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研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07 00:52: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語文教研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語文教研論文

篇(1)

備課即在進行正式的課堂教學前對課堂教學進行整體設計,內容包括課標研讀、文本解讀、學情了解、目標設定、重點確立、難點挖掘、過程設計、方法選擇、課時安排、課件準備、板書設計等,最終落實到教案編寫。課堂如同戰場,教案如同作戰計劃,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對課堂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其中既體現出師范生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掌握情況,也體現出他們的專業綜合能力,難度較大,可以采取分項過關的方式。可以先過文本解讀關,然后練習目標設計,初步掌握目標確定的方法,能夠運用比較規范的語言表述教學目標。如:“學生(行為主體)在課堂討論中(行為情境),至少能夠比較(行為動詞)兩種(行為標準)課文所用修辭手法(行為對象)的異同。”之后進行教學過程設計的訓練,在對程翔的“起領—教讀—自讀—總結”四步單元教學過程模式、鐘德贛的“中學語文反芻式單元教學法”以及潘鳳湘的“八步教讀法”、魏書生的“六步法”、錢夢龍的“導讀法”、余映潮的“板塊式”等單篇課文教學過程設計及依據了解的基礎上模仿總體教學過程設計,再根據課堂教學過程所需技能分項訓練,如導入、提問、講解、結課、板書等。這樣一步一步逐項訓練,最后對整個教學設計進行修正,相對會減輕備課的難度,而且比較扎實。

(二)說課:開口論辯。

說課是既要說出課上什么、如何上,又要說出為何要這樣上,既考察教師的實踐能力,又考察其理論素養,是進行教學研究、培訓師資的重要活動形式,可放在課前,也可放在課后。課前說課,主要說為何這樣設計,可起到對課堂教學矯正的作用,增強上課的理性;課后說課,主要說為何這樣設計及課堂教學實效,可起到檢驗教學設計的作用,反思意味濃厚。說課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三個方面:一是提升理論素養,撰寫好說課稿。說課稿一般要涉及五個方面: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其核心應是說出教師本人對教材的獨特理解及教學設計的思想、思路,力求達到既具備科學性,又具備理論性、可操作性。二是多開口練習。稿子過關后讀熟,直至脫稿,把握好說課的時間,提高說課的邏輯性與藝術性,力求語言表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字正腔圓,悅耳動聽。三是在論辯中提升說課水平。一般訓練把說課僅僅作為了一種形式,師范生說課完畢后輔導教師點評一下說課就結束,忽視了說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與同行及專家交流。所以說課訓練除了讓師范生準備好說課稿,自己多開口練習外,應有重要的一環,即提問與答辯。教師與其他師范生在說課結束后可模仿專家與同行,針對教材內容、目標設置、教學思路、方法選擇、重難點突破等提問,使說課者在與專家及同行的對話交流中進一步明晰自己的教學設計,提升說課水平。

(三)講課:自講合作。

自講即按照教案設計,自己在空教室或其他地方反復演練,進一步熟悉教學內容、教學流程、教學方法等,發現疏漏,及時修改。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培養師范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為下一步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打下基礎。試講中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為小組活動及班內交流,在個人講熟之后把全班師范生編為小組,在小組內試講,進一步發現問題,使教案更加科學,教學更加有效。還可結合年輕人精力旺盛、爭勝好強的特點,在組內展開比賽,以賽促講。小組試講之后,組內選拔代表進行班內交流。講課要求抓住重點,突出重點,讓學生掌握重點,透徹理解重點,能夠結合運用,轉化為能力最好。因為師范生的試講沒有真實的教學對象,缺乏真實的體驗,講課易出現兩個問題:其一是忽視學生的學,以個人講解為主。講課中要培養師范生一種教學生學,引導學生喜愛、理解、欣賞、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識,而不是當知識的“掮客”。其二是貪多,一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結果每個問題都是走馬觀花,要引導師范生學會一節課著重解決一兩個問題。這些都要在師范生自講與合作學習的反復練習中加以解決。

(四)評課:先寫后評。

評課實際屬于教學研究范疇,評課訓練不僅使師范生具備評課能力,更重要的是起到如何導引教學的作用。從以往師范生的評課來看,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過多關注外在的東西,如教師的儀容儀表、語言表達等,對教學內容是否適切、教學方法是否靈活、課堂結構安排是否合理、學生接受是否難易等涉及較少。還有的要么全評優點,看不到問題;要么全評缺點,一概否定,抹殺授課者的創造,嚴重打擊授課者的自信。作為師范生的能力弱項,不妨先練習寫較詳細的評課稿,慢慢明確評課的原則、內容、方法后,再寫較簡略的評課稿,直至最后列出要點評課甚至打好腹稿脫稿評課。評課稿主要包括評課的內容與思路。評課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教學效果、教師素質等方面。評課思路可以有兩個:一是按照上述內容逐項點評;二是抓住一項或幾項內容點評,先說優點,再提出問題,最后提出建議。評課稿必須有理有據,不能只有論點。評課可培養師范生的反思意識,自我反思有利于師范生專業發展,因此在他評前應該先自評,進行自我剖析。

二、專業核心能力提升策略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語文教學能力的高低,除了與師范生掌握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科教學理論高度相關外,其自身具備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聽說讀寫能力本身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區別于其他專業師范生的重要標志,是進行教學的基礎、底氣、看家本領,可稱為專業核心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始于小學一年級,直至大學四年級,本文著重探討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課學習中如何有意識地培養師范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一)聽:課例講座。

教師要對學生的答問做出反應,具備良好聽力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之一,對語文教師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對話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而對話的基礎是理解與尊重,其表現則是傾聽能力。現在的大學生,個性都比較強,善于自我表現,對別人缺乏應有的尊重與理解,可借助師范生課堂試講、見習、聽講座等機會,對其進行聽的能力的培養。一是善于傾聽,在別人講課解說時盡量不交頭接耳、嘀嘀咕咕地說,有問題記下來,可在小組互動、師生互動環節進行表達。二是聽課、聽講座要專心聽,記錄要點。三是邊聽邊思,記錄自己的感想、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師范生聽的能力會有所提高。

(二)說:備課講課。

說課就是說備課,是面對同行專家介紹說明自己的教學設計及其設計依據的教學研究活動,是培訓師范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訓練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說的能力的良機。說課前要求其撰寫好說課稿,自己課下反復練習,直至脫稿,然后小組內說課,借助微格訓練,調出錄像反復查看比對,查漏補缺,提升說課的邏輯性、藝術性,從而提升說的能力。講課中的講授技能訓練、課堂引導及課例觀看后的反思評課,也是提升說話能力的機會,可組織師范生辯論研討,一方面增加了開口說話的機會,另一方面加深了對教學的理解。比如針對案例發表自己觀點的即席講演,考察了師范生多方面的知識儲備,特別是訓練了師范生敏捷的思維能力、快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三)讀:教育名著。

讀書,應該是語文教師的一種生活狀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閱讀能力培養的主要憑借是教材及語文教育名著。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文學名著讀的較多,語文教育名著閱讀量較少,對語文教材的閱讀也比較忽視,不明白語文教材閱讀與一般閱讀不同,一是不管喜歡與否都應細讀,二是閱讀中不僅有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還有教師與作者、教師與編者、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從而把語文教材閱讀簡單化。針對上述情況,可在課程開設之初,向學生開列語文教育名著書單,推薦語文教育名著,如《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導讀的藝術》、《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思想錄•中學語文卷》等,以及語文教育報刊雜志《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國教育報》、《語文報》等,要求做好筆記,在合適的時機以讀書報告會的形式進行交流。語文教材的閱讀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如朗讀、誦讀、細讀、讀書報告會等。

(四)寫:教學論文。

研究,也是教師的生存狀態,是未來語文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要素。教師需要對教育教學進行創新,如果認為其只是技能的疊加,則教學活動就會很快陷入滿足,繼而無趣,行而不遠,體驗不到職業的幸福感、愉悅感。目前,語文教育科研的訓練欠缺,畢業后能夠寫出教研論文者寥寥。只有認真從事教學研究的教師,才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教學的規律,更好地運用技能傳授知識。要學會在調查中了解,在實踐中反思,在研討中提升教學科研能力。要結合教材分析、教案設計、說課稿撰寫、評課稿撰寫、讀書筆記、調查等常規訓練活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把探討的結果用文字表達出來,并在寫作中創新。寫作是思維的利器,是教師專業化的必由之路,教師只有寫,才會寫,如果能夠把其中優秀的文章修改發表,對師范生會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一方面在寫作中提高了寫作能力,保留了精神作品;另一方面也體驗到了問題解決的喜悅,增加了對原有問題的認知與解決能力。

篇(2)

(一)以“發現教法”為基礎

開創學術論壇新模式發現法(也叫探索法)是美國認知主義心理學家杰羅姆•S•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提出的。探索法在當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學術論壇活動就是充分運用發現法這種教學法,要求研究生在導師的認真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學習,搜集文獻資料,形成學術觀點。“發現”某一具體學科領域事物變化的因果關系及其內在聯系,形成概念,獲得原理。我校通過開展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引導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學術交流,培養研究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發現法是開展研究生學術論壇的理論基礎。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推進學風建設與研究生教育,我校教育學研究生加強學術壇活動建設。

1.高度重視

保障“有效開展”學術論壇“有效教學理論”要求研究利用和遵循規律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方法策略,為了保障學術論壇活動的有效開展,切實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教育科學學院成立了“學術論壇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征求同學意見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每位同學的報告時間,做到了定時定人開展學術論壇活動。與此同時,每次論壇活動均要求報告同學邀請其導師在內的1-3名老師蒞臨指導,并針對同學擬定的報告題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2.形式多樣

營造“樂學善思”的學術氛圍學術氛圍是師生群體在共同的研究實踐中形成的,從心理學方面看,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可以感染學生、激勵學生的探索行為,可以從“刺激-反映”理論得到解釋,樂學善思的學術氛圍有利于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我院學術論壇的形式是初級論壇中級論壇和高級論壇相結合。初級論壇在導師和學科教研小組的研討指導后發展為中級論壇,以高級論壇帶動初級論壇。論壇結束后研究生根據導師的指導意見和專家的建議對自己的課題進行總結反思,整理成學術論文投稿發表。

3.勤抓落實

注重實踐與創新“學用一體”以“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理念為指導,我院積極相應國家政策與實踐基地合作,立足本地資源優勢,與黃石市教科院合作成立了湖北師范學院教育學研究生工作站,長期開展合作教研活動。為使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培養鍛煉。從學期初開始醞釀并制定了學術論壇實施方案,以方案和制度為指導,認真落實,對所有同學的報告嚴格要求。所有報告同學均提前將報告主題上交,同時要求報告所用課件提前一周提交校內導師和工作站實踐導師修改、審核。每次報告均要求報告學生導師參加,同學必須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期幫助報告同學修改,同時鍛煉學生思辨能力,拓展研究視野。一學期以來,通過一系列有力、可行的措施,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均得到較大的提升,所有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步驟、方法、技巧均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使研究生科研創新與社會教學實踐得到有效銜接。

4.營造平臺

力爭學術水平與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提高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我院建立校內學術研討制度。定期舉行研究生學術論壇,能給研究生提供舞臺和機會發表自己的學術觀點,讓更多的專家和教師參與指導。學術論壇吹動學術交流之風,學術論壇創造了一種自由、富有時代氣息的學術空間。做學術報告既幫助研究生凝練研究內容,也為研究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臺。研究生能在學術論壇這一舞臺上激情高昂,盡情的展示自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學術論壇也增進了教育學一級學科涉及的二級學科的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了解和溝通,而且啟發了大家對社會、對人生、對學術的思考,對研究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二)以“科研興趣”為導向

自主創建“勤學善研”好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研興趣是研究生從事學術研究、進行科研工作的動力。研究生教育中的學術活動有效開展需要廣大研究生積極參與,一方面參與學術論壇的同學是本次成果展示的聽眾,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學習科研方法;另一方面,參與者也是擬評委,能為報告人指出缺陷,讓報告人及時發現并改進不足之處,同時參與人也提高了學術觀點的凝練和語言表達能力,使雙方都達到良性互動。在學術論壇組織過程中,我院堅持“以人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幫助同學提高學術思維,了解學術前沿和動態,以學生需求為依據,以學生發展為要求,以“學術論壇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同學,構建了形式多樣的論壇形式。論壇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單一同學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選取研究課題,在有一定研究成果或思路之后,以自己講解的形式引導所有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形式二是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以教育學基礎課程為主線,確定一些研究課題,通過小組形式進行調研和分析,最終各組分別匯報研究成果和得出的結論。在此基礎上互相提問、質疑和答疑,這一方式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學術思維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形式之三是由外出參加學術活動或學術年會的同學講解最新的研究動態和前沿,分享參加會議的感受和注意事項。通過這一論壇形式,促進了學生對學術前沿的把握和了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此外,本學期還通過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講座的形式增強研究生的科研興趣。邀請外校專家開展高級論壇15次,研究生工作站實踐導師開展學術講座29人次,邀請本校教學名師講座開展中級論壇10人次。第一,成功邀請多位全國知名專家講學。成功邀請到外校講座的知名專家,如臺灣輔仁大學林梅琴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博導李太平教授、“磁湖學者”郭冬生教授、中央教科所博士后于澤元教授等全國知名專家來為研究生做專題講座。第二,定期邀請全校優秀教師做科研輔導。我院優秀教師長期為研究生做好科研做輔導,如教育科研經驗豐富的鄧李梅教授開展“打造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思考”專題報告,每年必出多篇省級優秀學位論文的優秀指導老師向光富做“實證論文寫作”研究方法指導。第三,長期邀請研究生工作站優秀實踐導師作報告。如成功邀請到黃石市第十四中學教學副校長馮世飆做“德雅載物,春風化雨”報告、副校長涂國民做“懷揣教育夢想,爭做四有教師”報告,黃石市廣場路小學優秀語文教師滿紅蓮做“小學語文實踐活動設計”報告,優秀教師汪細強做“發揮專業能力,讓學有所用———課程研究開發為例”報告,黃石三中的高級教師肖燕鵬做“中學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法”報告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培養了研究生科研興趣的同時,還創建了勤學善研的好氛圍。

(三)以“學習積累”為主體

貫徹堅持“求真務實”全過程“羅馬建成,非一日之功”。積極倡導研究生平時多讀書、多學習專業理論,多積累知識。秉承求真務實的精神,認真學習做好學問,在積累中提高創新能力。功在平時貴積累,精心準備多展示。在學術論壇時間中,我院研究生在選定方向和研究課題后,廣泛收集文獻資料,在導師指導下逐漸形成自己學術觀點。掌握科學有效的研究方法,精心準備,多積累多參與學術論壇演講比賽,力爭出色地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情況。如本學期13級教育學研究生開展的學術論壇有教師教育方向的田子荷同學做“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教師教育一體化建設”研究報告,學前教育方向的湯雅黎同學做“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教學的問題及策略研究”報告,田一君同學做“提高高中生英語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學”研究報告,邵智博同學做“中學數學新課導入的有效方法與反思”研究報告,李維華同學做“語言支架在英語教學中的案例研究”報告,劉海閣同學做“全納教育視域下”培優輔差“教學的困境及出路”研究報告,夏熾同學做“新課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課程有效教學研究”報告。學術論壇是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學術論壇有利于創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通過開展研究生論壇活動,可以激發研究生自主學習研究能力。在發現中學習探索中進步,培養創造性思維,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對研究生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開拓知識視野,增強學術意識。學術意識是研究生成長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尤其是研一學生,即使是觀摩研究生學術論壇也能擴大自己的視野,增強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學術意識的敏銳度。其次,跟蹤研究前沿,提升創新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綜合能力的核心指標。在參加學術論壇活動中,查閱和搜集大量的專業文獻資料,可以豐富專業知識,也可以學習撰寫學術論文的規范和要求。同時進行學術交流,有助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迸發創新思想。這些都能為科研寫作打好基礎。再次,博采眾家之長,強化綜合素質。綜合能力是研究生質量的重要內容。通過學術論壇,可以鍛煉研究生創造性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他們勤奮刻苦、積極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勇氣。另外,通過交流還可以鍛煉他們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從而使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四)以“內涵建設”為核心

積極爭取“優質高效”保質量《教育規劃綱要》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離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我校教育學研究生定期開展學術論壇活動,貫徹落實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的“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研究生教育是我校當前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我校堅持走已提升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已納入我校建設發展的重要日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通過系列學術論壇活動的開展,本年度教育學研究生產出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科研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進步。以13級參加學術論壇的41名教育學研究生目前科研成果為例,2014年度已發表的省級學術論文45篇,每人次年均發表量達1.09篇,比往年有很大提高。全體教育學研究生都非常積極地參加學術講座。我們邀請到教育學海內外資深教授博導為教育學研究生做高級論壇講座,加強了研究生的科研興趣和研究熱情,對研究生開展初級論壇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很多學生領略到專家學者的風范,意識到要以做學問為快樂,更加發奮潛心鉆研。如13級王泓荔同學發表EI論文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inDesignofDiabeticRehabilitationMan-agementSystemBasedontheTechnologyofMobileInternet,夏熾同學發表“新課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課程有效教學研究”,劉路同學在《教學管理》發表“從三效維度談有效教學評價”,湯雅黎同學發表“信息時代家園合作的偏差及其匡正策略”,孫遜同學在《教育科學論壇》發表“農村幼兒教師成就動機與繼續進修意愿的關系研究”,龔書靜同學在《教育與教學研究》發表“繪畫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應用分析”,張欣宇同學發表“PSD: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探索”,馬媛同學在《教育與教學研究》發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誤區與有效性策略”等學術論文。人才培養是具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進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著眼于長遠,使教育完全為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而服務。通過學術論壇這個學術交流平臺,營造出良好的學術氛圍,增進師生學術上的互動交流。為研究生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基礎保障。

篇(3)

2學生朗讀與教師范讀朗讀能夠使無聲的文字富有充沛的情感,這是一種語言上的創造也是一種語言藝術,朗讀的過程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切的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與意圖,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學生的朗讀與教師的范讀,教師的范讀過程是為學生建立一種情感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內容與感情,在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語言并大聲朗讀,豐富自己的語言情感,注重朗讀過程中的神態舉止,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范讀以此來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了解詩詞的寓意。實例分析:課程名稱:《羚羊木雕》視角定位:單篇整體閱讀教學角度。語言學習目標:利用課文特點,教給學生一點似乎不覺得非常重要,但是具有實際內容的知識點。學習要點:怎樣把對話描寫中的“說”這項內容寫好。“說”這個詞在《羚羊木雕》中反復出現多次且出現形式不同,例如:

(1)奶奶突然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

(2)“是的,這是爸爸給你的,可并沒有允許你拿去送人啊!”這一句中沒有引出“說”這一詞,語句中表現出的是爸爸情感中的不可抗拒。

(3)“不!”我哭著喊了起來。這也是“說”的一種表現形式。

(4)媽媽堅定地說:“你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這是在說話之前將語氣態度加上,明確語句含義。

(5)用“神情”表示“說”或在“說”宇之前加上“神情”如:“爸爸不是說給我了么?”我小聲地說

(6)帶動作地“說”或以動作表示“說”。如:“送給誰了?告訴我。”媽媽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以此達成學用結合,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印象深刻。

3傾聽學生訴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訴求,教師要學會傾聽并給與一定的理解,整合學生的意見之后與之達成共識,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在傾聽的過程中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威嚴的形象使學生膽怯,從而隱藏了學習訴求,而教師也是被這種形象束縛而失去了傾聽的耐心,難免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主觀臆斷以及一味灌輸的形式,語文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善于傾聽,善于與學生溝通交流。

4探究學習交流總結教師整合出與教學任務相符合的重點問題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學生探究出的問題以及答案能夠與同學進行介紹與講解,使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實現知識的共享,最終針對某一探究問題達成一致,最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來解析文本語言的賞析結果、體會,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語言教學要注重開放性課堂的綜合性與實踐性:新課改教材中涉及到的實踐內容非常多,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拓展思維,所以在教學內容上突出整合形式的知識教育,在增加信息含量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語言教學要注重語文課堂的創新性與塑造性:語文課堂教學的創造性價值是非常高的,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和塑造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語文的情景教學,能夠使學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維發散到最大化,所以教師應該注重新理念、新形勢的教學,讓學生的嶄新的教學模式中提高自我創新能力;最后,要注重語文課堂的彈性與周期性,教學是要長期累積而進行的,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與態度,在課堂教育過程中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彈性反映以及情感需求,以學生的個體特征和個性發展為主來進行語文教學,以此才能夠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篇(4)

1.預習前給方法。《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說明方法的指導,在《新課標》中仍沒有擯棄。學習母語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即聽到的都是漢語,看到的都是漢字。孩子一出生就處于漢語、漢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學生學習語文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關鍵在于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自覺拓展學習方法,進行預習指導,掃清生字詞障礙,圍繞思考與練習自學,搜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來,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2.課堂中給時間。《新課標》中明確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語言優美,瑯瑯上口;或形象生動,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發人深思……所以語文學習應該讓學生在富有韻味的語言世界里去體驗五彩斑斕的生活,去感悟善惡美丑的人性,去實現心靈的溝通。只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學習,反復讀書,在讀中感悟,讀中聯想,讀中圈劃,讀中品美,讀中創造,一定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3.總結時給機會。善于總結,才會有提高。學生的總結,既是前一個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的綜合,又是下一個學習過程的起跑點。當語文的學習中學生、教師、讀本之間的對話達到顛峰時,一些生成性資源得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情感洋溢萬分,教師給了機會,讓學生自主總結,在情感聲得以升華,在學法上得以概括,與讀本對話將會達到感性與理性的和諧統一,自主學習才有保證。

二、變單一個體學習現狀,培養合作交流能力。

1、告訴學生合作交流去學什么。課堂教學是開放的,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交流的問題。在學生合作學習交流之前,教師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出作教學預設,哪個階段要解決哪些問題,選擇哪種最佳呈現方式,讓學生明確這階段學習任務,做到有的放矢。

2、告訴學生合作交流怎樣做。首先要明確小組角色、分工,做到全面參與,然后告訴學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交流意見,讓個體在小組中動起來,最后要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變機械的接受學習現狀,培養探索實踐能力。

篇(5)

學生獲得知識離不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堅持啟發式,教會學生掌握開啟知識寶庫鑰匙的能力。這種能力被人稱為“智慧窗戶的注意力、智慧眼睛的觀察力、智慧倉庫的記憶力、智慧中樞的思維力、智慧翅膀的想象力、智慧升華的創造力”。17世紀西方教育家夸美紐斯也非常注意開發學生的智力,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觀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主要有聽、說、讀、寫幾方面的要求。朗讀能力的形成除長期堅持朗讀訓練外,最重要的一條是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含義,理解句、段、篇之間的聯系,能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教師在教學上要注意貫徹啟發原則,講讀課文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注重問題的階梯性,引導學生循序漸進,了解課文“寫了什么”,“怎樣寫”,“為什么而寫”等,促進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在小學就堅持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語文素質的訓練,到中學后,仍然堅持,使之進一步完善,深化和發展。

二、應持之以恒地進行情感教學

情感是聯系師生心靈的紐帶,是課堂教學的劑,是陶治學生道德情操的甘露。語言教學應持之以恒地進行情感教學。朗讀,要讀出抑揚頓挫的語氣,講讀要把全班同學帶入課文所體現的境界中去。如教《桂林山水》,能把學生帶入“人在畫中游”的美麗畫卷,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和一次熱愛祖國美好的山河的德育熏陶,才是成功的情感教學。

篇(6)

語文學科是普通教育中的基礎學科,中學語文課程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其他學科的教學,所以語文學科始終處于教育改革的前沿。隨著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推進,相應的諸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抓語言教學還是人文教育?諸多類似的爭論不勝枚舉。其實我們要抓住語文教學的關鍵即語言教學。其原因如下:

一、語言教學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的體現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語言的本質作用來看,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語文學科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總和的語言學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就是語言。而學生學習語言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語言。列寧曾指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斯大林也說:“語言是手段、工具,人們利用它來彼此交際,交流思想,達到相互了解。”因此,語言是人類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語文教育實質上是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語言這個人類交際和交流的工具。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語文是學生學習知識和增長才干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重點體現語言教學。

二、語言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關鍵

我國的中學語文教材大多是文選型、綜合型的教材,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文章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無論是記敘性的文學作品還是有理有據的議論文,還是文情并茂的說明文,字里行間處處都洋溢著強烈的思想感情,這都體現著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但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致力點不僅僅是讓學生把握所讀的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內容,而且更要讓學生體會和領悟這樣的思想為什么用這樣的語言文字表達而不用那樣的語言文字來表達,從而讓學生消化吸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深層次理解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真正精華之所在。譬如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中有這樣一段話:“而此后的幾個所謂學者的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尤使我感到悲哀。我已經出離憤怒了。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試想想:(1)文中的“出離”改用成“很”,好不好?(2)“濃黑的悲涼”中的“濃黑”可不可以去掉?在提出這些問題的同時,可以先告訴學生,思考這些問題時,一定要聯系全文的主題。其實文章中的“出離憤怒”,表示憤怒到了極點,甚至超出了極限,無法忍受了,而改用成“很”顯然無法準確表達作者的憤怒之情。而“濃黑”則是形象化、可視化的詞,用“濃黑”修飾“悲涼”,是將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仿佛“悲涼”可感可觸可視,而且是極度的悲慘和悲涼。因此,這樣學生才會更深層次的理解課文,才會體會到準確形象用詞的妙處。

三、語言教學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中心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將傳統的“聽話、說話”叫做“口語交際”把“聽說能力”叫做“口語交際能力”。并在課程目標中對口語交際規定了明確的目標:“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而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在口語交際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儀態大方。善于傾聽,敏捷應對,恰當地進行表達。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而有個性,材料充分、生動,有風度,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朗誦文學作品,能準確把握作品內容,傳達出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感情傾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語言教學必須貫徹口語教學始終,也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之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把語言教學的相關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比如語調有揚調、抑調、平調、曲調四種,主要是通過讀音的抑揚頓挫的變化,來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的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以上語言知識來引導學生朗誦文學作品,增強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譬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可以引導學生用抑調表達出魯迅先生對反對軍閥屠殺無辜大學生、文人污蔑請愿大學生的極度悲哀之情。總之,只有恰如其分地把語言知識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把握課文內容。

四、語言教學是寫作教學的基礎

中國歷來重視寫作教學,由于現代生活、學習、工作、交際的需要,寫作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也受到高度重視。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張大文指出:“寫作教學需要在廣開寫作源泉上,要啟發學生貼近生活,深入文學作品,善于觀察、積累、模仿、借鑒;在提高思維品質上,要養成思考習慣,樹立辯證觀點,加強思維邏輯性,在加強語言基礎上,要學習范文,模仿語言,變化語言特色,總結寫作經驗。”總之,我們在寫作教學中無論是要借鑒文學作品、加強思維邏輯性,還是要變化語言特色也好,都要從進行語言教學,豐富對語言的變化,這樣學生的作品才會具有自己的寫作特色。綜上所述,無論是從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來看,還是從語文教學內容中閱讀教學、口語教學、寫作教學來看,語言教學都是語文教學關鍵和著力點。因此,我們要把語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這樣,語文教學的改革之路才會走上正軌,語文課堂教學才會發揮其本質的作用,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真正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羅安榮.對中學語文語言教學的幾點探究[J].青年文學家,2012(3):65.

[2]莊文中.構建中學語言教學體系[J].中學語文教學,1998(1):45.

[3]康紅賓.回歸原點:語言教學的價值追求[J].江蘇教育研究,2014(3):69.

篇(7)

[作者簡介]王煥玲(1972- ),女,河南南陽人,南陽理工學院文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寫作教學。(河南 南陽 473004)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35-0167-02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和理論,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較高的文學審美鑒賞能力,系統掌握文化傳播或中文教育理論及相關技能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近些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網絡編輯、報紙雜志編輯、辦公室文秘、廣告文案策劃與寫作等工作,這些崗位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寫作能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而言,寫作能力是最能彰顯本專業人才優勢的素質之一,也是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一般都會開設基礎寫作、應用寫作、廣告文案寫作、新聞采訪與寫作等寫作類課程,這些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學生寫作能力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應用型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類課程存在的問題

1.課程開設缺乏持續性和系統性。寫作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應該貫穿大學四年的學習之中,并且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適應學生的就業需要。但是目前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類課程一般只在低年級開設,缺乏寫作能力訓練的連續性。

2.課程重理論、輕實踐。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在課程理論講授的同時設置一些實踐教學環節,但是很多高校的寫作類課程在實踐教學環節安排上尚屬空白,即便有的安排了實踐教學環節,也被教師安排為課堂練習,沒有真正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在社會實踐中提升寫作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無法得到實現。

3.缺乏激勵機制,無法調動教師實踐教學的積極性。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實踐教學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導致寫作類課程的任課教師缺乏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積極性,致使實踐教學流于空談。

二、調整專業課程體系,科學設置寫作類課程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該從專業的高度來設置寫作類課程,保證學生每個學期都有寫作類課程,保證每位學生在大學期間都能夠有專人負責指導和監督,保持寫作訓練的連續性,讓寫作能力訓練不斷線。從一年級開始結合學生的其他專業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開設基礎寫作、應用寫作、新聞采訪與寫作、廣告文案與寫作、應用寫作綜合訓練、企業內刊編輯、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課程,這樣從基礎知識和理論到具體文種的寫作到綜合寫作,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1.第一學年:奠定基礎階段。新生在入學伊始,教研室便為其指定專業指導教師,由專業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大學四年的專業發展,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趨向,為其制定明確的專業發展目標。寫作能力是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之一,專業教師應對學生四年的寫作學習提出指導意見和明確要求,可要求學生四年中完成100篇文章的寫作任務,每年完成篇目在25篇左右;寫作類課程的考試成績必須為良;必須在校內文學刊物和網站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

2.第二學年:技能練習階段。這一階段主要開設基礎寫作、應用寫作兩門基礎課程。基礎寫作課程主要講授寫作的基本理論及知識,教會學生如何提煉文章的主題、如何選取材料、如何布局謀篇、如何錘煉語言等,從各個環節教會學生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方法,要求學生能夠在賞析佳作的基礎上運用各種基本文體寫作。在基礎寫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設應用寫作課程,教師通過對各種應用文體知識和寫法的講解,通過各種應用文體訓練,使學生能夠進行行政公文、事務文書和專用文書的寫作。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完成30篇以上的作品。

3.第三學年:專業提高階段。在第二年的基礎上使其進一步學習新聞文體和廣告文案的寫作,要求學生能夠在校內外刊物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新聞稿件,能夠進行簡單的廣告文案與寫作。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后很大一部分會進入企業,從事企業文化宣傳工作,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有必要開設一門企業內刊編輯課程,這門課程開設時可集中進行,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走進企業,使學生接觸企業內刊,了解內刊運作的程序和編輯組稿的要求,指導學生參與企業內刊的編輯。這種集中實踐的形式,將會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特別是新聞文體的寫作能力。學年論文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必開的寫作課程之一,這門課程一般開設在三年級的下學期,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寫作技能的基礎上初步進行專業論文的寫作,這門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高層次上對專業知識與寫作技能加以整合,培養專業的審美體驗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創新表達能力以及專業論文的寫作能力。

4.第四學年:應用驗收階段。在這一階段,可以設置三門綜合性的實踐課程:應用寫作綜合訓練、學年論文、畢業論文。應用寫作綜合訓練課程主要通過為學生設置相關實踐情景,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進行各種文種的寫作,強化之前的寫作課程的理論及能力,使學生具備較高的應用寫作能力;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必須進行的專業論文寫作環節,也是對學生四年來專業課學習的總結和驗收環節,訓練和測試學生的專業綜合研究能力和專業論文寫作能力。

三、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搭建實踐教學平臺

1.增加寫作類課程課內實踐時數。為了突出學科的應用性,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漢語言文學專業大都開設了應用寫作、新聞采訪與寫作、廣告文案與寫作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由于傳統思維定式的影響,寫作類課程的教師往往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在制訂培養方案的時候,這些寫作類課程的實踐時數或者為零,或者比例相對較小,即便一些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安排了寫作類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但是由于受到學術型、理論型教學模式的影響,這些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往往被理論授課環節所替代,課內實踐環節往往形同虛設。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必須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寫作類課程實踐環節的比重,最好能將理論與實踐的比例保持在31 的水平,這樣才能將實踐教學落實下去。另外,為了確保實踐教學環節能夠確實被執行,我們還應該有詳細的課內實踐大綱。

2.開設寫作類集中實訓課程。為了強化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應在高年級開設不同種類的集中實踐課程,如應用寫作綜合實訓、企業內刊編輯等課程,這些課程既有對學生專用文種寫作能力的綜合訓練,也有對學生專業綜合寫作能力的訓練和考核。這些集中實訓課程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模式,讓學生利用這個機會參與到實際工作中,提前了解未來的工作崗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具體要求。例如擔任應用寫作課程、企業內刊編輯課程的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相關企業,使學生在企業集中實習,參加企業的行政工作和企業內刊編輯工作,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了解行業對專業能力的需求,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和采編能力。

3.搭建校內外實踐平臺。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僅需要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需要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練習。因此學校和寫作課程的教師應該為學生搭建良好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文學刊物和校園網絡,使之作為學生習作發表的陣地,鼓勵學生參與院校的文學刊物,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校應該加強對外聯系和合作,建立多家專業實習基地。學校可以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把學生分期、分批地派到企業,參與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文化宣傳工作,例如撰寫日常行政工作文案、企業策劃宣傳文案、企業內刊文案等,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真正了解到行業對學生寫作能力的需求,從而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好地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也更早地適應了社會的需求。

四、實施激勵機制,鼓勵教師開展實踐教學

應用型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基本能力包括漢語閱讀能力、漢語寫作能力和交際能力等。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為了重點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監督學生的學習過程,督促學生加強平時的寫作,需要給每位學生指定一位責任導師,由導師負責指導、監督、跟蹤學生的寫作。為了加強寫作類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也需要寫作課程的任課教師投入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目前許多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無法深入推動,其原因之一在于任課教師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深層的原因是高校缺乏對實踐教學環節工作的激勵機制。指導老師為學生批改文章、帶領學生參加企業實踐活動總是在課外進行,教師不能得到任何形式的補助,而且這些活動耗費教師很大的精力,使其無法集中精力搞科研,而社會實踐的成果又無法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要件,因此許多教師在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將實踐教學環節改為理論環節,把學生禁錮在課堂內、書本的教條上,使寫作課程的教學與社會嚴重脫節,背離了設置寫作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初衷,也就無法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這是許多應用型本科高校面臨的一個普遍的問題。

因此,要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必須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必須使專業指導教師有足夠的熱情和精力,這就要求高校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實踐教學改革,鼓勵教師深入企事業單位頂崗實習,積累實踐經驗;對積極參加實踐教學改革的教師實施資金補助;對參加實踐教學改革的教師在職稱評定時予以職稱晉升政策的傾斜;為教師創造實習、實踐環境等,這樣才能激發教師指導熱情,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緊密結合實際,探索各門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

各門寫作課程的教師要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課程自身的內容和性質,逐步探索各門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基礎寫作課主要培養學生基礎文體的寫作能力,教師可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鼓勵和幫助學生創辦文學刊物、利用網絡平臺寫作等方式進行實踐教學方式的探索,特別是在當今網絡技術發達的時代,基礎寫作課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撰寫博客文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應用寫作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應用文種的寫作能力,教師可通過創建新的實訓模式、編寫切實可行的實訓方案、校企合作辦刊等方式進行實踐教學探索;新聞采訪與寫作課程實踐性較強,更應該創建開放式互動式寫作教學平臺進行實踐性教學改革,而不是拘泥于傳統的文本和案例,應該想辦法把學生拉出校園,發現身邊的新聞,隨地取材,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采訪與寫作能力;廣告文案寫作課程也要研究各行業對廣告文案寫作教學的要求,探索課程的實訓模式,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和寫作能夠與社會實踐接軌,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篇(8)

中國分類號:C40-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5560(2003)02-0002-09

值新世紀之際,反思教育理論,洞見教育理論研究的明天,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每一個教育理論工作者都或多或少、或隱或顯地思考著教育理論的未來形態及教育理論研究的走向。對世紀的中國教育理論研究會體現出什么樣的特征?它應該關注什么?應該朝什么樣的方向去努力?下文展示的就是對這些問題的初步思考。

一、走向教育理論自身的批判

著眼于批判,于理論自身的反思與評判中增強理論研究的自我意識和活力。

(一)批判之必要

人們常說,中國正處于一種社會轉型期。所謂轉型,也就是從傳統社會轉變到現代社會。既然轉型意味著對傳統社會路向的偏離,那么在整個轉型的過程中,就應該一刻也不放松對舊有傳統的批判。社會轉型的過程,也就是文化更新的過程,傳統的文化心理、思維定勢、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倘若得不到改造,轉型的過程便永遠不會完成,現代社會也永遠不會到來。教育理論研究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以一種冷峻的目光審視已有的教育理論研究,正視教育理論研究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弊端,那么,教育理論自身就不能適應社會轉型的需要,自身也就少了一份更新的基礎,少了重新建構的可能性。

從理論的一般發展邏輯上看,批判也是理論成長的一個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沒有德國古典哲學自康德以來所倡導的批判精神,哲學本身的發展就會大受制約。這里說的批判精神,就是對過去各個范疇重新衡量和估價,也就是對那些未經追究的范疇進行考核,探討這些范疇在什么限度內具有價值與效用。批判是不接受未經考察的前提的,它具有反對盲從、反對迷信、提倡獨立思考的意義。十七、十八世紀的啟蒙學者開啟了批判精神的先河,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權威;不管這權威是宗教、自然觀、社會還是國家制度,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這種批判精神給予理論研究以很大影響,催生著新理論的萌生。

教育理論研究少批判之風,少反思之風,已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它既沒有文學的唇槍舌劍,也沒有哲學的究根追底;既沒有科學的反求諸己,也沒有文化學、社會學的自我批判。它常常是以一種波瀾不驚、四平八穩的形態向前運行的。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點是根本性的,那就是教育自身往往傾向于構成一種保守、封閉的體系,作為以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的教育研究者,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陷入這種保守、封閉的羅網,而無開放的胸懷,也就少自身的深刻反思與探究,拒斥徹底的批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批判對理論的研究發揮著多方面的作用:一是監督,通過透視教育理論研究的運行情況,提示著理論研究依循原有預定的路向前進,使理論發揮其自身應有的功能;二是規范,及時捕捉理論研究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研究過程、研究方式甚至理論成果的表達形式規范化;三是引導,通過對理論研究的評析,辨識研究的未來發展前景及形態,使研究適時轉型、變化;四是重構,“不破不立”,批判所擔負的并不僅僅是解構的功能,而且也承擔著重新去“結構”的角色,正是在批判之中,理論的新形態得以生成。教育理論研究中少了批判,多了“共鳴”;少了彼此間的對立,多了一團和氣和自說自話,其后果是許多研究陷于低水平的重復,理論上一片沉寂,缺少新的生長點,同時研究缺少應有的規范。

(二)批判之含義

這里我們要認識到批判絕不僅限于否定、批評,它是與分析、評判、甄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批判既有反思的意味,也有建構的功用。理論在著眼于自身批判的同時,也正是于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尋求著建構的路徑。就此而言,批判至少意味著下列幾個方面:

批判意味著距離:對這樣的距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第一,從批判的立場上來看,批判總意味著與批判對象的不一致,如果兩者完全趨同了,也就沒有了批判存留的必要與可能;第二,從批判所處的角度來看,批判總意味著中立與客觀,站在一定的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被批判對象,角色的任意調整,都有可能使批判的立場顛倒或轉換。正是由于這種距離,使得批判顯得冷峻與不盡“人情”。就拿教育政策的批判來說,它幾乎是西方發達國家都非常關注的領域,在這種批判中,教育研究者既要看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又要清醒地認識到教育政策與教育理論研究之間存在的張力。這種張力既體現了研究者自身的獨立性,也體現了教育理論研究的獨到價值。換句話說,教育理論研究之所以對教育政策、決策有所助益,正是在于你首先是一個研究者,你的立場、觀點、角度是與決策者不同的,你的價值也正體現在這兒。沒有認識到這點,你的研究也就在決策者心目中失去了光彩。

批判意味著究本溯源:批判不是在表面上看問題,不是認同和首肯所呈現的種種結論,而是對各種各樣的事物做前提上的探尋與思索,分析其前提存在的合理性及依據的確當性。它常常表現出一種窮追不舍的態度與精神,有一種“吹盡黃沙”的執著。正是這種追本溯源,使得研究更具理性,認識日趨合理。

批判意味著重新衡量和估價:批判常是與對歷史的反思、對既有事物的重新甄別和評判結合在一起的。它對那些既定的標準進行再審視,為事物的分析提供新的坐標與標尺;為歷史的演進進行“盤點”,對歷史作出重新的梳理與評定。正是這種重新衡量和估價,使得批判常常與重新的建構結合在一起。正所謂“不破不立”。

批判意味著獨立:批判應該有一種不強人從己,也不強己從人的灑脫,它以“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為特征,不盲從,不輕信。以批判為己任的研究者,有時嬉笑怒罵,有時坦誠直言,表現得特立獨行。正是這種獨立,使得教育理論研究意識到自身的缺陷與不足,注意到自身的運行與發展。

批判意味著質疑和否定:批判既然總是與分析、評判、批評等結盟,也就常表現出對既有結論和認識的質疑與否定。質詢某一認識是否合理,重新審視某一結論是否正確,這些最終達成的往往是否定。好在正如霍葆奎教授所言的:“只有一種觀點的學術,是窒息了的學術;沒有爭論的學術,是死亡了的學術。”正是這種質疑和否定,才使得理論繁榮,認識日益趨向于真理。

(三)批判之指向

教育理論研究的批判可以指向許多方面,大凡其中諸多事物,如研究方法、研究現狀、研究群體,都可以置于批判的視野中加以審視和打量。這里著重分析對研究前提、概念與命題的批判。之所以對這些內容進行批判,是由教育理論前提的不確定性、概念的歧義性和命題邏輯證明的非終極性等因素所決定的。

在教育學的每一具體理論中,都有其確定的理論前提,但每一前提不僅是解釋某種理論的出發點,而且本身也是需要解釋的。理論的層次是無限的,不存在確定不變的終極前提。任何理論前提都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它總是依靠某一或某些條件而存在的,因而需要尋根究底的考察。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理論與其前提的關系有著兩重性:一方面前提是理論本身的一部分,是理論各環節的出發點;另一方面前提又不完全在教育理論之中;因此,對教育理論前提的批判反思,不能完全在教育學自身內部進行,否則就變成了用教育學自身理論說明前提,即用此前提說明此前提,用此推論說明此推論的循環論證。而就教育學中存在的若干概念、術語來講,無一沒有歧義。因為概念總是從教育實際經驗中得出的,在實踐領域甚至是理論領域,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操作情景來界定概念,選擇概念某一方面的含義。這種以多樣性為前提所進行的選擇,就造成了教育上的概念、術語的多樣的可能性。①此外,以概念為基礎的命題的邏輯說明,也不存在同一的、終極的層次。在每一命題的邏輯論證中,每一說明層次當中都含有一個自身尚待說明的問題。教育理論自身的這些特征,要求在教育學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地向理論的根本點發問,在宏觀的理論背景下對它進行哲學層次上的批判反思。

對教育理論中的理論前提、概念術語、命題所作的反思,是在四個依次展開的層面上展開的:一是對規范性的批判反思;二是對合規則性的批判反思;三是對真實性、可行性或者說合理性的批判反思;四是對有效性的批判反思。

第一種反思是考察、追究概念、術語、命題等“是什么”與“不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與不是”以及“針對什么或相對什么而言”等等,也就是要追究、考察規范和標準。

第二種反思是在確定是什么的基礎上,進一步考察判定它們是否合乎邏輯等方面的規則。合乎規則的思維,是產生和形成正確命題、概念的條件之一。對于判定理論觀念來說,合規則性是從形式上進行的判定,或者說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只有這些尚且不夠,因為符合規則的思維也只是一種可能的思維,其真實性、可行性即合理性還需要從事實方面去追究。這就需要第三種反思──考察分析它在實踐上真實程度如何,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真的這樣;它是否可行,可行與不可行的條件和根據怎么樣。由于“真實”就是能被實際從事的相應活動所實際地把握,“可行”就是能成為實際進行的活動,因此,真實性是可行性的前提,可行性是真實性的驗證。

第四種對有效性的反思,就是考察、追究其“作用”、“影響”、“價值”或“意義”,分析其預期效果、潛在意義,質詢如果這種思想觀念成立且可行,意味著什么,會引起什么后果,產生什么連鎖反應。

一般來說,對于教育學中的任何命題、概念等,都可以從上述四個方面進行反思。例如,對“課程是學生在學校情境中獲得的全部經驗”這一命題,就可以首先弄清什么是“經驗”,什么是“學校情境”等;把“課程”歸屬于“經驗”在邏輯上是否相悖;這種課程界說在實際中能否把握,運用它可否分析學校中的有關現象;它與教育學中其它相關概念關系如何;它在整個教育理論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及意義等。

應該指出,在批判中既要反思舊的觀念和做法,對研究傳統進行梳理,同樣也需要甄別新的認識和行為。新的并不見得是對的、好的,舊的也并不意味著就是落后的、不好的。任何一種新思想、新潮流,不論是好是壞,在尚未深入研究前,不少人就一窩蜂地趕時髦。推其學理上的原因,主要就是庸俗的進化觀給中國思想界和教育界帶來的消極影響,以及受其支配的“新”與“舊”的觀念,總是覺得“新的總比舊的好”,“越徹底越好”這樣一來,談論舊的就被視為保守,批評新的就被視為頑固。

二、走向豐富的教育實踐

著眼于中國豐富的教育實踐,于理論與實踐的兩相融合中尋求教育理論的生長點。

(一)理論需要借助于實踐才能得到發展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是教育理論界一直論爭不下的一個命題。理論與實踐的對立是理論與實踐關系中的題中應有之意,例如,理論的基本屬性之一就是理性,而實踐的基本屬性之一就是感性。理性與感性的重要區別就在于,前者能透過事物的現象而深入本質,后者則囿于現象世界,囿于直觀世界。任何事物、任何實踐活動都有其具體的表現形態或形式,它們與事物內在的本質并不是等同的,馬克思也曾針對這一問題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而為一,一切科學就都成為多余的了。”但理論畢竟需要直面實踐,在實踐中體現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理論歸根結底是來于實踐,又歸根結底是要指導實踐的。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理論是需要以實踐為土壤的,正如迪爾登在《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中所講的:“教育理論是一種獨特努力的產物,這種努力是要去獲得教育實踐的理智而深沉的理解;這種理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既有課程的,也有制度的;既有經驗的,也有評價的。但是實踐并不一定借助于理論來進行。賴爾在《心的概念》中指出,從歷史的觀點看,實踐先于理論;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多沒有理論體系指導的理智的實踐。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教育理論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理論的性質決定了實踐視野的重要

教育學從根本上講,是應用的學問。

理論有兩種基本的指向,一是解釋或預測,二是規定或建議人們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與這兩種指向相對應,可以將理論分成解釋理論和實用(應用)理論。解釋理論告訴人們世界是什么,實用理論則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說,實用理論是關于如何進行改進的建議或規定,其主要功能在于指導實踐。從教育理論的功能來看,教育理論主要在于指導教育實踐,在于對教育實踐提出處方或建議,因而主要歸屬為實用理論。當然這一結論并不排除教育理論中有解釋理論的因素,但這些因素主要是從其他學科引進的,是給定的。比如說,在關于教育與人的發展理論中,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劃分是從生理學和心理學中引進的。教育學意義上的理論,則是針對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定人們應該做什么和建議人們怎么做。

(三)教育理論總體上是落后于教育實踐的

表現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不能對教育實踐行為作出合理的解釋與說明。實踐工作者大多是借助于自身的經驗而不是理論來觀照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形成自身的行為方式和行為參照體系。迄今為止,教育理論工作者對包括課堂教學在內的學校教育活動等缺乏基本的了解,更缺乏深入的探究與說明,以至于支配教師實踐行為的不是理論,而是積習已久的教育上的慣。

第二,不能對教育實踐的發展作出預測與評判。描述、解釋、評判、預測,是任何一種理論對相應的實踐行為應該發揮的四種作用,也是理論功能的有效體現方式。從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狀況來看,教育理論由于自身解釋功能的降低以及對實踐行為的“規避”,使得

自身無法對實踐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對實踐的評判也常常顯得缺乏應有的針對性。

第三,用超乎教育現象的理想化認識來指導實踐。由于這種理想是在擺脫對教育現實的真切感受的狀態下提出的,因而指導意義有限。這樣還會產生的一個副產品是,久而久之,實踐界會對理論生厭,說不定哪天還會“揭竿而起”。教育學不是玄學,不是閉門造車的學問,這點是每個教育理論工作者都應該記取的。

第四,用簡單化了的推論來認識、界定復雜的教育實踐。教育實踐是一個極其復雜的行為,在它的內部所構成的錯綜復雜的各種各樣的關系,在它的外部所形成的方方面面彼此羈絆的聯系,是簡單的眼光所無法打量與把握的。到目前為止,我們似乎對教育內部的復雜系統知之甚少,研究者大多是用從理論到理論的推論和演繹在認識著教育,為實踐工作者提供著這樣或那樣的學問。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隔絕已久的理論與實踐的壁壘。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體現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話語方式,因而,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應該以“對話”作為溝通性前提方式。對話的目的是增進兩個群體的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結成研究共同體,共同面對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形形問題。

(四)教育理論要敢于直面實踐,形成多樣化的理論形態

雖然有人指出:“什么樣的理論能夠向教育實踐提供最多的幫助,這是一個真問題;而教育理論是否能夠提供幫助,這只是個假問題。”但是,的確存在著一些對實踐缺乏效用、缺乏指導意義的教育理論。而要改變這種狀況,一個相對說來得當的選擇,就是教育理論要敢于直面實踐。

其一,把握實踐問題,分析實踐問題。實踐是活生生地存在著的,它的生機活力和多樣態的存在方式,使得它與抽象的理論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歌德說:“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如果理論是停滯不前的,缺乏自我更新的機制與活力的,那么,

它與實踐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大,也就越來越無法適應實踐的挑戰與要求。理論的抽象與一般意義,不應成為遠離實踐的借口,只有在分析實踐中存在的多種多樣問題的過程中,理論才能“活化”,從靜態的語言表述轉化為動態的生成。

其二,轉變研究方式,實施“田野作業”。時下教育理論研究有一種趨向,那就是尚清談,尚書齋式研究。這種研究方式無疑有著一定的效用,能夠在理論形態和思維深處澄清一些問題,但是,若大多數理論工作者均以此為業,以此為樂,終其一生都是在與書本打交道,那么,研究的結論要指向實踐就有了一定的難度,解決實踐問題就成了一句空話。“到現場去”,感受現場,體驗課堂,體會學校的實際生活,通過定性的或定量的研究方法,匯總、提升實踐形態中的各種資料,大概才不至于使理論工作者一味地陷于“無現場”的玄思狀態。

其三,解構研究話語,形成新話語方式。許多理論工作者不愿深入課堂,深入學校,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他們看來,實踐工作者不理解他們的理論,“層次”太低。這種想法如果換一個角度來分析,也許就會得出另外一個不同的結論:理論工作者尚沒有找到一個與實踐工作者對話的機制,他們是使用一種與實踐工作者不同的話語方式在交流與活動著,從而在某些情況下,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的溝通就成了“雞同鴨講”、自說自話的游戲。實際上,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在其職業生活中,由于成長經歷以及生活環境不同,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文化,這兩種文化的溝通與對話是教育自身發展所必需的途徑。從教育理論工作者的角度講,以批判的姿態分析自身的觀念、偏見、行為以及話語方式,是理論研究本身應有的使命與責任。

其四,與中小學教師合作,構成研究共同體。直面實踐有著多種多樣的方式,如理論工作者將自身的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去,驗證自身的理論;如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一道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共同合作去解決問題。無論何種方式,理論工作者都應以一種合作者而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指導者的角色出現,他應注意傾聽中小學教師的意見與建議,與他們共同分析所面臨的困境,尋找解決困境的方式與方法。這種研究共同體不僅給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提供著一些新的信息和經歷,而且為他們提供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實踐問題在得到解釋、解決,理論問題在得到生成、提升。

卡爾在《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原理》中談到:“顯然,教育實踐并不是能夠按一種完全無思維的或機械的方式完成的機器人式的行為。相反,教育實踐是一種有意識地作出的有目的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活動常常只能根據緘默的、最多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闡述的思維圖式來理解,實踐者用這種思維圖式來認識他們的經驗。……從事教育實踐總是必須先有一種理論圖式,這種理論圖式同時又是構成這種實踐的要素和理解其他人的教育實踐的手段。”實踐的豐富多樣性,同樣需要理論的豐富多樣。我們期待著這種理論多樣性的到來!

三、走向多維度的綜合

著眼于綜合,于分析的基礎上探尋綜合這一教育理論發展的機制。

(一)綜合是教育的總體特征

任何一個現象或事物,都有其不同的活動方式和特性,也正是由于這些千姿百態的活動方式和特性的存在,世界才顯得豐富多彩。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除了具備一般的社會活動的特征之外,還有著自身的一些獨到的表現樣式,構成自身獨特的特征。

其一,教育是一種多維度的活動。從時間維度來講,它是在過去、現在、未來這樣三個時間點上構建一個連續體,試圖讓過去在今天能夠得以延續,讓今天成為未來發展的基礎,讓未來有過去和今天的烙印;從空間維度來講,它是在社區、國家、世界這樣三個范圍大小不一的空間上構建一座橋梁,試圖讓受教育者認識到自身的位置,認識到三者間的有機構成等;從個人成長發展來看,橫向上涉及人生活空間、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態的各個方面,縱向上與人的成長發展史和未來發展密切相關。

其二,教育是一種多種因素構成的結構性活動。在教育活動中,涉及的因素眾多,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組織形式、教育環境等無不在其中占據著一席之地,它們不是作為一個孤立的個體存在于教育活動中,而是常常構成這樣或那樣的結構性聯系,呈現出這樣或那樣的聯結方式。因而,單因素地看待問題,分析教育中的種種現象。常常會失卻它的整體性,從而使得對其的分析處于一種“失真”的境地。

其三,教育是一種富有情境化、個性化色彩的活動。教育與其他活動方式的一個最大的區別,是教育自身的情境化。它幾乎沒有一個恒定的表現方式,在此時此地適用的行為,在彼時彼地就不見得適用;事先精心策劃的行為,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并不見得能夠“暢通無阻”。對這樣一種活動的分析與研究,需要從具體的情境出發,著眼于特殊的場景,從整體上進行探討。

其四,教育是一種動態發展、生成的活動。它在變化中逐漸生成,需要根據教育演進歷程加以調整,是以事物間的不斷轉化為典型體現方式的,“這里不僅有形態的、結構的轉化,而且有物質與精神間、不同主體間、實踐階段與水平間、人所在的外部世界與內部世界、社會與個體間等多方面、多形態、多時態、多事態、多主體的多重多次轉化。”

凡此種種,都顯示出教育本身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對這樣一個事物,不能沿著把局部要素從整體中孤立出來,研究其性質,再把它們“相加”,得出對整體的認識這樣的道路前進。對復雜的事物,不能通過將其還原為簡單事物的方法來認識,而是應該研究復雜事物本身,在整體的關聯中認識教育。

(二)綜合的種類

綜合的種類多種多樣,這里僅從實踐與理論形態的典型體現樣式──學科的角度加以粗略地介紹和分析。

1.實踐樣式的綜合。

在當今的中小學教育實踐中,已經出現了形形的教育教學模式與做法。對這些模式與做法,教育理論界長期的態度是或不理不睬,或冷嘲熱諷,極少投入理論熱情對其進行認真的分析與探討。這樣一來,一些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行為,就處于一種放任自流、聽之任之的狀態;沒有了理論工作者的分析與探討,這些行為常常顯得表面與感性,不能很好地提升出來,成為一種“有根有據”的東西。大概也正是由于這種狀況的存在,在教育界存在著這樣一個怪誕的現象:一方面是實踐中一些新樣式在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中有著較大的市場,深深影響著廣大教師的實踐行為;另一方面是這些樣式沒有理論舞臺,甚至在理論工作者看來是一種不值得分析與探討的行為。實踐中的“熱火朝天”與理論界的“隔岸觀火”形成鮮明的對比。

的確,就實踐本身來說,勢必會出現一些新的表現樣式,尤其在社會變革、教育轉型的今天。但是,由于實踐工作者自身的局限,這些樣式難免會流于感性與直觀,借助于感性的、缺少理論支撐的手段來傳播。如果理論工作者能夠與實踐工作者結成研究共同體,兩者以一種互補的姿態進行對話與交往,提升出來的經驗與做法或許會更具說服力與實踐意義。布魯納并不是一個實踐工作者,但他對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理科教學中的發現學習進行的概括,使得發現學習擺脫了一般的現象層面,成為一個為世界范圍教育工作者共享的行為樣式;布盧姆的掌握學習,前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學等無一不是如此。然而,在世界范圍內,幾乎很少有純粹的實踐工作者行為為后人所采納。

中國豐富的教育實踐需要理論工作者的綜合,實踐工作者因視野所限不能去做的事情,恰恰給理論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形形的模式與做法,也需要綜合評判。

2.學科間的綜合。

我國的教育學大體走過了大教育學──分化的教育學──大教育學──分化的教育學這樣一個歷程,也就是從剛傳人的大教育學形態,到20年代以后教育學一分為多;從1949年重新采用教育學形態,再到70年代末以后大教育學瓦解,成為眾多不同的形態。時至今日,教育理論的分化已為既定事實,先前的教育理論已分化為課程論、教學論、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政治學、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等幾十門不同的學科。這正如日本《教育大事典》中有關“教育學”的條目所講的:“現在有關教育學的研究已分得很細,所以進行籠統的教育學研究的學者已經很少。如果說到某人在進行教育學的研究,就必須問一問他是在研究教育學的哪個專業領域或哪個更加細小的分支。但……非常專門化了的研究恐怕也要犯視野狹小的毛病。為此,有必要對教育學的專業分化有個整體觀,對諸多專業領域作綜合治理。”教育理論的這種分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教育理論分化了,先前的一些整體性的研究內容被各個分支學科“蠶食”了,這是不是如同剝筍一樣,剝到最后,教育學自身也不存在了呢?并非如此。任何一門科學,其發展既離不開分析,也離不開綜合。分析在思維中把事物加以分解,區分為各個不同的組成部分;綜合則是把事物的各個部分聯結為一體。分析與綜合是同一方法中不可分割的環節,兩者是統一在一起的。對此。恩格斯曾有這樣的論述:分析與綜合“是必然地相互聯系著的。不應當犧牲一個而另一個捧到天上去,應當把每一個都用到該用的地方,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只有注意它們的相互聯系、它們的相互補充。”

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理論研究并未能與分支學科的發展同步,未能及時匯綜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通過進一步抽象,為教育理論研究提供新的范疇與命題,或為已有的范疇與命題提供新的依據,這恐怕也是眾多的教育學書籍“千人一面”、“眾口一詞”的根源所在。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對教育學的研究成果進行綜合,而是反映出一些教育學研究者把教育學這門學科看得太簡單了,他們從功利的目的出發剪貼教育學,不僅無益于教育學的建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說是為教育學掘墓。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綜合是必要的,沒有了綜合,作為教育學基礎學科的教育學就不存在,分支學科的發展各自提出自己的研究規范和概念體系,也就失去了分支學科間相互對話、吸取的根基,這些學科也就不成其為教育學的分支學科了。其次我們還應認識到,綜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付出的辛勞甚至要較分析為多,因為它要求研究者在占有眾多分支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提煉,抽象出共同性、普遍性的東西來。沒有對分支學科的熟話以及分支學科間聯系的洞察,綜合就難以進行。

在這里,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綜合是教育理論研究的主要方式,它要求教育理論工作者至少要具備這樣一些本領:第一,對教育自身要有深刻的體驗和認識;第二,注意從其他學科中吸取營養,不要漠視其他學科的成果;第三,要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做到學科領域間的融匯貫通。對學科間的匯總,非不能也,是難為也。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教育理論研究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領域,它比其他學科領域對研究者的素質要求更高。

在21世紀,可以預期,中國教育理論研究除了上述發展走向外,還會存在其他走向,如走向教育自身獨有的領域,即教育理論研究不在教育的兜圈子,直指教育自身的問題;不停留在“抄”與“搬”的水平上,構建起自身的理論體系;不附庸于社會意識形態,走向理論的自立等。這里限于篇幅,恕不—一介紹。重新審視中國教育理論研究的總體狀況,在正確把握發展走向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多方面的研究實踐,相信會使中國教育理論日益成熟并走向真正的繁榮!

注釋:

①[美]愛因斯坦著,許基民譯。在談到概念的確定時,愛因斯坦曾指出:“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經驗的概念,從邏輯觀點來看,完全和因果性概念一樣,都是一些自由選擇的約定。”愛因斯坦文集[M].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②人類學提出的大傳統與小傳統的概念,有助于加強我們對研究傳統的認識。所謂大傳統,指的是上層士紳、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體相當于“五四”時期所說的貴族文化,這多半是經由思想家或宗教家反省深思所產生的精英文化,英文為refinedculture。與此相對應的所謂小傳統,則是指一般社會大眾,特別是鄉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大體相當于“五四”時期所說的平民文化。大傳統與小傳統也可稱之為高文化與低文化(hingandlowculture),接近于我們所說的雅文化和俗文化,或者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這兩種傳統運行軌跡不同,表現樣式不同,實際的內涵也有著不小的差距。一般說來,大傳統常常是以小傳統為媒介傳播到民間的,因此,它就不可能完全保留其本來面目,而是經過了民間的篩選和轉述。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有取舍,也有引申、修訂、加工甚至再創造。反思大傳統,甄別小傳統,探討大小傳統如何轉化、運作、相互關聯,也應成為批判的主要內容。

③具體內容可參見:鄭金洲.教育理論研究的缺失──世紀之交中國教育理論的反思[N].上海:教育發展研究,1999(10)。

參考文獻

[1][德]霍埃著,蘭金仁譯,批評的循環[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2]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英]迪爾登著,唐瑩等譯,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瞿葆奎主編,瞿葆奎、沈劍平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沈劍平,論教育理論的結構,瞿葆奎主編,元教育學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英]迪爾登著,唐瑩等譯,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翟葆奎主編,瞿葆奎、沈劍平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英]卡爾著,郭元祥等譯,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原理,瞿葆奎主編,瞿葆奎、沈劍平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篇(9)

語言技能的學習不應該被分割成聽、說、讀、寫,孤立地學習。教學應該從整體出發,使聽、說、讀、寫技能同時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語言需要在整體的背景中進行學習,語言學習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然后再回到整體的學習過程。整體語言環境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學習。整體語言教學重意義、重整體、重綜合技能。對于EGAP教學而言,教學可采用語篇教學的方法,通過語篇學習,了解語篇結構和內容,熟悉學術語篇的構成方法。通過語篇的組織,熟悉和掌握學術語篇的宣講技能。在這樣一種有意義的學習中,學術語言和技能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以同時發展。

2.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為交際目的而存在的社會現象。

語言知識不等于語言運用。不應人為地將知識和技能分割開來,孤立地培養,而應當通過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加以培養。有鑒于此,EGAP教學應努力使學生置身于學術交流活動的真實環境,提供學術講座音頻和視頻材料,鼓勵學生撰寫學術報告并進行宣講,組織學術討論。通過這樣一種模擬的真實的環境,使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學術英語交流中的語言知識和交流技能。

3.整體語言教學主張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考慮和尊重學生的需求、興趣和特長,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有意義地、持久地學習。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促進者。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團隊合作和同學間的交際互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EGAP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專業特長設計教學活動,布置學習任務,及時與學生溝通和協商,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確保學習任務的按時完成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習效果,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促進學生的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術英語交流能力。

二、整體語言理論的具體應用

整體語言教學理論強調語言教學的整體性、語言運用的社會性和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觀點,為非英語專業碩士生學術講座聽力、學術報告寫作以及學術報告宣講等學術英語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學術報告宣講是國際學術會議中主要的交流形式,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熟悉和體驗學術宣講過程,掌握學術宣講語言和技能,筆者在教學中以整體語言教學理論為理據,進行教學實踐并取得初步效果。

(一)教學的基本環節

1.理論指導(TheoreticalInstruction)。

開課之初,教師將對分散在教材各個單元的學術宣講話語、宣講技巧和方法進行整合,補充和豐富有關內容,按照撰寫和宣講學術報告的流程,完整介紹學術宣講的語言和策略,強調要點,布置理論自學,為學生撰寫和宣講學術報告提供前期的理論指導。

2.講前準備(ReportPreparation)。

經過理論學習,學生對于如何撰寫和宣講學術報告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將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研究興趣確定報告的主題,收集資料,根據撰寫和宣講學術報告的理論知識,組織和完成學術報告的發言稿和PPT。教學班學生來自學校農學、植物保護、資源與環境管理、園藝、食品科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生命科學等多個學科專業,學術報告主題豐富。教師在這一環節將與學生充分協商報告主題,幫助學生完善報告內容,確保教學后續環節的順利進行。

3.學術宣講(AcademicPresentation)。

學術報告宣講人將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在課堂上宣講報告。報告的主題和點評的要點將提前交給學生聽眾。報告宣講中,學生聽眾不僅要聽取報告內容而且要留意報告語言和技巧的運用。報告宣講后,學生聽眾與宣講人先就報告的內容進行目的語的口頭交流,然后進入講后點評環節。

4.講后點評(AudienceEvaluation)。

澳大利亞課程中心主任DavidNunan認為講后點評不僅包括評價本身(Assessment),還包括了對評價結果的理解和依據該評價結果應該采取的行動。因此,我們采用講后點評法,組織和引導學生對宣講報告的開場、結尾、結構話語的使用、PPT的輔助效果、圖片圖表的解釋、聲音的運用和體勢語的使用等進行討論和評價,直觀地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學術宣講的語言和技能。

(二)教學結果與討論

收集資料,撰寫、宣講和點評報告的實踐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用英語進行學術宣講的技能。在宣講報告的準備階段,學生通過報告內容的組織以及宏觀表達(Macro-structureSignals)和微觀表達(Micro-structureSignals)的實際應用,加強了寫作的邏輯性、連貫性和一致性。宏觀表達和微觀表達的學習和使用不僅幫助學生了解了這些表達的不同作用,較好地掌握了學術宣講語言,而且幫助他們建立了形式圖式,使他們在學術講座中得以更好地把握講座內容的整體結構。教師在這一階段針對學生報告中核心內容比例失當以及報告內容一致性不夠的問題,運用美國專業演講者Morgan和Whitener的組稿方法,指導學生從核心問題出發,向外擴展來組織講稿,刪除了報告中不必要的細節,進而突出了報告的要點,完善了報告的內容。點評和討論宣講報告讓學生明確了理論學習階段的模糊認識,改進了報告宣講階段的不足,真正掌握了學術宣講話語和基本技能。正如美國應用語言學專家MichaelRost在論及學術講座研究方法時所指出的那樣,讓聽眾來評價學術講座的效果,尤其是講座中的不足,是一種有效的學術講座研究方法。通過點評,學生明白了怎樣簡化PPT演示文稿、如何確定幻燈片的數量以及演示文稿與宣講的配合問題。宣講人對自己的表達速度有了更好的掌控,更加注意自己的體態語言。對圖片圖表解說的點評和討論,發現并解決了宣講人圖表解釋前不提示、圖表中解釋部分不明示以及講解與聽眾理解不同步等問題,幫助學生熟練了圖表解說的基本方法。

篇(10)

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教師的語言必須科學準確,符合邏輯。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清晰正確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受到嚴格的物理語言訓練,形成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風氣。如在講“光的反射定射”時,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應說:反射角等入射角。因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決定的,兩個角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所以,作為物理教師,要認真考慮自己的課堂語言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條理清晰,合乎邏輯。不能將日常生活俗語、方言當作物理語言搬到課堂,如將物理語言“熔化”、“沸騰”說成“化了”、“開了”等,應該避免。

二、抑揚頓挫,感染力強

所謂抑揚頓挫,就是教學語言應該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節奏感。將表情、手勢、停頓、操作等無聲語言與聲調、輕重音等有聲語言恰當地配合起來,使教師的講解有聲有色,更能激發學生的智力活動,從而使課堂氣氛有節奏、有旋律、有起伏,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不斷地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推向。魯迅先生的老師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魯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課堂語言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要之處,適當提高聲音,促其注意;關鍵之處,稍作停頓;需熟記的內容,不妨和以聲韻,以利記憶。這樣,就可以增強感染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生動形象、直觀性強

所謂語言直觀性,就是指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既活潑、有趣、逼直,又深入淺出、易于接受。語言直觀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喻”。教師能深入淺出地選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味,降低學生思維的難度,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講“右手定則”時,采用割韭菜的例子進行類比:將刀尖指向、刀刃切割方向、韭菜直立方向分別喻作感應電流方向、導體運動方向、磁感線方面,不但講明了電磁感應中三方向之間的兩兩垂直關系,而且增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形象理解。

所以,在許多教學難點上,教師若能巧妙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就可以把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之感,在增強理解知識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

四、幽默可親、趣味性強

原蘇聯教育學家米·期洛特夫說過: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課堂講解中運用幽默,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可以使講解的內容變得有趣,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師生間的隔閡,融洽師生間的關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規律的特征,解決教學的難點,還可以巧妙地處理偶發事件,使教學轉入正規。如在講“照相機”時,我采用講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時頭頂地、腳朝天,問他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學生聽后發出笑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牢牢地記住了成像的特點。

上一篇: 創意農業論文 下一篇: 新入職采購主管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在线一区视频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