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判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01-30 00:44: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個人研判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個人研判報告

篇(1)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話:中國的學生在世界上都被認為是出類拔萃的,但即使是中國的學生也還存在著進一步開發拓展甚至是填補的空白,因為從傳統的中國式教學過程考察,哪怕是那些優秀的學生也無法在這樣的學習中學到乃至于掌握以坦誠科學的態度與他人合作共事的本領,更不要說在合作中相得益彰了。當然,這不是學生的問題,也不是學的問題。這是教的問題。是教學理念、是教學模式乃至于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教學組織實施過程的問題。因為我們的教學組織并沒有給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提供合適的內容、形式和途徑而是相反。于是我們的學生在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閉門苦讀、冥思苦想的學習習慣,而孤獨的學習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全社會視作了理所當然。這樣的學習年積月累最終造成了學生封閉、自我、個體競爭的心態,相反地分享、交流、互助卻被當成了損害競爭與上進質量的不利因素。應該說,當代學生從中學時代開始出現的程度不同的人格自閉、自賞、自怨與這樣的學習習慣是有一定關系的。解決好這個難題是開放時代的教育必須完成,而且必須完成好的任務。這一點即使是大學教育也不能例外。由美國著名教育家戴維·孔茨(david konts)在上個世紀70年代首倡的“研判式合作性學習”學習模式為解決好這一難題提供了合理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研判式合作性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到同一個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這一目標的價值設定是綜合的,因而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學習過程要求學生在各自參與的學習團隊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與任務分工,而這些責任與任務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環環相扣,支撐與互補的,因而需要團隊成員的協作方能夠完成的任務。當然,學生也在這種學習掌握了交流、溝通、協作的技巧,建立了開放的心態與足夠的自信,理解了責任的重要價值。

在大學的專業課學習中實踐研判式合作性學習模式我以為需要有一種全過程深度參與的工作狀態。沒有這種全過程深度參與的工作狀態,合作肯定會流于形式而不能臻于理想的境地。那么什么是全過程深度參與的合作呢?所謂全過程深度參與是指研判式合作性學習不能始于課堂組織,終于考核評價而應該貫穿于教學的全程,不能簡單存在于專業學習領域而應存在于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全面行為表達中。簡單的說研判式合作性學習應有效實現師師合作、生生合作與師生合作,就是從篩選適用課程開始直到課程效果的后期觀察評估為止。其流程如右:1.篩選適用課程——組織教學團隊——設計合作教學框架——組織引導教學實施——完成系統考評——展示量化教學成果。

從上圖看,大學教育過程中實施研判式合作性學習首先應解決的問題就是從專業教學計劃中篩選適用的、適量的課程。在此,所謂適用就是提出一個判斷: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于組織實施合作性教學。一些開放度不夠、協作因素稀缺、操作構成單一的課程譬如特別強調背誦、記憶等個體化勞動特色鮮明的課程顯然就不太適于合作性教學的組織實施。這類課程在一向的日常教學中突出表現為對閉卷考核的依賴度相當高。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實施課程選定應著眼于那些開放度高、協作需求度高、能夠廣泛利用社會專業資源、可以容許主動的個性化工作過程以及個性化成果表達的課程。因為這正是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要義所在。正是在這個層面上,研判式合作性學習才表現得更適宜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校推廣運用。當然,這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類高校的課程體系也是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設置的。

實施研判式合作性學習需要解決好的第二個問題是授課團隊。在國外高校的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是以大課由教授講授,合作科目一級考評系統

教授設定,而小組的科目活動輔導以及活動作業考評則由相應數量的助教輔助完成。但在國內由于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開展尚屬初發,既無傳統可以遵循,也無恰當的范式可以照搬。因此根據課程實施的需求組織相對獨立的教學團隊就成了必須之事。做好這件事我以為兩個關鍵務必處理好。一是局部上必須處理好團隊內部的資歷結構、學識及經驗結構和數量結構。資歷結構上最好行程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這樣做的好處是業務上容易形成比較強有力的團隊核心凝聚力,利于課程的開發與落實;管理上方便落實主講教師負責制,責任和目標得以落實。二是全局上必須處理好師資配置的兩個數量比例問題。就我從事研判式合作性學習教學的經驗看。表現在課程上的師資配置上大課的生師比不宜超過200:1。這在三本院校應該說已經是個極限,超過了則講課的質量、聽講的質量以及課堂的秩序質量都無法保證,當然學習質量也就無從談起了。小組活動的生師比以30:1為宜。因為在這個數量比例下,小組活動的輔導才能夠有效傳遞發散到人,而小組活動的系統性考評也才能夠有效實現。這是一個數量比例關系。另一個數量比例關系是在一個專業年級內實施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課程數量也應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這里有兩個指標可以衡量確認。一個是同學期內學生承擔的同專業研判式合作性學習課程數量不宜超過三門,超過則易造成活動信息交叉混亂、刺激強度大幅減弱和學習負擔過重,精力和時間無法保證的麻煩;另一個是同學期內教師承擔的同專業研判式合作性學習課程不宜超過兩門,超過則不但易造成上述學生在研判式合作性學習中可能出現的麻煩,更可能導致教師參與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是教師在研判式合作性學習過程中的教學投入質量摻水。這個問題尤其在高年級專業課學習中容易出現并產生負面影響。在實施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框架搭建環節必須處理好的問題有兩個:第一是務必保證專業課程設置的既定教學目標不會因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實施偏離。這是一個核心的問題。比之于既定的課程教學目標設定,研判式合作性學習說到底不過是一種實現目標的形式而不是目標本身,其使用價值在于不但能夠保障設定教學目標的實現,更可以圍繞該目標實現的工作過程獲得多元的能力素質提升。為此,應該徹底禁絕那種為了合作而合作,最終以放棄課程教學目標的實質換取研判式合作性學習表皮的謬誤,使研判式合作性學習完全回歸到能夠保證專業課程教學目標設定實現的軌道上來;第二是搭建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框架時應盡量避免那種僅僅針對課程的既定專業講授目標設計課程教學、課程輔導、課程考評諸要素的簡單操作。合作性教學過程的設計應特別注意除了完成好課程既定專業講授目標的教學、輔導、考評設計外,還應特別注意完成好與該目標有關的合作性教學指標設計,諸如合作意識與技巧、主動與自信、實踐實驗執行能力等,把學習與應用,做事與做人與專業課程的專業講授、專業實驗目標綁定做系統化處理,然后注入到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去。因為這正是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理念價值所在。

由于研判式合作性學習已經脫離了灌輸式學習的軌道,更多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作用實現,因此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構成中,教師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真理宣講者而是一個研究合作者。研究合作者在研判式合作性學習中的姿態無疑應該是平等的。這種平等突出的表現在允許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表現參與、質疑甚至否定。而作為研究合作者,教師在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組合與實施中的合理角色定位應該是三個,即設計者、引導者、評價者。為此,參與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教師團隊在研判式合作性學習的教學組織實施環節應特別注意處理好教學前端的教學設計、中端的活動輔導、后端的成果考評。這其中設計是最重要的環節。設計工作做好了不但能夠有效增強研判式合作性學習教學組織實施的系統性,更能夠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要我學”順利轉換為“我要學”。做好研判式合作性學習教學設計的關鍵詞有兩個,主動、合作。研判式合作性學習教學設計的引導指標和評價指標應圍繞知識指標(理論知識點)、能力指標(專業實踐、實驗操作)、態度指標(主動、合作、認真)形成。研判式合作性學習教學設計的分層應為個人、小組、實戰班、講授班四層,其中的實戰班也可以根據小組的多寡決定是否配置。研判式合作

篇(2)

網絡輿情是指通過互聯網傳播的公眾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熱點、焦點問題所持的有較強影響力、傾向性的言論、觀點、意見和情緒等表現的總和。網絡輿情表達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動,具備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它具有直接性、多元性、突發性、隱匿性、擴散性等特點。企業、私營業主、個體工商戶、消費者等服務對象在互聯網中發表各類言論,提出許多問題,迫切需要與工商部門進行信息溝通、反饋,但由于互聯網信息的海量,未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聯網信息篩選分析機制,工商部門不能及時獲取相關訴求,導致信息不共享、信息單邊傳遞、信息不能及時反饋、無法建立信息交流等情況。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聯網信息篩選分析機制,并建立信息溝通交流平臺、及早收集網絡輿情、及早研究網絡輿情形成和發展規律、及早對可能產生的現實危機的走向、規模進行判斷,對于正確引導網絡輿論,掌握工作主動權,促進工商各項工作正常有序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建立網絡輿情收集引導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快速有效的網絡輿情收集機制。目前,工商部門建立的輿情收集手段大多只停留在人工收集篩選階段,沒有與網絡輿情監測和輿情分析相匹配的技術手段。在輿情危機事件發生后,難以從互聯網海量信息中及時有效地獲取深層次、高質量的網絡輿情信息,往往造成輿情危機事件引導處置工作的被動。由于網上信息量十分巨大,我們必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網絡輿情予以分析與研判,從而得出精準的研判結論。

(二)缺乏快速有效的網絡輿情研判分析機制。網絡輿情的研判分析機制是對網絡媒體上輿情的定性與定量給出的一種價值和趨向判斷的過程。網絡輿情的研判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對網絡輿情進行日常性和持續性跟蹤與搜集。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網絡輿情信息庫;二是針對某一突發事件或某一特定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研判工作,任務完成則輿情活動便隨之結束。這就需要建立快速有效的研判分析機制,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網絡信息進行科學采集、上報、歸并、整理、匯總、分析和研判。

(三)缺乏預防和引導網絡輿情的管理機制。由于網絡輿情的理論研究剛剛起步,再加之管理主體缺位等原因,導致網絡輿情的產生、傳播、處置、引導的全過程管理機制極不完善。而網絡輿情則能以驚人的速度傳播。短時間內得到數以萬計網民的共鳴,具有極強的滲透性和集群效應。這就迫切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預防、引導網絡輿情的管理機制。

(四)缺乏網絡輿情信息收集引導專業人員。有些部門對網絡輿情不夠重視,缺乏緊迫感和危機意識。不注重專業人員的培訓,不善于和新聞媒體溝通。特別是對各種網絡輿情危機不能進行科學預測、研判和引導。

(五)缺乏網絡輿情預案演練。從現有情況看,一些地方對工商網絡輿情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預見性,沒有編制網絡輿情預案,更沒有進行網絡輿情預案演練,輿情發生時,往往措手不及。

三、建立網絡輿情收集引導機制的對策建議

互聯網作為一塊正在加速膨脹的思想陣地和“信息自由超市”,已成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工商機關如何應對網絡輿情危機,及時掌握網絡輿情動態,不斷增強引導網絡輿論的本領,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提高認識,建立和完善網絡輿情領導體系。一是精心構建網絡輿情監督組織機構。根據網絡輿情監督工作的需要,成立網絡輿情領導組、網絡輿情監測組、網絡輿情調查組、網絡輿情反饋組,開展涉及工商網絡輿情的監測、評估、預警和應對工作。二是要進一步加大政務和黨務公開。凡是與工商職權相關而又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事項都應當公開。三是抓好工商門戶網站建設。把工商門戶網站建設成為征求意見、網上受理、在線交流、咨詢問答、網上展覽等多功能有序整合的統一平臺,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當前社會的矛盾,理性合法表達訴求。四是抓好12315申訴舉報處理反饋工作。把12315平臺建成一個與廣大消費者和人民群眾信息互動的平臺、暢通民意的平臺、接受社會監督和聽取群眾意見的平臺以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平臺,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處理消費糾紛的能力,樹立工商部門良好形象。

(二)分層管理,建立輿情收集監測引導機制。一是實行分層管理原則,按行政區劃和管轄區域劃分網絡輿情收集、處置、引導級別,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納入績效考評,實行責任追究。二是落實網絡輿情收集人員。負責每天對網絡輿情開展日常監測和重點網站、重點論壇的網絡巡查,對網絡輿情進行匯總、登記和總結。三是建立網絡輿情評論員機制。經常對網絡輿情評論員進行網絡輿情危機技巧的培訓和訓練,特別要加強如何對各種網絡輿情危機進行科學預測、研判和引導的培訓和訓練。四是堅持對涉及工商網絡輿情的發展走向、輿論熱點、媒體關注焦點、輿情級別和程度及時、準確、全面掌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五是廣泛征求社會各界人士對工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修正工作偏差。對服務對象的抱怨、過激行為要及時處理化解。六是建立和完善網絡輿情收集一體化平臺。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網絡輿情自動收集系統,對重點網絡進行適時監測,對海量信息進行自動篩選、過濾,縮短網絡輿情收集時間,切實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篇(3)

手足口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比較復雜,直接危害嬰幼兒的生命健康。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對防控工作非常重視,各鄉鎮、風景區管委會、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充分認識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要安排專人負責,強化防控措施,切實把防控工作當作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二、認真做好疫情監測和報告,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

各級醫療機構要充分認識當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密切關注疫情變化趨勢,加強對手足口病監測和報告工作的管理,定期開展疫情風險評估,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及時完善防控策略措施。縣疾控中心要安排專人動態監視轄區內手足口病疫情信息,發現重大疫情及時報告。對報告的重癥病例要及時組織流行病調查和對3歲以下有可疑癥狀兒童進行篩查。

三、提高重癥病例早期識別能力,做好醫療救治工作

各醫療機構要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切實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早期發現重癥病例的意識和診療水平,對發熱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尤其是3歲以下少兒童,一定要及早進行干預治療。鄉鎮衛生院、鄉村醫生一旦發現可疑手足口病患者應立即進行救治,按規定轉診病人,不得截留危重病人。各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提高首診的準確率,盡可能地不漏診手足口病;醫療機構負責人要靠前指揮,組織救治,有效提高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救治成功率。各醫療機構要建立重癥病例會診與討論制度,將確實需要轉診的手足口病重癥病例及時安全地轉診到縣人民醫院治療。各醫療機構對重癥手足口病患者救治不力出現嚴重后果的要實行倒查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加強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嚴防疾情蔓延

篇(4)

用實績說話:綜合分析研判筑牢“用好干部”基礎

2014,對金姝來說,這是意想不到的一年。

在臨近退休的當口,黔南州衛計委政策法規科科長金姝“意外”地被提拔為黔南州局副局長,成為該州“用實績說話、不唯年齡”提拔的一個范本。

2013年以來,黔南州以年度履職測評、屆中考察、專項調研、專門督查為載體,實施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選出德才兼備、實干精神足、業績強的好干部,著力建設開放型創新型領導干部隊伍。

2013年4月和2014年7月,黔南州兩次采取“上評下,下評上,同級互評”多維度測評方式,對州直部門及縣(市)、開發區黨政正職履職情況進行專項測評,對重要崗位干部履職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研判。

2013年9月,在一大批干部參與都勻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啟動之際,黔南州委組織部與都勻市委聯手,共同組織對這一重大工作進程中干部履職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對表現突出的干部給予關注。

2014年7月至8月,黔南州委組織部先后派出16個考察組深入州直部門和各縣(市),開展領導班子屆中考察。同時,開展優秀干部專項調研,發現和掌握一批優秀正科級干部。

“專項調研沒有條塊之分,也不局限于黨政機關,目的就是要在更大范圍內發現人才,盤活干部資源,促進合理流動。開展屆中考察和專項調研是要進一步把領導班子和干部情況摸清,把各個層面的好干部發現出來、培養起來、選拔上來。”黔南州委常委、福泉市委書記(原任黔南州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偉直言解讀此項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為有效運用屆中考察和專項調研結果,黔南州制定實施了綜合分析研判辦法,考察調研組對屆中考察和優秀干部專項調研情況分析研判,并形成報告后,州委組織部部務會議再進行綜合分析評判,達到個人自我評價、日常考核評價、實績考核評價和綜合分析研判的統一。

“其中,綜合分析研判充分運用增比進位、小康建設、目標考核、干部年度考核等指標來綜合衡量干部。”黔南州委組織部副部長黃怡對記者說。

通過綜合分析研判充實干部隊伍,截至目前,黔南州“70后”縣(市)黨政正職13名,“80后”縣(市)黨政班子成員6名;新提拔“70后”州直部門班子成員31名,其中正職3名;新提拔的縣級干部中45歲以下74人,占42.3%。干部激情得到調動,進一步樹立了良好的用人導向。

干部大交流:優化資源配置讓干部“動起來”

2014年10月25日,黔南州森林防火工作部署會舉行。參會人員發現,與會領導多數換了新面孔,林業局“一正三副”的班子格局中,局長韋成波與另外兩名副局長分別從惠水縣、州委組織部、州扶貧局等單位調任。

2014年9月以來,黔南州以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率先深入推進干部交流輪崗以激活干部隊伍:230名縣處級領導干部、215名科級以下干部“換座”;部分州直機關干部“沉底”到縣以下基層單位或事業單位,乃至“橫跨”至企業;基層部門或事業單位的干部“上行”到州直機關……

黃偉介紹,本次調整共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2014年7-10月的縣處級干部交流。第二階段為2014年11月至今的州直機關科級以下干部交流。兩個階段共涉及干部445名,僅第二階段調整就涉及61個部門,占州直部門的78.2%。

“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人崗相適、合理配備”是輪崗交流的第一要義。黔南州在2014年屆中考察和州直機關科級干部履職情況專項考察時,專門要求領導干部填寫履職情況自我評價表,并設置“個人崗位意向及理由”欄目,讓干部填寫“志愿”,突出干部交流意愿;在綜合分析研判中突出對干部特點和適崗性的分析。

“干部交流輪崗‘牽一發而動全身’,極其考驗組織人事工作的辯證法和系統戰略思維”。黃偉告訴記者,總結回顧3月底結束的交流輪崗工作,“統籌”是最為醒目的關鍵詞:

統籌政府機構改革與縣市聯動調整。突出全州一盤棋,打破干部部門化、地域化傾向,破除“中梗阻”,與政府機構改革和縣市聯動調整融合統籌。一方面以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整合“兩辦”督查室、外事僑務辦、對臺辦等9個部門,并實行部門“大科室制”,整合機構編制和人力資源。另一方面,進一步打通州直機關與縣(市)、機關與事業單位干部之間的交流輪崗通道,避免干部交流淪為“內循環”。

統籌推進州直部門領導班子年齡結構優化和梯次配備,既加強優秀年輕干部的選拔,又合理使用好其他年齡段干部。不作為改非2人,不適宜現職調整崗位15人。

統籌推動干部交流輪崗,明確州直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兩個必須交流”的年齡段和任職年限,確定交流調整的“硬杠杠”。

統籌消化歷次機改和換屆超職數配備的干部,州直部門班子配備一律“不拉長板凳,不疊加整合”,行政正職是黨員的部門一律不實行黨政分設。

據了解,經交流輪崗調整,黔南州縣級領導班子的結構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強化。目前,33名州政府工作部門正職的平均年齡比調整前降低了2歲,副職比調整前降低了3.2歲。

圈內外監督:用互聯網方式防治“為官不為”

激活干部隊伍,既要交流輪崗,也須加強干部監督。

用互聯網方式給干部監督帶上“緊箍咒”,成了黔南組織人事部門的又一創舉。

“手機一點,工作盡顯。”為強化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黔南州開發了“州管干部工作記實報告系統”,改以往的書面記實為電子記實、一月一記為一周一記。同時配套開發手機客戶端,便于隨時記錄、隨時查閱。

“但凡有空我總會記上一筆。”雖然從培訓到使用才剛剛過去3個多月,黔南州委組織部副部長黃怡已經是使用“記實報告系統”的老手了。“所有州管干部每周在規定時間內,將本周工作開展情況和下周工作計劃錄入‘系統’,半年和年終也要對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并錄入系統。”

據了解,黔南州四家班子領導、法檢兩長、干部監督管理等相關人員能夠通過電腦和手機隨時查閱所有州管干部的工作記實情況,并可進行評價和“點贊”;部門正職、縣(市、區)正職之間能互相查閱;各部門、各縣(市、區)本班子成員之間能互相查閱;部門(單位)班子成員之間,縣(市)四家班子成員及法檢兩長之間,都勻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成員之間能互相查閱,便于互相了解掌握工作情況、互相監督履職。

近年來,黔南州以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為契機,深入推進“效能革命”,堅決整治“惰癥”、“庸政”。

篇(5)

二、風險防控對策

(一)狠抓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線。一是適時開展公安廉政文化進警營、進民警家庭活動,定期召開民警家屬懇談會,通過家人規勸、期盼等溫情措施強化對民警8小時外監督。二是堅持對初任領導干部、新進民警和重點崗位民警輪崗交流進行集體或個別廉政談話制度,對重點崗位民警進行常態化提醒談話,針對特殊事項一事一談,及時發現、糾正不良苗頭和問題人員。三是固化每月一次廉政專題學習、每季度一次隊伍狀況分析、每半年一次隊伍建設經驗交流、每年一次隊伍建設專題研討制度。四是開展廉潔從警專題培訓,將法紀教育作為培訓必備內容,增強廣大車管民警防腐拒變的意識和能力。五是豐富廉政教育形式,采取不定期召開廉政警示教育會、在轄區或周邊監獄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簽訂《廉政承諾書》、印制《警示錄》(全國車管系統及本部門車管民警違法違紀典型案例匯編)等措施,警醒民警堅守法律底線。六是堅持節假日向廣大車管民警發送廉政短信和向社會車駕管行業發放廉政倡議書,在各級車管部門和社會車駕管行業倡導廉政新風。

(二)狠抓業務培訓,全面提升綜合素質。一是開展查驗員、輔助查驗員、考試員、輔助考試員的車駕管業務、網絡安全和服務禮儀等專業培訓,強化部令規定規范和業務辦理知識培訓,提升車管民警和工作人員車駕管業務專業技能和服務群眾能力。二是完善車駕管業務網上學習考試系統,每季度對全市車管民警網上學習進行抽考,每年組織一次集中考試。三是建立內網溝通平臺,互動交流;在車管所主頁建立“基層答疑”欄目,及時解決基層疑問;開辟學習專欄,車駕管業務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四是修訂完善車管所各業務崗位操作手冊,固化崗位工作辦理程序,明示可能產生腐敗問題的關鍵節點,把對權力運行的監督滲透到業務流程的各環節之中。

(三)狠抓制度建設,完善監督制約機制。一是充實配齊科所領導和系統管理、監督指導、紀檢監察等崗位民警,制訂《車管所科級領導干部輪崗交流和民警交流暫行規定》,分期分批輪換科室、主城分所、遠近郊分所領導干部和民警,堅持考試崗民警每季度、查驗崗每半年、普通崗每年輪崗一次,提前預防和化解因長期處于同一崗位可能導致權力失控的潛在風險。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重點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立業務數據月分析研判制度、機動車駕駛人考試誤判管理規定、汽車類科目三人工評判考試規程及紀律規定、上門服務規定、機動車查驗規范、業務受理規范和檔案管理規范等,切實從制度上預防、遏制違法違紀問題。三是進一步簡政放權,放開考試名額限制,全面推行網上自主預約考試;試點下放進口車、危化品運輸車等登記業務,將汽車駕駛人科目一、二、三考試業務分級下放到區縣等級車管所。四是建立網絡輿情、投訴分析研判機制,采取短信、電話、評價器、調查問卷等方式進行回訪,建立市所、分所、區縣所各有側重的分析研判機制。五是在駕校、考場、檢測站等單位入口、業務大廳、檢測工位、教練車上等醒目位置公布行業主管部門監督舉報電話;通過968888電話服務平臺、網上車管所、車管微信微博等公布辦事程序、收費標準;在社行單位、服務對象、普通群眾中布建兼職紀檢員,對各級車管部門和車管民警依法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六是建立廉政問責追究機制,對不認真履行廉政風險管理責任和防控責任落實不力的,嚴格追究發生違法違紀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同時,建立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倒查問責機制,全面倒查三年以內駕齡發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負主要責任以上的駕駛人在發證、考試環節和考試質量等方面是否存在違法違紀問題。

篇(6)

(一)縣衛生局

縣衛生局負責縣內衛生系統開展衛生應急培訓演練的計劃和推進實施。做好衛生應急基本理論知識培訓的組織工作;負責本縣突發事件綜合性醫學救援演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綜合應急演練的組織工作和轄縣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專項應急演練的指導工作;負責對轄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活動開展情況的督導和總結工作。

(二)公共衛生機構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全縣疾病預防控制條線衛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的計劃和指導;做好條線內衛生應急技能培訓的組織和指導工作;組織開展條線內突發傳染病防控應急演練;本條線活動開展督導、總結工作。

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做好衛生監督條線衛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的計劃制訂、組織和指導工作。做好條線內衛生應急技能培訓、突發事件公共衛生應急演練工作;本條線活動開展督導、總結工作。

(三)各級醫療機構(含醫療急救中心)

負責做好本單位衛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的工作計劃和推進實施。按要求做好應急隊員(志愿者)的相關培訓、演練;做好活動的總結工作。

二、活動內容

根據文件要求,本次本年度衛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主要從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以及應急演練兩個方面開展實施。

(一)理論知識及技能培訓

1.縣衛生局:組織轄縣醫療衛生單位衛生應急工作人員和衛生應急隊員(志愿者)開展衛生應急基本理論培訓。培訓包括內容:衛生應急工作基本知識;衛生應急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預案的基本內容;衛生應急信息報告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

2.縣公共衛生機構: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合年度工作,組織本單位和轄縣各醫療機構衛生應急工作人員、應急隊員(志愿者),開展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應包含以下內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調查、應急處置和信息報告的相關理論與技術;突發事件公共衛生監測預警、風險評估等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與技能;流感、脊灰等突發傳染病的防控技術方案要點;突發中毒事件、放射事件應急處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等。

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結合年度工作,組織本單位和轄縣各醫療機構衛生應急工作人員、應急隊員(志愿者),開展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應包含以下內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調查和應急處置的相關理論與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等。

3.各級醫療機構(含急救中心)組織衛生應急人員積極參加縣衛生局、疾控中心、衛監所開展的衛生應急理論和技能培訓;組織本單位醫療應急救援隊伍做好單位緊急醫療救援工作預案(包括事發現場和院內救治)、基本救護技能、專業技術、后勤保障裝備使用以及信息收集和報告等方面的培訓工作。

(二)應急演練

1.縣衛生局組織開展轄縣內以應急流程、應急崗位職能為內容,多部門參與的突發事件綜合醫學救援演練。演練科目包括:事發現場公共衛生調查和應急處置;現場緊急救援和后送;現場應急指揮、專業技術和后勤設備的使用;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等。

2.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開展突發傳染病防控應急演練。演練科目為:突發傳染病現場調查和應急處置;現場生物、環境和食物等樣本的采集、保存和運送;現場快速檢測鑒定程序和方法,實驗室檢測結果分析與研判;現場個人防護裝備的使用和受污染人員洗消、疫點消毒;現場應急指揮、專業技術和后勤保障設備的使用;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管理;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等。

3.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組織開展突發事件公共衛生應急演練。演練科目為:突發事件公共衛生現場調查和應急處置;現場生物、環境和水樣本的采購、保存和運送;現場快速檢測鑒定程序和方法,檢測結果分析與研判;現場個人防護裝備的使用;現場應急指揮、專業技術和后勤保障設備的使用;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等。

4.各綜合性醫療機構負責組織開展本單位醫療應急救援隊伍(志愿者隊伍)的現場應急醫療救援演練和院內批量傷員救治演練。演練科目為:緊急醫學救援現場的展開、傷情判斷、檢傷分診、醫療救護和后送;院內批量傷員的應急救治工作的啟動、展開、接收、分流、處置、信息收集和報告;現場應急指揮、專業技術和后勤保障設備的使用等。

三、工作要求

篇(7)

(1)結合鐵路設備、作業、人員和環境、管理等特點,全面引人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把施工安全風險管理與鐵路既有的問題管理、從、嚴管理、精細管理、自主管理等有機融合"嚴格落實/作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0,加強安全風險研判和動態控制,牢固樹立安全風險意識,準、確識別和研判安全風險,有效實施風險控制"突出對施工計劃審核、施、工前培訓、施工例會質量、施工行車組織辦法制定、施工監控及作業人、員安排、施工過程控制、施工總結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研判,建立職責、明確、程序清晰、實用有效、考核到位的安全風險管理制度,積極構建、鐵路施工安全風險控制體系,確保安全持續穩定"、(2)利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風險研判會、研討會、專題講座標語、展板等多種手段和形式,廣泛開展施工安全風險意識、安全責任、意識、安全是生命線、安全是/飯碗0的理念教育,把風險意識植根于干、部職工思想深處,全面提升干部職工安全風險控制的內在動力,筑牢、施工安全的思想防線"堅持安全風險教育,組織各級干部學習安全風、險管理基本知識、教育引導各崗位作業人員充分認識本職崗位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及潛在后果"、(3)實行安全風險管理,要科學的結合本單位發生的各類事故和、安全信息以及充分總結吸取全路發生的事故故障教訓,重點圍繞人、員、設備、管理、作業、環境等五個方面進行查找"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結合0的原則,分層級全面識別研判安全風險"、(4)推行安全風險管理目的是實現過程控制、超前防范"鐵路部門、在施工安全風險管理過程中,以施工過程中客車安全、非正常情況下、接發車、多方向接發列車、工程車調車作業安全、勞動安全、等風險環、節為重點,加強對營業線施工、非正常情況下接發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現場關鍵作業環節控制"、(5)推行安全風險管理,要根據人員、設備、環境、規章、作業、運輸、組織變化等內外部條件的變化適時分析研判安全風險,對安全風險防、范控制措施加以改進和優化,每月對全段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情況進行、檢查評價,下發專題通報,考核結果納人月度安全逐級負責制考核之、中,最終實現動態管理、閉環管理、良哇循環"、。

施工過程中安全風險控制的重點

〔>)施工車站要組織學習施工計劃及重點要求,參加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清楚施工影響范圍和非正常接發列車作業要求"將責任落實到、每個班組和個人,安排好施工監控干部及作業人員"、(2)加強施工前的培訓工作,對施工影響正常行車,由站長(副站、長)親自負責,講清影響范圍、聯控用語、限速要求、進路準備方式和加、鎖方式等關鍵環節"、(3)工程作業車列在站內長期停留,并需要進行搗調作業時,車站、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二次培勺11,重點對5站細6、5站務指導通知6調車、作業辦法進行培訓"、(4)組織召開好施工例會"對接發車方式、設備停用、影響范圍、次、日施工的時間、地點及施工主體、配合單位.施工中工程機具和人員.、對人員準備及培訓情況必須進行介紹,影響接發列車進路及其他相關、設備使用等事項重點明確,對影響路基穩定的施工,必須對各單位光電纜走向、深度進行重點明確,提示各單位參加施工作業的人員必須、清楚行車組織辦法"、(5)特定行車必須固定列車進路,車站須將正線進路開通,并對特、定行車進路上所有道岔使用勾鎖器加鎖,對正常排列進路區段道岔,、要在施工開始前將道岔開通直股位置,室內使用定反位按鈕鎖閉"、(6)施工結束后組織相關單位及作業人員召開施工總結會,并在、<施工例會記錄簿6中記錄"由施工主體和配合單位對當日施工的作業、過程、關鍵環節控制、施工配合存在的問題等內容逐項說明,站長指出、施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由責任單位提出整改意見"站長對次日施工、向施工主體和配合單位提出具體要求"、。

施工安全風險教育

篇(8)

關鍵詞供電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問題排查措施研究

經不完全統計,近年來供電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受理的舉報,供電所、配電隊領域占比較大,且被反映問題查實率相對較高。供電所、配電隊黨風廉政建設問題必須引起供電企業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

一、背景

從體制機制看,供電企業歷經“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供電所專業化管理、鄉鎮供電所管理部撤銷等變革,供電所、配電隊的管理主體、管理模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與此同時,供電企業黨風廉政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從外部環境看,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反腐重心有向基層轉移的趨勢。地方紀檢監察機關全面發力“拍蒼蠅”,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斷加大典型問題、典型案例曝光力度,讓腐敗無處藏身。

從內部管理看,供電所、配電隊仍是供電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在財務管理、物資管理、業擴報裝、供電服務等方面,長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制度執行不嚴、管理不夠規范、服務不夠精準等問題,員工廉潔從業意識淡薄,拒腐防變能力不強,黨風廉政面臨較大壓力。

二、供電所、配電隊黨風廉政問題排查

供電企業實施供電所專業化管理,原先供電所一分為二,成立新的供電所和配電隊。新成立的供電所主要擔負農村0.4千伏配網運維檢修、供電營銷服務等工作,配電隊主要擔負農村10千伏線路及配電變壓器運維工作,黨風廉政建設主要依托黨群、監察等部門監督管理。通過調查研究,黨風廉政建設主要問題如下:

(一)存在管理問題

主體責任落實不夠。主要表現在:供電企業黨委落實主體責任不夠,沒能進一步細化分解、督促落實本單位各層級對供電所、配電隊黨風廉政建設管理的責任和任務,定期分析研判、認真研究解決供電所、配電隊黨風廉政問題方面,主動作為的少、被動作為的多;供電企業職能部門落實專業領域垂直管理主體責任不夠,未能完全將供電所、配電隊業務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導致供電所、配電隊缺乏專業監督和指導;供電所、配電隊不能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特別是供電所所長、配電隊隊長不能認真落實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履行“一崗雙責”不到位現象較為嚴重。

廉政風險管控不夠。受多種因素影響,供電所、配電隊風險排查、分析、研判、防控不夠,閉環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風險防控缺少提前量。部分干部員工風險意識不強,對供電所、配電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做好提前預判,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將風險隱患遏制在萌芽狀態。二是廉政問題整改不到位。針對舉報、協同監督等渠道發現的問題線索,舉一反三排查整改落實不力,導致供電所、配電隊有些問題屢改屢犯,不能得到根治。

執紀問責力度不夠。管理人員存在怕得罪人、做老好人思想,對供電所、配電隊違紀行為,不同程度地存在護短、遮掩現象,不能夠嚴格對照制度標準進行懲處,形成震懾;監督執紀沒能實踐好“四種形態”,沒有正確把握“常態、大多數、少數、極極少數”之間的關系,嚴格按標準、按程序采用不同的處置處理方式。

廉潔宣傳教育不夠。供電企業對供電所、配電隊的管理,忙于業務工作較多,開展廉政教育活動較少,不能結合供電所、配電隊員工廉潔從業意識不強、拒腐防變能力不強這一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多開展警示教育。

(二)存在廉政風險

一是違反廉潔紀律風險。供電所、配電隊少數員工廉潔從業意識淡薄,拒腐防變能力不強,特別是個別專職電工受個人素質、收入水平不高等因素影響,辦理用電業務過程中吃拿卡要、收受賄賂,利用工作便利監守自盜、謀取私利,給企業造成損失或不良影響。

二是違反工作紀律風險。供電所、配電隊部分管理人員廉潔從業意識不強,工作中違反公司財務、營銷等管理規定,謀取私利。個別供電所截留坐支工程施工M,收取的客戶施工費、臨時接電費不及時上交公司財務等,違反財經工作紀律;個別配電隊隊長、供電所所長涉嫌客戶工程個人“三指定”,少數臺區客戶經理私攬“一戶一表”、臨時用電等業務,違反公司營銷工作規定。

三是違反群眾紀律風險。借城農網工程“表后線”改造違規搭車收費,用電業務辦理違規收取費用;配電隊工作人員故障搶修、停復電不及時;供電所營業廳窗口人員服務態度差,辦理用電業務推諉、故意刁難客戶。這些問題的存在,時常引發客戶投訴,給公司行風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三、供電所、配電隊黨風廉政問題應對措施

篇(9)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網絡輿情應對現狀

縱觀網絡輿情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它已經改變了我國傳統的社會輿論格局,促發了網民的權力意識覺醒,但網絡輿情的負面因素依舊存在,對社會發展造成威脅。政府做好網絡輿情應對工作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黨和政府對網絡輿情工作高度重視,但仍存在著應對不及時、應對不主動、監管無序化、問責不到位等問題,對社會穩定和政府公信力的維護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二、政府應對網絡輿情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從思想認識來看,政府官員對網絡輿情認識欠全面。

一是對網絡輿情理解不深,重視不夠,正面回應不夠。有的片面認為網絡是年輕人的娛樂工具,有荒誕低俗甚至“很負面”的東西,所以在工作中仍按傳統工作方法和模式行事; 有的對網絡民意的關注往往停留在“高點擊率”、“高關注度”、“大量跟帖”、“群體性”之類的問題上,而除此之外大量的問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處理;有的是對網民反映的問題,特別是不正之風、腐敗現象等問題,不擇手段地進行“刪帖”,甚至一味排斥、打壓,不少網絡舉報人因此獲罪,使一些網民產生畏懼心理,嚴重影響了網上舉報的積極性。二是視網絡輿情為民意的全部,對網絡輿情過度依賴。盲目迷信網絡輿情功能的強大,要求對網絡輿論全面放開,不加干涉,聽任網民發表觀點,這種做法可能導致網絡輿論失控,帶來一定程度的社會輿論混亂。

(二)從管理體制來看,“雙軌統一分級管理制”實行中存在不足。

我國現行的網絡管理體制是“雙軌統一分級管理制”,即黨委部門和政府部門同時參與,中央、省屬、外宣媒體都參與地方網絡市場的競爭,使得整個網絡媒體結構多元化,行政隸屬關系復雜化,在實際操作中會存在齊抓共管的現象,造成了網絡輿情信息重復搜集、分散管理、政出多門等問題。而且在機構設置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機構設置不夠健全。首先,雖然某些地方政府部門都設有網絡輿情監測中心、站點,但很少設立應急機構,所以發生突發事件時常常由于準備不足而應對遲緩。其次,設立的機構間還未形成完整對接的嚴密規范的系統,內外協同聯動管理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另外,區縣以下的網絡輿情監管站點有虛設形象,從監測人員的配備到其文化素質及政治敏感度等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都還達不到現實要求。

(三)從機制運行來看,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工作機制不系統。

網絡輿情信息的龐大、變化的突發及影響力的強大加大了政府應對工作的難度,要保證政府工作目標和任務真正實現,必須建立一套協調、靈活、高效的工作機制。就目前我國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工作來看,雖然在實踐的基礎上已逐漸對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整個工作機制還未達到系統化的要求,如存在工作流于形式,人為因素作用較大;缺乏主動引導,依舊采取封堵輿論的方法;缺乏應對預案,透明性不高、應對失當等問題,使黨和政府經常處于被動和被質疑的局面。

(四)從法律制度來看,網絡監管的法律體系有待完善。

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相比,我國對互聯網的立法還相對滯后。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管理辦法》等,它們的頒布對我國網絡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這些法規較零散,不夠系統,有些法律較為陳舊,已無法應對日趨復雜的網絡信息傳播。缺少外在的法律約束不僅降低了網民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同時身處網絡群體中,“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也助長了網絡暴行的蔓延。

三、實現網絡輿情科學應對的對策

(一)提升網絡輿情治理理念。

首先,增強政府官員的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是人們對于媒介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產生媒介信息的能力。網絡作為新興媒體,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顯現。政府官員需要學會運用官方網站、媒體網站、網民留言板、官方機構或官員個人微博等互聯網新媒體手段,進行信息和意見溝通。讓“上網看看”、“在線聊聊”、“網上蹲點”成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職責要求,使網絡成為了解世界、掌握資訊,科學決策、推動工作,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重要平臺。

其次,強化政府官員的責任意識。一要強化占領輿論陣地的責任意識。各級政府官員要積極探索和研究網絡輿情發展規律,發揮政府門戶網站和主流媒體的政治優勢和思想優勢,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做正面宣傳,擴大主陣地的影響力。二要強化把握輿論導向的責任意識。政府要努力掌握網絡輿論話語權,用主流媒體的聲音占領網上新陣地,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導多樣化的思想熱潮,鞏固和發展積極健康的主流意識形態。三要強化化解社會矛盾的責任意識。政府官員要利用好手中的權力,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解決好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問題。

(二)完善網絡輿情管理體制。

1、實現網絡輿情管理機構科學化。

網絡輿情已經成為常態,各級政府應該設立網絡輿情常設機構來保證網絡輿情管理工作的常規性與延續性。從長遠發展和管理需要來看,需要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常設性網絡輿情管理機構,進行垂直管理。而針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危機應對,需設立網絡輿情應急機構。它是在其常設機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臨時機構,由宣傳部門、職能部門、公安部門、部門、紀檢監察部門、辦公廳等成立領導小組。另外,為了更加有效地應對網絡突發事件和問題,還應組織成立“顧問團”。為避免出現應對失誤,可聘請權威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公共危機處理專家等組成“顧問團”。

2、促成內外協同聯動管理。

跨時空性是網絡輿情與一般社會輿情的重要區別。網絡輿情可以瞬時由一點輻射到地域上處于極度分散的廣大受眾,從而引發輿論狂潮。因此,政府要有效應對網絡輿情,就要努力促成內外協同聯動管理。體制內網絡輿情管理機構應在網絡輿情信息搜集的基礎上,共同建立和完善多層次信息共享及部門間協同工作體系,以便統一調度應急所需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信息資源、權力資源和經費資源等,提高政府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的響應速度和處置能力。政府需做好更多行業和網民自律的宣傳,通過政策和財政等方面的支持,為其提供保障,最終形成“網絡主導、官民聯動、上下互通、快捷通暢、條塊結合、密切協作”的立體式、全方位網絡輿情快速反應體系。

(三)健全網絡輿情工作機制。

1、建立完善的研判機制。

網絡輿情研判是做好網絡輿情應對工作的關鍵環節,需要確定一套科學的研判流程。這包括:初步篩選--深入分析--綜合判斷--報告寫作。初步篩選,即要將預設的目標輿情或熱點輿情從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來。主要通過建立歸類系統,進行量化分析和圖表呈現的方式來篩選。深入分析,即探究這些有價值的輿情的生成發展規律,找出其信息來源、傳播路徑、利益訴求和網民參與動因等,分析輿情走勢和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綜合判斷,即結合初步篩選與深入分析的結果劃分輿情危機等級,提出方案。報告寫作,即通過對網絡輿情定性與定量的判斷,最終要形成相應的網絡輿情報告,做出規律總結和研判結論。只有確立嚴謹的研判工作流程,才能為政府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建議。

2、建立系統的預警機制。

首先,根據研判結果確定預警等級。將網絡輿情的預警等級劃分為:非常態的輕警告(IV級,藍色)、警示級的中度警情(III級,黃色)、危險級的重警情(II級,橙色)、極度危險級的特重警情(I級,紅色)。其次,建立預警組織體系。一是建立各相關職能部門的橫向與縱向體系。相關的中央到基層的各工作網點,要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使預警工作深入開展。二是建立政府到公眾的立體體系。政府是預警的主體,社會中介組織是溝通與反應民意的重要組織也可承擔預警的責任,專業機構提供技術或理論支持,而社會公眾是網絡輿情最初感知的社會主體。三是建立網上到網下的雙層體系。在預警工作中,既要密切關注網上輿情的發展變化,也要通過了解網下社會的動態,適時調整方案,提高預警能力。

3、建立完備的引導機制。

政府需實現引導途徑多元化。通過借助網絡發言人、網絡留言板、官方機構與官方微博、網絡評論員等進行輿情引導。具體注意事項:一是完善網絡發言人機制。借鑒傳統的新聞發言人制度,組成一個完整的團隊和制度,堅持“說明大事,說細實事,說透難事,說清壞事”的引導原則。二是制度化回復與辦理網民留言。成立固定的工作機制,明確辦理機構和流程;組建網絡留言督辦處,真正做到“件件有回復,件件能落實”。三是加強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業務過硬的網評隊伍,是將網絡輿情引導好的重要組織措施。

4、建立高效的處置機制。

首先,實現案情處置程序化。通過科學的計劃制定,完善的部門協調,充分的人財物保障,可將網絡輿情案件的處理從非程序化的決策過程,變成程序化的決策過程。這有利于提高有關部門的響應時間。其次,加強對相關官員的問責力度。根據《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的要求,對在群體性、突發性事件中處置失當,導致事態惡化、造成惡劣影響的政府官員進行問責。最后,在網絡輿情危機處理后,要對危機情進行系統反饋和評估,從中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以不斷提升政府應對網絡輿情危機的能力。

(四)加快推進網絡監管法制化。

1、盡快制定一部系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監管法》。對網民正常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進行明確界定,以規范其信息識別、、傳播等行為,切實保障其正當的權利;對網絡平臺、網站、網絡中介的職責進行合理的規范,加強對微博、社區網站等的有效管理;對政府監管的職責、監管的標準和方法作明確的界定,使政府互聯網監管規范化。

2、對我國現有法律體系進行及時的調整、完善和補充。凡現行法律體系中與互聯網相關且仍然適用的,應當保留;對已經不再適用的,應及時予以廢除、修改和完善;凡現行立法不能涵蓋的事項,要進行補充立法。從而形成一個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行業自律規范共同構筑的我國信息網絡安全規范體系。

注釋:

鄒慶國.應對“網絡問政”黨政干部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7-148.

新華網.中國互聯網期待在法制監管“度”上展現智慧. http:///2010-12/16/c_12888614.htm.

篇(10)

強化管理識“病情”。制定出臺《杭錦后旗從嚴管理干部實施意見》《杭錦后旗干部平時管理辦法》等制度,采取調研走訪、談心談話、述職述廉、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近距離接觸干部,深入了解干部的日常行為,多渠道、多層面識別干部,及時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現、重要情況、群眾口碑和在重大事件、重要關頭、關鍵時刻的表現,全面掌握干部實情,精準識別干部“病情”。在縣鄉黨委換屆過程中,共與932名領導干部進行談心談話。

上一篇: 社會醫療保險論文 下一篇: 學習月活動經驗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8k |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