同的資產組進行針對性威脅分析。如針對IP城域網,其主要風險可能是:蠕蟲、P2P、路由攻擊、路由設備入侵等;而對于DNS或AAA平臺,其主要風險可能包括:主機病毒、后門程序、應用服務的DOS攻擊、主機入侵、數據庫攻擊、DNS釣魚等。

4.7威脅影響分析

是指對不同威脅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評定,作為下一步是否采取或采取何種處置措施的參考依據。在威脅影響分析中應該充分參考運營商意見,尤其要充分考慮威脅發生后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和信譽影響。

4.8威脅可能性分析

篇(5)

關鍵字(Keywords):

安全管理、風險、弱點、評估、城域網、IP、AAA、DNS

1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普遍意義上,對信息安全的定義是“保護信息系統和信息,防止其因為偶然或惡意侵犯而導致信息的破壞、更改和泄漏,保證信息系統能夠連續、可靠、正常的運行”。所以說信息安全應該理解為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通過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活動來保證信息和信息系統的安全需求得到持續滿足。這些安全需求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抵賴性”、“可追溯性”和“真實性”等。

信息安全管理的本質,可以看作是動態地對信息安全風險的管理,即要實現對信息和信息系統的風險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標準ISO15408-1(信息安全風險管理和評估規則),給出了一個非常經典的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模型,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模型

既然信息安全是一個管理過程,則對PDCA模型有適用性,結合信息安全管理相關標準BS7799(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過程就是PLAN-DO-CHECK-ACT(計劃-實施與部署-監控與評估-維護和改進)的循環過程。

圖二信息安全體系的“PDCA”管理模型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主要步驟

如圖二所示,在PLAN階段,就需要遵照BS7799等相關標準、結合企業信息系統實際情況,建設適合于自身的ISMS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MS的構建包含以下主要步驟:

(1)確定ISMS的范疇和安全邊界

(2)在范疇內定義信息安全策略、方針和指南

(3)對范疇內的相關信息和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評估

a)Planning(規劃)

b)InformationGathering(信息搜集)

c)RiskAnalysis(風險分析)

uAssetsIdentification&valuation(資產鑒別與資產評估)

uThreatAnalysis(威脅分析)

uVulnerabilityAnalysis(弱點分析)

u資產/威脅/弱點的映射表

uImpact&LikelihoodAssessment(影響和可能性評估)

uRiskResultAnalysis(風險結果分析)

d)Identifying&SelectingSafeguards(鑒別和選擇防護措施)

e)Monitoring&Implementation(監控和實施)

f)Effectestimation(效果檢查與評估)

(4)實施和運營初步的ISMS體系

(5)對ISMS運營的過程和效果進行監控

(6)在運營中對ISMS進行不斷優化

3IP寬帶網絡安全風險管理主要實踐步驟

目前,寬帶IP網絡所接入的客戶對網絡可用性和自身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需求越來越高,且IP寬帶網絡及客戶所處的信息安全環境和所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又在不斷變化。IP寬帶網絡的運營者意識到有必要對IP寬帶網絡進行系統的安全管理,以使得能夠動態的了解、管理和控制各種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由于網絡運營者目前對于信息安全管理還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和人才隊伍,所以一般采用信息安全咨詢外包的方式來建立IP寬帶網絡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此類咨詢項目一般按照以下幾個階段,進行項目實踐:

3.1項目準備階段。

a)主要搜集和分析與項目相關的背景信息;

b)和客戶溝通并明確項目范圍、目標與藍圖;

c)建議并明確項目成員組成和分工;

d)對項目約束條件和風險進行聲明;

e)對客戶領導和項目成員進行意識、知識或工具培訓;

f)匯報項目進度計劃并獲得客戶領導批準等。

3.2項目執行階段。

a)在項目范圍內進行安全域劃分;

b)分安全域進行資料搜集和訪談,包括用戶規模、用戶分布、網絡結構、路由協議與策略、認證協議與策略、DNS服務策略、相關主機和數據庫配置信息、機房和環境安全條件、已有的安全防護措施、曾經發生過的安全事件信息等;

c)在各個安全域進行資產鑒別、價值分析、威脅分析、弱點分析、可能性分析和影響分析,形成資產表、威脅評估表、風險評估表和風險關系映射表;

d)對存在的主要風險進行風險等級綜合評價,并按照重要次序,給出相應的防護措施選擇和風險處置建議。

3.3項目總結階段

a)項目中產生的策略、指南等文檔進行審核和批準;

b)對項目資產鑒別報告、風險分析報告進行審核和批準;

c)對需要進行的相關風險處置建議進行項目安排;

4IP寬帶網絡安全風險管理實踐要點分析

運營商IP寬帶網絡和常見的針對以主機為核心的IT系統的安全風險管理不同,其覆蓋的范圍和影響因素有很大差異性。所以不能直接套用通用的風險管理的方法和資料。在項目執行的不同階段,需要特別注意以下要點:

4.1安全目標

充分保證自身IP寬帶網絡及相關管理支撐系統的安全性、保證客戶的業務可用性和質量。

4.2項目范疇

應該包含寬帶IP骨干網、IP城域網、IP接入網及接入網關設備、管理支撐系統:如網管系統、AAA平臺、DNS等。

4.3項目成員

應該得到運營商高層領導的明確支持,項目組長應該具備管理大型安全咨詢項目經驗的人承擔,且項目成員除了包含一些專業安全評估人員之外,還應該包含與寬帶IP相關的“業務與網絡規劃”、“設備與系統維護”、“業務管理”和“相關系統集成商和軟件開發商”人員。

4.4背景信息搜集:

背景信息搜集之前,應該對信息搜集對象進行分組,即分為IP骨干網小組、IP接入網小組、管理支撐系統小組等。分組搜集的信息應包含:

a)IP寬帶網絡總體架構

b)城域網結構和配置

c)接入網結構和配置

d)AAA平臺系統結構和配置

e)DNS系統結構和配置

f)相關主機和設備的軟硬件信息

g)相關業務操作規范、流程和接口

h)相關業務數據的生成、存儲和安全需求信息

i)已有的安全事故記錄

j)已有的安全產品和已經部署的安全控制措施

k)相關機房的物理環境信息

l)已有的安全管理策略、規定和指南

m)其它相關

4.5資產鑒別

資產鑒別應該自頂向下進行鑒別,必須具備層次性。最頂層可以將資產鑒別為城域網、接入網、AAA平臺、DNS平臺、網管系統等一級資產組;然后可以在一級資產組內,按照功能或地域進行劃分二級資產組,如AAA平臺一級資產組可以劃分為RADIUS組、DB組、計費組、網絡通信設備組等二級資產組;進一步可以針對各個二級資產組的每個設備進行更為細致的資產鑒別,鑒別其設備類型、地址配置、軟硬件配置等信息。

4.6威脅分析

威脅分析應該具有針對性,即按照不同的資產組進行針對性威脅分析。如針對IP城域網,其主要風險可能是:蠕蟲、P2P、路由攻擊、路由設備入侵等;而對于DNS或AAA平臺,其主要風險可能包括:主機病毒、后門程序、應用服務的DOS攻擊、主機入侵、數據庫攻擊、DNS釣魚等。

4.7威脅影響分析

是指對不同威脅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評定,作為下一步是否采取或采取何種處置措施的參考依據。在威脅影響分析中應該充分參考運營商意見,尤其要充分考慮威脅發生后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和信譽影響。

4.8威脅可能性分析

篇(6)

安全管理、風險、弱點、評估、城域網、IP、AAA、DNS

1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普遍意義上,對信息安全的定義是“保護信息系統和信息,防止其因為偶然或惡意侵犯而導致信息的破壞、更改和泄漏,保證信息系統能夠連續、可靠、正常的運行”。所以說信息安全應該理解為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通過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活動來保證信息和信息系統的安全需求得到持續滿足。這些安全需求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抵賴性”、“可追溯性”和“真實性”等。

信息安全管理的本質,可以看作是動態地對信息安全風險的管理,即要實現對信息和信息系統的風險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標準ISO15408-1(信息安全風險管理和評估規則),給出了一個非常經典的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模型,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模型

既然信息安全是一個管理過程,則對PDCA模型有適用性,結合信息安全管理相關標準BS7799(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過程就是PLAN-DO-CHECK-ACT(計劃-實施與部署-監控與評估-維護和改進)的循環過程。

圖二信息安全體系的“PDCA”管理模型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主要步驟

如圖二所示,在PLAN階段,就需要遵照BS7799等相關標準、結合企業信息系統實際情況,建設適合于自身的ISMS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MS的構建包含以下主要步驟:

(1)確定ISMS的范疇和安全邊界

(2)在范疇內定義信息安全策略、方針和指南

(3)對范疇內的相關信息和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評估

a)Planning(規劃)

b)InformationGathering(信息搜集)

c)RiskAnalysis(風險分析)

uAssetsIdentification&valuation(資產鑒別與資產評估)

uThreatAnalysis(威脅分析)

uVulnerabilityAnalysis(弱點分析)

u資產/威脅/弱點的映射表

uImpact&LikelihoodAssessment(影響和可能性評估)

uRiskResultAnalysis(風險結果分析)

d)Identifying&SelectingSafeguards(鑒別和選擇防護措施)

e)Monitoring&Implementation(監控和實施)

f)Effectestimation(效果檢查與評估)

(4)實施和運營初步的ISMS體系

(5)對ISMS運營的過程和效果進行監控

(6)在運營中對ISMS進行不斷優化

3IP寬帶網絡安全風險管理主要實踐步驟

目前,寬帶IP網絡所接入的客戶對網絡可用性和自身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需求越來越高,且IP寬帶網絡及客戶所處的信息安全環境和所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又在不斷變化。IP寬帶網絡的運營者意識到有必要對IP寬帶網絡進行系統的安全管理,以使得能夠動態的了解、管理和控制各種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由于網絡運營者目前對于信息安全管理還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和人才隊伍,所以一般采用信息安全咨詢外包的方式來建立IP寬帶網絡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此類咨詢項目一般按照以下幾個階段,進行項目實踐:

3.1項目準備階段。

a)主要搜集和分析與項目相關的背景信息;

b)和客戶溝通并明確項目范圍、目標與藍圖;

c)建議并明確項目成員組成和分工;

d)對項目約束條件和風險進行聲明;

e)對客戶領導和項目成員進行意識、知識或工具培訓;

f)匯報項目進度計劃并獲得客戶領導批準等。

3.2項目執行階段。

a)在項目范圍內進行安全域劃分;

b)分安全域進行資料搜集和訪談,包括用戶規模、用戶分布、網絡結構、路由協議與策略、認證協議與策略、DNS服務策略、相關主機和數據庫配置信息、機房和環境安全條件、已有的安全防護措施、曾經發生過的安全事件信息等;

c)在各個安全域進行資產鑒別、價值分析、威脅分析、弱點分析、可能性分析和影響分析,形成資產表、威脅評估表、風險評估表和風險關系映射表;

d)對存在的主要風險進行風險等級綜合評價,并按照重要次序,給出相應的防護措施選擇和風險處置建議。

3.3項目總結階段

a)項目中產生的策略、指南等文檔進行審核和批準;

b)對項目資產鑒別報告、風險分析報告進行審核和批準;

c)對需要進行的相關風險處置建議進行項目安排;

4IP寬帶網絡安全風險管理實踐要點分析

運營商IP寬帶網絡和常見的針對以主機為核心的IT系統的安全風險管理不同,其覆蓋的范圍和影響因素有很大差異性。所以不能直接套用通用的風險管理的方法和資料。在項目執行的不同階段,需要特別注意以下要點:

4.1安全目標

充分保證自身IP寬帶網絡及相關管理支撐系統的安全性、保證客戶的業務可用性和質量。

4.2項目范疇

應該包含寬帶IP骨干網、IP城域網、IP接入網及接入網關設備、管理支撐系統:如網管系統、AAA平臺、DNS等。

4.3項目成員

應該得到運營商高層領導的明確支持,項目組長應該具備管理大型安全咨詢項目經驗的人承擔,且項目成員除了包含一些專業安全評估人員之外,還應該包含與寬帶IP相關的“業務與網絡規劃”、“設備與系統維護”、“業務管理”和“相關系統集成商和軟件開發商”人員。

4.4背景信息搜集:

背景信息搜集之前,應該對信息搜集對象進行分組,即分為IP骨干網小組、IP接入網小組、管理支撐系統小組等。分組搜集的信息應包含:

a)IP寬帶網絡總體架構

b)城域網結構和配置

c)接入網結構和配置

d)AAA平臺系統結構和配置

e)DNS系統結構和配置

f)相關主機和設備的軟硬件信息

g)相關業務操作規范、流程和接口

h)相關業務數據的生成、存儲和安全需求信息

i)已有的安全事故記錄

j)已有的安全產品和已經部署的安全控制措施

k)相關機房的物理環境信息

l)已有的安全管理策略、規定和指南

m)其它相關

4.5資產鑒別

資產鑒別應該自頂向下進行鑒別,必須具備層次性。最頂層可以將資產鑒別為城域網、接入網、AAA平臺、DNS平臺、網管系統等一級資產組;然后可以在一級資產組內,按照功能或地域進行劃分二級資產組,如AAA平臺一級資產組可以劃分為RADIUS組、DB組、計費組、網絡通信設備組等二級資產組;進一步可以針對各個二級資產組的每個設備進行更為細致的資產鑒別,鑒別其設備類型、地址配置、軟硬件配置等信息。

4.6威脅分析

威脅分析應該具有針對性,即按照不同的資產組進行針對性威脅分析。如針對IP城域網,其主要風險可能是:蠕蟲、P2P、路由攻擊、路由設備入侵等;而對于DNS或AAA平臺,其主要風險可能包括:主機病毒、后門程序、應用服務的DOS攻擊、主機入侵、數據庫攻擊、DNS釣魚等。

4.7威脅影響分析

是指對不同威脅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評定,作為下一步是否采取或采取何種處置措施的參考依據。在威脅影響分析中應該充分參考運營商意見,尤其要充分考慮威脅發生后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和信譽影響。

4.8威脅可能性分析

篇(7)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7)02-0011-06

Application of DNA Barcoding i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Dendrobium widely used in Yunnan

ZHANG AiliGAO YafangLI TaimiTAN Wenhong*QING Zigang*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14 species of Dendrobium which widely used in Yunnan province by DNA barcoding. Methods Three chloroplast sequences including psbA-trnH, matK, rbcL and an ribosomal DNA ITS sequence of the 14 specie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K2P distances were calculated and NJ Tree was performed applying MEGA 50Meanwhile, Barcoding gap were calculated by Taxon DNA. Results The interspecific K2P distance of ITS were higher than the intraspecific one. And NJ tree could also divide species into different clades. The barcoding-gap were obvious between intra- and inter-species. Conclusions ITS sequence can be the optimal barcode to identify the 14 species of Dendrobium.

Keywords:Genus of Dendrobium in Yunnan; DNA Barcoding;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石斛為我國著名中藥材,具有生津益胃、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等功效[1]。是歷代本草和歷版《中國藥典》收載的品種。《中國藥典》(2015年版)收載的石斛藥材為蘭科植物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流蘇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的栽培品及同屬植物的近似種[2]。

石斛作為云南特有藥材之一,產量占全國的60%。在云南境內,除藥典品種鐵皮石斛以外,市場流通的石斛品種多達20幾種[3]。但這些品種沒有專屬的質量標準,使得這類石斛藥材質量得不到控制。因此,控制其質量、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和療效,必先對石斛藥材的來源進行嚴格的鑒定。但是,石斛屬 (Dendrobium SW)作為蘭科 (Orchidaceae) 最大的屬之一,其種類繁多,且許多種類形態非常相似,從外觀形態上對石斛屬植物進行鑒別有一定的困難[4]。

DNA條形碼鑒定是現階段一個精準、穩定并且易于操作的鑒定方法。本實驗收集了云南省境內應用面較廣、市場流通量較大的14個石斛品種,選擇ITS、psbA-trnH、matK、rbcL等4條常用條形碼片段對其進行了序列的分析比較,以期為鑒別這些主要滇產石斛品種提供分子依據,使得其基源鑒定更為準確可靠,為今后石斛的質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礎。

1儀器和材料

11樣品來源實驗通過走訪調查,文獻查閱,收集了云南省境內應用面廣、市場流通大的14個石斛品種,每個品種保證至少3個或以上重復樣品,實驗中不能獲得的序列信息,均從Genbank下載。具體信息見表1。

12儀器SW-CJ-1D潔凈工作臺(江蘇蘇潔凈化設備廠);高速冷凍離心機(HITACHI);電泳儀(Bio-Rad);微型電泳槽(Bio-Rad);凝膠成像系統(Bio- Rad);PCR反應擴增儀(Bio-Rad);移液器(范圍100~1000μL,20~200μL,05~10μL(Eppordorf)。

[JP3]13試劑4S Red Plus核酸染色劑[BF](上海生工,生產批號:A606695);瓊脂糖(Biowest,生產批號:111860);Mix Tag酶(Takara公司,生產批號:A3201A)。[BFQ][JP]

2方法

21DNA提取采集的新鮮石斛葉片用變色硅膠干燥, 采用植物基因組DNA快速提取試劑盒 (Bioteke, 北京),提取石斛樣品的總DNA。

22PCR擴增PCR 體系總體積為 25 μL, 其中包含: 2×Taq PCR Mix 125 μL、DNA 模板 2 μL、ddH2O 85 μL、引物各 1 μL。PCR 反應條件及引物序列見表2。擴增結束后,用1% 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凝膠成像分析系統分析。

23純化測序PCR產物送上海生工進行純化后,測序。測序工作由上海生物的ABI-PRISM3730DNA自動測序儀完成。每個產物樣品采用雙向測序。

24數據處理測序峰圖采用Contigexpress序列拼接軟件校對拼接,去除低質量序列及引物區,利用MEGA 50對拼接后序列進行手工排序矯正后,比對分析;同時從 GenBank 數據庫中搜集并下載未獲得的ITS、 psbA-trnH、rbcL、matK序基因序列;共計221條(實驗獲得和GenBank下載);運用 MEGA 50 軟件,以密花石豆蘭 (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為外類群[5],并基于K2P 距離模型構建NJ系統發育樹[6],計算種間種內的K2P遺傳距離;采用Taxon DNA軟件做出各候選序列的barcoding gap圖。

3結果與分析

31序列信息、PCR 擴增效率和測序成功率PCR 擴增效率和測序成功率是評價DNA 條形碼的一個重要指標,本實驗對4個候選序列的 PCR擴增效率(出現明顯 PCR 條帶即判定成功)和測序成功率(測序重復2次后獲得高質量序列即為成功)進行了統計。其中rbcL序列由于長度較長,其擴增和測序成功率都非常底,不到70%和60%。psbA-trnH序列的擴增成功率為100%,但其測序成功率較低,僅為67%。matK序列的擴增成功率為100%,其測序成功率為89%。ITS序列無論擴增還是測序其成功率都最高,都接近100%。另外,各序列 GC 含量差異較大,ITS序列最高,平均含量達到 537%,matK序列GC 含量較低,平均僅為326%。詳細信息見表3。

32不同DNA條形碼序列種類種間差距種內種間差異也是評價條形碼序列的重要指標。合適的條形碼序列其種間變異要大于種內變異,以便準確鑒別同屬不同種的物種[7]。研究基于K2P模型,計算了14個石斛品種的種間種內遺傳距離 (表4)。結果顯示,4條序列中,ITS序列的種間遺傳距離為001~020,種內遺傳距離為000~008,除疊鞘石斛(Daurantiacum)以外,其余品種的種間遺傳距離都大于種內遺傳距離。而psbA-trnH、matK及rbcL序列的種間遺傳距離基本與種內遺傳距離相一致。見表4。

33不同序列 barcoding gap檢驗 Barcoding gap是指序列種內與種間遺傳變異由于顯著差異而形成的間隔區[8-9],如圖1為4條序列的barcoding gap 圖。matK、psbA-trnH及rbcL序列均無明顯的間隔區。相對其他序列,ITS序列有較為明顯的間隔區,種內與種間變異明顯分為兩大部分,且其分布較高的遺傳變異也可明顯區分,因此在barcoding gap 分析方面,ITS序列為鑒別不同石斛較理想條形碼序列。

34NJ系統樹的構建與分析NJ 樹是基于 K2P 遺傳距離建立,通過分析不同物種間的親緣關系遠近以鑒別物種的系統發育樹,該方法可直觀展示不同物種的系統關系。如圖(2-5)所示,以密花石豆蘭 (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為外類群[5],基于K2P 距離模型構建NJ系統發育樹[6],結果顯示ITS序列可以將不同物種分到不同的分支上,將不同品種的石斛區分開來,而matK、 psbA-trnH及rbcL序列均不能將不同品種的石斛完全具為1個分支。

4討論

DNA 條形碼是指利用有足夠變異、易擴增且相對較短的標準DN段,在種內特異性與種間多樣性中建立的一種新的生物身份識別系統,從而實現對物種進行快速、準確地識別和鑒定[10]。理想的條形碼序列應具有足夠的種間差異(種間差異應小于種內差異),易于擴增,且引物通用性好,能夠通過雙向測序得到高質量的序列[11]。本實驗選取了當前在植物學界推薦的4個熱點候選序列(ITS、matK、rbcL、psbA-trnH序列)對主要的14個滇a石斛品種進行鑒別[12],四個片段的鑒別能力各有差別。

41matK序列對不同品種石斛的鑒定能力評價matK及片段有較高的的擴增和測序成功率,分別為100%和89%。計算K2P遺傳距離表明,其種內和種間差異保守。barcoding gap分析顯示,并沒有明顯的barcoding gap。NJ樹也不能將不同品種的石斛很好的聚為一支(圖3)。同時,其作為條形碼的最主要爭議是引物通用性差[13-14],在不同物種間的通用性較小。鑒于此,本實驗中不建議選用該片段作為鑒定片段。

42psbA-trnH序列對不同品種石斛的鑒定能力評價psbA-trnH片段的PCR擴增和測序成功率,分別為100%和67%。根據barcoding gap分析顯示,其分布較高的遺傳變異與分布較低的遺傳變異可以明顯區分。但K2P遺傳距離表明,其種間遺傳距離沒有明顯大于種內遺傳距離,不能將不同種間的差異表現出來。同時,NJ樹也不能將不同品種的石斛很好的聚為一支。鑒于此,本實施不推薦psbA-trnH序列作為區分這14個石斛品種的理想條形碼片段。

43rbcL序列對不同品種石斛的鑒定能力評價與其它三個片段相比較,rbcL的序列長度最長,在本實驗中,其最長片段長度接近1400bp。因此,其擴增和測序的成功率都不高,僅為70%和59%。計算其K2P遺傳距離表明,其種間種內遺傳距離無明顯區別(000~001)。基于K2P遺傳距離構建的NJ樹也不能將不同品種的石斛很好的聚為一支。文獻研究報道[15],rbcL的變異主要存在于種以上的水平,其鑒別主要應用在科屬及以上水平。鑒于此,rbcL也并不是鑒別該14個品種石斛的最佳條形碼。

44ITS序列對不同品種石斛的鑒定能力評價對于ITS片段,由于具有序列長度較短,易于擴增,對樣本要求較低。在本實驗中,其擴增和測序成功率均接近100%。根據實驗數據分析,除了疊鞘石斛(D aurantiacum)的K2P種內遺傳距離為006,大于種間遺傳距離,其余各品種的種間遺傳距離均大于種內遺傳距離。使用Mega 50軟件進行1000次自展計算,對14個石斛品種進行NJ樹的構建,由圖2可以看出,以密花石豆蘭 (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為外類群[6],基于ITS序列構建的NJ系統聚類樹,不同的石斛品種基本上都聚在一起。同時barcoding gap分析顯示,其種內與種間變異區分為兩大部分,有明顯的barcoding gap,其分布較高的遺傳變異也可以明顯區分。綜合以上分析,ITS序列可以作為鑒別不同石斛物種的優選序列。

綜上,本實驗篩選了4個熱點DNA條形碼片段,用以區分云南市場上流通量較大的14個石斛品種。實驗結果表明,ITS序列是鑒別這14個石斛品種較為理想的DNA條形碼片段。ITS序列作為國際上承認的通用核心條形碼,在植物類的鑒別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彭祿[16]等通過ITS序列鑒定了獨活的17個種,得到四帶芹類可作為獨活的替補品的結論。劉靜[17]等研究也發現,ITS序列可將17種藥用石斛完全鑒別開來。

ITS條形碼在中藥鑒定領域的廣泛應用將實現對中藥原植物及其藥材和飲片的準確快速鑒。

參考文獻

[1]郁美娟,孟慶華,黃德音,等. 石斛屬植物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 [J]. 中成藥,2003,25(11):918-921.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一部)[S].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93-94.

[3]云南省藥材公司.云南中藥資源名錄 [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669-672.

[4]Adams P.B. Systematics of Dendrobiinae (Orchidacea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ustralian taxa [J]. Bot J Linn Soc, 2011, 166: 105-126.

[5]Xiang X. G., Schuiteman A., Li D.Z., et al. Molecular systematic of Dendrobium (Orchidaceae, Dendrobieae) from mainland Asia based on plastid and nuclear sequences [J]. Mol Phylogenet Evol, 2013, 69: 950-960.

[6]Chen S. L., Yao H., Han J. P.,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ITS2 regionas a novel DNA barcode for identifying medicinal plant species [J]. PLoS One, 2010, 5: e8613.

[7]鄭司浩,李亞康,任偉光,等.基于DNA條形碼的百合屬分子鑒定[J].藥學學報,2014,49(12):1730-1738.

[8]Meyer, C. P., Paulay, G. DNA barcoding: error rate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sampling [J]. PLoS Biol, 2005, 3: e422.

[9]Lahaye, R., Bank, M., Bogarin, D., et al. DNA barcoding the floras of biodiversity hotspots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 105: 2923-2928.[ZK)]

[10]Yuan, Y. W. Olmstead, R. G. Evolution and phylogenetic utility of the PHOT gene duplicates in Verbena complex (Verbenaceae): dramtic intron size variation and footprint of abcestral recombination [J]. American jouranal of bantany, 2008, 95(9), 1166-1176.

[11]陳士林,宋經元,姚輝. 藥用植物DNA 條形碼鑒定策略及P鍵技術分析 [J]. 中國天然藥物,2009,7 (5):322-327.

[12]陳士林,姚輝,宋經元,等. 基于DNA barcoding (條形碼) 技術的中藥材鑒定 [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7,9(3):7-12.

[13]Chase, M. W., Cowan, R. S., Hollingsworth, P.M., et al. Hollingsworth ML. A proposal for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to barcode all land plants [J]. Taxon. 2007, 56: 295-299.

[14]Hollingsworth, P. M. DNA barcoding plants in biodiversity hot spots: Progress and outstanding questions [J].Heredity, 2008, 101: 1-2.

篇(8)

 

我國地大物博,蘊藏著極為豐富的中藥資源,據統計有12000種之多。但藥材種類繁多,來源復雜,既有同名異物、同物異名、一藥多名等普遍現象;又有來源不同、地區習慣用藥有別的客觀事實。不但貴重稀有藥材的偽劣品屢屢被發現,一些常用普通中藥也會有混淆品出現,并且同一藥材又有數種不同的等級規格;即使用同一藥材其活性成分含量也有波動。。因此以現代分析技術對中藥及其制品進行真偽鑒定、質量控制,對于中藥的經營、生產、質量監督和控制及臨床用藥都有重要的意義和實用價值。本文從各鑒定技術的原理、特性及其應用展開綜述。

1.顯微鑒定

顯微鑒定適用于含中藥粉末的制劑,是鑒別藥材真偽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簡便、快速、準確的優點。

由于中藥的內部組織構造、細胞形態、內含物特征等,在不同的種群中是不同的,而在相同種群中則是一定的、固有的、比較穩定的,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常作為植物分類的依據。木質部的構造,導管的有無是區別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分界線,藥物粉末中的細胞形態、大小,所含內含物的種類、特征等可以用來區別不同的品種,所以該項技術可用來鑒定所用藥物的真偽。

另外,中成藥組成藥物多,中藥間的粉末顯微特征互相干擾,其鑒別遠比單味生藥粉末困難得多。通常根據處方,對各組成生藥的粉末顯微特征進行分析、比較,排除某些類似的細胞、組織及內含物等的干擾,選取各生藥在該成藥中較具專屬性的纖維特征,作為顯微鑒別依據。因此,單一粉末生藥的主要特征在制劑中有時不一定作為鑒別依據,而有些次要的特征反而起鑒別作用。王世清、鄭蕓[1]對婦科再造丸的研究表明,當歸、三七等的分泌細胞作為的顯微鑒定的特征而其鑒別作用。

2.色譜鑒定

2.1.薄層色譜法

薄層色譜法是將固定相載體均勻涂布在具有光潔表面的玻璃板或其他支持物上,用毛細管或適當點樣器將樣品液滴加薄層的起始線上待溶劑揮散后,置于展開槽內,用一定的溶劑展開,取出干燥,檢出或定量。在此過程中,不同的物質可以得到分離,但分離原理隨所用的固定相不同而異[2]。

TLC是一種快速、靈敏、高效地分離微量物質的方法,是最簡單的色譜技術之一,它具有操作方便、設備簡單、分離效率高、專屬性好、分離速度快、色譜參數易調整等特點,因而在中藥鑒定中的應用廣泛[3]。黃玉清[4]采用TLC鑒別牡丹皮及其偽品芍藥根皮,結果顯示,牡丹皮供試液與丹皮酚對照液位置上顯相同的紫色斑點,芍藥根皮供試液與芍藥苷對照液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斑點。趙志軍[5]建立了益康膠囊的TLC鑒別方法,對方中組成藥物人參、黃芪、何首烏、丹參及甲基橙皮苷進行鑒別。結果斑點清晰,分離效果好,專屬性強,陽性對照無干擾。

2.2.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是一種以氣體為流動相,液體或固體作為固定相的分離分析技術。具有高效、快速、靈敏、微量的特點,唯一局限之處在于所分析樣品應具有揮發性。氣相色譜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中藥材揮發油分析[6-8]。

由于中藥揮發油成分復雜、種類繁多,氣相色譜技術作為揮發油分離分析的有力手段,可以用來建立中藥材揮發油及其成方制劑的指紋圖譜庫,為藥材鑒別、質量評價及成方制劑和生產過程中半成品的質量控制提供檢測方法。。王玉萍[9]以紫蘇葉中紫蘇醛為指標成分,采用內標法測定了不同產地、不同采收時間、不同放置時間紫蘇葉中紫蘇醛的含量,對紫蘇葉的質量進行了評價。

2.3.高效液相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在經典的液相色譜法的基礎上,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氣相色譜法的理論,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色譜分離技術。由于高效液相色譜法具有用量少、分離效能高、專屬性強、檢測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適用范圍廣(樣品不需氣化,只需制成溶液即可)、色譜柱可反復使用的特點,因而在重要鑒別與鑒定方面的應用廣泛。朱華等[10]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各種不同蛤蚧進行了鑒別,以防止以偽亂真現象。沙明[11]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的相對保留時間來鑒別地榆的真偽,還用峰面積比值來衡量該藥材的品質優劣,為地榆提供一種客觀、直觀的質量評價方法。張思巨等[12]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確認了三種膠之間的內在差異,簡便、可靠地鑒別了阿膠、鹿角膠和龜甲膠,保證成品中所用阿膠的正源性。

3.紅外光譜鑒定

在藥物分析中,以紅外光譜具有的“指紋”特性作為藥物鑒定的依據,是各國藥典共同采用的方法。但通常僅限于西藥等單組分、單純化合物的鑒定。由于中藥材、中藥飲片和成藥本身都是遠比西藥復雜得多的混合物體系,它們的紅外光譜是組成它們的所有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的疊加。因此對譜圖如何進行整體解析以及如何設法消除中藥主體成分的干擾等復雜而棘手的問題使得常規的紅外光譜法在相當長時期內令人望而卻步,從而未能在中藥質量控制和管理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然而,將紅外光譜與計算機輔助解析技術(二維相關中外光譜法、模式識別和人工神經網絡等)有機地結合應用于中藥鑒定的若干報道,一系列的成果令人信服地向世人展示。這種將中藥學、數學、分析化學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的現代紅外光譜技術,無疑會在中藥的質量控制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13]。劉小平[14]利用紅外光譜的測定數據進行分析,將相同波數的數值歸在一起,明顯得到六味地黃丸及其缺不同藥材后的紅外光譜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

4.DNA分子鑒定

DNA分子作為遺傳信息的直接載體,信息含量大,在同種或同品種內具有高度的遺傳穩定性,且不受外界環境因素和生物體發育階段及器官組織差異的影響,因此用DNA分子特征作為遺傳標記進行中藥鑒別更為準確可靠[15][16]。Shaw[17][18]等用AP-PCR對人參屬3種藥材人參、西洋參與三七及4種偽品桔梗、紫茉莉、土人參和商陸進行了鑒別研究,得到了能區別三種人參屬藥材與偽品的指紋圖譜。

5.聯用技術

5.1.氣相-質譜聯用技術

氣相-質譜聯用技術是將在標準電離條件下得到的大量已知純化合物的標準質譜圖存儲在計算機的磁盤里,作為已知化合物的標準質譜譜庫。然后將在標準電離條件下得到的、已被分離成純化合物的未知化合物質譜圖與計算機內存儲的質譜譜庫內的質譜圖按一定的程序進行比較,根據匹配度程度檢出這些化合物的名稱、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式、結構式和相似度,從而對未知化合物進行定性分析。

氣相-質譜聯用技術適宜分析小分子、易揮發、熱穩定、能氣化的化合物;用電子轟擊方式(EI)得到的譜圖,可與標準譜庫對比。馬松濤[19]等人利用氣相-質譜聯用方法分析了香紫蘇油的化學成分,為香紫蘇油的應用提供了依據。。

5.2.液相-質譜聯用技術

液相-質譜聯用技術自Horning于20世紀70年代進行開創性研究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趨向成熟,各種商品化儀器相繼問世,而且應用日益廣泛,它集液相色譜的高分離效能與質譜的強鑒定能力于一體,對研究對象不僅具有足夠的靈敏度、選擇性,同時還能夠給出一定的結構信息,分析快速而且方便,具有其他分析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優點[20]。黎先春[21]等人采用HPLC-ESI-MS分析方法能很好的分離和鑒別穿心蓮內酯和脫水穿心蓮內酯。

除以上常用方法外,還有差熱分析法[22]、X-射線衍射法[23]、生物芯片法[24]、電鏡掃描法[25]、核磁共振波譜法[26]、示波極譜法[27]等新技術。

結語中藥鑒定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中藥的真偽鑒別、質量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正向著標準化、科學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世清、鄭蕓.婦科再造丸的顯微鑒定研究[J].中成藥,2003,25(12):1026-1028.

[2] 安登魁.藥物分析[M].濟南:濟南出版社,1992.361.

[3] 石俊英.中藥鑒定學[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273-275.

[4] 黃玉清.牡丹皮及其偽品芍藥根皮的鑒別[J].中國藥事,2005,18(5):296.

[5] 趙志軍,李敬榮,趙志強.益康膠囊的鑒別方法研究[J].安徽醫藥,2004,18(5):296.

[6] 高中華、張文立.多慮乙酰氯的氣相色譜分析[J].氯堿工業,2007(5):32-33.

[7] 李曉、李英華、周其芳、王黎萍. 乙酰嗎啉的氣相色譜分析[J].遼寧化工,2007(4):285-286.

[8] 王振洪、宋湛謙、商士斌、葉伯蕙. 氣相色譜分析方法在脂松香種類化學鑒別上的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2007(5)37-42.

[9] 王玉萍,朱兆儀,楊峻山.紫蘇葉的質量研究-Ⅰ[J].藥物分析雜志,2000,20(5):

[10] 朱華,林冬杰,莫小玲等.廣西蛤蚧、泰國蛤蚧及其混偽品海蛤蚧(紅瘰疣螈)的生藥鑒定[J].廣西中醫藥,1997,6:34-37.

[11] 沙明,曹愛民,劉春麗等.高效液相色譜保留時間比值法對中藥地榆的鑒別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1998,18(增刊):74-76.

[12] 張思巨,湯亞池,張義等.阿膠、鹿角膠和龜甲膠的理化性質比較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1998,33(7):397-400.

[13]孫素琴,周群,秦竹.中藥二維相關紅外光譜鑒定圖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14] 劉小平,宋青,陳笑宇,李寧.六味地黃丸的紅外光譜鑒定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8.18(3):245-247.

[15]徐紅,王崢濤,胡之壁.中藥DNA分子鑒定的發展與應用[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3,5(2):24-30.

[16]周佐斌,葛剛.中藥道地性的DNA分子鑒定[J].江西科學,2008,26(3):507-516

[17]Shaw P C, But PP H.Genomic fingerprinting as a means to identify gingeng roots.In:Bailey WG,Whiteheak C,Proctor J T A et al.(Eds) The chanllenges of the 21stcentury,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Ginseng Conference Vancouver.Buraby,B.C.Canada,SimonFraser University pp.1994,112.

[18]Shaw P C,But P PH.Authentication of Panax species and their adulterant by random-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lanta Med.1995,61(5):466-469.

[19]馬松濤,趙繼飚,黨俊偉等.用GC/MS聯用技術分析香紫蘇揮發油成分[J].河南科技,2003,21(6):725-727.

[20] 郭躍偉. 液相色譜/光譜(紫外、質譜及核磁共振)聯用技術在中草藥有效成分研究中的應用[J].天然藥物研究與開發,2003,15(5):456-461.

[21]黎先春,王小如.中藥材GAP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分析技術[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22]陳振江,許臘英,毛維倫等.熱分析技術在中藥及其制劑質控中的應用[J].中草藥,1994,25(9):493.

[23]朱育平,陳逸,戴樂美等.馬寶成分的分析與鑒別[J].中國中藥雜志,1996,21(7):394.

[24]金偉,馬翊澎,程海鵬等.生物芯片技術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展望[J].中草藥,2001,32(11):1054.

[25] 許欣榮,趙華英,陳永林等.不同紫蘇子和其偽品的掃描電鏡觀察[J].中國中藥雜志,1997 ,22 8 :458.

[26]秦海林,趙天增,都恒青等.核磁共振波譜法鑒定天麻及其偽品[J].中藥材,1994 ,17 6 :23

篇(9)

【摘要】 目的 評價前白蛋白(PA)、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WBC)計數在診斷小兒哮喘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類別中的作用。方法 對42例單純小兒哮喘患兒和84例小兒哮喘合并感染患兒(哮喘合并細菌感染33例,哮喘合并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29例,哮喘合并病毒感染22例)進行PA、CRP 及WBC檢測并分析。結果 單純小兒哮喘組患兒PA值為(305.5±68.6) mg/L,CRP值為(8.1±+3.4) mg/L,WBC值為(7.5±3.5)×109/L;哮喘合并細菌感染組患兒PA值為(123.8±19.2)mg/L,CRP值為(65±28.5) mg/L,WBC值為(17.8±3.9)×109/L;哮喘合并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組患兒PA值為(186.3±34.3) mg/L,CRP值為(31.1±8.6) mg/L,WBC值為(8.3±3.3)×109/L;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組患兒PA值為(289.5±78.5) mg/L,CRP值為(10.7±2.6) mg/L,WBC值為(3.5±1.6)×109/L。哮喘合并細菌感染及合并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組與單純小兒哮喘組比較,PA、CRP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A明顯降低(P

【關鍵詞】 前白蛋白; C-反應蛋白; 小兒哮喘; 感染

小兒哮喘是兒科常見病,哮喘是否合并感染以及感染哪類病原體是臨床醫生最關心的問題,正確快速地鑒別哮喘是否合并感染,做到早期診斷,有效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前白蛋白(PA)、C-反應蛋白(CRP)是常見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被廣泛應用于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診斷和鑒別,筆者對哮喘患兒的PA、CRP、白細胞(WBC)進行測定和結果分析,認為在沒有微生物學試驗確認時,臨床可應用PA、CRP及WBC計數鑒別小兒哮喘有無感染及可能是何種感染。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1月~2010年8月明確診斷的小兒哮喘126例為研究對象,男76例,女50例,年齡7個月~11歲,平均5.2歲。其中單純小兒哮喘42例,哮喘合并細菌感染33例(經X線、細菌培養及臨床抗菌素療效證實),哮喘合并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29例(經相應抗體檢測證實),哮喘合并病毒感染22例(經相關病毒抗體IgM檢測證實),所有哮喘患兒經臨床治療痊愈。

1.2 標本采集和方法 所有哮喘患兒來院診治后預次日清晨空腹靜脈采血后立即送檢。WBC計數用ABXmicors60型三分類血液分析儀測定,試劑市場購買于廣東貝立公司,正常范圍(4~10)×109/L;PA和CRP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試劑市場購買于科華公司,PA正常值范圍30~800 mg/L,CRP正常值范圍0~8 mg/L,儀器使用美國魅力2000型全自動生化儀測定。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以P

2 結果

哮喘合并細菌感染及合并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組患兒與單純小兒哮喘組患兒比較,PA、CRP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A明顯降低(P

表1 單純小兒哮喘與各類哮喘合并感染患兒PA、CRP及WBC結果比較

注:組別2、3、4與組別1比較,*P

3 討論

及時診斷小兒哮喘是否合并感染在臨床工作中非常重要。因抗菌藥物對非感染或病毒感染不但無效,而且存在許多隱患和副作用,細菌培養費時費力且陽性率低,加上核酸擴增等先進技術難于普及,所以PA、CRP和WBC測定能簡單、快速,準確、敏感地判斷小兒哮喘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的病原體類別,有助臨床及時針對性治療,其價值可被臨床認可。WBC是外周血中的有核細胞,可消滅病原體、過敏原,參加免疫反應,是機體抵抗病原體等異物入侵的主要防線[1];WBC計數分類是作為小兒細菌感染常規經典的主要判斷指標,具有一定臨床價值,但受藥物個體差異等影響,WBC測定不能完全提供有效信息。本研究中組別3與組別2比較,WBC值無顯著變化,需結合PA、CRP值加以鑒別。

PA主要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糖蛋白,是非特異性宿主防御物質,可以清除感染過程中釋放于循環中的有毒代謝產物,并被逐漸消耗,屬負急性時相蛋白,急性時相反應時可迅速下降[2];CRP是常見的正性急性時相蛋白,確證炎癥反應迅速而靈敏,是區別細菌和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標[3];因此,PA和CRP測定可鑒別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也可作為抗菌藥物療效指標[4]。本試驗結果顯示,組別1單純小兒哮喘患兒PA、CRP、WBC都在正常范圍,無急性炎癥等現象發生;組別2哮喘合并細菌感染患兒其PA顯著下降、CRP及WBC升高明顯,較易與組別1患兒鑒別;組別3哮喘合并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患兒PA不同程度下降及CRP不同程度升高,且WBC正常,以此也可與組別1患兒鑒別;組別2、3患兒PA下降、CRP升高的同時可以WBC值加以鑒別;組別4哮喘合并病毒感染患兒PA、CRP基本正常,但WBC值明顯減低,以此可與組別1鑒別也可與組別2、3患兒鑒別。

綜上所述,應用PA、CRP、WBC測定有助于鑒別小兒哮喘是否合并感染,以及判斷感染的病原體類別,能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和預后判斷,三項聯合測定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熊立凡,李樹仁.臨床檢驗基礎.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2.

[2] 江志蘭,盧國為,張小青,等.C反應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在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檢驗醫學,2004,19(4):358-359.

篇(10)

中圖分類號:S514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19

Application of GGE-biplot in Regional Trial of Waxy Sorghum Varieties

ZHANG Lin1 , ZHOU Junhui1,ZHANG Deyin1, LIU Junhong2,YIN Yong1,LIU Xinggui1

(1. Yi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Yibin,Sichuan 644000,China;2. Rural Committee of Liangping, Liangping, Chongqing 4052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trait of waxy sorghum varieties(lines),GGE-biplo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es from the national regional trials for waxy sorghum from 2013 to 2014.Fourteen lines of waxy sorghum were tested in six si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7(407A/LZ1050R)in 2013 and G10(LIAONUO14-2) in 2014 had higher yield and better yield stability than other lines. Waxy sorghum yiel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 main agronomic traits, which steri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duction. Luzhou and Guiyang were the best representative testing site, Changsha was the worst in 2013.Chongqing was the best representative testing site in 2014.Luzhou,Guiyang and Chongqing had better discrimination power and representativeness test point than other sites. GGE-biplot could intuitively and simply showed high yield ability, yield stability and representativeness in national regional trails.

Key words: GGE-biplot; waxy sorghum; regional trial; yield stability

高粱既是我國重要的旱地糧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飼料和能源作物[1]。糯高粱在遺傳上由一對隱性基因所控制(wxwx),所以籽粒胚乳的淀粉幾乎由支鏈淀粉組成[2]。糯高粱是我國名酒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及郎酒釀造的主要原料之一[3]。然而,近幾年來我們國家有效耕地面積持續減少,高粱種植與水稻、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爭地,因此,非常有必要通過選育優良品種和優化栽培技術來提高高粱總產量。

農作物新品種選育通常需要同步對高粱產量、品質、抗病蟲及生育期特性等多目標性狀進行選擇改良,使得該品種在最適宜的區域獲得高產和穩產,以提高農作物的綜合生產力。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分析的中心任務是正確地把握品種與環境互作的模式[4]。目前,AMMI模型在分析農作物區域試驗數據中已經廣泛被應用,但該模型的分析僅考慮基因環境互作,不對基因的實用價值進行系統和直觀分析,而GGE雙標圖不僅可以評價基因環境互作,且可對多年多點數據中的品種表現、試驗點和品種生態劃分進行直觀的全面的評價[5]。目前,利用GGE雙標圖評價區試農作物品種產量穩定性和適應性以及試驗點的代表性和鑒別力的研究很多,但針對全國高粱區域試驗得評價較少。有關研究表明,GGE雙標圖已被廣泛應用于棉花[5-6]、玉米[7]、大豆[8]、燕麥[9]、大麥[10]、小麥[11]、油菜[12]、谷子[13]、烤煙[14]、甜蕎[15]及甘蔗[16]等作物的多品種或多點試驗研究。在全國高粱區域研究中,王艷秋[17]、盧峰等[18]利用AMMI模型分別對2006年春播早熟組高粱和飼草組高粱區域試驗品種的穩定性、適應性及試驗地點的鑒別力進行了分析,并得到了較高的可信度。而采用GGE-biplot對糯高粱的區域試驗進行分析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研究通過GGE雙標圖法分析了2013―2014年全國糯高粱各品種(系)在不同生態環境下的豐產性、穩定性和適應性,同時選擇各試驗點的鑒別力和代表性,旨在為糯高粱新品種的篩選以及高產栽培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為GGE雙標圖在高粱區域試驗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材來源

以2013―2014年全國糯高粱品種(系)區域試驗各參試品種為試材,試點數共6個。試點承擔單位分別是湖南省農科院高粱研究開發中心(長沙)、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瀘州)、四川省宜賓市農科院(宜賓)、貴州省農科院旱糧所(貴陽)、重慶農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慶)及湖北省種子管理局(武漢)。

參試糯高粱品種(系)分別為:繁A-34/NK1、407A/LZ21R、遼粘A-1/091868、晉糯12-1、003A/3536、九糯雜1號、407A/LZ1050R、晉粱糯4號、瀘糯13號(CK)、遼糯14-2、13218A/20982R、遼糯14-1、1335A/TY3560R、川糯粱15號(CK),如表1所示。

1.2 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組區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不小于15 m2,四周設保護行。土質為粘壤土、長江沖積潮土、沙壤、第四紀紅壤土等,前茬為大豆、油菜、棉花等,地勢平坦,肥力中等。收獲時,去掉兩側邊行,收中間數行計產。所選試驗地具有一定代表性,栽培管理略高于當地一般水平。

1.3 統計分析

應用GGE-biplot軟件對各參試糯高粱品種(系)的產量、主要農藝性狀進行雙標圖分析。雙標圖中各指標向量之間的夾角的余弦值可判斷指標間的相關性。由品種(系)或試點在平均環境軸(Average environment axis)的投影位置判斷品種的高產性和試點代表性,由品種或試點到平均環境軸的向量長度判斷品種的穩定性和試點的鑒別[19-20]。

2 結果與分析

2.1 糯高粱參試品種(系)高產性和穩定性分析

由圖1可知,糯高粱品系第1主成分(PC1)解釋的效應為穩產性效應,第2主成分(PC2)的效應為豐產性效應,GGE雙標圖可以解釋G與GE互作信息,2013年互作信息為71.3%,2014年互作信息為79.1%。從2013―2014年全國糯高粱參試品種(系)產量平均表現看(表2),2013年G7(407A/LZ1050R)平均產量最高,達到7.24 t?hm-2,G1(繁A-34/NK1)平均產量最低;2014年G11(13218A/20982R)平均產量最高,達到6.28 t?hm-2,G13(1335A/TY3560R)平均產量最低。從平均產量的穩定性來看,2013年各品種(系)的穩定性大小依次為G2>G7>G6>G5>G9>G3>G8,2014年各品種(系)的穩定性大小依次為G12>G10>G11>G8>G14>G13>G5,但在表2中只能看出產量和試點的位次,不能直觀分析每個品種(系)在各試點的穩產性和適應性,而品種的穩產性和適應性是決定其推廣應用價值的重要指標[19]。綜合來看,2013年G7(407A/LZ1050R)和2014年G10(遼糯14-2)產量表現最好,且較穩定。

2.2 參試品系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對糯高粱品種(系)的產量和生育期、株高、穗長、穗粒質量、千粒質量、育性、傾斜率及絲黑穗發病率等9個主要農藝性狀進行雙標圖分析,向量間的夾角可以判斷向量之間相關性,各向量間的夾角的余弦值近似向量間的遺傳相關性,夾角越小,相關性就越高,夾角小于90°表示正相關,夾角大于90°表示負相關,夾角接近90°表示無相關[4]。從圖2中可以看出,2013年糯高粱小區產量與株高、穗長、傾斜率、育性及穗粒質量的向量之間的夾角小于90°,與生育期的向量夾角接近90°,而2014年糯高粱小區產量與株高、育性、穗粒質量及傾斜率的向量之間的夾角小于90°,與穗長和生育期的向量之間的夾角大于90°。從兩年的糯高粱各個農藝性狀的相關性來分析,小區產量與育性的向量之間夾角的余弦值都較小,這說明產量與糯高粱育性成正相關,育性的高低是影響糯高粱產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2.3 糯高粱品系在各試驗點的適應性分析

把圖3中位于頂點的品系連接起來,其他品系也包括在該多邊形內。然后通過原點做各條邊的垂線,稱為平均線。把多邊形分成幾個扇形,位于頂點的品系就是在扇形內所有試點表現最佳的品種(系)[4]。在圖3中,2013年疊圖被分成5個區,其中重慶和宜賓為一區,G3產量表現最好;武漢、貴陽和長沙為一區,G8產量表現最好;瀘州為一區,G7產量表現最好;沒有地方落于以G6為角頂的區內,說明該品種在6個區域環境中表現都不是最好;G2位于多邊形附近,說明該品種對環境變化較不敏感。2014年疊圖被分成4個區,貴陽、武漢、長沙和重慶為一區,G11產量表現最好;瀘州和宜賓為一區,G8產量表現最好。沒有地方落于以G5和G13為角頂的區內,說明G5、G13和G14在6個區域環境中表現一般,G12位于多邊形附近,說明該品種對環境變化較不敏感。

2.4 各試驗點的代表性和鑒別力

基于2013―2014年全國糯高粱區域試驗品種(系)小區產量,GGE雙標圖“鑒別力和代表性”功能圖中的小圓圈代表“平均環境”,即各試驗環境的坐標的平均值,通過原點和平均環境軸的射線稱為平均環境軸(AEA)。圖4表明,2013年各品種生態區間鑒別力的差異并不顯著,而各品種生態區對目標試驗環境的代表性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瀘州和貴陽代表性最強,長沙代表性最弱,而武漢、重慶和宜賓代表性居中。2014年各品種生態區間的鑒別力和代表性的差異都不顯著,重慶代表性最強,宜賓代表性最弱,而長沙、武漢、貴陽和瀘州居中。從兩年的區域試驗各品種生態區來看,瀘州、貴陽和重慶試點兼備較強的鑒別力和較好的代表性。

3 結論與討論

用GGE雙標圖分析品種―環境兩項數據可以達到3個方面目標:第一,直觀地把試點的特定環境分為若干品種生態區;第二,在一個生態區內,同時顯示各品種的高產性和穩定性;第三,同時顯示各試驗環境(試驗點)對品種的鑒別力和對目標環境(目標地區)的代表性[19]。具備生態環境鑒別力強但代表性弱的試點可用于淘汰不穩定的品系,但不能用于選擇優良品種,只有同時具備鑒別力和代表性的試點才能準確地篩選高產優質適應強的品種。

本研究通過區域試驗,篩選出G7(407A/LZ1050R)和G10(遼糯14-2)等高產穩產性較好的品系。G7(407A/LZ1050R) 2013年在瀘州適應性較好,G10(遼糯14-2)和G11(13218A/20982R)在2014年大部分試驗點適應性較好,但G11(13218A/20982R)產量不穩定,所以遼糯14-2可以進行推薦參加生產試驗。對6個區域試驗點的鑒別力和代表性進行分析:在2013年參試地點中瀘州和貴陽代表性最強,長沙代表性最弱;2014年參試地點中試點鑒別力差異不顯著,重慶代表性最強,宜賓代表性最弱,瀘州、貴陽和重慶試點兼備較強的鑒別力和較好的代表性,但年際間各試驗點的鑒別力和代表性變化較大,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受年際間和試驗環境組合模式差異影響,另一方面受當地海拔、土壤結構、土壤肥力、病蟲害、氣候條件、大田管理、栽培措施及人為因素等影響[21-22]。

應用GGE-biplot軟件對2013―2014年糯高粱小區產量與農藝性狀相關性分析,得出小區產量與育性的向量夾角均小于90°,與其它性狀的向量夾角不顯著,說明育性高低是影響糯高粱雜交種小區產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造成育性高低的因素包括親本的純度、制種技術、生態環境等因素,其中品種與生態環境互作因素可能是造成糯高粱育性低的主要原因。作物品種的穩定性、適應性是決定各個品種推廣應用價值的重要指標,除了檢驗品種的穩產性外,試點的鑒別力也是育種工作比較關心的問題。因此,利用GGE雙標圖進行高粱區域試點評價時,需要有長時間的資料積累,才能更加準確地評價各個試點的鑒別力和代表性。

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是多年多點試驗,不僅要考慮品種因素和生態條件,同時各個因素之間存在復雜的互作關系,包括品種×品種、品種×環境、環境×環境,但在作物品種區試試驗分析中,中心任務是準確地把握品種與環境互作間的效應。利用GGE-biplot軟件對2013―2014年全國糯高粱區域試驗進行了分析,直觀地展現各品種在各試點的產量表現,為新品種在各個區域的合理化布局、充分發揮新品種的產量潛力以及GGE雙標圖在高粱區域試驗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盧慶善,鄒劍秋,朱凱,等.試論我國高粱產業發展――一論全國高粱生產優勢區[J].雜糧作物,2009,29(2):78-80.

[2]周忠宇,柳青山,周福平,等.糯高粱育種要求性狀特征及研究進展[J].山西農業科學,2012,40(5):547-549.

[3]丁國祥,曾慶曦,陳國民,等. 四川糯高粱品種的釀酒品質及其育種目標[J]. 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2):14-16.

[4]嚴威凱,盛慶來,胡躍高,等. GGE疊圖法─分析品種×環境互作模式的理想方法[J]. 作物學報,2001(1):21-28.

[5]李武,謝德意,趙付安,等.GGE雙標圖對短季棉新品系和試點的評價及產量相關性狀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4,卷缺失(8):1157-1159, 1162.

[6]許乃銀,李健.利用GGE雙標圖和綜合選擇指數劃分棉花品種生態區[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4(9):1113-1121.

[7]梁黔云,李清超,吳瑞,等. GGE雙標圖在玉米品種區域實驗中的應用[J]. 中國農學通報,2014(6):224-228.

[8]周長軍,田中艷,李建英,等.雙標圖法分析大豆多點試驗中品系產量穩定性及試點代表性[J].大豆科學,2011,30(2):318-321.

[9]焦偉紅,劉景輝,齊冰潔,等.用GGE雙標圖分析燕麥品種(系)農藝與品質性狀[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24-29.

[10]尚毅,賈巧君,朱靖環,等.基于GGE雙標圖對南方冬大麥區域試驗的分析[J].浙江農業學報,2011,23(2):197-202.

[11]楊進文,朱俊剛,王曙光,等.用GGE雙標圖及隸屬函數綜合分析山西小麥地方品種抗旱性[J].應用生態學報,2013,24(4):1031-1038.

[12]周志淑,王瑞,李加納.GGE雙標圖對油菜雙列雜交試驗結果的分析[J].種子,2009,28(6):102-104.

[13]楊天育,常磊,郭二虎,等.應用GGE雙標圖評價谷子區試品種穩產性及試點代表性[J].作物雜志,2013(5):51-54.

[14]吳春,李余湘,時宏書,等.GGE雙標圖分析在烤煙品種區域試驗中的應用[J].煙草科技,2014(5):88-93.

[15]李琴琴,高乙萍,張志芬,等.甜蕎品種穩定性和試驗地點相似性的GGE雙標圖分析[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3,31(1):67-70, 121.

[16]羅俊,張華,鄧祖湖,等.應用GGE雙標圖分析甘蔗品種(系)的產量和品質性狀[J].作物學報,2013(1):142-152.

[17]王艷秋,鄒劍秋.AMMI模型在高粱品種區域試驗中的應用[J].雜糧作物,2007,27(5):336-339.

[18]盧峰,王艷秋,鄒劍秋,等.AMMI模型在飼草高粱區域試驗分析中的應用[J].江蘇農業科學,2010(3):258-260.

[19]嚴威凱.雙標圖分析在農作物品種多點試驗中的應用[J].作物學報,2010,36(11):1805-1819.

上一篇: 簽購房合同 下一篇: 公司個人年度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5月婷婷亚洲 | 日本亚洲a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 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