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6 14:21: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朱自清的散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 I20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8153(2017)02-0079-03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經典作家,他的許多散文在二十年代就已經成為我國早期散文的代表,其中《背影》、《匆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還被收錄于語文教材中,成為教學名篇。但在細讀之下發現他的散文著意之處不太自然。葉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提到朱自清散文“都有點做作,太過于注重修辭,見得不怎么自然”[1]。葉兆言在《狷者朱自清》一文中提及“朱自清前期散文首先難免造作,譬如《匆匆》,譬如《荷塘月色》,都有堆砌詞藻追求華麗的毛病”[2];錢理群在《現當代文學三十年》中也提到朱自清散文“有時令人稍感著意為文”[3]。著意為文,重在文章行文的華麗和感情宣泄,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真情實感造成“虛升”或者“夸張”,這與散文來說是另一種偏差:五四以來,現代散文以“真實”為主要特征,追求敘事的“真”和感情的“真”,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朱自清的散文為了行文華麗和感情的豐韻,有時候放棄了這一原則,我們說,朱自清的散文有“失真”的現象。
一、華麗行文的修辭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貫穿著其“意在表現自己”的創作原則,甚至于偏向華麗行文的修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真情實感的“虛升”和“失真”。一方面,朱自清在散文創作中好用女性意象比擬,就是對此的有力證明。
余光中在《論朱自清的散文》中,評價朱自清散文“好用女性意象”[4]不無道理。在《女人》中,朱自清借用朋友白水之口表達了自己推崇“藝術的女人”,“藝術的女人便是有著美好的顏色和輪廓和動作的女人,便是她的容貌,身材,姿態,使我們看了感到‘自我圓滿’的人”[5]39。正如朱自清自己所說:“女人就是磁石,我就是一塊軟鐵”[5]37。對女性藝術美的執著使得朱自清在散文創作時將其不自覺地融入。
朱自清在文本中或直接塑造術女性的形象,或以女性意象設喻,或將所見之景物賦予女性色彩。這些女性意象的大量運用,集中出現在朱自清的寫景抒情散文中。如《溫州的蹤跡?綠》中,朱自清描寫梅雨潭的水,“她松松的皺纈著,像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5]18。在這里,朱自清將梅雨潭的水女性化為的裙幅、初戀少女的心跳甚至是最嫩的皮膚,為了將所見之景詩化而過于關注行文的修辭美,把水的動態描寫轉變為女性體態具象化的修辭,卻造成了意境塑造與梅雨潭漣漪蕩漾的動態情景有所偏離,在一定程度上“虛升”了真情實感,使得情感“失真”。在《看花》中,朱自清寫到,“梔子花不是什么商品,但我喜歡那白而暈黃的顏色和那肥肥的個兒,正和那些賣花的姑娘有著相似的韻味……也許有人會問,‘你愛的不是花吧?’這個我自己其實也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論了。”[5]150在這里,朱自清將梔子花的韻味與賣花姑娘聯系起來,并對愛花還是愛賣花姑娘的疑問含糊其辭,“存而不論”,給讀者這樣的感覺:表面上是在贊美梔子花,實際上贊美的卻是有著梔子花似的自然韻味的賣花姑娘,只是將這份喜愛借對梔子花的歡喜表達出來。這里就明顯地透露出朱自清對女性美的描寫,以及對女性意象的追求,將其與藝術化等同起來,使得對梔子花的描摹已然轉變為對賣花姑娘的傾慕,這樣過度的修辭,流于對女性的“意戀”,造成了與真情實感表達的偏離。
朱自清在散文中大量運用女性意象,將女性美的描寫直接等同于藝術的創造,過于執著地追求藝術美,追求華麗行文的修辭,偶然流于情感的失控,造成情感上的“失真”。
二、“水”意象的追求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水”意象的過度追求也是體現其散文情感“失真”的另一特征。在朱自清的抒情性散文中,不難發現,“水”是其大多數作品直接或間接反復觸及的意象,如《春暉的一月》《綠》《歌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朱自清從小生活在“小橋流水”的南方,對水的鐘情使得水成為他筆下的主要審美對象。在朱自清看來,藍藍的天“仿佛一汪水似的”[5]11;嫩綠的葉“掐得出水似的”[5]16……這些景物在朱自清看來都擁有“水”的特點,給朱自清以感官上的審美享受。這種對“水”意象的塑造從水的具體形態到具有水感覺的物象,使得朱自清在文本中對“水”意象的追求達到了極致。
在《春暉的一月》中,朱自清寫到,白馬湖“湖水有這樣滿,仿佛要漫到我的腳下”[6],“那軟軟的綠呀,綠的是一片”[6],“我緩緩走到校前,白馬湖的水也跟我緩緩的流著。”[6]在這里,朱自清筆下的白馬湖擁有陰柔美的特質,符合朱自清的審美情調。初到春暉中學的陌生使得朱自清有點難以適從,但由于白馬湖那軟軟的綠,給了朱自清感官上的審美享受,使得朱自清找到了心靈的寄托,滿足了朱自清內心由于陌生而引發的訴求。朱自清為了表達出白馬湖在自己眼中的美,追求行文的華麗,使每一個特點都染上朱自清的主觀想象和體驗,透露出朱自清追求“水”意象的偏向,為了行文華麗和感情的風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真情實感的“虛升”和“失真”。
而在《綠》中,朱自清在文章結尾贊嘆道,“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我舍不得你;我怎么舍得你呢?我用手拍著你,撫摩著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著她了。”[5]18梅雨潭的綠是可愛的、奇異的,朱自清在前文已經描寫具體,但這里以夸張的手法對梅雨潭的綠進行了豐富的想象,拍它、撫摩它、吻它,讀來更多的是失卻了對梅雨潭綠色的量度,使得對“水”意象的追求成為主體,代之以夸張的想象和華麗的行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真情實感的“虛升”,有濫發感嘆之嫌。
三、行文感情上的“失真”
朱自清認為,“文學作品的成功,最大因由即在情感的濃厚。”[7]在他的早期散文中,朱自清常常注重情感的宣泄,將自己對社會黑暗的憎恨、對家庭情感的抱怨和感激、對山川風物的迷戀等傾訴而出,毫不掩飾自身的性格和情趣。而正因如此,使他在散文創作時更多的摻雜情感宣泄的成分,多發慨嘆,有時候偏離了散文情感真實的本質,造成“失真”。
在《一封信》中,朱自清為表達對臺州紫藤花的喜愛,感嘆到“那花真好看:一縷縷垂垂的細絲,將她們懸在那數皸裂的臂上,臨風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妝的,像兩頰又像雙臂,像胭脂又像粉。”[5]75朱自清沒有細寫紫藤花的花瓣、顏色等的具體形態,而是抽象地運用了多個比喻來敘述紫藤花的美,把紫藤花直接喻為小姑娘、、胭脂,抒感豐盈滿溢,偏于感情的宣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真情實感的“虛升”,偏離了紫藤花美的展現,有“失真”現象。在《綠》一文中也有這樣的“失真”之處:“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5]18作者對梅雨潭的綠的醉人和奇異大發慨嘆,還要擁抱綠,抒感豐盈滿溢,有“失真”之嫌。
另一方面,在朱自清的散文特別是前期散文中,常彌漫著傷感沉郁的氣息。在《匆匆》中,朱自清感慨時間的流逝“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5]3時間無情的流逝使得朱自清沉郁迷茫,陷入徘徊、陷入“匆匆”。在《荷塘月色》中,荷塘的美景使人心縞疋,蟲鳴風吹一片祥和,但朱自清卻因心頭事產生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5]71的失落。《剎那》中,朱自清覺得“我覺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橫豎是尋不著的;”[6]126于是決定以帶頹廢意味的剎那主義應對。正因這極大的沉郁,使朱自清創作時擺脫不掉情緒的牽扯,抒感豐盈滿溢,在創作時注重情感的宣泄,造成感情“失真”。在《松堂游記》中,淡云掩映下的新月給朱自清以美的享受和難得的片刻安寧,但他終不能忘懷于世,心里的煩惱郁悶被月無端招惹出來,“云越來越厚,由他罷,懶得去管了……臨睡前,我們在堂中點了兩三支洋蠟。怯怯的焰子讓木屋頂壓著,喘不出氣來。”[6]361字里行間滲透著朱自清的憂郁心境,景色中彌漫著傷感沉郁的氣息,表面寫景,實際上是為了憂郁情感的宣泄,這傷感情緒的牽扯擺脫不掉、縈繞心間,自然而然使文章染上了灰蒙蒙的情感宣泄的成分,使得憂郁情感的書法豐盈滿溢,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真情實感造成“虛升”,這對于散文的情感真實性本質來說是一種偏差。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散文以“真實”為主要特征,追求敘事的“真”和感情的“真”。而朱自清在散文創作時,為了行文修辭的華麗,多用女性意象比擬所寫之景和所塑之象;為了尋求自我表達的途徑,追求“水”意象,融合對“水”的主觀想象和體驗,追求行文修辭的精致華麗;為了行文感情的豐韻,在行文時常常注重情感的宣泄,在創作態度上不自我掩飾。這些都使得朱自清有時放棄了散文需要真情實感這一原則,造成情感“虛升”或“夸張”,存在“失真”現象。
[參考文獻]
[1]葉圣陶.朱佩弦先生[M]//葉圣陶散文.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52.
[2]葉兆言.狷者朱自清[J].中華活頁文選,2014:26.
[3]錢理群.中國現當代文學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19.
[4]余光中.論朱自清的散文[J].名作欣賞,1992:24.
現代散文大家朱自清,1931年曾留學英國,漫游歐洲,雖時間短暫,但是英國文化對于他的影響卻非常深遠,特別是在他的散文方面。但是探索朱自清散文與英國隨筆之間的淵源關系卻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另外也頗為困難,因為他從未提及過自己受英國隨筆的影響。然而,仔細閱讀其文章,還是能探究到兩者之間的相似與某些淵源。
隨筆在英國經過長達三四百年的流行,有堪與詩歌爭奇斗艷的輝煌成就,是英國散文最興盛發達、最引人矚目的一大品種。朱自清留學期間,雖然英國隨筆已不再是興盛繁榮期,但是作為英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仍然散發著光彩。因此,我們不能否認他受英國隨筆的影響,這些我們可以從他的散文理論、創作內容和藝術特征中尋找一些端倪。
一、散文理論
魯迅先生說過,“五四”時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這一客觀現實,不僅表現為散文創作的繁榮,而且給中國現代散文理念的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朱先生正是在這個氛圍里,不僅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之作,而且在現代散文理論建設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英國隨筆的靈活寫法和表現內容的隨意,給“五四”時期的年輕人帶來新鮮的氣息,朱自清先生敏銳地借鑒并運用英國隨筆這一文學樣式來豐富自己的散文,并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1.重個性,意在表現自己。
英國隨筆藝術的首要特質便是“個性化”。自從蒙田新創隨筆體裁,并自稱“我寫我自己”以來,無論是培根式的論說文,還是蘭姆式的絮語文,英國隨筆都是作家個人向公眾剖示自我內外面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種有效方式。隨筆家總是以個人的立場、眼光和興趣為出發點,去觀察、體驗、品評人生世界的五光十色,把自己的閱歷、觀感、意想和判斷作為題旨,統率零散瑣碎的題材,從而在每篇作品中留下鮮明的個人印記。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和英國隨筆一樣非常重個性表現。他在《背影》序中談到那幾年的創作時,深有感觸地說:“當時覺得要怎樣寫,便怎樣寫了。我意在表現自己,盡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見,是在讀者。”[1]此時正是“五四”的退潮時期,社會的動蕩不安幾乎影響了一代知識分子。他們的人生追求、生活方式、思想品格乃至審美趣味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以作品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上,朱先生以散文為載體,在抒寫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的愿望與追求方面獨樹一幟。在他那精粹的藝術品里,我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一顆毫無掩飾地“意在表現自己”的真純的心在跳動。他時而讓我們沉浸于“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與“荷塘月色”之中,體味那朦朧、靜謐中幽美的詩情畫意;時而抒寫“背影”之情、“亡婦”之戀、“兒女”之憐及朋友之誼,向我們袒露一顆最真摯的心。這“意在表現自己”的具體化與情意化,的確包涵著個人的性格,包蘊著與眾不同的趣味。
2.趣味性。
方重先生曾歸納出英國隨筆的藝術特點:“其一,個人的,坦白的態度;其二,閑適的,懇切的格調;其三,內容以日常的形態,意想,或各自的情感與經歷為宜。”[2]這些界定和論述,代表了我國學者對英國隨筆的基本看法。他們注意到隨筆藝術除個人性之外,還有自由性、親切性、閑適性等特點,而這些特點代表著英國隨筆的趣味性。
朱自清散文同英國隨筆一樣帶有一定的趣味性。我們讀朱先生的散文,就會不知不覺地被其才華所吸引、所感動。從他每一次對自身情感世界和現實環境的探索與表達中,都不難看出其真實的思想品格和充滿活力的審美趣味。的確,我們從朱自清的作品里,同樣見著一個“活潑的真實的”朱自清,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審美趣味的作家。如他在著名的散文篇目《荷塘月色》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幅“荷塘月色”圖。他用委婉細膩的筆調勾勒荷塘的環境:幽僻的小路、蔥蔥郁郁的樹木、淡淡的月色、婷婷的荷花、脈脈的流水、斑駁的黑影、稀疏的倩影、和諧的旋律,這些都是從人的五官感覺和美感體驗來把握其外貌、內質及其情態。這一切都說明了朱自清先生觀察生活之細,體驗情感之深。
朱先生主張作品有“味”。他說:“味在題材的深處,須細意尋探,才可得著;得著了味,題材的范圍與性質都不成問題了。味是什么?粗一點說,便是生活,純化的生活!便是‘自我’!”[3]所以,在他的筆下,無論何種體裁、何種文體,都能轉化為優美動人的散文。在抒情、議論、描寫人物,甚至在表現音樂歌聲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的審美傾向,包蘊著與眾不同的趣味。因而,他的散文大都能引起讀者深深的感悟,究其原因,與其散文的自由、親切與真摯不無關系。
二、內容及藝術特色
英國隨筆那種坦白率直、自由灑脫地表達個人的經驗感想、思想情緒、生活態度等的寫作態度和藝術內容,不僅從創作原則上啟發了朱自清把表現真我作為散文創作的一種自覺追求,而且從創作內容上啟發他擴展個性表現的范圍,多側面、多層次、多途徑地顯現個性的復雜統一。
1.內容的廣泛性。
英國隨筆大體上可分為抒情性隨筆和議論性隨筆。前者偏重于記事述感、抒情言志,追求家常絮語般的率真、親切,如哥爾斯密、蘭姆的作品,力求寫得輕松活潑、生動感人。后者偏重于載道說理、議論人生,追求哲理性、邏輯性和論辯性,如布朗、羅斯金的作品,就以議論風生、激情充沛而吸引讀者。而這大體的兩種卻把英國的整個社會面貌全帶入其中,從培根隨筆文章的題目就可以發現他無所不談的特點:《論真理》、《關于辭令》、《談嫉妒》、《談消費》、《父母兒女》等。
縱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們也可大致分為這兩種類型:議論與抒情。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哀韋杰三君》、《旅行雜記》、《海行雜記》等議論性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女人》、《給亡婦》、《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等抒情性散文,同英國隨筆一樣呈現出包羅萬象、無所不談的特點。
2.幽默的敘述格調。
英國隨筆特有的文體筆調和濃厚的幽默諧趣,構成對現代中國散文隨筆藝術直接而顯著的影響。英國隨筆特有的文體筆調,在這指的是蘭姆式的隨筆藝術。其顯著特征是不拘形式,家常絮語,輕松活潑,親切自然。我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文壇在英國絮語散文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種追求家人絮語般的親切感人效果和自由自在任心閑話的藝術境界的局面。眾多的散文家直接受到英國隨筆藝術的影響,比如周作人、林語堂、徐志摩、豐子愷、錢鐘書等。曾留學英國的朱自清當然也不例外。幽默的引入也是英國隨筆對我國現代散文藝術影響的結果。“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向就是不懂幽默的民族”,小品文中的幽默味,是在三十年代才逐漸濃厚起來的,這與中國散文受英國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這一幽默品格朱自清在其作品中亦有表現。關于這一點,楊振聲先生曾有一番中肯的評價,他在《朱自清先生與現代散文》一文中說道:“我覺得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風格。你同他談話處事或讀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誠懇、謙虛、溫厚、樸素而并不缺乏風趣。”的確如此,朱自清的散文把風華與樸素、幽默與忠厚、腴厚與平淡巧妙地交融在了一起。例如在《房東太太》一文中,作者寫到自己在倫敦的房東太太家里曾經住過一個40多歲的英國人,是個買賣人,窮到連房租也付不出了,不但不付錢,有時連午飯也要叨光。如是者兩個月,太太只得將他趕了出去。作者回國后收到那位房東太太的信,才知道房東太太的小姐卻有點喜歡那個買賣人,大約還跟他來往著。“太太最提心這件事,小姐是她的命,她的命決不可以交在一個‘壞蛋’手里。”――于善意的揶揄中透露著機智與幽默,同時還不失忠厚之情,令人讀來捧腹不止,又深為作者對人對事的濃濃愛意而感動不已。
3.口語化色彩。
在語言上,英國隨筆作家大都主張用活的口語,形成一種近似談話的文體,深入淺出地講述自己的人生觀點和個人遭際,使讀者讀來倍感親切。英國歷史上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小報,它們所刊載的文章多是街頭市民的口味,態度平易親切,內容也多偏向于風土人情和人們的普通生活。無獨有偶,這同樣也是朱自清所追求的語言風格。
朱自清主張“活的口語”寫作,從而形成作品獨特的“談話風”。正因如此,朱自清的散文風格讀來特別親切有味,自自然然。當然,朱自清使用的口語是在作家選擇、提煉之后,重新組織起來的一種現代口語,是一種具有時代特點的“談語風”的藝術語言。既明白如話,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動,優雅雋永,堪稱為一種口語和美文相結合的大雅大俗的文體。例如《倫敦雜記》中《吃的》一文中有這樣一段:“吃飯要快,為的忙,歐洲人不能像咱們那樣慢條斯理兒的,大家知道。干嗎要少呢?為了衛生,固然不錯,還有別的;女的男的都怕胖。女的怕胖,胖了難看;男的也愛那股標勁兒,要像個運動家。”這段話,每一句都非常簡短,少則三四字,多也不過十幾字,仔細分析起來,句子與句子之間,還有不少對偶的意味,顯得錯落有致,讀來更是瑯瑯上口,既充分顯示了口語的魅力,又不是完全照搬口語,不作任何選擇,而是一種經過提煉、加工后的口語。
綜上所述,朱自清散文受英國隨筆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并不能把這種影響與關系擴大,因為朱自清散文所表現的內容、語言、情感等都是中國化的。難能可貴的是朱自清先生把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
參考文獻: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
[2]方重.英國詩文研究集.商務印書館,1939.
一、樸素自然的語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語言,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給人以無限清新的感覺。他的語言中或許有警句,或許有妙語,或許有精彩的比喻。但都掩藏不住樸實無華的文字,這種樸素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消除了文學與普通民眾的隔閡。如《春》: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著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這段文字平易自然,讓讀者感受到的就是身邊的人與物。
除此以外,語言的樸素自然還體現在語言的口語化方面。葉紹鈞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說:“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主張“用筆如舌”,提倡“談話風”,像“尋常談話一般,讀來親切有味。”他的散文基本上總是用通常談話的口氣,用詞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語。而他所用的口語又不是隨意生澀難讀,而是在方言,口語的基礎上加以普通話的北方方言,讀起來生動活潑,自然流暢。
二、修辭的多樣美
古往今來,寫文章都講究修辭美。朱自清的語言雖然樸素自然,但卻優美生動,多數讀起來瑯瑯上口,具有優美生動的音韻美。這些都是因為他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在樸素自然的語言上發揮想象,運用高超的修辭技巧,使得句子不僅是“下里巴人”,而且同樣具備“陽春白雪”的優雅動人。
比喻、擬人是作者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春》這篇精心編撰之作,幾乎每一個詞語都經過了一番斟酌錘煉。比如他不說春風拂面而是說“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一形象的比喻把春風同其他季節的風區別開來,同時寫出了春風的特點。
疊字、疊詞、疊句的大量運用,也是他散文的獨特標志。在他的散文中疊字、疊詞隨處可見。統計了一下,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個疊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葉子”“層層的葉子”中間有白花。“田田”寫出了葉子緊挨著的樣子。“脈脈”的流水賦予了流水感情。荷塘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樹色是“陰陰的”,遠山是“隱隱約約”的。這段描寫有近有遠,錯落有致,極富層次美。很多這樣的疊詞運用在了寫景狀物的過程中。不僅使景色更加形象生動,而且語句更具有節奏感音樂美。
三、語言的繪畫美
朱自清散文的語言不管是樸素也好,富有高超的修辭技巧也罷。他的這些語言最終都為我們編織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畫面。有生活場景,有自然風景,還有異國風情等等。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樣描繪生活場景的,在《荷塘月色》中我們看到。在開頭和結尾處作者寫到: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妻在屋里拍著潤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這是作者用語言來給我們描繪的一個場景。通過他的語言看到了他的生活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除了這些生活畫面,作者還描繪了風景圖:綿綿的春雨斜織著,四周的綠樹,青草被潤得發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層淺藍色的淡煙薄物之中,鄉間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橋,撐傘漫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勞作的農夫……,這是用語言編織成的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圖”啊!你可以看到鄉村的景物,更能夠感受到春的氣息。語言同樣可以作為畫筆為讀者勾畫出優美的圖畫。
四、語言的詩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詩中有畫,而且畫中有詩。上面說過,朱自清的散文多用“活的口語”或“全寫口語”。但如果只是表現為口語化,就難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他的散文語言既寫得樸素自然,又富于蘊含詩意美感。不僅在于形象地描繪出風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詩味。朱自清散文的詩意美,首先表現在他十分注重“眼”(詩“眼”和文“眼”)的安設。無論是“詩眼”還是“文眼”,都是語言中最富于表現力的詞匯,負載著蘊蓄著詩意美。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設,還能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跡,使人在“看似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春》,乍看一時還找不到它的“眼”。但細看加以體味,就會覺得“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寫春的生機和創造力,就是為了寫人對春天的希望。可見這句諺語正是作品詩意的內核。而這個“眼”作者沒有讓它和盤托出,更沒有粉飾字句,顯得平易,自然,和諧,使散文意境具有雋永的詩意。
綜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優美,是因為語言中具有這四個方面的特征。只有從語言入手,才能體會到朱自清的散文是如何優美動人,引人入勝。只有細細的去感受和品味語言,才能更好的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創作,是我們時代的標志。楊振聲說:“他的散文,確實給我們開出了一條平坦大道,這條道將永遠領導我的自邇以至遠,自卑以升高。”朱自清散文的語言樸素自然,貼近我們的生活,口語化的運用,生動活潑;比喻擬人的運用之精湛,疊字疊詞的運用之精妙,讓我們為之震撼;語言編織的畫面立體真實,形象逼真如身臨其境;詩意的闡述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起伏變化及情景交融的高超藝術技巧展現。所以說朱自清不愧為我國散文創作的藝術大師,其散文語言之美是人人所共知的。
參考文獻
[1]郁達夫《中國新聞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2]朱自清,關于寫作(《朱自清散文名篇》)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
在我國文學界,朱自清稱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散文家和詩人,他從一開始的寫詩到后期的文學創作,他的散文在文學界有很好的聲譽,他的散文以真實地表達感情和優美的句子為主要風格,在我國的文學界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力。郁達夫對朱自清有著非常高的評價,曾經說朱自清的散文具有詩的韻味。可以說,他的文章之美是僅次于冰心的,因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藝術風格。
一.“真”的藝術風格
1.情感真實。朱自清的散文抒發的是自己的真實情感,只有使感情真摯,才能夠打動人,不然,是不能夠打動任何人的,比如,在《背影》這篇文章當中,作者通過寫跟自己的父親在月臺的場景,又仿佛聽到了父親對自己的叮囑。
2.思想真實。朱自清的文章大部分寫的是日常生活當中的事情,很少涉及哲理性的東西,雖然是寥寥幾筆,卻能讓讀者看到他真誠的靈魂。像《擇偶記》、《冬天》、《兒女》等,這些都是朱自清的優秀作品,都是朱自清和親人之間生活的真實寫照;像《別》也是反映作者真實生活的。這些散文,無論在寫法上,還是在表現格調上,都是不一樣的,或者比較歡快一些,或者比較低沉一些,或者比較樸實一些,或者比較幽默化,但不管怎樣,都是反映作者真實生活的。
3.內容真實。像《擇偶記》這篇文章,是敘述作者四次找對象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作者自己的真實經歷,由于當時是在封建社會的社會背景下,因此作者在十一歲的時候就開始找對象。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醫學不夠發達,因此第一位和第三位小姐在患上肺癆后都相繼死去。經過作者的一番描述,我們可以對當時的社會情況有一些了解,這正是作者“真”的藝術風格的展現。
二.“善”的藝術風格
1.關注女性。首先是關注女性的命運。朱自清的散文《阿河》是一部關注女性命運的文章,阿河是一位封建社會下的婦女,她性格單純、率直、活潑可愛,主動地跟著別的婦女學習,比較賢惠,作者對她特別喜愛,也希望她能夠超越自我。可是在封建社會中,她是結婚的人了,并且阿河對自己的丈夫很不滿意,阿河希望結束這段不幸福的婚姻,能夠跟別的婦女學習新事物,然而阿河的這種愿望在當時的社會中沒能夠實現。最后,阿河沒能夠學習到新事物,沒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作者是非常喜愛阿河的,希望她能夠過上好日子,可是由于作者能力有限,也沒能夠幫阿河實現她的愿望。最終,只能是在心里默默地為阿河祈禱,祝福阿河。作者是非常欣賞阿河的,希望她能夠不斷進步,然而,在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作者也只能是對女性的命運“關注”罷了!
2.關注社會。朱自清的散文涉及的題材比較多,涵蓋社會的多個層面,其中,有抨擊人口買賣這種制度的,在《生命的價格———七毛錢》這篇文章中,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丑惡的一面,作者感嘆生命居然是有價格,可以買賣的,表達了自己的憤慨,同時,作者對封建社會的買賣人口現象進行了批判,闡明了腐朽的封建社會販賣人口的制度是造成小女孩可憐命運的根源,這無不表現出作者對封建社會人們命運的關注和同情。
三.“美”的藝術風格
朱自清先生是我國“五四”以來最膾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論記人、敘事、說理、抒情,都如實抒發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廣大讀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蘊美向來是文學創作的最高追求,這種內在美是通過怎樣的外在形式體現出來的呢?語言的運用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創作,我們不難發現,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現在語言藝術的運用上。
一、精選口語入文,體現樸素美
關于散文的語言風格_朱自清強調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確提出要用“活的口語”寫文章。認為這樣的文章才能像“尋常談話一般,讀了親切有味。”
《春》里,他不說春天來臨,各種花競相開放,爭妍斗艷,而說“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花趕趟似的。”
《綠》里,不說梅雨潭的綠美麗純潔,令人心醉,而以與“綠”談心的方式說“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著你,撫摸著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送你一個名字,從此叫你‘女兒綠’好么?”
朱自清先生為使口語入文,把北京話作為挑選和提煉口語的標準。在他的散文創作過程中,始終恪守這個標準,因而他的散文語言與今天的普通話幾乎一樣,活躍在中國人的交際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個性化的北京話口語
《春》里,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幾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草“偷偷地”“鉆出來”,寫出了小草在人們不在意的時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時從暗處鉆出來,充滿了孩童情趣。“坐著”、“躺著”、“打滾”、“踢球”、“賽跑”、“捉迷藏”,一連串動詞無不童趣盎然。“兩個”、“幾腳”、“幾趟”、“幾回”這些不定量的數量詞,表明孩子們在天然的運動場上隨意玩耍,直到盡情盡興為止。“輕悄悄”寫出了春草的柔和,“軟綿綿”寫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們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勁兒表現出來。春天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孩子們為春光增添無限生趣,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畫面躍然紙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話獨具特色的簡短句式、反問句式
《松堂游記》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擠著我我擠著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來上一棵,疏不是?誰愛看?這兒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來得好。”
論《吃飯》里,“可是法律管不著他們嗎?官兒管不著他們嗎?干嗎要怕任呢?”、“誰怕誰?”,句式簡短,充滿感情,樸素自然。
風華從樸素中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話,平易自然,堪稱樸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疊詞、雙聲疊韻詞語、兒化詞、整散句,構成音韻美
(一)疊字疊詞的巧妙運用,形成獨有的節奏感和韻律美
疊字疊詞,在我國古典詩詞歌賦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它造成一種走月流云的音韻美或反復回環的抒情氣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疊字疊詞隨處可見。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來來去去”、“老老實實”、“疏疏落落”等,使語言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開頭就點明題意:“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日”原是時間名詞,這里是表示時間的量詞,重疊后有濃厚的形容詞意味,更顯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識的,襯托出“心里頗不寧靜”;“月亮漸漸地升高了”,“漸漸”,表明夜已深了,因為“心里頗不寧靜”,所以就愈感到時間過得慢:“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迷迷糊糊”寫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帶上門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飾披大衫這個動作的,實際也是寫“我”當時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靜無聲,而多少還帶有“憂心忡忡”那種思緒,語意雙關,意味深長。
《綠》里,“仿佛一只蒼蠅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雙聲,“晶瑩”、“溫潤”是疊韻,這些詞的運用,也使作品構成一種音韻美。
(二)富于變化的長短句、整散句的交錯運用、較有規律的停頓、抑揚有致的句調、層次,使文章搖曳多姿,鮮活生動。
朱自清寫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難。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個討厭的字,例如:‘樓上正中一間大會議廳’,‘樓上正中是——’,‘樓上有——’‘——在樓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給讀者整個印象,或者說更具體的印象。再有,不從景物自身而從游人說,例如“天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語言才呈現出一種“語言的音樂旋律”。
《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誰呢?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哪里呢?”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個字,常常形成排比問而不答,飄忽即過。詞語的色調也極婉轉,輕盈的燕子,婀娜的楊柳,嬌艷的桃花。組成一幅多美的畫圖。“去——來”、“枯——青”、“謝——開”既有詞義上的對比,又有音韻平仄上的變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語氣詞綴在句尾,從語言的音樂性上,賦予他的藝術語言以“既能悅目,又可賞心,兼耳底,心底音樂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愛花的人,大都只是將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擱在架上:架子橫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夠放下一個架子,架子上至多擱二十多盆花罷了。有時候院子里依墻筑起一座‘花臺’,臺上種一株開花的樹: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種的。”
作者圍繞“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順序清楚地將一般家庭“愛花”的方式列舉出來,層次清楚。又使文章回還往復,音韻之美,自然天成,美不勝收。
三、運用繽紛修辭,鋪展裝飾美
蘇軾在《飲湖上初晴后雨》中詠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論是樸素美的“淡妝”,還是裝飾性的‘濃抹’,都使語言生動形象至極,尤其是繽紛的修辭,仿佛優美的旋律縈于耳際,久久繞梁。
(一)善于運用多種常見修辭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綜合運用比喻、擬人、反問、對比、夸張、排比和反復等修辭手段,把語言裝飾起 來,以增強語言的魅力和藝術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則寫出霧在深夜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搖曳之態。
《綠》里寫梅雨亭“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寫出亭子凌空欲飛的氣貫長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太陽有“腳”,能“挪移”。這是擬人;“于是一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一組排比句,用具體的事件,細膩獨到的筆觸,形象地勾勒出時間的逃去如飛;這些修辭手段,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輕靈美。
(二)善于運用常人難以使用的修辭手段
通感常出現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聲描繪出“清香”飄渺,似有似無的荷之清香,動靜相宜,虛實相生。后一句則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與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進入詩境一般。
《綠》里,“這里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地皺纈著,像拖著的裙幅:她輕輕地擺弄著,像跳動著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冷人想著所曾觸到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綜合運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辭手段,多角度、多側面地從視覺、觸覺等方面形象地表現出梅雨潭水綠的波狀、情致、柔潤、清亮,令人嘆為觀止!
四、慧聚等閑言語,洋溢綺麗美
朱自清親情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以感情表達的真摯動人取勝,他的每篇親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藝術品,也以真摯的感情寫自己“身邊瑣事”,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將抒情、敘事、描寫、議論熔于一爐,委婉纏綿,綺麗動人。
《背影》敘寫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樁樁平凡無奇的事,但一旦將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匯總起來,凝聚到“我”身心為之一震的年邁父親的“背影”上,那種子對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噴火口”,從而產生了催人淚下的藝術感染力。這種如話家常般的文字,讀起來清淡質樸,卻情真味濃,蘊藏著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對的不是一場單純的父子別離,而是父與子,子與父的靈魂交流、人格碰撞、倫理順逆、代溝差異的重新審視與評估,多角度、多層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綺麗光輝。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9—0175—01
一、注重“眼”的安設,構思縝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藝術魅力,集中地體現在藝術構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構思上是十分講究的。縝密而嚴謹,新奇而精巧,營構合理。“設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這是我國古代散文一條傳統的藝術經驗。唯有“眼”題旨才會有隱顯意境,才會有虛實,剪裁才會有詳略,結構才會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設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為構思的“焦點”。也成為將作品的思想與藝術辯證統一起來的“凝光點”。
《荷塘月色》一開篇就“揭全文之旨”——“這幾天心里頗不平靜”。接著,作品寫小路的“靜”,寫月色朦朧的“靜”,反襯自己的“心里頗不寧靜”。再接著以荷塘四周蟬聲和蛙鳴的“鬧”突出荷塘月色的“靜”,又以聯想到江南采蓮的舊俗。梁元帝的《采蓮賦》和《西洲曲》關于采蓮的熱鬧、嬉戲的情景,進一步反襯此時此地“荷塘月色”的“靜”。最后畫龍點睛:“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點明題旨:“我和父親不相見已有兩年,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圍繞“背影”對各種材料進行適當的剪裁布局。首先是由遠及近,回敘父子奔喪時的相聚,細數父愛的種種表現,定下深情懷念的基調。接下來寫父親“終于不放心”,親自“送我上車”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對子的摯愛之情。這些簡煉的敘述,為即將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鋪墊和蓄勢。再接著對父親買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寫渲染,一方面極寫父親行動的艱難,真切地表現父對子的深情關懷。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動情,表現了父對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親老境的凄涼頹唐及始終惦念兒孫的厚愛。并通過讀信時的心境描寫,讓“背影”第四次出現,首尾呼應,感情回蕩。
二、追求逼真的藝術境界
朱自清的散文,無論是記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都能描繪逼真,表現作者的真情。在閱讀朱自清的散文時,這一點是要認真理會的。我們以《溫州的蹤跡》中的《綠》為例,說明作者是怎樣追求那“逼真”的藝術境界的。全文只四個自然段,首尾各一句為一段,點題和照應,做到了首尾圓合,結構緊湊。中間兩段文字,是順著第二次到仙巖時觀察梅雨潭的足跡寫的。層次井然,觀察細膩,景物描寫達到了逼真的程度。先寫山巖、梅雨瀑和梅雨亭,“走到山邊”,先聽到聲音,再看“一帶白而發亮的水”,是梅雨瀑。到了梅雨亭上,正對著瀑布,山巖、瀑布、亭臺、草叢、潭水便盡收眼底了。作者寫踞于巖上的梅雨亭,薄陰天氣的巖面與草叢,直沖而下的瀑布,流水撞擊巖上的飛花碎玉,紛紛落下的如白梅、似楊花的水花,都是那么形象逼真。這里的筆筆文字,都是實地靜觀的所得,沒有夸張和雕琢,如同一筆筆的寫生畫,讀來如見其景、如聞其聲,它是寫實之作。然后,作者寫梅雨潭的綠色,是全文的最生動逼真之處。奇異的綠色招引著游人,“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過了一個石穹門,到了潭邊。望著這一碧潭水,作者展開奇異的妄想:潭水象一張極大的鋪著的荷葉,想張開兩臂抱住它。作者用一連串的比喻描寫這動人的綠色,使讀者來把握這醉人的綠;然后用見過的種種綠相比較,認為它不淡、不濃、不明、不暗 ,梅雨潭的綠真是恰到好處了。最后,作者又展開聯想,極寫這綠色的鮮潤醉人,為她命名為“女兒綠”。作者對綠色潭水的描寫,能融情入景,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表現出自然景色的勃勃生機。
三、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語言藝術
朱自清散文的語言優美流暢,樸素簡潔,清新雋永。朱自清主張“用筆如舌”、“用筆如畫”,他多用“活的口語”,注重語言的創新。他一生都在為正確地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學,為祖國語文字的純潔和健康而斗爭。”(他在《語文續拾》、《經典常談》、《論通俗化》、《標推與尺度》、《語文零拾》等大量文章中談論到語言的建設和發展)。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有著超乎尋常的藝術感染力,同他善于熔化中國古典詩文的詞匯,吸取西方語言及句式,提煉群眾口頭語言的精華,創造出新鮮活潑、自然樸實的散文語言分不開的。朱自清的散文不論是寫景抒情類的、敘寫日常生活類的、還是描寫社會類的,都在作品的語言方面顯示出了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那就是:
一、精選口語入文
朱自清先生為使口語入文,把北京話作為挑選和提煉口語的標準。在他的散文創作過程中,始終恪守這個標準,因而他的散文語言與今天的普通話幾乎一樣,活躍在中國人的交際生活中。
首先,善于使用富有個性化的北京話口語。《春》里,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幾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草“偷偷地”“鉆出來”,寫出了小草在人們不在意的時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時從暗處鉆出來,充滿了孩童情趣。“坐著”、“躺著”、“打滾”、“踢球”、“賽跑”、“捉迷藏”,一連串動詞無不童趣盎然。“兩個”、“幾腳”、“幾趟”、“幾回”這些不定量的數量詞,表明孩子們在天然的運動場上隨意玩耍,直到盡情盡興為止。
其次,善于使用北京話獨具特色的簡短句式、反問句式。《松堂游記》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擠著我我擠著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來上一棵,疏不是?誰愛看?這兒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來得好。”論《吃飯》里,“可是法律管不著他們嗎?官兒管不著他們嗎?干嗎要怕認呢?”、“誰怕誰?”,句式簡短,充滿感情,樸素自然。風華從樸素中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話,平易自然,堪稱樸素美的典范。
二、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作者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散文的語言呈現出藝術的美感。如《荷塘月色》:“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聲描繪出縹緲、悠遠,似有若無的荷之清香,動靜相宜,虛實相生。后一句則用小提琴演奏出的名曲旋律來形容光與影的濃淡,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漸入詩境。
三、巧用疊詞、雙聲疊韻詞語、兒化詞、整散句
首先,疊字疊詞的巧妙運用,形成獨有的節奏感和韻律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疊字疊詞隨處可見。《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來來去去”、“老老實實”、“疏疏落落”等,使語言鏗鏘有力,朗朗上口。《荷塘月色》里,一開頭就點明題意:“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日”原是時間名詞,這里是表示時間的量詞,重疊后有濃厚的形容詞意味,更顯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識的,襯托出“心里頗不寧靜”;“月亮漸漸地升高了”,“漸漸”,表明夜已深了,因為“心里頗不寧靜”,所以就愈感到時間過得慢:“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迷迷糊糊”寫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帶上門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飾披大衫這個動作的,實際也是寫“我”當時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靜無聲,而多少還帶有“憂心忡忡”那種思緒,語意雙關,意味深長。
其次,富于變化的長短句、整散句的交錯運用、較有規律的停頓、抑揚有致的句調、層次,使文章搖曳多姿,鮮活生動。《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哪里呢?”這篇散文中,大部分句子只五六個字,常常形成排比問而不答,飄忽即過。詞語的色調也極婉轉,輕盈的燕子,婀娜的楊柳,嬌艷的桃花。組成一幅多美的畫圖。“去——來”、“枯——青”、“謝——開”既有詞義上的對比,又有音韻平仄上的變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語氣詞綴在句尾,從語言的音樂性上,賦予他的藝術語言以“既能悅目,又可賞心,兼耳底,心底音樂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總之,朱自清的散文在語言方面表現出了獨特鮮明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恒久的魅力。
中圖分類號:I207.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3-0197-02
朱自清散文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范”,究其原因是他善于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營造出一種音樂魅力,并且注意對字詞的考究和錘煉。在他的散文中比喻、擬人、排比、通感等修辭手法比比皆是,極大地提升了文章的表現力。本文主要針對其比喻、通感手法的運用效果加以闡述。
一、耐人尋味的比喻修辭
朱自清運用比喻,大都是匠心獨運,另辟蹊徑,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別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細觀察生活的基礎上,選擇別開生面的角度,巧妙抓住客觀事物的相似點,給予新穎的設喻。
1.以物喻物。“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匆匆》,把“日子的逝去”比作“針尖上的水滴在大海”,貼切地表現了他的無聲無息、無影無蹤;“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匆匆》,把“日子”比作“輕煙、薄霧”,都表現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惋惜、留戀和無限惆悵的情緒感染著讀者、陶冶著讀者的情操,以物喻物的神奇可見一斑。當描繪燈下水景和水面燈光時,寫道:“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多么新奇的比喻啊!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實比實,朱自清則不然,偏偏以虛比實。“水光”,“光芒”都是眼里看的見的,相比而言,“夢”都是虛的了。“夢的眼睛”更是子虛烏有了。然而,奇跡正在這兒產生了,表面上看,這樣比法果是越比越渺茫,單實際上,正好表現了秦淮河上燈火初明時,波浪峰尖上跳蕩的燈光的情景,越琢磨越有味道。朱自清先生巧用比喻,是頗費工夫的了。在《羅馬》里,圣保羅堂旁邊的小柱廊在作者眼里,其“精工可以說像湘繡,秀美卻又像王羲之的書法。”奇妙的聯想和新穎的比喻飽含著作者對文化景觀的精湛見解和悠悠不盡的審美情趣,使所敘之物妙趣橫生,光彩照人。還有羅馬市場上三根哥林斯式的柱子“像三個豐姿飄灑的少年用手橫遮著額角,正在眺望這一片古戰場”;斗獅場的外墻“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沒有一些繁枝細節”……比喻奇妙,出神入化,臻至形神兼備的佳境,準確表達了作者那種獨特的感悟和體驗。
2.以人喻物。所謂的以人喻物,就是把物體擬人化,把美好的東西當成人物來展示。一方面,使得物體更加生動、形象化,另一方面,也容易抒發作者對物體的感彩,對于作者表達自己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幫助便于多層次,多角度揭示作品豐富的內涵,使得情由景生,景由情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并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把“月兒”描繪成一位“晚妝才罷的少女”,而“浴著月光的柔細的枝條”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纏著、挽著”,作者以“美人的臂膊、女性的披發、姑娘的羞澀”比喻“柳枝、柳絲、月亮”,形象別致。《瑞士》中,把有著“粼粼細波的湖水”描畫成“西方小姑娘的眼”、“顰眉的西子”;《一封信》中,將“紫藤花”比作“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凝妝的”;《綠》中,甚至把“梅雨潭的綠”想象成“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想拍她、撫她、親她,別致地叫她“女兒綠”,感情柔美到了極點。此時此刻,作者仿佛超脫了物我的境界,達到主客體的交融,同時也開創了比喻的新形式。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把“出水很高”的荷葉,比作“亭亭的裙”;把一朵朵的荷花,比作“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把“沒精打采”的燈光,比作“瞌睡人的眼”,又把“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云,所以不能朗照”比作人的“小睡”也別有風味。除此之外,“樹縫里也摟著一兩點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的人的眼”《荷塘月色》,春風“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春》,“墻面上用白的與玫瑰紅的大理石砌成素樸的方紋,在日光里鮮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通過朱自清的筆觸,一個個美好的形象在我們眼前展示出來。春天像是娃娃,春天就有了可愛的特性;春天像是小姑娘,就有了美麗的特點;春天像是青年,就有了明麗的色彩。
二、出神入化的通感辭格
通感又叫移覺或感覺移借。本來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感覺相互作用的一種心理現象,后被“移借”到修辭學中,是“在日常經驗里,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的彼此交通”的語言現象(錢鐘書語)。“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荷塘月色》中荷塘上面的月色雖不均勻,但卻是和諧的,想到小提琴上的和諧旋律,這便是視覺向聽覺借移。“……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綠》中用“明油”、“雞蛋清”來比水光,不僅寫出了它的“明亮”,而且使人觸摸到她的“滑”、“軟”、“嫩”,這便是視覺經驗與觸覺經驗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美感效果,是由視覺向觸覺借移的藝術通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荷塘月色》這是嗅覺向聽覺借移。“清香”本來屬于嗅覺的,作者卻將它轉化成聽覺上的“渺茫的歌聲”,令人聯想到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象的跳躍。“清香”和“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優雅和寧靜來。“在微微搖擺的紅綠燈球底下,顫著釅釅的歌喉,運河上一片朦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紅的樣子。”《威尼斯》這是聽覺向味覺借移。作者寫威尼斯夜曲聽來不僅有“顫著”的美,而且還像品味醇厚的酒或茶那樣,讓人感到歌聲的渾厚、甜潤和有韻味;又像欣賞玫瑰的紅色那樣讓人聽了入迷。“在那被洗去的浮艷下,我能看到他們在日光時所深藏著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在都帶了黯淡的顏色。——是愁著芳春的銷歇么?是變成芳春的困倦么?”《歌聲》色分七彩是一種視覺現象,而因色不同而造成人心理感受的不同則是移覺現象,這里紅之恬靜,紫之冷落和“苦笑著的白與綠”俱是用了移覺現象,使困中的綠、白、紫、紅映出了作者的情緒變化。
通感這項修辭手法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經常被運用到,并且被他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方面,他為讀者展現了美妙動人的美好景象,使讀者進入到藝術的想象當中;另一方面,他對散文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和參考的經驗,使得文學藝術進一步被開拓了。
參考文獻:
作者是怎樣寫“背影”的呢?在寫背影之前,先寫了父親把兒子送上火車的情況,作者用筆貌似瑣碎,平淡,卻在字里行間表現出父親對兒子一片體貼關心的深情。
在臨別時,年邁的父親還不辭辛苦地為兒子去買桔子,到這里文章進入中心部分,“我”從背后看父親,首先注意到父親的穿著,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也許在這以前,兒子并不注意到父親的穿戴,但在這即將分別的特定環境下,父親還不辭辛苦地去為自己奔波,兒子從背后望去,自然覺得這熟悉的穿著比平常任何時候更能打動自己的感情,所以作者不在文章開始寫,而是集中到這里寫。接著又寫父親過鐵道的具體動作,這是作者感情的,也是最打動人心的地方,作者這樣寫道:“……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段描寫細致入微,這些具體動作看起來很平常,但朱自清是精心選擇的。俄國評論家杜勃羅留波夫說過;作家從生活中選材,要選擇“最能打動自己的一瞬”。父親當時的動作最能打動作者的心,“父親上了年紀,走路不便,看到他蹣跚地走過鐵道慢慢探身下去……”,這些動作讓兒子心中充滿了疼愛和憐憫之情。最后一個動作:“年老的父親掙扎著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往上縮,努力地爬到月臺上去……”,這一艱難的動作,滲透著父親對兒子的摯愛,也會使人聯想到父親在艱難的生活中掙扎,兒子面對這些怎能不動情:“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作者只寫眼淚下來了,仍未過多地表達自己的主觀感情,只讓讀者去體會思索,給人以無窮的回味,詳細寫完父親過鐵道的動作之后,再寫父親回到車上的情景,這段篇幅雖不長,但選材也很精、很動人。“父親回到車上,放下桔子,撲撲身上的泥土,心里感覺輕松似的……”,其實是要說明父親心里不輕松,但為了讓兒子不傷心,不掛念他,故意作出輕松的樣子,這話飽含了父親對兒子的真摯感情和兒子對父親深深的崇敬依戀——父子情深。
父子即將分別,縱有千言萬語,父子畢竟是父子而不是母子,對兒子的擔心不舍,摯愛是悄悄放在心里,即使難受也裝作輕松,話雖不多卻使讀者真切地體會到父子之間的依依不舍的真情,體會到平淡話語中父子極不平靜的心理狀態,簡短兩句,勝過千言萬語。全文樸實無華但卻平凡中蘊含著豐富感人的真情。
參考文獻
朱自清的《春》最短,包含標點符號,一共656個字。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作者抓住春的特點,用火熱的情感、清麗的色彩,通過有層次的、生動的描繪,畫出了生機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創造力,贊美春天的無限希望,傳遞出作者內心蘊涵的蓬勃向上,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