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1 11:30: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一生物教學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構筑教學體系即優化教學內容,一方面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要持續精簡教學內容。針對內容的更新,首先要求教師不斷地加強學習,積極地參加學術研討,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其次要求教師結合學科的前沿發展和最新的實踐應用,將最新的理論、技術和成果添加到教學體系中,同時要剔除一些過時的知識和應用,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有用。針對內容的精簡,一方面出于學科內容不斷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學習課時不斷壓縮的被迫要求。在精簡內容時,必須以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為主線,同時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生物化學的應用中,并實時補充最新的科學技術和科研成果。教學內容的精簡與教學質量息息相關,不僅是構筑教學體系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接下來將闡述具體的精簡措施。首先,要將教學內容分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個層次,對只需了解的內容,課堂教授時一筆帶過僅作簡單介紹;對需要熟悉的內容,課堂講授時要做到講解詳細;而對需要掌握的內容,則需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并且需要定時的對學生進行考核。其次,可通過引導學生課下討論和課前預習的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積極熱情的學習態度和課前課后的自主學習,課堂的教授便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優化教學方法
對于基礎化學這種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傳統式的填鴨式教育會顯得尤為枯燥無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急需我們對當前的教學方式做出改革,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而以學生為主導、強調師生之間互動的啟發式教學剛好能夠滿足需要,所以可考慮將啟發式教學引用到當前的教學體系中,從而達到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啟發式教學是一種以任務為主導、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方法,具體實施時需綜合考慮和規劃任務前階段、任務中階段和任務后階段,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將啟發式教學應用到基礎化學的教學中時,可充分利用課堂和課下的時間,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經常穿插一些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的啟發式問題,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活躍性;而在課下,教師也可以留一些帶有啟發式的作業,最好可以引發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從而使得他們充分吸收和消化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
三、重構教學模式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豐富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這并不說明多媒體技術可以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應該采用傳統模式與多媒體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首先,需要明確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板書模式的優缺點,傳統的板書有利于引導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思考,能夠將某一個知識點、重難點以及某一類問題講解的更透徹,但是傳統的板書往往給人枯燥刻板的感覺;而多媒體技術容易將一些結尾抽象和難懂的知識形象化和圖示化,且包含的信息量比較多,但也具有容易使學生分心的缺點,所以要將兩者綜合起來使用。在準備多媒體課件時,教師應該按照講課的思路來組織幻燈片,并適當加入一些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的元素,使其成為講課時的輔助,而不是僅僅將課本內容和備課筆記羅列幻燈片上;在教師講課時,則要注意將幻燈片和板書相結合,幻燈片用來統領教師講課的思路,當遇到重難點時,還是要用板書的形式來為學生詳細講解。
四、改革實驗教學
實驗課在基礎化學課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學生進一步理解基本的概念和理論,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充分利用課時時間,可將實驗分為基礎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對于基礎性實驗,可以利用課件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學,而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對于驗證性實驗,由于其大多枯燥無聊,以減弱學生學習的熱情,所以可適當地減少;而對于綜合性實驗,由于它的復雜性,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基本技能,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可適當地增多綜合性試實驗。
五、實施多元評價
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是激發學生學習、改善教學活動和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機制。傳統的課程評價機制比較單一,僅用考試的成績來衡量學生一個學期的學習成果,不僅不能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向應試教育和高分低能的方向發展。所以應該采用一種更加多元和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從評價目標上來講,要能反應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從評價過程來講,要將學生的平時表現與最終考核相結合,并且平時表現要占有較大的比重。
一、中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對比
(一)在考慮問題上,西方國家和中國就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中國,人們喜歡從整體來考慮問題,強調“天人合一”,和諧統一,崇尚自然;但是在西方國家,人們一般都會先從局部考慮問題,對具體的重視遠超過整體。
(二)在科學觀上,中西方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中國,人們更加相信古人的權威和經驗,缺乏創新的精神和探索的欲望,迷信權威,缺乏競爭意識和忙碌意識,人們顯得很嚴肅,從不著急,時間觀念非常單薄;但是西方人喜歡革故鼎新,標新立異,極富有冒險的精神還有挑戰的勇氣,非常注重時間觀念。
(三)西方人注重個人主義,而中國人則更注重集體主義。這是價值觀念的差異,在西方國家,強調個性解放、個人主義和個人的價值及尊嚴,所以這就是他們在談判中言語直接了當,為了達到自己本身的目的會使用各種不同的技巧來談判;而在中國,人們就更加注重集體主義,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從而實現共贏的目的。
(四)在西方國家,人們追求個性的獨立,民主決策的觀念深入人心,而在中國,人們比較含蓄內斂,集體主義的觀念占據主導的地位。比如說在商務談判中,這一點體現得尤為明顯。西方人談判時,往往都是一兩個人參與談判,但是在他們背后會有一個智囊團,包含著各類的專家,大家一次參與決策的制定,集合所有人的成果和智慧,也使他們個人得到了升華;但是在中國談判時,往往是一個團隊,大家一起討論,最后一個人拍板做決定,結合團內其他人員的意見,由集體的利益為重,做出最終決策。
(五)中西兩方的道德觀念也不相同。中國重視人倫,而西方重視契約;中國重視人情,而西方重視理智;中國重視中庸和和諧,而西方重視競爭。這一點在經濟糾紛中顯現得淋漓盡致。
(六)文化的差異在言語上也有體現,因為語言是文化的鏡子。在中國,人們喜歡以對方為中心,考慮對方的情感,比如說:你想買點什么?但是在西方,說話往往從自身的角度上出發,比如說:What can I do for you?(我可以為你做些什么?)
二、商務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一)尊重和學習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舉例說明:商務談判就是中西方交際的一種,中國人與西方人在進行商務談判時,應該注意些什么?怎樣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習俗的差異所以導致在談判時中西方的談判風格有很大不同。要想在談判中立于不敗之地,首先要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學會接受、尊重、了解、鑒別別國的文化,明確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不斷地提高自己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1.文化的差異也導致了交際風格的差異。例如:美國人的交際風格直接地反映了他們的性格特點,他們很直接了當,充滿自信,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們了解了他們與我們之間文化的差異,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文化習俗,在交際的過程中占據主動。
2.語言是交際的力量源泉,商務英語作為最主要的商務用語,在全球應用非常普遍,同時還要求對西方國家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掌握他們的語言風格和信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二)比如說:在商務談判中,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西方人的談判方式在世界上很有影響力,因為他們的經濟實力比較強大。因為西方人性格比較外露,喜歡直接的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能夠真誠的向對方表達出自己的真摯與熱情,他們非常的自信,他們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比較強,他們善于思考,善于表達,所以他們能夠隨時隨地的和別人溝通交流。根據他們的文化習俗,我們商務談判時要注意這么幾點:
1.西方人的時間觀念很強,與他們談判時一定要準時。因為在他們看來,時間就是金錢,如果你不小心占用他們的時間了,就相當于是偷了他們的錢,這種觀念在西方很深入人心,所以如果與他們相約時,你不能夠及時的到達,就要先給他們打個電話,通知他們,表達一下歉意。由于西方人在談判或工作時講究效率,我們就可以針對他們的這一特點,使用拖延的策略來為我們贏得主動權。所謂拖延策略它就是我們在談判的時候,通過拖延時間來給對手制造壓力,從而變被動為主動,迫使對方在某些方面做出讓步,從而使我們獲得更大的利益。拖延策略甚至還可能使西方談判代表更加有壓迫感,以至于更早地簽署合約。
2.西方人的法律觀念極強。西方人認為在交易的過程中,最妥善、最公正的解決方法便是依靠法律,因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經濟利益,他們認為只有法律才能真正的保護他們自己的利益。所以說當我們與西方人的代表團談判時,應該集中各種專家,特別是法律顧問等,以便于在以后的經濟合同糾紛中能不陷入被動狀態。
3.在中國企業有個非常明顯的現象,送禮成風,但是在和西方人打交道的時候,不要隨便送禮,如果送禮的話,要尊重他們的習俗,寫明送禮的目的,否則他們會感到莫名其妙,還要注意千萬不要送雙數,因為西方人認為單數才是祝福吉祥的,除了13以外,這一點就與我們國內不一樣,我們國內一般認為6、8比較吉利,所以在這一點上要尤為注意。另外西方人比較喜歡充滿友情的禮物,比如:書籍、蛋糕等等,如果我們收到對方的禮物或接到對方的邀請,一定要記得寫信致謝。
【參考文獻】
1 優化教材調整教學內容,適應檢驗專業崗位需求
本課程根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后續課程知識需求,以“必須、夠用、實用”為原則,重新選取的教材,應加強與檢驗后續專業課程的聯系,突出酶、水鹽代謝、酸堿平衡、肝膽生化等部分內容。將教學內容進一步調整、優化,對醫學檢驗上已完全不用的內容給予刪除,對醫院檢驗使用率不高的內容給予縮減,對檢驗專業必須的、使用率高的內容進行優化,將可持續發展能力與醫學檢驗崗位職業能力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達到教、學、做相結合的目的,體現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2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理論教學質量
生物化學是醫學類專業較難的一門學科,理論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及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單純的問題生動化,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2.1 CBS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CBS(Case-Based Studying)教學法,即基于案例討論的學習,是“以案例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講述新課前可在前一節課結束時先提出典型案例或問題,將學生分成小組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在實際案例或問題分析中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例如,在講述維生素一章時,可提前提出問題“不同種類的維生素缺乏時會導致什么疾病的發生?生活中常見食物分別含有哪種維生素?”,讓學生分組進行調研,搜集資料,歸納整理,以學生的調研結果為基礎教師進行點評和重難點講解。
2.2 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法。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法要求教師備課時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組織學生進行調查和探究,從而讓學生了解問題、解決問題,學到新知識。法的優點是將復雜的內容具體化,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將理論的內容實踐化。例如,在講蛋白質結構與功能一章時,可以聯系新聞中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提出問題“為什么在奶粉中加人三聚氰胺為提高奶粉中蛋白質的檢測量?”通過學生新聞調查、查閱資料、結合教材學會蛋白質元素構成特點:含N量約為16%。
2.3 啟發式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啟發式教學法,即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學情,運用圖片、視頻、實驗、問題等啟發誘導的方法傳授新知識、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式教學既是教學方法,更是教學思想、教學原則和教學觀念。啟發式教學,要求教師做到引導轉化,把教材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具體知識,把學生的具體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表現在這兩個轉化上。生物化學是醫學檢驗的基礎,教學目的在于服務臨床。由于生化知識點多且難,與臨床聯系不緊密,學生興趣度低,聽不懂,因此采用啟發式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質量。例如:在講糖代謝最后一節“血糖”時,教師可結合糖尿病的臨床表現“三多一少”癥狀啟發學生逐步學習。
3 改革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提高學生實踐技能
近年來,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生物化學》實踐課學時遠遠不足,實踐項目滿足不了專業需求,急需改革和調整。基于現實條件和學情分析,對生化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以下思路。
3.1 完成規定實驗內容的基礎上開發新實驗項目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現狀是實驗課時少,實驗內容陳舊;學生動手機會少,基本操作技能差。實踐技能訓練一方面通過實踐過程和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實驗結果的分析,幫助學生深入掌握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通過不斷操作強化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在完成原有實驗內容“酶的專一性,血糖的測定”基礎上,增加“牛奶中蛋白質的提取(用超市購買的液態奶為原料)”“蛋白質的沉淀和凝固(用雞蛋清為原料)“血清ALT的測定”等實驗。
3.2 校外實踐和教學實踐進社區
在學生學完生理學的基礎上開設生物化學課,學生已經掌握了生理中血壓的測量、血型測定的基本方法,在生化學完血糖測定后,教師除了教會學生GOD法測血糖外,還要教會血糖試紙測血糖的方法。然后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在臨床教師指導下,可擇時擇優安排學生到社區中進行義診,將所學內容應用于社會實踐,既能提升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又能鞏固所學知識,鍛煉實踐技能。
3.3 微課和慕課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推廣應用,將實驗內容通過視頻、圖像、聲音和動畫等形式錄制成微課程或慕課,把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反復觀看,對知識的理解和操作要領的掌握大有裨益,此外,還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生物化學虛擬實驗平臺,對于實驗員缺乏或不具備條件開展的生化實驗以虛擬的形式進行模擬,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生化前沿技術,開拓視野。
4 建立課程評價體系,以評促教,以考促學
課程評價是用于檢查課程的培養目標、授課計劃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質量如何,根據評價結果,作出改進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決策。建立完善的《生物化學》課程評價體系是必要的,實現“以評促教,以考促學”的目的。
4.1 日常考核
教師的日常考核: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情設計不同內容和形式的調査問卷,發放給學生,以無記名形式進行調査問卷的填寫,并形成分析報告,針對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召開教研會議進行改革和調整。學生的日常考核:除了傳統的考核方式如課堂提問、作業外,可進行趣味性考核,如針對重難點知識舉行“手抄報展”學生自行査閱搜集大量資料以圖片、繪畫、文字等形式表現出來。
4.2 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是對該課程任課教師和該專業學生學習效果的最終考評。期末考試成績可由平時成績+實踐考核+試卷成績三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包括課堂考勤、作業、趣味考核成績等;實踐考核包括實驗報告和期末實踐技能考試成績等。為了提高高職高專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必須對實驗教學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
引言
生物學是醫學的基礎課程,與醫學密切相關,由此看來學好醫學生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事實上很多中職學生對生物課堂并不重視,這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三年來,我一直在對醫學生物的課堂教學問題進行探究,后來結合醫學生物教學的特點采用多媒體技術。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1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
醫學生物學課程是讓學生科學地認識生命的現象,認識生命的本質,認識生物、人、自然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包括從構成生命的物質基礎到細胞到生物的生殖和個體發育及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僅要了解精細的細胞結構,還要看個體是怎樣出生和發展的,以及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多媒體教學能夠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幫助學生理解知識[1]。
1.2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
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抽象的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很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教師通過板書畫圖雖然能幫助學生理解但是無法表現動態的過程,通過多媒體技術把靜態的圖轉化成動態的圖甚至做成動畫給學生播放,比如通過細胞膜進行物質交換、細胞增殖各個周期的變化等,這些抽象的知識被制作成動畫展現出來之后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1.3模擬實驗
生物課學習會涉及實驗,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一些動畫對實驗的過程進行模擬,學生在做實驗之前可以通過這些實驗動畫進行預習,熟悉操作的過程,從而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2.多媒體教學應用于醫學生物學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實行教學的改革是必然的,教學改革不僅僅包括教學內容的改革,還包括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的改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只利用黑板和粉筆進行教學,與此同時促進了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但是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1教師缺乏相關的計算機應用的知識
在對課件進行制作的過程中并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和設計,這樣就阻礙了多媒體教學的發展,使其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水平,課件內容大部分都是從教材上抄下來的,這樣看來,多媒體教學優勢并沒有體現出來,教師只是把教材通過幻燈片播放出來,實質是不變的。
2.2學生很難捕捉多媒體重點元素
對于學生而言,采用多媒體教學還是很新鮮的,多媒體教學會出現許多的聲音和圖像,學生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它們上面,而忽視教學內容,并且由于幻燈片播放的速度比較快,學生往往跟不上做筆記,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動畫效果上,根本不去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課堂效率降低。
2.3多媒體教學存在其自身局限性
對于實驗課的教學來說,多媒體教學還是有自身的局限性的,學生只能通過多媒體進行觀察,不能親自進行操作,這樣他們就無法感受到實驗的結果,所以印象也不會深刻。
2.4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發揮
多媒體教學雖然豐富了教學的形式但是依舊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上課前提前設計好課件,然后在課上利用幻燈片給學生講解,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比較少,并不能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把多媒體看成一種傳遞教學的載體,但事實上多媒體主要是為了創設意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如何在醫學生物學基礎教學中加強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3.1重視硬件設施的投入
要采用多媒體教學必須擁有相應的教學設施,在這其中多媒體計算機是核心,然后我們把其他的教學媒體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然后就構建了教學應用系統。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安裝一些教學所需的軟件,多媒體應用系統也分很多種,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應用系統。
3.2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主體,采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新課改更提倡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教師通過一定的方法給學生創設一些情境,然后利用一些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適當的時候給學生一些指導[2]。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參加計算機知識的相關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的計算機專業水平,并且多了解一些與課件制作有關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要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自身的計算機必須過關,對那些經常使用的軟件必須足夠了解。比如在制作課件的時候必須首先掌握多媒體創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且熟練地使用素材的制作軟件。教師只有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才能讓多媒體教學發揮它最好的效果。
3.3重視教學軟件的開發
現在有許多的多媒體制作軟件,比如director等,教師可以利用它們制作教學課件,但是它們還無法實現很高的智能化,只能完成一般課件的制作,雖然也存在一些其他的軟件能夠實現高智能化,但是在制作方面難度比較大,并且程序設計的過程很難掌握,對于教師而言是有很大的難度的。如果能開發出一種軟件既容易掌握又能實現很好的性能,通過這個軟件能制作出高智能化的課件。
結語
多媒體教學能夠增大教學容量,拓展學生的視野。生物教學為多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多媒體教學與醫學生物教學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積極地配合老師的教學,以實現他們綜合學習水平的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40106
性別是一種性狀,由遺傳物質和環境共同決定。性別的實現包括性別決定和性別分化。以下舉例說明幾種特殊的性別決定和性別分化類型,以幫助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更準確地把握相關問題。
一 、 性別決定
性別決定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正常情況下,受精卵中染色體組成是性別決定的物質基礎;然而,自然界中也存在一些其他的性別決定方式。如溫度決定型(如很多爬行類動物);“機遇”決定型(如海生蠕蟲叉); 染色體數目決定型(如蜜蜂);等等。
1. 溫度決定性別
龜鱉和鱷魚分別屬于爬行綱的龜鱉目和鱷目。絕大多數爬行類動物以卵生方式繁殖,主要依靠陽光的溫度或植物腐敗發酵產生的熱量進行孵化。其中一些龜鱉類和所有的鱷魚的性別是由卵在孵化過程中所受外界溫度決定的。如一些龜鱉的卵在低于28℃溫度下孵化時,所有孵出來的小鱉都是雄性;而孵化溫度高于32℃,孵化出的都是雌性;在介于28℃~32℃之間孵化時,則同時孵出雌性和雄性個體。[1]有實驗證明,溫度分別為30℃和低于30℃時,密西西比河鱷孵化出的全是雌鱷,而在34℃和高于34℃時,孵化出的全為雄鱷。當溫度為32℃時,孵化的鱷有雌有雄,但雌比雄多,其比例為5∶1;當溫度低于26℃或高于36℃時,卵全部死亡。其實,有些鱷魚的性別有時可達10雌∶1雄。[1]溫度決定性別對一個物種的生存既有利也有害。有利的是可使一個物種的性別不一定是1∶1,從而促進了有性生殖。有害的是當局部地區或全球性的溫度升高時,這些由溫度決定性別的生物有可能無兩性分化而最終走向滅絕。
2. “機遇”決定性別
叉為蟲門海生蠕蟲,雌雄異體,雌蟲體大,體形像一顆豆子,寬10cm,口吻很長,可達1m,遠端分叉。雄蟲很小,只有1~3mm長,生活在雌蟲的體內,像一種寄生蟲。這種蠕蟲的性別決定完全是由機遇決定的。自由游泳的幼蟲是中性的,沒有性別分化。如果幼蟲落在海底,那么此幼蟲就會發育成雌蟲。如果幼蟲落在雌蟲長長的口吻上,就會進入雌蟲的口,幼時生活在咽部,后轉寄生在腎管或體腔等處,最終發育成一個共生的雄蟲。[1][2]實驗表明,如果把落在雌蟲口吻上的幼蟲移走,讓它在離開雌性的情況下繼續發育,則發育為間性。此間性偏向雌或雄的程度取決于幼蟲呆在雌蟲口吻上時間的長短,所以科學家推測這可能與雌蟲口吻組織中所含的某種化學物質有關。
3. 染色體數目決定性別
蜜蜂為膜翅目昆蟲,婚配在飛行中進行,蜂皇和雄蜂后,雄蜂因交接器拔斷而死亡,蜂皇卻得到了足夠一生(4~5年)需要的。蜂皇在接下來所產的每一窩卵中,有少數是不受精的,這些卵發育成為單倍體的雄蜂(染色體數n=16);而受精后的卵可以發育成雌蜂(蜂皇),也可以發育為不育的雌蜂(職蜂),這主要取決于兩者所食的蜂皇漿的天數。蜂皇漿是工蜂頭部咽喉腺分泌的,雄蜂和工蜂的幼蟲在第四天起改吃花粉和花蜜的混合物,[2]孵化后經21天才成為成蟲。而蜂皇的幼蟲可一直吃蜂王漿到化蛹,孵化后16天即可生育。[3]
蝗蟲、蟋蟀等直翅目昆蟲和蟑螂等少數昆蟲的性別決定由受精卵中性染色體數目決定。如雌性蝗蟲有24條染色體(22+XX),雄性蝗蟲有23條染色體(22+X)。蝗蟲在減數分裂時,雌蟲只產生一種X卵子,雄蟲可產生有X和無X染色體的2種。雌性為同配性別,體細胞中含有2條X染色體;雄性為異配性別,但僅含有1條X染色體。與此相似的還有,鱗翅目昆蟲中的少數個體,此類昆蟲的雄性有兩條Z染色體,雌性只有一條Z染色體。
二、 性別分化
性別分化是指受精卵在性別決定的基礎上進行雌雄性狀分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性別作為一種性狀,主要受遺傳物質的控制,但環境因素和激素等物質也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光周期影響植物的性別分化
大麻是麻科,屬植物,雌雄異株,是一種典型的異花授粉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經濟利用價值。大麻在夏季播種生長時,只有正常的雌性或雄性,從秋季到翌年的春季這段時間內,特別是12月里,把大麻播種在溫室里,50%~90%的雌性植株會逐漸出現性轉換,最后完全變成雄性植株。[3]其實,此類例子在植物中還有很多。如,菠菜是一種雌雄異株的長日照植物,但如果在給予長日照后緊接著進行短日照,那么在其雌株上可以形成雄花。玉米在短日照條件下可使雄花序上形成雌花,其雄花序的中央穗狀花序發育成為一個小的但發育很好的雌穗(缺少包在穗外面的苞葉) 。[4]其實,對植物性別分化有影響的外界因素除光周期以外,還有營養條件、激素施用等,在此不作具體介紹。
2.激素影響動物的性別分化
牛一般是單胎生,但有時也可能懷雙胎。牛如果一次懷雙胎,且性別不同時,生下的雌牛,雖外生殖器基本與正常雌牛相同,但性腺很像,所以沒有生育能力。引起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①當牛的兩個胎兒的性別不同時,往往雄性胚胎的先發育,并先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通過絨毛膜血管,可以流向雌性胚胎,從而影響了雌性胚胎的性腺分化,使性別分化趨向間性,從而使雌性個體失去生育能力;②兩個不同性別的胚胎細胞可通過吻合的絨毛膜血管流向對方,這樣在孿生的雌性胚胎中就會有XY組成的雄性細胞。Y染色體在哺乳動物中具有強烈的雄性化作用,這樣XY組成的雄性細胞在雌性胚胎中就可能會干擾其性別分化,從而造成雌性不育。[3]
三、性逆轉
性逆轉是指有功能的雄性或雌性個體轉變成有功能的反向性別個體的現象。其實,性逆轉只發生在生殖腺性別水平以及由此引起的表型性征的變化,而不涉及染色體性別。在魚類、鳥類、無脊椎等動物中都有性逆轉現象出現。引起動物性逆轉的因素很多也較為復雜,如動物的生理狀態、外界環境以及激素處理等。黃鱔從幼體到成體全是雌性,可是產過一次卵后,卵巢就轉化為精巢,變雌為雄,而永遠不產卵。鳥類雌性生殖腺發育不對稱,即只有左側卵巢發育,并具功能;右側卵巢保持在原基狀態。如果雌雞左側卵巢發生病變受到損壞,則右側未分化的卵巢便轉變為,從而變成能生育的雄雞,出現“牝雞司晨”的現象。雞的性逆轉只是改變了表現型,未改變其基因型。[3]性逆轉現象同樣可以出現于無脊椎動物中。在某些無脊椎動物中,雌雄同體的狀態可以持久存在。年齡、食物的改變以及水溫的變化,都可以引發完全的性逆轉。如一種丹螺的幼體落在雌性成體殼上時發育為雄體。如果雄體殼上有其他幼蟲著落時,下面的雄體轉變為雌體,上面的幼體發育為雄性。
[參考文獻]
[1]王亞馥,戴灼華.遺傳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9-330.
林正碌先生依托現代心理學研發而成的啟發性藝術教育法,能夠有效激發每個人的平面歸納能力,科學地踐行架上繪畫,充分地把情感訴求表達出來。其教育理念是依托現代心理學,在保護個性獨立的前提下,采取啟發性教育;啟發每個人依托視覺體驗,讓與生俱有的平面歸納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與升華,構建出邏輯定勢,引發邏輯體驗;并依托科學、理性的歸納能力充分踐行心理體驗,實現價值訴求。
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成為林老師的學生,在親眼見識到村民的畫作,感悟林老師的獨特之處,能讓沒有學過一天畫的村民在較短時間成為繪畫高手,主要原因是林老師能挖掘與生俱來的一種藝術天份,讓每一個人都變成藝術高手。
林老師的教學方法是不做示范,不教調色,不教技法,鼓勵每個學員第一時間大膽獨立實踐。一張畫要充滿空氣感、溫度感、空間感,筆筆自由,簡潔、隨意卻相互關聯,不刻意,不糾結、自由輕松,毫無偽裝。創新的教育法讓零基礎的人在第一時間激發出藝術才情與潛能,獨立完成優秀作品。
通過學習,我了解并掌握了林老師的方法和技能,現跟林老師的學生青年女畫家馮艷一起做教學,通過一個月的實驗教學(傳授林老師的教學技法),我們發現每個人在藝術方面都是非常有天賦的,具體實驗情況為:
一、實驗課程
油畫基礎
二、實驗名稱
繪畫基礎的大學生以及其它人員如何快速掌握繪畫技法
三、實驗地點
信陽師范學院南大門紅星小區人人都是藝術家畫室
四、實驗學生
管小梅(信陽師范學院學生);馮夢珍、李凌云(全職媽媽);李名赫、楊怡樂、胡曦萱等八人(小學學生)
五、指導教師
馮艷、李廣
六、實驗時間
2016年7月7日―2016年8月7日
七、實驗目的
讓每一個人掌握平面歸納的科學方法,在第一時間、第一張就能成功獨立完成出一張合乎科學關系的寫生油畫。
八、實驗內容
認識光;什么是交接處;掌握基本繪畫工具的使用方法;繪出有情感的畫作;作品完成
九、實驗原理
引導學員能夠憑借肉眼分辨出光譜冷暖在空間與形體表面的微妙變化,在任何情況下,交接處總是相對與某個面而微弱偏亮,這是物理學的光學原理。每個人對光的敏感度極高,要繪出一幅好的作品,要學會如何觀察,觀察光源,然后根據光源繪出自己的作品,然后再加入主觀的情感色彩。
十、實驗工具
油畫顏料(馬利牌油畫顏料);油畫框(中盛畫材,規格:30*40 60*80);油畫筆(中盛畫材,規格:1#、3#、5#、7#、9#);松節油、調色板(網絡購買);教具(人人都是藝術家畫室內的任何物品)
十一、實驗步驟:
1.引導學員科學地分析光影、色彩在形體起伏的轉折部位、在空間變化的轉折部位、在投影邊緣的轉折部位的變化;尋找其中的不變的、恒一的科學規律,形成邏輯定勢;2.教會學生觀察什么是交接處;交接處是一切的形體起伏、空間轉變、明暗轉變的轉折處;3.講解每一種繪畫工具的使用方法;4.不做示范,不教調色,不教技法,鼓勵每個學員第一時間就大膽獨立實踐,讓學員對著實物進行觀察,自行調色,憑自己對光的感悟能力進行做畫;5.繪畫完成
十二、實驗結果
掌握了交接處微弱偏亮和肉眼可以分辨光譜的冷暖微妙變化,結合心理的主觀訴求,學員自然可以畫出寫實(超寫實)和印象派及表現主義等畫作,且繪畫語言都自成一格。
一般情況一個初學者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掌握寫實繪畫最核心的科學要領,并能在往后的實踐中不斷地自我優化;實踐完植物、金屬、柔布、玻璃、石塊、泥土、火焰、流水的物理屬性的表達后,就可以對著鏡子畫出栩栩如生的自畫像。
七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1一、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存在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靈活、應變,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共30課時)
第一章周圍的生物3課時
第二章探索生命3課時
第三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2課時
第四章生物體的組成4課時
第五章綠色植物的一生10課時
第六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課時
11一、課程總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生物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一)教材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上,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更加體會到生物與生活的關系。
(二)學生情況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有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盡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如:進行課堂比賽等;教學手法靈活、應變,這樣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七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2本學期,得到學校領導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擔任七年級三個班的生物教學,為了順利完成這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
七年級學生都是剛入學的新生,剛步入初中,沒有生物知識的基礎.這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從學習情況來看,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厭學情緒比較普遍,應付學習,整體學習成績比較差;但也有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二、教育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與生物圈之間的關系,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于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5)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與發展的基本知識。
(6)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7)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教育教學措施: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借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2、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
3、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范、準確和熟練。
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確使用常用的工具和儀器,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
(2)培養學生收集、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設計實驗的能力。
四、教學設想:
1、鼓勵學生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保證活動的落實,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4.上好探究活動課和課外活動課,讓學生把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5.對學生嚴格要求,課前認真預習,課上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后認真復習,爭取把當天學習的知識消化.布置的作業及時認真完成。
6.每個單元測驗一次,隨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7.期末認真組織學生復習,爭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績。
總之,通過本學期教育教學,全面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有關知識的同時,培養相應的能力,以應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七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3學生基本情況
學生剛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可能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也有能較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勁頭十足,因此學生差異較大。
盡管如此,生物是新學科,從基礎而言,可以說他們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好生物的信心,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
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新的知識,新的方法,好比一張嶄新的白紙,最容易設計最精美的畫面,對于我們正在推行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洋思教學模式,是很好的機會,孩子們收獲多多,我們很有信心。
教材內容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本學期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部分:一、認識生物,包括奇妙的生命現象、嚴整的生命結構和生物的生活環境,共三章;二、形形的生物世界,主要內容是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動物、微生物和生物的分類。
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強集體備課與教研,把握課標與教材,摸清學情,有的放矢,高效備課。
2、改進教法,用好“先學后教,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模,構建高效課堂。
3、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學,課堂的一切活動圍繞學生的學展開。
4、嚴格要求獨立完成作業,嚴禁抄作業現象。
5、努力限度地組織課堂“兵教兵”,更好地發揮集體的力量,以達到培優補差。
6、把好“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單元測試關。
單元測試后要及時講評、補償,以保證后續知識的學習。
七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4一、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初一教材內容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細胞”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觀察實驗和探究活動,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創設學習的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真正讓學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進而領悟生物圈對于人類來說是多么重要的。與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觀的關系,就是人類的生存需要從生物圈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
(二)學生分析: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初一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鮮好奇,作為教師應喚起他們的熱忱,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學習動力,以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
二、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三、具體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
認真鉆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確定“三基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學過程之中。
2、備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1)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教師能在每一堂課上找到與學生能產生共鳴。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新課標,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突出設計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
4、備習題要精選習題,以消化、鞏固當堂所學知識為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智力。
七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5一、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學生知識狀況分析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從總體上看,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端正,積極性高,能主動自覺地學習;但普遍學生基礎差,并有個別極差的學生。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
認真鉆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
確定三基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學過程之中。
2、備學生
(1)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教師能在每一堂課上找到與學生能產生共鳴的
3、備教法、備學法
根據新課標,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突出設計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
4、備作業
要精選習題,以消化、鞏固當堂所學知識為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智力。
四、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
多年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和風氣愈來愈盛,淡化了德育的宗旨。一些學生漠視政治,缺少社會責任感,受“金錢至上”的影響較深,嬌氣嚴重,社會公德和文明禮貌欠缺等。因此,我在班級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
1.運用各種形式,經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第一,在160周年之際,我組織學生觀看了《林則徐》、《甲午風云》等影片,并召開了“祖國在我心中”的主題班會,自編自演了形式新穎的節目,獲得校級評比一等獎,同時代表學校以市三好班級的身份,參加了市舉辦的紀念160周年的紀念會。
第二,舉辦“近百年來反帝反封建歷史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重溫報告、電影、展覽會的內容,互問互答,取長補短,班級取得了市級歷史知識競賽第一名。
第三,結合語文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語文課中學到的名詩佳句,讓學生到實踐中欣賞。我帶領學生先后游覽了北京名勝古跡、天津科技館、朝陽鳳凰山、錦州閭山、筆架山、北湖公園、北普陀山等地。同學們看到了錦繡山河的壯麗景色,體會到“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畔的詩情畫意。
第四,組織讀書報告會,學生讀完《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人傳》、《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書時,我及時組織了讀書報告會、演講會、座談討論會。我們還確定每周五第八節課為課外閱讀時間,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2.集體主義教育
第一,形成集體概念。從心理因素分析,剛入中學的新生,心里充滿了欣喜和自信,他們總想給班主任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從年齡特征分析,這時的學生們具有團結友愛的精神,這正是班主任著手形成優秀班集體的寶貴時機,所以開學的第二天,我就讓班長主持了“我是班級的一員”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在頭腦中確立集體概念。記得我曾用30分鐘的時間,表揚了一個從地上拾起一片碎紙扔進垃圾箱的同學,也曾抓住個別破壞紀律的同學,從損害集體利益的角度分析到幫助他改掉這一壞習慣。
第二,提出集體目標。初一學生的特點是熱得快,冷得也快,要使他們對集體的熱情始終保持并不斷加強,必須經常鞭策、鼓舞他們前進。我常說,市三好班級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同學們都應以此為鏡子,經常照一照,看自己是否符合三好學生的要求。同時,把學生的眼光引向學校大集體。
第三,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感。一個良好集體的建設和存在,依賴于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它具體表現在集體成員彼此間的友愛、團結、同情、誠摯、尊重等方面,這是集體存在的基礎。
如參加市運動會時,天氣炎熱,同學們曬得汗流浹背,但學生在看臺上仍是一動不動,班長買來一箱汽水,分發給大家,同學們都互相謙讓起來。
又如學校組織的植樹勞動、鋤草勞動,我班同學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一個班級完成了三個班級的任務,但同學們都毫無怨言。
3.熱愛勞動和艱苦奮斗的教育
部分城市學生嬌生慣養,不愛勞動,不會動手,致使他們缺乏勤勞的美德,我的做法是:
第一,每個星期日下午為義務奉獻日。我班同學自愿組成義務勞動活動小組,到社會上參加義務勞動。先后到北湖公園、石橋子幼兒園,居民住宅樓及部分廠礦等單位進行勞動,班級共收到表揚信20余封。
第二,班級建立儲蓄盒和功勞簿。我利用班會時間,引導學生學習了烈士的遺著《清貧》和雷鋒勤儉節約的事跡,開展了小儲蓄活動。半年就達到100多元錢,同學們還拿出35元錢送給一位生活貧困的老奶奶。
二 狠抓智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為提高教學質量,我從現實基礎出發,好、中、差齊抓共管,立足于大面積豐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從多方面引導教育,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先后召開了“我和雷鋒比童年”、“學習雷鋒釘子精神”、“困難在我腳下”、“用優異成績向祖國匯報”等主題班會,學生表示與“舊我”告別,努力學習,爭取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新的進步。
第二,狠抓班級的文娛、體育、衛生等工作,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學習。
第三,積極組織各學科知識的智力競賽。對于競賽的優勝者發給微薄的獎品,以資鼓勵,通過以上活動學生都反映說:“過去作業做不上,上課像木頭,今天聽懂了,作業做得上,就越學越有趣了”。
第四,注意與小學的知識相銜接。由于我班學生基礎較差,我用2~3個月時間,采用了集中補舊課的辦法,逐步縮小學生間的差距,做到了慢中求快,經過半學期的努力,學生的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也為上好新課打好了基礎。
第五,增強自修課的作用,保證每天教學任務的完成。
第六,抓好薄弱學科的教學。(1)每星期一、三、五抽查歷史、地理作業,二、四、六抽查政治、生物作業,隨時進行總結。(2)設各科考試成績優秀獎、進步獎、鼓勵獎。(3)成立各科互幫互學小組,幫助任課教師評判作業。長期如此,學生對列入教學計劃的學科都給予了重視,不再偏科了,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打下了基礎。
第七,開展課外活動,做到課內外相結合。各科都成立了課外活動小組,每兩周活動一次,做到四定:定人、定時、定點、定內容。
第八,改進教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我對每一堂課都做了精心的設計,摒棄滿堂灌,給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然后,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和學生的語文基礎對內容的取舍,對講授的先后作出了適當的安排,再次研究哪些內容該精講,該突出,哪些內容該略講或不講,如何講,才富有啟發性。
2.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獲,我所帶的班級剛入學時平均成績較低,到初三上學期就一躍成為全校成績突出的班級。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總分居年級組第一名。七科中有六科成績的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均為校年級組第一名。在全省升學統考中,我班升入重點中學的人數是年級最多的,語文成績名列前茅。
三 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
我喜歡這樣一首詩:“我是一支蠟燭,照亮了勤學者的征途,當他打開知識的寶庫,蠟燭已流盡最后一滴淚珠,但我并不悲傷――我的光,已閃爍在有志者的雙目。”這就是說作為教師,要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要像點燃的蠟燭一樣,從頭到腳一生光明。
第一,教師要用全部的愛去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我班張××同學,因父親車禍身亡,母親又無經濟來源,無力繳納學費,我就主動拿錢替她交學費。我班吳×同學因父親失蹤多年,母親無力支付家庭開銷,選擇了輟學。我得知這一情況后,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和愛人一起照顧他長達半年之久,讓他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
第二,對后進生要善于發現閃光點。
第三,教師要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傾注在事業上。我患有嚴重的喉炎,聲帶息肉動過兩次手術,常常帶著沙啞的嗓音給同學們上課。多年來,為了學生,我缺乏對家人的關心,做到為教育教學付出全部無怨無悔。
全國中學教育戰線放的一個衛星就是“五年一貫制”。所謂“五年一貫制”,就是將初中3年和高中3年合并為5年。
嚴格來說,當時國家教育部門實施的中小學教學改革是模仿蘇聯的“十年一貫制”,是將小學、初中和高中合而為一,沒有小升初和初升高的考試。當時在中國實行“十年一貫制”顯然是有困難的,因為在中國,小學是小學,中學是中學,各行各的道,不像蘇聯,中小學是在一所學校里。因此,當時的試點實際上是兩個“五年一貫制”,即小學“五年一貫制”和中學“五年一貫制”。
上個世紀60年代初,我考入江蘇省重點中學——揚州中學,、胡喬木、朱自清均出自這所學校。在這所中學里,還走出了43位院士。我是在接到“揚州中學入學通知書”的時候才知道揚州中學將從本屆起實行“五年一貫制”試點。我不清楚江蘇省有多少中學參加了“五年一貫制”試點,只知道揚州市實行“五年一貫制”的學校只有揚州中學一家。“五年一貫制”正式實施時間是1960年,這一年9月入學的時候全國已經開始使用統編教材,因此這項工作的啟動應始于1958年至1959年。從當時使用的課本看,所有的課本封面正上方統一印制“十年制學校小學(初中、高中)課本”字樣。我尚保存的數本“十年一貫制”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由“江蘇人民出版社重印”,印數為9803冊。據此分析,江蘇省參加中學“五年一貫制”的學生應當有七八千人。
揚州中學領導對“五年一貫制”教育試點非常重視,當時面向揚州專區十幾個縣市招了6個班,每一個班級40個人左右,總計240余個學生。學生素質比較整齊劃一。開學典禮在揚州中學著名的樹人堂舉行,為了讓家長配合教學試點,學校還特意邀請了部分家長參加開學典禮。
進校以后,我發現,學校為每一個班級配備了2名班主任,一正一副。正班主任由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老師擔任,副班主任由年輕老師擔任。所有擔任“五年一貫制”教學的老師經過層層選拔。我當時分在一年級3班,但不叫初一(3),而叫五一(3)。我的正班主任是原來教高三畢業班的老師,副班主任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學校規定1—3班學習俄語,4—6班學習英語。我那時的語文老師是原高中語文教學組組長,他從一年級一直教我們到三年級。數學、俄語、生物、歷史等老師多是原執教高中的出類拔萃的老師,師資隊伍是一流的。
教學聯系實踐
中學“五年一貫制”除了教材與其他學校不一樣,師資力量雄厚外,在教學方式和手段上似乎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那時,每周學習6天,其中半天安排勞動。每天上午4節課,下午2節課。與今天的學校相比,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課程安排上突出了實踐和動手能力。例如生物課,經常安排在實驗室,解剖青蛙、蚯蚓,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物理、化學等課也常常在實驗室進行。
揚州中學那時提倡勤工儉學、學工學農,每一個學生每周必須到學校農場勞動半天。揚州中學的農場相當大,分布在一條河的兩岸。河對岸的土地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等,與校區相連的土地種植各種蔬菜,有番茄、黃瓜、卷心菜、四季豆、青菜以及向日葵等。那時有人譏笑學生分不清韭菜和小麥,但當時揚州中學的學生絕對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學生當時的勞動主要是為蔬菜施肥,每兩個學生抬一個糞桶,將廁所的糞便撈到糞桶里,然后兌水為蔬菜澆灌。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學校農場的勞動從來沒有間斷過。在勞動中,糞便不小心沾到衣服上、手上甚至臉上,都是常有的事。農場有專門的農場工人,他們手把手教我們捉蟲、打枝、授粉、松土等技術活,學生都很尊重他們。當時的學生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養成了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好習慣。
二年級的時候,學校安排一部分學生到校辦工廠參加勞動。揚州中學校辦廠分為金工、木工、車工、刨工等車間,有不少機械。我被安排在木工車間,由于時間短,雖然沒有學到什么技藝,但對木工的基本知識總算知道一些。安排在金工、車工、刨工車間的同學也應當或多或少學到一點東西吧。
我們使用的教材是專門編寫的,這肯定是“五年一貫制”的特色。教學聯系實踐,這算不算“五年一貫制”的特色呢?因為與其他中學沒有比較,所以還難以回答這個問題。
“五年一貫制”試點在
1963年基本停止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五年一貫制”按照教學計劃嚴格地執行。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三年級的第二學期,突然傳來消息,說揚州中學“五年一貫制”停止了,三年級結束以后,與其他學校的初中生一起參加高中入學考試。泰州中學繼續實行“五年一貫制”。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據說是揚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
據我所知,當時江蘇省多數參加“五年一貫制”試點的中學都先后取消了試點,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所學校繼續實行“五年一貫制”。全國的“五年一貫制”試點在1963年基本停止。
上個世紀60年代初,全國高等院校每年招收的大學生只有22萬人左右,多數中學的高考錄取率很低,甚至還有“剃光頭”的,而揚州中學在那時每年能保持80%以上的高考錄取率,實是難能可貴。按說,“五年一貫制”試點班的學生經過挑選,使用專門課本,配備經驗豐富的老師,僅縮短1年時間,與普通6年制中學的學生有得一拼,應當不會遜色。我們不知道是由于揚州中學自己的決定,還是江蘇省教育局的決定,總之,揚州中學的“五年一貫制”就這樣夭折了。
1963年 ,我考入揚州中學高中部。教材是當時全國通用的高中一年級教材。我看到教科書以后非常失望,語文、數學課本雖然是新編寫的,但課本內容竟與“五年一貫制”三年級的課本大同小異。可見“五年一貫制”的三年級已經相當于高中一年級。外語課本則是使用的“十年制學校高中課本”,估計是為了避免浪費。凡是在“五年一貫制”學習過的學生對高中一年級重復的課本都提不起學習興趣,學習成績不如“五年一貫制”三年級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