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專業導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16 17:23: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環境設計專業導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環境設計專業導論論文

篇(1)

Keywords art design; theoretical course; reform; path

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肇始于十九世紀后半葉,經歷了“工藝傳習―圖案設計―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這一歷史進程,[1]同時,藝術設計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從目前來看,藝術設計專業主要包括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等幾個方向。課程設置主要是三大類:第一是學科基礎課程,如三大構成、設計素描、設計色彩、Visual Basic等計算機輔助設計基礎課程;第二類是各個專業的專業課程,如室內空間設計、版式設計、交互設計、家具設計、服裝設計、各類產品設計等;第三類是理論課程,其中又包括史論課、概論課和設計理論課,如中外工藝美術史、世界現代設計史、世界現代家具史、現代設計史、藝術概論、設計概論、設計美學、設計文化等。[2]事實上,理論課程所占比例較大,它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創新思維和鑒賞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課程的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基于此,筆者擬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分析理?課程存在的弊端,提出相應的創新改革方案,以就教于方家。

1 理論課程存在的弊端

雖從數量上看,理論課程占了比較大比例,但是絕大多數藝術院校或者藝術設計專業是以實踐為重的,學生的重心也放在如何設計并制作出“實物”,參加各類設計比賽,理論對她們來說似乎是“虛”的東西。這就造成了理論課程排課方式簡單粗放、備課方式機械重復、授課方式陳舊單調、考核方式單一等四大弊端。

1.1 排課方式粗放

合班上課效果不如意。學生每個學期的學時有限,而理論課程的數量又比較多,因此理論課程基本上是合班上課,最多的達到七個班合班,人數在210人左右。這樣任課老師無法在短時間內熟悉每位同學的基本情況,上課的過程中也無法全面掌握學生聽課的狀態。為了更好地了解理論課合班上課的效果,筆者專門對學生做了簡單的調查,數據表明,認為合班上課聽課無干擾的占6.9%,認為有一定干擾的占29.8%,認為干擾比較大的占63.3%。這說明合班上課超過一定人數后,教學效果必然受到影響。

課程內容有重復。理論課程門類眾多,不可避免地有重復和交叉的內容,如世界現代設計史、世界現代家具史、現代設計史這三門課程,雖然側重點不一樣,但是世界現代設計史本身就包含了世界家具史、現代設計史的部分內容。類似的還有設計概論、設計美學、設計心理學等課程,這些課程的導論部分或第一章往往都對“設計”的概念、內涵、發展等問題做出論述,內容大同小異。

1.2 備課方式機械

教材一成不變。藝術設計屬于前沿學科,無論內容還是形式變化都非常快,作為設計實踐的總結和提升,理論也不是亙古不變的。但是很多高校訂購的教材幾乎沒有變化,許多教材的編寫甚至還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一些新方法、新問題、新發現都沒有及時補充到教材中來。

備課照搬教材。教材的編寫和設計實踐、考古發現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因此備課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要及時關注學術界新動態。以工藝美術史為例,田自秉先生編寫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史料豐富、圖錄詳盡,堪稱經典,然而由于時代的原因,該書主要匯集和整理了我國自原始社會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以來的工藝美術史料,一些新文物、新發現沒能編寫進去,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及時補充說明。

1.3 授課方式陳舊

相較于實踐操作類課程,理論課程比較抽象晦澀,需要學生有一定理論基礎,這恰恰是藝術類學生的短板,因此理論課在授課方式上本身也是一種挑戰。目前理論課主流的授課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型授課,雖然有了多媒體設備,可通過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圖片及案例,但是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接受的狀態,也很難切實參與到課堂中來,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消磨,談不上激發創新思維或提高審美能力。

1.4 考查方式單一

卷面考試。理論課程通行的考查方式是試卷考試,開卷或閉卷。題型基本上是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論述題這幾大類,且試卷的內容幾乎年年雷同。學生即便不上課,臨考前通過囫圇吞棗式背書也基本上能過關,這種方式沒有使學生真正理解課程的內容。

課程論文。基于試卷考試的弊端,有些理論課采用論文的方式進行考查。由于論文通常在結課后兩周左右就需要提交,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查找文獻、閱讀并分析文獻,因此常常出?F雷同、抄襲的論文。不僅如此,論文提交、批閱完了之后,老師和學生之間也沒有時間和場地專門就論文進行分析和交流,因而對理論問題的認識依然沒有提升。

2 理論課程改革的路徑

2.1 精簡課程數量,科學安排課程

理論課程寧精勿濫,在課程的選擇上,可根據專業的需要選擇幾門與專業契合度高的理論課程。在安排專業課教師的同時,教師之間要及時溝通,對課程的內容、教學的進度做進一步統籌,避免相同的內容反復講授。如“設計心理學”、“設計概論”、“設計美學”等課程都會涉及到對“設計”這一概念的闡述,那么這三門課程的教師則需要提前溝通,最早講授的一門課對概念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其他兩門課程則一兩句話帶過,避免重復。

此外,在安排授課時間的時候,注意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的有效銜接。絕大多數高校藝術理論課安排在大一、大二,而且是理論課先行,即理論課全部結束之后安排設計專業課程。理論課程本身就比較抽象晦澀,如果把理論課與專業課割裂開來,學生學到的可能就是一些生硬的概念,無法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筆者認為,藝術設計專業的理論課程應該和專業課程穿插或平行設置,如“中外工藝美術史”可以和“漆飾產品設計”、“陶藝產品設計”或“金屬工藝產品設計”等實踐操作類課程平行,學生既可以了解這些產品的發展歷程,同時掌握其制作工藝,實現感性與理性的合一。

2.2 備課詳略得當,合理修改教材

教材的編寫要兼顧體例的完整性,所以導論或第一章常常對概念性的問題做詳細分析。但是一門理論課的課時通常只有32節,以史論課為例,在短短的32節課里,要完整地將世界設計史或者中外工藝美術史的發生、發展、背景、內涵和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逐一分析,時間顯然是很緊迫的,所以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選擇上課的內容,一些概念性的問題可以簡單講解。比如《設計與文化》(庾萍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這門課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介紹“什么是設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設計文化”,這三章在備課的時候可以合并為一章,甚至一章中的一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中西方文化的內涵及其對設計的具體影響上。

自古教學相長,理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色和接受理解程度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自己編寫相應的教材,這對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也是極大的提升。

2.3 提升授課質量,以學生為中心

衡量一門課的價值,最重要的標準是學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其適用性和優勢,可以體現教師在某一學科領域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但此模式建立在教師絕對權威、學生具備相當的理解能力的基礎之上。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理論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因此上課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核心是學生的主動、有效參與,基于此,在上課的過程中本人采取兩種方式,第一,每節課的最后十分鐘為學生提問環節,安排兩次提問的機會,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先由全班同學集體思考討論,最后再做小結。第二,每學期安排兩個課時,由學生自己報名來講與課程主題相關的內容,時間可以安排在期中或者期末。這一目標在第一節課上課的時候便交代給學生,學生從開課第一天起就要思考自己講課的內容,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自然也會更主動地學習。

2.4 完善考查機制,追加考后反饋

單一的試卷或論文的考查方式常常會帶來片面的結果。筆者認為,在試卷和論文的基礎上,學生課上的發言、討論、PPT制作講解,課后的思考總結、與老師就某一主題的交流和心得都可以納入課程考核體系中。這樣一來,就能避免出現學生不重視課堂,考試的時候僅通過死記硬背來應付的局面,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3]

篇(2)

近年來,我國的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呈現繁榮景象,其中,文化創意被視為城市發展的“第四撥”經濟動力。設計人才與文化創意緊密相連,為此,我國高校設計學專業課程有必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調整與重新建構。筆者以設計學專業課程建構為切入點,從政策、理論、歷史等方面對文化創意進行多維度思考,分析課程的內容、模式和教學方法,認為相關高校應在原有課程基礎上采用帶有連貫性、層次性和交叉性的方式建構文化創意課程。文化創意是文化元素融合多元學科內容,利用不同載體建構的再創造和創新的文化現象。如今,文化創意早已從概念發展為帶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之一。縱觀全球,發達國家的眾多創意產品、營銷與服務,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創意經濟浪潮。隨著文化創意的展開,我國高校設計學專業的課程也應加大改革的力度。本文以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設計學專業為研究對象,探索設計學專業文化創意課程的建構。

一、國內外設計學專業課程現狀

步入21世紀后,國內外設計學專業課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拓展。但是,這些舉措并沒有從本質上打破傳統課程的壁壘,設計學專業教學質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國內設計學專業課程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首先,課程設置更新相對滯后。在高校設計學專業的培養方案中,課程主要分為設計理論和設計實踐兩大類。設計理論課程包括設計素描與設計色彩、設計概論、設計心理學、三大構成、設計與藝術史論等。設計實踐課程包括交互設計、室內設計、專題設計、專業考察和專業實踐等。這些課程反映出我國設計學專業沒有根據新的形勢和要求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其次,課程目標定位不夠清晰。絕大多數的課程目標不夠明確,例如,對基礎理論課目標的設定為“具備基本理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實踐課程為“熟悉設計流程”“清晰表達設計思想”“具備設計創性能力”等,這些課程培養目標和定位均無法突出課程特色和具體的課程發展方向。最后,課程內容相對陳舊,與國際對接的課程較少。當前,文化創意逐漸受到重視,設計學專業課程也應隨之進行新的建構,從而改善設計學專業課程結構相對單一、內容較為陳舊的現狀。文化創意課程的建構,有助于設計學專業教學為相關行業提供具有認同感和持續性的文化、社會功能。因此,在設計學專業建構文化創意課程,能保護并提升學生文化創意的創造力,豐富設計學專業課程的多元化。在我國臺灣地區,很多高校增加了文化創意課程。英國高校的設計學專業課程在近幾年有不少改進,增設了許多與文化創意相關的課程,指導學生通過學術研究、社會實踐以及政策分析來提高創新能力。

二、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的課程現狀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于2000年12月成立,設計學專業與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和風景園林三學科交叉支撐,設有工業設計與環境藝術設計兩個專業。工業設計專業注重將科技與美學密切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瞄準都市公共設施和公共藝術方向,在國內高校同類專業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設計學專業本科一年級的課程主要以素描與色彩基礎課程、設計史論課程為主,重在夯實學生的設計基礎。二年級全面開展設計必修課程,為三年級的實踐課題設計打下基礎。三年級的課程內容以命題設計為主,或假設命題,或進行實踐課題設計,在讓學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設計方向。四年級學生要完成畢業設計,在導師的指導下選定題目,用一年時間進行畢業創作。從本科四年的課程設置來看,雖然能培養學生基礎的設計理論和實踐能力,但缺少順應時代進步和社會需求的核心課程。文化創意課程的建構能夠順應教學發展趨勢,滿足學院改善課程結構的需求。

三、文化創意課程的建構方案

文化創意課程是配合《文化產業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發展目標與指示所做的課程建構。文化創意課程是為了培養“高素質、厚基礎、強能力”的文化創意人才,課程內容涵蓋文化創意的基礎理論、服務體驗、知識經濟、體驗設計、創意策劃等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設計理念,重視思維和觀念的提升,最終整合設計相關知識。據此,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在原有課程設置基礎上,初步建構文化創意課程(表1、表2)。新的設計學專業課程分為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與專業選修課程四大類。文化創意課程的建構從本科一年級開始。首先,在低年級保留原有的公共必修課程和基礎課程,增設平面設計表達、立面設計表達、符號與形態設計、文化創意產業導論和創意思維五門課程。這五門課程能幫助兩個專業的學生積累理論知識,培養設計基礎素養,使其對文化創意和創新思維有初步的了解。其次,二年級課程在工業設計和環境設計兩個方向的必修課程中增設文化創意服務設計、文化創意品牌設計、文化創意空間設計與文化創意體驗設計課程。該課程重點培養學生對文化創意理念的理解,并且對文化創意體驗設計進行嘗試與實踐。最后,三年級課程的建構從文化創意整合能力培養出發,引導學生全面學習專業知識,并進行素質訓練。通過對課程的系統學習與實踐,學生應具備對文化創意產業分析、判斷、理解和創新等綜合能力,為畢業設計與論文寫作打下扎實的設計能力與理論基礎。為了進一步鞏固文化創意課程的建構,在專業選修課程中穿插文化資源考察、綠色設計、設計策劃與管理、設計溝通與傳達、行銷導論和創業規劃六門課程。這六門專業選修課程各具優勢和特色。文化資源考察課程培養學生的田野調查能力;綠色設計課程注重引導學生在設計中融入綠色環保的理念;設計策劃與管理課程聚焦于分析產業市場定位策略、行銷策略以及規劃設計中的管理問題等;設計溝通與傳達課程使學生透過設計進行表達、溝通和說服的工作以及掌握設計傳達的各種方法、技術與步驟;行銷導論課程一方面介紹行銷的概念與理論,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進行市場調查的規劃與執行、統計和解析調查結果的能力;創業規劃課程是針對當下大學生創業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而開設。這六門選修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有助于學生為進入職場做準備。以上課程的重新建構,反映出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在更新設計學專業教學時所做的努力。

文化創意課程建構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使整體課程設置更加具備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強調設計理論知識的連續性、層次性和交叉性,使文化創意課程的內容由淺入深地穿插于設計課程之中,以強化學生的基礎理論與創新思維;二是突出文化創意課程在設計學專業背景下的特色與發展方向,豐富了設計學專業的課程資源;三是拓展文化創意課程和相關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樹立全面發展的創新教育理念,建構文化創意課程新體系。

作者:夏麗君 陳夢雪 單位: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立新.中國設計學源流辯[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6(2).

[2]楊先藝.改革開放30年中國設計學學科的演進與發展[J].藝術百家,2013(2).

篇(3)

專業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涉及環境、文化和社會問題等多個方面,是為文化產業培養專業型設計人才的輸出通道,對我國現在面臨的城市環境的變更需求,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縱觀目前國內已開設公共藝術專業的院校,其課程大多以美術設計和裝飾材料的運用為主。而公共藝術專業卻具有開放的特質,其公共性空間中的藝術創作和相應的環境設計由公眾自由參與和認同。鑒于此,人們開始對現有的、較為單一的學科課程提出質疑。并且,畢業自該專業的設計師在公共景觀空間設計話語權及職業認證方面的缺失與不足,也加劇了這一現象。

一、設置公共藝術專業景觀課程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公共設計如果只是著眼于審美和裝點門面的發展方向進行專業建設,是不能應對中國面臨的環境和社會方面的問題所提出的挑戰的。正如美國知名景觀規劃事務所SWA集團創始人之一佐佐木英夫在美國哈佛大學執教時,曾提出對綜合性公共景觀空間的學科建設觀點:“景觀設計教育應和現實問題的解決密切聯系,而不僅局限于審美、風格等裝點門面的附屬性工作。”公共藝術景觀設計要求設計師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進行參與、分析、建設,并執行最終的設計方案。因此,課程教學就不能單一局限在形式和功能、藝術專業理論知識,或是實訓操作技能上。目前,公共藝術景觀課程的教學和研究亟需解決內容單一的問題。向學生傳授嚴謹的知識和理論框架,有利于培養更多相關專業的應用型人才,以滿足未來職業的發展所需。而從更廣義的層面來講,該學科涉及眾多學科門類,包括計算機應用、工程預算、公共管理、環境保護、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加工等,這對于提升現有專業的研究層次和研究深度、加強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研究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二、景觀課程的本體思考與公共藝術專業結合的革新

公共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包含三個研究方向:城市公共雕塑研究、城市公共景觀形態研究和城市公共藝術規劃研究。筆者認為,鑒于公共藝術的綜合性,這三個研究方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應是相互交融和滲透的關系,其具體內容涉及公共藝術文化環境研究、公共藝術造型學研究、公共藝術規劃學研究,以及現代藝術理論和現代科技結合的研究。公共空間的表象及其本體大多會以城市新景觀的最終形態進行表現,因此,人才培養的課程板塊需要以專業體系的完整性和景觀課程板塊之間的關聯性為基礎進行深度的探討。根據應用型本科專業的教學要求,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強化公共藝術設計的學科基礎作用,在保證專業設計共同課程強度的基礎上,實施4年制、“1+2+1”的課程模式。該課程模式將一年級設為共同平臺教學,重點教授關于設計的入門知識,培養學生的設計基礎技能和對設計的興趣。

高校可以通過開設一系列的設計基礎和設計理論課程,幫助學生了解眾多設計流派、設計類型等常識;通過設計思維和表達課程,培養學生對設計的邏輯思辨能力、形象創新及快速表現等方面的能力。學院在二年級第一學期開始進入專業設計課程的教學,加入視覺傳達、雕塑、數字媒體等交叉學科內容,以不同方向的知識技能,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設計認識。此后,教學再開始進入景觀專業方向,并在景觀設計課程的引導下,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系統的設計知識和設計方法并增強正確和理性的設計能力,形成自己的設計觀。最后一學年開設綜合設計課程,訓練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并通過校企合作,讓教學與實際項目結合,拓展學生的視野,加強設計知識與社會、政治、經濟、歷史等問題的聯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開展景觀設計工作的能力,為今后的職業生涯和繼續深造做準備。這個課程體系的特點,是1年作為專業基礎的學習,2年進行專業知識的提高,1年進行綜合設計訓練和企業實習,以期在原有的景觀課程基礎上,將理論、設計、實踐三大板塊整合,使學生從設計定位、創作方法、實踐能力及作品對社會、環境的可持續推進等方面融匯貫通,并在最終的畢業設計課程中獲得一段在實踐之外深度探索和反思的過程。

三、課程版塊與內容的調整

我國開設的景觀課程,多以職業教育為主。而近年來,相關院校也在反思,教學理念悄然發生轉變,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評判性思維方法不斷生發,即希望學生能在應用實踐之外,還能獨立進行適當的探索性設計。所以,高校通過設計基礎課、設計理論課,以及技術和實踐課等,使學生具備一個景觀設計師所需的能力和技術,在最終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中,獲得一個能夠結合日常實踐獨立完成深度設計的機會。作為新生的專業入門訓練,公共藝術景觀設計的基礎課程板塊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景觀設計課程組的教師團隊歷來看重空間構成的思維模式和操作方法,前者著力培養學生思維上空間形態的形成,后者則強調空間與實體之間的可操作性。

近幾年,在引導學生將空間思維與實施操作的結合上,這種教學理念正在被逐漸接受,在最近的湖北省高校美術與設計大展上,參展的大學一年級學生就真正地感受到了將想象空間建造成“實體”的樂趣。同時,在基礎課主授教師的教學改革之下,當代藝術與架上繪畫、陶藝設計、現代設計與民間美術被加入到課內外的訓練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藝術造型認知,豐富了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理論課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幫助學生在設計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設計理論和知識背景;二是建立自己的設計思維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其設計對社會產生的價值、對景觀的判斷和在公共藝術中的綜合理論的修養等.這對培養綜合性應用人才,增強其將來在市場競爭中的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在本科第二學年的開始就為學生開設了一門《專業導論》課程,幫助他們了解公共藝術景觀課程的構架,及所需的技能與理論知識,以便他們根據專業需要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設計理論課程的教學方法也從對傳統景觀的認知,轉變為在廣泛了解景觀領域的當代論述之上并能以批判的視角看待已廣為流行的實踐趨勢,使學生在認識、分析、鑒別公共藝術景觀的問題時可以有清醒的認知能力。這將有助于學生設計意識形態和方法論體系的形成,這一課程體系的教學改革在部分院校里已得到認可。

其中,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的實踐課程改動較大,將原來在課堂上的原理講授變成了對原理的實際運用。雖然學院在設計過程中不排斥虛擬的“無場地”項目,但是大多數時候還是向學生提供具體或模擬的場地,引導學生通過測量、繪制來生成數據,進而分析和篩選可供設計使用的地理信息和人文環境等。當然,實際課程體還要有外界設計指導因素相伴才能完整。公共藝術景觀課程的教師在工作之余,應帶領學生進行服務社會,使學生能夠直接參與設計與施工,與社會工作人員進行零距離的交流,將知識轉化為終端生產力。學校應實施與外來知名院校的教授或專家進行專業交流、舉辦講座等長效機制。此外,一些與傳統、地方文脈結合的文化特色也可以滲入課程之中,譬如楚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間景觀中的運用,新元素、新材料對地方特色環境生態化地改造,以及用綜合材料表達傳統內涵的設計等,這為拓寬課程的專業視野提供了條件,為課程內容的提升增加了動力。

四、對于未來課程新理念的思考

在當代公共藝術多元化的背景下,社會事實和學科基礎閱讀對環境、文化及都市主義的影響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其進行了解和學習的過程能讓學生意識到設計需要嚴謹。教師應結合當下國家對景觀學研究的資金投入和對發展方向的引導,對比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案例,引導學生思考設計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同時,課程教學數字化的改革也將教學從紙面帶向計算機多媒體,繼而走向設計過程的數字全息化。隨著各種數字化軟件的應用,參數設計正成為設計教學的新潮。“可生成性”在此技術的支撐下,讓曾經的設計思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也對教師的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種種,促使相關高校和教師再次認識到教學體系、課程設置等環節需要不斷優化和提升的必要性。如何在課程中引入對歷史人文的保護與革新已成為相關教育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許多歐美國家已提出應將城市公共空間中歷史遺跡的保護并入區域的發展格局設計中。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已經成立歷史建筑的保護專業,對公共空間中人文歷史的保護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而我國現今許多歷史性的地標由于超過使用期,拆除的情況很常見,對其進行保護與更新迫在眉睫。雖然這一觀念在我國正處于提出階段,很少有高校在課程教學中執行,但筆者相信,在將來的景觀課程大綱中應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結語

景觀設計教育作為社會革新的事業之一,對未來的環境將起著重大重塑作用。因此,應從根本層面的景觀教育入手,即根據科學的課程體系教給學生正規的設計過程和方法,并鼓勵教師與學生進行探索與創新,為設計的實際應用提供支持。誠然,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的公共藝術景觀設計專業與國內985院校的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學院進行有意義的課程改革,而改革也是嘗試構建新理念的過程。如何保證教與學的高質量結合,及如何輸出能夠滿足設計要求的景觀設計人才等,將是學院繼續探討的焦點。

參考文獻:

[1]彭文輝,鄧信惠.理性教育:香港大學景觀設計學碩士設計論文教學體系[J].景觀設計學,2013(6).

[2]長青.建筑學教育體系改革的嘗試——以同濟建筑系教改為例[J].建筑教育,2010(10).

篇(4)

(一)基礎理論專題

景觀設計屬于實用類藝術,研究與表現的是三維空間設計,在教學中規劃設計原則、設計方法、設計程序是必須掌握的知識。課程可以分為幾個專題:

1.古典園林景觀專題,對于古典園林景觀的的認識,主要結合不同的時期的景觀形式介紹。搜集資料,讓學生對所選的特定時期的景觀進行分析,以論文的形式提交作業。加強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科的歷史發展做簡介的教學方法。

2.景觀設計程序與表現專題。了解景觀設計的流程,從草圖到方案體現出理論知識的細節,在設計表現中如何應用。逐漸使學生對課程形成完整的認識體系。

3.景觀設計的具體內容專題。授課教師應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分析,選出有重點、難點知識,并按照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及思維方式,系統性地對知識點歸納,結合景觀實際案例,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了解世界景觀教育發展的趨向,以及國內景觀設計的現狀,根據目前發表的景觀類教材及資料,總結出課程學習中較合適的理論框架:

(1)導論(國內外景觀的歷史發展現代景觀的形成);

(2)設計元素(山石、植物、水體、建筑等);

(3)結構及功能分析(空間劃分、景觀流線、景觀節點、中心景觀區);

(4)景觀設計表達(通過美學原則,應用藝術表現手法進行方案呈現);

(5)單項實訓(庭院、公園、住宅區、廣場等)。

(二)景觀設計實踐專題

課程內容堅持以增強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為導向,按照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規律調整各部分前后程序,使之更加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盡可能多結合景觀設計新思維、新觀念進行設計體現,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相結合,并結合作品展示,同時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其中設計實踐的內容以單項設計、公園景觀、居住區景觀等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更貼近的內容為主。整套的設計方案包括總體設計圖和詳細設計圖。總體設計圖包括設計說明、總平面圖、景觀分布圖、功能分析圖、交通分析圖、主入口設計圖(平面、剖面、透視圖)、效果圖。詳細設計圖包括地形標高設計圖、地面鋪裝設計圖、照明設計圖及植物的配置圖、鳥瞰圖及材料的列表。總平面圖展示了方案的總體布局,包括山、水體、植物、建筑物的布局。設計說明完整地闡述設計者的設計理念,說明構思,深化設計主題。功能分析圖清楚地將整個區域劃分為幾個區域,結合設計構思分析各區域的合理性。如何運用植物、建筑、山石、水體等園林物質要素,以一定的科學、技術和藝術規律為指導,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因地、因時制宜地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形成有機的景觀,以便創造衛生、舒適、又沒的生產、生活環境。因此,既需要學習景觀設計的構成要素、風景構圖等等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又需要學習景觀規劃的專業知識。教學中結合教學和實踐,讓學生全面了解現代景觀的發展趨勢,了解景觀有哪些要素,并通過設計創意景觀,從而把握景觀設計的設計要領,為將來從事景觀設計打下牢固基礎。

二、景觀設計實訓內容

在現階段景觀設計教學存有的問題中,怎樣通過實訓或者專業訓練使得教學方法更加合理,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實際需求,教學效果更加明顯顯得尤為重要。在景觀設計教學中,結合小區規劃課程教學進行了“專題式”教學實踐。通過側重點不同的四個專題進行了教學實踐。從局部到整體,從小尺度設計到大尺度空間設計,循序漸進,讓學生感受景觀設計的各部分表現。

(一)單項設計

針對道路鋪裝、植物景觀、山石造景、水景、建筑形體設計分別進行練習,主要鍛煉學生對景觀設計的意識,形成對基礎理論的緊密結合,同時對于學生的手繪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例如進行某庭院設計,繪制平面圖,在繪制中理解景觀元素的應用,空間劃分方法等設計理論,結合平、立面圖設計,體會景觀立體空間的變化,繪制效果圖。

(二)居住區公園設計

居住區公園相對綜合性公園面積較小,由于公園這一景觀分支,既類似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方古典園林源頭的樣態,也是現代景觀由19世紀工業革命后,美國發起保護自然景觀的城市公園運動的主旨,可為藝術類景觀專業著手訓練的、有關綠地規劃和生態發展層面的設計類別。公園設計中要求的尺度不是太大,但在公園景觀設計中會把前面的單項設計加以應用。嘗試運用景觀設計原則和方法,由被動到主動思考。逐漸練習其對于場地空間的宏觀把握和設計能力。

(三)居住區設計

在景觀元素和小尺度的公園設計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景觀要求是有關人與景、人與人這兩對密不可分關系相協調的實訓內容,尺度保持偏中等一些,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在設計中居住區設計是應該掌握的實訓內容,所以,可虛擬或者選擇一些附近樓盤進行訓練,也可以選擇有特色的居住區景觀進行設計練習。從對方案的構思,到分析已有的方案,把設計過程遇到的問題,聯系實際提出解決方案。在居住區設計的作業中,要求學生尊重設計原則,發揮設計靈感,從自然環境中找出設計雛形,講求藝術,但也注重使用功能,創造適宜的居住環境,將主題與風格相結合,合理處理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四)綜合性設計的要求

公園、居住區是環境藝術類專業景觀設計練習的內容。總結公園、居住區及其他類似空間的特征,設計元素與空間如何更好地處理。從形態處理、主題創意及生態理念,培養學生設計思維與景觀實用性相結合,營造更加宜人的環境。教學實訓中分成若干小組,模擬設計公司的流程,了解景觀設計程序。在景觀設計中,有借鑒有創新。在景觀設計表現環節,要求學生采用手繪表現,鍛煉其手繪表現能力,后期結合軟件進行修改和排版。實訓成績綜合以下進行考核:設計創意、設計表現、設計說明、版式及打印效果,團隊合作等,考核內容和方式以全面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為目的,不局限于教材的內容,更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的考核,對圖紙繪制的考核,也不局限于考核學生應用某一種工具,綜合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對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措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效果。以上的方式能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但學生設計能力創新能力不夠,需要在實際項目中完善,在實習和畢業設計中采用多種方式鼓勵,引導學生參與實際項目,培養學生的設計和團體交流,在實踐項目中注重設計內容,設計程度上要提高方案設計能力。

篇(5)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09-0007-03

A Study of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Settings//Hou Dongqing, Liu Zhibin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discipline, since long has debated unceasingly about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f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is different, so is the curriculum setting. If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is not clear, the curriculum start will be very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Through to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and curriculum, it proposed that my own opinion,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al technique theory developmen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he graduate get employed.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Author’s address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China 712000

1 引言

教育技術學科是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其專業課程涉及教育學、心理學、藝術學、傳播學、物理學、電子學等基礎理論,涉及電子工程與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技術性學科。長期以來關于教育技術專業的定位一直爭論不休,如果專業定位不明確,開設的課程就很龐雜,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往往就不知所措,沒有方向,就業時更不知道該從事什么職業。

2 教育技術專業的定位

當前教育技術學是教育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由于教育技術包括了教育與技術兩個層面,因而在高校里面一般有兩種定位:一種是定位于教育(師范類專業),另一種是定位于技術(非師范類專業)[1]。

2.1 定位于教育(師范類)

這種定位主要把教育技術學專業放在師范院校的教育系里面,偏重的是教育技術在教育學層面上的應用,強調教學系統的設計、信息技術與相關課程的整合,強調用現代化的手段來促進教學,增強教學的實際效果。

2.2 定位于技術(非師范類專業)

它主要把教育技術學專業放在物理系和計算機科學系。放在物理系強調學生對教學設備的應用維護,要求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各種教學上的物理器具,服務于教學。而放在計算機科學系大多強調教學軟件的設計與開發。因此,教育技術專業除了在師范院校開設,也有不少工科院校開設,充分利用工科學校在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優勢。

2.3 對比兩種定位

無論哪種專業定位,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大多數獲得的是教育學學士學位,少數人獲得的是理學學士學位。通過對兩種定位的研究,發現大多數認為教育技術應定位于“技術”的學者,卻都認為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是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都認為各種各樣的技術在教育技術學科里都是為了教育而服務的,都是為了能更好地促進教育效果。因此,教育技術學的定位應該是定位于教育,而非定位于技術,這與教育技術學的邏輯起點“借助技術的教育”是一致的,也就是教育技術學只是在教育活動中使用相關的技術,倘若離開了教育,技術可能就是其他方面應用的技術了,而不是應用于教育的技術[2]。

教育技術學若定位在教育上,那么學生畢業到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將面臨各專業學生的競爭壓力,而且幾乎所有學校對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的教學能力持懷疑態度;倘若定位在技術上,大多數學校都默認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認為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總之,教育技術無形中被人們誤認為是不入流的專業。所以無論教育技術學定位在教育上還是技術上,都是不合適的,都不利于教育技術專業的發展以及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3]。

2.4 重新定位教育技術

教育技術是教育中的技術,遵循的是教育的規律,采用的是技術的手段和方法,解決的是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它既不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教育,也不只是純工藝性的技術手段。它所研究的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也不是整個技術領域,而是教育與技術交叉部分的理論與實踐。而且教育技術學也是依據教育科學理論,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開發人及人以外的學習資源,優化教學過程,以求達到最優化教學效果的知識體系。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定位說明,它既不屬于傳統的理科,也不屬于傳統的文科,是教育學科中具有方法論性質的文理交叉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所以只有找到教育與技術的結合點才能體現教育技術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可與接受,才能體現它在社會發展中的中堅作用。

因此,筆者認為教育技術學科的正確定位應該是:教育技術學科是教育學門類中技術學范疇的具有方法論性質的綜合應用學科,是教育科學與教育和教學實踐之間的連接橋梁,應該注重教育技術學的實踐和應用研究。也就是說,教育技術學科應該是教育學門類中與教育學并列的一級學科。由于其邏輯起點(借助技術的教育)的雙重性,教育技術學科自身也具有雙重屬性:既有教育屬性,又有技術屬性。所以給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生畢業頒發教育技術學學士學位是最合適也是最恰當的,這樣既有助于教育技術學科發展,又有助于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

3 教育技術課程開設的問題

課程是人類認識成果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是為實現培養目標而設置的所有學科的總和,課程設置是教學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課程設置一般指各級各類學校開設的教學科目和各科的教學時數。課程設置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設置的基本依據是根據學科特點,為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理論結構和技能結構服務。根據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教育技術專業開設的課程情況,可以看出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一些問題。

3.1 教育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龐雜

由于教育技術學科是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其專業課程涉及教育學、心理學、藝術學、傳播學、物理學、電子學等基礎理論,涉及電子工程與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技術性學科。考慮到這一特點,一些高校在規劃教育技術專業課程時就盡量多地開設了龐雜的課程陣列,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高等教育“寬口徑”的要求,但卻忽視了“厚基礎”的需要。

3.2 理論與實際聯系不緊密

教育技術需要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才能真正地發揮它的優勢,克服在教育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盲目性、從眾性,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然而教育技術的課程設置卻存在不足,在有關教育理論的課程中,內容較為空洞,不同課程之間的內容也有重復,甚至還有相沖突的地方。在教學實踐中難以發揮它的作用,不能指導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能聯系實際指導教學實踐,學生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3.3 對人文藝術課程重視不夠

教育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學習資源的設計和開發。然而現代教學媒體是以網絡和多媒體為核心的,不論是課件的設計還是網絡課程的開發,畫面的設計、顏色的配置、背景音樂的選擇等都需要一定的人文和藝術基礎,從而使作品人性化,才能使開發的作品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獲得讀者的喜歡。而目前的課程體系設置卻很少專門開設這方面的課程,一般只開設幾個講座而已,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和藝術修養[4],在課程教學軟件的設計、制作中突顯其藝術性不強。

3.4 實踐單一,沒有形成立體的實踐體系,培養的人才實踐能力差

教育技術是一門實踐能力極強的應用學科,但傳統的課程設置中,實踐課程很少,大多是演示型的、試驗性的,實踐時間比較少,實踐方式也比較單一,不能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

3.5 我國的教育技術與國外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企業培訓方面

國外教育技術在教育系統的各個方面,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企業培訓等都有廣泛的應用,而我國多年來最大的缺陷或稱之為空白,就是企業培訓這一塊,且從事與企業培訓有關的績效技術方面研究的專家極少。

4 教育技術課程的開設

教育技術專業課程開設得是否合理,對該學科及學生的發展至為重要。根據目前大多數高校教育技術專業課程開設的情況以及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筆者對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指導思想進行了概括。

4.1 教育理論基礎課

使學生具有扎實的教育理論基礎,為以后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打下扎實的教育理論基礎。對于教育理論課,采取必修課的形式,要求每個學生都打下堅實的教育理論基礎。可開設師范學校教育公共課、教育技術的教育理論基礎、高等數學、攝影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認知心理學、系統科學等課程。

4.2 專業基礎課

使學生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為以后專業深入學習及專業方向的學習打下基礎。可開設教育技術學導論、教育技術哲學、教育傳播學、視聽心理學、數據庫原理與應用、學與教的原理、教學設計學、教育信息學、遠程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等課程。

4.3 人文藝術理論基礎課

使學生具有扎實的藝術理論基礎,為以后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打下扎實的藝術理論基礎。對于人文藝術理論課,采取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并以選修課為主的方式進行,并且理論和實踐并重,要求每一名學生修完每一課程后都要有自己的作品。因為選修課受人數的限制,有的學校變選修課為必修課的做法是極為有害的。這個問題可以和其他專業合作來解決,即相近課程可以跨專業修讀,把和本專業相近的課程合并進行跨專業修讀,為選修課的廣泛開設創造有利的條件。可開設美術基礎、音樂基礎、視聽語言等課程。

4.4 專業方向性課程

按專業方向設立課程體系,根據目前教育技術的發展狀況及就業形勢,筆者認為可設立網絡教育與軟件工程模塊、多媒體影視技術模塊、教學設計師模塊、職業教育技術與管理模塊。

1)網絡教育與軟件工程模塊,可開設線性代數、概率論、計算機系統原理、數據結構、操作系統、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網絡技術基礎、網絡編程語言、網絡課程設計、網絡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電腦音樂與動畫、教育軟件設計與開發等。

2)多媒體影視技術模塊,可設置多媒體技術、非線性編輯、攝影與攝像、數字電視、電視節目制作與編導、影視作品賞析、影視寫作等。

3)教學設計師模塊,可開設教育技術寫作、教育研究方法、教學設計基礎與教學開發、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教育產品與課件開發、績效技術、遠程教學、教室中網絡應用中的設計與開發、需求評估與分析、教學設計實驗概論、交互技術、知識管理、項目管理、學習環境設計、信息設計和呈現音頻媒體導論、遠程學習的無線電通訊和交互等。

4)職業教育管理模塊,可設置職業教育管理學、企業培訓管理、績效技術、教育統計測量與評價、需求評估與分析、教育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

在任何一個專業方向課程中不能混有大量的其他專業方向課程,否則會造成培養目標模糊,學生在龐雜的課程體系面前迷失自己。專業方向課程體現了各辦學單位的特點,辦學單位可根據當地社會需求和本單位的辦學優勢而設定專業方向,進而選定開設的課程。

4.5 實驗實踐課程

教育技術學專業屬于綜合型應用學科,實踐操作能力是該專業畢業生必須具備和掌握的。因此,實驗實踐課程在其課程體系結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生按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完成實驗和實踐且成績合格,才能取得該門課程的全部學分。實驗課程和部分實踐課程一般隨相應的課程一起進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單獨開設;專業實習、教育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一般單獨安排時間進行。

5 結束語

教育技術作為新興學科在我國的發展規模相當龐大,但是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對教育技術專業定位的論述進而得出合理的定位結論,提出目前各高校教育技術專業課程開設普遍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教育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希望能對教育技術專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劉少昌,尹以璋.游走于教育與技術之間的教育技術學學科[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6,21(6):98-102.

篇(6)

Abstract: China's huge population quantity and accelerating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pressure, make our country faces a toug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f there is no reasonable planning, the right management idea guidance, these questions will b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how to urban planning in into the ecological concept, has more and more concern for our country. The paper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city plan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of natural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s well as in the use and comfortable requirement how to unity,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factors, such as the design for the depth, the energy and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flow and circulation, 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hysical environment for effects on people, and so on, the ultimate objective is to create a ful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high quality comfortable space of city environment.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sign; Resource utilization; comfortable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城市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象征和生產力的空間載體。無論是世界其他國家還是中國,經濟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鎮集聚區。可以認為,只有城市及其集聚區的持續發展,才會有區域的持續發展,國家的持續發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續發展。面對21世紀全球城市時代的形勢,城市問題更成為可持續發展最為關注的主題之一。從19 9 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來,持續發展已成為聯合國環境與開發署等國際組織共同關注的主題,而城市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兩個重要焦點之一。

一、 科學的城市規劃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我國政府在制定《中國21世紀議程》時十分注重人類住區持續發展問題。可持續發展行動中,就有開展城市現代化和城市持續發展研究,為城市現代化和持續發展提供戰略、規劃、設計、管理的理論模式等重要內容。

城市規劃是政府確定城市未來發展目標,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調控非農業經濟社會活動集聚地域內人口規模、土地使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各項開發與建設行為,以及對城市發展進行的綜合協調和具體安排,是依法維護公共利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公共政策。國內外經驗證明,城市能否獲得可持續發展,首先取決于是否有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指導城市開發、建設和管理。

城市的合理發展;首先必須通過科學地預測和規劃,明確城市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和發展格局,在規劃的指導和調控下,有步驟、分階段地實現城市的發展目標。隨著城市社會經濟活動規模的擴大和城市系統整體功能的復雜化,對城市規劃的要求不斷提高,城市規劃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體現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城市規劃一方面強調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質量,包括生態環境質量、城市風貌形象質量、城市文化質量等的逐步提高。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實施將引導城市走向穩定,協調的發展之路,對城市進一步優化生存環境、創造發展條件、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中國國情決定必須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人多、地大、耕地少、人均資源不足、一面靠海、區域差異大的特殊國情,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兼備的。

中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制約,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挑戰。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環境容量有限,在全球對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我國人均資源量不足與消耗量快速增長的矛盾愈來愈突出,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人口基數的龐大,中國城鎮化水平提高10個百分點,從鄉村轉移到城鎮的人口規模相當于日本的總人口,提高20個百分點就相當于美國的總人口。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健康與否不僅影響中國,而且影響世界。這意味著,中國正在和即將發生的城鄉人口轉移和社會變遷的規模在世界上將是空前的。在資源、環境、人口等眾多制約條件下走出一條健康的城鎮化和城市發展道路,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貢獻。

我國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進入工業化、城鎮化中期階段。我們不僅要研究解決過去幾十年城鎮化和城市發展過程中未解決的一些問題,也正好趕上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這既是我國城鎮化能在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和市場的有利條件下迅速發展、能在新興工業化的較高層次上展開的有利機遇。但同時,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對科學技術和勞動力素質的要求更高。加上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環境容量有限,在全球對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我國人均資源量不足與消耗量快速增長的矛盾愈來愈突出。

我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的特殊時代背景使得我國與當年西方發達國家和后來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條件都大為不同。國情決定我們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城鎮化道路,走主要依靠自己的發展之路。我們在城鎮化和城市發展中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城市發展模式,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發揮城市規劃綜合調控作用,中國城鎮化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取得了重要成就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結合中國國情,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通過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促進城鎮化和各級各類城市健康有序發展,提高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國城市數量和規模增加,城市發展的質量不斷提高。1978年至2004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年均增長速度是改革開放前30年城鎮化年均增長速度的3倍多;城鎮人口從1.7億增加到5.4億;全國城市總數由193個增加到661個。在城市數量增加的同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1978年至2003年,1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從13個增加到49個,50萬-100萬人的大城市從2 7個增加到 7 8個,2 0萬-5 0萬人的中等城市從5 9個增加到22個,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個數從115個發展到320個。城市基礎設施和社會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大,整體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2004年,全國城市用水普及率達到88.8%,燃氣普及率81.6%,污水處理率45.7%,人均公共綠地7.4平方米,生活垃圾處理率52.1%,人均住宅面積提高到24.9平方米。

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城市在國民經中的主體作用日益突出。城市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通過大量利用外資和國外市場,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很快,形成了以上海、京津、穗港深為中心城市的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鎮密集地區;成為加速國家現代化進程,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經濟技術水平差距的重點區域。城市的反哺作用增強,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在城市規劃等政策調控的作用下,較好地實現了城市的緊湊發展。

適應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城市規劃立足國情,堅持貫徹合理用地、節約用地的原則,嚴格控制城市建設用地標準,實施嚴格的城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制度。我國逐步形成了包括全國和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鎮)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在內的城鄉規劃體系;城鄉規劃編制方法不斷改進,規劃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宏觀調控作用不斷加強,法規日益完善,實施保障機制日益健全。規劃加強了對城市建設用地的增長管理,努力提高城市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水平,在促進城市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美好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與此同時,在許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諸如水資源緊張、能源短缺、廢棄物污染、大氣環境質量惡化、中心區人口過密、基礎設施特別是道路交通設施嚴重滯后等現代城市通病,這些問題一方面對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現實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給城市系統的正常運轉和可持續發展發展埋下了不容忽視的隱患。如何尋求適合我國國情的城市可持續發展道路,有效地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是未來城市規劃工作中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與迅速變化的發展形勢相比,我國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還存在局部地區的片面追求城鎮規模和發展速度。忽視質量的傾向,城市發展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問題,大拆大建、不注重保護城市歷史文脈和特點等問題還較突出。我國現行城市規劃體系也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的環節。如,由于城市規劃編制時目標不夠完善,在分析確定城市發展目標時缺乏資源和環境的約束,導致了有些城市規劃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由于體制的原因,城市規劃的法制和管理還尚待完善,實施與規劃還有相當距離,城市發展上難以改變以往的盲目擴大規模的外延式的發展模式等。有鑒于此;從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出發,探索與之相適應的城市規劃的理論和方法,以城市規劃為首要環節,保證實現城市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世界城市化進程看,城鎮化水平超過3%,即進入快速增長期。在新的世紀,中國政府已確立了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推進城鎮化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是其中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剛剛制定的“十一五”規劃已經明確,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這是充分體現我國國情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目標。

按照中央政府的一系列要求,我們要切實加強和改進城市規劃工作,體現其戰略性、全局性、綜合性。

從國家層面來說;要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指導,結合國情,深入研究城鎮化發展客觀規律,對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地區要進行分類指導,并采取不同的城鎮化政策,努力使城鎮化進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工業發展水平相適應。要抓緊完成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并將其作為引導和調控全國城鎮發展與布局的政策手段,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形成東中西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城鎮化協調發展機制。通過全國城鎮體系規劃、跨省區重點區域城鎮協調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建立科學合理的城鎮體系,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協調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各地區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格局。要指導地方城市改進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內容和方法,突出應當重點監管的土地、水資源、能源和環境等方面內容,落實公交優先戰略,明確城市空間增長的界線。要完善城鄉規劃管理法制,建立健全規劃督察員制度,強化規劃實施監督,保障國務院批準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有效實施。

從地方政府來說,應當搞好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省級政府應當允分運用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手段,引導和調控省域內城鎮發展;加強省域內城鎮發展和建設的協調與監督。城市政府應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編制近期建設規劃,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相銜接,增強實施城市總體規劃的可操作性;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增強引導和控制城市土地開發和建設的能力。

城市規劃和建設要特別堅持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鎮的創建。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環境容量有限,通過國際市場來獲取能源資源的制約因素較多,量也有限,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城鎮化道路;著力推進城鎮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城鎮應當盡可能緊湊發展,搞好城鎮環境治理,大力推進節地、節水、節能、節材;關鍵是要做到從城鎮的資源環境條件來謀劃城鎮發展,提高發展質量。

要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增強城市特色。歷史傳統、R妙環境、人文景觀是城市的特色所在,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發展必須在遵循普遍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等;確立城市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塑造城市特色;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風格。這也是面對全球化的正確選擇。我國許多城市擁有大量的、極其寶貴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是保留并創造城市特色的基點。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應當處理好城市現代化建設與城市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和保護之間的關系,高度重視和切實保護好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必須科學制定保護規劃,合理確定保護范圍、內容、重點和方法,認真落實各項保護措施。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深知肩負的重大責任。中國將堅持不懈地努力,通過體現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城市規劃;創建更美好、更節約、更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筑 園林 城規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8

[2]吳良鏞著 《人居環境科學導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1

[3]周曦等著 《生態設計新論》 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4]劉雪 《居住區室外空間環境設計和兼論與注重自然資源利用的關系》北京林業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2003

[5]可持續發展設計網站

篇(7)

對話嘉賓:

荊曉虹: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信息技術學科高級教師,鎮江市學科帶頭人,同時從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輔導工作。曾獲江蘇省信息技術科普先進工作者、鎮江市“十佳教師”等榮譽稱號。2012年被評為鎮江市高中拔尖人才培養優秀教練;2014年被評為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指導教師;2015年在“一師一優課”評比中,所講的課被評為省級優課。曾主持省教研重點課題“基于計算思維培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研究”等多項課題,多篇論文在省級、國家級期刊發表,2016年4月,論文《基于計算思維培養的“做中學”教學模式探究》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在新課標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被界定為: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實踐力、信息社會責任。對于核心素養中的“計算思維”,我們該如何解讀呢?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它將引導我們明確課程價值和教學目標,實施有意義的教學活動。那么,計算思維是什么?

荊曉虹:李教授,您好!新課標已經明確了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圍繞核心素養繼續進行課程建設應該是下一步工作的重心。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對信息的感知、判斷和再利用,已經深刻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例如,我們外出旅行,就可利用相關設備、技術感知和旅行相關的信息,如氣候、景點、交通工具等,并運用合適的工具對信息進行加工,為出行做充分的準備。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都圍繞著信息技術工具的應用,進行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也進行著思考,并且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因受信息技術的影響而發生改變,這些應該和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密切相關,與計算思維密切相關吧?

李藝:是的。人類認識自然與社會的過程是從感性走向理性的,感性是靠人類基本的五官感知與心理感受,而理性則必然依賴思維,合理的思維是理性的保障。人的進步,首先是思維的進步。在信息社會,現實世界中的事物將被數字化,以“數據抽象和自動化處理”為代表的計算方式正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心理歷程,這種轉變,若需要一個標簽來標識的話,計算思維應該是不二之選。我們甚至可以說,計算思維正逐步成為人們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

從生活的角度看核心素養的表現,對指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啟發作用。數字化環境需要我們對信息發展變化過程有敏銳的感知能力,能夠根據問題的需要自覺主動地獲取、加工、表達和交流信息。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對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內容正確性以及問題解決的有效性作出判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用著別人的成果,同時也應該自覺形成創造和奉獻的意識和責任,要遵守信息社會的法律法規,安全地使用信息技術,養成信息社會學習、工作、生活的良好習慣,共同建設具有多元文化的信息社會。因此,培養具有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實踐力、信息社會責任的公民是基礎教育階段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要目標。

荊曉虹:從課程實踐的角度看,我們似乎必須向現實生活尋找答案。以旅行為例,我們可以將問題分解為選擇旅行地點、選擇旅行線路、制訂游玩計劃等子問題。對每一個子問題,我們再抽象問題特征,建立結構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和組織。我們可以將計劃旅行的各個景點與景點間的線路抽象為圖結構的模型,采集相關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合理組織,借助工具進行計算和分析。這樣,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就轉變成為一個個尋求利用數字化工具自動解決方案的問題。我所說的這些,似乎都和“計算思維”有關,因此我覺得核心素養中“計算思維”是最基礎的。李教授怎樣看這個問題呢?

李藝:信息科學與技術在促成社會高度信息化的同時,也拓寬和革新了傳統的思維方式,以“抽象”和“自動化”為精髓的計算思維已成為信息社會中處理問題的重要思維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要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給中小學生以系統的、科學的“計算思維”的教育,因為,中小學生身處多元、互動、開放的信息化環境,將要面對的是充滿新奇的、變幻莫測的未來信息世界,只有幫助他們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才能使其理解高速l展的信息世界,正確認識技術、個人、社會的內在關系,發揮信息技術的積極因素。而在這個“科學的思維方式”之中,計算思維就是重要一員。具有系統、科學的計算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在“學技術”“用技術”的基礎上,批判性地認識技術變革給予信息環境帶來的整體影響,并應用學科思維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在基礎教育中,合適的內容和合適的方法是課程設計與實施中的重要問題,作為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優秀一線教師,荊老師您覺得計算思維中有哪些是適合中學生的?

荊曉虹:李教授,我學習過您及其他專家在計算思維方面的文章。鐘柏昌等專家提出計算思維可以分解為“對象化思維和過程思維”“抽象思維和可視化思維”“工程思維和自動化思維”三單元六概念的結構,并對每個部分都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刻畫。[1]在您的文章中,您是站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素養體系設計的立場上,對核心素養體系進行了刻畫,給出了“對象與管理”“設計與制作”“系統與工程”“規則與安全”“合作與協作”“倫理與道德”五單元十概念的結構,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學科思維”的結構方式。

對比以上兩種結構,同時借鑒了過往經驗,我選取并提煉出以“抽象”與“自動化”為核心,并且涵蓋與現代信息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諸如“問題解決”“數據應用”“信息搜索”“交互協作”等多組概念的計算思維框架,具體包括抽象和分層抽象、自動化(排序的思維、算法思維、問題求解思維)、關聯的思維、聚集成庫的思維、化整為零、不同性能資源的組合優化、分工合作與協同求解復雜系統問題等計算思維。提煉出這些具體內容有助于比較順利地將這些思維的培養在中學信息技術課上落地生根。但思維是抽象的,還需為其找到實施教學的抓手,所以我認為您在《談核心素養》一文中提出的“雙基層”應該是抓手,是計算思維依附的載體。這個問題您怎么看?

如何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落實計算思維?

李藝:在課程設計的意義上認識計算思維是一回事,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又是另一回事。在具體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如何像語文課培養學生閱讀寫字一樣,去關注和培養學生計算思維,是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如前所述,走進生活并走出生活,應該是很好的方法,也還有其他類似的抽象類比、化繁為簡的方法。計算機科學知識與“計算思維”之間的關系要妥善處理,中小學生雖然可以通過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過程而獲得計算思維的能力,但深奧難懂的專業知識顯然不容易實施教學,因此也必然不能獲得較好的“計算思維”教學效果。

不同學科的研究對象與方法不同,其知識表達形式亦不相同。例如,“0”和“1”作為信息技術學科最基本的符號,連同程序設計形式化語言一起,是信息技術學科表達的基礎,也是表達“抽象”思維的重要內容,不可或缺。只有學會使用該學科特定的符號、概念、公式等表達方式,并運用本學科的基本符號、術語、概念表達思想、意見與觀點,才能學會運用該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與表達。學習程序設計相關知識和技能固然是培養計算思維的主要途徑,然而由于抽象符號的枯澀難懂,導致重要知識難以普及。近年來,為了普及程序設計知識及算法思維,降低程序設計學習的難度,許多優秀的圖形化程序設計平臺相繼出現。學習者可以通過可視的圖形化平臺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操作實踐,達到理解抽象、算法、自動化等計算思維的目標。

另外,教師們還可以借助學生使用大眾化工具的既有經驗,為計算思維鋪墊基礎。根據信息技術課程以往的經驗,與大眾信息加工工具應用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是信息社會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武器,也是實施“計算思維”教學的主要抓手。實際上,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實施信息技術教育(前期稱為計算機教育)已有數十年,在小學、初中乃至高中的所有課程經驗中,基于圖形用戶界面的大眾化工具的使用,如文字編輯、多媒體制作、網絡工具使用和基于網絡的交流等,都聚集了計算思維的大量運用,這些是教師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肥沃土壤。同時,在過去大眾化工具的研究和使用過程中,教師們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對相關知識和技能教學的核心要素也十分清晰,這些都是協助計算思維教學的有力武器。

荊曉虹:是的,我有過一些教學實踐,曾嘗試利用大眾工具軟件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我曾利用“在Excel中繪制二次函數”的問題,讓學生學習和體驗簡單的數據抽象、自動計算、算法、數據可視化等專業知識和相關計算思維。

算法和數據結構知識是呈現計算思維的重要內容,但往往因為它的抽象而使教學難以實施。教師同樣可以借助大眾工具和圖形化表示,幫助學生理解其內涵。我舉一個例子:在地圖上標出小明家和博物館的位置,以及兩地的步行線路,問小明從家走到博物館,最近的路應該怎樣走?

教學時,我通過如下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

①利用畫圖、Word等工具,幫助學生將問題抽象重述(如圖1所示,小明現在A地,要去往B地的博物館,他想要最快到達,應該怎樣走呢)。

②對問題進行分析,設計算法,建立搜索樹模型(如圖2)。

③利用模型描述算法,用表格記錄計算過程(如下頁表)。

④發現規律并化簡。列舉當前位置向下走的每一種可能,將新到達的位置依次加入到“隊伍”后面,并將上述操作過程提煉為能夠解決同類問題更一般的方案,算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起始點放入隊中;步驟二:從隊中取出即將走下去的位置;步驟三:選擇可以走下去的一種走法,將新到達的結點添加到隊后面,計算并記錄當前路徑長度;步驟四:如果還可以有其他走法,轉到步驟三,否則轉到步驟五;步驟五:如果隊中結點還沒走完,則定位到隊中待繼續走的下一個結點并轉到步驟二,否則轉到步驟六;步驟六:比較所有當前位置是B的路徑長度,選擇一個最短的走法。

⑤算法形式化表示(可以抽象為流程圖或者偽代碼描述)。教師根據學生對上述過程的理解情況,將自然語言描述的算法描述為流程圖或者偽代碼,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抽象的概念及思S方法。

⑥將上述過程自動化。將電子表格計算過程中的用時數據存儲到指定的單元格內,并在計算時引用這些單元格,當用時數據發生變化時,仍然可以求解,從而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以及自動化的思維。這就為下一步抽象為能夠完成自動計算的計算機程序作鋪墊。

李藝:這些教學實踐要繼續堅持,以不斷積累經驗。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提供數字化學習環境,設計有效的數字化實踐活動實施計算思維的培養。

在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不同地域的人們可以跨時空連為一體,共同工作、學習和生活。人們通過新環境下的社會實踐,不斷改變著現實生活條件,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方式。一方面,人們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生存能力,更需要用數字化實踐能力去適應相應的生存環境并發展自我;另一方面,培養某種思維能力必須使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發展這種思維能力,特定數字化環境下的問題情境能夠促使計算思維的產生。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下,當學生試圖解決某一問題時,需要先對已有的知識進行理解,使之內化為自身知識結構的一部分,然后綜合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有賴于思維,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自然而然地鍛煉了思維。

如何設計培養計算思維的教學活動?

荊曉虹:近年來,虛擬現實學習環境、網絡學習環境、數字化校園、數字化學習等研究十分火熱,甚至已經形成了許多比較成熟的平臺。但我感覺部分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學習環境時,過分強調了學習環境“實體”的構建,機器和技術只有實體,沒有靈魂。我認為,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學習環境除了包括應用信息技術構建環境實體外,還應依據學習理論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并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將教育理念的“靈魂”賦予“實體”。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數字化環境應該是要創造一個優質的教學環境,此種環境除了能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外,還應是一個多元的、互動性高的、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問題并有利于解決問題的環境,是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創意的教學或學習環境。

李藝:信息技術課程是學生接觸信息技術、掌握信息技術并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到現實世界中進行探索的重要課程,數字化環境為探索過程提供了便利。思維能力為解決問題提供有力支持,也從問題解決中獲得了提升,問題解決是思維培養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問題解決的過程,闡述并講解計算機科學基礎概念及知識,如數據抽象、數學建模、選擇算法、設計程序等,傳授計算機科學中的原理和方法;在知識“貫通”的過程中滲透0和1的思維、抽象思維、算法思維、問題求解思維等計算思維,使學生鞏固并理解相關知識和原理;最后讓學生通過運用相關的計算思維解決新環境下的問題或新問題,加深理解計算思維,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以“問題”為中心,形成知識、能力和思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良好穩定的三角結構。

新課標也明確提出:培養學生運用數字化資源、數字化工具和數字化平臺,開展自主學習與群體協作。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提供數字化學習環境,設計有效的數字化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重要途徑。數字化學習環境以學習環境設計理論為指導思想,它具有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在課堂教學實施中,教師創設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新型學習環境,從而營造一種具有信息技術特征的課堂氛圍。荊老師應該也有一些有益的經驗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荊曉虹:在具體教學中,我主要通過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中,自主探究或者合作解決問題,體驗分析問題、搜索資源、采集數據、加工數據、分析數據、解決問題并分享結論的整個過程,每一個環節都盡量設計包容多種解決方案的子問題,充分滲透計算思維的應用。例如,我通過提供多種工具,在采集數據環節,讓學生體驗不同層級的抽象,在加工數據環節,讓學生體驗不同程度的自動化過程等。

教師可以設計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實驗環境,利用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遷移到問題情境中,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中尋求解決方案。例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小明家的商店出售牛奶,媽媽告訴小明,牛奶如果賣價高了,售出的量就小,賣價低一些,售出量就會增加,但也不能一味降低r格。媽媽給上高一的小明出了一個難題,怎樣定價才能保證一天的盈利達到100元呢?學生思考回顧并得出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即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檢驗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先確立問題解決中的難點和要素,并初步了解抽象的概念和學習抽象的方法。在對數據進行加工的環節引入自動計算的概念,歸納運用自動計算工具(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分析現實問題、搜集問題的數據、建立數學模型、設計算法并自動計算。這樣,學生通過數字化環境下的一個實驗既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問題,也發展了計算思維能力。

又如,我讓學生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中調查當前中學生數字閱讀的狀況。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從一堆有關數字閱讀的信息(微信、微博、網絡空間等)中提取信息。學生將收集到的信息分離、提純和簡略之后抽象為待加工的數據,稍復雜的問題還需要將信息分類、分層抽象,可以認識和把握數據間的關系,選擇不同功能的加工工具輔助加工,如表格數據可以借助Excel、Access等工具軟件加工處理。計算機抽象的數據可以用更豐富的結構存貯信息,從而實現更多的加工需求,并借助程序設計方法實現更智能化加工。學生通過解決簡單問題,理解數據、數據抽象方法、數據存貯結構等概念,建立基礎知識學習與問題解決的聯系。數字化學習環境保障了所有活動環節的順利進展,讓學生通過體驗提高學習品質。設計學生活動時,我盡量考慮融入對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李教授,您覺得還有其他思考角度嗎?

李藝: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時,最重要的是建立數學模型,即將問題中各個要素抽象為從基本的數據類型到復雜的構造類型的各類操作對象,并設計對象處理的可行算法。問題的求解過程為:輸入對象―對象處理―輸出對象,關注的重點是對象及對對象的操作。現實世界中每一個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的問題都是如此,包括教師的教學過程。如果教師能夠把計算思維應用到自己的教學行為中,并幫助學生清晰地解讀行為,學生就會更充分地理解計算思維,更深刻地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從而也會在學習過程中盡量去應用計算思維。

荊曉虹:對呀,課堂教學的過程也可以從計算思維的角度去思考。一次教學活動可以被抽象成一個求解問題模型,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則被抽象為具有各種性質的對象,教學過程被分段抽象成施加到對象上的各種操作。如果把怎樣上好一節課看作一個待解決的問題,教師會重點考慮問題的輸入是什么,問題的輸出是什么,我們可以借助的結構和方法有哪些,怎樣操作可以減少冗余,怎樣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如學情)進行規劃、調整,并預估效果,從最壞的情況進行調整和系統恢復以保證最佳解決效果等。

計算思維如何實現育人價值?

計算思維作為連接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橋梁,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它的影子,如人們有秩序地排隊與算法中的排序思維、自覺合理使用網絡與關聯思維、科學管理與分層抽象思維等。計算思維的培養最終也是為了育人,李教授是否可以從“育人”的意義上講一講這個問題?

李藝:面向計算思維的信息技術課程是期望學生將信息技術學科思維方式合理遷移至日常生活與學習之中,將學科方法滲透到解決信息問題之中,期望他的能夠成為信息社會的問題解決者、革新者和創造者。我在《談核心素養》一文中將核心素養的“雙基”“問題解決”“學科思維”三層關系解讀為“問題解決以雙基為基礎,學科思維以雙基和問題解決為基礎;學科思維喚醒并照耀著問題解決層和雙基層,使之一并產生價值和意義”,同時又指出“思維方法和價值觀,必須是經過系統的和較長時間的體驗式學習活動而潛移默化到思想深處的、穩定的、可遷移的思維方式或思維模式且形成習慣”。計算思維是教學活動所要達成的目標,繼而具備了計算思維的學生又是新的教學活動所要重視的對象,如此循環不斷強化,才能讓計算思維融入學生的意識,真正成為他們的“核心素養”。

同時,構建核心素養體系,是面向整個社會的需求,是提升我國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各學科在落實核心素養時,既要落實跨學科的綜合性核心素養,又要彰顯本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確立學科自身的核心素養。所謂學科核心素養,粗略地說是指凸顯學科本質,具有獨特、重要育人價值的素養。

計算思維的育人價值是什么?或者說,學習了信息技術課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這是個非常復雜的話題,或許今后我會認真思考并專門撰文討論,此處只能泛泛而談,不會十分嚴謹,僅供參考吧。例如,學習者通過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可以學會如何認識對象,理解對象可能是一個數據,也可能是眾多資源的聚集,甚至是現實中的一個問題;可以多角度地認識對象,一個問題還可以重新闡述成一個便于利用工具解決的問題;通過熟悉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了解計算方法的特定性及優勢,學會如何提取和描述對象的屬性,自覺形成借助技術方法高效解決問題的習慣;理解對象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組織存貯,便于利用相互間的關聯構建合適的結構,產生新的價值;對于身邊大量的信息和資源,能夠化簡分解、甄別篩選、合理組織,多維度多角度地進行關聯與分析,分層級地管理信息和解決問題;通過體驗系統中的對象如何分解分層、協調合作的過程,理解設計系統可以使各個對象優勢互補,集聚眾力,發揮對象的更大價值。從而他能夠認識到: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與他人、物、環境等各種對象的交互和交往中,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確立良好的交往可以幫助提升生活品質的信念;正確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會利用合力,有效運用資源和高效解決問題;樹立面對復雜問題運用科學方法解決的勇氣與信念,以及人、技術、社會和諧共存的信心。

荊曉虹:想不到信息技術課程還有這么多寶藏可以挖掘啊!對于計算思維的育人價值我是這樣理解的。例如,抽象是信息技術的首要特征,現實世界到虛擬世界的第一步轉換便是抽象,因此抽象思維是計算思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育人來講,信息技術學科中的抽象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分析事物、多個維度建立聯系、分層級地分解和化簡事物,更具有普遍意義。這一認識客觀世界的獨特方式,是每個社會公民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這些便是抽象思維所獨有的、最核心的育人價值。所以f,計算思維最終目標是塑造人的品質。最后,李教授能否從課程建設者的角度給一線教師提些建議呢?

李藝:我認為在“核心素養”的概念下把握課程,應該從“學科思維”“問題解決”“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三個層面同步推進,缺一不可。借鑒哈爾濱工業大學戰德臣等學者在將計算思維落實到高校相關專業或課程之中的研究成果,教師可以構建問題解決、知識技能和思維三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良好穩定的三角結構,使得“知識/術語”隨著“思維”的講解而介紹,“思維”隨著“知識”的貫通而形成,(行為)能力隨著思維的理解而提高[2],采用如下頁圖3所示的三角結構來引導計算思維在教學中的落實問題。

圖3可以解讀為:以信息社會人類解決的社會/自然問題為背景,并將問題以適合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理解的層次呈現出來,通過問題解決/分析的過程,將知識/概念的講解、行為/能力的提升、計算思維的培養三個方面互相融合和促進,使得知識/概念在解決問題的行為中得到鞏固,同時也體現出知識/概念對問題解決的必要支持;使得計算思維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得到更深刻的認識,同時計算思維也指導實施更加有效的行為;問題解決為枯澀的概念與抽象的思維間架設了橋梁,使思維借助知識更具體化,思維也使知識更系統。在計算思維的引領下,隨著知識、能力和學科思維的不斷提升,學生的內在思維品質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強化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鐘柏昌,李藝.詳論計算思維――科學涵義與社會價值解析[J].江漢學術,2016(2):88-97.

[2]戰德臣,聶蘭順.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對話印象

2013年,我領銜的工作室有幸請來了信息技術教育專家李藝教授。在工作室的第一次活動中,我上了一節教學研究課。在課上,我打破“學經典,用經典”的常規算法教學思路,嘗試引導學生在開放的實驗環境中構建“經典算法”。但由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差異,導致教學目標的達成率并不高,這讓我很是沮喪。“我平時只帶三五個學生,四五十個學生的課堂不容易啊。”李教授幽默而深刻的話語讓我沮喪的心情得到平復,也讓我明白了教學中應該更加關注學情和教學資源,應該從關注自己的“教”轉移到關注學生的“學”。

上一篇: 項目施工進度管理 下一篇: 煤礦安全生產標語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无人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亚国产亚洲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五十路丰满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