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教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2-09-04 03:52: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聽力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聽力教學

篇(1)

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四項基本技能,聽力作為這四大技能之一,被擺在首位,足見它在人類交際活動中地位的重要性。美國保爾?蘭金教授統計顯示,“聽”占人們日常言語活動的45%,“說”占30%,“讀”占16%,“寫”僅占9%,可見,“聽”作為信息輸入技能是極其重要的。只有先聽懂別人說的,才能和別人“交際”,才能體現語言這一“交際”的本質。

一、英語聽力訓練中的問題

在聽力教學中,首先要明確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短期內可能效果不明顯,這是正常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從“聽”入手進行實質性教學,無疑是進行聽力教學最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訓練手段。學生們所遇到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背景知識缺乏,造成理解障礙。

聽力是一項綜合技能的測試,它是聽和理解能力的總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沒有無文化的語言,離開了文化,語言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學生最起碼要掌握和了解西方的某些生活特點,英語民族的語言習慣、風土人情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如有一道很簡單的聽句子選出正確應答語的題目,所給的句子是“Oh,your dress looks very beautiful.”,給出選擇有“A.Where,where.B.No,no.I don’t think so.C.Thank you very much.”,面對這種題目,依舊有學生選擇A、B答案。這就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在西方當有人稱贊時應該說“Thank you.”這一習慣,而采用了中國人面對稱贊時要謙虛的習慣。

2.缺乏對良好聽力習慣的指導。

聽的主要目的是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意思,而目前,部分學生在聽力理解過程中有這樣的不良習慣:力圖把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賦予同等的注意力,惟恐漏掉一點信息。其實這是辦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發現有的學生在做聽力題時,一旦遇到一題聽不懂或者難以確定正確答案,就在那一題上繞圈子,拿不定主意。此外,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學生未能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而是把聽到的材料轉換為中文。這些習慣,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關鍵。因為,在有限時間內,翻譯后再理解是來不及的,特別是當兩種語言出現很大的差異時,更不允許這樣做。面對學生的這些情況,老師們如果能及時地給予指導,學生將會走少很多彎路。

3.忽視心理因素對聽力的影響。

人的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學生的興趣、注意力、學習情緒和態度、意志力等因素。雖然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學習過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對學習的效果起著促進和抑制作用。這些因素在英語聽力過程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如果兩個人的聽力水平相當,心理狀態不同,考試的結果也會相差很大。

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1.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聽音方法。

大多數學生沒有經常聽音的習慣,不知道如何在規定時間聽懂材料,準確答題。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聽音時,不要將注意力放在單個的單詞上,而要把握句子的意群,進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即要從總體上把握語篇。其二,教師要指導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聽不同文體的材料。例如聽議論文體,要注意聽文章開頭和結尾,以及說話人的語氣,有時更要聽清說話人使用的語音語調;如果是聽敘述型文體,則要注意聽清“when,where,who,what,why”五個單詞傳達的確切信息。

2.選擇合適的聽力素材。

全面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聽力練習不拘泥于課本教材。應在原有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的基礎上,旨在幫助學生增強語篇理解能力;提高他們對所聽材料的分析、歸納、綜合和推斷能力。選材特點是:a.注意信息性、知識的趣味性與實用性;緊跟時代的步伐,貼近中學生的生活;b.注意語言的規范性和題材的廣泛性。內容涉及語言學習、校園生活、現代科技、文化、體育、娛樂、日常生活及名人軼事等。內容豐富語速較慢的,如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節目(VO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該節目用詞淺顯,基本控制在1500詞左右,句子結構簡單,單詞重復率高,語速緩慢(每分鐘不超過90個單詞),比較適合做聽寫練習。

3.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指導作用。

(1)多媒體教學的利用。

恰當使用網絡媒體資源,提供學生豐富有趣的聽力材料,確保學生自主學習。隨著信息技術的的發展,因特網和各種媒體可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聽力學習素材,如:精彩英文電影、經典英文歌曲、繞口令練習、英語語音等,同時通過網站還可使用到多年的各類英語考試真題,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學生業余時間自學。媒體資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

(2)適當的英語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角、英語話劇表演、英語演講等都能起到輔助作用。建議堅持收聽學校有計劃、有系統播放的各種聽力材料,內容涉及天文地理、人物、歷史、新聞、廣告、科技報道、社會軼事、文藝、教育、醫學和體育等。學唱英文歌曲,定期有意識地欣賞英文電影,以及上英語網站學習。

(3)培養良好的聽力習慣和技巧,克服心理障礙。

良好的聽力技巧和習慣有助于減少學習者的困惑和焦慮,改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動機。有效運用聽力策略和技巧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和聽力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培養學生捕捉重點的能力。聽材料時,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聽懂每一個詞。只要抓住了要點,根據要點對所聽內容作出分析推理。第二,培養學生的預測能力。聽錄音前先讀聽力選項,根據已知信息猜測未知信息。第三,培養學生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尤其是一些關鍵詞、重要的細節、數字等,要邊聽邊記,增強聽力效果。

三、結語

聽力是絕大多數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弱項,但聽力水平的提高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英語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現狀,不斷探索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并且我們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選取適合學生的聽力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劉君濤.高職學生學習心理障礙與調試.教育與職業,2004.

篇(2)

1.1 語言障礙

1.1.1 語音、語調語言首先是有聲的,其最本質的物質外殼是語音、語調。學習語言,如果語音不準,又不能正確把握語調,就會失去一定的辯音能力,這勢必影響整體的聽力理解。所以,語音問題在聽力教學中不可忽視,尤其是在語言學習的初始階段,強化語音訓練對提高聽力水平更是尤其重要。教師通過講解、示范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發音,辨別相似音素之間的區別,過好音標關,同時,選擇適當的錄音材料進行模仿、跟讀和聽寫等練習,培養學生對語流中的連讀、同化、不完全爆破、弱讀、重讀、升調、降調等一些語音、語調變化的敏感性以及語速的適應性。教師還可以選用英美人士的對話錄音材料,幫助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掌握技巧,培養語感,熟悉、模仿標準的英語對話和朗讀。同時分析說話者如何利用不同的語調表達態度、情感和隱含的內容。

1.1.2 語言知識。語言知識對聽力產生的困難體現在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等方面。許多人認為:聽得越多,聽力理解能力越強。誠然,多聽是提高聽力的一種積極手段,但聽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取決于聽的次數多少,它還與聽者的英語知識水平密切相關。

英漢語言結構差異較大,如英語復合句中從句的位置比較靈活,而漢語通常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后排列語序,在閱讀時可以運用語法知識分析句子,但聽音過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動過程,需要在瞬間內完成。所以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有關的語法知識,了解英語語法結構的規律性,從而提高正確理解句子和段落乃至語篇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1.2 心理障礙。根據心理語言學理論,學生的心理因素對聽力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聽力的必要條件。如果聽音時積極、主動,充滿信心,不帶任何心理負擔,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聽者的正常水平。

急躁是影響聽力的大敵。開始時由于聽懂得較少,就容易產生急躁情緒,進而出現連鎖反應:急躁一思想分散一自責、抱怨一導致聽力失敗。教師應遵循教學規律,在教學上對聽力材料的難度作適當調整,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不完全到逐步完全,由單項聽到綜合聽,使學生逐步適應。同時應向學生指出,只有穩定情緒,持之以恒,經過大量、多次地聽,自然會產生效果,另外,還必須認識到聽力學習的艱巨性,應正確對待所碰到的困難和挫折,提高自控能力,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

1.3 文化背景知識問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缺乏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禮儀等方面知識的了解,會對聽力理解產生一定的障礙。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風俗習慣,擴大知識面,特別要注意中外文化差異。影響聽力的主要障礙――語言、心理和文化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采取正確的策略和方法。

2.心理因素的問題

聽力理解過程也是較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中學生聽英語的潛在困難屬于心理障礙,總感到被動、無把握,因此過分緊張。聽的時候的注意集中到內容上而不是語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細節上,正在聽的而不是已聽過的。從而使原來可以聽懂的內容也受影響

2.1 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策略。聽力材料中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包括語音知識、語言知識、日常交際用語,文化背景知識等等,對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很多。作為英語教師,首先,從入門開始,就要認真教好音標。其次要注重朗讀技巧的訓練、培養。最后,要不時進行語速適應練習。訓練時要力求做好以下幾點:

(1)精聽與泛聽相結合。在聽力訓練時,要力求做到精聽與泛聽相結合,課上精聽,課下泛聽,精聽抓"質",泛聽抓"量"。

(2)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相結合。聽力訓練應貫徹于每個教學環節中,每周定時抽出一定時間集中進行聽力訓練,做到"常"聽但不"長"聽。

2.2 聽、說、讀、寫相結合;① 聽、說:在聽完一段錄音材料后老師可以就所聽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把聽與說有機結合起來,以說促聽。② 讀:大聲朗讀可以使學生糾正自己的發音,培養語感。限時快速默讀可以提高閱讀速度。③ 寫:即聽寫,教師可要求學生對所學材料的部分段落進行聽寫,平時訓練學生聽的精確度及寫的速度。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缺乏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禮儀等方面知識的了解,會對聽力理解產生一定的障礙。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風俗習慣,擴大知識面,特別要注意中外文化差異。

篇(3)

一、雅思聽力與普通聽力的特點分析

(一)普通聽力特點

普通聽力測試主要的目的就是考察學生對英語的分析能力和重組能力。學生在整個聽力的過程之中需要不斷接收外界信息,同時還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重組并翻譯,保證在最快的時間內了解說話者所表述的內容同時判斷其含義。學生必須要掌握接受、理解、記憶等多方面能力,做到在聽中理解,在理解中學習,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過程比較復雜。

(二)雅思聽力特點

雅思聽力要求學生必須要具有較強的英語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雅思考試成績是衡量學生在英語國家學習和生活能力的重要指標,在聽力中重點主要集中在生活性Z言和學術語言兩個方面。因此,學習方法多種多樣,考試題型也比較廣泛。短文部分內容在很大程度上都與現實生活沒有什么關系,語言過于書面化,真實性不強,更像是閱讀材料的錄音版本。在題型設計方面也是主要以考試為中心,僅復合式聽寫部分要求填寫出空缺單詞和三個句子,其余全部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二、雅思聽力教學對大學聽力教學的重要啟示

(一)合理選擇教材內容

雅思考試的題型多種多樣,形式豐富,在發音方面也比較國際化。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來說應該合理改變教材內容,朝著雅思教材靠攏,選擇更加貼近生活的教材以及聽力材料,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提高聽力能力。聽力課上如果僅限于聽力書本上的內容,課堂教學則會變的枯燥無味,對此,教師必須要在此基礎上擴大知識量,增加有趣味的聽力材料。可以在兩節聽力課的休息時間或者聽力課的最后十五分鐘找一些材料,例如《走遍美國》就是很不錯的聽力材料,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看情景劇的同時學習英語。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不夠濃厚,缺少學習動機。對此,在實施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比較好的課外書,讓學生抽時間多了解一些課外知識,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同時可以定期組織相關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擁有了強烈的學習熱情,才能保證學習效果。還可以選擇一些英文電影讓學生觀看,盡可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和諧的英語學習環境。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

相關研究表明,師生關系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對此教師必須要注重師生之間能夠相互理解,及時溝通,在學習過程中適當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積極引導,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喜歡這個教師的同時,喜歡上這門課。

(四)改變教學方式

普通英語聽力課堂學生很容易就會昏昏欲睡,感覺學習十分無趣,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無趣。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聽力中,不僅要說,也要會說,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Lead in部分可以將聽說很好地結合起來,并且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單詞。與此同時,也要訓練學生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以往傳統的聽力課教學,教師總是一個材料讓學生翻來覆去聽好幾遍,而雅思考試聽力部分只有一遍,十分貼近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集中精力,雖然剛開始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時間長了自然就會適應這種訓練,聽力水平自然而然就會有所提高。除此之外,也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這樣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水平。學校可以組織學生每個星期定期開設的“movie night”,讓外教在movie night為學生放映外國電影,同時為學生講解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的不同之處,讓學生接觸真實的英美文化和英語語音語調,更好地掌握不同話語的自然節奏和速度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雅思聽力教學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有著重要的啟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聽力教學方式,合理選擇內容,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合理借鑒雅思聽力教學經驗,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增強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同時根據實際需要訂閱合適的聽力教材,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藝.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雅思聽力教學之探究[J].瓊州學院學報,2010(6): 115-116.

篇(4)

眾所周知,在韓語教學中,聽、說、讀、寫、譯是學習韓語的五大基本技能,其中“聽”處于首要位置,聽懂對方的語言是進行交流的必要條件。聽力教學是整個韓語教學的基礎,為其他韓語課程教學提供了前提和保障。韓語聽力課程教學的主要特點是:通過教與學,讓學生獲得正確的韓語語音、語調;在反復地練習、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聽音和辨音的能力以及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

通過對類似學科的學習以及我們現在正在實踐的“項目教學”中獲得的經驗,我們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學模式,使聽力課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可操縱性,經過總結,反思了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備課理念、教學方法的反思

我們的備課理念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聽力課的趣味性和可操縱性,讓學生掌握聽力的技能技巧,同時也要求學生自己也進行相應的備課。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中,教師很少去教學生怎樣聽,而更多的只是將大量的視聽材料“灌”給學生,認為學生在接觸過大量的聽力內容之后便會自然而然地獲得聽力方面的技能。長此以往,學生會發現傳統教學模式遠遠不能解決自己聽力上的問題,進而漸漸地對聽力學習甚至韓語學習失去興趣,而學習興趣的喪失是聽力學習中最大的障礙。因此,作為教師很有必要在如何講授聽力課程方面尋找新的思路,不能只做錄音設備的播放員。同時,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聽的技能技巧,讓學生明白聽什么、怎么聽、如何鞏固聽到的知識。多給學生制造聽的機會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主動地配合以“說”“寫”。變“聽力課”為“聽說課”“聽寫課”,同時要求學生把聽到的說出來、寫出來,調動人體的各個器官共同參與,在聽的同時練習說、寫的能力。利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聽力的積極性,營造聽力教學的良好氛圍。

二、學生學習基礎、狀態和效果的反思

我們的教學對象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生的知識面較為狹隘,習慣于教師滿堂灌式的被動接受式的傳統教學模式,缺乏獨立發現和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習資源利用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與綜合能力較低,多表現為個別化學習,課堂上群體性的小組交流與協同討論學習機會很少。在學習韓國語方面表現很吃力,學生不愿開口大聲說韓國語,如果不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態,韓國語教學課堂就成了“一言堂”而枯燥乏味,并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但中專學生富有朝氣且對新事物有濃厚興趣。教師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了解學生,熟悉教材。對學生嚴格要求,并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不拋棄,不放棄,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從而產生一種積極情感,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學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績,有了“成就感”學習興趣就上來了。

三、授課內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對授課的內容、方式,我們沒有采用傳統的聽力教學中采用的“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對答案”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只能使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感,聽力效果減弱,無法體現語言學習的交際性,極大地影響了聽力教學。

逐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不再是教學中的主導者,而是成為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尤其是情景教學是一大亮點,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人人參與,以情景對話等形式來考查所學的知識,“以戰代訓”使學生深入其境,加強了學生對全課重點詞匯、語法、句型的主動記憶,也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所學新知識的靈活應用。

教師不再把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學會得到知識技能的途徑,學習的重點在于學習的過程而非學習的結果,他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具體知識很容易遺忘,但學習能力可以長時間保持。我們的聽力課方式更多的采用“聽寫、聽說”相結合的辦法,聽力課目的不是單純的聽懂,而是聽懂后寫、說,達到語言交際性的目的。

四、對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和自身素質的反思

通過實踐,學生掌握的情況很好,課堂教學整體過程也較順暢,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課堂容量較多,講得太多,練得太少,有些地方沒有充足的時間。例如,學生情景對話準備時間如果能更多一點,相信效果會更好。感覺這里顯得有點單薄,如果能更多地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所得到的啟發或激勵效果會更好。

由于中專學生更多的習慣了以往的“應試”教育模式,主動學習意識不強,學習能力不足,在推行、實踐新的教學模式方面顯得有點急躁,如果此時能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時間,更豐富的學習資源,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等形式,發揮大家的團結協作精神,這樣學生的表現可能會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篇(5)

一、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聽力反應及理解存在的困難

1.學生由于自己發音不準確,造成聽力困難,辨別不清。有些學生由于一開始沒有模仿正確的發音方法,自身發音不準確,與聽力材料中的發音對不上號,辨別不清詞意。或者沒有掌握好語音、語調、單詞發音在句中的變化,如連讀、同化、弱化、不完全爆破等。這些都有礙于聽力能力的提高。

2.受到母語的干擾,從而影響聽力的反應速度。一些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后,習慣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譯出來,而不能直接將語言信息轉化成一個情景,因而影響了反應速度、理解程度和記憶效果,不能很好地進行思維。

3.聽力習慣和心理因素的問題。聽力主要目的就是要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思想。在聽的過程中要盡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 ,不要力圖把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聽懂,若聽到每個詞與每個句子時就停下來思考,就會跟不上語速。同時,聽力理解也是較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時,就易產生恐懼的心理,聽力從而受到影響。

4.中西文化背景知識的差異。學生課外閱讀面窄,基本上對一些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缺乏理解,這就會影響聽力,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謝話(Thanking)、告別(Farewell)等,中西方表達不盡相同。以“Name”為例,有一道聽力題,要求學生聽一個對話,然后寫出對話者的Family name,而聽力內容里面出現Jim Green,一些學生就把答案寫成Jim,殊不知,恰好相反,這樣就產生了錯誤。

5.學生對英語詞匯的掌握也是影響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詞匯量較大的學生,其聽音理解水平自然也就高;而詞匯量少的學生,或多或少對錄音內容存在對一些生詞無法理解,這就會影響到聽力。因此要時刻告誡學生,盡量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6、許多教師認為聽了教學費時多,而收效不明顯。因此,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語法教學等方面,只有在單元測試、期中期末考試時統一播放錄音,訂正時如聽不懂,就把聽力原文給學生看,以閱讀代替聽力,缺乏聽的經驗,學生看得懂卻聽不懂。另一方面學生沒有良好的聽力狀態。考試中難免緊張,心情煩躁,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會下降,記憶裝置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作用,從而導致學生總是感覺聽力朗讀速度快。

7、一些學生缺乏聽力技巧,不能緊扣與試題有關內容,也不懂語句重讀、節奏,連讀以及語調等方面的朗讀技巧知識,從而沒聽清或者沒懂材料中的某一內容,或對所聽到的某個單詞苦思冥想而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從而跟不上磁帶節奏,直接影響到后面的解題。

二、英語常見聽力教學策略

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個不斷發展聽的技巧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豐富知識,鍛煉分析、推理能力的過程。因為聽能的高低不僅僅與聽的技巧及熟練程度有關,而且與聽者其它方面的語音能力、文化背景知識以及思維能力都有密切關系,而教師聽力教學策略的選擇,更是直接影響學生的聽力學習品質。所謂聽力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聽力教學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采用的操作模式和技巧。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1. 標題探索(title exploration)

該活動用于訓練主題聽力技巧。其教學步驟如下:

(1)根據聽力材料擬定幾個主題;

(2)介紹聽的任務,使學生在聽的時候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大意上;

(3)教師播放聽力材料;

(4)學生根據聽力材料選擇適當的標題。

2. 概述選擇(summary choice)

概述是文章主題的概括,可以在聽之前布置任務讓學生聽完后總結文章大意,可采用概述選擇的方式,即,給學生提供幾個關于文章概述的選項,組織學生根據所聽內容,選擇其中一個最能該文主題的句子。步驟與標題選擇相同。只是選項不是標題,而是對文章大意的概述。

3. 復式聽寫(compound dictation)

復式聽寫是獲取具體信息的教學策略。聽之前,教師可將聽力材料的焦點,材料的關鍵所在,或聽力材料的技巧性部分挖掉,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將注意力集中在這關鍵部分。

教學步驟如下:

(1)根據課堂教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聽力材料的關鍵詞或關鍵內容挖空。抽掉的可以是單詞、短語或完整的句子;

(2)將挖空的材料分發給同學,交代聽的任務;

(3)教師播放聽力材料;

(4)學生在聽的同時將缺少的部分補上;

(5)反饋。

4. 聽與畫(Listensing picture)

“聽與畫”。可用于描寫性文章的聽力。學生將所聽到的描述用簡單的圖畫表示出來。聽與畫活動可以由教師朗讀,也可以由學生朗讀。這種活動對學生寫的能力要求不高,只要聽懂即可,繪畫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將大體的位置、情節等表達清楚即可。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選擇難度適合學生的材料;

(2)教師播放錄音,或讀給學生聽,或由學生讀;

(3)學生在聽的同時完成繪畫;

(4)學生相互比較對照自己所畫的圖畫。

篇(6)

    然而,聽力水平低下一直是學生較為苦惱的問題,如何提高英語聽力水平自然而然地成了眾多學習者與從教者所關注的焦點。國內外許多學者也曾對影響聽力水平的因素進行過許多探討,歸納起來大概有兩類:知識性障礙和非知識性障礙。其中知識性障礙包括語音、語法、與英語相關聯的文化背景知識等等。非知識性障礙則包括情感因素、認知因素及聽力理解的方法等等。在實際中,影響聽力水平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學生們在聽力中遇到了種種困難:有的主要是生詞太多,往往一個詞聽不懂,便變得無所適從;有的是抓不住重點,抓住某一兩個詞句而不理解全文,最后也還是不得要領;有的好象聽懂了全文,可抓不住關鍵,一聽到問題又感覺茫茫然好象什么都不太懂了。這些問題的存在需要老師有針對性地采取些方法來幫助學生克服影響聽力提高的各種障礙,進而提高聽力理解水平。

    一.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營造習得環境

    在課堂上,學生聽老師和其他同學講英語是提高英語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許多老師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因此,用英語教英語已逐漸成為中學英語教師的共識。不僅使用英語課堂用語來組織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還要在講解詞匯、語法結構、語篇時盡可能的使用英語;課堂上的師生交流、對答、討論以及對學生的評價等也要使用英語;同學之間的交流也要使用英語。營造英語習得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聽力理解水平。當然,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根據學生實際,使其具有可接受性。

    二.加強閱讀教學,豐富語言背景文化

    學生常有這樣的體會,遇上內容熟悉的材料,聽起來收獲較大,這反映了語言知識、背景知識在聽懂有聲語言過程中的重要性。語言知識除語音、詞匯和語法三大要素外,還包括句法知識和諸如文章體裁、結構等的篇章知識。背景知識則包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生平,常人趣事等等。教師可以尋找典型語篇,讓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拓寬詞匯量,形成語感,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提高猜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加語法結構的熟練程度,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克服聽力提高的知識性障礙。

    三.精聽與泛聽相結合

    聽有兩種方式:精聽與泛聽。泛聽是指任何聽力材料先完整地聽一遍,重點放在語篇的理解,而泛聽則是指在泛聽的基礎上反復再聽幾遍,將文章分成語段,語段分成語句,語句分成意群,逐個擊破,或者做逐詞逐句的聽寫練習,重點是確保語句的理解。

    精聽的目的是訓練基本功,逐步習慣外國人講話時的語音語調在語流中的變化,聽熟基本詞、常用語和常用句型。泛聽的目的是鞏固和擴大精聽的成果,接觸更多的語言現象,更快的提高聽覺反應能力。可以說泛聽是目標,精聽是達到目標的手段,要有效地提高實際交流活動中的聽能,在聽力訓練中必須采用泛聽和精聽相結合的方法,泛聽先行,精聽在后。只有精泛結合,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的目的。

    四.聽說讀寫融合,四項技能并進

    語言教學的綜合性原則不僅強調教學方法的綜合,而且強調語言技能的綜合。該原則認為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要全面發展。即使是單向技能課,教師也要體現語言技能的綜合性原則。因此,在以提高學生聽力技能為主的聽力課上,也要根據實際,將它與說、讀、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有所側重,又全面發展。

    聽說結合:教師既可以要求學生聽后口頭回答問題,進行復述或針對課文內容進行討論,也可以先師生對話,談論與聽力材料內容有關語言方面和背景方面的話題,然后再讓學生聽。

    聽讀結合:對于那些來自生活真實語言的不太長的閱讀文章,可以采取先聽后讀,要求學生主要以聽覺而不是視覺來吸取語言知識,聽后可讓學生回答一些如who,when, what,where之類的問題,待學生閱讀材料之后再討論疑難問題或書面回答問題。另外,加強朗讀訓練對提高辨音能力和形成語感及提高聽力作用很大。

    聽寫結合:聽寫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漸發展聽音會意能力,增加對語言的敏感性,提高記憶力,從而提高聽力水平。教師可以采用的訓練方式有聽課文的短語、句子、段落,聽課文原文填詞等。

    五.優化心理環境,減少情緒障礙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于提高聽力非常重要。關于如何克服精神緊張,消除焦慮感,樹立自信心,發揮聽者理解過程中的能動作用,許多學者提出了很好的見解。有學者從語篇的角度提出:首先,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在聽力語篇中遇到聽不懂的詞句完全不必著急,因為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其次,根據語篇信息冗余度原理,沒有聽懂的這部分信息有可能在語篇的其它地方再次出現,或者即使不出現,也可通過上下出合理推測;再次,根據語篇結構潛勢,沒聽懂的這部分,有可能并不影響整個語篇的理解,只起一些輔助作用。若能認識這幾點,聽者就會真正地樹立起心理優勢。

    六.運用聽力策略,加強技巧訓練

    教師在進行聽力教學時,不僅要學生多聽語言材料,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采取一些策略與方法來提高聽的效率。我們必須認識到聽力學習策略教學的意義,在聽力訓練時,應向學生指出聽力訓練不是學生被動地聽教師準備的語言材料,而是主動吸取信息的過程,因此,要積極思考,有意識地采取一定的策略,提高學習效益。主要的學習策略有:

    1. 在聽前根據問題和選項對文章大致內容進行預測;在聽獨白的過程中,可根據首、尾句對文章的內容進行預測。

    2. 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即使有的音或詞句沒聽清楚,也可根據自己的猜測自動彌補,甚至可以跳過,千萬不要停下來思考,以免影響隨之而來的“流水線”式的輸入。

    3. 聽較長對話或短文時,注意力要集中在整體內容上,把問題與題干聯系起來,或通過注意理解每一段的主題句等方法,掌握中心思想與主題。

    4.記錄重要的人名、地名、時間、日期、年齡、價格、距離的數字等聽后容易遺忘的內容。數字用阿拉伯字記錄,人名、地名用代號,長詞用縮寫,長句記主要成分等。

    5.善于識別與聽懂關鍵詞。如回答對話發生的場所或人物之間的關系等,一般均有關鍵詞。

    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聽是吸收和鞏固語言知識和培養說、讀、寫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聽力課是外語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聽力課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生語言知識接收、語言基本技能訓練及實際能力培養的水平。如何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水平,不同學者及研究人員在聽力教學研究過程中采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關鍵在于正確認識聽力過程及影響這一過程的主要因素,只要教師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一定能較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

    參考文獻:

篇(7)

1. 聽力試題一般安排在英語試卷的開頭。播放錄音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5分鐘左右,每道題的播放次數一般為兩遍,要求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準確、完整地完成所給出的聽力試題。

2. 聽力試題所選的材料一般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突出其交際性。它要求考生掌握所聽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對話的細節,理解事實,能夠根據聽力材料作出簡單的推理和判斷。

3. 聽力試題類型眾多,但是從其所考查的聽力技能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① 聽音辨音題。 ② 聽音理解題。 ③ 聽寫題。

二、 聽力材料的語言特點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總是抱怨聽力材料難,聽不懂。然而這些語言材料他們一看就懂,這是怎么回事呢?因為學生們還不懂聽力材料的語言特點。聽力材料是口語語言,與我們平時閱讀的書面材料語言有很大的差別,換句話說,能看得懂的未必都能聽得懂。 Buck提出了一系列的口語的特點: ① 口語是冗余的,我們經常重復同樣的內容。 ② 口語不總是流利的,當我們邊說邊重組句子時,不僅會重復,還會猶豫,當我們開始說某一內容時,甚至會出現虎頭蛇尾的句子。 ③ 口語常常有許多非正式語言特征,比如俚語和口語用法。 ④ 口語更加個性化,像I think ... 和I mean ... 這樣的表達方式有更多的感彩。 ⑤ 口語還包含更多話語中沒有直接表達的意義。口語受即時性的影響,聽者反應與思考的時間要比閱讀書面語短,這也就無形中增加了口語聽力的難度。

三、 聽力過程中的困難

有的教師平時在課堂中增加了聽力測試訓練,并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訓練,但是仍有很多學生認為聽起來很難,跟不上,有的學生甚至已經產生了厭倦情緒。那么,學生通常會在哪些方面出現困難呢?

1. 語言上的困難。有的學生由于沒有學好音標,沒有過好語音關,導致辨音能力差,聽音有困難。特別是當所聽的語言材料中出現新單詞、新句型或新語法現象,或者由于連讀、弱讀、失去爆破、重音轉移等語音語調的變化而使語流中的詞句發生變化時,學生都會聽得十分吃力。

2. 內容上的困難。有的學生因為缺乏文化背景知識,導致理解有障礙。地域不同,國度不同,從而引起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不同,社會風俗不同,文化習慣也不同。我們的學生對英美文化背景缺乏了解,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習俗和文化特色,在聽英語時,盡管材料中并無具體的新詞句、新語法,但是學生在聽力理解上仍然有困難。

3. 詞匯和語法上的困難。聽力訓練必須要以一定的詞匯量為基礎。有的學生由于詞匯量少,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的生詞太多,要聽懂整篇文章大意就會有困難。有的學生因為缺乏一定的語法分析能力,即使聽懂了所有的單詞,卻也未必能快捷、準確地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

4. 聽力習慣差,缺乏聽力解題技巧。有的學生習慣了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去聽取信息,結果,只記住了某幾個單詞,卻抓不住文章大意,或者是一聽到不熟悉的單詞,大腦立刻就卡在了那里,后面的內容也聽不進去了。由于學生沒有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習慣于心譯,從而影響了反應速度。

四、 聽力訓練中的技巧

了解了上面的內容,教師就要在進行一系列的聽力訓練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教給學生聽力解題技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目的。

1. 聽話先聽音,注意捕捉腔調。無論哪種語言,每個人的腔調是不一樣的。在聽力測試正式開始之前,往往會有幾分鐘的聽力試音。學生在這一時間里應先適應講話者的語音語調,為正式聽音做好準備。那么,在平時的訓練里,教師要給學生多聽各種各樣的材料,幫助學生養成善于捕捉講話者腔調的習慣。

2. 思維應提前,不要回頭想。有些學生心理脆弱,在聽音的過程中容易信心不足,養成回頭想的習慣。一方面導致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聽后面的內容,另一方面在語速較快的情況下也容易導致理解跟不上。而聽力過程是一個思維集中的連貫過程,不能有中斷和反復。所以,在聽的過程中學生自己的思維應提前,也就是說,在聽的過程中讓自己的思維去推測、期待、預測下面的內容。這種心理訓練,不僅能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的習慣,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聽前仔細審題,適時記錄。聽力錄音播放前,總有一些時間給學生讀題。學生應充分利用這點時間,先認真審題,快速瀏覽所給的題目和答案,把握大意,通過分析比較,精心鑒別,捕捉關鍵詞,從中得到某些信息和提示,從而預測和把握將要播放的聽力內容,在聽的時候能有針對性地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快速作出判斷。在理解句子整體意思的基礎上,對時間、數字、價格、人物、地點等細節方面,必要時作些適當的記錄,以便作為判斷的依據,而且還可以降低解題的難度。

4. 養成習慣,按時練習。多聽是訓練聽力的唯一途徑。在多聽的過程中自然會生成和培養出很多的聽力理解的解題技巧。因此,學生在平時一定要養成按時

初探英語聽力教學

江西省于都縣天潤實驗學校 符 文

我們知道,“聽”是學生學習英語必須掌握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人類學習語言的規律是聽——說——讀——寫。因此,聽力技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語言技能,特別是在交際溝通方面尤其突出。為了讓英語學習更加科學,為了培養高素質的英語人才,我們必須從聽抓起。那么,在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篇(8)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近年來,隨著二語習得研究的發展,聽力在外語課堂教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Benesch,2001;Krashen,1982;Dunkel,1991;Sharpe,2001)。在中國的英語教學中,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大綱,都確立“以聽為先”的基本教學方法(Lin,2002)。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和教學研究者開始探索如何教學生聽力。同時,國家和當地政府也開始資助編寫新教材和培訓中小學英語教師(Lin,2002)。許多教師都開始意識到,鑒于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需求,有必要改變自己對英語和英語教學的看法,學習關于教學和教學評估的新技巧與技能(教育部關于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綱要,2001)。

研究學者發現,即使是學習了十多年英語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的聽力水平也不盡如人意(He,Zhao,2005;Ma,2006;張愛萍,2009;朱慧,2009)。其中有諸多因素影響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教材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ichards,2001),教材的使用是其中一個原因。許多學者都對語言教學中教材的重要性進行了研究,但是關于教材中的聽力材料和學生的聽力技巧兩者之間的關系,很少有學者涉及(Davison,1976;Morley,1979;Chan,1981;Hutchinson,1987;Sheldon,1988;Hutchinson,Torres,1994;Flowerdew,Miller,2005;WANG,2008)。

2001年初,中國教育部決定:自2001年秋季入學起,小學三年級就要開設英語課。這項政策先在城市實行,再逐漸在鄉鎮的學校實施。所有小學和初中的英語教材都要根據新標準編寫。2001年下學期以后,新教材在中國的38個試點學校投入使用。其他地方的學生將會在2002年的下半學年開始使用新教材。5年之內,中國所有中小學都要用上新教材(Lin,2002)。然而,研究者在網上找不到關于學生對教材中聽力材料的理解的相關文章。因此,本文設定的研究問題是:學生對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中的聽力材料的認知是什么?研究的目的在于發現學生是如何理解教材中旨在提高學生聽力技巧的聽力材料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及統計教材中聽力材料數量的方式收集研究數據。問卷的題目圍繞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為全國大部分小學所采用的《小學英語》,設定參與本次問卷的50名三年級學生為湛江市第八普通小學的學生,年齡在10到11歲。通過統計所選定教材中聽力材料的數量制作圖表,分析聽力在整本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運用統計計算軟件SPSS15.0,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一些多為描敘性的結論。

三、研究發現和分析

根據預設的研究問題,呈現調查問卷的研究結果及發現如下。

1.對教材的分析

小學三年級英語課的教材分為上下兩冊,分別用于三年級的兩個學期。每本書中有六個單元,每個單元有15個教學活動,覆蓋聽、說、讀、寫四個層面;另有兩個單元的復習課,每個單元有5個教學活動。在所有教學活動中,和聽力相關的教學活動占72%。

2.學生對教材中聽力材料的認知

對比上下兩冊教材,發現聽力材料在英語教材中占很大的比例,那么學生對教材中這些聽力材料的認知如何呢?問卷問題1:“《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英語聽力材料?”這一問題的問卷結果表示“同意”的高達28人次,表明有56%的學生認同聽力材料是教材的重頭戲,然而,仍然有38%的學生不確定聽力材料是否在教材中占很大比例,6%的學生則認為教材中沒有很多聽力材料。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聽力材料占大部分比例,是中國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工具。在這種情形下,學生還會希望在課堂上聽到這些聽力材料嗎?針對這一題,僅有6人希望在課堂上聽到聽力材料,有38人不希望在課堂上聽到,表明約76%的學生不希望在課堂上聽到聽力材料,只有12%的學生表示對英語課堂上的聽力材料有期待。

問卷中的問題3至問題6是關于學生對教材中聽力材料難易度和趣味性的認識的調查,設計這些問題旨在找出學生不愿學習聽力材料的原因。針對問題5:“你覺得教材中的聽力材料簡單嗎?”問題6:“你覺得教材中的聽力材料難嗎?”只有22%的學生認為書中的聽力材料簡單,而認為聽力材料不簡單的學生的比例高達62%。在關于聽力材料難度的調查中,58%的學生認為教材中的聽力材料難度大,只有18%的學生認為聽力材料不難,剩下的學生對材料的難易度表示不確定。當問及教材中的聽力材料是否有趣或枯燥乏味時,大部分學生(62%)選擇“不認為(或極度不認同)聽力材料有趣”,這樣的選擇表明學生不愿意學習聽力材料。同時,68%的學生認為聽力材料枯燥乏味。

學生在學完兩冊書后對書中聽力教材的認識如何呢?問題9:“教材中的聽力材料可以提高你的聽力技巧嗎”的調查結果表明:只有20%的學生認為通過學習教材中的聽力材料,他們的聽力技巧得到提高;而66%的學生則表明聽力材料的學習并沒有提高聽力技巧。對于問卷中這樣的表述:“我沒有從教材中的聽力材料里學到知識。”有64%的學生表示認同,只有24%的學生表示不認同。問卷題11“我愿意課后再學習書中的聽力材料”的數據結果表明:只有20%的學生愿意課后再學習書中的聽力材料,大部分學生(60%)則表示不愿意。

四、教學啟示

學生認為聽力材料難、枯燥,并不能幫助提高聽力技巧。根據收集的數據,我們發現學生認為教材中的聽力材料難度大。參與問卷調查的50名學生中,大致有30名學生有這樣的想法。由于學生做不到用英語與周圍的人交談,同時課堂內外也少有英語互動,學生就覺得教材中的聽力材料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聽力材料的學習似乎實際價值不大。總之,對他們來說,英語是一門抽象難學的外語,而且沒有多大用處。這種心理直接導致學生不愿意認真學習英語聽力材料。正是受這種心理因素的影響,許多中國學生在英語口語表達上缺乏自信,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及練是帶著抵觸的情緒。

怎樣的聽力材料才是有效的聽力材料?Nunan(1999)認為有效的聽力材料應具備下列特征:(1)聽力材料的目的明確:學生知道為什么要聽;(2)無論是獨白還是對話,聽力材料都應該出自范圍廣泛的、真實的語音材料;(3)聽力任務之前應該有對相關背景知識的介紹,聽力材料中應該蘊含一些提高聽力的技巧;(4)聽力材料應能讓學生經過反復聽錄音材料循序漸進地理解聽力內容,同時聽力材料應當從易到難;(5)聽力材料可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6)聽力材料的內容應當人性化。第三冊的英語教材中有許多聽力材料,這些聽力材料應當符合上述標準,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有意義。因此,教材應當對英語教材進行評估,在對教材作出修改后,聽取學生對教材的認識是大有益處的。如果學生仍然認為教材難且枯燥乏味,就應當及時修改并訂正。教師可以改編或自編一些聽力材料彌補教材的不足,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輕松愉快地理解課程。

在確保學生可以愉快地學習教材中的聽力材料,并確實有效地學到了知識這一方面,除了教材外,老師也起著很大作用。聽力課上,學生需要集中精力聽,并能對所聽的內容作出迅速反應。如果學生在練習聽力的過程中表現得被動和憂慮,那么極有可能感到緊張,會因過于小心而不能對聽力內容作出快速反應。老師不能責備或懲罰學生,而應該使課堂多樣化,且活躍有趣(Hutchinsons,1987;Hutchinson,Tomes,1994)。

參考文獻:

[1]Benesch,S.Critical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Theory,Politics,and Practic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1.

[2]Chan,C.S.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i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1.

[3]Davison,W.F.Factors in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Texts for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1976.30 (4):310-314.

[4]Dunkel,P.Listening in the native and second/foreign language: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TESOL Quarterly,1991,25 (3):431-457.

[5]Flowerdew,Miller.L.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He Qiguan,Zhao Peng.Listening alone and listening plus: a comparison of two teaching methods on student listening.CELEA Journal,2005.5(2):29-32.

[7]Hutchinson,T.What’s underneath? An interactive view of materials evaluation.London: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1987.

[8]Hutchinson,T.,Tomes,E.The Textbook as Agent of Change.ELTJournal,1994.48(4),315-328.

[9]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Pergamon,1982.

[10]Lin Lin.English Education in Present Day China.Asian/Pacific Book Development (ABD),2002.22 (3):8-9.

[11]Ma Hua.On Developing Listening Competence of Non-English Majors.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6.3 (5):1-5.

[12]Morley,Joan.Materials Development: The NewFrontier: Not by Chance But By Design.TESOL Quarterly,1979.79:12-24.

[13]Nunan,D.Research Method in Language Learn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4]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Boston: Heinle & Heinle,1999.

[15]Richard,J.C.Curriculum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6]Sharpe,K.Modern foreign langaug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the what,why and how of early MFL teaching.London: Kogan Page,2001.

篇(9)

一、聽力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

聽力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關資料表明,在外語學習中信息獲得的45%在于聽,說占30%,讀占16%,寫占9%。這些數據足以說明聽力教學在外語教學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因此高中英語新教材在編排體例上、教材內容上充分考慮到“聽”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二、英語聽力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學生缺少語言學習環境,很少聽到英語作為母語的外國人講話。因此他們在運用英語時,對“活的”英語沒有反應或反應偏慢跟不上所聽的語速。

在教學中,師生均未能掌握科學的方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另一方面,學生沒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和掌握科學的方法,不知道在聽的過程中做筆記的技巧與重要性。

三、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訓練策略

(一)建立必要的高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常規訓練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高中英語聽力技能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聽的策略、培養語感、特別強調培養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從“聽”入手進入實質性教學,無疑是進行聽力教學最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訓練手段。因此,我們必須從基礎知識訓練著手,打下堅實的聽力基礎。

(二)針對高考題型特點,強化聽力技能

聽力測試的主要形式有:對話理解、短文理解。對話理解是考查學生在一定的語境或情景中所表現出的快速反應、推理判斷能力;短文理解則是在此基礎上考查學生對一個結構比較完整、意義相對連貫的語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種高層次、有難度的聽力測試形式。聽力測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查:理解主旨要義;獲取事實性的具體信息尤其是時間、地點、數字、價格原因、目的、結果等;推斷對話的背景、說話者之間的關系;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

(三)有效的課堂聽力訓練步驟

每一種基礎訓練都應遵循三個步驟:聽前預測、聽中操作、聽后遷移。

篇(10)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069-01

當今社會是全球開放性的社會,英語在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社會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能夠熟練地使用英語,“聽懂”是最基礎的要求。聽力是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最感困難和薄弱的一項技能。雖然,現在學生學習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重讀寫輕聽說。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讓學生學會聽英語,達到英語交際的目的。我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總結出了聽力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聽力訓練宜早期實施

培養小學生的聽力能力,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進行經常性、系統性的訓練。聽力訓練適宜在英語學習入門階段就有意識地著手進行。年齡小的學生,“聽說”的語言實踐活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生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范發音,就急于開口大聲模仿跟讀,結果常常導致自己發音不準,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教學初期,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養成靜心、耐心聽的習慣,要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型,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在看明聽清的基礎上才在教師的指示下進行正確的發音。在教學音標和單詞的時候,我注重教學生掌握區分易混淆的音素和發音相近單詞的方法,要求學生每天早上堅持十分鐘的聽錄音跟讀練習,隨堂設計五分種辨音練習,設計的形式有:一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聽辨有無錯音,自制錄音材料,讓學生辨析相近音。還教學生掌握連讀、弱讀、同化、失爆、重音轉移等音變現象,培養正確的語感,通過對學生聽的反復刺激,使學生的聽覺對規范語音形成一種定勢,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辨音能力,為以后更深入的聽力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精心安排內容和時間

1、堅持聽寫訓練,養成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為了養成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我堅持每天進行5分鐘的聽力訓練。訓練順序為:單詞--句--句組。聽詞是對課文的四會單詞進行聽寫,單詞量不多,每次5個左右,可反復進行;聽句子主要是訓練學生快速聽和反應的能力,聽時可讓學生邊聽邊做動作或畫簡筆畫等;聽句組就是聽連貫話語,主要是訓練學生聽熟一些話套。2、充分挖掘教材,訓練學生聽的理解能力。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一些不錯的聽力素材。我們可以利用它進行聽音標號的訓練;Let’stalk部分,我們可以在學習前,根據Let’stalk的內容提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3、創設“聽力語境”,強化學生聽說能力。專家認為,聽和說之間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學生只有聽懂,才能說清,才能表情達意,從而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作用。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聽的能力,我盡力創造“聽力環境”,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如用錄音機教學,讓學生聽原汁原味的英語,讓學生學到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我還經常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場景、圖像,使學生能夠結合生動的場景理解語言,增強學習趣味性,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每個階段的教學都要精心選擇合適的材料,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原則,從語音、詞匯到短句,從短句到長句,從長句到短文,從短文到臨場對話。

三、良好聽力策略的訓練

上一篇: 實操報告 下一篇: 非稅收入管理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本欧洲在线 |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 日韩AV大片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