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環境關系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04 02:07: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人與環境關系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人與環境關系論文

篇(1)

近年來,環境惡化、資源匱乏、生態失衡等種種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日益凸現,嚴峻的生存環境迫使人們反思傳統的自然觀、發展觀,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從理論層面上探尋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良策。與此相應,哲學理論界對馬克思自然觀的研究和討論也愈益活躍。現將有關情況作一綜述。

1.馬克思自然觀的形成過程

大部分論者都認為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爾唯心主義自然觀和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嶄新的自然觀的。但學者們在理解的角度上還存在分歧: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自然觀從形成到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孕育萌生期(以《博士論文》為頂點)、建構形成期(從《44年手稿》直到《德意志意識形態》)、完善批判期(《哥達綱領批判》和《資本論》中表現的尤其突出);另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自然觀的形成是通過以下三個維度的轉向而實現的:一是從本體自然觀到社會自然觀的實踐論轉向;二是從機械自然觀到人化自然觀的關系論轉向;三是從構成自然觀向過程自然觀的生成論轉向。

2.馬克思自然觀的本質和特征

學者們對馬克思自然觀的本質和特征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大體上存在以下幾種觀點:

2.1物質本體論的自然觀

以傳統哲學教科書為代表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是物質本體論的世界觀[3]。它的唯物主義原理被歸結為:①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統一于物質,意識是物質的特性和反映;②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③物質在時空中運動,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④運動是有規律的。

2.2實踐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哲學界對馬克思新唯物主義哲學世界觀的認識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學術界主流觀點基本上否定了“物質本體論”的觀點。既然自然觀從屬于世界觀,那么,對馬克思的自然觀的理解也應當發生一個相應的改變。很多學者認為馬克思的自然觀是以社會實踐為中介的自然觀,既然把馬克思的哲學世界觀理解為“實踐唯物主義”,那么,馬克思的自然觀也應該是實踐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只有將馬克思的實踐原則引入自然觀的研究中,我們才能科學地說明人與自然的全面關系,因而才能科學地理解和解釋自然觀的本質??傊R克思站在實踐唯物主義的立場上,自然的概念在他那里就是在實踐基礎上的自然界的物質性與自然的屬人性、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統一體,正是在這些相對應的范疇的矛盾運動中,馬克思以社會實踐為中介的自然觀得以凸現出來。馬克思的哲學自然觀實質上是實踐的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2.3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我國的學者最早在90 年代初就提出了“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世界觀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離開歷史唯物主義就沒有實踐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必然是歷史唯物主義[6]。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包含著兩種含義,第一,作為歷史觀意義上的歷史唯物主義;第二,作為世界觀意義上的歷史唯物主義。當然,這不是說現實地存在著兩個不同的歷史唯物主義,而是說馬克思的同一個歷史唯物主義具有上述兩個方面的功能和意義。學者們認為,說“馬克思哲學是實踐唯物主義”也并不錯,但是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能為實踐唯物主義提供最終的、社會歷史的解釋,才能真正使實踐唯物主義成為區別于舊哲學的新唯物主義。因此,實踐唯物主義只是馬克思實現哲學變革的中介環節,不是馬克思哲學變革的最終成果。“只有把實踐唯物主義歸結為歷史唯物主義,這種實踐唯物主義才是徹底的實踐唯物主義”,“徹底的實踐唯物主義是歷史唯物主義”。因此,馬克思的自然觀的實質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2.4歷史生存論的自然觀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生存論是馬克思自然觀的終極解釋原則,既然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世界觀是歷史唯物主義,而歷史唯物主義的終極解釋原則又是生存論,馬克思所關注的不是與人無關的自在的自然界,而是進入人的生存領域的自然界。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質是“歷史生存論”,那么,從屬于哲學總體性質的馬克思的自然觀也應該是歷史生存論的自然觀。因為實踐的觀點并不是馬克思自然觀的終極解釋原則。人是依靠它的實踐活動從自然界獲得生活資料來維持生存的。這說明了實踐在人的生存和社會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實踐最終也不過是人的生存的“手段”?!吧妗迸c“實踐”的關系,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在這一關系中,“手段”是始終服從和服務于“目的”的。實踐的價值和必要性只有從人的生存價值才能獲得終極的解釋。我們只有立足于生存論,才能理解歷史上自然觀的演變及其我們在當代應當采取的行為策略。

2.5馬克思的自然觀的本質是人化自然觀

馬克思的自然觀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人化自然觀。這種觀點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實踐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有重合之處,認為馬克思哲學視野中的“自然界”,不是與人和人的活動彼此分離的自然界,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其本質即人化的自然界,突出強調了自然與社會的關系,認為自然是被社會歷史所中介過的,而不是處于社會歷史之外,并合理闡發了人與自然環境的辯證關系。這種自然觀不同于非人類中心主義者關于生態問題的觀點。根據馬克思的自然觀,生態問題的實質是社會問題,只有從解決社會問題入手,才能真正克服人與自然的異化。

篇(2)

二、影響和諧醫患關系的原因分析

醫患關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社會聯系之中。表面上看,醫患關系緊張是發生在醫與患之間的,但其背后有廣泛的社會背景,受到政治、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制約。

1.制度原因是根本?!翱床‰y,看病貴”,制度成根源。由于當前的醫保制度,患者看病絕大部分報銷比例較少,自付比例較高,患者把就醫行為理解為消費行為,導致認識上的錯誤?,F行的政策對于大型的綜合醫院給予了一定的經濟支持,但醫療體制的改革滯后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醫院的補償機制尚未理順,補償嚴重不足;同時大部分的醫院包括基層的醫療機構都需要院方自己解決職工工資、福利等成本,以致“以藥養醫”和醫療服務的價格服務偏高的情況仍然存在,導致看病難、看病貴,加深了社會輿論以及老百姓對醫療行業的不滿和誤解。同時,醫療服務資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現象并存。

2.院方責任意識漸淡薄。醫方出于生存,同時也在利益的驅動下,將醫患關系物化,“開大處方”,甚至“收紅包”,一味追求經濟利益,責任意識淡薄。同時針對和諧醫患關系的建立,醫院未采取有利措施,對醫生也疏于管理,對醫護人員的醫術、倫理教育欠缺。同時醫院缺乏人性化施醫的理念。資源出現短缺,優秀人才比例少,全科醫生缺乏,醫學法學復合型人才稀有,以及醫療設備的稀缺等醫療資源也成為和諧醫患關系構建的瓶頸。

3.醫務工作者忽視了人文關懷。作為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不能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也不能謹記人文主義的精神,在利益的驅動下,個別醫務工作者甚至觸犯法律;個別醫務人員工作態度冷漠,對患者缺乏人文關懷,不能做到人性化的醫療服務,更加深了醫患雙方的誤解和鴻溝;現行醫療服務行業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換位思考,幾乎沒有溝通,醫生為躲避責任,保護自己,采取“小病大檢查”,開不必要的檢查單,加深患者對醫生的失望;醫生在醫患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醫生憑借自身在醫學知識技能的優勢,忽視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此外,由于醫患雙方的立場不同,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缺乏溝通,也是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現有的服務模式也無法得到正常溝通。

4.患方醫學常識需加強?;颊叻矫嬗捎谠卺t患市場中處于弱勢地位,所以一直倍受同情,在提到醫患矛盾時,大家的矛頭首先指向了醫方。所以現實中,由于患者的期望值過高,對醫學的局限性不了解等將醫生神化、醫術神化,認為醫術萬能與現實產生落差,因此,產生失望等消極情緒。根據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維權部的調查統計,由于患者對醫學知識的不了解,對醫療期望值過高而引發的醫療糾紛占93.8%,希望少付醫療費用的占51.5%,無理取鬧的占49.5%,對治療不滿意的占37.6%。另外,隨著全民法律意識的提高,維權意識增強,更加重了醫療糾紛發生的頻率。此外,現有的關于醫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規范仍有漏洞,立法不健全;社會民生問題多,高房價、難就業、收入不公平等現象,加深了矛盾激發的可能;社會新聞媒體為博取眼球,追求效益,故意挑事端,進行不實報道,以點概面,對醫患緊張關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社會對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普遍存在不理解現象等原因也成為了造成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

三、從生態文明視角探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途徑

中國將嚴肅查處醫療衛生領域亂收費,、以醫謀私、收受紅包、開單提成和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等違法違紀行為,嚴肅行業紀律。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一直是一個熱議話題,如何建立一種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政府、醫院、醫生、患者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緩解的途徑也有多方面的。從生態文明視角來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途徑主要有三點。

1.政府應加快相關制度建設。政府加快和諧社會建設的相關制度建設,完善生態文明制度,為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提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具體要求,是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根本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和諧醫患關系的戰略任務與重要支撐。這就要求政府對醫院要加大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保證醫保制度有效運行和可持續發展。實施宏觀調控擴大社?;鸹I資渠道,吸收外資和私人資本進入醫療衛生行業,增強了公共醫院的競爭力和運行資本。完善社會救助體系,鼓勵社會辦醫。政府要采取切實可行、有的放矢的辦法緩解醫患矛盾。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服務體系,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解決看病難問題。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迎難而上,扭轉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上不適用公益性目標的現狀,加大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力度。積極推動醫療信息生態建設。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颊邆€人的就診信息也能全面反映出來,有利于更準確、全面的診斷,也免去了患者各種不必要的檢查,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緩解了醫患矛盾,增進了醫患互信,政府應該負起責任,盡快調動各相關機構、人員的積極性,推動信息生態建設。政府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找到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狠下決心,共建和諧醫患關系。要暢通群眾請求渠道,廣開言路;聘請社會監督員,監督醫院的醫法醫風;設立投訴中心,醫學法律咨詢中心,讓患者有地方可說話;開展患者滿意度調查,可效仿電信公司進行打分制,督促醫方的責任的擔負;改變原有的評價模式,將生態環境建設、文明環境建設納入到考核模式,調整醫院的辦醫目標。政府要加大生態文明道理的宣傳以及和諧社會目標的宣傳,積極通過輿論化解醫患矛盾,鼓勵換位思考;引導媒體宣傳醫患之間美好的情感,為醫護人員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提高其職業榮耀感。

篇(3)

一、引言

藝術產生是為彌補自然和人生的缺陷,它以詩意為最高境界,“審美需要不僅僅是欲望……還是審美理想,使人得以實現對現實的超越”。①因此,審美藝術的產生是為達到對現實的某種超越,也是為對審美理想的一種追求而產生。

景觀美學是美學的一個分支,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通常意義上的景觀美學是研究景觀美的構成和欣賞的一般性的應用性學科。

關于景觀的分類不是絕對性的,而是具有相對性,可以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景觀有所分類和定義,如從物質構成角度來進行分類等,這些對于景觀美學研究都具有借鑒意義。從物質構成的角度,景觀可以分為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

二、“靈秀謹嚴”美

(一)景觀美學。

在研究景觀美學之前,我們應明確兩個概念,即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這可為下文進行的宜興景觀美學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1.自然景觀。

自然景觀是指客觀自然界中的景物構成觀賞的對象,自然界是廣闊無垠的天地,具有極其豐富性,欣賞自然景觀就是欣賞自然美,自然孕育著人類這一審美主體,同時人類不可抗拒自然法則。

2.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并非所有的人類文明,而實際上只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而且需要呈現出具象?!白鳛槿宋木坝^,它一定是直觀的對象,即可以直接看到的具體形象”。②

(二)發生機制。

對于靈秀美與謹嚴美二者而言,除了與景觀本身相關外,還表現出自身特有的審美發生機制特點。

1.韻律和諧式靈秀美,是指在審美方式上運用參差立體和對比律動的手法,表現韻律和諧的審美方式特點,以作為靈秀美在審美發生機制中的重要表現,即靈動韻律美。

2.主體意識式謹嚴美,是指在審美主體上體現主體精神和主體追求的主體意識特點,表現主體意識的審美主體特點,以作為謹嚴美在審美發生機制中的重要表現,即謹嚴文化美。

3.深度厚重式生命感,是指在審美表現上體現主體存在和客體生機的深度厚重特點,表現深度厚重的審美表現特點,以作為生命感在審美發生機制中的重要表現,即生命意識美,同時也為靈秀美在審美表現上提供了支持。

同時,這一美學觀念的提出也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即給在實際景觀建設中的設計思想提供參考,對景觀建設主題的打造有價值。

三、“靈秀美”典型性分析

(一)水:對比律動性、參差立體性和客體生機性。

對于宜興的水來說,其主要表現在“水抱之水烘托”與“緞帶之水貫穿”兩方面。這也是水作為主要景觀對于宜興景觀美學特色機制起的作用。

以下從水的對比律動性、參差立體性和客體生機性三方面對靈秀美機制形成的作用加以論述。

首先,從宏觀和微觀視野兩個角度來體現對比律動性。具體而言,一是在宏觀視野下緊實與虛空方面的對比;二是在微觀視野下“直線”、“圓”和“波線”組成結果的律動和對審美主體審美感受的律動,即擴散與收縮之美。

其次,從位置錯落和交雜體現參差立體性特點。

最后,綜合作用下客體生機性特點與物我合一狀態的顯現。

(二)獨特審美客體主導性特點的表現

具體說來,宜興自然景觀的獨特特點及其在審美活動中主導性表現就是主體審美感受徹底性,以分析靈秀美的形成機制。具體表現為:一是審美情感上徹底的忘我性精神,二是審美表現上徹底的欲望性展現。

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坡迫切、牽掛、牽念、掛念、回味等復雜的心理過程,那一封封書信切實地表現出了這位大文人對于宜興山水的愛戀和愛惜之情,對于這位見慣了祖國各大壯麗河山的大文豪來說,能這樣對一座小城市的山山水水加以愛憐和贊嘆,也給這座城市增光添彩了。自然,這其中不僅是簡單的愛戀,而且有一種念念不忘的思緒浸含于其中,是對事物的流連、不舍、疼愛的溫柔情緒。這其中包括著瞬時的情感體驗和永恒的情感回味。

四、“謹嚴美”典型性分析

(一)壺:空間結構感、社會文化認同感。

首先,空間結構感表現為茶壺雅致的造型感、富有動感的設計感和素面素心的本質特征這三方面。一是以茶壺雅致造型感為特點的空間結構感,二是以富有動感設計感為特點的空間結構感,三是以素面素心本質為特點的空間結構感。紫砂壺有著素面素心的本質特性。素面在于它的形狀和外觀。

其次,社會文化認同感表現為古樸的材料來源、樸素自然地反映的社會實踐活動和文人雅趣性這三方面。一是以古樸的材料來源為特點的社會文化認同感。二是以樸素自然地反映社會實踐活動為特點的社會文化認同感。紫砂壺的產生和由來是一定時期宜興社會生活的需要和反應。三是以文人雅趣性為特點的社會文化認同感。宜興人崇尚茶道,講究以茶會友、親和禮讓、清節勵志的積極進取精神,追求自然清凈、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情趣。

(二)審美特征作用于審美環境的發生機制。

宜興人文景觀的研究有益于對景觀建設的作用,從對它建立和保持審美環境機制來看可以對宜興景觀建設發揮實際作用。

1.嚴謹肅穆審美環境機制的建立。

宜興人文景觀嚴謹肅穆審美環境的審美需要,具體是指宜興人作為有生命有意識的社會存在物所內在具有的,渴望在對象化的活動中能動地實現嚴謹機制的理想,從而形成自己的精神要求。

2.嚴謹肅穆審美環境機制的保持。

有意識地建立嚴謹肅穆審美環境的長效機制,從傳統的繼承入手。宜興地靈人杰,雖然地域不廣,人也不如其他地方多,但是,正是由于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幽閉和閑適,使得傳統的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

總之,人文景觀的發生機制對其典型性有著重要作用,而它因其特有的特點又具有相當的理論與實踐作用。

五、“靈秀謹嚴”美多維性視野分析及景觀設計建議

(一)“江山之助”關照下的主客體關系論。

1.物我和諧:客體生機感的表現。

“江山之助”是中國古代思想的結晶,它表現的主要是作為優越地理環境的自然景觀系統對于審美主體的文化、思想、情感的輔助作用,也融合了中國古代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哲學觀。它承認“物”(即大自然)的客觀存在有其自身規律,以及“物”對“心”(即作家主體意識)的決定作用。

對于宜興自然景觀的定義就是靈秀美。它既包含自然景觀本身靈動特色,又包括物被主觀情感投射后的特點,因為景觀中的物不僅是純自然中的物,而且是審美主體眼中的物,并與審美主體發生情感的回復流轉,達到物我合一的狀態。

2.“心”的能動性。

“江山之助”認為,“心”(心即創作主體意識)有能動性,“心”決定作品主旨,江山會助其或哀或喜。這反映到藝術作品中也就是創作主體的主體精神和主體追求在藝術作品中表達了主旨。

作為人文景觀來說,更需要能展現其背后的深層次社會文化特點。

謹嚴性特點不僅體現在具體的人文景觀傳承機制中,而且體現在審美環境中,包括對于謹嚴的審美環境的需要,對于謹嚴的審美環境的理想,對于謹嚴的審美環境的審美趣味,以及保持謹嚴美的長效機制的形成,這些都是審美主體能動性,即形成謹嚴美人文景觀特點的原因不僅僅是客觀的環境。

(二)“地理環境決定論”關照下的主體性追求。

1.群體性氣質的形成。

“地理環境決定論”認為地理環境決定群體的氣質性格和心理狀態,對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有影響,對群體氣質的形成,對群體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對社會組織和經濟發達狀況均有影響,還影響著人類遷移和分布。

長期以來宜興地理環境幽閉與自給自足的特點,造就了宜興人民獨立卻兼收并蓄的群體性氣質,反映到對文化的傳承等方面就體現出嚴謹性特點。

2.地理基礎對于嚴謹性維系的表現。

首先,幽閉和自給自足的地理環境。宜興擁有較為幽閉和隔離的自給自足的地理環境。

其次,幽閉自足地理環境下安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一是宜興有著安定的社會環境,安定的社會環境有助于保持謹嚴美的傳承,以宜興望族為例,安定的社會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文化傳統,是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家族能不斷發展的基本保證。二是宜興具有謹嚴性思維傳統和文化習慣。宜興有著獨特的思維傳統和良好持續的心靈關照,而這些足以對宜興景觀美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宜興的教養、讀書習慣、風俗習慣都是這一謹嚴性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靈秀謹嚴”式景觀設計觀。

“靈秀謹嚴”式景觀設計觀即在具體景觀設計和建設時,以風格靈秀、造型靈秀、材料靈秀、主題靈秀等為特色的“靈秀迷你型屋頂庭園”來使靈秀主題得以體現,同時以“開放式謹嚴主題館”為文化宣傳依托,以展現“靈秀謹嚴”式景觀設計觀這一美學社會化概念。

1.“靈秀迷你型屋頂庭園”設計建議。

這一建議將靈秀美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具體特點即復合型綠化、竹庭園、茶庭園。

復合型綠化,即將中高型、喬木型、灌木型類特征綠色植物相交織穿插,形成四周環繞特色。以綠化為主要手段,環保為主要目的。

屋頂庭園的復合型綠化這一觀念具有很多特點,如占地面積小,具有一定的私隱感、設計感和美感。

竹庭園,即以宜興竹海之竹為主要材料,以竹海構造為主要參考,以竹海風格為主要設計導向。這是一種類似于植物主題為特點的庭園。

與竹庭園類似的還有茶庭園,茶庭園即以宜興茶海之茶為主要材料,以茶海構造為主要參考,以茶海風格為主要設計導向的植物主題式庭園。

2.“開放式謹嚴主題館”設計建議。

這一建議將謹嚴美和設計運用相結合。具體特點即開放式場館、書法館、繪畫館、綜合藝術館。

開放式場館即將場地開放化、場館四周開放化、周圍建筑開放化和風格開放化,同時保持與場地銜接。

書法館即以宜興名人書法作品為內容,鼓勵新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共同參與,定時定點開放,并時常進行書法比賽和交流類活動。

與書法館類似的還有繪畫館,繪畫館即以宜興名人繪畫作品為主要內容,鼓勵新畫家和繪畫愛好者共同參與,定時開放,并時常進行繪畫比賽和交流類結活動。

還有綜合藝術館。綜合藝術館即以宜興其他藝術為綜合的主題館,主要體現謹嚴性設計風格和設計特征,以綜合性藝術視覺效果為主要形式特征,以展現宜興人文精神和人文追求為主題。

六、結語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應該享受歡樂,正如我們慢慢走路,欣賞湖光山色,而不是行色匆匆,疾馳而過。人與人之間應該充滿親情、友情和愛情,也就是享受著歡樂;人們被創造的成就包圍,也享受著快樂。

當人們沉醉在景觀美中的時候,同樣也享受著歡樂。景觀,不是虛設的,它是為人而存在的,景觀,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發展。

就宜興景觀美學“靈秀謹嚴”美特點的提出而言,本文不僅從美學上對宜興景觀作了一定研究和分析,而且對宜興景觀建設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新的成系統的建議,尤其是對展現設計觀美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對美學作為人文類學科的實際運用價值提出了新的思路,有利于美學學科和建筑學科共同發展和進步。

注釋:

①朱立元主編.美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7.

②王長俊.景觀美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44.

參考文獻:

專著類:

[1]劉叔成等.美學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錢鐘書.談藝錄.中華書局,1984.

[3]童慶炳主編.現代心理美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4]朱光潛.朱光潛美學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5]周憲等編.當代西方藝術文化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論文類:

[1]李明.城市環境景觀美學價值與規劃導向.北方經貿,2008,(7).

[2]陳增輝.景觀設計的人文美學特征.藝海,2008,(4).

[3]胡洪明.紫砂文化的文化互動初探.江蘇陶瓷,2008,(4).

篇(4)

    一、中學地理教學中地理思想方法的研究現狀

    1.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地理思想方法類型基本確定

    根據文獻分析,關于中學地理課程中地理思想與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地理教育國際》中指出,地理學科圍繞研究對象,逐漸形成了關于位置和分布、地方、人與環境的關系、空間相互作用、區域等核心概念的基本觀念和法則,[1]包括:

    空間觀念。涵蓋區位論,區域差異,因地制宜等基本原理、觀點,蘊含著空間定位、空間相互作用與聯系、將世界組成不同區域加以認識、地理環境差異與因地制宜等思想方法。

    系統綜合的觀念。涵蓋系統觀、全球觀等基本原理、觀點,蘊含地理環境整體性、人地關系等思想方法。

    動態觀念。涵蓋不同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的發展變化觀,蘊含地理過程、時空關聯等思想方法。

    可持續發展觀念。蘊含人地關系的思想方法,其中“人對地”的影響中包括環境觀、全球觀、資源觀、人口觀等一些觀點。

    第二種觀點,在《中學地理素養教育》一書中,袁孝亭教授從地理學家的倡導和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國際地理教育發展趨勢的角度分析,認為基礎地理教育階段包含的地理思想方法有:[2]基礎地理教育階段應把人地協調觀點、可持續發展觀點、空間觀點、因地制宜觀點作為地理觀點教育的重點;中學地理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的基本內容應主要包括地理觀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地理比較、地理分析與綜合、地理歸納與演繹等方法。

    第三種觀點,《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地理課程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地理視角”即從地理學的角度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3]

    (1)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中,與“地理視角”有關的知識主要包括人與環境相互影響的觀念、因地制宜的觀念、初步的環境倫理觀念、可持續發展觀念、全球化觀念等。

    (2)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過程與方法”目標強調地理事物“形成”、地理特征“歸納”、地理成因“分析”、地理規律“理解”的過程與方法,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地理方法,例如歸納地理特征,包括運用地圖發現地理特征、運用比較法概括地理特征等。

    筆者認為以上三種觀點基本上概括了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主要地理思想方法,只是需要概括得再全面些,重點突出人地協調觀、可持續發展觀等地理思想,特別強調地圖法、野外考察法等傳統地理方法,增添GIS、GPS、RS等新技術新方法,同時新的地理課程改革也特別關注地理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產生的深遠影響。

    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學研究初步展開

    (1)理論研究

    袁孝亭教授在《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一文中,指出真正意義上的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應當是基于地理學科的、以地理思想方法為主要依據的研究。并從三個方面說明了如何基于地理思想方法進行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首先是依據地理思想方法,提出具有基礎意義的地理課程與教學問題;其次是依據地理思想方法,探究地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教學策略;再次是提出給予地理思想方法開展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技術路線”。[4]筆者通過分析發現,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2)地理思想方法體現研究

    洪婷從目標體系、地理教材、學習方式、形成性評價等方面論述了地理“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體現策略。[5]陳啟洪提出高中地理教學要體現地理學思想,并把地理學思想劃分為可持續發展觀、人地關系、綜合性、地域性、系統性等。[6]崔準依據地理學的基本思想,把中學地理教學內容歸納為七個板塊(定位問題、圖像問題、區域分析方法、物質運動和分布、整體性和差異性、區位論、人地關系論)。[7]龐艷輝深入系統地分析了人教版高中教材《地理1》的地理思想與方法,認為《地理1》中體現了四類12種地理思想和三類13種地理方法。[8]分析教材中地理思想方法的體現情況,是一個新的研究視角,需要研究者的不斷努力。

    (3)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學設計研究

    張素娟認為“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從觀念性知識——原理性——事實性知識‘自上而下’梳理和解析教學內容,教學時再‘自下而上’幫助學生在事實和材料基礎上提煉觀念性認識,在具體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升概括,構建學科觀念和學科思想方法”,并設計了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兩個案例:“高中地理必修模塊‘洋流’”“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教材‘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的西氣東輸為例’”。[9]褚麗娟運用案例設計法,設計了地理科學方法培養的案例教學設計和地理觀點培養的案例教學設計。[10]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學設計還處于起始階段,需要更多的人來參與。

    (4)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學模式研究

    基于學科思想方法整合學科教學必須改變以往學科教學中“部分—部分—整體”的知識組建和建構方式,代之以“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模式,首先是從整體上幫助學生感知和了解各冊教材的內容,并以其中蘊含的學科思想方法作為核心歸納和概括各冊教材內容的知識結構,然后以學科教材的單元為基本單位實施整體性教學。[11]徐寶芳教授在“地理雙動兩案”教學模式中,也強調對學生進行地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12]“地理雙動兩案”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思想中,強調地理思維方法,突出了地理學科思想與方法;從學案和教案的內容和形式來看,無論兩案中的地圖,還是圖表、景觀等,都蘊含著豐富的地理思想方法。教學有模,教無定模,至于哪種教學模式才能促進有效教學,需要廣大師生在實踐中繼續探索。

    (5)地理思想方法的培養途徑研究

    有關地理思維方面的文章較多,尤其以空間思維培養方面的最多。如袁孝亭主張在教學有關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等內容時,可利用空間形狀、空間大小、距離等空間要素發展其地理空間思維;[13]代澤斌強調在區域地理復習中,應通過區域[ lunwen.1KEJIAN.com]地圖訓練、區域對比訓練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14]龔倩認為“地理空間思維是地理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之一,這就要求地理教學應以建立地理空間概念為先導,明確地理空間思維的內涵、特征、組成及其影響因素,進而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15]。筆者通過對文獻分析發現:關于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方法的文章較少,缺少系統介紹培養學生地理思想方法的文章。

    二、中學地理教學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中學地理教學中地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

    袁孝亭教授在《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一文中,指出非常有必要將地理思想方法作為地理教學理論研究對象的“基本單位”,并注重由地理思想方法推演開去,提出基于學科的重要研究課題,總結提煉有關地理課程與教學的策略、原理,以此構建地理教學的理論體系。[4]但是這僅僅是一個起點,如何總結梳理地理思想方法的內容;如何分析地理思想方法中所蘊含的地理教學原理;如何檢驗出地理教學原理的實際效果、運用策略等都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篇(5)

1、1 財務環境理論。應該說,沒有任何一個財務學家否認過環境對財務理論與實務的,在中外財務中,財務環境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問題是,財務環境在財務理論體系中的地位、財務環境的具體構成及其對財務理論與實務的具體影響等問題,在研究上還不能說已經到位。從和現實看,財務環境對財務目標及根據邏輯導出的財務戰略、財務策略、財務機制和方法都有著全面的和直接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應當把財務環境理論作為財務理論體系的內生性要素,甚至應作為財務理論體系的最高層次來理解。其次,盡管人們已經對財務環境的構成內容進行過多種歸納,對于財務環境要素,筆者的看法應當用多維度的立體論方法歸納,概括為、、文化、、、、技術、人口、歷史和地理十個維度,并按對財務的影響范圍、影響程度、影響方式和發生頻率等多種方法進行歸類。最后,對財務環境的研究還應克服和消除存在的“環境與財務板塊結合”的狀態,從縱橫結合的“時空差異”上深入分析和把握各個維度的環境因素對財務理論、財務戰略、財務機制和財務方法的具體影響。國際間的財務行為總是存在差別的,而差別的形成基礎是環境差異。財務學的研究,必須能夠有效地把握國際財務差異及其形成機理,并側重從特殊的財務環境出發,研究適合這個特殊環境的財務理論與方法。只有按照這個思路和方法,才能構建對中國具有實際的和直接的指導意義的財務理論體系。

1、2 財務基礎理論。這是財務本體理論最基礎的部分,討論財務的具有“實質性”的問題。筆者的看法是,如果把財務理解為“一種有目的性的行為”,則財務理論的基礎部分就應當從特定的財務環境出發,研究這種行為的主體與范圍、本質與職能、動機與目的、前提與條件、原則與規則、方式與方法、過程與結果等行為要素。也就是說,財務基礎理論的構成內容應當包括財務主體(包括法人主體與人主體)、財務活動范圍、財務基礎性和基本假設、財務本質與職能、財務基本目標、財務一般過程或環節、財務基本原則、財務一般規則(包括制度性規則、技術性規則和道德性規則)、財務基本方法、財務效果評價十個部分。

1、3 財務戰略理論和財務治理權配置理論。這兩個都是全新的財務學研究領域,尤其是財務治理權配置理論。關于財務戰略,國內已有一些研究成果,至于財務治理權的配置,目前還難以發現專門的、較為具體的研究文獻。對于公司財務治理權,我的看法它是公司法人財產權的核心,人們常說的法人財產權,其主要內容就是法人財務治理權,包括財務決策權、財務執行權和財務監控權,《公司法》的規定就是較好的體現。財務治理結構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重要部分,財務治理權配置又是財務管理體制和財務運行機制的核心內容,從目前情況看,配置的合理與否還是影響財務資源配置效率的關鍵性因素。如此重要的問題,至今卻未能引起理論界的重視,不能不說是財務學研究的一大缺憾。圍繞財務治理權的配置,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比如財務治理權的內容與結構、財務治理機構的設置與運作、財務治理權的配置范圍與層次、配置模式與結構、運作機制與方式、企業集團財務治理權配置的特殊性、財務治理權配置模式的國際比較、文化差異與財務治理模式的選擇、政治制度對公司財務治理模式的影響、股權結構等經濟因素差異與財務治理模式選擇等。

2、財務基礎理論的若干基本要素

2、1 關于財務本質。財務本質理論的討論由來已久,主要有貨幣收支活動論、貨幣關系論、分配關系論、價值運動論、資金活動論、現金流轉論、本金投入和收益論、財權論、資本要素配置論等幾種觀點,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財務的某些特性,也推進了財務理論的建設和。不過,這些觀點是難以將財務學與學和政治經濟學相區別的。實際上,財務的本質與會計的本質一樣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財務解釋為“分配關系”尚可理解,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再將財務的本質與職能僅僅理解為某種關系或某種資金或現金的活動,就顯得有點過于狹隘了?,F代財務作為公司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最本質的職能就是有效培育與配置財務資源。處理分配關系、或組織現金流轉、或安排資金或資本、或財權合理配置等,不過是“有效培育與配置財務資源”系統的一個側面或一個組成部分。這里所說的財務資源,在現代社會和現代企業中,應當既包括“硬財務資源”如資金和自然資源等,也包括“軟財務資源”如市場資源、人力資源、知識產權和組織管理資源等。所謂財務,其實質就是通過合理的財務制度安排、財務戰略的設計和財務策略的運作,有效地培育和配置財務硬資源和財務軟資源,以求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和協調化,維持理財主體的可持續發展。

2、2 關于財務假設。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一些,諸如財務主體、貨幣時間價值等幾乎一致被作為財務基本假設來看待。在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領域,假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與之相適應的假設體系。然而問題是,財務學假設的客觀基礎是什么?有無必要將財務學假設作為一個體系來看待并進行層次劃分?財務主體、貨幣時間、價值等假設是否就是財務學的基礎性假設?我的看法:①任何假設的客觀基礎都是環境不確定性。比如會計上的持續經營假設,就是源于會計主體的生存壽命的不確定性。②不確定的財務環境因素是一個體系;有些財務環境因素如財務資源是否稀缺、理財人的行為動機和行為方式等,對財務行為和財務學體系的構建具有全局性和重大性影響;而有些財務環境如產品壽命周期、物價變動、稅率調整等,只對財務行為具有局部性的影響。據此,可以把財務學的假設體系分為基礎性假設、基本假設和技術性假定三個層次。③財務學的基礎性假設對財務行為具有全局性影響,構成財務學的基礎性理論,主要包括財務資源稀缺性假設、理性理財人假設、理財者為經濟人假設、理財信息完備性和對稱性假設、財務利益最大化假設等。④財務學的基本假設對財務行為具有重大性和直接性的影響,構成財務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財務主體、貨幣時間價值、現金流轉、風險與報酬對等假設等。⑤)財務學的技術性假定對具體的財務行為具有局部性和直接性的影響,構成財務學的操作方法論部分。如在投資決策中,不考慮通貨膨脹或緊縮時的幣值不變假設,或考慮通貨膨脹或緊縮時的幣值有規則變動假設等。財務學的技術性假定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說,每一種財務方法都有一個或幾個假定前提。

2、3 關于財務目標。這是財務學領域中研究較為熱烈的一個問題,目前較為流行的是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觀點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觀點。

至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假說,理論上還不能說是比較成熟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企業價值的含義模糊,與利潤和股東財富的關系尚未理清。西方經濟學自誕生以來就一直認為企業的價值在于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因此,作為出資人的股東最關心的是企業的利潤及產生利潤的載體———企業的資產和凈資產。然而,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使得像微軟公司這類的企業的市場價值與其利潤或凈資產嚴重背離。于是,人們便思考用股票市值來解釋企業價值,并將企業價值等同于股東財富。美國麥肯錫公司的湯姆科普蘭、蒂姆科勒和杰克默林三位學者在《價值評估———公司價值的衡量和管理》一書中,還將企業價值解釋為“產生現金流量和基于現金流量的投資回報能力”,并認為這就是全新的價值觀念。二是企業價值難于計量。在所接觸到的文獻資料中,人們已經提出的企業價值的計量方法有每股收益法、股票市價法、凈資產收益率法、經濟利潤法(公司價值現值:投資資本+相當于每年創造價值的溢價即預計經濟利潤)和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等多種,尤以股票市價法和現金流量折現法最為流行。股票市價法只能在上市公司使用,并且最好是該公司的股票市價與其價值高度相關,而這樣的公司,不說在中國,就是在市場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為數也是不多的。至于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用這個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數值來計量公司的價值,其可靠性是很難保證的。

關于的財務目標,我的看法是有效增加值最大化和利益分配協調化。增加值是對企業創造的新財富的價值衡量,增加值的多少體現企業為創造的新財富的實際水平;同時它也是企業股東、債權人、經營者、政府、員工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源泉,用增加值作為財務的目標,能夠兼容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需求。對單個企業而言,增值有有效增值與無效增值之分,區分的標志就是增值能否給企業實際帶來利益的流入,因為增值的實質就是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入。無效增值的形成原因是信用風險和上的權責發生制。有效的增值需要按照經濟的和社會的規則在各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分配,基于利益相關者各自對自身財務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企業管理當局還必須把有效地協調利益關系作為其理財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2、4 關于財務基本原則。學術界的看法不盡相同,可以羅列出至少十幾種觀點,有三原則、四原則、五原則、六原則的歸納,更有上的千差萬別。從知識經濟和可持續財務的角度出發,本文提出的財務基本原則是:資本保全原則;硬財務資源適度耗費與有效利用原則;積極培育軟資源原則;利益相關者配置與共同治理原則;公平分配與利益協調原則;人本財務與物本財務相結合原則;權責利效相結合原則。這些原則強調了對稀缺硬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對軟資源的有效培育,突出了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企業的財務治理和財務利益的分配以及利益分配中的公平性,體現了與人們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財務的基本特征與要求,所以稱為基本原則。

3、財務治理權配置的幾個

3、1 財務治理權的配置層次。90年代末學者明確提出財務三層次論(所有者財務、經營者財務和財務經理財務),并認為經營者財務處于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這個觀點的創新意義及對國內財務學的積極是有目共睹的,問題是,還有無必要與可能進一步發展。筆者的看法是,至少有兩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3 1 1 處在第一層次上的是否只有出資人或所有者。財權的基礎是產權,產權制度安排決定財務治理權的配置。從上看,以小規模為主要業態的古典企業是體現“財務資本至上”邏輯的“財務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產權制”或“業主產權制”,相應的財務治理結構為“一元主體(業主)治理結構”,即業主擁有絕對的財務治理權?,F代公司制的出現以及“經理革命”使公司財務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相應的財務治理權配置模式也演化為“二元主體(所有者與經營者)共同治理結構”,所有者與經營者共同分割公司的主要財務治理權。公司的產權功歸誰的理論,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前,經濟學家們還一直維護“(財務)資本雇傭勞動”的邏輯,維護“業主產權論”的觀點。但是80年代以后,業主產權論的邏輯開始受到經濟學家們越來越多的懷疑,體現“財務資本與人力資本并重”邏輯的“財務資本所有者與人力資本所有者合作產權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最值得一提的是“利益相關者共同產權論”,該理論把企業視為利益相關者締結的一組合約,每個利益相關者都對“企業剩余”作出貢獻并享有剩余索取權。因此,經理們要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而不僅是股東的利益服務。從現實來看,政府、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員工乃至社會公眾,這些利益相關者均對企業有財務利益要求,也均對企業有財務權利。這就是說,處在財務治理權配置第一層次的,應當不僅僅是企業外部的股東,還有企業外部的其他利益相關者。換句話說,外部利益相關者是公司理財的第一層次。

3、2 員工是否構成一個獨立的理財層次。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內部的經營者和財務經理,他們都是企業財務治理權的分享主體,也是企業財務利益的分享主體,那么員工呢?從理論上說,員工是企業直接的利益相關者,在“從業員主權理論”下還是最重要的利益相關者,當然應參與企業的財務治理。我們一貫提倡的民主理財,也是把員工作為企業內部的一個獨立的理財層次來看待。這樣說來,企業財務治理的層次,實際上就是四個層次,即外部利益相關者、經營者、財務經理和員工。不同的人參與財務治理的程度和方式也是不同的,這正是我們結合國情需要認真研究的。

財務治理權的配置模式。面向知識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財務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框架可歸納為4個方面: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財務治理;人力資本最大者擁有最重要的財務治理權;財務相機治理;知識和信息專家參與財務治理。這4個方面是現代財務治理模式的一般特征,其具體結構和表現形態因時因地而異。研究我國企業財務治理模式,必須廣泛、深入地聯系我國特殊的經濟、和文化基礎。

3、3 財務治理權的配置結構。財務治理權的配置,應以權利性質、公司類型、法人治理結構、管理人員素質、環境影響和配置效果等因素為基礎。在“一長(董事長)四會制(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會)”的公司,財務決策權配置的一般情形是:財務戰略決策權歸屬股東會和董事會,財務日常決策權被授予經理會。不過,財務決策權的安排也具有明顯的相對性和環境適應性。其次,財務決策權的配置還具有動態調整性,財務相機治理機制所揭示的就是這個道理。一般的理解,相機治理是指:內部人或經營者主導財務治理權的條件是公司財務生存能力,當公司償債出現困難時,銀行就會出面干預公司財務與經營。財務決策權在公司內部人與銀行之間的變換與轉移,是現代企業治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對于財務決策權,財務監控權的配置要分散得多。主要有四大分享主體體系:一是財務監控權的市場分享體系,主要是通過會計市場來實現的;二是財務監控權的政府分享體系,包括財政機關、稅務機關、審計機關和證券監管部門等;三是財務監控權的出資人分享體系,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兩大類;四是財務監控權的內部人分享體系,這個體系又可以分為縱向財務監控體系和橫向財務監控體系兩個分支體系。縱向監控體系是在公司內部的各層級之間,享有監控權的上級組織或個人對下級組織或個人的監控;橫向監控體系是在地位平行的組織或個人之間展開的。公司內部的財務牽制制度應按縱橫結合的立體方式設計方能奏效。

[]

[1] 湯谷良經營者財務論

[2]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微觀性

[3] 價值評估一公司價值的衡量和管理“評介

[4] 再論財務管理目標

[5] 知識經濟與財務創新

篇(6)

“天人合德”問題研究從屬于“天人關系”與“天人合一”?!疤烊岁P系”是中西哲學共同探討的主題,是對人與世界關系的整體認知和把握;“天人合一”則是中國哲學對“天人關系”所作出的符合中國文化特質的回答,在解釋人與世界的關系狀態時,中國文化以“天人合一”為基本特征。而在中國傳統倫理思想方面,“天人合一”則表現為“天人合德”,是中國傳統倫理文化最核心的理念和最基本的特征,由此被學者廣泛關注。現對百年來“天人合德”問題的研究脈絡、主要內容、存在不足和未來走向做一概述。

一、“天人合德”研究縱覽

雖然國內以“天人合德”為題的文章和專著在1995年才開始出現,但近世對其進行的系統研究應該肇始于上世紀30年代,至今約有百年的歷史。根據學者對該問題研究的深度與廣度進行劃分和整理,大致應該經歷四個發展階段。

1.“天人合德”研究的發軔萌芽期(20世紀初的50年間)

這一時期,“天人合德”研究是以“天人合一”研究為背景的。20世紀初,中國哲學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學者們在近代西學的影響下審視著中國哲學的思想觀念,其中代表人物嚴復利用自然科學的進化論考察“天人之辨”①,傳統儒家所論證道德本原、心性修養等問題受到沖擊。1920年代始,面對工業文明的現代性對中國人道德的影響,新儒家力圖在中國恢復“天人合德”的永恒價值,并以此為基礎吸納、融合、會通西學重新建立并闡釋儒家的人文主義。經由梁漱溟、熊十力、馮友蘭、牟宗三等人的努力實現了道德本體論與道德形而上學問題的研究。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和《新原人》中均闡明“天人合一”

就是人與宇宙的和諧為一,從根本上而言是一種人生境界的求索問題。與此同時,張岱年先生也在《中國哲學大綱》中指出,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理想,進一步闡發了儒家“天人合一”的人文主義內涵。金岳霖先生在其英文論文“Chinese Philosophy”,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進一步指出“天人合一”的命題是中國哲學的主要特征。成為對自以來所產生的道德變遷的有力回應,也為后世學者進一步關注“天人合德”問題做好了理論準備。

2.“天人合德”研究的獨立形成期(20世紀70、80年代)。

20世紀60年代,以劉節②先生為代表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天人合一”的實質,引起了吳宏福、李錦全等學者的批駁,認為“天人合一”問題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將其簡單的理解為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錯誤。此后的30年間,學者們為了解決“天人合一”的實質問題,而將研究視角置于“天人合德”之上,開創了“天人合德”研究的獨立形成期,但依然沒有出現專門性成果。張岱年③在馮友蘭的基礎上認為天人合一是多維度的,而“天人合德”則是與中國文化氣質最契合的。可以說,這個時期,學者們已經關注了“天人合德”的特質,問題在于對“天人合德”的研究依然依附于“天人合一”,并沒有特別凸顯其人學意蘊。然而,這個時期的研究卻在不斷拓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學者們已經形成了關于“天人合一”研究的多重視角,包括文化心理(李澤厚為代表)、社政治倫理(黃開國為代表)、歷史學(江淳為代表)等。另外,對中國傳統歷史發展階段和代表人物的“天人”思想進行研究也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研究方式,其中多為先秦儒道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代表人物有葛榮晉、張立文、馮禹、李宗桂等人。

3.“天人合德”研究的全面發展期(20世紀90年代)。

20世紀90年代后,“天人合德”問題研究進一步深化,學者們逐漸突破在“天人關系”“天人合一”的視閾中研究“天人合德”,這一討論源自于錢穆先生在《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中的思考,激起了學界對“天人合一”實質的探討,從而突顯出“天人合一”的道德化、政治化、倫理化面向即“天人合德”。此后,研究目標逐漸明確,哲學、倫理學研究視域也漸趨集中,“天人合德”作為儒家倫理道德文化的重要內容已取得共識,并在80年代初我國哲學界開始的主體性問題討論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拓展。張世英的《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1995),陳江風的《天人合一:觀念與華夏文化傳統》(1996),任繼愈的《天人之際》(1998),朱立元的《天人合一:中華審美文化之魂》(1998)等著作相繼問世,其中都對“天人合德”思想進行了專題性研究。肇始于葛榮晉的文章《儒家“天人合德”觀念與現代生態倫理學》(1995),大量以“天人合德”為題的文章相繼出現,并對其起源、歷史演變、實質、內容以及文化地位和現實意義都展開了討論。這一時期關于“天人合德”研究的主要特征在于學者們逐漸在中西哲學比較的視閾內或借助現當代西方哲學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代表人物有李存山、張志偉、任劍濤等人。可以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學人對“天人合德”的研究無論從問題意識、研究角度、理論深度以及方法運用上都進一步深化,“天人合德”思想進入了全面發展期,10年來共發表關于“天人合德”研究的文章1406篇。應和這個時期的發展特點,產生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和《中國文化》兩個專門性期刊,學者們以此為陣地各抒己見,進一步推動了“天人合德”研究的發展。

4.“天人合德”研究的深化應用期(2000年至今)。這一時期學者們繼續探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產生的有關“天人合德”問題。對起源問題(周桂鈿、湯一介、楊國榮),歷史演變問題(張立文、陳來、章啟群),實質內容問題(宋志明、洪修平、趙馥潔、王文東),歷史地位問題(季羨林、薛富興、高書文、張懷承)的研究都進一步深入。學者們愈加重視“天人合德”思想的現實應用,面對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挖掘傳統“天人合德”思想的現實意義。許啟賢、林俊義、胡偉希、劉學智、邵秦、方克立、肖巍、劉立夫、王新建、喬清舉、李宗桂等都集中探討“天人合德”對生態環境的意義;周桂鈿④則以“天人合德”為中心探討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建設問題。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并不斷深入,湖南師范大學張懷承教授關注“天人合德”的內在機理,徐春根(2007)的《論“天人合一”思想的內在邏輯前景》和苗潤田(2010)的《本然、實然與應然――儒家“天人合一”論的內在理路》也是這部分研究的代表作。與此同時,“天人合德”問題也受到了西方漢學家的廣泛關注,杜維明、安樂哲、余紀元、孟旦、羅哲海、鮑吾剛、葛瑞漢、本杰明?史華慈、阿爾伯特?史懷哲展開的激烈討論與國內學者的探討相呼應,“天人合德”思想研究不斷深入,成為研究中國思想及文化的重要課題。

二、“天人合德”研究橫向展現

綜觀國內學者對“天人合德”思想的研究,已走過百年的歷史,研究成果蔚為大觀,具體分析,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天人合德”的實質及理論內容研究

“天人合德”的實質就是對“天人合德”從根本上解決什么問題的思考,對此學界主要存在兩個研究視角。其一,對“天人合德”作中國哲學視角的界定,張世英⑤、李存山⑥、蒙培元⑦、楊國榮⑧分別從主客合一、人與自然合一、天命與主體自由合一三個方面闡述“天人合德”的實質;宋志明⑨、苗潤田⑩、沈銘賢B11、惠吉興B12、楊國榮B13觀點比較一致,均認為“天人合德”意味著人的實現與超越;洪修平B14則更明確地指出:“天人合德”的研究就是中國傳統人學研究。其二,從中國倫理道德文化的視角界定“天人合德”的實質。如牟宗三、徐復觀、唐君毅、張岱年進一步闡明“天人合德”符合中國倫理道德文化的人學特質;楊維中B15、陳瑛B16、張懷承B17則在“天人合一”的基礎上,闡述“天人合德”作槁桌淼賴旅題的實質,均有效地回應了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學界對天人之學做出的西方哲學式的思考。對于理論內容,一般學者都在“天”“人”兩個范疇基礎上詮釋“天人合德”的內容,學界通常將“天”概括為“自然之天”與“多意義之天”B18 ,而“天人合德”之“天”作為德性之天,則爭議較少。對于“人”,有陳伯海的人之三種B19,林俊義的人之五義B20,季羨林B21、蔡仲德B22、蒲創國B23的人有凡圣之別?!?993年季羨林發表《天人合一新解》,用人與大自然的關系解釋天人關系,激起了學者們的廣泛討論,任繼愈、王正平、李慎一、錢遜、李存山、蔡仲德等人先后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發文闡述“天人合德”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方面。此后學者對“天人合德”內容的研究日益豐富。王文東B24 從“天”的視角闡述人的價值訴求,趙馥潔B25著重闡述《易傳》中的天之四德;柴文華B26從人類學的視角將其內容界定為“道德人類學”“自由人類學”“神學人類學”和“自然人類學”。學者們雖天德、人德分而論之,但卻以此來呈現“天人合德”內容的全貌。

2. “天人合德”的起源及發展階段研究

作為語詞的“天人合德”,其明確表述在《易傳》中,“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B27,對此學界未有爭論。而“天人合德”作為一種思想,其起源則觀點不一。張岱年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出發認為“天人合德”思想產生于西周B28,這一觀點得到李澤厚、葛榮晉、陳來等人的廣泛認同。張世英B29、李慎之B30以理論的完整性為標準分別認為,“天人合德”思想起源于孟子和董仲舒。更有大部分學者從哲學、文化學意義上探討“天人合德”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以李澤厚為代表的文化心理起源論,以牟宗三為代表的哲學本體意義的起源論,以熊十力為代表的心性起源論,以當代學者劉緒義為代表的歷史生成起源論和楊建祥、楊國榮所主張的道德由天至人的道德義務起源論等。“天人合德”思想的歷史久遠,對這一問題的沉思從古至今從未間斷,蘊含在歷代哲學家提出的關于天人關系的思想當中。章啟群用思想史的邏輯推延“天人”如何“合德”,提出了“天人合德”由上古、殷商、西周至子思、孟子、宋明道學比較完整的進路。B31這一觀點得到學者認同、引用并推介。也有學者從哲學、倫理學的角度對“天人合德”進行劃分,最早應為現代新儒家學者方東美B32,將“天人合德”融入到中國思想發展的大脈絡中,從儒道佛三家思想中解釋宇宙論、本體論、倫理道德學說;此后,學者們沿用并發展這種學術研究思路,如苗潤田的天人關系三段論B33;張世英B34的主客關系三段論;陳來B35的宗教、人文、倫理三向度等。

3.“天人合德”的地位及現實意義研究

早期“天人合德”的地位研究比較籠統,章太炎認為其僅是人類對天人關系的一種思考;張岱年提出疑義,主張對傳統“天人合德”思想進行科學分析。20世紀90年代,關于“天人合德”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的研究大幅度展開。任吾心指出個人同社會道德,現實政治與政治理想的關系是正確解釋天人學說,理解天人關系的根本。B36之后,諸多學者如沈銘賢B37、薛富興B38、陳瑛B39、張懷承B40、高書文B41進一步拓展并認同“天人合德”在中國哲學與中國倫理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也有學者如張立文B42、程宜山B43、張世英B44不主張過分抬高“天人合德”的地位,堅持在“天人關系”的整體以及在人類思想發展的大視野中對“天人合德”進行分析和評價。對“天人合德”現代意義的探討主要表現為“天人合德”對倫理道德世界構建的意義和對自然生態的作用兩個方面。李澤厚重視“天人合德”的道德形上意義;宋志明重視其價值理性。學者們將“天人合德”作為一個系統的整體,認為其價值和意義應該是周全的。“天人合德”也被應用到醫學、文學、文化學、美學、倫理學等不同的學科領域。其中,現代價值凸顯在生態倫理學中,徐春根B45、葛晨虹B46都盡力考察“天人合德”思想的現代生態學意義。但亦有學者方克立、肖巍、劉立夫、劉學智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天人合德”有著更為恒久的人文意義,雙方產生分歧的關鍵還在于對“天人合德”本質的認識不同。

三、“天人合德”研究的特征及未來走向

以上所述,乃百年來中國學者對“天人合德”所作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基本觀點,基于幾代學人的努力,規模可見一斑,也足可證明“天人合德”在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綜合考察,一個世紀以來關于“天人合德”的研究具有如下特點。

1.“天人合德”研究具有復雜性,在很多問題上都莫衷一是。

從20世紀初,嚴復的人類社會天演論激起的新儒家對傳統人文主義與心性學說的維護;20世紀60年代在天人關系的自然性基礎上產生的“天人合德”的倫理道德意義的討論;及至20世紀90年代關于“天人合德”內容的詮釋、歷史階段、文化地位和現代價值的理解以及研究視域的選取和研究方法的選擇都一直爭論不休,并沒有形成確定一致的結論。長期以來,“天人合德”研究都未形成專門性的研究成果,隸屬于“天人關系”“天人合一”的研究中,厘清“天”“人”的內涵,在此基礎上確定天人關系的倫理維度,并將“天人合德”作為中國倫理文化的特質進行思考首先成為學者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對此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天人合德”研究的多維面向。

2.“天人合德”研究具有現實性,關注現實社會,關切現實生活。

“天人合德”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理論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地位,探究其內涵和實質,不僅有助于呈現中華儒家道德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進一步深解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哲學的精髓;更是關涉中國、乃至人類社會的重要問題,這也是相當一部分學者著力論述的內容。20世紀初,國人的思想極具動蕩,國門大開,西方思想和科學技術的涌入,促使人們重新理解和論證人以及人類社會,知識分子也在為重塑中國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空間曲枕而思,“天人合德”作為中國文化的根本面臨著去與留的掙扎;20世紀60年代,受西方宇宙自然觀的影響,“天人合一”被天人的自然關系片面化,“天人合德”的人文意義被遮蔽,所以在宇宙觀的大格局中論證“天人合德”的人學意義又成為學者們探索的主題;之后的40年中,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人的思想世界全面開放,“天人合德”研究在理論上蓬勃發展,同時也是在當代社,人們對精神世界遭遇的問題所進行的應對和思考。進入21世紀,人類的倫理精神世界呈現出貧弱和匱乏狀態。人類文明進步的內涵由科技發展、經濟繁榮取代了倫理理想的確立和倫理生活的完善,由此,學者們致力于“天人合德”的生態學意義,發展出了人與世界的全面和諧發展的理念,“天人合德”再一次進入廣闊的研究空間當中,伴隨著國人思想從封閉逐漸走向開放,蘊含著學者們對現實社會的殫精竭慮,更是百年來“天人合德”研究不曾變異的主題。

3.“天人合德”研究有待深入,具有廣闊的研究空間。

時至今日,“天人合德”研究已成規模,但并未終結,依然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這也是“天人合德”研究的魅力所在。從宏觀而言,在中國有沒有哲學的討論下,“天人合德”問題如何定位?“天人合德”是否是哲學問題,如何回應近世以來中西學界對“中國有思想,但沒有哲學”的疑義?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我們如何完成“天人合德”的哲學研究?時下學者多受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影響,對“天”與“人”進行劃分式研究,而將其作為整體進行研究的成果較少。另外,“天人合德”既是歷史的存在,更是觀念的存在,具有過程性和生成性,目前學界研究大多呈現了“天人合德”作為思想觀念的歷史發展脈絡,但其作為一種文化因子如何貫徹于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如何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發生作用,其內在機理是什么?卻是一個日顯重要的問題。總之,百年來“天人合德”研究多在“天人合一”的范疇中進行,對“天人合德”進行專門性研究占比較?。恢袊軐W視閾的研究較多,跨文化視角的反思較少;事實性的還原較多,動態性的過程式研究較少。

基于“天人合德”問題研究現狀的分析,可以對其研究走向做出如下預測:首先,“天人合德”將逐漸形成系統的哲學研究視域。黑格爾對儒家“道德哲學”的界定,引起了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的百年之爭?!疤烊撕系隆眴栴}是不是哲學問題暫且不論,但若使其面向世界,就必須擁有中西雙重的哲學思維模式,并形成系統的哲學研究視域。其次,“天人合德”研究將采取嶄新的研究范式?!爸袊軐W科學化的關鍵在于科學方法的運用”B47 ,21世紀初中國哲學界高度重視中國哲學研究的方法論,中國哲學“援西入中”,用西方哲學的研究方法(詮釋學、現象學、發生學等)來解釋和建構中國哲學,由此中國哲學可能面臨被“格式化”的危機,所以部分中國學者堅持“中”為主,“西”為賓。B48鑒于此,無論如何中國哲學都不能故步自封,必須適時改變,不斷尋找適應當前研究實際和中國哲學本身特點的研究方法。最后,“天人合德”研究將進一步實現文化共享。在中西文化交流與共融的背景下,“天人合德”研究應該將中西文化作為兩種有差異的資源,借鑒西方的經驗、理念和研究方法,呈現并發揚中華倫理道德文化,發揮中化文化對世界文明獨有的價值與意義。而今,我們已進入了文化研究的多元時代,對于“天人合德”,只有不斷革新,不斷創造,用新觀點去審視,新方法去塑造,這一問題才有生命力。

【 注 釋 】

①嚴復:《嚴復集》第4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

②劉節:《中國思想史上的“天人關系”問題》,《學術研究》1962年第1期。

③B28張岱年:《中國哲學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

④B27周桂鈿:《釋“天人合一”――兼論傳統價值觀的現代意義及其現代轉換》,《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⑤B29B44張世英:《“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哲學研究》1991年第1期。

⑥李存山:《中國古代的天人觀與主客關系論》,《哲學研究》1998年第4期。

⑦蒙培元:《“天人合一論”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意義》,《齊魯學刊》2000年第1期。

⑧楊國榮:《作為價值觀的天人之辨及其多維向度》,《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3年第4期。

⑨宋志明:《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3期。

⑩B33苗潤田:《本然、實然與應然――儒家“天人合一”論的內在理路》,《孔子研究》2010年第1期。

B11B37沈銘賢:《從“天人感應”到“人天感應”》,《哲學研究》1997年第10期。

B12惠吉興:《思孟學派天人合一歸旨》,《東岳論叢》1988年第5期。

B13楊國榮:《意義的追尋――意義與人的存在》,《哲學動態》2009年第9期。

B14洪修平:《論儒學的人文精神及其現代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

篇(7)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253-01

現代科學體系中,各門學科之間相互交叉、融合,學科之間的聯系也日益緊密。一門學科地發展,必須借助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圖書館情報學也不例外。用傳播學相關研究成果,來探討當代圖書館工作,不僅可以促進圖書館學發展,更具有指導圖書館實際工作的現實意義。

1 受眾理論與圖書館情報學

受眾,是傳播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就是信息的接受者,傳播效果必須從受眾的反應中進行評價,因此受眾是決定傳播活動成敗的關鍵因素。在圖書館情報學中,情報用戶及其需求也是研究的重點,尤其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改變了用戶獲取和利用情報的行為,使用戶情報需求層次及其關系變得更加復雜,情報用戶及其情報需求與情報行為規律的研究也就更為重要。因此,在情報學發展過程中,借鑒和吸收傳播學受眾理論的相關成果,將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情報用戶研究的內容。

受眾是傳播活動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是傳播活動產生動因之一和中心環節之一。同時,受眾又是大眾傳播媒介積極主動的參與者和反饋源。大眾傳播過程中的受眾即受傳者,或閱聽者,是對大眾媒介信息接受者的總稱。他們能決定一個傳播內容、一個傳播媒介,甚至傳播者本身的發展前途。在圖書館的實際工作中,讀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傳播的參與者,因此讀者也具有受眾般的性質。

首先,受眾的數量是龐大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由于社會環境、社會角色、文化背景、民族特征等不同,在傳播活動中顯示了不同的特征,判斷和選擇傾向也不同。雖然高校圖書館相對于公共圖書館,讀者文化程度、行業等相對單一,但是依舊是數量龐大且復雜,他們來自各個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等,也有著多元的價值觀和選擇。

其次,受眾不是一成不變的。高校圖書館的讀者,將這點體現的尤為明顯。雖然有較為固定利用圖書館的部分讀者,但是更多的是臨時讀者;高校師生的流動性,也導致了圖書館讀者的流動性和使用時間的不固定性。

第三,由于傳受雙方的時空間隔,傳者對受眾的了解間接而籠統。拉斯韋爾在《傳播的社會職能與結構》中提出的傳播經典五要素分別為: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渠道、接受者、傳播效果。圖書館員通過圖書館各類資源為讀者提供信息,但是這個過程是間接的,圖書館員對讀者的了解也是有限的。

2 有關受眾的主要理論

2.1 個體差異論

個體差異論是霍夫蘭.德福于1946年提出的,德弗勒修正后形成。它以心理學為依據,從行為主義的角度來描述受眾,認為各受眾成員對大眾傳媒信息的不同反應在于個人特性的千差萬別。個人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個人興趣、態度信仰、價值觀等的不同,因此,受眾在接收信息時所注意和理解的東西就不一樣,產生不同的態度和行為。個人差異論最大的發現在于“選擇性注意與選擇性理解”,因此傳播者要善于了解、利用來自傳受者的經驗、態度、立場等,并從尊重傳受者的角度來進行傳播活動。

個體差異論引入高校圖書館在實際工作中,突出了讀者工作針對性的重要。由于高校師生的數目龐大,專業和對信息的需求也各自不同,這就需要圖書館在文獻采集上,要兼顧到各方面的需要,處理好重點藏書與一般藏書的關系,品種與復本的關系,既要保證重點,又要照顧一般。也應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靈活運用借、閱、咨詢等不同的服務方式,使形形的讀者在圖書館中得到更為細致的服務。比如像“學科館員”制度。圖書館設專人與某一個院系或學科專業作為對口單位建立聯系,在院系、學科專業與圖書館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相互溝通,為用戶主動地有針對性地收集、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學科館員”一般能有針對性地為教學、科研提供有力地幫助。這就是個體差異論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運用的一大體現。

2.2 社會分化論

又稱社會類型論或社會范疇論。該理論是1959年由美國學者賴利夫婦在《大眾傳播與社會系統》中首先提出,其從社會學角度出發,強調人的社會群體性上的差異。這種理論認為受眾是可以分類的,盡管每個受傳者的個性千差萬別,但在一定的社會階層中,由于受眾在性別、年齡、地區、民族、職業、工資收入、、文化程度等方面相同或相近,會形成不同的社會類型。某一社會類型的受眾對同一訊息又會有大體一致的反應。

高校圖書館的讀者,在社會群體性上表現地尤為明顯。由于高校圖書館面向的讀者主要為高校師生,因此它的受眾在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等很多方面都相同或相近。他們對于同一訊息會有相像的反應,也會對相同類型的媒體感興趣。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受眾年齡段和職業等較為集中的優勢,來尋找其共同興趣點。例如,針對年輕人在網絡娛樂行為上的習慣,臺灣大學推出了線上游戲,與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結合起來,很好地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另外,如清華大學制作的系列圖書館短劇《愛上圖書館》、臺大的《早安,圖書館》等,都是以學生為主角,切合了年輕人的興趣,來打造圖書館的新形象。

2.3 社會關系論

最早來源于拉扎斯菲爾德的《人們的選擇》,該理論強調群體活動在傳播活動中的作用,即群體關系在受眾接受信息時產生的重要影響。其認為,受眾作為個體,均有不同的生活圈,如家庭、朋友、同事、鄰居等等,他們都和自己生活圈中的人們相互聯系在一起,并受到其制約和影響。所以傳播者應該認識到,真正的有效傳播是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結合。

高校圖書館應該從該理論中認識到,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把讀者也納入到傳播者的范疇來,讓他們盡可能多地參與到傳播活動中,而不是單純地單向性傳播。近年來,很多高校圖書館開通微博,不僅可以和讀者進行更直接的溝通,而且將讀者納入了傳播者的范圍內,使其參與到傳播活動中,發揮其在團體中的影響力,從而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因為傳播學與圖書館情報學的互通性,受眾理論在高校圖書館的實際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讀者的特征、動機、心理需求等等,繼而在工作中進行針對性的舉措,以達到更好的信息傳播效果及推廣圖書館自身的作用。當然,受眾理論還有很多,一些還不完全成熟,但是無疑值得去關注和研究,并為圖書館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閆哲.傳播學在當代圖書館工作中的應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5):18-19.

篇(8)

新的世紀,教育被視為個體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以及財富的源泉,被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而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努力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并且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教師是師幼互動中的重要角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他人。如何認識師幼互動以及在師幼互動中對于幼兒教師角色的定位思考是很重要的。

一、師幼對話的特征及作用什么是師幼對話

對話,是指兩個人或者更多的人用語言交談。但是,也不僅僅是指對話者之間的狹隘的語言談話,同時也是指談話者的“敞開”和“接納”,是對對方的傾聽,是指共同在場、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參與的關系。這種對話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納和共同分享,指雙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領川。哈貝馬斯認為,通過對話形成共識是問題的關鍵,他強調,在通過對話形成共識的過程中,對話參與者的利益均在考慮之列,通過平等、自由的論辯,每個人試圖得到的東西,都可以在解釋中得到重新的認識。

在教育中的“對話”,對話不僅是教育交往的方式,而且也是教育情景。在對話中,教師和學生都為教育活動所吸引,共同參與、合作、投人和創造相互交往的活動,指的是一種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一種事際關系和人際關系的整合,在過去的研究中,大概有以下幾種師生關系的觀點:教師中心論;學生中心論;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論; 師生雙主體論以及師生平等對話論。而師幼對話所依據的理論就是屬于平等對話式的師生關系論。

余文森教授指出,真正的師生對話,指的是蘊涵教育性的相互傾聽和言說,需要師生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價值的分享叫。“師幼對話”是指在幼兒教師和幼兒之間以幼兒園的生活、游戲和教學為話題,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同時是師幼之間敘述和傾聽的過程,并且也是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并達到共識的過程。

2.師幼對話的特征

根據“師幼對話”的定義,師幼對話是一種積極的相互作用,其核心特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對話雙方即教師和幼兒是平等互動,都在表達、都在傾聽、相互接納和共同分享;其二,產生實質性影響。通過對話,互動雙方彼此能動調整和適應,達到精神的交流,獲得自己的經驗。

3.為什么需要師幼對話

①師幼對話是教師與幼兒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相互溝通、理解、達到共識的過程。師幼對話體現的是一種和諧的平等對話式的師生關系,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使教育活動更加容易開展,師幼之間的關系更為親密;②因為對話是需要通過語言來實現的,幼兒的語言能力可以在對話過程中發展起來,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所以,通過師幼對話是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對幼兒語言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為什么強調幼兒教師在師幼對話中的角色定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將師生關系視為整個教育教學大廈的基石,而師生對話是師生關系模式中的其中一種。師幼對話,既能反應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也能體現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教育機智等方面的能力。從對話的角度講,教師是可以使兒童能夠獲得幫助、指導的;而兒童對自己想法的表述,是使教師理解兒童、指導兒童、尊重兒童的途徑。新型的師幼對話關系建立在對幼兒教師角色定位的基礎上,師幼對話關系的觀念落到行為上,需要教師了解師幼對話,認識教師角色在師幼對話中的定位,使幼兒在對話中獲得發展。

二、師幼對話中對幼兒教師角色的要求

教師的作用得到發揮,必須要和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話是促進師生溝通和理解的橋梁。教師既是師生對話的發出者,也是對話的接受者。通過教師對信息的發出和接受,師生對話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因此,幼兒教師是在師幼對話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幼兒教師對師幼對話的理解和認同很重要。在師幼對話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明確自身定位,必須學會傾聽、學會回應、學會理解幼兒的話語,積極地與幼兒對話,使師幼對話發揮它的教育功能。

1.學會傾聽

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代溝》一書中,曾經提出人類文化發展的三種類型:后象征、互象征、前象征。在后象征文化中,成人的力量是大于兒童的力量的,成人擁有著絕對的權威。在后象征文化中成人很少去關注幼兒的經驗、興趣和愛好。由于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成人與兒童的關系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處于后象征文化中的,不會尊重兒童,也不會去傾聽兒童的聲音。在傳統的師幼對話中,幼兒只是教師的“應聲器”。在師幼對話中,教師和兒童的關系不是傳統的權威的上傳下應的關系,而是相互交流,雙方互相作用的關系。因此,不能把兒童當作一種應聲的工具,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于他們。兒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興趣,身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學會對話的第一步—傾聽幼兒的聲音。因為,對話始于傾聽,傾聽是對話的第一步,是教師與幼兒進行對話過程中必要的過程,是教師在認真聽取幼兒的各種觀點、想法,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傾聽幼兒意味著賦予幼兒的話以價值,了解幼兒和尊重幼兒。因此,在師幼對話中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傾聽,學會傾聽幼兒談論的話題,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分析幼兒的需要,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兒童,有效地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2.學會回應

對話是雙方積極的相互作用,教師和兒童是平等互動,都在表達,都在傾聽。傾聽是對話的開始,但不是結束。在師幼對話中,回應也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對于兒童的話語,教師要真誠地傾聽,并作出適當的反應。這種適當的反應就是師幼對話中的回應。適當的的回應對于幼兒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幼兒希望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當教師對幼兒的談話表示回應時,幼兒可以感受到教師對自己所表達的話語的尊重和重視,也知道教師對自己所表達話語的看法,可以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支持。在了解幼兒想法的基礎上,教師積極地作出適當的回應。

教師的回應應遵循:第一,語句必須合乎語法,是教師和幼兒能相互理解的可領會的表達;第二,教師要真誠地表露自己的想法,取得幼兒的信任;第三,表達的內容必須是真實的,以免誤導幼兒。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看法、建議、指導等方式與幼兒交流,當幼兒接收到教師的回應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主動與教師溝通。這種回應可以幫助幼兒發散思維,增強幼兒對話的積極性。

3.學會理解

師幼對話是教師與幼兒相互敘述和傾聽,使感情交流達到共識的過程,相互理解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理解是傾聽和回應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這里的“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教師理解幼兒的話語;二是教師所表達的話語讓幼兒理解。由于幼兒的自我表達能力差,對自身狀態的控制力較弱,在傾聽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理解幼兒所表達話語的意思,通過理解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分析幼兒的需要。理解是一種設身處地的傾聽。在回應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和幼兒思想水平的差距,幼兒的知識發展水平不高、理解能力不強,所以教師所表達的話語如果不是幼兒“最近發展區”所能理解的話,那么幼兒就不能很好地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所以教師所表達的話語必須能讓幼兒理解。在對話過程中,教師理解幼兒所表達的,以及教師所表達的能讓幼兒理解的話,那么教師和幼兒雙方就能建構共同意義的對話過程,就能讓感情交流達成共識,促進師幼對話的順利進行。

三、師幼對話中幼兒教師角色定位的誤區

師幼對話中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是要學會傾聽、學會回應和學會理解。但是在這一過程的實施中,很多幼兒教師都誤解了這些要求。

1.有問必答

對話是有問必答嗎?師幼對話對幼兒教師提出了傾聽和回應的要求,但是教師對幼兒所有的問題都是有問必答嗎?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談到,自己的思想和別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個人論述的是自己的思想,如果教師還沒有教會學生怎么去判斷別人的思想,就拿自己的思想去教育學生的話,那么最終學生也只把教師的思想當做自己的思想的復制品,以后不管再怎么努力,已經沒有辦法改掉了。對于幼兒提出的所有問題,教師并不需要全部都回答,還是要留個幼兒想象和思考的空間。一味地將自己的思想全部灌輸給幼兒,對幼兒的個體性、獨立性思考發展是一種傷害和阻滯。這樣的“對話”不是對話,是灌輸,是不負責任的對話。

2.對話只是在幼兒教師與幼兒個體之間

很多教師都誤認為對話只是教師與個別幼兒之間發生的而已,其實不然。首先要明確“對話”的主體是誰?“對話”是指兩個人或者更多的人用語言交談,指雙方共同在場、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參與的關系,這種對話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納和共同分享。從對話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對話并不是只有兩個人的對話,可以是教師跟單個幼兒,也可以是跟多個幼兒,甚至是跟幼兒群體之間的對話。

3.幼兒教師把對話主導權全部交給幼兒

近幾年來的教育改革中,幼兒的主體性成為了熱門話題。幼兒的主體性指的是幼兒的自主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重視師幼對話,并以此作為發展和建構幼兒主體性的一個重要過程和途徑,無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在師幼對話中,很多教師為了體現教師尊重幼兒的自主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便把師幼對話中的所有主導權交給幼兒,讓幼兒先自己主動提問,成為對話中的提問方和主動方,自己卻不會主動先與幼兒對話,也不向幼兒提問,其實這是對師幼對話中教師、幼兒角色以及幼兒主體性的誤解。強調幼兒的主體參與,教師便從師幼對話的“重要地位”走向了師幼對話的“邊緣”,甚至退出了師幼對話的舞臺當“觀眾”。其實,師幼對話不是幼兒單獨一方的獨角戲,教師必須積極參與其中,不是等幼兒主動跟自己對話,教師應該積極創造與幼兒發生對話的條件。

四、師幼對話中幼兒教師角色的定位

1.幼兒教師應做師幼對話中的平等參與者

師幼對話中傾聽、回應和理解的每一個過程都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應該不僅是一個傾聽者,還要時時刻刻準備參與到跟幼兒的對話過程中。無論是教師發起的對話還是幼兒發起的對話,對話雙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師幼對話是建立在教師和幼兒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的基礎上的,強調雙方真正的平等、溝通和理解。在師幼對話中,正像瑪格麗特·米德在《代溝》一書中曾經提出的“互象征文化”一樣,教師和幼兒之間已經不是教訓與被教訓、征服與被征服,而是平等的、互相對話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及時地改變觀念,平等地參與到師幼對話中去。

2.幼兒教師應做師幼對話中的合格指導者

師幼對話過程中幼兒會有很多的疑問和困惑,這時就需要教師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在師幼對話這樣一個動態的活動過程中,會有很多意料不到的語句出現,教師在面臨這些間題的時候,教師要及時捕捉幼兒在對話中反映出來的疑問和困惑的語言,進行思考和分析,然后,再反饋給幼兒進行指導。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指導很重要,對于兒童的發散思維和認知水平的發展都很關鍵。所以,教師用對話去指導的方法、語句、過程,必須都是正確的、規范的。在師幼對話中,幼兒教師應該要做一個合格的指導者。

篇(9)

首先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接受西方哲學的近代日本歷史。明治的近代化也是引進西方文物制度的日本社會的近代化,在哲學領域也是如此。學習西方哲學并將其介紹到日本的學者們,原本大部分人最初學習的是儒教,而且多數人精通傳統的佛教教理、哲學。在這樣的哲學接受史中,最初的成果且本身具有重大哲學史意義的是哲學用語的創造。“哲學”這一詞語本身也正是這樣誕生的。在創造哲學用語的過程中貢獻最大的是西周(1828—1897)①。西周本來學習的是被視為日本“法家”的德川時代的“徂徠學”,后來轉而學習“蘭學”(荷蘭學),留學荷蘭期間學習了國際公法之后回到日本。明治時代初期,西周等人開始了用西方文明精神進行教化的啟蒙活動。盡管他們對嚴格意義上的西方哲學的導入是片面的,但是哲學不只停留在用語、概念的翻譯上,而且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明治時代后期,哲學開始影響日本人原本的思想形態。開始于西周、福澤諭吉等人的啟蒙思想,到明治后期終于發揮了作用。

(一)哲學的胎動期

從德川時代末期開始,在明治近代化的過程中哲學受到各種潮流的影響。由福澤諭吉、西周等啟蒙知識分子組成的“明六社”的活動(功利主義的影響很大)、影響了自由民權運動的英國自由思想、法國的革命共和思想對哲學產生影響,此外,進化論哲學、德國的國家主義思想、德國觀念論、實用主義等相繼被介紹到日本,并產生影響。也逐漸發揮了作為社會思想、社會哲學的作用。、日俄戰爭使以天皇為政治權力中心的國家主義更為強化,經歷兩次戰爭的明治時代后半期,與一起,新康德派哲學也被介紹到日本。與此同時,這一時期以青年為中心展開了將人生意義與“哲學”思考相結合的動向,并與大正時期的教養主義、文化主義、民主主義的動向相結合。從明治末期到大正時期,大學學院派逐漸確立,關注的主要對象是康德。另一方面,在實踐的社會活動中,對馬克思的關注越來越大,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這兩股潮流一直沒有融合。

(二)大學哲學學院派的形成(明治后期———昭和、戰后)

以下考察在學院派與實踐性的社會哲學、社會思想分離過程中作為學問研究的哲學的狀況。首先在大正民主主義過程中出現了暫時的、開放的學術繁榮,并出現了尋找在學院派之外的活動場所進行哲學言論活動的思想家。土田杏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所論的和辻哲郎也是以這種方式開始創作活動的。日本的代表人物西田幾多郎、和辻哲郎也一邊享受著這一時代的氛圍,一邊登上了學院派的舞臺。西田幾多郎很早就開始用獨特的日語文體進行思考。在任職于京都大學的西田教授的周圍,匯集了優秀的年輕人,誕生了被稱為京都學派的一群哲學家。在野時已經很有名的和辻哲郎也被西田發現,并被邀請到京都大學開設倫理學講座。西田以后接踵輩出的哲學研究者們被稱為京都學派。日本戰后很長一段時間,這種哲流都處于被批判而沒有被重新審視的狀態。也就是說,哲學被看作是推動了國家主義支配下戰爭的御用學問。直到上個世紀末,哲學終于擺脫了偏見重獲自由,開始從新的視角被研究。

(三)戰后的新研究

戰后,在美國占領下,以大學為首的高等教育機構脫離了政治相對獨立,哲學、思想領域也呈現出新的盛況。盡管依然受到德國哲學的很大影響,但是人們對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存在主義、20世紀60年代的邏輯實證主義越來越關注,以往那種觀念式的、封閉的學院派開始變得開放起來。盡管如此,與現代相關涉的“日本的哲學”究竟是什么呢?可以說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很難找到能夠正面回答這一問題的具有傾向性的看法。(四)最近的動向筆者認為最近的動向可以說是對新的“實踐性”哲學的要求。人們對應用哲學、應用倫理學的要求不斷提高,新的生命倫理學、環境倫理學的領域誕生。原本這也是與歐美動向連動的現象,初期也有近似于歐美翻版的東西。但是最近,在與日本的“現實”的關系中出現了新動向,即希望深入日常人們關系性的深部。這一動向作為對我們現實中遇到的各種狀況,或者源自新的日常關系性、日常用語的哲學的要求,影響著年輕人。哲學著作也開始用簡單易懂的日語寫作。以上簡單回顧了日本近代哲學史。最近新的實踐哲學的發展動向之一,是關注如何用哲學概念去理解現實的日常關系性,深入思考日語與哲學的關系,可以說這與本文的主題和辻哲郎的哲學、倫理學密切相關。

二、和辻哲郎的哲學

(一)和辻與西田

西田幾多郎(1870—1945)與和辻哲郎(1889—1960)是日本哲學研究潮流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們共同經歷了大正時期這一開放的時代,西田經歷戰爭,在戰爭結束前逝世,和辻在戰爭結束后逝世。對比兩者,西田幾多郎將研究主題定位在“自己與世界哲學”或者“宗教哲學”,具有“內向的哲學”的性質。與此相對,和辻哲郎將研究主題定位在“自他關系的倫理學”、“文化哲學”,具有“外向的倫理學”的性質。西田哲學,其“內向的哲學”有時被批判為唯我論。但是,西田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是要克服唯我論。另一方面,和辻的研究,其出發點是立志于學院派之外的藝術、文學活動。最初以文化研究的形式開始。但同時,正因為是文化研究,所以其內容與學院派哲學大多視而不見、避而不談的近代哲學一直采取掩飾著廣泛的防守范圍相關。

(二)和辻的研究

和辻最初以尼采研究、克爾凱戈爾研究面世。現在這些研究的預見性得到了認可。后來完成了《大和古寺巡禮》等隨感性的、文學性的著作。他的文筆活動受到西田幾多郎的注意,被邀請到京都大學開設倫理學講座。和辻從此開始了作為學院派學者的研究經歷。后來,和辻返回東京,成為東京大學“倫理學”講座的教授。在創作了評論家時代的《古寺巡禮》、作為京都大學博士論文提交的《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以后,完成了《原始基督教的文化史意義》、《孔子》、《風土》、《日本精神史研究》、《作為世間之學的倫理學》、《倫理學》(戰中到戰后)、《日本倫理思想史》、《鎖國》和《被埋沒的日本》等許多著作。和辻關注的內容涉及日本文化史、精神史、歐洲哲學、倫理學、佛教、基督教、儒教的源流等,內容豐富多彩。和辻哲郎的弟子、和辻研究第一人湯淺泰雄將和辻的研究分為以下三個時期③。

第一時期,大約30歲之前即學究生活以前的和辻。具有大正教養主義、人格主義傾向,而且具有很強的文學審美傾向、個人主義傾向。其著作內容關注的是古代日本文化、尼采、克爾凱戈爾。

第二時期, 30歲至40歲中期。留下了日本精神史、基督教、佛教、西方哲學等方面的著作。主要作品有《風土》與《作為世間之學的倫理學》。

第三時期,40歲以后即和辻倫理學體系形成的時期。主要作品有《倫理學》與《日本倫理思想史》等。這一時期正值日本戰敗,這兩部作品也反映了戰敗的經歷。作為國家主義的全體主義,和辻受到批判也正是這一時期。將和辻作為面向21世紀哲學的日本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進行考察,也是將第三期的和辻及其周圍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

(三)和辻對哲學倫理學的關注

人們普遍認為從第二期到第三期,以日本戰敗為契機,和辻的倫理學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一點將在后文論述,下面先介紹貫穿和辻思想的哲學問題意識。其一是日語這種語言、進而到貫穿著日語的日常性的人際關系之點;其二是對這種人際關系的關注;其三是再到對文化多元主義的傾向與關注。下面分別對這三點進行簡要論述。

1.日語這種語言。在《日語與哲學的問題》這篇論文中,和辻指出日語沒有性別、單復數差異,詞尾不因人稱不同而發生變化。與西方語言比較而言,日語的這些特性是適合日本人活動的語言形態,并非不適合于哲學思考。他最后總結說:“遠離日常語言的哲學絕不是幸福的哲學。百余年前的德國哲學家們從長期以來的拉丁語的桎梏中突然獲得了解放,由之同時使哲學成為朝氣蓬勃的鮮活事物。進行這種研究確實需要具有巨大力量的人士。于是,具有巨大力量的人士便應運而生。我們在這里發出期待的聲音。日語并非是不適合于哲學思考的語言,只不過對哲學思考而言,日語仍是處女。用日語思考的哲學家,快誕生吧?!?《日語與哲學的問題》,《續日本精神史》所收, 1929年完成,1935年修改)[1]551

2.對“世間”關系的關注。對日常語言的深入關注與和辻哲郎的倫理學構想密切相關。體現了和辻最初倫理學體系的《作為世間之學的倫理學》中非常鮮明地表現出他的問題意識。和辻將西方的個人主義作為反世間事實的虛構理論加以排斥。所謂“世間”不是指作為個人的人,原本是指人們居住的世界,應該讀作“じんかん”(jinnkan人間)。世界上每個人的形態,正是人—間,應該將“人與人之間”作為鮮活的關系來理解。無論是僅僅把個人的存在作為人的本質來理解,還是將淹沒個人的整體作為人的形態來理解都是不正確的。個人的—社會的二重性、辯證的二重性才是人之存在的真實。西方倫理學史也絕非將人作為孤立的個人主義性的存在。以上就是和辻闡釋的倫理學。“世間是指‘世界’本身同時也是指存在于世界中的‘人’。因此‘世間’不僅指人也不僅指社會。‘世間’是將二者辯證的統一?!?《作為世間之學的倫理學》)[2]和辻的這一構想一直存在于構筑后來的浩瀚倫理學體系的《倫理學》中。具有辯證的二重性格的人的存在,最主要展現給我們的就是日常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辻將信賴看作是人際關系中最基本的感情。信賴有各種表現,在和辻看來,在人的行為、交涉的根底通常有對他者的信賴。即使是在近代社會,人們無意識的日常行為中也存在著他人對自己沒有害意的信賴。雖然在現實中存在著背叛和虛偽,但作為缺少信賴的狀態,反而體現了信賴的根源性。人的“真實”表現為對待信賴的態度,這是人之存在的基本形態。

3.和辻的文化多元主義構想。第一期、第二期的和辻,集中精力著述以佛教、儒教、基督教或者希臘等文化源流為對象的著作。其中,關于應如何把握自古以來一邊吸收外來文化,一邊創作自己文化的日本這一文化個體的本質的問題橫在和辻面前。同時,他也曾力圖將這些源流思想作為人類共同遺產(人類的教師)來理解。在文化之價值多元性的根底,以及與之同時的多元的文化價值中,存在著普遍性的“人間”這一主題。將日本、中國、印度分為季風型風土、沙漠型風土、牧場型風土,在與人的風土的關系中理解自我的《風土》,正是將這種對文化多元性的關注寄于風土概念的著作之一。

三、戰后的和辻———從戰前開始的變化

(一)從戰前的和辻到戰后

日本戰后對和辻哲郎的評價多是批判的。戰前,戶坂潤也對和辻的解釋學方法進行了嚴厲批判。戰后的批判是專門針對和辻思想的第三期即倫理學的性質。和辻否定個人主義、提倡全體主義性的個人的滅私奉公,認為獻身道德才是日本的傳統。人們認為和辻的這種思想幫助了戰爭的施行而加以批判。實際上,和辻的思想本身從戰中到戰后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集中體現在他對國家、人倫社會以及國際關系的理解方法等方面?!坝捎谔窖髴馉幍氖?近代日本的世界史地位不復存在。”[3]日本戰敗對此前日本的自我理解以及和辻的日本印象都產生了決定性影響,戰敗也成為和辻思想的巨大轉折點。對于和辻的倫理學體系,筆者認為和辻的倫理學乍一看,其重點大多放在日常的解釋學。但當和辻的倫理學關注利益共同體、國家的時候,和辻的解釋學也發生了變化,帶有應稱為既成法解釋的特征。戰后和辻修改了倫理學,這也意味著他改變了戰前的觀點。我們從和辻對把重點放在國家人倫的公法方面這一現實形態的解釋的變化上,能夠看出和辻思想的發展。首先,我們來看和辻國家觀的變化。戰爭中和辻有如下論述:“國家的防衛不是指守護個人幸福免受外部威脅,而是指國家自身的防衛,因此是指對人倫組織的把捉,人倫之道的防衛。從這一點來看,國防不是手段,其本身具有人倫意義?!盵4]493和辻將國家看作人倫組織,給予其至高無上的人倫意義。這當然也影響了國際公法。把國家看作是人倫的最高形態,對于超越國家的存在,諸如國際聯盟等組織當然也就持否定態度?!叭祟愖鳛橐粋€整體自古至今都不存在。由人形成的整體沒有比國家更大的東西。即國家不具有在自己之上規定自己的如人性那樣的整體性。”[4]500“國家的‘力量’集中于統治權。因而統治權不僅是立法而且是實現法的巨大力量,其根系被植入神圣性之中……因此性表現為國家整體性是有限的這一人之存在的終極的整體性。”[4]476

(二)戰后和辻自身的變化

戰后的和辻修訂了戰爭中寫的《倫理學》,表明了自己對超越國家的國際組織的理解。和辻認為國際組織是以國家為前提、同時又保護國家的存在?!安痪R任何國家的世界國家、各國國民全體擔負的世界國家,作為這種國際組織的國家必須出現……為了世界上所有國民都能自主完成他們的人倫組織,必須給其以充分的自由與獨立。只要與這種人倫努力有關,各國國民就必須完全擁有已經形成的國民國家的……世界國家的……對各國民國家的統治也不容置喙……”[5]

(三)對日本思想傳統的關注及其變化

和辻對國際社會關注的變化同時也是他對日本歷史、思想傳統理解的變化。戰前的和辻肯定了武士對主君的“獻身道德”,否定商人的文化、思想、活動。因為“商人本性”(商人精神)是以追求私人利益為最高目標的?!独m日本精神史研究》中收錄的《現代日本與商人本性》很好地體現了戰前和辻的觀點?!吧倘司裨?7、18世紀的日本形成了功利主義道德,到19世紀后半期作為商人本性遭人鄙視。認為應該鄙視商人本性的是經濟上處于商人支配下的武士階級的道義觀。對商人本性的鄙視一直持續到武士階級以后,而且商人本性這一概念本身也變成含有鄙視意義的詞語。從這一點來看,以自家福利為絕對目的的道德觀只在日本沒有得到認可?!?《現代日本與商人本性》,《續日本精神史研究》所收)[1]478“我們必須承認功利主義的個人主義是現代日本建設中的強勁動力……現代的危險也正在于這一點。”[1]500和辻認為日本需要的是克服近代歐洲肯定欲望的思想。日俄戰爭作為防御西方各國侵入的戰爭,當時在國內遭到者的反對。和辻寫這部書的目的是指出“商人本性”與近代歐洲的“資本主義精神”具有相同性質,對其加以排斥。這種意義上的商人本性是指近代歐洲的個人主義,其背后是功利主義哲學。和辻認為與追求利己利益也不是無緣的。即“階級斗爭”只不過是將追求利己利益轉變成“共同的經濟利害關系”的形式。④但是,和辻在戰后的著作《日本倫理思想史》中卻對商人階級給以肯定的評價?!伴L期以來,商人階級已經成為文化的支配者?!盵6]700“當倒幕目標終于明了化的時候,作為這一運動的旗手展示自我的是下層武士與上層庶民組成的革命團體。他們被認為是來自此前形成的知識分子階層中的能動的部分?!盵6]710可見,和辻開始認為支撐商人經濟活動的道德觀是必需的。可以說,戰前和辻批判商人本性,主張回歸共同社會的理想與人倫的自覺,結果也都意味著“道德觀”是必需的,因此并不是說戰后和辻才完全改變了觀點。事實上,戰前的和辻是對一味振興經濟、殖產興業,失去道義的近代日本的反省;戰后的和辻是強調近代日本的問題點,即批判迅速引進近代技術,卻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近代精神的吸收。“正如此后半個世紀的歷史所證實的,這種迅速引進的過程中隱藏著各種偷工減料引起的危險弱點。最大一點就是急于引進近代技術,卻忽視了對與之平衡的近代精神的吸收。特別是沒有注意到作為國民國家,當機構發生變化時與之相適應的公共精神的培養以及社會道德的發展?!盵7]

(四)回歸文化哲學

戰后,正如最初那樣,和辻重新回歸到“文化哲學”這一原點,寫作了《鎖國》《日本倫理思想史》《被埋沒的日本》等“文化哲學”的一系列著作,批判了此前日本的封閉性與精神。例如,他在《被埋沒的日本》中這樣寫道:“(關于波茨坦宣言的承諾、制定憲法…)我們宣告不用‘武力威懾’、‘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紛爭的手段。這并不是因為我們已經不持有武力才這樣做。不持有武力自然無法將武力作為手段,因此沒有必要特別宣告。我們的宣言顯示了這一決心是為實現支配人際關系的崇高理想而做出的努力。將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紛爭的手段違反了上述理想。紛爭最終不需要依靠武力,而需要依靠道理來解決。如果不堅持這一原理,就無法最終實現和平的國際關系?!?《我們的立場》《被埋沒的日本》所收)[8]和辻在戰后的上述反省,并沒有在戰后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但是今天,當我們毫無偏見地探尋和辻哲郎的思想軌跡,毫無偏見地面對曾被認為幫助戰爭施行、戰后受到批判的西田哲學時,上述引文的意義也開始重新被大家認識。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世界以及東亞的今天,雖說和辻的思想在戰前戰后有所變化,但他對異文化的一貫關注、潛在的文化多元主義視角以及將人際關系理解為“信賴”的倫理學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對于和辻曾持有的、戰后修正了的國家觀、國際關系觀,筆者認為必須將和辻戰后的國家觀、國際關系論作為日本自我認識的形態之一,在21世紀發揮它的作用??梢?和辻的倫理學雖然在公法方面存在問題,但其精髓原本在于私法方面的哲學(誠實與信賴的倫理學)⑤。對于將對私法層面人的理想狀態的關注聯系到公法層面的關系的這種意圖與方法,雖然戰前和辻在研究內容上出現不少偏頗,但也有功績。繼承其意圖,重新進行哲學思考,應該是和辻給我們提示的課題吧。筆者認為應該在以下幾方面繼承和辻的思想。

第一,和辻提出的挖掘國民精神史的重要性很重要。探尋文化的底層,比反省歷史、反省自我更為深入。這告訴我們在全球化過程中,經歷對各文化獨立性的哲學反省之后,尊重他國文化的可能性。

篇(10)

區域金融調控是從區域經濟結構層面促進并優化總量金融調控政策目標實現的調控模式,是涉及總量和結構、全國與區域、整體和局部的復雜關系,因此也是一個多主體與環境的協調過程。這一過程中,空間異質性、個體異質性和資源異質性,成為區域金融調控的初始條件和必須面對并解決的問題。

一、區域金融調控的空間異質性

(一)傳統經濟學對時空的處理――時空分離

一般均衡理論是現代經濟學原理建立的基礎,其哲學前提是時間的可逆性①。時間的可逆性表現為時間既可以前進,又可以“后縮”。如果時間向前推進,經濟發展狀態也將有規律地指向預期結果,并且這種過程和結果可以通過數學方程式精確化;如果若時間“向后收縮”,經濟發展狀態也會精確地回到原先的空間和軌道,具備原先的屬性和特質?;谶@些認識和分析,經濟學一般對時間進行了“切塊”分析,將時間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同“時間段”。如預期理論可以根據基礎信息的“時間段”不同分為適應性預期和理性預期、對資金匱乏者和資金盈余者之間“時間差”的調節產生了銀行信貸,根據不同“時間段”貨幣價值的交換產生的貼現概念等。但現實是,人類的經濟活動不可逆,時間不可逆,人類永遠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空間和狀態。因此,傳統經濟學在牛頓經典物理學的影響下,在時間可逆性條件下,忽視了空間概念,時空分離,離現實越來越遠。在我們常用的經濟增長速度表達式中,

LimΔY÷Y=Y*÷Y=y* (Y代表國民收入)

速度是時間的倒數,經濟增長速度是經濟增長時間的倒數,隱含了對時間作用的認識,卻忽視了經濟增長依賴于經濟增長的空間布局、國民總產出依賴于經濟增長區域這一初始條件,從而忽視了空間的作用。事實上,經濟增長速度這一統計數據的獲得,必然是不同區域國民產出統計數據的加總,離不開空間這一范疇;經濟增長速度這一統計數據的變動,必然與一定區域內經濟要素的變化密切相關,離不開空間經濟結構的差異和變化。因此,經濟增長與時空概念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對空間概念的忽視,使得經濟研究和政策實踐常常更多地注重速度和時間,較少注重區域內和區域間的經濟結構變化,較少注重空間因素。

但是,人類的經濟活動必然會受到所處的經濟空間的制約,經濟生活離不開一定的經濟空間,空間概念同樣重要,甚至不可回避。傳統經濟學常采用線性代數的矩陣形式表述經濟空間,這種數學形式中,矩陣的向量空間雖然是多維的,但卻是通過減少維度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按照邊際效用價值理論的分析,人類欲望的滿足是通過商品單位效用的消耗來實現的,商品的單位效用是諸多效用的分解,邊際效用價值量取決于最后一單位商品的效用。在經濟時空中,商品單位效用的消耗表現為維度的減少,實現一次,維度減少一次,是通過減少向量空間維度的辦法逼進最后一單位效用的。這里隱含了一個前提,即向量的同質性。只有同質的向量均勻地分布在滿足人類愿望的無差異曲線上,才可以進行規則、有序的“排除”,實現維度遞減。這一過程中,首先是忽略了空間因素,實現向量無差異,同時時間是靜止的,時空是分離的。

(二)現代經濟學對時空處理的趨勢――時空結合

傳統經濟學的時空觀是受牛頓經典物理學的影響的,其對時空的處理需要做出改進和調整,這是符合人類思維發展模式和文明進步方向的。經濟學的發展也不例外,畢竟,時空相互結合、相互影響已成為常識,時空結合已經成為經濟研究的一個基本環境和因素。對空間概念進行分析,離不開時間概念;對時間概念進行分析,也離不開空間概念。

事實上,經濟學對空間因素的忽視也引起了不少經濟學家的注意和重視,如發端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空間經濟學就試圖將空間因素納入主流經濟學分析框架。1991年,保羅?克魯格曼的《收益遞增和經濟地理》一文奠定了空間經濟學的發展基礎??臻g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規模收益遞增,區別于傳統經濟學規模收益不變或遞減的假定。主流經濟學一直將空間因素排斥在外,使得經濟學沒有任何空間維度,這與現實情況存在很大背離?,F實中,區域人口密度、自然環境及經濟金融環境等方面的空間不平衡普遍存在,當一個經濟區域的經濟增長超過周圍區域時,常對周圍區域的資源產生“虹吸效應”,作為自身增長的基礎,產生邊際收益遞增效應,區域差異和交易必然存在。最優貨幣區理論把不同國家看作沒有任何空間維度的點,國家之間存在差異,一國內部不存在差異,認為區域差異會通過市場機制自動消除,同樣不合實際,這些都與傳統經濟學對空間因素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有關。在經濟學分析范式中,馬克思較早采用了時空結合的時空觀。馬克思《資本論》的最終目的是要“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行規律”,他洞察到了資本主義再生產條件前后經濟時空發生的重要變化是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的關鍵所在,因此,他從經濟時空有機結合的角度對資本主義生產實踐活動進行了分析的。內生增長理論將區域經濟增長速度作為區域經濟時間尺度,將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作為區域經濟增長的空間尺度的分析框架也值得我們很好借鑒。

(三)空間異質性研究意義

“空間結構是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組合關系,反映了社會經濟空間集聚或分散的趨勢,是現代經濟結構的重要補充,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人類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②。主流經濟學較少涉及空間因素,主要是技術性難題,我們確實很難處理空間現象,同時,就處理方法上講,是在現在的經濟學理論中加入空間維度還是另起爐灶?難做并不等于不做,我們至少要足夠重視:時空結合的時空觀是我們分析問題的初始條件。就時間維度來講,我們面臨的永遠是一個未知世界,時間不可逆,我們不可逆,現實世界不可逆??臻g異質性告訴我們,在給定的時刻,我們只能獲得、關注局部信息。在空間維度上,我們所能看到的只能是滄海一粟,博大的世界中的一個小得可以忽略不計的點,但這個“點”絕對不是同質的,因為世界不僅大,而且豐富多彩,滄海中的“一粟”也并非同質,因此,忽略空間差異并不符合現實情況。時空因素告訴我們,我們獲得的歷史的、局部的信息,將迅速成為歷史且具有異質性。在這種經濟時空觀下,傳統經濟學中的一般均衡就自然具有暫時性,非均衡發展將成為常態,空間差異成為普遍現象,這為我們經濟政策研究提供了基礎思路,成為我們研究區域金融調控政策的初始條件之一。金融內生于經濟的本質屬性,說明區域金融對區域社會經濟條件的敏感依賴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內生于金融的要求,這種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區域金融調控政策應該具有針對性,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即所謂的“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二、區域金融調控的個體異質性

牛頓經典物理學致力于尋找世界的單極本質,最終將這種本質歸結為上帝、神、靈魂或心理等特定實體。在這種思維方式影響下,主流經濟學家堅信復雜現象背后必然存在單一的核心本質,并且堅持探尋這種單極化本質。對西方經濟學的核心本質而言,“沒有比用‘主觀使用價值’這個短語能夠清楚地描述現代經濟學的特征了”③。事實亦然,從西方經濟學的出發點、構建基礎和修正路徑來看,完全理性的自我、有限理性的自我、理性和非理性共同構成的自我等各種結構的心理自我是成為整個經濟學大廈構建的終極根據,經濟學越來越向心理本質逼近。從物理學的發展脈絡來看,物理學經過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巨匠的貢獻和發展,表現出一個明顯的發展趨勢,就是跳出牛頓經典物理學具有的單極化本質主義思維框架,不再將世界的本質歸結為某一單極,如心理,而是逼近關聯互動的現實世界。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人類社會逐漸從封閉走向開放,選擇和被選擇的關系逐漸取代決定和被決定的關系,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正從單極本質主義向關系論轉向。從現實來看,人們行為的決定因素不是單一地來自于人的心理,而是由人和其所處的“環境”之間的交互過程決定的,是一個復雜系統,在這一系統中,人是參與者,人與身處的“環境”之間的關聯互動才是行為的全部現實。現實已經深刻地告訴我們,與其把自我與現實世界割裂,不如擺正參與者的位置,融入現實。在這一點上,主流經濟學做得遠遠不夠,卻還在“心理本質”的泥沼中步履蹣跚,漸行漸遠。

(一)關于“經濟人”假設

在斯密開創的古典經濟學體系中,利己心驅動為基本動力或原則;經過穆勒古典經濟學的綜合后,經濟人假設成為經濟學大廈的基石;在邊際主義的推動下,馬歇爾新古典經濟學擴展了經濟人假設的內涵:把完全理性和一般均衡假設作為理論基礎,認為所有經濟主體具有理性預期,愿意并且能夠最大化他們的預期收益,完全理性的經濟主體經過博弈最終形成的經濟狀態通常是均衡的。后來,經過德布魯等人的努力,完成了新古典經濟學知識體系的公理化,形成了一套自洽的數學形式理論體系,完全理性的自我成為正統經濟學的心理基礎。在完備性、傳遞性、自返性三大假設下,經濟人可以對備選空間中的各種選擇的進行理性排序不會發生混亂,并且一定會選擇其偏好的選擇而不會犯難,最終形成一個唯一的、一致的偏好順序,從而誕生一個作為“原子”的經濟人。同時,在一般均衡理論指導下,構建的分析模型就是分析當“參數”發生變化時,調整系統的均衡狀態,其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比較靜態分析方法,也就是時間可逆下,經濟系統在被忽視的空間中按照預期規則地進行所謂的調整。

事實證明,完全理性和一般均衡假設,是對經濟主體行為和經濟系統的過分簡化,雖然有利于經濟理論的簡潔化、模型化和美觀化,但因為距離復雜的現實世界越來越遠而備受現實詬病和質疑。鑒于此,經濟學發展的一條重要脈絡就是對經濟人的完全理性做出修正,使其更符合現實情況。有限理性假設認為,現實經濟是復雜的,經濟主體具有有限理性,經濟主體追求最大化的過程是漸進的,經濟主體的預期是有差異的。

(二)關于個體的主動參與性

如上所述,古典以及早期的新古典經濟學研究的是決定性世界。在這一個世界中,被置于完全競爭市場當中的經濟人根據完全理性假設確定的決定論法則,權衡代價和回報的關系,實現效用最大化。這一過程中,代價和回報的關系是被決定的,經濟人只是被動接受市場價格變動,機械地做出反應,同時這種行為對市場沒有任何影響力。經濟人在“環境”中是事實上的“旁觀者”。

而在現實經濟世界中,人們只能決定投入,無法控制所得。人類獲得的信息和可以進行的預期都處于持續演進的時空中,面對的總是不確定性世界。在不確定性世界中,經濟人與所處“環境”為互動關系。在“關系互動”情形下,經濟人由被動旁觀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經濟主體的行動不是根據刺激被動做出反應,而是主動參與。每個經濟主體按照符合自身利益的行為模式行動,個體異質性普遍存在,不存在不變的、一致的心理法則,任何無視現實世界這種關聯互動關系,構建“心理黑箱”的做法只能是純粹的理論探討。目前,盡管基于“被動接受”關系結構的完全競爭理論仍然是正統經濟學范式的核心部分,但是,經濟學已經逐漸向深入現實的經濟世界方向發展,個體異質性越來越引起研究者的正視。

系統論認為,系統中的主體即個體具有適應性,與“環境”進行交互影響。這將“個體的主動性提高到了系統進化的基本動因的位置,從而成為研究和考察宏觀演化現象的出發點”。個體間的交互作用過程即適應過程產生復雜性,生存或發展是其目的。這一交互過程中,沒有脫離“環境”、脫離整體的個體,作為整體基礎的個體不是孤立的單獨的可以簡單相加的個體,而是相互作用的個體;每一個個體都是其他個體的“環境”,并在主體與“環境”的關系中不斷轉換,形成整體作用,因此,并不存在“凌駕”個體的整體。主體與“環境”交互作用是為系統的演化動力,這種對主體和“環境”交互作用的認識將宏觀和微觀有機聯系,為我們將個體主動性視為整個系統變化的基礎提供了基本理論依據,也為我們區域金融政策分析中將微觀主體行為動機、作用機制與中觀、宏觀經濟現象有機聯系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之一。

(三)個體異質性研究意義

作為古典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新古典經濟學采用了將宏觀經濟現象直接縮小為個人或個體的經濟行為現象進行分析,然后再加總推理到整個社會經濟現象的研究方法,是典型的還原論思想。簡單來講,還原論的基本邏輯認為,“整體等于局部之和”,任何事物都是由“物質之磚”堆砌起來,可以通過對其組成結構的分析來形成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事物的整體行為可以通過分析部分行為并把部分加和來解釋。

分析還原是西方知識傳統的基本特征,現在來看,作為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通過逐步地、部分地認識系統組成部分逐漸形成對系統狀態、結構和功能的理解,對于我們認識世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還原論的成功之處在于,通過解構系統,從系統組成成分的性質探究系統的基本特征,這也是近代科學以追求確定性和線形規律為崇高理想的表現。事實上,現時經濟世界中并不存在典型個體,不存在全局掌控者,而是存在眾多差異化的個體。同質化的典型個體無法反映經濟系統中個體的差異化,也無法解釋非均衡狀態的長期存在性。典型個體的同質化帶來的是對個體差異的忽視,是對個體利益和動機的輕視和抹煞,是對局整關系的誤解。還原綜合方法中,我們常常把局整關系歸結為局部服從、服務于整體,這并不科學。系統的局整觀也注重全局對局部的服務能力,要給局部的發展提供平臺和條件,絕不是一味抑制和抹殺?!熬植恐约尤胝w,原本不是為了整體去犧牲自己,而是為了通過與其他局部關聯起來產生特定的整體涌現性,同時也使自身得以生存發展。所以,保護和照顧局部是系統整體固有的義務和責任,在管理局部的同時還應該尊重局部,在使用局部的同時還應該培養和保護局部,這才是系統之為系統的核心價值所在。”

這里涉及兩個觀點,一個是整體性,一個是個體異質性。關于兩者關系,其實一早就體現在亞當?斯密的研究視角中,斯密的社會利益實際上是個體利益的“合力”,很早就認識并指出了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和實現方式。系統論認為,系統中子系統的多樣化和差異性是系統整體涌現性存在的前提條件。區域金融調控政策研究的初始條件之一就是要在遵從整體性的基礎上,正確認識、對待和整合個體差異性,促進系統間的相互作用,促進系統正的涌現效應的實現,即正確認識、對待、整合各個區域之間的個體異質性,不是單純抑制異質性的發展,而是強化這種異質性的聯系和合作,引導這種異質性向整體目標靠攏,最終實現整體目標。

三、區域金融調控的資源異質性

傳統經濟學的分析范式中,經濟人按照完全理性假設條件進行選擇,經濟分析可以達到均衡狀態還隱含一個重要條件,即資源的完全可替代性假設,在給定的資源約束下實現效用最大化的過程中,經濟人用于購買商品組合的資源是完全可以替代的。這一假設的重要作用在于客觀度量經濟人的主觀效用。因為,每個個體的主觀評價千差萬別,即使是典型的個體,主觀感受也不可能相同,理論上就需要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需要一個能夠起到客觀衡量作用的事物,經濟學選用了貨幣或者時間。如前所述,這里的貨幣是無差異的貨幣,這里的時間也是去除了空間差異的時間。這樣,完全可替代的經濟資源就為傳統經濟學提供了一個客觀度量主觀感受的參照系和經驗框架,在這個經驗框架下,資源具有完全替代性,資源的異質性卻被忽視,從而背離現實。

(一)關于資源

經濟學中,對資源的研究由來已久,并體現在經濟學研究主題的變化中。在19世紀中葉前,經濟學被看成是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斯密)、“支配人類產品分配的法則”(李嘉圖)以及“資本主義運動規律”(馬克思)的研究;19世紀中葉后,經濟學逐漸成為分析“作為既定目的和具有替代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間關系的人類行為”(羅賓斯),在對資源增長的關注之后,經濟學逐步成為在既定資源下,對資源最佳配置原則的研究。這里撇開不談這種研究主題變化的意義,單從經濟學的研究主題可以看出,“資源”是經濟學中的基礎概念之一,并且可以從經濟學的發展脈絡中追本溯源。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資源概念的認識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資源內涵是隨著時間維發展而變化的增函數”,從流通領域到生產領域,從單一資源到多種資源,從自然資源到社會資源,資源的內涵動態拓展,資源具有的一些共性相對穩定,如資源的相對稀缺性,同時,資源的一些特性也逐漸被人們認識和重視,如資源的非均衡性和異質性。任何經濟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地域空間。從世界經驗來看,資源空間分布上的不均衡是很多國家經濟發展中的普遍現象。自然資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社會資源在各國和各地區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就貨幣來講,因貨幣資源區域流動引力和慣性(崔滿紅,2002)、貨幣持有者的心理預期和偏好等因素,同質貨幣的異質性也很明顯。因此,非均衡性和異質性就成為一種資源特性。資源的非均衡性主要是指資源空間分布的不均衡,資源的異質性主要表現為在特定空間中不可完全替代的差異性,自然資源如此,社會資源、金融資源亦然。西方經濟學流派中關于資源的界定見表1。

(二)資源異質性影響經濟行為

“蝴蝶效應”認為,“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動翅膀會在得克薩斯引起龍卷風”,指出了系統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在經典動力學解釋下,系統運動的軌道對初始條件并不敏感,系統運行具有確定性;而“蝴蝶效應”認為,系統運行軌道敏感依賴于初始條件,初始值的不同或微調,會使得系統運行軌道發生偏差。對資源相互替代性的經驗框架來講,資源同質性和異質性的區別,就是無差異曲線的分析軌道的兩個不同的初始值。在資源完全替代假設下,無差異曲線被賦予了資源同質性的初始值,其運行軌道可以用“經典動力學方程式”嚴格確定,向外擴展或向原點回縮,兩條無限接近的無差異曲線只會永遠平行運行而不會相交;而在資源不能完全替代設定下,無差異曲線對初始值的敏感依賴性將影響其運行軌跡。在資源異質性初始值下,無差異曲線運行軌跡將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是初始值的一個微小的變化,就可能引起無差異曲線運行軌跡的重大調整和變化,兩條永遠無限接行運行而不會相交的無差異曲線將不可能存在。這對區域金融調控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對統一政策與資源異質性的關系來講,資源異質性就是統一政策運行的初始條件。我國不同區域的金融資源分布不均,金融資源的異質性也比較明顯。統一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一般忽略了資源異質性,但并不代表這種異質性對統一貨幣政策的運行軌道不產生影響。事實上,不同區域的資源異質性會對統一政策的運行軌道產生不同的、微小的、“多點式”影響,有如“螞蟻潰堤”,這些不同的、微小的、多重的影響一旦在同一方向形成合力,將會使得統一政策的運行軌跡發生微調甚至改變運行軌跡??梢?,資源異質性初始條件不同,即使是比較小的差異,也難免會影響統一政策的運行軌道和政策效應。因此,區域金融調控政策研究的重要出發點之一就是重視金融資源的異質性,對這種異質性對經濟、金融運行以及統一政策運行軌道能夠產生的影響引起足夠重視,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打擊、抑制,應該引導并規范這種異質性的作用力向統一政策的基本運行軌道無限靠近,從而強化統一政策效力。

(三)資源異質性的研究意義

在資源稀缺的約束條件下,資源配置研究主題中,資源完全替代性分析范式備受現實質疑。我們以貨幣這一經濟學常用的價值衡量工具為例,在傳統經濟學中,資源完全可替代,參照貨幣或時間無差異標準衡量的邊際價值是相等的,人們的主觀感受趨于高度理性和高度一致。但在現實中,經濟資源具有差異性,人們進行選擇評價的參照系是多維的,面對同一問題,按照參照系的不同維度,其得出的判斷和結論也很可能不同。試舉一例,現實中,看戲前丟了戲票大多數人選擇放棄看戲,如果丟了和買戲票差不多的錢,并且還有錢買票的話,大多數人選擇再買票。在傳統經濟學中,貨幣和時間衡量的邊際價值無差異,丟戲票和丟錢對人們行為的影響應該趨于一致,而現實并非這樣,戲票和等額貨幣并沒有完全替代,由此引發的人們的行為也存在較大差異。由此可見,現實中,資源異質性對經濟行為具有重要影響。

綜上所述,空間異質性、個體異質性和資源異質性分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形成了區域金融調控的三個設定,從而影響并決定了區域金融調控的整體性、系統性、層次性和科學性,我們在研究區域金融調控問題時應予以重視?!?/p>

注:

①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時間只是一個外在幾何參數,沒有方向,時間反演對稱。事實上,系統演化具有方向性,過去和未來不再對稱。簡單來講,在牛頓方程式F=和傅里葉方程式=中,用-t代替t,前者沒有區別,后者方程變號。

②項俊波.結構經濟學―從結構視角看中國經濟[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7。

③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著,梁小民譯.經濟學的認識論問題[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167―168

參考文獻:

[1]鄭南源,曹佩瑞.區域金融調控初探[J].財經科學,1989(4)

[2]江世銀.論區域金融調控[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3(9)

[3]李學清.新區域經濟時空觀的原理及其應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許國志,顧基發,牛宏安.系統科學[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010

[5]苗東升.系統科學大學講稿[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上一篇: 學生畢業自我鑒定 下一篇: 黨風廉政建設交流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专区 | 亚洲浓毛少妇毛茸茸 | 亚洲精品极品国产精品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