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專業課程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24 19:57: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通信工程專業課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關鍵詞:

課程建設;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改革

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邊緣學科和新興分支學科不斷涌現,特別是學科之間相互交叉、滲透、融合和大范圍雜交愈加頻繁,傳統上孤立、分裂的學科正在更高層次上走向綜合化和整體化。高校陳舊的教學內容及其結構體系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教學內容的整體化已成為時代的迫切要求[1]。課程集群是將教學計劃中具有相互影響、互動、有序的相關課程,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構建的整合性課程的有機集群。近年來,很多學校進行了課程集群建設,但其效果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將課程集群理解為相關課程的簡單集合,課程集群內部缺乏條理和層級,合而不和;二是課程集群缺乏相應的整合型實驗或實訓課程,導致學生仍然只是學到了支離破碎的知識,無法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也缺乏對應課程集群的實踐能力。針對上述問題,本文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為例,圍繞“層次化”培養思路和“工程化”教育理念,探討了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集群建設的思路。

一、以層次化培養思路構建課程結構框架

在每個課程集群內,各門課程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遵循從易到難,從知識到技能的規律來構建課程集群的課程結構框架。否則,集群內的課程將會層次不清、功能不明,課程集群將成為相關課程簡單的堆積。基于“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求創新”的教育理念,將通信工程專業學習的課程分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綜合教育及創新教育4個層次。

(一)通識教育層通識教育層包括人文科學、文化素質,體育健康,數學、物理、計算機類基礎性課程等。

(二)專業教育層專業教育層包括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對應的實驗、實訓課程,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培養基本實踐能力,構建專業知識結構的重要環節。

(三)能力培養層能力培養層包括第二課堂、學科競賽、企業實訓等,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目的。能力培養層主要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創新教育層創新教育層包括理論及實踐教學中的創新環節、學術與科研活動。每個專業課程集群內都有專業教育層、能力培養層和創新教育層,做到每個課程集群都能自成體系,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獲得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

二、以工程化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結構框架

現代高等工程教育應樹立“工程化”教育理念。從本質上講,科學技術是一種知識形態的、潛在的生產力,只有通過工程研究、設計、制造、施工等一系列的綜合創造和創新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直接的生產力,才能實現其社會價值[2-3]。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按照知識體系結構來組織課程內容的。而在實際工程開發中,開發人員是以“設計———仿真———試做———調試”的路線來進行研發工作的。因此,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以教學過程為主線,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內容為主題的課程系統結構已經不適合“工程化”的教育理念。畢業生到了工作崗位后,在經歷一個較長的適應期后,才能熟悉和掌握職業活動的技術路線。因此,在課程集群內部課程結構框架構建中,需要打破傳統思維,突破以知識為本文的課程結構構建思路,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工程項目為主題的課程結構框架。在宏觀課程結構采取建構模式,中觀課程結構采取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課程模塊,微觀課程結構以職業活動過程為主線的項目課程為主。所構建的課程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圖1所示的課程體系結構框架綜合了“層次化”培養思路和“工程化”教育理念。首先,課程體系以知識模塊課程為起始,配合以對應多門知識模塊課程的綜合基礎實踐課程。通過知識模塊課程的學習,奠定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隨后,通過能力模塊課程及對應的綜合專業實踐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工程素養。最后,每個課程集群以一門校外工程化實訓課程為結束,讓學生了解熟悉職業過程,更好更快適應社會對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要求。

三、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集群建設

基于上述思路,將通信工程專業相關聯專業課程構建成四個課程集群,即“通信電子線路設計與制作”課程集群,“通信軟件設計與實現”課程集群,“信息與信號處理”課程集群,“現代通信技術”課程集群,如圖2所示:

四、課程集群化建設的制度探討

在構建好課程集群后,還需要進行以下工作:

(1)課程集群負責人的選拔和日常管理每個課程集群都應該配備一個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素養的集群負責人,在日常教學管理、教研教改中起到帶頭人的作用。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中,專業建設的負責人為系主任或者教研室主任。但一個專業內部往往有多個學科方向,彼此之間既相互關聯又存在特性。很難有一個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能夠包含整個專業體系。而將學科建設的責任部分劃歸給課程集群負責人后,能夠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完成學科建設和教研教改任務[4]。

(2)課程集群的實踐實訓平臺建設“工程化”的教育理念需要對應的實踐實訓平臺來支撐。“工程化”實踐實訓平臺是以“設計———仿真———試做———調試”為主線構建的,這就要求打破傳統的一門課程一個實驗室的構建方案,逼真模擬實際工程開發過程,探索全新的工程化實踐實訓平臺的構建。未來的實踐實訓平臺,可能是一個小型化的工廠或者一個小型化的研發中心[85。同時,要與企業聯合構建校外實踐實訓平臺,鼓勵教師與科技人員承接大型的工程項目,一方面使學校最新的科研成果能應用于企業界和工程界,另一方面能培養一支具有“工程化”能力和素質的教師隊伍,通過科研工作反過來促進“工程化”教學的深入。

參考文獻:

[1]吳中江,黃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吳添祖,鮑健強.現代工程教育思想:從“專業化”到“工程化”———兼論地方工業大學教育模式的選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23-29.

[3]王傳忠,楊玉春,何秀蘭,等.工程化:高等工程教育的戰略選擇[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11(23):122-124.

篇(2)

2.編寫或選取合適的案例案例是完成教學目標的載體,編寫或選取合適的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通常先從課程教學內容中提煉出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再根據知識點設計出對應的案例,這些成系列的案例關聯在一起就能完成知識建構。好的案例需要具有完備性(包括真實性、典型性、時效性和完整性)、移植參照性和綜合性。

3.把握好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幾個要點(1)發揮好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即要當好“演員”,又要當好“導演”。作為“演員”能解說、分析好案例,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提問、傾聽、反饋工作;作為“導演”能把控好教學流程,能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教學軌道中,防止課堂成為一個漫無目的的閑聊場所。(2)發揮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到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一方面要在課前做好前期知識的儲備學習,另一方面在課中要積極參與討論,善于觀察與思考,適時給出自己的分析,多和教師以及同學進行交互,課后還要做好知識的提煉和歸納工作,為今后的工作實踐積累經驗。(3)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盡量營造與教學相長的課堂情境。教學案例的介紹與分析可以采用多媒體手段來表達,使之更形象直觀,加深學生印象,提高課堂傳遞的信息量,并保障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可以采用網絡討論、交流的方式延伸案例課堂教學,一方面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時間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去查閱資料、思考和分析,給出的方案將會更精細、全面;方案上傳到網上表述更明確、清晰,有利于學生討論、查驗。

二、長沙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的案例教學實踐

長沙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定位于培養應用型工程人才,為加強其工程素質和能力培養,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積極引入了案例教學實踐,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強研究,制訂計劃,打好基礎,穩步開展案例教學方法改革為開展好案例教學方法的改革,通信工程教研室組織專業教師進行過專題研究和學習,掌握了案例教學的基本理論、課堂場景構建方法、實施教學的具體流程、案例構建原則和方法,研究了案例教學在通信工程專業課教學的適應性問題。在2011年、2013年兩次修訂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時,在提煉教學內容和歸納知識點的基礎上,開設出一些全案例教學的專業課,如移動終端應用技術開發、移動通信網絡工程、無線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等;決定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路由交換技術、SDH原理與技術等12門課程的部分教學內容引入案例教學。加強校企合作,聯合開發教學案例。

2.積極培養適應案例教學的師資從以傳授知識、呈現知識為目標的傳統教學方法過渡到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案例教學方法,大部分教師也表現出不適應。為此,展開了針對性的師資培訓:一方面安排教師以兼職的形式到企業參加工程實踐,增加其工程經驗;另一方面采用觀摩、專題培訓的方式使教師掌握案例教學的流程和教學技巧。

3.建立案例教學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判,不能和傳統教學方法一樣采用試卷測試的方式來進行,需要對學生在案例分析、討論、方案提交、實踐結果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再就是對案例教學過程與效果進行全程質量監控,包括對教師的前期準備情況、案例質量、教學實施過程和最終的教學效果進行全面評判。

三、工科教學實施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長沙學院的教學實踐表明案例教學適用于工科教學,能發揮很好的效能。但也要把握以下幾點:

1.抓住案例教學的本質,而不是其教學形式智慧是不可傳授的,而是需要學習者去“悟”。案例教學提供的是一種親驗型或準親驗型教學模式,需要學生在分析、討論和實踐中去提高能力并獲得知識。不要將其簡單處理為理論課中的舉例教學以及傳統的實驗實訓,教學實踐中要突出其教學目標的明確性,案例的真實性、綜合性、啟發性和實踐性,教學過程的動態性,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篇(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9-0059-0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經濟體制的轉型,地方高等院校對于專業和課程設置等建設也正在進一步變革。通信工程作為理工科大學的一個重要專業,截止2006年6月,我國設有通信工程本科專業的學校達到246所,年招生人數達三萬人左右,就業競爭激烈,這給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也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和挑戰。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對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增強社會競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課題。本文針對地方高校通信工程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如何體現專業特色,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進行探討。

一、通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

1.通信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通信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為:本專業培養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文化素質修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掌握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設備研發、設計、維護、運營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對于不同類型的學校,在滿足本規范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應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體現各自的辦學特色。

2.通信工程專業的基本專業知識體系結構。在構建通信專業知識體系過程中,要努力做到六個統籌考慮:①知識體系與培養目標、培養手段和認知規律統籌考慮;②專業知識與人文素質教育統籌考慮;③強化基礎理論、拓寬專業知識面與整合更新教學內容統籌考慮;④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統籌考慮;⑤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統籌考慮;⑥應用能力、創新知識與綜合素質培養統籌考慮。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科基礎知識體系主要涵蓋四大知識領域,分別是電路與電子學知識領域、信號系統與控制知識領域、計算機知識領域、電磁場知識領域。

二、課程體系改革措施

在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基本思想指導下,結合地方高校發展的實際,具體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加強學科基礎課程的教學,以課程的整體優化來指導局部的教學改革。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等課程構成了學科基礎課的核心。為了使學生在知識結構上具有“基礎扎實、適應面廣、實踐能力強”的特點,我們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更新,優化理論課程體系,改進課堂教學。例如:數字信號處理課程與信號與系統課程的知識合理分配。數字電子技術中,EDA知識與專業課中FPGA的應用知識的整合;電磁場與電磁波和微波技術、天線技術的知識體系優化;信息論與通信原理內容合理分配等等。另一方面,我校通信工程專業在自治區內是從高考一本線以上招生,學生素質相對較好,其中有一部分學生面臨考取研究生的需求,針對電子信息類考研的課程,突出重點,加強這方面的理論教學。既滿足了學生進一步深造的需求,也實現了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理念。

2.增加通信工程專業導論課。開設通信工程專業導論課,是為了使通信工程專業的同學在大學一年級時,就能領先一步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重要現實意義,以及應用環境。進而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能有針對性地對組成通信框架的各個部分的具體細節做深入的學習和理解,從而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一二年級時的迷茫心理。

3.面向社會需求、改進專業課程教學。通信領域是當今技術更新最快的領域之一,各種通信技術層出不窮,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3G已進入商用,各大運營商要完成3G網絡的建設,GSM和3G網絡優化人才需求急劇擴大;二是通信設備制造商近年來發展迅速,對從事研發和生產類的技術性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具有掌握通信理論,電子設計能力人才需求呈現較大缺口;三是集通信網絡、軟件設計一體的科技公司對人才的需求旺盛,基于3G平臺的應用開發將是目前的急需人才。因此,在總體把握“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強化個性、善于創新”的基礎上,推進人才培養的分類指導,在專業課教學方面,采用模塊化教學,以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根據社會需求,我們對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主要就業領域分布在①GSM和3G網絡優化、通信網的設計、施工等領域;②在通信設備制造商從事售前、售中、售后等技術服務;③通信運營企業,從事電信運營、管理;④有線電視公司以及其他專用通信部門,如民航、部隊等。為此,根據專業方向,設置相應的專業選修課模塊。通信網絡與交換方向。該專業培養在現代通信網與交換等多個層面上,進行現代通信技術應用、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和網絡運營的高級技術人才。培養目標是熟悉通信設備和系統的基本原理與性能,掌握通信系統構架與組網技術。具有網絡設計與建設、管理與運維等操作能力,同時掌握通信基本理論,具有較為深厚的專業系統知識。適應通信領域內網絡、系統、設備及信息交換、傳輸、處理方面的應用、安調與維護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計算機通信與網絡基礎,現代交換技術,光纖通信、微波與天線、移動通信、現代通信網絡、現代通信工程設計等。就業方向:通信設備生產企業、電信運營商、公安、民航、廣電等特定行業需求的人才。計算機通信(寬帶數據通信方向)。本專業培養從事計算機網絡及寬帶數據通信系統設備進行現場安裝、配置、調試、管理與維護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是:掌握數據通信、網絡通信的基本原理,計算機軟硬件基本操作,寬帶接入、數據庫開發與維護等技術。具有較強的網絡設計、施工、維護等基本能力,并具有跟蹤寬帶數據通信的新技術、新發展的能力。主干課程:計算機通信與網絡基礎、數據庫及其應用、操作系統、JAVA語言及其應用、交換機與路由器配置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現代程控交換技術、寬帶接入網技術等。就業方向:面向通信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通信和數據通信等相關工作,也可到各類網絡公司從事網絡通信技術工作。

4.適應社會的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的指導方式。根據教學計劃,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基本都安排在第八學期。這期間,許多用人單位的崗前培訓、見習期也都安排在這期間進行。這往往造成學生投入畢業設計的時間和精力的不足,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畢業設計可以分兩大類,一類是學生在校內選做校內指導教師的題目;另一類是在校外,根據學生在見習單位的實習情況,指導學生選擇好結合崗位、生產實際的畢業設計題目,并與企業協商,聘請有經驗的現場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聯合指導,共同完成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工作。這樣,既完成了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的教學環節,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又滿足了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使學生較快地進入工作角色,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問題與思考

盡管經過幾年的改革與建設,通過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我們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方面,更加符合我校的實際情況。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專業建設的發展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①實驗室硬件的建設,在同類院校中具有絕對優勢的亮點項目不多;②師資隊伍中缺乏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③產學研合作雖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是形式單一;④畢業生就業率持續走高,受到社會的好評,但是在重要的技術崗位或關鍵崗位的人數還不多。因此,我們根據地方院校的特點,從課程體系調整、課堂教學改進等方面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目的就是更好地培養具有自己專業特色的適應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孫云山,劉婷,張立毅.我國通信工程專業的發展現狀[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6,(24):85-86.

[2]高等學校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慧敏,黃愛萍.信息與通信工程特色專業教學改革[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32(6):96-98.

[4]張毅,郭亞利.通信工程(專業)概論[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5]陳正宇.應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4).

篇(4)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29-6601-02

湖南城市學院通信工程本科專業于2007年創建并開始招生,2010年順利通過湖南省教育廳本科專業合格評估。一直以來獲得了學校的大力支持,招生錄取分數逐年遞增,目前學校通信工程專業共有在校學生約300人左右。在專業發展之初,通信教研室就堅持以“市場需求、能力培養”為導向,不斷加強專業建設。在理論教學基礎上,強化實驗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隨著社會對通信人才的需求的日趨多樣化,需要我們制定新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以應對這種形式[1]。培養方案應該適應于專業發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迎合社會對通信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1 培養方案

為了結合“能力培養及應用型人才”這條主線,認真落實學校的“建設特色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的相關指導方針,制訂科學務實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信工程教研室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分別針對“考研學生”、“就業學生”、“公司技術人員”、“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等不同的人群,進行了多次面對面的商討和咨詢,召開了多次專業建設專題會議。比較全面地調研了信息網絡與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信息及通信企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及趨勢,整理了近50多條建設意見,為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培養方案的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1 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現代通信技術發展趨勢和地方本科院校的特點,結合我校實際。我們制訂了我校通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掌握現代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系統和網絡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各種通信信號的處理,了解通信工程方面的新發展和新技術;接受通信工程基本素質訓練,具有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英語能力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夠從事通信系統、通信產品和通信網絡的設計、開發、調試等工程應用的相關工作。

1.2 課程體系建設與優化

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通信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通信工程專業規范”知識體系的要求[2],根據我校通信工程專業的實際情況,教研室制定了以通信工程理論為基礎、網絡信息工程為背景和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教學原則,構建了新的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調整后主要開設的專業課程為: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微波通信、光纖通信、數字信號處理,通信電子線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程控交換原理、移動通信、計算機網絡等、信息論與編碼等;特色課程有:通信新技術、C++、Java 、物聯網技術、Android程序開發等,同時提供相應的工程實踐訓練。

結合“能力培養和應用型人才“這條主線,我們把原來的一個專業方向分成了兩個分支專業方向,即“移動互聯”方向“寬帶數字通信”方向。前者偏向于培養對寬帶數字通信工程項目或產品的分析、設計、開發和工程管理能力;后者偏向于培養對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和工程管理能力。兩個方向的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基本相同,大一和大二兩個專業方向的課程基本不變,在大三時再根據學生的自身基礎、興趣愛好、動手能力高低選擇其中之一。這樣將更加能夠發揮學生的特長,靈活的應對市場對通信人才的多種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我們制定的第三學年的兩個方向的主要課程計劃如表1。

2 實驗實踐教學機制優化

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計劃應著眼于對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同時注重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實習實訓方式的轉變以及專業技能考核方式的修改都是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

2.1 改革傳統實驗教學模式

在實驗教學方法上,重點是實行開放式教學。以往的實驗教學是根據課表安排上課,由老師全程演示指導,學生的依賴性大,這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創新意思。改為開放實驗室環境后,學生根據老師布置的任務自主思考、自主實踐,這樣促進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培養了創新意思。此外,我們積極組織和培訓部分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等學科競賽[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及省大學生創新性科技項目的申報,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參加合作企業的產品開發等,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建立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采取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目前,通信工程專業在長沙達內培訓公司、長沙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電子研究所,廣州訊聯實業通信工程公司湖南分公司等地建立了實習、技能培訓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從大三開始就按照教學計劃到上述企業進行實習。在制定實習計劃期間,我們依據新的培養方案與實習企業探討、制訂更加符合市場用人需求的實習方案,從而使學生有機會提前進入用人企業進行通信產品的設計、開發和測試工作。采取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將增加學生的工程實踐經驗,更快的熟悉實際工作環境,也為工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2.3 引入“以證書代替學分”的專業技能考核機制

2012年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已經掛牌成立了中國電子學會授權的“國家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考點,各項硬件、軟件設施及相關技術人員的培訓都已到位。2013年6月已經成功組織了第一次考試,取得了效果良好的效果。以該考點的成立為契機,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了畢業學位證+專業技能證”相結合的模式,由于電子設計工程師的認證通過需要較為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動手能力,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報名參加該認證的考核,認證通過的學生以該證可以代替數門課程的學分,如”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和”計算機基礎“。同時,在實習單位做的項目的延伸和完善,可以作為畢業設計的內容。通過這種模式,將極大的增加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也為學生畢業后的求職提供較強的競爭能力。

3 結束語

文章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制定了新的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了專業方向,優化了課程體系設置,并對實踐教學作了改革研究。新方案的提出,對學校十二五時期提出的服務地方經濟的創新型通信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篇(5)

在職業教育呈現大眾化態勢的趨勢中,許多職業院校面臨著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使命。在通信信息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職業院校構建通信信息工程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是擺在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中的重大課題。

一、通信專業設置的基本培訓原則

筆者結合通信專業設置的基本培訓原則進行如下構建。

1.文化基礎課程

通信工程專業與一般文化基礎課的平臺基本相符,有數學、語文、物理、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和體育課等共計七門課程,但是這七門課程之中的學習時間和課時分配因學生學制的層次不同而有所不同,中等職業技能學生(三年中技生)的課時數量約為1213課時,高等職業技能學生(四年高技生)的課時數量約為1611課時。可以根據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進行調整。

2.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根據學生學制的層次不同分為兩個通用課程平臺。

中等職業技能學生(三年中技生)成為一個通用課程平臺,其中專業課程有電工基礎、電子線路、數字通信技術、通信網基礎、程控交換原理與設備、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話機原理與維修、無線尋呼機原理與維修這八門課程。還有低壓電工實訓、無線電工實訓、單片機應用實訓、EDA技術實訓、通信用戶終端設備維修實訓、通信手機維修實訓這六門實習訓練課程以及參與企業頂崗實習,最終的畢業設計等。

高等職業技能學生(四年高技生)在中等職業技能學生基礎上增加了工程制圖/CAD、移動通信原理與設備、有線電視技術、彩色電視機原理、C語言、專業英語這六門課程。在實習訓練課程上增加了電子設備整機維修實訓、鉗工實訓兩門實訓內容。中等職業技能學生(三年中技生)的專業核心課程學時合計約為1711課時,高等職業技能學生(四年高技生)的專業核心課程學時合計約為2327課時。

二、構建相符合的教育教學基本思路

針對如上的課程設置方案還需構建相符合的教育教學基本思路,筆者從教學概念、教育模式、一體化結合和教學標準五個方面進行如下構建。

1.提高教學概念

提高教學概念可以解釋為讓學生開創新穎的思路和設計與開發意識。所以,相對于在校園組織的其他活動,可以多組織學生參加類似于電子設計大賽之類的活動,這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仔細準備設計的思路,包括設計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及原理。教師還可以鼓勵那些單片機及電路知識學得好學生,嘗試自己動手做個“板子”玩玩,為畢業后找份單片機開發工作做準備,然后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學習嵌入式系統知識、技術路線,這樣做還是比較合適的。

2.進行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為了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就必須在專業課教學時讓學生做到了解通信工程、掌握一定的技術水平,把通信專業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所以進行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非常重要。課堂教學,雖以理論教學為主,但決不意味著僅限于照本宣科。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項目設計制作、分組研討、現場模擬、社會調查、案例分析等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同時,教師還要靈活進行實操考核、口試、筆試等多種考核方式,從而才能讓學生找出書本理論知識與專業工程實況的差別。

3.理論與實訓一體化的結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的同時,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和企業崗位群的實際需求,我們要以實訓項目為中心,科學、有機地融入通信工程核心學科理論,把實訓車間變成既是實訓的場所,又是理論教學的課堂,使學生做到“干中學”和“學中干”的互動,工學結合,扎實掌握技能。還可以使學生在生產和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熟悉生產情況,掌握生產工藝技能,獲得適應生產環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與市場同步的教學標準

篇(6)

1.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1.1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內涵

“學案”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點,為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編制的指導學生學習方案M。學案與教案的主要區別在于,教案僅僅是為了教師課堂教學準備的,學案是為學生自學準備的。教案以教師教學為主體,學案是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整個教學活動由師生共同完成,主體性隨著授課過程的需要,適時進行互動,是一種集以教師為主體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為一身的混合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僅注重學生聽課能力的培養,更多強調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更適合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1.2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1)突出學生作為學的主體地位。傳統的課堂教學偏重于“滿堂灌”,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授課內容,學生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學會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應付考試,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重在“導”和“學”,這里的“導”是引導學生自學,不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則是學生自學,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

(2)師生平等對話,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高高在上,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更多地體現的是老師的“霸權”主義。在新教學模式下,教師是引導者、服務者,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幫助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隨時與教師進行溝通,二者處于平等地位,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幫助,綜合能力得到提局。

2.數字化網絡教學平臺背景下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構建

由于教學網站的制作、建設和維護所需技術比較復雜,給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在傳統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中很少引入教學網站,學生的自學僅僅依照學案,自己根據教材進行自學,學習內容受限,而且課下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不暢。雖然近年來,部分高校引入數字化網絡教學平臺,給教學網站建設帶來極大的便利,大大節省了教師建設個性化網絡教學網站時間,但是教學網站利用率不高,與課堂教學銜接和融合程度不好。

教學網站的主要優點就是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和形式靈活多樣,師生之間溝通便捷,打通了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限時。本文將教學網站融入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中,提出了基于課程教學網站的通信原理課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具體流程如下:

課前:首先,通過教學網站本次課程學習的知識內容范圍、重點和難點,并配以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主要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授課的多媒體課件資料以及網絡中優秀的授課視頻資料,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通過教學網站練習題,練習題圍繞本次學習的知識點展開,目的是在課前階段能及時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此階段實際上是將傳統課堂教學過程通過課程教學網站前移到課前,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以及資料查找能力。

課中:采用問題式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提問,結合課前練習情況,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共性問題進行深入地講解,理順本次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并布置思考題,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學生完成思考題的過程中,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進行主動引導和幫助。有針對性的指導能讓不同層次的同學綜合能力都有所提高。

課后:反思和改進教學過程,并對課上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及學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進行分析,設計覆蓋這些問題的作業,通過完成作業,進一步鞏固學生本次課程所學的知識。

3.新教學模式下的成績評定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績評定方法主要是平時出勤,作業和卷面成績,新教學模式下的成績評定應能體現學生的努力程度,為此制定了如下的成績評定方法。新教學模式下的成績評定主要包括:出勤、課程網站中作業成績分數、課程網站瀏覽次數、課程網站瀏覽時間,課程網站中平時測驗成績,網站中論壇討論次數,思考問題回答次數。其中出勤成績占總成績的5%,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75%,作業成績占總成績的5%,課程網站瀏覽時間占總成績的5%(以瀏覽時間最多的同學作為最大值,其他同學是時間進行歸一化處理),參與討論的次數成績占總成績的5%,作業和平時測驗成績占總成績的5%。由于本校通信原理課程屬于專業必修課程,平時成績不能超過總成績的25%,所以適當控制了平時成績,如果對平時成績沒有具體要求,可以適當放寬對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這樣能更好地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

篇(7)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5-0082-02

光纖通信由于其具有頻帶寬、通信容量大、損耗低、中繼距離長、抗電磁干擾等優點,已成為現在通信網的支柱。伴隨著現在通信技術的發展,光纖通信深刻改變著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目前,光纖通信已經成為最主要的有線信道傳輸方式。光纖通信課程作為通信類、電子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專業課,綜合了材料、通信、光學和半導體光電子等眾多學科內容,其具有內容覆蓋面廣、基礎理論深、知識更新快等特點。而在光纖通信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其課程本身的特點,使得教與學的難度比較大。加之部分學生基礎理論知識不足,使得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很多概念理解不夠,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感到無從下手。因此,在開設光纖通信這門課程時,需要根據該課程的特點,合理安排課程內容,既抓住重點,又要更新相關知識點,跟上新技術的發展進程。針對光纖通信課程目前面臨教與學雙向的壓力,對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作者通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當前光纖通信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嘗試性的改革方案,希望對光纖通信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幫助。

一、光纖通信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光纖通信課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專業課,其內容綜合了通信、光波導和半導體光電子等相關的理論知識。本課程對本科生的培養要求是:通過對光纖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端機、光無源器件以及光網絡進行闡述和講解,使學生掌握光纖通信的基本概念,熟悉光有源器件、光無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光纖通信網基本設計方法,了解光纖通信技術實際應用和最新研究進展。經研究表明目前各專業光纖通信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課程設置有一定缺陷。針對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由于數學、物理基礎相對薄弱,對課程的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且光纖通信課程本身與物理、材料、半導體光電子、光刻等技術知識聯系密切,很多的知識點都是建立在大量理論物理和數學模型的基礎上。如果學生對這些課程沒有一定的涉獵,對一些基本器件,如半導體器件、光檢測器等沒有一定的物理概念的理解或者接觸。那學生對光纖通信這門課程的學習將會比較困難。此外,對于通信、電子類專業,對于物理學科不重視,只學過普通物理的課程,導致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物理模型的分析能力相對薄弱,造成學生在聽課或學習時感覺內容過于抽象,對一些概念和公式理解很模糊,難以真正理解理論知識,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模式陳舊。光纖通信是一門應用十分廣泛的應用學科。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照本宣科,按書上的內容進行每一章節的講解,在不自覺中,學生就以為光纖通信就是一門理論課程和講解器件原理的課程,而忘記了光纖通信課程的實際應用,導致學生更多地認為這是一門與物理、數學相關的課程,特別是對于光纖傳導模式內容,學生更多的認為學習的重點是如何求解方程,而不是一門應用類的課程,導致學生認為本課程對于實踐指導的意義不大。同時,教材的更新無法和光纖通信發展的實際情況吻合,造成教材的內容過于老化,使得學生對整門課程的學習感覺乏味、枯燥,無法提高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3.教學內容設置有缺陷。光纖通信課程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的內容很廣泛。一般來講,由于課程教學學時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關于光纖通信的內容以及光纖器件全部囊括。這就導致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教師往往根據自身對課程的理解來講解,或完全依附于所選教材,導致教學的片面性、重點不突出。而對于學生來說,感覺課程的知識點過于零散和繁瑣,沒有連貫性。

4.教學方法不科學。由于光纖通信課程涉及內容廣泛,信息量大,使得教師在授課時主要將注意力放在課堂講授和板書上。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的普遍反應是缺乏課堂活力,感覺課程比較枯燥。由于課堂講授的理論性很強,使得學生不能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雖然學到了一些理論知識,但不知道這些知識用在何處、如何運用。另外,光纖通信的考試方法比較傳統,無法全面涵蓋課程的核心內容。

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上述問題,本文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上述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提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課程設置方案,而且提出一個教學模式的改革方案。

二、光纖通信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針對目前光纖通信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結合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以及光纖通信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我們主要從優化課程設置、優化教學方法、科研促進課程深化改革以及改進考核體系這四個方面進行考慮,具體的討論內容如下:

1.優化課程設置。光纖通信課程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很多專業都開設了光纖通信課程,但不同專業對光纖通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同時各專業掌握的基礎知識也差別很大。考慮到光纖通信對材料、物理、數學的要求相對較高,而光纖通信又是一門與通信息息相關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光纖通信課程之前,應具備一定程度的數學物理通訊基礎,使得學生在學習光纖通信課程是有一定通信背景以及數理知識。此外,由于通信工程專業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從事通信、電子類的工作,因此也需要開設一些專業課程(如移動通信、現代通信網概論、光網絡技術等)來強化光纖通信的運用。

2.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習熱情。光纖通信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學科知識比較多。因此,教學方法的優化要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方面來考慮。

理論是學好一門課的基礎,對學生充分掌握理解系統、器件本身的特性以及應用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學生反映比較難懂的理論,有計劃地復習和補充一些前導知識進行理論鋪墊。例如信息光學、高等數學、導波光學等知識都是本課程中要用到的重要理論。同時課堂內容的講授要特別注重思路,對于難以理解的概念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由淺入深,由宏觀到微觀,先通過介紹器件的理論模型架構,再用嚴格的理論分析推導,說明器件工作原理、特性以及應用。由于課時的限制,想要把所有的理論內容都講深講透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根據專業需要在課堂講授時,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做到主次分明,以點蓋面,每次課只講一個重點內容。不需要所有內容都要面面俱到,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最有價值、最重要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采用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使得教學內容框架清晰、重點突出,方便理解,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整理筆記,思路清晰。其缺點是信息量小、形式古板,內容缺乏生動性和形象性。因此可適時、適當、適度地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其優點是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增加上課的趣味性,而且能加快教學速度,減少教學難度,加深理解教材的深度。例如在課件中,插入一些圖片、動畫、影音等多媒體文件,除了可以幫助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理解專業知識、增強教學效果外,還可以增加上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實踐教學主要從課堂實踐、課后團體實踐等方面進行加強。通過課堂演示、課堂討論,強化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例如借助光學仿真軟件,在課堂上直接演示光纖色散對光傳輸線路的影響,通過改變光纖長度來說明光纖色散對光信號傳輸特性的影響。另外開設實驗課,可以借助光學模擬軟件以及光纖通信實驗設備來進行光纖連接以及光學傳輸系統特性的操作實驗,加深學生對光纖通信系統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知道所學知識有什么用,怎么用。

3科研促進課程的深化改革。光纖通信技術由于發展迅速快,專業知識更新快,新技術更新快,導致教材內容相對滯后。教材中現有的新技術主要包括光波分復用技術、光交換技術、光孤子技術和相干光通信、光接入網等,這些技術中有的已經相當的成熟,而且很多技術還在不斷更新,同時很多新出現的技術還沒有涉及到。為了讓學生了解光纖通信技術發展的最近前沿,可以嘗試將將最近的科技進展融入到教學方法和教學環節中,課堂上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以豐富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相關教學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科研的窗口,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和引導探索式、研究式的學習,相應的以科研推動光纖通信精品課程建設。

篇(8)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4-0159-02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Curriculum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YU Nuo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iming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we optimize the computer curriculu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also, we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du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Key words: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teaching

通信技術在近年來發展迅速,推動了通信相關行業的快速興起。基于移動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正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1]。隨著相關產業的日益發展,社會對應用型通信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對通信專業人才的能力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高校為了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就需要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其核心內容是對相關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設置[2]。

應用型通信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要符合通信技術發展趨勢,并能滿足當前通信行業的應用需求。一方面,從通信技術本身的發展來看,其與計算機技術密切相關[3][4]。軟件定義網絡、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物聯網等通信網絡新技術不斷涌現,而這些新技術都依賴于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和網絡優化等計算機技術[5]。另一方面,從行業應用需求來看,通信產業目前正從傳統以設備為核心轉向以服務為核心[6]。這就要求通信專業人才在掌握通信設備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具備通信網絡管理、運營和應用開發的能力。而要從事現代化的通信網絡運維與網絡應用開發,通信技術人員必需熟練掌握相應的計算機軟硬件開發技術。因此,高校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類課程體系建設在整個專業培養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針對目前本科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通信技術發展趨勢和通信行業應用需求,從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設計兩方面,提出適合應用型本科通信專業的計算機類課程優化方案。

1 通信工程專業課程建O現狀

普通高校通信工程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通常會參考一些重點高校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但是由于師資力量、綜合實力、生源質量等方面的差距,無法直接照搬其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以安徽工程大學(以下簡稱我校)通信工程專業為例,雖然自本專業開辦以來,已經多次調整專業培養方案和相應課程體系,但是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不合理。目前,我校通信工程專業的基礎課以電路分析與設計為中心,開設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等課程。專業必修課以通信系統信號處理為核心,開設了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等課程。專業方向課包括移動通信、微波技術、天線與電波、多媒體通信技術、光纖通信、信息理論與編碼等。而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課程只有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DSP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其中還有部分是選修課。從中可以看出,目前的課程體系側重信號分析與處理,重理論輕應用。但是隨著現代通信行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現有課程設置已經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根據相關就業調查結果和畢業生反饋情況,目前普通高校通信工程畢業生從事信號處理及相關工作的不到四分之一,而超過一半的畢業生從事通信網絡相關的軟硬件產品開發及運維等工作[7][8]。因此,有必要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優化,特別是加強計算機類課程的建設。

2)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薄弱。實踐教學環節是幫助學生理解消化專業課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動手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主要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綜合大實驗、畢業設計和大學生創新計劃等。目前,我校通信工程專業配合專業主干課程,開設了一定數量的課程實驗。這些實驗主要使用實驗箱完成,只能進行簡單的驗證性實驗。綜合大實驗和課程設計也主要采用實驗箱并結合Matlab、SystemView等仿真環境完成,缺少設計型實驗。而大學生創新計劃、學科競賽等教學活動雖然能較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目前能參與的學生數量有限。因此,在優化調整課程體系的同時,需要結合計算機技術,開設普及面廣、面向應用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 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類課程設置方案

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類課程的優化設置,需要結合我校通信工程專業教師的學科背景和研究方向,對現有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由于目前各專業在培養計劃中的學時有一定總量限制,在保持現有總學時不發生較大變動的前提下,要加強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主要通過以下兩個途徑。一是通過對部分課程進行課時壓縮,例如信號處理方向的幾門專業課程在部分內容上有一定重疊,可以考慮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減少一定的授課學時,用于安排少量新開計算機類課程;二是對現有計算機類課程內容進行更新。優化之后的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類課程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類,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Java)。其中C語言程序設計是現有課程,但是在課程內容上需要加強數據結構及算法設計的相關內容,為后續計算機類課程打好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為新開課程,由于應用軟件設計普遍采用了面向對象技術,而原有課程體系缺少了這一重要課程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采用C++或Java語言進行講授,主要讓學生建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理念并在后續課程中加以應用。

2)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類,包括通信電子線路、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現有電路硬件設計課程在內容設計上沒有考慮通信工程專業的特點,需要加強無線通信相關電子線路設計的內容,還可以融合微波電路設計,開展綜合性實驗。而通過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課程的學習,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軟硬件結合,開發實際應用無線通信電子設備的能力。

3)現代通信網絡技術類,包括計算機網絡、通信網絡新技術專題。計算機網絡為現有課程,但是設置為專業基礎選修課,需要調整為專業基礎必修課。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緊密結合,網絡知識是通信專業人才必備的基礎知識。原有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目標定位不明確,影響了后續通信網絡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在課程內容安排上,除了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路由方法和網絡協議等基本原理,還要注重網絡應用,增加課程實驗學時。現有通信網絡技術新專題內容調整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軟件定義網絡、網絡虛擬化和物聯網相關專題。這些新技術是通信工程畢業生在工作中將會接觸到的產業技術背景,其最大特點就是通信網絡與計算機技術的融合,實現通信網絡的數字化和虛擬化。

4)通信W絡軟件開發類,包括網絡編程、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設計。根據目前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有必要加強通信網絡軟件開發相關的能力培養。在無法增加更多新課程的條件下,可以將相關教學內容納入實踐教學環節。網絡編程主要包括Socket編程、B/S、C/S架構程序設計等,可以將其納入網絡軟件開發課程設計教學環節。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主要包括無線終端應用軟件開發、移動增值業務開發等。課程內容主要為iOS或Android平臺應用程序開發,可以作為通信工程綜合實驗的一部分。

由于通信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體系結構與計算機專業學生不同,同樣的計算機課程對通信專業學生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也應有區別。以上計算機類課程在內容安排上必須考慮通信專業學生的特點,不能直接照搬計算機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軟件類課程以通信網絡軟件系統開發和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為主線,硬件類課程以無線通信電子線路設計為核心內容。

3 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類課程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通信工程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在課程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實踐教學環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相關知識點,有助于鍛煉學生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現有實踐教學環節中,驗證性實驗所占比例較大,綜合性實驗設置欠缺,而且各實踐環節之間缺乏相關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因此,在設置計算機類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時,應盡量提高綜合性實驗的比例,并注意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加強實踐教學的系統性。優化調整后的計算機類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包括以下幾類。

1)課程實驗: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計算機網絡三門課程的課程實驗。其中C語言實驗主要讓學生建立計算機編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編程規范和程序調試技巧,具備實現基礎算法的能力。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實驗,著重培養學生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理念,具備利用C++/Java編程環境開發實際應用程序的能力。計算機網絡實驗要求學生在掌握網絡設備使用、調試和組網的同時,能夠利用工具軟件深入理解網絡協議,并掌握Socket編程的基本方法。

2)課程設計:將現有硬件電子線路課程設計整合為通信電子線路課程設計,增加網絡軟件開發和嵌入式系統兩項計算機類課程設計。其中網絡軟件開發課程設計要求學生綜合使用面向對象和網絡編程技術,開發C/S、B/S架構下的網絡應用軟件系統,積累整體性軟件項目開發經驗。嵌入式系統課程設計綜合了單片機和嵌入式系統兩門課程的內容,利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驗室設備,讓學生掌握典型嵌入式硬件平臺上的軟件系統開發技術。

3)綜合性大實驗:包括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和無線通信系統設計兩項綜合性實驗。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綜合實驗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學習和掌握iOS 或Android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設計方法,結合網絡編程知識,開發具備網絡通信功能的智能移動終端軟件。無線通信系統設計綜合實驗要求學生利用通信電子線路設計、多媒體通信和嵌入式系統等課程內容,完成無線視頻傳輸系統收發端硬件設計和相關嵌入式軟件開發。

4)畢業設計:畢業設計是應用型通信工程人才綜合能力培

養的重要階段,在設計選題上要盡量減少理論型和仿真研究型課題,以通信軟硬件系統開發類課題為主體,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條件,并結合專業教師自身研究方向和課題,進一步培養學生所學通信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5)學科競賽與大學生創新計劃:積極引導部分學有所長的通信工程專業學生參“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智能汽車競賽、智能制造挑戰賽、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大賽和物聯網應用創新大賽等多種學科競賽。同時,鼓勵和指導學生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鍛煉學生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

4 結束語

課程建設是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應用型通信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面向社會實際需求。隨著通信產業的快速發展,通信技術已經與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本文針對現有通信工程專業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類課程設置的優化方案,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初步實踐。今后將繼續以應用創新型通信專業人才培養為目標,不斷優化相關課程建設。

參考文獻:

[1] 張洪全,馮進玫,郭繼坤. 移動互聯網時代應用型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 中國電力教育,2014(29):33-34.

[2] 丁文飛,孫會楠,郭秀娥. 通信工程專業柔性化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6):101-103.

[3] 楊亞萍,梁豐,劉高平,等. 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實踐[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5,37(6):8-10.

[4] 朱宇光,嚴偉忠,閔立清,等. 通信工程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思考[J]. 常州工學院學報,2013,26(2):85-88.

[5]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等. 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與若干關鍵技術[J].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4,44(5):551-563.

篇(9)

【中圖分類號】TN91-4;TN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2-0249-01

電子和通信技術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由于背景知識的缺乏并不能對電子和通信專業的內涵有清晰明確的認識,這為少兒在將來學習電子與通信專業這門課程便會帶來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因為當進入大學后,一、二年級的課程設置多為公共基礎課,真正接觸到專業課程通常要到大學三年級。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較長時間內難以對所學專業建立良好的認知,不容易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電子與通信技術的興趣。電子與通信專業教學內容多而且分散,對于習慣精講模式的大學新生而言,增加了建立專業認同感的難度[1]。因此,要從小培養少兒對電子與通信專業的認識,使其對電子與通信專業有一定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促進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

一、電子與通信專業簡介

本科院校對電子與通信專業主要分為三個方向,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微電子三個專業方向。雖然電子與通信專業課程教師主要以學術造詣高、教學與實踐經驗豐富的教授、副教授為主,也同時兼顧了教師的不同專業背景、年齡層次和講授風格,采用老中青教師互相配合的方式。但是老師個人的講授風格對學生影響較大,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精品課往往是由幾名各具特色的老師組成課程團隊[2]。以課程建設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是保證課程質量的重要措施,對于剛剛入學的學生而言就需要盡快的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學習領域,因此有必要從小培養少兒對電子與通信專業的學習興趣,讓興趣激發起學生對電子與通信專業學習的東西,使其從小就有明確的目標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國培養出專業人才[3]。

二、課程教學效果

電子與通信專業在我國大學中起步的較晚,僅僅有幾年的時間,有些院校甚至連書本都沒有,僅憑借多媒體教學進行傳授知識。但學習電子與通信專業的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均深受師生好評,在專業課程學習和創新實踐活動中也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學任課教師反饋,通過本課程教學,可以提前與學生認識溝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4]。學生方面的反映也較理想。學生在眾多專業中選擇了電子與通信專業,絕大多數都是基于物理與數學學習的興趣。進入大學后,如果這種興趣沒有得到及時的肯定與發展,又缺乏渠道與專業教師溝通,學生往往會對電子與通信專業喪失興趣,缺乏學習動力。通過調查,電子與通信啟航工程專業教育課程講授后,教師經常收到大量學生的反饋郵件,大部分內容是詢問其感興趣的專業內容,這些情況表明,培養少兒的興趣,對我國未來電子與通信專業人才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電子與通信專業缺陷

從小培養少兒對電子與通信專業的興趣,經初步實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根據幾年調查當中少兒在電子與通信專業啟航課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反映的情況,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1)一些教師對知識點深淺度的把握不統一,過于深奧,少數教師不能夠深入淺出的講解專業知識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興趣為主,不能盲目的讓學生學習,教學重點有些盲目;(2)學生對多媒體教學不適應。部分學生表示幻燈片的切換速度過快,無法記筆記;幻燈片多字為主,缺乏生動的圖片,降低了學生對電子與通信專業學習的興趣;(3) 缺少少兒電子與通信啟航課程的教材。由于該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只是為了全面介紹電子與通信專業內涵,激發學習興趣,這些不足導致不少學生反映無法自學,又沒有教材,感興趣的內容不知道怎么進一步學習。

四、電子與通信專業解決方法

因此,針對以上不足,考慮了一些改進的措施: (1) 組織教師依據少兒學習能力編寫教學內容提綱作為教材。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對不同教師主講的知識點的深淺度進行了統一,又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相關知識,方便課后主動收集學習資料,擴大知識范圍,進而養成主動的學習習慣;(2)讓學生們學會利用PPT進行自我學習,這樣不僅方便學生學習,而且可以根據電子與通信技術前沿的進展及時更新部分教學內容,讓學生們了解電子與通信專業前言進展情況,培養學生們對此學科濃厚的興趣與動力;(3) 建立更加開放性的教學模式。現代通信網絡與信息時代提供了多種多樣知識獲取的途徑,課堂和教師已不再是獲得知識的唯一渠道。通過該課程教學,傳遞給學生少兒階段必須學會自主學習的信息,促進學生不斷增強自學能力,讓學生從小開始學會自主學習,這不僅僅對電子與通信專業學習有幫助,對培養學生的其他愛好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4) 教學方式上鼓勵學生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少兒教學與大學階段的學習不同,它是在一種寬松的、學術自由的環境中開展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教學。因此,電子與通信專業教育課程應該更加在教學方式上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模式。教師在講解知識的時候要以引導、指導為主,同時介紹相關網站、文獻,鼓勵學生課后瀏覽和閱讀。

五、結束語

目前,許多學校都陸續開設電子與通信專業相關課程、電子與通信專業活動課或興趣班教學。家長開始認識到開展少兒專項教學,對培養幼兒專項教育的興趣、提高少兒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提少兒自我尋找發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我們的電子與通信專業教學才剛剛起步,實際教學還在探索中進行,雖然開展比較困難,但是這為我們少年帶來了新的學習理念,為我國更多的專項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彭良福,張傳武.以就業為導向建設應用型的通信工程專業[J].教學與教學研究,2009,( 12) : 58-59

篇(10)

隨著當今科技時代的迅猛發展,信息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并成為了現代社會的重要戰略資源之一。因此,作為國內重要戰略性、先導性的支柱產業,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使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信息產業正在朝著合理化、科學化邁進,從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到技術設備的開發和完善,將產業結構的發展推向知識化、智力化、技術密集化。

在當代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通信工程作為一個基礎學科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工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通信領域的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因此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在職業教育類院校中的普及和推廣有很大的實用性和必要性,但在與職業教育課程的應用性的融合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資隊伍情況

從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結構看, 雖然教師的學歷水平有明顯提高,本科及其以上學歷的教師所占比例在不斷增大,但從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來看,教師隊伍的素質和結構仍較難滿足其需求。從現有的教師管理體制來看還存在制度不健全、特色不突出的問題,如對于教師的業務素質評定標準沒有充分體現時代特點和引導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教師培養體系滯后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步伐等等。這些都嚴重地阻礙了通信行業專業知識與職業教育并軌的進程。

二、教學模式差異

近幾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逐漸成為學校建設和發展的焦點,改進方式也從重規模到重質量,從重硬件到重軟件,學校的教學模式也從倡導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過渡,但在過渡的過程中仍存在目標不明確、方向不清晰的問題。職業教育與經濟建設緊密相連,必須要做到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構建學生成才并健康發展的培養模式。

三、實踐教學方面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實踐教學效果占職業教育教學效果的很大比例。只有處理好實踐與整體教學的關系,才能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積極作用,為社會培養合格的職業人才。實踐教育的良性發展不僅僅要求具備必要的硬件設備,更要注重在訓練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吸收知識并提高動手能力。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由于受資金或客觀狀況的限制,與現代通信技術相適應的實習實訓基地難以發展,同時缺少IT行業企業對職業教育的參與,因此出現了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的斷層。

四、教材建設落后

教材是實現教育學的主要媒體。由于職業教育的任務是培養適合時代需要的職業人才,因此,很多職業院校將開發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教材作為重要改革環節。近幾年,通信技術專業的教材建設有了極大的發展,教材中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特色方面都體現了現代通信技術和生產的發展水平,但在考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還存在較大缺口。筆者強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是從事生產、服務、技術、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應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和關鍵能力。

五、全面素質與職業能力培養欠缺

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實現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勞動者的素質決定著綜合國力的強弱。從目前的職業教育發展情況來看,雖然職業院校已清楚認識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性,也為了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開設了很多綜合素質課程,但在教學過程中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仍不夠緊密。

六、教學內容單一

上一篇: 教育評比論文 下一篇: 計算機實習生工作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加勒比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有码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此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高清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片 |