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8 19:32: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土木工程材料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工程施工實習實訓主要包括施工技術的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體工程的操作性實訓和現場管理的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兩大部分,它是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專業關鍵必修課,是實踐性、綜合性都很強的課程,有別于其他選修類別的課程。然而,目前我國土木工程施工類課程教學普遍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1.教學內容滯后于現行規范、工程實踐。土木工程施工教材內容陳舊,技術落后,沒有與時俱進,緊跟現行法律和規范,貼近工程實踐,沒有形成較好的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有層次的互動式的施工類課程教學體系。例如,2009年國家出臺了《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規范》(GB/T50502-2009),盡管是推薦性規范,但是在《土木工程施工》教材中講述的仍然是50年代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2.在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方面。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實踐性、綜合性和理論跨度大等特點。施工課基本是采用課堂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這樣傳統的教學模式非常陳舊,沒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一般較差。盡管有的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收集大量的圖片、動畫資料,然而,由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也很難觀察到施工的全過程。
3.施工生產管理實訓方法和手段方面。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科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效果的好壞對畢業后學生適應社會工作及動手操作能力尤為重要。現在全國高校土木類院校的培養方案實習分為施工生產實習3周,畢業實習3周,條件好的學校有3周的實訓,以老師根據教學安排事先聯系好實習單位,在規定時間內集中組織學生到工地去參觀、見習,由現場技術人員和老師對工程概況及施工技術進行講解,然后由學生自己去尋找實習單位,這種放羊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實踐環節流于形式,效果極差。
4.在實習實訓教學環境方面。實習實訓教學資源的不足是長期困繞《土木工程施工》實踐教學質量提高的難題。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對實驗教學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一種趨于個性化的教學,需要占用更多的實驗、實習實訓教學資源。而這種矛盾可通過仿真技術的應用得以緩解,運用計算機仿真技術軟件,可模擬環境情境,學生通過仿真實習實訓后,對實訓的整體到局部建立起直觀感性認識,學生可不受實際實訓條件和時間限制進行實驗、實習實訓方案設計。虛擬仿真技術和實際情境實驗結合的模式可合理有效配置教學資源,解決實踐課時少的問題,改善教學條件,形成多元化的教學環境[4]。
二、土木工程施工實習實訓教學內容和方法
針對以上土木工程施工教學的現狀,對土木類學生進行市場調研,采取一系列教學措施,利用仿真技術在施工實習實訓中的3D技術和教學調研取得的成果帶到課堂上,采取“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以實踐技能教學為主線,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是提高學生綜合執業能力和技能的有效的教學方法。
1.加快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2003年我系申報了我校教學科研項目《以軟手段模擬硬設備開展多媒體輔助混凝土結構實驗教學的研究》,現已獲批。該項目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研制一個適合土木工程專業實訓教學的實驗教學軟件,越來越注重虛擬仿真技術實訓教學的應用研究?;谔摂M仿真技術具有人機交互,寓教于樂,直觀形象,便于記憶,實現互聯網,場景逼真體驗等優點,規范化、標準化的實訓教學引入虛擬現實將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求知的渴望和好奇心,避免傳統教學模式課程教學機械、沉悶的現象[5]。
2.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進行施工安全控制。由于土木工程施工過程的復雜性和危險性,建筑企業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安全意識差等情況已經成為建筑企業保證工程質量、安全施工、安全管理的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土木類施工實訓實習多數高等院校都是把實習生安排到與建筑施工企業校企結合的工程項目。而工程項目現場安全隱患較多,一般建筑企業都不愿意學生在現場實訓過程中的親自動手操作,加上目前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最害怕實習生在建筑施工現場出現安全事故。目前虛擬現實技術主要應用在課堂講解演示與試驗實踐教學環節中,而利用它進行施工過程安全控制,規范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預防和減少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標準化安全管理,這也是將虛擬現實技術用于安全管理的基礎[6]。
3.注重VR系統設計和實訓師資培養。虛擬仿真技術(Virtualreality,簡稱VR)又稱靈境技術,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為基本特征的計算機高級人機界面。VR系統的建設和發展,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講授土木工程施工這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除了需要系統的專業理論外,還要有一定的施工實踐經驗。而培養出既熟悉工程施工專業知識,又有較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實訓指導教師是開展虛擬仿真技術的必要條件。開展虛擬仿真實訓實驗,在實訓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進行實訓教學科學周密的策劃設計過程,更需要實訓指導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上具備創新能力。利用學校青年教師工程實踐培訓機會,首先安排擬講授施工課的青年教師到施工企業信息管理中心兼職鍛煉,時間不少于一年,彌補實踐經驗的不足。與此同時,可考慮與企業合作進行虛擬仿真實訓教學軟件開發和設計,力爭構建具有工程特色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師隊伍,即雙師型的施工課教師隊伍,以滿足施工授課的需要。
4.實習實訓前做好充分準備。施工生產實習實訓前由教研室充分論證做好實施方案,采用集中和散點方式,時間安排從大三第六學期末的倒數第三周開始,至第七學期第二周結束,其問包含一個暑假,共計十周左右時間,學生可在此期間靈活安排完成生產實習任務。在實習之前,除了實習指導教師會安排學生按照實綱的要求完成實習各項任務外,土木工程施工任課教師還會專門為學生布置部分工作,即要求每個實習實訓小組(3~5人),根據自己的實習內容制作一份多媒體課件,內容主要是在施工實習過程中,學生認為比較新的施工材料、工藝以及施工管理方法和措施。開課前提交給任課教師,并隨時準備在土木工程施工理論授課時講授。通過此種形式鍛煉了學生總結工程實踐經驗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同時學生提交的多媒體課件還豐富了任課教師的教學素材和內容,及時更新的案例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改善教學效果。
為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校企聯合,優化教學計劃的方向模塊必將成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該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辦學宗旨,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辦學目標,深入用人單位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分析研究本行業人才需求狀況,準確把握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要求,進一步密切與用人企業的聯系,與企業合作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上述指導思想,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2011年的教學計劃中,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工程教育的先進經驗,緊密結合當前國內“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在廣泛征求用人單位意見的基礎上,設計了“2.75+1.25”的土木工程專業培養計劃,把4年的培養過程分成兩個部分:“2.75”指在校進行理論課程和部分實踐課程的學習時間,“1.25”指在校內實驗實訓和在企業學習的時間,以實踐訓練為主,包含部分專業技能課程,使學生在提高工程實踐能力的同時,盡早與用人單位接觸,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縮短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周期。事實證明“校企密切合作,共商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密切了校企關系,提高了辦學質量,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力學材料并重,構筑課程教學體系
力學是構建土木工程學科重要的理論工具,材料是土木工程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源泉,力學和材料是培養學生建造能力的基礎。設置以力學為中心的課程群,既聯系到數學和物理,又聯系到結構和巖土工程,強化力學課程群的教學,即強化專業基礎中主干課的教學。當代新型建筑材料不斷涌現,種類豐富的建筑材料應用于結構,將產生新型結構體系,種類豐富的建筑材料應用于施工,將產生新構造、新工藝、新技術,材料類課程對于土木工程來說十分重要。為此,改革“土木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施工”等課程,增加“新材料性能測試”設計性、開放性試驗課程,增加“趣味結構力學實驗”和“新材料結構模型創新實踐”的選修課程十分必要。基于此,地方高校必將培養出基礎扎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1.3遵循“卓越計劃”,鍛造學生建造能力
以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導向,構建“建造能力”的培養模式。為了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產學研合作關系,校企共建穩定的校外課堂,建設校外課堂教學的師資隊伍和基礎設施,那么建立一套公正、合理、準確、全面的學生成績評價制度則更為重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圍繞項目的策劃、設計、實施和運行等環節,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研究工作,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同時,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領會從事工程師崗位的工作方法。因而以“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項目管理”和“建造技術與管理”等課程教學模式為試點,努力鍛造學生的建造能力。
1.4培養引進并舉,優化師資隊伍
以高水平、工程型教師隊伍建設為保障,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地方高校應該積極采取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措施,努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之一,在一批國家和省市級科研項目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方式鼓勵教師承擔科研項目,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同時,聘請企業中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派送專任教師隊伍中年輕博士去企業鍛煉,解決工程技術難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通過科學研究和參與工程實踐攻關相結合,地方高校一定能夠建設一支高水平“工程型”的教師隊伍。
1.5完善評價體系,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地方高校應以教學管理制度為依據,努力完善教學管理與監控機制。在認真執行學校各項教學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根據土木工程的特點,積極改進并完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該體系分為教學質量管理系統和教學質量信息系統兩部分。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教學質量管理系統由兩個亞系統組成:一是分管本科教學工作的副院長→學院教務科→系(中心)→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另一個是分管學生工作的書記→學生科→輔導員、班主任→學生班干部→學生。這是一個逐層向下監控,逐層向上負責的質量管理系統。而教學質量信息系統包括質量信息的采集、處理與反饋等,正是由于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持續完善了質量評價體系,因而其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其成功經驗可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和啟迪。
二、突出特色,理論與實踐并重,造就高素質人才
由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以培養“基礎實、技能強、素質高”的“應用型”高級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為目標,因而地方高校更應“重基礎理論、重創新精神、強實踐技能、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結構體系,貼近地方建筑實際,夯實專業理論基礎,突出建造能力的培養。每個地方高校都有其自身發展歷史,具有一定的特點、特色,因而突出特色,理論與實踐并重必將成為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必由之路。鹽城工學院2005年土木工程專業成為學校“小范圍、大幅度”四個試點改革專業之一,2009年通過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驗收,成為省級特色專業,2010年成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形成了比較完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為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奠定了良性循環基礎。
2.1理論教學夯實專業基礎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學院應該在院長領導下,由學院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專業系主任與企業專家共同制訂各專業教學計劃。力學和材料科學作為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重要理論基礎,在教學計劃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土木工程專業通過搭建“五大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和水力學)與土木工程材料并重的教學平臺,來體現“力學材料并重”的理論教學特征。同時將“彈性力學”和“新型建筑材料”列為選修課,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拓寬學生知識面,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一定基礎,并且突出特色,努力編寫適合自身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精品課程。如《工程力學》、《結構力學》和《土木工程材料》等。
2.2實踐教學突出建造能力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大多數學生畢業后將在施工一線工作,具有出眾的建造能力是該專業畢業生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加強內涵建設,不斷完善實驗條件,強化學生建造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深入生產一線,與建筑工人打成一片,學在工地、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強化設計能力,積累施工經驗,由工地對學生進行考核,由工人對學生作出評價,在工地工程師與學校教師共同指導下完成實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應該對照行業標準和注冊建造師的培養標準,努力創造條件在校內搭建施工實訓現場,通過學生自主設計、自行搭設模板和腳手架等,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3通識課程體現素質培養
地方高校還應高度重視教書育人理念的確立,高度重視優良學風的形成,高度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只有通過通識課程、公共課程的開設以及學生課外活動的安排,才可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例如,通過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與環境保護等方面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節能意識;通過參與企業項目和現場教學,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藝術素質教育,拓展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等。
三、落實畢業設計目標,切實踐行“應用型”人才培養
畢業設計是工科專業教學質量的集中體現,是指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得到從事實際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訓練和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與一般教學實踐環節相比,有其顯著的特點,它是畢業前最后的綜合訓練階段,是學生學習、研究和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應注重工程實踐性、適用性,特別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旨的地方本科院校,更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條件,選擇合理的畢業設計題目,鼓勵學生到設計、施工或監理單位實習,以提高其實踐能力。
3.1精心組織,嚴格遴選畢業設計指導教師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該嚴格遴選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應由具有實際設計(科研)工作背景和有指導經驗的中級職稱以上相關專業的教師、工程技術人員擔任,為了進一步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應該適當增加校外指導教師的比例,特別是聘請理論和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诖?,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3.2把握關鍵程序,提升畢業設計質量
畢業設計開題、中期檢查和畢業設計答辯為畢業設計的關鍵步驟,決定著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總體質量。通過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學生查閱文獻資料,了解選題的研究背景和已有成果;通過中期檢查則可督促教師的指導進度,檢查學生畢業設計內容的正確性,考核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設計中的總體表現,提出整改意見,為畢業設計順利展開提供保證;通過畢業答辯,完成對學生整個畢業設計的全面評價,也是對指導教師的最終考核。總之,通過以上關鍵程序,可以切實把握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最后一關,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土木工程建設者。
吉首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始建于2011年。由于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內容多、投資大、周期長,目前尚不能做到全面開放。在進行實驗室開放模式研究與實踐過程中,吉首大學首先嘗試了基于學科競賽的實驗室開放模式的探索,并以此為起點,形成了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由面及體的實驗室開放機制。通過近四年建設,實驗室開放教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1.實驗室概況及實驗室開放現狀
1.1實驗室概況
吉首大學現有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室、基礎力學實驗室、材料力學實驗室、土力學實驗室等,共13個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3031.3m■,儀器設備共計1339臺件,總價值1386.7萬元,生均擁有實驗室面積6.74m■,生均擁有實驗設備3.08萬元,常規實驗設備每人1臺。實驗條件能夠滿足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及科學研究的全部需求(表1)。
表1 吉首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一覽表
1.2實驗室開放現狀
自2011年起,吉首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逐步全面開放。開放的主要內容有:
(1)學科競賽開放,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學科競賽;
(2)自主學習與研究開放,指導完成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
(3)服務社會開放,組織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和服務地方社會;
(4)專業技能開放,設計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實訓)項目,培養學生土木工程施工、設計等專業實踐動手能力等。
2.實驗室開放的困境
基于學科競賽的土木工程實驗室開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較難逾越的困境。
(1)實驗室管理工作量增加,實驗室管理人員缺乏;
(2)實驗教學時間增加,占用實驗管理人員及實驗教學人員大量業余時間;
(3)實驗耗材及儀器設備維護費用增加,實驗室日常運行費用大幅度提高;
(4)學科競賽的創新性,對實驗指導教師及實驗室管理人員提出更高要求等。
為了保證學科競賽等實驗教學正常運行,土木工程實驗室的完全開放需要有充足的開放基金、較強的師資隊伍、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管理制度。
3.實驗室開放的模式
根據土木工程專業學科競賽要求及吉首大學校情實際,構建了如表2所示的實驗室開放模式。
表2 吉首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開放模式
時間模式主要利用雙休日及寒、暑假,提供學科競賽時間上的保障。內容模式以省、國家當年的學科競賽項目為指導,先在學校進行初賽,優秀學生加以培訓后代表學校參加相關比賽。服務模式主要是將學科競賽內容與工程實際相聯系,研究其如何應用于工程實際中,是從實驗室走向工程實際的關鍵模式。
4.實驗室開放的效果
通過4年研究與實踐,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開放已經形成了模式化、制度化、常態化的模式,在學科競賽、科學研究及實驗教學改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表3)。
表3 吉首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開放主要成果
5.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5.1指導學科競賽的師資力量缺乏
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已近500人,預計2020年學生人數可望達到1000人,導致指導學科競賽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學科競賽還面向土木工程專業之外的其他專業,加劇指導學科競賽的困難。加快土木工程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已成燃眉之急。
5.2學科競賽資金不足
學科競賽已成常態化,學科競賽的材料費、調研費、工時費等,都需要大量資金加以保障?,F有資金支持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科競賽教學需求,因資金不足對學科競賽的制約效應開始顯現,故建議成立專門的學科競賽基金。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5-0092-02
卓越土木工程師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提出,要建立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內容、學習方式、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加強實踐教學及能力培養方式等關鍵環節。理解知識的認識過程,利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手段,梳理課程內和課程間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構建立體化教學體系,是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诜e件設計思想加強網絡課程教育平臺、三維實訓教學平臺構建和實習基地建設,推動課程群優化與教學資源開發,有利于推動立體化教學研究與改革。
一、專業知識體系與積件化設計思想
課程知識的教學過程可分解成知識點單元的過渡和復合進程,這種過渡在時間維度上是單向的,在知識體系的結構空間上是縱橫交錯的。課程間知識點存在交叉和關聯,利用知識點關聯和邏輯關系在課程間建立思維和實踐上的聯系,構建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可使專業課的課堂教學和網絡平臺更加完善、流暢,對專業課的理解更趨本質化。積件是根據教學需要組合運用的教學信息和教學處理策略庫與工作平臺[1]。積件庫是教學資料和表達方式的集合,包括多媒體教學資料庫、微教學單元庫、網上環境積件資料庫、資源呈現方式庫、教與學策略庫等。積件化的學習平臺借助于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以積件作為起點,通過導航關系組成千變萬化的學習路徑。積件設計思想就是將課程知識內容分解成許多標準知識點(積件,相當于玩具積木),成為教學資源庫的組成部分。一個標準積件就是一個標準知識點,是同時包含知識呈現方式、學習練習及相關知識鏈的完整教學單元。將標準知識點按積件方式設計,以一定的順序連接,就成為課程,遵從一定規則組合就形成課程體系。將這些知識點以積件方式組合成一系列課程,或通過知識點之間的網狀關系來學習專業體系,可擺脫單一課程或具體教材的限制。
二、土木工程課程體系整合構想與教學設計
1.重視知識點的歸類與邏輯關系融合。研究專業課程和課程之間知識點的聯系,根據其類型、性質和特征進行總結歸類,把握知識點乃至知識鏈的構成,進而指導教學設計,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李國強等[2]考慮知識類型提出了結構工程課程體系六大模塊,包括結構分析、荷載與結構設計準則、結構設計基本原理、結構工程設計、結構試驗與測試、結構工程施工。按模塊分類整合可達到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的目的,又能構成較寬的結構設計知識平臺。把專業課程體系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探索課程體系中知識點的邏輯關聯,完整地把握課程的研究方法,不斷進行小范圍的知識貫通、融合和相互滲透,可有效引導學生理清課程體系中理論間的脈絡,理解課程和專業知識體系的層次結構鍛煉邏輯思維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使學生越學越有興趣。如可以所在教學樓為鋼筋混凝土剛架結構引入剛架、排架和桁架的概念,門窗過梁可簡化成簡支梁等為例引入,鋼屋架的焊接、木屋架的榫接以及現澆鋼筋混凝土屋架,當彎矩和剪力較小時,常簡化為光滑圓柱鉸,桿件簡化為鏈桿,屋架則抽象為理想桁架。這也正是不同課程間知識點的關聯和邏輯關系。利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建立課程內容鏈接,可以更好地使學生認識知識體系架構。創新思維教育過程中,通過知識點的聯系更可發現思維的創新點。
2.構建以知識點為主線的教學資源?;诜e件設計思想進行課程體系融合設計,要在教學資源(課件、網絡)建設過程中站在專業角度而不是課程角度,確定知識點的各種特性和關聯關系,合理分解和規劃知識點,并按照對專業體系的理解和教學設計來構建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土木工程施工模塊教學過程中,在施工問題講解中多引入結構設計思想和力學概念,可讓面向施工企業去向的學生同樣感覺到力學和專業在工程施工技術中的重要性。而圍繞多次超靜定框架體系的求解、無剪力分配法、塑性鉸等力學專題,可以看成是涉及多門課程關聯的知識點重組的教學過程和方法。以標準知識點為單元,按積件方式建立積件庫,教師仍可按自己的教學安排組織和生成有個人特色的課件。每個知識點反映典型的相關內容,各個知識點相對獨立,并對不同課程具有通用性。
3.深化課程知識鏈的關聯與重組。同一個知識點可具有不同的存在狀態,既可進一步細分,又可被包含在一個容量更大的知識點中。力學類課程和后續專業課程有重要關聯和銜接關系,如“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原理”和“鋼結構”等課程都涉及材料力學性能,“鋼結構”和“材料力學”課程都涉及截面幾何性質部分,“基礎力學”課程中連接件計算、壓桿穩定計算等專業內容“鋼結構”課程仍有涉及,結構動力計算部分是后續“工程結構抗震”課程教學的重要鋪墊。教學上應避免內容重復講授或知識點的缺位,更應基于積件思想注重知識再現、重組和深化。現在諸如三峽大學求索學堂等網絡學習平臺都是以知識點為中心來組織網絡課程素材的。一個知識點除呈現其文字材料外,還能呈現該知識點與前驅和后繼知識點鏈接,學生可快速查看相關知識點以及其重要程度、要求掌握程度、幫助理解該知識點的例題和多媒體課件(可包含動畫、視頻、音頻等)。深入研究課程群間知識點的聯系,進行課程的整合和關聯知識重組,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專業知識鏈條和知識樹結構?;谥R點的教學資源庫建設,可為資源重復利用和擴展帶來極大的靈活性,為不同教師從開放的積件庫中選擇資源或按積件化模式共享教學資源提供便利。但目前網絡課程平臺并不能幫助專業教師實現課程間的關聯和重組。目前一些針對建筑工程專業實訓課程開發的商業仿真軟件,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手段多渠道多方法地創設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诰唧w建筑工程仿真,在理論課程和實習實踐、在校學習和畢業工作間搭設互通立交橋梁,更可以具體工程為背景,以建筑施工為主線,串聯土木工程材料、地基與基礎、混凝土結構設計等多門主干課程的諸多知識點,為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關聯與重組提供教學新思路。
4.建立以積件設計思想的專業課程集成與立體化教學體系。伴隨著教學藝術的發揮和教學理念的探索,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為教學手段改革提供了突破口。教學媒體從視聽教育、計算機輔助教學到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演變過程,標志著人們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傳統課件固化了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和知識的呈現方式,素材數據的重復利用率和數據共享率不高,學生的參與度也較低。以知識點的表示、管理和利用為基礎的課程建設是今后數字化教學的主要方向?;谥R點關聯的土木工程專業網絡教學平臺其實就是積件化的設計思想和網狀的結構,這需要有網狀的教學軟件與其相適應。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推導出教學中的共性問題,可引導教師改進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個性化學習?;诜e件設計思想的課程體系改革,可促進課程體系的融合和優化和立體化教學體系的建立。
5.探索積件設計的微型學習策略。按照積件設計思想建設開放式教學資源平臺,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的發展,有助于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谡n程知識點關聯和積件設計思想來設計實用、短小、微型的標準知識點進行課程內容組塊,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再到創新提高的學習資源設計符合人才培養規律,便于學生對專業知識體系的掌握。利用基于知識點關聯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學習,具有人機交互性、學習的便利性和靈活性。教學平臺導學功能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知識點邏輯關系和基于知識點的結構鏈接,學生可以確定自己學習順序和掌握情況,二是對知識點關聯度密切的前驅專業知識點進行復習和鞏固。
6.核心知識點與實時實習模式?;诜e件設計思想的課程整合同樣可適用于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環節可按知識點進行學習和跟蹤考核,以學習的核心知識點進行歸納梳理,實施以核心知識點為主的彈性小學分制和實時實習模式[3]。通過豐富專業教學資源,完善實習指導手冊,采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實訓課程、求索學堂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建立以工程照片、視頻資料為主的實習資料庫和實習基地建設,使學生全階段不間斷地進行實踐教學,實現與理論教學全過程同步的“實習”,實現理論課程(課本)―電子視聽和仿真資源(視頻、軟件)―工地實踐(實物)三者的有機互聯,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相互滲透和反復交替過程,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現無縫實時銜接,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系統化、完整化,構建立體化教學體系。
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索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牽扯到方方面面的改革。結合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特點,在保證課程體系連貫性和知識教育循序漸進基礎上,基于以知識點邏輯關系為基線的積件化設計思想,進行網絡課程教育平臺構建和知識點庫建設的專業教學資源開發,推動課程整合和知識融合優化,建立立體化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結構實驗教學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實驗教學體系已不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針對其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校實際,提出土木工程專業結構實驗教學平臺構建的新思路。 關鍵詞:結構實驗教學平臺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弊端和局限性,往往是實驗設備短缺,實驗經費不足,實驗場地配置不全,實驗人員編制有限等諸多因素導致,這也體現出高校對實驗教學一直未得到足夠重視。[1]大多數高校的實驗教學環節均是采用限定學時、規定項目、設定參數的驗證性被動教學方式,因此,實驗教學的作用只能起到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無法發揮和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實驗教學目的和作用一直沒有得到真正體現。而人才的培養是與現代化的實習和實驗條件分不開的。因此,高校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作為培養創新人才和發展科技的基礎,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鑒于高校具備的實驗條件多為一些與單一課程對應的簡單實驗設備、場所等,開設的實驗項目均為一些基礎實驗,因此,高校實驗教學改革重點應落在高層次的綜合性的創新實驗條件和實驗項目的構建與實踐上。
為適應學生綜合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針對實驗場所各自為政,課程與實驗之間相互割裂,課內實驗與課外實驗相互獨立,教學實驗與科研實驗相互分離的弊端,在結構實驗教學平臺建設中,應以土木工程專業結構實驗教學內容為研究對象,以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創業魄力和綜合素質為目標,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重點集成硬件資源,分層、分類搭建實驗模塊,大力開設綜合型、創新型研究實驗項目,將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緊密結合,開放實驗教學,建成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課內與課外融為一體的綜合創新實驗平臺。
1、新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為適應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發展對人才培養方面的需要,應首先調整實驗教學計劃,將實驗教學學時由原來包含在相應課程教學時數內的學時調整為獨立運作的學時,而且實驗課程獨立設課,在滿足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項目的同時突出創新實驗教育。創新實驗項目可以是結合工程實踐需要的綜合設計實驗的實訓,或是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的實訓,還可以是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實驗的訓練項目或學生自己主持的各級各類創新項目的實訓等。新的實驗教學體系為土木工程實驗教學平臺建設奠定了基本框架。
2、多模塊、多層次實驗教學平臺的構建
打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按課程設置實驗項目的做法,消除課程界限,按照“基礎實驗―綜合性實驗―創新性實驗”層層遞進方式構建了層次化、模塊化實驗教學體系[2],并將公共平臺實驗課程(主要為材料力學、土力學、建筑材料等實驗模塊)打通,構建基礎實驗教學平臺;將專業平臺實驗課程按專業方向設置,構建專業實驗教學平臺,如建筑工程專業方向實驗平臺(含混凝土基本構件設計、鋼結構、砌體結構、建筑結構抗震和加固改造、土木工程施工等實驗模塊)、道路橋梁專業方向實驗平臺(含混凝土基本構件設計、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土木工程施工等實驗模塊),重組和優化實驗內容,引入新的科研成果、組織學科競賽、開展工程實訓等,構建創新實驗教學平臺。
3、綜合、創新實驗項目的設計
創新實驗教學以專業為目標,按照工程需要和工程技術要求綜合各課程的實驗項目,注重過程優化,減少驗證型、重復性的實驗內容,形成綜合性、設計性和實用性的系列實驗項目,拓展和延伸實驗研究成果,提高實驗效率。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受彎構件承載力實驗:傳統的實驗方法是給學生提供一根制作好的適筋梁,讓他們直接在梁構件上粘貼應變片、安放位移計、加載做破壞試驗,然后觀測適筋梁正截面破壞特征,這種是實驗方法目的就是單純觀測適筋梁的破化特點。如將該實驗改為創新性實驗項目,即給學生提供水泥、砂子、石子、鋼筋,要求學生根據學過的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建筑施工課程的知識,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鋼筋混凝泥土梁設計、制作和加載破壞實驗,觀測梁正截面、斜截面破壞特點。
4、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
我們將原單一的實驗教學方法即跟隨理論課程開設的必修實驗,改為根據不同層次實驗項目采取的必修、限選和任選三種模式的實驗教學方式。必修主要針對基礎性層次的實驗,這一層次要求學生必須達到最基本的實驗教學水準,即要求學生了解土木工程常用實驗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熟悉它們的操作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物理、力學性能實驗方法和基本結構構件的實驗方法的運用,必修實驗課程采用限定學時指定地點統一考核的教學方式。限選主要針對綜合層次實驗,通過設置多項綜合性實驗項目,以滾動開設方式,由學生選擇,規定學生必須在這些設定的實驗項目中選修規定的學分。通過限選實驗項目培養學生合理設計實驗方法,選擇實驗儀器,組織和協調實驗開展的能力。限選實驗采用限定時間預約開放的方式。任選主要針對創新層次的實驗,通過組織學生申報參與學科競賽、實踐工程訓練、教師科研項目、研究生課題實驗、學生創新實驗項目等,訓練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果的能力,為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奠定基礎。任選實驗項目采取開放實驗的方式操作。
構建創新性實驗教學平臺符合土木工程專業結構實驗教學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全面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能較好地調動學生主動研究的探索精神,同時,平臺建設對教師的教學、科研、實驗技術等提出了新挑戰,教師必須積極參加科研、工程實踐,不斷提高科研能力與學術水平,才能將新成果和新技術及時、準確、生動地融合在自己的實驗教學中。只有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品質,才能應對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
1.基本實踐能力
(1)表達能力。是指學生完成畢業設計(論文)能力、課程演講能力、完成課程論 文能力、文化活動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調查能力。
(2)計算機應用能力。是指計算機應用技巧能力、應用土木工程設計軟件能力、應 用工 程項目管理軟件能力、應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軟件能力、應用土木工程施工監理軟件能力和 網絡技術應用能力。
(3)外語能力。是指外語交流能力、土木工程專業外語應用能力、工程管理專業外 語應用能力和外文文獻閱讀能力。
2.工程實踐能力
(1)知識積累能力。是指完成專業課程設計能力、課程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崗位 實訓能力 、認識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生產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畢業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實習過 程中探索性學習能力、工程實際知識的接受能力、工程實踐經驗的積累能力和實習中掌握“ 三新”的能力。
(2)主動實踐能力。指對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質疑能力、對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觀 察能力、解決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土木工程實踐協同工作能力、工程實踐小組領導能 力、深入 工程設計的實踐能力、深入工程施工的實踐能力、探索性工程實踐能力、專業基礎理論的應 用能力和專業課知識應用能力等。
二、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途徑
1.理論課程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工程測量與檢測技能應包括工程測量、結構檢測、道路檢測和橋梁檢測等方面的技能。 這些是工程建設過程中,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和工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常規技能。應屆 畢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用人單位對畢業生進行考核的首要技能就是工程檢測操作技能。 由于畢業 生畢竟缺乏工程經驗,不能馬上從事管理崗位的工作,因此工程檢測操作技能就成為畢業生 的基 本技能。理論課的教學應該使學生在校期間具備熟練掌握常規的工程檢測操作的理論知 識。同時,在教學中,需要從多個方面加強實踐內容的教學,為提高學生工程測量實際能力 ,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程技術應用技能應包括工程管理、工程施工技術中的新工藝、新技術并能發現工 程常 見技術問題和解決常見技術問題的能力。當畢業生在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在熟練掌握工 程檢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用人單位會將工作優秀者安排在適當的管理崗位上,從事工程技 術的管理工作。這也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第二階段的考核。必要的施工計劃、合理組織可 行的施工方案,實施過程中有關技術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這些是保證工程進度和降低施 工成本的決定因素。
2.實驗課程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離不開建筑材料質量的驗證試驗、混合料的配比試驗、施工 過程中分項工程及分部工程的質量抽檢試驗和交工竣工時的驗收試驗。學生畢業成為工程 技術人員后,這些相關的試驗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是經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學生在校期 間所學的建 筑材料試驗、建筑結構質量監測、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監測和橋梁工程施工質量檢測等課程都 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項目應覆蓋工程全過程的的實驗內容,精度要 求要符合工程實際的要求,以此縮短從試驗室到施工現場之間的距離。
根據土木專業的特點,我們把四年的實驗教學作為一個整體來統一考慮,堅持實驗教學四年 不斷線并將土木工程 的封閉實驗室變為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實驗條件。大 學一、二年級開展結合工程測量、工程材料、力學等基礎課的實驗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各種 實驗 設備和儀器的操作,了解實驗環境和實驗室管理,掌握基礎性驗證實驗的基本步驟和數據處 理的方法。大學三年級結合道路、橋梁、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安排設 計 綜合性實驗、建筑工程檢測試驗、道路檢測與橋梁檢測試驗,由教師提出課題,學生組成小 組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設備,擬定實驗步驟,完成實驗課題的報告和技術總 結。大學四年級學生進入了專業課學習,結合橋梁工程、砌體結構等專業課的學習,由學生 選擇工程實用性實驗課題,經指導教師推薦,經相關程序審批,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報告和 技術總結。優秀的實驗成果,學校要給予資助。
3.工程實習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教學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 業實習。
認識實習的目的是增加新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感性認識,使其對本專業有一個初步的了 解。首先開設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將土木工程概論按專業學科劃分成總論、力學、建筑、巖 土、道路、橋梁、結構、施工、防災等幾個單元,每個單元分別由對此領域的應用、現狀及 發展都了解比較透徹的、在該學科有較深造詣的專家或教授進行講課。在期末的認識實習中 ,讓同學們根據實習的感受,結合上課的內容寫出圖文并茂的實習報告,從而做到理論指導 實踐,提高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感性認識,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打下了良好的 基礎。
轉貼于
在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中,組織學生參加指導教師的科研、工程技術服務項目。在進行 特殊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中,指導老師聘請工程技術專家結合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疑難問 題,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要讓學生接觸到一些新的 技術問題,并指導學生對新技術問題進行一定的研究,增長學生的知識面。在實習的過程中 ,為學生創造深入施工現場的條件,讓學生真正接觸實踐,親自動手,完成實際項目上的工 程測量、工程試驗、結構檢測、道路檢測和橋梁檢測等方面任務。
三、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方法
1.項目教學法
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僅靠學生到施工單位實習是遠遠不夠的 ,這就要求教師自始至終地結合專業特點,運用多種實踐性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 實踐能力。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生產科研項目而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 我校與施工生產單位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項目來自于教學基地。選擇的項目要具有一定的 應用價值,能將某一個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與工程施工企業實際生產 過程有直接的關系;學生有獨立制訂計劃并實施的機會,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學生能 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項目工作具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運用新 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學習結束時,教師與施工企業專家共 同評價學生的項目工作成果。
通過項目教學,可以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工程實踐相結合,既 提高了理論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又使得學生通過實際的工作,鍛煉專業技能,提高環境 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
項目教學過程的多樣性使學生不僅具有實踐能力而且具有發展能力,可以隨社會的發展 和職業的不同而不斷提高和發展自己,可以在畢業后以一個熟練技術人員的身份立即進 入社會和工程施工生產領域。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就業選擇,而且可以改變學生的從業觀念 ,有助于畢業生得到社會的認可。
2.實錄案例模擬教學法
開設實錄案例教學課程,可以對畢業班的學生進行實際工程教育。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室 進行實例教學,利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一些實際問題 的感 性認識。尤其是對于工程測量、工程試驗、結構檢測、道路檢測和橋梁檢測等方面在實習的 過程中沒有接觸到的,或者是目前學校實驗條件不具備的試驗檢測項目,都可以通過多媒體 進行演示。對于工程設計、工程施工新工藝和新技術,發現工程常見技術問 題和解決常見技術問題等方面,學校給予立項,組織部分教師深入工程實際,進行工程全過 程的實錄,采集成影像教材給學生播放,并由教師配合講座,從而使學生掌握施工全過程的 施工工藝。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的工程管理課程的教學,由于教師普遍缺乏施工企業管理實踐 工作經驗,因此造成理論知識與施工企業實踐技能脫節,造成學生也缺乏工程管理實踐學 習。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真實的社會實踐環境。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不能到 真實的工程管理崗位實習,必然降低畢業生的管理實踐能力。我們采用模擬教學法構建師生 之間的互動平臺,正確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工程管理實驗教學,使學生在模擬的工程 管 理崗位上扮演職業角色,聘請有經驗的施工管理企業經理加以指導,這就從根本上彌補了客 觀條 件的不足。為學生提供近似真實的施工企業經營環境,可以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質,提高學 生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 06(5).
[2]張季超,童華煒,張春梅.加強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J] .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2).
[3]孫文彬.加速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素質[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5) .
[4]時志軍,李曉蓮,李靈君.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天水師范 學院學報,2007(9).
基金項目:浙江理工大學校級教改項目;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教改重點項目
作者簡介:劉勇(1980-),男,浙江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工程管理研究,(E-mail) 。
摘要:分析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定位與特點,歸納與總結目前該課程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在人才培養計劃、教學計劃、授課方式、理論和實踐課教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研究結果應用于浙江理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3-0078-04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主干課,課程涵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兩大部分,內容龐雜繁多且章節跨度大,具有模塊化、專業化的特征。該課程實踐性強,“以教師為主體、書本為中心,單純進行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需求。另外,傳統的“重施工技術、輕施工組織”的教學結構體系安排不能反映工程管理專業技術與組織、管理并重,“土木工程+管理” 的專業特色和人才定位。因此,在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技術知識和經濟管理知識的雙軌制培養模式下,研究探索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為學生構筑更為堅實的專業技術平臺,具有較大的理論研究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文章分析了現行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中的種種問題,在系統識別與闡述工程管理專業定位和相關特點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進行一定范圍的改革和探討,以期有效解決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強化工程管理專業技術平臺,契合建筑行業對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技術過硬、管理突出”的人才需求,提高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力。
一、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定位及特色
隨著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建筑行業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特別是知識結構合理、技術與經濟管理能力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據統計,近5年59%的學校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居學校前列[1],工程管理專業日益成為各大高校的熱門專業。 對于普通高校工科教育定位,教育界一直存在爭議。學術界在參照發達國家的基礎上,認為工程科技人才除精通本專業外,還必須具備深厚的工學基礎知識,并對相鄰學科有所了解;業界則認為,高校專業設置范圍廣,重點不夠突出,畢業生缺乏相應的專業實踐能力,進入企業之后需要重新學習才能勝任工作要求。據筆者了解,一些實踐性強的行業(如工程造價行業等)甚至更青睞高職高專學生。
培養模式的爭議長期困擾高等學校,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師生。對實踐性極強的工程管理專業而言,沖突尤其嚴重。一方面,專業化、復合型的專業知識結構是其職業規劃與未來成長的基礎;另一方面,對社會和崗位的適應能力以及在其所從事的工作中是否可以盡快獨當一面,是其順利就業的關鍵因素。在這個過程中,土木工程施工作為實踐性極強的專業核心課程,其地位尤其重要。統計表明,雖然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分布廣泛,涵蓋施工、監理、咨詢、房地產等諸多行業,但其就業重心仍然集中在施工領域[1-2]。以浙江理工大學2007級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為例,超過70%的畢業生畢業之后從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相關工作。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定位及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必須予以重視。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其目的是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建筑施工技術、組織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具備獨立分析和解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組織與管理問題的初步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有關知識和從事專業工作打下基礎。從課程目標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在強調施工技術的同時,也注重施工組織與管理,要求學生利用所學專業知識,根據施工技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這不同于一般的土木工程本科專業。與開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高職高專的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監理等專業相比,本科專業的屬性又決定了其不可能根據實際崗位問題進行課程組織,也不可能弱化學科知識邏輯體系而強調具體崗位技術或技能的熟練操作。
因此,對比土木工程專業和一般高職高專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具備如下特點。
(1)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并重。工程管理專業的“土木工程+管理”的專業特色決定了工程管理專業必須同時注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以及土木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的教學與實踐工作。這一點在課程學時分配上體現較為明顯。通常,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教學大綱中,土木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的學時占總學時數的35%以上,這一點迥異于土木工程專業。
(2)注重章節之間的聯系。除了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施工技術等局部性規律外,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注重章節之間的聯系,努力研究土木工程施工的全局性規律,著眼解決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同分部分項工程的組織與部署、施工方案選擇等問題。
(3)“行業能力導向”特征明顯。不同于高職高專的崗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本科專業將“職業崗位”擴展至“行業領域”。也就是說,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不僅是為施工崗位設置,而是為建筑行業設置,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初步具備在建筑行業不同崗位(如工程估價、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工程監理、施工技術、施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4)與其他經濟、管理課程聯系更緊密。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要求學生初步具備技術經濟、項目管理等基礎知識,能夠在施工方案設計、施工部署、施工組織過程中熟練應用其相關原理。
二、當前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課堂講述,學生課后復習,課程結束后再通過對應的課程設計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課程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脫節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綜合性、實踐性極強。對操作性強的施工工藝、施工機械或技術,單純的課堂理論學習遠遠不能達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的目的,以講述、投影、幻燈片為教學手段不如在施工現場的教學效果。然而,目前中國本科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本科院校的學生不能像高職高專學生一樣通過頂崗實習等手段獲取施工過程的感性認識。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脫節成為土建類專業亟待破解的一大難題。
2.課程學時偏少,不足以涵蓋完整的項目工藝與組織程序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內容龐雜繁多,涵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兩大部分共計16章,且每章節內容均不可或缺。以知識層面而言,課程知識結構涵蓋力學、材料、測量、施工技術、網絡技術、施工組織等多個方面。為滿足教學要求,提升教學效果,必須科學組織教學內容,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教學學時。據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合理學時(包含實踐)應為80學時以上。然而,在工程管理專業教學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多為4學分,64學時[3],課程學時偏少,難以涵蓋完整的項目工藝與組織程序。
3.重施工技術、輕施工組織與管理
長期以來,國內高校土建類專業的教學體系多以土木工程技術為主,存在重技術、輕管理的人才培養誤區,工程管理專業亦不例外。具體到土木工程施工課程,課程本身所具備的工科特性使其“重施工技術,輕施工組織與管理”。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多數高校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中施工組織與管理模塊課時在16學時以下,有些甚至只有6個學時。究其原因,一方面,國內建筑行業長時間處于粗放式的增長模式下,建筑行業的快速增長導致行業對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迫切,進而影響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高就業率的光環下,工程管理專業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并重的復合型培養模式進展緩慢。另一方面,我國高校,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專業教師大部分出身于土建類工科專業,如土木工程等,專業教師的學緣結構也導致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重施工技術,輕施工組織與管理”。
4.不同模塊之間脫節嚴重,相互關聯少
與基礎課不同,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章節之間跨度大、聯系少,具有模塊化、專業化的特點。例如,土方工程與混凝土工程之間幾乎沒有知識上的聯系。然而,工程建設的復雜性特征使這些原本毫無關聯的知識被放到同一課堂進行講授。因此,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同模塊之間聯系較少,脫節現象嚴重。然而,工程管理專業的復合型、全局性培養目標使學生必須注重不同施工工藝或者分部分項工程之間的聯系,進而統籌安排,達到建設項目“質量一流,工期、成本合理”的目標。
三、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針對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所在團隊申報了2011年度浙江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并獲得了校內立項和科研經費支持。經過課題組一年多的研究與實踐,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學改革措施,并應用于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中,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與時俱進,合理優化專業培養計劃
隨著建筑業的國際化,對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巴聊竟こ?管理”的培養模式,復合型的知識體系日益成為相關企業引進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以2012版人才培養模式修訂為契機,經過廣泛調研,積極修改、優化工程管理專業培養計劃。一方面,增加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學時,理論與實踐教學(課程設計)共計96學時(理論學時64,實踐學時2周、2學分),基本涵蓋該課程的所有章節與內容;另一方面,調整部分實踐課程的授課方式,使其易于進行模塊化、專業化教學改革與實踐,如分散課程設計教學環節(課程設計)等。
2. 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并重,凸顯專業管理特色
為凸顯工程管理專業特色,在優化工程管理專業培養計劃的基礎上,通過修改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大綱,調整了章節、模塊之間的學時分配,做到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并重。首先,在學時分配上,經過調整,工程技術模塊共計40學時,施工組織與管理模塊共計24學時,實踐模塊2周,在學時上保證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的教學效果。其次,在施工技術教學模塊,穿行相關的施工組織與管理類相關知識的教學與實踐,由點到面,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在實踐環節(課程設計)中,除傳統的施工專項方案制定,要求學生進行施工組織與施工部署,按照要求進行流水施工組織與進度計劃編制,設定相應的邊界條件,引導學生進行施工組織優化與施工平面圖布置,最終按小組完成完整的施工組織設計。例如,將兩個班60位學生分成10個課程設計小組,每個課程設計小組負責編制一個建設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包含4個施工專項方案,施工總平面圖、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表等6項主要任務,分別對應6位學生)。每位學生的課程考核成績由團體成績和個人成績兩部分組成,團體成績由指導教師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質量給出,個人成績由課程設計小組成員討論后投票確定。最后,將課程實踐環節(課程設計)分散在理論教學中,與理論教學同步進行。理論教學伊始,指導教師同步下發課程設計任務書,組織學生開始進行課程設計,并定期進行課程設計的指導與點評工作。分散課程設計的初衷有三:一是避開學期末實踐性教學的高峰,避免因為課程時間沖突而導致課程設計質量下降,確保課程設計教學時間;二是與理論教學同步,便于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三是利用團隊作業(團隊設計)的思想,利用課程設計小組促使學生進行交流、合作,進而加強學生對課程的認識,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
3.以案例為主線,實訓為手段,進行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為適應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知識點零散、跨度大等模塊化特點,課題組以實際工程案例為主線,借助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實訓為手段,進行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與實踐。通過討論,課題組首先按照課程內容將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分解為土方與基礎工程等六大模塊。其次,以一個施工工程案例為主線,分別針對上述六大模塊設計課程實踐環節,模擬案例項目施工組織與管理的全過程,通過施工方案設計、施工組織、施工部署等實訓任務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經過工程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學生反響強烈,效果較為顯著。
4.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實踐環節一直是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建設的薄弱環節。一方面,教師“粉筆+黑板”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難以適應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變化;另一方面,集中式走馬觀花的實踐性教學模式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诖?,課題組構建了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根據上述模塊化劃分,分散完成土木工程施工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等實踐性課程,即在完成某一模塊理論教學之后,立刻安排專題訓練、現場參觀等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教學內容和實際工程的緊密結合,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四、結語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主干課程,其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學生的就業與職業發展。因此,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條件下掌握更多的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是目前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黃魯成,苗紅,羅亞非.我國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大學教育, 2007(3):46-49.
[2]倪國棟,鄢曉非,寧德春.工程管理專業建筑施工類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2, 21(1):54-58.
[3] 李立軍,楊秋學.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83-85.
Teaching reform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tion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tly
LIU Yong, XU Sen, ZHANG L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一、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啟動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礦山建設方向)是安徽理工大學最早開辦的專業方向之一,迄今已有60余年的辦學歷史,為國家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礦山建設領域人才。礦山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我校的強勢學科之一,1984年獲批礦山建設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1995年被遴選為原煤炭工業部重點學科,2001年以礦山建設工程學科為基礎的巖土工程學科被遴選為安徽省重點學科,2010年招收巖土工程博士研究生。為適應人才培養從傳統的教育模式向“卓越計劃”培養模式的轉變,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礦山建設方向)培養方案需重新制訂。本文根據“卓越計劃”的目標要求,結合我校多年來的礦山建設工程專業辦學基礎,對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礦山建設工程專業培養方案進行探索。
二、培養目標
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礦山建設工程方向本科生的培養目標為:面向未來礦山建設需要,適應未來科技進步,采用校企聯合的培養模式,培養學生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礦山建設工程方向的專業知識,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寬厚,實踐能力強,能勝任礦山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研究和教育等工作,具備從事交通、鐵道、水利和市政等相關領域工作的能力,并具有繼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卓越人才。
三、培養模式
礦山建設工程專業“卓越計劃”采取“3+1”本科工程型培養模式,是指在大學本科4年中,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的時間累計3年,累計1年的實踐教學環節在企業進行,實踐教學環節由本專業教師(校內導師)和合作企業的工程師(校外導師)聯合指導和培養,即實行雙導師制,從而使學生緊密結合礦山建設工程實際,深入煤礦的勘測、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等整個建設工程環節中,完成在企業實訓階段的學習任務。
四、課程模塊設置
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包含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工程化學、計算機文化基礎、VisualBasic程序設計、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發展(生涯規劃指導)、就業指導、形勢與政策、體育等課程,共計72個學分,1336個學時。公共選修課程模塊: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自由選擇,但要求本科畢業時獲得的公共選修課總學分不得少于6個學分。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包含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土力學、土木工程概論、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測試技術、混凝土結構設計、鋼結構、基礎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工程測量、工程荷載與可靠度設計、畫法幾何及建筑制圖、數值計算方法、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概預算、施工組織設計、土木工程建設法規等課程,共計53個學分,856個學時??鐚W科專業選修課程模塊:由學校指定,對于礦山建設工程專業,該課程模板包含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這2門課程,共計4個學分,64個學時。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包含巖石力學、爆破工程、井巷特殊施工、礦山建設工程、地下建筑結構這5門課程,共計10個學分,160個學時。專業任選課程模塊:由學生自行選擇,但要求至少修滿6個學分,對于礦山建設工程專業,建議優選課程為開拓開采、礦井通風與安全、隧道工程和礦井提升運輸等。實踐性教學環節模塊:包括工程地質實習、工程測量實習、礦山建設工程課程設計、井巷特殊施工課程設計、地下建筑結構課程設計、施工組織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礦建工程施工與管理實訓等課程,共43學分,均采用校企聯合的實踐教學形式。素質拓展模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學科競賽、科技活動、文體活動、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等,根據學校所制定的明細素質拓展教育學分表,學生可獲得相應的學分,要求學生修滿4個學分。按礦山建設工程專業“卓越計劃”所培養的本科生,要求修讀所有必修課程和參與所有實踐環節,要求滿足各類選修課程的基本規定和各類課程學分,總學分至少達到190學分,其中理論課程150學分,企業實踐環節40學分,方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五、校企聯合培養方案
(一)校企聯合培養內容與形式
校企聯合是卓越人才培養的新增教學環節,是培養礦山建設人才的新模式。土木工程(礦山建設)專業的實踐教學在學校和合作企業完成,在企業學習、實踐的累計時間不少于1年。校企聯合培養主要包括兩大環節:實習與設計。實習主要包括本專業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工程實踐和畢業實習;設計主要包括各類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校企聯合培養內容與形式見表1所示。
(二)考核內容與方式
考核內容及權值分別為:創新能力(0.15)、工作態度(0.1)、團隊協作精神(0.1)、專業實踐成果及答辯(0.35)、實際操作能力(0.3)??己朔绞讲捎脤I實踐匯報、書面總結(實習報告、設計或論文等)材料及質量評定和答辯、素質的評價和綜合能力等。根據考核內容的加權平均分將考核結果分成5個等級: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并列入學籍檔案。成績不及格者必須重修。
(三)聯合培養方案實現基礎
安徽理工大學成立了礦山建設工程專業“卓越計劃”領導小組,學校與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淮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煤礦山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大型國有煤礦企業均簽有長期、穩定性的全面合作協議。上述各企業均有職工培訓教室和宿舍等設施,每年合計能接納100多名土木工程(礦山建設)專業的學生進行實習與設計工作(安徽理工大學礦山建設專業每年招生學生平均人數為80人)。校企聯合培養實行雙導師制,校內導師由教學經驗豐富并有一定實際工程經歷的專業教師擔任;校外導師由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一定理論知識體系的高級技術職稱專家擔任。上述各企業的多名優秀正高級工程師已被聘為我校兼職教授,能滿足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礦山建設工程專業校外指導教師的要求。學校可每年定期邀請校外導師來學校一起商討和修訂卓越工程師校企聯合培養計劃,共同做好現場教學、實習、設計以及實訓等實踐教學工作。
六、結語
我國目前設置有礦山建設工程專業的高校還不是很多,僅限于原煤炭部直屬的幾所高校。“卓越計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企業的高度參與教學,而由于煤炭行業的高危性,使礦山建設工程專業“卓越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一系列困難,但相信在學校和企業深入合作教學的情況下,不斷修訂和完善校企聯合培養方案,可確保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礦山建設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進而培養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質和創新能力的礦山建設工程技術人才。
作者:蔡海兵 榮傳新 鄭騰龍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培養計劃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2):47-55.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on-site Teaching
YANG Yun, FU Yuanyuan
(City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3)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industry systems continue to mature, China's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t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requires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start from the theory teaching and on-site teaching, realiz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students'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skills are enhanced.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how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ing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together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comprehensive ability
0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這一學科與一般的學科相比具有時效性、實踐性、抽象性、綜合性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施工工藝和施工組織,能在實際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能運用自己良好的施工技術和管理能力幫助工程項目順利地完工。廣大教育者可以通過對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通過土木工程施工理論教學與現場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
1 土木工程施工教學的改革以及對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結合的研究意義和目的
1.1 研究意義
土木工程施工的內容不僅包括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所需的專業技術,還包括了對于工程項目的現場管理能力,該學科的實踐性是無可厚非的。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過程中,僅僅通過理論教學是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的,只有通過適當地走出課堂,暫時離開書本,進入工程項目的現場進行學習,才能有效地將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進行結合,并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更為寶貴的實踐經驗,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做好鋪墊。
1.2 研究目的
通過對土木工程施工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將來就業時的競爭力。通過現場教學可以使學生對于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有一個全面具體的認識;可以使學生對于施工過程中所遇見的質量控制的方法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獨立性得到有效提高;可以使學生對于工程測量、工程材料、工程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等理論知識得到更好的了解;可以使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和自主性得到提高。
2 我國土木工程施工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土木工程施工的理論教學與現場實踐教學是兩個影響土木工程施工教學的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學習以及工作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在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教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一些亟需改進的地方。
(1)在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往往只會按照書本上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忽視了工程的實際情況,這就造成了學生對于知識的不理解,學習積極性下降,造成教學效果無法滿足要求的現象。例如,書本上所講述的腳手架的搭設、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等都略顯晦澀難懂,而實際上在施工現場上對于上述施工過程進行觀察和實際操作便很容易理解。若教師不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和學習,那么學生就只能通過想象,這對教學是非常不利的。
(2)在實際的生產實踐教學過程之中,由于一個工程從進場到完成竣工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學生在工地上的時間并不長,這就導致學生對于整個施工活動過程的了解非常片面,無法打開眼界,限制了學生的現場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同時,由于工程項目負責人擔心發生事故,從而限制學生的現場勞動,這也會對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產生影響。
3 生產實踐教學的實踐方案
在進行生產實踐教學時應當科學合理地安排其學習的內容,例如:(1)土方工程主要學習:土方開挖方案、土方工程量的計算?,F場的降水以及排水的方案?;靥钔恋氖┕べ|量控制,以及對于基坑、基槽進行驗收時的相關注意事項。(2)鋼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項目的重中之重,故需要學生了解并掌握的東西也比較多,主要有:模板構造、鋼筋的配筋規范,鋼筋的下料、綁扎、代換等實際施工工序?;炷恋呐浜媳?、澆筑、養護、拆模及相關的混凝土質量標準和缺陷處理。(3)砌體工程 :砌體的材料、砌筑時的方法以及縱橫墻和過梁圈梁的施工方式等內容。
4 實現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教學效果的相關措施
學校針對所有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都安排了生產實習環節。生產實習由院系進行組織,學生先在學校進行一周的集中工種實訓,再分散到施工工地進行學習并完成生產實習報告。
4.1 對于生產實習現場的學習小組進行合理的安排
一般來說一個班大概有40人左右,分散實習時,配備相應的校內指導老師及現場的企業指導老師。集中實習時將其分為5組,分別由5位現場施工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由學生動手自己完成5個主要工種的操作,主要有鋼筋加工、模板安裝、抹灰工程、磚砌體工程、腳手架搭設。
4.2 對指導老師進行挑選
對于指導老師一定要有豐富的現場施工的經驗,對于工程特點,施工工序,施工技術等要了如指掌,以便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
4.3 安排好現場教學的教學時間
在進行現場教學課程安排的時候,一定要將學生的課業以及學習任務納入考量的范圍之內,一般在理論教學完畢后進行。
4.4 找到合適的施工現場
在尋找工程項目作為教師現場教學的媒介的時候,最好是找一些符合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配套的工程施工項目。在教學時,若不能親臨現場,教師可通過圖片、視頻使學生能在完成理論課的學習的同時就能看見相應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由于現場教學與理論教學相比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所以需要學校給予相關的支持。
5 結語
土木工程專業的相關教育工作者通過在加強對于學生的現場教育和實踐,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教師應當在完成一個階段的現場教學周期后,對教育過程中所遇見的問題,對于解決問題的想法和其中的收獲及時地進行總結。所以說對土木工程施工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的結合和相關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必然會使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素質得到社會各界的極大肯定。
參考文獻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推進,教育及人才培養質量將作為對大學評價的最重要內容,“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1-4]。因此,為了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培養質量,積極應對高等教育質量評價改革,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體系、教學組織、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也應該與時俱進地改革。在推進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背景下,工程類本科生的教學改革,尤其是實踐教學的改革,已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5-7]。本文以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指導意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評估標準為指針,結合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工作的探索與實踐,探析了基于卓越計劃培養目標的工程實踐教學內容及體系的構建、校企對接、工程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以及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舉措。實踐證明,這些探索與實踐,促進了校企聯合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1土木工程專業實踐內容與體系構建
1.1培養目標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要改革舉措,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這對高等教育以及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8-9]。具體到工科專業人才培養,不同專業則有不同的社會需求及相應的培養目標。結合近幾年我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分析歸納目前用人單位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及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建議,體現在培養目標涵蓋的內容上,就是要求學生通過實踐學習,使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進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例如,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學習應該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學習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方法與途徑。②加強學生工程意識,掌握力學、材料、管理、計算機、信息等多學科交叉綜合的工程項目管理知識。③增強相應實踐技能以及實際工作能力。掌握土木工程結構各構件的構造、關鍵部位的施工工藝、施工技術、施工組織方案的編制、施工質量控制要點、相關材料試驗和配比技術以及工程質量的驗收標準等。④掌握土木工程項目策劃與風險分析及項目管理方法,了解招投標的編制方法并熟悉相應流程,掌握施工全過程相關資料的編制及管理。⑤學習在工程實踐中解決工程技術、質量、安全等問題的程序和方法。⑥了解國內外土木工程的技術水平和發展趨勢。⑦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參與項目管理、協調與溝通的能力。培養目標可概括為“理論基礎牢,工程意識強、能力口徑寬,工作作風實”。相應的實踐教學改革也應圍繞培養目標建立與之契合的模式。
1.2專業理論知識與企業工程實踐的綜合銜接
校企聯合實踐教學模式,可分為校內學習和企業工程實踐學習兩個階段,校內學習是工程實踐學習的基礎,工程實踐學習則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意識。兩個學習階段應各有所側重,還要有機銜接。校內學習階段主要目的是理論基礎牢,因此,相應的培養標準、培養模式、培養計劃應根據專業指導委員會和學校的通用標準來制定。在教學上應采用“以標準為導向”的專業理論知識教育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盡可能采用系統灌輸、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和工程問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致和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運用理論知識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企業工程實踐學習階段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和發現、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應采用“以能力為導向”的工程實踐學習模式,該階段的具體培養目標、學習內容和培養模式由學校院系和企業導師共同制定,此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與管理能力,讓學生學習了解企業的先進技術、先進管理方法和先進企業文化,要細化到工程實踐學習每個環節。要實現兩個學習階段的“相互呼應、有機銜接”,重點要解決工程實踐學習內容的模塊化設計問題,對既有工程實際問題、項目等進行篩選,建立基于專業方向的工程實踐學習模塊和工程實例學習庫,能夠使得學生在學分制下可以靈活地選擇學習模塊。同時,解決校企共同制訂企業學習階段的培養標準和考核要求問題,共同對學生在企業學習階段的培養質量進行評價,構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運行機制,保證實踐教學效果和質量。
1.3科學提出學生實踐學習內容及能力培養要求
面向卓越計劃培養目標,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我校兩輪企業學習的實踐,總結了企業實踐學習的內容及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如下:(1)企業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土木工程測量、CAD工程制圖、土木工程造價、工程結構計算軟件應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與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工程質量控制及管理、工程資料編制與管理等方面。(2)企業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通過在企業的現場頂崗實訓,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具體要求是:①參與工程項目管理,掌握項目策劃方法,掌握團隊建設與溝通方式。②熟悉工程建設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以及招投標過程。③掌握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各環節的原理、方法。④熟悉各種施工機械設備的工作原理、工作參數和適用范圍。⑤掌握工程項目各個層次的驗收要求、內容以及組織。⑥掌握安全、進度、環境等管理方法。通過工程實踐學習,學生還應養成較好的人文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質量、環境、安全和服務意識,鍛煉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
2校企合作工程實踐模式探索與實踐
推進工程實踐學習的有效途徑是開展深入、務實的校企合作。當前形勢下,校企合作適應社會與市場需要。通過校企合作,學??赏ㄟ^企業反饋的用人標準需求,有針對性地改革培養人才,結合市場導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再次,校企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學校與企業信息、資源共享,學校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也不必為培養人才擔心場地問題,實現了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在這種情況下,校方與企業之間簽立合同,建立一定的合作模式,如共建頂崗實習基地,學生在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之后,由學校推薦到用人單位進行定期的頂崗實習,或接受短期崗前培訓后再頂崗實習,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管理,合作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合格技術人才。要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就需要將學校的知識體系、人文體系與企業的崗位要求、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來說,在專業共建、課程開發、師資建設、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學生管理及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學校與企業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和深層次合作。
3校企聯合實踐教學的對接實施
校企聯合實踐教學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于有效的組織實施。就培養目標和實踐學習的總體要求,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滿足。因此,在開展校企聯合實踐教學之初,首先要對企業進行全方面的調研,以了解該企業的文化、規模、技術力量、指導能力、承接工程類型、安全管理措施等是否滿足同學們去實習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校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好中選優,共同協商實踐教學內容的要求、遴選企業指導教師、校企協作組織實施、學生頂崗學習實踐的過程管理等。
3.1構建“菜單式”實踐學習內容
從工程實際來看,土木工程專業的企業實踐學習內容是很豐富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開展滿足培養要求的實踐學習值得探索。我校結合卓越計劃培養目標、合作企業項目情況、師資隊伍情況、學習時間、學分要求以及學生學習興趣及今后就業意愿,建立了“菜單式”實踐學習模塊,這種“菜單式”選擇學習,是指學生結合自身專業方向和崗位需求,按照校企共同議定的培訓“菜單式”,自主選擇實習內容的一種實習方式,該方式在實際運行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土木工程專業是培養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執業工程師的搖籃,應根據不同類型執業工程師工程素質的要求和學生所選的不同專業方向,引導安排學生進入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崗位進行實習,因材施教,讓他們進行菜單式選擇學習,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較務實、有效地推進了校企聯合教學。
3.2做好企業實踐學習前期準備
做好企業實踐學習的前期準備是保障實踐學習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首先,應對擬接受學生學習的企業項目部進行專業的考察,重點了解項目部現階段主要工程內容是什么,提前規劃學生們可以參與哪些工作,讓同學們有所準備;大致了解該項目部的項目情況、設備、技術力量、現場管理方式等;還應對項目部的工作環境、生活及學習條件情況做一下了解,以便讓同學們提前做好心理和身體上的準備,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工程一線當中。
3.3建立企業實踐教育學習過程管理機制
總結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兩輪企業實踐學習經驗,為確保同學們企業實踐學習的安全和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在企業實踐學習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過程管理工作:(1)按計劃落實項目部及校內外指導教師。(2)各指導小組建立QQ群,作為校內指導教師和學生日常聯絡、交流的平臺,方便學生的學習交流,校內指導教師進行工作指導,上傳學習資料和學習軟件等。(3)學校周邊的企業學習點(市內),指導教師經常去工地或項目部進行現場指導,及時了解學生企業學習現場情況。(4)外地企業學習點(含省內外),指導教師可選擇性地去部分企業學習工地現場,看望項目部實習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同項目部領導及企業指導教師交流,探討“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企業學習中存在的相關問題。(5)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指導教師要保持經常地聯系,通過校內指導教師到企業學習現場的察看,促進學校和企業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企業學習情況,掌握“卓越計劃”的執行情況,發現學校、企業、學生等相關人員和部門在學生企業學習中所做工作的不足之處,完善學生企業學習的過程管理機制,為更好地、廣泛地推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打下基礎。
3.4開展學生企業實踐學習的考核評價
學生在企業實踐學習期間,每天都以文字、圖表等形式記錄下當天的工地見聞、施工技術方案、施工過程、學習心得等內容的《企業學習日志》,定期交由企業指導教師檢查指導,企業學習結束后,企業指導教師給每位學生的企業學習表現都簽署了自己的意見,并給出企業學習成績。返校后,每位學生都撰寫了不少于5000字的《企業學結報告》,全面總結在企業學習中自己的見聞、感慨和收獲。校內指導教師根據學生《企業學習日志》的記錄情況、《企業學結報告》的撰寫情況、報告會總結匯報的情況以及企業指導教師對同學的評價打分,給學生綜合評價打分,學生成績合格后,取得企業實踐學習模塊的學分。
4結束語
通過我校兩屆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企業實踐學習證明,按照上述內容的校企聯合開展的實踐學習?。ㄉ辖拥?17頁)得了很好的成效。通過親身參加施工實踐,理論聯系實際,將課堂上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際工程所用到的經驗有效地結合,不僅鞏固和深入理解了已學的理論知識,培養了同學們分析、解決問題、交際和務實的能力,使得專業能力與工程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切身感受到了企業及工程實際獨有的文化,也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積累了感性認識。由于“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處于探索階段,還有很多不足以及需要完善的方面。我們將進一步總結企業對學校、學生對企業、企業對學生、學生對學校的建議,深入探索基于卓越計劃的土木工程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工程實踐教育+創新意識及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高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健全完善相應的教學計劃的改革、系列化的教材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和各種軟、硬件的條件建設,建立具有行業特征和土木工程教育特色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和工程實踐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體系。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教育大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43.
[3]王向紅.工學結合課程體系構建模型的創新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31-36.
[4]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EB/OL].教高[2011]1號.
[5]林?。⒅刈吭焦こ探逃举|創新工程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1(1):19-21.
[6]林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培養方案研究[J].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47-55.
[7]張文生,宋克茹.“回歸工程”教育理念下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思考[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1):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