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的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4-24 03:12: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解剖學的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解剖學的論文

篇(1)

2結合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解剖學教學質量

PBL教學主要是指以教師引導、小組討論與自我指導方式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訓練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有效解決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根據就教學目標向學生布置問題,例如,學習臀部注時,提問臀部解剖結構、選擇臀部進行肌肉注射的原因、肌注時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與注意事項。要求學生通過查閱教材與資料,以小組分析結合實物模型的方式開展討論,由教師點評并且歸納總結。PBL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能力與掌握能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病例教學法同樣也是教學活動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此種方法主要是指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分析臨床中的典型病例,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要點。例如,學習神經系統時,教師可給學生舉一個臨床中的常見病例,即某人由于車禍,腰部受到劇烈撞擊,導致大小便失禁、下肢癱瘓,然后引導學生嘗試分析患者的受損器官,解釋出現以上表現的原因。利用實際病例幫助學生學習掌握脊髓的結構、形態、功能、位置,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為學習后續課程打下基礎。

3理論結合試驗,實現一體化教學

運用試驗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充分觀察實物模型與標本,緊密結合臨床護理與理論知識,鞏固基礎知識。理論結合試驗的方法是指在學生在實驗室內進行學習,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驗中,合二為一開始授課。以往教學中,為表現系統性的教學課程,往往是分開實驗課與理論課,學習完理論知識后再進入實驗室中進行試驗,此種做法容易導致教學脫節,對學習效果造成影響。而理論結合試驗的教學方法則能在短時間內融合感性與理性,方便教師教的同時促進學生學,最大程度的保證教學效果。因此,護理專業的解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實驗課學習。例如,在學習胸外按壓、靜脈穿刺與胃插管術等內容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首先認真觀察標本,然后結合理論知識通過直接觸碰標本進行模擬操作,使動腦、動手,理論、實踐充分結合。此外,學校應當加強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通過配備高質量、足夠的標本完善各項配套措施,用于學校教學工作,并且肩負科普使命,向社會免費開放,充分發揮實驗室作用。

篇(2)

枚舉法是一種基本且又重要的解題策略,其基本思想是解題根據問題所給的條件,把部分或全部可能的答案列舉出來,通過這些例證逐個進行觀察、分析,從中歸納出所求的規律性知識。小學數學中解決一些探求規律性的數學問題(例如一些計算法則、運算定律、運算性質的學習等等)時常常用到這個策略。

二、從整體看問題

這種策略是從全局去把握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從整體去綜合思考,擺脫題目細節中一時難以理清的數量關系的糾纏,化難為易,化繁為簡,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例如,李林喝了一杯牛奶的1/6,然后加滿水,又喝了1/3,再倒滿后又喝了半杯,又加滿,最后把一杯都喝了,李林喝的牛奶多還水多?

按常規方法分析,數量關系錯縱復雜,直接解答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從整體角度去思考,撇開每次喝掉部分又加滿的細節,只抓住先后倒進的水一共有多少,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為3次加進的水都喝掉的,一杯牛奶也同時喝光了。

“從整體看問題”的策略不僅在解答應用題時可用,在解有些計算題時,如能運用得當,可避免進行繁雜的計算,簡捷地求出正確得數。

三、模式識別

模式識別是小學生解數學習題時廣泛且常用的一種解題策略。他們在例題學習時掌握了一些經驗知識(解題模式),在實際解題時,首先要將題目的內容與自己已有的經驗知識發生聯系,從題目的情境中識別出某種熟悉的東西,辨別出題目屬于哪一類,喚起相關知識,然后確定解題的方法。解計算題時,就得識別題目的類型,喚起相關的計算法則、公式、運算定律等知識;解答應用題時,就需要辨別出題目屬于哪一類應用題,喚起相關的數量關系知識,從而確定解題的方法。

例如,兩個打字員合打一份2800字的文稿,甲每分鐘打40字,乙每分鐘打30字,要幾分鐘才能完成?

學生審題后,若能識別出是“工作量問題”,就會想起數量關系“總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并很快列式解答,否則就不能很快找到正確的解答方法。“模式辨認主要表現為識別應用題的類型,被試者能否識別類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能否迅速、準確地解答課題。”

四、化歸

化歸是把生疏的新問題轉化為熟悉的舊問題、把復雜的問題轉化為較簡單的問題的一種解題策略。它是小學數學中常用且非常重要的一種策略思想,不僅在解答一些數學題時要用到這種策略,而且在引導學生探究某些新數學知識時也要用到它。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法則”(實際上是解決“如何計算小數乘法”這個問題)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化歸的策略,先把“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來計算,然后還原乘積?;瘹w的方法,可以變換條件,也可以變換所要求的問題,從而實現化新為舊、化繁為簡的目的。

五、以退求進

華羅庚說:“先足夠地退到我們所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認透了,鉆深了,然后再上去。”這就是以退求進的策略思想。在小學數學里,運用以退求進的策略,可使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變得比較具體、簡單明了。例如,教學“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時,就是要運用以退求進的策略,退到最基本的“份”的概念上來,從份的角度來推算的:100×3/4就是把10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00÷4或100/4,取其中的3份就是100/4×3,從而得到100乘以3/4=100乘以3除以4。

篇(3)

總之,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各有優勢,然而他們的不足之處也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應該將這兩種教學方法進行相互融合,優勢互補。

2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融合后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實踐

前期實踐已表明,學生的學習效果與網絡利用率呈正相關(=0.22),但是相關性不大??偨Y后發現,學生在利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沒能對其進行有效的監控和引導。因此,本次實踐吸取前期的經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的引導學生以提高網絡利用效率。另外,教師將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的情況作為平時考核,經常關注網絡平臺的動態,并時常的給與鼓勵,及時處理學生的問題或疑惑。

篇(4)

人體解剖學是中西醫院校的基礎必修課,也是基礎課的基礎,是一門古老而又不斷發展的宏觀形態學科[1]。我院解剖學課程包括《系統解剖學》以及《局部解剖學》,另有《斷層解剖學》、《麻醉解剖學》、《神經解剖學》等選修課程,因此,建設好解剖實驗室,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是提高學生學習以及思維能力、探索未知領域的重要基礎[2]。

1 加強解剖學實驗室建設,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1.1 實驗室人員

長期以來,解剖學專業一直屬于緊缺人才專業。由于傳統觀念或者工作環境的原因,從事專職的解剖實驗技術的人員較少[3]。而專職的實驗技術人員是實驗室建設、管理的最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對于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建設和管理應當如下:1)具備一定的解剖專業理論基礎,掌握解剖學實驗技術方法并能夠準確運用解剖學知識;2)能夠熟練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方式,給實驗技術人員提供進修學習機會,定期開展培訓班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支持實驗技術人員外出參加實驗技術以及實驗教學的研討會進行學習交流;3)支持實驗技術人員進行科研工作,能夠撰寫論文或申請實驗課題基金;4)適當提高人員待遇,出臺相關政策引進人才。

1.2 實驗室標本、模型、掛圖的管理

解剖實驗室的管理,大部分的工作是對標本的管理。解剖實驗室的標本數量大、種類多。因此,對標本的有序化管理顯得十分重要以及必要。在標本管理中,我們的原則是根據系統分類管理,即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感覺器以及神經系統。

我院現用標本主要為瓶裝標本,對于骨學標本,每個實驗室有一付完整的骨架,并用透明有機玻璃密封好,同時,備有一些完整的游離骨骼標本,對每塊骨骼按結構順序編號并登記造冊,便于查找。對于瓶裝標本來說,每個體統都制作多套變笨,并在有瓶中進行編號和內容標注,對每套標本都簡歷相應的檔案資料(紙質資料以及電子版備份),放在專門的標本儲物間,按系統進行擺放。

對于模型和掛圖,我院配備專人進行管理。這些模型和掛圖同樣進行編號并登記造冊,按照系統和局部解剖層面分類存放。放置模型或者標本的貯藏柜上標明編號和內容以便查找和存放。模型使用及使用完畢要輕拿輕放,其材質遭遇外力時容易破損。掛圖要及時修補、補充和更新,同時要注意防霉、防潮、防蛀以及防火,加強室內通風,遠離火源,配備良好的消防設施。

1.3 多媒體的應用

隨著教學的改革創新,我系不局限于掛圖+模型的教學模式,將解剖實驗室統一更換大屏幕多媒體。多媒體的應用相對于傳統的掛圖教學有著極大的優勢[4],首先,每堂課需要大量的掛圖,而多媒體能夠隨時調出所需教授的掛圖內容。其次,掛圖缺乏立體感與動態感,多媒體上播放的三維解剖圖譜將解剖學的局部與整體關系以及層次感更直觀的體現。相較之下,多媒體教學有著信息量大、直觀、生動等獨特的優勢,彌補了已經發展成熟的傳統掛圖教學的不足,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最后,我院的多媒體每一臺都配備有優秀的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以及斷層解剖學課件和視頻,并配有對應的三維解剖圖譜在課余時間向學生開放。我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查缺補漏、強化學習,這一設備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2 開展“第二課堂”,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二課堂”的開設極旨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5-7]。“第二課堂”采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的原則,配有一支理論知識扎實并且師德高尚的臨床教師隊伍帶領。臨床教師以臨床應用為綱,串聯解剖學知識點以有效的培養學生解剖學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這些知識點與臨床緊密相關,充分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在“第二課堂”開展的過程中,小組定期在臨床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反饋問題,這一形式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環節,在討論中,大家各抒己見,用解剖學姿勢、方位術語和解剖學名詞進行口頭以及書面描述,這是將來書寫病歷、手術記錄以及病情報告、科研論文的基本功,是每一個醫學生必備的能力。另外,小組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樹立了團隊合作意識。

3 必不可少的人文教育

3.1 醫學教育中開展人文教育的意義

除了教授醫學專業知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必不可少[8]。在當代醫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關心人的內在精神需求,尤其是當今醫療糾紛的頻發,近80%是因為義務人員的冷漠和言語不當引起的[9]。因此,在醫學院對醫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促使醫學生們懷著敬畏生命、關愛生命的人文關懷精神進行日后的醫務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2 如何在實驗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利用一些捐獻遺體者的事跡對學生進行倫理觀教育,培養學生獻身醫學事業的崇高品格。在首次解剖前,教師帶領學生在尸體標本旁肅立三分鐘以表示對遺體捐獻者的緬懷和尊敬,培養學生敬重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同時,在實驗課以及“第二課堂”中,教育學生尊重、愛惜遺體標本,堅決杜絕任何不尊重尸體的行為。通過點點滴滴的人文教育,逐漸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為醫學獻身的高尚情操。

【參考文獻】

[1]董梁.解剖學實驗教學發展的新趨勢[J].職業與健康,2006,12(22):24.

[2]令狐艷.對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5,6(6):438-439.

[3]張蓮香,靳國華,馬新偉,等.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管理模式改革[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1,32(6):66-67.

[4]肖朝倫,余資江,李宏偉,等.多媒體實物演示雙向控制教學系統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1):45.

[5]張力,解慶林,朱義年,等.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探索實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26(2):216-218.

[6]陳德碧,楊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改革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 2010,8(4):42-43,133.

篇(5)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人體解剖學》課程對于以應用為特征的護理專業學生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西方國家的執業護士手頭上可以]有其他科目的工具書,但一定有一本《人體解剖學》的工具書。國內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課程教學效果不容樂觀,表現在一下兩個方面:一是護理專業學生對于人體解剖學專業知識的認知不足,不能有效地使用人體解剖學知識指導護理臨床實踐,以至于很多護理專業學生會認為只有通過臨床實踐和專業培訓才能學到真東西。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學過程中過于集中紙上教學,老師教學過多依賴口授,PPT,掛圖,書本,視頻等填鴨式手段;學生學習的對象是書本,學習的方法靠死記硬背,通過考試靠背記重點以及老師放水。另外目前護理專業學生招生質量不高,很大一部分生源甚至是文科生背景,不懂得醫學學習方法,學習過程中無法理解醫學專業術語,學習的目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通過考試最后拿到文憑,這當然導致學生沒有真正認知課程知識。另外一個方面是護理專業學生往往無法用準確的漢語語言去表述人體解剖學征象,畢業的學生無法書寫醫學相關文件,不具備更高一級的衛生學科工作能力。今年教育部取消了42所院校部分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護理專業的,其部分原因不在于護理專業接觸不到好的科學的課題,而在于畢業的學生沒有學會科研方法不具備最起碼的科研能力也就是醫學漢語表述能力。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該專業學生在課程學習期間很少接觸到相關的漢語寫作訓練,考試要求中沒有論文寫作的要求,走入工作崗位后又不像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每天都要書寫完整的系統化病歷和其它醫療文件,整個培訓過程很少包含醫學漢語表述的培訓,那么突然讓他們去做科研寫論文,當然寫不出來。

針對護理專業學生的特點和這兩方面的教學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體現以寓教于學的教學特點,使用浸泡型教學方法,做到把方法教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綜合采用了以下方法:

(1)鼓勵學生使用標本和模型準確人體解剖學描述。人體解剖學課程就是認知和表述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課程。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都需要輪替走上講臺,一手持標本或者模型,一手持書本,對照掛圖和PPT,按照解剖學內容的認知順序和記錄方位和空間順序,嚴格按照人文科學中形、態、結、構的內容準確地向教室里面的其他同學和老師介紹描述一個結構或者一個部位,教師對其中不準確,不規范的內容予以糾正。

(2)要求每個學生每天晚上上床之后,睡覺之前自身必須完成“三想,三摸,三畫,三念”。人體解剖學課程就是認知和表述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課程。其研究對象是正常人體而不是病人和疾病。什么是正常人體?沒有比學生自身作為正常人體成為更合適的教學對象了。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在自身完成構想自己的身體構成,觸摸全身的體表標志和表面解剖學結構,用手指頭在自身原位勾畫器官和結構形態,同時需要口頭表述解剖學自身描述內容。想,摸,畫,念每個內容每晚做三遍,每一遍都會對前一遍修正和熟練。通過長期的訓練,最終達到“目無全人”的教學目的。

(3)嚴格考核。美國SAT考試是大學生入學科學能力的測試,通過SAT考試可以準確地判斷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認知和表述能力,從而判斷學生的科學能力,是現有的最科學的科學能力測試方法。我們在我們的解剖學課程考核過程中不再依賴于原有的記背重點題庫式考核,而是參考美國SAT考試的原理和方法,借鑒其他國外院校醫學考試模式,采用書寫科學論文和使用全人塑化標本規定描述相關結構和部位的方法,考核學生的科學能力。

(4)鼓勵學生多參加醫學科學實踐。在校期間護理專業學生能夠完成的人體解剖學實踐我們做了兩個:一是學生自己利用我們的開放實驗室在老師的修正下做一個關于人體解剖學的視頻,放在學生的內網和QQ群里,供學生自己學習用;另外我們的開放實驗室還承擔了科學傳播的社會責任,在中學生的生物課和大學開放日和日常的社會公眾的接待過程中,我們師生一起承擔了社會實踐工作。

篇(6)

1.利用圖片培養興趣

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庇信d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并對所學的知識也能牢固掌握。解剖學屬于形態學科,描述性語言偏多,內容繁多,對中專一年級的護生來說,學習起來往往較為費勁,并且感到枯燥乏味的同時還常常會遺忘。因此,如何讓學生能有較強的興趣來學習解剖,是學好本門課課程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理解性地去記憶解剖結構名詞,在此類學生中有一共同的特點,她們在記憶過程中是結合圖片記的。這說明一點,學生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進行學習,效果可以達到最佳。但是很多學生在記憶過程中,只記文字不看圖片,書本上的圖片常常是忽略的,而教師在教學過程所運用的多媒體彩色圖片與課本的黑白圖片還是存在較大差別的。學生也會反映,上課時課件中的圖片看得懂,但書本的圖片無法辨認。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效率較高的學生能利用彩色鉛筆,參考課件上的圖片配色,將課本上的黑白圖片涂成彩色,以便于自己在課后以圖配文復習知識。這表明,學生對美麗的彩色教材還是比較偏愛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將課本中的黑白圖涂成彩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還能讓學生慢慢學會以圖配文的方式來學習解剖結構,這樣更利于記憶,記憶過程更具有較大的優勢,將理論文字轉變成彩色圖片來記憶,更利于學生對名詞的理解性掌握。培養她們學習解剖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2.提高學生的醫學邏輯思維能力

熟練地掌握解剖學知識,并和美學有效結合,培養護生的識美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她們的醫學邏輯思維能力。傳統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將現成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很難有機會自己去通過圖片理解解剖學理論文字。圖文結合是要求學生根據圖片,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將所看到的文字逐一在圖片中通過色彩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鞏固相關的解剖學知識,增強知識點間的縱橫聯系,擴大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提高學生醫學邏輯思維能力。

二、應該注意的問題

1.慎重選擇圖片

把彩色填圖引入課堂教學中,學生面對的將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黑白教材,而是一頁頁自己創作的彩色插圖。此時的圖片應當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來有選擇性地選取課本相關插圖,制作于多媒體課件中,并著色。這樣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教材中圖片哪些部位還需要涂色,顏色的選取也較為方便,而不會過多地將時間浪費在色彩的選擇和重要結構部位的選取。這樣一來,學生嘗試著將黑白的圖片著色成亮麗的彩色圖片,不僅獲取成就感,還不斷地從彩色填圖中獲得自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隨著學生掌握的解剖學知識增多,可以選擇較難的圖片,比如,涵蓋多個解剖學重要結構的圖片,例如“眼球”,學生在上色時需要知曉眼球的組成,還需將眼球壁的三層結構逐一區分,這樣的圖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漸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整體化,樹立起學習解剖學的整體觀。

2.合理控制病例教學的時間

解剖學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傳授解剖學知識,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滿足學生學習其他專業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的要求。彩色填圖雖然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往往會將大量的時間和注意力放在圖色上,對教師的講解一聽而過,錯失了重點知識的講解,這樣會造成解剖學知識不足,對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將色彩先小部分標記,而在課后復習過程中將圖片加以完善。這樣不僅節約了填圖的時間,還增加了學生復習解剖學的時間,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以及課后學習效率。

篇(7)

高等護理專業培養目標可界定為“能適應社會發展和衛生保健需求的實用性技術型高級護理專門人才”[1]。我校是全國72所護理專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之一,自2002年招收普通專科護理專業以來,解剖學教學內容一直是照搬臨床醫學專業(與臨床醫學專業共用同一種教材),很多內容相對護理專業“偏多、偏深、不實用”,與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差距很大[2],不能適應實用性技術型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解剖學應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改革已成為當務之急。我校解剖教研室針對護理專業的特點,在試點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教學內容上的改革進行闡述。

一、以系統解剖學為基礎,刪去部分教學內容

人體解剖學教學要體現護理專業的特點,應樹立為臨床護理課服務的整體教學觀念,體現“必需”、“夠用”的原則,刪減和壓縮對護理工作來說不重要或運用較少的內容。為此我們對傳統的系統解剖學內容進行綜合和刪減,精選教學內容。如運動系統中簡明扼要介紹骨的位置和主要的形態結構,略講肌肉的起止點,刪減頭頸軀干、四肢遠端的細小肌肉等;內臟學中重點闡述與護理專業有關的器官形態、結構和位置,對于與該專業關系較少的器官則簡要介紹;脈管學中部分血管的細小分支、淋巴系部分內容等進行了刪減,但肘正中靜脈、大隱靜脈等靜脈是臨床靜脈穿刺、輸液的常選部位,肝門靜脈及屬支與諸多疾病密切聯系,與介入治療有關的動脈等等,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其走向、分支或屬支,才能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斷能力,為此作為重點內容應做到講“細”、“透”、“深”;感覺器官中刪減了內耳的部分內容等;神經系統中明確基本概念,扼要介紹腦和脊髓的形態結構和位置的同時,刪減其內部結構中過多過深的內容,周圍神經系刪減了細小的神經分支和分布等。通過刪減使系解內容得到了優化。

二、把部分局部解剖學內容融入系統解剖學中

普通??谱o理專業,由于學制較短、學時的限制,我們沒有單獨開設局部解剖學,但局部解剖學中的部分內容又是護理專業必須應用的基礎知識,在系統解剖學的基礎上,我們把局部解剖學里與護理臨床應用密切的內容進行精選,實現系解與局解的融會貫通[3]。如表面解剖(重要的體表標志和體表投影);額、頂、枕區軟組織的層次結構;臂部、臀部等部位肌肉的層次結構與血管、神經的位置關系;頸部氣管、甲狀腺與血管、神經的位置關系;腹壁和腹股溝區的層次結構等。使學生在系統學習了解剖學內容的同時,又了解與護理操作技術相關器官所在區域的層次,有利于護理知識的掌握。

三、增加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的臨床應用解剖學內容

從護理系實習學生和剛走上護理崗位的人員調查發現,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護理人員在實際操作中不是不敢操作就是盲目操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是解剖學知識不豐富,尤其是與護理操作技術密切相關的解剖結構、毗鄰關系不清楚,造成許多人員在操作中的盲目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特別重視與護理專業相關的應用解剖學內容[4],增加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的應用解剖學內容,將應用解剖學知識和臨床護理操作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內容包括:(1)與注射相關的解剖學知識;(2)與穿刺相關的解剖學知識;(3)與插管技術相關的解剖學知識;(4)與沖洗用藥治療技術相關的解剖學知識;(5)與相關的解剖學知識。特別強調操作部位的選擇、結構層次、毗鄰關系,使學生對護理操作中的解剖學要點做到心中有數,減少盲目性和失誤。這樣突出了護理專業的解剖學特點,為培養具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術的高級護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四、增加護理技術操作的解剖實驗內容

解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護理技術操作的實現是建立在正常人體解剖學基礎上。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突出學以致用的原則,為臨床護理專業課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依據增加或刪減的理論內容,在原來實驗課內容的基礎上,適當減少與護理操作技術無關的實驗內容,增加了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實驗內容,依據解剖學知識精心設計實驗,如靜脈輸液術、肌肉(臀肌、三角?。┳⑸湫g、心內注射、導尿術、灌腸術、氣管切開術、氣管插管術、深靜脈穿刺術等,我們先讓學生在護理學實用解剖標本和護理示教人上觀察理解解剖層次結構及毗鄰關系,然后模擬臨床進行操作,對其操作的效果進行評價,最后歸納、總結操作中所應用的解剖知識。使學生對所學

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體會

5.1在系統解剖學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與護理專業緊密聯系的局部解剖學內容、臨床應用解剖學內容,形成一門內容充實、應用性更強的解剖學課程,該課程既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又體現了護理專業的解剖學特點,同時重視了護理技術操作的解剖學應用,這有利于基礎知識向臨床護理知識的過渡,為后續的臨床各科護理學習做鋪墊。

5.2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改革,調整了課程內容,優化了學時分配,解決了基礎脫離臨床、理論脫離實際的問題,縮短了解剖學和臨床護理的距離。學生通過學習,普遍反映提高了學習興趣,開發了智力,開闊了視野,培養了臨床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應志國.對高職護理專業設置護理應用解剖學課程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1):41-61.

篇(8)

隨著醫學影像學的進展,影像設備越來越先進,影像診斷學要求醫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人體斷層解剖學知識,從而使斷層解剖學成為醫學生繼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后的又一門人體解剖學課程。我校于2001年對影像學專業開設了斷層解剖學課程,并不斷的開展教學改革和科研的工作,以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以下就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其他院校的教學經驗,對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提出幾點體會,供同行參考。

一、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

1.教師應有豐富的解剖學知識

斷層解剖學是研究人體各種方位斷面上器官和結構的形態、大小、位置和毗鄰關系的形態科學。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的知識,同時對每個斷層的器官結構位置毗鄰關系以及各個斷層間的變化都應了如指掌。因此,我們先后選送中青年教師全脫產到山東大學醫學院及其舉辦的斷層解剖學學習班學習,以豐富教師的解剖學知識。

2.教師應有熟練的操作技能

斷層解剖學實驗教學必須有足夠的標本讓學生觀察,所以教師應該具備熟練的標本的制作技術,如分離腦、肺、肝等主要器官的斷層標本制作技術。熟悉斷層標本在制作過程中會出現的磨損情況,標本的變異情況等,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指明。

3.教師必須具備相關的臨床知識

一個合格的斷層解剖學教師,不僅要知道解剖學知識,教授尸體斷層解剖知識,更應該了解相關的影像學知識,包括各種影像技術的成像原理、特點及進展,能熟練講授DSA、CT解剖、MRI解剖和ECT解剖的器官結構。因此,我們進醫院影像科學習正常CT解剖、MRI解剖和ECT解剖,同時了解各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的影像診斷。講授時能使基礎和臨床相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建立以疑難問題為中心,學生自行觀察在體器官、斷層標本、親手切制離體器官斷層標本,并對照CT、MRI圖像學習的實驗教學模式。[1] 這種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鍛煉他們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1.設立“疑難問題”,做好課前預習準備

在實驗前給學生出幾道能概括實驗內容的問題,讓他們圍繞這些問題做好課前預習。學生通過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學會了自學的方法,樹立了自學的信心,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的“整體-斷層-整體”斷層解剖思維

實驗課要讓學生觀察在體標本,反復在大體上模擬做斷層,再結合斷層標本讓其知道斷層標本上結構什么時候出現,為什么會出現;最后親手切制離體器官斷層標本進行比對。讓學生明白學習斷層解剖學不能光知道一個器官的整體,也不能光從斷層到斷層,而應該讓學生建立起“整體-斷層-整體”斷層解剖思維。

3.斷層標本與影像圖象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斷層解剖教學過程中,實物標本的觀察和臨床CT及MRI圖像的觀察是重要的內容。臨床CT及MRI圖像的觀察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整體-斷層-整體”斷層解剖思維,觀察每個器官的立體結構及平面結構,再通過CT及MRI圖像一一進行比對。這樣從大體標本到斷層標本,從斷層標本到CT及MRI圖像,反復進行觀察。從而達到記憶CT及MRI圖像及斷層標本上的器官組織的形態結構,提高學習的效率,為學習影象診斷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實驗條件和教學設備

1.模型、掛圖、標本及CT、MRI圖片

實驗室內必須具備足夠數量及較高質量的教學標本,這是完成一次實驗教學最基本的條件。我們根據教學計劃提供和斷層解剖學相關的局部解剖標本和盒裝的系統化的斷層標本及臨床正常的CT、MRI圖片。同時準備相當數量的模型和掛圖,因為有些結構不能在標本上直接觀察,必須借助模型或掛圖來顯示。

2.標本陳列室

標本陳列室是解剖學科乃至一所學校的窗口,陳列的標本是解剖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建立了大體(系統解剖、局部解剖)陳列室和斷層解剖陳列室兩間。尤其在斷層陳列室內陳列四套全身各個部位的橫斷層、冠狀斷層及矢狀斷層的標本,在每個標本旁邊擺放該標本拍照放大過的教學照片(35cm*40cm),并對照片上的結構進行標注。學生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大大的增加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

四、教學效果及評價

篇(9)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如何針對護理專業的特點,把解剖與護理融為一體,在深度和廣度上滿足護理專業的要求,成為解剖學教師不斷思索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職護理解剖學教學水平從六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1. 緊密結合護理專業特點,精選教材內容

目前醫學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護理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生都希望今后能夠成為一名有用的醫護工作者,因此,教師要強調解剖學在醫學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與其他醫學課程的緊密聯系,還應強調與臨床實踐密切相關的知識點,與護理臨床應用相結合,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解剖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體現系統解剖學的特點,全面了解人體的結構,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態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還要增加與護理操作、治療、病情觀察、搶救知識、護理診斷和生活護理等需要的應用解剖學內容。例如,在運動系統中,要重點講解易骨折的四肢骨、常用注射的肌肉、易脫位的關節;在內臟系統中,重點掌握與常見疾病護理相關的內臟知識,如插胃管、導尿管等各種護理操作;脈管系統中,重點掌握與注射和急救有關的血管,如表淺靜脈注射、動脈注射等。對涉外護理專業,則要求老師們應把常用的解剖專業英語詞匯在上課時重點介紹給學生們。

2.重視體表標志教學

人體解剖學學習的是正常人體的結構,護理人員面對的是活的標本,掌握常用的體表標志及深部結構在體表的投影,對以后掌握規范的護理操作具有重要意義。學習時要求學生對照自身和相互對照,進行體表標志的觀察和觸摸,并給學生講解—些重要的標志在臨床上的應用,使學生十分直觀地理解和掌握書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講骨學和肌學時,可以觸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標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結節等;如學習臀大肌時就結合臨床護理,講解與肌肉注射有關的體表標志;學習關節時,講解并表演關節的運動和脫位表現;講解呼吸系統時講解如何觸摸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和頸段氣管;講解脈管系統時,讓學生找準并觸摸心尖搏動點的位置、全身主要動脈的體表搏動點及急救時壓迫止血點的位置;講解視器時請同學互看對方的雙眸,辨認角膜、虹膜、瞳孔、結膜和鞏膜等結構。

3.重視解剖與其它基礎醫學學科的聯系

系統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生理、病理和藥理等其它基礎醫學有緊密的聯系。教師不能僅在自己的學科領域進行深入的鉆研,還要對其他學科加強了解,在備課和講授中提高融會貫通性。例如通過了解胚胎學,聯系胚胎發生,讓學生理解器官的不對稱分布。消化管在發生時逆時針方向旋轉使得胰、脾、胃與肝分別處于的消化管左右兩側;橫結腸和升、降結腸反折向上,位于十二指腸前方的冠狀面內;與此同時支配食管與胃的左右迷走神經成為前后的位置關系。心在發生時順時針方向旋轉,導致心的2/3位于人體正中矢狀面左側,1/3在右側。例如通過聯系藥理知識,講解藥物在體內的循行,有助于消化系統和血液系統的掌握。

4.病例式教學法的應用,將臨床病例與解剖知識結合起來在教學中

基礎課的學習目的就是為了臨床各科的理論教學及臨床實踐打基礎,解剖學除了是基礎醫學課,更滲透到了內、外、婦產、兒科學、神經病學、影像等幾乎臨床的各個學科。在講解解剖學知識的同時,聯系臨床,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解肝門靜脈側支循環,解釋肝硬化出現嘔血、便血原因;講解眼的結構,解釋一些青光眼、白內障的眼部疾病;講解神經系統病例有核上癱與核下癱,脊髓半橫斷損傷、內囊出血、脊髓灰質炎、橈神經損傷等。

5.重視畫圖

畫圖在系統解剖學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多媒體無可比擬的,不但老師要自己畫圖,還要讓學生也動手畫圖.畫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有利于開發學生的觀察、想象和形象思維能力等。例如在講述最復雜的脊髓內部結構或者腦干內部結構過程中,畫圖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在講解眼球壁、女性生殖器等,可以隨講隨畫,吸引學生注意。

6.重視標本模型考試

標本模型考試是檢驗實驗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學生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高職學校培養的學生,要求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識方面,更要重視人體解剖學的實驗教學。認識解剖模型和標本是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可逐漸培養學生的空間形象思維能力。要認真地對待標本考試,并將分數計入期末總評中。

篇(10)

1 前期準備

任課教師首先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教科書內容、教學進程及教學時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制定多媒體課件制作計劃。其次,按照課件制作計劃收集和準備各章節需要的圖譜、標本、相關圖像(片)資料及臨床參考書等素材。最后,選擇制作軟件。任課教師自己制作課件選擇容易掌握、容易獲取的軟件,常選用PowerPoint。本文重點討論PowerPoint課件的制作。

2 素材準備

課件中使用的文字、圖片、動畫以及視頻等均稱為素材,對前期收集的素材,大多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對文字的處理主要是提煉加工,用盡量少的文字,準確描述,對圖片、圖像的處理,根據課件的需要,使用PhotoShop,對其進行裁切、調節對比度、亮度及色飽和度及其他必要處理等,并將圖片格式存為jpg 格式,在課件中插入相關視頻文件,既可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提高學習興趣。對視頻素材的加工,根據需要對其進行分割、剪切以及視頻格式的轉換,1般將視頻文件轉換成MPEG格式備用。

3 初期制作

4 后期調試

初期制作的課件1般都要進行反復調試,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根據自己的授課習慣、風格,對課件中的每1個對象設立動畫及其出現的順序,并根據內容選擇幻燈片切換方式,完成后進行試放,對不滿意的地方進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在制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隨時保存文件,以免因機器等意外情況導致勞動成果的丟失。

5 多媒體教學的缺陷及解決方法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有許多優勢,但也存在1些缺陷。主要有:①由于多媒體信息量大,掌握不好,易產生教學內容主次不分的問題,學生不易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點和要點內容;②圖片多,增強了直觀性但留置的時間過短,不利于學生的思考,易造成記憶時長下降;③多角度,多層次展示教學內容,可開拓學生的視野,但也易造成學生思維疲勞。針對這些不足,可以采用以下傳統方法加以克服:①書寫層次分明的標題性板書,可時刻提醒師生教學的進度、層次和重點內容;②每1段教學內容之后,1定要有總結性文字資料以及復習思考題等引導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內容進行歸納總結;③每1節課,應選擇適當數量的既層次分明又多角度反映教學內容的圖片,千萬數量不能過多。

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教學模式是當今教學創新的重要課題,尤其在嚴重缺乏尸體來源的局部解剖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更是快速應用于理論教學和實驗課之中。如何進1步篩選、保留有效的傳統教學手段的同時,科學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符合局部解剖學教學規律的多媒體課件,依然是當前創新局部解剖學教學模式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上一篇: 園本研修個人總結 下一篇: 頂崗實習計劃公式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 亚洲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婷婷影音先锋色 | 亚洲аv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亚洲va成高清在线播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