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2 05:02: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師范繼續教育基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陳興濱(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教育事業依托資源、師資、技術、管理等優勢,在全面提高人才素質與能力、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記者: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為“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在哪些方面做了重要的基礎準備?
陳興濱: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自1992年開始實施學分制,近幾年又提出了“由學歷教育服務擴展到終身學習服務,由學習者個人教育服務擴展到學習型組織教育服務”的發展新思路。特別是初步探索出一種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基于互聯網的分布式繼續教育模式。2011年9月,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小組”,全面負責基地建設工作。
二、適應學習者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記者:您認為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了解學習者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陳興濱:學習需求可以分為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學習者知識或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學習者目前的實際水平及其希望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通過開展學習者學習需求分析來獲得更具體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記者:為了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在教學資源建設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創新?
陳興濱:我們使學習資源盡可能滿足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的需要,既有通用性的學習內容,又有適合不同主體需要的特定性學習內容,讓學習者和學習組織者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采用先進的資源管理手段,科學規劃學習資源的生命周期,保障資源得到及時的維護和更新。同時我們還研發了知識模塊化資源、移動學習資源、基于語義網本體的知識資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數字資源開發和更新模式。
記者:在構建多樣化學習模式和完善學習支持服務等方面,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取得了哪些進展和突破?
陳興濱: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我們逐步創新了十多種學習模式,包括引導型自主學習模式、咨詢發展學習模式、活動體驗式學習模式、移動學習模式等等。無論哪一種學習模式都融入了社會化學習的自發性、主動性、參與性、互動性等特性。我們提供的特色學習服務有學前診斷服務、全過程個性化跟蹤服務、畢業生服務工程、特定群體訂單式服務等。
三、項目的實施舉措
記者:在服務終身學習社會建設方面,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做出了哪些重要舉措?
陳興濱:在實踐方面我們做了積極地探索。如:建立了學習社區,推出社工學習網;推出100多門開放課程;積極開展面向行業、企業的繼續教育辦學實踐,開發了300多門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同時搭建網上培訓學習環境;強化質量管理,形成穩定的招生、資源開發、教學管理、咨詢服務、教學輔導、論文評審、專家聘用等方面的制度。
四、取得的成果
記者:總的看來,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取得了哪些預期成果?
陳興濱: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示范基地的項目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117門開放課程資源分別被多所院校和企業共5000余名學習者作為拓展知識選修;800多門定單式職業技能培訓課程被英大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采用,310門課程被中國經濟信息中心經濟信息網使用;社會工作者學習網的終身學習社區服務也引起了全國各地的許多機構和個人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加入到學習社區中。根據我院開展的201103屆次、201203屆次畢業生用人單位的問卷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工作綜合評價得分為4.44分,82.2%的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未來設想
記者:為了更好地助力于終身學習社會的建設,繼續教育還面臨哪些困難?
陳興濱: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困難:
第一,由于基層認識和力量上的單薄,我們很難在更高的層次上系統化地設計和實施終身學習模式,這種個體機構的改革建設容易走重復的路。因此,需要政府層面的頂層設計指導我們的改革和探索。
第二,政策不配套,古語說“九龍治水”。目前在上級部門中只有教育部在積極助推繼續教育的改革,其他相關部門并沒有跟進。我們仍然要受到物價和彈性學制等政策的制約,因此只能延續以往的模式做小范圍的終身學習改革和試驗。
記者:作為課題組負責人,您如何期待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的未來?您有何設想?
陳興濱:未來,人民大學要以“大繼續教育”的思想為指導,在理念和模式的發展上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考慮。
將成教與網教進一步融合。目前,由于政策上的限制,成人的面授教育模式和成人的網絡教育模式只實現了局部的融合,未來將進行政策上的突破,實現全方位融合,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未來這兩種教育應當互相促進,學歷教育在師資、教材建設、課程建設上的優勢可以為發展高端的非學歷教育提供堅實的基礎。反之,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的非學歷教育也可以促進學歷教育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有新的提升。
繼續教育與校內全日制教育優勢互補。將更多的一流教學資源和經驗引入到繼續教育,讓學習者感受到名師的風范。同時也需將繼續教育當中積累的學習者大量的實踐經驗和更多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引入到全日制教育,為其提供技術支持,開發精品課程,推進全日制教育的創新和發展。通過這種融合和互補,提升繼續教育對象的水平和質量,也使教育對象擴展到全日制學生。
我校是一所有百年悠久歷史的高等學府,2001年教育部批準我校成為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試點學校之一,學校陸續投入了數仟萬元用于網絡教育學院技術設施及資源建設。教育部領導、網絡教育專家、福建省委領導、省教育廳領導及主管部門,兄弟院校、各市、縣(區)教育部門領導,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等都專門來我校參觀指導,給予了很高評價。福建省教育廳針對各市、縣教師培訓機構信息化基礎設施和資源建設較為薄弱,還不能有效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狀況,為提高教師培訓質量與效益,教育廳組織專人對我校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的技術條件和資源建設進行評估,認為我校在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資源、遠程網絡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具備面向全省中小學教師開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繼續教育遠程培訓條件。為此,教育廳在2003年工作要點中提出:“積極探索新的培訓模式和培訓手段,依托福建師大等有條件的學校和市、縣、區教師培訓機構建立起覆蓋全省的遠程教育師資培訓的網絡。
(一)建立“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中心”
福建省教育廳在《關于建立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網絡的意見》(閩教師[2003121號)中,決定依托福建師大成立“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中心”(下稱“中心”),掛靠福建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中心的任務是依托福建師范大學網絡技術及資源優勢,整合全國優秀的教育資源,按照教育部2003-2007年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以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教師學歷教育、非學歷培訓和教師資格認證課程培訓,使全省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教師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中心的職責是認真貫徹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現代遠程教育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方針、政策和規定;落實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規劃,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負責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加強對全省中小學教師教育遠程培訓基地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持以及輔導教師、技術和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
(二)建立教師繼續教育的網絡平臺和高水平高質量的網絡教育資源
資源建設直接關系到教師繼續教育質量,為此“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建設了一批高質量的網絡教育資源。在充分挖掘和利用福建師范大學現有教育資源和信息資源基礎上,還積極從省內外知名的高校、教育科研、教學研究、電化教育等機構,引進遠程培訓優秀資源。同時還聘請省內外知名的從事基礎教育研究的專家、教授作為中心顧問,指導教師遠程教育工作。
“中心”現已成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培訓中心全國IT&AT工程遠程培訓基地、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示范學校。為中心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提供豐富優質的教育資源。
學校成立“福建師范大學遠程教育研究所”,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研和教學相結合,探索并初步形成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理論體系。開展遠程培訓的實驗工作,建立繼續教育實驗校(點),通過科研立項等方式進行應用性科研與實驗,及時總結經驗與成果加以推廣,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得到不斷的提高。
(三)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基地”
為有利于提高遠程培訓的質量,有利于中小學教師就地或就近參加培訓,有利于調動原有培訓機構的積極性及工作的連續性。福建省教育廳將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基地設在各市、縣(區)進修院校或有關承擔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任務的高等學校。
培訓基地執行“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中心”制訂的各項規章制度;根據省教育廳和中心的工作部署及要求,組織安排本地區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遠程培訓;保證遠程培訓信息化設備的正常運轉達,做好學員學習輔導和服務工作;承擔培訓中心下達的各類繼續教育遠程培訓的教學管理工作;負責各類繼續教育遠程培訓班學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保護有關網絡信息資源的知識產權,防止非法使用;接受教育行政部門和培訓中心的檢查和評估。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基地必須經過嚴格審批。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相關文件的精神,符合申報基本條件的市、縣(區)教師培訓機構等單位,可申請作為培訓基地,應填寫《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基地申報表》,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估合格后,經教育廳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方可作為培訓基地。同時根據開展遠程培訓的需要,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基地嚴格按照《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基地信息化設備標準》(閩教師[20()3121號)要求來做好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的技術設施建設。
在管理上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現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點)建設和管理的原則意見(試行)的通知》(教高廳[2002]1號)精神,積極探索信息化環境下教師遠程培訓的管理辦法,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基地的管理,建立和完善開展遠程培訓所需要的上機環境、技術支持、資源建設、學生管理、考務管理等教學支持服務體系。
一、組織領導與管理體制
1痹謔≌府領導及省人事廳、省財政廳的宏觀指導下,省教育廳主管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負責制定教師培訓政策,設置教師培訓類型,并對教師培訓實施管理和監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2筆〕閃⒔逃、人事、財政、物價等部門參加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聯席會議(見附件1),負責統籌和協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除按規定必須進行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見附件2)外,停辦一切不合理的教師培訓。新增針對中小學教師開展的培訓,必須由舉辦部門提出,報經省聯席會議對培訓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培訓機構資質和經費安排等方面進行審核同意后,方可實施,并嚴格遵循誰培訓、誰出錢 的原則,由舉辦部門負責承擔因培訓發生的相關費用。
3備魘薪逃行政部門成立相應的領導和工作機構,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確定一名分管負責同志,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均應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
4備骷督淌ε嘌禱構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基地;高師院校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承擔相應培訓任務;中小學校是繼續教育的主陣地。
5敝行Ы淌繼續教育實行領導負責制,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師進修院校、有關師范院校和中小學校的主要負責人為繼續教育第一責任人。
6敝行Ы淌繼續教育和繼續教育基地建設是教育督導和普九復查的重要內容。
7敝行Ы淌ε嘌凳敵芯霾咴鶉沃坪馱鶉巫肪恐疲并通過開展專項督導,整頓培訓秩序,規范培訓行為,增強培訓實效,把面向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減少到最低限度,以切實減輕教師負擔。
二、目標與原則
1敝行Ы淌繼續教育的總體目標是: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提升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近期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和提高教師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的能力。
2敝行Ы淌繼續教育的原則是:分層分類,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按需施教。根據基礎教育發展和教師的實際需求,及時調整和不斷完善繼續教育內容;堅持集中面授、自學與校本培訓相結合;堅持面向農村、送教上門,堅持創新培訓模式,推進教師遠程研修。
三、類型和項目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每5年為一周期,從20xx年開始,每周期內中小學教師年均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不少于72學時。
1苯淌Ω諼慌嘌怠C嫦蛉體中小學、幼兒園在崗教師的繼續教育,為360總學時。按照學科教學計劃,分層組織實施。其中,國家和省定專業技術人員公共課程培訓為80學時。公共課程納入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由當地人事、教育行政部門具體指導實施。為減輕中小學教師工學矛盾和經濟負擔,教師參加集中面授原則上不出縣。中小學教師的培訓由各地教師進修學?;蛴嘘P師范院校實施。培訓費由部門、學校、個人共同支付。個人支付部分由培訓單位按照《省物價局、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培訓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皖價費〔20xx〕243號)規定收取。
2憊歉山淌ε嘌?。窘逃姓块T選拔認定的中小學骨干教師參加的培訓,時間為1年,集中研修為240課時。骨干教師省級培訓根據省級培訓方案,由省級培訓院校實施。不向教師收取培訓費用。
3碧岣哐Ю培訓。中小學教師參加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由學校批準后,自愿參加,費用自理。省教育廳提出培訓計劃,并委托有關高校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參加提高學歷培訓可折算為一定的繼續教育學時。
4庇⑻囟未來教育項目培訓。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不向教師收取培訓費用。
5斃驢緯膛嘌怠O蹬浜匣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展的專項培訓,納入教師繼續教育,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不向教師收取培訓費用。
以上各類培訓的具體實施細則由省教育廳會有關部門另行印發。
四、證書管理
1比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統一使用省人事廳印制的《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其他任何單位自行制作、發放的證書無效。
2敝な櫸⒎擰8魘腥聳灤姓部門負責本地區中小學繼續教育證書的編號、加蓋鋼印工作,同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證書的統一申領和發放工作。
3敝な櫚牡羌嗆蛻笱欏8骷杜嘌翟盒8涸鵂中面授的學時登記,中小學校負責校本培訓情況登記,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負責省統考課程的登記。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校本培訓課程的審核,各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集中面授課程的審核,省每年組織對各市繼續教育證書登記和審驗情況進行抽查。
4輩渭庸歉山淌ε嘌檔慕淌Γ須提供骨干教師培訓通知書和結業證書,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辦理免于參加周期內教師崗位培訓證明,并在本人繼續教育證書上登記相關內容。
5奔絳教育證書作為完整、系統記錄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情況的有效憑證,由教師本人保管,涂改無效。證書損壞、丟失后,應及時向發證單位申請補發。
五、經費保障
1敝行Ы淌繼續教育以財政撥款為主渠道??h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的繼續教育經費由本級財政安排,經費標準不低于中小學教師工資總額的1.5%,并在地方教育事業費中專項列支。地方教育費附加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培訓。財政困難的地區要積極建立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個人三者分擔繼續教育成本的機制。省級繼續教育專項經費逐年適當增加,重點用于農村骨干教師和培訓者培訓。
2卑煅條件較好的中小學校應在業務經費和辦學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教師繼續教育專項經費。
3備骷督逃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在年初教育預算中設立本級骨干教師和培訓者培訓專項經費。
4敝行Ы淌繼續教育經費由縣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其中直接用于教師進修院校辦學的經費,由主管部門根據培訓計劃在編制年度預算時安排。
5本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批準參加繼續教育并完成繼續教育任務的中小學教師,其學習期間的費用按有關規定在繼續教育經費和所在學校的業務經費中開支。
7 鼓勵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資助、捐贈,并積極爭取各類項目基金。
六、基地建設
1備據教育部《關于加強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教師〔20xx〕3號)和《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標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本級繼續教育基地標準化建設,逐步將教師培訓基地建設成為教學、資料、實驗、電化教育和教育科研中心。
2備骷都絳教育機構,可根據自身的辦學條件及服務范圍,申報繼續教育基地資格,由同級教育行政部門認定,認定結果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
3備骷都絳教育培訓基地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建設與管理。省教育廳依據教育部《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標準》,組織對全省縣級教師培訓機構進行示范性評估和合格評估;會同人事行政部門對省管繼續教育基地進行資質認定。省教育廳每兩年進行一次評估,對不具備條件或違反有關規定的,取消其基地資格?;貙嵭心隀z制度,各級基地向其主管部門上報年檢報告。
七、獎懲措施
1敝行Ы淌Π垂娑ú渭蛹絳教育,享受與在崗人員同等的工資、獎金和福利待遇。
2痹詡絳教育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地區、單位和個人,縣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3狽財榔鋼俺?、衅浮⒏偲嘎殑?、晉級及考核評優的中小學教師,須按規定將繼續教育證書提交同級人事行政部門審驗。
4 接受規定的繼續教育是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培訓或未經同意中斷按規定必須參加的繼續教育的中小學教師,由所在學校取消其職務聘任資格,或延緩其職務評聘,繼續教育費用全部由本人承擔。
5狽參シ幢景旆ü娑ň侔斕鬧行Ы淌ε嘌擔教師有權拒絕參加,同時追究舉辦單位及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并嚴肅處理。
6倍災行Ы淌繼續教育工作和培訓基地建設工作領導不力,導致不能完成培訓任務的單位,其第一責任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評為優秀等次,情節嚴重的,要給予通報批評直至行政處分。
八、附則
1庇錐園、特殊教育機構、中等專業學校、師范學校、職業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教師的繼續教育參照本辦法實施。
2北景旆ㄓ墑〗逃廳負責解釋。
3北景旆ㄗ苑⒉賈日起施行。
繼續教育含義第一,繼續教育是一種成人學歷教育;
第二,受教育者在學歷上和專業技術上已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和水平;
一、美英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特點
(一)教師繼續教育制度的法律支持和經濟保障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的競爭都從根本上集中表現為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又逐步反映到教師隊伍的建設上。教師職前培養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基本上形成了較穩定的模式,人們便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師的職后培訓上,在發達國家,教師繼續教育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終身教育思想。在80年代中期以后,教師繼續教育則主要是從教師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作用,未來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國家命運這一角度來思考的。
這一點在美英的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表現是十分明顯的。在美國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歷史上,政府對加強政策法規建設來提升教師繼續教育的社會地位的認識,是經由自發走向自覺的,并由此逐漸體現出政策法規的建設對教師繼續教育發展所起的保證和推動作用。從1862年開始,為適應工業革命的發展,頒發《毛利法案》,在建立職業學校的同時,要求任教教師進行技術知識的進修學習;與1958年通過《國防教育法》,并規定從1959-1962年間每年撥款8億多美元用來改革各級學校教育,培養科技人才,提高教師的科學教育水平;1965年又頒布《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法》,加強教師的在職培訓;1972年的美國教育白皮書還進一步宣布,新任教師可有1/5的時間進修,正式教師可每隔7年輪流脫產進修一次,為教師繼續教育權利的行使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1983年,美國教育部長貝爾任命的國家教育委員會對美國教師繼續教育提出5項政策建議;1999年,美國召開了“教師質量大學校長高峰會議”,對培訓教師的高等教育機構有所約束以保證培訓的效果;美國2000年教育發展戰略目標之一就是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及其專業性技能的開發,要求所有教師接受培訓以更好地教育學生。在英國,早在70年代就開始注重對教師實施全國的教師繼續教育,英國近年來進一步加強了對師資培訓的管理工作,1994年頒布的教育法案成立的師資培訓署負責英國教師培訓的各個方面,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把教師入門訓練、就業以及在職進修的政策發展和實施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的、不斷發展的、專業化途徑的一部分來看待的組織。1998年英國啟動1T培訓工程。布萊爾首相決定投資總額為6億英鎊的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力圖通過培訓教師學會計算機和掌握因特網來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師繼續教育理論研究和目標的轉變
1965年法國教育家保羅•郎格朗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成人教育推進委員會上正式提出了“終身教育”這一思想并迅速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在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發展理論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成為全球性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為了推動教師的職業發展,其焦點是教師的發展問題。美英等發達國家通過國家行政的法律政策和強有力的教育行政措施來推進教師教育的一體化和專業化,另外,美英政府也十分重視教師繼續教育理論的研究,從終身教育的理念出發,在延長職前培訓年限的同時,努力抓好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保持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的關聯性和連續性。
美英教師的繼續教育目標呈現多樣化趨勢,有補充學歷的、有提高教學技能的、有獲得更高學位的、有獲得更高證書以取得更好待遇的等。這樣多目標的培訓適應性很強,但對教師而言,卻帶有很濃的功利性。因此,目前美英政府在保持教師繼續教育多目標培訓的前提下,逐漸促使參與繼續教育教師的角色由功利觀向素質全面發展觀轉變。
近年來,美國提出了“五者型”教師培養目標:教師應當成為學者、教學者、交往者、決策者和示范者。
即教師首先應該成為其主修專業、教育專業的學者;其次必須是懂得如何教育有成效的教學者;第三,能夠掌握學生心理發展特征,在教育過程中能得到學生的配合支持、善于與學生交往的人;第四,教師能運用廣博的知識和深刻的見解作出判斷和決策;第五,教師的個人品格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和示范。英國提出了“完整型”教師培養目標:即教師優良個人品質、精湛的教育教學技能和較強的學習能力二要素統一的完整。
(三)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多樣化和內容靈活化
1.“教師中心”模式。指通過設立專門的教師繼續教育基地,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為主的模式。
2.“高校本位”模式。高等院校除保留傳統的脫產進修高學歷等方式外,還開辦“教育診斷醫院”、“教師職業發展學?!?大力推行遠距離教育,送教上門。
3.“學校本位”模式。由教師任職學校自主制定培訓規劃、自主組織培訓活動。“以學校為中心”的教師繼續教育模式,是在原“以學校為基地”的教育模式基礎上改建起來的。
4.教師職業發展學校模式(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簡稱PDS)。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是由大學教育與中小學合作創辦的一種新型教師繼續教育學校。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大學教師教育的培訓計劃和給予在職教師職業發展的機會。
近年來,美英的教師繼續教育內容越發富于針對性和趨于實用性及前瞻性。美國教師繼續教育內容:一是重視教育學科,強化教育實踐;二是拓展學科專業課程內容,致力于從事執教素質的培養,要求教師素質全面即“一專多能”。目前,美國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體現的一個鮮明特點,即內容與教學實際的緊密聯系。英國的教師繼續教育內容,按教師水平的不同,繼續教育內容分為五種:(1)為學歷不合格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教師開設的補習課程;(2)為具有3-5年教齡的合格教師開設的高級研究課程;(3)為師范院校畢業的教師開設的教育學學位課程,進修合格可授予大學教育學士學位;(4)為大學畢業或非大學畢業的教師開設的攻讀教育碩士學位的課程,此類課程側重教育論和教材教法的研究;(5)由地方教育部門和師資培訓機構主辦的為解決各類教師某一方面教育教學問題的短期課程。
二、美英教師繼續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一)確立新教師繼續教育理念――終身教育觀
“教師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終身教育理念?!彼鼧O大地強調了教師終身學習的必要性并突出了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地位。目前,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在延長職前教育年限的同時,努力把握教師的繼續教育,并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終身教育思想的直接影響下,教師的繼續教育更顯得尤為重要。
(二)加強立法工作,確保經費投入
培訓政策配套、培訓經費到位。美國、英國都有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在制度和經費上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提供保障。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必須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其有法可依、依法治教。并在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繼續教育法規的同時,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應投入足夠的培訓經費來保證繼續教育的開展。同時,還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教師的繼續教育,為其提供一定的資金和多種服務。目前,我國只有北京、上海、成都、武漢等大城市已相繼制定了教師繼續教育規章或政策及培訓制度,但配套政策不完善,沒有形成良好的競爭、激勵機制和保證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
(三)構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網絡及培訓模式的多樣化
美英教師繼續教育多樣化培訓模式的采用是值得我國效仿的。目前,就我國而言,建構體現時代特點及中國特色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模式是高效、高質量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的保證。“網絡培訓”和“校本培訓”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因為國際上教師繼續教育走上了網絡科技時代,網絡培訓已成為國際化趨勢。這種以學員為本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每個教師可以在自己想要學的時間,既可獲得大量的使用知識,并且隨時可以與“培訓人員”交流、探討,這樣就可進一步提高培訓效益。但是,任何一種看起來比較好的模式,其實都不是完美的,只有多種選擇才可發揮所有培訓模式的優點,才可使整體的培訓達到完善。這對我國是有很大啟示的。
(四)重視教師繼續教育目標和內容的全面性
現在各國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目標己超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教學能力范圍,擴展到作為教師的所有力一面。包括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教育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及發展教師個性的一切活動。因此,為使我國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真正發揮實效,在繼續教育的目標、內容、課程設置上應密切聯系工作實際,增強專業課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增強教育技能的訓練,使學員感到每次接受繼續教育都有實效、有收益,聽得明、學得著、用得上,真門發揮教師繼續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是指在基礎教育領域內,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以提高師德水平、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自主發展水平為目標的培訓機制、內容、方式和方法。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培訓主體、培訓理念、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手段(方式、方法)與培訓管理(過程監控、考核評價)等,這些要素的優化組合及發揮獨特作用的過程,就是模式生長、發展、形成的過程。培訓理念及其指導下的培訓模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質量,湖北省樹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新理念,并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教師培訓模式,建立了符合本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的教師培訓模式。
一、湖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組織運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1.“兩線四級”的組織運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的“兩線四級”組織運行管理體系。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省、市、縣、鄉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培訓基地,組織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各司其職,齊抓共管,保證培訓工作的運行。
省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負責制定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制定各類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計劃;組織編審教材;審批全省高、初中教師繼續教育基地的辦學資格并加強對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的指導;檢查指導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省統一要求,負責制定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施規劃和措施;負責本地區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及其基地建設,負責審批本地區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的辦學資格;籌措和管理教師繼續教育經費;考核、評估并指導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地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本縣(市)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籌措和管理繼續教育經費;指導鄉鎮及學校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制度;建立綜合考評、獎懲制度等繼續教育的驅動機制。
鄉鎮教育管理部門和教師任職學校有計劃地選派、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并籌集相應的師訓經費。中小學校長負有組織和指導本校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責任,把教師的繼續教育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程,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
省、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依托教師進修院校和師范院校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協助教育行政部門抓好本區域內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工作。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行成績考核和證書登記制度。繼續教育基地負責做好學員的培訓、考核和登記工作。對完成了繼續教育的規定學時并經考核合格者,頒發省教育廳統一印制的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結業證書。
2.“三位一體”的組織運行管理模式
為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湖北省實施了“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以下簡稱“工程”),此項工程主要采取三位一體運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是湖北省教育廳為提高農村教師整體素質,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而采取的重要舉措。從2005年開始,用5年時間,將全省現有的10萬農村鄉鎮中小學教師(其中校長培訓1萬人),集中到武漢市進行免費培訓10天?!肮こ獭辈扇≌袠速徺I培訓,受訓者全免費接受培訓,嚴格考核培訓情況,根據績效給予獎勵的運作模式。在具體運作方式上做到“五統一”,即統一安排培訓時間,統一設計培訓課程,統一調配培訓師資,統一規定培訓方法,統一訂購生活用品。在培訓工作實施過程中,省教育廳、培訓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建立了“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加強培訓工作的管理和質量監控。
省教育廳負責培訓方案的制定、實施和管理,培訓師資的選配、資源建設,加強培訓過程的質量監控。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參訓學員的選送、組織與協調。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按時組織好學員報到并提供交通便利,確保學員往返和培訓期間的安全,敦促學員完成集中培訓后的在崗研修任務。承擔培訓任務的院校按要求利用自身資源,提供優質培訓服務,確保培訓質量?!肮こ獭眳⒓訂挝患捌漕I導都按照職責分工,切實承擔起相應的工作任務。省教育廳領導高度重視“工程”的統籌與協調、實施與管理。
二、湖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組織模式的個案分析
1.“三型十環”培訓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在中小學教師培訓實踐中總結出“三型十環”培訓模式。“三型十環”模式構建的理論依據是教師需求多元化和教師培訓多樣性理論。“三型十環”模式構建的實踐依據是校本培訓經驗的總結。教師校本培訓,必須充分考慮欠發展類、發展類、優先發展類的不同實際及多種需求,設計教師培訓的多樣性培訓模式。“三型十環”模式的構架主要有三種模式:學習——崗練——考評——分層模式;分層——研訓——師導——定向模式;定向——專修——獨創——發展模式。十堰市實驗區按照行動研究的基本思路,構建了九種校本培訓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式、現場診斷式(微格式)、問題探究式、專題講座式、示范——模仿式、情境體驗式、自修——反思式、研訓互動式、網絡信息交流式。目前十堰市教育局總結提煉出了適合各種不同類型學校的校本培訓“三型十環”模式,用于實驗區的學校和縣市部分中小學實驗,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模式正由實驗區向全市中小學輻射實施。2.“專家診斷”式培訓模式
在教師培訓實踐活動中,武漢市洪山區積極試行“專家診斷”式培訓模式。所謂“專家診斷”培訓,即選出的專家組對參訓教師進行培訓前的調查研究后,針對不同的教師存在的問題,采取集中、分組、個人培訓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專家“會診”,因材施訓。“專家診斷”培訓的理論依據是皮亞杰的“臨床法”和巴班斯基的“教育會診”理論;成人個性雖具有相對穩定性,但也是可塑的;發展學生個性與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需要具備鮮明特色與個性的教師?!皩<以\斷”培訓遵循主體性原則、多樣性原則、指導性原則、實效性原則?!皩<以\斷”培訓采取一看、二聽、三察、四議的診斷形式與方法。診斷標準與內容一要以學員個性特征為依據,二要以骨干教師標準作為依據,三要以新世紀對教師的要求為依據?!皩<以\斷”培訓的程序:①聘請專家,成立小組;②自我評價,提出問題;③專家診斷,確定目標;④制定方案,實施培訓;⑤效果評價,總結提高。如此培訓,形成了一批具有獨特教學風格和鮮明個性的骨干教師。同時也遇到一些困難,如實踐場地難找,工學矛盾,經費緊缺教材缺乏,給參訓教師備課造成了困難,從而影響培訓效果。
3.校本培訓能級模式
2004—2007近三年來湖北荊門東寶區教育局著力于具有“針對實際、強化實訓、突出實效”特點的校本培訓模式創新,展開了構建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的初步探索與實踐。所謂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是一種以培養適應新課程和學生素質發展新要求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目標,以學校為單位,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能力發展為核心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體系。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的總體構架是:構建三大體系,形成三大平臺,達成三大愿景。
(1)目標與內容體系:首先是明確總體目標定位,達成三大愿景。一是以構建“能級模式”為支撐,切實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二是以發展教師“八項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職業表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課程開發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學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爭創能力)為支撐,切實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三是以優化師資團隊“三型”(成長型、成熟型、成就型)能力發展結構為支撐,切實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其次是分能力項目、年度(學期)和具體實施培訓活動項目,擬定明確的培訓目標要求。形成培訓內容菜單:一般可分A培訓能力項目、B必修課程要目、C能力實訓要點三級來編制,并相應附加必要的實施說明。
(2)途徑與方法體系:搭建自主研修、崗位培訓、遠程教育三大平臺,突出“主體化”、“一體化”、“信息化”特點。
(3)管理與評價體系構建要求:落實機構,落實常規,落實評價。
4.課題驅動模式
2007年,蘄春縣被確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有效推進區域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實驗區,申報的子課題《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有效模式研究》已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總課題組審定批準。參與課題實驗為該縣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提供新的發展支點。以課題為載體,以校情為依據,進一步深入探索校本培訓的新模式、新策略,促進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實現全縣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對幼兒教師的能力與素質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可雖然我國幼兒園教職工隊伍龐大,但總體學歷水平偏低。因此,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綱要》,縮小城市與農村幼兒園師資的差異,同時為貫徹終身教育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是當前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1]
同時,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普及,數字化網絡化的繼續教育將是勢不可當的發展潮流。劉延東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強調,在“十二五”期間,要以建設好“三通兩平臺”為抓手,并強調“三通兩平臺”是當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目標與標志工程。因此,在學前教育成人繼續教育規模日益擴大的形勢下,我們設計并開發了符合淮安當地實際需求的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平臺系統,期望這個平臺系統能讓“三通兩平臺”建設在繼續教育中得以完美體現。
淮安市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現狀
近年來,淮安市瞄準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創建目標,全力推進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努力擴大教育資源、提升幼兒教師師資水平。淮陰師范學院是蘇北地區培養本、??茖哟斡變航處熞约皩W前教育教學管理與研究工作者的重要基地之一,其學前教育繼續教育主要包括成人繼續教育和園長、骨干教師的培訓兩個方面。
1.成人繼續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學點日益增多
淮陰師范學院目前在籍成人繼續專科生414人,在籍成人繼續本科生2453人。繼續教育生源分布范圍廣,每年暑假,教師們都要奔赴各個教學點開展繼續教育工作。學員人數每年在大幅度增長,由2010年的一屆400余人到2013年的一屆1000余人。
2.園長、骨干教師的培訓力度不斷增強,廣度不斷增大
近幾年來,隨著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園長與骨干教師的培訓成了每年都要進行的必修課。2012年淮安市共完成2000多名骨干教師、500多名園長的培訓工作。2013年各縣(區)教育局幼教干部、幼兒園園長代表共350余人參加了幼兒園園長暑期培訓培訓。2014年各縣(區)的園長和骨干教師的培訓也已提入了日程。
淮安市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平臺系統
淮陰師范學院是淮安學前教育的師資培養的重要單位,面對每年大量的各類培訓任務,迫切需要一個信息化平臺來支撐。
淮安市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平臺系統由三大網站平臺構成,包括現有的“淮陰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門戶網、“淮陰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實踐教育中心”平臺以及專門為學前教育繼續教育而開發的“學前繼續教育平臺”。這三大平臺共同完成了淮安市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平臺系統的“三通兩平臺”的建設,具體如下頁圖1所示。
1.“兩平臺”的建設
嚴格意義上來講,“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平臺”和“淮陰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實踐教育中心”共同構成了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而“淮陰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門戶網則充當了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
(1)淮陰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實踐教育中心
“淮陰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實踐教育中心”網絡平臺采用“6+1+1+1+1”的模式建設,即建設有6間小微格教室,1間高配置的課程錄制室,1間遠程交互室,1間教學設計室和1間普通話室,同時還建設有一個控制中心。利用該網絡平臺可以實現同步課堂與視頻協同學習。
(2)“淮陰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門戶網
“淮陰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門戶網的具體功能包括:①學籍管理。②教務成績管理。③學生綜合素質管理。④學生成長檔案管理。⑤協同辦公管理。
2.“三通”的建設
(1)登錄即可訪問的校校通
訪問者只需借助互聯網根據自身的身份進行登錄,即可訪問該平臺。該平臺系統內的資源各繼續教育教學點可以共享,各幼兒園也可以共享。
(2)支持上傳與管理系統資源的班班通
“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平臺”、“淮陰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實踐教育中心”網絡平臺、“淮陰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門戶網協同運行。學員利用網絡就能使用優質的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實現與遠程名師的在線互動。
(3)創建虛擬學習空間的人人通
班級、教師、學生借助該平臺系統中的資源,通過跨平臺交互技術形成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真正把技術與教學實踐的融合落實到每個教師與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中。
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平臺的建構框架
在淮安市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平臺系統中,“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平臺”是最核心的內容。本平臺緊緊圍繞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為核心而展開,由“專業標準、網絡課程、專業實訓、教育研究、素材中心”等五大內容模塊組成,外加“用戶登錄”這一特定用戶信息模塊,具體結構框架如圖2所示。
1.用戶登錄
在本平臺中,服務對象包括高校繼續教育教學管理人員、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學員、幼兒教育和幼兒機構一線員工以及其他社會人員五類群體,不同的服務對象都會有與其身份相對應的權限設置。例如,高校繼續教育教學管理人員負責與制定培養方案、技能標準、教育研究等;學員學習資格的審核、成績的最終核定等。而教師和學員則具有網絡課程、素材中心的完善與修改權限等。
2.專業標準
(1)培養方案
以國家《幼兒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作為指導綱要,進一步優化不同學歷學習者的培養計劃,從而使培養目標更加符合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要求。
(2)技能標準
學前教育專業的技能標準包括彈、唱、說、跳、畫等五大方面。
3.網絡課程
實現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基礎工作就是完善學前繼續教育平臺中的網絡課程的建設。因此,本平臺以《教師教育課程標準》中對幼兒教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模塊的具體要求為依據,重點建設《學前教育史》、《學前教育學》、《早期兒童發展科學》、《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等十五門網絡課程。[2][3]每門網絡課程的建設均包括課程導學、課程交互和課程考核三大塊內容。
課程導學以課程的教學章節為基礎,每個章節至少包括電子教案、教學課件、習題、教學視頻等四部分內容,而微格教學視頻、教學拓展等板塊的增添則根據課程的需要度來完成。
課程交互不僅能提高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還能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在網絡課程的設計中,課程交互包含課程作業、在線答疑、討論區、最新消息等四大部分。
課程考核是教育質量得到保證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在網絡課程的設計中,課程考核包括單元測試、形成性成績和期末考核三部分內容。
4.專業實訓
專業實訓環節是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基本技能實訓、拓展訓練和微課程?;炯寄軐嵱枎椭鷮W習者掌握彈、唱、說、畫、跳等五大基本技能;拓展訓練幫助學生、教師及管理者獲得有效的實踐性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教育實踐能力。微課主要用于輔助專業實訓而進行的,包括幼兒手工微課包、幼兒游戲微課包等。
5.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模塊的建立主要是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繼續教育機構、教師及學術研究者提供服務,為他們提供自主學習、討論與交流的平臺,為學前教育繼續教育組織機構的全面發展提供最新的動態與資源。
6.素材中心
素材中心是網站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它是網站的骨骼和血肉。該平臺的素材資源大致分為文本、圖片、視頻、音頻、動畫、微課包、課件等七大主要形式。文本素材包含開發培養方案、技能標準、電子教案、習題和實訓指導書等。圖片素材包含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場景、學生作品、兒童讀物、專業實訓圖片等。視頻素材包含學生專業技能展示視頻、幼兒園優秀教學視頻、專家講座視頻等。音頻素材包含世界名曲、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兒童歌曲、兒童故事、名家采訪錄音等。動畫素材包含各種可用于學前教育專業教與學的Flas。微課包是將幼兒教育課程中一些的知識點進行微課化。PPT課件包含各專業課程的以教學課時為單位的課件。
未來展望
從淮安市的繼續教育平臺系統構建經驗可以得出,學前教育教師繼續教育平臺系統的建構應以先進的網絡與多媒體技術、海量的存儲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作為支撐,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享體制;以此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滿足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成人繼續教育學員、幼兒教育和早教組織機構的一線工作人員和其他社會人員等不同類型的學習者的需求,從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最終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承毅,楊占鵬.幼兒教師繼續教育需求分析與對策――以魯東大學成人高等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繼續教育研究,2011(10):74.
二、深入一線做調研,按需立項接地氣
開展按需施訓是落實“以師為本”的培訓理念的集中體現。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不同,城鄉及不同區域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也不同,因此,只有滿足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培訓,才是有效且能贏得教師歡迎的培訓。每年進行市級培訓項目設置之前,市局教師工作處會同市繼教中心認真開展培訓前的項目調研,堅持與一線教師、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師訓管理者座談、交流,以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并在堅持我市教師培訓的連續性的基礎上,科學、整體地規劃教師培訓項目,努力做到全員培訓與骨干研修結合,短期培訓與長線培訓互補,理論學習與實踐研修兼顧,力求項目設計針對我市教師實際,最終提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的專業指導。教師培訓項目根據教師的需求而設定,深受參訓教師的歡迎。特別是近年來,每年市級項目參訓教師近15000人次,參訓率接近100%。由于項目設置和培訓內容能吸引教師,所以參訓逐漸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大有裨益。
三、課程設計精品化,資源整合優質化
教師培訓,即給教師專業的引領和發現、利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個人素養。只有做好教師培訓,才能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1.市場化運作項目招標,優質培訓成效顯著
從2009年開始,市級教師培訓實行項目外包,即通過公開招標,廣泛引進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整體規劃,基本實現了“項目專業設計、政府公開招標、資質機構承辦、區校兩級協同、市級整體管控”的操作模式。通過招標信息的,各種優質的教育資源被引入武漢的教師培訓活動中。這樣,教師便能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例如,常青第一學校的劉佳老師這樣說:“我有幸來到位于首都北京的北京師范大學,參加由武漢市教育局組織的首屆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研修班的學習。雖然11月的北京秋風瑟瑟,滿地落葉,讓我這個一直生活在南方的人感到無比寒冷,但培訓課程如火如荼,專家高屋建瓴的講座以及特級教師理論結合實踐的剖析,不僅讓我從理論高度了解到新時期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必要性,更讓我從實踐角度理解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這次培訓學習對我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既提高了我的思想認識,又使我獲得新的感悟,還令我明白教學反思的重要性?!?/p>
2.開發本地優質資源,鍛造精品課程
我們注重本地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并組織名特優教師集體研討,以形成適合武漢教育發展現實的精品課程。在此基礎上,建立我市一線教師的優質資源庫,旨在向全市教師培訓基地推出一批精品課程和優質師資,以豐富教師培訓的內容,最終適應教師專業的發展需求。同時,各區也在積極行動,采取“內強隊伍、外聯優質基地”的策略,通過內修外習的方式,打造骨干隊伍,提升區域教師的整體水平。
四、優化培訓打基礎,立足基地抓爭創
1.認真學習文件,建立市級標準
教師培訓基地是教師的專業發展中心,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孵化器。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認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市大力推進教師培訓機構改革建設,充分發揮其在新時期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的服務與支撐作用。
2.優化資源配置,探索“研訓一體化”
各區級教師培訓機構根據區域教育發展的需要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訴求,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在完善機構、規范管理、創新模式和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使教師培訓基地基本成為本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的集散地。例如,武昌區、洪山區積極開展“研訓一體化”的探索與實踐,有效整合區內教育資源,實現目標融合、內容兼容和過程協調,以突出“小實體、多功能、大服務”的特點,基本形成區域性教科研、中小學教研以及教師培訓一體化的“大研訓”格局。又如,新洲區教師培訓中心根據區局教育規劃的總體目標,強化自身建設,努力把培訓中心建成促進教師發展的服務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導中心和品牌中心。總之,教師培訓中心首先要發展自己,然后引領教師發展,最終帶動學校發展。
3.爭創達標建設,以便強基固本
2011年,教育部師范教育司重啟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認定工作,給教師培訓基地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各區級教師培訓基地對照教師司的評估標準,深化機構內部改革,既抓硬件的達標,又重軟件工程的建設。例如,武昌區教培中心積極創建國家級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基地,通過內挖潛力,外學經驗,不斷提升“研訓一體化”的工作實效性,更好地促進了教師的發展,并經專家組評估考核,一次性通過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的認定,是繼東西湖區教師進修學校后又一個國家級示范基地,有力推進了區域教育的發展。此外,我市還創建市級教師培訓示范基地3個,市級教師培訓合格基地7個,為全市教師繼續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跟蹤考核查實效,學分管理網絡化
1.出臺管理規范,促進培訓多樣化
為了有效保障全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市教育局出臺了《武漢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管理辦法》,就教師繼續教育的組織管理、業務管理以及學分考核細則等內容作出明確規定。具體有四點。其一,完善管理體制。在五年的不斷探索中,逐步完善、落實三級管理、三級培訓和三級考核,使全市教師繼教工作層層有人抓,層層有活動,層層有督導,層層有考核與評價,努力使繼續教育工作不留死角,全方位運轉。其二,更新培訓理念。學習和借鑒先進的培訓理念,充分尊重受訓教師的主體地位,牢固樹立“以師為本”的觀念,關注教師的需求與發展,并在繼續教育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讓他們有選擇權,使他們由繼續教育的順從者向專業化發展的踐行者轉變,最終不斷開創教師繼續教育豐富多彩的新局面。其三,改變培訓模式。注重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相結合,校本研修與遠程教育相結合。緊密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創新思路,改變培訓方式、方法,突出教師的“自主性、開放性、合作性和發展性”原則;積極引導教師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優勢,以信息化帶動教師培訓的現代化,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員聽;教師寫,學員記”的被動接受的培訓模式,把交流、研討、辯論、沙龍以及合作學習與名校訪學等方式引入培訓課堂,使培訓課堂充滿活力,使教師的靈感、智慧、創造力以及新思想、新思路在互動和碰撞中生成、升華。其四,創新考核方式。教師繼續教育的目標不僅在于教師是否按時完成學習內容,更在于教師的個人成長,也就是說,教師繼續教育既要重視結果考核,又要重視過程考核,還要強調訓后的實踐。2009年,參訓教師回到工作崗位后開展訓后實踐研修開始實施,為此,市教育局了《市教育局關于做好中小學教師市級集中培訓后期實踐研修工作的通知》,通過研修將培訓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不僅發揮培訓的效益,更引導教師注重反思,以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最終促進他們的專業發展。
2.實行網絡管理,提高學習效益
2010年,市繼教中心積極籌建武漢教師教育網(以下簡稱“教師教育網”)。2011年3月,教師教育網建成開通,全市在職教師個人專業業務檔案及繼續教育信息全部實行網絡管理。意義有五個:一是教師個人可隨時登錄教師教育網查詢個人專業發展信息及繼續教育學分;二是市區繼續教育管理部門可通過教師教育網了解全市和區域教師繼續教育的完成情況;三是為制訂教師繼續教育年度及短期規劃提供可靠數據,方便學校管理和市區考核,以提高工作效率;四是網頁開通的“繼教管理”“繼教動態”“繼教研究”和“培訓心聲”等欄目,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并擴大了對我市教師繼續教育的宣傳,不僅營造良好的教師培訓氛圍,更增強教師個人終身學習的自覺性;五是網頁開通的“師路心語”欄目,既加強與教師的實時互動,傾聽教師的培訓心聲,又廣泛采集教師的培訓需求,為教師培訓計劃的制訂提供有力支持,使培訓更適應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最終提升教師繼續教育的工作效益。
六、轉變培訓觀念,推動繼續教育
委局領導高度重視全市教師隊伍建設,把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作為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將教師培訓工作作為績效考核目標,從人員、經費和制度上給予充分保障。具體有三點。其一,經費到位。每年市教育局撥出專項經費2000萬元支持市級骨干教師培訓,以打造各區及各學科的“領頭雁”。其二,指導及時。委局主要領導須聽取各方意見,以宏觀指導每年的市級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的設置工作,并從教育政策、委局中心工作以及全市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認真審核年度工作方案。三是積極參與。分管領導經常參與全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研討會,并深入培訓一線,以充分了解一線教師培訓的現實需求,及時解決培訓中的問題,最終確保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高效運行。
1.創出特色,樹立品牌,助推發展
由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全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創出特色,樹立品牌,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1)整合教育資源,形成“大培訓”格局
在漢陽區,每年局領導牽頭,組織召開“諸葛亮”專題工作會,集思廣益,共同商議培訓大計(論證培訓項目、研討培訓主題、選擇培訓內容、推薦培訓師資和確定培訓方案),以使全區形成各方關心培訓、共同實施培訓的“大培訓”格局。
(2)落實保障機制,劃撥專門款項
在江夏區,既堅決落實保障機制,又撥專款對培訓設施、設備進行維護和更新,還出臺了《區教育局關于落實市區兩級教師培訓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以確保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圓滿完成。在江岸區,堅持將每周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信息刊登在局周安排上,以體現行政對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推動力。
(3)加強工作保障,實施“雙線”管理在蔡甸區,2012年既出臺了《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管理辦法》和《區中小學班主任培訓管理辦法》,又實施“行政線”和“業務線”的“雙線”管理模式。局師訓科、區教師進修學校、區
教研室、各鄉鎮教育總支以及各中小學分級負責,層層簽訂責任狀,時時加強過程管理,事事納入績效目標;同時,區教育局加強工作保障力度。
(4)努力打造平臺,促進內涵發展
區教育局按照辦學標準,加強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建設,保證培訓經費,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例如,東西湖區基于教師繼續教育發展的現狀,圍繞內涵提升、區域協同、全員參與、整合優化和校本導航的教師繼續教育的工作內容,精心策劃和嚴密組織各項培訓活動,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臺。
2.注重宣傳,資源共享,有效促進
良好的輿論導向有利于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推進,因此,我們注重對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宣傳,實時信息傳遞、優質項目推介和創新模式等都是我們宣傳的內容。通過宣傳,可形成良好的氛圍,并激發全市教師對培訓的熱情,以提升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1)加強輿論導向
2009年,《中國教育報》以“培訓教師是政府應當承擔的責任——武漢市2009年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側記
(一)”和“讓教師培訓成為教師最大的‘福利’——武漢市2009年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側記(二)”為題,報道武漢的教師培訓工作,從教師培訓是政府的責任到讓培訓成為教師最大的“福利”,既體現武漢市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擔當,又達成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是促進教育發展、提升教育質量的基礎工程的共識。2010年,《中國教育報》以“讓更多優秀教師迅速成長——武漢市成立‘名師工作室’發揮名師輻射效應”為題,專版介紹我市名師工作室的運行機制及工作成效,于是,武漢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模式的影響力逐漸形成。2011年,《中國教育報》以“教師培訓交流‘撬動’城鄉教育天平——武漢打造十萬‘魅力’教師紀實”為題,全方位回顧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以強調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的共識。
(2)促進資源共享
我們通過教師教育網,及時傳遞有關我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信息,以使教師有更廣泛的學習渠道。例如,我市與《成才》雜志社聯合,編輯出版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有力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3)促進區域交流
我市各區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訌娏藚^內和區際之間的交流。例如:武昌教育培訓中心的《教育改革與探索》提出“促進‘研訓一體’”的理念,既服務基礎教育,又呈現區域教師研訓活動的實情實景;江岸區創編的《江岸教師》,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園地,既立足江岸教育,又圍繞教師的專業發展開設“政策法規”“教師培訓”“支教援教”“校長論壇”“名師風采”“園丁心曲”“他山之石”和“讀者信箱”等欄目,旨在交流教師教育經驗,探討教師教育理論,研究教師教育問題,傳播教師教育信息,服務教師專業發展,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硚口區推出的《師道研究》、蔡甸區編發的《師訓簡訊》等都從不同側面深入探討了區域內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旨在推動教師培訓從盲目走向有序。
3.均衡發展,以師為本,符合需求
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個性需求是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堅持“以師為本”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宗旨,讓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走進教師的心靈,符合教師需求,特別是向農村邊遠薄弱學校傾斜,使教師繼續教育真正成為邊遠薄弱學校教師的最大福利?!耙詭煘楸尽?,即最大限度關注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并為這一發展提供支持,使教師在培訓中提升素養和增強能力?!耙詭煘楸尽斌w現在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過程的每個環節,旨在尊重教師,發展教師,最終增強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具體有四點。
(1)一線調研
每年市教育局在設置培訓項目前,都會在一線調研(既調研培訓的方向,又調研課程的需求),以最大限度滿足教師的需求,使教師有機會表達專業發展的愿望。之后,教育局根據教師的需求和愿望,科學設置每個年度的教師繼續教育項目,并及時向教師繼續教育單位反饋教師的課程需求和發展愿望,力爭在教師繼續教育過程中為教師提供精品課程和優良師資。
(2)突出過程
教師繼續教育過程應凸顯參訓教師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報告式的培訓模式,讓參訓教師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加強參訓教師信息的反饋,以開展項目中期評估,及時調整培訓的內容和形式,最終滿足參訓教師的需求。
(3)重視項目
每次市級骨干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完成后,都堅持對全體參訓教師開展無記名問卷調查,既總結項目的實施情況,又為日后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積累經驗,最終更好地推進各項工作的改革。
(4)均衡發展
我市教育具有多元結構,且發展不均衡。由于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因此,關注農村和針對薄弱地區成為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重點。另外,針對農村和薄弱地區的專項培訓,既要滿足教師的專業發展,又要解決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以推進農村及薄弱地區的教育向前發展,最終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4.創新模式,堅持研修,提升效能
要提升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在創新中收獲經驗,并堅持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后的實踐研修。
(1)模式創新
我市努力改變授課教師一講到底的傳統授課方法,注重引導參加繼續教育的教師參與教學互動。例如,班主任培訓采用任務驅動、協同合作、主動競爭和有效激勵等方法,圍繞班級管理和班主任專業成長等問題,探尋班紀班風的建設、特別學生的應對、班隊活動的策劃與實施、班級敘事的撰寫(用教育情景劇)以及班級教育游戲的開展,然后由參加繼續教育的教師進行自我展示,最后由專家點評。這樣,參加繼續教育的教師便在自主學習與快樂分享中相互促進,進而獲得共同成長的體驗。又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教師羅彩虹說:“這五天的培訓真是痛并快樂著,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因為擔心第二天的展示。雖然展示的結果與自己的期望還有距離,但在展示過程中,我們獲得了無窮的快樂和諸多的感悟!就拿今天的分區交流來說,東西湖的教師的情景表演惟妙惟肖,生動體現了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新洲區的教師列舉了自己班級的案例,使大家意識到,班主任的工作不僅是走近學生,更要深入學生的家庭;蔡甸區的教師展示的‘復雜環境下的科學教育’,更多關注學生的成長,平樸無華,打動人心;在初中化學骨干教師的繼續教育中,他們從改變學習方式開始,制定、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管理、評價機制,并圍繞培訓內容,適時開展小組活動,讓參加繼續教育的教師親身體驗‘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感受建構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做中學”理念??傊處熇^續教育模式的創新受到教師的熱烈歡迎,并取得良好的授課效果,最終形成良好的教師繼續教育文化。
堅持“面向全員、突出骨干”的方針,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以實效、創新、開放、集成為原則,組織實施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全面提高我市廣大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打造一支理念新、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骨干教師隊伍,促進我市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二、培訓類別
(一)學歷培訓
1、學歷達標培訓。未達到國家規定相應學歷要求的中小學教師,應參加學歷達標培訓,取得國家規定的相應學歷。
2、學歷提高培訓。培訓對象是已取得國家規定相應學歷要求的中小學教師,通過培訓達到更高層次的學歷,以適應廣東省建設教育強省和我市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需求。
(二)非學歷培訓
1、教師職務培訓。本周期教師職務培訓主要任務是新課程培訓。根據教育部關于“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要求,凡進入新課程教學的教師必須進行崗前培訓。本周期內對全市中小學教師進行以師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全員崗位培訓。
2、新任教師培訓。新任教師在一年試用期內,應接受不低于120學時的教師職業道德、新課程和職業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培訓,使新教師基本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3、骨干教師培訓。骨干教師培訓是我市新一輪教師培訓的重點。通過對骨干教師的培訓,帶動我市教師全員培訓。我市將按照教育部、省教廳骨干教師研修班計劃,按比例推薦選送部分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骨干教師研修。同時啟動市級骨干教師培養工程,加快打造我市骨干教師梯隊的進程,促使一大批骨干教師由經驗型走向科研型,成長為教育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
4、校長任職培訓和提高培訓。新任校長在上崗前或任職規定時間內要參加規定學時的任職資格培訓。已取得任職資格的校長要參加規定學時的提高性培訓。在培訓提高的基礎上,組織富有辦學經驗并具有一定理論修養和研究能力的校長參加省級、國家級舉辦的高級研修活動。
5、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組織中小學教師開展新一輪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重點內容的培訓和實施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項目,進一步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6、緊缺、急需科目教師培訓。著重開展新課程改革急需學科以及英語、藝術等科目的教師培訓。
7、培訓者培訓。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及教育行政單位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負責人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其教學能力和組織工作能力。
三、培訓形式與任務
(一)教師職務培訓和新任教師培訓。本周期要對所有在職教師進行新一輪的全員培訓。培訓內容以新課程培訓為主,通識培訓與具體學科課程標準培訓相結合。培訓方式堅持短期面授和長期跟蹤指導相結合,培訓與教研、教改相結合,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小學教師由各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培訓,初中教師由*教育學院組織培訓,高中教師由*師范學院組織培訓。
(二)骨干教師培訓
1、選派優秀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各地要認真做好優秀骨干教師的推薦、遴選工作。本周期要分期分批選派3—5名高素質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參加“全國1000名中小學專家計劃”培訓,選派30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參加“全國10000名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研修計劃”培訓,選派300名左右的骨干教師參加“全省6000名中小學骨干教師研修計劃”培訓。選派一批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和教師參加省職業培訓基地培訓。培養和評定15名教育專家。
2、啟動市級骨干教師培養工程。要充分發揮我市培訓基地的作用,以*師范學院、*教育學院和各教師進修學校為依托,通過集中辦班、專家講座以及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重點培訓300名市級骨干教師和3000名縣(市、區)學科帶頭人。
3、建立跟班學習和掛職鍛煉機制。要加強與教育強市的合作,分期分批選派骨干教師到教育強市跟班學習。要安排有培養前途和發展潛能的青年骨干教師到我市基層學校掛職鍛煉,并作為今后晉升的一個基本條件。
(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從2005年開始,我市實施“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教師培訓。本項目上級認定的執行機構*市教師進修學校具體組織實施。主要采取選派主講教師參加省級培訓,再由主講教師培訓其他學科教師的方法逐步推進。同時,繼續分批組織全市男50、女45歲以下的教師進行計算機等級水平培訓考核,其中40%通過高級考核。
(四)學歷培訓。加快實施“利用網絡教育提升中小學教師學歷工程”計劃,以現代遠程教育為主,兼顧函授、自考、脫產進修等多種形式,大面積組織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學習。到2007年底,全市小學和初中教師學歷要全部達標,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達90%以上。從2005年開始,逐年、分批組織4000名以上小學教師參加??茖W歷培訓;3500名以上小學教師和3500名以上中學(含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參加本科學歷培訓;400名以上中學(含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參加研究生學歷培訓。到2007年底,我市小學教師??茖W歷占有率提高到70%,小學教師本科學歷占有率赤坎區、霞山區和開發區達到30%,其他縣(市、區)達到20%以上;初中教師本科學歷占有率提高到50%,赤坎、霞山和開發區達到60%;高中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比例達到10%,省一級學校和示范性高中達到15%以上。
四、非學歷培訓學時分配
新一輪教師全員培訓時間不少于240學時(新教師崗位培訓不少于120學時)。具體學時分配為:師德與專業培訓60學時;新課程培訓60學時;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60學時;校本培訓60學時。其中,鎮中心小學和縣城小學的教師應有40學時是通過現代遠程教育取得(20學時屬專業培訓,20學時屬校本培訓);完全中學和縣城初級中學的教師應有50學時通過現代遠程教育取得(20學時屬專業培訓,30學時屬校本培訓)。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機構。市成立“*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教育局領導掛帥,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市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負責制訂全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規劃以及各類培訓工作的指導性意見。*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教育學院繼續教育部以及各教師進修學校負責制訂實施各類培訓工作的具體計劃。
二、繼續教育是中職畢業生提高就業質量的有效途徑
提升就業質量,就需要提高自身素質,提升競爭力。我國已進入終身教育時代,社會現實已經大大改變。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學歷、技能也不斷提高。在此次被調查的畢業生中參加了繼續教育的學員表現出以下幾方面優勢:1)入職敲門磚。在招聘崗位中,有些崗位招聘是大專以上學歷。繼續教育給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好職位的敲門磚。2)升職、漲工資必要條件。3)入職后定位提高。4)為學生日后其他的繼續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和自信保障。不難看出,中職畢業生要想在社會發展和職業變動中具有競爭力,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繼續教育的彈性教學特點,正是中職畢業生提高學歷層次和動手能力,提高就業質量的有效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參加成人高考,進入成人高等院校,二是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三是參加現代遠程教育。
三、探索適合中職生繼續教育的教學模式
(一)加強綜合素質培養,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通過培養,使其有僅具有本專業基礎知識,還應掌握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以及新設備的知識;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高度熟練的技能技巧;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合作、敬業精神;具有獨立解決本職、本崗位關鍵操作技術難題的能力。
(二)推進校企聯合辦學,提高繼續教育能力
對于中職院校畢業生學歷提升,可以通過參加高等學校舉辦的各類學歷教育來完成,而對于同屬繼續教育范疇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則應該由企業與高校聯合承擔。因此高校應該堅持走聯合辦學的道路,鼓勵企業轉變觀念,主動參與職工的繼續教育工作,邀請企業共同制定培訓方案,聘請企業人員擔任授課教師,共同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通過雙方的聯合辦學,企業提高了自身員工的素質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高校增加了服務社會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成人高等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有效互通
加強與中職學校的聯系與溝通,逐步形成兩個教育層次間聯系緊密、資源共享、教學融通的格局。充分利用我校國家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的優勢,發揮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的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牽頭學校的作用,依托設在我校的吉林省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密切與中職校的聯系,把握中職教學動態,中職畢業生動態,便于因材施教,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等方面為其量身訂做。
中圖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普通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國高校的三項重要職能之一,在新的地方高校教學評估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因此高校如何有效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目前我國政府和高等學校關注的焦點。繼續教育作為高校服務地方的一個重要形式和內容,如何適應新的經濟社會發展開展工作,是事關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菏澤學院(下稱學院)作為一所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同樣面臨這一問題,作為繼續教育如何服務好菏澤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的重要任務,近年來,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與探索,通過初步實踐,為繼續教育要做好服務菏澤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就應該按照堅持科學定位,特色服務,走多樣化發展之路的原則,深入了解菏澤實際,分析菏澤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方向,找準服務菏澤經濟社會發展的接口,采取有效的對策,確保服務見實效。
一、圍繞菏澤經濟社會發展,搞好繼續教育戰略規劃
服務菏澤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搞好繼續教育戰略規劃,規劃要堅持科學定位,形成服務特色,走多樣化發展之路。
首先,在社會服務方面要講究科學性。要有明確的服務定位,服務領域、服務范圍、服務對象、服務形式、服務層次、服務效益定位,并且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規律,堅持規模、結構、質量與效益的有機統一和協調發展。
其次,要走多樣化的發展道路。在辦學形式上,要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穩步發展學歷教育并不斷提升層次,擴大向社會開放的程度,在非學歷教育
服務過程中,必須采取貼近實際、形式多樣化的策略,以期達到較高的服務水平和較好的服務效益。
近年來,菏澤學院繼續教育工作緊緊依靠地方政府部門,召開了由市主管部門牽頭、全市各縣區民營辦主任參加的關于深入開展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專題研討會議。與會人員普遍認為:菏澤市中小企業大多處于創業時期,普遍存在四方面的不足。一是企業經營管理者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偏低,品牌意識不強,缺少長遠觀念和戰略思維;二是產業層次和技術水平亟待提升,大多數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產品市場競爭力弱;三是企業現代管理意識淡薄,追求短期利益行為明顯;四是部分企業對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重視不夠,缺乏繼續教育規劃,嚴重制約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針對存在的現狀,一致認為應加大企業各類人員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力度,按步驟、分層次對其進行針對性培訓。學院還與有關部門、部分企業結合,根據菏澤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要,按照貼近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員工需要的繼續教育原則,分類別、分層次制定繼續教育計劃和繼續教育大綱,為有效組織和安排服務菏澤的繼續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圍繞菏澤經濟社會發展,整合資源,多層次開展培訓工作
按照戰略規劃,學院開展繼續教育的模式將從學歷教育模式逐步轉變為非學歷模塊繼續教育模式。學歷繼續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教師講、學員記,然后考試過關,它的邏輯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重在知識傳授而無法達到能力轉換。非學歷模塊繼續教育模式以實效性為主要特征,強調知識、思考和操作三者的綜合,它的邏輯程序是從抽象到具體,強調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具體繼續教育模式是:教師講解、學員自習、研究案例、示范、操作訓練;最后進行測評和反饋,經過多次反復,不斷提高其工作能力。
(一)加強輿論宣傳、提高思想認識
由主管領導牽頭,深入菏澤市各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摸底了解情況,分別就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培訓,針對性的作了細致性研究,并就國家、省、市有關繼續教育政策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為搞好繼續教育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廣泛開展各級各類專題性培訓
培訓采取教師主講和現場提問、研討相結合,課堂聽講和現場參觀相結合,邊看、邊講、邊問相結合的方式,受到了參訓人員的廣泛好評。
2010年9月,與市經信委、市民營經濟工作辦公室共同舉辦了菏澤市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班,來自全市各縣區民營辦的負責人、中小企業管理人員100多人參加了培訓。此次培訓提升了管理人員知識水平和管理技能,對推動菏澤市中小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開展公務員崗前培訓,共培訓初任公務員4批近1,000人。
舉辦各類養殖培訓班32期,接受培訓人員50,000余人;舉辦計算機應用人才培訓40多個班次,為4,442名學員頒發了資格證書。
(三)發揮培訓基地作用,大力開展各類培訓
2006年,學院被菏澤市教育局批準為“菏澤市中小學校長教師培訓基地”,先后培訓中小學校長1,000余人,培訓中小學教師、班主任共計4,100余人。
2007年,被菏澤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批準為“菏澤市專業技術人員菏澤學院繼續教育基地”,共培訓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累計28萬人次,其中僅2010年就培訓專業技術人員9.9萬人,企業專業技術人員2,000余人。
2009年11月被山東省農業廳批準為“山東省首批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承擔對定陶、東明兩個示范縣的農技培訓工作,目前已培訓農技人員300余人次。
2011年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教育廳聯合發文,菏澤學院被正式批準為首批“山東省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目前通過精選骨干教師組成了3個培訓團隊,已與菏澤市民營經濟辦公室聯合制定了相應的培訓規劃方案,近期將組織實施。還又與山東大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商議,對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職工、管理人員分類進行培訓。
(四)整合資源,開展高端培訓、講座
發展繼續教育是菏澤學院創建合格本科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繼續教育承擔著學校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在提升學校社會影響等方面正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理應受到高度重視,在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中,必須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彰顯學校獨有的特色,樹立學校繼續教育發展的品牌。近年來在確立了繼續教育從學歷教育向非學歷教育訓轉移的工作目標后,緊緊抓住強化高端人才培訓這一重要突破口和創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載體與平臺。加強了高校間、學校與社會的廣泛聯系與合作,整合了各種可利用的資源,彌補了自身高端培訓教育資源不足的缺陷,從而提高了總體服務能力,為一系列高端培訓的開展及進一步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三、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提高學歷教育服務層次和質量
高校的繼續教育專業設置常常不能隨著經濟建設發展與社會變化而調整,存在著專業結構不合理、設置陳舊的現象,以及資源浪費較嚴重的問題。在當前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應注意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拓展社會服務領域,提高服務層次和質量。因此,近年來在現有專業學科基礎上,按照菏澤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重點行業、支柱產業和高薪技術企業的發展需求,進行調整和整合,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導向,建構具有區域特色的專業設置,為此新開辦了10余個菏澤市經濟發展急需的新專業,這些專業將為地方培養能夠留得住、用得上、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
在課程設置上,根據不同專業和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向,緊跟市場,貼近實際,貼近發展,努力提升各類人員的自主創新能力、經營管理能力; 提升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創業致富能力。形成了以優勢特色學科為主干,多學科協調發展,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學院在校企共建繼續教育合作中,先后使地方企業的3,0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學歷得到了提升,產生了較大社會影響。2010年在成人招生滑坡的情況下,學院成人高考錄取與2009年相比增幅達34%.其中專升本錄取完成計劃的133%,高升本錄取完成計劃的355%,成人自考招生9876人次,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學歷層次也由原來的本??铺嵘皆诼毚T士。
四、加強管理隊伍與教師隊伍建設,保證繼續教育的有效實施
繼續教育特別是非學歷繼續教育在辦學規劃、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是全新的,具有內容新、時間短、針對性強、見效快等特點,照搬全日制學生的管理模式是不行的,從事繼續教育的管理隊伍,必須了解和掌握繼續教育的規律、特點和運作方式。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穩定的繼續教育專、兼職教師隊伍對繼續教育發展非常重要。在知識結構上熟悉繼續教育教學理論,熟悉繼續教育學科知識,知識面廣;在教學方法上,能夠正確處理教學規律與市場需求的關系,熟練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年齡、學歷、職稱、學科知識結構比較合理、且相對穩定的繼續教育師資隊伍,是提高辦學質量的根本所在。要除充分發揮校內教師的重要作用外,從一些知名高校、研究院所、企業等聘請了一批兼職專家隊伍,從而實現繼續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專家化。
五、深入調研,開展專題研究,為服務菏澤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支持
繼續教育要立足當地經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研究,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智力支持。首先,根據當地經濟實際,圍繞主導產業,開展相關研究,研究成果既可以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又可為服務菏澤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因此,為適應菏澤市工業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的需要,并結合中小企業創業基地提升孵化功能的要求,我們先后赴巨野、單縣、成武、牡丹區考察調研,深入行業或企業一線,廣泛開展社會調查,充分聽取行業、企業專家意見,分析和研究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對人才需求狀況進行分析預測。
面臨菏澤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近年來,學院對圍繞服務菏澤經濟建設,開展繼續教育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科研課題研究,為進一步做好學校的繼續教育工作提供理論支持和指導。兩年來先后申報并獲批準科研課題四項。其中省級科研課題三項,學??蒲谢痦椖恳豁?。由黨委委員、副校長劉從連主持的《菏澤市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現狀與對策研究》、菏澤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李軍院長主持的《中小企業人才測評模式研究》兩課題,結項后均被評為2010年山東省企業培訓與職工教育重點課題研究一等獎。《欠發達地區中小企業技術人員培訓現狀調研——以菏澤市為例》被評為山東省職工教育與職業培訓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另一項課題《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改革實踐研究》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些理論研究在推進菏澤市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繼續教育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構建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先后代表學校3次在省經信委、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教育廳等單位組織的全省會議上,就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如何開展繼續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做典型發言,繼續教育學院被評為2009-2010年山東省職工教育與職業培訓優秀科研單位,學院被評為2010年山東省企業培訓與職工教育重點課題研究先進單位,山東省企校合作先進單位。
六、構建科學的繼續教育評估體系,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繼續教育質量是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構建一個科學、客觀、公正的繼續教育評估體系是提高繼續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學校服務社會能力與效果的重要保障。當前,監控、保障并持續提高繼續教育的質量已成為我國繼續教育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探索繼續教育質量及其評估的途徑與方法,也成為我國相關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因此,盡快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繼續教育評估體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不斷提高繼續教育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最根本保證。
參考文獻
[1]馬燕.企業員工培訓與發展高校繼續教育[J].生產力研究,2011,(8).
[2]李家強.清華百年精神與繼續教育發展[J].成人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