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語文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28 09:35: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職高語文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二、與學生約法三章,制定課堂紀律

從大的方面來說,職高的學生雖然活潑一些,課堂上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違紀情況,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但學生的本質是好的。所以,為了使語文課堂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在上課之初,教師就要制定一些課堂上應該遵守的紀律,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出現問題才著手解決。當然學生是不愿意在課堂上受到約束的,這就要求我們想辦法讓學生樂于接受。其實,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并不是出于真心不想學,所以教師要注意引導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引導的方式、方法不當,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得不到教師的理解、也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只能按照家長或者是教師所設定好的模式走,完全沒有自主決策的機會。因此,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理解他們的處境和苦衷,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這樣,時間久了學生也就能夠慢慢理解教師和家長的良苦用心了。另外,課堂紀律的制定,不能是教師一人說了算,這樣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非常獨斷。在制定紀律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與學生共同制定班規,讓學生自己約束自己,這也體現了教學的民主。這樣,即使學生以后有犯錯的時候,拿出班規,學生也會感到不好意思,久而久之,就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三、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

篇(2)

二、教師要精神飽滿、充滿活力地面對學生

言教不如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學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師應該是盡責、耐心、平易近人、幽默而和氣的老師。職高班級的課堂教學中,關鍵是組織管理好課堂,這就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職高學生較為懶散,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習慣性睡覺,課堂中要維持好紀律,還要營造良好、活躍的氣氛,教師本身首先就要有愉悅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充滿激情地感化學生,即使遇到學生態度較為惡劣,教師也要拿出平靜的心態說服教育,這樣學生才會敬重你,才會打起精神聽你講課。職高學生基礎文化知識較差,在讀初中甚至小學時候就不被老師器重,大部分與老師間有距離感。課堂上他們已經養成“你上你的課,我閑我的”的習慣,在教學之前,先把學生吸引過來非常重要。職高學生在個性特征等方面相對較成熟,教師還要注意自身形象,著裝要得體,儀表要大方,表情要自然有度,親切和藹的笑容能縮短師生距離,教師在學生心中有了美好印象,就能夠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

三、上好第一節課

教育教學中,要上好第一節課,猶如演好一出戲,奏好樂曲是關鍵。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組織管理好課堂教育教學,先得把學生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職高大部分學生本身就不愛學習,與老師有距離感,更討厭課堂,消極心理和自卑感比較突出,他們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幫助、認可和重視,趁著新生存在這些復雜心理時,教師要及時表露出愛心和信任學生。開始時就要鼓勵學生,跟學生說:“告別過去,我們要看到的是明天和未來。”激發學生熱情,告誡學生:沒有學不會的,沒有做不到的,隨時跟自己說:“我也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另外,班級的科任老師,對自己所教學科提前做好全面認識和規劃,明確教學內容、目的要求等,拿出自己最高的專業素養和教學風格組織好每一次課,讓學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學生以后才會積極融洽地配合你的教育教學。

四、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組織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一種最基本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的組織是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達到學生自主、師生和諧、高效的教學效果,涉及很多因素,教學設計時,要創設恰當的情境,從具體實例出發,展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使學生能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職高學生學習差異較大,培養方向也不同,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班級、層次不同的學生,對同一章節的教學內容、知識點的要求、學習目的達到的程度都不一樣。在內容選擇上,圍繞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讀教材,選擇更適合于學生實際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教學。在教學方式方法上,教無定法,傳統的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步伐,對職高班學生,理論課的教學顯得更加枯燥無味,加之學生基礎文化差,接受能力較弱等不利因素,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上,只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當時反應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隨機應變地講授。例如:在基礎較差的春招班汽修專業的班級上數學課,很多時候我都要求學生閱讀和書寫定義、公式、符號,有時分析講解完例題后還要學生抄寫。因為男生大部分都比較“懶散”,不善于閱讀,基礎的式子、符號不會讀、不會寫,更不會用。課堂上要求他們“動”起來,同時糾正他們書寫認真,逐步引導他們養成寫數字、符號特別要嚴謹的習慣。分析、講解知識點或例題時,盡量圍繞學生身邊的事件及靈活的講解方式進行。如:進行“集合”內容教學時,用“我們班的全體同學”引入課題,從我們班的集體及班級榮譽說起,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趁熱打鐵,引出數學中的“集合”和“元素”概念。如果學生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則緊接著提問這個學生:“你在不在我們班中”,如何用數學方式描述?再問:“教室外邊的那個同學在不在我們班?”回答“在”或“不在”,沒有其他答案,即可進一步分析元素與集合的“從屬”關系。這樣的教學形式,既能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又能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培養教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和合群意識。在教學語言表達式,除了講正確、講清楚明白外,對職高學生來說,還要注意表達的方式方法,職高學生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差,個別學生讓人感覺“聽不懂別人說話”,具備辨別是非能力弱,而感情較為沖動等特征,教師在教學語言上和與學生交流過程中都要特別注意言辭。

(1)說話內容必須“就事論事”,不為難學生,不能有偏見。

(2)盡量使用淺顯易懂,貼近日常生活的口語表達,盡量避開學科中的一些專用術語。

(3)使用適度的幽默、風趣和鼓勵性語言。不同的話語可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在課堂教育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情況,創設情境,正確引領,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起學生學習欲望,組織好課堂,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篇(3)

目前,我國本科藥學教育的課程設置較為合理,兼具系統性與完整性,而作為本科“壓縮版”的高職高專課程因為教學周期較短而不得不減少一些課程的引入。橋梁課程的缺失導致學生所學課程之間缺乏相互聯系、彼此隔離,阻礙了學生整體性思維的發展,使學生缺乏從綜合角度把握問題的能力,與高職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悖。另外,由于教學周期較短,理論知識與實訓環節均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直接導致學生專業知識較為薄弱,綜合知識不足和技能不強,在執業藥師考試中困難重重。

2.教學與考試內容差異較大

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教材編寫時經常會回避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以降低教學難度,致使畢業生掌握的知識與執業藥師考試大綱的要求有很大的差異。執業藥師考試內容在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的教材中,有些進行了詳細介紹,有些只介紹一點皮毛,還有些根本就未作介紹,學生在復習備考過程中許多內容都需要重新學習,一些重難點會由于缺乏教師的系統引導而一知半解,難以應對執業藥師考試,考試合格率偏低。

3.臨床藥學知識引入不夠

長期以來,我國藥學教育普遍以藥為主,以人為輔,以化學課程為主線,醫學相關課程開設較少,與藥學服務和臨床用藥有關的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相對薄弱,藥學畢業生只懂藥不懂醫,無法適應臨床藥學及國家實行執業藥師資格制度對臨床知識的要求,不具備執業藥師應有的知識結構和技術水平,無法參與藥學服務和臨床用藥,增加了學生在確保藥品質量、保障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領域服務的難度。

4.忽視師資隊伍的繼續教育

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編寫往往沒有兼顧執業藥師考試要求。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在以后的考試中應對自如,就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找到教學大綱與考試大綱的結合點,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考試的要求進行取舍。這就要求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學習現代藥學和相關專業的新理論,了解國內外醫藥的最新動態,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當前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師學歷偏低,年齡結構不合理,知識老化現象廣泛存在,而對師資隊伍的繼續教育未提到應有的高度,難以做到以較高的專業水平為學生服務。

二、針對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接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

以上不合理現象導致現在高職高專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相脫節。一是國家需要大量執業藥師來保證藥品質量和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二是工作在藥品行業一線的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畢業生卻由于知識水平限制,難以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書。針對這些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1.優化課程設置,加強課程銜接

高職高專藥學教育的課程設置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結合執業藥師對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和藥學專業的特點,堅持實用、夠用的原則,強化綜合理論知識的教學,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因此,應在課程體系中突出藥事管理與法規及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加強課程之間的銜接,如可以把分析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等相關學科操作技能的培養進行有機的結合,加大訓練力度,培養基層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

2.調整教學內容,學以致用

高職高專藥學教育既要滿足學生將來參加執業藥師考試的需要,又要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因此,需結合執業藥師考試大綱相應調整教學內容。既要加強臨床醫學相關課程的教學,如臨床藥理學、臨床藥物治療學等;又要加強執業規范相關課程的教學,如藥事管理與法規等;還要加強社會與行為科學相關課程的教學,如醫藥心理學、溝通與交流學等。把藥學服務理念、合理用藥的理念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3.根據崗位需要調整實訓項目

藥品類專業實踐性非常強,實踐教學對學生畢業后順利走上執業藥師崗位有較大幫助。目前,高職高專藥學教育實驗項目比較單一,內容陳舊,應對其加以調整,突出職業崗位技能的培養,選擇有代表性的實驗項目,與理論同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理論知識。另外,實訓教學不應只局限于課堂,還應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醫院、藥店、藥廠等,盡早認識執業藥師的執業領域,為職業能力培養做好鋪墊,真正做到“教、學、做”一體化。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結構

高職高專藥學院校應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結構,鼓勵教師去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進修,幫助教師熟悉執業藥師的崗位要求,強化教師對與藥學相關的新理論技術的學習能力,真正做到教學與藥學學科發展和執業藥師考試發展同步。學校還可定期聘請醫藥企事業單位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來校講課,以開闊學生眼界,幫助學生盡早了解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重要性,以執業驅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良好職業道德。

篇(4)

“大國工匠精神”歷久彌新,我們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大國工匠精神”的科學內涵,任何片面的、庸俗化、表淺化的理解,都會對高職學生“大國工匠精神”的培育產生極大的誤導。“大國工匠精神”是一種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和服務追求完美的價值取向,是對產品精雕細琢、追求卓越,并不斷創新的精神理念。

二、將“大國工匠精神”融入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科學文化的不斷發展,使得現代化、科技化,智能化與自動化的技術,逐漸滲透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國也由原有的制造大國,開始向制造強國的方向轉變,為了讓中國的制造業可以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國就必須在職業教育階段,著重培養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讓學生將“大國工匠精神”與自己的職業融合。現如今,我國許多高職語文課程中已經將這種精神融進了教學中。但仍然有部分高職院校在辦學理念上存在重技輕人的觀念,在頂層教育教學制度制定中,更多關注的是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專業技術技能的培訓,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未能給予足夠重視,也忽視了對教師職業素養的培養,忽視了“大國工匠精神”對學生的熏陶和培育作用。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將這種精神進行滲透。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將這種精神深深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三、高職語文教學中““大國工匠精神””的滲透策略

第一,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讓學生能在鞏固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興趣。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領導也應該將培育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作為當前深化教育改革工作的重點內容,充分利用各種培育手段,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深化。例如,在校園的綠化場地或是標志性建筑周圍拉一些宣傳條幅,讓學生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中更深刻地理解“大國工匠精神”。或是在校園的走廊或教室周圍的墻壁,掛上一些含有“大國工匠精神”的宣傳標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院校領導也應該積極推動教學上的改革創新,運用更多新型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進行培育。高職院校的教學重點,就是積極培育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可以在未來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大國工匠精神””完美地詮釋了這種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對產品品質的大力追求,才能讓學生的未來可以走得更加長遠。擁有了這種““大國工匠精神””,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才能占有絕對的競爭優勢,自身具備的各種技能可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只有學生自身素質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的未來才會更加奪目。第二,為了在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者應該積極開展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積極推動教學實踐改革,讓““大國工匠精神””可以在實踐教學中落實到實處。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提升,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競賽活動,通過分配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大國工匠精神””。讓學生竭盡全力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教師應對任務完成狀況良好的學生予以鼓勵,給予學生“模范工匠”稱號,并作為模范在班級中進行展示,對其他學生起到一個榜樣示范作用,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更深刻地了解““大國工匠精神””。

四、結語

在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大國工匠精神”的培育過程中,首先,高職院校的領導應該認識到““大國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把其作為教學方針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其次,教師應把“大國工匠精神”作為教學目標,積極進行相應的知識體系構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全面掌握這種精神。只有這樣,職業院校才能為未來社會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作者:姜姝平 單位: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

篇(5)

1.1對語文課程重視不夠。如今的高職院校在“做大做強”的聲勢中迅速發展起來,發展專業特色、培養專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各個高職院校都想把握住的籌碼,許多高職院校為加大學生的實踐性教學就毫不留情的把語文課程剔除出必修課,列入選修課,而且課時別一減再減,內容被隨意肢解,而且使許多語文課教師無課可帶而丟了老本行,造成了語文教師資源的流失、萎縮。

1.2語文教學目的之爭。高職語文的教學目的從教學大綱公布之日就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大語文的思想,認為語文是一切文化知識的基礎,且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所以要有深厚的語文素養必須靠長期的學習和積淀,反對短期投機的教學方式。一種認為語文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工具,只要夠用即可,強調適度、夠用,認為學生所學多為學非所用,所以只學習與就業工作相關的知識,兩種語文教學目標的爭論造成了高職語文教學的混亂。

1.3教材不盡如人意。目前高職語文教學大綱難以統一,各個高職院校對語文教材的選用也是五花八門:或選用普通高校的公共語文教材,或組織力量自行編寫教材,或對原有教材的稍加增刪,或者選用自學考試教材,總之是高職語文教材花樣繁多,水平參差不齊。1.4教法老套。高職語文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語文應用能力,他的內容主要是滿足專業所對應的崗位(群)需要的漢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墨守陳規,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知識和信息來源的渠道單一,時間教學少,理論教學多。針對學生缺乏實踐無法理解和寫作的現狀,教師只講格式,只要格式正確就行,完全忽略了表達的內容和實際應用的變通。

2、語文教學應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高職語文出現的種種現象,主要是學校和教師對于高職語文教學的認識不清,沒有真正認識到語文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2.1語文教育可增強學生的人文素質,可以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陶冶學生的情操,熏陶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2語文可以開發人力資源。現代社會教育觀念逐步與現代社會人力資源開發的觀念融合起來,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從傳授知識逐漸擴展為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提高素質、完善人格等方面。

2.3語文課提高職業能力。現代職業活動表明,人在完成職業活動中,非專業的知識、能力、素質已大于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的作用,這顯示了在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結合職業素質教育,執業行為規范的重要性。

3、加強高職語文教育,改變現行教學模式

3.1改革教學內容。一套好的教材要將人才培養計劃滲透其中,并要在教學觀念、教材體系和教材內容等方面下功夫,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力求做到:一是教材內容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要能整合語言、文學、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深淺適度,廣精適當;二是要給學生新知識、新信息、新技巧,擴大學生閱讀面和獲取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三是要正確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選擇能引發學生討論的問題,用案例和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淡然學生自我學習和思考的熱情。

3.2改革教學方法。語文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注重綜合素質,改革教學方法和考試方式:一是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要自由化、開放化;二是課堂教學要專題化,師生互動。開展口頭討論、書面討論、把練習口語表達、和練習概括、評價、設計的書面寫作,變成為學生表達的需要,徹底改變立好框架、命題作文的被動模式,讓學生喜歡寫、習慣寫;三是要多運用多媒體教學,多看相關影片、紀錄片,把語文與音樂、美術等結合起來。

篇(6)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而教材是不可或缺的資源。雖然當前的高職語文教材修訂多次且版本眾多,但都與時代脫軌,必將給教學帶來消極作用。不僅如此,現在教材的編寫方式導致知識點不清楚、重點不突出、教學目標也不清楚,這些都影響到語文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存在一個提取精華的過程,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并要有順序、有組織地進行教學,讓學生既能學到書本知識,又能舉一反三,獨立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斷轉化為文化潛能,為以后的應用提供堅強的后盾。為此,語文學習要學會全面、深刻地安排計劃再行動,選擇教學模式也是如此。

2.傳統的“滿堂灌”教學缺少吸引力

語文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滿懷激情地教學,但學生依然各忙各的,這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更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只能增加高職語文教師的挫敗感。這樣的教學,不僅教師無法發揮引導作用,而且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喪失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靈魂。

二、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出路

1.以教學實踐為出發點,努力做到語文與專業相結合

合格的高職語文教師,首先會在新學期開始前了解學生所學的專業,掌握該專業的培養計劃,了解學生的專業技能及綜合素質;其次,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做到人文性與語文性相結合,還應綜合專業特點設計教學,努力將有用的成分融入教學;再次,人才的培養要以市場需求為前提,堅持“就業導向”,突顯學校的針對性與目標,訂立自己的評判標準,為社會發展與專業建設服務,這樣才能展現高職院校的教學優勢;最后,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制定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教學,始終將學生的運用能力放在首位。

篇(7)

與過去的遠程教育和公開課只是簡單的把老師上課的內容錄下來放到網上去不一樣,慕課是將一門課的內容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每節課都由10到15分鐘的短視頻組成。

②個性化學習。

學生根據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學習內容和難易程度。慕課每講完一個知識點,就會有相應的測試題出現,像游戲過關一樣,學生必須答對才能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

③多元化評價。

與傳統的期中、期末考試不同,慕課可以通過軟件實現課堂測驗的評分,學生之間討論的互評等多元化評價。

2慕課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2.1形成區域化高職慕課聯盟

慕課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需要有強大的網絡技術、視頻拍攝、剪輯、合成等技術和人才的支持,而高職院校很難單獨具備這些條件,這就需要同一地區的高職院校,整合資源,形成聯盟組織,共同進行慕課的開發與運行。同一地區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專業優勢,選擇本院校最擅長的課程進行慕課制作;也可以由多名不同院校的高職教師共同制作某一門課程的慕課,共享到區域化慕課平臺,聯盟內各高職院校的學生注冊即可學習,完成學分,即可獲得本門課慕課學習的認證。

2.2“線上線下”多元化教學模式綜合應用

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不同,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實際操作的技能訓練。而慕課完成的只是“線上”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實際操作的演示,高職學生更需要在“線下”進行反復的實踐操作訓練,和老師的現場教學。高職教育應該將慕課與“翻轉課堂”、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相結合,采用項目教學法等方法錄制慕課,學生通過課下“線上”慕課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與老師在“線上”進行探討答疑,課上“線下”由老師進行知識的鞏固和實操的訓練,此時的課上不再局限于教室,實驗室、操作間、生產現場都是“線下”進行實訓操作的選擇,學生在“線上”的疑問,在“線下”就會得到更好的解答,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課堂的“翻轉”,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效果,真正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技能。

2.3多層次考核評價

慕課這一新興的教學方法給高職教育在考核評價方式上也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學校可以結合“線上線下”成績綜合評價學生。“線上”學生可以通過慕課學習完成測驗,得到相應分數,論壇中討論進行同學互評,老師還可依據討論結果進行打分,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彌補了傳統課堂上討論受限的弊端。“線上”的成績不全面,還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弊端“,線下”課堂上老師可以結合課程特點進行筆試、面試、實際操作等考試全面考核評價學生。

3高職教育教學中慕課平臺的搭建

3.1高職院校統一搭建慕課平臺

我國現在已有了一些初具規模的慕課平臺,比如由教育部開發的“愛課堂”,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果殼網的“MOOC學院”,但針對高職教育的寥寥無幾。由于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區域內的高職院校應聯合開發慕課平臺,針對高職課程和學生的特點,開發高職慕課課程,同時有利于實現各高職院校的資源共享,加深“校校”合作。

3.2校企合作搭建慕課平臺

企業可以提出他們對員工技能的需求,高職院校根據這些要求開發慕課,還可以聘請企業有經驗的“師傅”加入到慕課的開發中。企業可以從完成這些慕課的學生中擇優入取,這些學生為企業“量身定做”既有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又過關,同時滿足企業崗位需求,免去了企業的很多招聘和培訓的成本,真正達到了校企合作“共贏”的目的。

篇(8)

中國的高等教育在半個世紀內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建國初期,我國只有少數高校,在校學生廖廖無幾。到199年,全國已有1942所高校,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071所,成人高等學校871所。在校學生數達到742.3萬,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為413.4萬,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為305.5萬,研究生23,4萬。與發達國家相比,雖然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是驚人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現代高等教育起步晚,并受到等運動的影響,高等教育的規模與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還不相適應。據統計,1995年我國每10萬人口中的高校在校學生為461人,僅略高于發展中國家(824人)的半數,不足世界平均數(1434人)的三分之一,與美國和加拿大(5544人)相比,則還不到十分之一。在教育管理和教育觀念等方面還值得探索與改革,本文就高等教育領域帶有普遍性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中國高等教育需要總結、積累與堅持

建國初期,我國在高等教育方面較多地沿用了前蘇聯的一些做法,專業劃分比較細,專業知識占的比重較大,人才培養以“專才型”為主。近些年來,我國基本放棄了“蘇式”人才培養模式,而又較多地借鑒了歐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經驗,專業趨于淡化,專業知識占的比重較小,人才培養以“通才型”為特征。改革開放,學習國外的經驗,洋為中用,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我國自己的成功經驗強調不夠。半個世紀來,我國自身成功的方面是很多的,是值得總結的。我們應該結合國情,遵重中國與外國文化背景上的差異,善于積累,,明白哪些方面必須改,哪些東西應該留,而不是一味追求發達國家的東西。一位叫崔潤民的作者在《南方都市報》上撰文指出,當我們正在自我否定時,美國人卻在悄悄地研究中國的基礎教育。當我們砍掉補習班時,克林頓政府則欲加強對暑期班和校外班的投資。我們要避免盲目否定自己,更要避免盲目學習別人。不要等到國外肯定了我們的成績自己才能認識到。

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基礎教育,我國成功的例子均很多。象北京四中的張馳(學生),復旦大學的楊福家(教師),都是震動英國的中國奇才,張馳在英國愛塞克斯(Essex)大學以優異的成績本科畢業,直升劍橋大學博士研究生,邊攻讀博士學位,邊指導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做論文。英國廣播公司(BBC)將張馳譽為“中國人的驕傲,北京人的光榮”。張馳為中國學生叩開了愛塞克斯大學的門,1997年在該大學留學的中國人僅張馳rl人。1998年該大學專門委派一名代表到北京四中考察,并表示只要像張馳這樣的學生,出自北京四中這樣的學校,愿意去愛塞克斯大學的,他們全部免試接收。到1999年,在愛塞克斯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已近百人。楊福家原是復旦大學的校長,如今卻是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第5任校長,成為英國教育史上第一位華人校長。諾丁漢大學宣布此項決定的新聞稿標題為:“諾丁漢推舉出一位國際校長”。陳至立部長在祝賀楊福家教授出任英國校長的信中說:“英國著名的諾丁漢大學聘請我國教育家擔任校長,這在歷史上是首次,這一榮譽是我們教育界同行的驕傲。”對于此事,楊福家校長本人認為:“它說明了20年來,我們中國在科學、教育等領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而更重要的是,這些發展被人所了解,所理解。”確實,中國的教育正在走向國際化,不斷為世人所了解和肯定,如荷蘭最古老的萊頓(Leiden)大學校長今年2月訪華時說,中國學生的英語好得令他吃驚。在今年2月20日北京的新聞會上,荷蘭教育、文化和科學大臣盧克·赫爾曼斯認為中國的教育水平非常高。對于中國高等教育,我們自己也需要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肯定自己,堅持成功和成熟的東西,不斷積累,辦出特色,走中國自己的高等教育之路。

二、論課堂教學的地位

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強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性教學環節正在逐漸加強。然而,加強實踐教學并不說明理論教學不重要,要注意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走向極端。當前,在部分師生中出現了重實踐輕理論的苗頭,這是十分危險的。理論與實踐必須互相結合,互相滲透。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脫離實踐的理論是空談理論。因此,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都是重要的,兩者不可偏廢。目前,我國高校4年制本科學生通常課堂教學為2500學時左右,從時間分配而言,大量的時間仍然花在課堂上,課堂教學仍是教學主戰場。課堂教學的效果對人才培養影響是非常大的,課堂教學不但不能馬虎,而且要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形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社會發展至今,不僅知識越來越多,而且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在高等教育學制不變的情況下,怎樣讓學生在有限的校園生活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時間的效益、選擇好學習內容、在直接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自己選擇和汲取知識的能力,在這一點上,課堂和教師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課堂是教師的重要舞臺,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群體,教師在課堂上浪費1分鐘,那么如有60個學生聽課,就相當于浪費了1個小時。當前,多數學校都制定有課堂教學評估體系,作為系統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標準。可見,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三、怎樣看待現行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全社會都關心的大事,提高教學質量是永恒的主題。對當前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校園內外似乎都有些消極,相當一部分人認為,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教學質量下降了。對現行高校的教學質量,應該客觀地分析和全面地認識。筆者認為,拋開歷史背景、脫離時代要求,簡單地說“提高”或“下降”是不夠科學的。近年來,黨和國家對教育愈來愈重視;社會對教育越來越關注;教育投人逐年增加;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均有較大的改進;基礎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正在加強;學生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比以往有了提高;辦學條件的改善,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提高了教學效率;市場經濟的建立促進了學生的經濟意識;畢業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強了學生的就業觀念;學費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些都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總體質量不僅不會下降,而且正在不斷適應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要求。

當然,高等教育仍存在不少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如投入不充足,教學硬件總體水平不高;部分學生刻苦程度不夠,不善于自主學習;部分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投入不夠;擴招后使一些學校教學資源更加緊張等等。這些方面都有待于改善。

少數人認為高校教學質量一直在下滑,這是一種缺乏質量觀和時代感的極端說法。局部局時教學質量下降是可能的,但凡事都有度,不可能永久朝一個方向發展,世界上沒有永遠下坡的路。出于對教育的關心,對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表現出憂慮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一定要客觀看待,正確認識,全面比較,綜合評價,克服消極情緒和負面效應,積極在實踐中去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新途徑。

四、中國學生動手能力芻議

長期以來,人們將中西方學生作對比時,普遍印象是中國學生動手能力明顯比西方學生差。其實,這一印象僅對了一半。從表面上看,中國學生總體動手能力是要比西方學生差一些;但認真分析,中國學生的潛在動手能力并不比西方學生差,甚至比西方學生更強。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長期受到兩方面的制約。一是觀念,中國傳統的觀念比較固封,不鼓勵學生多動。二是條件,我國中小學和高校的實驗條件比起西方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發展。據說西南邊疆有所學校開設計算機班,卻沒有計算機,很多學生連鼠標都沒摸過。試想,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動手能力會強嗎?然而,中國學生知識比較系統,基礎較好,只要轉變觀念,改善條件,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快就會發揮出來。這一點可在許多中國留學生的身上體現出來。著名科學家丁肇中去美國時打算學理論物理,但后來改學了實驗物理,而且獲得了巨大成功。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少中國學生到西方不久,很快就展現出較強的動手優勢。

楊振寧博士也認為中國人不會動手是一個錯覺,認為很多的中國人非常會動手。對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應該持樂觀態度。

篇(9)

2視頻優化原則

視頻是微課教學內容的核心體現,感官的優化處理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舒適感和便利性。視頻界面設計應以簡潔為主,色彩柔和。圖文排版緊湊且字體大小適中,去除干擾性文字或圖片;音、視頻播放進程保持一致,視覺效果清晰流暢。

3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3.1教學內容設計

(1)教學題材選擇和內容處理。首先,微課選題必須是結構單一、不可分解且獨立完整的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主題鮮明突出。而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題材尤其受到學生關注;其次,受時長限制的微課被定義為微小、精煉的主題式學習,視頻的設計制作也是如此。所以由一個視頻片段對應單獨的知識點并進行教學內容的微型處理,以便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學習。(2)學習對象分析。微課便捷的個性化學習符合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敏感度高、接受力強的性格特點。而為了避免學生學習情緒的波動,高職微課教學中對學習材料的呈現應遵循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來降低學生對龐雜知識的畏懼程度。此外,教學活動的組織編排要以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分析為基礎,引導學生能動地探索、辨析新知識和新技能并實現與已掌握知識的有效銜接,從而保證知識體系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3.2教學模式設計

微課的教學實施是以校園網絡建設為基礎搭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并結合實際課堂來實現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因此,基于視頻播放的微課教學模式設計可分為三個階段:課前自主學習—教師將精心制作的教學視頻及配套習題上傳至網絡課堂并要求學生自學,而學生根據教學指導書的安排有針對性地觀看視頻并完成相關習題測試,從而實現知識信息的初步掌握;課堂合作學習—教師通過相關學習資料建立學習情境,并根據學生前期自學情況提煉關鍵問題及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關于知識學習的探究與協作,并完成知識信息的內在深化。在此過程中教學雙方實現了角色轉換,知識信息傳播也由傳統的單向輸出轉變為雙向構建;課后交流學習—學生將學習感受和學習評價進行在線記錄。教師可根據相關反饋優化教學活動和教學技能,而學生除鍛煉自身獨立思考能力外,也通過小組協作樹立了團隊合作意識[3]。

3.3教學流程設計

微課教學流程的推進是以知識點的發生、演變為主線并遵循認知規律來完成的,同時以教學資源的內在屬性為基礎構建教學流程的時序和環節:引導—以生動有趣或真實熱點的事例、現象來說明知識內容的作用和意義,并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探究—以提問、要點概括等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探索思考,并通過相關學習資料營造情境氛圍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深入拓展;總結反饋—重溫重、難點以鞏固知識內容,并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學習困難問題。

3.4教學交流與反饋設計

教學活動的效果需要通過教學雙方的交流互動得以體現,而沒有信息溝通的垂直教育也無法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完成知識信息傳播后根據學生反饋進行教學行為反思,并以此總結學生知識學習的情況,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來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技能的改進和教學思維的更新。學生則需要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如實反饋學習體會并提出學習困惑,教師應給與及時解答。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教學交流與反饋的最大創新在于依托強大的網絡和信息媒介來保證溝通的便捷性和及時性,教學雙方可以通過網絡課堂、電子郵箱、QQ群、微博、微信等方式在個人PC及手機APP上進行在線交流、上傳資源、實時反饋,通過信息的雙向流通來確保微課的學習效果和使用效果。

3.5教學媒體設計

(1)視頻類型劃分。微課視頻從教學方法角度可分為:講解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和研究學習類;從視頻制作角度可分為:外拍式、內錄式和混合式[4]。實際拍攝中常采用課堂實錄及演示錄制等方式。(2)視頻錄制原則。課堂實錄前需要教師根據教學活動安排撰寫腳本,并與技術人員溝通來確定錄制方案。拍攝場地要符合光照條件、聲學環境、機位布置等要求且適當烘托學習氣氛。拍攝時教師教態飽滿,吐字清晰、語言簡潔。整體拍攝節奏由教師把握,技術人員負責控制鏡頭調度;而演示錄制則采用錄屏軟件+PPT演示的組合方式,教師在播放教學PPT時進行解說并由技術人員協助音、視頻同步記錄和視頻保存。(3)視頻制作原則。視頻錄制完成后由教師根據拍攝初樣提出修改意見,包括刪除多余或錯誤的音視頻片段、確定插入PPT及動畫的具體視頻位置等。而技術人員負責剪輯整理鏡頭、音視頻效果處理和片頭片尾設計等工作,待雙方共同修改無誤后完成轉碼并上傳網絡。

4微課教學設計的應用前景展望

4.1優勢

(1)增強學習資源使用的便捷性和個性化。以微課為基礎建立的系統化教學視頻資源庫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具有極大的發展優勢,這些內容豐富的視頻資源依托校園數字化建設及網絡課堂平臺成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強有力支持。微課的利用使學生在學習時間、空間、手段和途徑等方面的選擇更加多元化,而學習方法、學習交流、學習體驗也更為自由和順暢。此外,作為與傳統課堂教學互補的微課也便于學生對知識的重溫和查漏補缺。(2)確保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揮。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雖得到逐步認識和確立,但受到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的限制其主體作用并未得到相應的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踴躍感也難以激發。而倡導個性學習的微課教學始終將激發興趣、激活思維、引導參與作為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重要目標,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探索、討論、辨析幫助學生嘗試解決各種問題,通過能動性的教學組織和知識傳播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3)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趨勢下教師對微課概念的理解及運用顯得尤為迫切。知識點、技能點的主題式教學需要教師用更多的時間和更豐富的教學資料來進行備課,在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評價和反饋中提取有益信息,通過思考、變革來實現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行為的進步。

4.2劣勢

(1)內容的適用局限性。微課視頻的短時性、精煉性決定其必須采用相對獨立、完整的知識內容來實現學生的聚焦式學習體驗。但面對具有復雜邏輯結構的知識內容時,微課學習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對龐雜知識信息的思考和理解,甚至會造成認知障礙。因此,并不是所有知識內容都適用于微課,也不必刻意或盲目追求這種形式。只有在深刻了解知識內容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有選擇地采用微課學習,才能真正體現它的意義[3]。(2)視頻的質量局限性。微課學習常受到視頻播放不流暢、聲畫清晰度不高、音視頻不匹配等效果干擾,以及因拍攝和剪輯技術局限所導致的內容混亂等因素影響。而作為承載微課教學內容的視頻片段,其質量保證除了需要提升技術部門的拍攝制作水平外,教師也應該通過相關培訓掌握基本的視頻軟件技術;與此同時,教師要根據微課題材選擇合適的視頻拍攝類型,并通過與拍攝制作團隊的良好溝通確保內容呈現的條理性和層次感。

篇(10)

高職院校的生源課程整體水平較低,有的學生甚至未能完成初中學習目標。部分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前沒有進行過英語聽說訓練,英語詞匯量明顯不足,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差,聽寫能力也相對較低,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的單詞量十分有限。英語基礎較差致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僅聽不懂老師講授的內容,而且缺乏開口表達的勇氣,對英語學習缺乏積極性。因此,如何增強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成為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

高職英語教學選用的教材大多參照普通高校的教材標準,沒有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教材內容偏于基礎理論,缺乏實用性,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有一定的幫助,但卻未能凸顯高職英語教學的專業型和實用型特征,教材內容缺乏針對性,直接降低了高職英語的教學效率。

(三)英語教學模式單一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講解為主,采用“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有些院校的英語教師講解的內容缺乏系統性和條理性,學生無法把握聽課重點,也就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種單一僵化的英語教學模式,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致使在英語課堂中,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嚴重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缺乏健全的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實用型的高等技能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也應當擁有一專多能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不僅要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還應具備高超的英語教學技巧和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與普通高校的英語教師相比,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當更加專業和多能,但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還未能達到這個標準。在講授計算機英語、物流英語、金融英語、會計英語等學科時,仍采用翻譯課文和講解單詞的傳統教學方法,缺乏專業實踐性,致使學生英語運用水平無法提高,

二、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策略

根據上述分析不難發現,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育總體狀況不容樂觀,因此,若要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高職院校必須采取有效的改革策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激情,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針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一)豐富英語教學內容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材內容單調枯燥,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應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實行模塊化教學,英語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專業內容,查閱相關資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課堂內容不僅要體現專業特點,還要擁有鮮明的時代性,貼近學生生活。此外,還要根據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和社會職業需求,刪減或補充教學內容,增強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優化學習效果。

(二)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高職英語教學應結合時代特點,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讓英語教學更加直觀生動,改變傳統英語教學中“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采用更加形象的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或音頻,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情感,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表達觀后感,進行相關的口語訓練,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英語學習。

(三)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生源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針對這些差異性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實行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并及時鼓勵學生,讓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上一篇: 生物工程實習個人總結 下一篇: 健康講座活動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亚洲视频 | 亚洲第一簧片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男人的天堂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