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1 06:08: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六年級學生數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55~58頁的內容。主要有用圓規畫圓、了解圓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等。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直線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是認識曲線圖形的開始,也是以后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和圓柱、圓錐以及初中系統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在整個幾何知識教學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備課不僅要了解學生已有的數學基礎,還要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此,我從新六年級每個班級中隨機抽取10多位學生進行調查:當有人在表演時,觀看的人群自然地圍成一個圓,這是為什么?沒有一個學生能基本說清原因,這說明高年級的孩子關于圓的生活經驗還是相對缺乏的。根據學情、教學內容和新課程標準,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擬定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活動中感受并發現圓的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圓心、半徑和直徑,能借助工具畫圓,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在日常生活中簡單應用圓的知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深刻把握圓的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學交流能力。
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教學重點: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認識圓的特征,畫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圓。
二、設計理念和教法學法
“關注人”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新課改要求,在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情緒體驗、過程參與、習得方式和交流合作;新課改把教學定位為師生交往互動、合作對話的過程,讓學生在自主的活動中,學會數學知識,感悟數學思想和方法。
這節課,我想用現實的情境、自主的操作、優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自由的想象、純真的創造構建出一個鮮活的課堂,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使之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正確理解和掌握知識,積累經驗,并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都有新的收獲。
三、過程設計和意圖
我把教學過程預設為9個環節:詩意引入、感受完美、規范畫圓、自學名稱、探索研究、走進歷史、嘗試應用、美的繼續、課外延伸。
第1個環節“詩意引入”
出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圖片。
教師(以下簡稱T):“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唐朝詩人王維最有名的詩句之一,它描繪了兩種對比鮮明的圖形,一種是煙的直,一種是落日的圓。(板書“圓”)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直與圓的不同,同時為引入課題做好鋪墊】
第2個環節“感受完美”
①課件出示帶有圓形的圖片小學數學論文,有向日葵、鐘面圖……
T:請仔細觀察,這些圖片都含有什么圖形?
學生(以下簡稱S):圓
欣賞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或感想?(圓形物體很美)
T:從這些圖片可以看出,圓遍布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在,可以說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圓的世界里。
②請學生舉例說說,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還能看到圓。
T:古希臘的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在一切的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③引導比較。
T:圓與其他圖形有什么不同?
S:圓是曲線圖形,以前學過的圖形都是直線圖形。
T: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和諧,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秘。(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第3個環節“規范畫圓”
通過不同工具畫圓的比較,揭示畫圓的本質
①讓學生選擇工具畫出一個圓(估計學生會借助圓形物體或圓規),交流時重點講評如何使用圓規畫圓。
T:先在平面上確定一個點,然后把圓規兩腳叉開使之有一定距離,再把帶有金屬尖的一端放在這個點上,捏住柄端,把圓規的另一角圍繞它旋轉一周,這樣一個圓就畫好了。
講評后請學生用圓規再畫一個圓。
②觀看錄像: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畫圓,一位小朋友在沙子地上用固定拇指、旋轉中指的方法畫圓。
③引導比較,思考不同工具畫圓之間的聯系。
T:說一說用圓規畫圓、體育老師在場地畫圓、學生利用拇指和中指畫圓這三者之間有著怎樣本質的聯系。
小結:借助工具畫圓,只要固定一點,確定長度,旋轉一周,就可以得到一個圓。
第4個環節“自學名稱”
①學生自學圓各部分的名稱。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上面的三種畫圓方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那么是不是有專門的名稱用來描述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自學書本P56例2中的一段話。
T: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根據學生回答完善板書: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的線段叫半徑,用字母r表示。
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用字母d表示。
②聯系畫圓的過程,思考圓的一些主要特征。
學生在知曉圓的各部分名稱之后再一次組織畫圓,讓他們用理性的目光再一次關注畫圓的過程,使他們在畫圓的同時關注半徑、直徑,思考半徑與直徑存在的一些特征。
第5個環節“探索研究”
①讓學生取出剛才用圓規畫出的圓,分別標出圓心、半徑、直徑。
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并進行講評,鞏固對圓心、半徑、直徑的認識。
教師選擇一份作品,請一位學生在其中再畫一條半徑和一條直徑,啟發思考:在這個圓中,還能畫出半徑和直徑嗎?由此,你能想到什么?
S:在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是有無數條的。
T:對于半徑和直徑,你還能發現什么?
啟發學生得出:在同一個圓內,半徑是有無數條的,無數條半徑都相等;直徑也有無數條,無數條直徑也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
②請學生想象,沿著直徑折,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折痕兩邊完全重合)請學生實際動手折一折,并思考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圓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就是直徑,有無數條對稱軸)
課件動態演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③回顧畫圓過程,理解原理,內化概念。
T:圓心、半徑和直徑這些知識蘊含在我們畫圓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想一想,圓規的金屬尖固定的地方是圓的圓心,圓的圓心確定了,這個圓的位置也就固定下來了,所以我們就說圓心確定了圓的位置。(圓心定位置)那么,這兩腳叉開的距離相當于圓的什么呢?(半徑)現在我讓這個半徑更大些,畫出的圓會怎樣?如果我把半徑改小些,畫出的圓又會怎樣?這說明,圓的大小是由半徑來決定的。(半徑定大小)
④課堂學習小結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回顧學習過程,總結學習收獲,幫助學生養成及時小結的習慣和意識。
⑤ 畫一個半徑2厘米的圓,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
畫一個直徑是6厘米的圓,寫上各部分的名稱。
T:同學們會在文檔中打字了,你會在文檔中畫一個圓嗎?我們一起來畫一個。
T:現在,我們能用電腦來研究圓。那么,你知道古代是怎么研究圓的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歷史。
第6個環節“走進歷史”
①早在2400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于圓的精確記載。墨子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中有這樣的描述:“圓小學數學論文,一中同長也。”
T: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想一想,“一中”和“同長”表示什么意思?(一中:圓心;同長:半徑、直徑一樣長) T:我國古代這一發現要比西方早1000多年,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②T:其實我國古代關于圓的研究和記載遠遠不止這些,老師在這兒還收集到一份資料。《周髀算經》中有這樣一個記載:“圓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謂“圓出于方”,就是最初的圓形并不是用圓規畫出來的,而是用正方形不斷地
切割而來的。(演示)
T:現在如果告訴你正方形的邊長為10厘米,你能獲得關于圓的哪些信息?
③T:大家見過太極八卦圖嗎?出示八卦圖
這個圖是由一個大圓和兩個同樣大的小圓組合而成的。如果小圓的半徑是3厘米,你能發現什么?
④演示風扇帶動系線的小球運動,你能說出圓心在哪里?半徑是誰嗎?如果告訴你繩長20厘米,你知道他的直徑是多少嗎?
教師總結過渡:人們研究圓更多地是讓圓為人類的發展服務,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應用”,
第7個環節“嘗試應用”
①課件出示:利用圓的特征制作的車輪。
T:從古代馬車到地排車、自行車,再到摩托車、汽車和飛機,這些交通工具不斷地改進和發展,但車輪的形狀卻一直沒有改變,都是圓形,這是為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解釋,明確車軸必須安裝在車輪的圓心。】
②播放動畫視頻《貓捉老鼠》:下水道井蓋為什么是圓的?
長方形、橢圓形的井蓋容易掉入下水道,圓蓋絕對不會掉入下水道中。
【設計意圖:使學生充分認識圓的特征,感受其優越性和實用價值。】
③“套圈游戲”:讓學生利用圓的特征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認識圓的實用價值,初步感受到圓的美。
第8個環節“美的繼續”
欣賞滑冰中的藝術美,感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寓意圓滿、圓美的人文美,再欣賞用圓構成的美麗圖案。
【設計意圖: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古希臘哲學中“圓是最美的圖形”這一論斷的精彩,激起學生設計的興趣。】
第9個環節“課外延伸”
①課后設計并畫出用圓組成的美麗圖案,鞏固圓的畫法,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新能力。學生可以把自己實踐的體會和研究成果與同學們分享。
二、現狀分析
優勢:1教師工作面貌團結昂揚。在校長室的領導下,教師群體團結奮進精神抖擻,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勤奮嚴謹樂于奉獻蔚然成風,為本學期教學工作和研究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礎。2課程改革成效比較顯著。初步形成了“學理念、說理念、用理念”的良好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能努力引入研究型學習方式,力求做到三“活”(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激“活”、把過程盤“活”)
問題:1學生方面: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思維能力較差有待于提高。2教師方面:新課程理念難以走進課堂物化為可操作的教育行為;學生合作學習的形式與效果之間的矛盾;學生個性張揚與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訓練之間的矛盾;教研活動形式呆板,效果不明顯等問題還有待思索和研究。
三、具體措施
(一)抓熱點,努力推進課程改革。
發繼續加強"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的研究與實驗。通過下面措施促使新課程理念進行內化,并指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
1、學習階段。
a、外出學習。組織有關教師參加上級舉辦的新課程標準培訓及學科培訓、聽課,并在回校后作幅射培訓。
b、組織學習。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對課改案例進行分析研究,以便進一步。
c、教師自學。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標準解讀、新的教學參考、教學雜志上的有關文章,進一步明確課改精神,每位老師撰寫學習心得并匯編成冊。
2、活動階段。
教師方面:
a、通過“五優化”評比活動,促使新課程理念的物化。
優秀數學教案評比(二月份)、優秀數學教學案例評比(三月份)、優秀數學課件評比(四月份)、優秀數學課堂教學評比、(五月份)優秀數學論文評比(六月份)
b、注重新課程理念運用,促使新課程理念的物化。
備課做到:按新課30%的比例分別寫好設計意圖、每個環節的設計理念,教學后記等,使教師在每上一堂課中都努力的體現新的理念。
教研活動時做到:上課教師的說課及聽課教師的評課均要圍繞新課程理念。
實踐活動中做到:要求每位教師根據新課程理念,在本學期中創造性地開展一次教學活動.例如數學實踐活動、特色作業設計等活動,并及時做好小結工作。
學生方面
a、通過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和應用能力的訓練
三、四年級進行數學小故事、數學小幽默、數學名人名言搜集競賽;(四月份上旬)
四、六年級進行數學小報設計及數學小論文或數學小日記競賽。(四月份下旬)
b、指導學生開展課外小組活動,提高課外學習的能力
結合數學生活化研究課題,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數學活動。在班內組成組成若干數學活動小組,在數學老師的指導下分批完成各組的活動小課題(例如:菜籃子里的數學工程等)。或從城鎮、農村;或從小孩、老人;或從街頭、巷尾等不同的角度來尋找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理解數學的意義,同時也增強其合作、交流、探索學習的能力。
3總結階段。
各項活動結束后及時總結、提升積極撰寫相應論文,不斷積累。
(二)抓常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數學教研組建設
a、提高教研組計劃的針對性:各組組長根據數學條線工作計劃及上學期考試情況,制訂本組教研活動計劃,明確努力目標并制定相應對策。
b、追求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教研活動是是落實教學工作、提高
業務能力的杠桿。本學期將以教研組及學科組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每周一次教研活動。活動以課改研究為重點,依托課堂教學,每次活動內容做到有中心(3—4次集體性備課、2—3次對比性上課、1—2選拔性說課、示范性評課)從而切實有效的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教研活動更具有實效性。(具體安排詳見《教研活動安排表》)
c、提高集體備課的實用性:本學期開展集體性備課活動,改變教師編寫教案流于形式和應付檢查的狀況,實行教研組備課,個人備課的備課模式,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將寫教案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及提高教師水平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提高教師備課上課的質量。期初每個教研組對本冊教材中各個單元確定一個典型課例,每個成員提前一周對同一教材分頭精心備課,在此基礎上交流并進行試上,再修改再上,修改完善后的教案在校園網上交流。發揮組內成員的集體智慧,從而使每位教師對不同類型課例都有一定的了解,真正意義上通過集體備課提升教師校教研能力。
2、抓學生作業質量。
學生作業,一方面反映了老師的教學情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本學期我們將嚴格執行《華士實驗小學部數學作業規范》,繼續狠抓學生作業質量。在此基礎上同時要求老師作業布置不僅精當而且有創意,批改及時、認真,并能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重視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的培養。
3、關注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a、舉行數學教學年系列活動。2004年定為我校的數學教學年,通過教學年活動系統的開展數學教學研究活動。在校園內營造數學氛圍,全面的提高數學教師的業務修養和學生的數學意識及數學素養。二月下旬舉行開幕式。(詳見《數學教學年活動方案》)
b、建立數學聽課日制度。自本學期起,每周三定為數學聽課日,教師間可以無需預約的互相聽課,通過這一舉措促使每位教師每周均需精心準備一堂高質量的課,從而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c、健全質量監控體系。
繼續加強月考工作,健全月考制度。注重命題研究,努力吃透課標、教材精神,編印質量較高的測試卷,全面檢測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
注重教學過程性管理,提高每堂課教學質量。教導處將結合聽課活動開展聽、測、問、查等形式的教學質量調研活動。“聽”即聽隨堂課,聽課覆蓋面要達到全校教師的85%以上;“測”即在聽完課后及時對該班學生進行抽樣檢測其知識、技能當堂掌握情況,了解每堂課的教學質量;“問”即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該堂課的感受,了解學生的需求。“查”即查教師的備課筆記、作業批改等;每次檢測后,教導處將與任課教師反饋教學調研情況,及時溝通探討存在的問題,對調研結果進行量化評價,并通過校園網分析公示。
【人物簡介】
林玉平,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鹽瀆校區副校長,江蘇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多次獲省、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應邀在省、市教學研討活動中執教觀摩課數十節,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數學論文十多篇。
參加“倉定志名師工作室”多年,經歷了這個團隊的發展全程,參與了團隊幾乎所有的活動,印象最深的,是我們這個團隊在活動中的“紛爭不斷”。
爭“理”
在團隊的一次例行教學研討活動中,執教老師把六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倒推》一課中的例1和例2倒了個個兒,對這個問題,就爭得不可開交。
“這樣處理教材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從整節課的框架上看是合理的……”
“我反對,教材這樣編排一定有它的道理,教者這樣處理教材是對教材的誤讀,有失偏頗,我們應該在深入理解編者意圖的基礎上設計本節課的教學……”
“我不同意你的意見,教材雖然重要,但是立足學生的學情更加重要,很顯然,相對于例1來說,例2更加簡單易懂,而且也能很順暢地從例2引到例1,這樣的換位是真正的‘以生為本’。”
“什么是‘以生為本’?既然想要‘以生為本’,何不更徹底一點?以大問題驅動的模式,讓學生自己到課本中‘要’知識,至于例1、例2,讓他們自學,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其他學生解決不了的,老師再解決,豈不更好?”
……
磨課、研課是常有的事,這樣的爭論也就司空見慣,大到教學結構、設計思想,小到板書設計、語言面貌,都會聽到不同的聲音,似乎提不出意見就顯得沒“水準”一樣。而貫穿其中的是對教育旨歸的理論追問,是對教學設計的理性反思,是對教學實踐的理智判斷。教學因爭論而獲得了“理”的支撐,教師因爭論而獲得了“理”的滋養。
爭“真”
在教學研究、學術討論中有爭論很正常,然而,在閑暇時間、茶余飯后,也常常“硝煙彌漫”。看似很小的一個問題、不經意的一句話、簡單的一個判斷,都可能成為導火索,引得大家“唇槍舌劍”一回。
“當下的課堂,到底應該多使用黑板還是強調使用多媒體?”這個話題發自一次集體活動之余的閑聊。
“當然是用黑板好,黑板揮灑起來盡興,想在哪里添一句就添一句,想怎么調整就怎么調整,靈活,方便!一支粉筆在手中,黑板就活了。可是,多媒體課件呢?做成什么樣就什么樣,太死板!我是堅決不用多媒體的!”
“你要知道,多媒體的使用可以使一些課堂不易直觀呈現的內容變得簡單,比如長方形繞其中一條邊旋轉成圓柱體,你光說,學生能想象得出來嗎?但是課件一演示,學生都明白了。多媒體的作用不可替代!”
“想當年,多媒體還沒有誕生的時候,不照樣教學?不照樣出人才?不照樣出大師?沒有這么玄。”
“我前陣子到南京聽課,全省的賽課,結果課件卡了,得,從頭再來,貽笑大方啊!”有人附和。
“把需要學生想象的內容呈現出來,是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是相反?”繼續質疑多媒體。
“最近,在一封賀信上說,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我認為,如果教育改革不跟上信息技術科技革命的快車,教育將會成為社會發展的短板!這可是個大問題……”這個判斷很唬人。
“課堂教學改革倡導把課堂交給學生,那就應該讓學生多講、多說,老師退到一邊。讓學生來講,你怎么用課件呢?還是得用黑板!”唬不住。
“說到底,當前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基本上就是代替黑板、代替板書,并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再說了,資源數量和質量都是個問題,空把學生的視力給禍害了,你就饒了孩子們的眼睛吧!”打出情感牌。
“新技術還在不斷發展中,你說的問題很快就會解決,況且,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方式研究方興未艾,我們要隨著科技進步的潮流而動!走著瞧吧。”明顯不服。
……
不管是這種率性而起的爭論,還是圍繞專題的討論,求“真”成了“爭”的基本思維方向:真實的情況是什么?正確的取向應該是什么?小學數學教學目前的實情因爭論而“真”相大白,教學方式的選擇面臨的困惑因爭論而“真”知層出,教學的有效性因爭論而變“偽”為“真”,教學的生成性因爭論而弄“假”成“真”。
爭“明”
在2014年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動中,我校青年教師田紅梅榮獲特等獎,并受邀在頒獎活動中執教一節示范課,內容為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可能性》。今年是蘇教版新教材全面啟用的第一年,《可能性》這節課新教材放在四年級上冊,但這部分知識學生在二、三年級已經基本學過了,也就是說,這是新舊兩個版本的教材在交接過程中出現交叉的一部分內容。既然學生已經學過了,那這節課到底教什么?
在這個方向性的問題上,參加研討的團隊成員們又“卯”上了。
“毫無疑問,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來設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也就是要體現‘以學定教’的教學思想,學生都會了,哪能還照著書上的教呢?”
“你要想一想,組委會讓青年教師同課異構這節課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給聽課老師一些引導和啟發,呈現一節類似‘樣本課’的課來,還是只是想讓大家看新奇?一味以學定教,脫離書本,會不會背離了展示這節課的初衷?”
兩種意見,指向同一個問題:這節課的起點在哪里?
經過一番熱烈的“民主協商”,基本形成統一戰線:不同年齡的學生對“可能性”的理解所能達到的層次是不一樣的,盡管學生之前學過,對可能性有初步的認識,但他們對隨機現象的理解,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深。因此,教學應立足教材原本的呈現,兼顧學生學習的起點,在新的思考和探究中逐步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