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服務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13 22:54: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機服務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機服務論文

篇(1)

一、基本情況

1、組織結構。潁州區農機局下屬三個事業單位:農機校、農機推廣站、農機監理站,主要職能是教育培訓、農機職業技能鑒定,承擔全區農機新機具、新技術引進推廣示范,對本轄區內的農業機械核發牌、證和駕駛、操作證以及農業機械的事故處理。2、人員結構。現有在職人員53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9人,初級職稱28人,直接從事公共服務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比例93%。3、資金投入。經費來源渠道是全額財政供給,凡屬于農機化公共服務資金,專款專用,全部投入,決不截留挪用。

二、工作成效與經驗

1、認真搞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支持農機化發展、推進公共服務的重大舉措。今年潁州區獲得1554萬元補貼資金,帶動各方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經過宣傳、申報、審核等程序,用于補貼大型農機具(包括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等)。2、多渠道開展農機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新形勢下農機培訓內涵發生了變化,由學歷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專才教育轉向通才教育。農機校加大經費投入,完善教學設備。采取聯合辦學、合作辦學、其他行業短訓班等不同形式,豐富教育培訓內容。與其他涉農工作相結合、與農民群眾的需求相結合、與安全生產工作相結合,與陽光工程和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針對基層農民的培訓形式,也做到長班與短班結合,農閑與農忙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3、致力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農機推廣站解決好農機推廣經費、人員技術培訓問題,做好技術指導示范、引導工作。根據區情,重點突出推廣先進適用的“兩深一精”機械,配合禁燒工作,做好秸稈粉碎還田綜合利用。通過爭取農機項目,實施拉動效應,增強推廣能力,積極開展示范。4、落實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監理站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把履行監督職責和為基層、為機手服務有機結合起來,使農機安全監管規范化。工作人員實行考核上崗、持證上崗制,并定期進行輪崗,提供機手入戶考試、辦證和二保、檢測年檢年審“一條龍”服務。公開辦事依據、指南、流程、收費標準、監督電話,推行政務公開和服務承諾制,簡化辦事程序,做到簡化不違規,提高辦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培訓方面。(1)教師再教育程度低目前學校大多數教師知識老化問題突出,缺少專業性培訓以及對新式農具知識的了解,滿足不了新時期農機培訓工作的要求。(2)農機培訓領域小主要是以培訓拖拉機駕駛員為主,培訓較為單一,在拖拉機駕駛員培訓社會化的今天,如果不拓寬辦學范圍,多層次、多專業進行培訓工作,將會制約農機校的生存與發展。2、推廣方面。主要是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及辦公條件都比較落后,僅能維持最基本的工作需求,無法進一步向深度及廣度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撤銷農機站,大批工作人員分流下崗轉崗,缺少專業農機工作人員,導致基層農機公共服務不能很好全面覆蓋、延伸。3、監理方面。農機監理執法力度不夠,執法手段受到限制。部分農機手素質不高,有待加強思想上、技術上的培訓教育。各部門協調工作不夠一致,導致對部分農機車輛常規化管理脫節。

四、發展思路

農機培訓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培訓機構教學人員技術素質的提高。農機培訓工作是農機化事業的基礎,是推動農機服務產業化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須大力培育復合型、適用型、一崗多能、能教能用的教學人員。此外,農機培訓機構還要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主動與各相關部門合作。建立機手培訓檔案,依托農機大戶,帶動更多的農民朋友學農機用農機。針對本地區的人口及土地面積都小的特點,農機推廣工作以后以推廣特色農機具為主,比如:秸稈打捆還田機械、園林機械等,起到高端帶頭作用。

篇(2)

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大型農業機械保有量不斷增加,農機結構得到優化,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一些新型農機具和農機化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如何加強基層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解決農業機械三包維修期后維修難,是值得各級農機管理部門研究的問題。

一、基層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以山東省曹縣為例,農業機械管理局是該縣農機維修行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縣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管理全縣農機維修銷售網點。縣級設立農機管理站和農機職業技能鑒定學校,在編人數12人,其中工程師2人,助理工程師2人,農機維修技師3人,由縣財政供養。全縣共有農機維修、銷售服務網點31個,各種較大型設備350臺套,其它維修設備650臺套,從事維修人員160人,全縣農機維修固定資產1200萬元,農機維修服務網點年維修農機具12000臺套,純收入310萬元,主要從事農機動力機械、配套機具的維修保養,維修方式以換件維修為主,維修設備以手工維修工具為主,設備簡陋,如小型電焊機、小型吊車、氣泵、臺鉆、電鉆、扒胎機、油壓機、簡易量具、小型電動設備、簡易工作臺、小型鉸刀等。從業人員中,文化水平以初中文化水平為多,技術等級以初、中級為主。維修網點以專項維修和三級維修為主,初步形成了農機維修服務網絡。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還沒有擺在應有的地位,縣、鄉兩級農機維修管理部門基礎設施差,辦公簡陋,辦公經費難以保障,有的地方甚至沒有電腦和交通工具,開展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有一定難度。

2、農機維修行業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文化素質低、知識陳舊,經營管理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維修行業的發展。

3、農機維修行業還沒有形成規模,數量少,農機維修服務網點、維修服務能力還跟不上農機裝備迅速增加的需要,尤其在農忙季節根本不能滿足農田作業機具維修的需要。

4、農機維修服務網點設備簡陋、規模小、維修廠點急需升級改造,不能從事大型農業機械的大修保養,只能以換件維修為主,浪費巨大。

5、《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明確了農機維修主管部門對農機維修企業的行政許可,但不允許收取管理費、證照費等費用。據我們估算,行政許可一個維修網點從申報到批準開業,要多次到維修企業認證,檢查是否符合開業條件,組織維修人員培訓上崗、考試、職業技能鑒定等工作,各種費用包括工作人員出差補助費、培訓費、油料費、交通費、資料費等合計約400元左右,每年要承擔辦公等各種業務經費在10-20萬元,地方財政沒有這部分專項經費,農機管理部門難以承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開展。

6、三包期內的維修由農機生產廠家負責,但由于生產企業很多,三包維修站一般設在市一級農機銷售單位,而縣鄉兩級一般沒有三包維修站,每逢春耕生產、三夏、三秋農忙季節,農機維修難尤為突出。由于時間緊,作業期短,維修站距離三包維修位置一般距離較遠,企業三包服務人員大多數沒有專用的交通工具,不能及時維修,農民需等待很長時間,特別是大型動力機械的三包維修只有一兩個三包維修人員是根本解決不了的,必須借助于先進的農機維修設備進行檢測。為修理農機,有時農民不得不付出很大的精力、財力,把機械拖到三包維修站去修理。不僅浪費巨大,而且往往會激化與生產廠家、經銷商之間的矛盾,誘發社會不安定因素,三包期以后的農機維修問題表現更為突出。由于農機具品牌和配件品種多,更新換代速度快,而現有農機維修網點規模小,設備簡陋,專業維修設備少,大多數農機維修以換件維修、手工維修、露天維修為主,維修浪費嚴重,維修質量得不到保證,修理時間較長,農機大修更是無力承擔,使購機者的作業時間縮短,減少了作業收入。

三、加強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保持作業中的農業機械技術狀態的完好是提高農機作業質量的首要條件和重要保證,農業機械只有在技術狀態完好的條件下投入到農業生產中,才能夠保證作業質量達到農藝要求。保持農業機械技術狀態完好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作業前按要求對投入作業的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要進行徹底檢修,做到需修的必修,該換的必換,不留任何故障隱患,保證拖拉機及農具技術狀態完好。二是按要求對農機具進行技術保養,其目的是清除隱患,避免故障,保證機具經常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以提高作業質量。三是按要求操作。無論是拖拉機還是配套農機具,在使用時都必須按照所要求的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這是保證農機具技術狀態完好和延長使用壽命的最基本常識。

如何使這些機械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發揮正常的作用,解決農機修理難,是值得各級農機管理部門研究的問題。因此建議:

1、加快發展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步伐,按著"重點扶持縣級、逐步健全鄉級、積極擴大發展農機維修網點、大力扶持不同形式、不同級別的農機維修網點,按區域優化發展建設一批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有一定維修能力的高新農機具維修區域中心"的要求,以推進農機維修服務體系社會化、專業化、產業化為目標,使農機維修服務成為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

2、呼吁各級政府、各級有關部門充分認識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在農機化事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行動上關心和支持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3、加強基層農機維修服務隊伍建設,努力提高農機維修服務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現代化設備和技術,只有具有現代知識的人使用、管理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和提高效率。同樣,農機維修服務水平的提高,亦有一支高素質的服務隊伍。因此,按著"科教興農"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基層農機維修服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努力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造就一支技術精通又善于經營管理的農機維修服務隊伍,使農機維修服務工作步入健康和持續發展的道路。

4、制訂具體的政策性規定,確保縣級農機維修主管部門的管理和辦公經費,確保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穩定,適應農機維修行業日益壯大的需要,滿足縣級對農機維修行業管理的日常工作需求。

篇(3)

2.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缺乏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業務一方面,地區科技金融服務的類型單一,擔保機構少、機制不完善、制度配套措施不全面,政府擔保或商業擔保均無法滿足區域內區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的貸款擔保需求。另一方面,專門針對科技創新融資的金融保險產品較少,缺乏產品技術研發責任保險和針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年金保險等。特別是地區農業科技型企業較多,農業科技創新方面的保險產品更是鮮見,導致地區科技型企業擔保難、貸款難。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缺乏目前地區企業技術研發融資渠道單一、銀行貸款難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專業服務于科技創新企業的信用評估機構和中介服務平臺。銀行現行的信貸評估標準往往會低估科技型企業這一類成長型企業的信用等級,導致其融資受阻。地區尚未形成統一的科技金融管理中心,科技與金融融合度不高,導致整個地區的科技金融服務水平較為落后。同時,目前金融中介服務型人才相對缺乏,難以滿足區域內日益發展的科技金融服務需求。

二、地區公共科技服務模式構建

1.服務模式的界定及比較科技服務集成模式是指集中區域內各種優勢研發資源,并統一調配于總管理中心進行管理和運作的服務模式。集成模式的服務面相對較廣,雖然多了許多中間環節,但作為一個完整的服務系統,服務效率更高,保障機制更為完善。例如上海市科技委員會下設的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即為該種服務模式,其集成了科學數據共享、科技文獻服務、專業技術服務、行業檢測服務、創業孵化服務和管理決策支持十個子系統。科技服務離散模式是指重點建設區域內某一類或幾類優質科技資源的基礎服務平臺,將平臺建設分為公共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行業專業創新平臺和區域創新平臺三塊。離散模式屬于點對點服務方式,服務面較窄,一般只為某一行業或領域提供服務,服務的宣傳費用相對較高,但時效性較強。其典型代表是浙江省的平臺建設模式,建設和完善科技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大型儀器設備協作共用平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標準化技術服務平臺等

2.地區科技服務模式的選擇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應全面考慮區域內技術資源現狀,深入探析其特點、缺陷及存在的問題,趨利避害,將平臺建設規劃的完整性與功能性模式相結合。不管是國家、省級層面的大型公共科技服務平臺,還是地級市和縣區、鄉鎮層面的小型公共科技服務平臺,都應充分發揮本地區內的可整合公共科技資源優勢,明確細化服務主體和服務對象,重視平臺規劃的科學性和完整性,有效提升科技服務平臺的運行效率。相比湖南省其他地區,地區的科技發展基礎較差,科技資源較為貧乏,科技發展水平較低,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較弱,技術資源稟賦不強,結合集成模式和離散模式的優缺點,應在本區域范圍內根據不同地區或行業構建離散型的科技服務模式,并充分利用其農業技術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全區域范圍內統一調配農業技術資源,建立集成型的農業科技服務模式。

3.構建以離散模式為基礎的區域科技服務平臺運行機制一是構建市級科技服務平臺。地區應以市級為單位構建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市州科技管理部門統籌規劃、協調與引導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平臺建設要打破條塊分割,實現資源整合,杜絕重復建設。二是完善平臺運行管理機制。必須構建資源共享、高效靈活、持續發展的平臺良性運行機制,提高平臺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必須明確相關主體的權利義務,建立有效的平臺運行監督機制,提升運行效率和效果。三是完善平臺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屬于準公共產品,其經費來源主要為政府的財政撥款。為保證平臺建設與運營擁有持續穩定的經費支撐,地區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科技創新主體主動參與科技服務平臺的基礎建設,構建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社會資本投入為輔的多元化平臺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四是建立科技資源共享管理機制。遵循“誰共享、誰受益”的原則,明確區域內科技資源共享的范圍、主體、程序、費用分擔、權責劃分、拒絕共享的制約措施等,使科技資源共享行為規范化、普遍化;政府部門應構建統一的科技資源共享網絡服務中心,為實現區域內科技資源共享提供便利,并對提供共享服務的企業、高校和科技機構給予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引導其主動進行科技資源共享。

4.重點建設全區范圍內的集成型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地區農業資源豐富,較好地推動了農業科技水平和農業科技服務的發展,出現了大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但各地區農業技術開發各自為政,服務平臺具有較強區域局限性,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片區科技服務平臺,極大地弱化了農業科技服務效率和效果,加大了農業科技服務平臺的運行成本和科技交流、推廣難度,不利于地區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充分集成地區整體農業科技資源,構建統一的農業科技信息管理平臺,并結合專家決策系統分塊建立研發基礎條件子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子平臺、成果轉化服務子平臺、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和培訓中心五個子平臺,對地區的農業科技資源進行集中調配和管理,擴大服務面,促進本地區農業技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區域農業資源配置效率。

村環境和農民行為方式的新型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提供全程、立體的農村科技信息服務。

三、加大科技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

1.完善創新人才培訓體系一是加大地區市縣兩級高新技術企業教育培訓基地建設投入,改善教育培訓環境,建立專業技能培訓制度,提高師資水平,實現創新人才培訓機制化、常態化。二是鼓勵支持地區高校、專業培訓機構開展科技人員培訓。三是引導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自主培訓,或者與高校、科研機構構建產學研合作機制,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加大創新人才引進力度一是針對地區高層次科技人才嚴重缺乏的現狀,激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面向國內外公開引進各類學科帶頭人、技術帶頭人,地方政府對引進高層次、關鍵人才給予政策支持,做大、做強科技創新平臺。二是地區各市州縣區政府應當拓展與兄弟省市、友好城市政府的交流與合作,廣泛參與國內相關專業團體、行業協會的人才交流與合作會議,在各一二線城市常設人才招聘平臺、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提高引進人才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和規模。三是各市州縣區政府應當設立專項基金,有計劃、有主次地支持企事業單位、高校及科研機構高薪聘用科技人才,并重點設立農村科技人才開發基金,大力支持農村科技人才的引進、培訓和繼續教育,穩定和不斷壯大農村科技人才隊伍,四是健全科技人才權益保障制度。解禁引進高層次人才、企業家及其家屬的戶籍限制,解除高層次人才、企業家的“后顧之憂”,促使高層次人才、企業家全心全意服務于地區科技創新事業。

2.促進創新人才的交流與合作一是支持企事業單位、高校及科研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人才進修、培育、交流活動,鼓勵應用型、開發型技術研發人才積極參與國內外高端科技項目研發,支持基礎型科研人才前往國際知名學府或研究機構研修或留學。二是鼓勵地區的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創造條件,或集中區域科技資源,吸引區域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前往本地區進行課題研發、項目攻關或專題研討,借外力助推區域內的科技研發升級。完善創新人才的利益分配導向政策地區各市州縣區政府應當根據利益分配的付出與回報一致性原則,支持轄區內企事業單位、高校及科研機構制定適合本單位(企業)發展的創新人才利益分配導向政策,層次上重點向高層次、智力型創新人才傾斜,類別上重點向高端專業技術人才與經營管理人才等傾斜,使各類人才獲得的收入與其付出的勞動和所作的貢獻保持一致。建立完善的政府科技服務經費保障制度公共科技服務平臺作為一項公益性基礎設施,具有一定意義上的準公共產品性質,其開發與建設應以政府作為主導力量。特別是地區這一科技創新能力較低、科技服務業發展不完善的地區,地方政府應將科技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和運行的初期,作必要前期投入和管理引導。一是制定相關科技激勵政策,優先資助通過科技檢測、咨詢服務平臺立項的創新項目,以引導企業充分運用公共科技服務平臺資源。二是改變政府部門只管建設、不管運行的現狀,在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初期通過各種投融資方式統籌平臺運行所需經費,持續支持平臺運行,強化政府的協調和“造血”功能。

四、創新地區科技與金融結合模式

1.促進地區科技與金融的有機結合一是鼓勵企業直接融資。對科技創新能力強的自主研發型企業,政府部門應通過政策傾斜和技術服務支持其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或債券,通過直接融資獲取資金,支撐企業的技術研發活動持續進行。二是充分發揮間接融資銀行信貸的作用。通過財政補息、貼息、財政擔保等政策降低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門檻和成本,并引導增加信貸品種和擔保方式,規范專利權質押貸款制度,拓寬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渠道。三是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建立與風險投資配套的中介服務機構,規范風險投資的組織形式、運行模式和監管機制,形成彈性可控的風險投資管理模式,不斷規范風險投資主體的市場行為。

篇(4)

公共產品(publiegoods)是經濟學理論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公共產品是這樣一種產品,在增加一個人對它分享時,并不導致成本的增長(它們的消費是非競爭性的),而排除任何個人對它的分享都要花費巨大成本(它們是非排他性的)。

在現實中,真正的純公共產品是很少的,大多數產品因為兼有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的特征,被稱之為準公共產品。因此,按照產品特征,可以將公共產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純公共產品。即同時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第二類是俱樂部型準公共產品,其特點是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但是卻可以較輕易地做到排他。即對這類產品的使用可以通過收費而將不愿付費者排除在對該產品的消費之外,同時,在該產品的使用者范圍之內,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多增加一個使用者的邊際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一些自然壟斷行業的產品就具有這種性質;第三類是擁擠型準公共產品,這類產品與俱樂部產品剛好相反,即在消費上具有非排他性,但當消費者的數目達到一定程度時便產生消費上的競爭性,也就是說這類產品是擁擠的。

根據這個分類標準,我們可以對我國電視產品進行分析:原來。無線電視產品具有公共產品的兩個基本特征,即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但是,隨著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的出現,電視臺通過光纜介質和加密技術可以向觀眾收取費用,拒絕為有線電視付費的人將不能收看其節目,使電視產品產生了排他性。因此,電視產品經歷了從純公共產品向俱樂部型準公共產品的過渡。

二、農村電視公共服務作為俱樂部型準公共產品的供給方式選擇

與上面所論述的分類方式大體一致,詹姆斯·布坎南曾經把物品按照“公共性”(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對公共產品進行分類。他認為,公共產品既包括“純公共產品”,“也可以包括‘公共性’從0到100%其他的一些商品和服務”,即準公共產品。而關于公共產品的供給一般認為,“公共性接近100%(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顯著)的準公共物品適合由政府供給,公共性接近0的適合由市場供給。”

俱樂部型準公共產品恰是一種公共性介于0到100%之間的公共產品。那么它采用哪種供給方式更合適?

首先,各級政府作為理性人,在提供公共產品的過程中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會重視有形的公共產品供給,而輕視無形的公共產品的供給;重視短期的能直接利于績效評估的公共產品,而不重視投資期限長的公共產品。在這種導向下,電視公共服務的供給就會出現短缺現象。

其次,因為政府作為一種制度安排,作為市場中的經濟主體,其自身運行同樣存在交易成本問題。因此,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某種程度是一個政治過程,其交易成本甚至比市場制度昂貴,這表現為現實中政府的種種“政策失敗”。

因此。準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不能依靠某種單一的政府供給模式。從公平與效率的角度考察,政府供給重在公平,市場供給則重在效率。如果新的市場主體進入公共產品提供加強市場競爭,勢必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和資源的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場既分工又合作,便可將二者的有效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并通過這種有機結合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準公共產品能否由市場有效提供。要看一個排他成本問題。對于排他成本高的準公共物品。私人資本一般不愿生產。因為“搭便車”現象嚴重,會使收費比較困難。排他成本低的準公共物品,私人生產就比較容易。電視公共服務這一類的俱樂部型準公共產品是具有非競爭性但有排他性的準公共產品,一般屬于排他成本比較低的準公共物品,所以,引入市場機制是非常合適的。

三、正在構筑的我國農村電視公共服務供給體制

當前,我國農村電視公共服務仍舊表現出供給不足的問題。

1998年以來,為解決部分農村地區收聽不到廣播、收看不到電視的突出問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廣電總局共同組織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截止到2005年底,中國共投入建設資金34.4億元,運行維護費0.4億元。完成了11.7萬個行政村、10萬個5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設任務,并修復了1.5萬個行政村“村村通”工程,解決了近1億農民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問題。2005年。廣電總局又啟動了“村村通”衛星直播(DTH)試驗系統。2007年,中央政府再次投資107.5億元支持“十一五”計劃期間村村通項目的建設和改造。

現在,農村電視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從適應計劃經濟體制轉向適應市場經濟體制。

在財政方面,各級政府籌款的方式也在發生改變。如自2007年開始實施的“村村通”工程,根據《“十一五”全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規劃》,除中央政府安排的補助資金外,省市兩級政府負責解決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設資金,并切實落實修復“返盲”設施資金;省、市(地)、縣(市)級政府分別負責解決轉播本級廣播電視節目無線發射轉播臺站的機房和設備的更新改造資金。國家給予建設、經營縣(含)以下農村有線電視網絡的單位給予一定期限的稅收政策扶持。對用于覆蓋農村地區的廣播電視節目發射臺、轉播臺和監測臺的用電,執行國家規定的非普工業類電價標準,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在國家廣播電視機構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鼓勵國有、非公有資本投資參股縣級以下(不含縣級)新建有線電視分配網和有線電視接收端數字化改造。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向農民籌集部分資金用于本村的廣播電視設施建設。

盡管政府為農村電視公共服務供給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我國農村電視建設還處在較低水平,一些偏遠農村還存在電視覆蓋“盲區”。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國新通電行政村和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中還有廣播電視覆蓋“盲村”70多萬個。早期建設的“村村通”工程,由于受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限制,投入少,起點低,通過無線方式覆蓋的廣大農村地區實際覆蓋效果滑坡嚴重。無線覆蓋是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的主要方式。但承擔中央和省節目對農村地區無線覆蓋任務的發射臺、轉播臺資金投入不足、設備老化、日常運行維護經費缺乏。導致廣大農村地區中央和省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成為薄弱環節。農民接收電視套數少,質量差,滿足不了農民群眾的迫切需求。

“村村通”工程的投資力度很大,但這還是政府行為。政府作為目前我國農村電視公共服務惟一的供給主體已經表現出了某些弊端。

首先,政府作為農村電視公共服務的唯一供給主體,供給效率相對較低。針對“村村通”的發展,作者在2007年10月和2008年4月兩次在山東萊蕪一些村莊進行調研,“村村通”開展以前,這里由于這里長期沒有有線電視,農民一直是靠普通天線接收電視節目,但能收看的節目套數并不多,天線質量好點的農戶能收到中央一套、山東衛視、萊蕪電視臺等六七個頻道,差一些的只能收到三四個頻道。而且接收質量也不穩定。“村村通”開展以后,花260元初裝費安裝了有線電視的農戶說。現在接收到的36個頻道里,單單山東臺和萊蕪臺的頻道就占了10個之多,雖然比以前有所進步,但離自己期望的還有距離。可見,有線電視作為俱樂部型準公共產品,雖然通過技術實現了排他,但是政府作為供給主體,提供的服務內容還有待豐富。

當然,由于是個案研究,這個調查的內容不能做推論,但這反映出政府在提供農村電視公共服務過程中存在的某些問題。而政府要提高農村電視公共服務的效率。關鍵在于把農民的消費需求集合為社會的需求,即政府只有按照農民的意愿進行資源配置才是有效率的。

其次,作為“理性經濟人”的農民,在信息的購買和使用上會遵循收益最大、成本最小的市場原則。雖然農民不能影響“村村通”工程中提供的電視頻道,但他們可以選擇安裝或不安裝有線電視。還以萊蕪的農村為例,目前農村里很多農民自行添置了衛星接收器,能接收到的電視頻道遠遠超過有線電視提供的頻道數量。一般都在40個頻道以上。在價格上也不同,衛星接收器的價格在160元至300元不等,而且是一次性投資;有線電視的初裝費是260元,另外每月要交納10元的收視維護費。相比之下。衛星接收器大受歡迎。

四、中國農村電視公共服務供給改革路徑分析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上而下”的供給和決策機制與需求表達機制的缺失造成了農村電視公共服務供給的結構性不足。應當對這種狀況加以改革:

1改革農村電視服務供給的體制,實現供給主體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農村電視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可以包括政府供給主體、農村社會供給主體、私人供給主體等。在明確產權的前提下,可以采取“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來進行供給。

就電視公共服務而言,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的出現,特別是數字加密技術的運用,使得電視臺播放的電視節目能夠變為排它性的,用戶必須付費之后才能收看的到。這樣,就能夠消除了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特征,使電視產品可以具有排他性,因而具有了一定的私人產品的性質。如果預期收入大于排他性的成本,利用技術設備進行電視產品排它的行為將會有利可圖,價格機制就會發生作用。付費頻道和付費節目就具有這種特點。所以,電視產品是可以消除非排他性特征的公共產品。

另外,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俱樂部型準公共產品應當由政府提供還是由私人提供除了考慮該項產品收費管理的難易程度還應考慮它的需求彈性,難度越大。彈性越大就越適合于采用政府提供的方式,相反則應采用市場提供的方式。對于電視公共服務,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技術的發展和電視機在農村社會中的普及。電視產品提供難度正在減小,電視節目的需求彈性也有減小的趨勢。這也給電視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多元化創造了條件。

2建立農村電視公共服務的農民需求表達機制

當前。在“自上而下”的公共產品決策機制下。由來自于外部和農民不具有同等切身利益的政府進行公共產品的決策,就很難和農民做出同等精細的計算來保證公共資源利用的有效性。目前農村電視公共服務的供給主要不是由農村內部需求決定,而是由農村外部決定,由于公共產品的農民需求表達機制有待建立健全,農民難以在公共服務供給決策中體現自己的意志。由此造成農村電視公共服務的供給不能反映農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現狀。如果能建立農民需求表達機制,則公共財政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才能更有效率。

3發展直播衛星系統,促進農村電視公共服務供給

直播衛星的強大傳輸能力,帶來了潛在的收視和商業革命想象空間。迄今,全球衛星直播產業的總產值,已經達到了近500億美元。可見,市場在提供電視公共服務方面是非常有潛力的。在直播衛星發展的新領域中,高清電視服務、本地頻道服務、國際頻道服務、交互電視服務,都是重要的市場。從這里也可以看到,作為俱樂部型準公共物品。我國農村電視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提供是可行的。

篇(5)

關鍵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 服務理念 長效機制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十七大再次強調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公共服務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要求生產發展,同時更應重視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和水平不僅關系到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而且也事關農民基本文化權利的實現,因此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新農村建設視野下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文化服務是由社會公共部門和準公共部門共同提供的,為滿足社會公眾基本文化需求,實現公民基本文化權利所必需的文化環境與條件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它具有公平性、公益性的特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益對象是全體農民,服務內容主要包括農村娛樂、科技知識、文化信息。農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滿足程度,農民文化素質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是衡量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效益的根本尺度。隨著黨和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視提高,及由經濟發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變,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長期以來城鄉發展的不平衡,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不足造成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嚴重缺乏,農村公共服務效益低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先經濟后文化,造成當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邊緣化

目前,經濟發展是各級政府首先追求的工作目標,認為在農村發展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由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時間長且見效慢,理應優先發展經濟。同時由于各級政府政績考核也存在重視經濟效益,輕視社會效益,重視GDP的增長,輕視文化成果建設的傾向,以至于公共文化建設缺乏動力、對思想文化發展缺少引導,造成農村公共文化投入嚴重不足,公共文化產品嚴重缺乏,直接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二)重“送文化”輕“種文化”,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非所需

隨著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視,各級政府紛紛開展了“文化進基層”、“文化下鄉”等活動,建立了流動文化車、文化小分隊,電影放映隊,提供各種形式的文化服務。這些活動豐富了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緩解了農村文化服務及產品不足的矛盾,但這種自上而下單向度灌輸性的文化供給方式,缺少農民的參與,忽視農民的情感表達,往往表現為城市精英文化對鄉村文化的改造,遠離了農民的日常生活和鄉風民俗,沒有了純樸的農村氣息,導致適合農民欣賞風格和消費水平的文化服務和反映農民現實生活的文化產品寥寥無幾,且缺乏多樣性,難以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造成農村公共文化供給和農民文化需求的嚴重錯位。

(三)農村文化生活匱乏,腐朽文化死灰復燃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閑暇時間逐漸多起來了,私性文化迅速發展,農民對文化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但目前農民的主要活動還是看電視、上網、打牌、打麻將、聊天,活動內容少,形式單調,一些偏遠山區農民幾乎沒有文化生活。由于對農村文化缺乏積極引導和管理,一些腐朽沒落文化出現畸形的發展,比如農民熱衷于興建廟宇,燒香拜佛,修建祖譜等活動,由于文化生活缺乏,一些人精神空虛、信仰迷茫、價值觀缺位,造成賭博成風、封建迷信盛行、地下猖獗等不良現象出現,引起了農村社會治安的混亂,違法犯罪活動的增加,直接影響新農村和諧社會的實現。

(四)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基礎條件差,不能滿足文化發展的需要

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鄉鎮雖然建立了文化服務站,但有的連基本活動場所都沒有,有的房屋破舊急需修建,且活動設施陳舊短缺。一些村建立了圖書室,但提供的書籍少,且農民看得懂用得著對農民致富有所幫助的科技類圖書少之又少。圖書室開放時間短,有的甚至只是在應付檢查時開放,圖書室成了擺設。同時農村文化工作人員也面臨短缺的局面,由于工資少待遇差難以吸引具有高素質的文化工作者到農村來,然而一些有專業水平、懂管理的鄉鎮骨干人才卻紛紛跳槽,留下的專兼職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知識老化,專業水平低,這些影響農村文化活動的開展。鄉村民間文化藝人是活躍于農村中的一支重要隊伍,他們扎根農村,有著深刻的農村生活體驗和濃厚的鄉土氣息,有些甚至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們為農民所熟悉和喜愛,但由于缺乏專業藝術指導和資金支持,活動隨意性大,缺乏文化藝術創新,沒有充發揮地方文化生力軍的作用。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創新

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是提供公共服務,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要改變文化發展明顯落后于經濟發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不均衡的現狀,必須首先樹立與人為本科學發展、經濟與文化統籌發展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理念,用先進的理念指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一)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

以人為本是人本觀在當今社會的繼承和發展。以人為本就是黨和政府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立足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也就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要貼近農村、貼近生活、貼近農民,以服務廣大農民為宗旨,以滿足農民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對文化的渴求越來越強烈,因此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理念首先必須明確以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為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也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文化利益,切實解決農民文化需求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這就要求政府應提供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切實保證讓農民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

其次,要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根本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不僅要著眼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而且也要著眼于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技文化水平。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通過文化宣傳擺脫封建迷信思想和小農意識束縛,通過普法教育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通過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提高農民農田科技水平,增強發家致富能力,從而實現文化服務的雙重目標,不斷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

最后,要堅持尊重農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重視農民的創造性。應鼓勵農民積極投身于農村文化建設中,支持農民開展各種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引導農民在公共文化建設中自我創造、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同時虛心聽取農民的意見建議,以農民滿意不滿意,喜歡不喜歡作為評判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堅持經濟與文化統籌發展的理念

就是要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文化事業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加快經濟發展與促進文化進步結合起來。在過去很長時間我國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目標,忽視文化事業的發展,造成文化事業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對經濟建設的影響作用越來越顯現出來,文化既是生產力,又是競爭力,現如今文化發展已深深融入經濟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而且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因而,政府應把發展文化事業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統籌安排,大力推進經濟文化互動融合,把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有機統一起來,走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由于文化事業發展具有周期長、見效慢,不能立竿見影的特點,因此在文化建設中不能急功近利,而需長抓不懈,不斷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

特別是在新農村建設中,一方面要通過發展經濟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通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逐步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創造出更多面向農村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同時大力推進文化內容和服務的創新,增強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實現鄉風文明,提高農民整體素質,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因此應把經濟和文化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統籌經濟文化發展,努力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三)尊重農民的文化權利且堅持均等化理念

文化權利是民主社會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它包括選擇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權利,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開展文化創造的權利以及文化成果應受保護的權利四個方面內容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必須滿足這些要求。尊重公民文化權利既是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任務。公民文化權利的核心是公平性,因此在強調公民文化權利時應堅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原則。所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機會均等,結果大體相等,同時尊重社會成員的自由選擇權”。目前我國公共服務均等化還處于初級階段,強調的是“底線均等”,即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應當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定位在實現區域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上,同時加快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由于城鄉二元結構長期以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存在嚴重的不均衡性,城鄉差異大,因而在公共文化服務上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建立城鄉一體的、統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工作中應重點突出農村,國家政策資金應向農村傾斜,公共文化服務更多地面向農村、面向基層。同時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資源建立城鄉文化互動機制,比如通過流動圖書館、流動文化小分隊、流動放映隊等形式,實現城鄉資源的共享,確保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除此之外,還要重視流走于城鄉之間的廣大農民工的文化權利,由于他們長期離鄉背井來到城市,但又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成為流走于城鄉之間的邊緣人,他們即不能享受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又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樣的公共文化服務,造成農民工長期以來文化生活缺乏、枯燥、精神空虛,呈現“文化孤島”現象。因此政府應盡快將農民工納入公共文化管理范圍,通過社區、工會等組織向農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讓農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長效機制的構建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加快發展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僅要求政府要創新服務理念,還要求政府多方入手全面規劃,系統管理,不斷創新,建立完善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長效機制,從而保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順利開展。

(一) 加大農村公共文化投入并拓展投資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開展需要充足的資金投入,當前政府的財政投入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改革開放后,我國在公共文化服務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實際需求相比還存在資金短缺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隨著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鄉財縣管的分權財政體制是我國公共財政體制的一大進步,但財權與事權的不對等,造成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資金不足,因此應進一步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增加文化建設資金,均衡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同時鄉鎮也應不斷開拓地方特色文化項目,從而更多地獲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投入和扶持。

政府的財政投入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資金來源,但不是唯一來源,因此,在發揮政府財政投入的主導力量的同時應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積極拓展資金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投入機制,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群眾受益”的發展格局。鼓勵、支持、引導社會各界、民間團體、公民個人參與公共文化事業,實現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為此應消除非政府組織投入的體制,放寬對農村文化市場投入的準入條件,完善文化市場法律制度,并在政策、稅收、征地等方面給予優惠,吸引社會資本通過投資、集資、捐資、贊助等形式興辦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此外鄉鎮也應積極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地方特色文化產業,通過特色演出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項目增加財政收入,自行解決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務所需的資金,緩解農村公共文化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創新服務主體和服務方式,形成“一主多元”的供給新模式

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政府是公共服務的核心主體,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者和管理者。目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主要由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負責,企業和民間力量較少參與,因此必須突破這種政府包辦文化的模式,創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主體,轉變服務方式,鼓勵企業、社會組織,農民參與公共文化,通過多方合作相互影響相互配合,形成互動機制,進行優勢互補。政府主導下,政府、市場、社會、個人相結合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模式要求一方面繼續發揮政府的核心主導地位,在資金投入,配置農村公共文化資源,確立農村文化服務的內容,制定文化服務法律政策、確保農村文化服務均衡性、安排重大活動等方面加強監督管理,積極組織實施。

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入企業和民間資本辦文化。企業是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積極參與主體,企業除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承擔經濟責任外還承擔著社會公共責任,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福利事業和公共文化事業,因此,應鼓勵企業通過捐資、捐助、扶持等形式參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生產。對由于政府文化服務缺位,市場調控失靈,造成政府干不好或市場不愿干的文化服務,可引入非營利性質的社會組織,它們是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主體,由于這些社團、基金組織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營利性,對于一些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真空地帶,如在教育科技、信息傳播、文化娛樂、法律援助等方面能為農村居民提供大量公共文化服務,有效彌補政府供給和農村社區內生性供給的不足。再者,大力支持、鼓勵農民自辦文化,農民既是文化服務的受益者,同時又是文化活動的主體,要鼓勵農民創建各種文化組織,比如“農家書屋”、“農民文化大院”、“業余表演隊”、“業余劇團”等,支持農民自辦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農民自己參與組織的文化活動能貼近農村的生活,反映農民的心聲,獲得農民歡迎,同時農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自我教育,一方面能吸引廣大農民積極參與,同時還能挖掘優秀地方文化,形成當地特色精品文化,也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促進新農村建設。

(三)重視培育人才,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

素質好、專業技術水平高、管理能力強的文化人才隊伍是農村文化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條件,但長期以來由于部門重視不夠,農村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務人才緊缺,且整體素質不高。同時基層文化服務站工資少、待遇低,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這些直接影響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效益和水平。

為此,必須強化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一套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解決工資待遇低等問題,通過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資歷限制,激勵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給予發展平臺,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村基層文化服務中的組織協調管理能力。同時,積極創新基層文化人才的引進模式,制定人才引進計劃,鼓勵有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擔任專兼職工作,發揮農村文藝骨干和離退休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其次,重視人才培養,加大農村基層文化服務人員的培訓、教育。政府應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定期組織基層人員到藝術院校、文化團體系統學習,或邀請文藝工作者,專家學者深入農村,舉辦短期培訓或現場指導,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基礎文化服務人員的思想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再次,高度重視民間藝人的發現和培養工作。農村民間藝人扎根農村,能農能藝,他們的演出源于生活,貼近實際,為農民群眾喜聞樂見,因此農村民間藝人是農村文化事業的一支重要隊伍,他們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宣傳社會新風尚和黨的方針政策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他們被排除在公共文化政策以外,成為邊緣文化群體,因此政府應對民間藝人給予一定的物質保障,解決他們基本生活問題,讓他們有更多精力用于文化創作上,同時為他們提供更多演出機會,鼓勵、幫助民間藝人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引導他們互相學習,加強交流,促進鄉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并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學習深造機會,為民間藝人搭建發展平臺。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價體系,保障農民的文化權益

農村公共文化績效評估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政府提供文化服務,改進服務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農民表達社情民意,反映心聲的重要途徑,它直接影響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因此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評價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公開、民主、透明的原則。首先,要建立相對獨立的評價監督機構,這些機構既不隸屬于政府,也不能與被評價單位有經濟關系,它應該是一個經濟獨立的評價監督機構,正式成員應是一些專家學者,并且要制定專業化的評價指標。除此以外,還應注重農民的評價,開拓農民參與渠道,重視農民的話語權,以農民滿意不滿意,農民喜歡不喜歡為評價標準。其次在評價內容上除了文化設施的使用率、資金投入及使用情況、人才保障、文化活動開展情況等硬指標外,還應增加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效益的評價和群眾的參與度、公平度、公民滿意度的評價。在評價形式,積極開拓評估渠道,通過問卷調查、網上評價、個人調查等形式,保證評估的真實性、客觀性。最后,還應建立健全評價結果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評價監督報告,讓農民了解公共服務的情況,并對評價機構進行評判,確保評價的公開透明。

參考文獻:

篇(6)

發達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國家對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重要載體,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家實施工業反哺農業政策的加強,傳統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越來越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廣大農民對科技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磐石市三大主導產業中,農業產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農村科技體系發展創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多年來,磐石市一直秉承著傳統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主要由政府的各基層涉農站所組成,在歷史上對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農村綜合改革的深入發展,傳統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已越來越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管理體制不順,科技服務事業滑坡。由于鄉鎮機構的多次改革,多數原農業科技服務單位“三權”由鄉鎮回歸到主管局,造成鄉鎮政府對鄉鎮農業科技服務機構指揮失靈。同時,上級主管部門將主要精力放在經營創收上,造成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推廣等科技服務工作缺人干,科技服務在鄉鎮出現斷層,導致科技服務事業滑坡。

(二)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服務功能下降。目前全市農業科技服務機構普遍存在著經費短缺問題,有的鄉鎮沒有專項的科技服務經費。經費投入不足導致農村科技服務部門的科研和培訓條件落后,工作正常開展沒有物質保障,農業科技到位率下降,難以為農戶提供有效的服務。

(三)科技服務方式陳舊,服務效益不高。一些農業科技服務單位工作方法單調,手段陳舊,環節單一。僅限產前、產中技術指導服務,產后流通、貯藏、加工服務缺少;只靠行政推動,信息引導、示范帶動缺少;主動服務、現場指導缺少。導致農業科技服務機構不能真正發揮引導農民調(調整產業結構)、指導農民干、幫助農民銷的作用。

(四)農技人員知識老化,技術創新能力不強。長期以來,由于基層農村科技服務部門條件艱苦,經費缺乏,絕大多數從業人員沒有機會參加必要的學習、培訓、進修、考察,造成知識老化、技術過時、觀念陳舊,創新能力較差。在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農村科技服務隊伍現有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很難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需要,廣大農民對“專、精、特、新”的技術需求不能滿足。

二、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創新的對策分析

(一)政府引導與市場需求相結合,促進農村科技服務主體的多元化

1.強化政府科技服務的主導作用。主要是加強和完善市、鄉鎮科技服務中心等推廣機構的建設,努力構筑農村科技公共服務平臺。

近年來,磐石市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農資服務實體,組建了40余家鄉鎮科技推廣服務站、962個村級服務組,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市、深入到戶的市、鄉鎮、村組三級科技服務網絡。服務站和服務組的組建,不僅進一步暢通了農村科技信息渠道,滿足了農民對科技服務的新需求,而且還凈化了鄉村農資市場環境,為廣大農民培養了一批科技服務隊伍。但在政府主導科技服務方面,還應該注重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環節:

一是作為全市公益性科技服務的龍頭,市科技服務中心要構建“媒體宣傳、熱線咨詢、網絡傳播、實地指導、教育培訓、示范開發”六位一體的農村科技服務模式。如與電臺、電視臺等傳統新聞媒體聯辦科技專欄,構建行之有效的科普平臺。

二是要設立開通科技服務熱線,構建了實時、高效的農業生產領域智能化科技信息服務平臺。

三是要發揮互聯網在科普方面的優勢。創辦科技服務專業網站,構建現代網絡傳播平臺。

四是組織農業科技專家成立顧問團,組織科普志愿者成立科技支家下鄉服務隊,構建了立體互動的專家服務平臺,發揮培訓基地作用,借助田間指導、媒體講座等形式,構建較為完備的科技培訓平臺。同時,發揮示范基點和中介組織優勢,推廣、轉化先進農業技術成果,構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示范開發平臺。

五是結合磐石市的實際,圍繞畜牧、食用菌、中藥材和果品四個主導產業,重新調整科普協會成員,重點針對基層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聘請省市專家、磐石市涉農部門的科技工作者、農村致富能人成立磐石市科普工作隊,開展科技培訓、科技咨詢、實地指導,深入鄉村一線幫助農民群眾解決生產和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和技術難題,推行農技人員包村聯戶責任制,實現科技服務的“零距離對接”。

2.適應市場需求,著力培育多元化的科技服務主體。

一是積極建立健全農村科技信息協會、農產品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協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各類服務主體,并以政府角度進行扶持,使他們成為全市市農村科技服務體系的關鍵環節。

二是實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將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相對接,構建“政府引導、項目扶持、協會運作、多方參與”的科技信息進村入戶傳播模式。另一方面,還依托一些科技含量高、社會與經濟影響強、對大眾科技服務熱忱的涉農龍頭企業、專業種養大戶和營銷大戶,建立科技信息產業聯合體。通過對這些聯合體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把先進實用的技術出去,輻射、傳播給周邊農村,帶動了農民致富。

(二)發揮優勢與創新模式相結合,實現農村科技服務形式的多樣化

一是在做好“科技之冬”等傳統科技服務及“科技信息村村通”、“戶戶通”等科技服務信息化的同時,繼續強化“公司+園區+農戶”、“龍頭企業+科技示范戶”等科技服務新模式,實現農村科技服務形式的多樣化。

二是以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與高度市場化的現代農業之間矛盾為重要載體,探索出了“公司+基地+農戶+銷售”的育、繁、推一體化的科技服務新模式。

(三)傳統服務方式與現代傳媒相結合,實現農村科技服務手段的現代化

1.充分發揮傳統新聞媒體在農村科技服務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的科技服務新手段。

2.利用現代傳媒技術,構建快捷、實用的現代化信息服務平臺,推進農村科技服務手段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

(四)體系建設與能力建設相結合,提升農村科技服務水平

1、不斷完善鄉鎮、社區科普組織建設。

結合磐石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進一步完善鄉鎮、社區科普組織,充分發揮科普志愿者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在鄉鎮、社區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提高社區居民的科學素質,推動鄉鎮及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組織鄉鎮、社區每名黨員分別于村、社區結對,并要求結合結對村、社(下轉218頁)(上接217頁)區的實際至少為結對村和社區做一件實事、好事。

2、繼續推進“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的實施。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農村專業協會、科普基地、科技能人。經過多方積極努力,目前我市石咀蛋雞協會已通過省級審核,并被省科協推薦參加全國評審。

篇(7)

在本文中,病患在住院醫療服務中的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行為是一個二分選擇變量,對此,本文選擇Probit模型來進行實證分析。已有文獻研究表明,醫療衛生服務市場供給者的行為、消費者疾病特征、醫療保險介入都是影響醫療利用的重要因素[8],因此,本文將病床密度、醫生密度、醫療保險支付方式、信息不對稱以及新農合住院給付結構等作為關鍵解釋變量,從而考察新農合制度下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的影響因素以及高科技醫療服務市場是否存在供給誘導需求現象。Xi包括了醫療服務市場競爭度(如病床密度和醫生密度)、醫療保險支付方式、醫患信息不對稱、新農合的給付結構(包括補償比例與封頂線)以及其他控制變量。由于二元響應模型的回歸系數的經濟解釋比較困難,因此,估計各自變量的邊際變化對選擇概率的邊際影響的偏效應對回歸系數的解釋更為合理[9]。

(二)變量選擇

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新農合制度對農戶高科技醫療服務設備利用行為的影響,在控制起付線、報銷比例、封頂線等需求層面的制度因素的同時,本文還將供給者層面的因素納入到實證分析框架中,以此討論我國新農合制度下農戶病患高科技醫療服務的利用是來自病患的道德風險還是來自醫生的道德風險,從而為新農合政策的選擇提供比較科學的實證依據。因此,本文選取了醫生密度與病床密度、醫患信息不對稱、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新農合制度給付結構、農民個人特征以及家庭社會經濟特征等幾個方面的變量。

1.醫生密度與病床密度醫生密度、病床密度測度了醫療市場的競爭程度,一般而言,隨著市場競爭度的提高,造成每位醫生所面對的病患減少,醫生需通過誘導需求來維持其所得[10]。醫生為了自身利益,可能會利用信息上的優勢來給病患提供不適當的醫療服務且造成醫療市場失靈。

2.醫療保險支付方式理論假說認為,不同的償付方式會對醫療服務供給者的行為產生不同的約束和激勵作用,從而改變醫生的治療方式。一般而言,償付方式主要分為按服務項目付費制和按病種付費制,按病種付費償付制度相對于按服務項目付費方式而言能夠形成對醫務人員的內部激勵機制,使得醫院從誘導需求的激勵轉變為降低醫療成本的激勵。在中國農村大部分地區,也已經有關于支付方式改革的試點,比如福建已經實行對新農合制度的支付方式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方式的試點。

3.醫患信息不對稱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決定了誘導需求的程度。醫生對于患者的誘導需求受到患者所掌握的病情以及相關的醫療知識的影響,兩者呈現反向變動關系,即患者掌握的信息越多,醫生的誘導需求量就越小;患者掌握的信息越少,醫生就越能夠實施誘導需求。本文參考Kenkel[11]的做法,選取了中國農村常見疾病高血壓、尿毒癥、心臟病等主要癥狀及其常規治療作為農民醫療信息的掌握程度的了解,共計8大項29小項。如果農民答對則給+1分,若答錯則0分,然后加權平均法得出綜合得分。分值越大說明農民掌握的信息越多,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程度越小,其高科技醫療利用量也越少。

4.新農合給付結構醫療保險補償水平越高,供給方更有動機和空間去誘導病患使用更多的高科技醫療服務。假說認為,補償水平越高,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的概率就會越高。給付結構包括起付線、報銷比例和封頂線三個變量,其中起付線、報銷比例均分為鄉級、縣級以及縣外三個等級。但由于起付線與報銷比例之間存在著共線性①,故只選擇報銷比例與封頂線。顯然,報銷比例越高,農民通過新農合報銷得到的金額就越多,越能減輕農民的自付醫療費用,從而,農民對醫療價格的變動反應比較不敏感。因此,病患越容易受到醫生的誘導,從而增加高科技醫療利用。同理,住院封頂線越高,則對于高額住院醫療費報銷的比例也就更多,即農民獲益越多,其越能接受更多的高科技醫療設備檢查服務。

5.交通距離是指患者家到就診醫院的距離,衡量了病患的就醫時間成本,反映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

6.農民家庭社會經濟特征變量包括家庭年收入、農民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疾病嚴重程度和文化程度等。其中,疾病嚴重程度由通過詢問病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身體三方面的疼痛程度所表示,分為“無”“輕度”“中度”“重度”“極度”五個等級,分別賦值0、1、2、3、4,然后加總(取值范圍為0~12)。也就是,分值越大,疾病越嚴重。

(三)數據來源

本文所用數據來自于2012年7~8月對福建省13個樣本縣、25個鄉鎮(街道)、50個行政村(居委會)進行的實地調查,重點收集2011年患病農戶的數據。本次調查采取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抽取樣本農戶。共發放問卷400份,剔除“2011年未患病”的農戶樣本69份后,回收有效患病農戶問卷331份,其中,有110個患病農戶僅發生了門診治療,其余221個則發生了住院醫療消費。由于目前新農合制度仍以“保大病”為主,故本文只分析農戶病患住院期間高科技醫療服務的利用行為與影響因素。農戶調查問卷包括農戶家庭基本情況、農戶就醫行為以及常見疾病(高血壓、心臟病、腎結石)醫療知識三部分內容,其中對農戶家庭基本情況的調查包括:家庭人口結構、交通和醫療機構可及性、收入和支出情況。在對農戶就醫行為的考察中,詢問了農戶2011年的實際患病及就診狀況、疾病嚴重程度、就醫過程中是否發生CT、X光或MRI等高科技檢查等情況。同時,還詢問了農戶對高血壓、心臟病及腎結石等常見疾病相關醫療知識的了解程度。主要變量描述如表1所示②。

二、實證結果分析與討論

匯報了高科技醫療檢查服務利用選擇決策方程的回歸結果。實證結果表明,偽擬合優度R2為0.1291,似然比統計量為100.7301,且在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這說明該模型總體擬合效果較好。最后一列反應了各變量對高科技醫療利用決策的邊際效應大小。回歸結果表明,“是否已婚”這一變量對患病農戶高科技醫療利用選擇行為的影響具有正向作用,且在10%的水平上具有統計顯著性,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平均而言,已婚人群比未婚人群發生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的概率高11.56%。除此以外,年齡較大者、疾病嚴重者更容易發生高科技醫療利用,這說明,人們對健康風險具有很強的規避意愿。家庭年收入對生病農戶選擇高科技醫療利用消費的影響為正,這說明家庭收入狀況較好的人在生病后更有可能選擇高科技醫療服務治療。回歸結果表明,新農合住院補償比例與封頂線對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決策的影響為正,其中,住院封頂線對高科技醫療利用在1%的統計水平上具有顯著為正的影響,這體現,報銷水平越高,農戶在就醫時更傾向于利用高科技醫療設備檢查。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來自病患和醫生雙方的道德風險:一方面,當新農合住院補償水平越高時,農戶獲得的預期收益越高,緩解了農戶健康需求的預算約束,從而使其對醫療服務價格變動的敏感性降低,因此提高了使用高科技醫療服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病患本身醫療知識的缺乏,農戶在就醫時更多地信任醫生為他們做出治療選擇,但在醫患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醫生有能力誘導病人的醫療需求,提供盡可能多的服務、高科技醫療設備檢查,從而導致參合農戶利用高科技醫療服務的傾向性提高。邊際效應結果表明,在其他情況相同的條件下,平均而言,住院封頂線每提高1萬元,生病農戶的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概率將增加13.9%。本文最關心的是供給者誘導需求因素對參合農戶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選擇行為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病床密度、醫生密度以及新農合支付方式是否變革等變量對高科技醫療檢查決策(如CT、MRI或X光等)利用具有較強的統計顯著性影響。首先,作為市場競爭度的變量,病床密度和醫生密度對生病農戶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的決策分別在10%與5%的統計水平上具有正的顯著性作用。這表明,醫療衛生服務市場上病床密度和醫生密度越高,市場競爭越激烈,生病農戶會增加對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的可能性。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在患者自由選擇醫院和醫生的環境下,當醫療衛生服務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時,醫院為了提升醫療質量、吸引醫生和病人,從而傾向于多提供可以提高醫院品牌的各項設備,而且高科技醫療設備的使用與醫療質量的提升具有密切的關系[12],因此,在醫療衛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醫院之間的競爭常以非價格方式為主,其中最突出的形式就是醫武競爭(medicalarmsrace),最終導致高科技醫療服務量的擴張。另一方面,上世紀80年代,全國醫療衛生領域“放權讓利”的改革造成農村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的薄弱,加上醫患雙方的信息嚴重不對稱,醫療服務供給方為了減少醫患糾紛,會進行“防御性治療”,從而增加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更為重要的是,醫療衛生服務市場的競爭程度增加,致使單一醫院或醫生面臨的病人數量減少,而醫生具有醫療服務供給者和病人的人的雙重角色,有能力因自身利益而誘導病人增加醫療需求,最終獲得或維持其理想收入。而且,我國公立醫院的償付機制和醫生的收入分配機制長期扭曲,讓公立醫院在醫療市場上自我盈利,鼓勵醫生從藥品回扣、醫療檢查等方面獲取收益,于是,醫生有動力誘發病人增加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量。其次,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這一變量對高科技利用的影響在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說明了相較于按項目付費的支付方式,按病種付費或總額預算制降低了醫生提供高科技醫療利用的可能性,可能的原因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通過按病種付費或總額預算制將合作醫療基金的部分風險轉移給醫療服務供給者,從而建立起一種風險共擔機制,在這一機制下,醫療服務供給方會主動減少過度醫療服務成本以降低成本,從而建立起醫療機構的自我約束機制,最終達到控制費用的目的[13]。這體現了實施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此外,醫療信息得分變量對病患就醫時高科技醫療利用決策的影響為負,這說明病患掌握的醫療健康知識越多,其就醫時利用高科技醫療服務的概率會降低,但不具有統計顯著性。產生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方面,在醫療領域中,醫療服務具有信息不對稱、壟斷等特殊性,而醫生具有醫療服務供給者和病人人的雙重角色,可以憑借其在醫療專業信息上的相對優勢,影響病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另一方面,即使患者能獲取各種健康信息,但是由于治療效果的不確定,其仍然無法擁有完全的信息,也很難自行評估醫療質量的好壞。也就是說,在醫療服務利用決策上,患者的選擇權其實是幻覺的甚至是沒有選擇權的,從這一角度而言,患者對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決策的影響作用是有限的,邊際效應結果也顯示,農戶醫療信息得分每增加1分,其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率僅降低0.01%。交通距離反映的是農戶就醫的時間成本和獲得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回歸結果表明,交通距離對生病農戶的高科技醫療服務利用決策在10%統計水平上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農村交通與交通工具的改善使農戶外出就醫的便利性增加,從而提高了農戶的醫療服務利用概率。

篇(8)

1.1.1市場化、商業化特征顯著提升

與傳統的基層農技服務不同,社會化的技術服務市場化、商業化特性更為突出。傳統農技服務帶有明顯的計劃指令特征,對市場需求反應滯后,缺乏推廣工作的內驅力。而當前社會化的一主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更多動力直接源于市場需求,同時技術支出遵循商業化規律,實現附加增值式的有償服務。以種子門店和大米加工企業為例。種子門店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爭相尋求和排它性適合本地區種植推廣的新優水稻品種,并組織力量,大力宣傳、示范規范化技術,技術推廣市場化特征非常明顯,力求品種和技術迎合農戶需求,最終通過提高銷量實現門店效益最大化。大米加工企業則積極開展訂單農業,推行“一站式”服務,提供生產農資、資金保障,提供全程技術指導,提供農產品回收保障,解決困擾農戶無序生產中出現的資金、技術與市場銷售問題。類似種子門店與大米加工企業的基層農技推廣實體越來越多,這種服務體系市場化、商業化特征是傳統體制所不具備的。

1.1.2技術滲透力和轉化力明顯提增

以商業化、市場化為特征的社會化的新型基層農技服務體系,是基于生存與發展動力下的有償推廣體系,因此在服務深度和轉化力度上更具說明力。對于商業推廣實體而言,檢驗技術滲透力和轉化力的直接證明就是實體所獲得的效益回報。縱觀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水平,從三系雜交水稻到兩系雜交水稻,從常規油菜到雙低優質雜交油菜,從煩瑣的兩段育秧到輕簡化水直播、旱直播,從全程人力耕種到機械化管理,短短的20多年時間,新型農業技術在我國農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農業技術的滲透力與轉化率顯著提增。而推進這一系列技術的主體不再是農技站,更多系企業、合作社、農資銷售商作為。

1.1.3技術來源渠道廣,專化性強

社會化的基層技術推廣體系細分程度高,技術來源豐富、先進、專化。比如水稻種植,種子、農藥、肥料、裝備均源自不同的專業服務提供者,每一個服務提供者必需具備足夠的服務能力與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中標,這種聚合了競爭優勢者產品、技術或服務的生產,理論上更符合農戶需要,更迎合市場需求。由于服務提供者僅限于在某一細分領域的鉆研,因此,技術的專化度高,針對性強,能真正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相關數據表明,上世紀90年代后,傳統的鄉鎮農技站專業技術人員每站平均才1~2人,可斷定是無法提供全方位技術服務的,即使能夠全而廣,至少技術的深度不可能得到保障。

1.1.4時代性強

基于改進的社會化基層農技服務結構,是現代農業發展需求與生產力協調的產物,具備鮮明的時代特征。當前,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的要求,已不僅限于溫飽,對生活品質的提升需求拉動農業技術邁上新臺階。高品質優質油菜、優質大米刺激了水稻、油菜的育種變革,全國各地每年審定高品質、高產量的水稻和油菜新品種達幾百個之多,而與品種和技術推廣配套的服務同樣欣欣向榮。由于農村勞動力結構、土地資源、投資主體、生產成本等農業生產要素的變化,著眼于集約化、輕簡化、機械化、專業化、生態化的生產技術成為時代農業發展的迫切需求。而實事上,比如種業、米業、油業、藥業、肥料等多個行業正在全國掀起一股以服務農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莊、種植大戶為營銷方向的熱潮,正體現了現行綜合農技服務體系鮮明的時代性。

1.2不足

1.2.1商業化特性導致體系功利化偏重

由商業企業提供的技術服務商業化特征更為明顯。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提供的技術服務是為經營服務的,而企業擁有的品種或技術一般來說具有指向性,個性突出。企業在宣傳品種、技術時,由于產品特性、文化理念、營銷思想上的區別,導致向市場提供的服務具有片面性、趨利性。這類面對基層的服務有一部分甚至有意回避產品或技術的不足,過分夸大產品或技術的功能。而處于企業下游的基層農技服務實體、部門或個人的效益也與產品銷售直接掛鉤,所以基層技術服務傳達者也會沿襲廠家的宣傳。而作為應用者的農戶在專業、信息的掌握上與廠家和經銷鏈是不對稱的,相對處于弱勢,不排除利益受到相應的擠壓。社會化的基層技術服務體系的這種商業化特性應通過企業自律和行業監督予以解決。

1.2.2以政府為主體的基層技術服務體系結構失衡,投入嚴重不足

盡管每年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農業,但是資金的支持結構是否合理有待斟酌。除政策性補貼外的大部分資金投入到農業事業、企業、科研機構硬性環境建設,用于支持、激勵基層農技團隊或個人開展技術探究或實踐的政策性資金投入卻嚴重不足,很多領域甚至缺失。這種結構性失衡,導致基層農技服務人員的積極性受措,不愿盡力投身其中,影響了服務的創新、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技術服務在傳統觀念上很難與銷售業績并論,企業也只愿意保留配合產品銷售必要的技術服務,且很少將技術服務提升到應有的認識高度,同樣忽視了對技術服務實施人員的激勵機制。

1.2.3以非政府組織為主體的基層農技服務體系缺乏必需的政策性引導

包括企業、種子農資經營者、養殖業服務、農機具服務單位或個人,也包括部分農業經濟人,這些非政府組織基層農技服務群體,從整個農業發展的角度上來看,所提供的服務缺乏長遠性、有序性、可持續性,是一種基于自身體系發展需要而自發組織的服務。政府在立足于地區農業產業長遠發展的目標保障機制尚未確立,缺乏對地區需求技術體系的策劃、引導和組裝。比如,輕簡化農業是未來農業集約化的依托技術體系,尤其是平原地區,但是許多地區基于輕簡化應用技術的研究與推廣仍未擺上政策支撐的臺面,仍只是作為一種產品促銷工具游離在企業推廣活動之中。這一方面是由于技術創新作為一種軟指標很難成為政績體現而為地方政府所忽視,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層農技公共服務體系中缺乏相關的專業領頭人,或者即使有專業領頭人但并不具決策權力和組織魅力所致。

2我國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發展趨勢

2.1社會化的基層綜合農技服務體系格局即將形成

縱觀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技推廣體系,綜合表現為社會化服務程度高、主體多元化特征。日本采用“官民結合”的二元協同農業科技服務推廣體系,由政府行政農業服務與地區行業農業服務相結合,也稱政府主導的普及指導體系與農協主導的營農指導體系,二者在身份屬性、資質、服務內容、經費來源等方面均有明顯的區別,這種二元協同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對日本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美國自1940年步入以工業化生產為特征的農業高度發達階段,形成成熟的依托政府、合作社、私人公司三個層次的社會化農技服務網絡體系,即公共農業服務系統、合作社農業服務系統和私人農業服務系統,三者之間相互協調、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現階段我國農業技術服務體系雖然與發達國家之間有相當差距,但從農業發展需求和市場條件來看,農業產業對體系化、社會化、市場化、多元化的綜合技術服務體系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2.2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在體系中的職能將更為科學而且明晰

從農業發達國家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的成功經驗來看,無論是何種結構的服務網絡體系,莫外乎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兩大主體。兩大主體在服務的義務內涵、內容范圍、經費來源上有別,應分工協作、相互補充,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作為政府主體,應著重于行業服務宗旨、服務方向的指導,引導、整合、宣傳符合時代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實施。非政府主體應著眼于技術創新,并主動開展技術示范、技術轉化和實現工作,在打造產品科技附加值的同時推動農業技術革命。成熟的多元化服務體系最終分工明晰,各司其職,各展其能。

篇(9)

廣水市轄17 個鄉鎮、401 個行政村,共93 萬人,農業人口為80.27 萬人,其中常住人口76.3 萬人,全市現有醫療衛生單位23 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 家,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鄉鎮衛生院15 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 家;村衛生室389個;從事村級公共衛生服務的鄉村醫生803 人。

1.1 組織管理逐步加強各級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進行廣泛宣傳,組建了4 支全科公共衛生醫師健康管理指導團隊和65 支全科公共衛生醫師健康管理責任團隊,開展季度督導和年度績效考核,每年都通過請進來和送出去等形式開展基本公共衛生培訓,組織管理逐步加強。

1.2 資金管理逐步規范5 年來,廣水市對鄉鎮能夠按照當年預撥、次年結算的辦法,及時撥付和結算補助資金。2014 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由2009 年的15 元提高至35 元;17 個鄉鎮項目單位基本能夠做到專項資金專項管理;部分鄉鎮對村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能達到40%的要求。

1.3 項目工作逐步推進2015 年廣水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已由2009 年的9 類36 項增加到11 類43 項。新增的服務內容為衛生監督協管和中醫藥技術。完成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任務:2015 年截至9 月底,全市居民健康檔案累計建檔688 500 人,建檔率90.41 %;發放健康教育折頁188 237 張,舉辦健康知識講座41 734 人次,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114次;預防接種14 226 人次,接種率99.66 %;傳染病報告3 516 例,發病率378/10 萬;管理0~6 歲兒童55631 人、孕產婦6 584 人;管理高血壓患者41 980 人、糖尿病患者7 572 人、65 歲以上老年人50 349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 722 人;衛生監督協管項目全面開展,中醫藥技術服務已逐步啟動。

2 問題

2.1 項目資金撥付不規范,不及時市級對鄉鎮級、鄉鎮級對村衛生室的項目撥款相對滯后,不能及時發揮項目資金使用效益;部分鄉鎮對村衛生室的撥款打了折扣,達不到40%標準,有的鄉鎮甚至不到20%,影響了鄉村醫生的工作積極性;院村兩級項目撥款未能嚴格體現量化績效考核原則,不能發揮項目資金的激勵作用。

2.2 項目管理思路不清

2.2.1 管理架構不清多頭管理、多科負責,衛計局行管機構與婦保院、疾控中心等專業技術指導機構缺乏互動機制,科室之間配合協調不夠,以致合力不足,多頭管理成了無人管理或選擇性管理,多科負責成了無人負責,即便負責也缺乏權威。

2.2.2 管理路徑不清上層缺乏頂層設計,廣水市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有廣水市的特色、重點和模式。但調研發現,四年來沒有拿出一套自始而終的工作路徑和統一模式,采取的仍然是上傳下達式部署工作,甚至政出多門,各說各話,以致基層無所適從;基層缺乏研究創新,主要是部分基層領導,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重視不夠,做什么?如何做?心中無數,更談不上探索創新。

2.2.3 管理目標不清部分分管領導和專業人員不能認真研究《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和各級文件要求,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達到的具體指標和質量要求不熟悉、不清楚,以致工作中脫離實際,盲目追求數量。

2.3 項目服務模式理念落后

醫改后,鄉鎮衛生院的主要職能應是以公共衛生服務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等職能。但現實中多數基層醫療機構重醫輕防觀念嚴重,認為臨床醫療能給醫院帶來較好效益,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效益較差,以致醫衛分離,工作中人為割裂臨床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錯誤地認為臨床醫生是看病,公共衛生人員負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科公共衛生醫師責任團隊名存實亡。一些鄉鎮衛生院仍然采取大包大攬、突擊體檢/ 隨訪、盲目追求服務數量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模式,難以保證服務質量。

2.4 院村兩級職責不明

部分鄉鎮沒有按照60%/40%比例要求,明確制定、劃分衛生院/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 社區衛生服務站兩級職責任務,或者劃分后沒有可操作性,部分單位仍然采取大包大攬形式搞突擊,重點人群體檢、隨訪等工作存在村衛生室完全不參與或全部交由村衛生室負責兩種極端現象,沒有發揮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有效作用。

2.5 院村服務能力不足

一部分鄉鎮公衛科骨干流失嚴重,導致人員斷層、工作脫節;公衛人員素質總體偏低,無學歷或專業不對口人員占比過大;臨床醫務人員履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的內容、規范、流程不清,無法有效參與公共衛生服務;鄉村醫生普遍老化,年輕的鄉村醫生不能及時補充;人員培訓力度不夠,主要是院/ 村兩級衛生技術人員培訓效率低下,多數流于形式,以致衛生技術人員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整體不高,服務能力整體不強。

2.6 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未能真正實現量化考核;對相關工作人員也未能真正落實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利用不嚴格,對下撥款和工資發放不能體現多勞多得、績效掛鉤原則。

2.7 網絡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后

現有信息系統共享不足,不能與新農合、職工醫保、醫院診療等部門或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可操作性不強,內置檔案、表格等模板不規范、不實用,統計、分析、搜索、更新能力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基層院/ 村做了很多重復和無用工作,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等信息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死檔問題突出。

3 對策

3.1 加強項目管理頂層設計

3.1.1 明確組織領導

通過優化管理架構,來理順多頭管理、多科管理的混亂局面市衛計局和專業機構應成立獨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辦公室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指導辦公室,基層衛生院/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相應成立獨立項目辦公室,而不是掛靠在某某科室。在此基礎上,加強協調溝通,實行工作例會制度,協商解決問題,形成決議、簡報,從而達到形成合力、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的目的。

3.1.2 明確管理思路和工作職責

管理思路是綱,各級工作職責是目,只有綱舉才會目張。特別要說明的是,按照衛生部[2010]159 號文件落實院、村兩級基本公共衛生職責很重要,這個文件有效解決公共衛生科人員不足問題。根據院、村兩級功能定位,進一步責任分工,分解職責任務,大膽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部分適宜任務交由村衛生室落實,從而突出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人員的組織管理和督導培訓職能,充分發揮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化解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科任務重、人員少的矛盾,真正建立起項目管理、團隊負責、分片包保、院/ 村落實的運行管理機制。

3.1.3 明確院/村兩級量化預算

對院/ 村兩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1 大類43 小項的工作量化測算,使各級對自己的工作量和預算清楚、透明,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后果一目了然,有利于提高院村兩級工作的主動積極性。

3.2 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建設

調研發現,蔡河、長嶺、馬坪等鄉鎮設立慢性病咨詢門診,讓服務對象由被動接受突擊逐步轉型為日常適時上門主動咨詢,效果明顯。上半年,省衛計委、市衛計局先后發文,要求實施健康管理創新工程,要求疾控中心設置健康管理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健康管理門診,組建健康管理團隊,逐步將健康管理服務的技術手段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緊密結合。應以此為契機,更新觀念,積極研究探索新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模式,通過搭建健康管理中心和健康管理門診這一新的服務平臺,為老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健康管理服務,徹底改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只是建建檔案、填填表格、測測血壓、量量身高、電話隨訪、應付應付、糊弄糊弄的思想觀念,也逐漸改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老百姓心中的務虛形象,提高社會滿意度。

3.3 推行項目管理信息化

按照衛生部衛生信息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和湖北省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統一規劃,在廣水市搭建項目管理信息化平臺,全面實現項目管理信息化和辦公無紙化,提高工作效率。這一網絡平臺,應覆蓋市、鄉、村三級衛生機構,并預留接口,真正實現上下左右縱橫連接,高效、快速、通暢,即居民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都能資源共享。通過大數據、云管理、動態更新的信息管理模式,徹底解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健康檔案利用率低、死檔和人、財、物浪費問題。

3.4 研究探索新的服務模式

篇(10)

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仍有約15萬個行政村沒有文化設施,占總數的26%;仍有2014個街道和384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筑面積小于300平方米,分別占總數的30%和11%。另外,由于缺少統籌協調,基層公共文化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等問題普遍存在,難以發揮整體效益。松陽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東連麗水市,南和西南鄰云和縣、龍泉市,西和西北接遂昌縣。轄5鎮、15個鄉,6個居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401個村委會。有74926戶,23122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5人,系革命老區縣。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的發展,松陽縣城也出現了農民到縣城打工的現象,農民工已經不再是大城市的專利了。

一、松陽農民工文化生活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松陽農民工文化生活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

一是農民工文化生活單調化。到目前為止,社會上符合農民工需求的文化產品和精神產品為數不多,除少數企業和社區能夠提供一些圖書、報紙和娛樂場所外,多數用工企業都沒有提供任何文化設施,社區文化設施的使用也對農民工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另外,由于農民工文化知識水平普遍偏低,各相關部門對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視不夠等原因,被調查的農民工平均月文化娛樂支出約為89.2元,約占月收入的8%。農民工基本上重復著工作、吃飯、睡覺這種簡單的生活狀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工作之余能參加體育或文化娛樂活動的為數甚少,看電視、睡覺、聊天或閑逛已成為他們最主要的休閑方式。

二是農民工文化生活封閉化。農民工文化生活封閉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工作時間長,缺乏個人自由支配時間,使社會生活空間對農民工幾乎呈封閉狀態。據我們所作的抽樣調查,農民工平均日工作時間10.1個小時,最長的一天工作14小時,平均每月工作時間超過28.8天,最少的每月也要工作26天。農民工工作時間長,而且加班加點現象非常普遍,同時大部分農民工從事著艱苦、危險的工種,如沖壓、電焊、建筑等,因此他們有空閑時間首先考慮的就是補足睡眠,個人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的時間很少或幾乎沒有。

二、農民工文化建設迫切需要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包容

松陽農民工文化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在縣級城市中也是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但這些問題在松陽這種縣級城市中更難得到解決。由于縣級城市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這一問題在短期內是很難有較大改觀的,因此要從問題的另一面著手,也就是從如何降低農民工跨入城市文化生活的門檻和減少他們文化娛樂消費的支出來考慮。因此,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作為農民工文化建設的主要平臺就呼之欲出了,因為縣級城市的企業和城市公共文化體系都還一時無法滿足農民工的文化需求。

同時,由于縣級的農民工居住地往往是開發區所在,一般在縣城的邊緣或城郊,離縣城有較遠的路程,而文化館、圖書館等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卻都是在縣城中心地帶,加上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文化設施對農民工的公示服務內容的缺位,導致大部分農民工對這些公共文化設施望而卻步。另外,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組織的廣場活動也是在縣城中心,受益的農民工人數比較固定,由于自身經費緊缺,專門針對農民工舉辦的文化演出活動次數不是很多,相對農民工的文化需求而言,無異于杯水車薪。

三、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包容農民工文化建設的對策

r民工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讓農民工徹底融入縣城,成為縣城的一員,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是縣城接納農民工的主站點,要成為農民工文化建設的主要平臺。因此,鑒于農民工與企業文化生活的脫離化特點,以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為主要平臺來建設農民工文化是切實可行的一個途徑,在松陽縣城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包容農民工文化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上一篇: 檢察院班子履職報告 下一篇: 單位自評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综合一区 | 午夜福利一区美女 |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图片区综合区 | 日本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