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04:31: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法務實習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如實告知義務的主體
我國《保險法》第16條第1款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因此,投保人負有如實告知義務并無爭議。但被保險人是否負有如實告知義務,在理論和實務上均爭議頗大。
有學者認為,在肯定投保人負有告知義務的基礎上,應認為被保險人也負有告知義務。絕對排除被保險人的告知義務,是對設立告知義務制度初衷的違背,但硬性規定被保險人負有告知義務,有時又受到被保險人行為能力、隱私權以及其他因素的局限。在立法沒有將被保險人列為告知義務人的情況下,當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是同一人時,解釋上可將被保險人視為投保人。在人身保險,若是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是同一個人,則除要保人以外,被保險人也有據實說明義務。擴大說明義務人的必要性,尤其在人身保險,而要保人與被保險人是不同人時,特別需要,因為對于被保險人的身體健康狀態,唯有被保險人自己最為知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征求意見稿)》第五條規定,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不為同一人時,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及于被保險人。對同一事實,其中一人已經如實告知的,視為投保人已經履行告知義務。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告知內容不一致,保險人仍同意承保的,按照保險法第十六條第六款的規定處理。
筆者認為該條規定不符合《保險法》的立法本意,且會帶來新的問題。按照該規定,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及于被保險人,如何理解及于?此時被保險人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什么?尤其是保險人是否有向被保險人詢問的義務?對此司法解釋未明確。如果規定保險人對被保險人有詢問義務,保險人需向投保人與被保險人詢問,且需核實二者告知內容是否一致、真實,尤其是在一人告知真實、一人告知不實的情況下,保險人的核實工作更為繁瑣,會增加交易成本,降低締結保險合同的成功率。如果不規定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的詢問義務,那么如何確定被保險人的告知范圍會成為問題。
筆者認為,我國《保險法》明確使用了投保人、被保險人的概念,《保險法》第16條第1款規定投保人負有如實告知義務,并非是遺漏了被保險人,而是有意的立法安排。如實告知義務的主體應為投保人,而不包括被保險人。理由:一是被保險人不是保險合同的主體,在訂約階段與保險人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由其負擔如實告知義務違反合同的相對性原則;二是被保險人不負告知義務,并不是說告知義務與被保險人無關,對于保險人詢問的有關保險標的或被保險人的情況,投保人負告知義務,不僅應告知投保人知悉的情況,亦應告知被保險人知悉的情況,被保險人知悉的情況投保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未告知保險人的,投保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三是告知義務的主體是投保人,但是告知義務的關系人應包括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從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內部來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是作為一個整體對保險人負如實告知義務的,但該義務的履行應由投保人來完成。投保人既然為第三人被保險人投保,且經過了被保險人的同意,那么投保人應就被保險人知悉的相關情況向保險人負如實告知義務,而不能以被保險人的故意或者欺詐等行為作為其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抗辯理由。如果投保人不能保證其告知的內容包括被保險人知悉的情況,那么法律的態度應是:要么投保人不要投保、如果已經投保將會承擔不利法律后果。因此,建議司法解釋或者《保險法》修改時規定,投保人如實告知的內容包括被保險人知悉的相關情況。
二、如實告知義務的范圍
事實上,保險法告知義務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限制被保險人告知義務的歷史。從保險法的發展歷史看,投保人的告知義務逐漸由嚴格趨于寬松。投保人如實告知義務的范圍,在立法例上有無限告知主義和詢問告知主義,無限告知主義指投保人的告知內容沒有限制,不以保險人的詢問為限。詢問告知主義指投保人的告知內容限于保險人的詢問。
我國《保險法》第16條第1款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可見我國立法系采詢問告知主義,投保人的告知范圍以保險人的詢問為限,保險人沒有詢問的事項,即使為重要事項,投保人亦不負告知義務。⑦但司法實踐中有以下兩個問題需要探討。
一是舉證責任問題,有詢問才有告知,詢問涉及到保險人對保險合同詢問條款的說明問題。當對投保人是否履行告知義務產生爭議時,保險人應舉證證明其履行了對詢問條款的說明義務,且應證明投保人未履行告知義務,而不能要求投保人證明其履行了告知義務。當保險人未能證明其履行了對詢問條款的說明義務時,談不上投保人的告知義務是否履行。如此,才能避免保險實踐中普遍存在的保險人以格式條款詢問投保人,投保人不詳細閱讀合同內容,甚至在保險人的誘導下草率告知并簽訂合保險合同。對此《征求意見稿》第六條第二款規定,投保人的告知義務僅限于保險人詢問范圍。保險人對詢問范圍和內容負舉證責任。
二是保險實踐中,保險人為了避免詢問漏洞,在詢問時往往設計一個兜底詢問條款,如除上述以外,是否還有其他疾病,對于此類條款,投保人是否負有告知義務?筆者認為,不應肯定此類條款的詢問效力。因為保險人作為經驗豐富的專業公司對于哪些事項需要詢問比較了解,而作為普通人的投保人往往并不了解,如果認可此類條款的詢問效力,無疑將投保人置于無限告知主義的限制中,詢問告知主義將名存實亡,因此,即使保險人遺漏詢問的事項是重要事項且保險人設計了兜底詢問條款,投保人知道該重要事項且未告知,也不能認為投保人違反了如實告知義務。對此司法解釋征求意見稿第七條規定,保險人以投保人違反了對投保單詢問表中所列其他等概括性條款的如實告知義務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如實告知義務的履行時間
根據《保險法》第16條第1款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可見如實告知義務的履行時間為訂立保險合同時,但問題是何為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合同經要約與承諾而成立。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保險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訂立保險合同時,是投保人發出要約時(提出投保申請),還是保險人承諾之前(同意承保)?在投保人提出投保申請后、保險人作出承諾前,投保人如實告知的事實發生變化,投保人是否需要重新告知?有觀點認為,我國《保險法》規定的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是有限的詢問告知模式,鑒于投保人對于保險人在要約之前的詢問已經如實告知,其對于發出要約之后始知悉的情況基于有限告知模式,不負有告知義務。筆者不贊同以上觀點,如實告知義務的立法目的是為了便于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或被保險人的危險狀況進行評估而課以投保人的法定義務,故于保險人作出承保的意思表示之前,也就是保險合同成立之前,投保人均應負如實告知義務,這也符合保險法的最大誠信原則。《保險法》第16條第1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履行時間模糊,建議修改為,保險合同訂立前,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另外,人壽保險合同復效時,投保人負有如實告知義務。根據《保險法》第36條、第37條規定,保險合同復效需經保險人與投保人協商并達成協議,保險人會對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危險狀況重新進行評估,自然要求投保人再次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履行時間為保險人與投保人達成協議使保險合同復效之前。否則,可能會誘發道德風險,比如投保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為不實告知,后使保險合同中止,待保險人未行使解約權時再使合同復效,無疑會損害保險人的利益,破壞保險制度,違背誠實信用原則。
四、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告知義務人的行為構成義務的違反,保險人可免除保險責任。對此有兩種不同的立法例。一是自動無效主義,義務人違反告知義務使合同自動無效,保險人自動免除保險合同責任。二是解約主義,義務人義務的違反并不導致合同當然無效,而是賦予保險人在一定期間的解除權,如果保險人按要求行使解除權,則后果與合同無效相同。⑩我國保險法采解約主義,在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時,賦予保險人自由決定是否解除合同的權利,有利于投保人和保險人之間的利益平衡。
我國《保險法》第16條第2、4、5款規定了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第2款規定:投保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可見我國保險法在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構成要件上采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相結合的立法例, 投保人主觀上須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一般過失則不構成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未如實告知客觀上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也即并非投保人的任何不實告知均違反如實告知義務,只有對保險人的風險評估產生相當影響時才構成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第4、5款根據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主觀心理狀態分別規定不同的法律后果,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且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所謂告知義務,指在保險合同成立以前即保險人接受承保前,被保險人必須將有關保險標的的重要事項或狀況告知保險人。我國《海商法》第222條第1款規定:"合同訂立前,被保險人應當將其知道的或在通常業務中應當知道的有關影響保險人據以確定保險費率或者確定是否同意承保的重要情況,如實告知保險人。"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第18條第1款規定:"除本條的規定外,在合同訂立前,被保險人必須向保險人告知其所知的一切重要情況。被保險人視為知道在通常業務過程中所應知曉的每一情況。如果被保險人未履行該告知義務,保險人即可宣布合同無效。"
海上保險法之所以對告知義務規定如此嚴格,是因為海上保險合同是最大誠信合同,要求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本著最大誠信原則來履行自己的義務。告知義務是最大誠信原則下被保險人(投保人)所負的主要義務,也是海上保險合同成立的基礎。沒有被保險人的告知,保險人將無法獲知判斷與風險有關的重要情況,或者需要花費高昂的成本才能獲知此類信息。各國和地區的海上保險立法一般都將告知義務作為一項法定義務加以規定。
一、告知義務的方式
根據我國《保險法》第17條的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條款內容,并可以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有關的情況提出詢問,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由此可看出,我國保險法采用的是詢問告知方式。而依據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第18條第1款的規定:"除本條的規定外,在合同訂立前,被保險人必須向保險人告知其所知的一切重要情況,被保險人視為知道在通常業務過程中所應知曉的每一情況。如果被保險人未履行該告知義務,保險人即可宣布合同無效。"我們可以看出,英國海上保險法中采用的是當事人主動告知方式。被保險人在海上保險中如實告知義務是積極的義務,而不是消極的義務,即被保險人應主動向保險人如實告知重要情況,而不是由保險人主動詢問被保險人。①
由我國《海商法》第222條的規定可知,我國《海商法》也采納了主動告知主義。《海商法》中對海上保險的規定相對《保險法》的規定是特別法與一般法的關系,因此海上保險合同與非海上保險合同適用不同的告知制度,即前者適用主動告知主義,而后者適用詢問告知主義。這樣規定原因主要是有海上保險的特殊性決定的,海上保險的風險較大,告知義務人地位比一般保險中的告知義務人要特殊。一般保險如火災險、人壽險,由于危險因素相對單純,保險人在數據統計基礎上配合其豐富的保險經驗有可能彌補在訂約時調查申報的不足。
二、重要情況的確定標準
我國《海商法》第222條和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第18條第2款都要求被保險人應當將其知道的或者在通常的業務中應當知道的影響謹慎的保險人據以確定保險費率或者確定是否同意承保的情況,如實的告知保險人。那什么樣的情況是重要情況呢?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135”目標任務和建設“1000億”的奮斗目標,立足鎮情,發揮優勢,堅持“立鎮、活鎮、強鎮、興鎮”,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克難攻堅,超常發展,早日把鎮建成文明富裕和諧的“第一鎮”。
二、發展目標
1、主要經濟目標:各項經濟發展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遞增,到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億元,社會產品銷售總額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每年增長20%,財政可支配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0元,城鎮化率60%以上。
2、主要民生目標: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達到100%,80%的群眾集中居住,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水、電、路、氣等民生工程實現有效保障,政治穩定,社會安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三、發展重點
1、實施“123”產業發展規劃,做大做強產業。一大戰略:政策驅動、科技推動、示范帶動、龍頭拉動。二大工程:10000人生產技能培訓工程,十村百組千戶示范工程。三大園區:一個加工工業園區,兩個1000畝高產豐產示范園區。到年,實現種植6萬畝、產量10萬噸,形成大戶生產經營,協會訂單銷售,企業深精加工的“產、供、銷、加”一條龍服務的現代產業發展模式。“坪”通過國家綠色產品認證和無公害基地認證,成為農產品知名品牌,建成之鄉。
推動財務會計發展的兩大動力表現為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會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變化。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已進入了一種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和以知識驅動為基本特征的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知識經濟。知識經濟與以往經濟的最大不同在于:經濟的發展與繁榮不再直接取決于資源、資本、硬件技術的數量、規模和增量,而是直接有賴于知識或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它強調人力資源開發,尤其是人力資源創造力的開發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的價值;同時強調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
為了更好地與經濟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企業的財務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企業的經濟活動日益復雜化;物價變動與以往相比更加頻繁和激烈;行業的競爭加劇;互聯網在財務會計中廣泛應用;金融衍生工具飛速發展,且由于衍生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桿作用,由此可能帶來暴利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因此人們高度關注衍生工具的報告問題;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也日益成為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與企業市場價值的關鍵所在。
現行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體系已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目前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遵循著特定的會計準則,采用規范、通用的格式進行編制,具有綜合性、規范性等優點,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有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因滯后于環境的變化而顯示出了它的缺陷與不足。本文通過對新環境下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分析,從發展的眼光,就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做進一步的推測。
企業財務報告體系的演進
企業財務會計報表的發展經歷100多年來的演革,這也是一個對會計本質逐步認識的過程。在早期,企業財務會計報表分別以某使用者或集團作為唯一使用者,滿足其要求。它們不要求財務報表去遵循所謂“公認”的、但定義卻含糊的會計原則,而且通常并不期待會計師正確地計價資產和計量收益。在資產負債表是唯一報表的情況下,會計報表不是經常提示資產和權益各項目的記錄,而是對它們進行現行價值的反映。早期會計的本質可以說是資產的計價過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張主要報表——損益表,會計重心由資產計價轉移至利潤計量,那里的會計本質可以說是費用與收入的配比過程。不久,又出現第三張報表——現金流量表。這樣早期會計分類賬發展到今天現代企業的財務報告體系,它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基本報表,以及其他特殊財務報表和附注說明資料等。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現狀
綜觀世界各國的財務報表,主要有三張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的總額、構成、流動性、權益的總額、構成、比率等。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主要是以權責發生制確定的利潤額及其構成。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現金(包括現金等價物)的流入額、流出額、流入流出凈額以及現金流量的構成,現金流量表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以權責發生制反映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不足。進入財務報表的會計信息時,都經過嚴格的會計確認和計量程序,具有很高程度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從當前會計環境來看,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是會計主體對外提供的綜合反映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總結性報告文件。目前企業財務報告,按傳統分類,可分為財務會計報告和管理會計報告。前者是企業對外部提供的、按會計準則強調指出的通用財務報告;后者是為企業內部管理層使用的,不受公認會計原則制約、不具有法律責任的非正式財務報告。此外,還有稅務會計報告,它包括按準則規定編制的外部報告,如增值稅報告、所得稅報告等,以及不受公認會計原則制約的內部報告,如稅收籌劃報告。
現有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缺陷與不足
會計的發展與企業的財務環境息息相關,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科技推動了國際經濟的迅猛發展,金融創新的日新月異則帶來了極大的風險。由于一些資產負債表外業務和表外項目不斷增加,人們紛紛指出,傳統的財務會計報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會計信息了,現有財務會計報告的缺陷與不足越來越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復雜,企業組織形式及其在社會和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不斷發生變化,除了直接投資者、債權人外,企業內外還出現了大量不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門、顧客、合作伙伴、社會部門等。企業財務環境的變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對財務報告提出了與傳統工業經濟條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同時,傳統工業經濟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財務信息,而在知識經濟下不僅要獲取財務信息,還要獲取非財務信息;不僅要獲取定量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定性信息;不僅要獲取確定的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不確定的信息;不僅要獲取歷史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預測信息;不僅要獲取企業整體信息,還要獲取分部信息。因此,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內容,在信息的質量上要強調信息的相關性、一致性與及時性。
(二)無法滿足信息的時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點就在于時效性,及時有效的信息能為商家帶來滾滾利潤,而延遲滯后的信息則可能導致商家喪失商機。現行財務報告的披露無法達到會計信息質量的及時性,披露的周期、時限過長,如企業的年度財務報告要求在年度末4個月內報出,而中期財務報告要求在中期結束后兩個月內報出。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企業的財務狀況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黨的十六大以來,局黨組和全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堅定性,緊緊圍繞××委、××政府工作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著力在營造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價格環境、不斷提高價格工作服務科學發展的水平上下功夫,基本形成了符合××××情特點,在政府宏觀調控下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的區域性價格監管框架,實現了以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為首要任務,以準確、及時、靈敏的價格監測預警機制為基礎,以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為手段,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引導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發展,又合理調節各方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既保障經營者合理利潤促進生產發展,又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民生改善;既恰當反映資源稀缺程度,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又充分考慮各方面承受能力,妥善安排群眾生活的工作目標要求。
概括地講,近些年,××物價局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加強價格調控,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創造良好的價格環境;深化價格改革,完善市場機制,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良好的體制基礎;加強涉農價費監管,全面深化“三農”價格工作,促進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積極穩妥地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促進可持續發展;強化民生價格監管,化解民生價格難題,促進和諧發展;強化價格檢查,規范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嚴格依法行政,改進工作方式,不斷夯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工作基礎。
××物價局所有工作成績的取得,是得益于××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得益于廣大人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的理解與支持,得益于各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得益于全××物價干部的共同努力。
二、局黨組和全體黨員干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形成的共識
回顧十六大以來的價格工作,結合前一階段的學習調研,局黨組和全體黨員、干部對物價部門應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以下幾個方面形成了共識:
第一,服從、服務于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不夠,仍是××當前最大的實際。因而,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在促進加快發展上做文章,在服務加快發展上想辦法;必須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加快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增強加快科學發展的堅定性、自覺性和緊迫感、責任感,不斷深化價格改革、改進價格監管、改善價格調控、強化價格監督檢查和價格公共服務。
第二,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營造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價格環境,是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首要任務。經驗表明,凡是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的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就會協調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社會穩定祥和;凡是價格總水平大起大落的時期,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就會失調,人民生活就會受到影響,社會不穩定因素就會滋生。因此,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致力于把價格總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既防止出現通貨膨脹,又避免出現通貨緊縮。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職責。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和社會轉軌時期,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人民群眾和各類市場主體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針對新情況、新問題,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之中,進一步增強為政府排憂、為群眾解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自覺性、責任感;必須時刻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價格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第四,完善農產品和農資價格政策,穩定農業發展基礎,是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全面深化“三農”價格工作,認真落實好各項支農、強農、惠農價費政策,進一步完善涉農價格形成機制,努力把糧棉油豬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繁榮。
第五,不斷深化價格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價格形成機制,是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工作內容。作為市場機制的核心,價格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價格形成機制合理與否,既影響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和發展的速度與質量,又影響發展的方式和發展成果分享的合理程度。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圍繞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致力于不斷深化價格改革尤其是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形成符合全局要求,反映市場供求關系,體現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和生態補償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以正確、靈敏的價格信號引導資源合理配置,使價格改革的過程成為全面推進科學發展的過程。
第六,堅持統籌兼顧,正確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是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統籌兼顧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是30年價格改革的基本經驗。物價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在深化價格改革的全過程之中,始終注重統籌好各方面利益關系,處理好各利益集團與廣大消費者、城市與農村、中央和地方、資源富集地區與匱乏地區、上下游相關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尤其是要特別注意維護好低收入群體的利益,保證其生活水平不因價格改革而明顯下降,促進和諧發展。
三、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
分析檢查過程中,我們對照科學發展觀對價格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對照貫徹落實××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對物價工作的具體要求,結合全局干部職工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通過認真查擺問題和自我審視,查找出××物價局及領導班子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做得不夠,積極運用價格政策促進科學發展的自覺性有待進一步增強。主要表現:對加快發展的認識尚不夠深,部分價格矛盾疏導不夠及時,主動幫助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識不強,思路不寬、舉措不多;價格工作與形勢發展變化的新要求還不盡相適應,考慮應對經濟過熱、通貨膨脹較多,所實施的措施也較有效,但對如何有效應對經濟下滑、通貨緊縮的思考不多;在處理穩定物價與搞活企業的關系時,往往是過于強調價格調整對價格總水平的影響,從搞活企業,發展生產、增加供給,進而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的角度考慮得不夠。
二是加快創新體制機制做得不夠,價格監管、價格形成機制與科學發展的要求還不盡相適應。主要表現:一些資源性產品、生產要素價格和環保收費,還不能充分反映市場供求狀況、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破壞的治理成本,價格形成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價格調節基金制度等價格調控手段還不夠健全,價格調控能力尚需進一步增強;壟斷行業價格監管的科學性和透明度還不夠高,強化市場價格監管的手段不夠硬,市場價格行為不盡規范,價格監管水平尚需進一步提高;集體審價審案等制度有待進一步抓落實,價格決策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
三是圍繞群眾關心的價格問題深化價格改革做得不夠,民生價格監管有待進一步改進。主要表現:化肥等農資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化肥價格形成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藥品、醫療等民生價格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確保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明顯下降的動態補貼機制,尚未正式出臺。
四是加強價格法制建設、依法強化價格監督檢查做得不夠,價格環境有待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改善。主要表現:價格法制工作機構尚未理順,工作隊伍亟待擴充,人員素質尚需進一步提高;價格法規體系還不夠健全、完善;價格行政執法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價格行政執法的權威性尚未充分體現出來。
五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做得不夠,積極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科學發展的思路有待進一步拓寬。主要表現:圍繞促進加快發展,圍繞服務××委、××政府工作大局,圍繞解決領導關心、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的調研不多,也不夠深入;習慣于憑經驗工作,調研成果的轉化、應用不夠,調查研究與工作決策相脫節的現象仍然存在。
六是支持基層做得不夠,推進科學發展的全系統整體工作合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對基層匯報的問題、反映的情況重視不夠,回復也不夠及時;規范化建設驗收和“創建”評比太頻繁,沒有充分考慮基層實際;幫助基層物價部門解決生存、發展的思路不寬、舉措不多,基層物價部門的職能發揮得不盡充分。
七是加強機關建設、整合工作合力做得不夠,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促進科學發展的活力有待進一步增強。主要表現:加強機關建設的規章制度不少,但抓落實的力度還不夠,還沒有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機關建設與“更加風清氣正、更加團結和諧、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更加富有效率”的要求還有較大距離;內設機構及其職能關系,亟待按照形成整體合力、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作進一步的整合、理順;調優配強干部隊伍的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以上問題的產生,除了有隨著經濟日益全球化,影響國內價格變動的因素不斷增多、越來越復雜;隨著利益主體的日益多元化,各方面對價格問題的反應更加敏感,價格調控的難度加大等一系列客觀原因外,從主觀上查找,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學習不夠,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認識不夠深刻。應對眼前具體價格工作與事務牽涉的精力太多,靜下心來鉆研深層次理論少,科學發展的理論功底不夠深厚,理論武裝滯后于形勢發展需要,滯后于新時期工作需要,還沒有很好地從世界觀、方法論的高度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指導意義,還沒能融會貫通地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還沒有很好地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在價格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導致在價格工作中思想不夠解放、視野不夠開闊、創新不夠有力。
二是思想觀念、工作能力尚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體制機制的創新源于思想觀念的轉變。面對復雜變化的價格工作新形勢和新挑戰,部分干部的思想觀念還沒有完全適應形勢要求和發展步伐,仍然習慣于憑經驗工作,習慣于用單純的行政手段解決價格問題,習慣于“按規定辦”、“按慣例辦”,滿足于“成績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慢慢走”,缺乏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勇氣;部分干部還沒有從新時期對價格工作的新要求的高度來認識物價部門肩負的重要職責,知識更新不快,工作能力和水平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有明顯距離。
三是組織領導科學發展的本領還不夠強。在思維力上,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著眼長遠,用發展的眼光認識、研究、解決價格問題不夠自覺。在決策力上,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勢的研究和把握還欠“火候”,對××發展不夠的關鍵在于執行不力、落實不夠的認識還不深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運用價格杠桿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創造力上,尚未形成李鴻忠××長所要求的“讓規矩程序服從于能辦成事、快辦成事,在效率和規矩上服從效率,在權限和效果上服從效果”的創新氛圍,緊密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貫徹上級精神、落實有關規定的本領不夠強。在執行力上,對工作的整體把握還不夠到位,統籌開展各項工作還比較欠缺;有時還存在經驗主義、按部就班、因循守舊的惰性思想,缺乏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勇氣;“啃硬骨頭”的決心不夠大,往往只滿足于“過得去”。
四是加強思想作風建設的力度還不夠大。近些年來,雖然大力加強了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也涌現出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公務員,但部分干部在思想作風建設方面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和要求還有差距,突出存在重業務輕學習、重利益輕奉獻、重經驗輕創新、重表面輕實干、重眼前輕長遠等問題,機關“人人想做事、人人能做事、人人敢做事、人人做好事”的氛圍尚未真正形成。盡管明確提出了“四個更加”的機關建設目標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但由于價格工作頭緒多、任務重、責任大,把較多的精力放在了價格具體監管措施的決策和實施中,抓具體落實的力度還不夠。與高標準、嚴要求相比,領導班子在思想建設和黨性鍛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現象。
四、××物價局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路與舉措
在深入查找問題、全面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基礎上,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委九屆五次全會的要求,結合價格工作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理出了××物價局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路,提出了具體的方法、舉措。
(一)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為科學發展提供制度保證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的價格機制體制問題,著力推進價格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物價部門職能作用,為促進××科學發展提供制度保證。重點是要加快創新“四項機制”:一是創新價格形成機制。要按照遵循價格規律、反映市場供求關系、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原則,加快創新、完善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促進全××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創新價格決策機制。要針對價格決策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價格聽證、成本監審、專家論證、專家咨詢、集體審價、集體審案、價格政策跟蹤評估等制度,進一步拓寬民意訴求表達渠道,完善并不斷強化價格行政決策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出臺的價格政策、改革措施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三是創新價格調控機制。要正確認識和把握促進加快發展與保持價格總水平穩定的辯證關系,以把價格總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為目標實施價格調控,既防止通貨膨脹,又避免通貨緊縮。同時,不斷完善調控手段,建立、健全防止周期性價格變動的機制體制,為科學發展創造良好的價格環境。四是創新價格監管機制。要針對市場價格秩序欠規范、違法價格行為不時發生等問題,進一步創新價格監管機制,創新價格監管方式、手段,建立健全多層次、廣覆蓋的價格監管網絡,保障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價格秩序和價格法規政策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
體制機制的創新,源于思想的進一步解放、觀念的進一步更新。要站在新的起點上,正確認識價格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價格工作所肩負的新使命,堅持與時俱進,著力營造創新氛圍,自覺地把促進××科學發展作為價格工作的立足點、出發點和檢驗標準,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模式,切實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科學開展價格工作、促進科學發展的自覺行動。
(二)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為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的價格環境
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始終是價格工作的重要職責,也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要圍繞把價格總水平穩定在合理區間,進一步加強與改進價格調控。一是加快建立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的價格實時監測體系,及時發現影響價格變動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二是進一步加強價格形勢分析,準確預測價格總水平和具體商品價格變動趨勢,增強價格調控的前瞻性、預見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完善價格調控手段。尤為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全××統一的價格調節基金制度,進一步完善保障市場供應和穩定價格的應急預案,進一步健全重要商品儲備吞吐和進出口調節機制。
(三)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和農資價格政策,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農”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要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方針,完善支農、強農、惠農價格政策,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繁榮。一是要在繼續引導市場糧價適度上升,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同時,采取更有效措施,防止棉花、生豬、油料等主要農產品價格過度下跌,著力減緩棉花、生豬市場周期性波動對價格的影響;二是要在落實好農資綜合直補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化肥價格形成機制和淡儲制度,保障農資市場供應、保持化肥等農資價格基本穩定,努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三是要抓緊研究建立糧食、油料、棉花等主要農產品以目標價格為核心的反周期補貼制度,確保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有持續穩定增加的收益;四是要進一步擴大“綠色通道”收費的實施范圍,減輕農副產品流通和銷售環節的負擔。
(四)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有效手段
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是合理引導資源配置,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要圍繞保持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首要任務,不失時機地、穩妥地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保穩定。
1、深化以電價改革為重點的能源資源價格改革。一是圍繞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逐步擴大差別電價政策的實施范圍,積極推行階梯式水價、氣價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二是繼續深化電價體系改革。逐步擴大競價上網試點,積極鼓勵大用戶直接向發電企業購電,協商確定電價;逐步實行按“成本加收益”的辦法核定電網企業輸配電價,切實加強輸配電價監管;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進一步簡化電網銷售電價分類。三是進一步深化成品油、天然氣價格改革。要在貫徹落實好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要根據××實際,著眼長遠,研究、制定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四是以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目標,進一步深化水價改革。
2、深化以排污收費為重點的環保價格改革。要樹立環保也是發展的理念,通過逐步提高排污、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環保收費標準、改進征收方式、擴大征收范圍、提高收繳率,大力推行“綠色電價”,對利用余熱、余壓、垃圾進行生產的企業實行鼓勵性價格政策等價格措施,推動環保從“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五)規范市場價格秩序、優化投資和消費環境,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提供保障
經濟增速下滑,已成為當前和明年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要圍繞促進內需,進一步加大規范市場價格秩序和清費治亂減負的工作力度,通過規范秩序、優化投資與消費環境,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社會和諧。一是要圍繞促進農民增收減負、減輕企業負擔、保障價格改革的順利實施、促進社會和諧,進一步加大價格收費專項檢查力度。二是要圍繞營造良好消費環境,進一步強化市場價格監管,依法嚴厲打擊低價傾銷、價格欺詐、價格串通等價格違法行為。同時,積極推進價格誠信建設,著力營造誠信經營的社會氛圍。三是要進一步完善節假日市場巡查制度,切實加強節假日市場價格監管,及時處置傾向性、苗頭性價格問題。四是對涉企收費進行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公示繼續保留的收費項目及標準。同時,要逐步減少管理類收費、完善資源環境類收費,要逐步有序推進取消政府還貸二級收費公路收費工作,降低流通成本。五是要以推進武漢城市圈旅游景點“一票制”和通信資費“一體化”等改革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旅游價格和郵政、通信資費等改革。
(六)強化民生價格監管,保障和改善群眾生活,促進和諧發展
加強民生價格監管,保障和改善群眾生活,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也是拉動消費、促進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此,一是繼續推進醫藥價格改革。要貫徹落實好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及與之相配套的醫藥價格管理制度,不斷改進醫藥價格核定方法和管理辦法、規范醫藥價格行為;要全面核定國家基本藥物價格,并繼續降低部分矛盾突出的藥品價格;要積極推行對常見病、多發病實行按病種收費的價格管理方式,減輕患者負擔。二是繼續規范教育收費等行為。重點是要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服務性收費、代收費的監管,避免“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現象發生。三是進一步加強與改進房地產價格與收費監管,并加強市場監測分析,密切關注房地產價格走勢,及時提出政策建議,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四是健全、完善對低收入群體的價格補償機制,改善低收入群體生活,維護社會穩定。
(七)大力推進價格公共服務,主動化解價格矛盾,服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推進價格公共服務,既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公共服務職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價格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客觀需要。履行好價格公共服務職能,必須徹底摒棄計劃經濟體制下價格管理的思路、方式和辦法,把管理和服務融為一體,拓展價格服務領域,著力加強兩個價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一是要按照“全面進、扎實干、重創新、求實效、持久抓”的要求,進一步抓好“價格服務進萬家”平臺建設,及時主動把價格維權、價格信息、價費公示等服務送進千家萬戶;二是要按照“準確、及時、高效”的要求,進一步抓好價格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及時、準確地收集、各類價格信息和價格政策,為社會提供全方位價格服務,真正把價格公共服務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八)加強全××物價系統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物價部門職能作用,不斷提高促進科學發展的整體工作合力
要圍繞形成、提高系統整體工作合力,面向基層、面向群眾轉變作風,進一步加大對基層物價部門的支持力度。一是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幫助基層物價部門解決各種實際困難,打好充分發揮系統整體工作合力的基礎。二是充分發揮基層物價部門職能作用,真正形成上下良性互動的工作局面。適時修訂《××××政府定價目錄》,將能授權基層管理的價格和收費,盡可能授權給市、州、縣物價部門管理。調整、制定××管價格和收費標準,事先充分聽取所在地物價部門的意見,積極采納其合理建議。支持市、州、縣物價部門依法查處價格違法案件,進一步加大對重大價格違法案件的聯合辦案力度,加快辦案、結案進度。對基層反映的情況、匯報的問題,快研究、快答復。三是加強對基層物價部門價格認證等工作的業務指導,研究制定有利于全××價格認證工作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四是進一步加強培訓工作,幫助基層物價隊伍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五是盡可能地減少規范化建設和“創建”評比活動。自2009年起,各處室單位原則上不再單獨組織開展規范化建設和“創建”評比活動。上級有要求的,統一改為年終由綜合性工作專班進行一次性驗收,減輕基層負擔。
(九)從當前立即能解決的問題做起,將學習實踐活動辦成群眾滿意工程
在理清價格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總體思路、落實長效整改措施的同時,我們將堅持從群眾最關注的問題改起,從當前立即能解決的問題做起,將學習實踐活動辦成群眾滿意工程。著力辦好以下12件實事:
1、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圍繞“擴內需、調結構、促發展、安民生”等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出臺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經濟發展的25條具體政策措施。
2、圍繞確保全××337萬特困人口基本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明顯下降,保持社會和諧,促進消費,研究制定《關于建立特困群體生活補貼與物價漲幅掛鉤聯動機制的實施辦法》。
3、進一步降低涉企收費。結合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在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的同時,將部分保留項目的收費標準下降20%~30%。
4、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化肥價格監管、調控,幫助化肥企業擺脫目前的生產經營困難,促進化肥企業均衡生產,保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5、著眼于解決“看病貴”,將會同××衛生廳在全××大中型醫院推行電子收費管理系統,進一步規范醫院收費行為。
6、取消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等六項收費,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全面清理涉及交通和車輛的各項收費,進一步減輕車主負擔。
7、清理規范通訊資費和有限電視服務收費。降低部分電信資費標準,規范套餐資費和電信增值服務的項目、標準和服務條件;逐步統一武漢城市圈內固定電話區號、取消移動電話長途費和漫游費;按照既促進有線數字電視發展又保障群眾基本收視需要的原則,合理制定有限數字電視收視費標準。
8、修訂《××××民用爆炸物品銷售作價辦法》,全力緩解民爆器材生產企業的困難。
9、進一步完善節假日市場巡查制度,切實加強節假日市場價格監管,確保元旦、春節期間市場供應和物價穩定,促進節日消費,進一步拉動內需。
10、完善××、市、縣三級價格監測網絡,抓好對生豬、糧食、鋼材、化肥等重要商品的監測,進一步提升價格監測預警水平,提高價格調控的前瞻性、預見性和有效性。
11、進一步加強價格舉報平臺建設,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維護正常價格秩序的作用。
12、以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推動科學發展為主題,對一些重大價格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研究報告,為××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五、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和水平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和重要保證,黨組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牢固樹立科學發展意識
進一步增強對政治理論學習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強化改革創新的意識。堅持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通過認真讀、系統學、仔細研究,把科學發展觀理論真正學透、學通、用好,為推動科學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增強做好新時期價格工作,服務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強作風和能力建設,落實科學發展內在要求
堅持“六提倡、六反對”,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即:提倡愛崗敬業,反對消積怠工;提倡雷厲風行,反對推諉扯皮;提倡敢為人先,反對不求上進;提倡團結協作,反對各自為政;提倡相互信任,反對背后猜忌;提倡廉潔從政,反對。進一步加強自身能力建設。要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破解難題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抓大事議大事的能力、找根源抓本質的能力和識人用人的能力。進一步完善決策機制。堅持集體領導,重大價格改革措施、重要商品及服務價格調整等事項集體研究決定,依靠“一班人”智慧,實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進一步規范價格決策程序,堅持并完善集體審價審案制度,完善并大力推行“檢查、審理、執行”三分離的價格監督檢查制度,建立價格決策專家咨詢制度,積極借用“外腦”,確保價格決策更加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科學發展的要求。
(三)加強調查研究和工作指導,夯實科學發展基礎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圍繞服務××委、××政府工作大局,圍繞解決領導關心、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深入基層、企業和農村廣泛調研,提出有根有據、切實可行的對策與建議,全力推動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工作總體目標。局領導要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發現并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要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舉措,開創工作新局面,團結和率領全××物價干部在新的起點上為促進××科學發展作出新貢獻。
(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為科學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積極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先進性、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的教育,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全體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加大從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的力度。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防止在××物價局發生違法違紀行為。
(五)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
價格工作的政治性、綜合性、專業性都很強,必須有一支政治上講正氣,能力上講才氣,作風上講硬氣的干部隊伍。為此,要進一步加強思想建設。引導全體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全面推進價格工作奠定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要著力加強業務建設。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全局和全系統干部的綜合素質;要堅持并進一步強化重實績、重實干的用人導向,調優配強干部隊伍。真正把從政重品格、用權重原則,做人重形象的優秀干部推選到重要工作崗位和職位上來,讓想干事的人有平臺、會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要落實好干部輪崗、交流制度,并以此促進干部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全局觀念的進一步增強、機關整體工作合力的進一步發揮。
1. 1疫情資料
來源于無錫市1999~2005年各醫療單位通過傳染病監測系統上報的傳染病疫情資料及年報表。
1. 2人口資料來源于無錫市公安局,以年平均人口數計算當年常住人口發病率。
2結果
2.1發病概況
1999~2005年,我市共報告甲、乙類傳染病19種,計86 036例,總發病率穩中有降,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其中腸道傳染病呈階梯狀穩步下降,呼吸道傳染病呈上升趨勢,血源及性傳播類傳染病呈“U”形先下降后上升趨勢(表1),發病率列前五位的病種為淋病、肺結核、肝炎、痢疾、梅毒(表2)。
2.2傳染病發病呈現新的變化
2.2.1傳染病疾病譜變化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呼吸道傳染病為主,如麻疹、流腦等,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以腸道傳染病為主,如霍亂、痢疾等。至目前為止,腸道傳染病發病率不斷下降,但有些傳染病死灰復燃,如性病、梅毒、結核病等。
2.2.2新發和病原體變異產生的傳染病相繼出現如O139霍亂、O157大腸桿菌、艾滋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特別是O139霍亂和艾滋病在我市已出現多起疫情,對我市經濟發展和人民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2.3傳染病發病構成與社會衛生管理水平密切相關
2.3.1腸道傳染病進一步穩定下降腸道傳染病主要有霍亂、甲肝、未分型肝炎、戊肝、痢疾、傷寒6種,發病數占總發病數的26.07%。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群眾防病意識、防御疾病侵襲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大力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加強食品、飲用水的衛生管理,開展夏季腸道傳染病綜合防制措施,使腸道傳染病的發病能控制在較低水平。
2.3.2呼吸道傳染病近兩年有上升的勢頭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麻疹、百日咳、流腦、猩紅熱、肺結核5種,發病數占總發病數的19.55%,近年來發病上升的主要是肺結核和麻疹,大多與外來流動人口有關。
2.3.3血源及性傳播疾病有下降趨勢血源及性傳播疾病主要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淋病、梅毒5種,發病下降主要與淋病和梅毒等性病疫情報告漏報有關。
2.4爆發疫情不容忽視
近年來共發生爆發疫情34起,其中2002年發生4起,2起為呼吸道傳染病(麻疹),2起為腸道傳染病(甲型肝炎、細菌性痢疾和鄰單胞菌混合感染);2003年發生9起,均為呼吸道傳染病;2004年發生15起,2起為腸道傳染病(O139霍亂、甲型副傷寒),其他均為呼吸道傳染病。2005年6起,1起為腸道傳染病,其余均為呼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爆發疫情主要為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大多分布在中、小學及大、中專院校。
3討論
1999~2005年傳染病流行情況的分析表明,流動人口是傳染病疫情的一大隱患。外來流動人口因居住環境較差,缺乏自我保健意識,疫苗接種率低等諸多因素,極易成為多種傳染病的感染者。同時,一旦感染后由于其頻繁的流動,又易造成疫情的擴散和蔓延,給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存在薄弱環節。近年來校園呼吸道爆發疫情時有發生,尤其是流動學生較多的民工子弟學校。主要原因,一是學校憑預防接種證入園、入學制度執行不嚴格,導致校內外來流動兒童無免疫力者增多;二是學校校醫、老師及部分
醫院對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不了解,未能及時上報可疑疫情,未能及時隔離病人。
2011年以來,我區與全國一樣,生豬和豬肉價格不斷上漲。春節是豬肉的第一個價格高峰,3、4月份較平穩,從5月份開始一路上漲,至7月初,達到了2008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根據市局安排,我們于7月18-20日,利用三天時間走訪調查了6家生豬養殖企業和散養戶。
一、調查基本情況
1、截止六月底生豬存欄828頭,比上月減少24頭,比年初增加142頭,比去年同期減少60頭。其中:①能繁母豬存欄120頭,比上月增加13頭,比年初增加30頭,比去年同期增加31頭;②育肥豬(近期可以出欄的生豬)存欄220頭,比上月減少33頭,比年初增加128頭,比去年同期減少97頭。
2、六月份補欄生豬192頭,比上月增加91頭,比年初增加80頭,比去年同期增加120頭;上半年累計補欄生豬757頭,比去年同期增加374頭;八、九月份準備補欄345頭,比去年同期增加194頭。
3、六月份出欄的生豬平均每頭收入2042元,比年初增加5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0元(收入指含成本的總收入)。平均每頭豬總成本1360元,比年初增加26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0元,其中:(仔豬全部是自繁自育),飼料成本900元,人工成本205元,防疫成本25元,其他成本230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300元、45元、5元、20元。
二、生豬和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
一是生豬存欄量下降,對生豬價格形成強勢推動。生豬存欄量下降,主要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2010年上半年豬價一度大幅下跌,生豬價格最低降至4.50元/500g,養豬出現虧損,結果造成了部分散養戶退出養豬產業,導致今年生豬存欄量減少。
第二個因素是受今年年初動物疫病影響,母豬產仔率下降,仔豬死亡率高,導致生豬存欄量下降。
資深養殖戶王大哥說:今春的病毒性腹瀉造成**鎮河王村生豬幾乎全軍覆沒。街道**生態豬養殖廠負責人反映,因疫情影響,仔豬死亡多達200余頭。**農畜產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存欄量2000頭,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67%。從區畜牧局提供數據看,到6月底全區生豬存欄量16.42萬頭,同比下降7.80%。生豬存欄量下降,對生豬價格形成了強勢推動。
二是養殖成本加大,對生豬價格上漲拉動明顯。飼料成本占生豬養殖成本70%左右,作為主要飼料原料的玉米價格自2009年初一直保持漲勢,2011年6月份價格上漲到2.40/公斤,與去年同期上漲22.45%,相應地飼料價格每噸同比上漲700元左右,漲幅達10%以上。一頭豬從出生到出欄五個半月,出欄200-230斤,,約消耗480公斤飼料,僅飼料成本就增加300元左右。此外,勞動力、運輸、防疫、水電等費用的增加也推高了飼養成本。街道三合生態豬養殖廠負責人介紹,去年每月1500元的工資,很多人搶著干,現在2000元都很難雇到人。而2010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增加了養殖戶資金使用成本。
三是突發事件對生豬價格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今年以來,年初的低溫、3月份的“瘦肉精事件”對生豬生產和出欄造成一定影響,對價格上漲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從區畜牧局了解到,我區生豬養殖業未使用瘦肉精,但我區生豬供應30%是從外地購進。而僅湖南警方破獲的特大瘦肉精事件,就涉及16個省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區的生豬價格。
三、生豬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低,應對市場能力弱。我區生豬養殖仍以小規模分散飼養為主,散養比例接近70%,分散的生產具有相當大的盲目性和趨同性,難以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行業內的協調和調控。同時,由于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低,沒有成立專門的農村畜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散養戶在產業鏈中處于高風險、低收益的弱勢地位,難以從流通加工環節中分享更多利益。
二是缺乏預警和應急機制,市場體系不健全。畜牧業信息體系不健全,不能及時、準確地向養殖戶提供有關的市場信息和跟蹤服務,難以指導養殖戶根據市場變化調節生產和規避風險。缺乏市場預警機制,在行情看好時不能做出客觀預警。缺乏風險防范機制,在行情低迷風險來臨時缺乏應急措施,反應滯后。在行情低迷時,大部分散養戶認為養豬不如出去打工,而放棄養豬;當行情高漲時,存欄又少了,沒有豬賣,形成惡性循環。街道辦事處新建村養殖戶劉美芳說:我們了解不到太多的信息,只能自已根據市場行情判斷是多養還是少養,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多給我們指導。
三是科技含量不高。多年來,養豬以農村散養為主,規模化養豬比重低,多數養殖戶采用傳統的養殖方式,沒有形成完善的科學飼養管理體系,飼養、管理、防疫、治理水平低,標準化養殖技術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越是規模化養殖,疫情發生的機率越小,而散養戶對科學管理、科學養殖做得不到位,往往導致疫情的發生。義和鎮三合村資深養殖戶王大哥說:這養豬啊就象侍候孩子,防疫得從娘胎里開始,出生十天,常規疫苗就得全部用上。豬舍要干凈、通風,天熱了要噴水降溫,還要注意水的溫度,不能太涼,冬天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剛出生的小豬。還要注意天氣預期,俗話說,不怕正風吹,就怕賊風鉆,否則很容易導致感冒和腹瀉等疾病。
四、發展生豬業的幾點建議
一是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政府要加大工業反哺農業的工作力度,把發展生豬生產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建立領導責任制,把發展生豬養殖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
二是要扶持規模發展,提高飼養水平。首先要加強生豬生產小區建設,在各街道、鄉鎮建立生豬養殖小區,再通過對小區出欄數給予一定的補貼等政策,引導散養戶向養殖小區集中。其次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采用貼息貸款方式,鼓勵和幫助規模養殖戶發展。再者加快推廣標準化養殖技術,提高生豬標準化飼養水平,促進生豬生產水平、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的提高。
三是強化技術服務,提高科技含量。首先要加快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生豬疫病防控機制,做好生豬疫病的監測和免疫工作,打好生豬疫病防控的攻堅戰。其次要建立新型良種繁育體系,技術人員要深入場戶進行技術指導,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推廣養殖業新知識、新技術和生豬弊病防控新規范。再者要做好市場信息服務,實現村組有技術骨干,戶有科學養殖明白人。
四是要成立專業協會,促進健康發展。要大力提倡成立專業合作社的形式,提高養殖戶之間的組織化程度。合作社可按照“民辦、民營、民收益”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則,為養殖戶提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內部機制。做到養殖戶之間互相監督,自我管理,整體應對市場風險、提高應對市場行情波動的能力,確保養殖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五是作好監測預警,努力規避市場風險,引導養殖戶科學調整生產規模和結構。相關部門要密切跟蹤生產和市場變化,加強形勢研判,及時信息,以達到引導養殖戶科學調整生產規模和結構、規避市場風險、促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的目的。另外還要強化技術培訓與現場指導,指導養殖場戶改進飼養管理技術,提高生豬生產水平等。
五、下半年生豬價格走勢預測
預測下半年生豬價格將穩中小幅下降。資深養殖戶王大哥預測說:今年下半年到明天上半年,豬肉價格會穩中有降,到明年下半年,會出現周期性下降。主要原因:
要發揮好基層價格工作職能作用,首先我們要真正弄清楚“定規則、當裁判、搞服務”的涵義。所謂“定規則”就是抓管理,包括研究制定各種價格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及各項價格政策,制定各種價格、服務收費的行為規范。所謂“當裁判”就是對價格違法行為案件依法做出處理的決定(這是《價格法》賦予價格主管部門的職責),是對市場價格行為依法實施監督,是物價部門具有價格行政執法的主體地位。所謂“搞服務”就是為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了價格事業從事的工作,就是借助于一定的工作平臺,開展的面向政府、經營者、消費者的一系列價格服務活動,包括成本調查、成本監審、價格監測、信息咨詢、價格認證等工作。
應該說,“定規則、當裁判、搞服務”三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當裁判”以“定規則”為前提,“定規則”以“當裁判”為保障,“定規則、當裁判”都是以“搞服務”為目的。“定規則、當裁判、搞服務”,是解決新時期價格工作目的的關鍵,是價格工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必然選擇。當前,在市場配置資源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定價的范圍和內容愈來愈少,物價部門開展價格宏觀管理的職能作用是有限的。與此同時,各種價格違法行為,如價格欺詐、價格壟斷、低價傾銷、無序競爭等,使企業和社會深受其害,在基層的表現更加直接、更加突出,社會各方面對加強價格執法的要求十分迫切,價格監督檢查的任務愈來愈重。作為基層物價部門,既存在價格管理上的“越位”問題,又存在價格服務上的“缺位”問題。如果還把工作職能停留在定調價管理上,不僅在當前不合時宜,著眼長遠也站不住腳。長期下去,就會失去自身存在的價值,極不利于機構和隊伍的穩定。所以,只有通過“定規則”來強化自身的職能;通過“當裁判”來贏得黨和政府及人民群眾的支持;通過“搞服務”來穩固物價部門的地位和權威,才能為穩定機構和隊伍、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創造條件。
當然,“定規則、當裁判、搞服務”在各級物價部門之間各有側重。一般來說,國家和省級物價部門“定規則”的任務重,而基層物價部門更側重于“當裁判、搞服務”的任務。因此,作為基層物價部門,就要做到在轉變職能中完善職能,在發揮職能中鞏固職能。當前,xx正處于聚集優勢、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區委提出了“提升大環境、加快大開發、達到高水平”的目標要求,大力實施路網工程建設、新城建設、新農村建設以及和諧社會建設。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們更應進一步增強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大服務力度,積極創新,不斷推動價格工作上水平,服務全區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深化“當裁判,搞服務”職能作用
基層物價部門對于國家各項價格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落實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負著面向農民清費治亂減負的重要職責,價格工作職能定位在了“當裁判、搞服務”上,那么如何當好裁判、搞好服務,這是我們基層物價部門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
當好裁判。“當裁判”是對價格主管部門行政執法主體地位的描述,其本質是賦予了價格主管部門在市場經濟中扮演“經濟警察”的角色。“當裁判”,也就是要開展價格監督檢查、整頓和規范市場價格秩序,制止各種亂收費行為,對違反價格法規政策的價格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總的來說,監督檢查是管理價格的主要內容,也是“當裁判”的重要任務。曾有人形象地比喻說,價格檢查與管理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應該說,這個比喻恰如其分。因為價格監督檢查是維護價格政策嚴肅性、規范價格秩序、提升物價部門地位與形象的直接有效手段。盡管這個手段目前還不是十分完善,但離開這個手段,就使價格管理失去了有效抓手。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更應該認真、嚴肅、客觀、公正地執法。在執法中,除堅持法律法規規定的一些工作原則外,還應該把握住以下幾點:一是要堅持科學治價,把握監管規律;二是要堅持民主治價,加大公眾參與;三是要堅持依法治價,規范執法行為;四是要堅持綜合治價,注重事前防范。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價格監督檢查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二)搞好服務。價格工作搞服務的本質,就是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這里既有為價格決策服務的內部職責,也有為當地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服務的公共職能。作為基層價格主管部門,應該從強化價格形勢分析、成本監審、成本調查、價格監測、咨詢服務、價格認證等方面加強和改進。一是要強化價格形勢分析工作。這是直接為黨委、政府及其管理部門和面向社會服務的基礎工作。二是要強化價格調查研究工作。價格調查研究工作是深化價格改革、強化價格監管、拓展價格服務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開展價格工作中,我們要切實加強對價格調查研究工作的組織領導;要緊抓價格熱點、難點問題如“三農”問題、教育收費、物業收費管理以及價格誠信活動、藥價和市場價格監管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要不斷改進調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三、充分發揮基層價格職能作用,努力開創物價工作新局面
新的形勢賦予了基層物價部門重要的職責,我們在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和維護群眾利益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可以說,價格工作在保護群眾利益、協調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區委和政府的重視。因此,我們的價格工作要順應科學發展的需要,在依法行政、依法治價中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區委提出的“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的理念,進一步轉變觀念,變管理為服務、變監督為服務,擺正自己的位置,發揮好“當裁判、搞服務”的職能作用,真正為企業的經營者、為廣大消費者服好務,以服務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務,努力開創物價工作新局面,力求在工作中實現新的突破。
(一)、清理收費項目、規范收費行為,認真做好收費管理工作,從源頭上治理亂收費,為企業發展創造優良的服務環境。首先加強對全區所有收費單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對照上級的收費文件,逐項核對、清理和審核,該取消的取消;其次加強對收費許可證的管理,要求各收費單位必須亮證收費。同時加大對各收費單位收費人員的管理,搞好學習培訓工作,提高收費人員的內部監督作用。
0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在知識經濟條件下,行業競爭的加劇、風險信息的增強、高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會計信息的期望與要求不斷演變,企業的財務報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三張基本財務報表,除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外還包括了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及附注。另外,在表外還要對財務報表中的重要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形成了如今的現行財務報告模式。筆者認為,應在基本肯定現行財務報告模式的前提下,討論其進一步改進,以求適應時展的需要。
1 現行財務報告中存在的問題
1.1 現行企業財務報告反應的是企業歷史經濟活動,缺乏對前瞻性和預測性信息的披露。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財務報告主要立足于過去的交易與事項,為社會有關部門和決策者提供歷史信息。而決策者、投資者在利用歷史信息的同時更希望得到關于企業未來業績和財務狀況的預測性信息。企業不少經濟活動具有較大不確定性,而以反映歷史信息為基礎的財務報告難以對不確定性經濟活動作出及時、恰當的披露,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和上市公司年報中都要求公布盈利和預測信息。雖然預測信息缺乏準確性和可靠性,但它畢竟能克服歷史信息的不足,增強了用戶決策與評價的相關性,有利于企業降低資金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因此,預測信息的披露已成為財務報告的一項重要內容。
1.2 現行財務報告提供信息的時效性較差。新企業會計制度將財務會計報告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由于存在幾個時點即資產負債表日、完成財務報告編制日、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日、董事會批準財務報告對外公布日和實際對外公布日之間的差異和受會計期間假設及核算手段的限制,財會部門實時反饋能力不強,計劃執行情況,投資獲利情況等一般到會計期末才能反映出來,傳遞到使用者更需要或長或短一段時間,這遠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及時性的要求,有些信息可能在之前就已失去了效用。
1.3 財務會計報告中金融工具風險信息的披露不夠完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將要面對外面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和殘酷的市場競爭。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容回避和忽視的,而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中金融工具信息風險的披露主要涉及到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財務會計報告中風險信息的披露還要包括各種描述性信息和數量信息,風險敞口及其形成原因,風險管理目標、政策過程以及計量風險的方法。
1.4 財務會計報告中缺乏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狀況對財務會計信息的影響的披露。在2008年上半年,我國通貨膨脹問題比較突出,既影響了經濟發展,又對會計信息基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①通貨膨脹從根本上動搖了“幣值穩定”這一會計基本假設,使得貨幣購買力經常處于大幅度的變化之中,動搖了會計計量的基礎;②通貨膨脹使人們對“厲害成本原則”產生了懷疑;③通貨膨脹沖擊了“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的有效性。至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遭受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企業的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存在許多應收債權無法收回,在財務會計報告中只反應了壞賬,而缺乏對當前經濟危機導致的其他企業無法歸還所欠貨款的原因的說明。即使,現行財務報告無法披露經濟環境對會計信息的影響,但可以在財務報告的補充資料中加以披露,以彌補現行財務報告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不能反映通貨膨脹和經濟環境變化的不足。
2 新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改革與發展分析
2.1 效仿上市公司在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中編制預測財務報表。由于報表使用者自身在經驗、技術和對企業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某些欠缺,無法對企業的未來情況作出合理的預計,因此要求編制預測報告(報表) 的呼聲越來越高。另外,編制預測財務報告也是企業內部管理的一種需要。預測信息雖然缺乏可靠的保證,但畢竟能克服歷史信息的不足,增強用戶決策與評價的相關性,應當成為信息披露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預測信息的提供也應當注意成本與效益原則,并加強規范和監督,提高其規范性、準確性和及時性。預測信息一般可采用上年、本年和下年三欄結構來編制預測資產負債表、預測損益表。
2.2 強化中期報告報送,建立實時報告系統,縮短報告間隔,提高報告及時性。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可以一天、十天、半個月、一個月或者每發生一筆交易實時編制財務報告,也可以在保留現行定期報告模式的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實時報告。由于internet 和intranet 技術在商業中的應用,會計所需處理的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以電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網絡與計算機中,會計信息系統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原手工系統中表現為一定周期的會計循環以實時方式完成,時間和周期不再是財務報告的約束條件,不同期間的會計報表可以隨機產生,企業外部人員可以適時得到企業財務與非財務的動態信息。在許多中小型企業已經開始利用用友軟件來處理財務報告,這樣對財務報告使用者來說可以隨時利用不同會計期間的財務信息加以利用和比較,作出正確的財務決策。
2.3 加強對衍生金融工具及風險信息的披露,將風險導向理念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金融工具創新呼喚財務會計報告的創新。如不對這類衍生工具的風險加以披露,將對財務報告使用者構成潛在風險,極有可能導致財務報告使用者在投資和信貸方面的決策。雖然我國現階段資本市場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見,對企業的影響還不大,但我們應該及早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反應企業衍生金融工具的數量、價值、風險、未來收益可能性,將是財務報告反應的重要內容。從投資者減少投資風險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那些已開始運用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企業在財務報告中充分、公允地披露相關信息。所以在編寫財務報告時,運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業就應在報表附注中按公允價值披露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風險,以免誤導用戶決策。我國目前運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業不多,但投資者為減少風險,仍需那些運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業以附注形式披露有關信息,使其合理預計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和相關風險,以減少決策失誤。
2.4 根據市場經濟環境,增加對企業非財務信息的披露。由于市場經濟環境千變萬化,很多屬于企業的非財務信息,然而卻在企業的經濟決策中產生重大影響。按照非財務信息的性質可以把這些分為五類。這些信息一般包括:①企業經營業績信息,如市場份額、用戶滿意程度、新產品開發和服務等;②企業管理當局的分析評價;③前瞻性信息,即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管理部門的計劃等;④有關股東和主要管理人員的信息;⑤背景信息,包括企業經營業務、資產范圍與內容、主要競爭對手以及企業發展目標等。
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綜合分析評價及對企業前景的判斷。非財務信息披露方式比較靈活,可用文字或數據形式在報表附注、招股說明書、年度財務報告等處加以說明。
參考文獻:
[1]張純.《企業財務預測管理體系的構建》.會計研究,2004(3):12-13.
[2]樊香珍.《淺議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 :46-48.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在專業結構上下功夫。為達到智能物業、綠色物業、環保物業、節能物業的標準,物業管理師、智能化管理師、園藝工程師、物業律師、財務管理、客戶服務等人才將主導物業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培養這些人才方面花氣力,加大培訓力度,通過“送出去、請進來和自我培訓”等途徑,力爭在幾年內培養出一批各方面的企業人才。
二、按照做精做細物業服務、打造品牌物業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薄弱環節。由于我們物業公司90%以上是外雇員工,他們中,部分員工的思想狀態不穩定,思想情緒波動,有的在工作中不能團結協作,對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責任主觀認識不到位,執行力不強,導致業主投訴現象時有發生。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平時我們對思想教育抓的不夠,對員工關心不多;二是由于人事體制上的差異,造成部分聘用員工和在編職工存在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同勞不同酬等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從上到下,各級領導都要十分重視隊伍的思想建設,從抓員工的思想動態入手,找準隊伍建設的切入口,多到基層與員工交談、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慮,所喜所憂,有針對性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及時解決他們的問題;針對員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集中起來統一開教育課輔導,解決思想問題,從而打消員工的思想顧慮,調動每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每個員工的團結協作意識,樹立維護物業隊伍良好形象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提高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第二,堅持“以人為本”。物業管理的服務對象是人,物業管理的目標之一是要為業主和使用人營造“整潔、文明、安全、方便”的環境。物業管理要倡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引導和教育好我們的員工,在與業主的接觸和服務中要把人情味體現在每個細節中,注重對業主的感情投資,提高業主滿足度。物業管理所從事的一切活動要以使業主稱心、滿足為前提,其核心就是要提供完善、優質服務。必須突出物業服務的人性化理念,將物業管理服務超越單純的維修與維護,為小區業主營造一種高品位的生活氣氛,引導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推行“零缺陷”服務的理念。第三,強化黨建、企業文化建設。高素質員工隊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提,塑物業品牌,需要建設一支過硬的員工隊伍。本著“凝聚隊伍,鼓舞士氣,全優服務,塑造形象”的宗旨,必須切實加強員工隊伍建設。一是大力加強班子建設。按照這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通過每周一次的學習,加強政治理論、物業管理專業知識的提高,不斷提升各級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新性;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工作追求高標準、高效率、創一流。二是不斷強化黨支部建設。按照“五好黨支部”標準,加強對黨員的日常管理,通過開展黨員定位考核、爭創“黨員先鋒崗”等活動,進一步激發黨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自覺做親情服務的帶頭人;圍繞公司總體工作思路,廣泛開展創建先進黨支部活動,努力加強黨支部基礎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文化力轉化為競爭力的能力。企業文化具有導向、激勵、凝聚和規范的巨大作用,它對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們要把強化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突出位置來抓。要制定《2009年至2014年××物業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總體方案》,修訂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服務宗旨、企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文化建設理念。
三、需要上級解決的問題。
一是同成員企業橫向比較,收入及待遇問題是影響職工積極性的重要原因。很多職工反映,物業工作也很辛苦,經常加班,雙休日還得值班,企業效益也不錯,但是我們同××其他兩家企業相比,無論是工資,還是獎金、福利待遇都差的很多。
二是解決開發公司同物業公司責任劃分問題。有些員工反映,我們物業有些問題都是開發建設單位遺留的,如房屋漏雨、管線等問題,但是,業主對我們不理解,把怨氣都發泄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矛盾。
三是職工入股問題亟待解決。恒新公司職工股是職工對企業的信任,為解決企業困境,很多職工克服困難,積極籌搓。時已八年,職工們盼望借現在油田公司清理規范職工股之際,把這一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大事解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