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實習工作計劃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01 17:09: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測試實習工作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測試實習工作計劃

篇(1)

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1998~2007年某院各醫技科室手工工作量月報表、“軍衛一號”系統中醫技工作量上報數據庫和信息科統計室各年度醫技科室工作量統計臺賬。

2 分析方法

2.1 應用衛生統計學統計分析的分類資料統計描述中“動態數列及其分析指標”理論和方法[1],對1998~2007年醫院部分醫技工作量和醫院門診量、收容量,以發展速度、增長速度分析變化和發展趨勢,并進行預測。計算公式為:平均發展速度=nan/a0,平均增長速度=nan/a0-1,其中an為第n年指標,a0為基期指標。

2.2 利用Excel2003對1998~2007年醫院部分醫技工作量數據進行計算和制表。

3 結果與分析

見表1。

3.1 1998~2007年某院醫技科室16項統計指標都呈增加趨勢,但十年來持續增加的統計指標僅有4項,分別是收容量、放免檢查人次、B超檢查人次和心電圖檢查人次;僅有一年呈下降波動的統計指標有3項,分別是化驗科化驗總件數、病理檢驗總人次和CT檢查人次;其它9項統計指標波動較大,其中體療理療人次、大型X機診斷人次于2005年后大幅度遞增。胃鏡檢查、MRI檢查和ECT檢查的檢查人數平均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其它檢查,可能與檢查時病人有不適感、檢查費用高有關。

3.2 應用“動態數列及其分析指標”理論和方法,以16項統計指標1998~2007年平均發展速度進行預測,其中B超檢查人次平均發展速度為1.2498(124.98%),2010年預測值由公式1.2498=12a12/7022計算,即101988人次,其余指標計算同上。由2008~2010年各項醫技工作量可以看出,醫院醫技工作量的增加不可置疑。

4 討論

4.1 在1998~2007年十年來16項統計指標中,平均增長速度最高的是B超檢查人次數,達24.98%。1998年B超檢查人次數為7022人次,2007年達到47847人次,相當于原有數的743.69%,10年間增加了45200人次,增加了643.698%。但發展不平衡,1999年比1998年增加了9528人次,遞增速度是135.69%,2000年為負增長,比1999年檢查人次數減少了722人次數,2001~2004年檢查人次數每年遞增6013~10545人次,但遞增速度逐年下降,至2005年下降為負增長(-2.18%), 2006~2007年每年遞增3391人次和4375人次,遞增速度達7.63%和9.14%。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①該項檢查無損傷,痛苦小,檢查結果對臨床科室的診斷、治療能起到重要的指導意義;②檢查費用易于被人民群眾接受;③2002年后干部病區檢查室、婦幼中心檢查室統一歸口超聲診斷科管理,進一步提高了設備和人員的利用效率;④2005年后醫院為該科增添了一臺彩超機,并逐年更新了舊彩超機,縮短了病人檢查的等待時間,進一步為病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2];⑤科室增強內部管理,通過采取激勵方式等措施,充分調動了科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2 10年間部分統計指標變化較大,如MRI檢查人次、ECT檢查人次和大型X機診斷人次在2002年至2004年的期間明顯減少,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科室縮編減員,部分設備逐年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效率;②科室人員外出進修、學習、開會,執行醫療巡診、幫帶任務,以及探親、休假等情況影響到某時段在位人員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效率;③醫改制度的實施,人民群眾醫療保健意識的改變,使部分病人就診流向發生了變化。

4.3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醫技科室的業務范圍不斷增加,技術不斷更新發展,醫院投入不斷增大,許多醫技科室已從單純的輔助臨床科室診療,發展成為能夠對疾病的診療產生決定性作用的部門,并可獨立完成部分疾病的預防、檢查、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它直接影響著醫院的技術進步和發展,是醫院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3-4]。醫技科室的建設發展在布局設置上、工作流程上、診療質量上、觀念意識上,都要以病人滿意和滿足臨床需要為原則,要不失時機地積極引進新設備,開展新技術、新業務,與臨床或相關科室開展科研和技術協作,為病人提供更多的咨詢、檢查、診斷、治療和康復手段,提高整體專業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倪宗瓚. 衛生統計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

篇(2)

會計電算化是利用信息技術與現代化會計技術,以計算機為工具,對各種會計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存貯及分析,為企業高效率提供各種會計信息,使會計從單純記賬、算賬、報賬、核算型向預測、決策的經營管理型轉變。

1.會計電算化不僅是要使廣大財會人員從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脫出來,而且減輕了勞動強度并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使財會人員有足夠的精力去研究財務工作,更重要的是通過計算手段和會計管理決策手段的現代化,提高會計信息收集、整理、傳輸、反饋的靈敏度和正確度,提高會計的分析決策能力,更好地滿足管理的需要。

2.從實踐看,會計電算化一般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單項業務電算化:即由計算機代替手工處理某項業務;多項業務電算化:即幾項業務有機地組織起來,由計算機進行處理;會計信息系統電算化:即將所有的會計業務組織起來由計算機進行系統處理;管理信息系統電算化:即把所有的會計業務和所有的管理業務有機地組織起來,由計算機進行系統處理。

二、會計電算化實施中存在問題分析

1.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不到位,

個別領導對實施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認識到開展會計電算化是時展的必然,會計電算化是會計進入信息化的基礎,是今后企業決策的重要依據,是會計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由于傳統的手工記賬方式長期被人們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項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記賬的基礎之上,要改變人們長期形成的習慣方式,有較大難度;由于一些財務負責人對電算化知識不掌握,對電算化管理很陌生,只習慣于手工記賬的管理。尤其對會計電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對會計電算化數據可靠性發生質疑,造成不會管,不敢管的混亂局面,嚴重影響了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推廣。

2.會計電算化基礎管理工作薄弱,

會計電算化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但同時也增加了操作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等崗位,帶來了許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問題。實施會計電算化,就需要建立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內部控制制度加以約束,才能充分發揮電算化的優勢。目前,不少基層單位沒有嚴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會計電算化不能正常健康運轉。由于基礎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礎上的電算化管理也就出現一些問題,導致手工與計算機并行時間過長,增加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3.缺乏會計電算化復合型人才,

由于會計電算化涉及到會計和計算機兩種專業知識,在崗的會計人員雖經過計算機等級培訓,但與實際要求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1)會計人員知識不全面。許多年齡較大的會計人員對會計業務比較熟悉,但對計算機知識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則相反。要使得計算機知識和會計工作經驗有機結合,還有待時日。

(2)缺乏對會計人員的再培訓和定期考核。

三、解決存在問題的對策

1.建立健全一整套電算化模式下的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這些內控制度的建立應遵循的原則:不兼容權限必須分離原則、相互制約原則、安全、保密原則、內部防范原則。

2.加大對“復合型”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力度,特別是對電算化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要經常性進行,并結合經驗交流,使培訓收到實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訓,難以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水平。在吸納高校會計電算化畢業新生的同時,還應選拔具有一定計算機知識的會計業務骨干到高校進修計算機專業。這樣新老結合,高中低結合的會計電算化人才隊伍就會形成,必將推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進一步提高。

3.加強會計電算化的管理。

(1)日常使用管理。計算機替代手工記賬后的日常使用管理是通過對系統運行的管理,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完成預定任務,保證系統內各資源信息的安全與完整。具體包括機房管理和上機操作管理等方面。

篇(3)

摘要:計量自動化系統是一個集電量遙測采集、用戶負荷控制管理、配變終端監測、低壓集抄等功能于一體的遠程自動抄表系統,其能實現對電廠、變電站、公用變壓器、專用變壓器、低壓用戶等發電側、供電側、配電側和售電側數據的采集與監測,具有遠程抄表、用電監測、負荷控制、線損統計分析、供電質量分析、用戶用電異常分析報警及管理等功能,為電力營銷、計劃和生產管理提供了數據服務,是電能計量工作由現場多點分散工作向遠程集中管理轉變的技術支持平臺。計量自動化系統為計量故障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和信息支持,對提高計量測試工作效率和質量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現對該系統在計量測試工作中的應用情況進行簡要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計量自動化系統;計量測試;應用

0引言

計量測試工作是確保電能計量裝置在實負荷狀態下正常工作、準確計量的重要手段,是確保供電企業與用電客戶相互之間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的重要環節,主要工作是Ⅲ類以上、變壓器容量在315 kVA以上的專用變用戶的周期檢定,新裝專用變用戶的首次檢定和各種專用變用戶的臨時檢定等。這些工作都必須到客戶現場才能進行,工作量大、地點分散,測試人員疲于在各個用戶之間奔波,工作效率難以得到提高。計量自動化系統投入運行后,實現了各種數據的實時采集和歷史數據的存儲與查詢,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可供參考的處理依據,對提高計量測試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1計量自動化系統專變部分的功能

廣東電網公司在全國率先大規模推舉大客戶負荷管理系統建設,在全省全面推進地區電網計量遙測系統建設,實現廠站計量遙測系統建設全覆蓋,并在大客戶負荷管理主站系統基礎上整合了廠站電能遙測系統,接入了配電變壓器監測計量管理系統和低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建立了一體化的智能計量自動化系統,能夠實現抄表數據分析、電量計算、對用戶的用電情況事件進行實時監測、異常分析報警及管理等功能。

在專變部分與計量測試工作關系較為密切的功能項目是:

(1) 基礎數據,其中較為常用的功能項有表碼查詢、電量查詢、瞬時量查詢、表碼瞬時量綜合查詢,工作人員可根據需要在各功能項相應頁面設置查詢條件,讀取符合要求的數據內容。

(2) 運行管理,其中較為常用的功能項為終端的在線情況,可通過選中相應節點查看當前該節點下的終端在線情況以及指定月份終端上線率的情況,包括匿名的終端登陸信息。

(3) 報警管理,其中較為常用的功能項為報警事件查詢,能對一段時間內某一個廠站下的所有計量點進行分類查找,是對表計報警事項、通訊報警事項、終端報警事項、主站統計報警事項以及系統歷史事項的綜合查詢,并且可以查看報警的詳細情況。

(4) 數據隨抄,主要是即時抄讀某一個廠站下的所有計量點的電表和終端相關數據。

以上查詢功能均可實現不同時間點或時間段的數據查詢,同時可以通過設置字體顏色的方式來區分不同數據來源的數據。

2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日常應用內容

(1) 運用基礎數據功能,查詢用戶一定時間段或特定時間點(每15 min一次數據抄讀)內的表碼、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等數據,以較全面地掌握用戶用電情況,從而提前發現問題,做到在去現場之前心中有數。

(2) 運用運行管理功能,了解終端運行情況。

(3) 運用報警管理功能,查詢用戶計量裝置的運行情況,對頻繁發生的報警事件給予特別重視,發起臨時檢定流程,確保計量裝置準確運行。

(4) 運用數據隨抄功能,實時查詢用戶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電壓、電流、功率因數、電壓/電流相位角等數據,對用戶實時用電情況、計量裝置情況和二次回路情況進行分析。

3計量自動化系統在計量測試工作中的應用方法

按現行檢定規程的規定,運行中的計量裝置Ⅰ類用戶每季度檢定一次,Ⅱ類用戶每半年檢定一次,Ⅲ類用戶每年檢定一次,這些工作都必須在實負荷狀態下進行,也就意味著要到用戶側進行現場檢定,由于用戶數量多、位置分散,所以工作量很大。同時,對于需要周期檢定的用戶,由于檢定時間相對固定,也不能全面掌握其實際用電情況。而現有電子式電能表對歷史數據的存儲一般只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信息量比較少。所以,在計量自動化系統投入運行以前,計量測試人員經常是疲于奔忙在各個用戶之間,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不高。計量自動化系統投入運行以后,實現了利用系統采集到的實時數據和儲存的歷史數據對用戶進行全時段跟蹤和遠程監控。應用方法如下:

(1) 在一定的時間段或特定的時間點范圍內,對用戶的表碼和瞬時量等數據進行查詢,了解用戶的實際用電情況。分析用戶用電規律,可以實現當用戶的負荷情況比較理想,滿足校驗要求時前往校驗,有效避免了到達用戶現場時發現用戶用電負荷過低無法開展校驗的情況,節省了多次往返的時間。

(2) 在對用戶的表碼和瞬時量數據進行查詢的時候,如果發現數據的異常變化和波動,如電流/電壓突然減小、不平衡度過大等情況,就進入報警管理應用,進行相應查詢,如果發現報警情況吻合,或伴有其他報警情況,就可以及時發現用戶計量裝置故障或竊電等行為,同時,借助系統中的歷史數據就基本可以確定故障或竊電行為發生的時間,為追補電量提供依據,而無需再前往現場提取電表數據。同理,如果在查詢報警情況時發現可疑報警,也可通過進行表碼和瞬時量查詢來確認報警情況,避免被部分誤報警誤導。

(3) 當查詢數據失敗時,可通過查詢終端運行情況檢查終端上線情況,檢查查詢失敗原因,因為終端離線有可能是用戶停電或停用導致,也可節省多次往返的時間。

(4) 如查詢數據失敗非終端離線問題,還可通過數據隨抄功能對電表進行抄讀。這種抄讀返回的是用戶的實時用電數據,包括實時的電流、電壓、有功/無功功率、功率因數、電流/電壓相位角等等,可以實時了解用戶計量裝置運行情況和二次回路接線情況。

通過綜合運用以上幾種方法,計量測試工作得到了極大的優化,原有的被動式工作轉化為主動式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4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應用體會

在使用計量自動化系統之前,計量測試工作主要存在兩方面的瓶頸:一方面由于計量測試工作是按計劃開展的,有周期性,若用戶在兩次測試之間發生計量裝置故障或竊電行為,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工作質量無法保證;另一方面,在開展計量測試工作時,對用戶負荷情況的掌握存在不確定性,現場測試只能按照用戶當時的實際負荷情況開展,如果用戶實際負荷情況不理想,則無法進行測試。

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投入使用,為計量測試工作實現了多方位、全過程、實時的用電負荷監測,提供了直接、有效了解用戶用電情況的途徑。系統實時采集的各種數據為我們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數據,通過系統便可以全面掌握客戶的用電情況,及時處理通過系統發現的各種問題,這就減少了測試人員現場測試的工作量,優化了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也提升了服務水平。

5結語

計量自動化系統作為一個新生事物,仍然處于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過程中。今后,該系統還將進行一次大的升級,屆時功能將更加豐富,系統將更加成熟。同時,應總結提煉測試工作中對系統的運用經驗,把工作中需要運用到的查詢方法固化到系統中,實現更方便、快捷、直觀的數據查詢,以促進服務水平的再次提高,使計量測試工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肖勇,周尚禮,張新建,等.電能計量自動化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篇(4)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253-02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與現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它明確的職業價值取向,在于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由此,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和建設必然要以專業建設為龍頭,并且要以創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主線和總綱,來帶動專業的調整整合、課程體系及內容的重構、實訓基地的建設和師資隊伍的建設等。

具備建筑工程測量技能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從事職業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建筑工程測量”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核心技能課之一。在“建筑工程測量”引入項目教學法,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建筑工程測量”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把建筑工程測量理論和測量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在實踐的第一線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1.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建筑工程測量”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結合項目施工測量工作的任務和要求,實現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達到了綜合培養學生建筑工程測量的能力的目的。

1.1建筑工程測量基本知識和技能訓練階段

在建筑工程測量基本知識和技能訓練階段,采用項目教學法。每個項目均按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這六個基本步驟[1],模擬實際工程測量工作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表1列舉了其中幾個富有代表性的幾個學習任務的具體安排[2]。

1.2綜合測量實訓階段

第二階段即本課程的綜合測量實訓,完全采用項目教學法完成,其任務目標是模擬一個較完整的測量項目,進行指定地面范圍作控制測量,在此基礎上進行場地的地形圖測繪,在圖上布置建筑物,并將其測設到實地上。在兩周的時間中,只在實訓開始前集中1-2個小時,布置工作任務和明確實訓要求,其余時間主要由學生分組完成測量任務。

綜合測量實訓也是按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這六個基本步驟進行。學生首先要熟悉現場,熟悉相關規范和要求;小組討論決定完成任務的方式和途徑;據此制定工作計劃,對每天的工作分工做好安排;然后實施具體的測量工作,在工作過程及最后階段,均需注意觀測成果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返工重測;任務完成后,通過實訓態度、實訓紀律與團結協作、儀器操作熟練程度、內業計算及成果、實訓總結等多種方式進行個人成績的評價。

整個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布置任務,督促檢查、適時指導、認真總結和評定成績。學生的自主性很高,都能自覺地甚至你追我趕地完成實訓,測量知識與操作技能得到較大的提高,在工作作風、人際交往和團結協作等方面也得到了煅煉。

1.3 測量放線強化實訓階段

第三階段即測量放線強化實訓階段,采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具體實訓內容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真實施工測量實訓:在校園內建立“真題實作”實驗樓,即按1:1的比例反復建造一座建筑物,學生可以進行軸線測設和引測、基礎放線測量、標高測設、軸線投測和二層樓面彈線等常用施工測量項目的訓練,測量配合施工,流程和要求與真實工程相同,使學生體驗真實的測量項目。二是組織、安排學生到工地現場學習測量技術,老師或工地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測量的內容、方法和要求。三是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參加測量實踐活動。

通過第三階段的強化實訓,使學生掌握放樣復雜建筑的測量能力,掌握快速放線的現代測量方法和技能,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中級測量放線工職業技能崗位標準”參加由廣西建設技能鑒定總站組織的“中級測量放線工”的理論和操作考試。

2.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建筑工程測量”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的效果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使學生較牢固地掌握測量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各種測量儀器的操作與使用,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在畢業頂崗實訓和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能很快上手相關的測量工作。同時,各種不同對象、不同階段和不同內容的任務訓練,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測量精度要符合規范要求以及測量過程中要進行各種檢核以避免出錯,培養了學生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測量實訓露天作業和工作艱苦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測量工作分組進行,配合良好才能按時按質地完成,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以下是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調查中幾個方面對“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的評價:

(一)校外教育專家認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強化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其它社會能力。

(二)行業企業專家認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地結合,加強實際操作訓練,提高課程的實用性,授課和操作之間相輔相成,針對性強。

(三)校內督導認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非常適用于“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講授,教學效果良好,深受學生歡迎。

(四)學生認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注意提高他們的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近3年對運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講授“建筑工程測量”的教師都評價都是優。

3.結束語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建筑工程測量”階梯式分段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良好,對于高職教育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篇(5)

關鍵詞:城市電網;電網規劃;負荷預測

中圖分類號:TM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2-0141-02近年來在國際上出現的一些大面積停電事故,給各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損失,也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需要重視城市的電網規劃工作,并對電網負荷預測進行創新,促進城市電網規劃的順利進行,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1做好城市電網規劃的意義

由于在電力系統中,電網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具有供電的可靠性高、電能的質量要求高以及負荷的密度大等特點,與我國的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密切相關。首先,電力系統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前提就是城市電網,而要保證電力市場能夠正常的運行,在實際工作中就要做好城市電網規劃,并在市場化經濟條件下保證電力的順利流通。其次,做好城市的電網規劃工作,可以使城市電網結構更加安全、靈活、合理,還可以有效的減少停電現象,提高供電質量,同時也能夠降低線損。第三城市電網規劃工作與發展還對電源的布局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實際中只要做好城市的電網規劃工作,就可以促進城市的電源建設,同時也促進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為我國的發電領域的競爭機制也能夠提供一定的有利的條件。

2規劃城市電網工作的技術原則

2.1選擇合理的電壓等級

首先,在規劃城市電網工作時就應該盡量的減少重復變電的電容量與電壓等級,以減少線損。在電力系統中各級電壓之間的配合要合理科學,如果是相連的兩級電壓之間,電壓值要相差大一些,同時也要考慮到變壓器容量之間要和諧,避免上一級的變電站容量會過小或過大。其次,還要保證供電的可靠性以及電能的質量。在規劃城市電網時要滿足國家的相關要求,因此在規劃時城市的電網供電可靠性就要滿足安全供電準則中N-1的要求,還要保證能夠對客戶實現連續供電。規劃城市電網同樣也需要與城市的電源配套實施要同步進行,做到城市電網能夠安全、合理的運行,同時也能夠滿足經濟運行的標準,保證電能的質量,為城市的用電提供保證。因此在規劃城市用電時就可以通過多供電途徑環狀網來運行,采用可靠合理的開關設備與設備容量,對重要的負荷要采取雙回線的供電方式,還可以通過實行配電自動化技術來加強供電可靠性。

2.2合理的選擇供電實施

在規劃與改建城市電網時,需要根據道路綜合管線要求以及城市的布局規劃來進行規劃,在總體上開展統籌安排,針對在城市網中要用到的電力線路、配電所、開關站以及變壓所等要合理的預留位置用地。其中電纜線路、架空線路以及主變壓器供電設施也要滿足城市電網規劃的要求,要適應城市電力負荷的潮流與發展變化,推廣使用新設備與新技術,在規劃城市電網時逐漸實現電力系統的標準化。

2.3調整電壓,合理的進行無功補償

在規劃城市電網時,各主變壓需要至少具備載調壓的能力。進行無功補償就需要根據就地平衡、分層分區的原則,在需要的時候各級變電站就要配置電壓的自動調整裝置以及無功電壓,保證電波的波動處于電力系統的額定電壓允許范圍之內,同時還要盡量使各級母線功率因素達到相應的規定值標準,減少由于無功功率的輸送而引起的線損。

3電網規劃負荷預測工作的創新分析

3.1灰色預測法

使用灰色預測法,主要是電力系統對象的不確定性因素,而灰色系統是處于白色系統與黑色系統中間的一種系統,其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的已知信息,但是也包含著一部分未知信息,在未知信息中也不能夠確定信息之間的關系。因此,運用灰色預測,其實就是來分析電力系統中信息因素的發展趨勢,并需求信息之間的聯系。在分析并處理原始的信息之后,就會發現系統的變化規律,之后就可以根據數據序列的規律性來建立起相應的微分方程模型,以預測系統的發展趨勢。使用灰色預測模型還可以對某一個特征量的時間與某一個時刻特征量來進行預測。在電網規劃負荷預測工作中,灰色預測法其實是對其中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來進行處理,因此在處理信息時還對其準確性有要求。

3.2模糊預測法

使用模糊預測法,主要是對具有模糊性的對象來進行的分析處理,而且還有很好的效果。在電網負荷的預測模糊算法中,主要包含了模糊線性的回歸、模糊行業的用電模型、模糊指數的平滑、模糊聚類和模糊時間的序列模型等內容。模糊負荷的預測模型則是以模糊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新型模型預測,使用這種方式可很好地解決在模糊性中出現的變量問題,同時也能夠解決在電力負荷預測工作中的模糊信息負荷預測,極大的提升負荷預測的精準性。但是在模糊算法中也有一些問題,它是以歷史數據為依據,但是我國在搜集整理歷史數據方面還不夠完善,手機的信息也欠缺準確性。因此在使用模糊預測法時,就要對電力負荷的有關因素做出分析,并針對負荷的綜合環境做出整體性的全面處理。

3.3小波分析的預測方法

在實際中使用小波預測分析方法,主要是不斷的調整尺度參數,以獲得信號局部參數,并及時的捕捉并放大一些突變信號,同時這也是小波分析法的特征體現。使用小波分析法,可以對負荷信號的周期變化特征及時做出分析,還包括了日、月、年特性周期的信號,這些分量還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使用小波分析法就可以及時的對這些因量進行分析,并通過其周期的變換來獲得低頻或者高頻信號。但是在進行分析的時候還需要注意,電力負荷信號應該具有連續性,這樣在運用小波變化的同時,就可以對電力系統負荷的工作進行預測,之后經過小波的變換處理,就可以在不同的尺度上來獲得各序列分量投影,并以此來建立預測模型,最后再重新排列序列,完善預測的結果。

4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系統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國家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重視城市的電網規劃工作,并做好電力負荷的預測工作,堅持在規劃城市電網技術原則的基礎上,做好負荷預測工作的創新,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 鄭焰填.電力系統負荷預測方法的探討[J].沿海企業

 與科技,2010,21(15).

[2] 季澤宇,袁越,鄒文仲.改進偏最小二乘回歸在電

 力負荷預測中的應用[J].電力需求側管理,2011,10

 (11).

[3] 李偉,牛東曉.基于灰色神經網絡的短期電力負荷預

 測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0,4(22).

[4] 何永秀,陶衛君,楊衛紅,戴愛英,蔡琦.基于解釋

 結構模型的城市電力負荷預測[J].電力系統自動化,

篇(6)

一、企業安全生產的必要性全生產是化工生產的必要條件,由于化工生產品中易燃易爆、有毒、高溫、高壓設備多、工藝、操縱要求嚴格,如果治理不當或者生產中出現錯誤, 就會發生火災、爆炸、中毒或者灼傷等事故。輕則影響到生產的正常進行,重至造成人員傷亡,工廠毀壞。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安全的生產基礎,現在化工就不吭能夠健康正常的發展。 全生產時化工生產的保障,要充分發揮現代化工生產的上風,必須實現安全生產,確保生產長期連續、安全的運行。

二、缺乏化驗分析導致事故產生原因分析

(1)缺乏原料數據分析,以至于原料的不穩定性事故多。化工企業生產中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應性和毒性決定了易出現火災爆炸及中毒事故的情況。而壓力容器的爆炸及反應物的爆燃,都會產生破壞力極強的沖擊波。

(2)缺乏生產過程數據分析,造成生產過程事故多。化工生產中的副反應、處于臨界狀態或爆炸極限四周的反應都易引發火災事故。

(3)缺乏控制數據分析,設備破損引起爆炸泄漏。生產原料的腐蝕、生產壓力的波動、生產流程中的機械振動引起的設備疲憊性損壞以及高溫、深冷等導致的壓力容器破損;設備設計不公道或加工工藝存在缺陷,都易引起事故發生。

三、案例分析

1.某煤氣廠利用汽化劑(氧氣和水蒸氣)制取粗煤氣,粗煤氣經過一氧化碳變換、低溫甲醇洗滌,合成甲醇后,甲醇吹除氣(主要為甲烷)作為城市煤氣。該廠在制備氧氣這一過程中,涉及到碳氫化合物這一重要指標,假如這套萬立方米空分裝置在空氣分離過程中,液氧、液氮、液空中的碳氫化合物含量超標,沒有及時進行放空置換處理,就會造成空分塔的內爆。化驗分析提供的超標數據沒有引起生產工藝職員的重視,曾經發生過空分塔的內爆,設施損壞。通過強化化驗數據的管理,生產控制職員在化驗員提供的正確數據下精心操縱,從而杜盡了類似事故的發生。

2.國家城市煤氣標準規范規定,煤氣中的氧含量小于1%,假如氧氣含量超標,集聚達到6.6%的爆炸極限值,當碰到高溫、高壓或管道設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火花時,就會發生爆炸。某化肥廠在煤制氣過程中,由于分析職員在量取色譜峰高時出現差錯,分析數據不能代表生的實際情況,致使工藝職員沒有及時調節工藝參數,從而導致管道爆炸,造成整個凈化工段全部變成廢墟的嚴重后果。根據這一事例,該廠對化驗系統的所有分析職員進行了安全學習教育,化驗職員能夠自覺抵制人情數據;引進了更精密的色譜儀等儀器進行氣體分析,嚴把化驗分析質量這一關。杜絕了風險,成為優質的城市煤氣,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3.由于生產工藝職員同化驗員失職,對于灰分超標和限下率超標時,數據不上報,或改動后上報合格數據,造成了事故隱患。 為了保證化驗分析數據的正確,通過巡檢、復檢、抽檢和實檢制度,制度規定從事化工分析的技術員,保證化驗分析結果萬無一失,每月由領導牽頭進行一次復檢,假如查出題目,追究到底。使化驗分析的結果更加正確無誤,保證了工廠的安全生產順利進行。

四、預防措施

(1)把化驗分析的原理應用于規劃設計。要求對化工企業的選址進行嚴格規范。要充分考慮企業四周環境條件、散發可燃氣蒸氣和可燃粉塵廠房的設置位置、風向、安全間隔、水源情況等因素,增加分析檢測和數據采集設備,從而能夠及時獲取數據,避免或減輕事故發生。

(2)把化驗分析的原理嚴把應用于建廠和設備選型。化工企業的生產房應按國家有關規范要求和生產工藝進行設計,充分考慮防火分隔、透風、防泄漏、防爆等條件和因素。同時設備的設計、選型、選材、布置及安裝均應符合國家規范和標準,根據不同工藝流程的特點,選用相應的防爆、耐高溫或低溫、耐腐蝕、滿足壓力要求的材質并能進行數據采集和檢驗,從而消除先天性火災隱患。

(3)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和檢驗和檢測分析。一般講,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受高溫、高壓、腐蝕影響,設備材料就會出現性能下降、焊接老化等情況,可能引發壓力容器及管道爆炸事故。此外還要做好生產裝置系統的檢驗和檢測分析工作安全。

(4)強化教育培訓,做好事故預案和預案避免分析。化工企業從業職員要確保相對穩定,企業要嚴格職工的全員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特殊崗位安全操縱規程培訓并持證上崗、處置事故培訓等,要制定事故處置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不斷進步職產業務素質水平和生產操縱技能 ,進步職工事故狀態下的應變能力。并進行預案避免分析方案, 通過采樣,檢測和分析的方法避免預案發生。

篇(7)

中圖分類號G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81-0011-02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作為組織實施衛生防病工作的技術指導部門,是集疾病預防控制與應急、監測檢驗與評價、應用科研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綜合防治與健康促進為一體的專業機構。其內設的圖書館作為疾控機構圖書情報工作的主體,是廣大干部職工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學術動向,進行知識更新和終身學習的重要場所。但鑒于種種原因,晉城市疾控機構圖書館館藏文獻有限、查詢方式落后,利用率較低,難以滿足讀者工作需求,影響著公共衛生領域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也不利于與國際合作與交流。

1 晉城市疾控機構圖書情報工作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圖書館人員自身的努力下,我市疾控機構圖書情報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目前由于受其自身基礎設施、技術條件、人員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大多數疾控機構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還存在許多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專業人員匱乏,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目前,晉城市共有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中,地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在晉城市疾控機構的各個圖書館(室)從事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9名工作人員,都不是圖書情報學專業畢業,專業知識相對貧乏。其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僅1人,專科學歷的3人,其余的都是中專及以下學歷,且人員年齡結構趨于老化,大部分人在45~50歲之間。人員知識結構的陳舊,導致館員素質參差不齊,外語和計算機技術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且大部分為兼職,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精力上都不夠充沛,再加上基本上沒參加過正規系統的業務培訓,工作僅限于館藏圖書和現刊的借閱,很難為科研部門提供深層次的信息加工服務,極大地影響了其工作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難以適應信息時代,尤其是網絡時代對圖書管理人員提出的要求。

1.2管理方式滯后

良好而有效的管理能夠有效地發揮圖書資料的價值和作用。但目前,我市疾控系統圖書館仍延用傳統的“重藏輕用”的管理模式,館員主要依靠圖書館目錄為讀者提供圖書刊物借閱和文獻資料的查詢工作,服務對象為本單位職工,服務時間僅限于正常工作日上班時間,存在“被動服務”的意識,不能滿足讀者提出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使現有的圖書信息資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嚴重影響管理工作的開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制約了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另外現有的圖書資料服務的手段和設備落后,數據庫建設和信息開發利用明顯不足,未實現網絡化管理,未建立自己的網站,不能實現資源共享,更談不上網上情報信息交流和服務。

1.3圖書資料信息資源有限

在數字化引領信息的時代,我市疾控機構圖書館仍沿襲自我封閉的傳統圖書館模式,收藏對象主要是紙質書籍、報紙雜志、影音資料等,閱讀方式主要有辦證閱讀和館內閱讀兩種。受圖書館資金和館舍的限制,信息的存儲量極為有限,不足以滿足信息化時代人們對信息大量、及時、便捷的需求,因此,實行疾控系統圖書情報工作信息化建設迫在眉睫。

2加快疾控系統圖書情報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對策

2.1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

圖書館員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服務質量和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隊伍建設是疾控機構圖書情報服務工作的基礎。信息時代,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工作已由傳統的手工操作,轉向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現代信息服務,同時對疾控系統圖書館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圖書館員應具備圖書館學專業知識和圖書館工作技術方法、較高的外語水平、良好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和網絡知識、廣博的學科基礎基礎知識和疾病預防控制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目前我市疾控機構的圖書館員距此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須通過加快專業人才引進和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方式,進一步優化人員知識結構,提高其綜合素質。同時還要優化用人環境,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圖書館的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化做好人力資源的儲備。

2.2加強管理,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重藏輕用”的管理模式和“封閉式服務”的陳舊觀念已不能滿足人們對圖書館的需要,疾控機構圖書館必須轉變服務模式,變被動為主動,向廣大讀者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才能滿足現代社會人們對信息多樣化及時化的需求,為讀者提供更高層次的信息服務。

2.2.1優化館藏結構

各級疾控機構館員要更新觀念,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建立適合本中心學習、工作和科研需求的藏書結構,對有價值的圖書資料的收集要做到系統完整;同時要大力加強硬件建設,努力實現圖書資料管理的自動化、數字化和網絡化。

2.2.2做好圖書信息宣傳工作

為讓讀者能及時了解和利用新書刊,定期利用網站、微博、宣傳欄等多種途徑,對圖書館新購書籍刊物進行宣傳報道,特別是要及時報道書刊中的新信息新觀點,同時圖書管理員要盡快熟悉新書的主要內容、觀點動態,并能隨時提供給讀者。

2.2.3協助公衛人員做好科研工作

首先是圖書管理人員應經常深入申報科研項目的相關科室,了解其科研工作對圖書資料的需求,并按要求想辦法采購相關書籍;其次是在科研人員確定科研課題后,要密切跟蹤科研人員相關課題的進展情況,及時了解國內外類似課題研究現狀,以幫助研究人員及時調整研究內容,避免重復性研究。

2.3建立特色信息化數據庫

信息時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獲取途徑日益方便、快捷,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大大突破了圖書館的物理界限,進一步豐富了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滿足了用戶的多種需求。

2.3.1進一步加強館藏資源數字化

各級疾控機構應加大力度將傳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轉化為數字形式存儲在數字圖書館中,并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和利用,使館藏信息資源得以共享。數字化對象的主體是用戶需求量大、利用率高且無版權爭議的的文獻。

2.3.2建立特色數據庫

各級疾控機構的圖書館可根據本館性質、讀者需求及研究課題側重點的不同,對現有館藏資源進行綜合分析,圍繞資源和學科優勢,建立適合本地區的獨具特色的信息化數據庫,利用網絡優勢,實現資源共享。

2.3.3適當補充電子文獻

篇(8)

1 基層廣播電視臺音像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現狀

我國各地(市)廣播電視臺在檔案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一些一線城市廣播電視臺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起步早,進程快,效果好。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檔案信息化工作早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開展。而地(市)廣播電視臺在2000年國家全面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戰略部署后才開始啟動,這幾年基層廣播臺和電視臺合并改革之際,導致這些二線、三線地(市)基層臺在音像檔案管理信息化方面普遍受到合并改革、網絡、數據庫、數據存儲等因素的制約,從而影響了該地(市)廣播電視宣傳事業的發展。

基層廣播電視臺音像發展信息化工作進程中,首先要解決兩大問題:

一是解決存儲數字化進程問題。與傳統存儲介質相比,數字化存儲具有存儲量大、安全性高、格式統一、便于查詢等優勢。實現音像檔案的數字化存儲,有利于用戶迅速檢索并下載需要的任何鏡頭或片斷,適應了當前廣播電視機構數字化生產的需要,提高了業務部門的工作效率,并大大增加了節目資料的價值。

二是解決傳輸網絡化發展問題。對于基層廣播電視臺來說,音像檔案的信息化功能不能僅局限于資料的存儲,更重要的是為廣播電視節目的生產服務。廣播電視媒體檔案管理系統必須是一個能與節目制作網相關聯、全面的網絡管理體系。目前,基層廣播電視臺也已經開始積極探索新路徑與新模式。

2 推動基層廣播電視臺音像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對策

2.1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是音像檔案信息化建設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是音像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廣播電視媒體作為新聞宣傳部門,承擔著各地市的對內、對外宣傳任務,積累了獨具特色的新聞宣傳、重大事件聲像檔案,是各地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珍貴的歷史記錄。把音像檔案硬件建設與信息化建設結合起來,配齊檔案現代化管理設備,對音像檔案工作需要的電子設備隨時更新,為音像檔案等專業檔案配置相應的檔案管理軟件。基層臺主管領導要積極支持檔案信息化建設,在各地臺辦公用房緊張的情況下,保證音像檔案庫房使用,配齊所需軟硬件設備,保證音像檔案工作快速發展所需的各項經費,為音像檔案信息化積極創造良好條件。

2.2 規范標準體系建設。廣播電視臺音像檔案的標準體系建設是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之一,是科學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前提。加強廣播電視臺檔案員對音像檔案管理電子軟件的應用培訓,使音像檔案員達到規范操作。加強電子文件形成管理學習,歸檔前必須符合錄入標準格式,為歸檔錄入嚴格把關。建立機讀目錄,達到文件級檢索。實現檔案數據庫的建設。加強對音像電子文件收集整理、鑒定、著錄、歸檔等工作,需歸檔紙質文件,通過掃描轉化為規范標準的電子文件,保證電子文件的齊全完整。基層廣播電視臺每年移交進館的音像電子檔案質量,要符合進館標準。每年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同步歸檔管理,要全部達到規范標準。

2.3 開發信息資源建設。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度是衡量檔案信息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基層廣播電視臺也應從實際出發,開發音像檔案管理系統。一是加快建立健全音像檔案管理規章制度,完善音像檔案管理體制。按照音像檔案管理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檔案管理辦法。二是完善音像檔案的收集、整理、編目、借閱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嚴格按照規定抓好落實,確保音像檔案的完整收集、科學管理和合理使用,避免造成資源流失,使具有廣播電視專業特色的音像檔案管理進一步制度化,促進檔案規范化管理程度不斷提升,檔案信息資源合理有序開發,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效益。

篇(9)

所謂稅收籌劃,指的是企業在不違背相關財經法律和法規的基礎之上,合理的安排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獲取國家財政稅收的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減少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的財務管理行為。在目前企業競爭壓力日趨增大的背景下,稅收籌劃工作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管理者的關注。本文將全面分析稅收籌劃工作對企業、社會以及國家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作用,指出我國部分企業在稅收籌劃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高企業稅收籌劃水平給出自己的建議與對策,為我國企業完善稅收籌劃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企業稅收籌劃的重要作用分析

合理避稅是企業在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的稅收籌劃活動,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還可以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以及宏觀經濟的平穩,具體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合理避稅可以有效的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合理避稅并不是企業的偷稅漏稅行為,不會造成國家的稅收損失,也就可以保證國家宏觀財政稅收的穩定。第二,合理避稅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增長的持續趨緩,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如何有效的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高企業運行效率成為制約我國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通過合理稅收籌劃來降低企業稅負,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整體運營成本。第三,合理避稅可以有效保證國家宏觀經濟運行。企業的稅收籌劃必須以遵守國家財經法律法規為前提,國家可以通過稅收優惠的方式來引導企業經營投資的方向,保證國家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

二、部分企業稅收籌劃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稅收籌劃是企業在國家宏觀稅收法律和法規的引導下來安排生產經營活動以及財務活動,實現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但目前很多企業的稅收籌劃活動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稅收籌劃認識不足,缺乏稅收籌劃人才

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對稅收籌劃的工作的認識存在著誤區,很多財務管理者甚至簡單的理解稅收籌劃就是利用國家財政稅收政策的漏洞打球,甚至利用偷稅漏稅的方式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這不僅不能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還會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和成本。另外,我國的企業管理者長期沒有重視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直接導致我國企業稅收籌劃管理人才培養的欠缺,企業沒有在發展的過程中培養綜合的稅務管理人才,企業現有的財稅工作者也不能依據企業目前的財務稅務狀況以及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制定合理的稅收籌劃策略和目標,不能保證企業稅收籌劃目標的實現。

(二)稅收籌劃工作缺乏整體性,籌劃方式手段落后

企業稅收籌劃的目的是完成企業整體財務目標,實現企業的利潤最大化。但目前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者對稅收籌劃工作缺乏整體性的認識,沒有意識到稅收籌劃工作是企業整體財務運作的有機組成部分,雖然可以通過稅收籌劃工作為企業節約一部分稅收負擔,但造成了企業整體運行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業整體利潤的增加。另外,部分企業稅收籌劃的方式和手段相對較為落后,企業內部沒有形成完整的財務管理體系和機制,財務管理混亂,沒有在企業內部建立企業完善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這就直接導致企業的稅務工作者無法準確的獲取企業財務信息,也就不能實時的調整企業稅收籌劃方向,給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

(三)原始憑證管理混亂,發票管理缺乏規范性

隨著我國新會計準則的全面推廣,原始憑證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變得日益豐富,但很多稅收籌劃工作都需要以企業完善的原始憑證管理作為依托。受長期計劃經濟體制影響,我國很多企業的原始憑證管理工作相當混亂,企業沒有專門設立部門和人員負責原始憑證管理,造成很多原始憑證的損毀和遺失。同時,隨著營改增在我國全面的推行,增值稅發票成為企業稅收籌劃索要依托的最基本依據,但很多企業沒有發票管理意識,不能及時回收有效的增值稅發票,甚至與一些無法開具正規增值稅發票的企業合作,給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三、完善我國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建議與對策

稅收籌劃工作是當前很多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完善的稅收籌劃工作不僅能有效的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保證企業的資金鏈安全,還能有效的降低企業的法律風險,保證企業安全穩定的運行。

(一)強化管理者對稅收籌劃的認識,培養企業稅收籌劃管理人才

稅收籌劃工作是企業合理合法的財稅管理行為,是企業在國家法律和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進行的財務管理活動,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和政策的支持。但長期以來,很多企業的財稅工作管理者總是簡單的認為稅收籌劃就是鉆國家法律和政策的漏洞來獲取利益,因此,企業的財稅管理者必須首先理解企業稅收籌劃的內涵,在國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和國家政策引導的方向下進行稅收籌劃工作,保證企業稅收籌劃符合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符合企業的基本利益。同時,我國企業還需要培養稅收籌劃管理人才,稅收籌劃人員不僅需要精通國家相關稅法和政策,還需要對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以及中長期的財務管理戰略有所了解,必須是財務和稅務管理的綜合型人才。

(二)保證稅收籌劃的整體性,改進稅收籌劃方式和手段

企業稅收籌劃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企業整體效益的提高,但目前很多企業的稅務部門都相對較為獨立,不能融入到企業整體的管理體系之中,稅務部門都以本部門的利益最大化為基本原則,這就直接導致了企業稅負減輕而整體財務成本增加現象的產生。要解決這一問題,企業的稅務工作者必須站在企業財務管理和戰略管理全局的角度來考慮稅收籌劃行為,保證企業整體效益的最大化。同時,企業還應該引入更加先進的財務管理信息平臺,讓企業的稅務工作者能夠隨時了解企業財務動態,并依據企業財務管理的變化及時的調整稅收籌劃策略,保證企業稅收籌劃管理目標的實現。

篇(10)

一、信息化新形勢對檢察舉報工作的影響

據統計,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突破5億,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隨著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等新科技革命的到來,公眾越來越多地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訊設備從事社會活動,迅猛發展的信息化對檢察機關舉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信息化為公眾提供了更加便捷、經濟的參與社會管理和反腐敗斗爭的渠道和途徑;另一方面也為檢察機關進一步拓展法律監督視野,實現舉報工作科學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術支撐。檢察機關必須順應時展要求,將信息化手段不斷引入舉報工作,這既是檢察機關實現管理科學化和參與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的戰略舉措,也是“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宗旨的現實要求和必然選擇。

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網絡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一是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不少舉報人在訴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會通過網絡單方面散播信息,對檢察機關的執法形象和公信力建設帶來挑戰;二是網絡的開放性和易受攻擊性為新形勢下的舉報安全保密和舉報人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目前很多博客、微博等舉報交流平臺由于管理不規范、運營不成熟等原因,導致行業監管不力,流于形式,達不到高效、便民的良好效果。

二、浦東新區檢察舉報工作信息化建設情況

依照高檢院和市檢察院的要求,近年來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舉報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探索建立了“4+1舉報信息一體化管理平臺”和“職務犯罪信息情報智能分析應用平臺”,注重舉報工作信息化建設,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兩個平臺——構建高效、便捷、準確的舉報信息管理系統。

1.4+1舉報信息一體化管理平臺。

“4+1”平臺,即 12309舉報電話、網上舉報、來信舉報、來訪舉報 “四訪合一”和“案件查詢”系統的整合。2011年,我院舉報中心共受理12309舉報電話46人次,網上舉報線索57件,舉報信件1344件,接待群眾來訪共958批1280人次。“4+1”舉報信息管理平臺的開發運行,使舉報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提升了舉報工作整體質量和水平。

一是突破壁壘,使舉報信息處理便捷。“4+1”舉報平臺徹底打通了來信、來訪、來電、網絡舉報條塊分割的屏障,為舉報信息處理人員全面掌握舉報信息提供了技術支撐。二是提高效率,實現舉報信息一體化受理。現在只要輕點鼠標,就可以掌握歷次舉報的詳細記錄,使舉報信息處理人員快捷、準確做出處理。三是增強公信,確保答復口徑的一致性。平臺上詳細記錄每次歷史答復,能為其他答復人提供參考依據,既維護了檢察機關的公信力,也保障了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四是同步錄像,規范窗口舉報受理接待。“4+1”舉報平臺的同步錄音錄像功能,將舉報詳情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來,平臺的監控指揮系統使窗口接待區域及五個功能接待室的內部情況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實時畫面呈現于監控中心和分管領導面前。通過覆蓋全區域的圖像顯示系統、聲光報警系統和RTX網絡報警系統等,使窗口接待區域能夠與遠程指揮中心等職能部門實時聯系,在第一時間內有效地控制和處理群體性突發事件,確保舉報接待區域的秩序正常。

2.職務犯罪信息情報智能分析應用平臺。

我院于2011年4月正式開發了“職務犯罪信息情報智能分析應用平臺”,同年11月完成了系統的上線試運行。此系統通過搜索涉檢關鍵詞,在互聯網和局域網采集信息,結合自偵辦案業務進行智能化篩選處理,并對廣泛收集的職務犯罪案件類、舉報線索類和基礎類信息進行綜合研判分析與運用。此平臺試運行至今,我院已針對互聯網50多個網站、20多個論壇、博客等共計70多個頻道的信息進行了不間斷的采集處理,共計收集處理互聯網輿情信息46萬余條,其中篩選出有效高契合度情報線索80余件,匯編網絡輿情摘報50余期,有效拓展了舉報信息收集渠道。

(二)三項機制——打造多元、互通、規范的信息化舉報工作機制。

一是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舉報宣傳工作機制。我院組織干警下基層、進社區、訪街鎮,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典型案例、開展法律咨詢,還借助網絡形式加大舉報宣傳的力度、促進廣度和深度,采用網絡、博客等檢務公開渠道與人民群眾加強反腐舉報工作的交流互動。通過在現實和虛擬空間宣傳舉報須知、舉報程序、舉報政策、權利義務等內容,進一步引導群眾正確依法舉報,規范舉報行為,提高舉報質量。在舉報宣傳周,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宣傳檢察機關查辦的典型案例,進一步發揮警示教育和威懾作用,彰顯檢察機關查辦大案要案的決心,震懾潛在的腐敗分子,激勵群眾踴躍舉報。

二是健全舉報“兩法銜接”互通協作機制。近年來,我院多措并舉,不斷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共享(以下簡稱“兩法銜接”)平臺對舉報工作的應用。“兩法銜接”平臺是指行政執法機關與司法機關間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跟蹤監控、案件咨詢等功能的協作機制。一方面,“兩法銜接”信息平臺通過浦東新區執法銜接機制成員單位將執法信息及時、準確、完整的錄入,我院及時進行審查,從中挖掘有價值的線索信息;另一方面,“兩法銜接”信息平臺使得司法機關與行政執法機關實現了信息互通共享,檢察機關可以對社會管理權力集中的相關部門和領域進行重點關注和預防,從源頭上抑制職務犯罪案件的發生。

三是規范舉報線索信息化管理機制。隨著人民群眾舉報積極性的不斷提高,舉報數量不斷增大,對舉報線索的規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僅事關職務犯罪偵查權的規范行使,還將影響到舉報人對檢察機關查案的信心與舉報的積極性。現在,我院舉報線索的管理基本實現了電子化和無紙化,建立了舉報線索的登記、評估、審批、初查、分流、跟蹤、反饋、處理等環節設置和程序規定,嚴格執行保密工作規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學管理舉報線索,做到每一條舉報線索都能規范受理、嚴格審查、慎重分流、及時反饋。

三、信息社會高度發展背景下舉報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基礎類信息收集存在壁壘,分析研判信息難度加大。

舉報會激生大量的線索材料和知情人線索,掌握這些基礎類信息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查案的工作效率,也能促進改變傳統的偵查模式。現實中一些基礎類信息的收集存在嚴重的壁壘,特別是諸如銀行、房產、工商等系統化的公共部門信息資源的收集更加困難,各部門之間協調的難度大,在政策層面也缺乏保障,使基層檢察院在開展相關信息情報收集工作中難以入手。由于基礎信息情報占有率低、網絡信息篩選辨別針對性不高等原因,為科學有效的信息分析研判增加了難度。

(二)舉報線索保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舉報工作具有高度的保密性,舉報中心檢察人員必須具備很強的保密意識和能力。我院在舉報信息接收傳遞、內外網的使用、密碼的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保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然而,信息化條件下由于網絡舉報的開放性、流通性和易受攻擊性增加了線索情報泄密的風險;或者一些舉報人由于對檢察職能與級別管轄缺乏了解,經常出現多頭舉報的情形,流轉的次數越多,泄密風險系數越高。

(三)涉及舉報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和風險評估機制急需完善。

群眾舉報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急訪、鬧訪、纏訪,而且隨著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有的舉報人出于各種目的,會把舉報經過和檢察機關處理結果在網絡上公布,產生影響檢察機關正常開展查案工作或者有損檢察形象的不利輿情。因此,進一步建立健全舉報工作中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對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風險系數進行科學、客觀、合理的評估,提高舉報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制定有效的應急處理預案,盡可能避免舉報工作引發突發事件帶來的社會影響,促進舉報工作健康發展,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四)舉報工作人員運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當前,信息化手段日新月異,這對舉報中心工作人員操作和運用信息化、智能化工具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于以往人工錄入、審批、分流、查詢舉報信息存在效率低、失誤率高、準確性差的弊端,計算機管理舉報信息表現出了流轉性快、存儲度好、便捷性強等特點。同時,不斷拓寬的信息化舉報渠道要求工作人員不僅要精通電腦和網絡操作,還要注意與舉報人在網絡答復交流時,使用規范的法言法語。此外,網絡輿情的搜集、整理、分析與評估工作的嘗試運作,專門的網絡輿情研判人員需抓緊培養。

四、信息化新形勢下創新舉報工作的對策

(一)理念更新,開創信息化舉報工作新局面。

將信息化高度融入舉報工作已經是大勢所趨,我們應順勢而動,應勢而發,更新理念,轉變思路,擯棄舉報信息線索“等靠要”的觀念,變被動為主動,不斷創新舉報工作新思路,努力開拓信息化背景下舉報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轉變思路,加強互動交流。舉報工作應從檢察機關被動接受舉報信息、舉報人與檢察機關的單向交流,轉變為舉報人與檢察機關在QQ、微博等網絡平臺上的密切互動交流,使信息溝通更為便捷暢通,增強人民群眾對檢察舉報工作的信任和了解,保障公眾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也有利于檢察機關更好地了解民情、疏通民意,化解民怨。二是講求實效,延伸網絡舉報功能。檢察機關應進一步加強網絡舉報的宣傳力度、使用廣度和操作深度,切實加強網絡舉報實效。檢察舉報網站做到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貼近群眾,網絡界面功能明確、操作簡便,并由專人負責,做到首問負責、全程跟蹤。三是檢務公開,增強舉報透明度。為避免和減少人民群眾對檢察舉報工作的不信任甚至提出諸多質疑,應將舉報工作中能夠公開的內容盡可能向社會公開,對于舉報人關心的舉報處理過程、進度、結果應當及時向舉報人反饋,特別是對備受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或公共事件,應采取新聞會、網絡發言人等方式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積極回應。

(二)技術改進,加強職務犯罪信息情報分析研判工作。

在信息化條件下,網絡輿情信息浩如煙海,要在網絡中搜集有價值的舉報線索,必須加大技術、人員、財力等方面的投入,完善舉報平臺,規范管理機制,以網絡信息收集平臺、“兩法銜接”信息平臺等為基礎,進一步完善網上舉報信息的收集、研判機制,特別要注重對某些權力集中、腐敗系數高、公眾關注的領域和行業的信息情報的搜集、分析和評估。

(三)功能延伸,完善舉報平臺中應急處理和風險評估機制。

我院的“4+1舉報信息一體化管理平臺”現在還未開發使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和風險評估功能,這與我院要求一線業務部門在辦案中根據案件性質和情節分析其中的風險因素,迅速做出合理、準確的風險評級,采取有效的應急預案的要求存在差距。由于其他部門的風險評估不能通過平臺自動匯總到控申部門,影響了對移送線索風險評估的及時性。為此,要抓緊在平臺上開發舉報線索和執法辦案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和風險評估預警功能,與相關業務部門關聯,以利于整合資源,快速做出合理預判,妥善應對處置。

(四)信息共享,加強內外多方聯動增進合力。

上一篇: 交警協警個人剖析材料 下一篇: 教師安全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 | 五月的丁香六月的婷婷综合 | 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 | 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2019香蕉 |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