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2-03-09 16:33: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烏鴉喝水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烏鴉喝水教案

篇(1)

如何構建有效課堂,我對此的理解是:有效課堂就是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使師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互動,使學生有所收獲,得到應有的發展。

一、課前需要做好充分準備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币獙崿F課堂有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工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工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我通過利用課前準備的烏鴉頭飾、做實驗的小石子、小口的半瓶水,制作的課件,不僅充實了課堂教學,還讓學生感悟了烏鴉找水到喝水的一系列變化過程。

二、課上需要嚴謹的結構和輕松的氛圍

1.良好的教學導入是有效課堂的引擎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有了它,學生就可以積極地汲取知識,完善自己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在《烏鴉喝水》這課的教學導入中先出示烏鴉圖,再讓學生說說烏鴉的樣子把學生慢慢引入課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精彩的學習過程就是有效課堂的核心

有效課堂要充分體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要關注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通過讓學生分小組演示烏鴉想辦法喝水的過程,使學生不僅感受到了烏鴉喝到水的喜悅,又明白了遇到事情要動腦筋想辦法的道理。

3.細節的準確處理就是有效課堂的劑

教師要懂得微笑。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贊美。這樣做既拉近師生的距離,又開啟了學生的思維。

三、課后需要認真反思

篇(2)

我們現行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不少問題,導致我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出現以下的狀況:

1.1 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得聽、說、讀、寫的各項語文基本能力之間發展不平衡,“寫”的地位過于偏重,迫使聽、說、讀的能力成為其附庸,失去了本身的獨立性。

1.2 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來閱讀的寶貴時間和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的機會,久而久之,冷落了閱讀訓練,忽視了閱讀能力的培養;

1.3 閱讀教學研究方面,未能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真正切實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2 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教學策略

如何真正貫徹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改革對改變閱讀教學現狀至關重要,對此我認為應該找準切入點,根據小學生閱讀的心理和新課標對不同學段的閱讀要求采取如下的教學策略來解決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表演。真正了解課文“寫什么”是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的角色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質量的關鍵。

比如設計《烏鴉喝水》一課的教案時,我采用如下設計思路:課前先準備一個瓶子和水,一些石子,這些教具準備是為了給學生演示烏鴉喝水的過程,在演示的同時可以提出問題,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烏鴉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讓學生在課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讀出來。)第二課時是讓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加強對課文的了解,并將其拓展到生活的領域,可以設計這樣的情境:烏鴉飛到森林里,口渴了,森林里只有一口井,烏鴉怎樣才能喝到水?這時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的智慧火花因此迸發。第一課時創設了烏鴉喝水的情景,讓學生自己去想像烏鴉喝水的過程,思考烏鴉喝水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課時幾乎都是學生自己的活動,并且也較好的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踐,符合新課標提出的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要求,師生達到了真正的互動。

到了中高年級,教師創設情境不再單單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一方面教師要因勢利導,另一方面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本讓學生讀,思路讓學生講,規律讓學生找,學法讓學生悟,使閱讀方法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獲得的一種可貴的精神財富。由于小學生的閱讀經歷有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將抽象的學習方法硬性塞給學生,要他們去背;更不能以讓學生學會讀書為借口而放任自流,讓其“暗中摸索”。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抓住訓練時機,巧設思維情境,滲透學法指導,讓學生主動而又生動活潑地學習,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使“教材”變成學生的“學材”,在師生共同實踐探索中使學生領悟學習方法。

2.2 利用提問,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小學生閱讀教學中,在學生不能完全自學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閱讀的引導有著關鍵的作用,教師的引導主要又是靠提問來體現的。心理學認為學習過程可以解釋為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通過同化、順應達到認識與外界一致即平衡的過程。而要引起兒童對外界的注意就要進行提問,引起兒童新舊知識的沖撞。此時,老師承擔的主要功能就是將教學的重點、難點、較為抽象的知識點等化為一個個孩子容易理解的問題,孩子思考了,回答了這些問題,目標也就達到了。

低年級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主動提問的習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及時的、積極的反饋,對不敢提問的學生可通過引導和鼓勵,讓學生敢于提問。

到了中年級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所提的問題進行篩選,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能力。教師在選擇問題的過程中要告訴學生為什么有些問題不好,有些問題卻提得很好,可以讓提出問題的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提出來的,以互相啟發,互相學習。

篇(3)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9A-

0090-01

動態生成性是對教學過程生動可變性的概括,是對以往強調過程的預設性、計劃性、規定性的重要補充和修改。課堂教學是一個由諸多因素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動態推進過程。課堂教學往往不一定完全按照教師預設的計劃進行,特別是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時,課堂教學就會生成比教師的預設更為生動、有趣、豐富的精彩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要靈活應變,摒棄原先預設的方案生成新教案,尊重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發現,使課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一、把握學生靈動的思維生成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活躍的思維、獨特的見解往往是教師在課前難以預見的,盡管教師在課前作了縝密的計劃和預見,但也難以保證教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如在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廬山的云霧》一課的教學接近尾聲時,一名學生舉起小手說:“老師,作者寫‘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時加上了省略號。而在寫‘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時,卻沒有加省略號,這是為什么呢?”筆者沒有急于給出答案,而是把這個問題又拋給學生:“那么,你們認為廬山的云霧還有哪些形態呢?”學生紛紛展開想象,有的學生說:“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草帽?!庇械恼f:“有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像是山峰撐著的一把雨傘?!边€有的說:“那些纏繞在半山腰的云霧,像是青山穿上了迷你裙?!薄皇て鹎永耍瑢W生的合理想象,既發展了思維,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筆者順勢引導舉手提問的學生回顧其他同學剛才所說的內容,問題立即迎刃而解。

面對課堂的生成,師生只有在寬松和諧、互動合作、情趣橫生的氛圍中才能展開心靈的對話,才能使教案在思維的碰撞中不斷生成,學生方能在教學生成中得到啟迪,形成對文本內涵的深刻感悟。

二、把握教師的智慧生成

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往往隨著課堂教學的推移而產生,許多教師會從教學過程中頓悟新的教學流程,從而打破課堂僵局,使教學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秦兵馬俑》的公開課時,筆者到學生中間指導他們做練習。當筆者走到一位女生身邊時,她悄悄地說:“老師,您板書上的‘既’字寫錯了。”筆者一看,果不其然。此時,坐在前面的幾位聽課老師都為筆者捏了一把汗,有的老師還建議筆者悄悄改過來。但是筆者不緊不慢地等學生完成練習,再趁機組織學生進行“找錯字”的比賽。不少學生很快找出并改正了板書上寫錯的“既”字。課堂教學變被動為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把握突發事情中的生成

篇(4)

一、教學目標的綜合設計

(一)“三維”目標的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不是孤立的三塊內容,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是產生于知識的發生與能力的形成過程當中的,既不能機械地分開,也不能去分步實現,比如先去達成知識和能力的目標,然后實現過程和方法的目標,最后再去達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是不可能的,而是要有機結合、綜合考慮。在《烏鴉喝水》一課最后一個自然段是這樣的: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實現這一自然段的三維目標時可以以實驗為手段,把這些教學目標揉合在一個教學環節中。實驗前出示瓶子,讓學生觀察水的位置,用筆做好記號。讓學生說說為什么烏鴉喝不到水。再提出思考:烏鴉放石子時還會遇到什么困難?他是怎么辦的?結果怎樣?接著請一位學生上臺實驗。這位同學抓起一把石子,怎么也放不進,又拿了一顆石子,因為石子大了些,也放不進。遇到這些困難,這位同學動腦筋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個又一個”、“漸漸”的意思。同時我用感染性的語言來描述:“瞧,烏鴉不怕困難,肯動腦筋,他做事多有耐心??!”學生很快明白了寓意,也對烏鴉說了許多贊美的話,情不自禁地為烏鴉鼓掌。在此基礎上,不用老師指導,學生就有聲有色地把課文朗讀到位了。

(二)預設目標與生成目標的結合.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詳盡的計劃,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一切就是預設目標,這種目標是極其重要的。但如果所有的教學活動及其活動程序的每個環節都是預設的,這就漠視了學生生命體的主動性、豐富性、整體性和個體間的差異性,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個體,開發學生的潛能,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與主動發展。生成性目標是教師在教學活動前沒有預設的、是在教學活動展開過程中生成的目標。雖然在基于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中,單向傳授式的教學活動總能毫不費力地沿著教學活動的預設程序進行,但在基于新型師生關系,倡導師生、生生間多向互動,激發智慧涌動的課堂里,卻總是在突破著活動的預設,一些更有價值的課堂生成資源被開發成預設外的“生成性目標”。正是這類活動適度而有序的不斷生成,讓課堂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在教學活動教師要記教案,但上課時教師就不能背教案,而應關注學生,關注課堂生成。

二、教學內容的綜合設計

(一)學科內部的綜合.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加強字、詞、句、篇的綜合運用,加強各方面能力的整體發展。

(二)語文綜合性學習要通過語文與音樂、美術、體育、思品、自然、數學、勞動等相溝通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綜合性地學語文、用語文,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放,少一些條條框框,給學生自由度,鼓勵、引導學生將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相融合,發揮特長。

(三)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的結合書本學習與社會活動的緊密結合是綜合性學習的又一特征,一切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等,都可以成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渠道,也就是說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學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教學方式的綜合設計

(一)教學方式的整體考察。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明確讓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確定學生在課堂、教材和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改變語文課程傳統教育中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方式,轉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團結協作,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培養學生自主收集和處理知識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方式的重點轉變。一是要體現自主性學生要成為自主參與的能動主體。二是要體現合作性。三是要體現探究性。

四、教學評價的綜合設計

(一)要從重“選拔”轉為重“發展”。由于受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語文課程的評價主要是通過考試、考查、考核等手段,以成績論優劣,從學生中選拔所謂“尖子生”,評價已成為事實上的“選拔”,學習好就是樣樣好,以偏蓋全。而語文新課程里評價則認為,評價的最終目的在于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更好地發展服務,體現教學以“育人為本”的理念,改變過去從高分到低分給學生“排名次”的做法,從而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長處的機會,保證學生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獲得整體發展。

(二)要從重“結果”轉為重“過程”。評價應側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要注重使其形成綜合素質,而不能側重于看學習結果。既要注重學生的量化成績指標,又要把著眼點放在教學過程中,看學生學習過程中主動性如何,參與的積極性如何,探究的能動性如何,以及方法的科學性如何等等,從上述幾個層面來綜合評價學生的整體素質。像語文檔案袋之類的評價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三)要從重“教師評”轉為重“大家評”。傳統的評價有一個較明顯的欠缺,即把作為評價對象的學生排斥在評價體系之外,僅作為“旁觀者”或“局外人”,具體評價由教師一個人來完成,而新的評價理念則強調評價的多元化和民主性,即實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家長、師生互評的多元化評價。同時,增強評價的民主性,評價中注重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使被評價對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評價結果,而不是把評價結果“強加給”學生。

參考文獻:

篇(5)

1 深備課――潛心會文本

1.1 用心解讀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確解讀文本。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鉆研教材,對教材的二度開發,來確定“教什么”,也就是解決教學內容的問題。首先要“鉆進去”,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然后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1.2 用心解讀文本還應做到多元化地解讀文本。大家也許都聽過“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這句禪味十足的話吧。聯系我們的閱讀教學想一想,面對課文,教師的“杯子”里,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裝滿了教參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裝得下孩子的心聲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因此我們應該秉承一種欣賞并悅納的良好心態尊重學生多元化解讀文本。

1.3 用心解讀文本更應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讀文本。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體驗等人生涵養的過程?!睆木W上聽竇桂梅老師的課我學到的往往不僅僅是課文。從《圓明園的毀滅》中學生讀到了《雨果致巴特萊的信》、《告別圓明園》、《透過圓明園的硝煙》等文章;《第一次抱母親》、《愛如茉莉》、《愛之鏈》等文本段落使學生對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有了更深的情感體會。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學素養更厚實,使孩子的人文素養更沉實,教師責無旁貸。

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2 抓時間――課堂的合理分配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毙W生每堂課只有40分鐘,時間相當寶貴,如何將40分鐘合理分配利用,上出高質量的課,關鍵就看教師的思想觀念了。高效的課堂離不開高效的教師,高效的備課,高效的教案,教師首先要形成不浪費一分一秒,惜時如金的想法。因而在事先備課中認真吃透教材,從而做到精心設計教案,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因為教師講課需要時間,師生雙向交流需要時間,學生實踐練習也需要時間,這些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所在在安排中就要事先設計導入方式,精講,巧講,盡量壓縮講課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訓練說、讀、寫甚至表演展示,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

3 巧設計――課堂的有效措施

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覺得時間有限,很慣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填鴨式教學方式,卻忽視了學生接受知識和消化知識的能力和興趣性,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而,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我們在課堂設計中力求適應學生特點,設計得精巧趣味性強,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采取兒童易于接受的,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這樣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效率。

讓我來分析 我在教《荷花》一課,整堂課以“”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1)在呈象感型中發現;(2)在品詞悟情中感萬;(3)在移情入境中意會。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愛好,從表象的到意會的韻,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萬意會,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造美。整節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節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如針對《烏鴉喝水》一課,我們在教學設計上就要充分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體現課文的意趣性,這樣我們可以從多維度、多層次為學生設置學習情境,集圖、文、聲、像及動畫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教學課件,有效地調動學的積極性,抓住烏鴉是怎樣從喝不到水到喝到水的整個過程通過動畫展示給學生看,并提問讓學生思考“烏鴉喝水”留給我們什么樣的思考,這樣學生一定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最終使其課堂學習效率也得到提高。

4 促自主――課堂的能力培養

美國現代著名教育學家杜威就說過:“在課堂里,教師就應該站在學生的后面”,這充分說明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學生不止是教師教學的對象更應該是親密的伙伴關系。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因而老師對學生的印象、關注狀況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影響極大。師生間平等而富有趣味的對話、友好交往,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充分表現,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贊許的點頭,一次熱情的贊揚,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在學生心里泛起無限漣漪,滋潤學生的心田,助推學生以后對語文的興趣與良好發展。我們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如有的教師在教學課文《夕陽真美》時,就讓學生帶著“陶醉”的語氣讀、帶著“神往”的語氣讀,可是讀來讀去,學生根本沒讀出“陶醉”、“神往”的語氣。這就是教師以自主為中心,忽視學生的真實感受,強拉硬拽,將自己的事先設計的教學成果強加給學生的典型例子。而真正關心學生感受,注意學生興趣的教師就會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去體驗,學生體驗出的感情符合作者的原意這才是真正的教學效果。

篇(6)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一年級的小孩子天真幼稚,喜歡挑戰、闖關。根據他們這一心理特點,我經常利用課件創設一些闖關情境,領著他們走進情景中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學任務。我設計了“猴子過河”的游戲情景:第一關:自由讀課文,圈出不懂的字;第二關:聽老師讀課文,留心圈出來的字;第三關:小老師帶讀課文;第四關:小老師帶讀生字;第五關:擺字卡,讀生字;第六關:開火車,記難字。其實所設的這些“關”就是我們平時的教學環節,不過套上“猴子過河”的這樣一個游戲情景,孩子們感覺自己不是在緊張辛苦地學習,而是在玩游戲,他們不知不覺在玩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學得不亦樂乎。

當然,我們除了可以設計游戲情景,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創設情景。如教《漢語拼音a o e》時,創設情景:一天清晨,一個梳著小辮子的小姑娘來到河邊,她看到了一只美麗的大白鵝。故事情境吸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孩子們學起來,專心致志,興趣盎然。再如我們可以把四線三格,形象的稱為拼音寶寶的家,它的家有三層樓。孩子們認識了漢語拼音,要進行書寫練習。我們可以創設情景:拼音寶寶玩累了,要回家了??纯雌匆魧殞歰住第幾層啊?o長得胖胖的、圓圓的,把屋子都占滿了。拼音l,它長得真高,占了兩層樓,上層、中層。,在認識“田字格”時,也可以以家的形式。再比如教學課文《烏鴉喝水》時,我一邊講故事,一邊演示烏鴉喝水的過程,孩子們的小眼睛瞪圓,小耳朵豎起來,聽得非常認真。總之,結合課文內容創設情景,也是一個吸引孩子們注意力的好辦法。

二、趣味游戲,勞逸結合

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最多只能連續集中15―20分鐘,那么在40分鐘的課堂中,孩子們不可能一直都專心地聽課。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教學環節中穿插一些游戲,而這些游戲又最好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關,對本節教學內容起到一個補充或鞏固的作用。如:開火車,主要用于復習鞏固拼音字母、音節、生字、詞語等。再比如:找朋友,孩子們邊唱邊找出可以相拼的字母,或相同偏旁的字,也可以組詞等。

另外,“猜一猜”方法也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如:看動作猜生字、詞語,聽謎語猜生字、詞語或某種事物等。在“猜一猜”的游戲情境中,孩子們注意力集中,學習熱情高漲,寓教于樂凸顯效果。

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游戲要簡單有趣,容易操作。在課堂中可起到調節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鞏固知識的作用,它既是教學設計中的環節,同時又是課堂調節劑,可以說一舉兩得。不過要使這些游戲在課堂中操縱起來快捷流暢,平時就必須訓練好游戲常規,要把學生訓練到只要老師一說玩什么游戲,孩子們馬上就能心領神會,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樣課堂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三、趣味“課中操”,一舉多得

面對低年級孩子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點,“課中操”可以進行很好的調節。

我們可以根據拼音教學的進度,讓孩子們做做拼音操,如:點點頭、彎彎腰,我們來做拼音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r zh ch sh,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學生學到哪兒,就背到哪兒。

當然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編兒歌,作為“課中操”。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可以利用兒歌“聰明伶俐的小烏鴉,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喝到水,我們都來學習它?!痹诶世噬峡诘膬焊柚?,孩子們復習了生字,了解了課文內容,調節了課堂,激發了興趣。

歌曲也可以作為“課中操”。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小的船》,這篇課文本身也是一首很動聽的歌曲,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唱“課文”,趣樂無窮。再如《王二小》這篇課文,也有相應的歌曲,可以讓學生欣賞。

“動手操”也是一種很有趣的“課中操”。在教學《z c s》時,可以讓學生用毛線繩擺出“z c s”,老師說,學生擺。課中操也可以讓學生用身體擺出容易混淆的“p 和q”,學生身體得到放松,難點在放松操中突破,效果也非常好。

總之,有趣的課中操既能讓孩子們的大腦得到休息,調節了課堂,又鞏固了知識,了解了課文內容,可謂是一舉多得。

四、“趣味”評價,出奇制勝。

篇(7)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370-01

一、炮轟“入侵”式語文教學方法

以前聽說有位教師在開《烏鴉喝水》這堂公開課時,曾碰到這樣一個小插曲:

師:烏鴉非常聰明很善于動腦子,同學們平常遇到問題也要認真思考。(這時,有一位同學舉起了手)

師: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生:老師,烏鴉不一定能喝到水。

(此語一出,教室一片嘩然)

師:你為什么這樣說呢?

生:因為石子會把水淹沒的。

教室里靜得出奇,其他同學都看著老師如何處理這件事

師:(有些生氣地說)石子怎么會把水淹沒呢?連常識都不知道,以后回答問題前要多動腦筋,不要亂說,希望小朋友以后也要注意,知道了嗎?

生:(其他同學異口同聲地說)知道了。

這位老師把自己對此文主題既成的理解強行傳授、灌輸給學生,以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取代了學生的感受、思考。當聰明的學生大膽推斷出太多的石子會把水淹沒這一正確結論時,老師就不自覺地拿起無形的“棍棒”加以打壓,嚴重挫傷了這位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直言之,這位老師迫使學生進入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之中。這種灌輸的教學王尚文先生稱之為“入侵”。這次引導是失敗的。

難怪有識之士會提出一個犀利的批評:誤盡蒼生是語文。難道作為語文老師,我們不該深刻反思一下嗎?在知識大爆炸的當今社會,新知識的層出不窮和知識更新周期的不斷加快,難道我們還能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窄窄地封閉p孤立在統一的教室里嗎?難道老師專司“授業解惑”學生專職“解題應試”的時代不該成為歷史嗎?為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而實現該目標的最佳途徑是運用與“入侵”相反的“生成”教學方式,讓語文課堂呈現生成的綠色。

二、隨機進入教學

在語文課堂上,當師生在理解方面產生偏差時,即出現所謂的教學意外時,我們應善于運用“隨機進入教學”這種生成方式。在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對同一教學內容,要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境下、為不同的教學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現。換句話說,學習者可以隨意通過不同途徑、不同方式進入同樣教學內容的學習,從而獲得對同一事物或同一問題的多方面的認識與理解,這就是所謂“隨機進入教學”。它強調發展學生的自主、協作、思維能力.

還記得曾經聽過一堂《狐貍和烏鴉》的公開課,教師在教學課文最后一段,老師打出幻燈片:烏鴉寂寞地站在一棵樹上。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只烏鴉的神態,想一想:看著狐貍叼起肉進洞,她心中會想些什么?

(學生稍加思考,紛紛起起了小手)

生:烏鴉很傷心,心想:哎!都怪我愛聽好話,才會上當。

生:烏鴉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愛聽好話,孩子們這時就有肉吃了。

老師正想總結,卻有一男生忽地站起來,說:“烏鴉心想:嘿!我長這么大,從沒有聽誰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總算聽到了。不就是一塊肉么,孩子別急,我再給你們找去。

接下來,這位老師及時肯定了這位同學的想法。這位同學能從不同角度想象烏鴉被騙之后的心理活動,體現出這位同學的先進思想:失敗之后,我們不僅要總結經驗教訓,更要樂觀、積極向上地對待生活??善渌瑢W不理解,就大笑起來。這位老師能及時運用“隨機進入教學”這種先進的生成理論,極力發展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能力, 讓這一堂語文課呈現生成的綠色,讓這位男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預設”與“生成”的辨證統一

既然“隨機進入教學”這種生成方式這么重要,那么每一節語文課就只要 “生成”,不用“預設”。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我們應清醒地意識到“預設”與“生成”的辨證統一關系。教學活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因此,沒有預設就沒有教學,任何教學都必須有預設。而且這種預設必須涵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進程、教學方法、教學情境等諸多方面。只不過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學生實際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角色,教師期望的是學生按教案設想作出回答,因此努力引導學生,得出預定答案,不允許教學出現任何意外、“錯誤”,這種意識和做法是極其錯誤的,這樣的開拓是缺乏彈性和活力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即使課備得再怎么認真、預設得再怎么充分,也隨時都可能出現不可預料的情況;就算教師有這個本領,能預設到開拓教學中發生的一切,也沒有這個必要。

四、牢牢把握隨機進入教學這種生成方式

語文教學具有內容的豐富性和展開活動的多種可能性。在教學的操作層面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把握隨機進入教學這種生成方式:

1、在學生嘗試和探究活動中生成。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要把自主、合作、思維的學習方式和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結合起來。

2、在對文本的多元解讀中生成。小學語文課文大多具有文學性。文學作品又留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各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在對文本的多元解讀中生成.

3、在師生、生生的對話中生成?!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苯處熍c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關于文本的對話應當是平等、互動的過程。在這樣的“對話”中,教師與學生都會有新的思想和語言生成。

總之,生成的課堂需要耐心和智慧.教師要努力培養教學智慧,靈活把握善變的課堂,要善于運用隨機進入教學這種生成方式.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課堂教學就會呈現出生成的綠色。

篇(8)

用電子白板技術制作的數字化教案,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和參與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給予教學內容多方位的展示,引發學生的積極參與,更好地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協作。如我在《烏鴉喝水》一節教學中,利用電子交互白板視頻功能出示: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讓學生思考烏鴉都飛到哪些地方找水喝呢?再由學生邊從資源庫中拖出相應的場景(森林、大山、田野)邊回答,巧妙地理解了“到處”一詞。這個過程中同學們被電子交互白板呈現的生動形象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吸引住了,極大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巧妙地拋出一個個問題,同學們都躍躍欲試搶著回答,教師因勢利導,巧妙地解決了重難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電子白板的交互性,提高了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在白板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白板筆在白板上進行書寫、繪畫、圈畫、標注、修改、擦除、保存、屏蔽等操作,同時,利用白板筆隨時調用資源庫里的資料,完全丟開了鼠標,使教學方便輕松。

在檢查生字掌握情況時,讓學生在白板上聽寫生字,全班交流訂正,對于錯誤的地方用橡皮擦掉,再用醒目的顏色補上,既避免了黑板書寫的凌亂,又增強了記憶效果,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除此以外,白板筆所帶的多種顏色,也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課堂上,教師的圈畫、標注和即興的繪畫演示也增強了學生的注意力與參與熱情。

三、電子白板的交互性,帶給課堂多元互動

電子交互白板系統的核心設計理念就是面向師生的多元互動,以促進高質量交往的產生。把電子白板作為一個交互的平臺,通過師生交互、生生交互、師生與資源的交互,實現動態調整、對話協作、共享成果。如我在執教《臺灣的蝴蝶谷》的第一課時,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蝴蝶的詞語,隨著學生的回答,將“五彩繽紛”等詞語逐個雜亂地出現在白板上,然后請學生將這些詞語加以歸類,教師再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將詞語排成兩行,讓學生知道這些詞是從顏色、動作兩方面寫蝴蝶的。教學到此還沒有停止,我又讓學生對描寫蝴蝶顏色的詞語再進行分類,使學生認識到“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色彩斑斕”是近義詞,都是形容顏色多而美,“金光閃閃”只是專指金黃色的蝴蝶,豐富學生的積累。在此基礎上,播放飛舞著的色彩斑斕的蝴蝶錄像,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五彩繽紛、金光燦燦等詞語,體會到了蝴蝶的美麗。

四、電子白板的交互性,促進課堂有效生成

篇(9)

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

“放得開”是指教師不要怕孩子暴露問題,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著創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笆盏脭n”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種答案的基礎上,還要引導他們推敲出盡可能完美的答案。

學生能夠經常說:“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是學生投入了自主性學習的又一標志,要達到這樣的憤悱狀態,教師就不能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在老師眼里,學生設計出的辦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都應予以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著創新的火花。這樣,每個學生都能自始至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試想,如果學生絞盡腦汁思考出的一個答案,雖然言之有理但就是因為不符合老師的標準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學生怎么再能暢所欲言、積極思維呢?當然,對于學生出現的原則性的錯誤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我們應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礎上幫助其分析錯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在探索中所出現的“閃光點”進行鼓勵,正確的探索結論要鼓勵,對于錯誤的的觀點,教師也要婉轉地向該生提出他的觀點中所存在的漏洞和其它錯因,這些錯誤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由參與交流的其他學生提出,從而引起該生本人的深入思考。還要注意,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即便是與教材中的敘述有所出入,教師也不應該硬將教材中的結論強加給學生,因為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經歷由不完整到完整的過程。讓學生真實的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維基礎上的答案,這樣,學生才會“放下包袱、開動機器”,這樣,才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在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引導學生相互比較鑒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攏起來,這樣就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和深刻性。

學生自由組合、自由發揮

我們的新課改強調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它呼喚與之相適應的新教學組織形式的誕生。在新課改實踐中,我們應該推出許多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歌舞晚會式”、“答記者問式”、“拔河式”……構建氣氛民主、便于交流的開放性課堂,有利于改變教師對課堂的壟斷地位。

如何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于學生自主的教學組織形式,如何使這些形式不流于形式?我們應提倡“三主”、“三不”的組織原則――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以“活動”為主、不“鎖住”學生;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教學內容、自主選擇喜歡的學習方法,以“發現”為主、不“代替”學生;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去發現結果或規律,教師不做現成飯喂學生,以“鼓勵”為主、不“鉗制”學生。這樣的課堂,少了不該有的條條框框,多了應該有的自由與寬容,多了促進自主學習應該有的自信和勇氣,在這種不拘一格的教學形式中,在這樣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學生的手指靈活了,思維的閘門開啟了,迸發出了智慧的浪花,激蕩起創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歡欣,教師的勞動也涌現出了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

篇(10)

俄國著名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音樂的魅力,足以使一個人對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對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變而為可能。”用音樂導入,在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情感,進行審美熏陶等方面可以發揮獨到的作用。案例中的那位教師的導入藝術就很出采,音樂與故事的完美結合,聽覺與想象思維的充分配合,奠定了一堂成功語文課的基礎,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接下來的教學環節得以順利進行,精彩源源不斷。新課開始時可借助于音樂吸引學生,讓他們快速地進入課文的氛圍中,置身于教學內容的相應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調,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內容。

二、以背景介紹導入

《》這篇課文記載了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能夠讓我們深切感受林則徐的愛國之情。導入時我請學生談談對鴉片的了解,學生們都知道鴉片的害處是巨大的??墒撬麄儗σ话俣嗄昵傍f片給中國以及中國人民的毒害了解很少,因此我慷慨激昂的補充了一段當時的背景資料:十七至十八世紀時,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把鴉片吸食方法傳入中國。鴉片是一種強烈的麻醉劑,毒性很大,上癮就不易戒除,使人體力日衰,意志萎靡,當兵的失去戰斗力,做工種地的喪失勞動能力,為吸食鴉片妻離子散,殺害父母親人,家毀人亡的數不勝數。林則徐深深認識到了鴉片對人民、對國家的危害,因而主張禁煙。因此有了震驚中外的。有了這一序曲,學生能夠很好體會文中所描繪的銷煙場面的壯觀,群情的沸騰,以及銷煙的意義。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始終飽含著一顆熱烈的愛國之情,把自己當作銷煙的一份子,真正融入課文之中了。這就是導入的激情作用。

三、以復習導入

這是一種常用的導入方法,只要你用心去設計,老方法也能用出新意。《九色鹿》一課出自佛經故事,可以說這是一種新的課文類型。因此,我想把前面學習的課文類型進行復習,于是設計了這樣的導入:我們都應該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因為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這豐富的文化滋潤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不信,我們就來仔細回顧一下:《開天辟地》讓我們見到了為光明而粉身碎骨的。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中國的佛經故事。如果你有機會去敦煌莫高窟的話,第257窟的西壁上就畫有這個故事,而且還是連環畫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九色鹿》。以上復習的內容都是學生熟悉的、喜愛的,既然佛經故事與古詩、寓言、神話故事等一樣優秀,學生的獵奇欲自然被激發了。

四、以懸念導入

懸念導入就是教師制造懸念,吸引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注意力。如教《田忌賽馬》,教師說:“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將田忌與齊威王舉行了一次賽馬比賽,但是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試想這樣的比賽一般情況誰會勝出呢?”學生答:“齊威王?!苯處熤圃鞈夷睿骸暗詈髤s被田忌勝出了。田忌到底采用了什么方法勝出呢?讓我們一起學習《田忌賽馬》一課,去尋找答案吧。”

五、以活動導入

實驗演示導入法是指教師采用直觀演示導入新課,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了材料,能引起學生尋求探索方法的興趣的一種導入方法。如課文《烏鴉喝水》一課的導入:師:(把盛有半瓶水的瓶子放在講桌上,然后慢慢往瓶子里放小石子)同學們觀察一下瓶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生:水越來越多,水面越來越高了。師:有一只聰明的烏鴉就是用這樣的辦法喝到水的,這一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烏鴉喝水》這篇課文吧!采用直觀教育能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橋梁。

六、以古詩導入

《碧螺春》這篇課文所描繪的內容發生在如詩如畫的太湖邊,春天一到,滿山滿眼的茶葉,真讓人賞心悅目?。∫虼藢霑r,我選用了周懷民的《太湖春色》這首古詩:

春到南方萬象新,滿山茶樹綠好云。

黿渚煙濤正拍岸,扶杖來品碧螺春。

另外還配上與詩意相符合的圖片、音樂。

上一篇: 幼兒培訓總結 下一篇: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不卡国产午夜电影 |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字幕有码中文字幕 |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 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 | 真实的国产乱××××在线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