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0 13:23: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村產業扶貧工作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011年,我們要在市委、市人大黨組的正確領導下,以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力抓好產業扶貧、基礎扶貧、勞務扶貧、科教扶貧和村級組織的戰斗力提升等五項工作,扎實開展扶貧工作,為使西衛村早日脫貧、向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農村建設的方向穩步邁進而努力奮斗。
二、工作安排
(一)村級組織建設
1、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養發展黨員2名。
2、切實配合村兩委班子,培養好科技和流通帶頭人。
(二)調整產業結構
1、擴大種植優質核桃種苗300畝,完成三年工作計劃,使栽植的核桃林達到1000畝。
2、幫助村民推進勞務輸出,扎實推進產業扶貧。
3、積極發展新產業,完善新機制,使農民進一步增收。
(三)基礎設施建設
1、完善村中現有的4口機井的變壓器防盜損工作,計劃在變壓器周圍打圍墻防護,投資60000元。
2、硬化村中學至公路長500米、寬3米、共計1500平方米的水泥路,投資10.5萬元。
(四)科教興農
從汾陽農科所聘請技術員來村中進行科教培訓,具體指導村民培育優質種子,以及核桃樹的嫁接和管理。
1、號召機關黨員聯系駐村特困戶10戶,因勢利導扶貧。
2、組織村中勞動力轉移,全年勞務輸出達到40人。
(五)醫療衛生
從汾陽市醫院聯絡專家,在村中舉行義診,造福村民。
(六)精神文明建設
一、xx村概況
xx村位于xx鄉南端,距秀山縣城36公路,東接平馬、西連官莊,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有水泥硬化公路連通,交通便利。全村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335戶,1236人;有耕地面積2665畝,林地面積3882畝。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4598元。
全村平均海拔680米,位于xx頭組的梳子山最高海拔1366米,是xx河的源頭所在;xx村因離縣城較遠,具有xx、空氣、土壤、生態等地理優勢,適宜發展種植業,因廣種金銀花、白術等中藥材,被譽為“中藥材之村”。
二、貧困現狀
(一)客觀環境差
xx村位于川河蓋下,多為山地,土層薄,坡度大,土壤貧瘠,受地理因素限制,全村土地零散,造成土多田少、田地灌溉不足等問題,傳統農業增收困難。
(二)基礎設施落后
1、道路交通。全村5個村民小組有4個村民組通有通組公路,兩個村民小組通有水泥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條件特殊,地勢高,陽雀坳組通組路遲遲未能動工,群眾的出行和生產受到一定的困難。
2、農田灌溉、水利設施。xx河雖然橫穿全村,但由于xx村海拔高,地理條件特殊,河流無法滿足農田灌溉的要求。“xx村二堰”修于1998年,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無法引水灌溉,迫使部分糧田改旱,影響群眾生產。
3、農村住房。由于居住條件惡劣,農民收入水平低,加之歷年火災、雪災、風災影響,全村仍有危房戶 戶。老式木房數量大,磚瓦房比例只有30%。
4、衛生、服務設施。目前xx村尚未能建立合格的衛生室,現有的門診室和藥房都設在農戶家中,條件簡陋、設備簡單、藥品單一,只能對簡單的傷風感冒進行治療。便民商店貨源不足,貨品單一,不能滿足群眾日常要求。
三、20xx—20xx年扶貧開發目標任務
圍繞《秀山縣整村脫貧工作目標》,按照“八有、四通、三解決”的要求,20xx-20xx年xx村要實現以下八個目標任務:
(一)人均純收入在20XX年的4598元的基礎上在增加2000元,達到6598元, 實現戶均擁有1-2個農業產業,95%以上農戶有較穩定的增收來源,90%以上農戶實現萬元增收。
(二)全村所有村民小組通組公路,80%村民小組實現硬化公路連接,完成全村16000米人行便道建設。實現暢通任務。
(三)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戶,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
(四)疏通“xx村二堰”,完成低效農田改造。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達到95%以上;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六)完善村衛生室,實現治療室、藥房隔離,完善醫療設備、保障藥品齊全。
(七)建立規范整潔的農家便民超市,保障貨品充足,品種齊全。
(八)建設強有力的基層組織,完善村級活動室,室內設施,活動開展正常。
四、20xx—20xx年扶貧開發項目
為實現上述目標任務,從該村實際出發,兩年計劃建設項目15個,總投資46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上級級部門幫扶資金158萬元,群眾投勞折資207萬元。分年度實施如下:
(一)20xx年項目:計劃建設項目9個,總投資21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98萬元,上級部門解決67萬元。
1、基礎設施
(1)道路建設:①硬化河壩組到xx頭組通組公路1.5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15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②硬化河壩組、舊屋基組人行便道8000米。需財政扶貧資金16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6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6萬元。
(2)堰渠整治:維修“xx村二堰” 4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5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6萬元,上級部門解決5萬元。
(3)農房改造: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戶,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40%以上。需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0萬元。
(二)產業發展
(1)中藥材發展:新增金銀花種植面積650畝,總面積達2500畝,新增種植戶20戶,種植戶達280戶。建立白術種植基地,新增白術種植100畝。需上級部門解決6萬元,農戶自籌6萬元。
(2)養殖業發展:新增500只以上規模土雞養殖大戶5戶、2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2戶。實現年出欄土雞4萬只,年出欄生豬1800頭。需上級部門解決10萬元,農戶自籌40萬元。
(3)籌辦中藥材合作社1個,主要為群眾種植金銀花、白術、澤瀉等農產品提供種植技術、種子、產品銷售、病蟲害防治等服務。
(4)申辦扶貧互助資金協會1個,有效解決農戶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更大的滿足群眾發展產業的要求。
(5)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勞務培訓2次以上,累計參訓400人次以上,發放資料800余份,需財政扶貧資金2萬元。
3、社會事業:
完善村衛生室,農家便民超市。需互助扶貧資金2萬元。
(二)20xx年項目:20xx年計劃建設項目7個,總投資25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09萬元,上級部門解決91萬元。
1、基礎設施
(1)道路建設:①新修舊屋基到陽雀坳通組路1500米。需財政扶貧資金8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1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2萬元。②硬化xx頭組、姚家坡組、陽雀坳組人行便道10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
(2)農房改造:改造農村老式木房,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需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
(3)農村通訊:實現有線廣播電視、程控電話全覆蓋。
(二)產業發展
(1)中藥材發展:新增金銀花種植面積500畝。新增白術種植100畝。需上級部門解決5萬元,農戶自籌5萬元。
(2)養殖業發展:新增500只以上規模土雞養殖大戶5戶、2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2戶。實現年出欄土雞6萬只,年出欄生豬2100頭。需上級部門解決12萬元,農戶自籌48萬元。
(3)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勞務培訓2次以上,累計參訓400人次以上,發放資料800余份,需財政扶貧資金2萬元。
3、社會事業:
建立藏書超過500冊的農家書屋1個。需上級部門解決2萬元。
五、效益分析
上述項目按規劃實施后,至20xx年,全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將得到較大改善,農民收入將有顯著提高。
(一)基礎設施
全村所有村民小組通組公路,完成全村18000米入戶便道建設;全面消除危舊房改造,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旱澇保收的基本農田達到300畝,戶平達0.9畝。
(二)產業發展
到20xx年,全村金銀花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白術基地400畝;土雞養殖達到年出欄6萬只以上,生豬養殖達到年出欄2200頭;所有青壯年勞動力掌握1-2門脫貧致富的知識和技能,合理輸送400名農村剩余勞動力。
至20xx年底,全村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達到6598元,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實現農戶萬元增收。
(三)社會事業
完善村衛生室,規范農家便民超市;農村建卡貧困戶基本銷號;醫保覆蓋率達95%以上,養老保險率達80%以上;村“兩委”班子和諧,各項制度、機制健全,村規民約完善。
五、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機構。加強對xx村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由鄉長劉玉忠同志任該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分管領導張波為副組長,抓好項目規劃、統籌協調及項目實施。
二是廣泛發動群眾。在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的同時,廣泛發動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采取“一事一議”辦法發動農民籌資投勞,搞好基礎設施及社會事業建設,加快產業調整步伐,改善居住環境。
三是嚴格項目管理。嚴格執行“三專制”即專人、專賬、專戶,嚴格執行報帳制管理,做到村務公開,帳、物相符,提高扶貧資金及幫扶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加強法制化建設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對村、組干部及黨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思想文化素質,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保證該村扶貧規劃的順利實施。
【駐村個人工作計劃二】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我縣貧困村脫貧致富進度,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對我中心駐村扶貧的壇城鎮祠堂村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切入點,努力加快該村脫貧致富步伐。
二、強化組織領導,確定扶貧工作重點
中心黨組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范圍,確立幫扶工作重點。根據縣委、政府對扶貧工作的要求和祠堂村實際情況,對扶貧工作分階段召開專題研究會。同時要求及時報送幫扶工作情況、總結等材料。
三、制定扶貧措施,注重扶貧實效
(一)協助加強該村精神文明建設。組織村民開展文化活動,積極收集籌措書籍報刊,增強村民學文化、用文化意識,以科學文化知識,帶動“富民興村”活動,廣泛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大力宣講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增加村民的文明素質,增強農民法律意識,村民居健康衛生水平提高,基本形成村民誠信友善,崇尚科學,文明禮貌,鄰里和睦的新風尚。
(二)加強科技培訓,開辟致富門路。中心積極協調農業、
科技等方面的專家向貧困戶宣傳科技知識,引導幫助農民群眾學習致富技術、掌握致富技能。通過種植養殖結構調整,穩定糧食產量,引導村民在農業“三棚”上多下功夫。全年培訓科技“帶頭人”不少于10個,使貧困戶掌握1-2門農村實用技術。
(三)協助村委妥善抓好困難村民生活安排,做好貧困戶村民生產生活困難的調查摸底,針對有些困難村民就醫難和子女上學難等問題,組織開展各種方式的獻愛心和扶貧幫困慰問活動。積極開展結對幫扶,盡力解決一些特別困難家庭的生活困難等問題。
20xx年,鎮安農商行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面向三農,服務城鄉”為己任,在全市首創了金融扶貧工作模式,不斷加大信貸資金投入,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該行主要采取五項措施著力“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
一是創新金融扶貧模式,著力搭建扶貧架構。為切實做好“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鎮安農商行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創新了“1234”金融扶貧模式,即制定一個規劃——《鎮安農商行金融支持精準扶貧六年規劃》;開發兩種產品——金融扶貧富民農戶貸和產業貸;探索三種模式——“基金+貼息”保障模式、“公司+農戶”擔保模式、“服務+技術”支撐模式;完善四項機制——完善金融扶貧聯動協調機制、貸款風險補償擔保機制、金融服務監測考核機制、政銀聯席定期磋商機制。為扶貧工作搭建了架構,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是加大信貸資金扶持,著力增加群眾收入。至2015年12月末,累計發放精準扶貧貸款10450萬元,其中精準扶貧金融富民農戶貸1466筆,金額 6199.33萬元,有力地支持了貧困戶發展產業致富;精準扶貧金融富民產業貸157筆,金額4250萬元,以產業帶動就業,促進貧困戶增加收入。
三是捐助民生工程,著力做好面上大扶貧。2015年,向包扶的豐收村捐資3萬元修建公廁,捐電腦6臺、太陽傘45把、石桌石凳5套、宮燈60對,制作旅游標識牌、宣傳牌8個,增設助農取款點1處、安裝無線POS機具1部、配備點鈔機1臺、燈箱1個,分發雨傘、水杯等宣傳品1000余份;爭取資金33萬元支持豐收村飲水凈化工程。支持民生工程,做好面上大扶貧。
四是駐村聯戶扶貧,著力增強群眾致富信心。首先是制定規劃及措施。2015年組建駐村聯戶扶貧工作隊,制定《包扶村2014-2016年三年發展規劃》、《貧困戶調查及產業發展情況統計表》、《駐村工作隊職責及任務》等;其次是建檔立卡開展結對幫扶。向包扶的腰莊河村25戶“親戚”捐贈價值14萬元的鍘草機、粉碎機等農用機具44臺;再次是創新模式開展信貸扶貧。農商行以豐收村為試點,為該村36戶貧困戶發放精準扶貧貸款184.7萬元。為豐收村汪和春服裝加工廠貸款25萬元,增設備擴規模,解決5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人均年增收1.5萬元;最后是確定產業開展項目扶貧。工作隊幫助成立“豐收鄉村旅游公司”,引導村民劉長衛等15戶移民戶辦起了農家樂和鄉村旅館,解決貧困戶就業30余人,人均增收9000多元。通過該行的政策宣講、資金扶持、項目帶動、捐贈物資等多種途徑幫扶,解決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群眾致富信息進一步增強。
五是職工自發奉獻愛心,著力幫助弱勢群體。2015年8月23日為豐收村16名小學生捐贈學費、學習用品價值1.28萬元。后期計劃對因病無法發展產業的貧困戶,通過職工捐款,對他們實施愛心捐助,幫助弱勢群體。
鎮安農商行傾情致力精準扶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省市領導關注、縣委政府通報表彰和群眾好評。這是鎮安農商行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2015年,鎮安農商行要持續推進金融支持與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度融合,以“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銀行發展”為目標,將進一步加大信貸投入,重點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從“獻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銀行精準扶貧工作計劃范文二
一、總體目標
以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贛南蘇區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為統領,全面做好貧困群體的金融服務,初步建成全方位覆蓋貧困群體的普惠金融體系。
(一)金融扶貧開發體系日趨完善。完善面向“三農”的金融服務體系,推動商業性金融機構網點持續下沉,不斷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推進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著力消滅金融服務盲區,爭取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鄉)。
(二)信貸投入總量持續增長。通過創新金融產品,逐步加大對貧困戶和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力度。力爭每年全市涉農貸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三)融資結構日益優化。通過加強對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上市培育,鼓勵引導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債券市場進行融資,拓展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渠道,實現直接融資規模同比增長。
(四)風險保障體系逐步健全。通過創新發展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特色農業保險、醫療、養老等保障保險,充分發揮保險行業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和地位,健全貧困群眾的風險保險保障體系。
(五)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創新精準扶貧擔保模式,破解貧困群眾無抵押、無擔保的瓶頸;努力推進貧困群體金融知識普及,推進誠信文化建設,使貧困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二、基本原則
(一)著力增強貧困群體“造血”功能。堅持以產業發展為引領,通過完善金融服務支撐,促進貧困群體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增強貧困群體“造血”功能。
(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堅持市場化和政策扶持相結合,以市場化為導向,以政策扶持為支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三)堅持統籌兼顧與因地制宜相結合。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金融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立足貧困地區和貧困群體的實際,各縣(市、區)和各金融機構根據產業特點、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創新扶貧開發金融服務方式。
三、政策措施
(一)完善面向“三農”的金融服務體系。推進普惠金融,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盡快完成農信社改制為農商銀行工作目標,推動涉農銀行業機構開展類似于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模式改革,引導郵儲銀行加快鄉村營業網點布設步伐,鼓勵村鎮銀行分支機構向鄉鎮延伸;縱深推進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加快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行政村全覆蓋工作,切實滿足偏遠農村各項支農補貼發放、小額提現、轉賬等基本服務需求,消滅金融服務盲區,爭取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鄉)。鼓勵在重點或大型鄉鎮設立專業支農的小額貸款公司。鼓勵人保財險、中國人壽等保險機構完善鄉鎮營銷服務部的布局,創新保險機構在鄉鎮行政村的服務方式。
(二)引導信貸投放向貧困群眾和貧困地區傾斜。以我市油茶、臍橙、花卉苗木、養殖等農業主導產業和優勢農業產業等為扶持重點,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特別是農發行、農業銀行、農信社(農商銀行)、村鎮銀行、郵儲銀行等涉農金融機構加快扶貧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大對有條件的貧困農戶小額農貸投放力度,擴大貧困農戶貸款覆蓋面,大力實施產業金融扶貧;積極搭建平臺,有效對接國家開發銀行等扶貧開發貸款,重點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針對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推出切合實際的信貸產品,重點支持“公司+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等產業發展模式,切實加大對其信貸支持力度,實施就業金融扶貧;落實好現有國家濟困助學信貸扶持政策,對當年被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錄取的貧困家庭大學生提供生源地助學貸款支持,加大對農村校舍改造等項目貸款的支持力度,開展教育金融扶貧;支持農村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改擴建等項目貸款,開展保障金融扶貧。
加快推進農村“三權”抵押貸款的推廣運用,在全市推廣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適當擴大對林權、果園證抵押貸款的額度,延長貸款期限,實行優惠利率;適時探索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贛州銀行、農信社每年要新增不少于3億元的扶貧專項貸款額度。涉農金融機構要做好“財政惠農信貸通”的發放工作,各金融機構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滿足扶貧對象的信貸需求,加快扶貧貸款的審批流程,充分保障扶貧對象合理續貸需求。確保涉農貸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全市貸款平均水平。適當提高對扶貧貸款的風險容忍度。配合“雨露計劃”、“金藍領工程”等就業扶貧措施,加大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對貧困家庭成員的信貸支持力度,享受小額擔保貸款相關貼息政策。
(三)借力資本市場推動扶貧開發。建立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融資后備庫,支持符合條件的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融資。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多種債務融資工具,擴大直接融資的規模和比重。籌建覆蓋四省九市的區域性農產品交易市場。對油茶、臍橙等我市優勢農產品設立期貨品種開展研究論證。探索籌建扶貧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四)建立保險行業精準扶貧長效機制。鼓勵保險行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貧困戶的特點創新保險產品和服務。開拓農村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產品,推動實現農民小額貸款“手續簡便、無抵押、無擔保”。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業保險工作,推進油茶、茶葉、花卉苗木、水稻、生豬等地方特色優勢農業保險,力爭加快將柑橘(臍橙)、煙葉、油茶、白蓮等農業保險納入中央、省級財政補貼范圍;創新發展天氣指數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等新興產品。關注特殊人群的保險保障,積極發展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推廣低保、五保、殘疾人、重點優撫對象的意外保障制度;探索對失地農民養老保障的新模式。鼓勵保險機構降低保險費率,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由財政出資為貧困戶購買補充醫療保險等保障保險。
(五)創新精準扶貧擔保方式。將貧困戶和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列入“小微信貸通”的重點支持范圍。由市縣財政統籌資金,組建贛州市扶貧開發擔保機構,為扶貧對象等提供貸款擔保,免收擔保費用;提高對扶貧開發擔保機構代償損失的容忍度,對扶貧開發擔保機構的代償損失,由市政府、各縣(市、區)政府、扶貧開發擔保公司、協作銀行按比例共同承擔。
(六)加快推動精準扶貧金融知識普及。搭建市、縣、鄉三級金融培訓平臺。充分發揮市委黨校、市金融研究院以及駐市高校的平臺作用,面向各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和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面向基層干部進行農村金融改革、小額信貸、農業保險、資本市場等方面的宣傳培訓,提高運用金融杠桿的意識和能力;借助縣、鄉兩級平臺(如,農民培訓學校),對貧困群體開展專項金融教育培訓,提高貧困群體的誠信意識,使農民學會用金融致富,當好誠信客戶。
四、組織保障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四川今年計劃投資697億多元,其中交通達568億多元,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9932公里,力爭完成2035個行政村寬帶建設。同時,計劃完成13萬戶貧困戶危房改造,建設農村廉租房4.2萬戶,建設扶貧新村2700個。
在產業上,四川“四大連片特困地區”今年將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基地350萬畝、現代林業產業基地1200萬畝,出欄肉牛羊及特色小家禽2.27億頭(只),“一村一品”布局基本形成。旅游扶貧領域,力爭年底建成3~5個省級旅游扶貧示范區、30~50個示范村,培育首批20個貧困縣旅游商品品牌。此外,在貧困地區新建省級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6個、鄉鎮電商配送服務站點100個、村級農村電商終端服務站點500個。
教育和就業創業也是扶持重點。今年四川將幫助8萬名左右貧困地區學生免費接受中職教育,確保民族自治地區51個縣順利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計劃。“四大片區”貧困家庭勞動者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以上,確保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同時將貧困戶納入創業擔保貸款范圍,享受優惠擔保和貼息政策。
一、基本情況
1.家庭情況:戶口本有人口3人(其中女兒已出嫁,戶口未遷出),精準扶貧識別時按2人識別。丈夫原為殘疾人,倒插門到家,以乞討為生,已于2016年12月去世。
2.人口情況:,男/女, 歲,農民,文化程度,常年癱瘓在床;兒子,歲,高中畢業,常年在外務工。
3.產業狀況:家有耕地20畝,其中基本農田8畝,2013年建果園 8畝,位于。
4.居住環境:常年借住其弟位于家屬樓房間,城建部門鑒定房屋時為無房戶,符合異地搬遷扶貧政策,飲用自來水,飲水安全。
5.社會保障:本人享受殘疾人補助,兩口人享受一類最低農村生活保障金,全部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養老保險。
6.收支情況。2016年,兒子務工收入元,產業扶貧補貼元,貧困家庭補助元,低保金補助元,殘疾人補助元,實際收入合計元(低保金、殘疾人補助不計算在內),核算收入元。
二、致貧原因
1.因病致貧。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常年癱瘓在床,僅吃藥等保守治療年花費近萬元。
2.缺乏勞力致貧。家庭缺少勞力,全家收入僅靠兒子打工為主。
3.產業尚未形成。8畝果園建于2013年,前幾年疏于管理,長勢一般,到目前還沒有實際收入。
三、幫扶措施
1.政策性幫扶:
(1)落實好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補助等政策,保障其享受健康扶貧相關政策,降低醫療費用支出,落實包戶醫生宗世萍適時開展免費義診。
(2)享受搬遷扶貧政策,出資5000元在旦八鎮購買50平米貧困戶安置房1套。
2.短期幫扶措施:積極動員其兒子發揮自身優勢,自己開設面皮門店,增加打工收入,解決短期收入不穩定的問題。
3.長期幫扶措施:在長期產業培植上,扶持其果園建設。落實家人代其管理好8畝果園;按樹類用肥標準,保證其肥料投入;在蘋果園套種豆類、油菜等作物,補充收入,每年投入產業支持資金不少于4000元,每年現場幫其管理果園不少于6次。
四、幫扶目標
1.收入分析:從2016年的收入結構來看,主要收入靠兒子打工為主,如果不能自己開設門店其打工收入有可能要下滑,打工收入預計在15000—18000元左右,作為產業戶可獲得4000元的產業扶持金,另外低保,殘疾補助等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預計全年實際收入在25000元以上。
2.脫貧目標:戶已購買50平米安全住房一套,飲用自來水,日常生活有弟弟及兒子料理,“吃不愁、穿不愁”,全家參加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家庭沒有義務階段輟學學生,家庭收入隨著兒子創業成功,穩中有增,如期脫貧不成問題。
幫扶貧困戶工作計劃會簽
新課程教學重點計劃制定一
一、轉變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戰:
1、新的課程標準,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根據課改的
指導思想,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學習是經驗的重組和重新理解的過程,學生是自主的學習者,通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天賦等得以發揮,情意得到陶冶,個性得到發展。
2、樹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體現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
二、熟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1、課堂的觀念變了。
①課堂不在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
②課堂不再是對對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體育教學需要練習,但更需要興趣。
③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
④課堂不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場所。
2、教學內容選擇余地大。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針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材處理更加機動靈活。
3、評價方法有所改變。新課程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評價采用自模和常模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通過實踐,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意識明顯提高。
4、體育與身體健康相聯系。提出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和五個領域的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的更多、更仔細。
5、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實踐中,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形成特長,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基礎。學生在課堂中表現積極、認真,學習效果好。
6、教師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嘗試各種教學方法,或由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練習方法,以提高教學實效。
總之,通過這此培訓學習,使我認識到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學生相處,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把選擇權讓給學生,授于魚不如授于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欲 望,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設想,促進學生自主性和獨立性,突出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讓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靈,讓課堂追求一份詩意,讓孩子們享受到體育的快樂!
新課程教學重點計劃制定二
(一)總體思路
20__年,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黨的十x大精神,繼續堅持精準扶貧方針,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抓住本市列入__片區的大好機遇,提高扶貧標準,加大扶貧投入,扎實開展整村推進、搬遷扶貧、科技扶貧、“雨露計劃”培訓和產業化扶貧等專項扶貧工作,認真開展定點幫扶工作,加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貧開發各項工作。
(二)目標任務
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力度,創新扶貧開發模式,對4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工程;完成“雨露計劃”培訓600人,提高貧困農民勞務技能;完成160人獨居、散居貧困群眾的搬遷扶貧任務,改善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選擇4個村開展到戶增收項目,切實增加群眾收入;開展產業扶貧貼息貸款工作,帶動貧困戶就業脫貧;認真開展老區村建設,改善革命老區村發展條件;扎實搞好定點扶貧,深入持久開展社會幫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開展搬遷扶貧
堅持群眾自愿原則,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的扶貧對象實行遷戶并村,充分考慮資源及就業條件,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有序搬遷,把遷戶并村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小城鎮建設、產業聚集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引導搬遷對象向中小城鎮、產業集聚區、新型農村社區集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20__年計劃完成搬遷50戶200人,同時做好市級搬遷工作。
2.分類實施整村推進
以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為著力點,促進貧困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實現貧困村整體脫貧。20__年計劃實施4個村整村推進任務,按照規定重點用于村級道路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和小型農村飲水安全配套設備建設。
3.搞好雨露計劃培訓
加大“雨露計劃”培訓力度,促進貧困農民就業增收。以促進扶貧對象穩定就業為重心,以提高貧困農民職業技能素質為目標,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培訓就業農民向城鎮轉移。結合貧困村產業實際和需求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0__年計劃培訓600人。
4.穩步推進到戶增收項目
選擇貧困人口比較集中和具有產業發展基礎的村,在改善生產生活基本條件的同時,以村為單位,實施到戶產業發展項目,實現增收目標。20__年計劃開展4個村,實施到戶產業發展項目。
新課程教學重點計劃制定三
在金秋時節,緊張而忙碌的新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的完成新學年的工作,爭取更大了成績,現制定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一、指導思想
貫徹《小學生體制健康標準》,以《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為體育工作的基本法規,以“健康第一”為宗旨,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學的管理促進學校體育工作全面健康發展,建立完善科學的管理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工作目標
1、繼續深化教育科研,強化學科研討,提高教學質量。
2、抓實傳統項目,加強業余訓練,提高運動質量。
三、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
1、規范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按表上足、上好體育課,認真落實“體育大課間活動”,課余時間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確保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活動總量。本學期,要強化學生體能訓練,確保成績合格率達市規定指標。
(八)加強飲水安全保障。
10.積極采取措施,因地制宜推進農村集中供水。
計劃:配合水利部門的工作,對需要審批的農村安全飲水項目按流程審批。對接省發改委,對符合政策的農村安全飲水項目積極爭取扶持政策。
二、分類實施精準幫扶措施
(十五)強化消費扶貧。
27.按照國家、省相關要求,組織引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有關協作方面和各鄉鎮(街)建立長期穩定供銷關系,購買、銷售各類農副產品,多措并舉解決“賣難”問題。
計劃:協助鎮村擴展滯銷黑木耳網絡銷售渠道。
(十六)強化生態扶貧。
28.引導貧困人口通過參與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產業項目,提高收入水平,落實好全省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
計劃:配合林業部門的工作,對需要審批的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產業項目按流程審批。對接省發改委,對符合政策的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產業項目積極爭取扶持政策。
(十八)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
32.貫徹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相關政策,強化就業創業,發展后續產業,提高搬遷群眾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舊房拆除和宅基地復墾復綠。
計劃:一是積極落實“扶貧小額信貸”“扶貧特崗”等就業幫扶政策,安排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創業;二是對新生適齡搬遷貧困人口做好登記,保障搬遷貧困戶適齡子女在遷入地就地就近接受義務教育,并全面落實“兩免一補”和“雨露計劃”等助學政策;三是持續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及時將搬遷后符合低保、殘疾人條件的搬遷貧困戶納入城鄉低保和殘疾人補貼范圍,加大搬遷群眾臨時救助力度;四是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財政資金投入力度,鼓勵支持搬遷行政村,依托村級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對可行性強、收益性高的扶貧產業項目優先予以資金支持;五是對搬遷貧困人口勞動力情況進行排查,掌握就業需求,建立搬遷貧困勞動力臺賬;六是鼓勵和引導企業(合作社)、村級光伏電站,特別是財政資金給予支持的企業和農村合作社、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光伏電站要優先吸納搬遷貧困群眾就業;七是對建在地質災害隱患區及鑒定為存在安全隱患的舊房,必須即搬即拆,確保舊房全部拆除;八是對集中連片的遷出地進行土地流轉和生產開發,如積極推進四道溝鎮三合城村遷出區土地流轉開發,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九是依托村級電商服務平臺,線上銷售村級特色農副產品、鄉村手工藝品,增加村集體收入,同時對具備能力和有意愿開展網絡銷售的搬遷貧困戶,予以政策和技術支持;十是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成效宣傳力度,推介好經驗好做法,講好搬遷群眾脫貧發展故事,統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各項工作。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二十二)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
37.繼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提升荷載能力,補齊農村電網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提高農網供電能力及智能化水平,確保“兩率一戶”供電指標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計劃:作為牽頭單位,積極與地方水電公司聯系溝通,隨時掌握工作進展,做好調度工作。
四、光伏電站安全檢查
采取“一看、二聽、三查、四反饋”一聽企業匯報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二看企業內部安全管理臺賬,三查企業工作現場安全管理情況,四反饋檢查結論意見的方式,計劃每季度對光伏電站檢查一次。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開展檢查工作。如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依法采取現場處理措施,督促被檢查單位立即予以糾正或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限期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二、明確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
(一)2015年扶貧工作思路
圍繞鎮村開展扶貧解困行動,充分發揮市縣交通系統對口幫扶的作用,逐步消除農村貧困,堅持開發式扶貧和保障式扶貧相結合,積極推進產業化扶貧、基礎設施、村道及便民路建設,突出社會扶貧的成效。
(二)目標任務
制定村級道路暢通工程實施計劃,加快建制村(道路硬化)建設,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和中小危橋改造,穩步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客運班車通達率,實施“溜索改橋”工程。
三、具體幫扶措施
1.選派政治素質好、能吃苦、工作作風過硬的人員到對口聯系鄉鎮進一步開展扶貧工作。
2.進一步完善包扶絕對貧困戶責任制,局機關干部、財政供養工勤人員和下屬處所段站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按規定包扶1戶貧困戶,簽訂《雙向責任書》,充分履行幫扶責任。
3.幫助包扶絕對貧困戶實現越溫目標,指導聯系村抓好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工作和越溫方案。
4.進村入戶開展工作,局機關副科級以上干部全年不得少于2次,一般干部職工每年不少于1次,做好詳細記錄。
5.幫助定點幫扶村建立協助和互助組,切實幫助貧困人口增加收入,具體為:幫助(鎮村)絕對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增收200元以上,其余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6.做到定點幫扶村(鎮村)溫飽鞏固率達98.5%以上,返貧率不大于1.5%。
7.全年組織邀請縣畜牧局、農業局等技術部門開展農業科技知識、農村實用技術和扶貧有關政策培訓2次以上,并將培訓、記錄和參訓人員花名冊存檔。
8.全年書寫扶貧標語2條以上,向縣扶貧辦報送幫扶工作簡報3期。
9.組織局機關干部職工向貧困戶捐資贈物,副科級以上干部不少于200元,一般職工不少于100元。
10.幫助協調項目資金解決對口聯系鄉鎮鄉村公路的延伸。
11.結合我局自身工作優勢,積極向市交通局協調爭取項目資金至對口聯系鄉鎮實施項目。
四、其他事項
1.協助鎮村完成相關扶貧資料報送工作,督促管好用好各類扶貧資金,確保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2.協助鎮村抓好基層組織建設、計劃生育“三結合”和產業化建設工作任務。
3.按要求參加縣扶貧辦組織的有關定點扶貧工作培訓及會議。
(一)積極爭取扶貧項目,力爭扶貧資金規模達到萬元以上。
1、爭取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個,國家投資2280萬元;
2、爭取專項茅草房改造戶,國家投資萬元;
3、積極爭取“整鄉推進”項目1-2個,爭取國家投資萬元;
4、爭取縣內易地搬遷扶貧項目指標戶人,投資萬元;
5、力爭小額信貸扶貧資金放貸指標達到1400萬元,財政貼息資金萬元;
6、積極爭取產業扶貧資金200萬元,新增2-3項產業內容,繼續扶持蠶桑、魔芋等。
縣委、政府扶貧工作會議結束后,立即召開我局扶貧工作會議,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年度扶貧工作計劃,精細組織、周密部署、明確責任。扶貧開發工作由遲新人副局長分管,工作開展由分管領導協調組織實施,農綜辦、農業科、農改辦、預算科等部門具體負責落實扶貧措施,辦公室負責計劃上報、工作總結、表格填報等工作。切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
二、深入調研,理清思路。
為做好幫帶扶貧工作,李局長多次帶領相關人員到掛鉤點的鄉村委會了解情況、開展調研、聽取掛鉤村委會工作匯報;遲新人副局長帶隊,多次深入到村委會下屬四個自然村實地了解情況,走訪貧困戶,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詳細詢問,摸清貧困根源;核實貧困戶戶數,確定幫扶對象。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縣財政局年掛鉤扶貧工作計劃》,妥善安排各項工作。
三、狠抓落實,措施到位。
(一)加大資金扶持,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根據大河邊村入村及村內道路為傳統泥土路,長期人踩馬踏得不到妥善維護,路面松軟坍塌、坑洼不平,雨季泥濘,旱季塵土飛揚,給村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嚴重影響生產生活,制約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積極籌措資金8萬元,其中:機關經費解決2萬元,一事一議項目資金6萬元,組織群眾投工投勞3720個,對入村道路和交通橋進行簡單修繕。河底村現有農戶127戶639人,牛、馬、騾等大牲畜計200多頭,豬、雞、鴨、羊等小家畜若干。該村地處山區,飲水管道年久失修,多處生銹破裂漏水、雜物堵塞,導致經常性停水,給村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飲水造成極大困難。積極籌措資金,通過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落實資金6.4萬元,組織村民投工投勞4260個,順利啟動2,543米人蓄飲用水管道架設及戶均一立方米儲水池工程項目建設。目前,河邊村村內道路硬化工程建設項目已立項,硬化入村路面2,112米,均寬3米,建設擋墻3道127米計581m³,安裝涵管18根;硬化村內路面789米,均寬4米;建設5米跨橋一座;村莊道路種植綠化樹685株,綠化面積1340㎡。項目總投資49.844萬元,其中:組織村民投工投勞2130個,以勞折資12.78萬元;村自籌資金12.264萬元,一事一議項目財政補貼24.8萬元。項目預計于年2月份竣工。
二是更新觀念,提升脫貧能力。多次組織黨員深入扶貧掛鉤點,實地了解當地農戶的生產、生活情況,捐資捐物,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局領導多次深入扶貧村,引導群眾更新觀念。結合當地實際,以貧困戶為主要對象,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深入調查研究,分析貧困原因,找準存在問題,選擇發展路子,積極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找準優勢,開發特色農產品。
三是立足實際,解決實際難題。結對幫扶責任到人,努力促進貧困戶適齡子女普及義務教育入學率提高。對政策范圍內的貧困戶,按照政策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同時,加大農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扶貧掛鉤點的實施。
四、循序漸進,注重實效。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局的扶貧掛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農民脫貧致富任重道遠。對照扶貧開發工作目標,下步工作中,將強力推進以下工作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